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十篇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十篇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7:56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篇1

【关键词】思维导图;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492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无明显症状,而进展至晚期后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其起病急、变化快,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严密观察、及时诊断、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治疗有着重要意义[1]。护士作为临床接触患者最紧密的医务人员,其在该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但该病病情变化快,护理内容繁多,这对护士护理的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由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巴赞(tonyBuzan)首先提出[2]。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充分运用左右大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更好学习、记忆及解决问题。为了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我科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该病的护理培训及临床实践中,效果令人满意。

1思维导图的原理

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思维的自然方式之一[3],每种进入大脑的资料,譬如文字、数字、颜色、形状、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节点,每一个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节点又能成为另一个思考中心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节点,呈现立体放射状结构。而思维导图就是将这种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其利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个思考节点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思考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链接,方便理解、记忆及解决思考中的问题。

2思维导图的设计

图1

图2

我科设计的思维导图由中心关键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散该病四大常规护理方面。每个护理方面继续细化分级为该方面的护理要点,并继续延生出隶属于上级分支的护理内容。我们根据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结合以往护理工作的经验,并通过数据库查找文献综合国内同行理念,运用思维导图软件mindjet11进行设计绘图(图1、图2)。

3思维导图的运用

我们将设计好的思维导图打印塑封,在护士专科培训中分发于各个护士。向其介绍思维导图相关知识后,参照该思维导图详细讲解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所有关键环节。同时,进行专科护理操作以及急救技术的演示和训练,包括心电监护、吸痰、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三腔二囊管置管等。使思维导图成为护士护理思维训练培养的载体,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以此为指引,全面评估分析患者病情,针对患者病程的不同阶段,明确护理工作的重点,并制定周密有效的护理计划。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护理思路,提高护理质量。并定期由护士长或质控组长利用思维导图考核本科护士对该病的护理思路,并对照护理观察记录单及院内护理标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护理质量进行量化评分。最终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4运用效果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重症,该病病情急,变化快,护理涉及内容繁多,对护士护理工作不仅要求熟练过硬的技术,更要求有周密完善的护理思路。因此,培训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代价。面对科内年轻护士临床经验不足、不同年资护士护理水平不齐的现状,应用思维导图发散性的思维模式[4],将繁多的内容利用思维的关键点进行梳理压缩,去芜存菁,保留节点,不仅加速了记忆,而且层次分明便于理解,对护士理清该病护理思路,快速全面掌握护理内容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并通过以该病为例,使护士掌握并熟练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举一反三的自觉应用于平时其他疾病的护理工作,在提高了护士个体护理水平的同时提高了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我科自应用思维导图培训以来,年轻护士成长迅速,把握护理工作的重点与方向能力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莫焱,刘彦,李建英等.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2011.24(2):819-820

[2]托尼・巴赞.唤醒创造天才的10种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9:25-28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篇2

【关键词】护士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对策

护理工作精细而繁琐,且工作量大,护士几乎每天与患者零距离接触。而其本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中也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增加了护士职业危害的几率。现探讨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1护士职业危害因素

1.1物理性的危害因素

1.1.1锐器伤临床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常会受到锐器的损伤,如:针刺伤、玻璃割伤、刀割伤等。据相关文献报道,医护人员传染病感染者80%~90%是通过针刺伤被传染的[1]。针刺伤时指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2]。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触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文献报道锐器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3]。

1.1.2负重伤工作强度大,急速行走巡视、连续站立或弯腰工作、工作时间不定、作息时间及饮食不规律,加上高度的精神紧张,引起胆囊炎、胃炎及下肢静脉曲张等职业性疾病。

1.1.3辐射损伤危重患者在护士的监护下拍X线检查,护士长期接触小剂量放射线,防护不当,将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紫外线照射带来的损伤也不容忽视,会损伤人的眼睛、皮肤,产生的臭氧可致哮喘发作、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长期吸入会影响人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

1.1.4噪音的影响医院是个特殊的环境,患者的、儿童的哭闹、谈话声、探视人员的喧闹声、电话铃声等,加上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如电动吸引器、监护仪、呼吸机等都会使医院的噪音超标。我国对医院的环境噪音标准理想值为35dB,极限值为45dB[4]。长期噪音可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头晕和听力下降。

1.2化学性损伤

1.2.1化疗药物及抗生素药物的损伤护士配置化疗药液及抗生素药液或给药时将药液暴露,药物通过气化经皮肤、呼吸道吸收。剂量虽小,但药物在体内的长期蓄积作用可产生对骨髓的抑制、生殖系统的影响及过敏反应等。

1.2.2消毒灭菌剂护士每天都会接触各种消毒灭菌剂,消毒灭菌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戊二醛等这些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对人体呼吸道、皮肤、眼睛、神经系统都有不良影响[5]。

1.3生物性损伤

护士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中直接接触患者,频繁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及排泄物、呕吐物,最容易被感染或把疾病传播给其他人员,如“非典”、甲型H1n1、肺结核等。

1.4心理社会性因素危害

护士工作面向的是患者,常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加上经常倒班生物钟紊乱、睡眠质量差,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再加上女性护理人员的特殊生理情况、护士晋升竞争压力,造成护理人员心理的疲劳和压力。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护士稍有不慎就会被患者或家属责骂或殴打,甚至威胁到生命。严重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

2职业防护

2.1预防物理因素的损伤

2.1.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确保护士执业安全的重要环节。规范处理医疗废物,注射或抽血后禁止套回针帽;禁止徒手分离注射器针头;使用后的针头应立即丢入锐器收集箱;收集箱应耐刺防渗漏并且只能盛装3/4满,正规处理,及时毁型。护理人员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带手套:护理人员手部皮肤破损时;为不合作的患者操作时;患者患有或可能患有血液传播性疾病时。乳胶手套不能避免针刺伤,但可以减少皮肤与血液的接触,起到阻挡、封闭作用,降低感染可能。如不慎被针刺伤,迅速挤压受伤部位,挤压的方向从伤口的远心端开始,向自己的伤口处开展,使部分血液流出,减少感染机会,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包扎,加强伤口处理。并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科做记录,并作跟踪随访。如被HiV感染的针刺伤,应在2h内,最迟不超过24h,经过专家评估后立即服用预防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于针刺伤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进行1次HiV的检测[6]。

2.1.2减压根据岗位情况合理定编、弹性排班,减轻工作压力及强度,提高工作质量。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保持固定工作姿势,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工作之余,合理调理身体,经常参加有氧运动及健身,提高身体素质。

2.1.3加强自身防护意识陪患者拍X线片,应穿防护衣。紫外线消毒时避免进出,可将紫外线灯的消毒开关设在室外,消毒后开窗通风。

2.1.4定期检修医疗设备,避免因机器故障发出的噪音。护士在工作中要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遇到大声喧哗者,可以微笑礼貌提示。共同创造一个温馨、舒心的工作环境。

2.2预防化学因素的损伤

2.2.1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更换液体、拔针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穿防护衣。操作台面应覆盖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护士应掌握各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给药及排泄作用。

2.2.2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应戴口罩、手套,防止消毒液吸入呼吸道;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加盖防止挥发,既保证消毒液的浓度,又减少对身体的危害。经常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降低空气中的消毒液残留浓度。

2.3预防生物性损伤定期加强护士对院感知识学习,执行预防标准,完善防护措施。操作时衣帽整齐、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严格手消毒。在操作中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一旦血液、分泌物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清水或洗液冲洗并消毒;如不小心溅入自己的眼睛或口腔,此时不能用洗液清洗以免刺激黏膜,而需要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及时进行冲洗,避免自己受到患者的感染。

2.4心理社会因素的防护应自我调节心态,注意身体,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处理好同事、上下级关系。工作之余,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减轻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感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总之,造成临床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护士要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的知识培训,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护理操作流程,规范护士言行,调整好心态,在为患者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保证身体健康。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艳波.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中国临床使用医学,2010,4(12):248-249.

[2]易宜芳,李映兰.临床护士针刺伤及针刺伤低报告现象的原因综述.中华护理学杂志,2008,44(2):928-932.

[3]赵丽芹.临床护士的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中外健康文摘,2011,8(40):427-428.

[4]杨静.呼吸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与防护.求医问药,2011,9(12):563.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篇3

消化科护士心得体会【1】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20xx年对于医院、科室、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转变、成长、奋进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不断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经过这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有了质的转变,快速的成长,明确了奋进的目标。

一、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1、多学习:向经验丰富、工作突出的护士长学习,学习她们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向中国医大一的护理同仁们学习,学习她们的先进管理机制、排班方法、工作状态;向科里的护士们学习,学习她们工作中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2、多与科护士长沟通,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发现工作中的隐患,随时调整工作状态,跟上医院的步伐。

3、实施人性化管理: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科里的护士,有困难主动帮助。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做到人人平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一名护士的优点,调动护士们的积极性。

二、加强护理管理,严把护理质量关,确保护理安全

1、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把护理质量关,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到事前有评估有告知,事后有措施有改进。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按标准完成。

2、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调动质控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能够做到主动承担检查责任,帮助科里同事共同进步。

3、亲力亲为,切实做到班班查、日日看、周周总结,使护士自觉提高护理质量。

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强化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真正的为患者解决难题。

2、弹性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方便为患者提供服务。通过弹性排班,不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更主要的是解决了患者晨晚间护理、上午处置晚、患者对责任护士不熟等实际问题。

3、设立温馨提示卡、健康宣教卡,方便患者,满足患者需求。

4、加强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注重抢救的配合和能力的培训。人人达到面对重患不慌张,抢救配合有章法。

四、“三基三严”培训及带教工作

1、按科室计划,每月进行两次业务学习,一次技能培训,并按时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考评、有总结。

2、更换新护理记录,严格要求护士按规范书写,及时检查并改正发现的问题、错误,不断提高书写质量。

3、配合医院培训科计划,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并参加“远程教育”学习。

4、严格要求实习生,按计划带教。

五、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感染质控小组按计划进行检查、总结、记录。

2、按医院感染科要求,定期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六、打造消化内科自己的护理品牌——细微之处现温情

消化内科经常有肿瘤晚期的患者住院,这样的患者不但身体状况不好,而且心里也是非常的焦虑。在护理这样的患者的时候,护士们往往会更加的小心和细心。一个简单的操作,在别的患者身上可能只需要一分钟,但在这样的患者身上却要花上半个小时。每次护士都是一身汗却毫无怨言,带给患者和家属的都是善意言语和理解的微笑。一年来,我们已经收到来自患者和家属的多封表扬信,甚至有在患者过世后,家属为表示感谢亲自送来的锦旗。

七、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护理质控欠缺:一是体现在病房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二是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特别是护理记录简化后,对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要求有所下降。这两方面是我急需提高和加强的。

2、培训方面:今年医院新增了标准化培训学员,培训的任务就更重了。要有计划分层次的培训。科室的护士分层次培训,护士、培训学员、实习生分层次培训,务求达到人人过关。

3、护理科研、论文方面: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尽快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带领全科护士共同进步。

消化科护士心得体会【2】

在实习的旅途中,我来到了我的第二个站——消化科,刚来科室的那天我就感觉到一种忙碌、紧张的气息,果不其然,事实证明我的预想是正确的,所以在这个科室,我比以往更谨慎,对于查对制度和无菌观念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忙碌而出任何差错事故。

消化内科的病人多以腹痛腹泻,呕血黑便,返酸嗳气而入院,以肝硬化,消化性溃疡,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为主。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的急症,病人入院后,必须判断病人的出血情况,绝对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急查血生化,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根据情况吸氧,止血补液治疗,然后根据血常规,血生化结果再调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病人的处理和消化道出血原则一样,同时应排除重型胰腺炎,急做胰腺Ct是必须的,抑制胰腺分泌和抑制胰酶活性应尽早应用,并尽量避免使用解痉药物。通过两次的教学查房,对于便秘和结肠癌的护理,了解得更多,也学到很多的相关知识。

随着实习的进程,医院的环境已经熟悉,学习也渐渐进入正轨,在各个科室的实习中间,见到最多的是各种疾病及其常用的各种药物和各种护理的基础操作。在医院实习期间最主要的是病人入院后,能够根据病史资料初步想到是哪一个系统的疾病,之后再排除想到是哪些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对疾病的鉴别,最后给出治疗原则。这些是实习的主要内容,其次就是积极的去做一些临床操作,提高各种护理操作技能的能力,再次多发现问题,不懂的就问,科室里的每个医务工作人员都是你的老师。实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的能力。在老师负责的态度下,并鼓励我们每项操作的能力,我们积极的争取每一次锻炼操作的机会和能力,如床上擦浴、口腔护理、保留灌肠、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各种基础护理的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每天坚持“吃苦、吃亏、吃批评”的原则,“吃苦”锻炼我慢慢长大;“吃亏”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吃批评”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我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每天收获充实的心情。护理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没有临床实习之前也有所感悟,但真正进入病房之后,感触又更深了一步。的确护理工作很零碎,也很杂乱,病房里也很少有人能理解我们的工作。第二收获是正确的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临床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应该倍偿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消化科护士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学会基础的扎针技术,也要学会导尿、鼻饲等很多得东西。护士这个职业很平凡却很伟大,一个好的护士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还要耐心,细心,胆大。护士受到尊重的同时,也会时常受气,受累,但也必须用微笑面对病人,面对一切。护士长经常教导我们,我们护士也算是服务行业,就算你再气再累,也要脸上充满笑容。是的,只有用心去对待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总的来说,我的实习过程还是顺利的。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这份工作让我受益良多,不仅思想上得到提升,而且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作为一名高级责任护士,如何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再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及时转变和更新思想观念,是长期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病人来医院治病,对我们的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名高级责任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全面掌握病人病情、护理和治疗。病人的一些细小微妙的变化,反映着某种疾病的发展趋势,责任护士必须深入病房密切接触病人,仔细连续地观察病人症状和体征,及时、准确地发现病情的变化,为医疗诊断提供有效依据。随着apn排班的实施及点式记录的全面推广,责任护士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做好交接班,写好护理记录,充分体现专业内涵,需要不断的总结和磨练。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作为责任护士必须熟练地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也获得病人的信任,给病人以安全感。护士的熟练操作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非语言交流,是维系护患关系建立护患和谐的桥梁。护士的工作辛苦又琐碎,要想做好护理工作,满足病人的每一个合理要求,就必须有爱心、耐心和细心。病人来医院治疗,他们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关爱,作为责任护士,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关心体贴爱护他们,说话温和,表情亲切,耐心听病人讲解病情,细心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为医生提供病情信息。做到眼勤、手勤、腿勤,让病人体会到护士无微不至的关心,消除他们的各种恐惧感。

作为一名高级责任护士应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病人交流沟通,才能获得更多有关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向家属和病人解释病症的原因、治疗原则、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生活及健康教育指导。与病人建立感情,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才能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病人入院的第一天,责任护士必须熟悉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病情。与病人的第一次沟通,要做完整的自我介绍,给为病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及时做好病人的入院宣教。作为一名责任护士,需要经常深入病房,跟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有利于身心的恢复。同时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反馈给医生,多跑、多讲、多看、多微笑,做医患间的桥梁。

在病人离院时,责任护士最好送送病人。告知病人回家后注意的事项,嘱病人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打电话询问,提醒病人定期复查等。出院礼貌相送,给病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增加医患之间的和谐。

责任护士对自己所管的病人要认真负责,根据病人具体病情,提出护理计划,制定护理措施等,单凭在学校掌握的知识是不够的,不找资料,不学习,是很难制定出明确完整的护理计划,这就促使责任护士带着问题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

高级责任护士肩上的担子很重。比如说,一位病人发生压疮,护士长首先找的是责任护士,看责任护士是否评估压疮危险因素,是否建立翻身卡,是否检查夜班护士工作落实与否。而工作二三年的护士,只要努力工作,任劳任怨,关心病人就是一位好护士。但她们担当不起病人的整个护理,特别是重病人的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一样,病人的点滴变化,都需要掌握,配合医生做好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年轻的护士工作热情很高,她们中有很多优秀的,但她们缺乏临床经验,她们是很好的后备军。

好的责任护士应该不但是医生的帮手,是医生的合作者,对病人出现的疑难问题,责任护士要主动去思考,帮助医生分析解决问题。一个好的责任护士,首先是一名出色的护士。做一般护士,只要出色完成本班的工作,为一班做好准备,交接班仔细就可以轻松的下班。但是,责任护士却不同,除了全面掌握分管病人的病情,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做好健康教育等工作,下班后还会牵挂着病人的病情及治疗护理情况。五学会: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交流,学会处理,学会书写。

护理工作质量光是自我满足还不够,还要看别人怎么评价,其中包括病人及家属、医生、同事、领导等的意见,若能得到大家认可,那种工作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用真诚的心善待病人,用真诚的爱延长生命!尽管不是无所不能,但是不惜竭尽所能!每人、每天、每事,尽心、尽力、尽责!

消化科护士心得体会【4】

光阴似水,悄悄流逝。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我所学到的见到的其实远比在学校里接触的要多得多。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全都见证了我的成长,也丰富了我的护理历程。

小时候,总感觉护士的工作岗位神圣而崇高。她们身着白大褂,头顶燕尾帽,优雅的在病房穿梭。总能够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务。她们总是美丽得像天使一般,她们的工作光鲜且亮丽。如今毕业了,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护士,才真的发现了其实护士的光鲜背后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首先作为一名护士,她必须拥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在我看来,责任心是一个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作为一名护士,上班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因为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人,是生了病的患者,是需要用严谨、负责的态度去对待的特殊人群。我们必须谨记一点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歪打是不会正着的。有时候一点点的小失误,带给病人及家属甚至于医务人员本身的是不可挽回的痛苦。

其二,我觉得护士还得勤劳肯干。有时候其实不止一个病人会叫你,病人家属当然希望有需要找护士时,护士能随叫随到,甚至一点都不能耽搁。所以我们常常会觉得两条腿不够用,因此我们要经常巡视病房,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当然,我们也要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我们不仅要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认为,护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实真正做好却又不是件易事。主任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我看来,干净整洁的治疗缓解,舒心愉快的护患沟通,安全放心的护理治疗,当然是大大有益于患者病情的。因此护士要懂得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去帮助患者,去解除他们的痛苦。

其三,我觉得护士必须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做基础。这样才能准确地观察病人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行正确的宣教。“学海无涯,学无止境”,选择了护理工作就是选择了一项需要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事业。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篇4

【关键词】血透室护士;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血透室是医院感染高危险性的工作区之一,血液感染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等的机率很高,各种化学消毒剂,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随时影响着血透室护士的健康。因此,如何做好护士的防护工作尤为重要。本人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现将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1.职业危害因素

1.1化学因素。主要是化学消毒剂的污染:过氧乙酸、次氯酸钠、醋酸、甲醛等用于各种血管路、透析器、透析机、水处理机的消毒。含氯消毒液用于各种机械、一次性物品(输液器、注射器、穿刺针、废弃血路管、透析器)的浸泡消毒,机器表面的擦拭消毒及每日的地面消毒。频繁的血压计袖带消毒。配液中的污染:透析粉a剂中含有冰醋酸,在配制中冰醋酸易挥发,产生刺激性气体,长期吸入可损害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1.2生物因素。众多研究表明,发生被感染病人污染的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大职业危险,血透室护士因工作的特殊性,随时都可能不可避免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如:动静脉穿刺意外针刺伤,污血溅到皮肤上、眼睛内,而乙肝和丙肝患者占多数,还有HiV患者,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1]因此,针刺伤和锐器伤不仅引起皮肤黏膜损失,更危险的是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1.3物理因素。

1.3.1紫外线的伤害。紫外线常用于血透室的空气消毒,是眼和肺最危险的刺激因素之一。易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长期接触可致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眼睛和皮肤具有刺激性。紫外线空气消毒过程中,如果直视可造成眼炎、皮肤水肿、红斑、皮炎等症状。

1.3.2血透室的噪音。主要来源于透析机、水处理设备、心电监护仪设备等发出的声音,尤其是透析机,由于透析过程中情况复杂,不可避免地经常遇到因紧急情况而报警的警铃音,这些警铃音形成的噪声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二者常同时发生,互为因果,噪声干扰严重者可使机人员间沟通效果差,影响工作效率。

1.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血透室护士身心健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心理变量比生理变量的影响大。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有许多急危重病人,血透室护士需要经常加班,随着血透净化技术的高度发展,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迅速掌握各项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观念等。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并发症随时都可能危及生命,机器随时都可能出现故障。高难度的动静脉穿刺都会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血透患者大都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对安排机位不理解而大发脾气。这样均会导致护士精神高度紧张使身心疲惫,很多差错都在心理疲劳过程中发生。这样要求我们护理人员比医生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心理学、伦理学等。能使护士心理压力自我缓解,更高效的从事护理工作。

2.预防措施

2.1化学因素的防护。定时开窗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认真配置化学消毒液,使之存放在完整加盖的容器内,防漏出、溢出,容器随时加盖。并戴口罩、帽子、手套,更换衣服、鞋子,如不小心弄在皮肤或眼睛上应快速在流水下反复冲洗。冲洗复用的管路时管口应朝下排入废水桶内,切勿对着人。除做好上述保护措施外还应系围裙、戴袖套、戴防护目镜。

2.2生物因素的防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护士的基本操作,安全处理各种锐器,用过的一次性针头、输液器、输血器、内瘘穿刺针、管道透析器随时毁形浸泡,禁止双手回套针帽,折安瓿包纱布,不能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杜绝感染风险。两人下机时拔针者应将针头方向朝自己,管道端给协助者,以防污染的针头刺伤皮肤,如皮肤一旦受伤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后包扎。视情况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等。如锐器可能被HiV、HBV等特殊病毒污染时应于伤后24h内报告医院防染办,并检测相关抗体,进行周期性复查6个月。做到早期预防,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在平时工作中做好自检。皮肤破损者不安排在阳性区,被血液污染的手套、衣服及时更换。血透室床单、被套应一人一用,换下的污染床单、衣服、被套应先用0.2%过氧乙酸浸泡2h,再送洗衣房清洗,减少交叉感染。

2.3物理因素的防护。

2.3.1紫外线照射消毒时,室内不宜留人。照射结束后,注意通风换气,尤其要按时关灯。

2.3.2水处理室建立密封隔离墙,使噪音维持在40分贝以下,同时避免抢救监护仪器声音过大。自觉保持室内安静,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调整机器的报警音量,加强巡视,减少报警发生率。减轻噪声污染。尽可能选用噪音小、功能好的仪器设备,定期检修器械车,保持室内安静。

2.4心理因素的防护。血透室在工作设计和工作安排上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加强科室人员的配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减轻血透室护士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安排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舒展护士因紧张工作带来的心理疲惫,从而较快地调整心态,更好地投入工作;采取科学弹性排班、轮班的方法,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3.小结

血透室工作人员正确对待是有效防护的关键,同时改进血透室环境,完善防护措施是减少潜在危险的有效途径。职业危害是多因素的,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和整体素质教育是自我防护的基础,加强管理,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篇5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护理

       现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的护理经验总结分析并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48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29例,女性19例。年龄22~74岁,平均52.6±2.3岁。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而出血的患者11例,门静脉高压而导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19例,球部及体部胃溃疡10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8例。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受到对医学知识掌握不足的影响,很多患者在消化道出血之后会出现紧张恐惧的情绪而造成出血严重,整个人都会变得消极悲观,没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治疗。因而,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有助于心理情绪的调整。

       1.2.2观察护理:床位护士需对病人的临床情况及时观察,做好各个指标参数的记录了解,包括了:呼吸、脉搏、血压、血氧、神智等多个方面[1]。对病人是否有活动性的消化道出血情况严密注意,且对可能的出血量仔细记录估计,关注病人四肢的温度及颜色状况。

       1.2.3通道护理:重点针对静脉通道护理,当患者住院接受治疗之后,需及时创建2条静脉通道,尽可能采取较大的血管。通常都选择头静脉或者正中静脉,这样对于快速补液及血液输注都是很有帮助的。这时由于该类患者在大部分情况下会存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向其提供足够的补充血容量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1.2.4囊管护理:临床上遇到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药物治疗,还应通过采取三腔双囊管治疗对出血患者进行处理,其效果尤为显著。护士在三腔双囊管治疗时需采取的护理方式,应当包括:在布置前做好充气操作,然后对气囊综合检查以保证完整性。布置三腔双囊管之前需进行石蜡油涂抹,分布之后把胃囊充气之后利用食道囊充气。护士需注意三腔双囊管有的放置必须严格把握时间:当压迫24小时之后需放气30min进行2次压迫,这是为了防止胃底糜烂或穿孔[2]。压迫过程中要对引流液的数量加以观察,准确判断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若24小时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则拔管。

       1.2.5胃镜护理:遇到胃底静脉破裂的病人需要结合胃镜止血,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为出现活动性出血,以及没有显著的禁忌症状况时,则需采取内镜食管静脉结扎或者静脉套扎。胃镜止血治疗给患者造成的刺激较大,治疗前期护士应和病人做好交流沟通,使其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以便于医生的质量工作。结束治疗后应该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关注,掌握病人是否出现血栓栓塞,发现胸口疼痛、呼吸异常、意识不清等状况后需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1.2.6药物护理:全部患者在结束治疗出院后,要配合正常的药物治疗措施,运用药物加以止血处理。本次研究时采取的药物止血,多数依赖于针对性的药物,止血药物执行止血措施:1)生长抑素,该药物多数运用在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治疗[3]。2)生理盐水,针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在止血时结合冷生理盐水混合去甲肾上腺素反复洗胃。

  &nb

[1] [2] 

sp;     结果 

       例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效果显著,仅例患者由于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差转至上级医院治疗,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讨论  

       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里是必须具备的环境,通过经验总结如下:()心理方面。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病人的健康恢复。心理干预结合交流的方式促进病人的心理状态保持正常。考虑到上消化道出血病情突然,且出血量一般较大,情况多为复杂,病人若未正确认识该病,则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感。这时与病人的交流变得尤为关键,在治疗时需对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式。()检测方面。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配合相关的有效的护理方式,且做好身体指标的检测,一般需要检测的指标包括:血压、血氧、脉搏等。()出血方面。对出血量大小情况需做好准确的判断,这样则能对患者的病情有效判断。当前,临床主要利用观测呕血及便血状况判断出血量,当患者存在黑便的症状则表明其出血量达ml每天以上;出现呕血症状表明患者出血量达到~ml每天;当出血量达到ml,临床则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对再出血的判断依据:反复呕血,呕吐物变为鲜红色的新鲜出血;血常规得出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等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参考文献 

       寻林婷,范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例病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徐晓燕,倪晓.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篇6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对策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各种先进仪器设备、高科技产品、各种抗肿瘤药及消毒剂在手术室的广泛使用,特别是艾滋病、肝炎等传染病的迅猛增多,使这些职业危害因素有所增加。针对危害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因素不断增加的现象,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增强自身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作一初步的探讨。

1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危害因素

手术室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如果保护措施不完善,经血液及接触传播疾病的感染率就会增加。手术配合中常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传递频繁,极易损伤自己或他人。

1.2化学性危害因素

手术室护士经常接触甲醛、戊二醛等挥发性化学消毒剂,这些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可以致癌。随着肿瘤外科的发展,越来越多抗肿瘤药用于手术中。这些药物会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护士白细胞下降、月经不调、脱发等症状。

1.3物理性危害因素

泌尿外科、矫形外科需采用激光手术的方法,激光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由于手术需要,术中C型臂及X线机使用普遍,少量多次接触X线可因蓄积作用致癌致畸。紫外线常用于手术间空气消毒,是眼和肺最危险的刺激因素之一。易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长期接触可致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

1.4环境危害因素

噪声污染:手术室内噪音来自于各种监护仪、电刀、吸引器和器械车轮摩擦发出的声音。噪音可引起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听觉系统的变化。手术中使用电刀切割组织、电凝出血时产生的烟雾,关节置换时骨水泥释放的气体,烧伤油膏的异味均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

1.5生理性危害因素

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长期超时站立,可引起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造成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长时间和连续性,长期饮食不规律可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变。

1.6麻醉剂危害因素

弥散在手术室内的麻醉废气,如“异氟醚、安氟醚、笑气”,腹腔镜时Co2气体的泄露,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慢性氟化物中毒、胎儿畸形及影响生育。

2自身防护对策

2.1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术前认真查阅病历,对有特异感染者应做特别记录,急诊手术按阳性处理。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应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每一项工作结束后彻底洗手是防止感染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器械传递、清洗,抽血、注射、输液的过程中谨慎操作。术中应遵循刀、剪、针的摆放及传递规定,避免操作中手忙脚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损伤造成的职业危害。

2.2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取消用甲醛熏蒸器械消毒的方法,选用环氧己烷灭菌器时,防止气体泄露,定期监测空气中环氧己烷浓度。护士在配制抗肿瘤药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开启安瓿时应防止划伤手,配制溶液时防止药物溢出。操作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双手、前臂,洗脸。

2.3物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激光手术配合人员必须戴上防护镜。操作时关闭术间门,门上注明“激光”字样,并将激光手术固定在一个术间,保证安全。术中需行X线透视的手术,上台前必须穿好铅衣。对于人员的安排合理适当,避免短期内大量集中接受X线照射。手术间紫外线空气消毒时,尽量避免进入被消毒区域,开关设在手术间门外。

2.4环境危害因素的防护

为防止或减轻噪声污染,尽量做到操作准确、轻柔。选用噪音小、功能好的仪器设备,定期检修器械车,保持室内安静。条件好的医院术中最好使用带吸引功能的电切与电凝刀笔,使烟雾有效地过滤并清除。

2.5生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工作中应重视姿势的自我调节,两替支撑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曲张的发生。养成坚持每天吃早餐的好习惯,术前一日了解手术所需时间,如手术时间长,次晨吃高蛋白、高热量食物。

2.6麻醉剂危害因素的防护

麻醉人员定时检查使用麻醉机及管道的密闭程度。进行吸入麻醉时,观察有无漏气现象,麻醉机废气排气管应连接到缓冲间或室外,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程度。

3小结

手术室的职业危害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具有高度的职业热情,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规范操作,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强化预防措施,提高医疗护理技术,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以平和健康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工作热情,投身到本职岗位,一定会把工作做的又细又准。

参考文献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篇7

【关键词】小儿消化道出血;预见性护理;运用

在护理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启发自身的临床思维,增强护理问题的预见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使护士在工作中逐步建立起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层面去评估和照顾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探讨实践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形成主动学习、实践的氛围,使每个护士真正觉得学有所用,学无止境,这是整体护理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护理人员的预见意识与所积极主动采取的防范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基础,它能对护理质量起到明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在小儿消化道出血患儿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运用更加重要。

一、小儿消化道出血特点

小儿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就体重和循环血量而论,儿童患者出血的危险性比成人大,一般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尤其是预见性护理措施十分重要。小儿消化道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表现为呕血、便血或两者均有。出血原因复杂,除消化道本身的疾病外,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出血的部位可以是上消化道,也可能是下消化道。小儿对失血量的耐受力差,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有的出血量大、速度快,可出现致命性失血性休克,有的则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反复小量出血,久之可导致小儿贫血,必须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尽管目前诊断方法有了较大提高,对低血容量休克的病理生理的了解有了较大进步,然而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仍需进一步研究。作为内科护理工作者,须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全面了解,才能做到在护理过程中运用预见性护理方法,促进患儿康复。

二、预见性护理在治疗各环节的运用

预见性护理在抢救危重病人过程中的应用正愈来愈受到重视。加强出血高发时间段的病情观察是争取抢救时机,降低出血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在出血高发时间段,特别是夜间和晚餐前后应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加强晚夜间值班制度,加强巡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发现出血的早期症状。如出现咽部发痒、胃部不适、恶心、欲呕等应想到有呕血的可能,当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肠鸣音亢进等应想到便血的可能;同时还要注意并分析每个个体出血的不同表现,如以失血性休克为首发症状的特殊表现。

预见性加强急症早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儿童消化道出血病例入院时多数已有明显的失血征,首要处理措施在于止血及补充血容量等对症支持治疗,轻度出血者嘱其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重度出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呕血时应平卧,双下肢抬高30°,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造成窒息;必要时氧气吸入;采血进行交叉配血、查血常规、电解质等,同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加快输血、补液。输液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掌握输注速度。备齐一切抢救药品和器材;并动态观察黑便、呕血的次数与量、神志与生命体征、肢端温度与末梢静脉充盈情况,正确估计出血量和判断出血程度;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护理记录。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篇8

[关键词]控制;医院感染;护理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很大部分与护理工作有关,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建立和发展而存在,加强护理管理工作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同时也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将10多年来,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各项护理管理措施汇总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1.1加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熟悉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是所有在岗护士、新任护士、进修、实习护士上岗前的必修课,把它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之一,要求全体护士必须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己有关,是护理质量的组成部分,真正明确自己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提高自觉性,把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的行为。对患者每完成一项护理操作程序都必须要有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规范履行护理行为。加强工作责任心,遵守各项规程和制度,使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护理人员的高素质、高水平。夜班操作时是否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在紧急抢救时是否所有处置符合要求,这些都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将自觉遵守无菌操作程序、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并列入对护士的考评、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内容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倡导相互监督,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护士的行为素质,确保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的准确无误。

1.2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

重点部门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中心。在发挥护士长管理职能的同时,尤为注意与重点部门护士长的联系与沟通。根据对重点部门制定的具体措施,重点科室对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都做了明确的分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点,专项专管,落实到人,安排到时。根据各科特点,重点科室都有自查自检项目,每月重点监测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剂使用、医护人员手,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护士长及时组织科室监控小组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落实措施。这样一来提高了全体护士的感染管理意识,也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保证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监控质量。

1.3加强环境物品的管理

规范病区的治疗室、换药室、抢救室的布局,室内坚持每日清扫2次,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存放,专人管理,使用的盘、罐定期消毒灭菌。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吸痰器消毒后干燥保存,使用后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都要严格消毒。病房环境以及病房卫生,按规定进行管理,要求晨间护理湿式清扫,扫床刷套每床1套,保持床铺清洁,床单污染及时更换。认真做好出院患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规定不准在病房内清点污染物品,病区拖把分室使用,标识清楚。并加强对保洁人员预防感染知识的教育,保持病室环境整洁。

1.4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化管理是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2003年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这两个法规,使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弃物有法可依。医疗废弃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护士每天接触大量的医疗废物,如各种污染的针头、纱布、管路等,这些医疗废弃物是传播艾滋病、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院制定了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置于防渗耐刺的利器盒中,盛装医疗废弃物的专用桶贴有警示标识,废弃物装满容器的3/4时扎口密封,贴上标签,运送至指定的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点,各科室设有专用登记本,每日对医疗废物处理情

况进行登记,并签名,落实到人[1]。

2医院感染部位与护理管理措施

2.1下呼吸道感染

医院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以我院2000~2005年中医院感染总病例统计,下呼吸道感染的构成比为26%~47%,居医院感染之首。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临床因素有(1)大量抗生素应用,导致口腔、咽部定植菌通过吸氧管误吸和胃管反流进入下呼吸道;(2)室内患者多、陪护多,加重空气污染导致室内浮悬致病菌增加;(3)细菌或病毒通过患者咳嗽、喷嚏,以飞沫的形式引起患者之间交叉感染;(4)吸痰、气管插管等侵袭性操作,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屏障,给病原菌进入机体提供了条件。护理措施:严格加强病室管理,减少人员流动,定时通风,在进行护理诊疗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有关器具的消毒。

2.2泌尿道感染

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经尿管逆行感染是引起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控制导尿管的逆行感染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护理措施:用庆大霉素冲洗导尿管及引流袋可使菌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还应定期消毒导尿管接头处,对尿道口和创口每日用0.5%碘伏棉球擦拭消毒,严格留置导尿管的无菌操作等,这样可将泌尿道感染控制在最低范围,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2.3输血相关因素的感染

医护人员感染乙肝等血源性疾病时,可通过口腔科治疗、外科手术、内镜检查等造成患者感染;库存血的污染,血液在进入人体之前,有关环节如采血器材、输血器材、注射器、治疗环境、医护人员手、消毒剂浓度以及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均可造成患者感染[2]。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对血液和血制品的无菌处理,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密封输血器材,用后灭菌处理;(2)实施标准预防,以降低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按照洗手指征进行洗手和手的消毒,接触血液时应戴手套、口罩,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放入有标识的耐刺容器中,不要用手拔针头、套针帽,拾捡破碎的玻璃器材,以免扎伤;(3)对高危区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总之,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院感染贯穿于整个护理管理程序中,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标准预防是保障医疗护理活动的基础。所以,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关系密切,只有做好护理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篇9

【关键词】整体护理;情感沟通;神经外科

【中图分类号】R3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81-02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它的内涵正在逐步扩展和延伸,我们要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整体关注病人,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以人为本,进行护患情感交流沟通,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健康水平。同时,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情感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也是治疗过程中心理干预的重要手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不仅能保持患者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也能有效地降低医患及医护风险[1],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98例,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24-85岁,平均57.4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车祸致颅内出血患者19例,颅内肿瘤患者8例,其他3例。急诊手术70例,择期手术6例。

1.2方法:对98例患者均采取整体护理与情感沟通的方法,术后并发高热及其他并发症死亡者6例,其余均治愈出院,治愈率93.88%。

2护理

2.1心理护理:消除心理应急源。向患者介绍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消除其忧郁心情;介绍神经外科新进展,让患者寄予希望;术前请手术医师讲解手术过程的可靠性、安全性;术后介绍有关医疗仪器及环境设施的作用,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焦虑情绪。

2.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至关重要。如出现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大小不等,提示发生脑疝的可能等。如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清醒患者自觉上腹部不适,有烧灼疼痛感或呕吐物呈咖啡色,较易及时发现。但是意识障碍尤其是昏迷患者无法表达,因此要求护士须更加仔细观察。昏迷患者给予留置胃管,每2h鼻饲护理时及时回抽胃内容物,观察其色、量、性状,如若发现暗红色、咖啡色、深褐色等异常胃液要及时送检以便确诊。而且患者一旦出现呃逆现象要提高警惕,因为出血刺激致膈肌痉挛常有发生,要及时回抽胃液观察,以免延误病情。

2.3做好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误吸,定时翻身叩背;加强气道湿化;对于持续昏迷24h以上或有明显呼吸障碍者行气管切开术。

2.4加强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鼓励清醒患者早期进食,一般术后第2天即可进食流食;昏迷患者5d内以全静脉营养为主,之后以插管鼻饲营养为主;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2.5力争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先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如发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要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定期监测胃液pH值和潜血试验,应用抗酸剂,维持pH值在3.5以上;定期化验血常规,如有不明原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细胞压积逐渐降低,应考虑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2.6对留置胃管的护理:昏迷患者应该早期留置胃管,对于防治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有重要作用。

2.7对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护理措施: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行胃液监测,观察出血是否停止;胃内降温止血,用冰盐水反复洗胃;应用止酸止血药物;及时补充血容量。

2.8加强基础护理:平日每天护理口腔2次,如果出现呕血,要及时清理口腔,以防止陈旧性血液残留在口腔内引起细菌繁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每2~4小时翻身叩背1次;排柏油样便的患者,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保持臀部干燥。

2.9情感沟通

2.9.1入院时,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和安慰患者,用亲切、热情的态度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同室病友、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病区管理制度,并协助订餐。办公室护士负责办理人院病历,安排医生与患者见面;待检查做完、治疗计划定下来后,责任护士负责再次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相关制度、疾病相关护理和合理营养知识,并介绍医院收费情况。

2.9.2治疗过程中,每天抽一些时间向患者家属宣教有关疾病的知识,并告知目前在治疗和护理上采取的一些措施,使家属能及时了解病情,从而减轻焦虑等不安情绪[2]。在监护室外建立一个患者情况一览表,将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实及时地显示出来,使家属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

2.9.3手术前根据患者及家属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介绍手术目的和方法,解释术前皮肤准备、禁食、禁水、抽血检验及合血的承要性,指导术中配合技巧,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术前准备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因术前准备工作引起不适导致患者情绪的变化。对心理紧张的患者,安排一些术后恢复好的患者与之交谈,帮助其树立信心[3]。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帮助患者术前1d良好睡眠。手术当日由责任护士陪送到手术室。手术后实行专科重症集中监护,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全面精细化做好术后护理。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尽量满足需要。始终保持微笑,以关怀的语言,热情、诚恳的态度来抚慰患者的痛苦,必要时使用止痛药物。

2.9.4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程长,恢复缓慢,各项生活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利用每天家属探望的时间,向家属宣教有关护理知识,示范相关生活护理操作,如如何帮患者翻身、擦身等,并告知其重要性。在向家属宣教的同时也能让家属了解护理工作的繁琐及重要性,为相互之间的沟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9.5出院时,护士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和出院指导。向患者发放一张爱心联系卡,写明责任护士姓名、电话号码及回院复诊时间。结账后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各项费用情况。离院时由护士长及相关护理人员为患者提拿物品,送到医院门口。

2.9.6建立随访制度.延伸关怀服务:

对所有出院患者均进行了电话回访,每月1次,共6个月,以了解患者情况,同时给予有效指导,提醒患者复查。定期进行家庭访视,了解病情及需求,强调遵嘱服药,回答咨询,免费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3讨论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对病人的康复,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神经外科,神经外科的病人多数为遭受意外伤害而住院治疗的病人,在遭受意外打击后,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进而对各种治疗护理措施有一定的抗拒心理,这就要求护士要与病人有良好的思想沟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机体最大潜能,使患者处于最佳治疗状态。在神经外科病房护理实践中,情感沟通是护患关系重要的交流手段。在工作中,我们始终贯彻整体护理及情感沟通原则,让患者及家属减少紧张不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减少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海梅,钟婷,毕玉兰.情感沟通在儿科病房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24-25.

[2]陈欣怡,舒勤.护患沟通的临床意义及技巧[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0):21-22.

消化道出血护士长总结篇10

1首先评估目前影响血透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

根据目前本血液透析中心管理的现状,找出影响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全过程的6个关键因素:(1)环境布局欠合理,复用消毒间与水处理间同室,操作者无防护措施;(2)各种制度欠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护士风险意识薄弱;(3)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覆盖面不全,部分环节有漏洞;(4)护士参与管理意识不强;(5)透析病人及透析病历管理方法老旧;(6)血透操作欠规范,缺乏统一标准。

2根据以上因素,制定整改计划

改进整体布局根据本血透室现有环境条件,注重环境规范、对工作流程的省时、便捷、流畅,环境美化、舒适等因素,重新规划功能齐全、科学合理。整体环境全面重新装饰。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3.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现代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及2011版血液透析标准要求,对血液透析中心实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并完善血液透析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工作流程;制定包括消毒隔离及监测制度、探视制度在内的共12项血液透析制度;制定和完善质量监控小组成员的职责;并随时进行检查,定期考核,必要时反复、强化学习,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3.2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透析中心的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成正相关[2]。加强透析管理的首要前提是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人员必须通过3~6个月的专科培训,熟练掌握各种与血液透析相关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工作中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在强化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习血液透析的新业务和新技术,使护理人员不断提高专科护理能力。重视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及法律知识的培训,使每个人都有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此外,应强化服务意识的培养,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4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4.1结合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工作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全面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要体现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护理成本及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的综合、全面评价护理质量。

4.2建立常规血液透析质量督察与持续改进制度,使其常规化、规范化,每月以护理人员三级检查为主,采用pDCa质量循环法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4.3采用多种质量控制手段

4.3.1采取全员质量管理将急救物品及急救技术、消毒隔离、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件书写等护理质控重点项目的自查和互查授权给每位护理人员,护士长随时抽查,及时掌握或发现影响护理质量的隐患,发现问题,立刻纠正和解决,杜绝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另外,护士长应规范操作流程,学会归纳总结,如我科制定的血透“四查八对”(预冲管路前、穿刺前、上机前、上机后查;对姓名、机型、透析器消毒日期、透析程式、脱水量、透析时间、肝素用量、透析液电导度);上机“五步骤”、下机“六步骤”等,以便于护士掌握。

4.3.2抓关键环节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一些关键环节技术操作质量的好坏与成败,可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要把质量控制重点放在控制关键环节上,如:上机前,透析器与血路管道是否连接正确;a、B透析液吸管是否正确插入浓缩的a、B透析液桶中;上机后,静脉壶是否放入空气检测器内;静脉血路管是否放入静脉夹内;透析液的电导度、温度及血流量是否调至所需值;肝素的用量及超滤量设计是否准确等。抓重点服务对象(如新透析者、急危重症病人、肾移植、手术前后病人)等;重点监控对象(新上岗护士、进修护士)、重要时段(上下机、节假日、夜班等);护士长应随时掌握操作质量的动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技术操作中的复杂和疑难问题要亲自指导或操作,并通过落实技术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控制全程的技术操作质量,确保血液净化操作优质、高效、安全。并注意将护理检查结果与奖惩结合,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参与质量控制的积极性。

4.3.3计算机软件管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采用计算机护理质量管理软件,使护理管理数据化。设置透析中心内护理工作的所有内容及质量评价指标,将每次检查的结果录入,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查询,使单项护理质量趋势一目了然。并采用计算机管理血透病人及病历,使管理规范化。

4.4强化科室的感染管理,杜绝院内感染

4.4.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工作人员、病人及陪护人员进出血透中心都应更换专用鞋,专用鞋要做好定期清洁和消毒,中心内用明显的线条划分为清洁区和感染区。为病人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为病人穿刺时需戴手套,并要求一人一更换。透析中心内应安装层流空气净化器,每天定时开机进行空气消毒,并注意空气湿化提高消毒效果。保证每月做一次空气细菌培养对环境进行检测,环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200cfu/cm、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此外,为减少室内污染,应限制对病人的探视,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控制人员的流动。

4.4.2做好感染性疾病病人的隔离。首次透析病人应常规检查肝功能、肝炎病原学、HiV抗体等化验检查,长期透析病人应每半年复查一次,根据病情及病原学结果做好隔离安排,感染性血透患者安置在隔离透析间,专职工作人员,专用透析机,室内所有物品专用,认真做好标准预防和双向防护。

5注重风险意识管理

5.1建立风险预案血液透析需要体外循环,各种治疗参数的变化都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且随着透析病人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继发性肾病病人的逐年增多,透析患者日渐老龄化,在透析过程中或在结束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建立各种风险预案,而且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及演习来增强护理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保证病人的治疗安全。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护理人员应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巡视,定时监测各种治疗参数、观察指标、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准确把握每个患者的情况,预测危险因素,杜绝和防范各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对任何一起护理缺陷,都应追查原因,明确责任,完善操作流程。

5.2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为保证病人透析的效果,延长其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除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之外,患者本人对透析知识的了解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多数透析治疗病人,都缺乏透析的相关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且缺乏治疗的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应关注病人的心理问题,了解病人的情绪动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通过健康教育的途径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地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情况;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个性化的指导,有利于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真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透析病人主要加强对饮食、干体重、服药、运动等的指导,促进病人良好健康行为的形成,积极鼓励病人回归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体现自身的价值,也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6规范透析文件书写

护理人员应从法律的角度认真对待透析文件的记录,记录要真实、客观、及时、准确。透析中心应做到护理表格的统一,规范记录的内容、格式、表述形式,使护理记录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7鼓励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科研

开展护理科研是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面对各种新治疗手段的出现及工作中日趋复杂的护理问题,护理人员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护理科研,培养护理人员的逻辑思维、综合归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借鉴循证护理来解决日趋复杂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病人的效果。

8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

8.1护理人员的配置与透析工作量相匹配由于目前没有明确规定透析床位与护理人员的比例,但是,在配置护理人员时管理者应根据透析的工作量来合理安排人员,并要考虑满足患者的需求。否则,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引起护理人员工作超负荷、身心疲惫等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1]。个人身心耗竭可以导致对工作的倦怠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下降,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8.2合理分工,充分体现人尽其才因为血液透析中心的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且并发症多,需要具备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即具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及掌握熟练护理技能的护理人才。所以,一般要安排护理技能熟练、临床经验丰富、能独立判断或处理临床护理问题护师或主管护师,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8.3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有利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充满人情味的管理,缓解了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有利于保持其身心健康,更好的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实施以上措施后,我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明星降低,患者满意度由整改前86%上升到97%。总之,血液净化工作是一项群体性、连续性、技术性和脑、体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注重将不同年资、不同素质、不同技术水平的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搭配,坚持以护理技术质量管理为核心,以人性化管理为保证的管理原则,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质量控制,保障治疗护理质量。作为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探索与新医学模式、新护理观念相配套的科学管理方法,实施最优化手段,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质量及科学管理水平的目的。此外,护士长在管理中应善于运用管理技巧来增强对下属的非权利性领导力,营造、保持一种有利于调动群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最优的管理效果,保证护理人员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确保病人的治疗护理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玲玲,张英华,张俊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中国护理管理.2009,15(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