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作文讲解观课报告十篇作文讲解观课报告十篇

作文讲解观课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22:33

作文讲解观课报告篇1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科研能力;现代数字通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从事后续毕业论文工作的基础,是研究生实现从本科学习到研究生学习的重要转折阶段。研究生尤其是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生,主要体现在:搭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创新精神并掌握创新方法;通晓本学科的常识与规范;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论文和技术报告的撰写能力,具有合作交流能力;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1】。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揭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式教学方法,是与传统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教学方法不同的新的教学模式,它的教学主体包括老师、学生等所有具有认识和判断能力的课程参与者,他们就某一主题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共同讨论与交流【2-4】。我们就近年来在研究生课程《现代数字通信》课堂教学中进行研讨式教学方法实践,在学生文献检索、文献综述、专业知识学习、学术报告与科技论文写作等独立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粗浅体会与同行交流,期望得到批评指正。

一、研讨式教学方法实施

《现代数字通信》课程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类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在研究生第二学期开设,每年有较多的学生研修该课程。在课程学习后学生将进入毕业论文工作,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已开始毕业论文工作。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通信与网络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了解现代数字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并培养学生科研工作的一些能力与规范。我们将从教师讲授、专题研讨、成绩评估三个方面介绍我们在《现代数字通信》课程课堂教学上运用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实践。

1.教师讲授

我们将教师讲授模块化分为:基础理论讲授、科研基本方法与规范讲授两个部分,约占三分之一课时。基础理论讲授部分,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讲授通信与网络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包括信道模型、编码技术、调制技术、接入技术、交换与组网技术等,除简单回顾大学通信原理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之外,主要补充高级的通信与网络理论和技术,为专题研讨作知识准备,采用了国外著名大学通信与网络方面研究生教材【5-6】。

科研基本方法与规范讲授部分,主要讲授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科技交流、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方法与规范。文献检索向学生介绍信息工程领域常用工具,如:SCi文献索引数据库、谷歌学术搜索引擎、维基百科、ieee数据库等的使用。讲授根据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等进行文献查找筛选的方法。文献阅读介绍三关阅读方法。科技论文写作讲授内容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正文、结语、图表、科技术语的写作方法与常用写作规范【7】。科技学术交流主要介绍ppt制作方法、演讲技巧等。

另外,在学生开始专题讨论之前,教师可以围绕自己的科研工作或感兴趣的题目,给学生做一次学术报告,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做学术报告的范例。在本门课开始的第一次课,我们将本学期的专题讨论内容提前向学生公布。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的毕业论文研究课题选择某个专题,自由组成团队,并推举团队负责人,提前准备研讨内容。学生也可以自己选题但需得到老师认可。对于个别学生,老师可以指定加入某个团队或组建新的团队。

2.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是本课程的主要部分,约占三分之二课时。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现代数字通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和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类研究生往年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对专题研讨内容进行划分,目前专题内容主要包括:无线自组织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协作通信、深空通信、认知无线电、超宽带通信、实时通信与机载网络、扩频通信与保密通信、卫星通信与网络等。每年根据上一年教学情况,专题内容会略有调整。学生可以就某个专题或某个专题下的子专题准备研讨内容,开展学术讨论。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选择题目分工合作,查阅文献,准备ppt和技术报告。准备内容包括:概念内涵、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趋势、关键技术、开放问题、自己观点、研究设想、总结等。

课堂上每组推举一名学生作为主讲人,利用多媒体陈述演讲内容,考察学生制作演讲文稿、组织演讲内容、演讲仪态和现场驾驭能力,教师做好记录。针对报告内容,首先发动学生向报告人提问,要求报告人或同组成员回答和解释问题,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进行争论。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向报告人提问,在师生之间展开讨论。针对报告人的演讲文稿制作、内容组织、演讲仪态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教师进行点评,对课堂中出现的学术争论一般不做“是”或“否”的绝对性评价,启发学生进一步调研文献和思考。

3.成绩评估

《现代数字通信》课程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分值比例如下:期末笔试30%,演讲成绩30%,技术报告30%,课堂讨论10%。期末笔试主要考察对教师讲授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闭卷形式。演讲成绩会在每次研讨课时,随机抽取10名学生民主评议,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的平均成绩作为演讲成绩,评定标准如表1所示。同一组的同学原则上分数相同。演讲结束后,报告人小组同学将根据演讲文稿、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独立整理和提交技术报告,教师根据技术报告对每个同学评分。任课教师认真批改技术报告,技术报告批改完毕并给出成绩后,会返还给同学,让他们知晓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提高自己。教师到期末根据学生参与学术讨论的情况,给出课堂讨论部分成绩,以便鼓励学生参与讨论。采用综合成绩评定方式,有利于鼓励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p#分页标题#e#

二、体会与不足

通过《现代数字通信》课程研讨式教学方法实践,我们有下面体会:

1.结合热点进行演讲示范,提高学生对研讨课的兴趣

例如,目前ip地址资源耗尽问题是社会关注热点,教师很快作了ipv6的专题讲座,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学生不但对网络协议有了更深入的掌握,也学会了演讲中问题提出、知识讲授、演讲驾驭的一些技巧,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专题研讨质量的提高。

2.教师素养是研讨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教师在研讨课中的角色,首先是一个主持人。而主持人的学术素养、人格魅力、敬业精神等是研讨教学成败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作为研讨课程的教师,必须对交流主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较深的了解,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并有良好的人格且为学生所接受。教师的课堂行为主要表现为:穿针引线,使课程进展顺利,并避免自身成为课堂的中心;要鼓励、接受、支持合理的各种观点;鼓励每一位学生通过听与讲充分互动,避免个别学生唱主角;当好听众,善于从学生的评论和观点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做好阶段性课堂总结。

3.前期充分准备是学术交流成功的保障

部分同学以前很少接触外文文献,面对大量文献资料,抓不住主题,无法有效地组织好自己的报告内容,有的报告内容肤浅,甚至出现偏题的情况。有的学生在做报告时,盯着电脑屏幕念屏幕上的文字或打印出的演讲稿。有的题目大多数同学不太熟悉,出现讨论冷场现象。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以所选专题领域的一两篇综述文章为基础,查阅文献,展开论述。要求小组同学事前多讨论,演讲同学事前多模拟练习。教师审查通过的演讲文稿才能进行演讲,并且演讲人在演讲前几天需将演讲文稿发给所有同学,让其他同学事先熟悉内容,对该专题感的同学还可以做进一步调研。这样演讲时课堂气氛会很活跃,讨论也很热烈。

三、结束语

研讨式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待、教学相长的过程。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了解国际学科前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同学的平等讨论与思考,教师的学术水平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精心准备授课资料和素材;授课时,要很好地控制时间,注意调动大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通过研讨课,学生普遍感到自己的学术交流能力、提问能力、对话能力、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甚至社交能力、精神面貌等都有所提高和改进。初步统计有95%以上的同学对这种授课方式持肯定态度。研讨式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积极尝试,它将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落实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在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22-26.

[2]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7-8):43-47.

[3]Rodriguez-FarrarHB.theteachingportfolio:ahandbookforfaculty,teachingassistantsandteachingfellows[m]//thirdedition.providence:theHarrietw.SheridanCenter,BrownUniversity,2008:7-12.

[4]Fisherm.teachingatStanford:anintroductoryhandbookforfaculty,academicstaff,andteachingassistants,Revisededition[m].Standord:thecenterforteachingandlearning,StanfordUniversity,2007:49-59.

[5]BernardSklar,DigitalCommunications:Fundamentalandapplications(Secondedition),personeducation,2003.

作文讲解观课报告篇2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国际结算》;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282-02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二、以理论应用为主的教学内容

三、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第一,根据所教同学的数量,由同学自由组队(每组4~6人),每个小组被要求讲解一个国际结算方面的案例,如教师讲解票据的时候,小组的案例也主要讲解汇票、本票与支票,并且规定讲解案例的时间为10分钟以内。为了有效的监控学生的案例讲解,在讲解之前学生要先将小组的ppt发到教师信箱,由教师审查讲解的知识点、内容,以避免错误或重复,同时也将教师的意见反馈给同学,总体来看这个监控非常有效。第二,每个小组根据国际金融形势,撰写一份报告在撰写报告的时候,由教师给一部分题目与学生自主选题结合,教师设定好格式模板,并且提供优秀的报告作为参考,通过报告,加深学生对宏观金融环境的理解。第三,模拟国际结算业务流程,把一系列的结算业务流程生动地展现给同学们。第四,由同学翻译英文的信用证,加强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第五,银行行长与结算领域专业人员的专题报告,使同学们真实感受结算领域的实际业务能力。

四、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

应用型课程的考核方式必须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因此相对于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我们采取了过程考试,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在平时考核中,主要针对学生的德、勤、技、能方面做全面的考查。“德”主要指学习态度,其表现形式很多,本门课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案例分析的讲解;“勤”主要指到课率和课堂纪律;“技”主要指完成作业情况,作业形式如小组报告、问答题、创新设计等;“能”主要指回答提问、讲解、讨论、辩论发言和测验、测试等。这种多元考核法注重过程型学习能力的培养,克服了学生突击复习应对考试带来的弊端,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考核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在期末考试中,本门课才有开卷考核方式,考核的内容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点,主要是知识点的应用。

综合来看,应用型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都注重在学术和实际应用中取得平衡。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但是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如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学方法的开发、学生的监控与管理等。

参考文献:

[1]沈远川,刘光明.地方高校文科“应用型课程模组”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10,(9).

[2]王中元.21世纪高校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建构论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6).

[3]刘宝玲.关于高校经济应用型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及创新的思考[J].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6).

作文讲解观课报告篇3

二、实习要求:

1.了解计算机通讯网络及企业内联网的构成和配置,掌握所接触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安装,及故障识别方法,熟悉基本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系统规划软件和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2.了解服务器、交换机、hub、网卡、光纤和粗细缆的功能,安装,维护及使用方法,了解它们选型的一般原则及对应的网管软件使用等。

3.了解所在企业信息流的组成,即供应链、产品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和计算机通讯网络的整体概念。

4.通过讲座、参观,了解通讯及网络技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使用情况、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三、实习内容:

讲座(1)金杯cims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2)大显网络集成工程建设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3)铁通光纤数据通信、网络设计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注:侧重内容:通信设备、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组网、内容总结、心得

实习单位(1):铁通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局域网的组成、光纤通信

实习单位(2):汽车制造厂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注: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络、管理网络、企业生产信息管理集成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实习单位(3):大显网络工程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和管理网集成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注:

(1)实习报告分为封皮和实习报告正文(封皮应表明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报告正文如果较长,可以加目录;也可以不加,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

(2)a4纸,正文小四号字,宋体,标题四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3)讲座报告和实习单位分开写

作文讲解观课报告篇4

关键词:环境科学进展;课程;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33-02

《环境科学进展》是新疆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学科平台课。依托我校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我们在课程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本课程对学科发展的意义

《环境科学进展》是适应环境科学发展和该专业学生科学研究需求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环境科学各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动态,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当今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人们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提出的各种理论和观点,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并且在最新研究基础上利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关系的思想指导分析、解决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

《环境科学进展》是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学科平台课,虽然大部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环境学概论》这门课,但由于教材的更新有一个过程,教学使用教材一般都涉及不到最新的学科研究情况,这就有必要开设环境科学研究进展课程,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二、本课程在国内外的开设现状

环境科学进展课程在很多高校都有开设,课程组织形式大致分为三种:(1)整门课程由本校一位老师讲授。(2)学生通过听取相关学科的前沿讲座的方式来获取学分。(3)由本校相关专业几位教师联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多数高校采用第一种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系统所讲授内容系统且授课教师能准确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度剖析,缺点是教师时间精力有限,对自己没有涉猎的领域有所欠缺,部分内容深度不够;第二种授课方式的弊端是只能听取讲座涉及到的内容,部分领域的研究生无法了解自己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且整个学习内容没形成体系。第三种授课方式的缺点也是教师对所研究领域之外的专题涉猎不深。这几种课程教学方式还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

为了避免这几种课程组织形式的弊端,依托本校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我们对本课程的授课方式进行了改革。采用组织单元讲座形式,单元内容覆盖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科研涉及到的主要领域,学生既要听取专家的讲座授课,自己也要做专题报告,在讲座过程中与专家互动,相互之间展开讨论。这种课程组织形式既能使学生深入掌握自己研究领域,又可全面了解整个学科的发展趋势,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本课程建设的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课程建设目标。《环境科学进展》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科平台课,是适应环境科学发展和该专业学生科学研究需求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环境科学各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知识体系合理的教师队伍,形成学术气氛浓厚的教学氛围;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定位设计教学内容,把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考核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效果。通过优质课程建设,构建理论教学、实践学习和讨论交流的课程教学体系,将“环境科学进展”课程打造成特色鲜明、方法独特的高水平、高质量课程。

2.课程建设内容。

(1)革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和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师(专家)讲座。根据学科分类和发展特色和相关研究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6个专题:①大气污染与防治进展;②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进展;③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④固废污染及其资源化利用进展;⑤环境分析与监测研究进展;⑥环境影响评价。这6个专题基本涵盖了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各专题讲座专家在个人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大前沿性知识内容,充分挖掘专业网站和高水平期刊论文、网络课程等资料,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

第二部分:学生学术交流。学生们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查找、阅读文献资料。每个学生进行至少2次文献阅读汇报,开展讨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环境科学特别是本人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掌握最新研究方法,提高学习和应用能力。

(2)教学队伍建设。鼓励有多年教学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教学团队;支持专业教师到国内外具有超前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突出的学校进行访学;聘请相关学术带头人开展讲座,不断调整完善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知识体系合理的教师队伍。

(3)教学模式改革。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学以讲座讲授为主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讨论式教学、指导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主要教学模式:①聘请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专题讲座4―6个,均为在该领域有多年教学和科研经历的专家;②针对相关专题学生进行资料查询和总结汇报;③就讲座内容和学生汇报内容开展讨论。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讲授思路、方法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自主学习效果,同时为师生学术交流提供了方便。

(4)考核方式改革。由原来的期末一次性考核方式改变为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种考核方式对促进学生重视平时操作和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考核成绩由参加讲座考勤、专题报告、讨论和课程论文四部分组成,内容主要包括:①前沿讲座:攻读硕士学位一年级学生必须听取本课程开设的全部学术讲座,根据考勤评定成绩,占10%。②学生专题报告:一年级硕士生应就本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或动态、自己的研究成果等内容做不少于2次的专题报告,根据报告质量和回答提问情况评定教学效果;占30%。③讨论:根据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内容,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展开讨论,根据讨论参与度评定成绩,占20%。④课程论文:根据本课程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研究领域撰写课程论文,占40%。

2015―2016学年,共有8位专家为我院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和教师做了专题报告,这8位专家分别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科院生态地理研究所、新疆环境科学研究院和新疆农业大学,报告内容基本涵盖了上述6个专题的内容。在教改前,学生对自己课题研究方向之外的专家学术报告往往漠不关心,对自己的文献阅读报告往往应付了事,表现在对文献中涉及的概念、方法、图表、结论等不甚明了,不求甚解,说完了事。通过教改,明确了对听报告和做报告的要求。对做报告的学生,要求他们对报告涉及的概念、论点、论据有全面了解,能回答听众的提问,如果当堂不能回答的问题要求课下继续查阅文献,在下节课给予回答。而作为听众的学生,必须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学生对报告的参与度和讨论问题的活跃度将计入成绩。较之以往,教改后学生对报告的认真程度、积极性和参与度均有明显提高,提升了教学质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樊建新,王勇.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4(35):125-126.

[2]刘家琦,宋玉珍,李永峰.高效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索―以《环境毒理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6,(16):11-14.

[3]李云,胡作维.“宇宙与地球”课程建设实践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9):72-73.

CurriculumReformandpracticeof"progressinenvironmentalScience"

wanGwen-quan,ZHanGLing-wei

(CollegeofGrassland&environmentSciences,Xin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52,China)

作文讲解观课报告篇5

2010年,重庆市长黄奇帆在北京大学发表《世界是可以重组的》,从经济学、哲学角度谈世界重组;2012年12月,时任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脱稿为武汉大学的学生们解读“中国梦”……地方执政大员走进大学演讲授课时有发生,眼下领导干部上讲台正成为一种具体的、可操作、明确要求的制度设计。

领导干部上讲堂

2015年7月,中组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以省级为主的领导干部上讲台,为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01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对领导干部到党校讲党课作了制度性安排: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到同级党校讲一次课,每年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的总课时,占各级党校主体班次总课时比例不低于20%。

其实早在2004年,“领导干部上讲台”提法已面世。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国家机关和地方党政负责人要经常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

之后,便经常有地方领导给大学生授课的新闻见诸媒体报道。2007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给郑州大学的学生们讲形势,说“青年强则国家强”。同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到南京大学,给师生们作了形势报告。

领导干部“讲课”,对工作而言,是一项内容,是一种方法;对个人而言,是能力的检验,是魅力的展现。

三部门《意见》下发后不久,不少省份的领导登台“讲课”。地方省级党政主官中,第一位走上讲台的是时任云南省长陈豪,紧跟其后的还有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原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原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原浙江省长李强、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山东省长郭树清等。

毕竟省级领导干部,“讲课”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课堂,“学生”身份多重,“课堂”效果如何,不能仅靠氛围让人产生敬畏与高大上感,真正判断授课“教师”课讲得如何,关键在于这些省级主官的个人积淀、阅历、讲话风格和人格魅力。

除了“光环”,更重实力

省级领导干部见多识广,具有丰富的政治阅历,对国情、党情、社情、民情了解深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准确,这些成为领导干部上讲台授课的教学优势,也是除了“领导”光环以外更能吸引师生的重要方面。

实践中,他们接触到政府或社会方方面面的机会很多,很多时候他们本身就是一些棘手问题或突发事件的决策者、应对者。同教师的课堂不同,省级领导的讲课涉及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在“课堂”既能了解全球、全国和当地的形势,又能听到结合个人成长经历的故事,以及现实案例的经验和做法,在这样的“课堂”听课者确实能够解渴、过瘾。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的报告从“五年规划”的由来和沿革讲起,介绍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要精神,还引用了《华尔街日报》的话,“中国共产党所做的程序复杂的工作对全球经济的意义日益重大”。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课堂”上,从贵州的政治经济现状讲起,也分享了个人成长的一些建议,他希望青年学生要怀有感恩之心、进取之心、乐观之心、包容之心。

韩愈《师说》里谈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省级领导不仅是执政一方的大员,更是专业领域的行家。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分工,从宏观视野出发,精准结合主政实际,在大学课堂里娓娓道来,向学生们展示了实干精炼的一面。

云南省纪委书记张硕辅到云南师范大学就围绕“反腐、全面从严治党”的话题,给学生作了形势报告。陕西省副省长张道宏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作了一场题为《我省环境保护的形势和任务》的形势政策报告。甘肃省委宣传部长连辑的报告主题是“学习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几个重大问题论述的体会”。江西省委宣传部长姚亚平到井冈山大学,作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特征、挑战和任务》的报告。

领导干部授课均无照本宣科现象,他们紧密围绕教学主题,联系国家和本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运用科学的逻辑推理和生动的事例论证,主动回应广大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不仅分析问题,而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及时破解了萦绕在师生头脑中的疑难问题。

2015年9月7日,时任云南省省长陈豪在昆明理工大学作的形势报告,该报告紧紧围绕对云南发展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对云南跨越式发展的深刻内涵、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机遇,以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高校在跨越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等内容作了深刻、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淡化“官员”色彩

施展个人魅力

省长书记们摒弃“官员”色彩,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参加到师生中间,说真心话、唠内行嗑,拉近与师生的距离,在自由平等、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以自己独特人格魅力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大学课堂。

广西的彭清华书记在广西大学讲课前,现场进行了半小时的拉歌环节,来自驻南宁15所高校的1300多名师生被分成两队,拉的都是一些“青春正能量的歌”,如国歌、《爱我中华》《我的大中国》等,还有壮族民歌《赶圩归来》。这样的环节安排,尤其是对有着11个少数民族的广西来说,格外亲切。

讲课过程中,彭清华采取“作报告”的方式,没有照稿念,时不时开个玩笑,讲座共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报告会结束后,彭书记在广西大学进行了工作调研,在团学新媒体中心,他还亲手操作自拍杆与学生合影留念。

与彭清华不同,贵州省陈敏尔书记“上课”,做了ppt,拟了提纲,更像一次课堂授课。陈敏尔讲了贵州的政治经济现状,分享了对个人成长的一些建议,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希望。“讲课”结束后,还有提问互动环节,宛若一位师长,授业解惑。

往前追溯,领导在大学课堂里施展魅力大放异彩的情况,至今仍令人称道。

2011年10月,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的黄华华在中山大学向师生作了题为《广东“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报告主要依托于精确的官方数据以及真实的事例,回顾了广东“十一五”化危为机、危中求进的举措与成效。作完形势报告后,应中大师生要求,黄华华还现场赋诗一首:“康乐园中万朵花,芬芳桃李满天涯。岭南春风连春雨,老树新枝绽奇葩。”

作文讲解观课报告篇6

关键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35-03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是理论课教学的继续、补充和深化。通过实验教学,验证了理论教学中涉及的一些结论和结果,同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观念、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实验,理论性很强,具有典型的工程特点。学生普遍感到概念多、物理量多、公式多,学习起来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在传统实验教学中,从实验准备到实验讲授均由教师完成,这种方式很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的能力,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实验往往成为一种形式[2]。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大部分毕业生将直接面向生产一线,需要较强的实践技能来从事现场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因此,实验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如何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是任课教师始终不渝的一项重要任务[3]。本实验教学小组通过五年的实验教学实践,对“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一、合理安排实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一)实验单独设课,单给学分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采用单独设课的方式,与理论教学互相补充。实验课的教学由4名专任教师负责,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学时设置在24―32学时之间,单独进行成绩评定,单给学分。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上实验课程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实验课与课堂理论教学由一学期同步进行改为推迟一个学期进行,这样实验课程安排可以不受课堂理论教学进度的限制,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秩序。

实验课程单独设课,可以改变教师、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观念,强化学生对实践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理解,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实验“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放实验室

以往的“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安排相对集中,实验班级多,受实验学时数及设备台套数的限制,教学实验经常5―6人一组,共同完成一项实验内容。这样,一部分学生在操作时,另一部分学生却只能旁观,实验教师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也无法客观评定。同时,由于实验室往往在上课时才向学生开放,导致使用高峰时设备不够用,而不上课时设备又大量闲置。这种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导致实验课堂效果不佳,设备利用率低。

开放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贯彻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是国家对高校本科教育评估的要求之一,而且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因此,应不断完善实验室的开放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来保证实验内容的顺利完成[4]。

本实验教学小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率先对“食品工程原理”实验室进行限时开放,制定了开放时间和管理办法,为各年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程实践锻炼机会,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实验教学质量。学生在课余时间轮流到实验室补做在平时有限的实验时间内未完成或做失败的实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设计类或综合类实验项目。这样,既克服了由于实验仪器设备套数少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弊病,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三)编写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材

选择合适的实验教材对提高学生的预习、复习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教学小组根据应用型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于2010年编写了《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一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本领域资深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与实验设备厂家进行多次沟通探讨,根据仪器设备的更新情况,充分采纳了厂家设备工程师的意见和建议。在实验内容叙述上,将传统的“灌输式”语言转变成“启发式”的语言,力求文字篇幅简约、通俗易懂,图表清晰透彻,生动形象。在实验操作方法介绍中,删减了为避免学生损坏实验设备而详细编写的实验步骤,修订完善了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补充了具体的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尤其突出了安全操作方面的内容。每个实验增加了思考练习题,题目丰富全面,既包括设备运行的关键问题和理论依据,也包括与实验内容相关的补充知识。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上逐一作答,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项内容。

(四)在过程教学中强化预习的作用,以“模拟教师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课前预习能够促进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提高实验课堂效率,是一项重要的自学环节[5]。以往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实验讲义写好预习报告就算是预习,但由于“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装置结构复杂,实验步骤较多,学生仅仅依靠阅读实验讲义,很难完全理解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因此,达不到预习实验的目的[6]。对个别不认真的学生常常把预习变成简单的照抄实验指导,自己写下的内容都不经过大脑,做实验时完全依赖教师的课上讲解,才能对实验装置有所了解。另外,仅仅通过书本预习,学生对实验装置的启动、操作、控制等问题感到无从下手。课上第一次接触和使用设备,对各种仪表和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水、电、泵、风机、易燃易爆试剂等安全问题知之甚少,因此,容易发生错误操作,甚至引发事故,学生往往也存在畏惧情绪,不敢动手操作。

为此,我们对实验预习方式进行了改革,在书本预习的同时,增加学生实验现场预习的环节。在实验前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同时教师监督、管理和检查工作。一是要求学生必须带着问题和任务预习,认真阅读教材和实验讲义,经过总结消化理解吸收后,写出简洁的总结性预习报告,不能完全照抄;二是学生到实验现场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到实验室熟悉仪器设备,对照实验讲义进一步熟悉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各种测量仪器仪表,记录下问题,组内讨论。经过这样两个步骤的预习,大部分学生对准备要做的实验已经比较清晰。课堂上教师对重要的常用知识点、原理、设备构造、步骤、注意事项进行随机提问并打分,合格后才允许动手做实验,并作为过程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负责动手操作,一些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不深,往往跟着其他学生滥竽充数,课程结束后基本没有什么印象,操作考试难以通过。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题组提出“模拟教师法”授课形式,经过4轮的教学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开发“模拟教师”授课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模拟教师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正式上课前对学生进行统一培训,然后开放实验室,学生反复推敲实验内容制定出“学生教案”,在正式课堂上由主讲学生进行模拟授课,教师监督补充,启发引导,协助学生完成实验教学,并通过提问、讨论等环节真正理解消化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自主学习、团结协作、语言表达和实践动手能力,收到了学生一致的好评。

(一)分配主讲任务

由于受大型仪器设备的套数限制,一次实验授课仅限于24人,分成四个小组,同时进行4个实验项目。在正式上课开始前一周,为每名学生分配一个实验的主讲任务,安排预习内容及预习报告的书写规范,同时强调主讲责任的重要性和成绩评定标准,要求学生高度重视。

(二)课前预习

学生在分配任务后,开始对照教材、实验指导和相关资料进行实验预习,按照要求书写预习报告,同时定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结合现场预习自己主讲的实验内容,充分自学,总结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教师集中培训

负责各个实验的教师将主讲相同实验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现场培训。联系设备的生产实际,对操作、应用、使用维护及注意事项等各个环节认真讲解,同时一一解答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反复操作,直到熟练掌握设备的运行方法。强调好重难点和思考题,规范实验记录处理要求,另外,讲授一些实验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自己总结一些课上提问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四)完成“学生教案”

主讲学生在培训后要求撰写“学生教案”,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教案形式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决定,任课教师对上交的教案及时批改,提出修改建议。学生拿到修改后的教案认真备课,可以选择给教师或寝室学生试讲练习,期间有不清楚的问题随时找教师请教,做到融会贯通。

(五)课堂讲授

正式上课时由主讲学生给小组其他学生讲授实验,教师在旁边辅助。学生可以使用板书和各种教学设备进行讲解,讲解完毕后现场演示实验操作,并对组内的学生进行提问考核,待组内所有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后才开始操作实验。在整个课上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起着引导、辅助和监督作用,遇到主讲人讲解不到位、不透彻的地方,由教师及时补充,保证实验课的质量。

(六)效果反馈和评价

主讲学生讲解完毕后,教师通过对组内学生的提问来检验收听效果,问题完全是刚讲过的内容,同时教师对主讲学生的教学过程给予评价,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实验结束后组织组内成员讨论课后思考题,并对实验方法、设备的优缺点以及授课形式提出建议。

三、采用全方位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标准

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比较单一,难以区分部分学生的真实水平。课题组通过实践,改革优化了实验成绩的评定方法,将实验预习到期末考试分成5个环节,分别制定评分标准,强化过程教学管理,以期最大程度反映学生的客观水平。具体安排如下:预习成绩占15%,主讲成绩占30%,课堂表现占20%,实验报告占15%,操作考试占20%,总成绩100分。

(一)预习成绩(15%)

这部分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预习报告的书写质量和课前准备情况,二是讲课前对每名学生(包括主讲学生)进行提问,内容主要是教材中的基本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二)主讲成绩(30%)

对主讲学生在分配任务后的准备情况以及课上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包括集中培训过程中的表现、“学生教案”的书写质量、备课态度以及现场发挥和语言能力等方面。

(三)课堂表现(20%)

教师课上留心每名学生是否态度端正、认真思考、认真操作,是否能够团结协作,有无随意进出实验室、摆弄手机、迟到早退、逃避劳动等行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勤于观察、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当操作,并经常以提问和组织讨论的方式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实验报告(15%)

在保留传统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绘制设备流程简图,同时报告不能完全照抄实验指导,必须通过自己总结和归纳,不强求一律,给学生思考、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学生独自处理完成数据,得出结论和误差分析,同时回答课后思考题。报告如有抄袭或数据处理雷同按0分处理。数据分析必须注重实验事实,实验报告中要附带指导教师课上签名的“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以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

实验报告要求按时批改,及时发回学生手中,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课上集中解答;对书写精彩、有创意,整洁舒适的报告给予加分表扬,在学生间进行传看交流。

(五)期末综合考试(20%)

作文讲解观课报告篇7

把什么内容嵌入到高职会计专业的常规教学中是嵌入式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嵌入式教学嵌入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价值观、人生观、综合素质、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1科学价值观、人生观的嵌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这是在会计工作中做到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这就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这是奠定廉洁自律的基础。

1.2综合素质的嵌入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其职业技能、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其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高职会计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法制意识和政治素质,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规范、诚实守信地做好本职工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以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实现团队价值最大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借助工具书阅读、翻译、撰写一般外文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以适应涉外工作的需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信息采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以满足会计工作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养的要求。

1.3职业技能的嵌入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会计工作。职业技能,也可称为职业能力,是人们进行职业活动、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就会计而言,其职业技能包括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为了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专业知识进行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运用会计专业知识编制财务报表、进行报表分析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水平;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会计处理原则、会计处理方法等进行合理、合法的职业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以积累学生的职业判断经验。

1.4职业拓展能力会计人员要想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职业拓展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普世价值观、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分析以及财务决策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用相关税务法规对企业的税收进行整体规划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内部控制制度框架设计的能力,以拓宽学生的职业上升通道。

2、嵌入的时间

上述的科学价值观、人生观、综合素质、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什么时间嵌入到哪些课程常规教学中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深层次问题。不同的嵌入内容应该在不同的时间嵌入到会计常规教学之中。具体来说,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会计法律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岗位认知、会计职业规划、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商务应用文的写作与训练、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贯穿第一至第六个学期所有课程常规教学之中;关于职业技能的具体嵌入时间,要视具体的岗位而定,一般而言,出纳员岗位,应于第一学期将盘点核对现金、编制资金日报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填写各种结算单据以及收银识别假钞等基础技能嵌入《基础会计》《出纳实务》等课程的日常教学之中;成本核算岗位,应于第二学期将成本分配计算、撰写成本分析报告、制作成本分析报告ppt演讲稿等技能嵌入《成本会计》《财经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的常规教学中;会计核算岗位,应于第一至第三学期将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及其附注说明等技能嵌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的日常教学中;纳税申报岗位应于第三学期将填写纳税申报表、网上报税、书写税务清洁报告、编写税务筹划报告等技能嵌入《税法》《税务会计》《税务筹划》等课程的常规教学中;会计信息岗位,应于第四学期将会计凭证的录入、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输出与维护等技能嵌入《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日常教学中;财务管理岗位,应于第五学期将书写项目筹资方案、撰写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撰写收入、利润预测报告并制作成ppt演讲稿等技能嵌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的常规教学中;内部审计岗位,应于第五学期将现金盘点、存货盘点、往来清算等技能嵌入《审计》课程的常规教学中。

3、嵌入的方式

将会计岗位的各项技能要求以什么方式嵌入到会计常规教学中,是事关嵌入式教学模式能否落到实处、能否在实践中经受得住检验的关键环节。

3.1以常规课堂教学为嵌入载体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模式,要防止现实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重演,就必须将会计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税务申报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内部审计岗位的技能训练分别嵌入到相对应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理论课程的常规教学中,每堂课分不清是理论课教学还是实训课训练,理论课中有实际操练,实训课中有理论讲解,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在边理论边实训的过程中完成,真正落实边教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2借助布置课后学习任务的方式通过布置课后学习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电教中心或是自己的电脑上学会查阅、分析、撰写各种财务分析报告、收入费用预测报告、投资筹资方案可行报告,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自觉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excel的制作技能、ppt的制作技能、应用文的写作技巧等。

3.3以课后讲座、沙龙、研讨会、案例分析会等方式借助大型专题讲座、小沙龙、小组研讨会、实际案例分析会等形式,针对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等话题,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演讲口才、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作文讲解观课报告篇8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模块化photoshopcoreldraw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企业宣传手段的广告,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告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成败。尤其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如何使企业在众多同行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广告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甚至起主导作用。平面广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平面广告设计作为图形图像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非常有兴趣,可以学以致用,也一致认识到学好平面广告对于就业有很大的帮助。近年来作者多次承担所在学校图形图像专业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地探索了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方法。在此,作者将自己的教学内容组织与教学方法撰成此文,就教于同行。

计算机课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及特点

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具有简单的photoshop和corel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操作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广告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广告构图、图形设计、创意方法等理论和设计方法,通过不同类型的平面广告实例的剖析,使学生学会运用与实践上述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并侧重使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去实现实例和设计,做出一定数量不同类型的商业广告产品。

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多、抽象复杂、应用性强等特点,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应用性,探讨如何在教学任务重、实践应用能力要求高的条件下,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完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模块划分原则、教学内容组织及模块化的意义

1、模块化划分原则

根据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程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特点,按照教学内容的渐进式与模块内知识结构的相似性原则,将教学内容分成三个主要模块:基础理论及相关软件操作模块、广告案例分析及实现模块、创意设计模块。其中基本理论模块包括色彩搭配、广告构图、图形设计、文字编排等四个方面,除了理论外也要同时注重如何在软件中去对应操作上述的理论,对应操作包括:photoshop中调色技巧、路径钢笔工具的使用、coreldraw排版工具的使用等等。此模块为后续内容的教学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基本的软件操作基础。

广告案例分析及实现模块包括海报招贴设计、报纸与杂志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dm单、画册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从八个方面组织和开展教学。本模块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商业广告的设计要素、表现手法、创意要点以及软件操作的实现。

创意设计模块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而设计的,包括设计海报、pop广告和画册三个部分,当然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设置其他的动手设计的广告模块,在这儿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挑选了三个在商业上用得最多的广告来设置大作业。根据商业的需要公司的实际需求,给出要求,不要作过的限制,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把握一点,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是可取的,不管这种想法成熟与否,去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

2、模块化后,教学内容的组织

计算机平面广告平面设计的教学组织,根据上述模块的划分方法,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被分解成三个方面十三个子模块,明确了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同时,通过这种将理论与软件操作相结合,商业案例分析与自己动手创意设计作品相结合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不受课本的约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如果用,怎么用自己的知识转化成作品,从而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基础理论及相关软件操作模块

第一个子模块,平面广告基础知识及平面设计软件的介绍。主要讲解什么是平面广告、了解平面广告的类型、特点及投放的市场环境、优秀平面广告赏析;三大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和illustrator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自定义有利于操作的工作界面等等。

第二个子模块,色彩搭配方法的讲解。首先要让学生有颜色的概念,讲解颜色原理和颜色模式,计算机中颜色的表示的方法;颜色分类和基本配色方法,不同颜色选取与不同风格的表达等;然后讲解photoshop中调色技巧,色阶、色相/饱和度、曲线、阈值、灰平衡和偏色的片理、黑场和白场、在通道中调整颜色等的运用。

第三个子模块,广告中构图方法及理论的讲解。在广告设计的版面构成中,一个良好的版面分割,会产生视觉上良好的舒适感!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初学者,易懂易记.在这里我将其称为“版面分割法则”,口诀是:上中下,左中右,变形出新品!结合案例对“版面分割法则”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设计个人名片,对“版面分割法则”进行应用和实践。

第四个子模块,图形设计ps中路径及钢笔工具的使用技巧的讲解。标志和符号学、图形的涵义、象征和符号、图形中的明喻等等关于图形的基本知识;在photoshop中绘制图形的路径、钢笔工具的运用、改变路径形状等等。

第五个子模块,文字的处理制作及编排的讲解。在coreldraw中,使用文字工具,并结合贝塞尔曲线及滤镜效果制作特效文字,文字排版技巧的使用等等。

2.2案例剖析及软件实现

第一个子模块,海报招贴广告案例剖析及实现的讲解。以电影海报制作为例,说明海报的种类,纸张类型,海报设计原则常用表现手法等。

第二个子模块,报纸与杂志广告案例剖析及实现的讲解。以房产广告和汽车广告为例,来讲解杂志广告和报纸广告的媒介特点、报纸广告的版面分布和拼版、杂志的开本、杂志和杂志广告的关系、杂志广告的印刷颜色、报纸广告和杂志广告设计表现的注意点等等。

第三个子模块,dm单案例剖析及实现的讲解。以音乐会dm单为例,来讲解什么是dm单、dm单与传统广告刊载媒体的区别、dm的优点、dm的设计制作方法、常用折法等等。

第四个子模块,pop广告案例剖析及实现的讲解。以x架的设计为例,来讲解什么是pop广告、pop广告的种类和作用、pop广告设计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设计观念是影响策划与设计思路方法的关键与灵魂,树立正确的设计思维观念,对于销售点广告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打破单纯艺术观,树立pop广告的现场推销功能意识、简洁明了迅速传递商品及服务信息、制造及时购买与达成交易的氛围充分发挥广告的功能作用等等。

第五个子模块,画册案例剖析及实现的讲解。宣传画册是商业贸易活动中进行宣传的重要媒介体,它更具有针对性,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为工商界所广泛应用的一个完整的宣传形式,是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及消费者之间的媒介及桥梁。以人物写真为例来讲解宣传画册的设计要点、种类、功能、广告宣传画册的纸张选择和装订要求等等内容。

2.3创意设计

有很多人认为创意是虚无飘渺子虚乌有的东西,但是殊不知创意也是有路可循的,创意的关键再于积累,再于动手设计而不是,而不是只动脑筋的纯属幻想,我自己总结了“画像法”,同时也向大家推荐世界广告经典创意这本书,并举例说明世界大师给出的创意的点子,试着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痕迹。

创意设计以大作业的形式,去完成,给出商业需求,或者直接就是某公司的订单,多多关注社会热点,做出的广告更能满足实际需求,学生也更感兴趣,更能学以致用。比如画册的商业设计,针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需求,去讨论,相关资料和图片可以去网上下载,宣传的主题,可以小组讨论决定,给学生最大的自由,相信他们会做出最有创意的产品,鼓励他们,而不是打击他们,事实证明我的决策很英明,部分学生都拿出自己最有创意的作品回报了我。

模块化的意义

该模块化教学方案的实施,对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分离和重新组合,讲解理论知识时,也强调应用;在讲解应用案例时,能够把所学理论贯穿于其中。重视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设计具有商业性的教学案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案例。模块化教学使理论知识与应用完美的结合,改变了以往的理论和应用分开的教学模式,完成了这门课程的知识要求和平面设计软件的综合运用,达到了教学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才华和产生创意思想的空间,促进其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文讲解观课报告篇9

关键词:中年级;语文;课外活动;辅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除按照课程计划安排上课外,还有一部分时间由学生自由分配。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感兴趣。但是想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有局限性。因此,为了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我们应提倡开展积极的课外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城市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前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就能知道、学会的东西和掌握的本领,因为远离农村,缺失玩伴,家长的呵护,造成儿童通过自己的体验而学习的机会急剧减少,从而剥夺了城市孩子享受大自然的权利。对儿童来说,大自然越来越成为一个建立在电视媒体上的概念而非亲身体验的实体。人是大自然之子,是大自然中孕育诞生的,人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大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环境,也是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可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拓宽孩子的眼界,让他们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获得一双发现美、创造美的眼睛,引导他们感受大自然的顽强生存、博襟等生命现象。

善于捕捉语文教材中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契合点

中年级语文课外活动中,活动内容和形式如果能很好的捕捉语文教材中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契合点,则能更好的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及记忆。针对这一点,可以采用如下活动形式:

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材料、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要确定观察的观点,全面了解事物在不同领域中变化发展的情况,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逐步养成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课外练笔

实践证明,课外练笔是补充课内作文模式僵硬,容易脱离学生实际的有效途径。课外练笔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小学生思维幼稚,尚未成熟,认识生活欠全面。在鼓励学生大胆放笔同时,应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社会实践与作文

社会实践活动是作文的基础,写作的源泉,对成年人和孩子们都是如此。对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从生活中,从社会实践中汲取写作营养的好习惯。因此,语文课外活动中的作文,一定要先有社会实践。校园里的集体活动,走出校园的郊游、劳动、参观、访问,孩子们平时的特殊经历,都是社会实践,也都是他们作文的源泉。

从人的思维训练看写作活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作文教学普遍缺少一个环节,即先把要写的东西说出来以后再完善构思的环节。把自己要写的事情先说出来,最好在不同的场合多讲几遍,才能够使内容更完整,更严密,更有条理,如果有听众的意见反馈甚至讨论,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效果好,效率也高。成年人和儿童都是这样。对于小学生,这种训练则更为重要。语文课外活动是实现“先说再写”方式的条件。无论是看过一个电影,还是度过了一个假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先组织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再分头去写,就充分发挥出了课外活动小组的作用。

善于采用体现教材特点与生活实际需要的多种形式

中年级语文课外活动过程中,也应当体现出形式的多样化,目的在于善于采用体现教材特点与生活实际的需要,针对这个要求,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活动形式:

经常组织语文竞赛活动

在班上经常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特长都有积极作用。语文竞赛以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单项比赛,如普通话比赛、查字典比赛、讲故事比赛、看图说话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综合性比赛,如听说读写综合竞赛、辩论赛等。学生在比赛中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由于我们的课外辅导开展得扎实有效,学生更喜欢语文了,读写听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看电视与电影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从小就用很多的时间看电视,也经常看电影。小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过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语文课外活动还要不要组织学生看电视和电影?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随着小学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学校具备了在校内组织学生集体看电视,看电影的条件,从而为开展这方面的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小学生有组织地多看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电视节目和电影片,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和互相讨论,能够从多角度扩大知识面,培养起对现代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

说话、讨论、朗诵、演讲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一定要给孩子们提供说话和讨论的机会。口头表达对于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小学普遍班容量过大,语文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机会少的不足。在课外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更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讲故事和讲身边的事情为主;中年级学生可以多引导他们讨论问题;高年级的小学生则可以向主题讲演方向发展。

国外教育从小学起,就注意培养学生写报告、做报告,外出旅行回来要报告,参观了以后要报告,参加了一次社区节日活动还要报告。这是一种将观察、写作、说话和讲演结合起来的好形式。

朗诵和讲演是两种不同的口头表达形式。应该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区别开朗诵和讲演。朗诵是进入角色的表演,讲演是展现自己思想的讲话。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模仿、指导以及实践,先学会大声朗读和朗诵,再学会讲演。

总结: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课外活动,应该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不能像课堂教学一样由老师当主演,否则就不是课外活动了。课外活动应当尽量保证与课内知识的联系,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拓展视野的舞台和主阵地,如果学生失去兴趣,就应当及时调整,课外活动应当结合年级教学内容和特点形成系列,甚至可以固定下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活动方式,提高活动效果,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作文讲解观课报告篇10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模块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36-01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涵盖了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等多门专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注重理论知识讲授,更加重视实践过程的教学。而“模块式”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也可称为“任务模块”。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模块式”教学模式,即在理论讲授的同时,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开展“模块式”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要求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人员要具有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和工程师资格证。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更加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利用“模块式”教学的现场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的兴趣与积极性。这不仅与教学大纲相吻合,又可以提高课程与实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结合,改变以前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符合国家和学校提出的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因此,将“模块式”教学模式用于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2.“模块式”教学方法的引入

“模块式”教学方法是以现场教学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大多数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很少或者没有,那么如何引入“模块式”教学方法呢?在学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即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一是增加案例教学内容,对于每一环境要素的理论内容讲解完成之后,引入案例将枯燥的使枯燥的理论环节更具理解性。二是增加课外教学内容,讲完每一章节之后,留给学生一些课外作业,给定学生相关项目内容,让学生分组去现场调查,然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报告表。这样逐渐的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使其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3.“模块式”教学方法的开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准备阶段,工作阶段和报告书的编写阶段三个阶段。而“模块式”教学方法则贯穿了工作程序的整个过程。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一个具体项目开始,分三个阶段去完成每个具体任务。例如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即研究相关文件、法律法规以及资料收集整理过程,教师需告诉学生需要收集哪些资料;现场踏勘过程都需要了解哪些内容,收集哪些与项目有关资料等,这些都要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去讨论、收集资料、进行现场踏勘等。第二个阶段即工作阶段,教师要告诉学生都需要做哪些工作,例如环境现状调查内容、方法等,根据各环境要素受影响情况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应进行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模型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最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我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针对本科生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论课程相对较长,实践过程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制定了如下方案来实施“模块化”教学方法。我们将学生5-6人分为一个小组,在讲解各章节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以前所学专业知识对学校附近的建筑工地进行实地考察,主要调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而对于运行中的项目,我们要求学生对校内的生活污水产生情况及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还有学校食堂的污水特点及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情况以及处理处置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再有校内产生的生活垃圾等产生情况调查分析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将几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合成为一个高等学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到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要求各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教师要集中收上来进行批改,然后再发放下去进行讲解。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学生带任务去学习的过程,并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并且克服了实践学时少的缺点。

所以“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结合实践将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的讲解给学生,并且要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最新的方法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以及评价模式方法等。

(2)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讲解完成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分组,并且根据具体任务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学生学期末前完成各自任务,并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3)收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且逐一进行深入讲解,使整个实践过程得以圆满完成。

4.“模块式”教学方法的不足

“模块式”教学方法是从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一种工作管理模式,非常注重实践过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期间理论课时相对较长甚至没有,因此将其引入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存在一些弊端:

(1)由于实践课时较短,教师没有足够时间的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质量难以保证。

(2)由于课程内容较多,而课时较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学生本身素质的差异导致教学效果差异较大。

5.结束语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程,但鉴于各学校理论课程安排较多,而实践课程安排较少的实际情况,将“模块式”教学方法引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将实践过程放到课下,即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老师的讲解内容根据具体项目编制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既客服了实践课时少的困难,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由于教师对实践指导较少而导致实践过程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去研究、去探索,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邓喜红.高职高专院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消费导刊,2007,(2):88.

[2]陆书玉.环境影响评价[m].2003,(2),10-11.

[3]牛晓霞.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高教论坛,2010(4):81-83.

[4]蔡艳荣.基于适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内容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