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矿产勘查论文十篇矿产勘查论文十篇

矿产勘查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3:13:15

矿产勘查论文篇1

作为整个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关键性因素,地质勘查技术原则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展开起到引导的作用。具体可以从如下的几个方面加以展开。

1.1整体性的设计视角

在具体的勘查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的内容与具体勘查的项目相吻合,同时要注意到勘查的相关要求与条件与地质环境。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策略。大多数情况下,地质勘查工作都会事先告知,从而确保整个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1.2依据地质及其资源分布的内在规律

从目的的角度来看,地质勘查工作是为了找到矿产与矿源,因而,我们就应该遵循地质及资源分布的规律来展开工作内容。具体有:地质条件、人口分布以及国土利用与建设发展等。

1.3抓住重点,拓宽勘查的范围

由于勘查的工作本身比较复杂,因此,在投资方面也许会产生投资过大、风险率偏高与相对利益不足等诸多问题。这提示我们:具体操作时,要凸显出重要矿源与关键性资源勘查的地位。此外,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以及广度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4凸显出勘查的创新特点,强化勘查的能力

当下,对于国内矿产资源的勘查已经进入到深度开发的阶段,而若如要进一步地勘探,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技术。当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之际,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1.5重视国际化发展道路

实际上,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和国际上同类的经济贸易工作相差不大,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勘查工作显现出本身的特殊性。因而,在进行地质资源勘查的工作中,应该借鉴国际的发展模式,从而推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找矿技术创新的方法

由上述可知,当前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所面临的新要求与新环境发生复杂的变化,因此,对于找矿技术亟待加强创新,本文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与现代化的技术体系相结合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找矿的思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从最初的地表浅处进入到地面的深处。这也造成了寻矿的困难性与复杂性。这又相应地对科学技术以及理论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下所使用的方法来看,最常使用的方法如下:首先,以岩石物理性质的区别作为评价的尺度来研究地表的深度,再依据成矿的内在规律来分析矿产资源是否存在;其次,运用现代化的机械设施来建立寻矿结构,强化寻矿的精确率,提高寻矿的成功率;最后,构建现代化的信息体系,强化对信息的流程化处理过程,包括搜集、处理以及分析等诸个环节。

2.2“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制约”的技术

要对“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制约”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就要了解具体落实的特征与原理,再展开相应的挑选抑或是互补式的运用,从而加强适用性。从其使用的范围来看,该技术经常运用于老矿山的深部与覆盖区。当然,该方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第一,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磁、重、电法在圈定非正常情况凸显出本身的优越性。然而,其在界定隐伏异常体的边界与深度的圈定方面效果并不佳;第二,虽然各类非常规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凸显出自身的优越性,然而测得的埋藏深度数据精确性不够;第三,虽然地震勘探技术在检测圈定地质体内的各类构造界面方面效果不错,然而其在圈定成矿构造部位方面却无能为力。以上的不足之处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改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科学技术,譬如,铅锌矿找矿技术就是一个典例,也就是X荧光技术以及甚低频电磁法。X荧光分析技术:该技术比较广泛地运用于在界定矿产元素成分及其品位。与以往的技术相比,该技术显现出更为快捷、高效的特点,这也相应地确定了其在寻矿中的地位。从其实施的主要原理来看,该技术是通过光线作用于物质之后,在短时间内发射长度更大的荧光,该射线称之为X特征射线,即称为荧光技术。甚低频电磁法:该方法实施的原理是:基于测量电磁频率的数据展开Fraser的滤波处理,其次依据找矿规律、控矿规律与勘查矿体的赋存规律等规律,对测定区内的地质以及矿区进行分析,从而精确地定位,为进一步的分析定位。

2.3GpS感应系统在采集信息中的使用

作为使用日益频繁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经由卫星以及无线电导航展开具体的定位,获得准确的三维数据坐标。该技术的运用需要构建起完整的GpS体系,同时还需要对信号进行监控、接收、转换以及分析等步骤工作。具体的应用原理是,地矿物质中具备较为稳定的光谱吸收特性,这是由于地矿物质中存在相对稳定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一般而言,每一种地矿物质的辐射能力都具有独特性,据此在勘察找矿中则可运用波普仪测量采样的光谱曲线,将测量结果同资源库中的光谱比较分析,即可识别该地质矿物质中的结构成分。

3、结论

矿产勘查论文篇2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分析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逐渐深入,工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1]。矿产资源作为一种缓慢再生的资源,无法在短期内再生,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渐尖锐,因此,使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让矿产地质勘查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其商业价值体现在利用数据信息来阐释地下矿床的奥秘并对矿产的开发行为进行有效地引导方面,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是一种高投入且具有高风险的工作,通过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提升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效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对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矿产地质勘查理论

矿产地质勘查是研究矿产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条件、矿产分布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工业矿床的使用地质学,是针对以上问题的最有效的查明方法和评价方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政策性以及经济性[2]。矿产地质勘查理论主要是用来解决用怎样用最少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探明矿山建设和矿业发展所需要的地质资料、矿产资源量等问题。从我国的矿产特征来看,同位矿的数量比较多,因而同位成矿理论在我国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

矿产地质勘查实践表明,在重要的、巨型的成矿区带以及规模大的矿床的形成都具有同位成矿的特征,换言之,在同一空间范围内,不同时代和同一时代、不同类型和同一类型、不同矿种和同一类矿种,都会出现相对稳定的大规模同位成矿作用[3]。

2地质找矿方法及技术方法研究

2.1地质找矿方法

当前,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较常用的地质找矿方法主要有两种:(1)砾石找矿方法。这种方法依据矿体露出地表后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产生的矿砾,在重力、水流等外力作用的搬运下,矿砾的分布范围大于矿床的范围。依据此原理,沿着水系、山坡等活动地带研究矿砾的分布,进而找出矿床所在位置。(2)地质填图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地质理论和相关的地质研究方法,通过对地质矿床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查明工作区域内地层、岩石、构造和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通过研究成矿的规律以及相关信息寻找矿产资源。

2.2技术方法研究

2.2.1分析成矿环境

在矿产的地质勘查工作中,要对工作区域的地壳演化的运动特点进行研究,并对成矿环境进行分析[4]。一般来说,这需要矿产地质勘查人员建立区域地质事件表,通过对成矿期和地质热事件在时间上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利用地质、物探等多方面的综合资料对成矿地质环境进行分析,查明在成矿环境下的构造、陆壳基底成分和深部地质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成矿的关系。

2.2.2沿有利成矿区寻找矿床资源

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找矿效果,一般会沿着有利成矿区寻找矿产资源。这就要求矿产地质勘查人员搞清楚区域性深层断裂及大断裂的构造组合特点,通过研究与成矿带有一定关系的断裂带特点和分布方向,查明矿田、矿床分布的次级断裂构造和发育特点。横向矿带规律表明,控制矿田、矿床的断裂构造一般和控制区域成矿带的深大断裂带呈现大角度相交产出,还会以一定的间距呈现近似平行排列出现。不仅如此,在不同构造应力场的影响下,产出与区域深大断裂带近乎平行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的矿田等也会以一定间距呈现近似平行排列产出。

2.2.3重视找矿信息

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找矿信息是进行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直接依据,矿产地质勘查人员必须重视找矿信息。通过对找矿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相关找矿信息指导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找隐伏矿时,矿产深部评价就必须以物探找矿信息作为依据。重视找矿信息要求矿产地质勘查人员重视已有找矿信息所反映的剥蚀程度,在很多区域的地表信息较好,但是剥蚀程度较深,找矿前景并不好。通过矿产地质勘查实践表明,上部露出的矿种类型剥蚀程度较深,但是深部却可能出现相同矿种的不同类型的隐伏矿床。因此,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必须重视找矿信息。

3矿产勘查工作部署

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必须结合工作地区的地质矿产情况,通过建立地质、遥感、化探、物探综合找矿模式来部署相关工作。它分为两个大类:(1)矿山及的找矿勘查工作。其工作原则是以点为主,点面结合。矿山的找矿勘查工作分为三个层次:1)矿产本区和深部找矿;2)在矿山近矿产可延伸部位找矿;3)在矿山有望矿带中找矿。(2)成矿区带的找矿勘查工作。其工作原则为由面到点、点面结合。在成矿区带的找矿勘查工作分为三个层次:1)按照成矿区带的小比例尺矿产地质信息进行综合研究,选出有望找矿地点;2)在找矿远景区进行相应的化探、遥感等工作,筛选找矿有望矿点;3)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选定找矿靶区。

4结语

国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要求我们尽快发现较大的矿产储存地。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想要更好地展开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就必须对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有效合理地分析。只有通过深入地研究,对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创新,才能真正降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成本,提高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西京.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加强地质勘查促进经济发展[J].中国地质,2010(13):25-26.

[2]成金华,郭凤典,吴巧生.地方矿产资源规划研究的一般理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35-36.

矿产勘查论文篇3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手段;方法

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与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但是虽然我国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绝大部分矿产资源蕴藏于偏远、贫瘠的山区,导致了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成本较高,开发难度较大大,因此,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手段以及方法研究对降低矿产行业成本,提高矿产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地质勘查的首要任务就是探寻并明确各类矿床,通过利用地质填土、物理勘探、化学勘探等方法和手段,在矿产样本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指标和计算获得矿产的质量和储存量,最后对地质、水文以及冶炼性能评估的上,给出矿产经济评估和编纂地质矿产勘探报告。[1]其中地质矿产勘探最为主要的就是解决在最短时间和最少投入内,全面掌握和了解矿产所在地的环境、矿产质量和存储量的问题,因此在地质矿产勘查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而进一步降低矿产开采成本,提高矿产开采的效率,确保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2.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蕴藏丰富,且种类齐全,分布范围广,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矿产资源相对不足。从矿产规模来看,超大型的产床较少,多数为中小型矿床,尤其是矿产、天然气等大宗矿产类储量不足。

2.1贫矿多,富矿少,矿石品位相对较低

目前我国探明矿产种类近160种。从铁矿石来看,大部分铁矿石的品位在32%以下,达到富铁矿程度的矿产资源在我国占比不到2%;从铜矿石来看,我国的铜矿石品位绝大部分低于世界主要铜矿生产国的品位,并且达到1%的富铜矿等级的资源在30%左右;从铝土矿来看,铝土矿石品位同样较低,因此我国矿产资源出现了贫矿多,富矿少,矿石品位相对较低的特点。以汕头市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为例:

2.2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开发难度大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众多,储量丰富,然而从目前矿产资源情况来看,我国许多铁矿、金矿、有色金属矿、煤矿都和其他矿产共生或者伴生,这种共生以及伴生矿产资源分布特性,增加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技术工作者与矿产开发企业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对矿产资源的矿带的定位和主矿产的开发利用提高了成本,增加了难度,例如我国的铅锌矿大多数属于易氧化类矿产,利用开发难度大,在进行铅锌矿开发的过程中,针对易氧化的特性,采取科学高效的开采策略,保证矿产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3.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常用的方法

地质矿产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选择科学、合理的地质矿产勘查方法可以避免浪费人力和物力,提高工作效率,为下一步矿产资源的开采打下坚实的基础。

3.1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法是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最基础的方法。地质填图法是以相关的地质理论和推论为依托,以现有的技术为支撑,在对地质矿产的水文、地质、环境等基本信息进行整理全面汇总分析,通过专业地质工作人员的分析和判断,是否进行具体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若继续勘查,则需要对地质矿产所在区的岩石、地层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在对地质填图法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应用效果,一般在使用地质填图法的时候,还有结合矿产形成规律等理论和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矿产位置[2]。

3.2砾石找矿法

砾石找矿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矿产勘查工作人员掌握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和矿产勘查经验。砾石找矿法主要用在大范围内对矿产资源的分布范围以及开采方式进行判定,依据地面经过产生风化的砾石去确定矿床,但是由于风力、水流等外力作用下,砾石可能发生移动,只能初步确定矿产的大体范围,然后再根据实际的地形、山坡、水系等进行追查和勘探。利用砾石找矿法进行地质矿产勘探工作量相对较大,且探寻范围广,时间相对较长。

3.3重砂找矿法

重砂找矿法就是在进行地质矿产勘查的过程中,利用各类疏松沉积物去寻找重沙砾,从而进行判断和分析矿产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在利用重砂找矿法的过程中,对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人员的观察力和分析力要求较高,需要在大量沉积物当中去发现重沙砾,并快速的做出反应和判断,对进一步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打好基础。

3.4高密度电法的科学使用

通常情况下,高密度电法用于对相关地质结构中电学性质、磁场分布特点以及分布规律的分析。在相关勘察仪器的帮助下,勘察人员通过对电磁波运动状态等信息的手机,能够对相关区域内的磁场情况进行梳理,从而对磁场分布规律进行判断,以此作为依据对地质情况作出合理预估,达到岩土勘察的目的

4.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勘查理论和技术手段

4.1地质矿产勘查理论

地质矿产勘查理论是其技术方法的支撑和依托,没有科学合理的理论作为指导,任何的勘查技术都是不科学的,定将影响着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3]目前我国经常使用的地质矿产勘查理论是同位成矿理论,在利用该理论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前需要掌握勘查区域的水文、地质等情况。首先,同位成矿理论是利用成矿岩体自身演化分异的特征,进行矿产勘查;其次,在同位成矿中,根据成矿的热源和物源,去勘查种类类似的矿产或矿种。

4.2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4.2.1勘查区域内的地壳演化。矿产资源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与地壳的演化活动息息相关。在地质矿产勘查中,需要勘查区域内的地壳演化活动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这样才能对成矿的地质环境进行明确。因此工作人员要编排区域地质时间表,记录成矿相关事件等,确定地质环境,进一步查清楚相关地质特征。[4]

4.2.2缩小范围,寻找矿区。在确定矿产大体范围的时候,需要进一步缩小范围,明确成矿区域,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工作压力,减少矿区资源开发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在这一过程中,地质勘查矿产工作人员要对断裂成因、矿床和矿田的实际分布进行了解和掌握,以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矿区的位置,为地质矿产勘查打下坚实的基础。

4.2.3收集、研究找矿信息。收集、研究找矿信息是地质矿产勘探工作中的重要一步,对地质勘查成本高低与矿产资源的具置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人员认真、深入的收集、掌握和研究相关信息,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在对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寻矿找矿的工作。技术人员在这一过程中,要明确找矿信息对于矿产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对地质矿产勘查规律进行总结矿产地质规律的研究需要以勘探技术为支撑,通过新的技术与手段来促进矿产地质勘探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为了保证规律研究的准确性还需要我们对矿产地质规律的研究思路进行确定,通常采用几何学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的分析来对地质构造进行研究,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将数据分析与因素分析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推理实现矿产地质规律的科学探索。

参考文献:

[1]曲守全.刍议新时期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手段及方法[J].河南科技,2013(7):37-37.

[2]李国生.探究新r期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手段及方法[J].科技传播,2016,8(11).

矿产勘查论文篇4

[关键字]地质勘查勘查资金地质基础预测基础

[中图分类号]p524[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1-135-1

地质勘查主要包括矿床的普查和勘探,因而也被称之为"矿产勘查"。所谓矿床普查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或发现矿床的工作,主要是由概查和详查两个阶段或两类工作内容组成。可以结合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制图工作开展矿床普查工作,也可以在已知道矿点的情况下进行专门找矿。找矿一般都要整体布局,综合考虑,就是寻找该地区内的可能存在的全部矿产资源并评估它们的特征属性以及以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对找到的矿产资源属性特征及分布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并对将来的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设计。也可以只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矿种进行找矿,到可能存在这种矿的矿点或是已经显示存在这种矿的地点进行找矿。其实找矿的主要问题就是"要找什么"、"去哪里找"、"要怎么找"。矿床是一个地区地质演化过程中一个稀有、特定的事件。它必须考虑到形成矿床的特定地质条件及其他因素,因而矿床的发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矿床极不易发现但可因矿床与地质异常有关且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找矿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为了提高找矿效率,首先利用科学准则对可能成矿的地区进行预测,找出有利成矿较大范围,再逐渐缩小范围,从而提高找矿成功机率。

1商业性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

1.1矿业权法律意识缺失

相关法律规定投资人必须是要在取得合法探矿业权或采矿业权前提下才能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由于人们对矿业权没有清楚的认知,经常会出现无证勘查和越界勘查现象,造成无证勘查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所拥有的矿业权已经过期或失效;利用或冒用别人的探矿业权进行地质勘查,从而引发矿业权纠纷;地区政府或领导对该地区进行保护;投资勘查的一些人缺少法律意识。

1.2勘查工作目标意识盲目

当前很多勘查投资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进行地质勘查,对地质勘查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没有明确的要求,简单地追求办理采矿许可证这一目标掩盖了商业地质勘查背后的重大社会和历史责任。绝大多数勘查投资人忽略了为建设矿山提供矿产资源、储存能量和寻找开采技术条件等必要的地质资源,从而减少开发风险,进而实现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这一主要目的。只有少数勘查投资人对勘查工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很好地和勘查单位进行沟通交流。然而大多数投资人却不能做到这点加上并不是所有的勘查单位都能及时详细的向投资人反馈工作进展。因此必然会导致许多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与此同时,投资人也要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1.3勘查资金投入少、周期短

很多家地勘单位之所以参与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投标和竞争是为了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地勘单位通常会采用"价格战"降低价格以此来获得这个勘查项目,同时作为投资人,他们会优先考虑价格因素,而对地质勘查单位的整体情况、综合实力不予以理会。从而造成商业性地质勘查后期工作资金不足。在当今社会,投资者想要以较少的经济投入来获得较大利益,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整个投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价格因素,由于地质勘查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一定的勘查投入,假如缺少必要的勘查投入,那么地勘单位必定会对勘查工程不负责、不认真,从而给最终取得的成果带来不利的影响,给投资矿产开发带来更大的经济危险。

1.4勘查阶段确定缺乏合理性

一些投资人为了降低商业性抵制勘查工作的资金投入,在没有考虑勘查工作的实际情况下及工作进展的情况下,就确定了勘查的进展程度,必然会对勘查成度的评定造成失误,会出现勘查程度偏低,或是勘查程度偏高,出现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勘查工作严重影响。还有一些勘查投资人为了谋求暴利,不顾他人安危以采代探。一些相关部门对一些地质控制程度较低对资源/储量的比例没有具体的要求,因此一些为了以最少的勘查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不考虑矿床和矿山开采的规模的情况下,一味的降低比例要求,导致最后取得成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2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开展的基础

2.1地质基础

矿产勘查工作是在明确了和成矿相关地质条件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矿"只是构成地质体的一部分。对地层、地质的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一些相关的控矿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是寻找矿和查明矿的不可缺少的工作。为了寻找到矿及查明矿,还要对矿床自身所有的一些特性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矿体特征、物质成分、矿石质量等,在进行这些研究时需要掌握一些矿物、蚀变方面的理论知识。矿产勘查是在地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地质理论基础在寻找大型矿床的工作中起到很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2.2经济基础

矿产勘查在经济活动的范畴内,其必定受制于"经济"。其在①工业指标及市场价格对矿体的属性特征进行制约;②进行矿产勘查的最终目的是取得经济效益;③矿产勘查的工作包括经济可行性论证,三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2.3技术基础

勘查技术的手段及其理论基础都直接影响着矿产勘查的成败。其主要表现在:①勘查程度受到技术水平影响;②勘查信息获取及处理等均受到到技术水平影响;③勘查战略及程序受到技术水平影响;④勘查对象变化受到技术水平的提高程度的影响。

2.4预测基础

预测是矿产勘查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整个勘查工作的过程中预测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寻找矿床及其相关工作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预测学知识也是勘查理论的基础之一,科学、合理的预测会大大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和找矿的成功率。

矿产勘查论文篇5

[关键词]风险投资;矿产地质勘查;运行机制

面对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特别是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滞后的现状,迫切需要建立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探讨了各种可行的方案,而构建与完善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出路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供给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1.我国矿产地质勘查投资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矿业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矿业投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矿产地质勘查投资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投资总额稳步增长,投资结构不断改善,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初见端倪,整个行业的资金市场有所扩大,矿业权市场正在建立并不断完善,境外投资逐渐增加。中国矿产地质勘查投资向着开放的、法制的、市场化方向发展。

但是,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与其他产业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行业的投资增长较慢,计划性财政地勘投入正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投资比重由1999年的11.83%下降到2003年的6.02%;企业自筹资金的比例不断增加,由1999年的64.58%上升到2003年93.55%。但是,如果除去油气矿产,这一比重则要大大改变,自2003年以来,我国非油气矿产的矿产地质勘查资金还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发展后劲显得不足。而且,市场化程度较低,中央部门投资比重过大,社会投资和外资投资比重过小。整个资金市场规模偏小、发育不健全。投资体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矿产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探、采”的体制,没有真正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国家投资低效、社会投资进入受阻”的困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的发展。

1.2勘查权益的保障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滞后,政策法规的稳定性、透明性等还不能完全满足商业性投资的要求。

1.3市场发育的程度不高,矿产地质勘查要素市场不发育。矿业资本市场缺失,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的投入规模偏小;专业技术服务市场和中介组织不发育,数量少,不规范。市场主体改革滞后。国有地勘单位和国有老矿山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继续依赖于旧的运行机制,对市场信号和市场调节不灵敏。我国符合完全市场主体要求的涉勘企业并不多,大多是事企混合运行的地勘单位。

1.4探矿权流转不畅。我国目前探矿权的流转不活跃,转让方式单一。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市场仍然是为“大而全”的国有地勘单位所垄断,缺少机制灵活、经营有进有退的中小型勘查公司和找矿人,整个矿产勘查市场缺乏活力。在矿业权融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往往作为矿产勘查风险企业的股东参与运作,并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财务等专长,一方面保证矿业权融资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又在谈判中保障了风险企业原有股东的权利。

2.构建我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配套措施

现在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构建我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几点具体配套措施如下。

2.1加快矿业权市场建设

矿业权市场是矿产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的中介,只有矿业权市场运转灵活而高效,中小型高风险勘查企业才能实现其潜在的高收益,真正的融入风险投资市场中。为了迅速培育和完善矿业权市场,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矿业权市场的进程:一是尽快完善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建立合理的矿业权资产收益分配制度。矿业权资产交易成功后的收益分配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阻碍矿业权资产进入市场。因此,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分配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维护良好的矿管秩序,没有良好的矿管秩序,就无法建立规范的矿业权资产交易市场,应加强矿管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为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矿业权资产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努力拓宽退出渠道

风险投资只有顺利地实现退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但在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需大力加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一是探索建立专门服务于勘查业的资本市场;二是利用国外的勘查风险资本市场,在合适的时候可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和筹资需要选择合适的上市地点。

2.3加快地勘单位市场化改革

中小型的地勘企业是勘查风险投资机制中的客体,该机制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地勘企业的发展。要加强对企业化经营的行政指导和理论指导。地勘单位改革遇到的政策,如企事业离退休待遇的不同、财政预算管理的新规定等,以及在改革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或改革的方向性问题,都需要加强行政和理论指导。地勘单位要正确处理好事业牌子和企业化经营的关系,把工作重点放在实施企业化经营上。

2.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尽快制定国家有关勘查风险投资的指导原则、战略方针、中长期规划;尽快出台政府低息贷款制度、银行贷款政府担保制度、有限合伙企业制度、勘查补贴制度、勘查税收减免政策等;进一步完善矿业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度,建立勘查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完善矿权流转市场。还要注重培养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人才,以运作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活动。

总之,矿产地质勘查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而且在当代日益呈现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趋势,这些特点决定了矿产地质勘查业很难像一般产业一样从普通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而结合风险投资的特点,在矿产地质勘查中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就成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现阶段财政支出在矿产地质勘查中仍占相当比重,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资源保障的需求。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现状和风险投资的特点,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这集中体现于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机制的构建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胡魁.振兴矿产地质勘查工作[J].资源产业,2002,(4):14-16.

[2]郭战英.内蒙古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的保护与管理[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2,(1):1-6.

[3]梁珂.我国地质勘查业与矿产开发业协调发展的途径[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9):20-23.

[4]冯建忠,续婧.矿产地质勘查项目研判aBC[J].地质找矿论丛,2007,22(4):287-290.

[5]赵振华.从超大型矿床研究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思考[J].科学通报,1999,44(8):890-894.

矿产勘查论文篇6

关键词:地质勘查;找矿技术;测量;勘探

中图分类号:tV221.2文献标识码:a引言

地质勘查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简称。广义地说,一般可理解为地质工作的同义词,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之分。例如,以寻找和评价矿产为主要目的矿产地质勘查,以寻找和开发地下水为主要目的的水文地质勘查,以查明铁路、桥梁、水库、坝址等工程地区地质条件为目的的工程地质勘查等。地质勘查还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热调查与地热田勘探、地震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地质勘查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本着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工作量,获得较多、较好地质成果的原则,选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过程,也属于地质勘查的范围。狭义地说,在我国实际地质工作中,可把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5个阶段,即区域地质调查、预查、普查、详查、勘探。

1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1.1统筹规划,适度超前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勘查与环境地质调查。统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统筹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统筹国内地勘事业发展与地勘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地质勘查基础性的先导作用,提前10-15年规划部署地质勘查工作。

1.2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根据我国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布局要求,结合人12:1分布、国土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格局,统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引导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发展。

1.3突出重点,拓宽领域

立足于我国地质条件、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突出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努力创造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地质勘查工作的服务与应用领域。

1.4创新科技,增强能力

实施“科技兴地”战略,加快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步伐。突出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研究,把地质区位优势变为科技创新优势。大力推进成矿理论和地质勘查技术发展,加快信息化建没,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研与勘查的有机结合,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注重创新基地建设。

1.5立足国内,扩大合作

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加大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鼓励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扶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高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

1.6完善体制,理顺机制

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地质勘查多渠道投入新机制的形成,完善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和拉动作用。

2提高矿产勘查技术

2.1地形及工程测量

地形测量和勘查工程测量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进行。对于边远地区小矿,周围没有可供联测的全国坐标系统基准点时,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提供的当地数据,建立独立坐标系统测图。但必须详细说明所采用定位仪器的型号、定位的时间、程序、精度。测量的精度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不同比例尺的勘探线剖面应当是实测剖面。

2.2地质填图

不论哪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都应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其精度要求应按同比例尺地质测量规范要求。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为矿产勘查、矿山建设设计服务的,比例尺的选择应以矿床的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以及各勘查阶段的要求为依据。地质点要布设在界线上或有特殊意义的地方,用仪器法展绘到图上。对于薄矿体、标志层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必要时应扩大表示。

2.3水文地质工作

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和环境地质调查,均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和相应勘查阶段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要求。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及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样的测试都应满足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以保证工作成果的可靠性。

2.4探矿工程

对覆盖层小于3m的浅部矿体可使用探槽、浅坑,大于3m应采用浅井。钻探工程的质量应符合钻探规程的要求,矿芯及顶、底板3~5m范围内的岩石及标志层和全孔岩芯采取率不得低于规程规定或勘查设计的要求。当厚大矿体连续5m低于要求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钻孔(井)进出矿体应测顶角、方位角,丈量孔深。钻孔实际出矿点偏离设计出矿点的垂直勘探线距离,应视矿床具体情况而定。砂钻严禁超套管采样,开孔、穿矿、终孔应测钻头内径。坑探工程应按坑探规程或设计要求进行。

2.5采样

必须严格执行采样规范的要求,不得混样、错号,严禁选择性采样。难以识别的矿石或可能矿化地段,应分别予以取样。煤质采样要根据不同煤类及其可能的工业用途、煤质主要指标的变化程度来确定。砂矿样的淘洗、称重按有关规范执行。金属、非金属矿产样品加工应严格遵循切乔特公式,样品加工重量总损失率不大于5%。样品分析、测试,应由国家认证的有资质的化验单位承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内检样品必须由送样单位编密码、送原分析单位进行验证。外检样亦编密码,附原分析方法的说明,送指定实验室进行外检。具体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3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准则及方法技术要求

3.1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一般遵循以下准则

3.1.1相似类比准则。这是矿产预测首选的基本准则。因为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下应有相似的矿床产出,我们常用“地质类比法”找矿,其实质就是成矿地质环境相似类比。用这一理论指导找矿一般命中率较高。然而,进行找矿预测时,并没有完全相似的两处成矿地质条件,但也要比较两处相异条件,甚至要进行多个地区的比较。找矿经验表明,凡是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相似,属于同一成矿系列的矿床,一般有相似的矿化标志,可作为类比依据,预测找矿靶区或预测区与已知矿床的成矿条件和矿化标志相似,类比的准确性就较大,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就高,找矿效果就好。

3.1.2求异准则。矿产预测是从已知到未知,用已知矿床产出地质条件类比,可能发现相似的矿床。然而,对未知的矿床类型或尚未认识的新矿化类型来说,就要运用求异的准则,研究成矿环境和成矿的特殊性,预测可能发现另一种矿化类型或新类型矿床的产出。一般来说,-种新的矿床类型的出现,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建造组合,与周围地质环境有不同的地质结构和矿化标志,我们称之为“地质异常”。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不仅要注意与已知矿床类型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对比,还要注意“求异”。同一地质异常往往出现一组不同类型矿床组合,并伴随出现强弱和规模不等的物化探异常,查证这些异常发现了矿床,这就是“同中求异”。

3.1.3综合预测的准则。进行综合预测,一是采用综合方法预测;二是要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前者应充分利用和综合分析测区内地质、物化遥、重砂成果资料,而且要求资料与矿产预测比例尺相一致,有人称之“尺度水平对等”,对于大比例尺矿产预测,要特别注意深部矿化的“指示信息”、“隐敝信息”和“新颖信息”,因此,必须坚持应用综合方法预测,后者是指进行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元素预测。这是因为在预测区内往往有多种矿产共生和多种有益元素在同一矿化体产出。根据这一共生关系,以一种矿种为主的矿床出现,可能预示另一种甚至多种矿化的存在,这类地质现象在许多矿田、矿区范围内屡见不鲜。所以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要坚持“综合预测”的准则。

3.2大比例尺找矿预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3.2.1建立良好的资料基础。不言而喻,区域地质调查图件资料是进行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工作重要基础资料。然而,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完成后,往往又做过更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新的矿产地勘查、科研和矿产开发,增加了许多新资料、新信息。因而,按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要求,应采用最新资料,对地质图件和相关资料进行修编和预处理,以达到大比例尺矿产预测的精度要求。

3.2.2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应用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预测矿产,是现代地质工作者常用的预测方法。这是因为它是从复杂的地质现象和各式各样的找矿信息标志中概括出其中最重要特征及标志信息,用以类比预测。成矿模式是对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控矿因素、内外部特征、时空变化规律、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和矿化标志的高度综合和总结,将复杂的地质现象上升为成矿地质理论,并用图表或文字表达出来,使人们对同类或一组相似矿床的成矿作用有一完整概念性认识。

成矿模式分为区域成矿模式和矿床模式。区域成矿模式是区域成矿规律的反映,它是从成矿时间、地质环境、地质成矿作用、物质来源以及矿床组合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成矿区带或矿田内形成的一套互相有联系的矿床组合规律,用以指导成矿区带或矿田的找矿预测和地质找矿工作。矿床成矿模式是在研究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基础上,深入研究总结成矿规律,探讨成矿作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时间上的演化次序,进一步查明成矿物质来源及含矿溶液的迁移富集方式,用以指导预测矿田和矿床。找矿模型突出了矿床的基本要素及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物化遥等找矿特征及其在空间的变化情况,研究总结矿床发现的信息标志和使用的有效方法。通过找矿模型的研究和建立,用以指导矿床的预测,然而,找矿模型的建立只有充分和有效地应用综合地质、物化遥、重砂等信息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认识和提取找矿标志,使之转化为预测标志,才能提高找矿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结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少勘查方面的新理论,因此我们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同时结合以往多种勘查手段,以期提高各类矿床发现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矿产勘查论文篇7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理论;矿产资源;勘查技术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geologicalmineralexplorationtheoryandapplicationtechnologyinthisarea,analysisin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andproblemsencountered,andtheexplorationofproblemsencounteredinsolution,inordertostudyforreferenceuse.

Keywords: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theory;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p25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中国80%的工业原料和95%的能源都取自矿产资源。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我国矿产品的年绝对需求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会持续增加。由于社会需求和矿物原料供求的矛盾始终存在,并且越来越尖锐,矿产勘查工作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对改革开放深入,在矿产资源勘查的理论和技术方面与国际接轨,在物探、化探新方法新技术的引进,能够有效快捷地探取到深部多种地质矿产信息,成为猎取丰富矿产的主要技术。

一、地质勘查的概论

所谓的地质勘查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工作,也是一种具有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双重性质的科研工作,主要工作是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去探明地下储藏的大量工业矿床,为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企业建设提供必需的矿产地质资料和矿产储量,然后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进行采取加工,从而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地质勘查的科学实践性质主要体现在是一种在隐藏状态下进行科学探索的工作。因为在勘查工作所依据地质资料及工作中所取得的资料总是处于隐藏状态,以至于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有关矿产特征的认识随着勘查工作的深入,永远处于不断探索深化提高之中,所以矿产勘查工作必须以科学的勘查理论作为指导,对地质资料深入分析,从而得到相对客观的认识,来确保勘查工作的正确实施。

地质勘查的生产实践性质主要体现在矿产勘查的研究对象“工业矿床”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特殊商品,通过矿产企业的介入,从而使矿产资源得到一些超值的利润空间。

二、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阶段性

对于矿产勘查工作中始终处于探索状态,其探索的对象就是“矿床”,但是对矿床的了解是一个步步深入的工程,并非一步到位取得相关地质资料,所以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认识地质矿产相关资料。矿产勘查工作必须分阶段进行。

目前我国的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四个阶段。

预查是通过对工作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并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

普查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和(有限的)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基础资料。

详查是对详查区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查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并为制定矿山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

矿床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区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应用各种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加密各种采样工程以及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在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矿山建设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

三、矿产勘查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谈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矿产勘查的研究对象----矿床学,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曾将矿床学作为矿产勘查理论的一部分,也有些国家直接把矿产勘查与矿床学统称为经济地质学。

另外矿产勘查与采矿学、选矿学、冶炼学关系也相当密切,矿产勘查作为采矿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不了解采矿学、选矿学、冶炼学的技术要求,就不能对矿床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在目前,勘采生产一体化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

除以上学科外,矿产勘查与地质基础类学科、经济类学科、数学类等学科也有关系,相互间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数学中的概率论、多元统计分析及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分析等显得尤为重要。

在矿产勘查发展趋势中,我国的勘查经历了露头矿、易识别矿、浅部隐伏的过程后,找矿难度日益增大,作为隐伏矿、难识别矿已成为重要对象。

四、矿产勘查技术

矿产勘查技术是指在找寻和矿产时所采用的工作措施和技术手段,其实施的基本目的是获取矿化信息,并通过对矿化信息的评价研究最终发现欲找寻的矿产。按技术原理可分为一下种类:1、传统地质方法(地质测量、砾石找矿、重砂找矿)2、地球化学方法(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水化学)3、地球物理方法(重力、地震、电法、磁法、放射性)4、遥感地质方法(航空、航天)5、工程技术方法(钻探、坑探)以上方法对从地质体不同的侧面进行考察,从而获取矿产可能存在的有关信息,并相互验证,以提高矿产的发现概率。

4.1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球物理勘查简称“物探”,即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质构造和解决找矿勘探中问题的方法。它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分析、研究所获得的物探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目前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等。依据工作空间的不同,又可分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井中物探等。以下讨论一下常用的技术方法:

放射性测量:方法简便、效率高探测对象:要具有放射性适用范围:寻找放射性矿床和与放射性有关的矿床,以及配合其他方法进行地质填图、圈定某些岩体等。

磁法: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航空磁测在短期内能进行大面积测量。探测对象:应略具磁性或显著的磁性差异。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找磁铁矿,铜、铅、锌、铬、镍、铝土矿、金刚石·石

棉·硼矿床,圈定基性-超基性岩体,进行大地构造分区、地质填图、成矿区划分的研究及水文地质勘测。

重砂测量方法特点:我国远在公元前两千年就用以寻找砂金。由于重砂法应用简便、经济

而有效,因此现今仍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方法适用条件:主要适用于物理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金属、非金属固体矿产寻找

工作,如自然金、自然铂、黑钨矿、白钨矿、锡石、辰砂、钛铁矿、金红石、铬

铁矿、钽铁矿、铌铁矿、绿柱石、锆石、独居石、磷钇矿等金属、贵金属和稀有、

稀土金属和金刚石、刚玉、黄玉、磷灰石等非金矿产。重要的固体矿产地如夹皮

沟金矿、赣南的钨矿、山东的金刚石、湖北、广东、广西的汞矿等都是用重砂法

首先发现。在应用过程中重砂法除了可单独用于找矿外,更多的是在区域矿产普查工作

中配合地质填图工作和物探、化探、遥感等不同的找矿方法一起共同使用进行综

合性的找矿工作

人工重砂法:是直接从基岩及某些新鲜岩石或风化壳采取样品,以人工方法

将样品破碎,从而获取其中的重砂矿物进行研究是在自然重砂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代表了重砂法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人工重砂矿物的研究,重砂法不仅用于直接找矿工作中,提供有用的矿化信息,而且可以进行地层划分、岩体对比,研究矿床成因,总结成矿规律,配合有关资料进行成矿预测等目前在我国地质行业普遍采用的地质勘查手段有:地震勘探技术、电法勘探技术,特别是地震勘探技术是近展变化最快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

4.2主要地球化探方法的应用及地质效果

五、结束语

在地质勘查技术与实际施工技术逐渐的革新发展程度来看,今后的地质勘查技术会在未来几年达到国际先进勘探水平。同时也祝愿我们国家的地质勘查技术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地探索新的勘查技术手段,为国家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矿产资源保证,真正的以资源储量探明为优势,带动全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富民强的更高目标。

【参考文献】

[1]浅谈地质矿产勘查技术钱红琼李梅英

[2]地质矿产勘查“3S”核心技术指南应用手册李裕伟赵精满李晨阳

矿产勘查论文篇8

关键词:内生金属矿床;隐伏矿;综合勘查

本文在现代成矿理论和成矿一侧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深入的地之研究,运用现代的勘查技术手段和综合的勘查方法收集研究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信息和遥感资料等,在研究地区开展内生金属矿床的大比例尺定量成矿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在研究程度较低的中高山基岩区运用了综合的勘查方法,采用了现代化的勘查手段,开展大比例尺综合勘查技术实践,摸索内生金属矿脉隐伏矿综合勘查技术方法。

1我国金属矿勘查基本现状

无论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还是一些勘探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金属矿勘查都已经进入了找寻隐伏矿的阶段。很长一段时间内勘查工作仍然是局限在近地表的,一些勘探公司仍然在近地表进行着反复的勘查,但是收效甚微。之后在1993年的“勘查和发现的综合方法”大会上,加拿大当代最成功的勘查地质学家、澳大利亚西部矿业公司勘查部领导人R.woodall在发言中指出,未来的世界级矿床还可以采用地表勘查手段进行,但是发展方向在隐伏区经济有效的勘查。

日本在对13个国家的54个矿床进行调查研究后统计表明只有两个矿床是在生产矿山附近发现的,一些矿床露出地表但是该地区从没有矿山的发现记录,剩余的大部分矿床都是隐伏的,这表明找寻隐伏矿脉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金属矿床勘查也顺应了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方向转变。找矿工作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以表露矿和浅表矿为主,80年代以后则开始在继续找寻浅层矿的同时逐渐加大了深部隐伏矿脉的勘查。

2大成比例尺成矿预测和勘查技术

成矿预测是矿床勘查的重要工作环节,能偶保证找矿效果,合理规划经济发展和部署侦查力量。大比例尺矿产预测也被称作找矿预测或者专门性预测,为普查找矿工作服务。我国新展开的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能够加速地球科学的产业化和经济化发展,更好的发挥地质勘查的经济功能,不断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的联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大比例尺成矿预测是在有利成矿带或者矿区和采用科学性的综合性的工作方法调查成矿地质背景,掌握矿床和矿体的分布规律,强调通过地质、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技术等的有机结合找寻预测靶区,经过工程验证找寻矿床。

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区的选择。需要在V级成矿区中圈定出的a类预测区内进行,也可以在已知矿区周边进行。目前常见的大比例尺成矿预测一般在已知矿区的周边和深部进行。

世界范围内的矿产勘查已经进入了隐伏矿预测勘查时代,深部找矿就是找寻隐伏矿脉的一种方式。隐伏矿脉的勘查需要依靠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关于大比例尺成矿预测西方国家的研究进展较早,研究比较学先进的国家有前苏联、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矿产丰富的国家。

前苏联从上个世纪开始就在重要矿区进行了隐伏矿脉的预测勘查工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找矿预测理论和方法结构。后来随着找寻隐伏矿脉工作的逐渐展开,原苏联地质工作研究水平较高的土尔盖和录得内依阿尔泰地区采用局部成矿预测理论方法和综合性立体地质方法找到了4个隐伏矿脉。

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也十分关注隐伏矿脉的勘查问题,即便是澳大利亚等现代地质工作开展较晚的国家也开始找寻隐伏矿脉,美国、法国等国家广泛采用遥感地质和航空物探等方法进行隐伏矿脉的找寻。近些年来西方勘查界积极发展各种找矿新方法新技术,同时也开始重视运用成矿模式进行矿区评价和靶区选择。

在成矿预测和勘查方面西方国家形成了成熟的预测理论和评价方法,并取得了一些勘查成果,同时发展出了一套方法和理论,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在对成矿模式的研究和超大型矿床的勘查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3成矿系统

成矿系统是一定时空域内控制成矿要素结合形成的具有成矿功能的统一整体。包括成矿物质从分散到富集的制约因素和作用过程以及地质矿化产物。后来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逐渐丰富,认为成矿系统是控制成矿的地址要素的全部和动力过程,是一个具备成矿功能的自然系统。

对成矿系统的研究能够推动对成矿规律的研究,能够指导矿床的勘查和开发。成矿系统主要包含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能量和成矿流体运输通道和矿石堆积场地。成矿系统是一个针对研究区域内地质历史和成矿事件以及时空分布的整体性概念,对其充分研究能够提高成矿勘探工作的工作效率。

4内生金属矿床隐伏矿脉综合勘查技术和方法

本文以豫西基岩出露区综合勘查技术为例,简单介绍内生金属矿床隐伏矿脉综合勘查的方法和技术。

探测隐伏矿脉工作中,限制探测工作效率和成功率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探测的深度和分辨率。西方学者曾提出在20世纪末找矿深度应该超过了1000m,我国学者也认为应该把500m以下作为第二找矿空间。

目前内生金属矿床勘查使用的物探方法主要是电磁法,使用较多的电磁法有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电导率连续成像系统等。豫西中高山区地形切割较大,隐伏岩体和矿化体深埋,一些区域需要使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进行工作,该方法不能够使用时可以改用电导率连续成像系统工作。针对其岩体和围岩之间的磁性差异采用高精度磁法。

快速矿产普查和预测。隐伏矿找矿难度大,有着很高的风险,需要通过科学的资源预测进行勘查。运用地质理论,结合新一代区域物化探测手段能够迅速查明对成矿有利的远景区,能够准确查询靶区,得到高质量的数据,实现快速矿产普查和预测。

航空物探是近些年来产生的综合物探系统,方法多样,测量和定位精度高,实现了物探技术的数字化、多功能化,并且拥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准度,能够在现场进行编辑和处理,缩短了测量和处理以及解释的周期,加速了勘探进程。

高分辨率大勘探深度新方法。为了适应勘查隐伏矿的需求,高分辨率的大探测深度新方法能够使总体找矿能力进一步提高,逐渐成为了隐伏富矿勘查的新发展方向。

电磁法在近些年来发展广泛。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时间域电磁法发现了一批隐伏的和埋藏较深的金属矿床,这刺激了新技术新仪器的进一步发展,澳大利亚的航空法能够更加优秀的适应复杂又有着良导风化层特征环境,地面电磁系统的更新步伐也逐渐加快。美国电磁仪公司推出了新一代多功能大地电磁系统,加拿大公司研制了多功能电磁仪,并在其基础上研制了多功能同步电磁系统。这些新系统在多功能、多参数和高密度数据采集方面表现良好,体现了数据向更大深度、更大密度方向发展的趋势。

井中物探方法凭借其在找寻盲矿方面的优势近些年发展迅速,而金属矿地震方法也在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被越来越广发的应用到了固体矿产的勘查工作中。这种方法也逐渐从试验阶段逐步投入使用,近些年来在一些著名矿区通过改进反射地震数据的记录分析,了解到了矿层的深部结构,获得了含矿层的分布信息。

5结束语

隐伏矿脉的勘查是世界范围内矿脉勘查的大方向,我国的矿吗勘查业已经逐步进入了隐伏矿脉的勘查阶段。本文简单介绍了内生金属矿脉隐伏矿综合勘查技术和方法,为我国的找矿事业做出理论贡献,期待和相关地质勘查人员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alekseevSG,etal.Someaspectsofpracticaluseofgeoelectrochemicalmethodsofexplorationfordeep-seatedmineralization.JournalofGeo-chemicalexploration[J],2012(56):79~86.

[2]吴传璧.地气法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国外地质勘探技术[J],2013(1):16~19.

[3]吴其斌.物探方法寻找隐伏矿床:综述.走向21世纪的地学与矿产资源[J].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144~148.

[4]崔霖沛,吴其斌.国外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J].物探与化探,2010,18(6):413~421.

[5]池顺都,赵鹏大,刘粤湘.应用GiS研究矿产资源潜力―以云南澜沧江流域为例.地球科学.2011,24(5):493~497.

[6]樊战军,卿敏,于爱军等.eH4电磁成像系统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2012,31(增刊:72~76.

矿产勘查论文篇9

[关键词]隐伏矿床勘查地球化学进展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p63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5)-7-197-1

实践表明,在隐伏矿床勘查工作中运用地球化学,可以显著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如今,在研究不断深入的影响下,基础性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出现了许多精度极高的勘查与分析技术,利用这些新型技术,发现了许多地球中存在的新型矿物质以及迁移机制,这些发现是过去根本没有得到注意的,比如持续保持纳米状态的活动金属以及地球气等新发现。通过数年的研究工作,相关部门提出了新型的用于定位隐伏矿床的勘查技术,而且在试验的过程中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具备推广和利用的价值。

1勘查地球化学

勘查地球化学之所以能够成型,主要是因为它是依托于一定理论基础上的,这些理论基础为物质在受到一定影响而成矿时,在周围岩石的内部会留下元素进行移动的轨迹,或者是在物质完全成矿之后,在周围岩石、土质以及水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一种特定形式的分散模型,这些就是成矿所留下的证据和规律,通过这些规律,就可以达到寻找矿床的根本目的,这也是勘查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

2综合信息找矿

根据以往的经验得知,隐伏矿床的勘查工作是非常严格且复杂的,运用以往的方法所得的勘查结果往往存在很大的多解性,增加了分析工作的难度,因此,相关领域着重将多种方法进行整合,运用综合性极强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勘查,从而达到更好的勘查效果,大幅提高勘查效率,为找矿带来充足的数据资源。地质信息种类繁多,其中不仅含有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还涉及到遥感等多种领域,将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完成勘查工作,这就是现阶段较为主流的综合信息找矿。

目前,大多数勘查的工作人员都在加大研究力度,并且已经在此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运用综合信息的找矿方法相继问世,比如矿产预测理论、矿产分布及预测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共同点就是充分运用了综合信息。在这些找矿方法中,得到广泛使用和快速推广的方法是矿产预测理论。该理论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它结合了地球化学、物理勘查,遥感技术等多种高精尖科学技术,针对隐伏矿床展开细致、科学、全面的勘查工作。从理论的提出至今,该方法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可满足各类隐伏矿床的勘查要求,逐渐成为我国矿产预测领域的主流手段。

2.1基本概念

矿产预测理论将地质、地球物理及化学以及遥感技术作为核心和依据,对信息在转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并创建出完善的找矿模型,推动成矿预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此基础上调动了间接信息,达到寻找隐伏矿床的根本目的,将找矿工作逐渐推向了高潮。

矿产预测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成矿系列以及物质矿化的一系列成熟理论。成矿系列的内容为: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与单元当中,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与地质作用紧密关联的,并在各类演化环节所有部位分别形成,存在一定内在联系的矿床。各种形成原因的矿床,虽然在研究时具有一定差异,但是这些矿床其实都是构成整体的其中一部分,也就是说,矿床是成矿系列的主要组成部分。该系列会受到地质条件的干扰和影响,根据地质条件可将系列进行划分,主要有四种形式,分别为变质系列、沉淀系列、火山系列与侵入系列。

物质矿化系列属矿产资源体系范畴,是指在特定的成矿条件下,生成具有一定地质特色的全部有益元素,而这些元素最为集中的地段就是物质矿化系列,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矿点、原生晕等。通常情况下,矿产资源大多呈密集分布,很少有独立存在的形式。矿产资源一般主要由三种类型矿床组成,分别为大型、小型和中型,是一个整体,以其中的一个矿床作为核心。在规模较大的矿床周边会分布一定数量的姊妹跨矿,而且还会存在面积巨大的隐伏矿床。矿产预测原理将地球化学作为基础,对各种元素所具有的成矿条件及其组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两种研究目标本身存在一定的联系。地球化学可以根据元素的特定结构以及实际强度,对地球化学特性进行十分形象的描述和概括。而地球物理则是主要负责对区域内的所有地质信息的物理特征进行总结,根据结果构建出一个细致的框架。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所得图像不仅可以准确反映出被测地区的各项地质特性,还具有分析山势及水系的功能,为隐伏矿床的勘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2.2创建找矿模型

创建找矿模型的步骤为:首先,对成矿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重点内容为成矿规律以及控制成矿条件的可行性,其中包含地区性的矿床地质指标分析、空间扩展与分布格局等,这项工作是确保找矿模型准确性的关键前提;其次,对找矿的标志进行汇总,重点内容为结合地质特点、地球化学等信息,综合分析存在的差异性,达到准确区分标志的根本目的;最后,在完成上述两项工作之后,将某个矿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制定一定的目标,展开标志的模式化分析工作,直到生成标准的找矿模型。

3总结

如今,在找矿不断深入的影响下,隐伏矿得到了多数人的关注,在实践过程中,勘查地球化学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该勘查方法具有很高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但每一种方法所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针对不同状况进行何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廖世淼.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4,(5):55-56.

[2]孙秀英.隐伏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新进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11-12.

矿产勘查论文篇10

关键词:深部找矿;制约因素;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序言

成矿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域中,由成矿要素、源运储成矿过程、成矿产物及成矿后变化等诸因素构成的成矿整体。研究了解成矿系统的发育完整程度,可帮助我们建立起对研究区成矿过程和矿床类型的整体认识,在深部找矿中可起到由已知到未知、由此及彼、由浅入深、举一反三的作用。对区域成矿系统及所产生的矿床系列“组合”有了基本认识,有助于在深部找矿中寻找新类型和新矿种,从而提高找矿的成效。不同的成矿系统形成在不同的构造环境和地壳的不同深度。研究掌握各种成矿系统的发育深度、空间,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在垂向上的分布特征。这对于在一个区域中进行深部找矿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根据已有的大量探矿、采矿资料,已知变质、浅变质矿床多发育在中下地壳中,与慢源基性一超基性岩浆有关的成矿系统形成也较深,可在中下地壳中发生。按区域的构造层,可划分出产在古老结晶基底中的成矿系统、早古生代岩层中的成矿系统、晚古生代岩层中的成矿系统、产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中的成矿系统等。越古老的矿床产出的局限性越大,越年轻的矿床产出的有利空间越多,尤其是产在多旋回构造的地块中的矿床。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影响我国深部找矿的制约因素来寻找有关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帮助我国更好的开展深部找矿事业。

1.深部找矿简介

深部矿产--目前学术界对深部矿和浅部矿尚没有统一的规定标准,但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采矿技术水平,普遍将距地表500m以下的矿产称之为深部矿,在500m以内的矿产称之为浅部矿。目前我国大部分开采的都是在300m到500m的深度,所以深部矿产有很大的开采空间。但是,深部矿由于埋藏较深,使得在勘探时受技术、理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资源开采不顺利,再加上勘查风险和勘查投资都比较大,所以目前我国深部矿产的勘查和开采尚处于初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我国开展深部找矿的背景。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而且中国处于亚热带地区,成矿条件优越,所以中国的矿产拥有量很丰富,且矿种齐全,自然条件很好。但是中国同时拥有的是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数量,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也很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现有矿山的资源供应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的需求量。浅部资源越来越少,目前已有部分矿山资源消耗过度,危机矿山日益增多。目前矿产勘查工作的重点是寻找新的接替资源,勘查对象不再单纯是浅部矿产,而转向深部矿产。国土资源部也早在2008年就颁布了《关于深部找矿工作的指导意见》,将深部找矿作为中国今后找矿勘查的主要方向之一。国外同我国一样,同样都在向深部矿源的开采发展,但是中国在深部物探、理论研究和专项技术人才等方面都比不上国外,尤其是在勘探技术方面,有待发展。

2.制约我国深部找矿的因素

2.1勘查理论的指导性不够。

我国在找矿行业中整体的理论水平不高,尤其是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实际矿产的开采越来越多,而且开采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矿床勘查理论研究大多停留在建国初期的水平上。现今我国很多学者和专家都在研究深部矿床勘查的关键,但分歧明显。如翟裕生认为矿床勘查应将重点放在对特定地区成矿环境、成矿演化和成矿系统的研究上,从这些方面着手,经过科学的推敲,推算出深部矿的大概方位,可以节省很多的勘探时间和勘探成本。而赵鹏大认为,在勘探深部矿的时候,要非常重视找矿的“投资回报率”,和勘探过程中投资项目的“转化率”。即将用于勘探深部矿的投资同后来开采所能得到的矿产资源做系统的比较,确定有一定分量的“经济回报”,才开始勘探过程,以保证开采者的经济利益。所以,我国的矿床勘查理论百家争鸣,尚为形成统一而系统的认识,又缺乏实践验证,也就不足以成深部找矿过程中的指路明灯。矿床勘查指导方针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深部找矿最基础的因素了。

2.2深部找矿技术不成熟。

深部矿一般都在距地表500m深的地下,所需要的开采和勘探技术要比浅部矿高,要求也更多。但是我国现在刚从浅部矿的开采中转向,相关技术尚未发展成熟,平常运用最多的是浅部矿开采和勘探技术。

浅部矿具有距离地表近的特点,能够提供丰富、直观的矿化信息,并且人们有长期找寻浅部矿的经验,对浅部矿的产出特征及其成矿规律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而深部矿由于埋藏深度大,矿化信息弱且干扰因素多,使得人们对深部矿床的相关特点知之甚少。针对浅部矿和深部矿不同的特点,所采用的勘查技术方法也必然存在差别。深部找矿除了需要成矿理论的指导,还需要新型技术和方法的帮助。传统的勘查技术手段对浅部矿的找寻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用于深部矿勘查却收效甚微。当前我国在新型勘查技术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发展不快,技术不够成熟,技术含量低,这成为了制约深部找矿的因素之一。

2.3地质人才的匮乏。

找矿、开矿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地质人才,人才是一切的根本,有了地质人才其他各个方面也就迎刃而解了。由于地质勘探常常需要东奔西跑,而且工作的地点也大多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在很多人的眼里地质勘探是一项很“不好”的工作,在学生选择专业时,地质类学科也经常被人们所抛弃,所以我国的地质类专业生源很少,选择相关工作的人更少,缺乏新鲜血液,地质人才青黄不接。另外,我国地质人才的奖励机制也不健全,在地质人才缺乏的现在,要想将地质学发展好,将成矿理论、找矿技术发展研究好,就必须有很好的激励制度,鼓励、促进有限的地质人才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展开深部找矿工作。

3.我国深部找矿制约因素的解决方法

3.1加强我国成矿理论的研究,更好的指导我国深部找矿事业。

要保证深部矿勘查取得好成效,首先要加强对深部矿特征的综合研究,识别深部矿找矿信息并研究有效获取途径。这就要求学术界对深部矿床成矿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以指导找矿工作。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方向,同时实践也是理论的基石,理论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正确、科学的理论都是在经过无数的错误与失败后归纳出来的,我国的成矿理论正在发展、研究阶段,正在慢慢的成长中。现阶段,世界上成矿理论研究日渐深入和丰富,新的矿床成因理论和认识不断出现,如深部流体(成矿)作用理论、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矿床模式理论、地质力学理论、地质异常理论、成矿系统理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等。它们的出现及发展对深部找矿突破具有指导性作用。没有运用成矿理论进行深部找矿,就会失去深部找矿的底层基础,找矿工作进入乱找、难找和找不到的局面。要做的是吸收借鉴这些先进的科学理论,同时结合我国固有的特征和成果,集思广益,发展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理论研究阶段尽量做到科学化、先进化和可实施化,将一种或者几种理论综合运用在实际的深部找矿过程中,提高深部找矿效果。

3.2大力推进深部找矿技术的研发。

在出露矿、浅部矿找矿时期,地质找矿的基础地表露头,获得矿化信息比较简单。深部矿床一般地表显示的矿化信息少,比浅部矿要付出更多的艰辛,需要采用更多的方法手段,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才会成功。深部找矿技术攻坚研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物理探测技术,其二是深孔钻探技术。现今我国深部探测技术和相关仪器的研发主要是朝着增加探测深度和增加探测灵敏度的方向进行的;另外由于地底深处有辐射等物质的干扰,所以探测仪器抗干扰的能力也要提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深度物探技术和深穿透的化探新方法,高分辨行尾遥感技术等。我国现阶段正在开展对几项技术的提升和研发,如瞬变电磁法、井中物探法、金属矿地震勘探法以及可控音频大地电磁法等,其中井中物探技术是目前比较热门的技术。井中物探,主要是将探测仪器放到钻孔中进行勘探,减少了物探工作的深度,并且同时避免了相关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技术之一,它在发现勘探井旁边的盲矿是非常有效的。在应用井中探物技术的同时结合多种方法共同勘探,可提升我们的勘探效率。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朝这方面努力,但是研究成果有限,不足以满足现今勘查深部矿床的技术要求,需要进一步发展。在深部找矿过程中,除了利用更成熟的地质理论和更先进的物化探方法、遥感技术等新探测技术外,最终还需要使用钻掘(探)技术来取心取样,证实推断和探测的正确性。随着勘探深度的增加,对钻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钻探设备、钻探机具、泥浆技术以及分枝转向施工等关键技术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创造必要的研究条件对重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才能满足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需要。

3.3加强地质人才的培养,引进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是前进的推动力,我国要想做好深部找矿工作,在这方面有成绩,就必须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人才的第一步是在学校,首先要转变考生在选专业时的错误观念,地质勘探是一项非常光荣而有意义的事业,为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的进步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利用,这都是地质勘探人员的功劳。第二步就是人才的培养。学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有重大的责任,在校期间学生接受的是人生理想教育和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其中包括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向上的人生观、科学严谨的技术风格、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以及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的实践认识,这些都是学生将来工作生涯的基础。当专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实践经验的累积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前辈带新人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培养模式。通过前辈们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不光专业方面能得到提高,在职业道德和人生等各个方面都能建立健全鼓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和管理体制,实行改善野外地质工作条件、提高野外津贴标准、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以及按参与深部找矿及开采项目贡献大小来进行分配。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培养和人才业务能力建设,把地质人才培养与深部找矿项目组织实施紧密结合,培育和造就地质类创新型人才,更好地开展深部找矿工作,取得更大的深部找矿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