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十篇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十篇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9:27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篇1

【关键词】特殊学生帮教管控心理干预方法

当前,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特殊学生群体逐年增加,并随之出现一些新的甚至突出的问题,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安全和稳定。搞好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好特殊学生排查、帮教、管控、和心理干预工作。

一、高职特殊学生的界定

(一)违纪生

高职学生来自高考录取的最末批次,学习基础相对本科生要薄弱一些。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一些学生来到学校后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他们往往表现出非常严重的厌学行为,如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考试舞弊或逃避考试等等。其次就是思想品德较差,经常抽烟、汹洒、、讲脏话、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偷偷下河游泳、偷盗、抢劫甚至吸毒等等。这类学生令教育工作者最为头疼。

(二)心理危机生

这类学生涵盖了学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生、失恋学生、就业困难生及其他学生。他们有的属于心理烦恼,有的属于心理变态,有的属于心理疾病。这些心态大多来自家庭和人际交往,心理要求与现实的距离导致他们失去前进的动力。对这类问题生若处理得不好后果非常严重,可能导致学生的自杀。

(三)身体疾病生

这类学生身体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的表现为外在的肢体残疾,有的表现为内在的身体疾病,他们往往身残志也残,甚至引发出心理问题,并且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

二、特殊学生的帮教管理与心理干预

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某高职院校在开展此项工作时的做法如下。

(一)特殊学生排查

1.加强学生课堂管理与考勤。开展以学生课堂管理为重点内容的纪律检查评比,二级学院书记为学生课堂管理第一责任人。学生工作处每周组织对学生课堂情况抽查不少于1次,二级学院学生助理每周对学生课堂情况检查不少于2次,辅导员每日对全部班级上课现场检查不少于1次,并向学习委员收集当日课堂情况,汇总迟到、旷课及课堂违纪同学的情况。

2.加强校外租房、夜不归宿学生的清理。学院保卫部门牵头每月组织1次校外租房情况清理,并向学生工作处提供租房学生名单。保卫部门牵头每月组织1次夜不归宿情况清查,并向学生工作处提供夜不归宿学生名单。辅导员每周查寝不少于3次(其中检查夜间就寝不少于1次),收集白天滞留宿舍和晚上夜不归宿学生情况。

3.加强心理危机人员排查。辅导员每周对班级进行1次心理危机排查。通过心理委员、信息员、学生干部、党员等了解严重违纪、心理异常、行为异常学生情况,与疑似特殊学生本人及其朋友、家人谈话并做好工作笔记,初步排查并确定班级特殊学生名单。辅导员每2周填报1次《特殊学生登记表》《特殊学生跟踪表》,并向专业学院报告;各二级学院每2周对辅导员上报情况进行1次汇总,与疑似特殊学生本人、朋友、家人谈话,进行二次排查,确定学院特殊学生名单。心理咨询教师对专业学院上报特殊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和评估,每周到专业学院1次,进一步与疑似特殊学生本人及其辅导员、朋友谈话,全面、直观、详细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确定特殊w生名单,对不能确定或评估困难的,转介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评估。

4.加强患严重疾病人员的排查。由学院卫生部门根据学院学生门诊和体检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常见的具有重大危险性、易猝死疾病的范围,并制定相应的指导措施;开展学生身体健康情况普查。由卫生部门制定身体健康情况普查表,每学年新生报到时进行学生身体健康情况普查,并要求学生家长签署相关意见,建立学生健康情况的档案,初步确定班级身患疾病特殊学生名单;辅导员每周对班级进行1次对身患疾病学生排查。对所有患病(含在家治病)学生,辅导员必须查看学生正规医院疾病诊断书、病历本,询问家长并了解相关情况等,研判学生身体状况并进行登记,根据患病人员界定范围,初步确定患病重点人员。并对其他上报管控程序和申报心理危机人员以同样方式排查。

(二)特殊学生帮教管控与心理干预

1.确定第一责任人。二级学院书记(副书记)为特殊学生帮教管控与心理干预的第一责任人。专业学院制定特殊违纪人员帮教管控方案,卫生部门指导专业学院制定患重大疾病学生帮教管控方案,心理咨询教师制定心理危机重点人员帮教管控与心理干预方案。

2.确定帮教责任人。轻度人员“2对1”(辅导员、学生骨干1名)、中度人员“3对1”(学生助理、辅导员、学生骨干1名),重度人员“5对1”(二级学院总支书记或副书记、心理咨询教师或卫生所医生、学生助理、辅导员、学生骨干1名)。帮教责任人(教师)与学院签订帮教责任书。

3.定期进行帮教与心理辅导。辅导员每周找全部特殊学生谈话(含非正式谈话)1次,并做好谈话记录。专业学院学生助理每2周找重度特殊学生谈话1次,并做好谈话记录。心理咨询教师定期对心理危机特殊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疏导(轻度1月1次,中度2周1次,重度实时关注)。

4.严格进行管控。严格按《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加大对私自校外租房、私自下河塘库坝游泳、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夜不归宿、考试舞弊等严重违纪同学,和长期旷课、沉迷网络且屡教不改违纪同学的惩处力度。

5.加强患病学生帮控。由辅导员协助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患病学生办理体育课免休手续,定期提醒患病学生不饮酒、不逞强、少运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建议身患重大疾病学生办理退学手续或办理休学手续回家静养,或由学生家长来学院陪读并签订相关承诺书;卫生部门每个学期开展各类疾病安全防范及救护知识讲座;体育课教师加强对学生安全急救知识的培训;各院系指导各班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危机应对知识培训;同班、同寝同学特别是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应密切关注身患疾病同学的身体状况,及时提醒患病同学不要饮酒,不要参加剧烈运动等。

6.有效进行心理疾病防御。对危机程度较轻,能在学校正常学习者,帮教责任人定期进行帮教、辅导、疏导,并成立以学生骨干与同寝室同学为主不少于3人的学生监护小组;对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学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者,要求学生家长与学院签订书面协议并在校进行陪伴监护或办理休学手续回家治疗;对严重心理疾病者,要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将其接回家或送医院治疗,在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前,对学生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对心理疾病特别严重者,要立即将其送医院治疗,并根据医院要求配合开展工作。

7.加强对心理危机复学人员跟踪管理。因心理危机休学学生申请复学,除按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办理外,学生家长须签出书面承诺书和相关意见,出具学院认可的专业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具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及时完成《复学学生心理状况登记表》;学生复学后,要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心理咨询教师要对他们保持密切关注,定期进行跟踪咨询及风险评估。

三、特殊学生建档

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建档。档案由《特殊学生登记表》《特殊学生帮教方案》《特殊学生跟踪表》《复学学生心理状况登记表》等构成。密切关注特殊学生的发展变化,经常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教育管理方法,定期召开特殊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工作研讨交流会,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学生工作人员对特殊学生教育转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推进特殊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的开展。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篇2

关键词: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学生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学生所处的学校环境、社会环境都变得日益复杂,再加上学校管理上的盲区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呈上升的趋势。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学生、家庭、学校、社会都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而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必须认真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

二、高校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

(一)对当事人和当事人家庭带来的多重伤害

突发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伤害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无疑是时间的当事人及当事人的家庭,突发事件给当事人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人身伤亡或财产的损失,如果处理不当,对当事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相当大的不良影响。[1]如学生自杀事件,不仅可能结束了当事人自己的生命,同时对父母、家庭的伤害也是惨重的,再加上现今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差不多年过百岁,这样的伤害对他们来说更是致命的。校园暴力事件,虽可能不危机到当事人的生命,但相关部门的处理或者当事人因此事与其他同学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而紧张,都有可能会引发当事人的一些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二)激化校园矛盾

校园突发事件的当事人可能是由不通系院或不同班级的人员参与,而当学校相关部门对事件做出处理的结果比较有利于某一系院、某一班级时,就可能会引起其他系院其他班级的当事人及其朋友同学对学校处理结果的不满,而当这种不满的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调节时就会激化为整个校园的矛盾,甚至会激发新的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导致各种潜伏的校园矛盾的激化,既破坏和谐的校园环境,又扰乱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仅不利于广大学生的成长,反而会威胁到学校的社会名誉。

三、高校突发事件中辅导员的作用

(一)做好特殊时间段和特殊对象的预防工作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都比较集中在特殊的时间段和特殊的对象上,辅导员要加大力度在特殊的时间段和特殊对象的预防工作上,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有效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如在各种评先评优前后,由于高校的评先评优的结果大部分与学生申请其他奖学金挂钩,但名额总是有限的,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引起学生之间的钩心斗角就拉帮结拜,在同学之间形成紧张的人际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冲突。另外做好特殊对象的预防工作,特别要做好如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学生,以及心理异常,恋爱受挫,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各类特殊对象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2]有这些特征的学生往往会成为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因此辅导员应深入学生群体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状况,这样才有可能把突发事件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二)突发事件过程的处理

1.快速形成科学合理的反应机制

快速形成科学合理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是处理突发事件非常关键而重要的步骤。但这并不是单靠辅导员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应积极地和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辅导员应辅助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角色,特别是在一些超出自己定夺范围内的事情,切不可自做主张。学校应立刻组织相关的人员开展相应的工作,并立即向上级汇报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弄清事实,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向社会说明情况。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该坚持的原则一定要坚持,做好解释疑惑、疏导教育的工作,努力化解矛盾,防止事态的扩大。当然如果突发事件的发展已经超出本单位的能力范围,就一定要向上级部门寻求帮助。

2.以学生为本

学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大责任,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社会的发展状况。而高效管理的重大责任就是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大学生的发展对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让辅导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求辅导员有耐心和爱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强服务意识。[3]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学生的伤害是惨重的,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让事件当事人能得到有效的疏导,而不至于留有不良的“后遗症”,同时也让学校里的其他学生不因为这次事件而受到不良的影响。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最急、最盼、最忧、最怨”的问题入手,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正面教育。

(三)善后处理

在突发事件处理告一段落后,善后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它不仅让这次突发事件的当事人及其身边的朋友、同学等能从这次的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而且能为预防往后再发生此类事件提供一定的保证。辅导员要积极地配合学校的相关部门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接受教训的同时,加深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并学会避免发生。对个别学生要进行心理安抚、辅导,想方设法地稳定学生及其家长的情绪,使其学习、生活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状态。当然,也要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并将之立案,以便在以后发生同样的突发事件时,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学校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教育。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的,同时也可以看到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引起多种不良的后果,尤其对事件的当事人的成长是不利的。因而,高校辅导员的突发事件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在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和善后三大环节中均扮演着重大的角色,也只有努力做好这些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避免突发事件带来的伤害,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余南飞.案例分析在提升辅导员预防及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中的运用[J].高教高职教育,2010.

[2]陈运武.论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的作用[J].职业与教育,2010.

[3]宋传盛.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突发事件中的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资讯,2010.

[4]王满良.构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自杀的干预机制[J].科教文化,2010.

[5]陈娅萍,袁奋光.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工作新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

[6]马宁奇.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对策新探[J].工作探讨,2011.

[7]张东伟.对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思考与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

[8]单丽琼.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对策[J].学术纵横,2011.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基层班委会;学生干部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7.22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7-50-02

每个高校由于不同的工作情况,其辅导员的工作也有一些区别。而独立学院作为民办高校,具有特殊性,如人员编制不稳定、待遇不高、奖惩制度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完整等。辅导员作为特殊的教育工作者,在民办高校的工作具有更多的特殊性和特点,如队伍不稳定、工作繁琐、配备不足等。班委会是独立院校的基层学生自治组织,不但是班级全体同学的忠实代表,而且还是教师教学管理工作的助手,在独立学院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自身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独立学院基层班级班委会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班委会管理制度

1.建立班委会管理条例。根据班级的特点,建立较完善的班委会工作条例,包括考勤制度、例会制度监督机制、班费管理、寝室管理、文化活动管理等,规范班委会的工作,明确班委会的权利和职责。如每两周召开一次班委会,总结上两周工作,布置下一步工作。每月各班要根据学校工作或班级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做到有准备,有记录,有总结。每学期召开两次班委生活会检查各人的思想情况,自我检查本身表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并结合班级评比情况,总结优点找差距,制定班级努力方向。

2.建立层级管理方式。一个班级不论大小,都要设立健全的班委会,通常都设有班长、团支书以及学习委员、文体委员、体育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心理委员等。在实际工作中,尽管班委会人员齐全,但很多岗位并没有尽到相应责任,班上的大部分事务都是由个别班委人员来做,形成“一肩挑”;另外就是多头管理,职权交错,不该自己管的事情却总要横插手,出现问题时却又无人负责,责权混乱。为了规范各学生干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各岗位职权及相应职责,做到权责清晰,班级实行以辅导员―班长及团支书―班委会―宿舍长的层级管理的方式。

3.建立完善考核机制。班委会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如何有效发挥班委会中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必须建立较为科学、公正的考评体系和较为周全的激励机制。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合理、便于操作的班委会考核体系,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对学生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立体交叉的综合考评。一是从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评议;二是班级同学对班委会的考评;三是学生干部互评。另外,还可以引进民主监督机制,让更多班级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对班委会出现的不良现象给予监督举报,及时反馈意见。根据考核的结果,辅导员及时向本人反馈意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于考核不理想的班委应及时予以调整。

二、注重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

一个集体的面貌如何,班干部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了得力的班干部,可以起到“以点带面,以面带面”的作用。所以,要建立一个团结向上、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班委会,学生干部的选拔是工作的重点。

1.进行客观的选拔。学生干部需要具备良好的品质、责任心、集体观念和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与老师和领导的关系;与普通同学的关系。新生班级的学生,老师要通过查阅档案和学生军训期间的表现对学生形成一个相对理性的判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考察。

2.通过合理的选拔形式产生班委会。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形式上,从是否有利于工作和能否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两方面着手考虑。根据这两种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的选拔的方法。例如,对于新生的班级,我们可以采取指定式的选举形式,即按照老师的意愿进行学生干部人事安排。另外竞选式适合任何阶段的班级,学生可自愿报名,选择岗位,参与公开竞选,由老师、学生代表作为评委进行评议或全体同学投票决定。组阁式也是一种重要的选拔方式,通过前述竞选方式产生主要学生干部,然后在老师指导下,由推选出来的学生干部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提出组阁名单,组建班委会。

三、稳步做好班委会的培养工作

辅导员不仅是管理者,更是辅导者,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是大不相同的,辅导员着力点是“育人”。所以辅导员在请班委协助自己完成工作的同时,更要帮助同学发挥潜能,充分利用培训,营造学习型的班干队伍。

1.思想意识上的培训。高中和大学的班级工作有着很大的差异,班委工作范围、数量、频率、强度、层次等都有所不同,大学班委需要提升工作意识,清楚地知道自己非常有必要接触并吸收最新的管理方法,补充自己在管理方面知识和技巧上的不足。

2.具体的培训。具体培训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上岗培训、专项培训、特殊培训、素质拓展培训等。上岗培训的目的是让班委掌握基本的工作知识,比如知道学校各种活动的申办流程、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制度、活动开展流程(活动聚焦、活动计划、活动展开、活动总结)等等。专项培训内容包括沟通技巧、领导能力、团队合作、演讲能力、公文写作、时间管理等等。根据需要对班委进行特殊培训,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这类培训可以同学校相关部门的培训相结合进行。此外为了全方位增强班委素质,还可以进行政治、经济、艺术、文学等方面的素质拓展培训,开阔班委视野。具体培训依据培训时间以及培训对象的数量分为集中培训、长期培训、统一培训、个别辅导等等。

四、实行科学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班级管理的催化剂。针对班级的特点,实行科学的激励机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鼓励,肯定成绩、激发热情,调动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包括在奖学金评定时对班委的额外加分,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评选的倾斜政策,班委团体的娱乐活动等等。这些激励一定要做到公平,因为班委往往在乎的不是是否得到了奖学金等等,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作为班委的身份。精神激励包括辅导员对他们个人生活的关心,公共场合对班委工作的口头表扬,在某件事情上体现出来的对班委的信任等等。

2.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激励不仅是辅导员的事情,更要让班委团队中形成互相激励、自我激励的气氛,从而营造出团结、积极、愉悦的团队氛围。鉴于辅导员在独立学院的特殊性,班委会是独立学院中常常被忽视最基层的学生组织,其实它的建设是复杂的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断的完善班委会制度,深化学生干部的培养,积极发挥班委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17).

[2]扈瑜.学生干部培养培训的模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09).

[3]范磊.浅谈高等学校基层班委会建设[J].教育探索,2009,(08).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篇4

关键词:雾化吸入;中医外治;小儿哮喘;护理

哮喘是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作时多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严重者常喉中痰鸣,难以平卧[1]。该病不仅给患儿身心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同时也可家庭带来沉重医疗负担。雾化吸入和中医外治法均已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认可[2]。但是在患儿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方能保证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为深入观察分析特殊护理模式在雾化吸入辅助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我特采用均等分组方法开展对照研究,期待为护理方案的优化奠定实践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医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采用雾化吸入辅助中医外治法治疗的9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特殊组和常规组。特殊组46例患儿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10.5岁,平均(6.5±1.3)岁;病程7d~3.5年,平均(2.1±0.6)年。常规组46例患儿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2.3~11.0岁,平均(6.7±1.4)岁;病程10d~4.0年,平均(2.3±0.7)年。特殊组与常规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经《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确诊,年龄≤12岁;②近2w内未接受其它方法治疗者;③家属和本人均同意配合完成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鼻炎、鼻窦炎等;②合并先天性免疫系统缺陷者;③伴有其它严重内科疾病,如心脏病、血管性疾病、精神障碍者;④已参与其它研究试验者。

1.3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雾化吸入辅助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其中雾化吸入:年龄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①症状观察: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情况,若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方案;②心理护理:患儿长期受病痛折磨较易出现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身心健康,护理人员应及时和患儿沟通交流疏导不良情绪;③其它护理:保持病房卫生,定期开窗通风,给患儿建立一个良好的疗养环境。需要注意开窗时提醒患儿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加重病情。

特殊组给予特殊护理模式:①皮肤护理:若患儿出现过敏反应,应当及时更换敷料;在换药时若发现局部皮肤红疹、痛痒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采用乙醇溶液(75%浓度)将皮肤擦拭干净后涂抹消炎软膏;②雾化吸入护理:指导患儿正确的吸药姿势并保持缓慢深呼吸;对于哺乳期患儿雾化吸入治疗前注意避免喂奶过饱,以免导致呕吐;治疗中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和患儿进行友好地肢体交流,分散注意力;雾化面罩摆放正确,尽量将药物吸完后再取下面罩,治疗完成后注意彻底清洗、消毒;③家属指导:指导家属患儿的日常照护,嘱其给予情感支持,使患儿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护理人员还应当给予家属饮食指导相关知识和建议,避免给患儿喂食生、冷、酸、辣、油炸食物,多食用瘦肉、奶类、绿叶蔬菜等。

1.4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利用儿科哮喘专用生活质量量表(paQLQ)测定,包括症状、活动和情感3个维度,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以1~10分表示对应生活质量由差到好。总分即为生活质量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以LSD-t检验,p

2结果

2.1症状缓解时间特殊组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

2.2生活质量评分特殊组症状、活动和情感3个维度评分以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远远高于常规组(p

3讨论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是西医常用方法,能够增加药物利用度,有效缓解症状[3]。中医外治法(即中医敷贴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临床上多用雾化吸入辅助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以改善治疗效果[4]。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若单纯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雾化吸入方法不当影响疗效、患儿依从性不佳、局部皮肤反应等。而常规护理模式并不能满足患儿的需求,服务质量也不甚理想。

特殊护理模式是针对雾化吸入辅助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治疗过程中制定的一种特殊的、全面的护理方案[5]。通过皮肤护理、雾化吸入护理、家属指导等措施不仅可以保证患儿治疗效果,还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在实际操作中,皮肤护理可以避免穴位敷贴治疗导致的皮肤过敏反应、溃烂等;雾化吸入护理能保证正确的治疗方式和效果,还可提高患儿配合度;家属指导中情感支持和饮食指导是保证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由此可知,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特殊护理模式具有明显优势:①更具针对性,且涵盖内容更为全面;②更具人性化,符合人文关怀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③将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相结合,可达到理想护理效果。

本研究殊组喘息、气促、咳嗽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活动、情感3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进一步证实了特殊护理模式在雾化吸入辅助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中良好的应用价值。综上,在此类患儿中护理中应用特殊护理模式可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推广及应用价值均比较高。

参考文献:

[1]裴娇茹,方丽,蒋思琼.雾化吸入辅助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5):90-92.

[2]郭翠翠.雾化吸入辅助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5):82-83.

[3]陈艳.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272-273.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篇5

一、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热爱辅导员工作,责任心强,工作作风好,严于律己,是辅导员教育学生的立身之本,辅导员的心理品质是对大学生最好的影响。所以,辅导员自身要加强心理素质的修养,具备高尚的情感,要追求心理美,要热爱每个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心境。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在知识结构上,除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接受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其次,要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因为气质类型不同,其心理活动特征也就不同。这样,辅导员可以对不同的事情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使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工作更有针对性。

二、要了解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解学生是关键。如果不了解不知道学生们有什么共性困惑,不清楚有哪些存在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无从谈起。了解学生,首先要对学生整体有一个全面把握,对一般学生的共性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如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对前途的迷茫问题、对感情的困惑问题等。把握好共性问题的同时,还要重点排查特殊心理问题学生。在新生入学之时,辅导员就要认真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学校体检结果、心理健康测试反馈、和学生逐一谈心、由学生干部及宿舍长介绍相关学生情况等,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要尽可能详实,不仅要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心理健康测试反馈为基础,还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及谈心情况,对特殊学生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跟踪观察。心理健康档案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新、完善,这样不仅有利于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好特殊心理问题学生工作,还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学生情况变化的关系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三、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利用同辈进行心理辅导

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一些是属于共性的东西,如新生适应问题、大学生感情困惑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心理问题共性特征可以制订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正确面对挫折,防患于未然。

四、进行多种形式的情感交流

1.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谈心。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便利条件是和学生接触较多,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也比较多,其中谈心尤为重要。和学生谈心,是一种了解,更是一种情感交流。通过谈心,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敞开心扉,将心中的郁闷、不快一一倾诉,从而使心情释放。辅导员通过学生的倾诉也能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也可以从学生的言谈举止把握学生性格及心理现状,对学生的问题把握较为真实,并能立即感知谈心效果。面对面的谈心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点,可以在办公室,也可以选择操场或公寓,要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亲近感。

2.利用网络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面对面的谈心,可以排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但有些学生不愿将心中所想真实地告知辅导员,而网络恰好提供了一个学生和辅导员老师对等交流的平台。辅导员可以利用QQ、mSn、邮箱等网络工具和学生在网上匿名交流。老师在明处,学生在暗处,增强了学生的隐蔽性,有利于其将心中所想真实地告知老师。在这里学生可以责问辅导员,可以咨询一些政策,也可以尽情宣泄苦闷及不满、寻求帮助。面对这样一个完全暴露的心灵,是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的大好时机。在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的同时,辅导员应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可以借机向学生灌输在日常教育中学生听不进甚至抵触的教育内容。

五、加强与心理问题学生家长的沟通

家是温馨的港湾,学生出现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与家庭背景有关。有些家长比较熟悉学生,但有些家长由于孩子从中学到大学一直不在身边,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也不愿与家长深谈,以至不了解自己孩子现状,学生已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却还一无所知。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和家长联起手来做学生工作,如果学生的心理诱因在家庭,家长了解学生现状,进行自我反省,改变家庭氛围,多给孩子以温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建立信息员制度,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篇6

1、教育方式具有特殊性

培养目标特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培养过程特殊。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培养过程主要体现为推进学生的职业化

2、自身素质特殊

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工作经验不足。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程度较高。首先,从年龄分布来看,21-30岁之间的辅导员比例高于65%,说明年龄偏年轻,工作时间短,大多数属于热情有余,经验不足的群体;其次,从学历构成看,全国高校辅导员,专科及以下占9%,本科学历占62%,硕士学历占27%,博士学历占2%。”总体学历层次偏低;再次,从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时间看,高职院校辅导员从事本岗位工作时间4年以下占80%,4-8年占13%,8年以上占1%。工作时间短带来的经验不足也制约着辅导员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3、工作环境特殊: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配备比例不合理。当前,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配备比例方面,应与本科院校适当地做出区别性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高校大幅度扩招以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低于本科学生,因而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比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工作难度和工作量要大得多。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还是达不到1∶200这个基本标准。

4、服务对象特殊:高职学生素质与本科相比差距较大,管理面临更多困难

自1999年以来,高职院校连续扩招,到2005年底,高职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生源已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生源素质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生源素质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生,二是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三是3+2、2+3考试招收的中专、职中生。无论是从不同类别生源的横向比较还是同类生源的纵向比较看,生源素质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

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差。高职生普遍缺乏基本的听课、作业、阅读、自学等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由于文化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方法不得当,持续学习力十分有限。

缺乏自主规划能力和明确的人生目标,管理难度大。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较长远的人生规划,学习动力不足,责任意识较差。缺乏自我约束力,缺少基本的纪律、卫生、礼仪知识。

缺乏正确的职业定位,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就业层次。高职生就业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也就是最基层岗位。而部分高职生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基础和毕业后的基层就业面向缺乏清醒的认识,不具备适应基层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而只是盲目追求好的工作条件和经济待遇,以致造成就业高不成低不就。因此,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责任更大,任务更艰巨,工作更辛苦。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辅导员队伍定位不明,职责不清

虽然教育部24号令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明确了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但和本科类院校相比,不少高职院校不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辅导员的岗位设置上比较混乱,尚未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缺少整体规划和具体计划。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纷繁而复杂,被赋予的工作角色过多,往往疲于应付各个工作部门之间,使得他们感到精力分散,疲于奔命,对职业没有认同感和荣誉感。在实际工作中,甚至不少辅导员认为自己到底属于什么位置连自己也搞不清楚,没有精力提高业务能力,“无事即是功”已成为不少辅导员的“工作指导思想”。

2、辅导员管理机制不完善,配套措施不健全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在管理问题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管理机制不完善。现在辅导员管理虽大多已实现院系二级管理,但辅导员实际上在学校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地位,“该做的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导致许多辅导员搞不清谁才是其真正的直接领导者。多头领导问题存在,直接导致工作关系的混乱,导致辅导员疲于应付和对工作的盲目性;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一些高职院校由于从事高等教育周期较短,缺乏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陈旧的管理模式直接导致了辅导员队伍在定位、操作、评价等诸多环节中不合理、不公正、不公平;三是缺乏严格的业绩考核机制和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不能量化,“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直接导致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四是缺乏合理、健全的流动机制。辅导员工作繁杂,缺乏成就感和认同感,辅导员队伍中出现“干两三年就走”的现象就比较普遍,最终影响整个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3、辅导员队伍人员素质差异性大,自身状况还不能适应高职管理工作的需要

辅导员自身素质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教育部24号令明确规定辅导员的学历层次、政治素质、专业能力,但是,从现有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来看,人员素质总体相差较大。主要体现在:一是招聘的辅导员大多数都来自于高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短期内难以取得工作实效;二是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对新任的辅导员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上岗和岗后培训,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直接让新任的辅导员仓促上阵,导致了学生管理水平和质量不能很好的提高;三是学历层次差异性较大。目前在高职院校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学历层次主要是本科为主,专科为辅,研究生学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相对较低,甚至在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学历的人员也充斥在辅导员队伍中;四是部分辅导员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身份缺乏认同感,出工不出力,到岗不到位,敬业精神不足,只谈报酬,不愿付出,工作缺乏主动性,得过且过。

三、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建议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建立高起点、重质量的选配机制,高标准、重素质的培养机制,高要求、重实效的管理机制和高水平、重激励的发展机制,逐步构建起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新台阶。

1、要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作用:首先必须建立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式下,辅导员工作面对的是国内外政治新形势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挑战,以及科技高速发展和网络的挑战。建立一支专职的辅导员队伍让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再者,明确辅导员的工作是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以及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走专业化道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为了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首先就要在待遇上给予适当的倾斜,提高辅导员待遇。其次让辅导员在工作上建立“创新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的体系,明确辅导员职责、待遇和发展空间。再次要加大力度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和进修,特别是做好岗前培训。要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学习好心理学、教育学、时事政治及演讲口才等,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平时要按照工作职责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学校也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发展、待遇等方面要给予辅导员一定的发展空间。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篇7

abstract:itisimportanttoraisethecomprehensivequalitiesofcounseloratuniversitymanagement.thisarticleillustratetheindependentcollegecounselorshouldhavehighpoliticalqualitiesandabilitiesinthenewhistoricalperiod.thediscussioniscarriedfromhighpoliticalquality,workconsciousnessofpolity,knowledgeofculture,humanisticquality,mentalityandthethinkingability,andsoon.itiscontributetothepromotionofcomprehensivequalitiesoftheindependentcollegecounselorunderthebackgroundofmoderneducation.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素养

Keywords:independentcollege;counselor;quality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54-02

0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对于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高校的发展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高校辅导员素养愈来愈显得重要。在一定程度上高校辅导员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他们的观念和自身素养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才和成长,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发展[1-3]。当前,独立学院学生教育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对象的特殊性都对辅导员的素养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4,5]。

本文结合独立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辅导员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工作意识,合理知识结构和渊博的知识等综合素质,阐述了辅导员素养对于学生、自身以及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辅导员素养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经济、精神生活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化的时期,多种价值观和多种思想文化的长期并存,这些形势要求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的辅导员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具备相应的政治素养,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广,他们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等素养对大学生有明显的示范作用,能对大学生的人格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辅导员的素养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时期的思想容易出现波动、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发生容易发生变化,特别是独立学院学生本身的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普遍偏低,抗压能明显下降等等呈现出可塑性强的新特点也给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增加新的挑战和压力,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更多的素养才能够使工作顺利开展。

2辅导员应具有的素养要求

2.1学生工作的教育性对辅导员政治素养的要求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者和建立者,其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政治选择和道德倾向掌舵,和学生紧密接触的辅导员本身的政治取向、政治立场、政治觉悟对学生今后的政治素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教育方法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辅导员首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清醒地把握政治方向;工作过程中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较强的政治鉴别力能力,从政治的全局观察和处理问题,并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开创工作新局面。辅导员自觉以饱满的激情投身于德育工作,花更多的时间来为认知迷茫的学生指引和解答,提供更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为他们的政治选择做出明确的指导,对于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2学生工作的复杂性需要辅导员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渊博知识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一个能迅速地接受新思潮和新观点的特殊群体,这使得辅导员的管理难度增大。教育学知识使的辅导员懂得教育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更好地解决问题;管理学知识促进辅导员深刻理解其工作方法、途径及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特点与原则、运用科学教育管理方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事倍功半的境地。心理学知识能够帮助辅导员在工作中遵循学生健康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善于观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其思想动态,运用科学做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法学知识有效帮助辅导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今天,以基本法、教育法等为准绳依法培养学生树立法律和依法教育管理的意识,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促进学生依法维护其权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现代高校的辅导员只有在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才能够使得思想教育工作深刻而生动,使学生易于接受和吸收,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不断探究高校学生工作的方法,提升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2.3学生工作对象的特殊性需要辅导员具有人文关怀和奉献精神辅导员是规范学生健康成长的管理者,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接触的是他们的思想、感情、心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他们来自于不同家庭、具有不同教育背景,思想各异、性格不同等等。这种工作对象的特点和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在管理上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善于与学生交流,敞开心扉、以诚相待。教育过程中注意方法,以情动人,感化学生。在日常生活里体察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的真实态度,从而晓其人识其面知其心,在和谐的上下关系中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开展工作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实践中贯彻以生为本。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自觉性本来就比较差,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和自制力,这就要求辅导员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高觉悟和无私付出的精神。

2.4学生工作的繁杂性需要辅导员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辅导员一般身兼数职,负责如党建、宿舍管理、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还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等等。这些繁杂、琐碎的学生事务都给辅导员造成很大的压力,这要求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能够做到遇事临危不惧、处乱不惊。只有具备乐观温和的性格、稳重坚韧的品质和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素质,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时代性要求辅导员与时俱进,在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优化工作方法,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这样既以把事情解决好,又可以增加自身在学生之间的信任度。

3总结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大学生成才的多元化对独立学院辅导员本身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现代教育对辅导员的要求以及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实际情况,论述了加强辅导员素质的必要性。从政治素养与政治工作意识、知识结构、人文关怀的精神以及心理素质和思维素质等方面展开论述,阐明了辅导员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并用现代教育管理的理念不断创新本职工作,才能与时俱进地完成学生教育及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斌,韩立.浅析如何提高辅导员素质[J].现代交际,2010(11).

[2]梁小龙,李瑾.独立学院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培养研究—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为个案[J].当代经济,2010(9).

[3]周鑫.独立学院辅导员素质新探[J].高教研究,2010(10).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篇8

动物辅助最为常见定义便是美国最大的动物辅助治疗民间的促进结构所制定的概念,并且,动物辅助治疗主要是作为一个目标为导向的干预手段,这是一种符合特定标准的动物辅助治疗方法,这是当前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借助相应的训练治疗作为中介,通过短期或者是长期的目标进行实现,从而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在这一过程中,通常都是病患和动物进行面对面训练。

2.动物辅助在特殊教育课程中的有效介入

2.1动物辅助在当前特殊教育中的情景介入

在当前的科学研究当中,第一,动物作为一种社会联接性的物体,可以更多地利用动物的特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和动物之间的接触。实验证明,宠物狗在和人进行沟通时,可以很好地帮助人解决各种不安的情绪,在和宠物狗的接触中,可以帮助幼儿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角色,当幼儿进入到这一社会角色中,就可以很好地改变他们的行为,符合角色上的期待。在aat中,可以将来访者设想成为教师或者是管理者,通过让幼儿照顾或者是训练动物,就可以改变其行为,同样可以通过动物的接触,进而减少幼儿与伙伴交流中的不便。第二,现在很多的儿童都喜欢动物,而且对动物的关注度非常高,所以,在特殊教育课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治疗方法加以利用,从而不断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和动物的直接接触过程中,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一定的教学任务,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做好相应的学习动机上的准备,但是,从某种程度上看,在动物辅助治疗的情况下,幼儿的心情会变得更加开放,相应的戒备心理将会降低,所以工作人员就比较容易和幼儿之间进行相应的沟通教学。同时,在对于工作人员携带动物和儿童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尽量获得工作人员的信任,并帮助其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儿童就可以很好地顺从教学者的教育,不断提升课程的成效,不断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2.2动物辅教学方法在特殊教学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利用

现阶段,从当前的动物辅助运用中,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特殊教育过程实践中,例如,“爪子”可以通过课程中来进行相应的辅助,从而可以儿童对社会、情感和学术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通过阅读教育来辅助相应的项目,利用动物的相关性能力来逐步提升特殊课程中的儿童阅读能力水平。在当前的课程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生动形象的课程单元,以动物和儿童的互动性作为内容,有效地将其动作和语言的训练完全融入到课程实践中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采用相应的开放性课程情景,例如是户外运动项目,以及生活场所的实施教学,通过科学合理地方法来促进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认识的新伙伴课程中,通过特殊儿童与动物的之间交流来挖掘儿童的潜力,或者是可以制作相应的视频,告诉儿童这是他的新伙伴,可以让儿童近距离地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地锻炼儿童的胆量,降低儿童对陌生事物所产生的恐惧。进而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游戏的相应环节,促进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教育者和训练者的角色,从而有助于帮助儿童矫正情绪,有效地解决行为障碍儿童的异常行为。

2.3动物辅助疗法中访问和辅助治疗在特殊教育课程的有效设置

在当前的动物辅助疗法中,对特殊教育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而且动物辅助疗法具有很强实践性,但是,我们也应该要看到动物辅助访问和辅助治疗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前者主要是简单将动物在指定的地点和患者进行接触,其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尽量减少访问的焦虑感,并增加患者的触觉接触,这样就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自尊和得到相应的锻炼,而在辅治疗方面的目标就是切实通过动物来帮助患者进行训练,例如,对于一些偏瘫人员,可以通过梳理动物毛发或者是可以抛球类活动来加强上升的力量,这样就能够改进相应的姿势和提高其自身的平衡能力,在针对抑郁性的病人,则可以通过对有关身体和部位名称来进行训练,或者是可以利用吹动物身上的毛发来锻炼其面部肌肉。同时,在进行动物辅助治疗过程中,我们就必须要预防在治疗过程中造成疾病的传播,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进行洗手,动物必须要进行清洁,这样就严格防止各种动物身上的疾病带给患者。

3.结语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篇9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很多高校都成立了相应的心理咨询所.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矫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其正常的成长成才。与此同时,和大学生最密切相关的一个特殊教师群体——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引起了高校各相关部门的重视。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和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广泛的教育者。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影响到高校局面的长期稳定。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的。

1.研究对象

选择安徽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扬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六所高校共114名高校辅导员作为研究对象。发出问卷共l15份.收回115份.有效问卷l14份。在l14名高校辅导员中,男辅导员69人,占总人数的60.5%女辅导员45人.占总人数的39.5%;年龄在20—29岁之间的辅导员94人.占总人数的82.5%,30一39岁的有10人,40—49岁的3人,50岁及50岁以上有7人。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六所高校的辅导员在同一时间段分别集中测试,并及时收回问卷。问卷回收之后主要采用SpSSl1.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检验。

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一90是目前国内使用比较多的症状自评量表。量表的最初编制者是LR.nerogatis,量表原名叫HopkinsSymptomChecklist(1974),1983年我国一些心理学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形成现在的SCL-90。此量表适用于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心理健康受测者,量表一共有90道项目.完成时间一般在l2—25分钟。此量表内部一致性与重测信度均高,每个维度都超过77。

量表中隐含着l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10个因子。在评分规则方面,SCL一90采用5级评分制。用此量表是为了评价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卫生状况。该量表主要用于评定一个人是否具有某种心理问题及严重程度如何。它是目前我国筛查群体心理卫生状况最常用的量表之一。

3.研究结果

对六所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是比较好的。辅导员的年龄是高校各职业或专业中年龄最低的;多数辅导员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良好的智能品质。善于正确处理学生问题,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现职工作;在需要层次上,多数高校辅导员能以教育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表现出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的社会期望值比较合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也较为合理,大多数辅导员能够自尊、自立、自强、自信,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但同时也应看到,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比较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略好于全国常模。本次测试中SCL_9o量表中的前9个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两项因子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说明高校辅导员在身体素质和人际关系方面明显好于一般人群:其他7项因子分略为小于全国常模。但数据差异较小,p值均大于0.o5,无显著意义,不能说明他们之间有区别。具体见表l:

(2)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高校教师比较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普通高校教师。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到底如何呢?近年来,对高校普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比较常见。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普通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不如一般人群。以田淑梅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一文中的数据为例,将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较,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显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普通的高校教师。高校辅导员的SCL一90中的9个因子分有8项明显低于普通高校教师,差异非常明显,只有敌对这一项p值大于0.05,无显著心理学意义。具体数据对比见表2:

4.具体分析

据以上数据分析,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很好的。近些年来,无论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还是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都显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但本测试结果却显示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全国常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这样几点。

(1)与高校辅导员的年龄结构有关

本次测试中的高校辅导员绝大部分是2o__29岁的年轻人.参加本次调查的高校辅导员有114名.其中20--29岁的就有94人,占总人数的82.5%。他们基本都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工作时间比较短,一般都在四年以下。在本调查中,工作时间在四年及四年以下的高校辅导员有101人.占到了总人数的88.6%。其中大部分辅导员还没有结婚,调查中有71.9%的高校辅导员未婚,而没有子女的高校辅导员比例更高,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93.0%。而正是由于年轻且单身。这些辅导员的生活负担比较轻,只要管理好自己就可以了。同时,由于年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相对较小。比如职称评定、家庭负担、经济压力等方面。另外,由于这些高校辅导员比较年轻,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都比较充沛。因而心理上也自尊、自信。

(2)与高校辅导员选聘机制有关

高校辅导员的选留、聘用通常是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形式,一般是由教育管理和人事管理、专家、学者、学校有关领导、学生工作部门、基层用人单位负责人等组成的考核班子,遵循公开、透明、公正、规范的原则,对他们进行考核选拔的。任用的辅导员在政治方面有硬性规定,必须是中共党员,否则将不予考虑。

高校辅导员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是保证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中共教育部党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选拔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群众工作的教师或高年级党员学生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除了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之外,对任用的辅导员的学习成绩要求一般在中等偏上,有的甚至达到保送研究生的成绩。另外。由于高校辅导员做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一些特殊能力,比如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高校辅导员一般都担任过学生骨干。他们通常比较自信。驾驭工作和处理各方面问题的能力比较强,综合素质较好.心理素质也比较优良。

3)与高校辅导员的个性特征有关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篇10

[关键词]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心理问题;矫治方法;情感渗透;自我反思;英语教学

在中国创建文化大国的大环境中,现代化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人类面临各种挑战。特殊学生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特殊教育要适应这个变革的时代,英语对于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来说,是一种艰难而耐心的教育,因此必须致力于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性。面对这种需要,教师如果不具备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我超越的精神,不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不进行重新定位,将无法创造性地进行现代特殊教育,无法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公民。

弱智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精神发育障碍,如遗传、先天或后天种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导致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以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的损伤,同时可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而我面临的是由于疾病而引起的智力障碍的学生,对从事弱智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发现、了解弱智儿童中出现的心理、行为异常并给予及时、相应的干预,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

新课程提倡的是民主、平等、合作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对学生有偏见,即使是对于随班就读的重度智力障碍学生进行教学时,也不能让其知道是弱智,又不能让其他学生知道其是智力障碍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在所有学生面前,首先要把智力障碍学生当做智力正常学生来进行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又要进行适当的转换成能完成的任务。

一、了解对智力障碍学生常伴有的心理问题和矫治的方法

特殊教育是指对那些需要的教育的学生而言的,广义的特殊教育的对象包括视力障碍的学生、听力障碍的学生、智力障碍的学生和肢体障碍的学生的教育。而我面对的特殊教育学生是属于智力障碍学生这一类的。有智力障碍的英语特殊教育的学生后,教师首先应了解一般智力障碍学生常伴有的心理问题和矫治方法。

智力障碍学生心理问题:

1、情绪问题:

(1)抑郁情绪:由于弱智儿童社会适应困难、学习能力低下,他们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挫败,特别是自尊心较强的轻度智力低下及随班就读的弱智学生,因为经常处于失败的处境中,长而久之就会产生抑郁情绪,常表现为敏感、合作性差、不安、闷闷不乐、自卑、孤独感,还有些产生厌倦情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想上学;有的则会影响饮食、睡眠,产生头疼、疲劳、乏力等生理异常表现。抑郁情绪在性格内向的弱智女孩中常见,弱智儿童不善于、不愿意向他人表达内心的想法与烦恼,也是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之一。

(2)害怕情绪:正常的害怕情绪在个体成长和经历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使个体避开可能存在的危险而保护自己。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也有害怕情绪,但智力低下儿童对事物害怕的程度与广度要比正常儿童高得多。弱智儿童往往对那些超自然的现象或者动物表现更为害怕,比如蜜蜂、壁虎、危险、鬼或是一些怪异的东西,从而产生强烈的情绪惊恐及回避反应;重者则产生恐怖情绪,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与社会功能。

(3)发脾气发脾气是指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自我受挫时出现又哭又闹的表现,这在正常儿童中也可出现,但主要常见于正常幼儿,而在弱智儿童中较多见。弱智儿童由于身心发育迟缓,当自我愿望遭受限制时,常常会以发脾气的方式来发泄,不管时间与地点允许否,出现大声哭闹、喊叫,坐在地上不起来、违拗,甚至打滚、自伤等过火行为,常常无法劝止,一定要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后才肯罢休。

2、行为问题:

(1)多动、注意力缺陷:弱智儿童大脑发育迟滞,自控能力差,大部分都表现有注意力缺陷,也有部分伴有多动,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不能长时间地将注意力指向某一事物,特别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容易分心,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做事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弱智儿童甚至连3、5分钟的不开小差也难以做到。伴有多动行为者,则上课时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手脚不停,不能静坐,喜欢多嘴,常常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课堂学习。

(2)退缩行为:退缩行为在学龄前期正常儿童中也较为常见,但随年龄的增长而好转。而较大年龄弱智儿童特别是程度较重学生也常表现有退缩行为,如胆小、害羞、低头、说话声音小、不敢与人交往、害怕见陌生人、害怕去生疏的地方、过分依恋亲人等,有的则采取面墙独处、躲避等方式。

智力障碍学生心理矫治方法:

特殊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特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沟通,而正常人也常常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使得特殊学生常常处于一种封闭、半封闭状态,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作为特殊学校的老师,在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走进这些孩子们中间,帮助他们疏通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

1、老师应尽量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特殊学生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人格特征及优点特长。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走进这些特殊孩子中间,了解每个孩子的优点,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真正尊重每个孩子独立的人格,并在不同场合认可、赞扬他们身上的优点,以及对集体的作用,让他们感受“自己是集体的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2、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促进特殊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特殊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对其教育方式的特殊性,既不能像普通学校那样开展课堂式的讲座来进行心理辅导,也不能开设心理咨询室等待学生主动来咨询。我们只能针对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或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或感知、目睹具体事实后,在产生具体的经验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讲清问题利弊,疏导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灵活地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辅导,引导学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向健康的心理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结合学生实际,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及时搜索有针对性的事例,有教育意义的案例,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活教材,而避免宽泛空洞的说教,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采取学科渗透,融会贯通的方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身边已出现的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学科互相渗透的方式,抓住一切时机,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为一项首要任务。在英语课堂上,通过课文中的人物事件、学生的表现以及他们在课堂上取得的点滴进步来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自我心理、学习心理、人际心理、合作心理、生活心理、认识心理、创造心理、成功心理、品德心理等九种心理,并采用学科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课堂上都能获得不同的心理健康发展。长期的社会实践证明,人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家人、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音,不健康的心理则是家庭、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对于特殊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则显得格外重要。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探索研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4、心理辅导家长、教师、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平时对待弱智学生都可采纳“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原理方法进行多方位辅导即多支持、鼓励、接纳、安抚,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加强他们的认知能力,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稳定的情绪,促进发展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应把生活自理、适应环境,交往合作都渗透到了英语教学中来。

二、观察与分析对所教特殊教育学生的言行

现代认知心理学在批判继承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学派的基础上,对人类认识活动及其教育作出了新的解释:人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的被动实体,而是有选择地获取和加工环境刺激的主动实体。这一系列的观点使我深受启发,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怎样教,还应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心理。

教师必须将教学看作是一种“环境的创造”,而不是“组织起学生的特殊认识活动”。教学就是创造相应的条件,从而得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动、激化、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可见,优化弱智学生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尊重弱智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且结合他们自身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实施“问、读、说”等一系列心理重建过程,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饶有兴趣地学习英语。

面对有这种学生的班级,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其是智力障碍而对其放松要求,又不能要求其完成其他学生同等的作业任务,同时,又不能让其他同学知道其是智力障碍,给他造成更多的心理压力。在教学实践中值得每个担任特殊教育的教师的深思。柯克和加拉赫认为:中重度弱智儿童的教育目标主要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与邻近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发展在家庭中或有保护性工作环境中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依据(纲要),以生活为中心,关注有智力障碍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应花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

三、进行个别辅导并在课堂中渗透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核心人物,学生被动等待着启迪,这种师生关系是支配与从属的关系,学生处于被告诉、被教导、被管理的地位,被迫参与教育活动,主体的地位得不到落实,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

在实际教学中,在学生面前,首先要把智力障碍学生当做智力正常学生来进行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又要进行适当的转换成能完成的任务。在课堂上,我总是让积极举手的特殊学生第一个回答问题,而当其愿意回答课堂提问时,总是选择较易的题目,而且得到其他同学同等的鼓励,并没有让其或是其他同学觉得其智力存在问题。在作业辅导方面,我也总是在辅导过其他几个学生以后,花更多的时间单独辅导,而且对不能完成的任务进行适当的转换。对连26个英文字母的书写也是歪歪扭扭的特殊学生,只要学习态度还算端正,就充分肯定。面对这样特殊的学生必须给予他特殊的关爱,在实际教学中,我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成长的关注。有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学期的总结性评价中,英语成绩有所提高。使我增加了对他们的英语特殊教育的信心。

四、对英语特殊教育教学的自我反思

自我反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心理品质,它指向自己的内心,有盼于修正自身的行为,创设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从教育的功能育活动在人类的生存和延续、知识的传递与发展、创造力的挖掘与憋:挥中承担着重大使命。作为教育活动重要角色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反省、剖析、调整教育观念和方法,反省自己思维方式,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检验自我的心态和行为,使教育效果不断提高、教育境界得以升华。从教师劳动的特点来讲,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与其它劳动相比,它的对象具有主动性特点。我们不能忽视残疾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更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特殊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上,使学生个性和主体性得到发展并成为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的角色应变为他们的支持者、指导者、合作者。

1、改变教育观念,积极自我反省。

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又是英语教育活动中师生互动的重要的一半,是学生主动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教育只能在学生身心愉快、精力集中的时候,能达到预期效果。教育成果的最终体现是学生吸收、运用、创新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了多少。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没有师生互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内化,学生的主动发展是难以实现的,这使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生活的愉悦,不能主动规划自身的发展,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教师在理解学生和反思调整中,才会以学生为主体来考虑英语教学方案,以使师生都在愉悦的心境下学习和工作。

2、倡导相互合作,实施教学民主。

英语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实验证明,不同师生关系的模式,对教育过程及效果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关于专制、民主、放任三种类型领导的研究。其结果是,在民主型领导作用下,成员之间的友好性和集体参与的程度、组织程度及效率都为最高。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勇敢地放弃权威态度,营造民主、合作的学术氛围,以培养他们对自身努力的肯定和信心。教师放弃操纵者、主宰者的地位,恰恰是教师自信、勇敢的表现,它一方面体现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恰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形成民主、接纳、友善、合作的健康人格。自助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即倡导这种教学民主,注重发展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现代意识,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努力达到彼此尊重、情感融洽、心理认同、相互信任、彼此期望的理想的健康的境界。

3、注重激发潜能,赏识学生优点。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教师不能以刻板的印象和经验性的认识为依据,来判断学生将来的行为。

我发现即使在弱智学生中,老师喜欢的学生敢于接触教师、愿意和老师交谈,而相对智商低的学生则不敢。当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就有意创造成功的机会,让那些智商低、成绩差,适应能力明显落后的学生也感到老师的关怀,特别实干受到自己的成功,于是,很多学生都乐于与我交谈了,从他们的神态中,我读到的是被重视后的欣喜、是对自身潜力的发现、是受到赏识后的愉悦和再创造的渴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方面的需要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两大层次,而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级的心理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潜能是人所具有的极其宝贵的内在价值,我相信,我们弱智学生也有自己的潜能,也有这样的需要。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每个学生都具有天赋的潜能,这些潜能是学生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它是相对于学生已经表现出来的现实发展水平而言的,教育在使学生多种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

只要有信心,不断创造各种条件,为特殊学生发展可能的实现提供各种机会。我们的这些学生总有一天也要走上社会,对自我的发现水平、对英语潜力的挖掘程度、对英语能力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我们不能让学生垂头丧气地、带着对自我的否定、带着对学习的恐惧和厌恶走上社会,不能遏制了他们今后的进步愿望和信心,不能扼杀了他们英语的潜力和创造力。赏识生命、赏识个性、赏识进步,将使人人心灵舒展、潜力迸发,这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心灵课程。

时代在发展,教育要改革;学生在变化,教师要反省,这是现实的需要和不争的事实。自助教育是立足特殊学生怎样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的教育,无论从心理角度,还是从劳动特点、时代要求来讲,要构建自助教育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具备自我反省精神。只有反省自己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只有具备剖析自我的勇气,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创新的需要,才能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超越,才能便教育改革得以实施、便教学民主得以实现、便尊重学生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