首页范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十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十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13:2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行政文化

一、引言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性,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是对我国几千年来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每个行业都应践行的行为依据。八荣八耻是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作为同样具有广泛影响性的行政文化建设,也应以八荣八耻为理论指导,以搞好行政文化的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最终达到赢得民心,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性的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步伐,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八荣八耻是对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使道德尺度明晰化、具体化、条文化,使广大民众有了行为的依据,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研究八荣八耻有利于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将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二)有利于党风廉正建设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应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行政文化建设要以此作为思想指导,因为党员的行为作风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关系到党的荣辱存亡。而八荣八耻则是在三个代表思想之后的再发展,为党员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及精神动力,有利于党员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防止腐败,有利于形成廉洁、公正、服务大众的健康思想。

(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育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八荣八耻则对每个人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总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八荣八耻作为广大民众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局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外来思想发生碰撞不可避免,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时刻准备对我国进行不良、腐朽意识的渗透。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国民提供了行为的依据,可以此很好地分辨、抵触各种不良的腐朽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思维、行为习惯,为实现我国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从而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行政文化相关概念辨析

(一)行政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行政文化是相对于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而言的一种具有行政特点的文化形态,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国家行政主体在实践行政活动中,影响甚至决定其行为的一系列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各种道德现象、心理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共同具备和遵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积淀性、隐蔽性、连续性、普遍性、渗透性,它是一种巨大潜在的无形力量,其影响是持久的、无所不在的。

(二)行政文化的功能

1、引导作用。即引导受众群体形成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价值观向行政人员个人价值观内化,使行政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规范、指导、约束着行政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强有力行政文化影响和熏陶的行政人员,能够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行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行政组织保持相同的取向。

2、规制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等因素,因此,行政文化在道德上具有良性的引导作用,在行政规则上具有导向、规范、甚至强制执行作用。

3、保障作用。由于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规则、行政理念等既成因素,因而为行政执行、学习人员提供了可参照的模板,为其行政行为提供了底线。因此具有保障正常行政行为执行的作用。

4、辐射作用。行政文化可以通过行政主体与外界的交往,把其作风、精神面貌辐射到整个社会,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行政文化作为行政主体的思维方式、目标导向、约束机制,在整个公共政策的制定、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建设措施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

行政文化包括行政道德、行政理念、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而八荣八耻显然是行政道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于行政道德,具有很现实的理论指导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与其一脉相承,并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指导行政文化的建设,以确保正确的行政文化建设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政文化建设的深度性、广泛性、高质量性。

(二)严格加强行政主体道德思想建设

行政主体是行政文化的建设者,同时又受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行政文化的受众者及行政政策的执行者,其言行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政策是否能够得到顺利落实,行政主体是否秉公行事,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系到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及政府形象的树立。为此必须加强行政主体的道德建设以培养行政主体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思想境界,而八荣八耻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行政主体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准则,有利于防止其思想滑坡,一心一意做好人民的公仆,避免腐败思想、行为的出现,促使其形成牢固、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大局观,最终为良好行政文化的形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民大众可通过多种媒体途径获取相关所需信息。国家相关媒体应借此良机,利用其广泛的受众性,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健康、和谐的道德思想,以不断使行政主体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培养其高尚的思想情操,使其能够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为自己的言行躬行自省,并通过其行政行为的影响,利用其示范效应,为行政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四)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

践行实践八荣八耻是一个人行为伦理性的集中体现,而伦理是道德建设的灵魂所在。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也就是要突出行政主体对道德观念感知的自觉性,使其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羞耻感,能够自发按照道德要求特别是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言行在生活中能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遵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礼仪伦常,不腐化堕落;在工作中能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严于律己、秉公行事、惩恶扬善,不搞小团体主义、不徇私枉法;在学习中能够“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不断吸收新的科学知识,与时俱进、忧国忧民,并坚决反对封建愚昧落后的言行,倡导积极健康的思想言行,以为行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超级秘书网

(五)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规定,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八荣八耻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们言行准则的重要创新性经验总结,是党员、行政主体、广大民众武装自己头脑的重要思想武器。

因此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并且要着重关于八荣八耻行政文化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内涵更加丰富,以充分发挥其对行政主体以及广大民众的言行指导作用,避免不好甚至违法乱纪的言行出现,以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

(六)树立典型的践行者

事实证明,生活中良好的典型模范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能够激励其成为像典型、模范人物。因此应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现践行八荣八耻的榜样人物,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八荣八耻的忠实践行者,特别要发现行政主体、共产党员中践行八荣八耻的典型人物,以树立其行政主体、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最终通过以个体带动群体的良好效应,为积极的行政文化观念特别是八荣八耻的落实及不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如在和平建设时期,涌现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方永刚等众多好党员、好干部、好榜样,他们的高尚品德为其他行政人员的言行提供重要的参考坐标,是行政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

五、结语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共产党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再发展,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主体言行的风向标,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

因此要大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视角下行政文化建设研究,以不断丰富、充实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2

“孝”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道德伦理准则,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代统治阶级都极为关注和崇尚。所以,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关于“孝”的文化体系。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不同时期给它注入了不同的内涵。孝文化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孝文化是指社会、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精神赡养、情感慰藉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简言之,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称。广义孝文化包含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内容,并将孝的内涵从家庭伦理进一步扩展到对国家效忠的态度上。传统孝文化起源于农耕社会,农村孝文化起初只是调整农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并没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规范。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逐渐与封建宗法制度相结合,农村孝文化逐步同社会的文化、政治、法律相融合。广义的孝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

(一)从精神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体系,即“孝德”

“孝”字最早发现于殷商甲骨文中,这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的象形意是指年轻人背着老年人,象征着和谐的亲子代际关系,因而孝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爱戴的美德。总之,“孝”是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善待老人的一系列观念。孝文化历来受到中国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的极力推崇。在古代,孝敬父母、光宗耀祖、效忠君国成为当时人们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当民众将孝行从个人行为和家庭行为扩展到社会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形成统一观念时,孝道及孝行就演化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观念系统。

(二)从行为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践行“孝”的具体活动,即“孝行”

第一,最基本的“孝行”包括养老、敬老、送老、祭老。《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老就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使老人吃饱穿暖。敬老就是精神上尊老爱老。送老就是老人过世之后,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礼节风俗为其送葬、尽孝。祭老则是清明或老人的祭日,子女举行祭祀仪式对老人寄托哀思。第二,家庭孝敬,包括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友爱。家庭中夫妻之间要平等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要关心、照顾,要尽心尽责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要教导子女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第三,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效忠国家。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一个人最大和最理想的孝行就是建立功业、扬名于世、显赫父母。这里的孝除了指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还指在社会上小辈对长辈的尊敬、礼让。孝的最终衍伸是效忠国家,就是人们要听命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孝就表现为爱国。一个人的成长、立业、处世,始终都贯穿了“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三)从制度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伦理准则,即“孝道”

以血缘关系为钮带的“孝道”宗法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已经制定,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孔孟儒学则提出了孝的具体伦理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说,使“孝”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统治者标举“以孝治天下”。宋明时期,统治者更是大力宣扬孝义、倡导孝行,在选拔和考核官吏时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首要标准。至此,孝的本义从家庭伦理延伸到社会道德规范,从人际关系扩展到政治法律关系。

(四)从物质层面分析,孝文化还包括关于“孝”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即“孝形”

孝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孝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的传承和弘扬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活动载体,包括与“孝”相关的人物、传说、典籍、民俗、礼节、碑文、建筑等方面。对“孝”论述的论著如《孝经》《礼记》《女儿经》等文化典籍;有以孝命名的城镇,如孝感;有丰富多彩的孝的故事传说、孝的代表人物;有众多的关于孝的遗迹碑刻等。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这一民俗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从未间断,就是典型的孝的活动载体。这些物质和活动载体都是当前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强调精神赡养

自觉善事父母是新农村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儿女要自觉奉养父母,使双亲颐养天年。善事父母包括物质供给和精神赡养两方面。物质供给是善事父母的较低层次和基本要求,指尽己所能,从物质上为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精神赡养则是较高层次的奉养,在满足老人物质需要基础上关注其精神需求。当前新农村的孝文化则应更多关注“精神赡养”。(二)强调“生命价值”《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践行孝道,首先要保证行孝者和被行孝者生命的健在。为人子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行孝,即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也是孝行的体现。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大,个别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点困难挫折就轻生,留下年老孤独的父母。这是一种非常不孝的行为。

(三)建立“平等原则”的新型孝道

旧的孝道强调子辈对父辈的绝对顺从,是条“单行线”。新型孝道则是“双行线”,核心在于子辈与父辈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对父辈权威的盲目顺从,更不是父辈对子辈过分纵容。新型孝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和理性之爱。

(四)及时行孝,厚生薄死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有很多人认为,等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再来孝顺父母。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可能会突然离世,行孝已晚。有人为了弥补缺憾,并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办豪华葬礼。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孝道应破除旧时代的丧葬陋俗,大力提倡趁父母健在时做到物质和精神赡养,并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丧葬新风。

三、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及其特征

(一)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来历及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

衢州市作为“南孔圣地,孝贤故里”,近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了儒家文化发展的典型。农历正月十八为衢州市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相传余氏始祖守益公(明洪武年间)有一女儿,守益公非常疼爱该女。在女儿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正月十八都叫其女回家尽孝。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由此得名,历经二十二代子孙的传承,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甚至在时期也不曾中断。每年正月十八,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到娘家团聚。在过去,女儿上午回家孝敬父母,下午到余氏祠堂祭拜祖宗,参加村里的民俗活动。“女儿节”当天的主要活动有: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唱戏等。而今的“女儿节”与古时不同的是,它扩大了活动范围,女儿们会带上亲戚朋友到娘家聚聚,并与同村的“女儿”交流工作和致富信息。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代代相传不间断,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形式简单而隆重,是因为它过滤了繁文缛节,遗留了文化的精髓;活动内容丰富而务实,是因为它真正体现了孝、德、伦、礼等这些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十八十八,女儿回家。”这个专为女儿而产生的习俗,在古代是破除男尊女卑传统的表现,在现代是孝文化、和谐社会的最好体现。2011年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立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正是从那一天起,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向了更高的文化层次,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特征

1.浓郁的地方性。

女儿节民俗活动内容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请佛赐福、祭拜祖先、走马灯、舞龙灯、唱大戏等都是地方上流传甚广的习俗,体现了地方民俗节庆特点和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2.悠久的历史性。

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历经六百余年、二十二代子孙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3.独特的超前性。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根本就没有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因此不可能会以女性的名义来设立一个节日,而余家山头村却恰恰相反,传承着尊重女性的“女儿节”。这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宗旨。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学术研究,把握新农村新型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余家山头村已经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有衢州市文化局负责人、文联、作家协会、民俗专家、大学教师参与的孝文化研讨会。对当代新农村孝文化展开了深度研究:认真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孝的当代涵义、当代特征及当代价值;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了解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当前新农村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为新农村孝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建议。

(二)孝文化教育常态化

孝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新孝道理念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尊重、爱戴、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也是爱党爱国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二是对全体村民开展孝文化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永远是农村老年人的第一生活场所。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成员对孝文化认知和践行状况,直接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需求者增加,而养老资源的供给者减少的现实困难出发,政府要对村民展开各种形式的孝文化教育,使每个人对“孝”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农村孝德制度,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

要落实好农村孝德制度,使孝德管理工作日常化就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在村委会建立孝道奖惩机制,树立孝德典型进行表彰,促使村民孝德观念的养成。余家山头村每年“女儿节”都评选并表彰“好女儿”“好媳妇”。2011年评选出了“好女儿”26名、“好媳妇”46名并予以表彰,还建立了“孝慈善”基金。该基金针对本村生活困难家庭的老人予以帮助,为该村的孝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11年9月,该村好媳妇邵玉仙被评为柯城区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

(四)要强化法制监督,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与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力相比,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政府要完善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机制,做到每个乡、镇都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个村都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和调解员,不断把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使农村养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部分农村家庭尝试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减少了多子女农村家庭中的赡养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可以对这些有益探索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解决当前农村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倡导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卫生保险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3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现状

(一)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从宏观层面来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文化的繁荣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中国在经历一段时间高速发展后,如今又到了一个改革转型关键期,这尤其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解放思想、持续地理论创新。如果以落后的或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文化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就很有可能造成发展的停滞或倒退。显然,没有先进文化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从微观层面来说,文化事关人的思维方式,事关人的精神力量,事关人的生命境界,事关人的全面发展。近代以来迫于亡国与落后之危局,中华民族之精神高度贯注于救亡图存与发展赶超的伟大实践中。但新世纪随着经济迅速强盛、物质极大丰富、科技快速更新,人民也相继从生存束缚中解放出来,个人的休息时间及剩余精力逐渐增多,而劳动又尚未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时个人深层次的精神问题就突显出来,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精神生活,就成为人们的客观要求。

现在,个人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多变性趋势,随着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泥沙俱下,个人价值观的选择更容易误入歧途。价值观的错误或精神的坍塌意味着精神家园的危机,从而使人的动物性一面易于暴露,即表现为自私放纵、蒙昧野蛮、迷信无知、仇恨暴力等等极端方式。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继续有力地推进经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之外,更紧迫地需要文化之阳光雨露的滋养润泽,这时文化可以而且必须发挥核心作用。

(二)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艰巨性

第一,文化发展受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可以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但经济与文化要两者兼顾,两者都要下力气。而现在的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发展的问题依然严峻,所以我们进行文化建设依然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既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要用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搞好精神文化建设,要找好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其次,好的政治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安定的环境,但相对于政治,文化发展又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已经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人们的思维还是在经济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惯性中前行,而这个问题往往又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第三,当今中国,虽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主流,但封建主义文化时而沉渣泛起,资本主义文化也不断冲击,各种负面文化思潮的交织争锋也使我们的文化建设充满挑战。

第二,中国文化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建设先进文化,自身依然面临多方面掣肘。一是传统文化自成体系、根深蒂固,“五四”时期所推崇的“德先生”、“赛先生”至今仍有些水土不服。二是西方负面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为内涵的资本主义文化,它迎合了人类贪婪、自私、放纵的一面,推而广之以致民粹主义、霸权主义、排外主义以及强兵黩武、弱肉强食等。一旦受其影响,想要纠正便难乎其难。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在文化领域优势未显。迫于现实的需要,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指导主要侧重于政治、经济领域。而在文化方面,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仍有待加强。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索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

第三,人民整体文化水平和学习主动性仍显不足。在封建社会,文化知识基本为上层精英所垄断,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无法受到良好教育,因而导致国民平均文化水平有限。虽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来以来,我们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普及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素养,但我们起步晚、人数多、难度大,又囿于经济条件有限,加上的冲击,以及市场经济初期“没有文化也能发大财”等观念的误导等,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普及造成了很大困难。

其次是学习主动性不足,缺少对文化传播的担当精神。所谓下坡容易上坡难,懒惰容易勤奋难,人本身就有一种惰性,加之社会不良学风影响,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对传统文化精华、对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知之甚少,有的只是片段性的快餐式吸收或者倒腾一些二手资料,这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异于舍本求末。

现在社会上出现一种状况,一方面我们心灵空虚、精神面临危机、道德出现问题,但另一方面又不读书、不学习、不下工夫,惰于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将给民族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险。对此党和政府着眼大局、及时部署,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包括学习型公民、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只有不断促进解决人的学习主动性问题,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途径

党的十再次倡导“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当然包括对自身优势和自身问题两方面的清晰认识。文化自信则是对努力解决问题、不断克服困难、持续发扬优势的信心。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现实前面,已然建设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经济大国,当然也有智慧和能力建设一个更加优秀的文化强国。这种自觉和自信正是源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自觉与自信。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其次,中华传统文化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深入人心,其中的精华经过历史地不断洗礼与扬弃,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得以代代相传,已然内化为我们民族独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有创化日新、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它有刚健中正、自强精进的文化品格,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有迎难而上、顺势而为的文化智慧,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文化胸怀,所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

但好的传统,也有可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出现问题,特别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快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传统文化在适应新形势方面需要赋予新的解释与转换。所以,接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当今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阐旧邦以辅新命”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方面要有所作为。

第三,中国文化乐于借鉴西方文明优秀成果。西方文化植根于古希腊文明传统以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等,以理性精神、逻辑思维见强。我们可以吸收其理性、分析、逻辑、科学、思辨的一面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发挥传统文化以修身为本、家庭为根、国家为重、和谐为贵的一面,以之弘扬自身文化优势,弥补西方文化缺点,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相互借鉴,相互补益,顺应人民的要求,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强国道路。

但我们的文化强国道路不是排斥、取代别国的文化发展道路。世界只有一种文化存在时,“一花独放不是春”,无益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同文化的呈现是人类对于自我完善的道路的不同选择。这不同道路的选择不是上天的预先设定,只是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因环境、人种、传统、创造性等等情况的区别而偏重于不同的方向。但终究这些都是人的文化、人类的文化、是人类共同体中优秀的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放在整个人类社会的背景下,也只是阶段性的不同部分的差异,其本质是植根于人类进步的需要,最后要达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允许和鼓励多条道路的探索,“百花齐放春满园”,各种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种不同文明和文化共存发展的和谐世界。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文化

我们创造自己的文化,应当把自己放在文化里面,因为我们无一不是此文化所化成之人,个人的生命与文化的生命是相通的。同时文化又在人的实践过程中生成,人是文化的创造主体,文化不是与人无关的客观独立存在,它的形成和作用都有赖于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贯之于文化领域即说明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总和,体现人的精神生活关系,而个人既受这种关系的化成,又在自己的实践中给这种关系以一定的影响。

我们建设先进文化的目的就在于创造先进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内容去育成先进的个人,这就是人文化的含义,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宗旨是为人服务,为人生服务,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只有真正给群众精神生活以指导的文化才具有价值意义。它在任何时候的建设发展都不能脱离人的生命实践,恰恰是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文化才能显示其强大的力量。要把文化与活生生的人结合起来,以文化承载的价值、道德、智慧化人之心、养人之性、怡人之情,使人真正有所发展。通过发展“人”这个主体,从而发展家庭,发展社会、国家和世界,反过来又以发展了的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来发展个人。文化的人文化过程就是人的发展过程,脱离人的文化、不能化成人的文化是僵死落后的。人文化要避免人的物化、异化,当科技、金钱或其它存在物取代人成为发展的目的时,人类文化便也面临终结。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进文化;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重视文化的发展,重视用先进文化来武装全党、引领社会,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的、优秀的华夏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中华名族进步的精神力量以及重要保证和支持,不仅开辟了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对它的认识程度也越来越深。对于“文化强国战略”这个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一举成功的,相反,它是我们党在经历了几十多年的辛苦探索,不断深化对文化的认识后,才最终形成和提出的。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对于文化事业发展的任务以及部署,这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体制改革步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拥有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具体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它的战略地位,在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这一问题上,提出了重要的指示和要求。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对目前形势的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国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会上提到,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对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高度的培养,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要做到文化自觉,更要做到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而奋斗。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规律,也体现了在先进文化发展这一问题上,党的执政能力作用的发挥,更彰显了中共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时代条件下,作出的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深刻认识文化的作用和地位,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自发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前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全国人民面前许下的承诺。从党的十为起,我们国家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而且要让人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增强文化软实力。亿万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光荣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重要的精神支撑是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文化建设,历来都高度重视。坚持文化的前进方向、团结奋斗力量,用先进的文化来引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以新的文化视觉、新的文化成果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不管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改革发展都要加快步伐,时刻牢记文化建设的任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途径

为了文化的发展,为了提高我们国家的实力,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带领下,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实践,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促使文化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实现这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必须选择科学的文化发展途径。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关键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最关键的一点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要使文化生产力得到不断的解放和发展,使文化体制不断得到深化和改革,不仅要创造学术民主,还要发扬艺术民主,激发全民族的活力,确保人民的基本的文化权益,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各民族文化之间,应形成各具特色、和而不同、互融共存、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增强,将为文化强国提供强劲的原动力,使文化持续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2.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于文化强国的建立,不仅仅是要坚持正确的道路,要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随时迎接新的挑战。

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必须提高党的领导能力

对于文化强国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是前提,要提高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引领能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文化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并与之相协调,使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得到体现。作为执政党,如果不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就不能领导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党。所以,为了文化的发展,必须提高党的引领能力,以此来保证文化强国的建设。

四、结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强国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在各个方面都不能松懈,面对的挑战还很多。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投身文化建设上来,学习和借鉴那些优秀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凤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3月,第36卷,第2期。

[2]刘文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内涵探析》,《兰州学刊》,2013年6月。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5

一是要深刻认识历史文化遗产对于邢台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各级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力度。邢台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无论是历史遗址、寺庙屋宇、出土文物,还是名人录记、文化典籍、民间艺术、民俗民风,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明,是一个地域及至一个民族的精神瑰宝,不仅属于邢台,也属于中华民族。人类创造历史,历史延续文明,文明滋养后代,人类对待历史的态度可以折射出对待未来的高度。我们一定要挖掘好、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发扬光大。

二是要与时俱进,创新保护载体,实现历史文化与时代的结合、与大众的结合,让邢台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明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营造全民认知、全民保护、全民传承的文化氛围。除了充分发挥已经建成的郭守敬纪念馆、抗大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外,还要把邢台的历史文化经典素材渗透到学校、社区、机关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场所,成为地理名词或建筑要素,形成特有的人文历史景观。

三是要深入挖掘邢台现当代优秀人物对当今社会产生的精神价值,例如无私奉献、带领百姓艰苦创业的郭承志,坚守诚信精神的尚金锁,甘于奉献给盲童以光明的穆孟杰等等,以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加深群众对家乡人情血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尤其要面向青少年。例如:开展“读历史、爱家乡”的征文、演讲比赛等唱读讲传评活动,通过社会各界群众踊跃学习自己家乡的优秀历史人物和新时期优秀人物,弘扬先进文化;在群众中营造树正气、讲诚信、知荣辱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四是要鼓励以邢台历史文化资源为题材的艺术品和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创新,促进邢台文化事业的壮大与振兴,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我们要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为历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之走向市场,为宣传邢台、服务邢台、提高邢台的文化软实力打造品牌。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6

[关键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社会主义主体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062-02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意大利著名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他在领导工人斗争的实践中提出了通过意识形态建设、道德宣传和文化领域的斗争获得政治力量的观点。他围绕“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等内容,探索出了具有鲜明的实践哲学特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拓宽了解读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新视野,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主体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均有重要的启示。

引言

欧洲革命的失败迫使葛兰西对革命前俄国社会与西方国家的差异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他认为,西欧国家忽略本国实际国情而直接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是其革命失败的根源所在。为此,他对资产阶级的“国家概念”重新做了阐释。他指出,随着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现实的变化,国家的职能也发生了总体的改变,即变成了“教育者”,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由“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两部分构成,称之为“完整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相应地存在着以强制性为基本特征的政治领导权和以强调教育为基本特征的文化领导权。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是一种与强制暴力相对立的国家统治方式,是阶级集团在思想文化、道德、价值观体系和意识形态等领域获取的对于整个社会的关键影响力。葛兰西强烈地意识到,无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是全人类获得解放、无产阶级获得领导权关键所在,因而,他提出无产阶级要通过文化斗争来获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建设当前社会主义主体文化,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是引领国家全局发展的精神所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功地证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但是回顾这段历史,不可否认的是西方话语体系始终是笼罩在我们头顶的阴云。无论是其经济理论、政治理论、价值观念,均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现实境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意识形态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主体文化,打造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国话语权”,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文化建设的重点。因此,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我国主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主体文化的核心

葛兰西认为,无产阶级国家要想取得社会主义运动的胜利,必须时刻注重无产阶级政党对文化的领导权。回顾历史,苏共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丢失了领导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其整体性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同样,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异质文化在互动与交融过程中不断的影响着彼此,甚至相互之间存在着同化。这一系列影响,对国家观念的形成与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与认同均产生了不少冲击。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一个坚强的政党领导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样,文化建设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真正掌握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导权,担负起富民强国的历史重任,引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才能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展示国家魅力。

二、提升大众认同是建设社会主义主体文化的基础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的宗旨,是实现全体民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意见一致”,即文化领导权的确立并不是霸道的操纵,而是让附属阶级实现对主流文化由认知到认同再到信仰的过程。因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但是,这里的关键是要将理论认同、制度认同转化为国家认同、信仰认同。因为,“缺乏应有的国家认同,现代国家必然陷入危机。而现代国家认同是人与国家有机互动的产物。认同出于自我,是情感、观念、信仰与理想的复合体”。实质上讲,理论认同、制度认同与国家认同、信仰认同之间存有一种交互影响的关系,最终的价值追求是要在全社会弘扬核心价值观。葛兰西的文化认同观点,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方法论指导,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主体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文化的多样性方针,而且还要做到以理服人。同样,面对当前文化的“大熔炉”,我们还要做到对任何外来文化进行科学的认识和扬弃,以此来优化文化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坚定社会主义文化的信仰。

三、培育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主体文化的主导力量

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可以发挥特殊的领导作用。他认为:“一切人都是知识分子,但并不是一切人都在社会中执行知识分子的职能”。在他看来,知识分子按照其职能的不同,划分为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organicintellectual)。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职能在于维护旧的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而有机的知识分子是对无产阶级社会结构起到一定维护作用的,他们是拥有无产阶级世界观和道德观念的社会集团。实质上讲,葛兰西的知识分子概念更多的是强调有机知识分子,这里的“organic”一词,俞吾金教授认为译为“有组织”更为妥帖。然而无论如何考据,organicintellectual词义所指,则体现出一定的组织性、阶级性、有机性。他强调知识分子在整个国家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可以直接表达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有机知识分子是现代生产方式的产物,是社会各个领域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发挥着指导、组织、教育、治理等职能,构建本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使后者认识自己的使命,进而使这种意识形态成为渗透到整个社会的世界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部分知识分子,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利益化,呈现出重物质轻理想、重个人轻集体的特征,因此,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加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对掌握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导权有着重大实际作用。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主体文化的主要途径

在葛兰西看来,教育是培养知识分子的主要途径,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取得文化领导权的重要基础。无产阶级想要取得与资产阶级相对抗的文化领导权,必须要加强对“有机知识分子”的教育,引导“有机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因此,在社会思潮复杂多样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主流文化价值观教育,现如今就要做到在青少年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在高校“两课”的教育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度。高校承担着文化建设、培育人才的重要责任,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向大学生传播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三观”,通过优化教育内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措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面向全社会,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加强文化培育载体建设,加大对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社会主义主体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通过宣传教育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促进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和谐文化;高校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时展的必然。和谐校园是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人才的摇篮。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起重要引领和正确导向作用。这种引领和导向主要体现在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的大学办学理念,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领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的校园文化。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统一

和谐文化是关于人、社会和自然各自及其相互之间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入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统一的指导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又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校园,因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点和基础。

首先,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大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既输入了动力又增加了压力。高等学校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和谐文化,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担负起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弘扬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弘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因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一能树立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二能倡导和谐精神,形成和谐思维,培育理想的道德人格;三能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是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弘扬优秀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学校形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播、道德责任、精神面貌,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向社会广泛辐射。

其次,和谐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传播、发展、创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和谐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路: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的核心;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关键;民主法制是和谐校园的准绳;公平公正是和谐校园的凝聚力;文明整洁是和谐校园的形象;创新诚信是和谐校园的品牌;充满活力是和谐校园的动力;爱护自然是和谐校园的本色;安定有序是和谐校园的保障。所谓和谐校园,一是科学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二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三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四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五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和提高;六是充分体现公平,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层面和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

再次,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和谐文化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关系到和谐文化的建设和繁荣。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大学作为文化创造、发展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对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很强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只有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坚持“双百”方针,促进学科的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和中西文化的综合创新,不断巩固和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大力发展校园和谐文化,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才能给我国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提供精神资源和理论指导。只有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和谐文化建设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二、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办学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南,也是和谐文化的指南。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理念、战略理念、价值理念,并作为最高理念。树立科学和谐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前提,也是和谐校园的精髓。因为和谐的校园首先是发展的校园,而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和谐的办学理念。

第一,大学和谐办学理念的主要内涵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而本科教育处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先导性、基础性地位。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也是研究生的优秀生源和科研的后备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功能有了新的拓展。一是要求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使高等教育进步的过程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体现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教育使社会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等得以全面提高。二要促进大学教育公平,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三是大学系统自身要协调有序。大学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大学教育环境。四是大学师生员工要树立和谐理念,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和谐而努力。五是特色是构成大学特性和保持大学潜力的根本。它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沉淀积累形成的,明显有别于其他高校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高校的特色表现为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等,核心是大学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与人文精神。例如,清华大学总结多年的办学经验,提出了“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的办学理念:“一个根本”就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两个中心”就是使学校成为“既是办教育的中心,也是办科研的中心”;“三项职能”就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第二,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是和谐校园的根本

教师的个人发展要与学校发展和谐统一;学生的个性发展应与社会需求和谐统一。学校管理应该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只有实施人本管理,才能把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共同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推向新的台阶。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快乐,体验成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大力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以造福社会,满足人民。一个实行人本管理的学校,其基本管理思路就是将人置于管理过程的中心,将以人为本作为学校共同的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以成员的集体主义行为为基础,达到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在推动学校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的。清华大学长期以来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尚的健全人格、宽厚的业务基础、敏捷的创新思维、厚重的社会责任、广阔的国际视野、潜在的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强调要为国家培养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鼓励学生入主流、干事业、做贡献;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改革教育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实践能力,培育优良素质;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要求教师增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把教学工作作为第一学术责任,鼓励教师热爱教学、投入教学、坚守教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大力提倡“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氛围。

第三,坚持教育主体性原则

教育是育人,因此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其次要以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通过说服教育、示范引导与提供服务,倡导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等主体属性;最后要注意把握好大学生个体内在价值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时注意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浙江林学院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提高综合办学实力,立足浙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办学层次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学校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思路清晰,学校定位准确,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强化本科教育,强化办学特色,同时启动教学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工程、管理工程、开放工程和校园文化工程,短短几年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和谐校园建设初见成效。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领和谐人际关系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就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整个社会就无法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大学生个人的高品质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更是大学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基础不牢,和谐校园就没有依托的实体。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领,建立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一,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是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偏差所带来的人际障碍。一些大学生不能对自己作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盲目的自我抬高或自我贬低;同样不能对他人进行较为正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也会阻碍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情感和人格障碍所带来的人际困难。一些大学生的消极情感体验(如自卑、闭锁、孤傲和羞怯等)和人格问题(如个体人格差异和人格缺陷等)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最终妨碍了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三是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四是大学生家庭背景差异所带来的人际障碍。由于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并且各自家庭的社会地位不尽相同,这就造成大学生们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带来人际交往中的摩擦、困惑和冲突。

第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领的要求

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现在,部分社会成员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和建设和谐文化的中心环节,摆在重要位置。一是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就是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三是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四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第三,教师和学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主体

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教师和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特别是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首先,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必须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包括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对于学生,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和谐校园的鲜明特点是学风浓厚,校风纯正,德智体美“四育”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谐发展。学校所有管理人员、所有教师、所有教育管理环节要形成合力,在爱心、诚心、善心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育人责任意识。和谐的校园里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任何歧视,教师、学生、农民工、下岗工、贫困生、残疾学生,都应该受到充分尊重,享受共同的人格尊严。学生要尊重老师,关心同学,更要学会体贴和关心学校的农民工、保安、清洁工等社会下层人员。在校内学会了同情、体谅和关心,走入社会以后才能知道怎样同各方面的人民群众交心,从而练就构建和谐社会最有用的基本功。其次,构建和谐校园必须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提高学生接受先进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谐校园必须高度关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引导在校大学生振奋精神,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高扬远大的理想风帆,保持激扬向上的精神状况。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高校要特别注意保护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珍爱自己的民族传统,充分尊重和合理利用传统文化传统,学习和宣扬自己民族的英模人物。

第四,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是人际关系和谐

构建内涵丰富的和谐校园,关键是人,关键在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大学校园最基本的和谐。大学校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层之间、教职工之间、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动性因素,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团结和谐、理解支持的和睦关系,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合力,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大学校园人际关系和谐,一是优化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学校领导的重要职责是建立和谐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平台,努力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这就要求校领导首先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魅力赢得教师的认同、敬佩,进而凝聚成领导的威信,这样才能使教师人人亲而近之。校领导要尊师爱师,善于倾听教师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疾苦,关心他们的生活与成长,尊重他们的人格,尽量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激活广大教师的奉献之情,产生良好的道德感染力和上下同心的合力。二是自尊自爱、合作沟通,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个人修养,并以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品格精神来激励自己,培养健康的人格。同时,大学各级领导要善于引导,自觉地调节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要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待人要宽容、谅解,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防止矛盾激化。学校要经常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把身边的经验利用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教师群体关系,教育、教学的整体功能才能得到加强。三是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学校各种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了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爱生是尊师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要以自己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庄重的仪表态度和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而学生则要尊敬老师,刻苦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好教育教学活动。四是真诚相待,团结互助,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因此,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提高人口素质,提升社会文化品位、树立社会文化形象,增强文化竞争力,造就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奉献精神的现代公民。这种文化必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与吸收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不断地丰富发展的开放、兼容文化的集合;必然是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的精神需求、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先进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的现代精神文化体系。全面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教育和引导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健康的价值取向、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事业追求并与自然和谐的人,形成强势发展的能力。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师生员工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客体i既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接受者。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都必然深刻地影响大学的改革、发展与利益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注重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来增进共识,凝聚人心,协调利益,促进发展,共建和谐。没有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就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基础,就很难协调行动以实现共同的价值目标,就会影响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客观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必须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增强思想文化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立足于建设,着眼于发展,致力于疏导,才能引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追求。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流文化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流文化包括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通过它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流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与保障。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中出现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趋势。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新的校园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并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要坚决抵制和摒弃落后腐朽文化的渗透和侵袭,不能假借构建和谐之名使落后和腐朽文化大行其道贻害青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近年来对青年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它们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误导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就会削弱和阻碍先进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和发展,使校园文化失去正确的价值导向,甚至引发思想上的混乱。

第四,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它首先是开放的,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内涵丰富。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所谓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进社区”的内容就是丰富文体生活,开展普法宣传,维护治安秩序,健全卫生网点,完善社区服务,加强思想教育,普及科学知识。要精心组织好这些活动,把“四进社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把群众需要的文化、科技、卫生、法律服务源源不断地送到社区,送给广大群众。通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演讲、影视评论、业余党校等形式,辅之以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挂职锻炼等各种社会实践,使他们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方针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18-01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这是解决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问题;二是必须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这正是解决文化工作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本文所论述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艺不是为剥削者压迫者的,而是为人民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我们的文化工作必须正确地把握好这个“二为”方向,面向人民,面向时代,求得与人民和时代需要相适应的发展和繁荣。坚持“二为”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那么今天的文艺工作如何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呢?就是既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又要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也是个很难的问题。如江西电视台自2006年创办了大型娱乐节目“中国红歌会”,就为文艺节目和文艺工作者树立了“二为”的成功典范。红歌会在重唱经典的同时,融入时尚的现代元素,不仅让中老年人感觉亲切,也使年轻人易于接受。

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我国一直坚持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是对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过去和现在一直得到了文化界、知识界的热烈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深刻反映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是对精神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更是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在“双百”方针的正确指引下,今天中国的文艺舞台真可谓是色彩纷呈,如在文艺上,中国电影百花奖让中国影坛百花齐放,鼓舞了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更多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电影;在学术上,中央台百家讲坛让诸多名家百家争鸣,鼓励了学术创新和思想个性。“双百”方针,充分发扬了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支持了艺术上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和竞赛,使不同学术观点之间,能够相互了解、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双百”方针对于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贯彻“双百”方针,就是以“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指导我们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正确看待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正确看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最终落脚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这是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得出的一个具有指导长远意义的原则。因为在目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展的问题,可是物质文明的发展如果没有精神文明指导的话,很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发展好社会主义经济,继续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要防止西方敌对势力的侵蚀,西化思想的泛滥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动摇的。我们所有人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从“两个文明”的统一中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使文化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9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国家竞争对外开放社会主义

全球化时代,文化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体现。培育文化竞争力,利用文化手段来展示本国形象,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扩大国家的影响力,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文化竞争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本文旨在从当今全球化与国际竞争的视角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一、文化软实力及其在当今全球化与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国家核心竞争力研究中,文化软实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他认为软实力是指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同化力和归制力,包括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①尽管人们对软实力内涵的理解还不尽一致,但它作为当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对软实力的研究普遍侧重于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是国家间文化交往、以文化展示国家力量的具体体现,它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相对应。软实力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与一国的历史传统、价值取向和在全球中的地位和能力联系在一起。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依靠文化的振兴来带动和提升国家的展实力。如当今的美国既是全球超级大国,在发展文化力上也是超级大国。英国于1998年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确立了通过发展创意产业提升国家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战略;韩国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于1998年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法国、加拿大提出文化例外和文化多样性原则;日本提出“文化立国方略”;新加坡把创意产业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等。凡此种种,都证明依靠文化推动国家的发展已经成为近几十年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就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基于当今全球化背景各国实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必须研究不同文化的积极作用。文化的多样性既是催生新的文化、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和民族独立性的重要标志;②只有以文化及其产业来推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才能占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增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③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具体表现,它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②④在国际文化价值观的构建上,中华和谐文化有助于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促进各国之间建立平等互利、互信合作的关系,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边主义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是提升和重塑大国文明形象的重要指标

文化软实力具有对内与对外两方面的功能。对内主要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推进社会和谐;对外主要是用中华文化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用中华文化价值观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促进各国之间建立平等互利、互信合作的关系,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边主义的发展,推进世界和谐发展。在对外交往中需要软实力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消除外界对中国发展的消极影响。从文化开放的角度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领核心价值观和整合多样化文化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仅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而且在对外文化关系中发挥引领与整合全球多样化文化的核心作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引领核心价值观和整合多样化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面对全球思想、文化多元化影响,我们必须立足于尊重文化差异、包容文化多样的基础上,从人民认可、国际认同的和谐文化理念中汲取营养,不断探索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在国际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倾向中,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在文化的对外交流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这充分体现了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与宽容,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生命力。

2、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当今世界,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经济的实现,只有借助于文化及其产业的手段才能实现。发达国家在发展文化产业、对外传播文化能力上探索了一条成功的经验。如运用高科技、现代营销模式、文化创意等手段,推动文化资源与数字化、网络等有机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链。最终,民族文化借助现代产业走向世界,在创造文化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实现了文化传播的国际影响。其中美国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近些年来,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在国外产生轰动效应,“汉文化”热在全世界方兴未艾。从总体上讲,我国与国际文化贸易领域的巨人尚有较大差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中国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一同列为世界文化贸易五强国,理由是中国人制造了世界1/3的电脑,1/2的数码相机和DVD播放机等。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指出,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由此可见。

3、塑造国家文化形象。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借助于传媒技术左右国际舆论进而影响国际公众心定国家形象的事例屡见不鲜。在当今西方媒体主导国际传媒的秩序下,发达国家强势文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形象的控制尤为突出,甚至演化为政治斗争中一把无形的利剑。而我国正处于西强中弱的国际文化大背景之下,面临诸多不利。最近,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歪曲报道,对奥运圣火传递的阻挠,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形象,再次上演了一幕文化霸权的闹剧,值得我们深思。

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文化软实力的对外功能之一。当前,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突出重点,是如何营造“和平发展”的舆论环境,让“中国威胁”或“中国崩溃”的论调没有存在的空间,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发展”的认同与信任。同时树立起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增进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新形象。

4、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建设和谐世界,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企盼和时展的大势。当今世界,虽然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不和谐的阴云仍笼罩着世界,人类每天都面临着冲突、战争以及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挑战。中国关于和谐世界的主张,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认同,具有广泛的感召力。和谐理念是当代中国“软实力”的体现,中国主张“协和万邦”,走和平发展之路,反对一切霸权及恐怖的文化。我国主张按照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原则,通过缓解冲突,促进双边对话来缩小分歧,扩大共识,平息争端。目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努力推动世界潮流朝着“和平─发展─合作”的方向发展。英国诺丁汉大学郑永年教授曾说过:“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③伴随中国的崛起,和谐文化必将推进人类朝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三、从文化开放的角度看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当今世界,伴随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高科技传媒与网络的迅速发展,文化的认同性日益增强。同时,由于文化习惯、宗教传统、价值观念上的鸿沟难以弥合,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裂痕亦有扩大的可能。如何在全球普世价值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有的地位,对我国文化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基于当代全球文化开放的态势,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我们认为着力从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文化产业力、全球国际文化秩序这三个层面来选择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路径,三者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互动性。

1、重视全球网络背景下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影响。对于国家而言,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应对全球网络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全球网络传播的指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被少数大国所垄断。从网络传播内容上看,西方大国的国家利益、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以文化普遍主义和消费主义为外包装在超国家领域内传播。这种背景要求我们对意识形态的内容、宣传的方式和宣传的理念进行反思,加快创新全球网络环境下的中国意识形态对外传播体系。

首先,重视国家在全球网络背景下的媒体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对外意识形态宣传上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对外交往过程中,网络媒体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它既涉猎经济、科技、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等领域,又涉及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国际关系等重大领域。全球网络的发展,一方面加快意识形态的对外传播,另一方面也迫使民族国家在传播与交流的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加快创新,争取赢得主动。当前,我国迫切需要采取切实的方式,充分重视网络媒体建设在全球新闻传播体系中的地位,与西方争夺话语权,取得主动性,从而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其次,在国际环境中塑造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形象,改变西方丑化、歪曲我们的不利事实。特别是西方少数大国出于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的考虑,往往不顾中国发展的客观事实,故意在国际上歪曲、丑化中国,在国际上使我们处于更加被动和不利的位置。此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一些重大的、敏感的和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及时将政府的立场和对策宣传出去。因此,通过网络媒体等宣传手段扭转我们在意识形态宣传上的被动性,正面塑造国家形象就显得非常必要。

2、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通过文化交流主动向外输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在国际交流和竞争中保持战略的主动地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是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开发不尽的宝藏。在当代,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最主要载体,因此,有必要系统地、高标准地制定对外文化产品输出计划,逐步通过翻译、出版、演出、展览等国际文化运作规则,拓展国际文化市场,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积极利用高科技宣传手段,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扩大中华文明的传播影响力。建立一定的保护机制,大力鼓励和扶持民族文化在大众媒介上的传播。国家制定相关的互联网发展战略,大力扶持中文进入国际互联网,发展中国数字图书馆,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因特网传播到世界各地。

加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使之产生世界吸引力和号召力。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经过现代化的提炼和创造性转化,使之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才能真正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并最终对世界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树立民族文化创新意识,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加强中国在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原创动力,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文明模式。

3、发挥国家软实力在参与全球国际文化秩序建设中的积极影响力。

中国和谐世界思想的内核是承认并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前提和基础是文化价值观上达成共识。在国际社会上,中国应高扬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全新的文化理念,坚决捍卫人类多种文明和平共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局面。文化多样性是交流、创新和创作的源泉,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一。④那种离开了多元文化发展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侵略做法,只能使我们面对一个思想日益枯竭、创意日益平庸、生活日益单调的世界。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还需要落实在构建和谐国际新秩序上。中国要积极介入和参与国际机制的制定,争取国际游戏规则中的话语权。努力推进文化软实力在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建设和谐世界中的先进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⑤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是中国的长期主张、中国的文明理念,也是中国对国际新秩序的不懈追求。

总之,面对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并存,我们应当创造出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征,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2]杜学文.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考[eB/oL].中国机构网,2008-02-20.

[3]大国崛起之大道行思[eB/oL].大国之谜,省略/,2007-07-20.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onthepracticepathofSocialistCoreValuestoLead

theConstructionofUniversityCampusCulture

ZHanGmuwei

(CollegeofHumanities,Jili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118)

abstracttheparty's18threportmadea"threeadvocates"of24wordsdeepconcisetocorevaluesofsocialism,affirmedthesocialistcorevaluesysteminthebuildingofsocialistcultureinthedominantpositionandguidancefunctions.Collegeisanimportantideologicalandculturalfront,thedisseminationofknowledgeandinnovationdevelopment,andculturalconstructionofuniversitycampusisasmallpartofthesocialistculturalconstructioninthesocialistcorevaluestoguide,promoteeffectivepracticetoexploreandactivelypromotetheconstructionofcampusculturepath,isanimportantguaranteeoffullcollegeanduniversitytalentrounddevelopment,andhas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socialistcorevaluesystem;campuscultureconstruction;practicepath

1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方面内容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将这四项基本内容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特别是作为青年大学生三观形成重要时期的高等教育阶段,才能更有效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全民族奋发团结、和谐发展的精神力量。

高校是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的价值观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况且在当今这样一个利益关系相对复杂、多种意识形态与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社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职能,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理论研究优势,发挥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坚守“道德围墙”,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大学精神”,使大学成为社会的“精神家园”,最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一种良性的教育循环。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1)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引领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既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引导职能和激励职能,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根据本校的办学章程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形成机构精简、职责明确、效能节约、考评科学、奖罚得力、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以及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激励机制;创新学生培养制度,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彰显学校对师生全方位、高层次、深入灵魂的大爱,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撑,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例如,建立勤俭节约奖励制度,号召广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对例行勤俭节约的典范给与奖励,激发更多大学生以身作则,践行勤俭节约,形成一股清新的校园节俭风气;将“树立服务理念”作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培养目标和制度完善起来,将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常态化,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鼓励当代大学生把为人民服务、为他人贡献当成一种习惯,并逐渐形成甘于付出、乐于奉献的人生态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高校通过为广大学生搭建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其自身人生价值的同时,也有利于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互帮护扶氛围,这便达到了送人玫瑰手(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09页)留余香的良好效果。当然,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高校上下各部门齐心协力,统筹各项优势资源,才能强有力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动力和活力。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与校园环境建设,力争为学生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而又科学的现代化校园环境,使全体师生得到心灵的进化与情感的升华。例如校园环境规划的合理布局、校园文化场所的广泛覆盖等实现核心价值观有效践行的物质载体;其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潜移默化地以黑板报、广播、报刊以及校园网等形式呈现出来,用“生活化”的宣传方式传达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得全体师生能以一种轻松、自然地愉悦心情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尤其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要力争努力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通过校园论坛、主题教育网站、网络电视台、师生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行各种主流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的宣传,以网络文化促校园文化发展;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将创新校园文化标识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校园公共文化标识既可以彰显校园环境的外在形式,也能诠释校园文化的内在品质。选取、创新各类极富特色的公共标识,不仅能以直观、简约、明快的方式为人服务,也能在功能性和审美性方面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一抹亮色。通过具有浓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筑标识来感召和激励学生,可以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领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伟大复兴等理念的深刻内涵及其所赋予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