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到中年的感悟十篇人到中年的感悟十篇

人到中年的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20:09

人到中年的感悟篇1

2.犯错,就诚实的认错;狡辩,诿过只会害了你自己。

3.精彩的人生是在有限生命中实现无限价值的人生。

4.勤能创造没有的东西,懒会毁掉已有的东西。

5.我想成为一棵灿烂的花之树,盛开在你必须走过的路上;我想成为一条深海潜水鱼,漫游在你心灵的海洋中;我想成为一颗在你枕边闪烁并永远爱你的夜晚空微弱的蓝星!

6.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

7.有些人生来是为了赶路的…完成学业事业结婚生子,一切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匆匆忙忙在前三十年生命里就完成了大部分任务,再用剩下的时间去修补与忍耐,并学着苦中作乐。而有些人的人生任务可能只完成了一半,但他们却看了别人几辈子才能看到的风景,你不能说任何一种选择是错。真的,自己开心就好。

8.唯有艺术和学问从来不辜负人;花多少劳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诚和热情,就得到多少收获与进步。

9.人一生的价值,不应该用时间去衡量,而是用深度去衡量。

10.人生在世,其实我们都不需要太多,孤单时有人陪伴,无助时有人帮助,落泪时有人心疼,四季冷暖,有人叮咛你加衣,生活劳碌,有人嘱咐你休息,于心灵是一种温暖,于生命是一种感动,只要有人知冷知暖,足够,感情真正的定义就是,即使身在寒冬,心却会暖暖的。

11.每一个裂缝都是为透出光而努力

12.你要成长,绝处也能逢生

13.从明天起,做一个这样的人:率性而行,继之而悟,随遇而安。以最自然的姿态和意愿去生活,你会发现内心深处的快乐,将不可一世地蓬勃生长。

14.生活不管苦与甜,好好享受每一天,人生不管得与失,看开了就有希望,脚下的路,不管直与弯,走下去定有惊喜。

15.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转变成信念。

16.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17.看人不要用眼睛去看,容易看走眼,更不要用耳朵去听,因为都是谎言,只要用时间,用心去感受,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18.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想都不敢想。

人到中年的感悟篇2

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是初中生作文走向成功的途径。从心理学上讲,初中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较之小学生有一定的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有所增强,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感觉、感受更深化一层,即向感悟转化。那么,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做到这一点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一下课文作者是怎样感悟的,进而指导习作

例如:我们在初中一年级学习的(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文《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紫藤萝瀑布》等都是有关感悟人生的文章。《在山的那边》,作者由现实中的一座座山,悟到了在人生中遇到的一个个困难,由越过一座座现实的山看到大海,感悟到了只有克服一个个困难、障碍,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由回忆小时候爬山遇险,在父亲的帮助下脱险这件事,感悟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把握住生活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地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上述这些课文,作者都是写了一些生活中的很小的事和物,但从这些微小的事和物中,作者通过思考,都感悟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

为了提高学生由感受向感悟的转变,教师在教这些课文时可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吃透课文后,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这些事物都有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地进行描写这些事和物的,作者又是如何通过这些事和物进行感悟的。

等到学生体会到课文作者的感悟之后,教师可安排一些迁移片断训练。提问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细小的事物,它们往往能够给我们启示,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请你认真思考,从中任选一例,说说你对人生的感悟。

例如:我在完成《紫藤萝瀑布》的教学后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发现学生听后稍加思索就开始了写作,有的写《猪》,有的写《老鼠》等,可以看出,他们的作文都比小学阶段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由猪的好吃懒做感悟到了人不能像猪那样懒,要勤奋耕耘,奋发向上。由老鼠不劳而获,悟到了人的一生不能向老鼠那样坐享其成,人不应该贪婪,要堂堂正正地做人,不要成为历史的罪人。

二、在现实生活中指导学生由感觉、感受向感悟转化,进而指导习作

作为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感觉、感受向感悟转化呢?

首先,教师要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感悟出来的。作为教师,在你的工作、生活中肯定有酸甜苦辣的事情,你一定也看到过社会上的一些感人的、或者丑恶的现象,你可以把你的观点、看法讲给同学们听。

其次,指导学生观察、访问,体验人生,感悟人生,。

观察社会、体验人生是写感悟作文的基本方法,观察体验是积累生活,也是积累感悟,为此,我有时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带领学生到街道、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指导学生观察农村的社会生活。有的学生回来后就把自己在社会上看到的情景写出来,再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写得很有特色。例如:一位学生写到他在路上看到一位乞丐乞求的情景,他就感悟到:乞丐的产生只是乞丐本人造成的吗?写得发人深思。

再次,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进而得到感悟。

大自然是一座蕴藏丰富知识的宝库,蕴藏着无穷的文章,所以我们老师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带领他们走出去,去体验、观察、感悟。对孩子们来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三、提高感悟的意识性,促进感悟能力的形成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去领悟的能力。只有学生养成了悟的习惯,具备了悟的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教授给学生感悟策略,提高学生感悟的意识性是提高写作感悟作文的有效方法。根据我这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我们教师可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促进良好感悟能力的形成。

学生知识的数量的多少是产生感悟的基础,学生知道的知识多,他的感悟能力就会提高,为此教师可规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报纸﹑杂志,多看事实新闻。例如:每天上午12点的《新闻30分》和晚上的《新闻联播》可让学生观看,以提高学生对时事的了解。

2.进行感悟能力的训练。

人到中年的感悟篇3

感悟亲情

爱是感悟,感悟亲情。

亲人的爱,是亲情,需要我们去感悟。感悟一些细小的细节,感悟一句话语……

妈妈非常疼爱我,在我印象中,她对我总是体贴的,什么都为我想好,却忘记了自己。

小学的时候,我是个很懒散的人。什么事情都要拖来拖去。眼看毕业考试就要到来,而我却依然不紧不慢地生活。在毕业考前,学校召开一次家长会。内容是让家长督促孩子做一个错题本来复习、

妈妈开完会,回家后和我讲了这件事,而我却不放在心上,只是应付的说了一句知道了,便回到房间睡觉。但是,早上起床时……

我惊讶地发现,书桌上出现了一个精美的本子。打开一看,那是我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时做的所有错题,妈妈已经工工整整地帮我抄上去了。

看着那一个个字,一道道题,我的心中感觉到了一种爱,那是一种亲情,一种母爱。

妈妈为我,熬夜抄错题本。我仿佛能想象到。妈妈坐在书桌前,手握笔,拿着试卷,认真地抄的情景。

爱是感悟,感悟亲情。

感悟友情

友情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爱。它伴随你一生,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你难过时出现。

自从初中住校后,我真正感悟到了友情。

在宿舍中生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晚上,大家一起打开台灯看书,早上,大家一起去吃早餐。当你遇到困难时,舍友会想办法帮你解决,当你伤心难过时,舍友们会安慰你,我从中感悟到友情。

朋友是灯,帮你驱赶寂寞,照亮期盼。朋友是茶,帮你过滤浮躁,储存宁静。

人到中年的感悟篇4

    近年来,已出现了一些研究和论述佛教和禅宗对文艺美学的影响的论著(注:例如有曾祖荫的《中国佛教与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王海林的《佛教美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高长江的《禅宗与艺术审美》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黄河涛的《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商务印书馆,1994年出版;丁明夷、刑军的《佛教艺术百问》,中国建设出版社,1989年出版;陈聿东的《佛教与雕塑艺术》,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等。),研究了审美的妙悟、虚静、言意、境界、形象、静观、直觉、想象、顿悟、灵感等以及禅宗对山水诗画、古窟雕塑艺术、建筑艺术等的美学影响。

    本文试图对禅宗在本体论、方法论上给美学有何启发、对我们建立和发展文艺美学有何重要帮助等问题作一些探索。

    禅宗的本体,可说是一种无本体的“本体”。它否定了传统哲学中作为终极实在的本体。它的宗旨是“识心见性”,“见性成佛”。它的思维方式是般若直觉,直指自心,只能默契、顿悟、内证、自照,不能将其对象化。相反,它还将佛变成一种只可内证、默契的个人体验式的顿悟自心。它又反对空谈心性,反对舍弃感性以求精神净化的“坐忘”和“玄谈”。它主张在感性经验中直接实现超越和提升。怀海说“即此用,离此用”,慧能说“担水弄柴,皆有妙道”。它勘破了例如道家的“道”和儒家的“仁”那样派生万物的“本体”,破除了种种物质束缚和精神枷锁,解构了“法执我执”,要求“平常心”做到“本来无窒碍”,“随处任方园”。它认为“本来无一物”,否定了终极存在的本体。它破除了虚假观念和虚假原则,否定了无法抽象回答的假问题,而追求心性的自由解放。

    禅宗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核心是心性论。禅宗精神就是超越精神,超越现实的物质和精神束缚,追求在现实感性平常生活中实现心灵解放与思想自由。这也可以说是它没有本体的“本体。”这种精神,与儒家的“率性而行”、道家的“自然无为”是有相通之处的。它与存在主义说的“纯粹内在意识的不证自明性”,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说的“人应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与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对于人所不能说者,人必须沉默”等,也是有相通之处的。

    禅,是梵语“禅那”(Dhyāna)的简称,鸠摩罗什译作“思维修”,是一种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方法。玄奘译作“静虑”。禅,要求清除私心杂念,专注一境,守意修定,以定发慧,以慧资定,定慧双修,达到“涅pán@①”。它又破又立:破除烦恼束缚,立得心性解放,使以求得“圣道”。

    禅宗要求在感性现实生活中,瞬间刹那,顿悟“真如”本性,达到“涅pán@①”,意为“无为”、“圆寂”,这是一种无欲念、无尘染、无物我、超越时空、刹那永恒、澄明解脱的境界。它可在生时或死后达到,即“有余涅pán@①”和“无余涅pán@①”。“有余涅pán@①”是已灭生死之因,但作为前世惑业造成的果报身即肉体还在,人仍然活在世上,人仍有思虑。它继续发展为“无余涅pán@①”,不仅灭掉生死之果,肉身不存,思虑也无。佛教认为,人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一种本体的“空”。“空”在具象之中,又超于具象之外。著名小说《红楼梦》中是有这种“色空”观念的美学影响的。

    再如王维的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就是一种空灵宁静的境界;它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抒发了空灵的心境,达到了对宇庙本体的感悟,在刹那瞬间顿悟到无限永恒。诗人去物无欲以空心,“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注:李日华:《恬致堂集·书画谱》。)因为“外清眼境,内净心尘”(注:梁斗斋:《净业赋》。),才能“体素储洁,乘月返真”(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因为诗人“凝神遐思,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去除了见道明性的障碍,就达到了无利害的空达的灵心。瞬间顿悟直觉自由解脱的心性,这就是严羽《沦浪诗话》总结的“妙悟”论的美学核心。

    神宗与诗学、美学的“妙悟”目的与原则不同:一为悟空,一为审美;禅不在言,诗不离言;禅去情,诗贵有情。但,追求妙悟自由解放,则是相通与一致的。所以又有人说:“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注:王渔洋:《带经堂诗话》。)

    临济宗的祖师黄檗希运说:“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唯此一心即是佛,……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注:《传心法要》。)这就是永恒与无限的本源的清净心。它要通过“息念忘虑”去达到、去顿悟。离此根本,求诸外物外法,都不能悟得“真如”。

    诗道要求妙悟,也要求外去物累和功利物欲,内心无障碍,空灵自由,虚静意清,专注凝神,待时机成熟,自然顿悟,畅神抒怀,神超形越,任性适情,有凌云意,与自然浑然合一,思与境偕,英华外发。“临春风,思浩荡”(注:王微:《叙画》。),“万趣融其神思”(注:宗炳:《画山水序》。),“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注:笪重光:《画筌》。)这正如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的:“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注:转引自《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第28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这种境界,非人间所有,乃诗人游心所在。诗人“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注:转引自上书第20页。),神与物游,“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注:《马恩选集》第一卷第27页。),“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注: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注:嵇康:《赠秀才入军》。),“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注:沈括:《梦溪笔谈》。)。所以有人说:“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以绳墨哉!”(注:惠洪:《冷斋夜话》。)

        陶渊明所以能“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注:元好问:《论诗绝句》。),李白所以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垂衣贵清真”(注:《古风》第一。),韦应物、柳宗元以能“发纤nóng@②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注: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都由于“但见性情,不睹文字”,“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采而风流自然”(注:皎然《诗式·重意诗例·取境·文章宗旨》。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第32、30、90页。齐鲁书社,1986年3月第一版。),“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实境》。),“只取兴会超妙”(注:王士祯:《渔洋诗话》),都由于实现了生命的升华和超越,超越了束缚和限制。这都是与神宗精神相通的。

                        二、禅宗在本体论、方法论上对文艺美学的启发

    禅宗的本体论,认为最高存在的“本体”是“真如”;最真实不虚的、永恒的“佛性”就是众生本有的“我心”。禅宗的方法论,就是要求“直指心源”,顿悟一念。“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注:《坛经》第17节。)不靠菩萨外力的救度,也无须离尘世,苦修行,而要靠“各于自身,自性自度”(注:《坛经》第21节。)的顿悟未被污染的清净“本心”(注:《坛经》第31节。),靠“心开悟解”(注:《坛经》第28节。)本净的“真性”和“本性”(注:《坛经》第16节。)禅宗,不论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注:《坛经》第17节。)。“见本性不乱为禅”,“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注:《坛经》第19节。)。排除一切计较、执着、烦恼的妄念和杂念,进入直觉的内省,参悟清净的“本性”,这是“真如”的第一义。这是无限丰富的,不可言说的,非逻辑概念可以确定表述的,只能通过禅悟(静虑、直觉)去直接体验。

    “妙悟要穷心路绝”(注:《大正藏》卷48《无门关》。),即杜绝一切愚迷心路。“妙悟在于即真”(注:东晋僧肇:《涅pán@①无名论》。),对待“真如”,要“真参实悟”。“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处”(注:正果《禅宗大意》九。)。“真如”是“虚通寂静,明妙安乐”的空无境界(注:唐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它不是绝对的空白,而是包容万物,但又不是任何一物。在哲学中,它类似于柏拉图和黑格尔说的“理念”,把寓于个别单一之中的“普遍”与“理念”抽象成离开单一又与单一并列。妙悟,就是通过直觉顿悟,见性成佛,达到无念虑、无执著、无绊累、无法相的本心清净境界,无限自由自如的精神境界。

    靠直觉体验去意会,不靠语言文字、逻辑概念去直说,才能感悟到无限丰富多彩、活泼流动、生机盎然的自由境界。“智与理冥,境与神会”,这就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注:《五灯会元》卷19;卷3《南岳怀让禅师》;卷1。)。离开感觉体验,任何逻辑说明、文字概念都不能让人真正感受到水的冷暖。文艺要动人以情,离开形象直觉,任何文字概念逻辑直说都是无济于事的。文艺要让人在动情的审美感染中悟得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决非局限于认识所写的文字表面内容。在这两点上,它与禅宗是密切相通的。

    我认为,禅宗给文艺美学最重要的启发有两点:

    第一,文艺和审美的本体就是使人感悟到无限丰富、生气流动、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产生灵府朗然、快感心悦、神愉、志畅的审美感受。它不同于禅宗的是,文艺表现的审美感情,背后有理性融铸在其内;其中渗透交织着趣味、观点、理想和意志等,并非空无一切。审美感情的源泉在于社会生活。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文艺审美同时又是超越物质功利欲求的。它不离感性生活,但又不是局限于、停留于感性生活现象本身,又是要通过对感性生活现象的再体验去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这和禅宗不离“挑柴担水”等感性生活,却又不局限、停留于此,而要体悟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是相通与一致的。

    第二,这种精神境界,不是文字语言和逻辑概念所能直说的。按禅宗的话,就叫“说似一物即不中”(注:《五灯会元》卷19;卷3《南岳怀让禅师》;卷1。)。所以,“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注:《五灯会元》卷19;卷3《南岳怀让禅师》;卷1。)。如果把它直说成某一确定的概念,就会“死于句下”。

    为什么不能直说?康德说得好:“审美意会就是想象力里的那一表象(意象)。它生起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个特定(确定)的思想,即一个概念,能与它相切合。因此,没有言语能够完全企及它,把它表达出来。”(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第160页。商务印书馆。)因此这种精神境界,只能通过饱含情咸、并诉诸直觉体验的形象体系,才能暗示、象征、启迪、感动接受者,使之感悟到形象体系蕴含的、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言外的不尽之意”,诱导人们去寻求那包含有终极关怀意义的审美价值,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

    禅宗与文艺有异有同。其差异显:禅宗悟道舍筏,不要文字和形象。文艺不能“得意忘形”。得意之时和之后,仍然欣尝和回味其形象的美。“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还是有赖于这些形象的启迪、诱导、传达、暗示,永远离不开文字、语言、线条、音响等构筑的形象。但,文艺与禅宗精神仍然有深刻的相通相同之处:都不能靠语言文字、逻辑概念直说,不能“死于句下”,不能局限、停留于用耳目去直接感受音、线、形、字的表面,而必须用心去体验、感悟音、线、形、字所构成的形象背后的“象外之象”,诱导人们去感悟那符合人的本性追求的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

    禅宗给文艺美学的重要启发是:文艺审美的本体是寻求包含有终极关怀意义的审美价值、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其方法是通过对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饱含感情的描写,以抒情写意,体现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对自由解放境界的理想追求,诉诸接受者,让他们通过对形象的耳目声色的欣赏之娱,体验到愉意畅神的自由解放的美感境界。

                        三、禅宗的“拈花”传说与黄庭坚的“桃花”诗

    禅宗不是有一个著名的“拈花微笑”的传说吗?我们明白了上述要点,就可以对那个传说有更深广的体会。这种体会又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更深切地明白上述要点。

    传说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注:《五灯会元》卷19;卷3《南岳怀让禅师》;卷1。)若干年后,达摩回天竺前,问弟子“何为道法”。道副说:“不执文字,不立文字。”达摩说:“汝得吾皮。”慧可默然无言,礼拜后,依位而立。达摩赞许说:“汝得吾髓。”(注:《景德传灯录》卷3。)这两个传说都体现了禅宗“说似一物即不中”的精神。因为,真如“第一义”不可言说,只能妙悟,要求心领神会,心心相印。

    中国古典美学很重视这一点。王士祯说:“严沧浪以禅喻诗,……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通其解者,可语上乘。”(注:《带经堂诗话》卷3《微喻类》。)王夫之说:“王敬美谓‘诗有妙悟,非关理也’,非谓无理有诗,正不得以名言之理相求耳。且如飞蓬何首可搔,而不妨云搔首。以理求之,讵不蹭蹬?”(注:《古诗评选》卷4,司马彪《杂诗》。)叶燮也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感受称为“不可名言之理”(注:《原诗》内篇。)。

    苏轼说:“赋诗必此诗,见与儿童邻”(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画花就局限于赋意于花,这不是艺术。见到花,就只知道花,这就是“死于句下”。迦叶见花,因为能与世尊心心相印,体悟到“真如”无限生机自由流动的精神境界,所以“破颜微笑”,产生出无尚愉悦的美感。

    苏轼有两句偈颂:“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注:《十八大阿罗汉颂》。)。王士祯说:“此颂真契‘拈花微笑’之妙者”(注:《带经堂诗话》卷3,《清言类》。)。杨万里的诗:“参时且柏树,悟罢岂桃花?”(注:《和李天麟二首》。)就是超越了柏树和桃花,参悟到了妙谛。

        参悟,就是融进了理性智慧的直觉体验,对自由境界的契合和领会。董潮有首词:“君知否,桃花燕子,都是禅心。”也表明了:桃花燕子的审美意义,正在于它们体现了禅宗寻求感悟的心性境界。

    人们常常纳闷于不可理解:禅宗何以经常答非所问。例如:“问如何是佛?师曰:干屎橛。”(注:《五灯会无》卷15,云门文偃。卷3,黑眼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十年卖炭汉,不知秤畔星。”(注:《五灯会无》卷15,云门文偃。卷3,黑眼和尚。)意为:这都是不可回答的假问题,并暗示佛法和真如不可言说,只可意会感悟;说似一物即不中了。

    有时,禅宗又常以自然界生意盎然的景象来作启发式的回答问题。例如,上述的“拈花微笑”。又如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注:《景德传灯录》卷6。)这都是以自然景象暗示“佛法”和“真如”是一种只可意悟的充满流动生机的自由境界。

    南宋的罗大经说:对于《诗经》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等诗句,都要“见天地之心”,诗人“胸襟不患不开阔,气象不患不和平”(注:《鹤林玉露》乙编卷3。)。这可启发我们认识到,禅宗的真如、涅pán@①境界和诗的空灵意境,不是枯寂空无,而是包容活泼生命、自由生机的。所以,苏轼说:“空故纳万境”。禅宗和诗文审美的“妙悟”也非虚空的无念,而是包容了活泼感受和想象移情的感悟妙得。所以,苏轼说:“静故了群动”。正如清代杨益豫所说:“当夫水流花放,悟彻慧通,融然杳然,至不生不灭而不知者,禅象也,抑诗境也?”(注:僧含澈编《方外诗选》序。)

    禅象与诗境,佛性与人性,都有自然流转的自由生机。它们的表现,也出于自然。对它们的感悟,也出于自然。这一切都如同“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注:张元千《芦川归来集》卷9《跋苏诏君赠王道士诗后》。)它表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饥来吃饭,困来打眠”,“随缘自在”,“任运无束”,也是自然。正如寒山的诗:“快哉何所依,静若秋江水”所表现的也是一种任运自然的审美感。

    我们领悟了“拈花微笑”的这些意蕴,就可以较真切深入地领悟四川省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上“碑林”周围石刻中的一首黄庭坚的诗: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游水到天涯。

    假如我们不知道禅宗“拈花微笑”的意蕴,就很难领悟黄庭坚这首诗的诗意。这首诗可以和必须和“拈花微笑”传说相互参证和体悟。明白了这首诗,也会更深领会“拈花微笑”的禅宗意蕴。

    这首诗使我们感受到:黄庭坚到凌云见大佛一笑,如见世尊拈花,终于发出心心相印的会心微笑。他寻找了三十年的“真如”境界,很象海德格尔要寻找的“精神家园”;他顿悟到这境界,就像飘泊的游子找到了“家”。禅宗认为,悟道是不论年龄和费功长短,不必面壁枯坐冥想的;什么时候能“一超直入如来地,”就什么时候能得道成佛。只要悟得自心清净佛性,即使不削发入寺,斋戒焚香也能无往不适,随缘任运。任何时候,飘泊到天涯任何一处,也能适性自由,欣然愉悦。

    我们从这首诗的字面背后,感受到了“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内含的他们心心相印、顿悟到的真如境界。这种境界,内涵丰富,永恒流转,生生不息,不可言说。因此,我们把它表述为类似文艺审美追求的“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当然也只能是道其精神于万一,只能是意会领悟其精神于大概近似,以便有助于人们感悟到它。

    为什么黄庭坚在诗中说,见了桃花就感到“三十年来始到家”呢?

    这还需要了解灵云志勤禅师“见桃花悟道”的典故。

    据《五灯会元》卷四《灵云志勤禅师》记载:志勤禅师“初在沩山,因见桃花悟道。有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沩览偈,诘其所悟,与之符契。沩曰:‘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志勤把自己寻求悟禅比作张华寻求于将、莫邪二剑,一见桃花后就能从桃花美艳形态顿悟到自由解放的蓬勃生机,当下直入真如佛性,因而悟禅,这就成了有名的典故。

    《五灯会元》卷十八载:宋代黄龙派门人,慧日雅禅师之法嗣,觉海法因庵主,有一首开悟诗:“岩上桃药开,华从何处来?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五灯会元》卷十九载:宋代杨歧派门人,太平勤禅师之法嗣,何山守xún@③,有一首开悟诗:“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于此可见,禅宗常借“桃花”以喻悟道。

    黄庭坚持中说:“三十年来始到家”,这里说的“三十年”也可能并非实指,而是喻其长持不懈。唐代高僧药山惟俨的法嗣,船子德诚禅师在其著名的拨棹歌中写道:“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钩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就体现了他要重新栽竹作竿垂钩,三十年求道不得不休精神,与志勤禅师三十年寻剑客、黄庭坚三十年寻家园的悟道精神是同一的。他们都说“三十年”,可能都非恰好实指三十年,而是喻其长期求道、坚持不懈的精神。黄庭坚说“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游水到天涯”则是说,顿悟得道后,不必再见桃花,即使到天涯海角都是沉浸在禅道境界中了。

    黄庭坚常用禅宗顿悟净心,寻求澄澈自由的境界,如:“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之一),“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阁》)等。可见,黄庭坚“桃花”诗,咏其顿悟禅境,也不是偶然的。

    “桃花”诗旨在咏其寻道悟禅,而桃花只是佛性的一种载体和体现。悟禅,要通过形象载体,直悟其蕴含的自由解放的境界。从黄庭坚的“桃花”诗,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悟禅与文艺审美的相通之处。

                    四、禅宗美学与恩格斯、海德格尔的参证

人到中年的感悟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能力培养方法

随着对新课程改革探究的不断深入,对新课程理念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科研的广泛开展,迫切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主体能动的感知,运用已有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感悟、领受,并在其后的合作学习中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独特的体验,从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一、生活积淀,是感悟的基础

生活是镜子,亦能照你,也能照我。生活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如何从每个人每天都面对的生活中获得独特感悟呢?这就要求平时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比如,放眼中国,CCtV连续几次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转眼于身边,实验室里的亲自操作,操场上的嬉戏玩耍,教室里的书声琅琅,师生的涓涓细语,人事的悲欢离合……投身于自然,一年四季的更迭轮回,鸟兽虫鱼的千变万化,花草树木的枯败盛荣,旅游途中的奇闻趣事……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除了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外,还要告诉他们,许多事情往往是很有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就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的并能给人启迪的哲理。

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不平凡甚至是伟大的一面。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也才可能写出感动自己乃至感动别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自然才会有深度。

二、情感释放,是感悟的催化

关于阅读,叶圣陶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借助所刻画的人物,所叙述的事情,所描绘的景物,所抒发的情感等艺术地表现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悟。阅读,就是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剖析并感悟,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

在具体教学引导中,可以按“读、思、评、品、悟”五个步骤进行。前四步是基础,只要我们将这几步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深入作品中,形成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且是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从而完成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为了让学生在读中充分地理解,充分地品味,充分地感悟,我们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发挥。如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让学生观赏音乐之都维也纳如画的风景,欣赏音乐大师们创作的如诗般的音乐,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畅游的同时,真正领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独特魅力。此情此景,怎会不让学生产生对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热爱、向往之情呢?

有人说:“景再美,没有人情的色彩想寄,便会失去光华;物再华,没有人情的渲染,就会失去灵性。”真情就如一坛保存多年的好酒,无论用怎么样的瓶子装出来,依然是芬芳四溢,醇美醉人。情感释放是感悟的催化剂。

三、揣摩语言,是感悟的生发

阅读是为了读懂别人的思想感情,如果语义意味理解准确了,就准确而深刻地感悟了别人文章中的行文构思、思想情感。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如果是朗读,则是一个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想象,充满不可言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思想的挖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实现,学生的情意受到感染,身心受到陶冶,亦需要凭借这个过程实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见解,产生对课文的独特感悟。

语文课中,我们应特别注意学生看、想、读、说的结合,引导学生从生动的语言朗读中领悟作者丰富的情感,受到情感熏陶,并且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表达,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悟,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运用语言,是感悟的升华

从孔子“韦编三绝”读书境界到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精益求精;从卢廷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的艰苦创作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炼字功夫,充分说明了正确使用语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教学中,在写作中,重视“文章不厌百回改”,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完了《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有位小作者对自己所写的《游锡惠公园》中描写杜鹃花的片段进行了修改,对冰心奶奶描写海棠花的语言进行了活用:“走进寄畅园,我的目光被那些杜鹃花吸引住了。那几盆杜鹃花,开得正旺盛,花朵挤挤挨挨的,好像在争着把自己的美丽身姿展现给人们看。阳光下,那些杜鹃花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学完了《二泉映月》一文,学生在介绍班级里的小能人――“钢琴公主”吴以沫时,借用了一些句子:“随着吴以沫灵活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我的耳边伟来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乐声,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随着乐曲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乐曲久久地在我耳边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吴以沫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倾吐着她的心声,她爱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家乡,她爱与她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同学,她爱呕心沥血、慈祥温柔的老师……”由此可想,如果学生对文章没有深刻感悟,那么怎么会有如此妙语呢?

有句话说得好: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学习能达到一种“悟”的境界,方能心领会,有所创见,突破前人的旧说,达到一种超越,这是学有所成的重要契机,如果放弃了,守旧囿成,则学业终难有成就。

人到中年的感悟篇6

她说,我选择现在这个工作这份感情,当年也走了很多弯路,也许当年不走弯路,我过的是不一样的生活,不会如现在烦恼。可当我回想起历程,却坚定了如果时间倒流,我仍然选择这条弯路,不管是生活、工作、情感,仍然固执地享受着这份烦烦、痛苦与快乐并存。这种不悟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她认为自己是“不悟”的,并安于这种痛苦与快乐交织的幸福。我想,她其实已经悟了,所谓不悟,只是她的一种选择。对于摆在面前的种种,人们自有判断能力,只因一切抉择与行动其终极目的都是指向求生,只不过有活得惨淡与活得漂亮之分罢了。但人到底是一种情感动物,且一旦情感战胜理智,便会干出些“破格”的事情来,以世俗甚至道德的标准来衡量,绝对是一种愚钝,甚至卑劣,但于人心人情而言,却十分坦荡荡、别样意绵绵。

我们是为了自己的本心而活,而不是为别人、为所谓的清规戒律。且人之天资有上下,在后天的修炼过程中,其得以开悟的机缘亦来得有早有晚,这都是些始料未及的事情,可以不必放在心中惴惴不安。我们真正要全力面对的,是自己于这尘世生活的这么些年,面对那些必须要经逢的人事,以悟的姿态相遇,以不悟的姿态擦肩,亦或相知相惜,凡此种种,皆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内心驱使你怎样做,你就会乖乖地怎样做,是为不负。

做人,有悟性很重要。悟性是一种觉知,觉知愈深,呈现出来会愈从容、平和;觉知浅的,则不免耐不住寂寞苦痛,十分聒噪、虚浮。所以,高考复习时挑灯夜战的那些天,唯听得老师在耳边说“觉悟就好,觉悟就好”,孰料直至今日,才略微谙得些意思,但到底是好的,一如“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人到中年的感悟篇7

执笔:曾海霞

【内容提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教学三层次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②.“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相互关系:

感悟语言是基础,是前提;积累语言是准备,是保证;而运用语言才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有把语言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有机地融和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公理、《纲要》《课标》的有关论述以及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江苏李尊栋和李郭忠两位老师研究的“四读、四培养”等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语文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厚实学生的底蕴;强化感悟积累后的“运用”——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原为我校8个教学班,即本课题组8位执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中途三位教师调离我校,又有一位教师参入研究,一年后,这位教师也调离我校。2006年课题组横向发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语文教师推广,课题研究普及全校。

2.研究方法的运用

本课题定位在对“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3.变量及其操作定义的具体界定:

(1).自变量

①.在实验教师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熟记在心;每月开展课题小组的学习活动;上科研研讨课;参加实验设计等。

②.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精心设计并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具体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上用于交流展示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各种主题的语文竞赛等。

(2).因变量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②.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品词、品句、品读的能力;语言、生活积累;说写结合)

③.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参加本课题实验的人员:庾群若(副校长)、曾海霞(副教导主任、语文教研大组长)、彭素香(副教导主任)、江冰(语文教研组长)、黄彩琼(语文教师)。

2.实验程序

①.研究实施前期阶段(2003年9月——2004年8月)

召开课题开题,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班、观摩学习活动,转变执研教师教学观念;研究具体的研究目标,制定详细务实的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第一阶段相关内容的研究。

②.研究实施的中期阶段(2004年9月——2006年12月)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科教研活动,结合学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讨、展示、竞赛等活动,积累研究事例和资料,根据研究的进展,进行阶段性总结。

a.立足以人为本,构建课题管理机制。

课题组以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按照“教导处——课题组——教师”的运行体系,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b.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和知识。

在调查中发现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内容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印发资料,采用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对“感悟、积累、运用”的理论认识,开拓视野,放飞思想,丰富研究的方法与途径,使课题研究深入、有机地展开。帮助教师提升科研理论水平,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性的支持。

科研结题报告·德育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怎样写结题报告

c.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能从平时课堂教育中反思,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课堂中带着研究的眼光,带着全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实现由职业向专业的转变。

③.研究的总结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8月)

整理各种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工作。

在课题研究中,多次组织教师到拉堡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吸取经验指导课题组开展研究;积极参加每一次总课题组举办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写学习体会,或者开展“沙龙”研讨等等。

三、研究的成果

(一)、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课题实验使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在学校举办的各类赛教课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彭素香老师获柳北区青年教师赛教课二等奖,董燕老师获柳州市的赛教课二等奖。同时,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也不断丰富,撰写的十几篇论文、案例、教案分获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四年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阅读方法得当,阅读面及阅读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前测中,有50%的学生阅读兴趣不大,阅读是父母逼着读,为了完成作业而读;60%的学生只阅读卡通故事、动画故事、武侠小说、战斗故事等,而且只看情节,不重文采;70%的学生一、二个星期只看一本书,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90%的学生没有阅读方法。而后测中,100%的学生都喜欢主动阅读,阅读面广泛,几乎涵盖所有体裁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达到每周三本以上课外书籍;而且学生都能有意识地感悟生活、感悟文学作品、感悟名家名篇的表达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说真话、***事、抒真情”系列训练,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班学生的习作质量高,每学期作文比赛都能获前三名,远远超出对比班的习作水平。2005年参加全国创新杯作文赛有四十多人获奖。

人到中年的感悟篇8

多少年来,西洋卡通片那使动物逼真传神的拟人技能、东洋动画片那剌激感官的超人化想象使得我们差不多忘记了自己的动画片――那些曾陪伴几代人走过童年的动画形象和制作。今天,终于看到了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东方文明特点的动画片《宝莲灯》。怎么看,都觉得动画片里中国人画出的杏仁眼那么可亲、可爱。虽然该片还远远谈不上制作精美、创意独特和表现丰满。但如果我们对国产动画片暂时不作苛刻要求的话,它的许多新探索已足够让人振奋了!《宝莲灯》上线以来不错的票房也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终于使我们的动画片在山穷水复疑无路之后,看见了柳黯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未来。

对《宝莲灯》,赞誉之词已有不少。今天在这里只想说说其中的孙悟空。《宝莲灯》人物刻画的最大的成功应该说是使孙悟空这个形象重新回到了老百姓的心中。是啊!多少年来,成佛后的孙悟空似乎没有人敢去描绘。其实,老百姓是不要什么大彻大悟的“斗战胜佛”,如果战天斗地的孙悟空真的变成了又一个唐三藏,那是全体中国人永远的悲哀。《宝莲灯》里孙悟空虽然已修练成佛(当然,他一定要得一个佛号的,不然怎么能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呢?这对老孙一辈子也有了一个交代),但他是袈裟虽然穿在身,而心依然是猴子心。这怎么能不让和他痛快了上百年的老百姓又要和他一齐痛快了一回呢。孙悟空的精神不变,所以成佛的孙悟空让人更有看头,那个披着袈裟的孙悟空更让现代人感到与这个千年神猴产生属于这个时代的亲近感。现代人不也是经常在很沉重的文明外衣下“我心狂野”吗?感谢编导的想象,更感谢陈佩斯的配音。他们的工作是对孙悟空这个人类文化形象作出了发展。

想一想过去看过的传统题材动画片,总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就拿《孙悟空大闹天宫》来说,属于动画片自己想象的东西不多,仿佛只是把小说《西游记》给画了出来。蛮沉重的。可是,新《宝莲灯》在把握视听效果和镜头语言方面已有不俗的尝试,而且在人物上也有大胆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孙悟空、小猴、嘎妹、算命先生等等的出现,应该说是国产动画片走出了依于附文学作品的襁褓,开始了自己的个性发展。

看到《宝莲灯》,再见孙悟空之后不由得让人真心感慨:中国人终于拍出了现代动画片。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精神世界积淀下来的想象之美、神话之美终于可以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对接了,对此而言,可不可以说《宝莲灯》点亮的是中国动画的新纪元呢?

人到中年的感悟篇9

【关键词】作文教学感悟力培养

1.用心观察生活,是学会感悟生活的先决条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大事当然要关心,但毕竟为数较少却引人注目;小事细小琐碎,为数很多,并不引人注目,我们更要关心。而且,恰恰是一些小事之中蕴含着不同寻常的哲理,不同寻常的真、善、美。如一个学生写《为她喝彩》,观察到一个行走着的漂亮的姑娘不小心凉鞋破了,没有半点惊慌,没有半点迟疑,就拎起凉鞋大大方方地赤脚走在大街上。文章经过一番描述后,最后抒情议论:“走自己的路,何必顾忌别人的眼光和评论。”这最后的议论,是多么深刻的感悟呀,而感悟的来源却是一件非常细小的琐事。这种琐事,生活中多得很,但为什么有的同学“视而不见”,有的同学却能产生深刻的感悟,关键就在于是否能用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2.借鉴别人的“感悟”,是培养感悟力的基本途径。前人留下的名言、警句、俗语、成语,是前人感悟生活的结果,我们不妨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议论一番,讲讲自己的看法,举举生活的实例。比如,巴尔扎克言:“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它让人止步不前,甚至跌入深渊;对于强者来说它是垫脚石,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议论理解,并让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有关这方面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

另外,教师可提供相关读物,开阔学生思路,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青少年时期感情丰富敏感,讲究友情,注重真善美,教师不妨提供一些适合于学生看的读物。浅显的如流行歌曲,稍深一些的如于秋雨、于光中等当代名家的散文等。其实最受学生欢迎的还是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报纸杂志上的随感美文,《青年文摘》、《青年博览》、《读者》上这种文章比比皆是,学生看了很自然地与自己的生命、情感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共鸣。久而久之,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件,便会感悟顿生。也可以看一些长篇小说,因为小说中人物对生活的感悟无处不在,看了以后,这些感悟便潜移默化地被学生接受了,从而学生便会在这些感悟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感悟。

3.开放式地组织学生谈论感悟,是培养感悟力的又一种有效方法。感悟作为一种可以培养和训练的能力,就可以让学生交流,以获得更广泛的信息。但是我们的学生往往会难以启齿,认为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只能在最亲近的人中间进行。如何排除这一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地在学生面前谈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自然的感悟,谈论自己对学校、对班级发生的事情的看法,甚至可以谈谈自己的家庭,家庭中的喜怒哀乐、忧愁烦恼,目的是让学生仿效。教师应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课堂前后与学生平等地交谈,课堂上亲切地向学生倾诉,这样,课堂里渐渐会形成一种倾吐衷肠的氛围。有了这种氛围,再加上老师的鼓励,一些胆大的学生便会参与进来。由于一种从众的心理作用,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如再来一些小小的奖励手段,学生们的谈论会变得争先恐后,热烈非凡。学生从谈论中感受到别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理解、不同体会、不同感受,便很自然地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更用心地感受生活。

谈论感悟,也可以由教师命题。如有一节写作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件大家经历的事:期末语文复习课上,抽背古诗文情况很不顺利,教师脸露不快,这时,教室门被推开,径直进来两位迟到的男生,教师不禁怒色又加,大喝一声“出去”!迟到者出去了,并带上了门。教师当然是希望他们重喊“报告”,但两位迟到者却一去不复返了。十分钟以后,教师让另一位学生去把他们叫了回来。这一件事情很平常,当时也很少有议论,但这次被拿到课堂上来就不一样。教师问学生对这一件事的看法,课堂像进了水的油锅,一下子沸腾起来了。他们纷纷地议论着,面红耳赤地各不相让。他们有的认为老师太凶了,缺少耐心;有的却认为老师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她爱生心切,因而对学生要求严格,不管是学识上的要求,还是行为规范上的要求;他们有的认为两位迟到者太委屈了,大冷天被赶出教室;有的却认为这两位学生太不理智了,感情用事,自己吃亏。还有的学生认为老师自相矛盾,一会儿赶,一会儿请,会降低威信;有的却认为这叫拿得起,放得下。谈论结束,下笔成文,轻而易举。同一件事,各不相同的主题,精彩纷呈。谈论如此热烈,看法各不相同。这实在是由于开放式的谈论感悟,已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认识问题的方法,感悟能力自然不断提高。

人到中年的感悟篇10

每逢我接班级时,我首先考虑到与他们沟通情感,成为朋友,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好友式的关系。尽量以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一些问题,理解他们,引导他们,启发他们。每当我踏入教室,都会面带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而我也会从一张张稚气、充满信任的脸上,看到自己的责任,要让他们喜欢语文,在语文课上得到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有更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在课堂上,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语文教学中的感悟能力培养。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从而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感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即作者对生活的深层次理解,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今年初一第二学期,所选课文内容多是感悟性很强的散文,对于刚刚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按“读、思、品、悟”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展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养成阅读过程感悟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们的感悟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猫》这篇课文时,我特别注重感悟能力的训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你养过猫吗?2.你长这么大受过委屈吗?3.你是如何对待委屈的?4.本文的作者通过三次养猫的经历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们讨论热烈,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他们感悟到: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妄下断言,否则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

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同学们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实践。谈谈自己养猫或其他动物的感悟是什么。学生说道:通过养小动物,我认为人应该培养爱心。我曾养过金鱼,由于太爱它们,一会喂食,一会加水,冬天怕冷,给水加温,结果没养多长时间就死了。这就是爱的悲剧吧。文章中的第三只猫死了,它的死除了作者的错外,它自己有错吗?我们应从第三只猫的悲剧中吸取哪些教训呢?学生回答:应该自我完善,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否则就无法面对将来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我认为已经超过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高呢,何愁课堂气氛不热烈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的行为,内化学生的性格,师生的情感要经常交流,真正促使课堂教学活起来。记得有一次公开课,我教授《狼》,最初有听课老师在场,同学们有些紧张,但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他们又都恢复了往日的活跃,他们个个踊跃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气氛及感悟能力令在场老师都受到感染,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融合热烈之后,听课老师的赞许,学生在日记中表达出的喜爱与支持,都让我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