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十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十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24:01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篇1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做好内部控制评价有关工作通知的要求,公司2019年度内控评价工作安排如下:

一、各单位内控评价牵头部门负责人和联系人应于3月6日下午2点通过钉钉软件参加技术培训,群号已在内控评价工作群中公布。

二、培训会后各单位按照集团下发的模板全面诊断现有内控体系情况,填报内控评价底稿,提供相关支撑材料,形成内控评价报告,经本单位党委会审议后于3月12日下班前上报公司监督部。内控评价底稿模板必须用office2016版excel填报,不能用其他版本或软件填报。

三、内控评价底稿的填报涉及多个部门,请各单位牵头部门做好沟通协调,确保资料提供及时、真实、完整。

因本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落实管理责任,把好审核关,严格按照工作模板要求,以事实为依据,逐项开展内控评价,如实记录评价结果,客观反映企业内控情况,对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负责。集团公司将对直属单位内控评价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

公司内控制度评价报告一.公司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集团公司授权内部控制工作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对纳入评价范围的高风险领域和单位进行评价。内部控制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内部控制工作组负责现场测试工作。内部控制工作组就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进展情况向董事会及集团公司进行汇报,董事会、集团公司根据职

责划分对内部控制评价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涵盖内部控制五要素所有业务及管理事项,包括: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网络建设与维护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财务报告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和事项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工作主要分为内控评价培训、前期准备阶段、现场测试阶段、汇总评价结果及出具报告阶段、缺陷整改阶段、工作底稿归档阶段。

五.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

根据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存在个别管理制度修订不及时,局部内容不适用及执行不严格等情况。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提升财务报告相关工作效率和效果,公司将继续强化、优化各业务的内部控制。

六.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

已按照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制定制度体系及业务程序修订计划,以风险和内控建设框架为基础,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并抓紧推进制度管理的机制建设,规范制度管理的相关活动。同时,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审计、内控评价等工作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管理制度、标准得到严格、有效的贯彻

执行。公司将持续关注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促进各项业务管理制度的持续修订、完善,不断提升管理制度化水平。

七.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模板2017-05-0916:14|#2楼

[集团公司/XX公司]:

[本公司/本部门]已对20XX年X月X日(以下简称“基准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声明

[本公司/本部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相应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故仅能对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1.公司董事会授权**部门[部门名称]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对纳入评价范围的高风险领域和单位进行评价

[描述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一般包括评价工作组织结构图、主要负责人及汇报途径等]。

2.公司[是/否]聘请了专业机构[中介机构名称]提供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公司[是/否]聘请了专业机构[中介机构名称]协助

内控自我评价报告

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公司[是/否]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审计。三、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1.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涵盖了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列明评价范围占公司总资产比例或占公司收入比例等],重点关注下列高风险领域:

[列示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的内部控制前“十大”主要风险]

2.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包括:

[无需罗列单位名称,而是描述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行业性质、层级等]

3.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和事项包括(根据实际业务流程和管理事项描述):

上述业务和事项的内部控制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4.(如存在重大遗漏)公司本年度未能对以下构成内部控制重要方面的单位或业务(事项)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逐条说明未纳入评价范围的重要单位或业务(事项),包括单位或业务(事项)描述、未纳入的原因、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真实完整性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本公司/本部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遵循《中国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程序执行。自我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个别访谈、调查问题、专题讨论、穿行测

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适当方法,广泛收集了[本公司/本部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如实填写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底稿。

五、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

1.缺陷认定依据:[本公司/本部门]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手册》等规定的缺陷认定标准,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判断在本次评价过程中、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主要缺陷或不足。

2.缺陷认定标准:[描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定性及定量标准]

3.主要缺陷或不足如下:根据上述认定标准,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情况,我们发现报告期内存在[数量]个缺陷,其中重大缺陷[数量]个,重要缺陷[数量]个。重大缺陷分别为:[对重大缺陷进行描述,并说明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

六、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

针对报告期内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含上一期间未完成整改的内部控制缺陷),公司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描述整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效果]。对于整改完成的重大缺陷,公司有足够的测试样本显示,与重大缺陷[描述该重大缺陷]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且运行有效(运行有效的结论需提供90天内有效运行的证据)。

经过整改,公司在报告期末仍存在[数量]个缺陷,其中重大

缺陷[数量]个,重要缺陷[数量]个。重大缺陷分别为:[对重大缺陷进行描述]。

针对报告期末未完成整改的重大缺陷,公司拟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整改[描述整改措施的具体内容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七、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公司已经根据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公司截至20xx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

(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在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方面存在尚未完成整改的重大缺陷[描述该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由于存在上述缺陷,可能会给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带来相关风险[描述该风险]。

(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对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与事项均已建立了内部控制,并得以有效执行,达到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存在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

[是/否]发生对评价结论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内部控制的重大变化。

[如存在,描述该事项对评价结论的影响及董事会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我们注意到,内部控制应当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简要描述下一年度内部控制工作计划]未来期间,公司将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检查,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董事长或类似权力机构负责人:(签名)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篇2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府会计改革;内控建设;建议对策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对内控重视程度不足

多数事业单位从领导到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将建立内控制度作为完成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布置的一项工作对待。制定之前没有充分梳理业务流程并讨论研究,制定之后将其束之高阁没有组织实施,很难发挥内控对经济业务活动的管控作用。

1.2内控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多数事业单位没有单独设置内控职能部门或专门成立内控领导工作小组,来负责内控制度建立、执行、监督的组织实施工作,而是将内控全部工作指定财务部门负责。财务部门受人力、物力所限以及其权威性和组织协调能力影响,很难制定出一套完整全面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更不用说监督检查其落实执行的过程。

1.3内控管理内容不全面

目前多数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只是针对财务收支活动,属于比较狭隘的资金管理“小内控”,没有将单位整体各类经济业务活动包含在内,没有形成完整全面的、能够发挥内部控制合理保证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以及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目标的内部控制体系。

1.4内控评价监督体系不健全

这体现在评价监督周期、人员、是否形成评价结论,以及结论反馈应用上。目前多数事业单位没有确定内控评价监督周期、设置相关岗位或配备专门人员定期,对内控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详细地评价监督。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实施了内控评价监督,但并没有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为改进完善内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影响

第一,会计信息核算质量提高、会计报告横向可比性增加,促使单位更加注重内控建设,缓解面对公众监督的压力。改革前事业单位会计多项制度并存、体系繁杂、内容交叉、核算口径不统一,造成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可比性不高,会计报告使用者横向比较难度较大。单位对于财务信息公开没有太大压力,因此不重视内控建设。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报表》(财会[2017]25号),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统一了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同时增加了共性业务和事项,对同类业务做出同样的处理规定。这提高了会计信息核算质量,使各行业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具有横向可比度,在预决算公开的大背景下,财务报告将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比对,这迫使单位对内控建设更加重视,通过加强内控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缓解面对公众监督的压力。第二,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将收支与会计期间相匹配,促使单位更加注重内控建设,通过财务核算监督业务执行,推进业财融合。旧制度收付实现制下有现金流入流出才记账核算,很多单位业务人员签订了收付款合同没有及时告知财务人员,导致少记收支或记账不及时。改革后要求在取得收取款项权利、发生支付款项义务时进行会计核算。这就要求单位更加重视合同管理、基建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往来款项管理等与财务核算息息相关的内控建设,通过重新梳理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责任制、加强授权审批等控制方法,强化业务与财务的沟通,通过财务核算监督业务执行,使财务职能由事后反馈变为事前控制,达到规范经济业务合法合规性,推进业财融合的目的。第三,“实提折旧”核算方法将折旧费用化,促使单位更加注重内控建设,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旧制度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冲减基金,这种“虚提折旧”的方法不影响当期费用,导致很多单位习惯于积极购置资产,在资产调配中多拿多占。新制度要求固定资产折旧记入费用,这意味着占用资产多费用就多,影响单位年终考核和绩效评价,使得单位必须转变管理观念,从只重视收支管理到更加重视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内部控制,能通过调剂解决的不再进行购置,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第四,成本观念的引入使当期费用体现真实运行成本,促使单位注重内控建设,降低公共服务运行成本和履职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旧制度下只对收支进行核算,且收支不和所属期间配比,很多单位都是跨期支出甚至跨年支出,造成资金使用混乱和浪费,不能反映事业单位每年真实的运行成本。新制度引入成本观念,要求收支在权利义务所属期间核算,公共服务运行成本和履职成本更加真实准确。这就迫使单位负责人增强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内控建设,通过各种控制手段,规范业务流程和资金使用,降低运行和履职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第五,“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模式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要求提升,促使单位更加注重内控建设,强化人才培养。旧制度下财务人员偏重核算工作,对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要求不高。新制度采用“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核算模式,一个系统中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和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平行记账,出具预算报告和财务报告两份报告。这就要求单位更加注重内部控制,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财务人员的教育考核,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使其从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单位可通过培训学习、轮岗交流等方式使人才得以接受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提升业务能力,并通过完善内控方法使两种核算模式下呈现的两份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

3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建议

第一,提高对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内控治理结构,为健全内控提供良好环境。内控建设需要单位每个人员积极参与并贯彻执行,单位负责人作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更应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组织内控有效开展。健全有效的治理结构是充分发挥内控对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基础。改变财务部门负责内控几乎全部工作的局面,设立内部控制领导工作小组并赋予其相应职权是必要的,同时明确组员承担的具体工作,使组员各司其职。内部控制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控制措施的执行、控制效果的评价、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以及沟通协调财会、资产、政采、合同、基建等各部门共同配合内控建设工作,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环境。第二,加强继续教育和学习培训,提升岗位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健全内控提供复合型人才储备。岗位人员是内控措施的具体执行者,再健全的内控制度如果没有岗位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也是形同虚设。应加大对岗位人员的教育和培养,尤其新会计制度“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的核算模式对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提出很高要求,只有具备过硬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才能胜任。应积极为岗位人员搭建学习平台,通过自主学习、参加培训、选拔考核等方式,促使岗位人员不断精进业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定期组织重点岗位关键人员轮岗交流,使其全面掌握各项业务知识,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三,重视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为健全内控提供坚实保障。各岗位人员尤其重点岗位关键人员应从岗位工作出发寻找业务风险点和廉政风险点,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汇总单位整体情况后制作风险评估表,给单位层面风险以及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层面风险分配具体的标准值和权重,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各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出风险评估值,量化单位整体风险。针对各项风险,通过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方法制定具体风险防控措施,确保措施具有可行性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对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产生重大经济影响的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进行重点分析,采取特殊措施重点监控。第四,完善合同管理,强化财务事前审核事中监督职能,促进新会计制度下业财融合。新会计制度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使收支与业务期间匹配,要求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沟通更加紧密。财务部门应更偏重业务发生前审核控制管理和业务发生中监督控制管理。合同签订前增加财务部门审核把关环节,使其掌握单位全年经济活动的整体情况;合同签订后增加财务部门保存归档环节,使其依据合同将收支和会计期间进行匹配,满足新会计制度核算要求,达到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促进新会计制度下业财融合。第五,加强资产管理,优化成本核算,提高新会计制度下资产使用效益。新会计制度“实提折旧”方法以及成本观念的引入,对单位资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资产配置方面应确保需求的合理性并首先通过内部调剂解决,确需购置的应纳入单位预算通过政府采购选择质高价低的资产,避免多拿多占导致计提折旧后成本过高。资产使用方面应每月根据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计入成本,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往来资产定期清理,及时记入收支。资产处置方面在定期清查盘点的基础上,对达到报废年限没有使用价值的资产通过环保回收方式进行处置,处置后及时核销资产。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篇3

二、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外部监督的必要性(一)内部控制监督内生动力天然不足企业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具有强烈的内部控制实施的内生动力,而行政事业单位是以提供公务服务、满足公共利益为目标,不能像企业那样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内生动力天然不足。内部控制实施动力只能依靠政府推动的外部监督力量,而非企业内部控制来源于公司内部治理的压力。

(二)内部监督独立性不足,无法有效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与所支配的资金和资产在权属上只存在委托关系,缺乏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建立内部控制以衡量其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缺乏积极性。从单位内部来说,内部控制的决策、执行与监督职能无法进行有效分离,内部控制监督人员受单位领导管理,其监督权力来自于单位领导授权,这本身不符合内部控制基本原理,其结果是内部控制具体行为最终受控于管理层,反映管理层的意图和目的,体现管理层的意志,致使内部控制监督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

三、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外部监督体系的主要途径(一)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政府推动、部门联动联席工作机制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共同成立内部控制实施联合领导小组,承担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主要督导和监管责任,负责统筹部署规范实施工作,对实施情况进行指导、评价及结果处理,积极发挥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作用,定期检查,针对单位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并负责督促整改。同时,各个部门应各司其职,加强信息交流,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合力。1.财政部门监督财政部门首先要将现有的内设财政监督机构内控化,作为政府内部控制实施联合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负责内部控制的日常推动协调工作,积极履行内部控制主管部门职责,对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行组织指导,推动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财政部门负责牵头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内控报告制度和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并督促整改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着力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财政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财政部门要紧紧抓住财政预算控制这个核心工具,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年度考核机制,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情况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对单位进行政府年度工作责任制目标考核。2.政府审计监督政府审计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外部监督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风险监控、评价指标数据库和预警系统,对单位内部控制环境、运行风险及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创新内审指导监督的工作机制。内部审计最了解所在单位管理和控制的薄弱环节,在促进加强管理、化解风险、提高效益、增加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审计监督的第一道防线。审计机关应创新工作机制和服务措施,促使内部审计加大对重要管理决策事项、重要内部控制节点、重要下属单位等的监督力度,实现内审指导监督的长效化管理,切实发挥内审监督作用。加强内部控制审计模式创新,健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审计机关应摒弃传统“只审财务、不审业务;只问过程、不问结果;只重查错纠弊、少有追踪问责”的传统审计模式,注重从体制机制设置执行的层面来设计指标,注重从关键控制节点来把握重点环节,实现内部控制流程审计全覆盖。实现审计整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健全审计整改落实机制。要加大审计整改问责力度,把审计和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建立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审计整改报告和销号制度,通过制度设计来鼓励被审计单位主动整改来达到审计监督目的,切实增强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动性、时效性,从而有效推进完善内部控制。3.纪检监察监督纪检监督部门要将廉政建设与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深度融合,将内部控制的制衡原理和流程控制机制充分融入到纪检监察中,将内部控制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着力构建事先防治和事后惩治相辅相成的反腐倡廉机制。与内部控制相关政府监督部门建立沟通及信息共享机制,在党风廉政建设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考核内容中,增加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执行评价结果,以此为依据确定重点监察单位,从而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力,实现内部控制的最高层次目标----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4.人力资源部门监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纳入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将内部控制监督与绩效工资总额核定、干部考评机制与升迁、奖罚相结合,保证内部控制的全员参与。

5.主管部门监督大多行政事业单位均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这些主管部门与所属单位行政上有隶属关系,专业业务相类似,主管部门开展系统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具有独特优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行业工作性质及特点,制订符合行业特性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和考核评价办法,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内设的财务、内审和监察机构等监督职能,加强对本系统各单位内控规范实施情况的督导。

(二)建立社会中介机构监督机制近年来,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正性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借鉴社会中介机构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中介力量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行专业性的审计监督,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健全和完善。尝试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采购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以弥补政府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抓好对社会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管,规范执业环境、执业程序和执业标准,督促中介机构不断提高执业水平。实行中介机构内控监督报告制度和管理建议书制度,督促中介机构建立反馈机制和长效追踪评价机制。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加强社会中介机构与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和机制,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三)完善内部控制报告制度、建立考核、问责机制依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创建内部控制报告数据库,组织开展内部控制报告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

建立评价考核及结果运用机制。组织和指导本地区内部控制考核评价工作,扩大考核结果的影响,要求各级内部控制联合领导小组建立通报机制,将各单位内控建设情况和实施绩效作为安排单位部门年度预算和核定绩效工资总额的重要依据。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篇4

强化责任着力抓好内控制度执行

要切实发挥内控办组织牵头作用,通过工作实践进一步明确、细化各级内控管理机构的责任,督促各单位坚持不懈抓好内控制度实施,对单位内部出现的风险及时整改、留案备查,重点防范财政政策制定、预算编制执行等财政核心业务风险,保障财税体制改革任务顺利完成。重点抓好内控风险事件应对过程的报告、统计、考评工作,监督各单位及时、完整报告风险事件,对风险事件及其应对情况进行通报。建立内控考核评价体系,与现有年度工作考核机制有机结合,促进各单位内控管理责任和风险防控意识的不断增强。进一步加强责任追究,对内控风险事件发生单位和责任人,以及不报告、未及时、未如实报告风险事件的单位和责任人严肃问责并进行通报;对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特别是对内控工作重视不够、内控制度落实不力、内部管理混乱、多次发生风险事件的单位及责任人要通报批评,严肃执纪问责。

完善内控制度和办法

为进一步完善现有三级内控制度体系,确保将各个业务中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融入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内控办将积极协调有关牵头单位及时修订、调整、完善现有专项内控办法,做好现有文件的清理和现有制度的完善工作,制订颁布《世贸规则履行内部控制办法》《财政部机关预算资产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办法》,起草、制发《财政部内控风险事件处理和结果应用办法》《财政部内控检查办法》,要求部内各单位、专员办根据专项内控办法和相关内控制度的变化及时补充完善内控操作规程,建立正常的内控制度完善机制。同时,切实推进全力做好内控信息化工作。

建立内控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结果运用

为对现行内控基本制度、专项内控办法、操作规程的有效性,以及财政部内各单位、专员办内控工作的成效进行及时、系统的考核与评价,财政部内控办将抓紧拟定和实施考核评价办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研究与实践逐步建立一套符合财政部业务特点的,科学、合理、严谨、公平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逐步完善内控考核评价的结果应用机制,与年度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有效衔接。

与此同时,内控办将内外结合,建立内控有效性验证机制。内控办将充分利用对外监督检查和外部审计的成果,发现和验证部内单位内控存在的问题,与审计问题整改工作进一步结合,促进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积极探索内控与内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内审对单位内控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建立内控有效性验证机制。对日常管理中发现或举报反映出的内控问题,将采用重点检查的方式予以查证。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该规范的实施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并且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运作提供重要的指导。

一、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

2000年底,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第8号,规定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在其年报中出具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合理性的自评报告,并委托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出具评价报告。

2001年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1号――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招股说明书》规定,发行人应披露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自我评估意见。注册会计师指出以上“三性”存在重大缺陷的,应披露并说明改进措施。

证监会于2001年制定、2004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规定年度报告中,监事会应对“公司决策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有无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发表独立意见。

2006年5月,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具体要求。

为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投资者合法权益,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称“上交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以下称“深交所”)分别于2006年6月和2006年9月颁布,并分别于2006年7月和2007年7月实施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两个证交所都明确规定在其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都应提供内部控制报告自评报告。该指引是我国第一次出台的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文件。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规范中规定,企业应将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提出的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并要求企业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二、新规范颁布以前,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现状

(一)缺乏对内部控制责任主体的统一规定。旧规范中,证监会并没有明确指明责任主体,而只是指出由监事会对本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发表独立意见,而没有明确落实董事会和经理层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体责任。深交所颁布的《指引》中规定,由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将检查监督情况形成内部审计报告报送董事会和列席监事。而上交所颁布的《指引》则将内部控制的监督权赋予专门职能部门,并规定该专门职能部门在年度和半年度结束后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控制检查监督报告。那么根据这一规定,该专门职能部门可以是审计部门,也可以由各个公司根据本公司的特点和组织结构设置。

(二)缺乏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求。旧规范中提到的内部控制相关内容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分别是从报表审计的角度和企业会计控制角度进行规范。在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制定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仍处于自愿披露阶段,这导致了上市公司会尽可能选择对其有利的信息进行披露。而且,大多数内部控制信息散见于年度报告的相关部分中,虽然只有少部分企业开始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审核报告,但是绝大多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形式不统一,披露的内容过于简单和形式化。总的来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的信息含量仍然较低,因而分析和利用价值也偏低。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不力。目前,我国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中并没有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表意见,从而难以保证其可信性。内部控制的评价和鉴证是保证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当前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在报表审计的过程,即内部会计控制部分。由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报表审计的同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有一定难度。在进行专项鉴证业务时,又缺少统一规范的执业标准,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同时,监管部门也缺乏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总的来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

三、新规范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改进

(一)统一规定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新规范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各个主体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分别进行了规定:“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企业应当明确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方式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企业应当跟踪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并就内部监督中发现的重大缺陷,追究相关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的责任。”这一规定明确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相关主体的责任,而且建立了问责机制,强制性地规定各责任主体为各自相关的责任负责。

(二)强制性要求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新规范规定:“企业应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式、范围、程序和频率由企业根据经营业务的调整、经营环境的变化、业务发展状况和实际风险水平等自行确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旧规范只是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指出单位“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旧规范对于本企业内部控制健全性的评价是出于自愿。因此,相对于旧规范而言,新规范对内部控制的规定由非强制性转为强制性。

(三)加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部监督力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无论是自愿性还是强制性,均是指把本企业内部控制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而新规范除了强调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外,更加注重“事前”和“事后”的控制和内部监督。根据新规范:“企业应当建立反舞弊机制,明确反舞弊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有关机构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规范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程序,并且把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作为反舞弊工作的重点”。新规范还指出,企业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设置举报专线,明确举报投诉的处理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理要求,确保举报、投诉成为企业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应当及时传达至全体员工。

(四)健全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传达机制。新规范规定,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信息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加以解决,重要信息应当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这一规定,有效地促进了内部控制信息从内到外、从外到内、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传递与沟通,有利于对外披露真实、完整和可靠的内部控制信息,这是旧规范中所不曾要求过的。

四、几点思考

(一)新规范中仍然没有明确规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旧规范中,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缺乏统一要求,主要有公司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层陈述、招股说明书中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报告及结论性意见、上市公司的单独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等形式,使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较强的选择性和随意性。

新规范规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式、范围、程序和频率由企业根据经营业务的调整、经营环境的变化、业务发展状况和实际风险水平等自行确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可以看出,新规范还是没有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做出明确的、统一的规定,选择性和随意性仍然存在。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范中缺乏对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做出明确的规定,应该要求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提供可参照的基本样式,以降低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选择性和随意性,提高信息的明晰性、可比性及决策有用性。

(二)做好各项规范的衔接工作,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体系。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技术性指导。我国的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财政部均在不同时期出台了各自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或意见,比如《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各项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不同,给企业的选择增加了难度。

如今,新规范出台了,但仍存在与旧规范如何衔接和应用的问题。对于以前的规范和原则是有选择地继承使用还是全盘否定?对于新规范是在全国上市公司中统一实行还是分行业执行呢?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实践中会带来很多麻烦。因而,监管部门应该在相关规范制度中明确可供选择的内部控制标准,或在以后的规范中做出相应的说明。

同时,我国应该参照美国CoSo报告,把现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加以有效的整合,做好各项规范之间的衔接,建立我国统一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全国范围内从上而下的贯彻执行,强化企业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

(三)以强制性披露为主,自愿性披露为辅,鼓励实行自愿性披露。新规范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行强制性的要求。笔者认为,强制性披露可以起到规范和强化监管的作用,但自愿性披露同样是不可忽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正处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初级阶段,应该以强制性要求为主。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的动力越发具备,监管部门也可针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定指南,以引导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企业自愿披露的信息作为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一旦对外披露,必须与强制性披露一样,接受必要的监管和约束。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内部控制信息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公司将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约束机制,从而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

(四)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新规范的相关条文仍然缺乏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一是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核。为了保证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鉴证服务,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的审核报告。注册会计师也可以聘请有关的专家帮助工作,对有关管理控制进行评价。因此,应当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审核;二是加强有关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虽然有注册会计师的合理保证,但是不可避免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不失去审计客户而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核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地实施监督检查。在强制要求披露和审核内部控制报告后,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证券交易所,应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审核情况的监管,对上市公司不按规定披露有关内部控制情况,包括不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虚假的信息或者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审核意见等问题,应当予以惩处。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彭习锋.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11.

[2]陈艳,董美霞.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8.12.

[3]宋蔚蔚.对新规范下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8.12.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篇6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问题实施方法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但很多企业普遍存在控制体系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提高企业应对风险挑战,把握发展机遇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内控评价的现状和问题

2008年-2010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了内控评价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政府监管部门将进行监督检查。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评价组织在企业所处的层次偏低,内控评价组织缺乏有力的后盾;二是内控评价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要求,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三是缺乏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缺陷认定未提出统一标准,要求由企业自行确定;四是对内控评价认识不足,管理层对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观念淡漠,认识不足。

二、内控评价实施方法

本人从事公司内控评价工作已两年,总结这两年经验和教训,结合内控规范的要求和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提出一套内控评价实施流程和方法,与大家探讨。

(一)建立内控评价组织机构

内控评价是全公司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组建内控评价组织机构非常必要,可建立两层次的内控评价机构,一是组建公司内控评价工作组,负责公司内控评价工作的组织、内控缺陷及内控报告的审核工作,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组长应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成员应包括企业管理、内部审计、财务等主要部门负责人;二是年度自评价项目组,负责当年度内控自评价工作,出具内控自评价报告,一般由内部审计部门牵头负责。

(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内控评价工作组定期组织内控制度梳理工作,目的是查找制度设计缺陷,完善公司管理制度。首先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中18板块的内控措施,对照公司相应内部管理制度,查找公司制度设计缺陷,然后结合公司实际,判断和缺陷影响程度,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时间等内容;最后向制度编制部门下达整改通知书。

(三)风险库建立

内控评价工作组每年根据内控评价应用指引及讲解中列出的内控风险,编制出本公司可能存在的内控风险,然后组织相关部门分别对内控风险进行风险程度评分,并按风险程度大小排序,建立内控风险库,明确公司主要风险所在,并为下一步的内控自评价指明方向。每年应对风险库进行更新,确保风险库能有效反映当前阶段公司的风险实际状况。

(四)内控自评价阶段

内控自评价是指由公司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果、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内控自评价一般由内审部门牵头实施,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开展内控调查问卷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和公司实际,针对18个板块业务内容,设计出一套内控调查问卷,并下发给相应业务职能单位填写,内审部门汇总调查问卷结果,并将此作为选取重点测试板块等的依据之一。

2、制定内控评价方案

主要应包括:成立内控评价项目组,可以由内审部门、企管部门、财务部门等单位联合组成;确定评价范围和重点内容,应实行全面评价,但需突出重点业务和高风险业务,可根据风险排序和内控调查问卷结果等选择;编制内控评价测试底稿模板,可以参照内控指引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来设置测试关键控制点;确定测试样本选择方法和样本规模。

3、实施评价工作

首先对通过穿行测试,排查内控制度设计缺陷;然后按照方案制定的抽样方法和样本规模,选择业务样本;第三是对选出样本实施实质性测试,判断是否存在内控运行缺陷;第四是编制缺陷底稿,并由被评价部门书面签章确认。

4、认定内控缺陷

内控缺陷认定应由项目组初步认定,提交内控工作组讨论和认定,对重大缺陷,应由董事会予以最终认定。

5、分析内控缺陷

对缺陷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较大的缺陷和内控薄弱环节,形成书面内控缺陷分析报告,提交内控评价工作组和董事会。

6、撰写内控评价报告

内控评价报告可分为对内报告和对外报告,其中对内报告没有固定格式和要求,主要以满足公司决策层和经理层的需要为主,对外报告则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五)整改提高阶段

针对发现的内控缺陷,内控评价项目组提出整改建议,经审核批准后,向整改责任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并提交书面反馈。内审部门应定期组织整改跟踪检查,确保成效。

三、内控评价应注意的方面

(1)严格复核和审核缺陷底稿,确保缺陷证据的必要性和充分性,文字描述必须清楚、无歧义,避免引起争议。

(2)科学制定抽样方法和确定样本规模,对样本量小的,可采取详查法,对样本量大的,可以采用分类随机抽样法。

(3)提高缺陷认定标准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认定标准可包括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

(4)不断强化整改落实效果。应将整改情况与单位绩效挂钩,并建立和完善整改信息库,以随时掌握整改进度和关闭情况。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篇7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防范舞弊实施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01.072

oninternalControlofadministrativeinstitution

SHaoHuiling

(anhu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Bengbu,anhui233000)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governmenthastriedtostrengthenthereformoftheadministrativesystem,strengthentheinternalmanagementmechanismandstrictlycontrolthecorruptionintheadministration.theinternalcontrolisagoodhelpertoassisttheadministrativeunitstocarryouttheinternalcontrolandpreventfraud.thegovernmentdepartmentsshouldmakethesystematicresearchandanalysis.

Keywordsadministrativeinstitution;internalcontrol;preventionoffraud;implementationmechanism

随着中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公民的维权意识也在逐步加强,政府行政及事业单位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财政预算的披露程度和披露内容才能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心。为了迎合社会需要,媒体也更加关注行政事业单位的费用使用问题与相关经济责任报告。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问题对于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2014年1月1日起全国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至今实物界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无法达成统一观点,也就无法确实完善相关理论体系,制约了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与效率。针对这一现象本出如下分析。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定义

1992年9月,CoSo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nternal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并于1994年进行了局部修订。该报告对于内部控制下了一个权威性的定义,随后,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则》在此基础上完善了政府内部控制的定义:“政府为了实现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而进行管理的组成部分。”

政府内部控制大多是从整体角度出发,但由于各级政府的不同属性要求,对应拥有众多职能部门与分支机构,这使得内部控制难以执行,只能从整体上进行原则性指导。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关注点比较具体,即具体的政府部门或单位,这样内部控制相较政府内部控制要分散。本文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当是为了在实现单位发展目标的同时,能积极有效降低经济活动中的风险,而由单位领导制定相关制度程序与实施措施,要求单位配合实行并反馈的动态过程。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范围

从不同角度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会有不同的划分,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单位与实施的具体活动不同的角度考虑,将内部控制范围分为主体范围和客体范围两个概念。

美国审计总署认为政府内部控制主体是“组织”。但这并没得到统一,有的研究者认为主体是政府工作人员或由工作人员组成的群体组织。又因为我国特殊国情,主体范围更难于确定。广义上行政单位范围非常广,包括行政、党、团机关等在内的各行政类机构。狭义上的行政单位范围比较小,概括地说就是指政府部门。我国事业单位则具有自身独特性,它与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事业单位一起,隶属于非营利部门。近几年,我国进行了事业单位改革,对事业单位划分进行了部分变动。本文赞同刘永泽先生的观点,根据他的观点描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体范围包括广义上的行政单位、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营性事业单位和其他附属单位,其中其他附属单位根据相关概念较为容易确定与区分。由于事业单位不似其他单位以盈利为目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也会相较有不同,但不可能抛开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独立建设,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加以改进会更合适且更有效率,相同的,经营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也应当避免独立建设,可以按照相关规范加以改进,同理,公益性事业单位按此方法对内容与特点进行建设。

客体范围所指较为简单,即单位收支及其相关经济活动。但由于经济活动内容较宽泛,内部控制无法普遍适用,还需等国家完善相关条件才能进一步确定范围。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目标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实现、提高经济效率和效果。根据这一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义,政府内部控制的核心便是行为合法合规、政府资金调用安全、财务报告真实完整。行政性事业单位有几个特点:(1)不存在战略目标,内部控制应该以防范舞弊,预防腐败为最终目标;(2)为公共提供服务,具有非营利性,通过公共服务效率反映绩效,从而促进合理的资金分配、预算管理等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3)企业内部控制的合规目标、资产安全目标、报告目标,与行政事业单位大体相同,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其内部控制应更加侧重合法合规目标。

完整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不可缺少目标这一必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不同的控制层级,使得各个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存在着不同,且内部控制目标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内部控制目标体系。

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要素

对内部控制的内容研究,归根结底是对基本要素组成的研究,决定内部控制的内容和形式的是这些要素及要素的构成方式。在规范中,内部控制五要素为内部环境、分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与企业内部控制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侧重方向也会不同,所以在要素上也有区别。行政事业单位的要素根据全面性、制衡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等原则配合设计并得出具体内容。

4.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单位文化、人力资源政策等,这些内容需要单位领导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安排。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会是单位建成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要素涵盖了内部控制指引的这些方面。其中,治理结构是重中之重,行政事业单实施内部控制应先从治理结构等入手。只有得到高层与领导的重视内部控制才可能取得成功。如果连单位的主要领导人都,或者不能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而上下级串通舞弊,内部控制必然会失效。内部控制是通过人来实施,个人行为必须合法合规,忠于国家。

4.2风险评估

风险是指企业为完成目标会采取不同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本身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的发生会给目标的实现带来影响。根据影响程度不同会有相关划分,比如从能否分散的角度考虑就可将风险分为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风险评估就是对与目标相关的经济活动中不确定事项及时识别、有效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应对策略。有效的风险评估有助于制定出合理策略来降低风险,风险评估主要有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等环节。单位合理组织人员或外聘人员有效完成风险评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过程。为了及时了解内部和外部单位所面临的多种不同风险,单位须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目标,设立可辨认,可分析,可管理的相关风险机制。本文认为,内部风险评估主要应由领导确实负责来完成,如果领导层不负起责任,风险评估将没有现实意义,在必要时单位应寻求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外部风险多为系统性风险,与国家政策和市场发展有关,难以准确处理,需要单位密切关注国家及国际间发展,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事业单位,所以相较而言外部风险会小很多。在充分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后对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程度性评估,同时,应当重点关注剩余风险,这种风险难以规避,即便采取了相应措施也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单位管理层在对相关风险可能性及其后果和成本效益进行评估之后,为使剩余风险处于期望的风险程度之内,需要制定实施一系列的策略。

4.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针对单位具体的业务和事项,运用相对应的控制手段去具体实施控制。也就是在进行了风险评估后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将风险降至最低。这一过程较为具体化,对应不同的事项采取措施也会不同,由相关规范可知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绩效考评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等。单位可以按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控制活动来降低风险。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想要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按情况采取手工与自动控制相结合,防护性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让措施更有效。

4.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指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在单位上下级之间,单位内外部之间传递反映。现今是信息化时代,不健全的信息沟通体系无法使得单位之间、单位与外部之间做到及时充分交流,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失效,单位承担巨大经济风险。它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合理化的信息与沟通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等环节,如今社会发展迅速,想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有效性、完整性的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多变。

4.5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单位为了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而对自身内部控制进行真实评价,严格监督检查内部的建立与实施情况的过程。对于它反映出的内部控制不完善之处,单位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加以修正,避免内部控制失效造成的巨大风险和损失。内部监督可以说是对内部控制进行控制,领导对这一过程真实负责,是有效地保证内部控制实施的关键。本文认为既然监督情况如此重要,其作为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不应该以书面形式以外的形式记录,口头形式在很多情况下不够正式,在出现问题时不能作为处理依据。将内部控制不完善之处以书面方式记录,也能方便上下级传达。信息的传递重在及时,内部监督报告也不例外,单位应建立畅通渠道传递报告,使得上下级之间信息能够及时传递,避免耽误时间导致问题处理不及时。同时,为能更好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单位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缺陷纠正、改进机制。

5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

本文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内外各方面内容,协调各方关系,做到单位上下全体人员的协同参与和相关部门的齐抓共管,即领导切实负起自身责任,不偏私、不舞弊、公正廉明地应对每项经济活动;单位人员应严格履行自身义务,遵循内部控制措施,遵照职业道德规范。单位应该真正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机制,做到高效办事、作风清廉、廉政建设切实有效。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控的几个问题[J].内部控制研究,2013(1).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篇8

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实现绿色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上级公司规定,结合我项目部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的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第三条

各分包单位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第四条

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到人,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第五条

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项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第六条

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

第七条

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原则,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掌握不生产。

第二章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职责

第八条

项目部及各所属分包单位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责任主体。

第九条

项目经理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和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生产副经理,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过程负领导责任;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评审,确定安全隐患级别,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安全员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管理责任。

第十条

项目名业务口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管控责任;安全员对安全隐患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巡查、归档责任。

第十一条

各分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员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及风险管控负监督检查责任;分管负责人(工长、班组长)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制定分管范围内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分管范围内高级风险的管理责任人;项目、分包单位总工程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辨识出的风险负责组织评审分级,确定治理措施,并将评审结果落实到各责任人;安全员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辨识及其治理负监督管理责任;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有监督、归档、分析和上报的责任;分包单位负责人,对班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全面责任;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对本分包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技术管理责任,负责制定整改的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班组长,对本班组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接责任;职工个人对本岗位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接责任。

第十一条

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保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所需的资金,安全费用应优先用于安全隐患的治理与风险的控制。

第十二条

分包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应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的管理职责。项目部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三章

隐患排查治理

第一节

隐患分级分类

第十三条

根据安全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大小,安全隐患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项目部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十四条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梳理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人。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按照解决的难易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

a级:难度很大,项目部解决不了,须由公司或属地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

B级:难度较大,项目部解决不了,须由公司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

C级:难度大,分包单位解决不了,须由项目部解决的安全隐患。

D级:班组、项目部安全部门能够自行解决的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

对安全隐患应及时梳理分类,汇总分析。从生产(管理)部门和专业角度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施工安全隐患分类:管理、临边、洞口、机电、脚手架、消防、作业平台,其它安全隐患分类由各分包单位确定。

第二节

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办法

第十六条

安全隐患排查分四级:分包单位、班组、职能科室、项目部。

事故隐患排查流程图

班组排查

职能科室

项目职能部门排查

项目部排查

项目部技术评审定级

项目经理确认

aBC级事故隐患上报公司

公司安全、行保部排查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图

事故隐患档案

一般事故隐患中的a级

一般事故隐患中的B级

一般事故隐患中的C、D级

重大事故隐患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

治理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进行整改落实

项目部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

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与不合格

隐患整改复查

销档

第十七条

各分包单位应结合实际和专业特点,从人、机、环、管四方编制隐患排查表,避免隐患排查治事理过程中的人为失误。

第十八条

项目部每月排查二次安全隐患;项目部各业务口每周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并检查治理情况;分包单位每日排查不少于二次安全隐患并将排查治理情况报项目部安全部门备查。

第十九条

对严重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现象和重复发生的隐患作为安全隐患一并排查治理。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任何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均有权有责任有义务向项目部安全部门汇报。

第二十一条

分包单位对每周、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坚持“谁主管、谁治理,谁验收、谁负责”原则,确定责任人、隐患等级、治理措施,进行登记,上报项目部安全部门。

第二十二条

班组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当班整改消除,并做好记录。当班确实解决不了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向项目部安安全部门汇报,并制定具体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组织生产。

第二十三条

一般安全隐患中的C级和D级由本单位按照“五落实”即:落实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资金,的要求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限期整改的隐患,及时建档编号,由整改责任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报本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销项,安全员对C、D级安全隐患的整改验收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第二十四条

项目部各专业部室要经常了解各分包单位施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督促整改。对安全隐患项目部按相关要求实行挂牌跟踪管理,由专人监督落实。a级隐患上报公司,按公司要求整改;B级隐患由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落实,明确整改负责人,各分包单位根据主管部室处理意见制定初步整改方案和措施报相关部室,由相关部室组织审批确定后按照“五落实”即:落实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资金的要求进行整改,由项目部首先对整改情况组织验收,合格后报请公司相关部室组织验收。对隐患进行闭环、销项,安全部对B级隐患排查治理及整改验收情况组织检查;C级隐患由项目经理负责落实,由项目部明确各职能部门整改负责人;D级隐患由各分包单位负责整改落实。

第二十五条

项目部及各分包单位要把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纳入施工管理责任范围,并根据安全隐患治理要求,由各分包负责人负责有关隐患治理措施及落实工作。

第二十六条

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由公司相关部门组织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制定并实施安全隐患治理方案。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部门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二十七条

对重大安全隐患由公司实行挂牌督办,项目部负责具体牵头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结束后,由相关专业部室组织验收、销项。公司安全部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察、复查。

第二十八条

重大安全隐患治理结束后,项目部与各分包单位应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编写评估报告,并将评估报告送报公司相关部门及安全部。

第二十九条

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及时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公司相关部室报告。

第三十条

在安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工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工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施工生产、设施、设备,应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五章

信息报告

第三十一条

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各相关业务口及分包单位应当及时向项目部安全部门报告。

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内容应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初步方案。

第三十二条

各分包单位及项目部各业务口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中的a、B、C级安全隐患,汇总后于当日报项目部安全部门;各分包单位及专业分包单位,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中的a、B、C级安全隐患应及时向项目部安全部门汇总;各分包单位及专业分包单位上报的安全隐患a、B级隐患及排查出的a、B级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于当日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长。安全隐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须每日上报,直至安全隐患整改完成。

第三十三条

每周、每月、每季对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第二日前报项目部,由项目部安全部门汇总分析并分别于第二日统计分析送报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签字。

第三十四条

项目部成立安全隐患检查评审组,每月负责对各分包单位上报的重大安全隐患和a级、B级隐患进行最终评审定级。对列入a级安全隐患须由公司协调解决的,由公司以正式文件向项目部提交隐患整改书面通知书。

风险预控管理

各分包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全面辨识本单位施工生产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各分包单位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

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辨识范围覆盖所有施工活动及区域;

3、风险评估采用LeC评价法,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值),

确定D值即危险程度,D值大于160为高级风险,责任人为分生管施工生产领导,

D值在70~160之间为中级风险,责任人为职能部门负责人,D值小于70为低级风险,责任人分包单位负责人。

4、每季项目部、分包单位根据下季度生产计划安排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预控措施,项目部编制风险预控手册,分包单位编制风险预控明细清单,各岗位工种编制风险预控卡,职能业务口管控风险预控手册,各岗位工种持风险预控卡上岗。

5、每月职能科室对分管分部、分项工程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分包单位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更新风险预控明细清单。

6、各生产班组每班召开班前讲话(教育)会,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对风险采取措施予于消除,对大的风险及时汇报。

7、凡是有新设计、新工艺、新环境、新设备、新设施时,必须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8、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组织相关专业,班组长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风险预控手册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危险源监测

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并确保:

1、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并在风险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

2、危险源监测设备(确实需要的情况下)定期检验,确保灵敏、可靠;

3、危险源监测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相关信息能及时录入管理台帐。

三、风险预警

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使项目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1)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

(2)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微信、QQ群),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

四、风险控制

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执行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中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风险控制程序,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1)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动、反映、警示的原则;

(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施工生产的运行模式;

(3)制定年、季、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应以上年、季、月度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充分考虑本年、季、月度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

(4)编制《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方案》、《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应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

(5)在高级风险范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施工管控程序。

五、信息与沟通

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建立信息沟通程序,以确保员工与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并可相互沟通、告知,(微信、QQ群),单位应确保:

(1)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和制定、评审;

(2)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标准、管理措施的制定;

(3)员工了解谁是现场或当班安全风险负责人;

(4)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并留有记录(班前教育记录并签到)。

六、财政保障

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根据存在的风险制定安技措施投入计划,保障管控风险的投入、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并应做到:

(1)建立《事故费用评估报告》及年度《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并对降低风险的投入进行相关分析;

(2)对单位年度事故损失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记录齐全;

(3)对单位年度安技措施费用投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对未按计划完成的投入进行分析,记录齐全。

七、评审

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风险预控管理进行评审,以确保风险预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1、每年年底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工程师对各分包单位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印发风险预控手册;

2、每月各分管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本施工范围内的危险源再进行辨识和评估,对新的或升级的风险重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如有变化重新修订风险预控明细清单;

3、每月各职能口,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分包单位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再进行辨识和评估,对新的或升级的风险重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如有变化重新修订风险预控明细清单;

4、班组每天早班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审。

北京城建七

项目部

2018年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篇9

一、财务报告审计相关概念

1.财务报告的定义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2.财务报告构成

财务报告审计建立在真实、合法、完善的财务报告基础上,因此,要想做好财务报告审计,必需了解财务报告的构成,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3.财务报告审计的构成

财务报告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和报表附注的审计。

二、财务报告审计的具体过程及方法

《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对财务审计报告过程做出了详细规定:

1.财务报告审计的目标与范围。

①财务审计的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活动要达到的境地,主要取决于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的以下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a.真实性,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相关会计信息与实际财务收支状况和业务经营活动成果符合程度;

B.合法性,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要求;

C.效益型,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具体是指经济活动是否做到了节约,效率和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2\*GB3②财务报告的审计范围。

a.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财务报告审计的企业单位,如:各类证券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

B.审计业务约定书约定的被审计单位会计报告期内与财务报告有关的事项,以及影响注册会计师做出专业判断的所有方面,如: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承诺、亏损合同、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环境污染整治等常见或有事项;

C.被审单位会计报告期内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

2.审计计划。审计主体决定审计计划,每一类审计都包括准备、实施和终结三个必经阶段,在财务报告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事项、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出审计计划,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作为实施财务报告审计工作的依据,以保证及时、有效地进行审计工作。

3.审计实施。涉及被审计单位和注册会计师,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是实施审计的重要保证。

①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报告审计过程中的主要责任。

a.及时提供注册会计师所要求的全部资料,并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

B.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随时介绍有关情况,及时解释注册会计师提出的问题。

C.按照约定条件向会计师事务所及时足额支付审计费用。

②对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中的要求。

a.按照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严格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

B.一般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必要时采用检查、监盘、函证、分析复核等方法,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C.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对发现的被审单位会计账目和财务报告中数据、内容或处理方法方面的错误,提出改正意见和调整说明。

D.对审计工作认真进行记录,认真研究并整理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及时出具审计报告。

三、财务报告审计内部控制测评

内部控制是由各基本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决定着内部控制的内容与形式,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方面,主要由如下两个部分组成:

1.内部控制主要环节

主要包括:岗位责任控制;编制程序的控制;会计稽核控制;报送时间控制和公司治理层面的控制。其中编制程序的控制由结账控制、对账控制、试算平衡控制组成,会计稽核控制由报表内容控制、编制方法控制和审核控制组成。

2.内部控制测评

充分运用各种审计方法,通过审阅公司的帐、表或进行实地监察,验证企业所设计的报表编制程序的健全性及有效性,并检查各岗位、各环节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分工是否明确,相互间的制约、协调机制是否合理,相关责任制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等。

检查编制财务报表的准备工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充分、有效,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日和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是否一致,是否按规定程序,认真进行结账和对账,不明原因是否按规定进行调整,是否进行试算平衡等。

四、财务报告审计的意义

1.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股东(投资者)主要关注投资的内在风险和投资报酬,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审计,能提供有关企业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利润分配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2.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债权人主要关注的是其所提供给企业的资金是否安全,自己的债权是否能够如数收回。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能着重为他们提供有关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政府相关机构最关注的是国家资源的分配和运用情况,需要了解与经济政策的制定、国民收入的统计等有关方面的信息。为此,财务报告审计提供有关企业的资源及其运用、分配方面的情况,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改报告篇10

关键词:内部审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1.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和控制体系、责任追究制度、考核奖励机制尚不健全,审计质量评价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考核制度难以得到真正落实,内部审计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2.审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审计计划不够科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审计覆盖面不够;审前调查不充分,对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未进行初步评估;审计方案制定简单,审计重点不突出,对审计工作缺乏指导作用。

3.审计手段较简单。审计方式方法单一、不科学,对内部控制制度测试不重视,抓不住审计重点,凭经验泛泛而审,对问题查不深、查不透,浪费时间和人力。

4.审计工作标准不高。审计取证方式单一,取证有一定的盲目性,证据的充分性有余,相关性不足;审计工作底稿定性、引规、处理不准确,三级复核制度流于形式;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审计决定和结论执行不到位;审计问题缺乏深层次的剖析,审计成果利用不到位。

5.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一是审计人员敬业精神、责任心不强;二是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二、提高审计质量的措施

(一)重视职业能力培训,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

1.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相关审计责任教育,督促内部审计人员廉洁自律,树立业务精湛、廉洁高效、团结精干、充满活力的内部审计队伍形象,增强审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由于内部审计业务涉及的知识面广,更新快,内部审计机构必须抓好审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学习班、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内部培训;选派审计人员参加国家、省及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班,并与兄弟单位加强业务交流;鼓励审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学,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3.加强制度建设,塑造审计良好形象。一是建立和完善统筹配置人力资源的良性机制;二是实行审计轮换制;三是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制度。

(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严格的审计程序是审计质量保障的重要依托,在审计项目执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各个阶段,都要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程序。从制定审计项目计划、下发审计通知书直至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检查,要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严谨规范的工作程序,审计中严格按即定程序、规矩办事,审计过程透明,与被审计单位容易协调,避免人情关系参杂其中,做到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利于审计工作有序进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规范内部审计作业程序

⒈抓好审计计划的制定。一是突出审计重点,抓好经营业绩、经济责任、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常规审计项目,做好审计资源优化配置;二是紧密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开展审计调查、专项审计等工作,积极参与生产经营过程,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三是尝试开展效益审计、风险审计,转变审计思路,丰富和拓展审计内容,最大限度降低管理风险。

2.抓好审计方案的制定。内部审计机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活动等有关情况进行审前调查,在此基础上制订周密的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力量,明确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审计组长及部门负责人应对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审核,确保达到审计目的取得成效。

3.抓好审计实施环节

(1)抓好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环节。

(2)抓好审计查证环节。

(3)抓好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环节。

4.抓好审计报告环节。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活动的最终结果,审计组应对实施阶段取得的审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加工提炼,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涉及重大问题的审计情况,要随时报告,切实提高报告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审计评价中既要反映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也要反映管理中的优点。

5.抓好审计决定整改落实环节。内部审计机构要善于运用审计成果,一是通过综合分析、提炼,查找规章制度上存在的漏洞,从体制机制上提出审计建议,形成汇总报告或专题报告,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规范经营管理;二是紧盯审计决定的整改落实情况,要对被审计单位决定执行和审计建议采纳的情况进行定期回访,检查整改情况,对未落实到位的事项,要求被审计单位写出原因,再次进行批露,继续督促整改,使内部审计真正起到事后监督和事前防范的作用,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1.建立审计报告三级复核制度。建立三级复核制度,要求每一个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按复核程序、复核权限经过审计组长、内部复核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复核,对审计目标是否达到、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审计依据是否可靠等进行确认,严把审计报告质量关,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反映问题,控制审计风险。

2.完善审计工作综合考评制度。建立健全审计工作分级负责制度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各个环节审计人员的负责内容、承担责任事项及责任追究的形式,将审计结果纳入月度审计工作综合考评,激励大家重视审计质量,提高审计质量控制的责任意识。

3.建立审计工作质量互检制度。每年由内部审计机构组织成立检查组,对本级和下级审计部门的部分审计档案,从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文书的应用与规范、审计档案资料的归集三个方面进行检查,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起到互相交流、提高审计质量的效果。

4.建立评先选优制度。内部审计机构应坚持每年开展审计先进个人、优秀审计报告、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等活动,激励审计人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五)充分利用先进审计技术,丰富审计手段

一是大力推广铁路审计系统V5.0的应用,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二是充分利用全路财务管理信息查询系统,建立对重点单位或部门财务运行状况实施重点监控机制,提高审计监督的时效性;三是充分利用先进审计方法,包括审计抽样、统计分析、分析性复核等,快速抓住审计重点,锁定高风险内容,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