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我爱家乡征文十篇我爱家乡征文十篇

我爱家乡征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27:43

我爱家乡征文篇1

我们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虽然我只有十六岁,但是,我感受到的变化也绝对不少。

生活中最直接的变化,莫过于自己的住处——家,十几年里,我们的住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有幸住在老式楼房里,粗硬的水泥地,狭窄的小楼梯,拥挤的弄堂,破旧的门窗,在我模糊的记忆中,这就是老式楼房。那时,一小栋房子住一家人,一栋栋房子都靠得很近。而现在,这些老式的、简陋的楼房几乎已经在市区里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电视机,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年长的人们回忆起往事时,会提到电视机。在那时,电视机是非常稀奇、非常贵重的东西。一个村有一台电视机,整村人都会在晚上去站好位子看电视。现在,电视机的规格开始慢慢变大,款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精彩。

每天,我们往返于家庭与学校,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交通工具。以前,我在马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公交车。地铁的出现后,我们的出行变的方便了许多。渐渐的,地铁变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且,地铁线路的越来越多,让我们几乎到上海的各个角落都可以快捷方便。这样的变化,对很多乘公交车上班上学的人们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啊。

我们生活的改变、我们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祖国的不断繁荣。在祖国的60大寿之际,我们回首过去的成功,寄望未来的发展。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我爱家乡征文篇2

关键词:师陀小说“还乡”情节“离乡―还乡―再次离乡”

师陀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自觉追求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家。他像是一位迷醉又清醒的怀乡病者,永远保留着“乡下来的人”[1](p49)的胎记。在他多取材于乡土的小说作品中,始终贯穿着醇厚的“还乡”情节。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着精神旅程,跋涉、求索、挣扎、彷徨,但从未停下脚步,坚守着自己的孤独与沉思,寻找理想中的家园。

一、“离乡―还乡―再次离乡”的情节模式

翻开师陀的小说,满目可见大量流浪者、跋涉者的形象,“寻”、“行”、“旅”、“路”等成为其小说世界中最常出现的意象,而流浪、寻找和还乡构成了师陀小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主人公曾经怀着对故土的厌倦及对现代文明的憧憬,信心满怀地踏上离乡寻梦之路,然而“异乡”的残酷和冷漠惊醒了他们的迷梦,于是重返故土,然而扑面而来的是窒息和腐朽的气息,面对梦中的故乡变为废园,他们如芒在背,不得不再重新踏上离乡的征途。

《归鸟》中寻找自由的易瑾曾经“小鸟一般尽量往外飞”,无情的风雨折断了她的翅膀,身心俱疲的她不知何处是方向。《寻金者》中朱珩为了心上人的幸福远走寻金,当他荣归故里时,爱人早已凄惨死去,他在悔恨与绝望中出家为僧,寻求心灵的安宁。《宝库》中杜振标回到他八年来想得“几乎要发病”的家乡,“哪知他所怀恋的家乡反而是这样对待着他:他要耕种,没人给他土地;他求人帮助,却赚来嘲笑”,甚至亲人也不理睬他,终于他带着宝库的秘密一同消失在树林里。《一吻》中远嫁他乡的大刘姐衣锦还乡,只为寻找当年被少年一吻的青想,然而恰巧当初的少年如今正是她的拉车人,物是人非,情何以堪?《一片土》中那个感伤的行旅者可以作为所有跋涉者的精神代表:他一心寻找归宿,向白云蓝天下的牧羊老者发问,向碧波轻漾的湖边的艄公询问,灵魂的安乐土究竟在何方?他不敢留恋途中的温情,又毅然走向远方。

在师陀的小说中,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同时,也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二者构成一个复调。有着浓厚自我色彩的叙事者本身也同样饱受着精神磨难。《过岭记》中的“我”观察、倾听老军人和小茨儿故事的同时,也在翻越生命的峻岭。《果园城记》里的马叔敖(“我”)满怀感念回到果园城,才发现这个记录着他的童年青春和生命的地方,变得单调沉闷、令人绝望。回乡同样粉碎了“我”对故乡的幻梦。

二、作家笔下的“废园世界”

作家曾无不痛惜地告诉我们:“我不热爱我的家乡;可是怀念那广大的原野。”在这里,“家乡”与“原野”出现了明显的情感断裂:“家乡”,更多的是超验的诗意所在;“原野”,却是一个民族和文明繁衍生息的永恒空间。

朱光潜先生敏锐地发现师陀在短篇创作中“爱描写风景甚于爱说故事”[1](p235)的艺术特征,师陀饱含感情不遗余力地“织绘”故乡的景物,无论《里门拾记》中充满奇幻色彩的乡村,还是宁静、平和,令人神往的果园城,“一草一木,一丛蒿苇,一片霞光”,莫不饱含大地的动人气息,“到处是香与色”。[1](p241)

但当涉及人事时,便会凸显满纸触目惊心的密集的“荒园”、“废墟”意象:夜色覆盖的废宅,广大的荒野,颓塌的围墙,腐烂的残砖碎瓦,高大阴森的房屋,囚禁着潮湿与黑暗的宅邸,裸的村庄……曾经欣羡、留恋的打量顿时化作焦灼、惊愕与忧伤的注视。荒凉阴森的物象中融合着作家难以言传的悲凉与哀怨,沉沉死气弥散在各个角落、各个阶层,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这是一种足以窒息人、扼杀人、毁灭人的力量。它象征着废墟上的人物命运,象征着正疾速走向没落的宗法社会,也象征着比废墟古旧得多的传统文化及其所代表的陈旧的生活方式。

小城永远是停滞的死水,当归客重新踏上这片土地,作家用得最多的词永远是“仍旧”。闹钟永远是停了摆的,花束被遗忘在瓶中太久早已干枯。稳定与闲适成了绵而有力的桎梏,人们丧失了疼痛与悲哀的本能。《桃红》中的素姑,一个曾经生机盎然的女子,在闺阁中将对生活的梦想都绣进足够她穿二十年的衣物中,但几十年一成不变的生活消散了她的花样年华甚至憧憬,留下的只有一行清泪,几点悲哀。那“操着贱业”的贫穷的说书人,时间拿走了他的精神,带走了他的听众,收走了他的生命,最后连人们对他的记忆也一并扫得不留痕迹。时间只能风蚀却无力刷新那边远的小城,小城温吞的性格中透露着它的冷漠,恶劣的习惯中深藏着最无法改变的集体惰性。寂寞无声,凝固了的时间只能使人永远不思变动与进取,沉闷的环境只能使人慢性自杀――自杀而不自觉,乃是最可悲的。

在师陀的小说里,人物命运大都是凄凉、惨淡、悲哀的。作家展现故土人物并不以独特性格特征和鲜明的感彩来显示其艺术价值,相反,他是以类型化来展示作为一个群体的农村城镇居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或者说,人物更多的是某种生存状态和心态的人格化。同时,作家在充满矛盾与悖论的情感中进行着对小城人文化性格的诸多反思。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人最终命运的相似,正意味着这不是一个人或某个阶层,而是整个乡土中国正在走向没落。

师陀在《〈果园城记〉序》中说:“我有意把这个小城写成中国一切小城的代表。”县城处于乡村与都市的交叉点上,是城乡文化的交汇处,杂糅着自卑、自惭与自信、自足,因此旧时代小城居民是最保守、最自满的,同时也是最庸俗甚至最的,小城就是中国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堡垒。于是小说中的“故乡”已泛化为民族社会的整体存在,它既是中国一切乡村小城的代表,又是乡土中国的一个缩影,更是传统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后的文化生存环境的象征。作家的目的在于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

三、作家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

师陀自身也是一个流浪者。他的故乡杞县位于中华文明的源头――古老的黄河文明所在地的河南省。河南自古被称为中原,但历史上频仍的战乱与天灾使这里满目凄凉。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无望”的家族,父亲的消沉与母亲的暴躁在他幼小的心灵投上阴影。他终于因求学而逃出了家,从杞县、开封,一直到北京、上海,但最终这些城市带给他的感受只是那个无望之家的扩大:“只感到它们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萧条,一个比一个没有出路。”[1](p199)

像所有现代乡土作家一样,作为住在都市里的“地之子”,对大自然有过深情的体验,或者说他们在理智上背叛了“故乡”,仍赋予它情感上的永恒意义。一方面,走南闯北使他获得了一种非脱离特定环境而不可得的独特审美视角,因此才能在其作品中进行深刻的社会文化批判。另一方面,他深爱着家乡,不愿看到中原大野的普遍凋敝,不忍目睹善良健康的下层人的生命惨遭践踏。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恨与爱的矛盾分立直接导致了他心与身、创作与生存间的矛盾。他不得不徘徊于乡村和城市之间,品味着失去的不堪回首与追寻的模糊渺茫,承受着双重的失落和苦涩。在作者的思想深处,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异乡之于他,没有要寻求的东西;故乡之于他,是一片充满诗意而现在却是无限荒凉的原野,也没有容他灵魂的地方。他无处可去,成了一个精神上无可依傍的弃儿,一个永远漂泊的“异乡人”。

四、师陀小说独具风格的“还乡”模式

现代文学中涉及“还乡”特别是知识分子精神“还乡”的作品并不少见,而师陀小说在文化层面上别具风格和意义。

同样是离乡和跋涉,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纯祖则是纯粹的精神漫游者,他以决裂的态度离开家,走上茫茫的探索之路。他具有源于精神优越的孤独与清醒,但又有自身无法克服的软弱和动摇,决定他只是个空有爱国情的行动“侏儒”。

面对同样“荒谬”、“孤独”的感受和在“异乡”的受挫与伤感,师陀与京派作家看似衣装相近,实则神髓互异。废名和沈从文构筑了一个“故乡”的田园神话,从语言、意境到作品展现的人性美、生命美和社会的和谐美几近极致。特别是沈从文,在《边城》等一系列作品中,将他所有的理想、信念和生命的追求给了他的“湘西”,在那里找到了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也描绘出最具古典色彩的“乌托邦”的中国乡村图景。“塔”的意象同时存在于“边城”和“果园城”中,作家不同的创作意图从中可见一斑:沈从文下决心让暴风雨冲毁边城的白塔――意味着美好、纯洁的精神家园在现代化冲击下不可避免的衰败命运,却又留恋地频频回眸那七零八落的世界,最终还试图重建威力无穷的理想之柱。然而师陀的果园城中的塔始终森然耸立,似乎象征着无形的统治力量根深蒂固,这是师陀的硬冷所在,同时侧面透视了人面对历史的更替而生的无可奈何的悲哀,面对命运而无所为的悲凉。

在某种程度上,师陀的“还乡”更接近于鲁迅的“还乡”,不管是蒋纯祖、马叔敖,还是《故乡》中的“我”、《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我”都是在还乡中失望的一群。小说往往将第一阶段的“离去”推到后景,由归来寻梦写起,绝望远走为终,完成了人生的循环。叙述视角既是“他者”化,有“异乡人”的眼光,同时又属于自我体验,因而有双重性。《在酒楼上》中“我”的一段自白深沉地表达了无家可归的悬浮感和困惑:“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2](p160)一种哀伤、温暖的情感潜流和冰冷的寒意同时袭来,所有的批判和不满都是建立在那无法表达的爱与痛之上。从“离乡―回乡―再次离乡”这一模式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现代知识分子无枝可依的境地。面对“故乡”和“异乡”的双重失落,他们只能“在途中”,只能永远行走。而这种荒谬感、孤独感、无归属感以及人与现实的疏离感,也正是现代文学“现代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师陀极难轻松地与城市认同,这点与沈从文相似却不如沈那样偏激;曾几何时安抚过他心灵的故乡已面目全非,但他不想在伤口上涂油彩,坚持“各给他一个本来面目”[1](p47),“把自己看见的一部分指给大家看”[1](p57-58)。于是他避免了因沉溺于乡土或愤激于乡土所导致的过分美化或否定,使自己有足够的理智去思考、审视,也有足够分量的情感保持作品的温和风格。比起沈从文的乡愁似的挽歌,师陀更愿为崩溃的、即将逝去的乡村故土谱一曲沉闷愁苦、令人无所措手足的悲歌。

五、结语

师陀以其富有冲击力的“残酷”为读者描绘出一个令人窒息的故乡场景。尽管面临着双重失落,但仍不意味着绝望,残酷也并不意味着憎恨。永恒的“还乡”意识是师陀对生命独特的表达。而所谓的“还乡”意识并非单纯指作家对故乡的怀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意味着作者始终以“故乡情感”看待世界。所以批判也好,嘲讽也罢,最终回归到醇厚朴实的情感层面,对人的存在意义和存在方式始终关怀与探索,仍然充满激情拥抱人生。将复杂的情怀“酿成自醉的美酒,自己吮饮着,也就分饮了过路的行客”。[1](p224)

参考文献:

我爱家乡征文篇3

论文摘要:称谓是人类社会关系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者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称谓,比较集中地反应了东北农村的人际称谓特点,并体现了东北人的性格特点和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内容。

一、引言

东北方言的称谓语和普通话的称谓语有一定区别,并有其重要的特点。这与东北人的性格有关,性格差异无非源于地域的人文差异和自然差异。人文方面,东北曾是满族等少数民族崛起的地方,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影响了这里的人民,他们继承了东北土著居民粗放的血统;自然方面,这里是中国最北的地域,土地辽阔,人口密度相对稀少,气候恶劣,冬季大风大雪,严寒干燥,人的性情受这里的环境影响,喜欢坐在火炕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使得语言上形成了急躁,干脆,粗放,说话大嗓门,直截了当,不善辞令的特点。

本文即以目前热播的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称谓语为例,从亲属称谓和非亲属称谓两个方面来分析东北方言称谓语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征。

二、东北方言称谓语的特点

(一)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主要与亲属制度有关,是一定亲属制度所产生的文化符号。亲属制度反映婚姻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因素,亲属称谓是亲属制度的语言形式,它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在东北方言中,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比较普遍,亲属称谓不但用于比较熟悉的乡里乡亲之间,而且用于陌生人之间。例如,长贵对醉汉的老婆说:“大妹子,太感谢你了!”

1.亲属称谓在东北方言中的具体表现也比较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称谓:哥、大妹子、兄弟、叔等等;

2)名(或特称)+亲属称谓:大脚婶、长贵叔、广坤叔、一水哥等等;

3)间接称谓关系:孩子他娘、他大脚婶、英子她爹等等。

2.东北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称谓方式,即双方为了拉近关系,使彼此关系显得更加亲近、亲热,而用一种换位的方式来称呼,例如(我家)你嫂子、(我家)你兄弟、(我家)你姐夫,或者可以直接说成:你嫂子、你兄弟、你姐夫等等,这种特殊的称谓往往用于背称,或向对方介绍时使用。

3.亲属称谓泛化 在东北方言中,亲属称谓泛化现象很普遍,适用范围广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际用语。人们在交际中有意使用亲属称谓,强调亲戚关系,以拉近彼此关系,达到交际目的。这种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群体的作用,因此,为了强调人际关系的亲近,常会使用拟亲属称谓,家庭成员之间要比其他普通人之间的关系亲密,用亲属称谓指称非亲属关系,往往更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例如:

(1)刘一水说:“……这条新生产线一上,小蒙的豆制品厂,不但能生产豆腐,还能生产豆浆、豆腐皮、豆腐千、豆腐泡等等一系列豆产品,作为她的同学,她的老大哥我深深地为她感到高兴……”(《乡村爱情》第1集)

(2)谢广坤看出点什么了,说:“七哥,是不是我在这上面站着,你生气了,你要生气我这就下去。”(《乡村爱情》第1集)

(3)谢广坤说:“兄弟,吹吧你,别把牛吹死了。”(《乡村爱情》第1集)

(4)刘大脑袋不太理解,刘能就说:“兄弟,我看你也不是外人,哥说出来,你可别笑话我。听说谁能把王大拿招到村里,就让谁干村主任,你哥我也想过过官瘾,嘿嘿……”(《乡村爱情》第9集)

(5)王天来说:“哥,你放心,我不会对香秀怎么样的。”(《乡村爱情》第13集)

(6)王云看见谢大脚热情地走过来,老远就叫:“姐,想死我了,你好吧?”(《乡村爱情》第16集)

(7)谢广坤追着叫着:“七哥,不能由着他,想个办法,比如,抓紧让他们把婚结了,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乡村爱情》第7集)

(8)刘大脑袋下车,笑着:“哥,一家人都来了,谢谢啊……”(《乡村爱情》第12集)

从上面列举的亲属称谓词可看出,东北人在邻里之间,称呼多是充满了浓重的乡情和人情味的,虽没有很丰富的称谓词,但简单明了,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即使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也会表现出东北人特有的热情。

(二)社会称谓

社会称谓,即非亲属关系称谓。它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一种文化符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需借助不同的称谓来确立说话人、听话人的角色地位。在东北方言中,姓名称谓、身份类称谓是主要的社会称谓。

1.姓名称谓

1)直呼姓名,多见于平辈之间,如刘英、赵玉田、王小蒙、刘一水、李大国……,而谢广坤、刘能、王老七、赵四等,这些人都是同龄人或者在村里是同辈人,所以他们之间互相直呼姓名。例如:

(9)李大国说:“这时候我们走最合适,谢晓梅、刘一水,走啊。”(《乡村爱情》第11集)

(10)长贵看见刘能有点吃惊,说:“刘能,你有事?”(《乡村爱情》第9集)

(11)刘一水走过来说:“谢永强,挺能耐啊,把王小蒙都整哭了。”(《乡村爱情》第8集)

(12)玉田说:“没买,今天来不谈电动车。刘英,苗圃里的活忙不过来呢,你快跟我回去。”(《乡村爱情》第12集)

(13)谢广坤挤到里面,喊:“赵四啊,有点不对啊,村干部你也敢打?”(《乡村爱情》第12集)(14)香秀问:“李大国,你神神叨叨的,干什么?”(《乡村爱情》第13集)

2)只称名字,长辈称呼晚辈则只称呼名字而不带姓氏,表现了一种亲密。例如:

(15)长贵有点不好意思说:“香秀在呢,别这样,有什么话你起来说。”(《乡村爱情》第11集)

(16)谢大脚紧张起来,说:“木生,你说的话都是真的?”(《乡村爱情》第8g)

(17)谢广坤拉着王小蒙说:“小蒙,叔求你件事。”(《乡村爱情》第8集)

(18)刘英娘上前劝着刘英,说:“英子,借这个台阶,走吧。”(《乡村爱情》第12集)

(19)赵四说:“玉田啊,这刘英在刘能家呆着也不对啊,你还是把她叫来吧,在那里住着,我和你娘心里都不踏实。”(《乡村爱情》第9集)

3)姓名称谓中,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特称比较多,往往会根据个人所具有的某种特点,而赋予其特殊的称呼,这也是东北称谓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谢大脚”这一称谓,就有其特定的意义:首先,这个女人的脚的确很大。其次是由于这个女人是农村所谓的“媒婆”,哪家有个“保媒拉纤”的事情都要找她,而她也乐于奔走在各个村之间,为大姑娘、小伙子们寻找合适的伴侣。慢慢地,这种名字就直接说明一个人的主要特征,甚至是一种职业了。

“刘大脑袋”在《乡村爱情》中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人物,这一形象,被刘流演得活灵活现。从剧中王大拿对这个人的称呼,可以看出,在这个家族企业里,王大拿也是一样拿助理当自己人,这一称呼更多的体现了刘流在这个企业中的位置,以及董事长对他的信任。这种特殊称呼,一般适用于上级对下级或平等身份、辈分的人之间,关系比较亲近,态度比较随意。

2.身份类称谓

身份类称谓在该剧中体现的不是很多,主要集中为“姓+职位”,但也并非绝对,在东北方言中,会随着人们的习惯而有所改变,如“齐镇长”“长贵主任”“刘能副主任”。长贵这个人物本来叫王长贵,因为在村子里大家和他都很熟悉,所以更习惯叫他“长贵主任”,而不是“王主任”,表现了乡亲们对他的亲切感。

3.其他称谓

其他称谓方式因为交际者之间由随便到郑重的程度依次表现为特称、称名和称职务几个层阶。由于交际者之间的身份、地位差异或特殊心理期许不同,称呼方式会表现为明显的调整。《乡村爱情》中有一个情节:王大拿的助手来象牙山考察的时候,长贵为了发动群众欢迎刘助理,打开大喇叭给村民喊话:“广大村民注意了,广大村民注意了,我们村的招商引资工作,在刘能同志的积极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本溪王氏集团的董事长助理,刘大脑袋先生,哦,不是,是刘助理,已经向咱们村来了,为了表示大家对招商引资的诚意,要求到村口去,列队欢迎,列队欢迎,列队欢迎……”本来长贵是王大拿的同学,而刘大脑袋是王大拿的手下,可现在刘大脑袋是代表王氏集团到象牙山来投资的,所以长贵又改口叫他刘助理,突出对他的尊重,和村里对这次投资的重视。

从上面的社会称谓中,尤其是特殊称谓,可以看出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表现了东北人淳朴的乡情与人情。

三、东北方言所反映的文化特征

由上文分析可知,东北人的称谓,与普通话甚至其他方言区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东北人的性格和地域文化内容有很大关系。今天,东北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人帮人,亲上亲。这是东北重要的地域文化的一个总结,而这恰恰是闯关东人留下的性格形态的基础。谋生路上的“帮”来自于求生的一种本能,你帮了我,我就会忘不掉你,一种最初的人性关系便产生了。这是一种地域关系,甚至产生了蔑视血缘的历程。血缘是氏族部落和家庭延续关系的基础条件,但闯关东者投奔的往往是“邻居”“朋友”或“乡亲”。由于双方处于同一境地中,这使得荒寒的北方在需要“人”的时候以最大的热情接纳了他们,而他们——闯关东者也把落脚的希望实现了,这是一种互为的希望和企盼。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中的“义”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思想,使得后来者对先期到达东北开荒斩草又接纳了他们的人表示出无比的感恩之心,于是有了“回报”的愿望。这样,一种奇特的理论出现了——有血缘关系的人反而不如“同乡”“同行”“老乡”信得过,这种实践观念促使中原人越来越习惯于遵守接触同乡和朋友的观念,“友情”有时候高过了“亲情”,也为东北人性格的最终成型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这是东北独特的文化遗产,别土无有,别土不生。东北人的直率和热情在称谓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即使是对陌生人也会使用亲属称谓,乡亲之间的那种互相之间的称谓,都很好的体现了东北人的豪爽。

但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这样的称谓也只是在东北的农村广为流传,充满了浓浓的乡情,《乡村爱情》的热播也正是体现了当今很多人都在寻找一种浓重的乡情,寻找和谐的乡间生活氛围和一种超脱世俗的轻松心情。

参考文献:

[1]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3]长春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长春市志·民俗方言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我爱家乡征文篇4

关键词: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华侨文化

中图分类号:K8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2011年10月出台的《中共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使全国各地出现了文化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可喜局面,文化的发展有了强有力的保障,焕发了新的生机。各地都积极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立足本地特色,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福建作为著名的侨乡,侨乡文化就成了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中共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首次提出16个字的福建精神:“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这是对海洋文化为特征的福建文化的高度提炼,也是对华侨文化的肯定。华侨专题博物馆是最能集中体现华侨文化的平台,福建省内已建成的华侨专题博物馆就有厦门华侨博物院、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长乐华侨博物馆、龙岩华侨历史博物馆,正筹建的有泉州华侨革命历史纪念馆、安溪华侨博物馆、南安黄仲咸先生纪念馆等。泉州是福建省最有代表性的侨乡,拥有如此众多的华侨专题博物馆显示华侨文化已经成为泉州侨乡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拟以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为例,

对博物馆在宣传华侨文化,弘扬华侨先辈优良传统上所起的作用进行探索。

一、基本陈列展览是宣传推广华侨文化最重要的阵地。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侨联系统里第一家博物馆,由海外华侨捐资兴建,现有两个基本陈列“出国史馆”和“泉州人在南洋”。“出国史馆”介绍了主要展示自唐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泉州籍华侨移民海外的原因、类型、方式、过程及其影响。“泉州人在南洋”展览主要展示泉州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历史及海外泉籍华人社会变迁和现状。正在筹建的第三个基本陈列“泉籍华侨华人奉献史”,主要展示泉籍华侨华人对祖籍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这三个展览不仅展示了华侨华人的“苦难史、创业史、爱国史”,华侨文化中兼容并蓄,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质也在展览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也是对“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福建精神的最好诠释。

1、“敢拼会赢”的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走进“出国史馆”展厅,宋代谢履写的《泉南歌》放在醒目的位置,“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泉州人口众多、土地贫瘠的现状使许多泉州人不能过上稳定的生活,只能拓展谋生渠道,他们不畏艰险踏上到海外谋生之路。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宋代泉州3桅远洋木帆船模型和永宁姑嫂塔悲伤动人的传说都告诉了人们出海远洋的巨大风险,但泉州人是“敢拼会赢”的,

他们带上了陶瓷器和丝织品、茶叶等,运回了檀香、丁香、肉蔻、胡椒、药物等舶来品。《祥应庙碑》拓片上,记载了一位叫朱纺的泉州纲首也就是船长,于1138年(南宋绍兴八年),驾驶一艘商船到苏门答腊的三佛齐贸易,他来回不到一年就获利百倍,平安归来后,在莆田祥应庙刻碑向神答谢。便利的海上航线使泉州这个港口城市的人民很早就带上了重商的色彩。

在老一辈的华侨身上,最能感动人的精神就是他们的创业精神,在异国他乡、一穷二白的状态下,艰苦奋斗,发奋创业。华侨出国后不仅面临陌生的生存环境,赤手创业的艰辛,还有不同文化的冲突与民族感情的歧视构成的生存压力,其艰难困苦的程度,今天我们已难于想象。“泉州人在南洋”展厅中从入门的巨幅浮雕所展示的各个行业,到农耕、种植园、渔村、锡矿场微缩景观、码头与船运业、骑楼下的各个行当和小商小贩等场景,都在诉说着当年远渡重洋的华侨们创业的艰辛。但他们以顽强的逆境生存能力及其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与美德在那里扎根生长,终于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直到今天,华侨先辈的这种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仍然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华侨精神中最闪亮的东西将一直引领侨乡文化,点燃侨乡人民创业的激情,让侨乡人民在“二次创业”的高潮中阔步前进。

2、“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的奉献精神。泉州现有海外乡亲800多万,泉籍海外乡亲身居异域,心系故土,在各个历史时期积极推进祖籍国的革命和建设进程,泉州的发展离不开华侨的无私奉献。“奉献馆”中展示了不同时期各条战线上泉籍华侨对祖籍国和家乡做出的

巨大贡献:有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仁人志士,如领导群众焚毁安海衙门汛防都司署、打响福建辛亥第一枪的晋江籍旅日华侨陈清机①,被誉为“南洋革命党第一人”的同安籍华侨陈楚楠,抗日名将叶飞……;有活跃于政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聪明才智的政治家,如全国人大代表陈嘉庚、庄希泉、庄明理、尤扬祖等;更多的是乐善好施、慷慨解囊创办家乡文教公益事业的慈善家,他们捐资助学、建桥铺路、兴建学校、医院……,据不完全统计,1979-2011年,泉籍海外乡亲公益捐赠总额超过84亿元。②光前学村的楼群是李光前家族大力捐助兴办家乡教育的无言的丰碑,蛋壳中孵出的必力达大厦是眼光长远的黄仲咸制定“金鸡母计划”的“金鸡母”(黄仲咸先生把所有的积蓄在厦门和南安都分别建了必力达大厦,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每年把大厦的租金来扶持教育),为中国引进优秀橡胶良种,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部“一等功臣”荣誉的李引桐……。

一帧帧照片、一件件实物,都是华侨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历史见证。该馆的基本陈列如实的记录、再现了这些历史,把基本陈列作为华侨文化最重要的宣传推广平台,继承华侨华人无私奉献精神并发扬光大。

3、“海纳百川”的华侨文化特质。华侨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就是中外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融具体表现在建筑、语言、服饰、民俗风情、行为方式、观念等方面。该馆的基本陈列集中提炼了这个华侨文化特色,展厅中复原的骑楼建筑、南洋城市华侨家庭场景和

娘惹婚礼场景最能体现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

骑楼是临街商业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楼房前半部分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互相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既可遮风挡雨,又能作为商业谋生场所,特别适合用于高温多雨的东南亚,华侨飘洋过番把这种融合欧亚建筑特别是南洋建筑风格的建筑形式带回了家乡,泉州的中山路就是典型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华侨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缩影。南洋城市华侨家庭以1:1的比例复原了20世纪三十年代马六甲的华侨家庭,庭院里停放的英国产“礼里”牌自行车,客厅中德国制造的伯乐都钢琴、美国Victor留声机、墙上悬挂的玳瑁、鳄鱼标本,神龛和卧室的闽南古眠床,不同的文化习俗在这里自然的融合。“”(Baba)与“娘惹”(nyonya)是指早期移民马来半岛的单身华侨娶当地的女子为妻,繁衍的后代,经同化为当地华人的一个次族群,他们虽远离故土,却仍然保留中华传统习俗,并形成了独特的娘惹文化。中外文化的碰撞、交融是研究华侨文化的活水之源,该馆在基本陈列中树立典型、重点突出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质。

二、开展富有特色的宣教活动是推广华侨文化的重要手段。

1、举办专题活动特色展览宣传华侨爱国爱乡、热心桑梓的精神。华侨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除了基本陈列外,该馆结合重大节假日、重要侨领、重大侨史事件,坚持以侨为本,举办特色的临时展览。比如“高风亮节――纪念爱国侨领郭瑞人先生展览”、“邮票上的华侨史――李泰山先生邮品展”、“我的中国心――印尼华人慈善家黄仲咸先生事迹展”、“星光璀璨遗

爱人间――著名侨领李陆大先生展览暨《侨海星光》首发式”、“马来西亚华教斗士沈慕羽翰墨展”、“陈嘉庚与南侨机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展览”、“东南亚唐人街今夕图片展”、“铁骨忠魂――纪念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成立70周年展”等。这些临时展览以重要侨领或华侨群体为主线,既宣扬了他们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精神,也在展览中把他们还原成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拉近了观众与榜样人物的距离,更好地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该馆还把这些展览送到基层、送进社区和学校,让侨乡人民和青少年了解华侨先辈的事迹,继承发扬华侨先辈敢拼会赢、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

2、打造新平台,到海外举办族谱巡展,提升宣传格局。该馆在2007、2009和2011年分别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台湾举办族谱展览。一部部族谱是一个个家族的生命史,它记录着本家族的姓氏来源、移民的足迹、家族生息、繁衍、婚姻,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每次的族谱展都在当地引起轰动,掀起寻根热潮,特别是让海外的年轻一代对本身的族谱族根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该馆还充分发挥侨联网络的优势,开展族谱对接和寻根服务,为有意回乡谒祖的海外侨胞寻亲。族谱展和寻根服务对于培植中华情,凝聚民族魂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征集、研究华侨史料和华侨文物是推广华侨文化的基础。

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核心,博物馆藏品的数量、质量及其研究利用程度,是衡量一所博物馆发展规模、科学价值总体水平及社会意义的主要标志③。该馆根据自身的

特色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征集计划,十几年来不断开展多渠道的文物征集工作。充分依靠各级侨联组织、依托海外社团,在下侨乡、赴海外征集华侨史料和华侨文物时发挥了很大的优势。目前该馆已有4千多件藏品和包括海外社团刊物、族谱、海外华文报刊图书资料1万多册,这些藏品和图书资料为学术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宣传推广华侨文化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结语众所周知,博物馆是收藏、研究、陈列自然与人类文化遗产实物,并开展社会教育的场所和机构。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以“纪念先贤,策励后昆”为宗旨,发挥博物馆的职能,以弘扬侨史的基本陈列为平台,以丰富多彩宣教活动为手段,以华侨文物研究为基础,在华侨文化的宣传推广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泉州华侨志》

我爱家乡征文篇5

三四年的边城,如鲁迅的药,冰心的小桔等其他现代小说般,十分多的象征,且善用象征,十分的妥帖,不像如今排山倒海,不入流的东西们般,牵强附会,全是噱头。

但是作为一个水平有限的学生,分析它的象征,实在一件过于高难度的行为,况,70年来,人们所通读透解,加上沈从文先生自己也提过一二,具体他指的是何物,所以我若排除人们所公认的象征,去努力发现新的象征,必然落入晦涩牵强的套路。

故此,我将试着谈论我的感受,沈先生的作品所弥漫出的沁人泥土味道。

边城,出这样一个名字,沈先生显然是想表现不为功利所染的淳朴风土人情。文中所出现背景和事物大都为自然物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东西??自然和人互相握手的产物,河流,山,渡头,渡船,竹林,茅屋,小镇。文中的人也是不功利的。爷爷摆渡死不肯收钱,反而到处请人喝酒,买猪肉互相推钱,小镇里婚嫁自由,只要儿女们喜欢。即便是文中最有钱的顺顺,也是一个不十分在意钱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镇里,有钱人家的儿子喜欢穷人家的姑娘,抛了门当户对的聘礼,要娶穷人家姑娘,也不是什么新闻。可见,边城,这样一个地方,是重义轻利的,不为商业气息所熏染变质。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文中所说的寄食者()文化,也如此的与众不同。即便社会上最势利的东西的产物,小镇里最势利的角落,也因人的淳朴,也是如此的敷衍着势利,而尽力过着如此人性化的生活。甚至,楼上的歌声,也就是她的生计,可以因为河上的一个口哨,而嘎然而止。

文中处处不点出边城的不功利,人人以反功利为荣。从中透露出沈先生对此的喜爱。

下面我重点分析一下爷爷的重义轻利。孙女俩生活拮据,可爷爷却为人如此的“不爱钱”,似乎与钱有仇般,处处与钱为难。实际上,爷爷是传统的边城人思想,以不爱钱为荣。

文中几处自豪的提到茶峒人平素品德,而正因为爷爷的性格正符合茶峒人的道德观,所以为人们所推崇,提起渡船,无人不知那个豪爽老人,当然,可以说每个人都摆渡,所以知道她,但是,从文中人们对老人的熟悉和态度可以看出,人们对他性格的尊敬,甚至他去买东西,“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

文中有个细节,翠翠不愿去看热闹,要与爷爷守船时,爷爷便拿茶峒人品德去压她,以使她乖乖去玩。为什么要品德压一个女孩子呢,因为对爷爷自己,这是最具权威性的东西,所以下意识的拿来“恫吓”翠翠。

文中描述了当事情与钱发生关系时,爷爷的处理方式—-一定是互相推诿,仿佛钱是人人都不要的东西般,在这些争执里,谁要是最后占了钱的便宜,谁就是输家。这倒是让我想起了故乡的风情,有时也是如此。互相推诿前遍,来来去去没个停,有时甚至掷钱与地上,而人奔走开了。

文中也安排了几个推钱的场景,读来就如生活中发生的事般真实。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与屠夫的争执,还有一个定要留钱的摆渡客。沈先生对此类场景津津乐道,可见他对这种风情的喜爱。人人以情义为重,一不要钱为荣,这便是沈先生所念念不忘的人土风情。

但是文中也表现了重利轻义的外来文化,透露出沈先生的担忧。边城中最具“势利”性的,就是那间碾坊,而碾坊的主人出场,就是金钱相伴,她描述了夫人十分自然地从身上摸出一铜子,塞到翠翠手中,就走了,完全不解当地风情。当然,我并没有说谁的错,我是说,碾坊陪嫁,之类的事情,可以看出,王团总家,即便不是以金钱在思维,也是十分地看重金钱,并且毫不掩饰,这与边城风情,就本质的不同。

边城式的乡土气息,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中,到底往何处去,这是沈先生的深沉担忧,她既爱这泥土气味,憎恶重利轻义,以乡下人自居,但又看到大势必然,纯粹爷爷式的文化传统行将死去,翠翠的去向象征着这边城文化到底往何处去。其实,不论往何处去,都不是沈先生想要的,沈先生都不会以为是喜剧。嫁大老,沈先生对大老不满,嫁二老,象征着本土文化的变质,出走,则如鲁迅言,不是回来,就是堕落。以上象征,是他人观点,但十分符合沈先生的本意。但是以沈先生的性格,又不愿看到翠翠又不好的结局,用他自己的话说,她其实竭力呵护着他们。因此,边城以等待做结局,不让翠翠走向必然翠走向的未来。又或者,沈先生在等待更好的结局,等待拯救翠翠与本土文化且符合沈先生自己心意的方法。他让翠翠的等待留在纸上,几十几十年的等下去,希望等到翠翠好的出路。

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翠翠所象征的文化,到了今天,真的得到好的出路了吗?或许,得到了拯救,或许,只留下了残迹而已。

我爱家乡征文篇6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献身祖国的志向应该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鉴于三元里地区有关先辈抗英的业绩,早已是家喻户晓,代代相传,所以抗英这一人文史料理所当然地成为我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开篇教材”。我们以这个开端带出“两史一情”的教育,带出“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系列活动,带出“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专题教育,带出“弘扬民族文化”的书画学习,带出“从我做起”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使德育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近几年来,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和六年级毕业生离校前必到三元里古庙参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学校组织编写了通俗易懂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解说词;每年清明时节,全校师生必到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扫墓,瞻仰革命先辈;每年五月,我们都举办纪念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系列活动:如“忆先烈英史,做未来主人”、“三星旗的神威”、“金色的童年”、“让精神世界更美好”、“祖国,我的母亲”和诗书画大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前辈抗英反帝的英雄事迹,加深对鸦片战争中那段中国人民屈辱和反抗斗争历史的理解。

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学校专门开辟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个班都围绕着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进行专题教育,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今昔,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培养他们初步的民族意识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志向,使学生懂得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童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道理。我们还结合语文教学,组织以爱家乡爱祖国为题的专题写作。魏丽文、冯锦全两位同学的作文被收入到全国少儿爱祖国爱家乡征文选里,姚欣莉同学的作文获白云区爱家乡颂改革开放征文一等奖,李敏妍同学获纪念奖。我们还把这类的文章装订成册互相交流。

重视思品课的教学,保证每周每节的教育时间,专时专用,还成立思品课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我们自编了乡上教材《三元里前声若雷》。思德课文《三星旗的神威》是我校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教育的传统教材。还规定凡星期一,全校师生举行庄重的升旗仪式,提倡必要的礼仪,增强爱国感情。此外,我们还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自我教育作用,抓好少先队鼓号仪仗队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刻苦锻炼的精神,举办少先队成果展览,增强队员的爱队爱国意识。

我爱家乡征文篇7

一、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建设系列

1.完善基本设施。要有规范的国旗旗杆旗台,有醒目而庄重的教育方针、“两图两墙”、名人格言画像、校训、壁画、标语、专刊布置,有数量足够的图书报刊和规范的图书室、阅览室,有固定的校内教育室、陈列室、校史室,有可供实践的纪念馆、共建单位、名胜古迹景点、重大建设工程等校外教育基地。

2.优化校园育人氛围。校园要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定期播放每周一歌,广播报道国内外大事,举办故事会、报告会、演讲会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象征性竞赛活动。

3.健全相应活动组织。要组织有关兴趣小组,组建升旗手班、鼓号队、艺术团,创办“少年军校”。

4.建立必要仪式制度。要坚持每周升旗仪式和重大节日升旗仪式、入队宣誓仪式、毕业典礼仪式。

二、爱国主义教育学科渗透系列

1.史情渗透。文史相关学科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有机渗透近、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

2.形象渗透。思品、文史科要把握课文内涵,文道结合,突出课文人物高大形象,通过人物形象教育感染学生。

3.常识渗透。常识性强的学科或课文,要抓住结合点,通过讲解或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加强爱国主义基本常识教育。

4.数据渗透。要充分利用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精神的各种具体数据,让学生通过收集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绘制图表、编写应用题等,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和感情。

5.欣赏渗透。通过课堂艺术欣赏,实物挂图电教观赏,激发爱国热情,陶冶爱国情操。

三、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活动系列

1.社会调查系列活动。通过参观访问通信等形式,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举办报告会、演讲会、书画展等,歌颂伟大的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政策。

2.献爱心系列活动。根据不同时期和要求,组织学生向灾区人民、希望工程、贫困乡小朋友、军烈属、残疾人等送温暖献爱心,教育学生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

3.小星星家乡情系列活动,组织诸如“家乡的明珠”遐想习作、“家乡山水美如画”绘画展览、家乡新闻采访报道、“小星星家乡情”朗诵会等,培养学生“知我家乡、爱我家乡、美我家乡”的真实感情。

我爱家乡征文篇8

一、深入挖掘、征集整理,“立”好家风汇集良好道德滋养

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农村为重点,挖掘,总结、提炼、整理出一大批好家风好家训,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道德建设的好素材、好蓝本和好教材。

一是突出地域特色,挖掘家庭文化。佳木斯是抗联主战场、知青的故乡。我们组织老抗联、老战士后代和老知青、老专家深入挖掘我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用他们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家庭文化。先后邀请了抗日将领夏云阶的外孙女李慧文、抗联名将王效明的儿子王民和部分老知青、老专家亲自撰写家风故事,用伟大的抗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知青精神教育后人。

二是把握时代要求,开展征集活动。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围绕“孝道、诚信、俭朴、立志”等方面,通过在经典家训中寻找和长辈口述、家人共议等形式,整理、编写体现时代要求、弘扬传统美德、贴近生活实际的治家格言、家风家训。组织各级新闻媒体和网站、微信平台面向城乡群众广泛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共征集稿件900余篇。其中,有近300篇稿件来自于乡镇村屯。

三是精心归纳整理,编印教育读本。组织专人对征集到的好家风好家训等稿件进行分类整理,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评选、修改,以“孝老爱亲、励志修养、和谐互助、爱岗敬业”等为主题,评选出优秀稿件200篇,收录到《“传立家风家训凝聚道德力量”宣传教育读本》之中,使传统的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相适应,推动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二、广泛传播、全景展示,“扬”好家风培育崇德向善风尚

为提高优秀家风家训的知晓率和认同度,我们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阵地、文化艺术等载体,广泛开展传播展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活动中领悟家风家训内涵。

一是发挥各类媒体优势广泛宣传。在集中推出广播、电视、报纸专版、专栏和访谈节目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佳木斯公众信息网、佳木斯文明网,佳木斯政务、文明佳木斯微信平台等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群众便于参与的优势,以图文、视频等形式,重点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抗联将领后代、历史文化名人和所征集入选的好家风故事进行集中的宣传和展示。截至目前,各媒体共刊发稿件300多篇,播发访谈节目5期。

二是依托农村宣传阵地集中展示。利用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墙、宣传板、善行义举榜等阵地,通过张贴好家风好家训作品、宣传画、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展示,让广大群众直观感受家风家训的魅力。利用户外LeD屏、道德讲堂、社区学校、农家书屋等宣传阵地集中播放家风故事微电影。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挂厅堂、进礼堂”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进村入户写家训、拍全家福,制作成匾额、条幅等,挂在厅堂之上。

三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生动呈现。组织城乡文艺队伍以好家风故事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在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等农村群众文化场所,通过道德小戏、小品、相声等形式,将好家风好家训呈现给广大农民群众。截至目前全市各地共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近500场。从各县(市)区涌现出的优秀节目中精选了道德小戏《钱是假的,爱是真的》、表演唱《家风助我成长》、快板《孝道》等12个节目,在全市展演活动中进行演出,并邀请影视名人张国强现场讲述自己的家风故事,生动展示了全市家风家训建设成果。

三、典型示范、强化引导,“议”好家风带好民风促好乡风

好的家风家训写出来、挂出来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家风家训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从而带动乡风民风、党风社风的不断好转。

一是发挥先进典型榜样力量,传承好家风好家训。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新乡贤”的选树工作,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赵永录、盛春德,“全国最美家庭”陈淑梅,“爱心妈妈”刘海荣等一大批农村典型。对他们的家风故事进行总结提炼,组织“新乡贤”亲自讲述家风家训故事,用典型事迹去引导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正能量。

二是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践行好家风好家训。广泛开展“建设新农家”“最美家乡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践行家风家训。开展文明家庭、诚信农户、好(下转15页)(上接9页)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宣传他们的好事迹,树立学习榜样,推动家风家训落到生产生活和日常言行之中,落到实现个人理想和家庭幸福之中。

三是融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庚续好家风好家训。坚持把家风家训建设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之中,组织各个家庭将家风家训写成“传家宝”,随着家人的迁移和成长,得以代代相传。把家风家训与校园德育、传统文化等有机结合,纳入课堂教学、校外阅读等环节,让青少年在心智启蒙和人格形成时得到熏陶和启迪。

四、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用”好家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家风正,则民风淳。我们以家风家训建设为载体,以培育“家庭文化”为入口,促进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美丽乡村建设的“软实力”不断得到提升。

一是从“抓建设”到“换思维”,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改变农村面貌,首先要改变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我们以家风家训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农民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破除陈规陋习、转变落后思想,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如今,好家风好家训已逐渐渗透到村民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农民群众的日常行为和思维习惯。

我爱家乡征文篇9

我爱故乡,我爱德阳,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三星堆;这里有全国闻名的石刻艺术墙;这里有倡导德漳天下的孔子庙宇;这里有白马关;庞统祠;......这里是英雄黄继光的故乡。

三星堆文化灿烂而神秘,无数神奇的未知让世人惊叹,让世人思索;石刻艺术墙的独具匠心让人流连,让人称赞;历史悠久的孔子庙宇,向世人传递着儒家文化的精髓;白马关、庞统祠给我们留下了一代古人的傲人风采;特级英雄黄继光更为我们展现了当代儿女勇往直前、无畏牺牲的崇高品格。三星堆,这个灿烂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示给世人的是古蜀文化和文明的精粹。那“人首鸟身”的青铜立雕,那“通天神树”,那纵目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那“黄金权杖”,那通透的“玉璋”,那象征着图腾的一幅幅精美雕饰......这个神秘的王国,留给我们无数美丽神奇的谜:谜一样的时代,谜一样的国度,谜一样的文字,谜一样的人群,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我们在惊叹祖先的勤劳聪慧的同时,更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源远流长而骄傲着。

美丽的家乡,美丽的家乡水,养育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从这里,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他们是德阳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美丽的家乡,美丽的家乡水,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描绘着最新最美的图画,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在这里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我爱德阳,爱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我,让我不能忘怀。故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们,今天,我们以美丽的家乡为荣,明天我们将让家乡以我们为傲。

我爱家乡征文篇10

我爱故乡,我爱德阳,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三星堆;这里有全国闻名的石刻艺术墙;这里有倡导德漳天下的孔子庙宇;这里有白马关;庞统祠;......这里是英雄的故乡。

三星堆文化灿烂而神秘,无数神奇的未知让世人惊叹,让世人思索;石刻艺术墙的独具匠心让人流连,让人称赞;历史悠久的孔子庙宇,向世人传递着儒家文化的精髓;白马关、庞统祠给我们留下了一代古人的傲人风采;特级英雄更为我们展现了当代儿女勇往直前、无畏牺牲的崇高品格。三星堆,这个灿烂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示给世人的是古蜀文化和文明的精粹。那“人首鸟身”的青铜立雕,那“通天神树”,那纵目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那“黄金权杖”,那通透的“玉璋”,那象征着图腾的一幅幅精美雕饰......这个神秘的王国,留给我们无数美丽神奇的谜:谜一样的时代,谜一样的国度,谜一样的文字,谜一样的人群,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我们在惊叹祖先的勤劳聪慧的同时,更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源远流长而骄傲着。

美丽的家乡,美丽的家乡水,养育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从这里,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他们是德阳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美丽的家乡,美丽的家乡水,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描绘着最新最美的图画,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在这里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我爱德阳,爱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我,让我不能忘怀。故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们,今天,我们以美丽的家乡为荣,明天我们将让家乡以我们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