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审计报告十篇企业审计报告十篇

企业审计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22:45

企业审计报告篇1

内部审计虽然不参与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但随着集团公司的规模扩大,内部审计作为集团公司的经济监督机构,其作用越来越重要。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不同与社会审计,同样内部审计报告与社会审计报告存在较大差别,社会审计遵循的是《独立审基准则》,而内部审计遵循的是《内部审基准则》。因此两者在审计的独立性上、审计方式、审计重点、审计目的、审计职责作用是不同的,从而使内部审计报告对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经营绩效,经济责任及经营合规性等进行检查、监督、评价、整改及奖惩建议,内部审计报告作为改进内控管理的参考依据只对集团公司本单位、本部门、股东负责并对外保密。而社会审计主要围绕会计报表进行,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对外出具《审计报告》,具有鉴证作用,需要对股东、债权人、及社会公众使用人负责,社会审计出具的《管理建议书》仅仅指出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不足,出具建议。

但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在审计内容、审计依据、审计方法等方面有一致之处。因此《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某些要求,值得我们再写内部审计报告时参考,如审计的目的、审计对象、审计依据、审计责任、审计的实施过程等在内部审计报告中也需要体现。需要指出的是内部审计报告更突出对内部控制的关注,要针对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不足提出具体审计意见及处罚建议,这与社会审计的《管理建议书》也有相同之处。以下是abc集团公司出具的分公司审计报告部分内容,目的是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一、封面

***公司机密内部审计报告

报告名称:关于abc的审计报告

报告编号:abc集团内审字[200x]第0xx号出具

报告时间:200x年xx月xx日

报告抄送:董事长、各副总裁、董事长助理、财务总监、xx部门

二、报告正文

关于abc分公司的审计报告

abc集团内审字[200x]第0xx号

我们于200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对abc分公司进行了审计。abc分公司资料的提供和编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是分公司财务及xx管理部门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发表审计意见。

我们按照《内部审计准则》有关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通过审计目的在于掌握分公司经营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以便进行分析,从中评价出经营中存在的差距及揭示主要问题,针对重大缺陷提出审计意见。本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及审计意见,请各分公司及公司相关部门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自查、完善、整改,后续审计中再发现此类问题按abc规定及本次审计意见进行处罚。

abc分公司的基本情况……

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审计意见

一、abc分公司资金管理不规范

1.职工借款随意性,借款金额大期限长,有的借款理由不充分,甚至有的旧账不结又填新账,截至审计日借款金额情况……。借款超三月的有……借款超一年的有……

审计意见:对超三月的借款一律无条件收回,收不回来的分公司经理、会计按4:6承担责任。以后不准出现超三月的借款,不准出现业务理由以外的借款,职工辞职要清理,否则分公司经理、会计按4:6承担责任,并从借款之日起按月1%的利率计算利息并按借款额的20%处以罚金。

2.xx金存在不能及时上缴公司账户的现象,如abc分公司200x年xx月xx日的xx金abcx元,截至200x年xx月xx日尚未上缴,时间长达近xx个月。

审计意见:严格财务控制制度,对不执行财务规定的分公司经理、会计各承担违规金额25%的处罚。

二、存货管理、库龄、结构存在不足

1、业务员借货现象普遍存在,数量之大日期之长令人费解。截至审计日借出存货xx件,折算成金额xx元,为库存金额的xx%。

时间超三月的有xx件,折算金额xx元,其中超一年的有xx件套,折算金额xx元。而且有些业务员已离职,如xx借货xx件折算金额为xx元,已于去年辞职。

审计意见:现有不超一月无损的借货加强催收力度尽快收回;超一月及损坏的借货落实责任人按售价的7折收回现金,没有责任人的分公司经理(或原经理)、会计、保管人员按3:3:4的比例扣款。通过本次清理以后,以后借货理由要充分,分公司经理要审批,分公司会计随时监督,不准出现一个月以上借货,职工辞职要清理借货。否则分公司经理会计保管人员分别按零售价承担3:3:4的责任。

2、存货盘点账实不符严重

存货盘点的目的在于查找错误指出问题,以便管理控制的改进与提高。根据重要性原则,考虑成本效益,本次审计差错的定义为:只要同种类成品,实盘与账面不符即为账实不符,核对中并不进行合并调整。具体的财务操作必须根据本次审计盘点情况另行仔细盘点,该合并的合并,该调整的进行调整。

(1)盘点对账具体情况

按总数种类差错相抵后计算的差错率为xx%。

账实核对不符情况:

品种

盘盈

盘亏

盈亏绝对值合计

(2)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3、按库龄分析

根据最后一次进货测算,超3个月的库存,占全部库存的xx%;超6个月的库存,占全部库存的xx%;超1年的库存,占全部库存的xx%。超龄库存不但每年耗费较大的资金成本,更重要的是已成为困扰资金周转的桎梏。

库龄种类明细:

品种合计

1-3月3-6月6-12月1-2年2-3年3年上

分析原因……

4、按存货结构周转情况分析,全部xx存货去年同期销售xx件,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为xx件,abc分公司库存xx件,测算需xx个月销完。

审计意见:在以上盘点的基础上,对现有库存进行库龄的统一排查,在查清库龄的基础上,完善财务软件或xx系统对存货的实时监控,为公司库存管理、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同时为盘活库存,加强资金流转,节约财务费用,缓解公司资金紧张的压力,请公司决策层针对公司库存目前的库龄、销售前景预测情况,在消化调整库存结构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清仓利库管理制度,并作为一个长期的策略贯彻下去。

三、费用合理性的难以界定

费用单据报销不规范,如招待费有的未注明为何事招待何人;有的经办人、分公司审签人仅经理一人,审计无法界定是否合理合法。

审计意见……

四、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差距

abc分公司,低值易耗品台账记录无规格型号、无产地、无购入日期或调入日期等,不详细、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分公司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缺陷,有的随处乱方、有的损坏不及时修理,如有两张办公桌抽屉、门子损坏无修理,一台转椅损坏放在四楼迎门处。

审计意见:……对丢失、损坏的要落实原因,是责任人原因的要追究责任,加强日常维护、维修工作,分管领导承担管理责任。

五、销售审计情况分析

1、x-x月销售额构成分析

200x年x-x月份abc分公司xx销售金额同比增长xx%。从构成情况看……

2、x-x月销售量分析

从销量及增长幅度可以看出xx、xx、xx增长较快,xx销售增长缓慢,具体分析……

审计意见……

六、1-6月销售费用构成及销售费用率分析

分公司费用构成及销费用率对比情况……

七、店面门头形象、店内布局,专卖店管理制度不健全

……

审计意见……

九、存货进销存、财务收支明细账记录不规范、不全面

abc分公司的存货进销存明细账没有月结、累计;用红字记录出库,商场与商场、专卖店调货不经仓库调账;财务收支明细账无月结、累计,有的不按财务记账规则涂改……

审计意见……

十、礼品卡管理存在漏洞

1、借支礼品卡时间较长,截至xx年xx月xx日,借支礼品卡如下……

2、有效期问题……

3、礼品卡注明一次消费,但实际中存在分次消费或变相分次消费(换卡)的现象……

4、面值、有效日期标注不规范,有的用电脑打印纸条粘贴在卡上,有的在卡上直接圆珠笔或碳素笔书写,有损害于一个知名品牌的形象。

审计意见:规范礼品卡及消费的管理,面值、有效日期标注直接印刷在卡上或统一用电脑打印纸条打印;礼品卡有效期问题严格按卡面上标注执行,个别卡超期一律到总公司核验后处理或折价后换卡消费,分公司无权接受自行处理;如同有效期一样,在维护公司形象及严肃性前提下,严格按礼品卡标注使用;除特殊情况经总公司财务部长批准外不准借出,对私自借出的一律按面值追究分公司经理及会计各50%的责任。本次审计查出的借卡,请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尽快进行财务帐务或收款处理。

十一、分公司财务基础薄弱,不能适应财务管理的要求

库龄分析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但分公司不能提供出存货的库龄,也从未进行过库龄、库存结构的分析,更无从谈起为公司存货决策提供信息……

合同签订、跟踪管理……

审计意见:以集团公司财务部牵头,组织xx部、xx部共同对存货管理、合同管理等基础性的财务管理工作……

十二、分公司财务核算架构不合理

财务收支控制的高度集中并不等于核算的集中。目前分公司大多有独立的营业执照且为独立的纳税主体,从财税制度上应为独立经营、独立纳税的独立核算单位,但结合分公司的审计情况看,分公司并未形成为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分公司会计行使的职责相当于部门核算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计……

审计意见:……

附注:1.abc分公司基本情况表;

2.abc分公司职工借款情况表;

3.abc分公司借货明细表;

4.abc分公司销售分析表;

5.abc分公司费用分析表。

abc集团有限公司总审计师:xxx

助理审计员:xxx

企业审计报告篇2

【关键词】非上市企业会计报表附注问题建议

新《企业会计准则》强调: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会计报表附注拓展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内容,突破了报表揭示项目必须用货币加以计量的局限性,增进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体现了决策有用性的特征,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能更充分了解其所关心的经济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未来的发展,并作出正确的决策。目前报表使用人获取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途径是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的审计报告。

我集团对外参控股40余家企业,涉及化工医药、机械装备、建材轻纺、金融担保等多个领域。从近年来获取的被投资单位审计报告来看,大部分企业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只有少数几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报告附注披露形式多样,有的十分“精彩”,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如系统内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子公司等,报表附注格式漂亮,披露严谨、充分;有的则“洋相百出”、删繁就简、含糊不清,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审计报告附注。审计报告附注披露的参差不齐,折射出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

一、非上市企业审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

1、披露内容不严谨

第一,部分会计报表附注与会计报表金额不一致,主要会计项目附注的数据纵向、横向加减合计不一致。会计报表与会计报表附注数字相互勾稽、吻合,这可以说是对附注披露最基本的要求。出现这种错误,往往是审计、复核人员的粗心所致。

第二,会计报表附注中不同部分内容相互矛盾。如某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中“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中阐述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一般持有被投资企业股权比例20%以上,应采用权益法核算;50%以上时,应当采用成本法,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中显示其持有某企业的股权比例为38%,且没有说明特殊原因,实际核算方法却为成本法。持股比例要求选用权益法,但企业采用了成本法,既不能准确反映长期股权投资的真实价值,又会对损益产生重大影响。又如某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中“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中阐述坏账准备计提采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但“财务报表项目注释”―应收款项却显示没有提取坏账准备。“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的披露与前面“主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表述内容大相径庭,容易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无所适从,极大地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目前,一般是由会计师事务所代编企业附注,而会计师事务所编制附注都采用程式化的模板,未认真地逐一进行复核、修改。

第三,附注中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各项目填列不正确等。如某公司间接法编制的将净利润281.31万元加上调节的明细项目和为510.54万元,不等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251.28万元,经仔细与具体项目核对,原来是将投资损失(减收益)一栏填错了,投资收益380.9万元应列示-380.90万元,却填成380.90万元。

第四,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不同报告期会计报表附注对同一内容的表述不一致或逻辑不符。如某公司在上年附注中披露固定资产中无运输设备,在本期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固定资产期初数中却包含运输设备等,也无相关变化说明。

2、披露不完整

第一,部分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只列报了现金流量表主表,附注中未披露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直接法和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互为补充,互相验证,可以让使用人对不付现的成本和不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一目了然。

第二,未披露重要的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和确定依据。如某企业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但是在会计政策中未说明坏账准备计提的方法和比例。又如某公司将持有的上市公司投资列作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但未披露判断的依据,只是在附注段里拷贝了会计准则里的相关规定。持有的金融资产是列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不同的判断将导致不同的会计计量,对在报表中确认的项目金额具有重要影响。如不披露会计政策及其确定依据,使用者不理解企业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背景,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

第三,未披露前期会计差错导致的报表期初数和上年同期数的调整及原因,报表使用人不清楚个中变化的原因,无法和上年数进行衔接,产生判断的混沌。如:某公司调整了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应交税费、投资收益等十个项目的期初数,但是在报表附注中未披露调整的各项目金额、调整的原因和性质。

第四,重要项目出现遗漏。如某公司未披露所有者权益相关明细科目,尽管本期未发生变化,但期初余额很大。财务报告是提供给非特定的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作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没有义务逐年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所以对一些前期结余数量较大的余额有必要在年报附注中清晰表述相关数据的来龙去脉。

3、披露不充分

第一,重要的会计项目披露不充分。资产负债表如固定资产项目,未详细披露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类别、金额;未披露不同使用状况的固定资产信息,像期末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原值、闲置固定资产、受到限制的固定资产等。又如在建工程项目往往金额较大,但多数企业只是列示项目名称,本期增加、期末金额,未单独列示利息资本化的金额,也未详细披露项目何时开始,总投资多少,其中土建、设备各多少。

第二,利润表的主要项目披露往往过于简单,无明细项目。如“三项费用”的披露只是重复了利润表中费用的名称和本期、上期数,这样披露无任何意义。大部分公司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未披露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研究开发费、安全经费等重要明细,财务费用未按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汇兑损益、手续费明细项目列示。

第三,研发支出未充分、完整披露。研发支出是个“中间科目”,按研究和开发阶段分别确认为当期损益和资本化为无形资产。大多数企业在无形资产里会披露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和尚未转入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金额,但都没有在管理费用项目披露研发费用的金额,这样报表使用人无从获知完整的研发支出总投入。如某公司承担国家科研项目,但是附注中对此项目的总投资、项目累计支出、项目补贴、项目进展并未进行说明。为了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企业加大了自主研发的投入,研究开发(R&D)活动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成为了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取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于报表使用人来说了解企业研发的投入水平及实力,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第四,关联交易披露“点到为止”。对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有的企业“删繁就简”,有意回避;有的企业“点到为止”,模糊不清。如某公司虽披露与关联方的交易(购钢材、支付担保费、提供设计等),但是对关联交易定价政策却未披露,该公司年末有大额预付关联方货款,对于未结算项目的金额却未披露。不公允的经常性关联交易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直接影响企业当期损益,甚至会侵占小股东利益。

第五,或有事项揭示不明确。对或有事项特别是预计负债方面揭示不明确或回避揭示,隐藏了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如一些公司未披露为外单位担保的事项,或有所隐瞒,部分披露担保事宜。又如:披露未决诉讼的企业不多,有些只披露了原因,但没有披露产生的财务影响和补偿的可能性。

二、完善会计报表附注的建议

审计报告所附的已审会计报表如果没有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要补充,将直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的理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非上市企业的附注披露。

1、需要进一步完善附注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可将原先散见于各具体会计准则的附注披露要求进一步归总、规范,对其格式、内容作一些比较详尽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中小企业量广面大,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尚未正式,附注披露形式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须尽快制定、完善相应的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2、须着力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如前所述,审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着逻辑性低级错误、重要事项披露不完整、不充分等问题,暴露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质量问题。会计报表附注审计是会计报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发表意见和审计结论,从而影响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的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和生存之本。会计师事务所应重视附注信息的披露,恪守职业道德,运用职业判断,严把审计复核关,杜绝低级错误的发生,提供报表使用人重要、有用的会计信息,维护事务所的专业、客观、公正的“经济警察”形象。财政部门、注协等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检查和监管力度,只有通过监管促进发展,不断提升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水平,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3、提高会计人员编制附注的意识和职业素养

由于我国会计报表附注起步较晚,财务人员对会计报表附注重视不足,普遍认为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增加了工作量,往往交由会计师事务所代为编制。而且对表外信息的提供也存在诸多疑虑,担心披露过多有可能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殊不知,会计法、相关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报表附注应该由被审计单位自行编制,是会计人员应负有的责任。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和培训的力度,强化财会人员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的意识,并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判断能力,使其能正确处理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恰当性的关系,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4、强化信息披露的监督体系

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来说,作为理性的“内部人”,有隐藏对自己不利信息的需要。中小企业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外部人”容易被误导,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需要强化有力的监管体系,促进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要加大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控管理,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尤责、李颖:基于会计报表及附注分析的审计报告质量鉴别[J].财会通讯,2010(2).

[2]王国海: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4(10).

企业审计报告篇3

一、建立内部独立审计机构的作用

1、制约作用

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维护企业的利益及经济秩序。制止违规违纪现象,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利益。通过检查监督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情况,制止违规行为,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披露经济活动资料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事实上不少单位的信息资料不仅存在错误,而且存在着具有造假性质,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对部门负责人离任前审计,发现问题,查明损失浪费、经济违法行为,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提供证据和信息,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审计的特殊作用。

2、防护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在执行监督职能中,对深化改革,降本增效起到了保证、保障、维护作用。

为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证。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审计人员有必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计,风险审计及计算机审计,揭示并建议改正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障股民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审计人员应重视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随地开展内部审计督查,提出有效措施,经济有效的使用资产,确保出资人资产保值增值,防止资产流失。降本增效,维护财经纪律。

有效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维护财经纪律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出发点。同时,随着税收征管制度的逐步完善,处罚制度的逐步严厉以及税收、财务制度的不一致性,建立内审制度也是合理规避纳税处罚、减轻企业税负的唯一有效途径。

3、促进作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发现影响财务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进一步挖潜降耗,增加收入,促进经济责任制的完善和履行。通过经济责任制审计,发现制度本身的缺陷,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解决履行情况和责任归属不清的问题。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协调处理。不定期的开展对企业的子公司,及下属单位的审计,规范下属实体遵章守纪,正当经营,依法办事。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4、建设性作用

建设性作用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方案,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披露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审查评价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消化不利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在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维护财经纪律方面,在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及应对市场竞争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开展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

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生产经营管理,也要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下功夫,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整体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职能作用。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面,内部审计以内部控制、管理审计、风险管理、经济效益为重点,以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为目标,对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内部审计从创建到今天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所关注的还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企业建立了现代公司管理体制,企业规模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内部审计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内部审计体系是不完整和不健全的。新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与原规定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不再局限于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是扩展为所有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因此,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企业内部审计研究与交流,帮助企业学习现代的审计知识和先进的审计方法,提高内审人员自身素质,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保证,也会给内部审计事业带来繁荣。

三、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要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企业内部审计应该充分体现出内部审计。

1、加强和规范内审机构建设,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的机构建设是其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没有健全的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也搞不好。因此,企业建立内审机构,要根据自身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内审机构,配备内审人员。至于设置何种形式的内部审计要由企业根据其经营规模、管理复杂程度等确定,应与企业的形式、经营规模、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等相适应,但要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内审组织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独立性增强又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另外,内部审计要有一定的处罚权,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将审计的结果直接向总经理以及财务经理报告,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如果将内审机构隶属或合并于本单位的其他部门,就会使内部审计失去其应有的独立性。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搞好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保证,必须注重多渠道、多专业地选拔审计人员,要注意选调复合型人才,由于内审领域的扩展和审计层次的提升,原来单纯的财会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内审工作的需要,除熟悉审计、会计专业知识外,还应懂得计算机、工程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面对新的发展趋势,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加强内审人员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改善企业内审人员的结构。企业要为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促使内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会、审计,还要具有企业管理、工程技术、法律和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考核,增强其竞争意识,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要鼓励内审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交流、考察活动,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使其适应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

2、提高及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是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所制定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是管理的基础,内部控制搞好了,企业管理系统才会完善和严密。企业内部审计更要注重内部控制的审计与评价。企业内部审计首先必须从内部控制入手,对企业内控系统进行全面评价,找出影响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科学的内部控制系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科学、行为规范。企业的内审机构,应对企业财务收支、资产运营、设备维修、费用成本、经营效益和税后利润分配等,实行定期审查监督,科学、严密的审查监督制度,是正确实施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保证。

3、抓好管理审计。当前,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从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过渡,也就是从传统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过渡。尽管企业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但也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高起点、高层次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这也是企业所需要的。管理审计是一种基于财务审计之上的更高层次的审计,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企业进行财务审计是一项基础工作,审计人员应通过财务审计,保证财务运行的合理合法,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及时、有用。在此基础上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责,实施管理审计,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合理配置经济资源,达到企业经营的既定目标。

企业审计报告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大圣寒刀”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开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

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根据红河州审计局关于《开远市2019年至2020年7月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红审调报〔2020〕8号)反馈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整改工作研究及部署会议,责成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关于“重大政策及推动清欠工作措施落实方面存在审核把关不严、清欠台账不实不细,存在少报欠款行为”问题的整改。

审计调查报告中指出“开远市住建局清理拖欠款审核把关不严、清欠台账不实不细,导致少报拖欠款132250元,影响清欠账款数据库的准确性”的问题。

一、原因分析

开远市住建局与云南朋阳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3月7日签定《开远市人居环境提升(二期)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合同,合同价暂定:28457000元,质保金5%,即1422850元。项目已投入使用但未结算,在未收到结算审核结果前,我局不能确定项目最终结算价,为保证资金安全,按合同规定扣质保金为审定工程总造价的5%后,按暂估的6?000000元欠款进行清偿,待结算审核报告完成后再按结算价支付工程欠款。

二、整改情况

在收到审计调查提出开远市住建局少报欠款问题后,我局及时整改,于2020年9月8日已筹集资金归还剩余欠款132250元。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欠款审核力度,严格把关,督促尽快完成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加快清欠进度;二是设置专人,建立清欠台账,完善明细台账,确保数据准确性。

企业审计报告篇5

财务报告作为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直接反应,也是企业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作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还是对外部投资者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管理层作为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很有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粉饰财务报告的问题,影响财务会计报告质量,而开展审计管理,尤其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因此,充分研究审计、管理层权力对财务报告质量影响,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稳定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功能、管理层权力及财务报告有关概念分析

审计功能,重点是通过审计监督作用,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上企业的运作进行规范,以促进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由于近年来我国对审计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因此审计结果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影响越来越重。但是。目前有的上市公司受到自身利益的影响,出现了内部审计结果不准确,外部审计方面与注册会计师合谋购买审计意见等问题,审计监督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和规范。

管理层权力,也就是企业内部高管控制企业的意愿和能力等,按照现阶段有关学术研究,对管理层权力的评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评价:结构性权力,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管理层对下属控制的权力大小,主要通过职务控制和薪酬控制来实现。所有权权力,主要是通过高管所分配的股权或者是相关股权等,对公司管理带来的影响。专家权和声望权,主要是指高管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或者是声望等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会带来的影响。

财务报告则是企业财务信息的综合体现,现阶段对于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要求,则是要求企业除了通过财务报告进行基本的信息披露以外,还应该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等进行反映,严禁弄虚作假、粉饰财务报表或者是调整盈余。有的企业在财务报告或者是盈余调整方面,往往会通过更换审计师或者是增加审计费用等来调整审计意见,造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失真问题的发生。

三、审计功能、管理层权力及财务报告关系分析

(一)管理层权力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分析

当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还未能对管理层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因此管理层权力运作过程中,时常会有影响企业财务报告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整体来说,随着企业管理层权力的不断增加,其自身受到有关的治理权控制以及外部监督的约束力度就会减弱,有的管理层则会选择在不违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特别是选择各种有利的会计政策,调整盈余等,这些行为往往会造成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下降,甚至会对外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造成误导。

(二)审计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分析

审计管理特别是外部监督审计,是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独立性较强的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能够有效地避免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降低企业的成本非常有利。特别是具有较高专业胜任力的审计师,能够及时修正财务报告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由于企业的外部审计需求主要动因是政府的强制要求,因此有的企业并不喜欢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层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审计事务所或者是通过审计费用等,会直接影响审计质量,进而出现财务报告质量不高的问题。

四、加强审计,合理控制管理层权力,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措施研究

(一)优化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强化对企业管理结构性权力的制约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的管理层权力有着重要影响,而管理层的权力对会计信息质量又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首先应该采取措施进一步的优化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特别是上市公司应该逐步改善内部治理环境,重点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和制约,避免出现管理层手中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确保企业内的管理层在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下,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其次,应该注重对企业管理层的所有权权力进行合理的培养,特别是合理的运用股权激励机制,将财务报告质量与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或者是薪酬激励等直接挂钩,提高企业管理层自觉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主动性。此外,在企业管理层的专业权力管理方面,还应该注重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管理能力,准确认识到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降低人为操控财务报告的压力和动机。

(二)提高财务报告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进一步的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水平,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应该积极主动地健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督促提高财务报告质量。首先,应该注重加强财务报告中有关数据的管理,确保严格按照会计核算办法认真处理各项业务,保证财务报表的数据从源头上真实、准确、合规,进而确保账表一致,逻辑正确,客观反映。其次,应该对财务报表等进行严格的审核检查,确保报表的严肃性、及时性。此外,还应该注重加强财务报告的分析运用,充分发挥财务报告的实际价值,特别是依据财务报表计算分析各项财务指标,针对重要风险点、关键时间节点等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充分发挥好审计监督的作用

保证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重点还应该充分发挥好审计监督尤其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的作用。在审计目标方面,应该重点是对企业的财务报告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否准准确等进行审计,重点是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同时,应该注重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道德的要求,确保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四)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确保企业信息披露的准确公允,除了加强控制管理以外,还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等,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责任追究机制。在责任的明确方面,管理层作为企业财务报告起草和披露的主要责任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具有直接决定权。注册会计师等作为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审核的直接实施人,也是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责任人。在充分明确责任主体以及责任人之后,对于出现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真实或者是不规范的,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督促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信息质量。

五、结语

企业审计报告篇6

根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多国颁布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文件,可综合为:专业胜任能力和保持应有的关注。会计是一门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行业,注册会计师需不断学习和掌握必要知识和技能,根据条款的修正更新已有知识,从而胜任注册会计师需面对的工作;同时积极关注行业内外,保持一定关注;诚信、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独立性。工作中需保持独立性,避免受企业干扰;不可弄虚作假,需真实客观的计算、核查并反映真实数据,以展示企业真实状况;保密。注会接触到企业的各项机密的财务数据,必须保密;维护公众利益,维护职业声誉。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将企业的真实情况进行公布,得到数据的绝不仅仅只有收件人,还有投资者、银行等客体,影响范围广,因此审计结果的客观真实尤为重要,涉及到公众利益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声誉;良好职业行为,对客户负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需高效准确完成审计工作,并提供给企业管理者发展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审计报告内容的规定以及内容的不良化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内容

中国审计报告一直跟随iSa准则变化发展。目前我国审计报告准则按照iaS新准则,执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由标题、收件人、引言段、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审计意见段、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报告日期,共九个部分。在非标准审计报告中还要增加说明段,以说明审计意见。

(二)审计报告内容的不良化方式

内容虚假化。为获取客户,恶性竞争导致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报告过程中隐藏企业问题。同时由于市场对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不高,政府部门监督不到位,注册会计师对待工作不积极。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出具虚假财务报告,且不允许注册会计师对该财务报告进行核查,不提供必需资料,不允许注册会计师揭露企业存在的运营不良状况等,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权利不足,工作独立性受到制约,最终造成该审计报告虚假。

内容作用低下。高质量审计报告需求低,抱有客户不关心审计报告质量的想法且不关心社会利益,注册会计师应付工作,从而导致审计报告的内容仅仅揭示当前企业的运营基本现状,对于重要数据、重要信息,意见建议等没有做重点说明,最终使得审计报告内容作用低下。

三、会计职业道德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内容的作用方式

(一)收件人

本段提醒注册会计师服务对象。注册会计师既要为了客户服务,也要维护社会的公众利益。在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同下,该收件人包括了所有相关或可能相关的利益人。虽然准则未提及,在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下,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已由“合同约定”默认扩大到没有合同约定的第三方。

(二)引言段

本段要求注册会计师避免内容虚假。注册会计师需要对财务报表、报表日期、会计方法进行说明,向报告使用者反映报告覆盖的企业状况范围。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使用数据必须真实,客观,完整,不可隐藏或捏造数据。

(三)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本段明确了财务报表的提供者是企业的管理层,注册会计师是在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进行审计工作,如果审计报告错误是由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出错,注册会计师不承担责任,同时其反映的企业运营状况将更加真实客观,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更加准确、客观的并且独立的完成审计工作,对客户和公众负责,同时也对其专业胜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四)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本段敦促注册会计师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类似于考试签署诚信承诺书,本段即要求注册会计师签署诚信承诺书,大大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在其心目中的地位,对其审计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五)审计意见段

本段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注册会计师避免内容虚假,作用低下。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充分体现自身专业胜任能力,在保持独立性的情况下,客观公正合理科学的分析现状及问题,给出最客观实际的企业运营状况和真正有用的信息,提供各方面的改进建议,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必须遵守保密的原则,不可透露企业机密。

(六)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

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完成此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必须对整份审计报告负责,而该签字盖章是对该责任的实名认证。

(七)报告日期

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此部分避免内容虚假。由于企业财务报告日和审计报告日有一定间隔,为保证数据真实客观有效,注册会计师需对该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保证对企业负责。

(八)说明段

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注册会计师给出审计意见的合理理由,必须如实客观公正说明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企业运营状况的问题,对于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和否定意见审计报告中存在问题更需要详细说明。

四、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审计报告内容存在的问题的根源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外部因素出发,以使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内容的消极影响转为积极影响。

企业审计报告篇7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上市公司风险控制的、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充分利用国家的鼓励政策和鼓励资金来增强企业竞争力等角度论述了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的必要性。本文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对环境审计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应该重点关注的环节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环境审计;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变化,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惠及千秋万代的伟业。因此,重视和加强环境审计,监督国家环境政策是否有效落实、政府和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是否切实履行、环境治理活动是否有效开展,对促进我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审计的宏观层面以国家审计为主导,由国家审计机关对环境管理者的责任和绩效进行审查和评价。在环境审计的微观层面上,需由社会审计组织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参与和完成。本文拟从上市公司角度来分析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中的环境审计力度,防范环境风险的意义和措施。

 

一、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的必要性

1.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对于上市公司风险控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当前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群体性事件和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都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例如2012年四川宏达集团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项目和镇海pX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福建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等,不仅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的破坏,也令上市公司本身遭受到了重大的投资损失。摘要随着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和关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对于上市公司在环境污染和破坏等方面的监管也会越来越严格。上市公司应该认清这一形势,以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从而适应该趋势的发展。

 

2.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是企业提高社会责任、发表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内容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2)》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责任实践,并及时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开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与各利益相关方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工具之一。中国证监会及沪深证券交易所高度重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近年来陆续出台系列规定,加强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成立更是有助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工作的管理和推进。而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内容,公众关注度越来越高的环境影响力,企业有必要做好环境审计的相关事项。2012年586家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共592份,其中有6家公司在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同时,又了环境报告,这一方面使上市公司更有针对性地向利益相关方披露其在环境方面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更显示出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最受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3.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内部审计力度对于产业转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具有引导和存进的作用

另一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强节能、减排等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政策和技术的鼓励和引导,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这些对于企业的未来投资方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充分利用国家有利政策和资金发展企业。

 

二、上市公司加强环境审计的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上市公司在相关报告中加入环境审计相关事项

第一,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环境事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规范了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环境事项的考虑。而内部审计相关部门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要有意识地增加对环境事项的关注,及时关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变化,提高对被审计单位环境事项的谨慎性,增强自身对环境事项的职业判断能力。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还处于自愿性披露阶段,2007年公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和2008年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特别是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在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数量的增加,这为上市公司在进行环境审计时具有指导意义。2007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政策使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环境风险增大,上市公司对高耗能高污染等行业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需特别注意环境事项可能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合理保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第二,将环境审计嵌入内部控制审计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经常化为会计师事务所开拓环境审计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企业需要对其面临的“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控制和监督,确保企业在环境法律法规方面的遵循性、环境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多重受托环保责任的履行。

 

另外,1999年壳牌(中国)我国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呈增长趋势,特别是从2009年起增长迅速。虽然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还没有强制性规定,但随着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的增长,为提高报告的可信度,我国开始有企业对其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自愿性鉴证。企业在环境方面的相关战略、政策、管理和绩效是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内容。我国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大多根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编制,而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推荐有9大方面30项环境绩效指标供企业参考选择以披露其环境绩效信息。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主动披露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能够为企业经营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内部审计系统中环境审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内部审计机构应从监督企业环境管理和内部控制与协助企业污染自治两方面开展工作,构建企业内部的环境审计制度。

设置有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如企业已经通过iSo14000等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的,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直接依据iSo14000等系列标准对其建立的环境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和监督,评价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未建立环境管理系统的企业可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在环境方面实施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协助企业识别和评估各业务流程的环境风险,监督环境方面控制措施的执行。

企业审计报告篇8

关键词:社会责任审计现状问题建议

一、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方各国学者对有关社会责任都进行了较为详细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具体的理论体系,也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而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将注意力放在社会责任的研究上。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高速发展的背后也伴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员工权益的侵害等,这些都阻碍着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广泛开展和谐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公司、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党的十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要想实现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目标,更要求我们每一个企业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践行社会道德。党的十精神要求企业,不但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创造利润,还应该将绿色消费模式、保护环境、安全食品、绿色施工等不断推广,突出了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当然这也需要社会责任审计来发挥第三方的监督作用,使社会责任更加有效、真实。

二、我国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及问题剖析

(一)我国当前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纵观我国近年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其实践的情况并不乐观。企业在追逐利润、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三鹿奶粉”事件、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等无一不表明我国企业在食品安全、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所存在的严重问题,而接二连三的雾霾天气,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可见,解决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加强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各地也开始纷纷出台政策来控制和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毫无节制地开采资源,使资源更加紧张,各类资源的价格频频上涨以此来调控对资源的滥用。随着法制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员工开始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我国社会责任的问题剖析

由于我国引入社会责任的概念较晚,社会责任履行的意识淡薄,人们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环境、资源、人权等问题。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激化,我们不得不暂时放缓追逐GDp的步伐,回头来反思一下自身的问题。自从2006年国家电网了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以后,我国的社会责任运动被推向了高潮。但是,由于缺乏对社会责任报告的鉴证,它的真实性开始遭到质疑,而要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公信力,就需要社会责任审计来完成这个任务。然而由于社会责任审计在我国刚刚开展,其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1.对企业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没有强制规定,而且报告可以不经过审计直接报出。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初衷是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但是我国现行的规定中,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方式、内容等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社会责任报告流于形式,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善社会责任。而且,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经过管理者签字后就可以对外报出,没有第三方对其真实性进行审计,更没有出具专门的审计报告。这样也使得企业管理者对社会责任报告不重视,为了提升企业形象,一些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时只披露对自身有利的方面,从而掩盖其存在的问题,很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在为企业做着虚假宣传的同时,也损害了利益相关者及其知情权。

2.没有具体的法律对社会责任审计做出规范。法治社会,要有法可依,才能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由于社会责任报告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算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其研究也处于初步阶段,也缺少相关的准则来遵守,这样即使是有第三方对其进行审计也无法发表独立、客观的审计意见。社会责任属于道德范畴,但需要法律对其进行规范,仅仅靠舆论、自觉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公众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在宏观层面上约束企业的社会行为。

三、我国开展社会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社会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审计工作就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监管。审计不仅关注企业财务情况的真实有效性,还要认识到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也是维护经济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经济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经济、环境、社会、行政等各个方面相结合,其中社会责任审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基于社会责任的准则,相关部门需要审计部门提供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审计意见;为了保障各个企业有效的履行社会责任,审计部门需要进行社会责任审计,来对其进行监管;为了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率,需要审计部门进行社会责任审计;为了鉴证社会责任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审计部门需要进行社会责任审计。可见,开展社会责任审计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维权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一些利益相关者们也逐渐认识到了社会责任对市场经济的重要影响。一方面是来自投资者的压力,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考虑更愿意将资本投到“环保型”、“慈善型”企业,当然这就需要企业出示一份真实的经过鉴证的社会责任报告;另一方面,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政府也将支持力度转向了“绿色”企业,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优秀的企业从政策上给予扶助。最后,还有广大消费者、媒体,也需要看到一份经过审计的社会责任报告,以此监督检查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

(二)社会责任审计的可行性

一是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实践,另一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企业也都处于初步发展的时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有企业处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较大,国有企业应该当好履行社会责任的“领导者”,推动整个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二是能强化社会责任在法律制度层面的监管。在2005年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2006年9月25日,深交所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其中倡导了各个企业应该积极地披露社会责任履行的情况。虽然并没有做强制的规定,但是我们看到了社会责任已经得到了上市公司的关注,这也意味着社会责任很可能成为一个重要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的各项能力。2008年5月,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下发,显示出国家已经将社会责任提到了日程。2008年5月,上交所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意在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鼓励社会责任报告。为了具体说明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在2010年5月,财政部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2013年我国首次颁布了《中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指南》,进一步扩大了社会责任的范围。这些政策的颁布强调企业不仅实现自己的财务利润上的增长,更要关注自己的社会价值,履行社会责任。截止到2013年10月31日,1525家企业了社会责任报告。随着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社会责任报告迅速增加,与此同时,社会责任报告审计也应运而生。

三是能完善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理论、充实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实践活动。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社会责任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不仅可以提高信息披露的可信性、改善公司的社会责任绩效,还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理论、充实了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实践活动。欧洲会计专家协会Fee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应该与公司的财务报告平分秋色,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得到利益相关者的信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独立的审计。Lars-olleLarsson曾经说过:“没有经过审验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比广告好不了多少。”很多学者对这样的观点表示赞同,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都开始重视环境、社会和发展问题的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数字和标准也越来越多,可是很多公司只是把这些报告当成一种装饰来用,这样让社会责任报告的作用大打折扣。作为一种对外公开的信息披露,与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一样,对社会责任报告也应该实施独立第三方的鉴证。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责任报告的鉴证活动发展比较缓慢。2006年,中远集团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了鉴证报告,这份鉴证报告是由挪威船级社和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全球契约推进办公室共同出具的。截止到2013年10月31日,我国已有7.6%的社会责任报告经过了第三方审验,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9个百分点。由此看出,我国在社会责任审计方面取得的长足的进步。如果我们能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审计系统化,规范社会责任审计准则,明确审计目标,扩宽审计业务范围,结合专家组审计,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前景一定非常光明。

四、对加强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建议

(一)对社会责任审计的准则和标准加以界定和完善,确立社会责任审计实务的实践方法

结合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员工、公众、政府等)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对于这些事项的履行情况、质量高低都需要一套完整的准则来支撑。因此,在我国要开展社会责任审计,首先要着手制定一套相关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从而做到有据可依。其次,从以前的实际情况看,企业自愿社会责任报告并接受审计的动机并不明确,需求也较弱,我们还不能确立审计的方法,工作有些盲目。所以,进一步推广社会责任审计,并扩大审计主体,确立社会责任审计的方法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二)组建社会责任联合小组对社会责任进行审计,并增强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

由于社会责任的内容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涉猎的学科也较多,需要各方面的人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所以我们可以建立社会责任审计联合小组,让审计工作人员和环保、工程、社保、税务、法律等方面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审计,这样不但能融汇各方面的信息,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完善社会责任的审计工作。另一方面,社会责任审计对从业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社会责任审计既涉及到财务方面的审计,又有绩效审计、合规性审计,专业性强,技术性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懂得财务、经济、绩效、社会学、工程学、法学等各个领域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加强培养相关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在监管结果上提升社会责任审计的监督力度和处罚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审计

在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管,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对严重违责任的行为,要有一定的惩罚力度,对责任要追究到底,这样才能把企业引导到正确的履行社会责任审计的道路上,真正地让审计发挥其效用。

(四)优化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审计的意识

目前一些企业为追求高利润,忽略了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发生了严重损害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事件,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和自我保护法制观念的增强,社会问题已经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存。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的各项政策能顺利进行,基于企业战略层面来对社会责任问题进行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继价格、质量之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应该优化治理结构,认清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联系,为社会责任审计提供有力的战略背景,也为实施社会责任审计奠定基础,同时,企业还应提高社会责任审计的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披露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提高企业在公众心里的可信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促使企业更快更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翠.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2.方.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9,(3):38-40.

3.毛洪涛,张正勇.社会责任审计理论研究述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5):47-51.

4.阳秋林,李冬生.建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11):11-13.

5.韩晓梅.论审计的社会责任观――关于审计目标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6,(2):59-63.

6.黄溶冰,王跃堂.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治理与实现[J].华东经济管理,2008,(11):20-24.

7.解鹏里,潘文林.关于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5):14-15.

企业审计报告篇9

【关键词】aS5;内控审计指引;区别

一、两者的出台背景

(一)pCaoB审计准则第五号的出台背景

受2001年安然、世通等事件的影响,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通过了SoX法案。为了保证其有效实施,SeC于2003年11月了《最终规则――管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报告及其对定期披露的证明》。为了贯彻SoX法案和SeC的要求,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于2004年了《第2号审计准则――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协同进行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以下简称aS2),用以具体指导审计人员对公司管理层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审计。自aS2实施以来,pCaoB的监督结果显示,aS2的部分条款不清晰或者与SeC的要求有差别,也有部分条款规定过细,不利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或不适合小企业审计的要求。因此,2007年pCaoB又了《第5号审计准则――与财务报表审计相结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以下简称aS5),以取代2004年的aS2。

(二)我国2010年审计指引出台背景

美国SoX法案出台以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从行业自律视角于2002年2月15日单独了《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2008年6月,为了配合《基本规范》的施行,中注协又了《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旨在为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提供专业规范和指导。此征求意见稿将内部控制审计界定在“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虽未能正式出台,但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建设所起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的出台,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审计指引》)第二条规定,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二、aS5与我国2010年的内控审计指引的区别

(一)关于审计范围

基于注册会计师风险规避和成本效益原则,美国只要求注册会计师关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我国最初推动内部控制审计发展的是中注协,出于规范审计工作、规避审计风险的考虑,将内部控制审计范围限定在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上。当政府相关部门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需要开始重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时,内部控制审计范围被扩展至广义的管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四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与要求企业完整而全面地贯彻实施《基本规范》相一致,《审计指引》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范围不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而是覆盖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考虑到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的风险责任承担能力,该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而对相关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则要求其增加描述段予以披露。

(二)关于审计流程

内控指引认为审计流程包括: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评价控制缺陷、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记录审计工作。而aS5则认为审计流程是计划审计工作、使用从上至下的方法、测试控制、评估识别的缺陷、总结、内控报告、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内控指引将使用从上至下的方法和控制测试放在实施审计工作中,而aS5单独列出,并详细地将使用从上至下的方法分为:确定公司层面的控制、确定重大项目、确定相关论断、确定主要交易类型和重大流程、选择控制进行测试。将控制测试分为:测试设计有效性、测试执行有效性、确定风险和证据的关系、未来年份审计的特殊考虑。此外,内控指引所说的完成审计工作其实也就包括了aS5在总结中规定:获取书面申明、形成审计意见、通报某些事项。

(三)关于审计方法

1.aS5认为整合审计是一项强制性要求,aS5规定必须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准则明确规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应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两个审计的目标虽然不同,但审计师必须计划并执行审计工作,以实现两个审计的目标。而我国《审计指引》第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当然,此处所指的“整合”,不包括注册会计师对同一家企业既做咨询又做审计的情形。《内控指引》第十条明确规定,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

2.aS5要求审计师重点关注公司内部控制中那些可能会导致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不能被发现或预防的高风险领域。由于从上至下方法对审计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影响,第5号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师在审计中,包括对重要的公司层面控制进行测试时使用该方法。并要求审计师在每一决策点的风险评估中采用从上至下的方法。对重要账目和相关论断的确定要求审计师应清楚存在的相关风险,以及风险如何影响其决策。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并将方法作为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同时,该指引强调,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可以将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的测试结合进行。

(四)关于审计报告出具

1.标题。指引规定出具审计报告需要有标题、但是aS5强制规定必须包含“独立”一词的标题。

2.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内控报告是否合并。如何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是大多数注册会计师所关心的问题。与审计范围相对应,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涉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两大方面。aS5审计师可以选择关于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内控的合并报告或单独报告。

3.报告类型。指引提供了四种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参考格式,分别是: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带强调意见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而aS5因为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内控报告是否合并而不同。

三、总结

本文通过比较了aS5和内控审计指引的区别,发现我国内控审计逐渐国际化,虽然有一些方面还不是完全与国际接轨,但是相比之前的规定,对进一步提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同时也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具有进步意义。

参考文献

[1]邓美洁,吴国萍,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税务与经济,2011(4):69-72.

[2]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持续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J].会计研究,2010(5):5-18.

[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2010-4-15.

企业审计报告篇10

    摘要:企业评价是备受相关各方关注的问题,企业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会计报表,而被出具不同审计意见的会计报表,其真实性是不同的,将不同审计报告意见的会计报表放在一起进行评价是不可取的。本文将企业评价与审计报告意见类型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字:审计报告;企业评价;会计报表;保留意见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越来越多,对企业进行评价也越来越被社会上的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众多的评价体系,包括: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信用评级和证券评级等。这些评价体系基本上采用相似的评价模式,即利用企业公开公布的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计算出各财务指标的数值,对该数值进行赋值评分,以此对企业进行排名。但是,上述指标评价体系,不论是重视定性指标,还是侧重定量指标,在对企业进行评价时,无一例外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审计报告意见类型。 

我们知道,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但是,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报表不一定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可能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有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不一致,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予以初步确定并汇总,确定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误差,若被审计单位予以采纳更正,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若被审计单位不予采纳,应分析原因,并根据未调整不符事项的性质和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即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由此可见,只有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认为该会计报表的反映是公允的,并对发表的意见负责。其他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都说明该会计报表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而企业并未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建议进行修改,也就是说该报表的数据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失真的,将数据失真的报表和数据真实的报表放在一起进行评价是不公平的,评价结果可能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我们以2002年年报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金帝建设为例进行说明:金帝建设在2002年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辽宁省建设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全资子公司的应收款共计182 738 396.32元,该应收账款账龄已超过3年,占资产总额的18.07%,公司计提了55 456 941.74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约为30%。二是该公司对外提供的贷款担保98 900 000.00元,因连带责任已被诉讼并败诉,该公司对上述担保事项全额计提了预计负债,并计入了2002年度的损益。注册会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该公司坏账准备和预计负债计提金额的合理性,及对该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1]。上述两项影响的数字都在几千万甚至是上亿元,任何一项都会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严重影响金帝建设在企业评价中的排名。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为:“本准则所称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实务中判断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一些参考数值为:税前净利润的5%—10%,资产总额的0.5%—1%,净资产的1%,营业收入的0.5%—1%。确定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后,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各账户分得的重要性水平称为“可容忍误差”[2]。在本例中,不论采用哪种判断方法,上两项中的任何一项均超过确定的整个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该公司资产总额过十亿,按资产总额的1%这个高比例确定整个会计报表的可容忍误差也只有一千万),更远远超过单个会计报表项目应分配的重要性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该报表数据进行企业评价得出的结论也是不真实的。而目前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占据的比率不低,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年报审计快报显示,截至2007年4月30日,会计师事务所共为1456家上市公司出具了2006年度审计报告,其中标准意见1307家,占所审计上市公司的89.77%;非标准意见149家,占所审计上市公司的10.23%。在非标准意见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85家,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5家,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29家[3]。而以不同意见类型的会计报表为依据进行企业业绩排名,是显失公允的。 

针对此种情况,为解决该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1.对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有所保留的事项由专门的评级机构进行调整。采用这种方法,是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会计报表中涉及到的问题由评级机构组织专人进行调整,用调整后的会计报表参加评分和排序。该种方法的优点是将注册会计师审计发现的企业不愿调整的不实数据调整为实际数据,使会计报表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使利用会计报表进行的评分和排名反映企业的真正实力。其缺点是工作量较大。 

2.增加定性评议指标:审计报告意见类型。该方法是在评价指标中增加一个定性指标: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作为打分依据,共分5档,即无保留意见、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得分最高,每降低一档,适当降低该企业的得分。该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但对出现问题的会计报表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刀切的嫌疑。 

3.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重。在我国,目前对企业的评价是以定量计算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这种利用数学模型或函数变量对过去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的情况,已经助长了企业会计造假,玩弄数字游戏情况的发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如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对工业企业集团信用评级的指标体系,主要从行业发展趋势、国家政治与监管环境、管理层素质及承担风险态度、公司经营及竞争地位、财务状况及流动资金来源和特发事件风险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即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仅仅是评价的出发点和基础,如果不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环境、国际竞争能力、经营者的经营素质等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则评价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此,本文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着重提高定性分析的比重。依靠分析人员的主观判断得出最终结论,克服仅仅依据会计报表数据对企业评价的弊端,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报告不同意见类型对企业评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立群,于雷.金帝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审计报告[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