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爱的教育读书感言十篇爱的教育读书感言十篇

爱的教育读书感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26:06

爱的教育读书感言篇1

江桂枝

这个暑假我对《“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熟悉。一种牵挂、欲罢不能的情绪随着新学期的来临,日益明显。在随后的校本培训中,有幸聆听了李家成对本书的精彩导读,目睹了他充满激情与智慧的学者风范。精神振奋之余,信手翻读,有感于其中的一些描述:新时期基础教育观中强调重视“生命性”,认为身处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尽管他们拥有生命最宝贵的时候,却并不知道这一时期对于人生的独特重要价值;尽管拥有各种发展的可能,却不知道如何选择,如何学习,如何努力。最最懵懂少年期,正是成长烦恼时。即使让现在的我们回首看这段时光,我们依旧看不清,说不明是怎样度过的。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暑假,在等待中六年只晃了一晃就走远了。烦恼着作业,烦恼着考试,烦恼着大人的叱骂,这些烦恼也早已飘摇得无影无踪。我的少年时代,远远不像那时老师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你们像早晨8-9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虽然这激动人心的话语,曾多少次激发年少的豪情。可仅此而已,我相信那时的世界从来就没属于过我们,相反世界老是悖离我们的意愿,不是吗?曾经眩目的也仅仅是那年龄,那青春的年龄。只有那年龄说明着我们曾经拥有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候啊!重视“生命性”这样的话,确实令我深有感触,如果我们致力于教育与学生的生命血脉沟通,如果可以表达出那天真快乐的真实生命形态,这是幸事!

书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差异的两端可能是白痴,也可能是天才!白痴往往很快被识别,引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而天才则有可能被看作怪癖、不守规矩等,遭到更多的批评或限制。强求一致,可能扼杀天才。谁能知道从事教育一辈子的老师,又有几人能有幸教到个把天才,却常常要背负扼杀天才的罪名!这是我原来的认识,原来我不懂,现在却明白了,只要我面对学生一天,就必须面对学生的差异。我们很可能由于对人的认识的“偏差”,会固执地让学生变成我们眼中的模样。如果以新的眼光看待学生,才能激发学生身上隐藏的巨大能量,从他们今天的行为中看到明日的辉煌!

《“新基础教育”论》里不乏这样的话,这样的思想:尊重学生,生命的自觉成长。像是一个丢失了理想的人,在重新找寻理想,“新基础教育论”试图让教育者回归理想。就是像她所说:“教师从每一节课中都能得到生命的满足。”语言中有由衷的深情,洋溢的激情,让我不止一次叹服:新基础真的是春天的事业!

培根在他的《读书论》里说过读书有三个作用:怡情、搏采、长才。即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即使难读如专业、理论书籍,我仍感激他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心灵,纠正了我的偏见。书籍沉默不言,他等待着人们的开启。

尽管如此,我仍然要毫不隐晦地说,读自己爱读的书,哪怕只是一瞬间也能让你感到生活的意义。因为好奇,想要了解某个人,而去看有关他的书,或他写的书。这是我读书的爱好。“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徐志摩怀着无限深情和热爱称颂的这一女子---林徽因,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当有一天我把《林徽因传》纳入我的收藏,我的喜悦难以言喻。她外貌的美丽,活泼的言语,清新的见识,穿过时光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她身上交织着清新与深刻,热情与忧郁,只有风华绝代这个词能写尽其风情与才华。由于她,建筑学亦变得生动,建筑也有了生命,建筑学家俨然就是艺术家的代言。书已看过一年,然而对于这个人,我喜欢。我也喜欢过一些写作家,如中国新锐作家---王小波。可惜在他成名之际,即悄然消逝。喜欢他书的人,近年来成几十、几百倍增加。我衷心希望他的书能地久天长。

有很多时候我真感慨,语言文字的力量!跨越时空魅力依旧,仿佛有增无减!2000年前孔子以简约的语言点出君子之道,而后世的子孙自觉或不自觉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了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便是《论语》。草草翻阅《论语》,虽只字片语,却颇可玩味。触及字眼满目“君子”?孔圣人时时以君子自居。文中像“君子不器。”“君子怀德…..”“君子贞而不谅。”“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求诸己……”“君子衲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坦荡荡……”这样的语词屡见不鲜,遍布全书。人心向善、向美,古人对美德的追求近乎苛刻,把博学、仁德、坚定、善良、诚信、严厉、朴实、坦诚……诸多品质融于一体,才曰:“君子乎!”这样的“君子”何处寻觅呢?所以我认为孔圣人言之凿凿的“君子”,那是个理想状态。就像一种梦想,一个目标,它是高远的。但它是存在的,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培根的话,是要我们能领悟读书的各种妙处。或许各种书籍的内在有许多相通处,兼容并蓄,才可显示书的魅力,读书人身上就有博大、精深之气息。曾经有个人说最会写作的,应该是数学学得最好的人。我前面提到的王小波就是其人,我记得他是留美的理工科大学生,文革期间在农村插队时,读完一本厚厚的高等代数,在那样黑暗的年代。他在镜子上用蓝色钢笔演算习题,把镜子都写蓝了。他说那是那么美好的岁月!

今天我希望我们还有的许多美好岁月,可以有一些与读书有关!

读《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有感

江桂枝

一直没来得及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原因是没有时间,大大小小的活动、比赛、备课、上课、听课、笔记、听讲座,还有其他大量的无效劳动,让我一直在抱怨没有自己的时间。“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始了阅读……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位教师的一句话使我感触深刻,他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读到这里,我不禁想:教师的时间都用来备课和上课,那家务要做吗?孩子要教育吗?必须的人际交往需要吗?……顿时我认为这位教师说的话是假的。

然而当我耐心地读了下文后,认识找到了共鸣之处。原来那位教师说的备课其实就是每天进行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其实现今的教学中,我也常常感到过无知的困惑。“老师,这句诗是谁写的?”“老师,这种现象怎么解释?””东海渔歌是哪里的故事?“有时我会被学生那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倒。所以不管是专业知识也好,教学理论也好,都应该是我发自内心的需求。今后我要多抽空读读各种书籍,使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些基础知识成为我知识海洋里的沧海一粟,而不是全部。

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代表着金钱,意味着生命,可是我想,对于教师来讲,时间代表的应该是全部的学生,和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创举。

不管今后我的时间有多紧,我愿为学生多留一些。

——读《爱的教育》有感

江桂枝

几年前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动的书《爱的教育》,这个寒假终于如愿以偿了.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读书感言篇2

新教育实验在全校有效运行,使我在晨诵中能和学生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在午读中静下心来享受读书带给心灵的丰润;在暮省中感受工作的充实和生活的愉悦。岁律更新,育人本源不变,促使我潜心地品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新教育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在深思熟虑中,我有一种峰回路转的感觉,要改变狭隘、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

在新教育实验项目未实施以前,下午到校,我第一件事是跟学生要作业,在纷乱的吵声中,我感到工作的忙绿和生活的迷茫,学生的吵闹声加剧了我对工作的厌倦和身心的疲惫,我几乎不知道如何是好。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下午到校后,要上一节午读课,我能和学生一起静下心来读书,安静的环境,入神的场面,文雅氛围,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感受“三省吾身”的生活方式,是读书使我的生活变得如此的从容,如此的充实。

在工作中我的一举一动,放大了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功效,在师生共读中,学生都会刻意揣摩效仿我。学生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激励我读书热情,在双边互读中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读书,开始上晨诵、午读、暮省课时,学生很茫然,通过我的潜移默化学生喜欢上了读书,慢慢地跟着读起书来,学生纷乱的吵闹声逐渐被潜心的阅读所代替。随着学生阅读面地扩大,知识的丰富,深感我的知识老化和贫瘠及课堂语言的苍白和乏力,促使我要通过读书获取知识的紧迫感,在“晨诵、午读、暮省”中我真正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生活的愉悦。新教育实施我深有感触读书的时间如海绵里的水,是挤出来的,工作再忙,只要用心去挤,时间总会有的。古人说的好:“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即使真的到了迟暮,秉烛而行也比摸黑行走要好。我作为人师,要给学生一滴水,我必须要有一桶水,就算拥有了一桶“水”,但这桶“水”不更新,就可能成为一桶“死水”,不能适应目前的教育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只有通过读书才有“源头活水”,这一桶水才不会是一桶“死水”;在晨诵、午读、暮省的深入运行,我体会到增加知识的贮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要践行“活到老,学到老”。读书可以是自己博学多才,悟性提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通过我坚持不断地参与晨诵、午读、暮省,感知我的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课堂轻松多了,学生在能课堂享受中快乐学习,因而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我能轻松施教。

读书能提升心灵修养,滋养人生底气。教师担负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化身,真理的权威,无论说话做事,都用高标准,严要求的眼光来审视教师。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就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社会认可。以前我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在教育教学中只翻看教学参考书,知识的老化,语言的嗦,久而久之学生和我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隔阂,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有效运行,我找到了和学生相处的秘诀,那就是读书来贮备知识获取精神食粮,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我在静读和深思中得到了新的收获和启迪,学生那晶莹剔透般的心灵、纯洁渴望期盼的双眼给我一种无穷的力量和精神的动力;那美妙绝伦的读书意境,深深地激发我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共读和交流,走下讲台和他们零距离的沟通。即使看到他们一次小小的违纪或过错我也会感到“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观点,我会耐心的说服他们,并认真地和他们进行辩解和争论,使学生从心底里接受和改正,使读书改变了我的教育方法,赢得学生的爱戴,从而使学生乐意上我的课。其次,读书中使我从心灵深处树立起“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教育理念,启发我用赏识来激励学生,通过我的的不屑的努力班上的学困生也慢慢地抬起头来走路,时不时乐意找我交流学习困惑和读书心得,在我的课堂上慢慢地形成了一个较强的向心力,提升了我教育的亲合力。工作之余我涉猎大量的教学内书籍,我能与教育名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教育专家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体会到教育是一个个细小的片段、入微的细节组成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和片段都意味着一个教育玄机,促使了我在教学中不以分数论英雄,从关注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个性差异入手,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不放弃每一学生,所以,近年来我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通过广博、独立的阅读来获得专业的发展、素质的提升、精神家园的营造,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当一个人冷静时,头脑最健全。现在回想新教育实施为我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冷静思考的空间,我的工作感到轻松自如,生活也比较充实实在。

现在有时听到老师抱怨:想读书啊,但哪里有时间呀!起得比公鸡还早,睡得比老鼠还晚,一天到晚忙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想说读书不容易啊!读书成了教师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事情。通过我亲自参与晨诵、午读、暮省,我体会到不管多忙,只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情,总是可以为自己找回读书的时间。曾国藩曾说过:“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读书,则家塾亦不能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只要不把读书看得过于隆重,只要不把自己当作特殊身份的读书人,大概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进入读书之佳境。我们作为教师,可以放弃平时休闲的时间去读读教育经典,去结识思想的伟人、结交理论的巨人、寻觅行动的大师,这样可以给我们心灵的滋养和教育方法的启迪。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象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爱的教育读书感言篇3

一、增长人文知识,做会读书的教师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教书,必须先读书;要教好书,必须不断读书,终身读书!

对广大教师而言,首先要爱上读书。我们好多教师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平时只阅读教材、钻研课标,很少去主动读书,所以先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自己爱上读书。其次应该读哪些书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读经典名著,同时多看外国名著。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守中国文化之宗,而兼收东西方文化之长。最后就是要会读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动笔墨不读书”,道出了读书的真谛。所以教师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通过阅读,逐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潜心研究课标,做会上课的教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驾驭课堂、激发学生、发展学生。会上课,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上课就不能仅仅局限在教知识上。教师要结合教材,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从教学设计而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成为探索知识和发现真理的主人。

三、关注学生个体,做有爱心的教师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有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知己,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可以从一次勇敢的发言,一次用心的作业,一次微小的进步中发现学生的进步,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中学阶段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时期,他们虽缺乏社会经验,但有着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同时对今后的发展充满好奇和困惑,这个时期他们特别渴求教师的关爱。在教师关爱下成长的学生,一定能学会微笑、学会乐观、学会宽容、学会坦然、学会自信。

四、注重为人师表,做有魅力的教师

人格魅力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见识、人品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对于涉世未深、求知若渴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心中的偶像――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修养、博大的爱国情怀、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样的教师是偶像、是榜样,更是学生羡慕、学习、效仿的对象。教师的幽默风趣可以给学生带来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教师面对生活的态度可以教会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力量。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所在。有位教育家说得好:“以人格培养人格是最简单、最明了、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切不可忽视教师人格的潜在作用,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爱的教育读书感言篇4

关键词:读书;幸福;快乐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244-01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文字之所以比烟花更璀璨,是因为,它可以在光滑的纸间静静旋舞,浅吟低唱岁月的旋律,演绎出永恒。”

读书是为了追求心灵上的清净,洗涮在俗世沾染的尘埃,让灵魂得到宁静。也许是阳光明媚,也许是潇潇秋雨,也许是寂静的夜晚,也许是清新的早晨,即便怀着宁静的心情随便翻翻,书中那淡淡的墨香,隽永的文字,可人的情感也会让你感觉如饮清茗,享受这一份怡然自得的闲情逸趣。

在书中,我们可以欣赏春的妩媚,夏的浪漫,秋的成熟,冬的纯洁;可以体味相思的苦味,重逢的妙曼,可以感悟漂流的疲惫,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品味阳光的火辣,春风的柔情。通过读书,可以涤荡我们落伍的思想,僵硬的思维,“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持续会使我们的目光变得深沉而又深邃,会使我们明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恬淡,让自己和周围的生活更加美丽和谐,让生命的阅历更加厚重。

在书中,我体味着俄国人对静静的顿河的触抚,印度人对飞鸟的咏叹,日本人对草叶的凝眸,我们祖先对晓风残月、大漠孤烟、小桥流水的深度感动;读史心情依随着千年的往事沉浮,观英雄们仰天长哮,金戈铁马,令人荡气回肠,震撼不已。鲁迅让我懂得世态炎凉,巴金让我泪湿衣襟;梁实秋的幽默散文又教会我乐观处世……我喜读屈原的卓尔不群,李清照的清晰秀丽,蒲松玲的魑魅披靡,更爱曹雪芹的妙语隽永;我折服于李白“安能摧眉折腰示权贵,使我不得开心焉”的豪情,敬佩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度,陶醉于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的意境……

书是歌,只有快乐的读书人才能听到,才能吟唱。读书是快乐的,因为快乐,所以自己脚下的路更绵长,所以地平线并不遥远,所以能让人风雨兼程并迷醉其中。每天翻阅着精彩的书,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充满着神秘;如阿根廷人脚下的探戈,充满着激情。读书让我有一种幸福的,这时我便像在海边拾贝的孩子,那么欣喜,那么有收获。

为人师后,因职业特点,一本本教育著作让我的心灵在不经意间受到了洗礼。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是一本吸引我读下去的书,作者深切地关注着教育生活世界里发生的事,关注着那些事情里的人的言行、情感、精神、生存状态,细细地倾听着学生的声音,家长的声音,社会中关心教育人的声音,倾听他们内心的欢乐,苦痛与彷徨,倾听他们对教育的殷殷期盼。同时也叙说着一位教育家对教育生活的一份思考,一份认知、一份感动、一份情怀!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著的《爱的教育》让我们明白:作为教师要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黄燕老师编著的《中国教师缺什么》,则用犀利的语言直指中国教师的短处,我的心被强烈地震撼着,我反思着……中国的教师缺乏什么?爱、尊重、宽容、平等,服务意识、生命意识与等待意识,理想与激情……?

爱的教育读书感言篇5

一、绘本式阅读:在阅读童书中涵养童年

绘本式阅读是儿童最基本的阅读形式。儿童受自身发展的限制,其认知能力尚不成熟,对抽象的阅读对象很难理解。绘本借助于图画的描述来叙事,充满了童趣和童真,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与阅读特点,能够激发儿童认知世界的好奇心,润泽儿童善良纯真的心灵,帮助儿童较快地建立起与外界联系的意义通道,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英国著名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经典绘画读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就是一本带有深厚爱意的童话书,书中借助形象的语言和画面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母亲比赛谁爱对方多一点的各种场景,可以让孩子深刻体会到母爱的温馨与伟大。

二、环境式阅读:在阅读社区中发展儿童的亲社会性品质

随着都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孩子们日益被封闭在单元房中,电视、录像、游戏机和电脑成为他们的“亲密玩伴”,吸引了儿童相当多的注意力,这无疑不利于儿童亲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儿童的阅读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社区是儿童生活的主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阅读资源,成人应该引领孩子去广泛接触和阅读社区。[4]

1.阅读社区的公共设施

在双休日或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带领孩子深入社区,阅读社区的公共设施,了解社区设施的种类功能,体验社区生活的幸福美好,明白社区公共设施和社区成员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孩子们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培养他们做有教养的“小小文明人”,自觉爱护社区公共设施。

2.阅读社区的文化活动

无论是社区个人自娱自乐的吹拉弹唱,还是社区群众集体的扭秧歌、太极拳、花灯戏,都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境界,培养他们真、善、美的情感,在他们心中播撒热爱生活、热爱社区的种子。此外,社区文化活动还充满了和谐的邻里情,无形之中可以拉近幼儿与邻居之间的距离,促进当今独生子女儿童的人格和精神健康发展。

3.阅读社区的风俗人情

体验社区的人情风俗、接触传统文化是幼儿融入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窗口。无论是“过”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还是“做”充满地域色彩的嬉乐游戏,都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喜庆、感恩、祈福和浓浓的亲情;无论是“听”家乡方言和戏曲,还是“品”家乡的特色佳肴,都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家乡的美好。

三、亲情式阅读:在阅读家园中濡化伦理性精神

首先,老师和父母应利用一切机会、场所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的意境美,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熏染。如在教室“自然角”中,除了有动植物以外,还可同时设置一本“观察记录本”,引导孩子每天尝试做观察记录,书写日期,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在家庭的书桌、床头摆放孩子最喜爱的图书,时时吸引幼儿,让孩子处处可阅读。长此以往,阅读活动就会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其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其次,亲子阅读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只有亲情才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也只有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中,儿童才能获得知情意行的健康发展。如在阅读时,成人用手指随故事情节在画面上移动、提问等都有助于幼儿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的提高;在阅读中增强语调抑扬顿挫的感染力,适当增添一些象声词或形容词,可以培养孩子敏锐的语感;适时停顿,不急于告知答案,可以启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为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和幼儿一起交流阅读心得,正确评价故事中的人或事,有助于逐渐提高幼儿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

再次,在亲子共读之后,成人要引导儿童讲述和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即要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孩子、与班级、与家庭、与小学、与社会等多元主体的交流,有机会去表演诗歌朗诵、古诗词诵读、讲故事、演童话剧等,以增加幼儿对语音、语法、文字的敏感性,提高其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的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前阅读技能。当幼儿在阅读展演活动中体验到乐趣后,就会对阅读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四、生态式阅读:在阅读自然中形成亲近自然的情感

早期阅读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通常的“书面阅读”,而是孩子们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及文字来理解信息的活动过程,儿童的阅读发生机制决定了儿童的阅读对象和阅读方式是自然性的。

儿童作为自然之子,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情份。早期阅读不应局限在教室或书本,阅读对儿童来说更本质的对象就是自然。把孩子带进广袤的大自然,他们会把自己从成人的期望与自己的不确定中解放出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阅读自然。鲜花绽放的无尽美丽,云端飞鸟的从容优雅,风驶过树林的狂吼咆哮……大自然以不同的方式感动着他们,每个孩子在自然中都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幼儿细腻的感情与自然之书总会有所感应,幼儿会运用自己的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与自然直接交流,并深刻体会大自然的平静与美丽、力量与庄严、神奇与壮观,形成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参考文献】

[1]王萍.幼儿早期阅读的误区与对策.福建论坛,2006,(8)

[2]蒋卫星.全语言理念与24~36个月婴幼儿早期阅读——婴幼儿早期阅读教学初探.教育学术月刊,2008,(12)

爱的教育读书感言篇6

人累了,喜欢独坐一室,让疲惫之身得以安宁;心累了,喜欢捧起一书,让浮躁之心得以慰藉。

书是流消的血液,书是灵动的生命,书是无尽的源泉。在书中行走,我感到的是智慧,是幸福,是释放,是温馨的宁静,是激烈的舞动…………

回首读书的日子,我仍忍不住怦然心动,一路走来,山高水远,我对书始终保持着一种绵绵不尽的情感,夜阑人静,一书在手思绪万千。拜读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卷卷都缀满一个深深的情字,翻阅人世千般气象,万种风情的纸页,触摸书中所诉故事的经脉,展读书中人物的笑颜,捧书中文章的内涵,那行云如水的语句,花雨缤纷的意境,真挚动人的情感,倾刻间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像花瓣绽放在春阳中一般,有书的日子,充实,快乐,振奋,青春的本色在书香的温润中闪光,炫彩,歌唱。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面对的不是钢筋水泥,建造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鲜活的生命,娇嫩的心灵,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的感召力、说服力、鼓动力,拓宽自己的语言内涵,增强语言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师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再现语言趣味性、灵活性、厚重性。当我们拥有了精妙的语言技巧,高超的驾驭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实际上就是拥有了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那时候,我们的每一句话都会真正起到“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的作用。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只能信赖于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教起书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妙趣横生,事倍功半。

让研读教育名著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吧,让我们的生活再添几缕书香吧!让教育先贤的智慧,把我们课改实践的前行之路照亮吧!让我们在打造绿色课堂,全面实现新课程育人目标的实践中实现我们的专业成长吧!

漫游在教育书籍中,我的心潮此起彼伏,《爱心与教育》让我知道了为人师者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民主与教育》使我明白了学生也的有说“不”的权力,《我的教育理想》让我懂得了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理想、有文化、有爱心。所以,教师读书既要有栽花,也要用心插柳。

与书为友吧!因为读一本好书就象严冬里遇到了炭火,它会以无私的自信给你燃起澎湃与激情。

与书为友吧!因为读一本好书就像酷热的夏天遇到了浓阳,在你孤芳自赏时,给你浮躁的心灵泛起轻爽的凉风。

与书为友吧!因为读一本好书,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标灯,高扬理想的风帆,驶向人生的旅程。

爱的教育读书感言篇7

关键词:语文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读书创作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总是喜爱阅读各种书籍,让我爱不释手的是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他的著作总是能让人感到一种无比的亲切和温暖,他那一个个感人的教育故事总能触及每一位读者心灵的最深处,而能达到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拥有着一颗始终跳动着的、充满智慧和爱意的心。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那博大精深而生动活泼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和创作。

一、引导学生热爱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无比地相信书籍的力量”。他强调:“书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教师精神生活的丰富程度。教师的智慧跟学生智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教师上课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接近科学,那么他们就会对科学书籍产生兴趣。”对于语文教师也是一样,如果语文教师不局限于课本上的一点知识,而是逐步地引导学生去接近文学作品,感受阅读文学作品给他们精神上带来的无比的幸福,那么他们就会对文学书籍产生兴趣,到后来,不用教师指导,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阅读文学书籍了。

那么阅读时间如何与上课时间调节好呢?我们还是一起来听听苏霍姆林斯基教诲吧:“我们应当唤醒这个巨人,为学生打开通往书籍的大门。不要害怕占用一些上课的时间让学生到浩瀚的书籍里去漫游,不要吝啬在每一门学科上占用几节课的时间去进行几次人类最奇妙、最美好的活动――接触书籍。要让青年的心灵在这种活动中充满激动和欢乐。要让书籍像心爱的音乐旋律一样紧紧扣住青少年的心弦。假如书籍对学生总是那样新奇,那样有魅力,假如年轻人总是独自一人去钻研书本,假如他们当中出现爱书胜于爱其他一切的‘书迷’,那么学校生活中许多令人头痛的问题就自然消失,首先就不会有那种对待知识冷漠和无所谓的现象了。”所以,引导学生的阅读时间和给学生上课时间并不冲突,相反,它更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去。然而,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需要循序渐进耐心引导过程,“要教育学生不仅要读书,而且对某些书要反复地读。反复地读一本好书,就像反复地欣赏喜爱的音乐作品一样,应当成为学生的精神需求。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做到这一点呢?当然,主要还是教好文学课。要让学生从小就能体会到语言的优美、馨香和细微色彩,要让他不仅领会到蕴含在语言中的丰富思想,而且感受到语言的美,这样才会产生反复阅读好书的精神需求”。

要引导学生热爱阅读,那么书籍的源泉又在何处呢?我们再来聆听一下大师的建议吧:“你要让青年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你就要关心精神文明的基地――图书馆。我指的不仅是学校图书馆,而且包括学生个人藏书。你的学生快要毕业了,他个人有多少藏书?如果他的书架上只有教科书,而且准备把它们转送给小同学,那就说明你对他的教育不是成功的。个人藏书――这是精神文明的源泉,也是一面镜子。”我们要做好学生热爱书籍的榜样,每个月如果都固定收藏一本或几本自己喜爱的有价值的书籍,那么日积月累就是巨大的知识宝库了。苏霍姆林斯基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他是从一名中小学语文老师成长为世界闻名的大教育家的,他的个人藏书就有1万余册,他阅读过的书籍更是不计其数。我们要引导孩子们把零用钱花在最有用的地方,将每个月积攒下来的零花钱都用于购买自己最喜爱的最有价值的书籍上,当然,这样的书籍在开始的时候需要教师推荐和指导,以培养学生如何鉴别和选择合适书籍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热爱创作

引导学生阅读,只是带领学生认识世界、感受世界,而要使学生学会更好地表达自我、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就需要把学生引导到学会创作、热爱创作的道路上去。

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所一至十年级的完全基础学校)是这样做的:学校组建几个文学创作小组,由低年级教师和语文教师进行指导。小组活动时,学生朗诵优秀作家的作品,以及他们自己写的诗歌、小说、短文。到了春天,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苹果树上花朵盛开,蜜蜂嗡嗡地叫着,百灵鸟在蓝天上歌唱。他们引导孩子们“看一看这美景吧,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它,从祖国语言中去寻找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各种各样色彩和声音的细微差别吧”。孩子们根据教师的引导,创作了一些诗,艺术思维得到了发展。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于同情心,憎恶丑行。教师把孩子们创作的一些富有诗意的小作品记录在学校的文艺记录簿《我们的创作》里。

下面列举几个他们学校里四五年级学生写的小作文的片段:

“红色的玫瑰上有一滴露珠。我摘下花朵,露珠在花瓣上颤动着滚来滚去,它的色彩变幻着,但没有跌落下来。”

“柳树枝低垂在池塘边,枯黄的树叶飘落在水面。一群群燕子在空中飞旋。秋阳灿烂,蛛丝在透明的空气中漂浮。”

“青绿的谷草丛中住着一只蝈蝈儿,白天怕热,躲藏起来。太阳一落,它就高高地爬上谷秆,蹲在绿叶上,调调它的琴弦。蝈蝈儿是一个多么好的音乐家呀!它的琴声悠扬动听。它的琴弦一动,就会奏出美妙的乐曲。小兔、小狐狸都来听,整个田野都在欣赏这音乐。”

多美的创作啊!

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学校为什么能培养出大量这样的学生?那是因为它有很强的教师集体,只有在有才干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至于才干,那是对工作的热爱跟对孩子的信任的乘积。如果你想使你的学生也写出这样的文章来,那么首先就要引导教师热爱书籍和语言。任何成功都来之不易的。一切好的东西背后都是巨大的劳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用长远的眼光来可能我们所从事的活生生的教育工作:一天从一堆沙土中淘出一粒金子,一千天就能淘出一千粒金子”。

读书和创作,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它像那春天里的花朵一样迷人,我们应该在培养自己热爱读书和创作的基础上,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引导学生们走进热爱读书和创作这个美妙的世界。

爱的教育读书感言篇8

年前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动的书《爱的教育》,这个寒假终于如愿以偿了。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爱的教育读书感言篇9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来说,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看,这个暑假,北实的老师们积极阅读,静心思考,写下一段段阅读感悟,让书香溢满校园。

龙小凤

细细品读由中国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组编,曾军良校长撰写的《曾军良与魅力教育》一书,我被书中魅力教育的理念和曾军良校长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品读之后,有四点体会,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第一,魅力教育理念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曾军良校长多年一线教学和教育管理的积累和沉淀。从一名普通老师,到一名名师、名校长;从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到一个成熟的教育管理者、教育专家;从湘阴小镇的小打小闹,到洞庭湖坢的初露锋芒,从名郡长沙的小有所成,再到帝都北京的成名成家,一路走来,曾军良校长在不断实践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魅力教育的理念,可以说,魅力教育倾注了曾军良校长全部的心血和精华,是曾军良校长30多年教育教学理念的集大成者。

第二,魅力教育是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既立足于北京实验学校的实际,又是对当下各种纷繁教育理念、教育思潮的归总和提升,涵盖了教师、学生、家长,学习、教育、教学、管理、办学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系统、全面、完备、丰富,可以说,是曾军良校长33年教育教学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多年教育管理经验的总结提升,是北京实验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专著,代表了普适教育和魅力教育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

第三,魅力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学生、家长的通力配合,需要北实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的上下齐心,需要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阶段的接续实施。魅力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普适主张,它不是某一种具体教学方法,或是可操作性的执行流程,更像是一种理念精神的指引,因此,我觉得,这就更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把魅力教育的理念根植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只有这样,我们的魅力教育才能真正结出硕果,而北京实验学校15年一贯制的贯通模式,也为魅力教育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无限可能。

第四,要学做一名有爱、善读、智慧的老师。曾校长在书中,对魅力教师做了系统的阐述,我在其中,读到的几个关键词:一是有爱——做一名有爱的老师、做一名不给学生发展贴负面标签的老师;二是善读——做一名热爱阅读的老师;三是智慧——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的老师。

作为一名北实的教师,我以北实的发展为耀,我以能做一名魅力教师为耀。

王俊莉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用心灵赢得心灵》一书,李镇西老师从七个方面阐述了他对教育的认识与思考。通过李老师的娓娓道来,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书中散发出的浓浓的“真”“善”“美”。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李镇西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学生心灵的赢取,不是靠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靠教师付出的爱来获取。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仿佛呈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那一封封感人肺腑的信,让我久读不厌,那优美的语言,那深邃的思想,无不启发我怎样去教书,怎样去教育孩子。书中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深入思考。记得在书中,李镇西老师说:“情感是第一位的,什么智慧、技巧、方法、策略、兵法等,都是第二位的。”李老师主张“用心灵赢得心灵”,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要抓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予以真诚的肯定、赞许、鼓励,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可以说,赞许的情感体验比世上一切的批评更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教育性,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师表。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去影响、感召、激励学生成才。

总之,这本书所带给我的不仅是感动,更是震撼。有幸的是,还有漫长的教育旅程等待我去实践、思考、探索。我会反思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用热心、童心、爱心、耐心去做好教育。

魏霞

假期阅读了金波编著的《放手,让孩子更优秀》一书。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父母的家教智慧书。本书就父母放手孩子的学习、阅读、玩耍、交往、家务、制作、自立、出行等八个方面阐述了相关道理,举案说“法”,解疑释惑,并通过“给你提提醒”“为你支支招”阐明正确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及可能存在的误区,实在不失为一本值得向家长推荐的育子良书。

这也是一本适合教师阅读借鉴之书。其亮点在于传达出一个重要教育理念——放手。家长是孩子家中父母,需要放手,让孩子更优秀;老师是学生校内父母,该不该放手、能不能放手呢?北实倡导的“全员干部制下的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给出了答案,这种班级管理上的大胆放手的确使学生更加优秀。放手,不是放任,而是整体规划,指导学生自治,让学生在管理他人与接受他人管理的过程中更加优秀;放手,不是不管,而是点燃学生激情,使其在可控范围内燃烧。放手,就要大胆使用和锻炼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使学生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放手,不一定立刻奏效,但不放手,却非长久之计。教师要做的,就是纵观全局,及时跟进,收放有度,由扶到放。以父母之心办教育是一种追求,蕴含着教育者的大爱情怀。

《放手,让孩子更优秀》中有这样几句话:孩子喜欢的,就是有用的;孩子快乐的,就是正确的;孩子自觉的,就是成功的。放手吧,让学生喜欢、快乐、走向成功!

富晓萌

暑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课堂行为的有效管理策略》一书,这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师深刻反省并掩卷沉思的好书。阅读中,对我来说更多的不是汲取,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验证:对与错,过与失,欢欣与沮丧……万千滋味齐涌。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对于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而只有我们怀着尊重和自信的态度来管理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语言才会更加富有魅力!

王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代圣贤留给一代代读书者的精辟的精神指引。要努力读书,让自己才识过人,并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这个假期,我阅读了《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做一名高情商教师》《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三本书。在书中,我从同行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找到了工作中解决矛盾的巧妙办法,开启了我的思想;从教学反思中,找到了学习的榜样,重温了一个教育者应有的“火热的心”,也沉淀了教育者不求激进的“沉淀的爱”;更从读书的过程中,修炼了自己,如同在重重车辙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摆脱了工作中的迷茫,轻松上路。忽然间,我看到自己身边,原来有这么多“志同者”,我们一同前行。我想到了同事们,平时是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执着,推动着我向前。我体会到了智者先贤们发自内心的,对后来者的呼唤。

同时,我也有幸到陕西历史博物馆一游,或古朴、或精湛的文物把那十三朝古都的漫长历史铺陈在我的面前,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厚重和延绵。再翻看《盛唐气象:恢宏灿烂的华美乐章》一书,中国历史更加吸引我去了解和探索。

阅读充实我的生活,更加丰富我的精神,使得我对自己不断地审视,也希望自己不断进步。正如《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所言,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思考,可以让自己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驾驭探索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

姜博

假期阅读了《从课堂开始的创客教育》一书,此书结合了东、西方跨文化教育经验,从普通课堂的细节切入,理性探讨了创客教育和创造力培养在教育中的角色,提出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才是创造力培养和创客教育的重点所在,并给出了在课堂教学和项目任务布置中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实用方法。本书充满激情但不失理性的论述,囊括了创客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中多方面的话题,对包括创造能力评估、个人学习网络,学科融合教育以及创业思维的引导等,都提供了务实的理念和建议;对于传统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在新时代的重要性与培养方式,也有着发人深省的见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我的教育使命应该是创造独立的思想家,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从者。而所谓的思想,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能够创造性地思考解决我们自己问题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以及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独特轨迹的权利。

付云含

暑假,阅读了作家有川真由美所著《整理情绪的力量》一书,这本书主要针对现代职场女性容易出现的“愤怒、焦躁、孤独、疲惫、怨恨、嫉妒、自卑、逃避、怠惰、后悔、不安”等常见的情绪垃圾及消极状态,结合实例进行说明,辨别这些情绪的存在,用快速简单的方法整理情绪,摆脱内心的污泥。我感悟到:决定我们人生的,不是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要用怎样的态度去接受它,情绪是靠我们自己管理和掌握的,很多情绪来自于身外,可心情是自己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修为来调整不利和不好的状态,使自己在有关与无关中确立自我情绪,走出情绪的困扰,做一个既有情商又有逆商的自己。

杨敏

“撸起袖子加油干”最早出自于主席的一句新年贺词,此句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点燃了全国人民心中的奋斗激情,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假期通过阅读《撸起袖子加油干》一书,让我对“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书中提到,“撸起袖子”是一种精神: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好成绩都是干出来的!“撸起袖子”是一种态度:全心投入,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收获!“撸起袖子”是一种品质:尽心尽力,敬业爱岗,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工作!作为一名北实教师,今后我也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学生勤勉好学、立德向善的榜样,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尽职尽责,不断进取,勇于创新,为北实的魅力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付国红

暑假期间,我细细品读了《撸起袖子加油干》一书。书中谈到:撸起袖子加油干是一种责任意识、一种实干精神、一种工作态度、一种职业品质、一种工作效率、一种工作智慧、一种团队精神、一种美好愿景。

我也由此联想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也正需要这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才能赢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吗!我想,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全心全意去热爱这份工作、敬畏这份事业,积极投身其中,自觉追随孔子的“因材施教”、孟子的“言近旨远”、荀子的“谨顺其身”、韩愈的“教学相长”、朱熹的“春风化雨”……学而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思而得远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精彩,为北实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李俊峰

暑假期间,我读了《撸起袖子加油干》一书,该书围绕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说的“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话,展开了对工作、生活的思考,对其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我觉得,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仅是一种干事的状态,是一种为民的情怀,更是一种奋斗的精神,每个人都应该以这句话为动力,在学校工作中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实事,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纪爱平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本书,该书以理论加案例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在工作中应该持有的积极的工作态度,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智慧做好本职工作。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目标、行动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书中提到,“撸起袖子加油干”是一种合力,是团队精神。这一点,我特别认同。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只有把这一滴水放到大海里去,它才不会干涸。完美的个人要放到完美的团队中,才能彰显其优秀,才能真正获得成功。回想学校工作,体育节、艺术节、朗读者活动、诗词大会,每一项活动的圆满成功,都是团队合作、凝心聚力的最好证明。

李妍

这个暑假,我经常随身携带一本《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这本书,除了介绍职场心理课,更在成功、情绪、社交、气场、处事、思维、自修、财富、幸福、执行、时间等方面教会我们要有积极的心理,又一次把我大学学过的心理学知识生活化,指导我强化心理修为,增强自信心,消除生活中的烦恼,保持快乐的心态。书中讲到,我们要心怀感恩,用感恩的心、尽职尽责的态度把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做好。书中提到,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要尽职、踏实地工作。做工作还要讲究方式方法,除了实干,还要巧干,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干,这样我们就能在工作中收获更多的成功与快乐!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我要把好心态带到工作中去,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工作中作出更加突出的业绩!

黄丽娜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一书,真是一本值得研读和推荐的好书。这本书告诉我们“尽职”的概念,拒绝浮躁,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透,并且讲究方法,让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中收获满足、快乐和成功。

有一个章节的内容,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别问你能得到什么,先问你能做什么”。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成功的获得都必须建立在付出的基础上,只有辛勤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会思前想后,患得患失,问自己能够从中得到什么,然后决定自己付出多少,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获得取决于自己的付出。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不问回报,认真做事。

爱的教育读书感言篇10

关键词图画书;幼儿阅读;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3-0070-02

1前言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书写技能。”这个论述为图画书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定位确立了方向,即利用图画书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能,充分发挥图画书的作用。

2图画书在幼儿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图画书颜色鲜艳,内容生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因而深受幼儿喜爱,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幼旱乃嘉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图画书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艺术,不仅文字语言简单明了,而且图画本身也承载着一定的信息,具有交流的作用,在幼儿语言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说话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让幼儿观察图画,多次反复以后,让他们模仿,逐渐从“听故事”过渡到“讲故事”,这就有利于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词汇量。语言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词汇量,与每天的语言交流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幼儿“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也是一个累积词汇的过程。如在“龟兔赛跑中”的学习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小兔与乌龟的差距,就能猜测小兔跑步的速度比乌龟快得多,初步理解“遥遥领先”的意义;通过观察龟兔上山坡的情境图和乌龟吃力的表情,就能大体理解“满头大汗、大汗淋漓”的含义;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进一步了解各种词汇的意义了。

3)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自主讲故事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随时变换内容,举一反三,表达出新的意思,从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有利于丰富主题活动的阅读素材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一般都根据参考用书来实施,如小班的“小兔乖乖”,中班的“桃树下的小白兔”,以及大班的“月亮船”等。这些经典的幼儿故事年复一年地使用,容易给教师和幼儿一种单调和乏味之感。而把图画书融入主题活动,有利于补充现有活动用书中的阅读内容,使主题活动更加丰富。

如在小班开展“小兔乖乖”主题活动时,可把《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等图画书中的故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在情境中感受故事中小兔子带来的温馨和感动。同样,在大班开展“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时,可让幼儿欣赏《老鼠娶新娘》《小木匠学手艺》《屠龙族》《小石狮》等带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图画书,既补充了原有教材中的故事内容,又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

有利于拓宽培养幼儿情感的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要求教师以幼儿发展为本为理念,时刻注意培养幼儿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增强幼儿的注意力和意志力,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以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期,可塑性强,心理健康对他们以后的情感形成和个性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由于现在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过着小王子和小公主般的生活,普遍存在心理脆弱、自我任性、怕苦畏难等问题,因此,抓住这个关键期加强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图画书中有许多优秀作品蕴含着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渗透着人类丰富的情感经验。例如:体现亲情之爱的《猜猜我有多爱你》表达的是母子之爱,《我的爸爸真麻烦》体现了父子之爱,《爷爷一定有办法》体现了祖孙之爱;体现同伴好友之情的《大熊有个小麻烦》讲述了同伴之间的倾诉与倾听,《鼠小弟系列》讲述了好友之间发生的许多有趣的故事;反映环境与生命主题的《小房子》《小蜡笔头儿》《花婆婆》等讲述了人类生存与环境密切相连的关系,《我永远爱你》对“死亡教育”具有很大启发。借助这些优秀的图画书,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情感培养,可以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阅读中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在思考中学习表达与交往,形成初步的情感能力。

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也越丰富。图画书集文字和图画于一体,给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透过文字与画面,幼儿可以根据图画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扩充和延伸。如《狐狸爸爸鸭儿子》的封面就是一只狐狸和一个蛋,教学时可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猜想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学习了《黄色小番茄》之类的关于植物生长的图画书后,幼儿不仅知道了小番茄的成长需要播种以及雨水和蚯蚓来帮忙等知识,而且了解到需要锄土等劳动,由此联想到父母劳动的艰辛,发展了想象力。

有利于发展幼儿的个性图画书作为一种有趣的信息载体,有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选择,从而促进个性发展。如学习了《小兔乖乖》后,大多数的幼儿都表现出对小兔的喜爱和对大灰狼的憎恶,而有的幼儿却喜欢大灰狼,认为大灰狼非常勇猛。

3图画书在阅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图画书虽然是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资源,但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教学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不少教师对图画书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教师是图画书使用的直接决定者,如果教师认识和重视不够,其作用也大打折扣。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对图画书的应用非常重视的比率为10%,一般了解的占67.41%,不了解的占3.15%;有效使用的占11.83%,一般使用的88.17%,不使用的占6.45%。

不少教师将图画书的阅读等同于图片讲述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教师对图画书的认识和理解不够重视,因而对图画书的运用缺乏整体规划和目的性。不少教师将图画书阅读等同于图片讲述,有的教师甚至还没有把整个故事讲明白时,就开始提问,让幼儿回答问题,或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教学现场看似热闹,实则肤浅,既浪费幼儿的时间和精力,又违反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更忽视了幼儿的阅读感受,使图画书的应用效果大大降低。

家园联系不畅由于许多幼儿父亲和母亲都外出打工,家中由老人照管,而老人因为身体和知识水平等原因,无法实施亲子共读,致使家园联系不畅。这种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

4利用D画书进行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提高认识,重视应用幼儿园负责人应转变对图画书的观念,重视图画书的运用,支持和鼓励幼儿教师开展图画书进行教学活动。要积极购买图画书,丰富教师的图画书教学资源,充实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以便于教师和幼儿随时阅读和使用;建立图画书教学资源库,让教师上传自己的图画书资源以及图画书教学案例,供全园教师使用;利用派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方法,支持教师听讲座和观摩图画书精品课,让教师更好地学习和思考图画书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积极开展图画书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完善对图画书的理解,把握图画书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点,提高教学效率。

对图画书进行认真筛选图画书在幼儿阅读教学中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无节制使用,而是要认真筛选,要使图画书中的情节内容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

1)要注重多样性。不同类别的图画书对幼儿有着不同的教育作用,因此,在选择时,图画书的品种要多,涉及面要广,内容不要单一。既要选择童话故事类和自然科学类,也要选择散文诗歌类和手工操作类。

2)要注重趣味性,即注重选择色彩鲜艳而新颖有趣的图画书,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3)要注重自主性,即在挑选图画书时给幼儿一定的自,让他们自由选择,教师指导,以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在图画书的应用中,让幼儿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非常重要。拿到一本书后,先把书浏览一遍,然后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地翻看,学会按页码顺序翻看图书;看图时,要从左往右、自上而下地看,认识和体会图书图画书的构造;教育幼儿能清楚明白地叙述图画书的完整内容,能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和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合理的想象。

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1)建立QQ群,让教师与家长随时联系,让家长明白图画书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同时要求家长与家长进行沟通,分享亲子共读的心得与体会。

2)开展各种理论培训班,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组织亲子共读交流实践活动,鼓励家长共同搜集相关的图画书,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

5结语

总之,图画书作为幼儿阅读的一种重要资源,在幼儿阅读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广大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要结合教学实际,加强研究和探讨,在实践中开拓教学思路,尽量让图画书发挥出最大作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应用[m].台湾:心理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