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机械加工工艺论文十篇机械加工工艺论文十篇

机械加工工艺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21:41

机械加工工艺论文篇1

[论文摘要]细长丝杠螺纹的大径与其长度之比为1∶30及其以上时,称为细长丝杠。由于其长径比较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床、刀具等整个工艺系统极易弯曲和振动,加工后不能获得满意的表面粗糙度和几何精度。因此,文章探讨细长丝杠车削改进的方法,以解决细长丝杠的车削难题。

细长丝杠螺纹的大径与其长度之比为1∶30及其以上时,称为细长丝杠。丝杠是机械设备中传递运动的构件,是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零件之一,不仅能传递一定的动力,准确地传递运动,而且可作精密的直线分度元件。由于其长径比较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床、刀具等整个工艺系统极易弯曲和振动,加工后不能获得满意的表面粗糙度和几何精度,还常常由于翘曲、锥度过大、鼓肚或圆度达不到等原因造成工件报废。此外,由于细长丝杠散热性能差,切削过程中切削热使其产生相当大的线膨胀,也使工作产生变形和弯曲。由此可见,车削细长丝杠不仅生产效率很低,而且质量不易保证。为此提出下列方法,以解决细长丝杠的车削难题。

一、提高系统的刚性

由于细长丝杠加工过程的工艺系统刚性较差而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对机床、工件和刀具作改进。这里主要从工件的装夹方面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达到改善细长丝杠加工的切削条件,提高工件的刚性。

在卡盘装夹工件加工中使用后顶尖支承,比不用后顶尖而形成悬臂时,工件刚性提高很多。在车削细长丝杠时,使用了中心架,使支承间的距离缩短了一半,可提高工件的刚性。采用跟刀架车削细长丝杠时,缩短切削作用点和支承点之间的距离,工件的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切削作用点和支承点之间的距离约为5~10mm。

二、使用跟刀架

在车床上加工细长丝杠时,一来容易产生振动,不利于切削;二来不易保证零件的质量精度。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大致有两方面:其一是在切削时改善刀具的切削角度,选合理的切削用量;其二是增设辅具,即装上跟刀架,用以消除振动,以保证零件的质量和精度。车速也可以相应提高,进给量也可以增大,振动小,车出的零件弯曲度小,提高了生产率,同时也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

三、装夹方法的改进

在加工细长丝杠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质量差、效率低。前面已经介绍过提高刚性的方法,但由于切削热的影响,丝杠必然产生热伸长。而此时卡盘和顶尖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则工作轴向就没有伸缩的余地,使丝杠产生弯曲变形。为了减少或消除这种变形,可采用如下方法:

1.在卡盘的每只卡爪与工件之间垫入Φ4mm×10mm的钢丝,夹入长度为15~20mm。垫入钢丝后,使工作件与卡爪之间成线接触,从而使工件与卡爪之间可以有稍许相对运动。避免工作件被卡爪卡死,起到方向调节的作用,减少工件的弯曲变形。

2.将机床尾座顶尖改为带弹簧的弹性顶尖。弹力大小由顶尖顶紧的程度决定。当工作件受切削热产生膨胀而伸长时,推动顶尖压缩弹簧作轴后移,避免了工件产生弯曲变形,从而保证加工精度。

3.采用缩颈法。在丝杠卡盘一头车出一个缩颈部分,缩颈部分的直径d=D/2(D为丝杠的坯料外径)。由于丝杠的缩颈部分直径减小了,其柔性增加,减少和消除由于丝杠本身的弯曲而在卡盘强制夹持下轴心线歪斜的影响,也起到了万向接头一样的作用。

四、工作的校直

细长丝杠料的弯曲,对加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高速回转下,由于离心力的惯性作用,加剧了坯料的弯曲变形,并引起振动,造成加工困难,质量降低。因此,细长丝杠在加工过程中的校直工作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校直一般分冷校和热校两种,视工艺要求和坯料情况而定。

1.热校。通常在两种情况下采用热校直。一是在热处理后进行(丝杠一般进行调质处理),以消除粗加工和热处理中所产生的弯曲变形。其方法是在工作件热处理后,当工作件冷却到一定程度时,检查工件变形大小,如超过图样技术要求,需进行校直,一般在手压床上进行,校到工艺要求以内。这样校直,工件不易回弹,保证工作精加工之后的质量。

另一种热校方法是在半精加工后进行,其方法是将半精加工后的工件校直后,在一定温度的油池内浸泡,使工件校直过程中的应力得到消除,工件内部组织稳定,精加工之后不易再变回去(恢复到校直前的状态),使工件精加工后的精度得以长期保持。此方法一般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丝杠。

2.冷校。冷校也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粗车前丝杠毛坯料的校直,以保证粗车后车圆;一是螺纹粗车后,在半精车或精车螺纹前进行。其作用和热校直相同,保证加工顺利进行和提高丝杠加工后的几何精度。

冷校直的方法有两种,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手压床上进行,毛坯料校直是在手压床工作台上垫两个等高的V形铁支承工件。半成品校直则用手压床的两顶尖顶住丝杠的中心孔支承。这种方法是用百分表找到丝杠弯曲部分的最高点,用压床的压头直接压最高点(压半成品时中间需垫木板),使工件产生塑性变形,使变曲度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这种方法校直的工件,在经过精加工或热处理后,工件有可能会反弹回去,即全部或部分恢复到校直前的状态,造成工件精加工后的精度丧失,影响产品质量。

五、切削方式的改变

在车削加工中,一般走刀方向都是从尾座向床头方向,俗称正走向走刀。车削细长杠时需改用反向走刀,走刀的抗力方向使工件受拉应力。反向切削使工件受到拉伸作用,能消除振颤,使切削平稳,尤其是在车削丝杠外圆和粗切螺纹工序中,由于切削力大,更需要采用反向切削,尾座需装可伸缩的活顶尖。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装刀具时,刀尖应稍高于工件中心线0.1~0.15mm,使切削过程中刀具的切削前角增大,减少切削力,也就减少切削力对工件的压缩。同时,在切削过程中,刀尖还起着托起工件的作用,用以抵消跟刀架支承块对工件的反作用力,相当于跟刀架的第四个支承块。

为了减少跟刀架支承块与工件的摩擦而造成支承块严重磨损,减少工件温度升高,同时冷却刀刃,在随时注意调整跟刀架松紧程度的同时,还需在切削过程中进行充分冷却和,使切削顺利进行,保证粗车后螺纹的表面粗糙度。

六、合理选择车刀的几何形状

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性差,刀具几何形状对工件产生的振动非常敏感。如果车刀的几何形状选择不当,也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效果。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为了减少切削力,减少细长轴的弯曲,车刀的主编角取75°~93°。

2.为了减小切削力,应该选择较大的前角,取15°~30°。

3.车刀前面应该磨有R1.5~3的断屑槽,使切屑卷曲折断。

4.选择负的刃倾角,取-3°~-10°,使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另一方面,车刀也容易切入工件,并可减少切削力。

5.刀刃粗糙度要高,并要经常保持锋利。

6.为了减少径向切削力,刀尖半径应选得较小(R﹤0.3mm),倒棱的宽度也应选得较小。超级秘书网

七、采用双刀架对刀切削

利用切削力和工件受力变形相抵消的原理,采用双刀架对中,即不需要使用中心架,也不需要使用跟刀架,只需采用适当刀具几何角度的双刀“对刀”切削,不但大大减小了工件弯曲变形,而且还能用大进给量,提高切削速度,同时进行粗车、半精车或精车,缩短加工时间,保证加工质量。

机械加工工艺论文篇2

关键词:机械加工;精度;误差

所谓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几何参数(尺寸,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零件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他们之间的偏离程度则为加工误差。加工误差的大小反映了加工精度的高低,加工精度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尺寸精度:限制加工表面与其基准间尺寸误差不超过一定的范围;(2)几何形状精度:限制加工表面的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如:圆度,圆柱度,平面度,直线度等;(3)相互位置精度:限制加工表面与其基准间的相互位置误差,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位置度等。在机械加工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误差分析,掌握其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一、机械加工产生误差主要原因

1.1机床的几何误差

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成形运动一般都是通过机床完成的,因此,工件的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精度。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机床的磨损将使机床工作精度下降。(1)主轴回转误差,机床主轴是装夹工件或刀具的基准,并将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件或刀具,主轴回转误差将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的精度。(2)导轨误差,导轨是机床上确定各机床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基准,也是机床运动的基准。除了导轨本身的制造误差外,导轨的不均匀磨损和安装质量,也使造成导轨误差的重要因素。导轨磨损是机床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3)传动链误差,传动链误差是指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运动的误差。一般用传动链末端元件的转角误差来衡量。

1.2刀具的几何误差

刀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随刀具种类的不同而不同。采用定尺寸刀具成形刀具展成刀具加工时,刀具的制造误差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而对一般刀具,其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无直接影响。夹具的几何误差:夹具的作用时使工件相当于刀具和机床具有正确的位置,因此夹具的制造误差对工件的加工精度有很大影响。

1.3定位误差

一是基准不重合误差。在零件图上用来确定某一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须选择工件上若干几何要素作为加工时的定位基准,如果所选用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就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二是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夹具上的定位元件不可能按基本尺寸制造得绝对准确,它们的实际尺寸都允许在分别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变动。工件定位面与夹具定位元件共同构成定位副,由于定位副制造得不准确和定位副间的配合间隙引起的工件最大位置变动量,称为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1.4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产生的误差

一是工件刚度。工艺系统中如果工件刚度相对于机床、刀具、夹具来说比较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由于刚度不足而引起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就比较大。二是刀具刚度。外圆车刀在加工表面法线(y)方向上的刚度很大,其变形可以忽略不计。镗直径较小的内孔,刀杆刚度很差,刀杆受力变形对孔加工精度就有很大影响。三是机床部件刚度。机床部件由许多零件组成,机床部件刚度迄今尚无合适的简易计算方法,目前主要还是用实验方法来测定机床部件刚度。变形与载荷不成线性关系,加载曲线和卸载曲线不重合,卸载曲线滞后于加载曲线。两曲线线间所包容的面积就是载加载和卸载循环中所损耗的能量,它消耗于摩擦力所做的功和接触变形功;第一次卸载后,变形恢复不到第一次加载的起点,这说明有残余变形存在,经多次加载卸载后,加载曲线起点才和卸载曲线终点重合,残余变形才逐渐减小到零。

1.5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精密加工和大件加工中,由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有时可占工件总误差的50%。机床、刀具和工件受到各种热源的作用,温度会逐渐升高,同时它们也通过各种传热方式向周围的物质和空间散发热量。

1.6调整误差

在机械加工的每一工序中,总要对工艺系统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调整工作。由于调整不可能绝对地准确,因而产生调整误差。在工艺系统中,工件、刀具在机床上的互相位置精度,是通过调整机床、刀具、夹具或工件等来保证的。当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毛坯等的原始精度都达到工艺要求而又不考虑动态因素时,调整误差的影响,对加工精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减小原始误差法、补偿原始误差法、转移原始误差法、均分原始误差法、均化原始误差法、“就地加工”法。

2.1减少原始误差

这种方法是生产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在查明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之后,设法消除或减少这些因素。例如细长轴的车削,现在采用了大走刀反向车削法,基本消除了轴向切削力引起的弯曲变形。若辅之以弹簧顶尖,则可进一步消除热变形引起的热伸长的影响。

2.2补偿原始误差

误差补偿法,是人为地造出一种新的误差,去抵消原来工艺系统中的原始误差。当原始误差是负值时人为的误差就取正值,反之,取负值,并尽量使两者大小相等;或者利用一种原始误差去抵消另一种原始误差,也是尽量使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达到减少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的目的。

2.3转移原始误差

误差转移法实质上是转移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受力变形和热变形等。误差转移法的实例很多。如当机床精度达不到零件加工要求时,常常不是一味提高机床精度,而是从工艺上或夹具上想办法,创造条件,使机床的几何误差转移到不影响加工精度的方面去。如磨削主轴锥孔保证其和轴颈的同轴度,不是靠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来保证,而是靠夹具保证。当机床主轴与工件之间用浮动联接以后,机床主轴的原始误差就被转移掉了。

2.4均分原始误差

在加工中,由于毛坯或上道工序误差(以下统称“原始误差”)的存在,往往造成本工序的加工误差,或者由于工件材料性能改变,或者上道工序的工艺改变,引起原始误差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原始误差的变化,对本工序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误差复映,引起本工序误差;定位误差扩大,引起本工序误差。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采用分组调整均分误差的办法。这种办法的实质就是把原始误差按其大小均分为n组,每组毛坯误差范围就缩小为原来的1/n,然后按各组分别调整加工。

2.5均化原始误差

对配合精度要求很高的轴和孔,常采用研磨工艺。研具本身并不要求具有高精度,但它能在和工件作相对运动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微量切削,高点逐渐被磨掉最终使工件达到很高的精度。这种表面间的摩擦和磨损的过程,就是误差不断减少的过程。这就是误差均化法。它的实质就是利用有密切联系的表面相互比较,相互检查从对比中找出差异,然后进行相互修正或互为基准加工,使工件被加工表面的误差不断缩小和均。在生产中,许多精密基准件都是利用误差均化法加工出来的。

2.6就地加工法

在加工和装配中有些精度问题,牵涉到零件或部件间的相互关系,相当复杂,如果一味地提高零、部件本身精度,有时不仅困难,甚至不可能,若采用就地加工法的方法,就可能很方便地解决看起来非常困难的精度问题。就地加工法在机械零件加工中常用来作为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有效措施。

机械加工工艺论文篇3

1技工学校车工实习存在问题

1.1注重基本技能学习,过分理论知识

目前在众多学校的车工实习教学中,主要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内容包括了车外圆,端面,台阶和钻中心孔;车外沟槽,平面槽和切断;钻,车,铰圆柱孔和车内沟槽;车成形面;车内,外,三角形螺纹;车矩形,梯形螺纹;车蜗杆和多线螺纹;车偏心工件;复杂零件的装夹和车削及复合作业.在学生的考核中往往只注重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过分忽略基本理论的学习。

1.2学生基础差,对理论学习的漠视

现在学习技能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对理论学习不重视;面对学生群体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原因,加强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学习,是学生能够认识到工厂就是这样的情况,不学习机械制造工艺文件,就没法就业的意识,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机械工艺文件与课本理论知识有显著区别,机械制造工艺文件的简洁、使用与企业联系紧密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开展了以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在车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操作技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

2学习械加工工艺文件应注意的问题

2.1按工厂实际械加工工艺文件编制教学实习内容

在车工实习教学中,都是老师将图画在黑板上,然后分别介绍在零件加工过程和零件在加工的中使用工艺参数,学生按老师的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实习。可以预先设计好实习课题,将实习课题与械加工工艺文件紧密结合;上课时,将械加工工艺文件发给学生,可以让学生通过械加工工艺文件自己学习,按械加工工艺文件的要求自己选择各项工艺参数,可以减少老师的讲授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2加强对学生械加工工艺文件内容学习

机械加工工艺文件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零件加工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多方面作的技术指导;主要包括零件加工的工指导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内容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工件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等。它是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把较为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按照规定的形式书写成工艺文件,经审批后用来生产。将工艺文件的内容,填入一定格式的卡片,即成为生产准备和施工依据的工艺文件。

2.3学习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要特别注意工序的划分的学习工序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把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切削用量、工艺装备、定位夹紧方式及刀具运动轨迹确定。包括以一次安装、加工作为一道工序;以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内容划分工序;以加工部位划分工序,对于加工内容很多的工件,可按其结构特点将加工部位分成几个部分,如内腔、外形、曲面或平面,并将每一部分的加工作为一道工序;对于经加工后易发生变形的工件,由于对粗加工后可能发生的变形需要进行校形,故一般来说,凡要进行粗、精加工的过程,都要将工序分开。

2.4学习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要加工工艺参数为重点在车工实习教学中,加工工艺参数是零件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学生对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切削用量不仅是机械加工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而且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谓“合理的”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刀具切削性能和机床动力性能(功率、扭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生产实践表明:灵活应用切削用量,在加工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加工工艺参数学习是提高学生技能的保证。

3机械加工工艺文件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3.1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对有助于学生车工实习教学质量

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在车工实习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机械加工文件的要求独立完成实习任务,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高有很中的作用。在实习中从工具、量具到刀具的选择必须自己解决,零件虽然简单,但需要磨外圆刀,镗孔刀、端面刀,及相应的钻头、量具等工具的准备,还要自己根据加工工艺选择加工顺序,选择切削用量等,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立的工作能力,想加工出来,也是不可能的。显著提高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才能较快地入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之中,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机械加工工艺文件是系统的学习和指导作用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车工实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在车工实习中有助于学生对零件的作用及工作条件、表面几何特征及组成、表面质量、材质性能方面的技术要求、结构工艺性、机加工方法达到结构要求的难易程度等进行正确的分析,以明确加工的内容及要求,从而正确的选择加工方案,确定加工顺序、走刀路线、选择合适的机床、设计夹具、选择刀具,确定合理的切削用量等。能提高学生知识把握的全面性。

机械加工工艺论文篇4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实习教学;综合能力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数控知识,通过数控实习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数控实习教学中加入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控加工和编程技术,培养创新能力。

一、高等职业学校在数控实习中的主要问题

数控实习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对数控编程和数控操作有初步认识和了解,其主要包括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编程技术以及简单的指令操作。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一定弊端,学生只能掌握理论知识以及简单的操作步骤,在实际操作中,不能独立完成工件加工任务。目前,众多职业学校学生轻视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普遍认为专业知识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毫无关系。面对学生这一错误认识,学校必须加以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学习,充分认识专业知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机械加工工艺就是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完成对工件的加工过程。把机械加工工艺引入数控实习教学,将简单明了的操作流程穿插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实践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区别,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二、注重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学习

(一)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学习,让学生对实际加工流程和操作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

其主要可以分为具体设备和工艺流程两部分:一是工件路线、工艺设备的技术指导;二是工件的质检、切割时间以及切割所用原料等等。机械加工工艺就是工件的加工流程,通过简单的机械操作,对原料进行初步切割和加工。如果加工一个简单的工件,其具体工艺流程为粗加工、精加工、装配、检验、打包、运输,这就是学习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最初目的。

(二)除了学习简单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还要加强对加工工艺参数和加工工序的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少、学校的教学设备缺乏、学生的实践实习不到位是众多职校的不足之处。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学习,对加工工序有一个深入的学习,其主要分为工艺装备、刀具运动轨迹、切割用量等等。同时也要掌握工艺参数知识,它是机械加工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切割工艺参数是完成一个合格工件的重要前提。根据实践表明,切割工艺参数对工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熟练掌握各个工艺参数,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各个数控技能。

三、完善教学设备、改善学习环境

完善的教学设备、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基础。对于数控学习,计算机是主要控制载体,通过各个数控程序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电气设备、自动化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技术。一是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电子设备,完善硬件设施,将实践和学习真正实现结合和统一,实现“实践与学习”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二是学校应该制定严格的制度和学习规范,严格监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也是很重要的,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学习竞赛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学习良好地与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加强机械加工工艺文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的最终目的是学习技能,满足社会需求。学生通过对数控知识和机械加工知识的学习,可以最快地融入企业生产工作中。在数控实习教学中加强对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一)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实习。

其内容包括工件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通过细致的整理和编写,将其良好地应用于数控实习教学,最大程度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二)学习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内容,学校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将学习和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例如,加工一个简单的工件,学生必须掌握从粗加工到精加工再到装配、检验等完整的操作流程。学生还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独立自主的操作能力,从工件的加工数据、工件结构和材质还有加工方案有一个明确的自我判断和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三)保证学生的自身安全和设备完善。

安全是指免受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或避免引起设备、财产损失的状态,可谓无损则全,无危则安。在实际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为了保证学生的自身安全和设备完善,每个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则、设备使用说明和安全应急预案。学生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安全、监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保障。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学习,熟悉每一个操作流程,防止失误操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企业机械设备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而对相应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等职业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原始的数控实习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需求,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将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引入数控实习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培养现代化高科技人才作出贡献,促进企业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司正霞.中职校车工实习“三步曲”方法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

[2]秦文伟.车工实习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

机械加工工艺论文篇5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教学改革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技术加工人员与机械工作人员的需要。为了加强机电行业在我国的重要程度,要扩大社会精英规模以及培养实用型精英以满足需求。该文章深刻分析研究了机械方面以及各类工艺方面的内容,以了解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状况,期望能给我国的教学革新提供相应的建议。

一、机械加工和工艺教学起到的作用

作为我国基础性行业的机械制造业,许多设备及仪器在国民经济和公民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行业,如果缺少机械制造业,我国在农业、工业和国防等多领域上必然大大受损,且极大程度上削弱我国的综合实力,对我国造成极大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不断更新发展,需要着重对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人才的培育。基于这一点,很多职业院校考虑到课程设置内容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我国的机械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阶段机械加工和工艺教学的状况

1.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匮乏

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匮乏是我国目前在机械加工工艺教学中的一大弱项,在这些教学中的教师团队通常都有着职称、学历和技能层次等各方面的不恰当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严重欠缺等问题,专业知识的缺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最重要的阻碍,这也必然影响我国对机械人员的培养质量和教育特色发展,导致现在技术性人才也未能满足社会的迫切需求。

2.学生动手能力差

在许多机械实训教学中,实验和实践是最重要的教学项目。实训重视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且还能将理论教学内容牢牢地和实践相结合。很多职校在这一点上面的教学都没有和现代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一般都是原有的教学方式,几乎是在校内的实训室里完成实训知识。这不仅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无聊和枯燥,而且还不能通过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提高。

3.没有与先进的教学方式

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的机械加工工艺方面教育与学习的主体就是机械加工工艺通常使用的方式,大部分职校往往更多侧重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际安排的实践课程较少。在目前的教育学习中,大部分教师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者之间的关系都缺乏认识,通常重视理论,虽然理论教学,对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没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跳跃能力加强重视,在教学中重要的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

三、机械加工和工艺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

1.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对于课程主要教学目标的明晰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就业能力指导和岗位转换能力的训练三个方面。在每个教学过程中都需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指导方针,时刻将现代企业生产工艺水平以及技术发展状况转告学生,并且针对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来充分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具体化的培养。学校应该以市场调查的方式开展对于机械行业现状的分析,清楚企业对机械人才在素质、技能、知识等方面的要求和社会对机械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然后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职业的资格要求和能力框架。最后学校还需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来全面纳入新的教学内容,真正意义上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

2.培养重点工种,突显本校特色机械力的应用

切削加工工件材料的工艺方法涵盖了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模工、车工以及钳工等很多工种。学校若对这些工种培养困难,需提高学校与综合实力,保留及强化学校特色,培养重点工种的职业能力。例如,为了将学校的特点表现得更加明显,应重点培养师资能力优良和设备能力齐全的方面,学校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人才的能力培养上,其他的职业能力培育应放居第二位。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性和实际性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运用此类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学时间安排恰当,并且能够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各个教学阶段将书本上的知识掌握牢固,同时也能满足职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在理实一体化模式中,能够使教学更加易学、可信加上直观的特点就可以将操作技能突显出来,让学生对机械加工和工艺教学的兴趣大大增加。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仍采用理论和实践分段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有效地结合实践和理论,所导致实践和理论之间没有完整地融合。因此,要加强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推广,这样才能快速地革新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的教育发展。

4.将职业活动导向法应用于机械加工教学

中职业活动导向法强调“职业”二字,重点在于学校让学生以自己为主体进行体验性学习。想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就要先培育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此做法正是职业活动导向法所要突出的。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则通过团队合作和师生互动的方式,该方法通过认识和思考问题后对问题的解决和反馈这样一种学习过程从而一步一步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重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个活动项目。

5.多样化的教学评析模式

对于培育综合型精英,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评析模式,因为教学活动往往受到教学评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目前的教学评析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综合方面的评价,只是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的考核,以及侧重于教师的评价。单一化的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只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四、小结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提供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实用性人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把握制造业的发展机会和需要,要不断革新旧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社会上发挥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为我国制造业提供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金海,鲁敏.机电一体化专业中机械加工和工艺方面教学改革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27).

机械加工工艺论文篇6

关键词:南疆地区高校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095-01

新疆是一个少数名族占多数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人数在南疆地区占总人口的绝对多数,是新疆南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塔里木大学是新疆南疆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承担着为新疆南疆地区培养各种应用性人才的重任;随着喀什特区的设立和南疆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机械类人才需求非常迫切。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生源地的差异大,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差异大,很多南疆地区学生几乎没有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和意识,课程教学水平、教师力量还是与北疆高校和内地高校有差距;课程教学和新疆南疆很多工具加工工艺没有很好的结合。为了更好、更快提高新疆南疆高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水平,急需探索一条适合南疆地区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

1南疆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情况

塔里木大学机械类专业生源一半以上来自新疆地区,另外来自甘肃、宁夏、河南等地,主要来自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基本没有大型机械加工企业,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认识机会很少;很多南疆地区学生几乎没有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和意识。其次,南疆远离内地,外出实习参观费用高,教学模具少。再者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前需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南疆地区的学生在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英语上,《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基础课掌握的知识不牢靠,到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时就会把前面内容丢失,上课过程接受知识速度较慢,课堂老师和学生很难形成互动,加上《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本身就难学,内容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2确定课程目标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建立大机械意识,具备了解和分析机械制造过程问题的能力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问题的能力;学会自主的、全面的、创造性的去思考机械制造过程中问题。建立机械制造立国、强国的信念,在满足机械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成本、工艺难度,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的意识。

3教学内容改革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内容依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和南疆高校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内容包含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机械加工表面精度及其控制、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特种零件加工工艺,机械制造先进技术等内容;教学过程重点讲述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机械加工表面精度及其控制、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考核重点也放在这几章内。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机械加工表面精度及其控制两章内容多分析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控制措施多举新疆这边特有例子。例如英吉沙小刀加工实例、和田玉石加工、古西域弯刀加工工艺。另外结合学院教师科研。

4注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加入特色教学案例

4.1教学方法改进

基于《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内容特点,结合区域特色,充分发挥塔里木大学实际教学条件,针对不同章节课程内容,采取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现场教学、问题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每学期进行修改,添加新内容,删减过时内容,保持案例与现实接轨,吸引学生眼球;视频内容结合课程内容,体现讲述内容;现场教学例如讲述模具设计时进入模具展示实验室,将表面质量和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时进入和田玉石雕刻实验室,感受玉石雕刻工艺,用玉石雕刻现场加工情境,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的结合。

4.2教学手段优化

本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涉及到空间三维实体和运动,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在讲述基准的概念\基准的选择、定位原理、加紧的概念时,运用三维动画。问题引入课程内容,对于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相关内容时,以国产航空发动机和国外航空发动机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情况引入,从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方向去分析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图片丰富课件,同时以作业性质预留问题,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己独立完成。优化《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

4.3加入特色教学案例

新疆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许多特色工艺品,例如古西域弯刀,以锋利著称,曾经是中国北方民族威胁中原王朝的利器;英吉沙小刀文明中外,维吾尔民族茶水器皿,和田玉雕刻等等具有区域特色工艺品;在讲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时就可以结合上述工艺品加工工艺。

5结语

课程教学结合新疆南疆高校实际情况,从南疆高校机械类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出发,明确教学目标,精简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顺序,寻求合适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加入南疆特色教学案例;使得《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趋向合理。从教学效果、课堂活跃程度、考试成绩等方面看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葛云,魏敏,王磊.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2010(3):147-148.

[2]葛云,魏敏,王卫东,等.机械制造工艺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03-104.

机械加工工艺论文篇7

关键词:机械加工;加工精度;影响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008

1引言

随着科技的多元化快速发展,人们对机械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加工产业在当前社会与市场中被广泛关注、显得尤为重要[1-2]。机械加工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如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等。机械加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作,涉及到若干零件,零件加工需要经过许多繁琐复杂的工序以达到相应的精度要求,在零件加工中采用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提高加工的机械化程度,提高零件加工的效率。但是机械加工工艺的水平会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的精度,并决定机械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准与机械产品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零件加工的质量与精度满足要求,避免发生机械加工工艺影响零件功能的正常发挥这一现象,需要对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总结,才能够充分利用机械加工工艺提高零件加工的精度,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与性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促进企业长期向前发展[2-4]。

2零件加工

机械生产加工过程繁琐复杂,现代企业一般运用现今的现代系统工程学来组织与指导企业的生产过程,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更为科学地管理机械生产加工过程,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零件加工具有非常复杂的工序,在不同的加工环节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工序,如热处理、车削、齿轮磨等。零件加工主要包括前期的生产过程与后期的加工工艺过程。前期的生产过程是指通过机械化的手段,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方法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毛坯件的机械生产过程。后期的加工工艺过程是指通过对毛坯件进行加工,包括粗加工与细加工,粗加工是指对毛坯进行打磨,细加工是指根据零件制作标准将毛坯制作成高精度、高质量的零件的机械加工流程[3]。

3机械加工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零件加工的精度是机械零件加工质量的核心与决定性部分,主要是指加工完成后的零件的几何参数(尺寸、形状、相对位置等参数)与设计时的几何参数之间的吻合程度,如果二者之间吻合程度越高,说明该零件的加工精度越高。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主要分为外在因素的影响与内在因素的影响[4]:

3.1外在因素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1)热变形: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预热处理是第一步要进行的操作,在热处理工序环节中,操作人员一般只能在操作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摆正夹具等,而在加热定型过程中,操作人员由于温度过高无法进行后续的改进调整,因此在热处理环节,操作人员难以控制机械加工的质量,导致零件在定型的环节中出现热变形的问题,甚至引起刀具和机床的变形,这些变形会严重影响零件加工的精度。

(2)几何变形: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通常需要利用机床、夹具、工件等对零件进行加工。如果在零件的加工环节出现操作失误,如机床轴向摆动时操作人员未能及时调整机床位置与夹具角度,那么零件就会出现几何变形,无法保证零件质量的合格性。

(3)受力变形: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向作用力,例如在切削工序中,零件会受到切削力、重力、压紧力等多方向作用力的影响,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与平衡作用力,就会产生零件受力而发生变形的现象,导致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相对位置与前期设计不吻合,零件加工精度受到严重影响,零件的功能与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产生不合格零件。

3.2内在因素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机械加工工艺的内在因素指的是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会影响零件加工精度,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采购的机械加工系统未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检验,因此其虽然出厂,但是本身就存在着精度上的误差,这些误差会进行传播累积,导致零件加工的精度误差。(2)采购的机械加工系统的安装未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安装,其在安装过程中的位置偏移等问题也会导致零件加工中出现精度问题。(3)机械加工系统使用时间超出其生命周期,或磨损、失效,故障部件未能及时得到维修和替换,这些问题也会带来零件加工精度降低的问题。

4我国在机械加工方面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的机械加工工艺存在一些制约问题,影响了机械加工的发展:

(1)核心技术缺乏:我国的制造业与西方国家比相对落后,机械生产与加工设备大都通过进口方式引入,先进的机械加工工艺也大都是沿袭自西方,因而,无论是设备还是新技术中核心都未曾被我国所掌握,无法对机器设备进行自主改进,导致设备生产处理的产品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性能上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2)设计人员能力局限:设计人员对机械产品的了解不够透彻,对原材料的基础情况不够明了,使得其在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时出现误差或疏漏,带来严重的系统错误,影响产品的功能发挥与性能优劣。

5结语

机械加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作,涉及到若干零件,零件加工是的精度是机械加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可从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进行分析,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工艺的影响非常巨大,我国需要应大力引入先进技术、加大机械设备研究力度,提高我国机械加工工艺自主研发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新,李俊杰.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企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6(06):187.

[2]郭瑞敏.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5(20):175-176.

机械加工工艺论文篇8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内容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40-02

experimentalReformofteachingmethodsformechanicalmanufacturingtechnology

QiJiyang

(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ZhenjiangJiangsu,China212003)

abstract:inthepaper,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mechanicalmanufacturingtechnology,fivequestionsarediscussedtoenhancetheteachingqualityasfollows:teachingmaterial;thecombinationofthemulti-mediatechnologyand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theroleofthestudentsduringtheteachingprocess;on-siteinstructionand;evaluationmethods.

Keywords:mechanicalmanufacturingtechnology;teachingmaterial;effectiveteaching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的专业基础课,在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零件机械加工质量的分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定、产品装配质量的分析,产品装配工艺过程设计等几部分。该课程工程性、实践性强,涉及广阔的知识面,教学内容组织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1]。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由于受到教学和实验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于课本内容的讲授,实践性环节和现场教学偏少,导致学生普遍感到《机械制造工艺学》理论部分较难理解,对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具体来说,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1)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仍以单向灌输为主,问题讨论偏少,导致创新思维培养滞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2)评价体系将理论学习和考试成绩视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考试时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占主要部分,而真正体现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偏少;(3)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足。因此,如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已经成为《机械制造工艺学》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

针对目前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一些措施,以提高我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效果。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适应我校专业特色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国,拥有众多的船舶企业,为使我国由造船大国跃升为造船强国,迫切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理论功底,掌握最新技术以及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都是针对通用零件的加工工序而编写的,没有教材涉及船舶零部件制造工艺的。而我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多年来为各级船舶企业及科研院所输送了大批毕业生,为使我校毕业生熟悉船舶企业产品的工艺特点,缩小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情况之间的距离,我们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选取上突出了船舶特色。

船舶企业的产品很多,其中船舶辅机是涉及机械加工最多的产品。船舶辅机包括船用泵、空气压缩机、液压舵机、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船舶制冷装置、空气调节装置、船舶锅炉、海水淡化装置等一些设备,为提炼这些设备的常用零件加工工艺,我们把这些零件进行分类,如,轴类零件、盘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焊接件等。然后就每类零件,选择2~3个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把这些零件的加工工艺,产品的装配工艺,贯穿于教学中,这样使我校将来在船舶企业工作的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角色。同时使学生在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吸收多方面的船舶制造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船舶工业的兴趣,为未来从事船舶领域工作夯实了基础。

不同的高等学校其毕业生就业领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应该根据毕业生就业单位产品的零件工艺特点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各高校不应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很多高校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中强调其航空特色,以航空企业实际产品及生产过程作为实例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2]。

2在教学中注重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的有机结合

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老师采用板书的形式并配合挂图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20世纪80年前计算机技术应用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不可否定的是,这种教学方法,课堂上老师能呈现给学生的信息量少,效率低下,呈现给学生的信息都是静态的,不利于学生对深奥理论的理解。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中一些静态内容加工成图文并茂的动态信息,集录像、动画、图片于一身,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同时也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机械制造工艺学》一些概念知识比较抽象,单纯的讲述往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形象化教学,能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能将静态的概念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3]。

在讲解主轴回转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时,主轴径向圆跳动使工件产生圆度误差,但影响程度因加工方法不同而异。镗孔时,影响较大,加工出的孔呈椭圆形,而车削外圆时,影响较小,加工出的外圆近似为圆形。这些内容采用传统的讲解方法学生很难理解,我们采用了多媒体动画,直观地展现了主轴径向圆跳动的过程以及零件的加工过程,使零件加工的圆度误差展现于学生面前,大大帮助了学生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与掌握,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4],但是多媒体教学显示内容多、速度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吸收消化知识,如果应用不当,则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教学质量适得其反。因此,在强调多媒体教学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板书教学的积极作用,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像讲解尺寸链、加工合格率计算这类有大量的公式推导的内容时,我们坚持以板书为主,像讲解机械加工误差分析、工件加工定位分析这类抽象概念和理论时,我们坚持辅以多媒体、动画、视频图片等方式辅助学生理解。这样可以有效融合板书和多媒体方法,做到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5]。

3课堂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大多数教学都是灌输型授课方式,每节课都是老师满堂讲,学生满堂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上无所体现,片面强调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由于《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很多教学内容较为抽象,这种被动式接受方法不利于学生其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尽管老师和学生都非常认真,但是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甚至一些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产生畏惧情绪。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现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6]。因此,在机械制造工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首先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让学生陈述自己的解决方法,再让其他同学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评价,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

例如,在讲授夹具设计时,我们首先把欲加工工件的图纸分发给学生,几个学生一组,让学生自己讨论针对每道工序应该限制哪些自由度,应该采用何种定位元件限制这些自由度,工件定位后,如何夹紧。每次同学们都会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同学们之间的激烈讨论,使同学们很快就进入参与状态,不仅加深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并重

由于在校学生实践经验少,而《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实践性又强,为解决这对矛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并重的原则。课程中的理论部分集中在课堂上讲,实际结构内容放到现场教学中去讲[7]。

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亲眼目睹工厂的零件加工方法、工艺过程及所用设备,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工艺分析能力,更让学生实习和岗位“零距离”,与生产实践不仅做到“对口”,更能做到“接口”[8]。

在讲述加工误差综合分析知识点时,首先我们在课堂上讲述了各种误差产生的原因,然后我们把学生带往学校实习车间,在那里有许多加工不合格的零件,针对这些零件,我们要求学生分析这些零件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这些误差。除了在上《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的过程中,尽可能进行现场教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专业实习这个绝好的机会。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前三周去工厂进行专业实习,这个时候,同学们都已修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专业实习带队老师进一步结合工厂车间里遇到的问题,让同学们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这种现场教学使学生在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和基本操作要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7]。

5改革考核方式

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情况,都是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考前突击背笔记,这种不加理解的死记硬背,一旦考试结束很快就会全部忘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为扭转这种局面,将过去的一次书面考试方式,变成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模块综合考核模式。学生的期末总评综合平时考核、实验考核、课程设计、期末考试四大模块,并且加大平时考核模块所占的比重。在讲解完每一章教学内容时,针对工厂实际课题,留给学生一次大作业,作为学生的平时考核。例如,在讲解完“机械零件工艺规程制定”这一章时,我们给每个学生一个零件的图纸,然后让学生编制工艺过程,再根据工艺过程进行零件的加工,零件加工后分析零件的加工质量,找出问题所在,提出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在考核中增加实践部分的考核,使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大大增强。这种过程性评价有效地督促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刻苦学习,避免“前松后紧、期末突击”的现象。

6结论

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课程特点,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使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大幅度提高,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综合分析实际的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贤姜,锐周晨.改进《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4):88-89.

[2]王维,朱瑛.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4):48-49.

[3]高乃云,张永吉,隋铭皓,等.多媒体辅以板书的教学方式优越性突出[J].教育教学论坛,2011(9):202-203.

[4]梁智平.高校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关系的辨证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21(3):116-119.

[5]梅瑞斌,齐西伟,李明亚.多媒体与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9):83-85.

[6]陈军锋.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的一些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2(2):123-124.

[7]王书元,王克明.《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171.

[8]闫金友.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9(3):103-104.

机械加工工艺论文篇9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一门涉及面极广的工程学科,机械制造技术囊括了产品研究的生产设计、制造加工、销售使用以及维护回收等各个环节的相关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使用对象的竞争实力、质量以及效益是机械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目标。机械制造技术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并为机械工业提供了充分的动力支持;而企业在机械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组织机构文化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笔者在此背景下将对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1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

1.1管理制度落后

管理机构就是一个企业的大脑,有着足够优秀和完善的管理机构才能促进企业包括工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在当下对比一些国外的企业,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的管理制度还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管理模式的运行也是漏洞百出,这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而且一些企业在机械制造工艺的管理制度上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框架,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却视而不见,这也是导致我国机械制造工艺无法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1.2制造技术落后

制造技术的落后则是我国机械制造工艺无法跟上世界潮流的一个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如果不能实现制造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也只能是一纸空谈,这也正是我国目前机械制造所要提起重视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我国重农轻商的理念就根深蒂固了,虽然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局面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对于制造技术的重视程度仍旧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我国制造业在以激光制造技术为代表一些轻加工、微加工领域与西方的先进技术相比处于劣势状态,这也是我们在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中需要学习和完善的地方。

1.3自动化技术运用欠佳

自踊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正确有效地运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地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也会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一些西方先进的国家,自动化技术在企业尤其是在机械制造业的企业中是非常普及的,但是我国的一些企业对于这种技术则是不以为然,无法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这一技术,更别说将这一技术娴熟地运用到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来了,这也是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相较于西方先进的工艺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2机械制造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

2.1集成化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工艺原先分散的制造模式已经渐渐被集成化的制造模式所取代。传统分散的制造模式无法统一的实现大规模加工,而且对于机械制造工艺也无法做到全面有效的控制;相比而言,集成化的设计、加工、生产等诸多步骤都只需一次性的完成,这正是机械制造工艺高度自动化的表现,而且集成化的制造模式规模更大,连续性更强,更加便于统一的管理和加工。这种集成化的发展趋势正是对于当前机电一体化重视的结果,这也有利于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

2.2微观化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制造业产品的要求也更加趋向于细节化。消费者在购买一些制造业商品时,对于商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机械制造工艺也要加大对细节重视程度,这也正是机械制造工艺微观化的发展趋势。加工手段的提升以及材料的进步正是可以有效地使机械制造工艺顺应这种发展的趋势,使得加工更加精密化,尤其是在一些精细加工的领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当今非常流行的纳米技术进行加工,做到切实有效地提高加工工艺的精密程度,促进机械制造工艺的微观发展。

2.3自动化发展趋势

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械制造工艺的准确率和加工效率,因此在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中,自动化技术理应不该被遗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解放劳动力,这种解放劳动力并不是指更多的人失业,相反,这可以让更多的人去完成更少但是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可以进而大大地促进工作效率。而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人为疏忽所导致的失误,对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2.4数字化发展趋势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对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也是有着很大促进作用的。在制造过程中实现数字化能够保证生产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简化生产流程,确保机械制造的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机械制造工艺的水平;然而数字化不仅仅体现在制造过程中,在管理层面,可以有效地运用数字技术,及时地将一些机械制造的信息传送到管理者的手中,实现对机械制造实时有效的管理,防止一些管理疏漏情况的发生。可以说,实现数字化也是机械制造工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3结论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制造业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衡量作用。我国正处于改革的转型期,有相当的前沿科学技术还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制造水平也非常薄弱,需要不断地攻坚克难。只有把握住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潮流,顺应改革的步伐,将其放在战略优先的高度,加大投入,这样才能缩短与先进工业国家的距离,才能在世界的竞争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国昌.构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3)

[2]佟济.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分析[J].机电信息,2011(15):102-103.

[3]刘震.先进机械制造工艺的技术发展趋势[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10(3):96-97,49.

[4]熊淑秋,聂志刚.论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180.

[5]裘祖荣,石照耀,李岩等.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0,46(14):1-11.

[6]王秋鹏.试论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2013,(10):5-7.

机械加工工艺论文篇10

【abstract】thechemicalindustryiscloselyconnectedwithpeople'slives,whetherfromtheangleofmateriallife,orfromtheperspectiveofthespirituallife,allneedchemicalproductsfortheservice.inchemicalproductionprocess,chemicalmechanicalequipmentoccupyanimportantposition,includingtheworkefficiencyofrelatedmechanicalequipment,andthechoiceofmaterialareplayanimportantroleforchemicalindustryeventuallyeconomicbenefits.thechoiceofthematerialisoneofthemostkeycontentofthechemicalmachinerydesign,itsqualityisdirectlyrelatedtothequalityofchemicalmechanicaldesignwork.Basedonthis,thisarticlemainlydiscussesonhowtochoosegoodmaterialintheprocessofchemicalmechanicaldesignwork.

【p键词】化工机械;设计;材料

【Keywords】chemicalmachinery;design;material

【中图分类号】tH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39-02

1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化学工业的生产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时期,新的技术与手段层出不穷,使得化学工业得到更大规模的生产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增添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在化工机械设计过程中,选择优质且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做好这一项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化工生产的发展,提高设备工作效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经济效应,促进发展。

2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探讨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这一背景之下,资源的需求以及利用趋势日益上升,目前大多数用于机械设计的相关材料已经被大量开采,甚至于有些材料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在化工机械设计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方面更要慎重。在此讨论在化工解析设计过程中哪些材料是适合机械设备设计过程的,以此为后续的材料应用奠定基础。

2.1对于载荷型材料的选择

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一般来讲,对于材料的选择方面需要考虑材料的载荷性能,而从材料的载荷性能考虑的话,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在外载荷力的作用下,零部件出现扭转的情况时,应力大多集中在材料的表层,这就表明,材料的表面性能直接决定着零部件的控制效果。因此,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假若机械材料需要承受载荷力,就可以选择低碳钢渗碳或者是中碳钢调质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加工,通过以上方法来确保机械产品的质量[1]。

二是对于一些能够承受压缩或者是拉伸作用的材料,载荷力一般是作用在零件的横切面,可以使得横截面的应力均衡受力,这就需要在化工材料的选择方面选择一些性能分布均匀的材料,以此来保障在机械设计的加工、生产等环节对材料进行高效作业,促进化工工业的发展。

2.2对于碳素钢与合金钢型材料的选择

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碳素钢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材料,究其原因,正是因为碳素钢这一材料在价格方面比较实惠、加工的工艺也比较便利,从而被广泛使用。尽管碳素钢这一材料存在多个方面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碳素的韧性和强度比较差这一缺点,这就使得中等以上的材料不能被完全形成,正是由于这一缺点的存在促使碳素钢这一材料不能被广泛使用在化工机械设计过程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可以在碳素钢中加入合金,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材料,即为合金钢[2]。这一材料在淬透性、韧性、强度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由于合金的加入也提高了这一材料的耐磨性。

因此,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材料,当遇到零部件横截面积大、材料外在荷力大以及需要对材料进行淬透时就可以使用合金钢这一材料,而其他情况则使用碳素钢就可以得到解决。

3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材料的应用探讨

在了解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材料之后,如何将所选择好的材料应用于化工机械中呢?为此,论文就针对于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3.1经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合理应用机械材料

针对化工机械设计材料的运用,首先要遵循经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为化工机械的设计奠定基础。材料运用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需要充分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应用于机械设计中的材料要按照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标准,机械加工过程中所要使用的工艺技术也有多个种类,如切削工艺、铸造工艺、焊接工艺等,不同的工艺技术对材料的运用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切削工艺要求材料的应用符合切削工艺可操作性特征,因此,在材料的应用过程中要在工艺技术不同要求的基础上合理使用。

二是需要强调材料应用中的经济性,在化工机械设计^程中,在保障各项材料符合工艺要求的前提之下,科学合理地对材料加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3]。

3.2环保性与节能性相结合,减少机械材料的损耗

针对化工机械设计材料的运用,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遵循环保性与节能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经济与不断消耗的资源成为主要的一组矛盾,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势必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结果,因此,对于化工机械设计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也要考虑到成本的输出。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做到环保性与节能性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也是可持续发展对化工机械设计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比如说,在机械设计铸件的环节中,就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环节所使用到的材料在环保方面的问题,在环保观念下尽可能地合理使用材料,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原材料和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从而做好化工机械设计工作。

4结语

机械设备是化工生产正常且稳定运行的一个先决条件,而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机械设备设计中关键性的一个环节,也已经成为一个深受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由此可见,做好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运用至关重要。为此,论文就以此为主要的讨论方向,针对在化工机械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好材料的选择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地运用,促进化工机械设计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化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化工生产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忠国.机械设计中的材料的选择和应用[J].科技风,2011(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