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十篇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十篇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40:26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1

这篇初二地理上册单元复习提纲知识点的文章,是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大洲、大洋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3、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大陆海岸线从18000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6、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渤海近岸);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东海)。7、我国领土东西相距5000千米,南北相距5500千米。8、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漠河;最南端:海南的曾母暗沙;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9、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河南陕西重庆湖北甘肃内蒙古自治区湖南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东四川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苏云南西藏自治区浙江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香港黑龙江广东澳门吉林安徽台湾辽宁江西海南11、我国纬度位置的省:黑龙江;最早看见日出的省:黑龙江;跨纬度最多的省:海南;跨经度最多的省:内蒙古。面积的省:新疆。1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省区是: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简称云、桂、粤、台)。13、黄河、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流经青海、四川。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约为12.95亿。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我国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我国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我国各民族总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蒙古族—内蒙古,回族---宁夏,藏族---西藏,维吾尔族—新疆,壮族---广西,高山族—台湾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中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一级阶梯:>4000米,高原、盆地;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第三级阶梯:<500米,平原、丘陵;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影响:(1)、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方向的交通;(2)、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潮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6、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7、我国主要的山脉:东西走向:最北---天山—阴山;中间--昆仑山—秦岭;最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多梯田。9、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一般把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3。山区的优点: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中草药和动植物资源丰富;高山草地可以放牧;山区急流可以发电。山区的缺点: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坡度大,不易耕种。11、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所以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纬度因素,而冬季风则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严寒。1月00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00C,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C。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1月00C等温线;(2)、800mm等降水量线;(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4)、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中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52.30C).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中国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其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中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49.60C).我国从北向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独特的高原气候区。(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10、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4类干湿地区。11、东部—耕作业;西北—畜牧业;北方—旱地农业;南方—水田农业。12、我国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夏季风来源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印度洋风向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2

关键词:方程;函数;考纲;大纲;复习

  进入九年级总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相对来说要主动些了。这时,老师如何教,教什么,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更是至关重要。为使学生在中考中获得主动,得到优良的成绩,就必须在中考之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总复习,明确总复习的思路。那么,初中数学总复习应如何安排?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现结合近几年中考复习情况,在新一年的总复习即将来临之际,我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初中数学总复习的一些建议。

一、三个抓好

第一:抓好重点,初中数学科中代数部分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及其应用,函数;几何部分的全等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内容。在经过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在重返这些内容时,不能是简单的机械地重复,而是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来交替强调和理解,复习中采用不同题型(填空、选择、解答)分散或统一的形式加强训练。例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确定,我们除已知直接的两点坐标可以求出外,还要明白其命题的变化主要在于点的坐标的给出,它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方程、方程组、函数的一些性质转化出来,从而达到以点带片的作用。

第二:抓好热点,而至于中考的热点,则要注意三方面的题:(1)常考题:如整数指数运算、化简求值题、解方程、解直角三角形应用、尺规作图、方程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运用、圆与相似形的证明;(2)新题:如多条件一结论、一条件多结论、方案设计等开放性题、跨学科题;(3)背景题:如应用题这一重点知识的命题有时以市场经济为背景;有时以重大体育事实为背景。只有这样,才可以稳住中考质量的重心部分。

第三:抓好难点,难点问题,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同时有些难点既是重点,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若突破不了,学生的成绩难以保障。因此,难点知识必须讲清楚,而且还要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种表面上。例如圆中比例线段的有关证明,这是我们近些年一直考到的知识点,也是学生的难点所在。在复习中,我们要从简单的直证法慢慢过渡到间接证法,并要逐一讲清楚换相等线段、换相等乘积、换相等比三方面的题,再到线段的和差问题,最后才能讲压轴型的代数与圆相结合的综合题。只有避免知识间的脱节,才能更好地突破难点。

二、四个重视

第一:重视“二纲”,就是要研究考纲,吃透大纲,把握知识的取舍。考纲规定了考试范围,教学大纲则规定了关于考试的知识和能力等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两纲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复习时,要用考纲来统帅大纲,依靠大纲来吃透考纲,使两纲相得益彰,增强复习的目的性,对没有列入到考纲范围的知识点,在复习中我们就可以带过,以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第二:重视教材,这是因为从这几年的数学中考题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是直接源于教材的原题,或由教材的例题、练习题改编而成。所以,我们复习课的选题要重视教材,特别是初三的教材,因为考纲中的重点知识绝大部分落在了初三的课本中。

第三:重视样题,这是因为样题是我们复习的一个导向。教师在总复习前要对近几年中考数学试卷进行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当年的样题。复习时,将中考题分解到复习课中,就各知识点在中考的考核形式、题型、占分率等进行分析,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劲头,引起学生重视,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四:重视基础,要系统地梳理全部的基础知识。中考试卷中,基础概念试题往往占有60%-70%或者更多一些,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不能忽视。而数学同一类知识往往分布在不同学期的教材,因此,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做到知识系统化,使概念更清晰,脉络更分明。基础知识的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炒冷饭”,要讲究方法。例如初中代数,往往要打破原来章节的界限,按知识大块进行系统归纳:(1)实数的概念及其运算;(2)代数式的分类、概念及其运算;(3)方程(组)的概念、性质、解法及应用;(4)不等式的概念、性质、解法;(5)函数的概念,几种常见函数的图象及性质;(6)统计初步知识。几何知识的归纳也类似。

三、五个勤

第一:勤观察。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复习时要多留意生活中的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它,这叫学以致用.再从中挖掘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二:勤动手。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利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设计方案等问题,就需要我们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只有通过动手做一做,才能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直观地呈现其中的规律;如解方程(组)、不等式(组)、分式的运算、实数的运算等需要动手算一算,才知道正确的结果;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概率必须动手操作、实验才能体会数与形的关系.

   第三:勤动脑。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看和做上,还要多思考,多想像,看应用了哪些知识,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答,哪种方法最简单,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3

提到中考复习,一般都有三轮:即一轮梳理基础知识,二轮专题复习,三轮模拟训练。在这三轮复习中,我将重点放在第一轮。因为中考历史的命题范围是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古代、近现代史共七本书,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而且一轮是二、三轮复习的基础。所以我的第一轮复习时间跨度很长,从三月中旬开始直到五月下旬,近两个多月。虽说两个月时间不短,但要在两个月内梳理完初中三年六本书(历史等考试大纲发下来后对照考试要求,圈出要考察的知识点即可,不必在课堂上花费过多时间)也非易事。每节复习课的容量都会很大,如果光靠老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不仅容易疲劳,而且印象不深,不一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所以我将每个单元基本内容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列出来。对照往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在列出的知识框架上空出重要知识点,提前一课时将讲义发给学生,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查书、填写。上课时我主要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强调知识要点。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又可督促学生课下复习,而且学生自己填出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有时空出课堂时间我还补充一些典型中考题。当然在一轮复习中不仅要做到全面系统而且还必须突出重点,把重点放在初二、初三教材上。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一轮复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我准备二轮专题复习。如果说一轮复习是纵向联系的话,那么二轮复习则是横向联系,联系古今中外一些类似的事件及方针政策,经济措施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二轮复习中不能只讲历史还要关注时政热点问题,最好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讲解热点专题。可以从各类报纸、杂志和模拟卷中搜集相关专题,通过手抄、剪裁、粘贴等手段制作专题。比如去年我就结合热点制作了十个专题,有中日、中美关系,改革和发展问题,人口与环境问题,科技创新等。专题多少可由课时多少来决定。

第二轮专题复习的同时我开始第三轮复习,其实就是让二、三两轮复习同时进行,专题复习和模拟考试可以穿插。这样就避免了前期专题复习的枯燥和后期模拟考试的疲劳,而且也迎合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想练兵的心理。我通常是每讲完两三个专题后进行一次模拟,模拟试题中的每一道题目都精心挑选。所以平时看到好题我都会把它记下来建立试题库,当然也欢迎学生把见到的好题贡献出来。每套试题的题型、题量和难度都严格参考《考试纲要》上历史样卷的标准来设计。当堂考试,及时批改,然后用一节课或两节课评讲。以上便是我去年历史复习的具体做法。总的说来,过去的一年有得有失。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粗浅建议。

首先,要夯实基础,熟悉教材。

基础知识是历史考试的"本"和"源"。纵观近年中考试题,试卷难度适中,基本史实的再现是考察的重点。虽说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但中考政、历两张试卷同时分发,历史试卷满分70分,政治80分,时间是2个小时,所以折算做历史试卷的时间只有56分钟。从以往考生情况来看,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在做试卷时由于翻书所用时间太长,题目都做不完,哪还有时间去思考能力题和全面检查试卷。因此熟悉甚至能记忆基本史实,将会大大减少翻书时间,提高答题速度。但中考在即,要求每位学生都能熟悉所有知识要点似乎不现实,由于是开卷,所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知识点的位置也可以加快答题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答卷的质量,这就要求对课本非常熟悉。建议可以让学生多看每册课本之前的目录,在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可让学生比赛谁最先在书中查到,借此帮学生熟悉课本,引导学生把书前目录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并理解目录、使用目录。

其次,努力吃透《中考考试纲要》。

复习时要始终抓住纲要,以纲要复习为主,切忌面面俱到,没有重点,纲要上没做要求的不讲,只讲纲要上提到的知识点。但在前期复习时可能纲要还没有,可以先参照去年的纲要,等新纲要发下来再对照补缺补差。

第三、精心设计试题,认真评讲。

各种形式的练习是历史复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形式。但教师要避免搞"题海战术",尤其是后期模拟考试不易多,有的放矢地进行模拟训练。认真研究中考试卷,每套试题精心筛选,一套试题最好限制一节课完成(平时时间紧,相对而言中考时间就会比较充裕),要求做到选择题不看书,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完成后面的综合题,评讲试卷时切忌就题论题,把现在答案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掌握窍门,比如答列举题和材料题时,可让学生学会看分值答要点;回答综合题时语言要准确,逻辑要严谨等。另外,最好要求学生订正试卷时用不同颜色的笔,这样比较醒目,而且将所有试卷保留,作为自己的复习资料。

第四,关心热点,关注生活。

虽然我县初三未实行新课改,但从2001年历史开卷考试以来,中考试卷都出现了一些较为灵活的题型,它似贴近生活实际,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2006年的历史中考,会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和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试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4

一、认清形势,明确要求从近两年来的中考命题分析,命题已向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培养上倾斜,注意了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的比例,更重视语境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卷面上适当减少了识记性内容,增加了语用考查的比重,突出了情景语言,在语境中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综合、运用能力。在宏观上基本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在微观上,题型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一定的改动,更加突出了语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加强读写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在初三复习中要淡化知识的讲解,注重功能项目的教学。求真务实,提高能力,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复习时要理解和把握《大纲》和《考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复习,了解命题走势,理顺思路,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展开训练,去提高教学质量。二、理顺思路,优化设计初中中考复习涉及面广,灵活性大。只有对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有全面的认识,并据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优化设计,科学训练,才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是中学教学的大方向,从能力入手则是普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从能力立意的角度,把零散的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对基础性知识进行梯度提升。具体地说,就是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以中考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为目标,全面展开对学科知识要求及能力考查点的系统复习、能力提升和考前演练,把单纯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即由点到面,由单元到整个学科,由学科的内部综合到跨学科的交叉综合。因此,在中考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紧扣教学大纲进行复习,2000年颁布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把初中英语教学分成两级,中考英语复习按第二级要求复习。2.不仅要注意复习语言知识,而且要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在复习阶段仍然要重视听说训练,注意语言的实际运用。3.注意加强阅读训练,增大阅读量。阅读能力提高以后,不少语法和词汇题凭语感就能猜出。4.注意概括和总结课本所学的内容。中考复习的时间短,不可能像上新课一样,逐课慢慢复习。可以采用语言知识归类(如按词法、句法等)和按题型归类的办法复习,小结初中阶段所学的内容,为中考作好准备。为此,我们可以把中考复习分三大部分进行:1.“同步辅导与训练”,通过单元知识要点指导及语言训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全面理解,更扎实地掌握每单元的重点、难点,巩固双基,扩展解题思路,提高“四会”能力。2.“专项辅导与训练”,分别通过语法专项和题型专项技能辅导,旨在引导学生将分散零乱的知识内容集中起来,形成系统体系并从中接受解题能力训练,进一步加强对规律方法的掌握运用。3.“考前指导与中考模拟训练”,对学生的复习进行查漏补缺,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应试技能的提高。三、服务学生,重视素质此外,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有树立服务育人的意识,才可能教好学生。在教学中不能仅抓住课堂教学,而应多管齐下。如课外活动、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法指导、学习目的教育等等。因为,只有我们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才愿意顽强地跟随我们学好外语。当然,也有的学生尽管目的明确,动机强烈,学习热情高,可是外语不像母语,学习起来困难更大,效果也不那么明显,容易失去信心。因此,我们就得时刻去注意并且及时地给予学法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益,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维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课堂教学要注意备课充分,既备学生又备教材教法,了解学生需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课堂教学要有模式,但不要搞模式化,要构建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模式进行教学。如在初三教学中,针对毕业升学,我在教学中采取的不是通过大量重复训练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是通过对课本内容的灵活处理(如适当取舍等),教学过程一切围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来展开。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采取学生做“话题”值日报告的形式,每天课前用几分钟的时间来训练,既练了值日学生的说和写,又练了其他学生的听力;在阅读方面让学生坚持每天读一至二篇“阅读理解”或“完型填空”的短文,既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讨论发言,我历来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既维护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又训练了他们的语用能力。这样,学生不但不会考不起,而会由于综合英语素质的提高而考得更好。

(浙江丽水景宁县民族中学梅建平)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5

初中地理会考是初中学生的终结性考试,也属水平考试的范畴。会考的复习,是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认为必须吃透考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复习计划。那么什么是考纲主要精神呢?地理会考考纲指出:会考“是为了促进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会考复习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依据课程标准,注重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要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呈现试题内容和学生作业,使之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要重视考查学生的地理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是会考的目的。

一、狠抓“讲”、“练”、“补”三个环节

要使会考复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

第一步:“讲”。教师必须根据考纲要求,向学生讲清概念,讲清因果,讲清知识的网络关系。既要按先后顺序的纵线复习,使学生记准、记牢地理知识与地理原理,还要按地理要素把有关内容组织起来,进行横向复习。如复习黄河的治理时,可以把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的复习相结合;复习长江时可以把南水北调和长江沿江地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知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第二步:“练”。练是实践。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要循序渐进。不管是基础知识,还是应用能力的练习,都要逐步提高难度。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分析与思维,针对学生易出错误的方面出题。如京广铁路、京沪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城市。

第三步:“补”。补是对学生的练习要及时进行分析、讲解,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补课。补是提高复习质量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熟练掌握重要地图

复习地理必须复习地图,熟练掌握几幅重要地图,是搞好会考复习,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

1、中国政区图

政区图是各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基础,要把众多的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政区图必不可少。要熟记各省、

转贴于

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主要的轮廓;要掌握各省、区与重要山脉、大河、海洋、邻国的相对位置。

2、中国地形图

熟悉地形概况,对掌握各区域地形的特征,对了解气候的重要界线,内、外流区域的划分,大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农业、矿产、森林的分布都有重要意义。对地形图要牢记主要山脉的位置,并熟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祁连山两侧分布的地形区、省(区)及与长江、黄河的相对位置。

3、气候图

包括一月、七月份平均气温图、温度带图、年降水量图、干湿状况图、季风与非季风图。掌握上述气候图,对了解气候的空间分布与主要特征,了解区域地理的水文、农业等差异都有好处。

4、主要铁路干线、重要城市图

铁路是交通运输的动脉,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两者放在一起,点线结合,学生容易掌握。

5、四大工业区与矿产图

要把重要工业区与矿产相联系,掌握四大工业区重要工业中心及其矿产资源。

三、重视乡土地理的复习

乡土地理是初二地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初中地理会考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历年会考试卷看,乡土地理的重点应是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等内容。复习乡土地理,教师可变换方法,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开发上,要求学生运用复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对照地图,自己提出问题,对乡土地理各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6

一明确小学数学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大纲》首先明确指出,“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它同语文一样,同属工具学科。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新大纲》指出,“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新大纲》进一步指出了小学数学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小学数学是义务教

育的一门重要学科。”那么,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要接受义务教育,就必须学习数

学,并且学好数学。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它把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目

的是给学生从小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良

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也许有老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过去和现在小学一直有数学课,它与义务教育

的小学数学课有什么不同呢?我体会有以下两个不同点。

第一,义务教育强调全民性,即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要受到9年的学校教育

。作为义务教育初级阶段的小学数学课,要给所有的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不能采取

淘汰的办法。

第二,义务教育强调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中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

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把过去片面的应试教育

转变为素质教育,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以促进少年儿童整体

素质的提高。

从这两方面看,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都还存在不足之处,需

要加以改进。这也正是《新大纲》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明确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大纲》是一部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大纲,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需要的大纲。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就要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大纲》前言中首先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即“以唯物辩

证法为指导,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是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提出来的。这部文件中强调的“要改革同社会主

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不仅是对教师提的,也是

对教材编写者、教育行政领导者和教研人员提出的。

任何改革都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唯物辩证法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且

是科学的方法论。以它为指导来研究和处理工作,才能使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使改革获得成功。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问题很多,归结起来是三个方面:教育思

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中改革教育思想是首要的、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教学目的(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支

配的。教育思想解决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容易解决。例如,在过去的小学数

学教学中,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结果增加

一些超过大纲、课本的内容和难、深的题目,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德、

智、体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现在实行义务教育,强调素质教育,首先就有个

转变教育思想的问题,然后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上述总的指导思想下,《新大纲》进一步结合小学数学中的问题,提出较为

具体的改革指导思想,即“要正确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际、

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

育”。其中处理好这五个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它们每个关系的两个方面都体现着辩

证的统一,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果我们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时处理不好它们之

间的关系,强调了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都会给教学造成损失,不能很好地

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处理智育与德育的关系时,要重视数学基础知

识的教学,同时还要重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提高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

人才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学科都担负着这一方面的任务,不能有所忽视。

但是只有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来进行,才能收到好

的教学效果。在智育方面,既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

。但是也要使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果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

学,忽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数学知识就不可能较快地掌握;反过来,片面地着

重能力的培养,忽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也会落空。又如,教学是师生

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如果小学数学课只注意教师教,忽视引导学生

学,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但是反过

来只强调学生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至于处理

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关系,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没有重视的问题。长期以

来教学内容“一刀切”,不利于更好更多地为培养人才打好基础。因此,进行义务

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只有处理好上述几个关系,才能做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使学生在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使民族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三进一步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

《新大纲》把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明确分为三条:第一条是关于基础知识方面的

;第二条是关于能力方面的;第三条是关于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这比现行大纲明

确。三条并列,体现对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相

互促进的,缺少或忽视哪一方面,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于教学要求,新大纲也比现行大纲全面、明确、具体。它在具体要求中不仅

对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作了说明,而且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

观念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做了说明。

《新大纲》对数学知识,根据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如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的要求是: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就是说

在小学要打好基础,初中一般不再提要求了。而对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

图形、统计等的要求是:使学生获得初步知识,进入中学还要进一步扩展和提高。

对于计算能力,也根据其在实际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中的作用,提出适当的要求:首

先强调正确,对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求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

方法合理、灵活。这在各年级教学要求中分别加以具体说明。

《新大纲》对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容和要求作了具体说明,主要是“

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

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这是非常适当的。首先从数学本身来

看,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抽象性、逻辑严密性。数学知识本身是由若干判断

组成的一定体系,后面的判断都是由前面的判断推导出来的。小学数学知识虽然简

单,不能要求很严密,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逻辑系统性强这一特点。因此学

习数学的过程为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次从小学生的思维发

展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此时正是培

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利时机。当然在小学还只是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进入

中学后还要进一步培养。《新大纲》还重视要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这属

于培养思维品质的问题,是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对于

提高民族的素质有很大好处。《新大纲》增加有关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要

求的说明,不仅有助于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而且会促进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大纲》对发展空间观念的要求做了具体说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空

间能力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幼儿期(学前期)主要是发展儿童的空间知觉

。所谓空间知觉是反映事物的立体状态及其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关系的知觉,其中包

括形状、大小、距离、深度、方位等知觉。小学则主要是发展空间观念。空间观念

与空间知觉不同之处在于它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关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等表

象,也就是说,离开具体的物体或模型,学生的头脑中仍保存着它们的形象,甚至

带有一定的概括性。而且当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时能再现它们的形象,并且能说出

它们的一些特征。至于中学阶段,除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外,还需进一步发展空

间想象力。当然,小学阶段在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想象力

的因素。例如,给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学生能想象出长方体的形状、各个面的

长和宽。《新大纲》增加了有关发展空间观念的具体要求的说明,将有助于在几何

初步知识的教学中改变以求积为重点的教学,重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新大纲》还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

了较为具体的要求。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

的兴趣和意识,这一点很重要。要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数学这个工具,很

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培养学生经常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

,并善于把所遇到的问题与所学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为此,《新大纲》十分强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新大纲》对于思想品德教育也提出较具体的要求,即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

主要分成四个方面: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

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风品质教育。这在各年级的教学要

求中结合有关内容提得更为具体,并且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也作了较详细的

说明。

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小学阶段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新大纲》对数

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做了适当的调整。

(一)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新大纲》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的开头,明确提出了选择和

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概括地说可以分为三条:第一,符合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为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

育,其基本任务是使儿童、少年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小学

数学教学内容不能过多,教学要求不能过高,应使全国大多数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打

好必要的数学基础,而且负担不重。第二,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

需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同时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

知识。这里特别强调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很重要,因为义务教育是为培养21世

纪人才打基础的,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就要保证是进一步学习现代科技所必需的,

以不致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例如,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就应该精简大数

目的计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随着科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适

当加强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第三,注意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新大纲》明确提

出,“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学校条件的不同,在确定必须教学的最基础

内容的同时,适当安排一些选学内容。”这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改革,既便于使

全国大多数小学生都较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条件较好

的学校或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打下更好的基础。

此外,选择教学内容时还注意了义务教育的整体性,使小学和初中既有分工又

能很好地衔接。

(二)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简大数目的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如笔算加减法强调以三、四位数的为主

,一般不超过五位数;笔算乘、除法以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

位数乘三位数和相应的除法;珠算只学加减法,中、高年级适当加强口算。四则混

合运算以二、三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步。降低笔算的要求,加强口算,以及在

较高年级教学现代计算工具的使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共同发展趋势

。《新大纲》在这方面的措施与国际改革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2.删去一些不十分必要的或者比较难的内容。例如,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用

处不大,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能解决约分问题就可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

初中还要学习,小学可以不教;组合图形的面积、体积较难,初中也只出现很简单

的,也可以不教;繁分数用处不大,计算比较复杂,而且中学已删去繁分式,故也

可删掉。

3.有些内容适当降低要求,或只列知识点,不作基本要求。例如,循环小数实

际用处不大,主要是为初中学习有理数做些准备,积的变化主要是为学习小数乘法

做好准备。这些《新大纲》都只列知识点,不作基本要求,也不作考试内容。此外

,在低年级教学一些简单图形的直观认识,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激发学习

几何初步知识的兴趣,因为后面还要进一步学习,所以也只列知识点,没列入教学

要求。

4.简化应用题,加强与实际的联系。现行大纲和教材中教学的应用题比较复杂

,步数也较多,教学用的时间也较多。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适当减轻学生负担,

《新大纲》中规定,整数、小数应用题不超过三步,分数应用题以一、两步计算的

为主,最多三步(只限比较容易的)。其次,强调培养一般的解题能力,通过1—3

步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题的分析、解答以及检验

的方法。这样,即使学生遇到未见过的不大复杂的问题也能解决。此外还强调,应

用题应注意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适当安排选学内容。主要安排有以下几项:

(1)乘除计算的简单估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有时还可以

用来检验笔算和用工具算的结果,看大数目是否有错误。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小学数

学增加了估算的内容。

(2)三角形的内角和。

(3)组合图形的面积(只限两个图形的组合)。

(4)比较容易的四步应用题。

(5)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球是生活中常见的形体,增加球的初

步认识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学习其他学科(如初中自然地理中的

认识地球)做一些准备。

(6)使用珠算较多的地区,也可以多学一些珠算。

《新大纲》中在选学内容的前面都标有“*”,并说明不作共同要求,也不作

考试内容。

五对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提得更明确,有针对性

现行大纲的第四部分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已做了较有指导作用的说明。《新

大纲》总结了近年来教改经验,在现行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充实,使之更加

明确,有针对性。特别是注意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了要求和建议。下面

就这部分内容中改动较大的几点谈一些体会。

(一)突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一点现行大纲只是在第三条中,结合发展

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了一句。《新大纲》中第一条仍提重视基础知识的

教学,第二条则专门讲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问题,体现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与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并重,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的思想。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从我国义务教育要求提

高全民族的素质来看,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要把必需的基础知识掌握好,还

要在能力方面有所发展。否则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

要。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计算能力,初

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四个方面在《新大纲》的目的要求中已经明确提出来,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中进一步对如何培养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归纳起来,强调以下几点:

1.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这就是说,教学每个内容

,上每一节课,每节课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新大纲

》特别强调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为二者是紧密联

系的,相互促进的。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力得不

到很好的发展,就是基础知识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因此教学每一部分知识时,既

要考虑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还要结合知识的特点,考虑培养哪些能力。例如教

学“9加几”时,要使学生掌握“凑十”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

”,同时结合教学“凑十”的口算方法,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

、推理等能力。为了培养这些能力,教学时就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怎样“凑十”,

而要启发引导学生怎样想。教学8加几、7加几……的时候,再引导学生把已学的口

算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况中去。这样,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2.强调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这一点在现行大纲中虽然也有些体现,但是没有

明确地把它作为一个应该遵循的原则提出来。这一原则很重要。因为教学的对象是

儿童,只有了解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时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儿童的认知规律很多,最基本的一条可以概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规

律。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维的,从幼儿到小学低年级,

虽然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但是往往离不开动作。因此加强操作在低年级数学

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是到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发展,遇到比较

抽象难理解的数学概念或法则,也往往需要通过操作来帮助形成表象。因此,《新

大纲》强调要“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

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但这并不是说教学任何知识都

必须从动作、感知开始,《新大纲》也指出,“对于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新知识,

可以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例如,教学“用三位数乘”就可以

在复习“用两位数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推想出来。

3.重视思维过程。这一点在现行大纲中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具体地讲。《新大

纲》对这一点更加重视,并进一步具体化。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强调套公式,重视

思维的结果,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很不利。《新大纲》强调要重视学生获取知

识的思维过程,体现了既重视思维过程,也重视思维结果的思想。首先是加强算理

的教学。例如,《新大纲》讲到口算时,强调“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

本的口算方法”;讲到笔算时,强调“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其次,强调启发学

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

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善于思考很

有好处。

4.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如上所述,《新大纲》不仅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

性,如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还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小学

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就便于将来在工作中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地解决问题,并注

意提高效率。为此,《新大纲》强调要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

地进行计算。“在解题和计算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解法或算法。

”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二)强调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新大纲》对思想品德教育比

现行大纲更为重视。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

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问题。为

此,《新大纲》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小学数学课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以下两点。

1.要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强调经常性,上每一节课都考虑着重

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书写整洁。只有每个年级

每一节课都注意坚持培养和训练,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2.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并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这

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小学各学科都担负着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在培养目标上是

一致的。但是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

内容和方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必须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数学内容恰当

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否则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还有可能削弱学生对数学

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是有过历史经验教训的。此外,《新大

纲》强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这一点很重要。例如,在低年级结合某些

具体的数学内容可以渗透一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但是

如果给学生抽象地讲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就超过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不理解,

收不到好的效果,还浪费了教学时间。

3.根据学科特点和数学教学内容,提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四个方面以及进行的方

式。第一,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主要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

泛应用来进行。可以结合所学内容举一些实例向学生说明,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一些

参观访问。第二,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主要通过一些有

说服力的数据、结合教材以及一些数学史料来进行。第三,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的启蒙教育。主要通过数学知识自身的发展及内在联系来进行。这里提启蒙教育很

重要,只是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不能抽象地讲唯物辩证法原理。第四,培养

良好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学习习惯。这是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提出的培养重点

,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作业来进行。

(三)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关系。关于这一点,现行大纲中只讲

了一句。而《新大纲》把它单独列为一条,说明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这也是针对小

学数学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因为长期以来,大纲和教学都存在着“一刀切”

的思想,很少注意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从义务教育的角度来说,小学数学教学必

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达到规定的基本要求。但是学生之间在生理、

家庭条件、环境以及教育基础等方面又是有差异的。要使差生达到基本要求,不是

很容易做到的,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特别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

,加强个别辅导”。而另一方面有些优生很容易达到基本要求,还学有余力,对他

们也要适当因材施教,可以让他们做一些综合运用知识和富有思考性的题目,以利

于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这对于

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打好基础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减轻学生

学习负担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大纲》在这一条中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包含着丰富

的内容。下面就几个主要问题谈一点体会。

1.强调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的对

象是小学生,如果不了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不研究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确定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失去重要依据,也就不能有针对性、有

效地进行教学。研究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不仅要了解和研究小学生一般的认知

规律,而且要了解和研究不同年级学习不同数学内容的特点。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随

时注意积累资料,经常进行分析研究,作为拟定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的参考和

依据。

2.强调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这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重要前提之一。备课时一

方面要很好地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就是要深入地了解教材。正如《新大纲》所指出

的,要“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切实把握好教学要求”。

只有在弄清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之后,才能选择适当的教

学方法进行教学。

3.强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一点在现行大纲中也讲到,但比较简单。《新大

纲》进一步强调“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要生

搬硬套”。这是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的,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必须

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教学

方法,都必须遵守一个共同的原则,即《新大纲》所指出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

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因为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思考上。只有这样,才便于使学生既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又发展能力。

4.有效地组织练习和复习。这一点实际上也是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新大纲》把它单列一条,以示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

这一条中强调练习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练习题数量要适当,难易适度,安

排有层次、有坡度,合理分配练习时间,讲究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率,对练习作

业及时检查,认真批改,以及重视整理和复习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大纲》明确提出,“教学要讲究实效,注意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现行大纲中只提到“要讲求实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学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效率高有两个标准,一是教

学效果好,二是时间消耗少。教学效果好而时间消耗多的,不能认为教学效率高。

按照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计划,数学课时有所减少,又要求课上负担适当,不给学生

加重课外作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复

杂的受多方面制约的系统工程。但是只要按照《新大纲》的指导性意见做,注意教

学要求全面、适当,教学内容的份量和编排顺序合适,抓住重点、难点,课堂教学

结构合理,教学方法适当,时间分配合理,并注意节约时间,讲求实效,就能够有

效地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

(五)改进成绩的考查和评定。小学数学成绩的考查和评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考查和评定,不仅能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掌握和应用数学基

础知识的情况及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教学,而且能使

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和不足之处,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好地

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新大纲》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提

出几点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其中有的在现行大纲的基础上修改得更确切。如强调成

绩的考查和评定要以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为依据;既要考查学生理解和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又要适当考查能力。也有的是新增加的。如强调考查可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7

在这三年的迎考复习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考前得当有序的复习是取得好的教学成绩的条件之一。总结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自身体会使我认识到:应着重从如下四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中考英语总复习。

一、扣“纲”依“本”。有的放矢

众所周知,《教学大纲》是教材的纲要,也是教学的依据。同样,中考命题理所当然地要体现、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因此,在考前组织英语总复习时就要扣“纲”依“本”,有的放矢。所谓扣“纲”依“本”,有的放矢就是指以英语《教学大纲》为纲,以现有英语教材为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首先,应反复多次地学习分析《教学大纲》,吃透其精神,并且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各学段的“四会”、“三会”知识点(大到语法体系,小到重点单词)编排成一个“知识结构表”,老师依据所编知识网络来制定总复习计划,学生也可以按图索骥;其次,应讨论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试题,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自己所编“知识结构表”,列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其频率和未考查到的知识点,从中领会到中考命题的思路和意图,据此揣摩当年的中考命题走向,进而确定总复习的策略和着重点;再次,测试命题也要做到“纲举目张”。每次在自己的测试命题中,运用“双向细目表”确定测试内容要点(体现“双基”要求)和题型要求及其分数分布。这样坚持下来,测试命题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根据该体系,不仅明确地知道复习中落实了什么和未落实什么,牢牢驾驶复习方向,而且还准确地掌握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遗漏和欠缺,以便有效地进行补救。

二、专项训练,突出重点

经过全面、系统、综合性地复习了一轮以后,发现学生大都在下列知识点上产生障碍:听力、动词时态、词类、句型、拼写、词义、阅读理解、作文等。鉴于此种情况,分知识点编写专项训练题,对症下药逐点突破。比如“动词时态”,学生对于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这五种时态所包含的时间的理解不很清楚,因而导致将表示时间的词、短语或有关副词混淆使用,错误百出。针对此种症结,应将其立为专项,找出五种时态各自的特点、结构特征以及不同点,然后搜集编写专项训练题对学生进行训练。诸如以上所列各知识点存在的障碍,都应采取这种专项训练的方法来解决。本人认为在复习后期采用专项训练、重点突破的复习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三、建立信息反馈渠道。确保有效导控

进入总复习阶段,教师就是“导演”,大到复习阶段安排,小到每节授课内容,还有学生的学习状态,都需要教师导控。教师要做到导控自如,就必须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因为教师可以根据反馈来的信息了解到学生复习是否到位,效果怎样,以及状态如何。为确保导控自如,应建立如下反馈渠道,以获取各种信息。

1. 代表渠道。将科代表训练成教师的替身,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学生。

2. “三结合”渠道。即定时与上层、中层和下层学生代表进行接触。

3. 课堂渠道。借助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来了解学生。

4. 作业、测试渠道。作业用来检查课堂效果,测试则用来检查阶段效果。

5. 生活渠道。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交朋友,关心、感化学生。

6. 家长渠道。利用电话与家长沟通,进而了解学生。最后把从各种渠道获取来的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调整自我,以确保对复习的有效导控。

四、保基础。抓中档,争高分

大家知道,一份标准的试题都是由三大块组成的:即基础题、中档题和难题。鉴于此,在组织复习过程中,应采用分层指导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制定不同要求来指导学生复习。首先,狠抓基础知识,要求各层学生一定要把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达到人人过关;其次,规定下层学生以保基础知识为首要任务,然后是掌握教材里的中档题的解题规则,而且还要善于运用这些规则来解教材以外的中档题,同时要求他们掌握教材里难解题的规则。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8

一、了解大纲要求,掌握命题原则

初中升学考试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有其自身的命题原则,它以教学大纲为纲。参加这种考试就必须掌握命题原则,熟悉英语科考试说明。因此,在考试之前,我就向学生讲明大纲中有关知识点的要求和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只人掌握这些原则才能进行复习、训练,从而取得好成绩。

二、整体把握教材,系统对比归类

我们除了要了解大纲,掌握命题原则外,还要清楚明了地整体把握新教材。从基础开始,从课文入手,全面地掌握词汇、句式、语法等基础知识。初中英语只涉及英语最基础的部分,在整个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掌握1000个左右的单词400条左右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上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和40多项常用的语言功能。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我对初中三册英语课本中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点作了归纳对比。如:(1)在语法方面,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2)在功能方面,“借东西”这一主题。“打电话”这一项目。教材的重复率大,但它的重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把所学知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所以我们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较系统地复习课本中出现的知识点,教会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三、抓住重要考点,学会恰当取舍

我们花在英语复习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绝大部分的学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掌握所有学过的内容,也不太可能在考试中得到满分。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学会抓住重点,适当取舍。对于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要重点对待,对于花大力气也不可能提高分数的题目,可以给予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完全不可能得分的题目,可以适度放弃。以单项选择题为例,很多学生认为这道题容易得分。其实不然,单项选择题是涉及语法内容最多,单一词汇理解最难的题目。若有20个单项选择题,就至少涉及20个语境(知识点),大部分题目只有一个句子,学生很难在上下文的帮助下理解语意,而且题目中可能涉及一些比较偏的词法现象和词汇短语。有时出现的某个语义可能在整个初中只出现过一次。对于这样一些过于偏僻的知识点,我们应该大胆放弃。当然单项选择题的基础题是容易得分的题,所以,对于单项选择题我们要有所区分,抓住基础题,适当放弃高难度题,完全放弃那些含有偏冷的知识点题。有所取舍本身就是一种方法,只有使学生学会取舍、抓住重点,从而提高英语中考成绩。

四、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大胆采用有效方法

根据教材特点、中考试题情况和学习规律,我在中考总复习前就制定了具体的复习计划并在复习中采用“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法”,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多练,五会并举”的教学原则。

我把整个复习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一)阶段复习;(二)单项复习;(三)综合复习;(四)模拟练习。四个阶段都各有侧重,但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在四个阶段复习的过程中,我以第一个阶段复习为主,这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我花了较多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时间约占整个复习阶段的二分之一或更多一些。阶段练习约10套练习题。各套题又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课本和综合训练”四个部分,故称“四位一体”,每套阶段练习,重点复习一两个语音、词汇项目,一两个语法项目,一部分课本内容,采用的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省时、高效。如:当我复习到名词这个内容时,我就把有关名词的单数和得复数(其中包括规则和不规则的,可数和不可数的名词,专有名词,名词所有格形式等内容)系统复习并设计出各种练习题。通过这样来帮助学生从零散知识的学习自然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归纳,使语言知识系统化,课本中的语言现象一体化,进而升华为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阶段既兼顾尖子生,又照顾了中下层学生,使为数较多的中下层学生得到了最后一次补习英语基础知识的机会,激发了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信心,为顺利进行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9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学大纲》颁布以来,各地的办学也更加规范,课程安排也完全按照《大纲》的要求,历史每周两个课时,初三的历史课安排也是如此。屈指算来,初三的历史总课时也不过就是64个,你能算出这64个课时里的容量有多大么?其一是授完初三的世界历史上下两册,其二是完成对中国古代史四本书的复习,其三是完成乡土教学和初三世界史的复习。如此大的容量,要全面完成,且还要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这堪比登天。所以,一位优秀的初三历史教师,要学会算账——算时间账。只有让初三的这些历史内容能容进这64个课时,还要让学生用这短短的64个课时换回中考的卓尔不凡的成绩,才能使初三的历史教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按照以往的经验,初三的历史新课的讲授,一定要在第一学期就全部完成,这样才能为中考的总复习留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所以,教师必须把时间计算好了,把教学内容安排妥了,我们的历史中考仗就一定会打得更加漂亮。

二、搜集中考信息,关注中考命题

作为一名初三的历史教师,搜集中考信息是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例如,在第一学期的12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教育局或教研室都会给教师发一本《考试说明》。这个《考试说明》就是中考的“纲”,俗话说得好,“纲举目张”,只有狠狠地抓住这个“纲”,很好地研究这个“纲”,深刻地吃透这个“纲”,才能把握中考的命题趋势,把握中考的试题类型,才能把握中考解题的要求。此外,教师还要经常浏览最新的教学参考和杂志,时时关注网上有关中考的信息,力争将中考意识渗透到平时的复习教学中,把那些中考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穿插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将平时的工夫做足做好,就一定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三、注重基础知识,抓好专题训练

这里所说的注重基础知识,抓好专项训练,是指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历史复习时,首先,要做到以“纲”(《考试说明》)为纲,以“本”(课本)为本,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来个全面梳理,通过纵横联系,点线面体结合,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将知识的模糊点、疑惑点、漏缺点统统找出来,再通过分辨、解析、弥补,进一步整合,使之更加明晰,并将它们纵向联系,横向联系,进而形成一棵知识的网络树,织成一张知识的系统网。

其次,要做到以“纲”(《考试说明》)为纲,在复习时,要按照“纲”中的命题题型进行练习,对于选择题,诸如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的世界之最之类的,要让学生不用翻书就能够快速地作答。对于列举题,这类题目都是课本中比较重要且条理清晰的知识,只要教师在复习中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让学生在书中做好记录,到时候一翻书就能够快速作答。对于材料解析类的题目,一般说来有两类,其一是源于教材的,这类题目只要学生能通过分析,明确隶属于教材的哪部分内容,解答也没有多大难度。其二是与社会生活联系得较为密切的,这类题目的答案要点也常在课本中,也就是平常说的用课本中的观点,去解答试卷中的问题。

再次,要做到以“本”为本,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千万不要忽略这一类读图、填图、分析图的试题,它在中考试题中所占的比例高达30%,且形式灵活多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读图、识图、填图环节十分薄弱的现象。他们在复习中只注重掌握教材中的文字内容,空间概念淡薄,图文转化能力也较差,更不晓得如何从图像中捕捉必要的信息来解答问题,再加上地理位置不明确,张冠李戴,导致在中考别严重的丢分。而这类现象只在复习中强化读图、识图、填图、分析图的训练,才能杜绝。

四、关注现实生活,注重热点问题

在历史复习中,教师可以选准一些与当前生活现实相关的重点、热点的问题,进行特别的专项练习。自从开卷考试以来,中考文综试题的命题,就从来没有回避热点,每年均是这样。在今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可以预测的是,试题将更加关注现实,更加注重热点。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两个“结合”,即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点的“结合”。在答题时,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解答更加接近中考试题的答案。

五、调节学生心理,从容直面中考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如果发现学生的心理有些许的变化,也要加以重视,不能掉以轻心,时刻注意调节。教师一定要从始至终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就要去做。在师生之间一定要构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更要舍得情感的投入,要深入学生实际,听取学生反馈,改进教学方式。如若这样,那么,每一份恰如其分的要求,每一句温暖的鼓励,都能够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增强学生在中考中每“分”必“争”“见分必得”的意识,虽然它在文综试卷中的分值仅占有45分。教师要强调每一“分”对他们个人的重要性,也许就是那微不足道的“一分”,甚而至于会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一定要教育学生克服丢一分也无所谓的麻痹思想,认真对待复习和考试。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篇10

一、了解《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1、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数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大纲》中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经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会应用”的层次,不然的话,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推动信心。如初中几何第三册中明确提出“反证法”的教学思想,且揭示了运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但《教学大纲》只是把“反证法”定位在“了解”的层次上,我们在教学中,应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度”,千万不能随意拔高、加深。否则,教学效果将是得不偿失。

2、从“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关于初中数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内涵与外延,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其实,在初中数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只是方法较具体,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是属于数学观念一类的东西,比较抽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是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比如化归思想,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具体表现为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一般到特殊的转化、局部与整体的转化,课本引入了许多数学方法,比如换元法,消元降次法、图象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数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逐步领略内含于方法的数学思想;同时,数学思想的指导,又深化了数学方法的运用。这样处置,使“方法”与“思想”珠联璧合,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寓于教学之中,教学才能卓有成效。

二、遵循认识规律,把握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要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渗透“方法”,了解“思想”。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如初中代数课本第一册《有理数》这一章,与原来部编教材相比,它少了一节——“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而它的要求则贯穿在整章之中。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了形数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比如,教学二次不等式解集时结合二次函数图象来理解和记忆,总结归纳出解集在“两根之间”、“两根之外”,利用形数结合方法,从而比较顺利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

2、训练“方法”,理解“思想”。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这些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分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如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引导学生先研究底数、指数为具体数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和运算结果,从而归纳出一般方法,在得出用a表示底数,用m、n表示指数的一般法则以后,再要求学生应用一般法则来指导具体的运算。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方法,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