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见义勇为感想十篇见义勇为感想十篇

见义勇为感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38:54

见义勇为感想篇1

关键词:大学生;见义勇为;见义智为;伦理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87-02

见义勇为,指的是看到合乎正义的事情便勇敢地去做。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弘扬民族正气、展现民族风貌、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及市场经济追求功利性的惯性,导致当今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道德滑坡,影响社会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对见义勇为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着良好社会风气的构建,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积极地伦理学引导,把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表彰和宣传大学生的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关心支持见义勇为行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见义勇为,使见义勇为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发扬光大[1]。

一、当代大学生的见义勇为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历程,因此包括见义勇为在内的社会责任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主流方面是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认知层面

一是多数大学生具有惩恶扬善、助人为乐的思想观念,但在行为判定方面还存在模糊性。对于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大多予以认同,同时知道见义勇为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但在见义勇为的判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不清楚哪些情况下需要挺身而出。二是很多大学生对见义智为认识不足,不能明确见义智为与见义勇为的关系,缺乏见义智为的观念。

(二)实践层面

部分大学生有将见义勇为付诸行动的主观意愿,但其行为选择受到一些消极心理因素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知行背离”的不良现象。虽然总体上认同见义勇为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规范,思想上也有见义勇为的意识,但落实在实践层面上,真正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却不多。面对老人倒地、儿童落水、歹徒行凶时有些持观望态度,不能付诸实际行动。另外在付诸见义勇为实际行动时,由于缺乏基本的救人自救能力以及科学的方法,出现很多见义勇为不成反害己的“流血又流泪”事件,没有形成见义智为的习惯。

二、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现状成因分析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大学生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他们见义勇为观念和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方面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中国传统道德偏重个体修养和个体私德的完善,对公共场合的道德却很少提及。梁启超指出:“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若中国之五伦,则惟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社会、国家伦理,不备滋多。此缺憾之必当补者,皆由重私德轻公德所生之结果也。”[3]加之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形势,传统的社会习惯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动,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道德水准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人们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看客”心理[4]。见义勇为的正义感、责任感淡化,大学生对待见义勇为的知行背离和观念对立正是转型社会人们思想产生波动的一种反映。

(二)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内容上具有异质性,导致大学生思想上的迷茫。学校侧重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理想教育,而学生在家庭受到的则是利己主义倾向的实惠教育和追求利益回报的功利性教育。这种异质性造成了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迷茫,削弱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正面影响[5]。

(三)学校方面

一是单调封闭的教育手段与受教育者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教育的有效性体现的重要环节在于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身心需求的一致。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做法,习惯于宣传空洞的政治口号,用深奥、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来教育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忽视了对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导致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包括对见义勇为精神的抵触。二是学校缺乏有效的安全教育。即便设置了专门的体育课程,开展了一些安全教育,但很多都是形式,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实战演练。

(四)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主要指在年龄、爱好、兴趣和背景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一群青少年或青年。同辈群体容易建立一个由自己的兴趣、娱乐、衣着、行话俚语、符号、价值观念等构成富有特色的亚文化[6]。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和行为选择的影响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在面对见义勇为选择时,大学生往往会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当自己所在的同辈群体做出积极回应时,他也会积极参与,挺身而出;而当同辈群体冷漠无视时,他可能会瞻前顾后,持观望态度。说明大学生面对见义勇为时,从思想观念层次转化为实际行动还存在一定难度,是大学生见义勇为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

三、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的伦理学引导对策

由于大学生在见义勇为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积极有力的思想观念引导、能力引导、行为引导,并辅之以必要的制度和体制保障,使大学生见义勇为发展成见义智为,达到“利他又利己”的双赢效果。

(一)对大学生见义勇为的思想观念进行伦理学引导是实现双赢效果的前提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确立引导的方向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前我国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7]。大学生见义勇为思想观念的伦理学引导,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确立引导的基本内容。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见义勇为的方向和内容,增强大学生见义勇为的社会责任感。

(二)对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能力进行伦理学引导是实现双赢效果的基础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提高基本的自救和救人能力,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具备良好的体魄。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消除瞻前顾后的忧虑,提高见义敢为的能力。第三,引导大学生提高承受见义勇为不良后果的能力。由于见义勇为往往事发突然,缺乏必要的准备应急措施,因此在见义勇为后时常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给见义勇为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伤害。不管是社会还是其他原因所,都要引导大学生提高承受见义勇为不良后果的能力,为大学生见义敢为、见义勇为消除后顾之忧。

(三)对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伦理学引导是实现双赢效果的关键

首先,引导大学生从见义勇为的思想转变为见义勇为的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是检验认识性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导大学生消除“看客心理”,把见义勇为的思想转变为见义勇为的实践。其次,引导大学生从见义勇为的实践转变为见义智为的行为。见义智为,就是面对具体的道德冲突,作为道德主体,要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思考怎样做出道德行为又不至于让自己受到伤害。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见义智为,既保全自身又利于他人和社会。第三,引导大学生从见义智为的行为转变为养成见义智为的习惯。见义智为的前提是“要为”,然后才是“智为”。“见义智为”本身就是有道德的表现,要引导大学生养成见义智为的习惯。

(四)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四位一体的伦理学引导体制是实现双赢效果的保障

首先,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见义勇为提供舆论和制度支持。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为见义勇为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坚实的道德基础。另一方面要做好见义勇为英雄人物的各项善后保障工作,建立完善的社会奖励和社会保障机制。既要有政策引导,又要加大投入,让见义勇为者消除“风光一时,痛苦一生”顾虑,激励人们加入到见义勇为的行动中来[8]。其次,学校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能力。面对大学生价值困惑,高校应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位置,不断在消除困惑中成长,在超越自我中成熟。同时开设大学生自救救人能力课程,开展自救救人演练和实践,提高大学生自救救人的能力。再次,家庭要抛弃功利观,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家庭具有抚育下一代、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价值观的重要功能。家长以及其他家庭成员要以身作则,积极做出见义勇为的行为,落实见义智为的实践,为大学生树立榜样示范。最后,要谨慎选择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同辈群体榜样,选择在见义勇为中涌现出的见义智为、“利他不损己”的英雄群体,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

总之,发扬见义勇为精神,自觉维护社会正义是每一个公民基本的道德义务。通过伦理学角度的积极引导,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见义勇为的核心理念,唤起他们践行见义勇为的责任感,鼓励他们发扬见义勇为的优秀传统,引导他们养成见义智为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实效性,达到“利他又利己”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中全.大学生英雄现象的精神实质及其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2012(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3]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17.

[4]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1.

[5]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1.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1.

[7]郑士鹏.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时代价值及其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

[8]王兴本.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之我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收稿日期:2014-10-20

见义勇为感想篇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思想正式被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全体人民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做到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在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只有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才有了前提和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人际关系的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任务。所谓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往大了说就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和谐相处,各尽其责,共同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往小了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互帮互助的关系。而现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看客现象却成为了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一个突出表现。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幸灾乐祸的态度,拔一毛以利他人而不为、举手之劳给110报个警而不肯、充当“冷血看客”而不知耻的现象无疑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刺耳的“不和谐音”。看客现象不仅是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体现,更是社会环境不和谐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因此,解决现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看客”现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更是中国实现全面进步的需要。

一、“看客”现象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征和具体表现:

所谓“看客”,是指那些麻木不仁,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幸灾乐祸为生活态度的人。他们拔一毛以利他人而不为,总是报着一种看笑话的心理去面对遭遇不幸的人。而“看客”现象的概念主要表现为,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需要自己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心理学上将“看客”现象界定为个体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反应意向,即紧急状态下的冷漠行为。“看客”现象的存在是一种社会病态的表现,严重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阻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看客”现象的主要特征可以用事态紧急,认知明确,情感冷漠,众人在场这四个词描述。即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众人在场,明知受害人的生命或财产会受到侵害,急需人帮助,却无人愿意伸出援手,有的只是冷漠的观看。

“看客”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个角落。犯在光天化日之下作案,受害者家属求助,二百多户人家无动于衷;街头出现精神病人杀害少女,看客多但无人救援;见人跳楼观看者还鼓掌大叫“往下跳”;少100多元医院不给救命血等等。像这样的“看客”现象在现今社会上不胜枚举,它们正严重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看客”现象的社会危害:

1.它影响和扭曲人们的价值观,助长金钱至上的极端功利主义。不能给自己带来切实利益的事坚决不干,即使眼前的人生命受到威胁。这种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只会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如果任其滋长,将来的社会必将再回到那种“人吃人”的社会。

2.它助长了人们畸形心理的培育,使得人们变得灵魂麻木、精神失落。“看客”心理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它不仅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也影响着自身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一个“看客”在这个社会的生存空间必然是很狭小的。

3.助长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看客”现象的泛滥助长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歹徒们光天化日下作案却无人制止,这无疑会让他们更加有胆量去继续作案,其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财产都会受到威胁。

4.它必定会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困难和阻碍。“看客”现象是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外在体现,它的存在势必会破坏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中国式看客现象”的社会学视角探源:

从对现今社会上存在的“看客”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中,不难看出,产生“看客”心理的根源不外乎就是怕惹麻烦,怕遭报复,怕损害自身的利益,怕自己见义勇为却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和尊重,又或是通过看别人的笑话为自己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寻根溯源,产生这种心理的最源头可归结为以下四点:

对于见义勇为行为的社会保障与奖励制度不够完善:

与“看客”现象相对的就是见义勇为。见义勇为的英雄本应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保障及奖励,而不是无助地承担因为见义勇为带来的痛苦。可现实中,我们往往见到的是英雄因为见义勇为受伤,却得不到社会很好的资助及关怀,最后还要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这样的结果不免要让人好好思量一下见义勇为值还是不值。或许人们不是不想见义勇为,而是不敢,因为他们缺少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后盾。虽然国家早已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而且对于见义勇为行为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现有的立法只是地方性法规,立法层次较低,而且各地存在差异。

如对于救灾抢险中表现出的行为是否属于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否要求事迹突出,各地的规定就不同。各地方立法“诸侯纷争”,法制的不统一,不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因此国家制定见义勇为的法律尤为重要。但目前国家并未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

目前,全国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0余县市相继出台了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的法规。然而全国性的立法却没踪影。《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从1997年开始,曾两次向国务院申报立项但无答复。此外,各地法规也往往“互相打架”。如外地人见义勇为,有些地方却以并非本地户口推诿不管。还有,见义勇为行为中的被救一方应承担什么责任,也一直无明文规定,被救者害怕承担责任,令救人者寒心。

(二)地方立法并没有很好的定位。

见义勇为的立法根据来源于宪法第43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见义勇为立法应属于社会法范畴,具体来说应属社会保障法范畴。地方立法没有很好的定位可能与我国社会保障法领域的立法混乱有关。相对于普通公民来说,见义勇为者面临危险,挺身而出,可以说他们对社会有着特殊贡献。既然如此,他们应当获得优于一般人的保障与奖励。国家给予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者特别保障,这样既可以解决这部分人的后顾之忧,又有助于褒扬奉献精神。笔者认为见义勇为立法最好定位于社会保障法领域的社会优抚法。我国现今的情况是把社会优抚对象仅仅限于军烈属、伤残军人、退伍军人等,笔者认为,还应当把见义勇为者也包括进来。况且实际上现有的地方立法在处理见义勇为公民伤残、牺牲问题时几乎都是参照社会优抚办法加以解决。如《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条例》第15条规定:“因见义勇为牺牲的公民符合《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规定条件的,批准为革命烈士,其家属享受烈属待遇;不符合革命烈士条件的以及负伤致残的公民,属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其抚恤、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因公(工)伤亡人员的规定办理;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城镇居民和学生等公民,由民政部门参照国家对因战伤亡的民兵民工抚恤的规定办理。”

(三)地方保障经费来源及奖励形式多样引起“诸侯纷争”。

目前,我国颁布地方性见义勇为保障法规的省市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湖北、河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一共24个。但其中奖励办法以及资金来源等,各不相同。

比如:上海市设立见义勇为专项经费帐户,由市综治委负责日常管理。专项经费用于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北京市政府设立见义勇为基金。基金是由政府拨款的专项经费,各级财政部门予以保障,并列入财政预算。广东省政府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和保障见义勇为人中,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制定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办法。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以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医疗、生活等经费。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见义勇为基金会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的资金;单位和个人的捐款、赞助等。还有的省市通过其它方式给予奖励,比如南京允许见义勇为者生二胎,昆明则给见义勇为者落实户口等。

目前各地见义勇为基金会的组织形式十分多样:北京由民政局负责,成立见义勇为权益保护处,承诺1年1千万元,但是在财政上挂着,需要多少奖金就下拨多少;上海由公安局政法委经管;广东的见义勇为基金达上亿元,群众普遍生活水准较高,对于见义勇为者的善后保障工作也做得不错,所以其见义勇为人员上访的记录也少得多。另外,江苏、福建的见义勇为工作被业内认为是做得比较好的。然而在有些地方,并不理想的社会风气导致有时会“见义勇为奖金发不出去”的尴尬。

(四)各地方政府及各阶层机关在执行保障时缺乏灵活多样的手段:

如医院是要对见义勇为的英雄提供免费救治还是按照规定不掏钱不给看病。又如同样一件见义勇为的事,英雄是否在不同的地区会得到不同的待遇,如果那样的话我们是否应该在见义勇为前先选好地方。所以,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政策,见义勇为行为根本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能否对见义勇为英雄实施全面的保障,还取决于执行者的手段够不够多样、灵活,能否对不同的案例做出合适的处理。

由此可见,“看客”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方面的社会保障及奖励体制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各地方政府及各阶层机关在执行社会保障制度时缺乏统一、明确的政策及灵活、多样的手段。

社会文化道德建设工作的不完善:

(一)媒体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道德社会,提倡公民道德建设。但在对于见义勇为这一块的建设却不是很理想。虽然社会上一直在提倡见义勇为,但真正的宣传、鼓励手段却显得有些力道不足。尤其是媒体对于见义勇为事迹的宣扬手段太过单一化、简单化。虽然每年都有不少给见义勇为的英雄颁奖的晚会,但这里表彰的毕竟是少数人,而其他许许多多的见义勇为的人却得不到宣扬,难免让人觉得寒心。

(二)各地方道德建设出现不均衡。

对于见义勇为的道德建设这一方面,还呈现出了各地方建设不均衡的问题。有些地方的道德建设力度较大,但相比之下有些地方的建设力度却显得很不够。这样的发展是不能满足全面建设道德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的。

(三)关于见义勇为在大学校园这方面的宣传不够。

大学中的活动多不胜数,但是有关于见义勇为或是道德建设方面的活动却很少被涉及。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柱力量。如果连大学生都不能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觉悟,何谈建设道德社会?

(四)西方个人主义价值思潮的影响。

由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很多中国民众接受了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但并未正确理解这一价值观的内涵,错误的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民众的病态心理:

具有匿名性。看客中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已是外人,不会感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压力。认为反正都是外人,怎么看自己也无所谓。

丧失责任性。看客将责任均摊到每个人身上,不采取行为也不会内疚。认为救人不是自己的责任,是别人的责任,是所谓的英雄的责任。

群体淹没性。群体性淹没了自己的个性、情感和活动。认为大家都没行动,我也不应该有行动去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

盲从、从众心理引导。

中国传统明哲保身、安身立命思想的影响。

人们的“不平衡”心理,认为别人没有帮我,我帮别人就是吃大亏。

社会道德制度与法律制度间的统一协调问题:

“不见义勇又不犯法”,很多人都会这么想。单单依靠道德的约束显然已无法改变社会上的这些“看客”现象,道德制度必须在法律的充分保障下才能显示出它的威力。近年来,有关于见义勇为这方面的法律不断完善,各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相应《见义勇为条例》,可以说是对“看客”现象产生了一定的约束。但法律始终只是一种约束手段,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看客”心理。所以不管是依靠道德手段去鼓励见义勇为还是运用法律手段去强制见义勇为,都不能最大程度减少“看客”现象。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使人们愿意见义勇为,敢于见义勇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客”现象。

四、消除“看客”现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不断完善对见义勇为英雄的保障与奖励制度;制定统一、明确的相关政策,并保证各级地方政府及各阶层机关灵活、多样的执行。做好对见义勇为英雄的保护、资助、奖励以及精神方面的关怀工作。

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见义勇为基金”,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及资金发放制度,确保每位见义勇为的英雄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将法制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即运用适当的法律手段保护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协调好施救者与被救者之间的关系,以减少那种被救者不愿承担施救者医药费或其它责任之类的纠纷事件。消除群众怕见义勇为遭报复,惹麻烦的顾及。加大对于见义勇为英雄的奖励和善后工作,让每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以及他们周围的人都感到见义勇为的行为是值得的,因为他们拥有坚实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强硬的法律手段作后盾。

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不管是通过电视还是报纸,对于见义勇为的事迹要大力宣扬,而对于“看客”现象也要进行曝光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谴责。而且报道应尽量做到全面。各县级、乡级、村级单位要对见义勇为个人及其事迹进行宣扬,力求让每一位见义勇为英雄的事迹都得到宣扬。

加大见义勇为思想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播,多开展一些以“宣传见义勇为行为”或“反对‘看客’行为”的主题活动。学校要鼓励学生多开展相关主题的团日活动,让学生们亲自组织并参与到宣扬见义勇为行为,反对“看客”行为的活动中去,亲身感受活动带来的教育意义。学校还可以把这一主题作为一门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深入社会,深入群众,调查这一主题,并借此机会宣传这一主题。

以政府资助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一些“见义勇为英雄纪念馆”,将英雄们的事迹记录下来,展示给群众看。各地中小学则可以组织一些参观活动,学习英雄事迹,从小培养见义勇为的精神。

借助奥运之势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引导,塑造社会成员的健全人格。宣传说服,改变社会成员的消极态度和病态心理。

透过汶川大地震正面教育、宣扬生命的可贵,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的可贵以及在重大灾难面前团结的力量。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和谐所带来的力量;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感受到救人英雄的那份伟大和光荣。

见义勇为感想篇3

首先,参加高考范围内的群体绝大多数属于未成年人,相对成人而言,本身属于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身心尚稚嫩,社会经验还不丰富,在见义勇为过程中往往遭受无谓的牺牲。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第四十条则强调“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显然,国家法律将未成年人列入受保护的人群之列,当然是不鼓励他们在无法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见义勇为的。然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将见义勇为与“高考加分”这样敏感和有吸引力的政策挂钩,无疑在导向上将未成年人推向了危险境地,同时也将原本十分高尚的见义勇为行为抹上了功利色彩。

其次,见义勇为者行为的受益者是国家、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对其高尚行为的奖励应当是政府行为,自然应该由政府来“埋单”。然而,若用高考加分的方式对其奖励,无疑将高考中的机会成本分摊给了除见义勇为者本人之外的全体考生,其结果势必剥夺了一部分考生本应获得的“法定”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最后,将见义勇为列入高考加分也难免给投机取巧的不法之徒创造机会。从以前的体育加分、民族加分、港澳台胞加分和各种竞赛加分之乱象丛生的作弊行为中不难推想,将见义勇为列入高考加分可能也会有人钻空子。与其到时候“亡羊补牢”,还不如现在这个“牢”里压根不要放羊进去。

当然,对于自然状态下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行为,自然应当给予足够的表彰和奖励,但舆论导向上并不鼓励这种高尚的行为,而是强调未成年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在确保自己没有危险的前提下做力所能及的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们的教育在行使职能时,千万不要忘记其最基本的职能,即教会学生在各种可能有危险的场合下保全自己,让他们知道生命是最珍贵的,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的公民课程要让学生明白:因为自己是未成年人,是受大人保护的,并不一定需要承担见义勇为的义务,那是大人的事,将来自己长大了,到了法定的成人年龄,才具备相应的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也包括各种公民责任。

见义勇为感想篇4

一、“好人文化”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

“好人文化”的核心是道德建设,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是以文化人。“好人文化”是一种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社会风范,通过宣扬好人、唱响道德、践行道德,达到人人修行道德,呈现好人辈出的社会景象,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之义。

(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道德缺失现象,小悦悦惨遭碾压,路人为何见死不救?老人摔倒,为何没人敢扶?为何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事件深深的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也拷问着我们国民道德何在?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灵魂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好人文化”建设加强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很多,或以讲述、演讲、谈话、讨论、辩论为主的说服教育法;或以参观访问、榜样示范、情景陶冶为主的感染教育法;或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实践活动锻炼为主的实际训练法;或以评定、评选、批评与表扬、奖励与处罚为主的评价反馈法等。“好人”是某种思想品德的体现,其鲜明的形象、良好的美德能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向他们看齐、领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先进事迹的生动性,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人们能从活生生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身上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和产生极大的共鸣,继而效仿着学,这种“好人效应”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三)“好人文化”是建设幸福宜春的重要软实力。宜春市经济飞速发展,民生工程广惠百姓,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不仅需要这些硬实力还要有软实力的支撑。软实力就是文化,“好人文化”作为建设幸福宜春的重要软实力,对宜春市民道德品质的提升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舍生忘死、勇救落水母女的皮祖强,挺身而出、勇斗歹徒的李超,不离不弃、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的“闵青梅”、英勇无畏、挺身而出的“夺刀少年”柳艳兵和易政勇、“火海英雄”王茂华和谭良才……他们成为宜春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平安和谐、爱岗敬业的道德“标杆”,他们用质朴平实却又义薄云天的行为,荡涤着人心,改变着世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宜春“好人文化”建设的特点

为营造学习、关爱、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展了“身边好人”的评选活动。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从2008年以来,13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人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4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市108人见义勇为受到省、市表彰,2人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1人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1人被授予体系变得具体生动,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可亲、可学,这对于倡导人们树立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称号。每一位模范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折射了时代的光芒,为宜春市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大量真实可信、鲜活生动的事例。

(一)“好人”平凡多样,更接地气。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榜样,但有些榜样过于理想化,它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根基,偏离了大多数受教育者的价值需要,榜样也由此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圣像”,最终造成人们对榜样的逆反心理,德育效果并不理想。而宜春市评选出来的“身边好人好事”中,凡人善举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他们绝大多数来自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以他们质朴的情怀来感染教育市民,有助于市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爱岗敬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宜春的“身边好人”有大爱无声的“助人为乐好人”、有舍己为人的“见义勇为好人”、有恪尽职守的“敬业奉献好人”、有善行无疆的“孝老爱亲好人”等。这些“好人”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感恩生活,乐于助人,以最朴素的善良对待身边人。他们所经受的磨难更为大家所熟悉,所取得的成就更易为大家所理解产生共鸣。

(二)机制建设为“好人文化”建设保驾护航。为表彰和支持好人,宜春先后建立和完善了见义勇为表彰评选、公民道德荣誉档案、英模及英模家属帮扶等各项工作机制,在全社会树立了敬仰见义勇为、感恩见义勇为、崇尚见义勇为的良好导向。同时创新褒奖机制,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从多方面关心英雄模范及其亲属,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全市成立了多个见义勇为基金,市县两级综治委还建立了见义勇为牺牲、伤残人员生活保障协调机制,帮助他解决工作安置、困难救助、医疗保险等后顾之忧,确保不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

三、完善宜春“好人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适当发掘青少年学生中的“好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正处于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础教育时期,心理多变,情绪不稳,思想活跃,既易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也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丑恶现象的侵蚀和危害。所以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宜春众多“好人”中,青少年的榜样的比较少。若能多发掘青少年中的“好人”,用他们的善举、孝行感化、教育同一年龄段的学生,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为人处世的方式和看待世间万物的态度与其他学生或青年产生共鸣,比简单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在今后“身边好人”的评选中,适当增加青少年的人选,增加大中小学生的人选,会更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整个社会思想道德的建设。

见义勇为感想篇5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见到有人落水,只要是善良正直的人,都不会见死不救。

2012年5月13日上午,第二炮兵士官学院参谋、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在读研究生沈星与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路过山东潍坊青州市区南阳河边时,恰逢一学生不慎落水。沈星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奋力营救,学生最终成功获救,而沈星因耗尽体力沉入水中,不幸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31岁的宝贵生命。风华正茂的生命就这样走了,走得悄无声息又惊天动地,走得大义凛然却又令人痛惜;落水学生获得了新生,他却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沈星在危急时刻没有考虑到家庭,没有考虑到妻子,没有考虑到孩子,心中有的却是一个陌生、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少年的安危,若当时换成你、我,则又将会是怎样的决断呢?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些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虽然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沈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崇尚金钱的社会显的神圣而纯洁,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见义勇为是社会经久不衰的话题,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生命是无价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一直在支撑着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是我们的自豪。这种为正义事业英勇赴难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成就一切正义事业、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值得我们好好珍惜,世代相承。沈星的光辉事迹,是我们民族传统的见义勇为美德,发扬光大的具体写照,是传统美德转化为现代价值的一支颂歌。

见义勇为愚蠢吗?不,一点也不!如果我们的社会变成了“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那么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无法想象,也不敢去想象。不管被救者是怎样的人,见义勇为的人去帮助他人,这根本不需要考虑,因为救人本来就不需要什么理由,见义勇为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为了救孩子可以不顾自己的性命,这种勇敢的精神,这种奋不顾身的行为怎能不令人感动?他们的见义勇为实现了他们的个人价值,已经是一种很伟大的贡献了。见义勇为是一个美好的闪光点,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人去学习!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无价的,可就是这种舍己救人、勇敢无畏的精神在支撑着我们的民族,这应是你我引以为傲的。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社会习惯和思想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人们的价值取向正发生极大变化,社会道德水准正发生变化!社会是一个大的群体,人们的知识文化、经验经历、成长环境、道德价值都不同,所以不可能有一个统一而非其他的价值观,我们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成为见义勇为的英雄。但是,我们不能以此来抛弃人类社会应有的主流价值观,那就是善良、同情、人性、正义、公平、信仰等,不能为了物质与金钱而丧失人类社会应有的善良人性。

见义勇为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正义不是自然而然地降临到我们的生活中的,他需要每一个人的竭力维护。生活中不会频繁的发生让你面对生死抉择的事情。但是这并不带表就没有体现价值,表露自己关怀的机会。对老人的一次搀扶,在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回答陌生人的疑惑,都可以体现我们的价值。

见义勇为感想篇6

1、对于这个事例,大多数人会觉得麻禹是见义勇为,应值得表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希望见义勇为见死施救的社会风气,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3、近日杨济源见义勇为事件传遍大江南北,大多数的天津人都为之自豪。

4、因为见义勇为的人得不到好下场,所以人们从见义勇为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5、当今社会见义勇为的光辉事迹时刻在发生。

6、此等见义勇为之事,怎能让人不为之心动呢?

7、此女虽相貌平平,但是凭借着足智多谋的脑瓜和见义勇为的性格,在险恶的江湖上还是有一定的地位。

8、现在的社会可真乱呀!坏人越来越多,见义勇为的市民越来越少。

9、建议完善立法对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宣传和适当的保护,以激励更多的人见义勇为,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10、这本书介绍了冉阿让一生的命运,一个个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事迹,读完后我印象深刻。()

11、黄泽榆真是一个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好同学。

12、我在这里自豪地说,那位见义勇为的人就是我老爸!

13、心灵是美的——为陌生人指路是美;为老奶奶让座是美;见义勇为是美;拔刀相助是美;拾金不昧是美;诚实直率是美。

14、最近我读了一则新闻,12岁少年涂振鹏同学见义勇为,为救同学献出宝贵的生命。

15、当然,国家也意识到了这点,也在提倡做好人好事,提倡见义勇为,为此建立了专门的奖项奖金,奖励那些做了好事的人们。

16、在理想世界里我们总感性地认为人人都是道德君子,不会高尚到见义勇为,却不会见死不救;可现实又残酷地告诉我们人情冷漠。

17、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了一则老伯伯见义勇为的新闻。

18、正当小偷们要离开时,从人群中冲出了几个见义勇为的叔叔。

19、现代社会人情淡薄,见义勇为的人越来越少了。

见义勇为感想篇7

血性,辞典释义是,刚强好义的个性、忠义赤诚的品格。我们都知道,公平、正义、良善、互助等,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人类的普适价值观。而血性就是能够义无反顾坚守它们的勇气和正义感。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面对欺凌弱小、伤害无辜、触犯法纪、肆意践踏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能够疾恶如仇,见义勇为,“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不会因只考虑自己的个人得失就缩手缩脚,畏首畏尾。

很多时候,血性在表现形态上像是刹那间的无意识选择,但实际上是社会积淀和教化形成的个人意识,是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修养的凝聚。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有血性的民族,无数血性之士,以他们的热血和壮举,丰沃着我们脚下的土地,充盈着我们民族的血性传奇:从面对暴秦,不惮“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战国名士唐雎,到“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的岳武穆,从拼却一死也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铁血君子谭嗣同,从誓死不做亡国奴的东北抗联小战士,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些血性之士的名字和事迹,在民族的土地上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当代中国,血性之花依然开得绚烂:从感动华夏的历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到制止小偷行窃英勇牺牲的湖北南漳公交司机李豪,再到今年高考前夕,见义勇为、勇斗持刀歹徒的江西宜春高中学生柳艳兵、易政勇

是的,一个有血性的民族,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这份血性,中华民族才能走过数千年风雨沧桑,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让我们感到悲哀的是,近些年来,在一些人身上,把一个民族弥足珍贵的血性,丢了。

血性都去哪儿了?

距离云南昆明案已经有些日子了,但人们对案的反思,并没有结束。

七八个歹徒,几把长刀,居然相继砍死29人,砍伤130人。人潮涌动的昆明火车站,有的是血气方刚的青壮年,难道他们的第一意识就是逃命?为什么没有人振臂一呼,站出来跟歹徒们搏斗?有一则新闻,说一个小饭店老板娘救了200多人,说那些躲进小饭店的男人都不知所措。先不去指责这些躲在女人庇护下发蒙的男人们,我们只需想一想:这200人中如果能有20个人操起板凳桌椅冲出去,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去战斗,那几个暴徒还能、还敢肆意逞凶吗?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暴行发生后,网上满眼都是逃生技巧、自救举措一类的文字。有文章教授的第一诀窍是“不能激怒歹徒”!有人则在教授维语的“朋友,住手,自己人”――向暴徒乞求,和暴徒称朋道友,如此毫无血性的言行,居然很有市场。

而舆论呢?除了对的谴责就是对逝者的祈福――这当然也是应该的,但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深刻的反思,反思我们的血性都去哪儿了?反思面对邪恶时,我们曾经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的英雄主义气概都去哪儿了?

今年的7月5日,杭州公交发生一起惨痛的纵火事件。这也是今年第三起造成严重伤亡的公交纵火事件。车上的监控录像记录了纵火的全程,从有人开始察觉纵火者的行动,到香蕉水被打火机点燃,大约有五六秒的时间――但这五六秒时间里,乘客中没有一个人采取行动阻止纵火,只是一味在躲避和逃离。事后,网上曾就“面对公交纵火,你是否应该更勇敢一点”展开过讨论,有一类观点似乎很有代表性:“去制止纵火,要是没成功,受到的烧伤可能就最严重,还是等着别人出手吧!”而等待的结果就是,谁都没去抢那个打火机。

事实上,正是这类聪明者选择的趋利避害,懦弱者选择的明哲保身,才让歹徒和坏人越发猖獗,才让一个个惨案在现实中不断上演。

那么,我们的血性都去哪儿了?那种勇敢地站出来与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都去哪儿了?

国民精神重塑呼唤血性归来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大国民精神重塑的过程中,我们急需找回缺失的血性,这种血性,就是一种顶天立地的品格,一种不可或缺的凛然正气,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和见义勇为的担当。

呼唤血性归来,我们首先要营造一个有血性的社会氛围。

如今的大众媒体上,特别是电视里,到处都是“超女”“快男”“最美和声”“中国好声音”之类歌舞升平的选秀节目,无数年轻人都希望着自己能一夜成名,成为名利双收的明星、偶像。什么时候,我们的电视人、媒体人,也能为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和模范做一档节目呢?在节目中,大力宣传他们为了社会和他人、不顾自身安危的事迹,赞扬他们敢于挺身而出、维护公平和正义的一腔血性呢?而当这样的节目也能像歌舞弹唱、娱乐大众的选秀节目一般频频出现在电视里、网络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和模范,也将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成为青年人心中的榜样和偶像。

呼唤血性归来,我们再也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今年7月1日晚,在深圳世界之窗旅游景区,四川某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小涂,路见不平,救了一名遭到景区保安宋某猥亵的女孩。该保安称被打骨折,要求小涂赔偿医药费5万元。小涂因涉嫌故意伤害被警方刑事拘留,警方的理由是小涂将保安打成轻伤,行为存在“过度”的嫌疑。7月16日下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批捕的决定,警方撤销该案,小涂被无罪释放。此时,小涂已被刑拘了14天,而涉嫌猥亵女网友的宋某只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虽然不久后深圳市南山区公安分局召开新闻会,认为小涂属于见义勇为,将协助为小涂申请见义勇为奖励――但此时,伤心万分的小涂已经黯然离开了深圳。

现实中,类似于小涂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所以,很多有识之士早就开始疾呼,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这种来自民间的大声疾呼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警务、民政等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推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表彰和奖励机制,对那些在危难时刻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的人士,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并广而告之地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否则,当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一再上演,我们的社会,就只能盛行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盛行那种面对邪恶时的噤若寒蝉与毫无血性的一味逃避。

见义勇为感想篇8

 

见义勇为是社会进步的高尚体现,同时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是一个重德行的大国,从古至今无数的见义勇为之举被广为流传,而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见义勇为却变了味道,被赋予了悲剧性的色彩,在进行见义勇为的行动上多了几分担心,路见不平的时候也不敢拔刀相助了,在当今的社会上见义勇要牵扯到法律上的很多事情,当事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本文主要是从民法保护的角度来对见义勇为加以分析研究,希望能对给大家做个参考有所裨益。

 

从辞源上对见义勇为的解释是:“对于符合正义的事情就勇敢的去行动。”最早的记录是源于《论语》中的为政篇“见义不为,无勇也”;在《宋史》里也有对于见义勇为的相关记载,其中《欧阳修传》里就有“天资刚劲,见义勇为”的记载。由此可知,见义勇为从古至今已经是我国衡量一个人道德高尚与否的重要标准,在今天的发展过程中见义勇为更是不能或缺的一种道德行为。

 

1.构成见义勇为的相关要素

 

见义勇为的品行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其具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以及思想基础,它同时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见义勇为我认为是和自身的权利义务没有直接的关系的,而是在他人的生命或者财产以及国家的相关利益和社会的秩序受到了损害或者有着不利的影响时,能够用自身的行为去进行对这些受损害的生命或财产等进行保护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上上来说应该具有以下的几个要素:

 

第一是行为的主体必须是自然人;

 

第二是行为人在主观思想上要有为他人的利益维护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把保护他人的利益时自己的利益也要得到收益排除在外;

 

第三是保护他人的利益要在客观作为的方式基础上进行的;

 

第四是行为人并不是一定有这个约定义务抑或法定义务;

 

第五是所做的行为是在危急的情况下作出的,有着风险性[1]。

 

2.当前见义勇为的民法保护的不完善

 

在我国的民法上对于见义勇为的相关保护还没有明确的保护条例,只因为这样主要是体现在民法通则当中的相关内容上,即“无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了避免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进行的管理或者才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支付的必要费用”;还体现在对于公民的防治侵害以及躲避危险的行为当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见义勇为的民法保护是以在一下的情形下进行保护的。

 

一是,见义勇为者如果受到了损害是因为第三人造成的就可以用侵权损害以及赔偿的办法进行保护;

 

二是,如果不是因为侵权的原因造成的,而这种不是侵权的因素所呈现的局面是因为第三人引起的,那么第三人就要在所引起的过错的范围内进行承担赔偿的相关责任;

 

三是,如果是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并不是由于第三人损害的而是自然力所导致的,或者是第三人对于所损害的责任无力承担的情况下,那么可以对受益人提出适当的损失补偿。

 

从以上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以上三点对于在当下所处的法律环境之下那些见义勇为行为的保护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用的,但是依然还存在着不够完善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没能体现出科学性。针对以上所做出的结论可以看出,在见义勇为者受到了损害而第三人又没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赔偿时,对于法院所提出的受益人可以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来进行给见义勇为者赔偿的理论缺乏明确的理论上的依据,关于无因管理的相关性质也存在着质疑,因为行为的效果不能构成见义勇为的要素,所以我认为这不能以受益人所受益的多少来进行对见义勇为者的经济补偿上的依据[2]。

 

第二是可操作性不强。继续围着着受益人受益的多少来说,说到受益人的受益情况就包括了几种受益情况,积极的受益、消极的受益、还有非实际的受益几种情况,还有就是人身权的不可估价的性质,在进行给见义勇为者适当补偿时的标准每个法官对此的理解也有不同,在实施上就具有着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存在。

 

第三就是强制性的缺乏。司法的解释当中对于“可以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这里的“可以”没有强制性,显然对于见义勇为者没有很好地民法保护,这就导致了受益人也可以不进行适当赔偿找出了接口,这给见义勇为者澄清事实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加强完善见义勇为的民法保护体系的建议构想

 

首先要在见义勇为的概念上和评定机关方面要有着明确的界定,在对这种行为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的同时还要向外延伸,如在什么样的背景以及条件之下实施的何种行为才能归入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认定机关上可以分为与犯罪相关的由公安机关管理,舍己救人排除险难的由民政机关管理,涉及到本人单位的可由政府来协调管理等[3]。

 

还有就是要对当事人所请求的权利的范围进行确定。这其中就包括必要的费用赔偿的请求权利、损害的赔偿请求权利、一定报酬的请求权利。在这些问题上如能以更加的完善确定我想对于见义勇为的民法保护会更有卓效。

 

4.结语

 

见义勇为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对于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状况,这个正义之举越来越被人们所不能认可。

 

在我们所知道的事件中在最近几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以及王铠路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对见义勇为的这种正义之举感到寒心,在依法治国的中国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使得当事人面临着个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的情况,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相关法律的缺失,在这方面我们要作出努力地探讨完善我国的民法。

见义勇为感想篇9

前不久,教育部就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与旧版相比,新版内容更简洁明了,与之相配套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见义勇为”等内容不见了,以“会自护,懂求救”取代。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接地气”,赢得了广泛好评。不过,“见义勇为”的退出,还是引发不同的议论。

【初衷】

守则修改初衷是什么?

修订专家组组长、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邓友超解释:

一是中小学生对“见义勇为”的认知有限,具体践行时难以把握和判断;

二是《中小学生守则》涵盖小一到高三的年龄跨度,让处于未成年阶段的孩子见义勇为不太现实;

其三,鉴于社会上对学生“见义勇为”的争议,考虑到《守则》是具有约束力的刚性规定,一旦写入就意味着必须做到,故暂时未予考虑。

【争议】

尊重生命or不利于维护社会正义

某小学校长:毕竟小学生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爱惜,那还怎么谈爱别人的生命呢?

中小学生守则是在每一间课室都会悬挂的,其重要性和指引性不言而喻。从社会层面来说,见义勇为是无论何时都应该大力提倡的、永不过时的美德,只是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情而已。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命是第一位的,他们还是需要受监护的未成年人,他们还没有这种能力去施救。“如果他们去施救的话,损失会更大。”如果要去施救也提倡“智救”。

赵鑫(初中生):见义勇为这点我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我觉得在有些情况下能做到,还是智取比较好,比如求助成年人或拨打110之类的。

苏老师(中学校长)认为:孩子们在未成年时确实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我们还是应该教育他们勇于担当。如果在孩子年少时不倡导见义勇为,那么还能指望他长大后维护社会正义,制止不当之风?这些年来,为什么小悦悦被车压倒没人施救,老太太跌倒还要讨论是否要搀扶?主要就是跟近几年对这方面的教育淡薄有关系。如果人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那么还能指望未来社会风气好转?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所以不能让学生只牵挂眼前五分钟的事情,而不想未来50年之后的事情。

曹女士(学生家长):新版讲的比较详细,对于学生来说,更易操作。但没有了见义勇为,可能滋生学生自私心理,应该很恰当地给孩子灌输,不要一味地让孩子别管闲事。

常女士(学生家长):见义勇为不能去掉,我觉得应该见义勇为,大家都不见义勇为了,这社会就没有正义感了。小孩子我觉得应该在见义勇为的同时要保护好自己。

戴心怡(中学生):很多人都觉得该见义勇为,但一般能说到却做不到。

【事例】

中小学生因见义勇为受伤甚至死亡时有发生

今年6月,5名小孩在游泳时遇险,不会游泳的阿浩在施救同伴过程中溺水身亡。

今年6月,江西宜春市高三学生柳艳兵与持刀歹徒搏斗,挽救了一车人的生命安全,却受伤入院,无法参加高考。

7月1日凌晨,广州街头发生持刀抢劫事件,18岁的小沈和其他三名群众协助围捕,小沈被捅伤后不治身亡。

1999年,一名高三学生放学回家时,看见群众正追赶一个抢劫犯,马上冲上去并与歹徒搏斗,搏斗中被歹徒用尖刀刺中大腿,鲜血直流。

(插图建议:请将以上事例配上简单符号化的插图。)

由此可见,见义勇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轻则皮发损伤,重则危及生命。

【教育部门、专家】

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为免学生在危急之际无辜牺牲生命,教育部门明确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教育部门认为中小学生首先要保障自己的安全,不要采取力所不能及的方式去救人。

此外,即便是未成年人救人也没有被认定为“见义勇为”。四川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就曾认为,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和自保能力,不具备见义勇为的要件。

四川八岁女童为救落水小同伴不幸身亡,当地政府为其申报“见义勇为”称号未获批准。

2002年,在广州100多例获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的个案中,只有一例是未成年人。之所以表彰他,是因为这名少年很机智,以不流血的方式帮助警方抓住了杀人犯。

如果学生已经发生了见义勇为行为,教育部门是会采取表扬和教育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表扬学生舍己救人的精神,另一方面则要告诉学生用更科学的方法施救,可能更有效。同时,对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不宣传、不鼓励,避免盲目模仿。

家长能否做好榜样

许建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邀教授、教育心理学专家):

新的《中小学生守则》有三个突出的地方,一是突出国家意识,二是突出生命意识,第三就是突出孩子的自主意识。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难的不是孩子能不能做到,而是父母、老师以及全社会有没有给孩子一个能做到的榜样和环境。

学生守则不仅仅是学生的事,学生守则首先需要遵守的应该是家长、老师、社会这三个方面。

比如说我们的成人到处扔垃圾,却让孩子垃圾分类,可能吗?

比如说孩子提出如何区分见义勇为和自私的问题。这是两个概念,自私是一种品格,见义勇为是一个突发事件,这两个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认为取消了见义勇为孩子就自私,要告诉孩子,你的年龄还没有能力去救别人,不让你去是因为你没有那种能力,这个绝不影响你的品格的发展。

更重要的在于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社会得问问我们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做到了没有。

【变化】

见义勇为观念已有变化

从原来大力宣扬“少年英雄”到如今的不提倡未成年人舍己救人,近年,见义勇为观念已有重大变化。

在祖辈印象中,草原英雄小姐妹为救集体的羊群而遭冻伤截肢让人印象深刻。对于80后来说,扑火少年赖宁的塑像更是在学校和少年宫常常看到。以往,社会总是以英雄赞歌的形式报道这些悲剧。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获中央和省一级表彰的“少年英雄”人数

(《中国少年报》资料)

见义勇为感想篇10

“亚裔……在我小时候是个数字。亲戚、父亲的员工等于所有亚裔的总和。和我一样肤色的亚洲人生活在哪个州,我一无所知。长大以后,对亚裔的一无所知慢慢变成了一种……很奇妙的吸引。我想要知道,和我面相相似的人生活在美国的哪里,身处什么样的文化。”

2001年,胡明勇被这种吸引驱使,开始了一个摄影项目。

在把行李装上绿色的“甲壳虫”时,胡明勇像个刚睡醒的婴儿,脑子里对接下来九个月的公路旅行一片空白。

哪里有亚裔就去哪里。

从明尼苏达州的德卢斯出发,他和妻子在公路上漫游了三个季节:把影子烤软的夏天,他看见了一个肌肉的黑社会老大,手臂上布满刺青――对方却出乎意料地友善,邀请胡明勇参加他们的社区聚会;一场暴雨后的秋天,一名怯懦内向的华裔姑娘被他误以为是刚下船的新移民;冰和雾吹出玻璃上的冬天时,他在蒙大拿的餐馆一角打开了摄像机,听年迈的华人讲述修建北太平洋铁路的荣耀和艰辛,偶一分神,看到餐馆外走过吹着口哨的年轻牛仔――他忽然感到一点困顿的乡愁。

母亲,并不美丽的乡愁/

1956年,胡明勇出生,在家中六个孩子里排行老幺,也是胡家唯一没有在中国出生的孩子。他身份证上的名字是wingYoungHuie――典型的中英文混合体。“我没有Jack或者michael这样的英文名,家人都叫我勇,朋友都叫我明,我身边没有人完整地叫过我的中文名。”

一直到十年级另外一个亚洲人转学过来前,胡明勇都是学校里唯一的亚洲面孔,对于华人、亚裔等身份符号的敏感随之而生。不过,这让胡明勇感到尴尬:他从未去过中国,他成长的社区也没有其他华人家庭。除了黑头发黄皮肤,他和中国毫无关联。他对中国仅有的认知和想象,来源于他固执地拒绝学英文、只说广东方言的母亲,“但是我们的交谈简洁、从不拖沓。”

更多时候,母亲试图用宗教仪式唤起胡明勇对华人身份的重视。“每年春节,母亲都要让我拜菩萨。然而,我耳濡目染的是史努比、玛丽・泰勒・摩尔和海盗的故事。她没有告诉我任何能让我对菩萨产生亲近感的故事,它在我心中只是个虚幻的神。”让母亲失望的是,最后是耶稣而不是佛祖,成了胡明勇内心的文化标尺。

在婚姻上,胡明勇同样背离了母亲保守的愿望。“我还记得母亲如何努力引导我娶一个中国女孩。我开玩笑地回答她,我从来没见过中国女孩,所以我会娶个白人姑娘,不过如果给我足够的钱,我会重新考虑。1000美金,母亲回答我。我摇头,这绝对不够!”

胡明勇以为,母亲在婚姻这件事上并没有那么认真。然而,当他在高中时代带回家的白人女孩引起母亲极度不安的时候,他发誓再也不会带任何白人姑娘回家。一直到1999年母亲过世后,胡明勇的感情才如释重负。“至少她不用见到我未来的妻子了。”

胡明勇最终和母亲坚守一生的华人特质分裂了。在这件事上,父亲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和父亲在一起,他只说英文。上一次和我说中文的人,是母亲。”

母亲去世后,胡明勇试图重新学习说中文,遗憾的是,在移民家庭严肃多过亲密的关系中,它未能成功。更多的时候,中文和边缘被赋予了同等的定义,只是乡愁肆虐时的幽灵。

“大多数时候,我的想法、价值观更像个中产阶级白人。我像一个外人那样远远地观察自己被母亲硬贴上的中国属性。在母亲眼里,我像个外国人。在我眼里,他们也同样陌生。”

“在我身上,我打破了母亲的期待和多数华人的传统。但是……心之所趋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我想,在很多亚裔人身上,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亲缘关系,就是边缘感,被边缘化的乡愁。”

妻子,一场还乡的冒险/

泰雅(tara)是一个在中产阶级家庭长大的白人陶艺家。她在明尼苏达开陶艺展时,胡明勇在同一栋楼里开摄影展。这是他们的初次相遇。

胡明勇用从父亲的中餐馆学到的莲藕炒牛肉追到了泰雅,而泰雅对中国的研究以及相对熟练的中文,让胡明勇的华人特质逐渐呈现,并得到了补充。然而,家族长辈保守的阻力,尾随着这场不同血缘和种族的联姻而来。

“包括我的家人在内,几乎所有华人都把同种族的婚姻看得很重要。我曾想过可能的理由:也许是种族自豪,也许是不安全感、对其他种族的不信任,或者只是狭隘保守。亲人的反对,反而增加了我的欲望――去找一个能让我更有意义的世界,而不是强行来定义我的环境。”

定义自己的身份,这一从小学起便让胡明勇尴尬的问题重回他的世界。胡明勇和泰雅冲破家族的阻力结婚,让他决心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所在。

“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小时候为什么那么害怕自己是学校唯一一个黄皮肤学生;如果我在美国南部城市的中国城长大,现在的我是不是不一样?我的‘中国性’会不会更强?我的中文会不会更流利?我现在会不会是个中餐馆的厨子?我是不是像母亲希望的那样,娶了个中国姑娘?”

“我甚至想象过,有没有中国人讲话是带美国南方口音的。”胡明勇调侃道。

为了找到真正的身份定义,2001年8月,结婚不到一年的胡明勇和泰雅,从德卢斯开始了一场“私奔”还乡的冒险。两人组成的迷你社群,和分散在广袤北美的华裔连接了起来,从夏威夷到温哥华。

“在边走边拍的九个月里,我所拍摄的一切都没有预先计划,我更依赖自己在遇见他们的那一时刻本能的反应。”胡明勇说。

他的本能是在熟悉中寻找陌生元素,在陌生中寻找共鸣,在熟悉和陌生的平行世界搭起红线。这一本能来源于他沉默的父亲。20岁那年,胡明勇在家里把玩新买的美能达相机,在厨房为83岁的父亲拍下第一张肖像照,这是父子俩一生中少数亲密的瞬间。

“年轻的时候,父亲是个一句英文都不会说的非法移民,他一生都在为胡氏中餐馆兢兢业业,我甚至不记得他一周七天有哪一天能腾出时间来生病。我们的交流一直很少,但是全神贯注地观察他,观察一个你无比熟悉的人,就会发觉一些一直被忽略了的特征……不可思议又让人兴奋。”胡明勇回忆道,从那之后,他开始想展示被人忽略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因为太显而易见而被人忽略的东西。”

于是他们呈现了一幅在美国文化雷达覆盖下,流动的亚裔全景图:奥兰多的华人主题公园,西雅图街头拉拉队里的华裔小美女,旧金山中国城华人竞选议员的海报,拉海纳唯一的一个华人,静坐示威的教徒,单人间里的选美小姐,

爱达荷的“竹子”中餐馆……还有夏威夷一座用正楷字篆刻的墓碑。

在他拍摄的7000多张亚裔族群的照片中,有寻根的老人,也有竭力把自己种进美国土地的新移民,有全景镜头下一个形单影只的亚裔家庭,也有唐人街的一群老夫子。“镜头里的人是真实的,我们所见的,即是他们存在的模样:有些聪明,有些勤奋老实,有些懒惰,有些骄傲、富于创意,有些感到羞愧,有些感到孤独、郁郁寡欢。”

这样的记录难以让人喜欢,因为它定格的瞬间,是华裔日常生活中最不动人的锯木屑。画面里的人,沉默阴郁、不苟言笑,真实得让人心生埋怨,为什么不能像普通的美国人那样简单一点。胡明勇的记录却让人看得纠结。

“如果世界是一面镜子,亚裔在美国这面镜子里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形象,身份的混乱让他们困惑。我想,用影像呈现亚裔私人生活中的矛盾时,我更像是做了一个田野调查。”

胡明勇说,“文化和种族烙印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天然的认同赋予亚裔相似的故事和记忆。但每个人想要的并不相同,如何解读、共鸣,甚至想象出背后的故事,都由看的人来完成。这些影像,会因为不同的人产生不一样的意义。

解读背后可能发生的故事/

庞大的工程,常常让胡明勇因疲倦而失去灵感,泰雅帮助了他。“她没有加入过摄影项目,但在最初一些不情愿地和陌生人的接触后,我逐渐发现,她的开放、活跃、对陌生人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我。有她在,找到摄影对象容易得多。所以在这九个月的摄影项目中,有一种开放的特征是我以前的项目所没有的,这些都归功于泰雅的影响。”

“我记得在厄尔帕索的一家寿司店里,我们遇见了一个亚裔,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戴了牛仔帽。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同,在那里这么打扮再正常不过。”胡明勇回忆,泰雅坚持让他拍下了这个人。事实证明泰雅是对的,脱离了厄尔帕索的环境,亚裔观众都对影像中的牛仔帽感到饶有兴趣。“她比我更擅长感知亚裔在我习以为常的美国生活中不寻常的符号。”胡明勇调侃。

旅行结束后的两年,胡明勇寻找亚裔的旅行有了更多的收获。总共拍摄了7000多张照片、30个小时的视频,及无数故事的记录。

“我用了整整四年才消化掉那九个月的经历。直到现在我还在回味。我曾经回避了很多年、困惑了很多年的问题慢慢有了答案。”

在明尼苏达的展览上,曾有人困惑地提问:为什么白人摇滚乐手会以刺激视觉的形态出现在这里?为什么胡明勇要把可以简单记录的一个族裔,变成那么多民族交融在一起的复杂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