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1:40

雪的诗歌篇1

关键词:雪潇诗意特点诗歌

雪潇是甘肃诗人,也是当代优秀诗人,他的诗歌“看上去很日常,很平易,但追求的却是‘奉献真诚’‘走进神灵’‘与神对话’以及‘真、善、美’这些后现代信奉者看来几近‘古典’的价值”,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语言机智,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经历经他点化,让人顿觉眼前一亮。纵观全书,他的情感或爱或憎或调侃,正是对生活酸甜苦辣感受得深,对事物的瞬间印象嚼得细、悟得深,才使他的诗歌散发出清新的气息。笔者认为他的诗歌的诗意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诗意命名和阐释

他的这种类型的作品很多,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我们从这些诗歌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些事物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木椅子》、《煤气灶》、《书柜》、《上海表》、《破了罩子的台灯》、《鹰》、《鞋子》、《一张旧照片》、《隐形眼镜》、《见到一个人》、《鱼》等等,在这些诗篇中,诗人是事物的命名者和解释者,赋予事物一种新的内涵,正如诗人所说,“诗歌艺术的表现过程就是为事物进行诗意命名的过程,诗歌就是对事物做出诗学意义上命名解释和言说”。一个寻常的物品,经诗人点化,就让人眼前一亮,“鱼肚白的一九八八年/向我瞪着死鱼的眼睛”,“一张傻乎乎的笑/像是时间的浪花/被一片雪冻结”(《一张旧照片》),“隐形眼镜是没有人知道的眼镜/是眼睛里的沙子/是只有自己知道的疼”(《隐形眼镜》),“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脚伸进鞋子/像两个渔夫走进自己的渔船”(《鞋》)。

对事物的瞬间印象感受得深,咀嚼得细,通过“一看、二想、三悟”的过程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重建一个诗意的世界,能唤起我们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的新奇感。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一样,诗人的诗歌也能带给读者这样的新鲜感受。除了这些对瞬间印象的把握外,诗人还有一些“悟得深”的诗歌——这些诗歌充满了禅意。例如《煤气灶》:

一日三次/开三朵幽兰的花/开三朵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花/一年四季/散发着生活动人的/醋香/米香/豆香/能把一肚子的火气/在黑锅之下/在乌云之下/开成三朵幽幽蓝花的/这个世上除了佛/只有它

一个煤气灶被赋予了佛的形象,“能把一肚子的火气,在黑锅之下,在乌云之下,开成三朵幽幽蓝花的,这个世上除了佛,只有它”。

《放风筝》:

多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垂钓/放了那么长的线/风波那么深远/不知道要钓什么/倒是放风筝的人/昂着头/在大地上活蹦乱跳/像是一只又一只/已经上钩的鱼

人放风筝,人钓天空的鱼,而换另一个视角,却是人的活蹦乱跳,反而像被钓起的鱼。这些诗歌无不充满着禅意和辩证思想的光芒。在以上这类作品中,作者是作为生活的观察者、命名者、发现者、感受者而存在的,在《鹰》、《鱼》等作品中,诗人却是事物的解释者:

鹰盘踞在石头上/鹰在大山的肩膀上偷听大山的思想/鹰微闭双目/鹰就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黑色事物/鹰盘踞在石头上/鹰的沉默涵养着鹰的利喙/像武士涵养着自己的剑/鹰微闭双目/在出击之前/鹰要看清自己的软弱/鹰终于望远天而长唳/鹰的豁然开朗就是鹰在天上飞出的一条流线/鹰带着自己的身体在天上展开一面旗/然后鹰又蹲踞在石头上/双目微闭/鹰结束了内心的一场风暴

诗人用比拟手法解释了王者之“鹰”,描述了他理解中的“鹰”的神态和动作:“偷听大山的思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微闭双目”,“沉默”,“涵养”,“结束了内心的风暴”,这里鹰的精神,同时也是诗人的一种理想的鹰的精神,在描述时也在被描述,在表现时也在被表现,在解释时也在被解释。

不管作为是事物的命名者还是解释者,诗人都能打破语言和事物之间的惯常联系,重新给事物赋予一种崭新的意义,“好比一面镜子来照我们迟钝了的想象,使枯竭的神经兴奋起来”。

二、对乡土生活的歌咏

“他的诗一点也不‘知识分子’,其作品从头到尾甚至都透着一股乡土气息。”他的乡土气息尤其体现在这部分作品里,在这些作品中,他是大地的歌者,他热爱故乡,对农民的生活他了如指掌,对农作物、动物充满喜爱之情。例如《玉米》:

父亲的三亩玉米地/全是玉米/没有稗草/如同一个国家里全是好人没有坏人……我的父亲笑了/露出满口的玉米牙/他的父亲也笑了/也露出满口的玉米牙……你的娃娃都长这么大了啊/长得真攒劲啊/你的姑娘也长大了啊/长得真心疼啊

又如《回乡》:

车后/一溜烟尘/一溜烟尘是我回乡的快乐/我看到了家乡/山坡上/出现了六七棵老树/围着一座靑坟/像六七个老祖先/正在阳光下/扎堆闲聊/镇子上/村长一闪而过/像一条红脊白腹的大鱼儿游过水草/其他人则模样悠闲/像日子水流中/一些小小的土鳖和泥鳅/啊/我有看到了那个小学音乐女教师/秋水之上/一支独放的清荷/我回来了/我的目光慢慢打开/像一个就是书生哗啦一声/打开的纸扇

《小河湾的白菜》:

到了深秋/那些白菜/那些嫩白嫩白的白菜/就被运到附近的煤矿/最白的菜就去找最黑的嘴/另一些白菜/就被拦腰绑起来/像农村的老人在北风里扎紧了腰里的绳子……收完了白菜/我们就在大门洞里榨酸菜/竹筐上压着沟盖/锅盖上压着石头/石头上还跪着红手的母亲/一根青枫椽/一头伸在下水口/另一头高高翘起着/上头垂着我和唱歌的妹妹/酸菜水东流去。

诗人在这里强烈地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热爱,热爱生活永远是诗人创作不竭的动力。

三、对自我生活苦涩的诗意调侃

“读他的诗,可以感觉到,有一种由来已久的东西,一种从陶潜、杜甫、孟郊、贾岛以来就存在于中国诗歌传统里的东西,在以新的形式悄悄延续”,一种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就是对于苦涩生活的调侃,所不同的是,诗人以一个平民,甚至一个乡下人的眼光去感受城市带给自己的紧张感和不适应感,并且能敏锐地把握自己的感受;或以一个清贫的教书匠的身份品味生活里的苦涩,对生活作出调侃。

《1990年误入西安某宾馆》:

好大的一个厅堂/好静的一个厅子/一清二楚的足音/分明是一群城市的薄嘴/在窃笑两只农村的厚鞋/电梯里的人都不说话/像一颗上升的气球不敢随便漏气/一条红色的地毯守在门外/一条柔软的红舌头迅速地将我们的幸福吞没/急忙点一支烟先把心思稳住/再把那一口不争气的痰悄悄咽回嘴里

《一片雪》:

那么平凡/那么安静/那么卑微,一片雪/遇到正在回家的教书先生/……从城西的一所新大学/到城东的一所旧房子/一片雪静静的落在我的肩上/一路上/一片雪/和其他更多的雪/擦肩而过/互相打着冷冷的招呼/到家了一片雪跳下肩头/融化在妻子和女儿的笑声里/像一笔意外的薪水存入银行

《教师》:

白日里为他人磨破双唇/入夜后尚需在肝胆腹肠之间往来安抚/三省其身/数只几根清瘦的肋骨/对自己晓之于情/动之于理

《吃请》:

吃请是平民日子的一个奇葩/是好多个平常日子才能淡出的一只鸟/是两袖清风与黄焖排骨一次意外的邂逅/那一天西装革履出得家来/神情欢愉的像个公费的嫖客/宴会上的美酒佳肴当是红颜/家里的洋芋酸菜揪面片就是黄脸老妻……可以想象吃的过程是菜与菜的互相残杀肉与肉的互相吞食/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诗人无论是以一位平民的身份还是教书匠的身份,都在用心生活,用心感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这里我们确实能感到陶渊明和杜甫的风格。

四、对生活丑恶现象的讽刺

“读他的诗,欣赏之余我有一种憾息,憾息从这些倾注着生命诗行间流露出的,更多的是谦抑与执拗,而缺少一种神足气旺的生命张扬和冲动。然而过度谦卑的另一面,或许是内心的孤独与骄傲……一个对生活、对自己寄望太高的诗人,总不免有否定平凡自我的倾向,甚而从根本上否定现世生活意义。”诗人在这里主要批判的是暴发户的耀武扬威,铜臭气,人性的虚伪,现代社会的欲望,没有真才实学的假教授等当今社会普遍的现象,诗人对这些现象进行了不客气的讽刺:“广告的横幅形成一道道市民的凯旋门/横的竖的/不是谎言利诱就是恶语威逼/下车了/这就是城市:所有的目光盯着隐蔽的钱包和公开的酥胸/谁能打开别人的钱包/谁能解开别人的裤带/谁就是当代英雄”(《甘肃天水七里墩》),“黑裙的女人不动声色/比中世纪还正经比修女还庄严/她的眼睛好像暗夜里的方向灯/科长像迷失了航向的老渔船/很快老渔船就勾搭上指路的明灯/大巴车的第八排/成了幸福的港湾”,“忽然门响/来了个红衣老太太/自称饲料厂的工程师/眼片上闪烁着九十年代的迷茫/她说侬是上海人……侬推销商品赚点外快/你们化肥厂效益好不好/年轻人你身高170Cm还是有点低了”(《温泉疗养院》)。诗人是孤傲的,是爱憎分明的,这里有种极端鄙视和厌恶的心情。

总之,在雪潇早期的诗歌创作中,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诗意命名和阐释,对乡土生活的歌咏,对自我生活苦涩的调侃,对生活丑恶现象的讥讽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诗意特点,这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出发点。

(本文为四川民族学院学校自办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2XYZB014。)

参考文献:

[1]雪潇.带肩的头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2]薛世昌.现代诗歌创作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1-7.

雪的诗歌篇2

罗伯特·彭斯生于农民家庭,辛勤从事田间劳动20年,他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37岁时,在贫病交迫中离开人世。

罗伯特·彭斯是苏格兰著名的农民诗人。他通过自修,深入地研究了古典文学和民间歌谣。他以诗歌为武器参加民族解放运动。1776年的美国独立革命,使他写作《华盛顿将军生辰烦歌》。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写了《自由树》,寓言诗《两只狗》和《威利神父的祷告》等诗篇,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教会的专制和教士的伪善:1786年他的第一部诗集《苏格兰》方言诗歌出版,震动苏格兰文坛。从1787年起,他积极从事收集和改编歌谣工作,有370多首古歌曲经过他的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而得到广泛传播.如,赞美爱情的《红红的玫瑰》,歌颂友谊的《往昔的时光》等。

罗伯特·彭斯虽然生活困顿,但他始终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饱含着乐观情绪,这充分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读他的诗篇,就会感受到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他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歌颂自由战士反侵略反奴役的无畏精神,抨击一切伪善的、贪暴的、荒淫的压迫者、权势者和宗教界人士。

罗伯特·彭斯写了大量的爱情诗,其中有热恋、有失恋、有欢乐、有痛苦。对爱情的忠贞是他的重要主题,他的爱情的特点是率直。如叙;.抒情长诗《爱情与自由》:“我曾经是年青姑娘,/多久以前己经记不清,/我喜欢如意的年轻男人,/一直到如今。/我的父亲原是轻骑兵,/难怪我见了大兵就相亲.”从中可以看到十八世纪苏格兰农村男女青年质朴无华的性格和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真气质。这些诗毫无雕饰痕迹,近乎天籁。

罗伯特·彭斯的诗作,无论是抒情诗、讽刺诗、诗札和叙事诗,都具有淳厚的民歌风味和浓烈的地方色彩。他的诗作仿佛不是写出来的文字而是流出来的音乐,他的许多诗篇被谱成歌曲至今在各国传唱。《往昔的时光》一诗仿佛成了全世界的“国歌”。

当代的彭斯研究家詹姆士,巴克说:“彭斯是最伟大的天才—贝多芬、莎士比亚:伦勃朗……等一群中的一员。”这不是过誉。当然彭斯的诗歌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种种美德的同时,也宣扬了小生产者知足常乐的保守思想,这是他的诗歌所不足之处。但要知道.任何作家都不能超越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我们就能理解他们而不是苛求.

波西·比希·雪莱也同样是英国19世纪上半叶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深受卢梭和葛德文的思想影响,1811年因写《无神论的必然性》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发表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抨击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宣传空想社会主义,因而受到英国统治阶级的仇视。1818年他被迫离开英国,定居于意大利。他接连创作了长诗《伊斯兰的起义》,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歌悲剧《沈西》。

从雪莱最早的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看,它显示出诗人的诗风的最大特点是表现未来和乐观主义,轻快明朗,炽热奔放。如雪莱所说:“这首诗无疑是在一种颇为激烈情况下写的,是全力反对宗教、政治与家庭等方面的压制的。”在长诗《伊斯兰的起义》中更加鲜明地表现了雪莱的诗歌风棺。诗作中的黄金城革命暗喻法国大革命.反抗暴政的男女主人公被处死,然而他们死而复生,预言自由的最终胜利。诗人让他们在临刑前引吭高歌:“瞧!春天来了我们的生命虽告终,但春天的诞生早在我们心中,犹若山间的阴影烘托出朝阳,我们的死亡会促进人类的前进!”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是雪莱的典型代表作。这首诗借用古希腊神话题材,颂扬了反抗专制暴政的斗争精神,赞美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并预示人类反抗专制暴政一定会胜利,美好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抒情诗《西风烦》中一句优美深邃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动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光明和美的追求。激励了许许多多置身逆境中却充满希望、执着追求的人们。

雪的诗歌篇3

关键词:雪莱爱伦·坡影响

雪莱和爱伦·坡(下文简称坡)有很多相似性,都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对美、想象力、死亡、灵魂等有着相似的看法。雪莱的死亡比较蹊跷,而坡的死亡至今也仍是一个谜。评论界对他们的文学地位生后和生前都出现过褒贬不一的现象,雪莱被人误解是由于他的宗教信仰和所谓道德观念,坡却是因其创作风格及其作品异质性而屡遭误解甚至讥斥。坡虽因其小说而极富盛名,但事实上坡的诗歌创作先于其小说创作,其诗歌生涯肇始于对雪莱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模仿。坡与雪莱年龄上的差距,使得这种模仿关系成为可能。1809年坡出生时,雪莱刚好十七岁,正在牛津大学求学;而雪莱1822年遇难时,坡是十三岁的少年,正值阅读雪莱作品的年龄。从坡的诗歌和诗论可以看出,坡一方面继承了康德的艺术自主理论和施莱格尔的哥特风格,另一方面深受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细读其诗行不难发现,坡一直以雪莱为老师,模仿和学习雪莱。坡受雪莱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从坡对雪莱诗歌的评论中找到直接的证据,另一方面可以在坡不同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挖掘出雪莱的印迹。

一、“战斧手”笔下的雪莱:爱·伦坡对雪莱的评论

“战斧手”是坡19世纪30年代任职《南方文学信使》期间因其笔调犀利而赢得的别号。对雪莱诗歌的众多评论有力地证明了雪莱对这名“战斧手”有着持续的影响。1833年,坡在《谜》中所说的那位诗行才华横溢但不为当局所接受的吟游诗人正是雪莱。1836年4月坡在《南方信使报》的评论文章中论及了雪莱的《含羞草》一诗中的理想,将其和济慈的《夜莺》中的理想称为最纯粹的理想之典范,把他们与埃斯库罗斯、但丁、塞万提斯、弥尔顿、彭斯以及柯勒律治等古今文学大师相提并论,由此可以见雪莱在他心目中的影响力。1844年7月,在写给评论家洛威尔的一封信中,坡表达了自己对诗的音乐性的迷恋,并坦承了自己对雪莱、丁尼生、济慈、柯勒律治等诗人诗作的欣赏,并称他们是“thesolepoets”,意思是唯有他们才配称作诗人。后来,坡在《民主评论》月刊再次高度赞扬了雪莱诗歌的音乐性。坡在1845年对伊丽莎白·巴雷特的《流亡戏剧及其他诗歌》的评论中,不仅指出了雪莱的天才,而且还认识到了雪莱对于丁尼生的影响。1846年坡在《诗歌原理》引用并评论了雪莱的《小夜曲》,称其是一首“精致可爱的”小诗,并热烈赞扬了诗中“热烈但又不失优雅和缥缈的想象”。

二、栖息在黑暗中的夜莺:坡对雪莱诗歌理想的践行

雪莱在《为诗辩护》中论述何谓诗人时说:“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唱歌来慰藉自己的寂寞。”坡无疑是这一理想最忠实的践行者。坡特立独行的评论、惊悚诡异的题材,还有那追求至善至美的“为诗而诗”的诗学理论回应着雪莱对于诗人的定义。坡的诗歌创作生涯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在各个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可以见出雪莱的影子。第一个阶段为1829年前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主要包括《帖木尔与其他诗选集》和《艾尔·阿拉夫以及其他短诗选集》,这两部诗集中有几首明显受《解放的普罗米修斯》的影响;第二阶段是1829年到1832年。这一阶段主要有1831年的《诗集》第二版。坡在这一阶段受雪莱的影响稍弱一些,而受拜伦、济慈、柯勒律治等人的影响较大;第三阶段是从1833年到1840年,即从坡的《罗马圆形大剧场》获奖,并由《游客报》刊登到美国出版雪莱的抒情作品。这一阶段主要是雪莱有关美和想象力的诗学理论对坡的影响;第四阶段是1840年后坡对于雪莱的《为诗辩护》的熟悉以及把关于美的诗学理论应用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并以1945年创作《乌鸦》一诗为结尾。这一阶段坡的诗主要收在《乌鸦与其他诗选集》中。

第一阶段为1829年前的早期阶段。雪莱长诗《普罗米修斯的解放》对坡的影响是一而再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坡1829年的《仙乡》的部分诗行使人联想起《普罗米修斯的解放》第二幕“永生不死形体的强光,笼罩着爱的

辉煌”的诗行等特点。坡用《仙乡》中的那轮使所有星光都“黯然失色”的月亮回应着雪莱《为诗辩护》的“诗掀开了帐幔,显露出世间隐藏着的美”;坡在诗中模仿雪莱的手法,借用了“高山”“大海”“山崖”“光”等意象凸显了大自然的伟力,与“昏昏欲睡的生灵”“世间万物,芸芸众生”的渺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并在“下降——下降——下降——”的短促而重复的音律中强化了这一对比的效果。坡的早期作品中对雪莱诗歌的这种主题和意象上的借用,还突出表现在“火”“光”“灵魂”“痛

苦”“永恒”等关键词中。如在1829年出版的坡第二本诗集《艾尔·阿拉夫以及其他短诗选集》中的第一部分诗句与雪莱《普罗米修斯的解放》的第二幕产生了这种主题上的呼应与共鸣。“火”成为两位诗人探讨灵魂与永恒的共同话题。

第二阶段是1829年到1832年。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坡逐渐摆脱了对浪漫主义诗歌主题和内容上的一味模仿,开始对诗歌的音律审美与诗歌的画面感产生了兴趣,创作了一批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音律优美、画面清新的诗作,其中以《致海伦》和《以色拉费》最为突出。前者中诗人借天使以色拉费的琴声歌颂了爱情中“燃烧的韵律”和“美的神韵”。诗人在结尾处清亮的用词和狂放不羁的联想,如“可一支更狂放的将会飞

出,/从我的竖琴飞上天堂”等诗行回应着雪莱的论断:“诗人是一柄闪着电光的剑,永远没有剑鞘,因为电光会把藏剑的鞘焚毁。”这两首诗是坡诗歌中罕有的清

新之作,在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与雪莱的部分短诗(以《印度小夜曲》代表)及其相似,证明这一时期坡对于雪莱的想象和音律美的诗论已经有所了解并有所实践。第三阶段是从1832年到1840年,这一阶段雪莱对坡的影响力逐渐衰减,坡原创的东西在增多,并确立了自己的风格。《罗马圆形竞技场》是坡的诗歌走向成熟的标志。雪莱诗歌中的冰火两重天的对峙,在作品中被放大并得以提升。英勇、激情、狂放不再与青春、清纯、美丽、光明、火相伴,而与庄严、阴郁、沉寂、苍凉、混沌幽冷的黑夜相生。这首诗能见出坡早期《帖木儿》一诗气势磅礴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后来《闹鬼的宫殿》一诗中所体现的浮华不再、萧肃凄清的空洞感。雪莱笔下那“傲然不顾,壁垒森严的暴风雨在逼近”的“雄鹰”在坡的笔下变成了“曾闪闪发光”的“镀金的雄鹰”。

这一时期的坡在阴郁、恐怖中找到了自我,与雪莱正面迎对风雨的阳刚之气不同的是,坡另辟蹊径开始更多地从“令人销魂”的神秘中汲取阴柔之力,并由此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哥特式诗风。在此后的诗歌创作中坡一直延续了这种惊悚恐怖与优雅美丽对峙共存的叙事风格。不同的是到了这一时期的后半段,随着生活的历练和年龄的增长,他的作品中开始多了几分沉重的哲思。以1839年的《闹鬼的宫殿》为例,该诗既有直接来自雪莱的影响,在结尾处也反映出济慈和柯勒律治的影响。诗中诗人追忆往昔天使的宫殿,曾经何其光彩夺目,如同雪莱笔下的那位“万王之王”奥西曼迭斯的伟业一般,一切辉煌不过是过眼云烟,古今的强烈落差折射出诗人对于浮华易逝的感伤情怀,同时也道出了人世普存的真理。此诗复现了雪莱名诗《奥西曼迭斯》所传达的哲思和韵味。但坡的《闹鬼的宫殿》并非对雪莱的《奥西曼迭斯》纯粹的模仿。首先,他打破了十四行诗的限制,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意象更为饱满。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在最后的诗行中,坡用极具哥特式的意象为自己的诗歌烙上了独有的印迹。虽然同样极具画面感,但是与《奥西曼迭斯》中“寂寞、荒凉、无边的平沙伸向远方”的单调枯燥和萧索沧桑相比,坡的“鲜红的窗口”“苍白阴森的宫门”“影子般的怪物”和“不见笑

颜——只闻笑声”的《闹鬼的宫殿》创造出的孤寂空洞却更加强烈而鲜明。坡的这种哲性思考在1840年的《十四行诗——静》中得到进一步发挥:“有某些质——某些无形体的东西,/具有双重生命,就这样被造成/一种孪生的实体,实体从物质/和光中涌出,在实和虚中证明。/有一种双重的静——大海和海岸——/灵与肉。”这首具有哲理气质的诗歌明显是在尝试回应雪莱在《普罗米修的解放》中表达的诗学理论:以永恒的艺术咏叹瞬息即逝的个体生命。

第四阶段是1840年后。年龄上的成熟、生活的打击、婚姻中的不幸、事业上的颠簸、文学评论生涯的经验,加上酒精和毒品的刺激,促使坡用一种另类而极端的方

式对人生有了更多的阐悟。诗中阴郁、死亡、恐怖、荒诞等假丑恶的典型成为坡表现至善至美至真的方程式,最后随着死亡的真实临近,一切幻化成为绝望与虚无。在这种背景下,雪莱《致夜》中“编织了欢悦与惊惧”的“梦”在坡1844年《梦境》中被改造写成了“凄清而死寂”“忧伤而冰凉”“裹着尸衣的过去的记忆”,成为“对于那充满悲哀的心/那地方有一种安慰和宁静/对于走在阴影中的灵魂/那是——哦,那是个理想的仙境”。1845年的《乌鸦》是作为诗人的坡最后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对生命无常重复的咏叹是雪莱诗歌的一个特色,坡继承了这一点。1845年的《乌鸦》中“永不复还”共重复了十一次,可以看出雪莱的某种虚无情调在坡那里得到了发挥和改造。在雪莱的《哀歌》和坡的《乌鸦》中,尽管表述方式不一样,但在内涵上两位诗人表现出空前的一致性,都将苦难升华为诗歌艺术,把人生的苦难融入了诗歌。不同的是雪莱对苦难所表达出的是愤懑与隐晦,坡则沉醉于苦难并感受这种经验。坡在《乌鸦》用梦魇里乌鸦的回答“永不复还”接续着雪莱的“永远不再”的不断回响,回应着雪莱反复喟叹的血流遍体的苦难世界。

这一阶段,雪莱的《为诗辩护》及其有关美和想象力的诗学理论对坡的影响深远,在模仿雪莱的《哀歌》创作了《乌鸦》之后,坡进一步认识到了诗歌创作的独立性。1946年《创作的哲学》的发表标志着坡逐渐摆脱了雪莱的影响,他不再需要这位老师了。但不管怎么说,坡对雪莱的研究和借鉴功不可没,虽然他的诗歌从来都没有达到雪莱的高度。事实上,坡直到写《诗歌原理》时才意识到自己对雪莱的诗歌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借鉴。他认为想象力是诗歌的灵魂。雪莱纯粹的理念对坡最直接的影响是他写了至少三篇文章来谈论美的原理,坡的《诗歌原理》与雪莱的《为诗辩护》平行。很容易观察到,两篇论文非常相似,坡在论述中不仅运用了雪莱的思想,而且用同样的顺序安排了它们。

结语

作为雪莱诗歌理想的忠实践行者,坡无论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还是在诗学理论的建构中都表现出了对这位前辈大师的尊崇之情。总体上,坡经历了从模仿到借用再到气质性转变的过程;模仿主要见之于风格、借用主要体现于主题,而气质性转变主要是指坡在批判性地接受了雪莱诗歌的音乐性和审美观后所形成的自成一体的诗歌美学,这其中有继承、有升华,也有背叛。坡一方面通过借用、戏拟、互文等手段直接模仿着雪莱的诗歌,另一方面通过对雪莱诗歌中的阴郁、恐怖、神秘、空洞、死亡、灵魂等主题的放大,确立了自己的哥特式诗风。坡受雪莱启发所关注的诗的音乐性和“为诗而诗”的诗歌目的论,涉及到了诗歌审美的领域,拓宽了浪漫主义诗歌研究的领域。同时,坡继承发扬雪莱的纯粹诗论,形成了独到的纯诗效果论,在推动浪漫主义运动在美国的发展和启发表现主义、唯美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雪莱不愧是坡精神上的良师益友,坡也无愧是雪莱笔下那位犹如黑暗中独自唱歌的夜莺的诗人。

参考文献:

[1]juliapower.shelleyinamericainthenineteenthcentury:hisrelationtoamericancriticalthoughtandhisinfluence[m].newyork:gordianpress,1969.

[2]刘晓春.灵魂对肉身的消解:雪莱《含羞草》的隐喻之谜[j].国外文学,2011(1).

[3][美]帕蒂克·f·奎恩编.爱伦·坡集:诗歌与故事[m].曹明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雪的诗歌篇4

一、注意诗歌的炼字

诗歌语言凝练,主要体现在字、词、句的锤炼上,所谓“言约意丰”。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领悟诗歌语言的凝练体现在炼字、炼词、炼句上。

唐朝诗人齐己的《早梅》诗,初稿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一句。郑谷将其中的“数”字改为“一”字,更加突出了最先绽开的一枝梅不畏严寒的抖擞之姿,与题中的“早”字扣得更紧,于是“一字之师”也便成为古今文坛的佳话。

又如唐朝诗人李白的《秋下荆门》诗,“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句中的“空”字,明写秋树叶落,天空高阔,点出秋高气爽正是游历的好时光;暗写诗人出游之时舒畅旷达的心境和勃勃游兴,景中含情。“挂”字形象地写出了江面风平浪静,游船安然无恙的情境。“空”、“挂”是诗歌炼词的范例,内涵丰富,不可更易。

再如,的《沁园春·雪》用词精炼、形象。作者写远景用“望”,写近景则用“看”;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人物进行评议,分别用了“略输”、“稍逊”、“只识”,各有区别,极有分寸;以“文采”、“”“文治”,泛指政治、思想、文化,以“弯弓射大雕”指代“武功”,十分鲜明、形象;以“惟余”指铺天盖地的白雪,“顿失”写顿时冻结的黄河,突出了景象奇特、壮观的特点;以“银蛇”比喻积雪的群山,“蜡象”比喻高原上积雪的丘陵,设喻贴切;“舞”、“驰”描绘动态,用词传神。“欲与天公试比高”中的“欲”、“试比”等用语,不仅把群山、高原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且富有强烈的感彩,揭示了形象的深刻含义。

二、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意境,是诗歌中描绘的美妙动人的境界,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客观世界的相与为一。好的意境,物我浑然,情景交融。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是难点。对意境的领悟和掌握,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增强审美能力,拓宽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理解、领悟和把握诗歌的意境呢?我在诗歌教学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并重新创造意境,激发、诱导学生的想象、联想等思维能力。

如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要求阅读者联想北方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纷而下,树枝上挂满了一朵朵的白雪,花团锦簇的景象,想象到春风吹来梨花开,想象到诗人为朋友归京而内心感到的喜悦与温暖,把雪花看作梨花,把冬寒之景也看作是春暖之景。

又如《沁园春·雪》“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三个虚写的句子,把读者带到另一个境界中去。作者想象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相映照的情景,那意境才更加娇艳动人。这里,表面上是在写想象中的雪后美景,实际上是作者对革命光明前途的形象预见,表现了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博怀和乐观精神。

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现象。罗蒙诺索夫认为,联想是“那种和一件已有概念的事物一起能够想象出和它有关的其它事物来的禀赋,譬如,当我们心中想到船时,便一齐想到它航行的海,想到海便想到风暴,想到风暴便想到波浪,想到波浪便想到海岸中的响声,想到海岸便想到石子等等。”可见联想是人的特有禀赋。

我在教学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就是为了体会作者建立的梨花与雪花的比喻关系。梨花与雪花都属视觉对象,但一个属生命体,一个属非生命体。在当时,这种联想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但由于梨花与雪花的质地不一样,气味也不一样,而且一个生在春天,一个出现在秋冬,二者的关系建立起来,雪不仅保留了与梨花相同的洁白,而且因为梨花的反射,雪花也具备了梨花那“迎风绽放,纷繁灿烂”的精神。雪带给人们的不是寒冷,而是蓬勃壮丽的色彩,带给人一丝春的暖意。以上这类联想,取的是其外形的相似性,并通过比喻修饰联想,强化原来形象的某些特性,或植入新的内容,而给人以新奇的美感享受。

按心理学理论,“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布莱克说:“有一种能力可以造就一个诗人:想象,神的视力。”莫泊桑也充分强调想象的珍贵,他说,想象“是可以让创作思想焕发的最好的媒介物,是诗歌和散文的黄金之邦。”

如教的《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诗句,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群山蜿蜒起伏,像银蛇一样舞动;高原上的丘陵连绵不断,像一只只蜡象在奔跑。诗中的一“舞”一“驰”,形象化的比拟,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想象丰富,形象美丽。“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把读者带到另一个境界中去。作者想象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相映照的情景,写得更加娇艳动人。

四、指导诵读

诗歌要通过反复诵读和欣赏,才能发现它的深层含义。首先要指导学生默读,理解诗句的含意。其次可根据文章感情与内容的需要,由教师读出其中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并配以音乐,渲染气氛,这会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再次,教师在范读之后,要指导学生抓住诗中一些重点字、词加以解释,然后让学生小声吟诵。通过多次朗读和吟诵,学生从感知诗意,到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歌内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在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以后,再配以音乐,让学生按照自己创设的情境,随音乐再次大声朗诵,体会诗歌词工句美、一唱三叹的妙处,进而把这些无形的知识消化,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知识。

雪的诗歌篇5

一、以感悟为基础,以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方式去激发其探究热情,理解语言教材

情境是富有形象感,充满感彩的场景或氛围。在情境的催化下,想象被激活,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形象,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使静态的阅读注入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的诗歌意境逐渐显现,逐渐展示出它的美丽与动人。在诗歌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些学习情境,利用创设的学习情境与诗歌内容相呈现,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诗歌的剌激物――一段音乐、一个画面、几张图……都是催生学生情感的因素,可以把学生带到一种真切、生动的学习情境中,调动其学习兴趣,使之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这些媒体的介入,使得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更浓,理解更深,提高学习诗歌的效率。

如教学同志创作的《沁园春・雪》,我首先播放mtV《我爱你,塞北的雪》。学生欣赏画面上一幅幅壮丽多姿的北国雪景,听着经典的歌,看着美丽的图画,心中豁然开朗,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从而引出《沁园春・雪》这首诗。再配音范读课文,音乐激越而悠扬,激发学生随着音乐亲自朗读课文的激情,感受北国风光的壮丽和雄奇、雪景的气势磅、诗人的大气豪迈。再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做个性化赏析。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如《观沧海》一诗的插图:茫茫大海汹涌澎湃,海风吹拂着登山远眺的雄心勃勃的诗人,战袍飘飘……使人如身临其境,领悟到曹操海涵天下的博怀和统一中原的宏伟抱负。

二、调动审美主体――学生的生活体验,将诗歌的元素化为自身情感活动的基础,步入诗歌的境界

在教学中,结合诗歌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可以创设一个美的情境来使学生受到感染,自然巧妙地引导学生心神“入境”,从而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象,领会诗歌艺术的魅力。正如叶圣陶所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如在教学郭沫若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教师可在课前选择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把学生带到高高的楼顶上,极目远眺。从街上的万家灯火,到空中的满天繁星,让学生尽情想象,寻找天上的“街市――物品”及“天河――牛郎织女”,体会到诗人以繁星和街灯互喻,周环往复,相映成趣,创造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明星”想象为“美丽的街市”,“那朵流星”美化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夜空是那么奇丽动人,那么荡人心肺,犹如一首清朗隽美的夜歌。学生对这些意象的感知就会引导他们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进而引发联想,产生审美想象。

三、加大审美主体的情感投入,调动全部感情蓄积,实现审美的把握

1.反复吟诵,感诗韵。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且有美的旋律及和谐的节奏。诗的语言凝练精辟,非读不能见其情,非读不能见其美,非读不能见其意。如余光中的《乡愁》,此诗具有强烈的建筑美和音律美,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运用,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2.整体把握诗歌,揭示诗歌的意境。如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针对学生往往只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联想而忽视了全诗意境,扣住“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特别是“空留”一词引导学生去品味全诗的意境。诗人“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面对恶劣的环境,离乡背井,送友上归途,思乡却又不能辍志,既为友上路高兴,又为归途艰辛担忧。离情别绪交织着对北国雪景绮丽、凄迷的咏叹,人、雪、歌浑然一体,看似沉重实则深沉、豪迈,充满了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雪的诗歌篇6

试题考查的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了这是近几年来济南市中考语文第二次考查长诗(第一次是2008年考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济南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灵活多变的命题风格。有的同学以为这些诗篇幅长不会在中考中出现,但是我们认为长诗也可以“短考”。同学们复习古诗词时,务求扎实全面,不要猜题押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鲜明地体现了岑参边塞诗作的风格,所以试题紧紧抓住这首诗写景抒情的特点命制。起首两联为诗的发端,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清代诗人沈德潜曾称赞其“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考查点当然要首选这一千古名句。但是各种教辅资料上对这句诗的考查早已是“千淘万漉”“千锤百炼”,许多考生早已将这些常规考题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如何命题才能客观公正地考查出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经过反复品读,我们发现这句诗不仅比喻奇巧,而且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忽如”一词更是内蕴丰富,极具表现力。于是第6题,我们果断避开描绘画面和鉴赏整句艺术手法的常规考法,而是让考生表达对“忽如”二字意蕴和妙处的理解。此题既考查出了学生真实的诗歌鉴赏能力,又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古诗词时字斟句酌。这道题当然也可以设计成简答题,但考虑到要减少考生的书写量,为答题提供充足的时间。还要控制试题的难度,因此最终以填空题形式命制。

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往往体现在“诗情画意”上,所以阅读时一定要深刻了解诗歌的意境。第7题乍一看和以往试题的命制角度相同,都是再现诗歌的画面,但是细看就会发现其鲜明的创新之处。

我们来看2011年山东济南市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竹里馆》第5题:

请描述“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展现的画面。

不少考生在回答这样的题目时,往往只是死板翻译,并没有理解命题者的初衷。更重要的是,如果对诗意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的通译上,那么诗歌就被读死了,就无法感受到作品的“气”与“神”。唯有培养联想想象能力,才能获得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才能形成良好

的诗歌鉴赏能力。

2012年山东济南市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结尾“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人运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触发读者无限的遐思,因此我们就因文设题,要求对此句进行描述。在拟写题干的过程中,针对传统题型带来的弊端,我们做了两个改变:一是将描述“画面”改为描绘“情景”,要求考生不能只简单地翻译,而是要联想想象,展现诗歌意境。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找全“物象”,更要生动描绘,体现出“物象”背后诗人的伤感、惆怅等情感。二是限定了字数,原诗句七个字,描绘情景要求“50字左右”,给了学生广阔的答题空间。

2012年的古诗词鉴赏题目与2011年的题目看似差异不大,实则凝聚了命题组老师的智慧与心血,既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真实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又纠正了初三复习中“背诗歌鉴赏”的错误做法,减轻了学生负担,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提升语文素养,对语文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从2012年两道试题的命制可见,山东济南市古诗词鉴赏题考查难度基本不变,致力于对学生的整体感受能力、语感及学习习惯的考查和引导。

附:2012年山东济南市中考古诗词鉴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略)

雪的诗歌篇7

她写诗歌从来都是一会儿就好,就像雪落无声,―蹴而就。这是天赋也是勤快,每天仅有的课余时间她都浸沉在诗歌当中,自得其乐,她说读诗写诗是她最大的幸福。她的诗歌在《诗刊》、《儿童文学》、《写作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50余首。诗人雷抒雁先生赞赏她的小诗“有抒情的清音,有少年内在茁壮的呐喊。”阿玮从不以此炫耀自己。

阿玮个子高挑,红脸蛋,宽肩膀,走路时像是不抬脚,脚板蹭地。不像南方淑女倒像北方姑娘,大方而又可爱。而今她的诗歌写得更有哲理也更优美了。在《夜听春雨》(《新作文・初中版》2006年第3期,下文诗歌均引自此刊)一诗中,即是一段优美的记忆。春夜的凝望中,只有雨滴勾起少女初恋时至洁至纯的梦幻回忆,此刻又未能沟通未能相见,只是幽幽一人在疑问“是谁在低语”。此问,如罩上一层薄薄的流动的水雾,而窗户里的“她”,如一颗石子投入读者心潭,颤动着开放出朵朵涟漪。

“窗外的事情被雨串连/许许多多的回忆/点点滴滴/把心事拧干/泡在一杯绿茶里/一支浓浓的歌/从碧绿的茶水中漾起/离开彩色屏幕/细密的雨滴敲打着窗门/把人和房子一同牵入了民谣中/屹立的房子是撑着的雨具/雨中侧耳/是谁在低语”

除此之外一切声响都好像不存在,这样一来,“用耳朵去观察世界”便在《春的礼物》中尝试:“冬天剪去的花朵/在月亮的背面开放/梦一样醒着盖上雪白色的绒被/在她枕边忽听她说/一阵风紧随把我的手臂/当柳枝送给了春天/不管她是否醒来我都伸出手/传她金色的温暖。”当到了《风铃》一诗中则转化成蕴涵着哲理,有着情感波浪的小花,此诗第一二行抓住风铃的外观来描摹,五六行传达出自己对风铃的独特感悟。

“躲在声音里的/其实是高分贝的寂静/如果没有风一切尽皆虚空/其实就算有风/不过是寂寞的嘴/安慰世界的失聪/起风起风秋天里何时起风”

上述诗歌注重通篇气氛和意境的创造,诗句清新自然而又恬静淡雅。与之相反,情境愈来愈浓郁的是《蝴蝶》,情感与形象之和谐,呈现一种冷寂的心境。当纯美和真诚的走失,偶然看见“一只蝴蝶翩翩地飞”羡慕不已,可是“我没有在意”,错过了仍不知道珍惜这相遇的机缘,幸福如蝴蝶飞去,仍希望幸福降临。“秋风拾进了箩筐”,这种面对往事的感受,对生命的体验,对爱的祈望是那么的凄美,如破碎的玉片,有着动人的声响和难以舍弃的身体。

“有那么一段往事/已经走失很久很久/清冷的秋夜一只蝴蝶翩翩地飞/从我家门前经过/蝴蝶那舞姿/我没有在意/蝴蝶留下的那影子却被/秋风拾进了箩筐”

短短八行诗,将时间的绵延幻化成空间的叠合:历史与现实就如同诗中的“我”与“蝴蝶”,当“我”在追寻往事时,当“我”在体味历史场景中“留下的那影子”的时候,历史的现实意义实现了,生命也变得更加丰。富。

三首诗里所蛰伏着的灵气流淌于毫无雕琢的诗句中,是动人之处。但寻找确切的比喻,寻找确切的形容词,寻找最能表达自己感觉的动词,互相配合起来,才有可能不断产生新鲜的意境。不过,在诗歌写作低迷摇曳之时,阅读少年新鲜的诗作,总有春风抚面的清爽。自然了,这样的诗歌写作技巧传达出的内涵就不够丰富,成熟。“稚嫩”对诗歌而言或许不是一件坏事,稚嫩会有天真鲜活也会透出勃勃生机。如此,阿玮站到了眼前:一个初学写诗的少女徜徉在诗歌的后花园,微笑在诗的天空。

一朵雪花里居住着多少春天?也许,一朵雪花里,该是居住着所有的春天。

专家点评

每当阅读到这样优美的文章时,我都会激动不已,我会被小作者对诗歌的这份执着的追求深深地感动。曾几何时,自己对诗歌的追求也逊于此,然而,到现在早已弃之十之八九,再也找不到从前那种对诗歌兴奋不已的感觉。而今,读到贺芬的《微笑的歌者》,仿佛自己又找回了从前遗弃的一切。

雪的诗歌篇8

一.古典诗歌形象的内涵

古典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古典诗歌形象包括:

1.人物形象,可分为两类:①诗人形象,即诗歌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②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刻画描写的人物形象,如《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已不只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寄托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后所具有的独特的生活感悟和体验。

3.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即诗人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之情感的意象了。

4.意境,“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境”是指诗人所描写的客观物象,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诗人典型的主观情感与鲜明的客观物象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如杜牧《泊秦淮》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画面凄美而迷蒙,衬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之情。

二.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命题特点

全国近5年高考诗歌形象鉴赏命题情况统计表

由此可见,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命题具有如下特点:

1.诗歌形象鉴赏题的命制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考查所占比重由2008年的11.11%上升到2012年的47.06%,上升幅度较大,比重增加的发展趋势明显。

2.由2008年、2009年对诗歌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鉴赏的考查,过渡到2010年及其以后对诗歌意象鉴赏的考查;对诗歌意象鉴赏的考查逐渐得到重视,且所占比重呈发展上升态势。

3.2012年高考,第一次出现了对诗歌意境鉴赏的考查,全部覆盖诗歌形象鉴赏的所有种类,而且对诗歌形象考查的综合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

三.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解题方法

高考诗歌形象鉴赏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读懂全诗,包括题目、诗句和注释,明确诗歌写了什么形象,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等问题。其次,要认真阅读题干,仔细推敲,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点。第三,要尽可能结合诗歌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和诗人性格特征等,做到知人论世。第四,要紧密结合具体诗歌形象(诗句),分点答题,做到语言准确,条理清楚,答题规范。

1.人物形象

解答人物形象鉴赏题,要紧紧抓住诗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的诗句,要明确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以及人物形象描写的作用,也就是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1](2012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这是一道考查诗人自我形象的试题。答题要点:具体诗句或词语+性格特征+思想感情。通读全诗,从诗题的“最爱”,从诗中“只知”“逐胜”“忘寒”“小立”“只爱”等词语,再结合诗歌的题目和最后两句,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的性格、心境和情怀。诗人最爱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这样,我们就可以答出:诗人“只知逐胜”而不觉春寒,“小立”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例2](2012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问题]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诗歌主人公形象的试题。审读题干,可以明确答题要点:主要性格特征+简要分析。通读诗歌题目和注释,我们便知道,邹明府是个县令(身份),远游宁夏灵武县。细读全诗,可以知道:邹明府“三年”出任“县令”,可“马不肥”,债台高筑,只好“凭剑”偿还,“官满”卸任也只落得一车“书”,此次远游“灵武”,可“卧衣”哪里抵挡得住“林风”,每天听见军营“晓角”,连“客馆”也“未开扉”过。对此综合归纳,就可以做出如下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景物形象

雪的诗歌篇9

关键词:诗歌文本;留白;苏教版;阅读教学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构图技巧,它是指在构图时预留部分空间,不下笔、不着墨,目的就是为了使黑与白、虚与实形成强烈的对比,吸引读者的目光,引发读者思考分析,进而使读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难度在于学生参与度不够、自觉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实践证明,运用“留白”进行阅读教学,既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培养,更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一、诗歌文本的特性及“留白”的含义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显著特点是“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具体来讲,就是诗歌往往采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来表述作者的某种情怀。从实际学情来看,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较为有限,要想学好诗歌文本,就必须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留白”引入阅读教学。这里提到的“留白”有两层含义:一是文本自身的“留白”,具体来讲就是文本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二是诗歌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实施的有效“留白”策略。在阅读诗歌文本时,教师采用“留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认真钻研,找到文本创作者有意无意留下的“白”,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尽可能地融入到问题中,使文本和自己形成共鸣。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的诗歌皆是佳作,每首诗都值得师生仔细诵读、慢慢推敲、细细琢磨。诗歌的灵魂就在于“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想象空间”,因此在诗歌文本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与时间,通过生生探讨、教师引导,完成诗歌“言外之意”和“情感意蕴”的品味。

二、挖掘诗歌文本中的“留白”

优秀的诗歌往往十分含蓄,往往故意不写“满”,留下弦外之音,而诗歌之美就在于诗歌的“弦外之音”。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从整体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诗文中的“断裂”和“跳跃”,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挖掘诗歌“意蕴”的欲望得到激发。在讲解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词两首”时,就必须要挖掘诗歌中的“留白”,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里以《沁园春•雪》为例进行阐述。

(一)略读初识,精读产生情愫

课堂上,教师可先用一分钟时间,简单阐述《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生平,接着,让学生用一分钟时间略读课文,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略读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且要确保每个字、每个词的发音都是准确的。然后,教师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字与词,要求学生将生字、生词勾画出来,最后进行精读。精读需要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心头会产生一些“情愫”,从其朗读的声音中就可以感受得到。通过略读和精读,学生对文本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有了初步的认识,且产生了深入理解的欲望,期望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学生会发现,文本中有很多“少字漏词”的现象,这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言外之意”和“情感意蕴”的兴趣。

(二)大胆直言,引导体会意境

通过略读与精读后,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组内交流探讨,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和“情感意蕴”。从课堂实际来看,因为个体差异明显,所以学生在朗读之后,心中产生的“情愫”也各不相同。针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生生交流来查漏补缺,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闪光点。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让小组代表将组内成员读完这首词的感受讲述出来,且鼓励学生用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学生的表述可以发现,有的学生觉得这首词豪迈奔放;有的学生觉得这首词胸怀天下;有的学生觉得这首词气势磅礴;有的学生觉得这首词妙不可言。学生讲述时,教师要给予客观、科学、恰当的评价,但是不要出言制止,更不要出言苛责,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发言后,教师将吴祖光先生对这首词的评论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吴祖光先生认为《沁园春•雪》这首词:“风调独特,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学生通过对比,会发现自己的感觉不够全面,进而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深入挖掘。

(三)教师指导,感受文本意蕴

诗歌往往是作者以实际生活为蓝本,通过夸张、写实、拟人等手法创作而来,换言之,要想感受诗歌的深层“意蕴”,就必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将《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以视频、音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然后,教师可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阅读这首词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用多媒体呈现创作背景———“在陕北,一天,主席为了了解地形地貌,艰难地登上海拔千米、白雪皑皑的塬上。当他登上塬顶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雄伟而奇美的雪景,天地茫茫,纯然一色。”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留白”,放飞思维,展开想象,拓宽该词的意境,体会词中深远的意蕴。诗歌文本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难点,更是一个重点,因为诗歌的语言特点是“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致使学生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挖掘诗歌的“留白”,可以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难为易,且将“教”化为“导”,“学”化为“挖”,有助于调动学生挖掘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体会诗歌文本的“言外之意”和“情感意蕴”。

参考文献:

[1]张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留白”———以诗歌、散文和小说的阅读教学为例[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15.

[2]耿汉东.悲歌壮写的范例———浅述《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3]余晓安.读词《沁园春•雪》有感[J].新闻与写作,2012(12).

[4]孟亚玲,魏继宗,兰鸿涛.诗词类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获奖作品《沁园春•雪》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5).

雪的诗歌篇10

说实话,六年前我也上过这首诗,也查过很多资料,但到底读yǔ还是读yù已经记不清楚了。“查字典吧。”我对大家说。对凡是有争议的字音字义,我们都是查字典之后讨论解决的。

教室里是快速翻字典的声音。很快有孩子举起了手。“雨”在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雨,yǔ,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雨,yù,下(雨、雪):~雪。有的孩子说应该读yǔ,因为雨雪霏霏的意思是雨和雪漫天飞舞;有的孩子说应该读yù,因为这里是说下雨了、下雪了才能漫天飞舞啊,而且字典上也有“雨雪”这个词。几番激烈的争论后,他们的目光又投向我。孩子们能这样争论是好事,说明他们是在积极思考。我说:“我也不知道读什么。这样吧,今天晚上大家回家查找资料,找到能说服大家的理由,好吗?”

回到家以后,我也赶紧打开电脑,百度一下。嗬,六千多条结果!我认真拜读了很多信息,绝大部分认为是读yù的,原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在先秦诗歌单元也选入了这首诗,课本对“雨雪霏霏”这一词条的注释是:“雪下得很大。雨雪,下雪。霏霏,大雪纷飞的样子”,还专门为“雨”字注音[yù]。不仅教材这样注释,而且绝大多数《诗经》选本或注译本也是这样注解的:雨(旧读yù)雪:下雪。雨,动词。(郭锡良等主编,《古代汉语》,第930页,商务印书馆,2002)。也有认为读yǔ更恰当的。我赞成这种观点,理由有三:

一、古诗讲究对仗工整、严谨

中国的古典诗词之所以有如此神韵,能传诵千古而不衰,即在于它语句结构对仗严整。从上下文的结构上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今昔对比,形成对偶,二者相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该相同或相似。“杨柳依依”,整体为主谓结构,局部的“杨柳”是并列结构,就是指两种树木――杨树与柳树。同理,相对应的“雨雪霏霏”也应该如此,也就是说雨雪也是并列结构,指雨和雪两种自然现象,“霏霏”作谓语,描述雨和雪下的景象。如果把“雨”理解为动词,则上下文在结构和词性上就不相对称了。即便这里的“杨柳”指的就是一种事物――柳树(《毛传》:“杨柳,蒲柳也”),那“雨雪”也应该指的是一种事物――雪,但把“雨”作为动词“下”的意思去理解,也与上句中的“杨柳”对仗不工整。

二、诗歌讲究平仄押韵

从古代诗歌的音韵来看,古代诗歌很讲究音调的和谐,尤其是那些专为演唱的诗歌。而《诗经》中的诗本身就是为演唱而出现的,实际上就是歌诗,所以就更要讲究音韵的和谐了。“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上文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其音调虽为“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但整体读来,并没出现那种有突兀、尖涩之感的去声。那么,为了诗歌的音韵和谐,“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韵律也不应该出现去声(y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