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主持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24:13

寒冬主持词篇1

关键词一狗肉

寒冷的冬天,人们非常爱吃狗肉火锅,狗肉营养丰富,而且产热量大,增温御寒能力较强。因此,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是,决不能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了狂犬肉,染上狂犬病。

同时,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吃完狗肉后不宜立即喝茶。

关键词二橘子

橘子是含热量较大的水果,一次性食用过多,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导致“上火”,出现口舌干燥、咽喉肿痛等症状。因此,橘子不宜食用过多,若已“上火”,可用海带50克,洗涤后切碎,煎水代茶饮,帮助去火。

关键词三热饮料

饮用温度过高的饮料,可造成广泛的皮肤黏膜损伤,蛋白质在43℃开始变性,胃肠道黏液在达60℃时会产生不可逆的降解,在47℃以上时,血细胞、培养细胞和移植器官全部死亡,所以不要在冬季经常饮用过热的饮料。

关键词四酸菜

未腌透的酸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将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失去携氧功能。导致全身缺氧,出现胸闷、气促、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此外,亚硝酸胺类化合物还是致癌物,特别是一些国民喜欢使用的腌制品中含量特别高,建议少使用为好。

关键词五饮食宜减辣

在天气寒冷的冬季,不少人喜欢吃辣椒抗寒。可传统医学认为,辣椒虽能驱寒、止痢、杀虫、增强食欲、促进消化,但膳食上应当讲究五味(酸、苦、甘、辛、咸)调和,过于偏爱辣味,易造成脏腑阴阳失调,产生疾病。

肺气过盛:辣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功能,吃多了容易使肺气过盛,耗伤气阴,导致免疫力降低而罹患感冒,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烘热、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上火”症状。

湿热加重:过食辛辣易加重体内湿热,表现为皮肤痤疮、血压升高、痔疮加重和鼻出血等。

因此,属以下情况者尤其要注意在冬季适当减辣:1.体型偏瘦的人。中医认为,瘦人多属阴虚和热性体质,常表现为咽干、口苦、眼部充血、头重脚轻、烦躁易怒。如果过食辛辣,就会使上述症状加重,导致出血、过敏和炎症。

2.甲亢患者。甲亢患者常常处在高度兴奋状态,过量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可加重症状。

3.肾炎患者不宜食用辣椒。研究证明,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辛辣成分常常要通过肾脏排泄,能对肾脏实质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4.慢性胃肠病、痔疮、皮炎、结核病、慢性气管炎及高血压患者。

关键词六砂锅菜

中国人喜欢用砂锅烧菜,使用砂锅炖制的菜肴,由于加热时间过长,动物性食用原料蛋白质降解,水的化解能力减弱,凝胶液体大量析出,使其韧性增加,食用时口感差,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而且用砂锅炖菜,原料中的矿物质、维生素损失率高。另外,由于密封较严,原料中异味物质也难逸出,部分戊酸及低脂肪还存于原料及汤汁中,在热反应中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朱生梁医师最后建议,冬天的日常膳食,可适当增加些“肥甘厚味”的食物,但不宜过多。到了冬季,人体的消化机能比春季、夏季、秋季均为活跃,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强,食量增大,这反映了冬季机体对热能需要的增加。当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平衡,就必须增加体内的代谢率,从而增加对食物的需要量,特别对脂肪性食物的吸收较好,摄食适量的脂肪有较好的抗寒耐冻作用,但不宜过多,以防发生高血脂症和肥胖病。

寒冬主持词篇2

论文摘要:简要介绍了发生树木低温危害的部位和原理,并就此提出了北方地区绿化树木冬季越冬防寒的主要技术措施,为防治冬季绿化树木冻害、确保绿化效果提供了依据。

北方地区冬季至早春苗木容易遭受冻害或“生理干旱”(又叫冻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条枯干,轻则部分枝条受害,重则会全株死亡。银川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长、干燥多风、气温变化剧烈,对苗木的危害很大,尤其是一些常绿树种、新引进的树种和一些抗寒力弱的幼苗。为确保“创园”成果,使树木安全越冬,防止其在冬季发生冻害,在了解低温危害原因的基础上,要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使树木安全越冬。

1发生树木低温危害的部位和原理

1.1根系冻害

因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冻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地,更易受冻。根系受冻,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因此,冬春季节要做好根系越冬保护工作。

1.2根颈冻害

由于根颈停止生长最晚而开始活动较早,抗寒力差。同时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颈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一面呈环状变褐而后干枯或腐烂)。一般可用培土的方式防寒。

1.3主干冻害

一是向阳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因初冬和早春期间,昼夜温差大,皮部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骤降而受冻。二是冻裂(又称纵裂、裂干)。由于初冬气温骤降,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细胞间隙结冰,也可造成裂缝。

1.4枝杈冻害

主要发生在分杈处向内的一面。症状为皮层变色、坏死凹陷,或顺主干垂直下裂。因分杈处年轮窄、导管不发达、供养不良、营养积存少、抗寒能力差等原因导致导管破裂,致使树木来年春季发生流胶。同时,因分杈处易积雪,化雪后浸润树皮使组织柔软,气温突降即会受害。可用主干包草、树杈挂草等方法防寒。但在城市不宜使用。

2越冬防寒的主要技术措施

2.1加强肥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贮藏。春季加强肥水,还可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增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能,保证树体健壮。秋季控制灌水,及时排涝,适量施用磷钾肥,锄草深耕,可促进枝条及早结束生长,有利于组织充实,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时间,从而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

2.2适时冬灌,保证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

合理的冬灌既能保证植物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延长来年开花植物的花期。一般地温高于5℃时,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低于5℃植物根系不能吸水。所以,要在地温低于5℃前浇1次透水。地温低于0℃,土壤会因含水而结冰,这时也要浇1次水以保持根系不被风抽干。当温度更低时,根部冻水可放出潜热,提高温度。所以,冬灌应进行2次,时间为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对油松、樟子松、侧柏等针叶树幼苗可以采取冬灌防寒法。

2.3加强防冻保温措施

2.3.1根颈培土

冬水灌完后结合封堰,在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50~80cm、高30~50cm的土堆,可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2.3.2覆土

早春土壤尚未化冻时,树木根系难以吸收水分。而这时空气干燥、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造成植物生理干旱而枯梢。针对这一现象,在立冬前后可将苗木整个冬季埋在土中,使苗木及苗床土壤保持一定温度,不受气温急剧变化和其他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可减少苗木水分的蒸腾和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利于保持幼苗体内的水分平衡,可以有效地防止冻害和苗木生理干旱而引起的死亡。覆土防寒法适用于油松、樟子松、云杉、侧柏、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幼苗和部分落叶的花灌木,如蔷薇、月季以及常绿的小叶黄杨等。易霉烂的树种不宜采用此法。覆土防寒应在苗木已停止生长、土壤结冻前3-5d(立冬前后),气温稳定在0℃左右时进行。覆土防寒具体方法:用犁将步道(或垄沟)犁起,碎土后向床(垄)面一个方向覆土,使苗梢向一边倒,不要从苗上头向下盖土。覆土要均匀,埋严实,以免土壤透风引起冻害,一般床面南侧迎风面适当加厚覆土。覆土后要经常检查,发现露苗及时补盖。翌年春天起苗前1~2周,气温稳定在5℃左右时开始分两次撤土,不要在大风天撤土,这样有利于缓苗,使其逐渐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撤土不宜过迟,否则覆土化冻下沉,黏附苗木,影响生长,且不便作业。撤土后要及时灌溉,以防春旱。

2.3.3架风障

为减轻寒冷干燥的大风吹袭造成树木冻旱的伤害,可以在树木的上风方向架设风障。风障材料常为高梁杆、玉米秆或芦苇捆编成篱,其高度要超过树高。常用杉木、竹杆等支牢或钉以木桩绑住,以防大风吹倒,漏风处再用稻草在外披覆好,绑以细棍夹住,或在席外抹泥填缝。此法用于常绿针叶树幼苗或一些珍贵树种和新引进树种阔叶树幼苗的防寒中。

2.3.4涂白与喷白

用石灰加石硫合剂对枝干涂白,可以减小向阳面皮部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受到的伤害,并能杀死一些越冬的病虫害。涂白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之间,不能拖延涂白时间,温度过低会造成涂白材料成片脱落。树干涂白后,减少了早春树体对太阳热能的吸收,降低了树温提升的速度,可使树体萌动推迟2-3d,从而有效防止树体遭遇早春回寒的霜冻。对花芽萌动早的树种,进行树身喷白,还可延迟开花,以避免晚霜的危害。

2.3.5塑料薄膜防寒法

该防寒法近年来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如苗床幼苗云杉、侧柏、桧柏等床作播种苗采用铁筋、竹片在苗床上支撑成拱形,上覆盖塑料薄膜作成小拱棚,四周用土埋严,简便易行。也适用于道路分车带内各类灌木和草、花的越冬防寒。另外覆膜前要灌透底水。此法保温保湿,温湿度适宜,管理方便。若遇冬季寒冷,可在塑料拱棚上面再覆盖厚草帘起防寒保温作用。

2.3.6药剂防治法

用防冻剂进行结冻前的防冻喷雾,一般喷施3~5次。

2.4春季养护管理

2.4.1春季,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地过早拆除,要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防止苗木的不适应。保温棚拆除可根据天气状况,一般本地区防风障拆除时间在3月底、清明过后。为避免树体遭受风害,可提前在保温棚东南侧打孔放风,待树木适应后方可全部拆除。

2.4.2浇水、施肥

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温为主,因此可适时浇足春水和增施有机肥。通过给树木浇水、施肥,使树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且有利于生根。

寒冬主持词篇3

风雨凄凄、寒风侵肌、风刀霜剑、雪虐风饕、寒风刺骨、北风呼啸、朔风凛冽

形容冬天寒风句子

1、数九寒天,冰封雪地,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地在颤抖,河冻地僵硬了,空气似乎也要凝固起来。

2、迎来了冬,我的第一感觉是寒冷寂寞。是冬的冷清让懂得如何冷静,我明白了,不是一切的寒冷都会让人失意。

3、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了。早上,呼呼呼,寒冷的北风吹在人们的脸上,像刀割一样。青蛙不再唱卡拉oK,树木像一把把光秃秃的扫把,上面结满了冰凌。

4、这个冬季,是寒冷的,雪,一直飘,看着,让人不寒而栗。人们都不愿出门,不愿被那寒冷的气息包围,就连小星星,也不愿待在天上了,让这深夜显得更苍茫寂寞了。

5、今年的冬天又是一个寒冷的严冬,冷的人们直打哆嗦,仿佛整个地球放在一个冰冷的水箱里。

6、与闷热的夏日不同,冬日的寒风是真真实实地扎进血肉的,呼啸的疾风狂躁地卷着冰冷而来,冬天这个季节,如一把叛逆的利剑,透支着少的可怜的温暖,使放荡不羁的寒冷汹涌而来。

7、冬天,户外那粘满霜雪的柳树上尽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上,格外壮观。

8、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9、寒冷的严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地睡着了

10、雪下起来了。多么美丽的雪花呀。在初冬刚来到的时候,雪花就及时地报告了冬天的来临。

11、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行人的脸上。

12、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13、冬天的风冷,可它坚强了我的筋骨;冬天的风烈,可它锤炼了我的毅志;冬天的硬,可它能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冬天的风柔,因为它那严酷的面容下,包容着一颗爱心。

14、寒风中,我裹紧了厚重的大衣,喘着不均匀的粗气,迈者颤抖的脚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凄凉的夜迷茫不了我那坚定的方向,昏暗的路灯照明了要前行的远方。寒风割在我的脸上,没有留下醒目的伤痕,然而带来了冰冷的疼痛。

15、放下手中的笔,用手揉了揉略微疲倦的双眼。忽然间一股寒意袭来,不禁打了个冷颤,走向窗前一看,下雪了。回视房屋中的一切,似乎都显得有些陈旧。风吹来,窗户发出一阵阵“咯吱咯吱”的响声,吵的人有些心烦,出门看看吧!兴许能发现些什么。

16、冬天的风擅长“偷袭”。总是在我们身在雾中找不着北的时候,给我们重重的一击,犹如闪着寒光的刀片在脸上划过。如非我擦了润肤霜,它肯定会给我留下些记号,在回家时感到十分狼狈。

17、风吹来,虽然是一丝丝轻轻的风,但这风好像将冬天所有的寒冷都聚集到一起。撒在它所遇到每个人的脸上、颈子里、手上……早被冬天吓趴下去的头发被风挠得微微颤抖,好像头发也觉得冷一样。街上的行人欲断魂,萧条得像座死城一样,偶尔有几辆轿车呼啸而过,只留下几串淡烟轻飘地散开…、冬天的风很细,很会见缝插针。像水一样从衣物中渗透下去,即使包裹得再严,犹如“粽子”,冬天的风也会像刀一样直往袖口、领口切进去,使身体感到阵阵寒意。

18、冬天的风,像一把喇叭,发出“呜,呜”的声音。小朋友们听到了,马上穿上厚厚的衣裳;小动物们听到了,都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加紧运粮食,准备冬天的时候不挨饿;有的大吃大喝,因为它们要长时间不吃不喝,所以现在要贮存能量;大树听到了,脱下翠绿的衣服,换上金黄的冬装;只有松柏有所不同,它仍然穿着翠绿的衣服。

寒冬主持词篇4

一、进行“抗寒锻炼”

“抗寒锻炼”原本是农作物栽培方面的一个名词,专指越冬农作物在秋末冬初时,采取多种农技手段(如减少或停止施肥),使细胞的冰点降低,以增强作物的抗寒力。后来,有保健学家研究,要想提高人对寒冷适应能力,最有效的措施也是进行“抗寒锻炼”。我国古代医学中的“秋冻”说,就包含了“抗寒锻炼”这层意思。而初冬是进行抗寒锻炼的最佳时段,具体方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接触冷空气和冷水。

医疗气象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每天在0℃左右的环境下活动3小时左右,一个月后,即可取得满意的抗寒锻炼效果。我国很多地方初冬气温在0℃以上,选择早晨和傍晚进行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方式接触冷空气,效果很好。

冷水浴也是接触寒冷的一种有效方法。要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水温开始选择15℃,渐渐可降至8℃。先是冷水洗脸、局部擦身,最后方可全身冷水浴。高血压患者或一些不宜洗冷水浴的人,最好的接触冷水的方法是冷水擦身。这种冷水擦身,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和科学操作:开始时,水温不宜过低,以后再根据身体耐受程度逐渐降低一些,动作要轻柔,用力要均匀,先擦上半身,然后披上衣服坐下来擦下半身。高血压患者切忌低头、弯腰和起身的动作过猛。

二、注意预防便秘

初冬时节患便秘或症状加重的患者较多,其中不少也根源于初冬气候。中医认为,每逢初冬之燥侵害肺时,就会出现一连串的反应:燥邪伤肺,灼伤肺阴,津液亏少,肃降功能减弱,大肠传导无力,从而出现大便干燥、便秘等症状。

初冬之燥引发的便秘,常常具有“只认天气不认人”的特点,因而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的人。预防这种便秘,自然也要因天制宜。初冬的中午气温较高,早晚温度较低,因而要适时增减衣服。初冬还要注意提高居室空气湿度,晴日的下午,可在室内洒些水,以保持室内的湿润。

饮食调节对预防和减轻初冬之燥引发的便秘也非常重要。初冬要以“清润”为宜,有意识地多吃些芝麻、水果等甘润食物,正如《饮膳正要》所言:“宜食麻,以润其燥。”平时,也要多饮些淡茶、豆浆、牛奶等饮料,多吃些萝卜、番茄、豆腐、银耳、梨、柿等润肺生津的食物。

三、晴日谨防静电

寒冬主持词篇5

关键词冬季气候;冬小麦越冬;影响;防御对策;宁夏固原

中图分类号S1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3-0177-02

abstracttoexploretheeffectofwinterclimatefactorsonwinterwheatoverwinteringandthecausesofwinterwheatseedlingdeath,seeksurvivalmeasuresandcountermeasuresatthesametime,weanalyzedthesurveydataofwinterwheatandseedlingdeathreasonsofseveralwinterwheatvarietiesinGuyuanCityduringrecent30years.Sothatthemeteorologicalconditionsandmainreasonsofwinterwheatseedlingdeathduringoverwinteringwereexplored.thensomecountermeasureswereputforward.

Keywordswinterclimate;winterwheatoverwintering;effect;countermeasure;Guyuanningxia

冬小麦是固原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多变的气候因素的影响,加之优良的耕作栽培措施跟不上,往往导致越冬保苗率低、死苗严重,给冬小麦生产造成极大损失。通过多年的观测调查分析研究,对固原市冬小麦越冬死苗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措施和田间管理防御措施,对本地区冬小麦种植生产过程中越冬保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1冬小麦种植情况及影响安全越冬的不利因素

固原市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属干旱、半干旱区,全年气候冷凉多变,冬季低温寒冷,少积雪覆盖。由于气候差异,冬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固原市中南部和东部地区,即六盘山两侧阴湿区的隆德县、泾源县和东部的彭阳县,西吉县、原州区均有种植,但面积小。冬小麦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初进入越冬期,翌年3月中旬返青,越冬休眠期约110d,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成熟收获,全生育期280~300d,属北方晚熟冬麦区。据调查,全市每年播种面积33333.3~66666.7hm2,是宁夏主要冬小麦产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注重利用高品种,适当增加土地投入,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冬小麦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初步改变了品种老化、产量较低的局面。但在品种使用上,过多重视高产品种的使用,忽视了品种的抗逆性,对越冬保苗这个长期困扰冬小麦生产的关键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遇播前缺墒、冬季低温持续干旱、返青期春寒降雪的特殊气候年,将出现大面积、大范围严重的越冬死苗,给冬小麦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如1994年春,宁南冬麦产区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越冬死苗。调查发现,全市越冬死苗面e约23333.3hm2,占35%,彭阳县冬小麦死苗最为严重,受害面积高达11800.0hm2,翻拆面积6266.7hm2,分别占冬小麦播种面积的40.0%和20.9%。

2越冬死苗的类型和气候特点

从大面积越冬调查资料看,造成冬小麦死苗的气象因素主要为缺墒干旱低温、春雪低温返冻几种气候类型。

以固原开城镇小马庄点1989―1990年、1990―1991年、1992―1993年正常越冬年度的各主要气象要素平均值与越冬死苗严重的1991―1992年、1993―1994年2年度相应的气象要素相比较,可明显看出,越冬残苗主要有缺墒干旱低温和春寒降雪返冻2种类型(表1)。

2.1缺墒干旱低温型死苗

秋季干旱土壤缺墒,播前0~20cm土壤水分在12%以下,播后至翌年3月中旬返青持续干旱低温,其特点是秋旱为主的波及冬、春2季,且冬季严寒低温[1]。典型代表年份是1991―1992年,该年度9月0~20cm土壤水分为8.7%,仅为常年土壤平均含水量的55.9%,9月播种后到翌年3月中旬返青前降水74.2mm,为常年平均值的44.3%,越冬期负积温-565℃,比常年低96℃,如从11月20日冬小麦进入越冬到翌年3月上旬开始返青计,相当于越冬期日平均气温比常年约低-0.9℃。冬小麦主要表现为出苗不齐,幼苗生长弱,分蘖少或无分蘖,冬前保苗率仅48.6%,越冬期持续干旱低温,造成固原全市1992年冬麦大面积死苗,翻拆补种。

2.2春雪低温返冻型死苗

2月中下旬气温回升较快,土壤处于冻融交替状态,冬小麦分蘖节开始萌动,到3月上旬土壤0~10cm基本解冻,冬小麦很快进入返青初期,出现20mm左右降雪过程并伴随气温急剧下降,渗入土壤0~10cm的雪水和地上冰雪重新封冻,且持续到3月中旬再次出现降温天气,使返青初期的冬小麦在长时间处于严寒冻害和根系缺氧条件下受害死亡[2],当地群众把这种死苗称为“春雪咬死”。其典型代表年份是1994年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降雪17.9mm,是常年平均降雪量(6.5mm)的1.8倍,3月10―20日旬平均气温0.4℃,比历年偏低1.1℃,并出现近10年少见的极端最低达-14.1℃严寒天气,旬积温仅4.0℃左右,低于常年同期平均值42.3℃。造成死苗的主要原因是冬小麦返青初期抗寒能力降低,根际以下土层尚未完全解冻,雪水渗入冬小麦根际后,形成根际积水,在低温严寒条件下,解冻土壤重新封冻,根系分蘖节细胞组织遭受冻害,无氧呼吸[3-4]使能量代谢恶化,贮量耗尽根系腐烂变黑,窒息而死。从阳山坡气温较高,春季积雪较少死苗率低,川台、塬积雪较多,阴坡地气温低死苗率较高的情况下,足以说明2月下旬至3月上旬降雪低温是造成死苗的主要气象因素之一。

3品种特性及抗逆能力对越冬的影响

固原市冬麦区秋播后降温快,冬季气候寒冷,负积温-500℃以上,1月平均气温-8.0℃,冬季积雪稀少,土地,缺乏雪层覆盖。冬小麦从11月中旬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到翌年3月中旬返青,长达110d左右,春季气温极不稳定,易出现寒流返冻天气,具有抗逆能力较强的强冬性品种才能安全越冬;冬性品种视不同年份越冬性差异很大,从1994年彭阳县姚河冬小麦试验点资料分析表明,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的品种均不同程度的出现越冬死苗问题,但品种间越冬能力差异很大(表2)。

在相同条件下,越冬率差异主要是由品种特性决定的,从调查情况看,地方品种和甘肃庆阳、西峰等地引进的品种越冬率均在85%以上;从北京、太原、忻州等地引进的品种,越冬率在70%以上;从天水、平凉、新疆农科院、济南引进的品种,越冬率30%~50%;甘肃临洮、陕西咸阳引进的品种(系)冬前麦苗生长过旺、发育较快,抗寒能力差,返青前全部冻死,很难越冬。

从正常越冬的1989―1990年、1990―1991年、1992―1993年不同型的品种越冬率看,陕西咸阳、甘肃临洮等地引进的品种越冬性差,难以越冬。山东济南、新疆农科院、甘肃天水等地引进的品种越冬较低,通过调节播期,加强管理,可作为育种材料进行间接利用。北京、太原、忻州、庆阳、西峰、平凉、长武等地引进的品种都能安全越冬,通过引种试验繁殖可以直接利用。

4冬小麦越冬低温冻害的机理分析

从缺墒干旱低温型死苗和春雪低温返冻型死苗的生物学原理分析,当外界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小麦组织内因保护物质的存在,细胞液不会立即结冰,当温度继续下降后,造成细胞原生质脱水,在胞间或在原生质体与细胞壁之间结冰,则发生冰质壁分离,水分以过冷却形式存在。持续剧烈降温,反复冻融或伴随大风、干旱等,引起细胞的一系列损伤或死亡。缺墒干旱低温是造成冬小麦体内细胞过度脱水遭受干害死亡,春雪低温返冻型死苗是造成根系缺氧或细胞间结冰体积增大机械损伤死亡。在冬小麦植株的不同部位,以次生根抗冻能力最弱,茎生长点和老叶次之,功能叶片较强,尤以功能叶片叶鞘最强。茎生长点受伤害导致分蘖死亡,但其他茎仍可生长。根系死亡则严重影响整个麦苗的返青生长,但仍有可能长出新根恢复生长。如果分蘖节一旦死亡,即使还有部分新叶、新鞘存活,但由于与土壤水分养分的联系切断,整个植株随即死亡。因此,国内外大多以小麦分蘖节临界致死温度(LD50)作为小麦冻害的生理指标,同时也是品种抗冻能力的标志。

5结论

(1)据研究,负积温在-400℃以上的地区,对冬小麦安全越冬就会造成不利影响,固原冬麦区负积温在-400~800℃之间,冬小麦越冬期长,冬季干旱、气候严寒、旱象出现频率高,易出现秋冬春连旱,严寒和干旱构成了固原冬麦区两大灾害性气象因素,是造成冬小麦越冬死苗的主要气象灾害。

(2)固原冬麦区春季气候变化极不稳定,气温升降急骤,变幅较大,尤以小麦返青初期气温回升较快,土表10cm以内已解冻,冬小麦分蘖节开始萌动,抗寒能力减弱,如出现20mm左右连续降雪过程,下渗雪水积于冬小麦根际,气温下降使地上冰雪覆盖,地表返冻,冬小麦在积水、低温甚至冻结的环境下,分蘖节活力减弱,根际腐烂变黑死亡,春寒降雪是造成春季死苗的又一气象灾害。

(3)从严寒低温、干旱、春寒降雪造成冬小麦死苗的气象因素发生频率来看,低温严寒年变幅较小,其次是干旱、春雪低温年变幅最大。从品种使用上,首先必须利用抗寒性强的强冬性或冬性品种,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增强冬小麦抗寒能力,保证在正常年份安全越冬。

6防御对策

6.1选用抗旱品种,培肥地力,加强冬小麦越冬期管理

水浇地充分利用灌溉条件适时冬灌,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采用冬季保墒措施,尽量减少冬季干旱死苗。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深耕改土提高土壤理化性状和下层含水量,促进根系下扎,改善冬小麦根际环境,改善土壤变温效应,以抵御春寒降雪给返青初期冬小麦根际造成积水缺氧的不良环境,防止分蘖节窒息死亡。

6.2创造小麦适合的越冬条件,合理布局冬小麦的生产分布

从小麦冻害产生的原因来看,冻害的发生是由于越冬的气候生态条件超出了小麦的抗寒能力而引起的。就各个易遭受冻害的麦区而言,创造小麦适合的越冬条件,合理布局冬小麦的生产分布,注重冬小麦品性是否与栽培地越冬生态环境相适应,改善农田小气候,使微观生存环境的生态条件适应小麦安全越冬的要求,提高小麦本身的抗寒性,使之能耐受不利的生态条件。

总之,造成冬小麦冻害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决定于气候条件,更与品种和栽培措施有很大关系。因此,减轻或防御冻害的发生应综合应用各种措施,避免不利条件的发生给小麦越冬带来冻害。

7参考文献

[1]李强,赵伯图,李淑英,等.宁南山区冬小麦越冬死苗原因及保苗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1997(3):49-51.

[2]李彤霄,赵国强,李有.河南省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越冬期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9(2):143-146.

寒冬主持词篇6

关键词:小麦冻害;易遭冻苗类;冻害症状;冻害原因;预防与补救措施

近年来江淮麦区发生了小麦冻害,导致减产,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冻害与寒潮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但冻害也与品种、播期和栽培管理等方面有很大关系。应及时采取科学的预防和补救措施,使小麦生产趋利避害,达到高产稳产。

1易遭受冬季冻害的苗类

小麦冻害发生的严重程度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麦苗冬前的叶龄有关,也就是与麦苗越冬时的壮、旺、弱程度有关。一般来说,适期播种的麦苗生长健壮,抗寒能力较强。从小麦单株个体来分析,日平均气温达到0℃小麦开始进入越冬期时,冬性品种主茎有6叶或6叶1心,单株有5~7个分蘖,7~10条次生根;半冬性品种主茎有6叶,单株有3~5个分蘖,5~7条次生根;春性品种主茎有5叶或5叶1心,单株有2~3个分蘖,3~5条次生根,可视为壮苗,抗寒能力较强。叶龄高于上述指标的旺苗,抗寒能力明显降低;叶龄略低于上述指标的一般苗,抗寒能力也较好;叶龄显著比上述指标低的弱苗,抗寒能力较弱,但是比旺苗好。以下苗类抗寒能力较弱,冬季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应该加强冬前管理,增强抗寒能力,防御冬季低温冻害。①播种过早的旺长苗;②播种过迟的无分蘖的独脚苗;③密度过大的无分蘖的弱苗;④整地粗放、垡块架空的吊根苗;⑤烂耕烂种的湿僵苗;⑥播种过浅的漏籽苗;⑦排水不良的水渍苗;⑧土壤肥力不足的黄瘦弱苗;⑨氮肥过多的旺长苗;⑩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苗;{11}土壤干旱造成的失水苗;{12}播种过深的弱苗。

2冬季冻害的症状

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可分为严重冻害和一般冻害。严重冻害发生在已拔节或即将拔节的麦田,主茎和大分蘖生长点的幼穗受冻,生长点不透明,萎缩变形,失水干枯,心叶不出,逐渐死亡。因为在一株小麦中,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进程比小分蘖早,先进入拔节期,所以主茎和大分蘖容易遭受冻害,而小分蘖不会受冻。在小麦遭受严重冻害后及时采取肥水促进,这些小分蘖还可以抽穗,但穗小,粒重轻,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冻害发生在没有拔节的麦田,症状表现为叶片受冻,黄白干枯,但主茎和分蘖没有冻死,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小。

3发生冬季冻害的原因

3.1品种因素

冬小麦品种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3类。在生产中要求冬性品种适期内先播,半冬性品种或春性品种适期内后播,其中春性品种最晚播种,以避免半冬性或春性品种播种过早,冬前通过春化阶段而丧失抗冻性。

3.2气候因素

由于受暖冬气候的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拔节期提前,抗冻性降低,利于小麦冻害的发生。秋冬季节,气温逐渐降低,可以使小麦受到抗寒锻炼,增强抗寒性。如果在气温较高的天气情况下,气温骤降,并且低温持续时间较长,会使春性品种和抗寒性较差的半冬性品种遭受严重冻害。

3.3播期因素

部分麦田抢墒播种,或者农民朋友为了早点外出打工,早早把小麦播种完毕。播种偏早时,土壤水分充足,促使小麦旺长,造成小麦冬前拔节,有机物积累减少,抗寒能力降低,冻害来临时麦苗受损严重。

3.4播量因素

播种量过大的麦田,麦苗簇集在一起,蹿高旺长,麦苗细长。旺长的麦田小麦体内积累与贮存的糖分少,抗寒性降低,容易遭受冻害。

4预防冻害的措施

4.1选用抗寒品种

江淮之间麦区宜种半冬性品种和抗寒性较好的春性品种,适当限制抗寒性差的春性品种的种植面积,以免冬前拔节,降低抗寒力,遭受冻害。

4.2合理安排播种期

江淮之间麦区容易发生寒潮降温的地区,选用小麦品种时要用2个或2个以上不同特性的品种,并且要合理安排小麦播种期。在冬季容易经常遭受寒潮袭击的地区,要严格掌握春性品种的合理播种期,不能早播,适当晚播,以防止发生冻害。

4.3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降低冻害程度

小麦冬前壮苗的植株体内有机养分积累多,植株土壤上部器官和分蘖节的细胞含糖量高,在低温情况下,细胞不易结冰,具有较强的抗寒力。培育壮苗的主要措施有培肥地

力、适期播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和配方施肥等。

4.4加强田间综合管理,控旺苗促弱苗,安全越冬

对已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如壮丰安、麦业丰等,用量为450~600mL/hm2,对水450kg均匀喷雾,可有效延缓麦苗生长。用有机肥、泥杂肥、粉碎的作物秸秆覆盖,有保暖、防冻、保苗安全越冬的效果。对于晚播小弱苗、独脚苗、渍害苗、药害苗、底肥不足的麦田,可在冬前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225kg/hm2,促进小麦生根、长蘖,有利于苗情转化。

5冬季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发生冻害后的麦田不能轻易毁掉改种其他作物。在一株小麦中小分蘖和小分蘖的蘖芽经过肥水促进可以生长发育成能成穗的有效分蘖。采取的补救措施如下。

(1)及时追施氮素化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主茎和大分蘖已冻死的麦田,在田间解冻后追施尿素150kg/hm2,要求开沟施入,缺墒麦田对水施用。到小麦拔节期再结合浇水施拔节肥,施尿素150kg/hm2。

(2)一般受冻麦田,仅叶片冻枯,无死蘖现象,早春应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

寒冬主持词篇7

关键词:高寒;极寒;影响;环流

中图分类号:p4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033199

1满洲里高寒分析评价

高寒是指气温持续偏低,气候非常寒冷。

1.1高寒天气评价标准

采用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内蒙古地区高寒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进行评价。高寒指标及计算方法:

每月计算公式为:

Lk=maX(Hr1,Hr2,.............,Hrn)

HLk=montH(Lk≥10)

冬半年高寒出现月数:

式中:tmini为每日最低气温,Hrk为每月高寒日数,n为气象观测年数(选取n=30),m为每月日数,k为上年10月―当年3月的月份,Lk为30a来每月最长高寒日数,HLk为最长高寒日数超过10a以上的月份,GH为高寒月数。

1.2评价数据

收集满洲里国家基准气候站常年(1981―2010年,下同)。

1.3高寒天气分析评价

分析满洲里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10年逐年逐月日最低气温≤-25℃的天数,统计出30年逐月出现的最长高寒日数,最后统计出冬半年高寒出现月数(表1)。

根据每月高寒日数出现10d以上计为1个高寒月份,从上表可知,满洲里市高寒月数为4个月。对满洲里市2015年11月―2016年2月高寒日数进行统计,表明连续4个月都属于高寒月份,且各月的高寒日数均较历年同期偏多(表2)。

2满洲里2015―2016年冬季低温极寒天气实况

满洲里市平均气温-20.2℃,较常年同期偏低1.7℃。

2.1第1异常偏低时段

2015年11月下旬,满洲里市平均气温-21.2℃,较常年同期异常偏低5.5℃(常年11月下旬平均气温-15.7℃),低温时段主要出现在11月22―26日,连续5d平均气温为-22.6℃。

2.2第2异常偏低时段

2015年12月下旬,平均气温-27.4℃,较常年同期异常偏低5.7℃(常年12月下旬平均气温-21.7℃),严寒时段主要出现在12月25―27日,连续3d平均气温为-31.8℃。

2.3第3异常偏低时段

2016年1月中下旬,平均气温-28.9℃,较常年同期异常偏低5.9℃(常年1月中下旬平均气温-23.0℃),其中1月16―23日,出现极寒天气,连续8d平均气温为-34.0℃,是1960年以来同期最低。

统计分析表明,2015年11月1日―2月28日,满洲里市平均日最高气温-14.0℃,较常年同期偏低1.8℃;平均日最低气温-25.7℃,较常年同期偏低2.1℃。其中1月22日白天最高气温仅为-31.7℃,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第3低。针对低温严寒天气,要提前及时“持续低温天气预报”,对低温严寒天气持续时间、严寒程度等做出预报,为社会公众和决策部门安排生产生活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加强严寒天气监测预警,及时对严寒天气情况做出评价分析,为相关部门指挥生产、损害评估提供依据。

满洲里30a1月都属于高寒月份,大多数年份2月和12月属于高寒月份,少数年份11月属于高寒月份。天气由于持续时间长,寒冷程度重,给供水、供暖、供电等设施带来的影响很大。据调查,在极寒天气时段,电力设施持续报警出现故障,造成供电中断;同时供暖管网也出现了多处冻害,影响了供暖效果。这些影响表明,在这类设备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严寒天气的影响,做好应对措施。

寒冬主持词篇8

严冬深冬残冬寒冬初冬凛冽刺骨寒风寒气寒流严寒

干冷冬眠冬雪冬梅冬景冬夜冬恩冬狩冬愁冬行冬恨

冬至冬景立冬冰封冻僵冻裂

漫天风雪雪花飞扬寒风怒号北风呼呼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玉树银花

天寒地冻寒风刺骨寒气逼人隆冬季节寒意肃杀雪花飞舞千里冰封

蜡梅怒放松柏傲寒寒冬腊月寒气袭人北风呼啸冰封雪盖天寒雪盖

傲雪凌霜呵气成霜雪满长空

1、冬天来了,刮起朔风阵阵,寒冷刺骨,把松柏刮得东倒西歪,甚至扯断它们的枝条抛进山谷。

2、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3、一个冬天的上午,天下起了雪,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撒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

4、皑皑的雪山,茫茫的雪野,洁白的山路,如缎的小河……这就是一个雪的世界。

5、隆冬的清晨,地面上铺着一层薄薄的银白色的霜花,四周一股股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

6、冬天的早晨,满天里雾气腾腾,出去几步就看不见人影,大杨树上乌鸦不叫,白色的树挂向下垂着。

7、冬天,许多树木都枯萎,梅花却绽开了花蕾,挺立在大风中,竹子和松柏更苍翠了。

8、正是初冬季节,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轻轻的羊毛毯子,覆盖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亮着寒冷的银光……

9、每当冬季来临,百花凋零的时候,蜡梅却英姿勃发,大展娇容,从它那纤细的枝干上,绽放出无数金雕蜡刻般的黄色的花朵,吹出醉人的清香。

10、严冬,笔直的路上盖上了一条长长的地毯,那么纯洁,那么晶莹,看起来真叫人不忍心把脚踩上去。

11、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满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子那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窑。

12、隆冬的太阳似乎怕起冷来,穿了很厚很厚的衣服,热气就散发不出来了。

13、隆冬,北风C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14、数九寒天,冰封千里,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得在颤抖,河冻得僵硬了,空气也似乎要凝固起来。

15、冬天,美丽的雪花飘飘悠悠地落下,漫天飞舞的雪花,就像一个个从天而降的小伞兵。

16、冬天,花儿凋谢了,叶儿枯黄了,灰色的云笼罩了天空,森林忧伤了。随后雪落了,白色的毯子便盖住了大地。

17、冬,它是圣洁的象征。当时间老人的脚步跨进冬天时,整个世界都被那晶莹的雪花覆盖了,连水面也罩上晶莹的冰凌。屋舍楼阁在雪中敖立,土墩、田坎在银光中陶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道路如明月倾洒,蜡梅花锭放。绵绵的“柳絮”在空中飘舞,细细的“白糖”从天而降,整个世界仿佛踏进了龙王宝殿,整个身心也似乎沉浸到水晶中去了。是啊!假如没有冬,又怎能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佳句?古人用“一片冰心如玉壶”来形容心地的纯洁,依我看,冰一冬之宠儿,的确当之无愧。

18、哪来一群孩子的笑声?啊,原来是孩子们在堆雪人、打雪仗呢!他们用通红的小手,滚了个大雪球做身体,一个圆脸上,两个黑色的大纽扣做眼睛,一根胡萝卜当鼻子,还有一个咧开的大嘴是用红纸抹上的。打雪仗的孩子也玩得不亦乐乎。

19、最先带来冬天信息的应该是雪了。你看,它终于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走来了,步履是那样的轻盈、舒缓,悄悄然从遥远的天际飘落,片片光洁如絮的雪花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落在露着胸膛的大地上。哦,它是在为大地编织厚厚的洁白的羽绒衣吧!此时,那灰蒙蒙的天空似乎也明朗起来,天地完全融合在一起。啊,好一派银装素裹的世界!

20、北方的冬天非常冷,北风呼呼地叫着、吹着,吹得我们的脸和手通红通红的,在晶亮的冰面上一映,似一朵朵傲雪盛开的蜡梅。我们也似梅花般喜欢这白皑皑的世界。那欢乐的笑声,随着满天雪花飞舞,幼稚的童趣洋溢在沾满冰碴儿的鼻尖上。

21、早起一睁眼,窗户纸上亮晃晃的,下雪了!雪天,到后园去折蜡梅花、天竺果。明黄色的蜡梅、鲜红的天竺果、白雪,生机盎然。蜡梅缘煤艹ぃ天竺果尤为耐久,插在胆瓶里,可经半个月。

寒冬主持词篇9

【关键词】寒邪内侵;冠心病事件;致病机理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范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冬、春季节高发。在这个期间里,就诊的患者中有很多都是因为冷空气的刺激诱发了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国内一项调查显示,一年当中气温最低的11、12、1、2月份冠心病的发病率最高,4个月的发病人数占全年发病率的43.32%[1]。说明寒邪内侵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冠心病病理机制的认识在国内已基本趋于一致,即“本虚标实”[2]。实为血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其病因与寒邪内侵密切相关。王叔和在《脉经》中认为厥心痛的发生是由于寒气客于心包络所致。《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蒙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不仅指出了心痛的发病是由寒邪内侵,阳气不化所致,而且还具体描述了胸痹的症状,与现代医学所阐述的心肌缺血症状基本一致[3]。

1寒邪的致病特征对冠心病事件的影响

寒具有寒冷、凝结的特性,为冬季的主气,又是六淫之一[4]。寒病可发于四季,但以冬季为多。天寒地冻,气候寒冷,将息不慎,素体阳虚内寒之人极易感受寒邪。外寒侵入,易伤阳气,而引起内寒。寒凝气滞,痹阻胸阳,发为胸痹。诚如《医门法律·中寒门》所说:“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类证治裁·胸痹》也说:“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亦认为冠心病的病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内因是由于机体阳气素虚,寒气聚于胸中,久留不去,导致胸阳渐微;外因为寒气侵袭,形成一种凝血病”。可见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寒邪内侵,伤及阳气是重要的病理过程。

《素问·调经论》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不写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寒邪不仅抑遏阳气,又具有凝滞的特点。人体气血的运行,依赖于阳气的温煦与推动。寒邪内侵,胸中气血失于阳气的温煦而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在临床观察中也可以发现,因寒冷而诱发的冠心病事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胸痛较为剧烈。如为心绞痛发作,胸痛常持续在3~15min,疼痛多表现为“压迫感”或“紧缩感”。如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胸痛常持续30min以上甚至数小时,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疼痛严重时病人可以伴随濒死恐惧感。

转贴于

2寒邪内侵与冠心病事件相关性的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寒冷是冠心病事件的重要诱因之一。一项对17个国家的入院研究显示:气温每下降5℃能使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12%。澳大利亚的一项有关“季节、气候与冠心病”的调查结果显示,20%~40%的致死和非致死性冠心病与每年其他时间相比,最可能发生在冬春季,冠心病的死亡最可能发生在每天的低温状况下[5]。

有学者曾经发现,在踏车试验的次极量运动中,在室温为-10℃时,收缩压、心率异常升高,甚至在较低的工作负荷时也可发生心绞痛,比在室温为+20℃时明显。另有实验显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寒冷季节血液流变性异常较夏季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6]。

我国北方地区隆冬和初春气温普遍偏低,昼夜温差大。在外周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候,尤其在寒冷时,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同时,寒冷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挤压斑块,使内膜损伤,血小板黏聚性增强,纤维蛋白原升高,凝血时间缩短,易导致血栓形成。而上述因素均可能使原来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变得不稳定,出现冠状动脉痉挛、狭窄和血栓而发生冠心病事件。

鉴于以上所论,寒邪内侵是冠心病事件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在冬春的高发季节里,冠心病患者宜防寒冷、重保暖、慎起居。

【参考文献】

[1]杨旭明,刘可.冠心病事件与季节[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6):806.

[2]张继东.心血管病当代中医治疗[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6:136.

[3]郭宏,钱瑛.试论寒邪与胸痹的相关性[J].黑龙江中医药,1998(1):45.

[4]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1.

寒冬主持词篇10

描写冬天的好词:

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玉树琼花白雪皑皑数九寒天冰封雪地雪花片片鹅毛大雪大雪封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天皆白寒风呼啸粉装玉琢朔风阵阵寒冷刺骨寒风刺骨北风呼啸粉装玉砌冬山如睡严冬时节隆冬时节十冬腊月初冬乍冷雪降冬天数九寒冬滴水成冰北风呼呼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玉树银花寒气逼人寒气彻骨天寒地冻寒风刺骨风雪交加腊梅怒放松柏傲寒寒气袭人北风呼啸雨雪交加冰封雪盖天寒雪盖雪花飞舞千里冰封冬小麦冬至线冬至点冷冰冰冷飕飕数九天三九天冬景冬装冬月冰冷凛冽凝结寒颤刺骨寒潮寒流寒意严冬深冬残冬寒冬初冬凛冽冬眠寒风严寒寒气

描写冬天的好句:

1、看!田野中那一株峻然独立的大树!尽管狂风已将它的枝条压弯到一侧,可它强劲的枝干仍傲然挺拔,不肯屈服!弯曲的树干在宣布它饱经风霜的悲怆!而那挣扎着挂在枝头、却仍然改变不了旋落的命运的红叶又是那么凄美的倾诉着风雨的无情!

2、那年冬天,那个冷呀,把人冻得鼻酸头疼,两脚就像两块冰、

3、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4、冬天,户外那粘满霜雪的柳树上尽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上,格外壮观。

5、寒冷的严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地睡着了

6、冬来到田野里,给小苗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让小苗妹妹度过一个暖和的冬天,看到这幕,我不仅想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真是瑞雪兆丰年啊,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7、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闪电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也有献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

8、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9、太阳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染成血色、

10、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11、这漫天飞舞的雪花,似羽毛、如玉屑,轻轻洒落,它们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象烟雾一样轻灵,如柳絮一样轻软,它们那么纯洁,纯洁得晶莹透亮;它们那么轻盈,轻盈得悄无声息。每一片雪花就象一段悠扬、清新的音乐,似一首轻快、和谐的诗歌。

12、十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13、天空中突然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我仔细观察着雪花,开始还是一点一点地下,渐渐的,大片大片的雪花犹如洁白的云朵一样,从乌云密布的天空中落落了下来,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大地穿上了又厚又白的棉袄,整个世界,白茫茫的一片。它们都被雪牢牢地抱住了。

14、小雪就像雨一样直往下落,但现在,每一片雪花都在空中飘飘洒洒,翩翩起舞,就像一个个降落伞一样,很慢很慢地才落到地上;外面还下着雾,白茫茫的,再加上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们仿佛就处身于仙境一般。

15、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16、数九寒天,冰封雪地,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地在颤抖,河冻地僵硬了,空气似乎也要凝固起来。

17、初冬的早晨是美丽的。一层薄薄的雾在空中轻盈地飘荡着。行人的欢声笑语,汽车"嘀嘀"的喇叭声交织在这一片朦胧之中。这一切,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当并不太耀眼的阳光照射到山顶上的时候,雾气便像幕布一样徐徐拉开了,大地渐渐显现在冬日的温暖中。

18、雪渐渐地停了,房屋。树木都笼罩在一片雪白之中,万里江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脚踩在地上,时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身后总会留下一串串美丽的脚印。风儿轻轻地吹过,停留在树枝上的白雪便"簌簌"地往下落,玉屑似的雪末儿在风中舞蹈。

19、当走下一个小郡,潺潺流水声中,一群白鸭子正不畏严寒快乐的嬉戏,溅起了片片碧绿清洌的水花。绕过弯曲的小径走过那座独木桥,回首再望迷朦青山掩映下的村庄,黑瓦白墙,青烟袅袅,溶入灰色的天空。远远望去,直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20、冬是堆雪人的季节,小朋友们拿起一个小雪球,在雪地上跑着滚着,一会儿功夫,小学秋就像被施了法一样,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一个美丽漂亮的小雪人,腰板挺得直直的,像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小朋友们围着它,幸福地蹦着。跳着。

21、数九寒天,冰封雪地,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地在颤抖,河冻地僵硬了,空气似乎也要凝固起来、

22、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23、冬天来到了,寒风吹过,脸上如刀割一般,冬天的小精灵--雪,从天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来到了人间的每一个角落,不经意间,早已将房顶,树木,草地,公路……当做了自己的舞台,争先恐后地前往表演。

24、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

25、数九寒天,冰封千里、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得在颤抖,河冻得僵硬了,空气也似乎要凝固起来、

26、冬天的美景毕竟是说不完的,因为它实在太美,太美,我爱冬天里的一切。冬天给人的感觉是不同于别的季节的,所有的气息里都透着一股冬天特有的香甜。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这个可爱的季节,其实冬天也是个温暖的世界。

27、这年冬天,地都冻裂了缝,小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

28、冬季我最想看的是树挂,有的像鹿角,有的像珊瑚,有的像盛开的桃花。为了迎接雾凇冰雪节的到来,大家开心地挂灯笼,刻冰雕。有的刻龙船,有的刻灯塔,有的刻迷你迷人的"东方明珠",还有的刻巍峨壮丽的"灵霄宝殿",真是让人大饱眼福。有些人还自找"霉头",使劲摇树,让树挂往自己身上掉,如果树上雪多,差不多把那个人"活埋"了。

29、隆冬的太阳也似乎怕起冷来,穿了很厚很厚的衣服,热气就散发不出来了、

30、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

31、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32、大雪随着寒冬来了,街道仿佛是银子铸成的,那么亮,那么有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行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33、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闪电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也有献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

34、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35、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36、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37、寒冷的严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地睡着了、

38、有一些矮树丛是下面绿色的,上面黄色的。在点点白雪的点缀下,矮树丛更加美丽。黄色叶子上掺杂着一些白色的雪。白色的雪和黄色叶子都映衬在大地上,蓝色的天空照耀着它们。让它们变成了舞台上的舞者,变成了蓝天与大地之间的王者,变成了雪花和矮树丛的骄傲。

39、我不喜欢冬天,不为别的,就因为太冷,让我觉得这原本奇妙的世界变得那么僵硬无力,整个世界都木木地闭上了双眼,安静地冬眠。立在窗边定眼向窗外望去,树上的叶子虽没掉光,但树木却显得如此憔悴,街道上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偶尔听到大笑声,但仅仅一秒不到,瞬间万物奄奄一息。这时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和喇鸣声,再大也唤不醒沉睡的一切。

40、雪温柔地吻着我,洒在脸上,凉丝丝的,落进脖子里,麻酥酥的,真让人心醉!雪一直地下个不停,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最想来到人间,在大地身上留下洁白的痕迹,让树木享有生命的甘泉。它们就像春天的花朵那样艳丽,像夏天的蝴蝶那样飞舞,像秋天的落叶那样潇洒。

41、哈尔滨的冰美,人美,雪更美。下雪的时候,空中的雪花像亭亭玉立的仙女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像被风吹落的蒲公英一样飘飘洒洒地落到树上房上,把世界装扮的粉妆玉砌,像童话里的宫殿。落到田野里,就像给田野铺上了厚厚的白地毯。孩子们在雪天是最高兴的,因为他们可以打雪仗、堆雪人。

42、清晨,树上、菜地上都会有一层白色的东西,那是什么?是雪吗?不是,那是大自然这位画家画出来的雪白的霜。除了霜以外,早上还可以看见雾,雾时而像仙女飘动着白色的丝带,时而又像天神倒下的牛乳一般流淌着,漂浮不定,就像一个淘气的娃娃一样,使人琢磨不透。

43、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44、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45、也许冬天的田野没有春的生机盎然,没有夏的繁茂欢畅,更没有秋的成熟妩媚,它只是冷肃而宽容!但,冬野有的不仅仅只是表面的荒芜。它有的是活色生香!它有的是诗情画意!它蕴藏的无限生机与禅机,只有走近它亲近它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