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教育科研论文十篇小学教育科研论文十篇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06:49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篇1

但是,我们也发现“校本教育科研”领域中的“浮躁”、“跟从”、“虚空”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明显。也许是由于受社会其它因素的影响吧,中小学教科研自身的价值及广大教师教科研活动的价值趋向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因而学校教科研工作失去本有的严肃与“宁静”,表现出科研缺少针对性、创造性、操作性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中小学校本教育科研究竟该如何定位?如何使学校校本教育科研更趋“实在、管用、有效”,使之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挥应有的、正确的引领和促进功效?这必须引起广大实践工作者的正视和反思,也需要我们缜密思考并认真解决。

一、在启动和组织“校本教育科研”的动机上,必须淡化“功利”

学校启动和组织教育科研必须先端正并明确目的。中小学校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学校教育发展或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代表性的三个特征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也就是说中小学的课题研究必须从身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来选“题”,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找“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命“题”,从教师自身课堂实践的矛盾冲突中定“题”。只有这样,教师在科研实践中才能渐进生成先进的教育思想,形成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才会使中小学教科研充满生机与活力,并在符合“科学性”与“方法论”的前提下学校的科研氛围日趋浓厚。

事实上,目前学校教育处于一个确实需要实践工作者研究的阶段。有好多实践性的问题应该说大家都了解,但却都不知道怎样去解决。比如择校问题,学生早熟“交友”、盲目追随偶像、考试,还有学生发展性评价方面的问题等。但中小学校又不同于专门的教科研部门,广大教师更不同于专业教科研工作,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走专业化研究的路子。但是教师却有自己的“别一天地”,有自己教科研的独具优势——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学校生活,富有个性的成百上千学生,以及由此所构成的绚丽多姿、目不暇接的教育风景,还有那年复一年常见常新、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活动,以及由此积淀并内化的丰富而厚实的经验体会和感受体验。这些都为广大教师投身教科研的活水源头,也为学校教育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基点”。“雾里看花”或“玩空手道”,是万万不能的。教育科研本身也有其“严肃性”,不容世俗的“功利”化。学校教育科研必须淡化“功利”色彩,切实从实际需要出发,把校本教育科研定位于“实在、管用、有效”上,具体的教科研工作都要在前提下启动并组织实施。

二、在主攻方向上,要避免“跟从”,注重“创新”,选取“校情”中的热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中小学教科研的基本任务是解决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教育实践”是中小学教科研课题的主要源泉,也是一线教师研究的重点。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研究,应该具有“校本”、“师本”特征。我们如果就学校及教师本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归类,找出共同特点,再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其进行修正、提炼,去伪存真,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各学段的中小学,既有它的共性,更有各自的个性。正是由于各校独特的校情,才使“校有特色”成为办学者努力追求的目标,这方面的研究就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教科研只要致力于从学校教育教学的表象出发,并引发进行一些较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和研究,有计划地进行问题筛选经验提炼资料寻疑现状分析意向转化,这本身就是“创新”。

要重视从“弱项攻关”和“强项冒尖”两个维度来确定研究的主攻方向。“弱项攻关”就是要针对学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明显薄弱点引导重点研究,全力攻关力求有所突破,由弱变强;“强项冒尖”就是对已经显示出来一定优势或具有较大潜力的优势项目,通过专题组织研究,予以重点强化,使之成为代表学校乃至更大范围产生名牌效应。教科研的选题往往反映整个研究的价值,引导着研究的方向,也制约着教研工作的程序和方向。尤其在“走进新课程”以后,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教学方法的择善而从,师生关系的重新确立,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趋势等无不是课题选择的“源头活水”。

三、在教改过程中,要做好“生成过程”资料的积累、记录和整理

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改过程要重视探究,注重教改的实效。首先要弄清“基本概念”及教改的范畴,其次要注意“材料的积累”。一个课题的实施乃至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更需要自身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磨练的过程,哪怕是实施中的失误与偏差也是很宝贵的研究成果。因此,在专家论证、名师指导后的“操作过程”、“自我练兵”更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只有扣住“研究内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才能使教科研方案的假设及成果浑然一体。否则就会给人以无本之木之嫌。教科研的实施,是一个从假设到验证、再到推广,或者是调查分析、经验概括、实施推广的过程。对广大教师而言,就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过高地企求自己的某项研究能解决系列重大的所有问题。我们研究思考的过程,也是自身渐进提高的过程。起码可以使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得到提高,这种潜在的积极效应往往影响久远、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讲,广大教师关注教改过程及资料收集、记录整理,这与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同样有意义、有价值。

四、在认定和评价教科研成果时,谨防“虚空”,关注“实效”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的主要是“应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并在应用中再进行研究、改进和发展。课题“研究”并不是主要为了结集论文、展示成果、获得奖项,而是为了积淀经验、形成反思,提升理念、形成规律,并加以总结、推广。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应是:研究中小学教育问题,其成果必须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而获得,并对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社会价值,甚至对教育科学发展有一定学术意义。这样的研究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当然成果成熟度的要求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用理想化的成熟度标准去衡量不很成熟的中小学教师科研成果,就会挫伤实践者的积极性。我们还要注意鼓励涉足于科研的教师的坚定信心。

中小学教科研成果的评价认定,我想除了对课题研究本身的成果的认定外,还应该包括对学校教科研机制状况的评价认定。我们有必要关注学校是否形成有效的教科研机制。学校要在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引导教师志愿参与,倡导教师及教研组间的合作竞争方面做工作。要通过机制创新以激励、塑造、发展和凝聚教师在“研”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求真效。要倡导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专家、教研员结成研究共同体,学校部分教师之间结成研究共同体,在形成浓郁学术氛围上下功夫,这才是中小学教科研的真正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浓厚“校本研究”的氛围,实现“科研兴校”的宏伟目标。

五、教改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力戒“依葫芦画瓢”,要学会变通、合成和更新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项研究成果的完成,不是终结于研究结题报告或得奖。而更要看重该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否能得以推广应用并转化为学校或一定区域的教学效益。离开了成果推广和转化为效益这一环节,教科研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和存在的实际意义。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目前必须重视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变通”。我们对好的教改成果不能依葫芦画瓢,照办照套,即使是纯粹本地区本学校的成果,也会因人、因时变迁、由外部环境变化而难以适应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现在可行吗?二是怎样变通更可行?我们要把变通贯穿于教改的始终。

二是做好嫁接与合成。教改过程是一个灵活度大、综合性强、变量多的动态过程。要比较精细地做好相关成果重新嫁接与组合的工作,不断适时地调整、补充与完善。

三是创新很重要。在课改实验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同类型课题别人的教改成果突然又给人产生耳目一新的启发,自己又产生一种创新的灵感,并引发了对相关其它问题的研究兴趣;或者有时觉得自己的教改实践又遇到了全新的问题或障碍,与原来的设计方案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潜下心来苦心钻研,或许通过审视自己设计好的教改课题,在重视认识、反省后,觉得有充实、完善的可能,这就必须进行关键性改进,也许会使教改更趋科学。总之我们要关注自己教改的改造、创新,这更有利于落实“实在管用有效”。

六、谨防“科研热闹非凡,课堂教学老套不变,教学质量原地打转”,倡导教师要“能教善研会研”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某些学校说:“科研教研热闹非凡,课堂教学老套不变,教学质量原地打转”。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因为教学科研的内容、教研方式与教学实际“两张皮”所造成。中小学广大教师要直接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可能也不应该走专业研究者的路子。务必要把“教学、学习、研究、推广应用”有机结合。这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是教师的中心任务,而教科研相对次之。同时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又是科研的主阵地,如果离开了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教科研成为无本之木。教师要牢记“教为主,研为辅,研为教服务”,不能只教不研、一味苦干,更不可以研代教,因研舍教。倡导中小学教师要能教、善研、会研。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篇2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是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点)课题指南的研究方向和选题范围,经过投标、评审而批准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1年9月15日下达了立项通知书。(课题批准号FHB110067)此次论证会,就是按照全国教规办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而召开的。

应邀出席论证会的课题评议专家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研究员,北京市考试研究院副院长臧铁军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饶杰腾教授。

出席论证会的有关单位领导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学科主管徐美贞副研究员,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燕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艺术》杂志主编、课题组副组长郭海燕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校产办主任、课题组法律顾问程振勇律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社长陈鹏教授。

课题组学术指导、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赵明,课题组副组长、各地区指导中心主任江苏省教育厅教研室朱芒芒、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胡廑、内蒙古教育厅教研室田万隆、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王来平、黑龙江教育学院孙雷、山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张伟忠、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何立新、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邓危及课题组副组长兼秘书长、《教育艺术》常务副社长、《语文导报》副总编刘桂英等到会聆听专家评议。到会聆听评议的还有课题核心研究员孙廷锋、王金华、王炳新、何文宏、付立金、梦阳、王绍礼、范效彬,等等。正在北京参加校长部级培训的部分中小学校长也出席了论证会。论证会由课题承担人、课题组组长、甘肃省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景民主持。

论证会开始后,首先由全国教规办学科主管徐美贞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接着,由评议专家组组长田慧生主持评议。课题组副组长朱芒芒报告课题方案。评议专家对课题设计进行充分论证,并发表了评审意见。

专家们认为,“‘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少教多学”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教育本真的回归。它不仅指向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与课程改革的精神高度一致,而且完全符合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和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抓住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问题,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摸索“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必将会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上是有价值的,在理论上也有长远的意义。专家们还认为,本课题的研究实际上是挑起了一副重担。因为,几十年来,历经多次教学、教材及课程改革,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与我们追求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专家们建议,要认真地学习语文教学的科学理念和优秀传统,认真地研究课程改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及教训,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找准研究的起点,明确研究的目标,在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坚持正确方向,去探索符合语文学科教的规律和学的规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专家们指出:课题研究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方案设计合理、有序,研究内容比较全面,研究方法适当,研究团队力量雄厚,保障条件可靠。

针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这些问题包括: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及要素应有明确的界定;要清晰地梳理出研究的顺序、过程、路径及效果检测标准;要把研究聚焦在“少教多学”策略、方法的操作体系和评价体系上,给予教学活动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队伍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篇3

1人们的认识有误。过去许多教师包括一些领导,认为小语教法,不就是讲怎么上小学语文课吗,没有多深的理论知识,不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能上小学语文课就能上小语教法课。三级师范时,小语教法是作为中师语文教学的一个附属品,很少有专职教师,绝大多数是语文教师兼教,语文教师如果不重视这门课的话,就不会花许多精力去研究它,有的教师还不愿意教。由于语文教师不愿意教,而这门课又不得不开设,领导们就从小学调老师来上这门课,小学教师一时又无能力去研究这门学科.所以小语教法学科的教师水平就参差不齐,学科本身也无法快速发展了。

2小学语文教学法真正被人们认为是一门学科的历史较短,我国虽然有长达二千多年历史的母语教育,有许多教育论述,但大多是论述学法的,论述教法的很少。若是从上个世纪30年代黎锦熙的《新授国语教法》起,算这门学科初步建立的话,至今也只有6o年左右的时间,而真正把它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并进行一些研究应是从1978年开始,由于这门学科研究的历史短,就有许多理论问题亟须解决。

3.小语教法学科研究发展缓慢也与这门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的性质有关。小语教法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又具有语文和教育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要研究它,研究人员必须具有教育理论和中文专业知识。目前有许多教育理论家在研究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又附在了语文教育之内,有些专家的研究注重了学科的理论性而又淡化了它的实践性,加强了教育理论而又忽视了它的语文特征,因此小语教法学科的研究深度不够,发展也较慢了。

由于它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研究的历史又较短,目前还没有这门学科的专家委员会,我们这个小语教法研究中心是隶属于教育学会。即使小语教法的研究专家其水平如何之高,理论研究如何之超前,他都要面临现实生活中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例如评申高一级职称,如果你的主要研究方向仅是小语教法的话,可能就会很难评上高一级职称。因为把你放在中文系列评定,你的研究成果好像是属于教育学系列,不属于中文教师专业细化范围,中文专家教授就不给你审评;若是列属于教育学系列,你的研究成果就好像没有教育学专家那样专业化,会被认为你的研究水平不高,这就是小语教法教师包括所有学科教学法教师现实尴尬处境。因此绝大多数教师必须做其他的专业研究,或者是把小语教法的研究作为一种业余兴趣爱好而已。这种尴尬现况又如何能够提高小语教法的理论研究,推动其发展呢?

随着教师教育的向前发展,小语教法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一门专业课程,必须得到加强,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小语教法的研究必须深入、发展、提高。要想使小语教法的理论研究得到尽快提高,可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国家应尽快成立一个学科教学法学会,小语教法研究应隶属于这个学会之下,以加强学科教学法研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促进其学科的理论发展,更好地推动教师教育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篇4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支撑,任何一种职业成为一门专业的核心都有其赖以存在的学科做基础。步入大学行列的小学教育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程,在专业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重大缺陷,即缺乏支撑其自身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这必将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围绕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核心问题、关键所在作一初步思考。

 

一、明确学科建设价值: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提

 

学科建设是大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重视与加强学科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在目前的初等教育研究领域,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学科建设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学术界也难以听到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声音。这样,明确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就成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与必要条件。

 

(一)有助于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角度看,专业是以学科为背景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分类方式,专业建设需要学科建设支撑。但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十年建设缺乏相应的学科建设支持,这样,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深层的理论问题。

 

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索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能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学复合型小学教育工作者”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分科选修的“2+2”培养模式;二是“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基点,为21世纪的小学培养高层次优质、合格的科研型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特色鲜明”为培养目标的“分方向”培养模式;四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小学师资”为目标的“2+大文大理”的培养模式。

 

一定意义上讲,这四种培养模式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现实的小学教育需要、办学机构自身的现有优势与经验,相比而言,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审视这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达不难发现,定位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并不明晰。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是建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建构。不仅如此,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其他主要方面,如专业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也都需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支持。

 

(二)有助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是由中等师范学校、专科学校升格与师范大学合并形成的,虽然形式上完成了向大学的转化,但在文化层面上还主要为中师文化,如教师注重教学技法、教学操作,缺乏学术意识、科研意识与能力,学术氛围淡薄,等等。这种状况难以胜任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因而必须要进行文化的改造,使之大学化。

 

初等教育学院文化的大学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正确的理念、有效的措施与长期的努力。在文化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传承中师文化的精髓,又要突破中师文化的限制,其重点是培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精神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而学科建设恰恰是大学文化精神集中而具体的体现,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因而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将促进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三)有利于推动初等教育学科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我国初等教育学并不是教育学中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那么初等教育学科能否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呢?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肯定性论证。如谢维和教授从学科涵义的角度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

 

他认为学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内部具有一整套概念、范畴、原理,内在联系非常密切,具有自己的逻辑体系的学科;另一类是以现实生活中某一领域作为其学科基础,不同类型的知识运用于该领域,并形成稳定的联系,具有其核心价值、核心信念、核心理论的学科,如环境、教育、生命、海洋等学科。从这个意义上看,初等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有学者从历史、现实和学科自身发展三方面求证了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

 

初等教育学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不仅取决于逻辑的论证,而且还有赖于其自身的建设。由于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仅有短短的十年,这期间集中探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问题,学术论文相对较多地集中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有关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论文却屈指可数。因此,要通过重视与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推动其独立为二级学科的进程。

 

二、建立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

 

建立初等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所在。其中,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等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着力研究这些基本问题。

 

(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学科建立的标志之一。初等教育学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其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小学教育是初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小学教育是对小学儿童简单的读写算基本技能、生活经验和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小学教育的特性主要在于“奠基性”与“方向性”,即为人的发展奠基,为人的发展确定方向。

 

正如朱小蔓教授所指出的,小学教育是为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进行的非定向、非专门的教育,是为社会所有行业培养人才打基础。它的知识、技能不是为了选拔、升学、择业,而是尽可能为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谢维和教授认为,教育的两大功能,一是让孩子转变,从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转

 

变成成熟的人,适应社会的人;二是把握好转变的方向。在中学、大学阶段,方向性体现在转变过程,而小学阶段的转变性体现在方向性上。可见,小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专业的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性。

 

小学儿童与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学研究的两个基本点。小学儿童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小学儿童的生命成长有其自身规律,小学教育要遵循小学儿童生命成长规律,并实施他们可接受的教育,确保他们成长的方向性,这是小学教育的特性所在,应建立与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理论。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另一主体,是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直接影响者。

 

一定意义上讲,小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小学教师专业的特性。小学教育是不同于中学分科教育的综合教育,小学教师专业特性也就体现为综合性,因而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以综合为主,并有侧重。从现实情况看,制约小学教育的关键不是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而是他们的文化修养与观念,所以培养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点。顾明远教授认为,以往中师培养重视教师的技能,相对忽视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

 

(二)研究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是对学科本质属性及功能分类的界定,是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学科体系的结构、层次和构建学科体系的方法,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它同时也是一门学科是否独立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理论上讲,一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可以从纵横两个向度来定位。

 

所谓纵向定位是指将这门学科作为其上位学科的分支之一所具有的性质;横向定位是指在本门学科的学科群中所处的位置。据此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也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定位。初等教育学既具有理论学科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学科的性质。从现实的角度看,初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到底是怎样的,还需要初等教育学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丰厚的学术资源和遗产。从教育史上看,近代以来许多中外著名教育学家大都始于对小学教育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普通教育学理论。顾明远教授认为,建立初等教育学科必须以教育学为基础,初等教育学科大部分基础理论来自于教育学,但还必须要认清小学生的特点。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要依据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来探索自身的规律。

 

朱小蔓教授指出,小学教育是以问题为本,以工作对象为基础,回到问题的整合性去解决问题。因此,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三)探索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的构建是学科独立、成熟的重要标志。学科体系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潘懋元教授曾指出,高等教育学可能有三种相互联系的不同体系,即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也如此。其中,基础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基础理论研究是建立和完善学科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初等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建立在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三个立足点,一是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科基础,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都应建立在此基础上;二是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建立学生理论;三是养成教育理论,小学阶段主要把握儿童转变的方向性,把转变体现在德育、养成教育中。这三点构成整个初等教育学科的支撑与核心理论、核心信念、核心价值观念,要在这三个基础上整合建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

 

关于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或学科群的确立,借助教育学学科体系或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以小学教育的自身性质而言,主要内容有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社会学、小学德育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体育学、小学艺术教育学、小学管理学,等等。

 

构建初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视角可以是多方位的,其中,立足小学教育自身发展逻辑,直面小学教育实践是两个基本方面。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克服简单移植普通教育学的框架、模式或其他学科结构体系而缺乏自身独特性的研究思路与做法,而应积极探寻初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边界等,形成本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与独特学科体系。

 

小学教育实践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源泉之一。目前小学教育实践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在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困境与挑战,这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当代研究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回应的问题。所以回到小学教育实践中,了解当代小学,直面小学教育的现实问题,以“问题研究”为一个主要向度,研究现实的小学,总结、提炼小学教育的经验,注重揭示小学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是构建初等教育自身独特学科体系的主要途径。

 

三、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其关键所在。目前,从我国各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教师总体情况看,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较弱,这反映了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意识与能力还比较薄弱,也是制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就成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明确学科建设内涵,增强学科意识

 

对学科建设,学术界有着多维度、多层面的理解。从学位点建设角度看,主要指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从一门学科的角度看,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概念体系、逻辑体系、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问题。从学校的角度看,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简言之,学科建设涉及学科体系的建设、学术队伍的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建设。

 

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是其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

 

但目前,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比较薄弱。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历史很短,自1997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增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至今,仅仅十年的历史;二是作为大学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由中师等一些专科院校升格而形成,虽然在形式上成为了大学的一员,但在实质上还没有完成大学化。三是到目前为止,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缺乏学科意识,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则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因此,初等教育学界应加大学科建设的宣传力度,明确学科建设的内涵与价值,营造学科建设的气氛,增强教师的学科建设意识。

 

(二)造就学术带头人,组建学术梯队

 

学科带头人是学术梯队的组织者和“领跑者”,选择和造就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又要重视自身的培养。目前而言,还需要吸引有志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教育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人员投入进来,同时在初等教育科学建设的过程中培养、造就其各学科方向的带头人。

 

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学术梯队是学科建设的组织保证,也是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组建学术梯队时,需要考虑梯队成员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使之更为合理;需要整合院内外、校内外的人力资源优势;需要培养年轻的学术骨干力量。

 

(三)以科研带动,以学位点为平台

 

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需要以科研来带动。相比而言,初等教育学院教师的教学意识比较强。教师比较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注重教案的写作与规范,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教学活动等,这些是中师的良好传统,需要发扬。但作为师范大学的成员,教师的学科意识、科研能力则必须加强。一定意义上讲,将小学教师的学历培养由中师提升为大学,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培养小学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但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需要通过真实的科研过程才能增强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为此,初等教育学院应制定一系列向科研倾斜的政策,鼓励、支持教师申请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产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创设一系列的有效方式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其中初等教育学位点的创建是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研究生的培养,既可以为本学科培养专门的人才,又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初等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问世。通过学位点的建设,强化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凝练学科方向,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

 

(四)借力而行,加强横向合作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借鉴多种学科建设的经验。无论是已经成熟的学科,抑或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还是正在起步的学科等,其中,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最为值得借鉴。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说过,当一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的学科,将这些学科中的宝贵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不得要领的。当然,学科借鉴不等于简单的知识移植或想当然的理论演绎,借鉴也不能代替自身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通力合作。虽然已有学者呼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但“孤掌难鸣”。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赢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需要聘请教育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为顾问,建立兼职专家库,不定期地开展专家咨询、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等活动。依托现有的小学教师委员会等学会,将初等教育学界组织起来,制定初等教育学科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制定方案、提供条件;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并应持续下去,推动全国性的初等教育学科建设。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篇5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

1.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及其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素质诉求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小学教育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又是根据小学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及其对小学教师的要求确定的。因此,研究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及其课程改革方向。从2001年开始,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项改革的八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培养目标。其中谈到德育目标时强调热爱祖国,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国情,要有责任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主、自律,具有团结、合作与协调的能力等。谈到智育目标时强调培养学生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和读写算基本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基本劳动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这次课程改革以空前的力度和崭新的面貌令全社会关注。在课程目标上,它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课程结构上,要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在内容选择上,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在课程类型上,新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课程评价上,要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无疑,它对现行课程与教学体系将产生巨大冲击,对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设置小学教育本科课程时,必须充分了解新的小学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真正从课程设置中体现未来小学教师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

2.未来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直接依据未来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国外有人曾做过专门研究,认为未来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13种素质:(1)能够诊断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障碍;(2)可以诊断学生的心理问题;(3)擅长课程设计;(4)能够充当媒体资源的咨询顾问;(5)能够提供资讯、学习资源;(6)是团体工作的专家;(7)善于团体沟通;(8)能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独立学习;(9)必须是学生未来社会技能发展的辅导者;(10)是客观公正的评价者;(11)必须是公共关系的专家;(12)必须是社会工作者;(13)必须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1]。而wa-sylCajkler等认为,作为一个小学教师,第一,他(她)应该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自己保持对工作、任务的压力而非勉强工作;师生之间互相帮助时双方都感到舒畅;师生争取与外界的人接触而不局限于与学校的人打交道;让学生知道教师本人也像他们一样有喜怒哀乐。第二,他(她)必须善于驾驭所教的班级。第三,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第四,善于组织课堂教学[2]。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多年来对小学教师的观察了解,我们认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种素质的养成。

其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根据小学教学的特点和时展对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应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不仅对某一学科的教学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能胜任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不仅具有琴棋书画的基本技能,而且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独立开展课件制作,能指导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师更容易迎合小学生的心理,有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

其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善于改革的教育创新能力。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教育创新精神和善于改革的创新能力,要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又不盲目照办他人之经验,学会把他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移植”到自己的“土壤”中,重新栽培,创造出最适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应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教育创新精神,打造教育创新能力。

其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与中师、大专学历层次的小学教师相比,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通过四年大学教育,大学生具备了浓厚的科研意识,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熟悉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成为知能并举、教研兼长的研究型教师。

二、教、研、训、习一体化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构想

自从20世纪60年代斯滕豪斯提出“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这个命题以来,经过近50年的探讨,有关教师应有的素质结构,已经形成多种有代表性的范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合理的知能结构,而且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的反思意识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纷纷进行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并概括出多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譬如,3+1、2+2、3+2、4+1、4+2等模式。“3+1”或“2+2”主要在本科阶段做文章,是指学生入学后到各专业院系接受2年或3年的普通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教育,然后到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接受1年或2年的教育学科专业课程的教育,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3+2”是指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招收其他学科专业专科毕业的学生或在职教师,为其提供2年的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毕业时可获得教育学士学位。

“4+1”或“4+2”模式是指教育学院招收本科毕业并具有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或往届毕业生,为其提供1年或2年的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可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这些实践层面的探索与改革经验,为我们构建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就本科阶段的“3+1”或“2+2”模式而言,优势在于利用相对集中的时间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3+1”模式中的“1”去掉撰写毕业论文和实习时间,大约也就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学习教育类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并未得到实质性强化。“2+2”模式则明显削弱了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难以培养学生深厚的学科专业素养。为了培养知能并举、教研兼长的研究型小学教师,我们提出“教、研、训、习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想。其中,“教”指向于理论知识的获取,“研”指向于研究能力的培养,“训”指向于教育理念的生成,“习”指向于实践能力的习得。四者各有特定的目标定位和教育活动载体,又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四维一体指向教师教育最终要达成的目标。系统论是构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强调系统各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与整合。教、研、训、习活动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体系中也普遍存在,但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或对某种活动形式的关注度不够,或对某种活动的功能定向有失偏颇,缺乏一种整体观照的视野。提出教、研、训、习一体化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就是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用“一体化”有机整合的理念,把几种活动形式及其功能与培养目标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赋予这些活动新的内涵,并以课程与学分的形式规范下来,追求教育要素组合的最优化和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三、构建与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知能并举、教研兼长的研究型小学教师,将“教、研、训、习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贯彻落实到实处,必须对课程结构进行深入研讨和优化调整。这种新的课程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模块的课程。

1.基础知识类课程

基础知识类课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目的是为师范生从事教育工作构建一个宽厚的知识基础。通识教育课程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的能力,并以此促进学生的情感和理智的和谐发展。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课程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背景,借鉴中外优秀文化遗产,不断汲取人类创造的新成果,形成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具体举措有:以人文课程为主干,把“文化遗产”等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支柱;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融合;把各学科高品位、深层次的学术报告和系列讲座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方式。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指教育理论课程。首先,强化教育理论教学是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将来面对的主要是正处于个性发展关键期的小学儿童,这就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工作不一定需要过深的文科或理工科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大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应放在了解人的心理,熟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上。其次,强化教育理论有利于促进学生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增强专业发展的后劲,提高职业适应性。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由于专业特点的不显著,对职业适应性的要求更为突出。而建立在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基础上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迁移必然更容易,能够切实提供专业发展的后劲,有效提高其职业适应性。

教育理论课程的开设最好四年不断线,纵贯全程,不断强化学生的教育理念,夯实学生的教育理论基础。专业课程是体现专业方向的学科课程。那么,怎样打造学生的专业优势呢?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第一,课程教学计划实行学程分段、方向分流模式。在二、三年级或三、四年级让学生分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语文、数学、外语、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方向的专业课程。每个专业方向设置10门左右的主干课程,用600至700学时修完。如语文方向开设汉语通论、中外文学作品选、写作、逻辑、美学、文学概论、中外文化简史、人类与社会、儿童文学名著选读、文献检索与利用等。第二,实行主副修制。课程教学计划立足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副修制形成。两种方案都需要借助有关学科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需要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2.研究能力类课程这类课程包括研究方法、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等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研究规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教学研究能力。(1)建立科研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

“导学”关系。这种培养方式便于导师确切了解学生的研究兴趣、思维特点以及研究能力训练的进程,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2)实行课题立项制度。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课题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3)强化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期间,从选题到搜集资料,直至论文撰写、修改和定稿,指导教师要层层把关,加强论文指导力度。此外,还应对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实行奖励制度,对论文完成出色的给予奖励,对写作态度不认真、弄虚作假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严重的取消毕业资格。

3.理念引领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展开,具体形式包括中小学名师讲坛、教育专家报告以及本校教师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沙龙等活动,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育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此,应大力倡导学术自由,努力营造异质、多元、开放的学术环境。这种异质、多元、开放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大学成为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集散地,使不同文化在这里发生冲突与融合,使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这里得到互补和改造,不同的创新思想得到凸现与升华,不同的研究方法在这里得到综合与创新,因而使得大批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在这里得到熏陶、培养和提高并脱颖而出。

4.实践能力类课程

实践类课程包括演习、实习、见习、研习等活动形式,此类课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落实。

首先,开设微型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演习锻炼。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可按三条线设计:(1)“三字一话”训练课程,主要包括教师口语、说课、书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2)艺术修养课程,如音乐、舞蹈、美术、艺术体操、乐器弹奏、中外音乐作品欣赏等;(3)小学活动指导类课程,主要包括剪纸、篆刻、集邮、武术、泥塑、摄影、游戏、、插花艺术、模型制作等。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篇6

 

一、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

学校教育科研,即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或遵循教育规律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活动。

其要点是

1、在已有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即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这些内容大部分在师范院校中学过。包括教育学导论、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德育论、教学论,行为科学,美学,未来学。

这些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点,可以指导教育科研的方法,开拓思路。为怎样设计研究,组织实施。怎样总结研究的成果提供依据。

2、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主要是应用性研究,对象教育就是教育实事。一是理论,二是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目标),可以是教育的过去,教育的现在,教育的未来。把教育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应用性科学和实际教育技能,技术。如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才算是创新,怎样做才是素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等。(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德育人,因才施教,有四个要点:诚实,爱心,现代公民意识,良好习惯养。

案例1:张熊飞的“诱思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诱导学生经过思维。探索研究,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的。

案例2:邱学华的“尝试创新教学理论”的主要框架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认为尝试是一种探测活动,是为了解决新问题。以“尝试、研讨、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大地。鼓励学生“学会争论,在争论中合作”,其中心是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

案例3: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语文特级教师)情境教学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

情境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①、形真,即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见可闻,学生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

②,情切,以老师的真切情意去感染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教学成为他们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的过程。

③,意远,“情境教学”取“情境”而不取“情景”,其原因就在于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古人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情境教学便是顺应作者的思路,创设出意境深远的情境。

④、理寓其中,形象、情感、意境三者融为一体,其命脉便是内涵的理念。情境教学的“理寓其中”,正是从教材中心出发,由教材内容决定情境的形式。运用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是:形式上的新异性。内容上的生动性。方法上的启发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情境教学法从小学语文拓展到整个小学教育,甚至影响到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一种比较重要的教育思想。

案例4: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调查及教师素质培养目标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己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教师的素质和培养目标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毕业后留在济南工作的200名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就工作性质。继续教育、师范教育所学课程的适用性、师范教育的薄弱环节。毕业后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和进修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课题提出了新时期教师素质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科研能力等。

该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其研究水平在某些方面达到了省内同类课题研究的先进水平,尤其是本课题在新时期教师素质目标方面所做的一些有益探索,对理顺目前师范学校的办学思路。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转换等均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本课题在我省者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已达到领先水平。

3、学校的教育科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基本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即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运用到教育科学研究中形成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实验,经验总结、行动研究等。

4、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也是学校教育科研科学性和教育性的体现。即不随意性的,从提出研究目标(课题),明确目的。为实现目标有步骤有计划的去进行。

5、学校教育科研是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如探求学校教育各方面的未知,发现新规律,求得新结论,创造出更科学的新的教育方法如诱思探究。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研究。现在学校有很多问题,大家人人谈论的问题,(减负、素质教育、创新等)有的就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为什么学校要搞教育科研

(一)教师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教育科研是专搞研究的人做得事,我们搞不了。实际上是各有侧重点的。

专家学者运用科学方法,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探索未知,获得有价值的发现,是研究;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当事人,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加以总结、反思与改进,以建构自己的教育理想,创造独特的教育艺术,形成个人的实践知识,这同样是一种研究,而且是不同于前者,不能为前者所代替、更为重要的研究。

一个重在描述、解释教育现象,建构理论,一个直接指向实践,追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

一个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别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加以解读;一个置身于教育情境之中,在教育行动中研究教育。

每个教师都因为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活经历形成特定的“个人知识”。这种“个人知识”,“个人哲学”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教学、学生、师生关系的理解,对教育活动的意义、方式的建构。教师从事研究的过程便是他自己反思教育行动背后的“个人哲学”重建教育教学活动的信念,进而改进自身教育行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专家学者的研究所不能代替、也无法代替的。教育研究的专业化、制度化、课程开发自上而下,学校管理制度约束等,迫使教师成为别人研究成果的、专家课程、外在规范的照搬者、被动执行者,其教育行为背后的传统观念“内隐理论”、“个人哲学”得不到应有的触动与重建,难以适应教育革新的要求,以致于不少教育革新的方案写在纸上,专家的建议、理论工作者的设想在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的落空了。

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并不排斥合作)不宜用专家学者旨在构建理论的严格的学科规则,来规范教师丰富多样的个别化的研究之路,不能用专家学者的研究范式来排斥、否认教师反思型研究及其成果的价值、水准。近年来,不少教育理论工作者主动、自觉的到中小学去,参于小学的教改实验,与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合作研究,盖缘于此。教育史上许多优秀教育研究成果乃是理论工作者从外到内参与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师学生对话互动而共同创造的产物,是双方知识的共振与视界融合的结果,这其中当然离不开教师的主动参与。魏书生产生于教学,生存于教学。

教学是一项艰苦、细致、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作为一个教师,实际上我们天天在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的方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就是应用研究。(可叫自由由研究)。但存在问题是随意性在大一些,我们有时称事物性工作,天天忙忙活活,回头一看,又不知道忙了些什么。

2、有时看到别人论文时,自己都做过,想写可自己又写不出。这关键是自己积累少,没有掌握方法,方法掌握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搞清楚为什么这样做十分必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们天天做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每个人都要自信、果断。有实现自己计划的能力。我们有水平,有能力在教育科研方面拿出成果。

(二)学校教育科研的提出是对原教育教学工作规范。

1、国家重视。95年颁布的《教育法》第11条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30日,报道设立“青年教师奖”:各类人才支持项目中,强调教学科研并重,鼓励科研创新,体现教学导向的优秀人才奖励计划。

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研究”第十届年会在济南召开。

2、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各级教委和学校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从政府令到改革纲要都强调。从国家来讲,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从教委来讲,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从学校讲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从教师讲是提高自身素质,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必须学会教育科研。科研的目的是出人才,出成果,人才也是以成果来证明的。学科同样要以成果来证明。

 

三、课题的选择与确立

1、课题的特点,价值性(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尝试教育理论大家听后都可以重复实验)明确性。创新性、可行性。

2、课题的来源,重点是教育实践中来,学校、社会社区、教育信息的分析、比较,理论上等。如热门话题,现在的网络与教育的关系等。

3、选择与立项,研究的方向要明确,可行性论证,多看别人研究情况,把握进度与个人价值趋向的有机结合。(每年教科所提供课题)

4、制定研究方案,以书面的形式对研究思路进行描述。(一般有标准的申请书)

四、组织实施

开题,收集研究资料,(各类杂志,书刊物,对自己有利的论点都收集,注意标明引文出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学会生存;)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抽象概括出结论,总结研究工作形成科研成果,结题,

五,教育科研报告或论文的撰写

对教育科研的成果进行文字加工,以一定的形式(论文、科研报告)准确的表述和再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教育科研报告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

题目:要求简练、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文。

引言:交待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等。

正文: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条目,分门别类的叙述。防止引文过多,空洞无物。

讨论和建议: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表明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结论: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注意:

1、语言文字的规范。标点符号,格式,文字等。

2、防止空。大话空话多,名人名言多,少新意,少高度,少难点,重点。

只要留心处处皆文章。手勤、脑勤。

六、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推广与应用

七、学校科研工作的规范与管理

建立一种“借鉴超越”模式,从落后到追赶,从追赶到超越。先检查自己到借鉴,再到博采众长,然后凝聚力量,认定目标,到最后开辟捷径,直达目标。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篇7

关键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科研型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逐渐取消中等师范学校,小学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培养。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首先尝试开办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至今,本科小教专业已在全国100多所师范院校开设,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1年至今历经十余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充分印证在一线教育中好的教师一定是个好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这样开设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高师院校就面临着新的课题,即职前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

我国的本科层次小教专业是一个源于中师的高等教育新专业,它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①。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具有“双专性”,即具有一般师范专业的本科专业的共性、教师教育专业的个性和小学教师自身的特性。而本科小教专业和专科、中师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最大不同在于,专科、中师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是“教学型”的小学教师,本科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是“研究型”教师②。因此,培养“研究型”教师是我国本科小教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追求。

二、新课程改革视野中的科研型小学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师范院校及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要实现小学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必须为此培养科研型小学教师。

科研型小学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良好的教学技能,能了解自身教育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及时发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有过反思、学习、团队合作,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高师院校在培养本科小教专业人才科研素质方面的规格要求表述为:师范生掌握小学教育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并能创新性地使用现代小学课程与教学开发的策略和方法,了解有关的学科新成就和发展动态,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进行小学教育科研能力和技能。教育科研能力需一定的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作为基础③。

三、本科小教专业人才职前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途径

1.从意识上重视。长久以来,高师教育存在着重学术轻师范、重学科专业培养轻教师专业培养的倾向,对于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视不够。随着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提上日程,师范教育开始重视对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本科层次小教专业在高师院校中开设,几经实践和厘定,小教专业的定性、定位越来越清晰,在小教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上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在职后生涯发展中的核心能力是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小学教师最为重要的能力。所以,必须使小教专业师范生明确认识到教育科研素质在其职业的长足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小教专业师范生牢牢树立起教育科研意识是教育科研的灵魂的重要观念。

2.从知识结构上积淀。小教专业师范生要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必须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全面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小学教师要“多能”,这既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又是秉承初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定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自然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全面性,在知识方面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广,各个学科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兼通。未来的小学教师还具有“双专性”,一方面是学科专业知识要专,一方面是教师教育知识要专。这要求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努力学习,扎实牢固地掌握未来职业需要的主体性知识,即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牢固掌握条件性知识,即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3.从课程上强化。基于小教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类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师范生学会开展教育科研必然要以跨学科知识为基础对教育问题的研究。通识教育课程门类要齐全,内容要丰富,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要适当,使师范生既学到广博的知识,又立足自身有针对性的弥补、丰富。

中国教育的传统历来是以学科课程组织和实施教育内容的,师范院校也不例外,顺应当前初等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加强综合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不仅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要给师范生设置与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综合类课程,特别是综合类的教师教育类课程。

重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比如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德育论知识、教育管理类知识、教育科研方法知识等,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要以本地区的小学教育和本地区小学生的实际为生长点。

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产物④,它转化为师范生的教育思想和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实践类课程的实施一直是高师院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增强实践课程的实效性,通过切实开展教育见习、实习,教育调查,加强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从活动中锻炼。开展丰富的教育科研培训和讲座,建立科研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师范生进行课题研究,进行教育科研论文及成果评比,倡导教育科研导师制,让师范生参与到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中,由导师躬亲指导,师范生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在行动中完成积累,学会用教育科研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5.从评价上激励。健全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师范生行动的巨大动力。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激发师范生的内在动机,使师范生具有教育科研兴趣,树立起科研意识。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科学细化的科研评价制度,加强科研活动开展的监督和监管,进行周期性的评比表彰,将师范生的科研活动参与度和科研能力纳入学期、学年的评奖评优体系,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和条件从外部和内部激励学生从事教育科研。

注释:

①南京晓庄学院,晓庄试验: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初步探索[a].“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首届年会论文.

②四平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a].“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首届年会论文.

③申仁洪,黄甫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④[英]迪尔登.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J].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庞雪群,朱昆,庞晓晴.论新课程改革视野中教师的科研素质[J].学术论坛,2006.8.

[2]王昌善.论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谢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篇8

【关键词】小学教师;科研现状;问题;对策

一、乌市a小学教师科研现状

1、乌市a小教师的基本情况

乌市a小学处于乌鲁木齐城郊相接的地方,学校环境设施简陋。学生生源不足,目前仅有12 个教学班,627名学生,小学学生大多是农民工子女。师资队伍较弱,仅27名教职员工。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1人,占全校教师的40%,小学一级教师12人,占全校教师的46%,小学二级教师3人,占全校教师的10%。语文教师占了52%的比例,数学老师仅占有34%,音乐、体育、美术老师各占0.04%,而英语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目前还没有开设。

2、乌市a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情况

a小学课题主要集中在校级和市级课题上,能力较强的参与了自治区课题。a小学的课题研究层次分明,参与校级课题的老师占60%以上。可以看出学校教师对待科研积极响应。a小学有74%的教师发表了论文。由此能够看出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具备科研写作能力。问卷还显示:a小学教师93%是语文和数学课程的,而计算机、美术、音乐这些科目的老师并没有参与科研。

3、a小学教师科研态度

问卷调查显示有52%的教师是愿意参加科研的,而有17%的教师觉得参加科研完全没有必要。教师已经在思想上发生了转变,从经验型的教师开始转变为科研型的教师。当问及科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无影响时,82%的教师都认为科研对教学质量是有促进作用的。

4、a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现状

在调查教师课题选择和研究组织形式的情况时,能独立申报课题的人较少,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教育科研和选题,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也不理想,调查中77%的教师都表示缺乏研究方法的有效指导。很多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搜集研究所需的资料,不知道如何处理研究过程中的资料。在调查教师教育研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时,78%的人表示缺乏理论指导。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由于教学繁忙,几乎没有时间学习相关理论。对从事科研抱有一种害怕的心理。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科研环境差,科研资金有限

从学校来看,很少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和对教育科研的组织和引领,即使有该活动也多数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无上网条件,教育科研信息来源闭塞,学校没有图书馆,阅览室,为教师订阅的刊物寥寥无几,学校只有一台打印机,教育科研培训常常由于经费原因不能组织人员参加。经济匮乏成为农村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障碍。教师负担较重,时间有限,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三项工作就占了很大时间,除此之外还要担任班主任,管理员等兼职工作,还要应付各种检查,没有时间负担太重为a小学教师科研的一个重要的障碍。

2、教师科研集中在主课上,没有落实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技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养成。在调研当中我们发现a小学主课的教师参与科研项目较多,选题也很明确,尤其是语文组和数学组,而其他的副科像音乐美术这些课程,很少,究其原因是这些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和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面。在访谈当中,教师谈到,学生大多是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学生和家长的素质较低,开展活动组织活动较困难。教师和家长的观念都停留在追求升学率和片面的追求智育的状况,却忽视了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各种素质水平,让他们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3、教师科研意识日益增强,但研究能力较弱

调查也发现,大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强烈,但是并没有落到实处。由于缺乏教育科研的相关理论知识,有些教师不懂得教育科研是一个从选题、论证、立项、制定计划、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到结论形成、报告撰写、,不断探索和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和自己教学实际的科研课题。对教育统计学知识了解不多,对调查得来的结果很少用标准差、标准分、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这些均表明,a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理论知识与研究能力需要进一步充实与加强。

三、促进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对策

1、改善科研环境,加大经费投入

a小学科研环境较差,领导应给予充分重视,建立相应的资料室,以及在学校为老师们配置电脑,连上网络。使教师们可以及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a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需要有专门的经费及课题管理。因此,a小学应建立良好的科研管理体制,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科研得到经费支持,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避免教师被动参与他人课题的无奈,增加参与课题的选择权和自。

2、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科研定位

a小学是一所薄弱小学,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家长自身素质以及对孩子的期望都停留在应试层面,希望孩子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考上好的中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应更加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学科科研当中,多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培养一批科研带头人。在教学发展的前提上,德育、体育、美育也应该更上一个台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科研不仅要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同时也要涉及学生德育、体育、美育方面的发展。

3、规范引导,提高a小学教师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把教育科研知识运用于教育科研情境,解决相应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首先对a小学教师科研选题进行规范性指导,校方要加强对a小学教育科研的规划性和针对性,指导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进行选题,以解决教学问题、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其次,引导a小学教师科研方法的使用,a小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让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学会利用网络收集资料与数据,学会进行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处理,学会分析资料总结资料。再次促进a小学教师科研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加强网络平台的信息搭架,与专家搭架沟通桥梁,利于科研理论的指导。定期送教师进行研修。保证每一个教师都能接受科研理论知识教育。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篇9

关键词:文学教育理性缺失科学思维方法应用价值

文学教育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是指以文学为手段在家庭、学校与社会中所进行的教育,狭义的文学教育是指以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审美、思想、学识与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属于狭义文学教育范畴,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优秀教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而,师范院校文学教育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影响文学教育实践过程及其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新世纪文学教育研究现状与文学教育问题反思

21世纪初期,随着中小学与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文学教育”成为诸多学者和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对象,近十年来,关于“文学教育”的研究论文与专著有近2000篇(部),这些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关于文学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平原《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河北学刊》,2013)、鲁定元《文学教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与温儒敏《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等。这些研究对文学教育的内涵、性质做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文学教育的基本范畴,即以文学作品(文学“读本”)为核心,以哲学、历史与社会学知识为拓展,将审美教育、思想学识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与文学教育相结合,以培养人格健全、思想独立、学识系统的现代人才作为文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是对文学教育内容的研究。研究着重探讨了文学教育中的西方文学教育(主要是英美文学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以及古代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总结了中美文学教育、传统与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差异。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江玉娇,邵秀芳《西方文学教育的经验分析及其启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与赵焕亭《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等。

三是对不同教育阶段文学教育实践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卢建红,林志敏,朱青茹《今日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王立昌《中学文学教育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与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1)等。这类科研成果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大中小学与高校)的文学教育的内容、特征及其功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强调了高校的文学教育对于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对理工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的重要作用。

四是对文学教育功能的研究。认为文学教育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即德育与美育功能,前者包括了品德教育与人格养成教育,其次,文学教育还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功能。较有代表性的有:于天红,刘连梅《文学教育与大学生德育之我见》(《语文建设》,2013)、阿茹汉《文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及道德情操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与叶杰琳《如何通过文学教育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等。

五是对文学教育现状的反思。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山花》,2010)、鲁枢元,赵玉平《文学教育与教育生态》(《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龙军《对当前“文学教育”的一点反思》(《名作欣赏》,2013)、杨邦俊《回归真正的文学教育》(《语文建设》,2009)、傅书华《时代病症:文学教育之缺失》(《山花》,2010)与于晓泉《文学教育的反思及对策》(《语文建设》,2013)等。此外,还有少量成果是关于儿童文学教育的研究,如胡瑞香《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高校儿童文学教育的经验与现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张心科《清末民国儿童文学教育发展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等。

国内外关于文学教育的研究,阐释了文学教育的内涵、功能与范畴进,揭示了中小学与高等学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开展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文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为进一步研究文学教育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借鉴。但是纵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涉及师范院校文学教育及其方法研究的较为缺乏,尤其是对文学教育效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讨论。少数研究者关注了文学教育方法的问题,如赵炜,冯宇,尹树萍《立体多维教学模式在外国文学教育中的应用》(《芒种》,2012)、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任树民《教师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文学教育刍议》(《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等。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文学教育实践本身缺乏对方法的注重,文学教育往往止于艺术欣赏和思想道德教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学教育方法本身的理论欠缺,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在强调文学教育的感性特征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文学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二、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科学思维方法既包括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总结的观察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假说方法、逻辑方法(包括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抽象和具体、历史和逻辑)等近代思维方法,也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以来形成的类比、转换与外推思维方法、溯因与预见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包括联想与想象、直觉与灵感、逆向思维、悖论思维)等现代思维方法,它是人类进行一切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所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在实践中培养科学人的思维,是人类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平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偏重感性体验的文学教育来说,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养成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为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奠定基础。

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对于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又是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因素。强调文学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是文学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思维方法的理性与文学教育的感性互补,可以塑造出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重视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以及文学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对推动教育改革、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研究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有利于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哲学思考、历史体悟与实践相结合,为师范生的课外自学与学术研究以及论文写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2.为师范院校文学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

研究科学思维方法在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就要以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根据文学教育实践以及文学教育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的调查统计,探讨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及其功能与意义。研究文学教育的内涵与功能,反思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揭示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探讨科学思维方法的内涵与特征,研究其对文学教育系统化与学理化的建构功能,对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总结科学思维方法在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的实践经验,以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外阅读延展、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写作为例证,阐明科学思维方法对文学教育纵深化发展的作用,阐明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价值,才能进一步揭示科学思维方法在文理贯通的学识培育、理性与感性融合的人格教养上的关键地位。

3.弥补文学教育重感性轻理性的不足。

文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学教育使用的方法直接影响了文学教育的效果,决定了文学教育的价值。科学思维方法的介入,既可以增强文学教育的学理性、逻辑性,也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科学思维方法,弥补以往文学教育重感性轻理性所带来的不足。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也有助于其在今后的基础教学与文学教育中将这一方法传递给中小学生,为培养文理并重、既有人文情怀也有理性思辨能力的21世纪新型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是培养21世纪新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高超教学教育能力的优秀教育者是其本职追求,而如何使师范院校的学生成长为感性与理性全面发展的未来教师,是师范院校教育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文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师范院校学生学识的培育、人格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感性鉴赏的途径进入到理性分析的领域,这一过程必须要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为指导。感悟性的文学教育必须理性的分析与归纳上升为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才能建构高素质人才的健全人格、心理与学识素养,为中国教育培养更多具有优秀教师,为中国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篇10

[关键词]教育科研;实效性;原因

当前有些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尽管表面上轰轰烈烈,但从实效性考虑,尚很缺乏。其原因如下:

1.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并未真正到位

如认为搞科研是为了验收重点学校或示范学校的需要;为了提高学校的“档次“或“知名度”;或因大势所趋,不得不指派几个教师搞几个课题以装点门面等等。由于认识不到位,所以搞科研不是真抓实干,而是讲形式、走过场、做表面文章。其表现为:立项时积极,研究时消极,结题时东拉西凑穷应付;或将课题研究置于教学之外,一手硬一手软,教学科研“两张皮”;或科研无制度,研究无计划,领导不过问,研而无序,冷热无常,听其自然,自生自灭;或不重视研究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与推广,当上级主管部门验收、评估成果结项之日,也即是课题研究寿终正寝之时;或时间无保证,经费不落实,奖惩不兑现,科研氛围不浓厚等。凡此种种,使科研兴教、兴校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2.有不少教师对科研的认识存在误区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教书,搞科研会分散精力,导致教学成绩下降,成绩下降便会“下岗”,将搞科研与提高教学成绩对立起来;还有的教师认为,学校搞教科研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搞点形式,赶点时髦,以显示办学理念之新而已,所以也不必拾个“棒槌”当作“针”,不必花大力气动真格的;还有一部分教师存有自卑感,自认为理论水平低,搞科研不知如何入手,担心花了力气也摘不出名堂;还有一些教师的应试教育意识根深蒂固,总认为搞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专职教研员的事,与普通教师无关,认为上好课提高升学率才是真功夫,而搞教育科研不过是花拳绣腿罢了,因而不屑一顾;还有些教师搞科研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只是为了评职称、为了受奖晋级或为了应付考核的需要等。

3.教育资源短缺,科研条件差,甚至造成教育理论学习的困难

有些农村中小学地处偏僻,还没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落后,甚至连基础装备也很落后。由于办学经费紧缺,有些学校连订报刊的钱也没有。有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就是集中学习上级领导的讲话或报告,把这些“讲话”或“报告”奉为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至高无上的教改“权威”,至于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形式、方法便无从了解。条件稍微好些的中小学,充其量也就是念念报刊,看看电视,听听广播,至于网上获取教育资源,或到外地听取专家学术报告、参观学习先进单位的教改经验,或请专家到学校作学术讲座、具体指导教科研工作.那只能是为数不多的学校才能办到的事。这种封闭的环境,匮乏的经费,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信息渠道的不畅,甚至从客观上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这就无怪乎他们自认为教育理论水平不高,视科研为高不可攀了。

4.教科研指导上的“纯理论”研究倾向的误导

当前有些上级科研主管部门指导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已步入了“纯理论”研究的误区,动辄让中小学教师寻找课题的“理论根据”、“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还要进行“理论假设”、“概念界定”、“可行性分析”之类;或在选题上不尊重一线教师的选择,而强加给所谓有“创新性”或占据理论“前沿性”的课题。当然,作为课题研究方案这些理论的因素不可或缺,但对于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强调他们所面对的“角色意识”,因为他们毕竟不是专家、学者,他们所需要的是能“立竿见影”的、在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或者说他们的教育科研是从纷繁芜杂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针对性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而不是让教育教学实际服从于“高”“大”“深”的“纯理论”研究框架,让专职教科研工作者牵着一线教师的鼻子转。如果这种从上至下的对农村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不改变,这种不切实际的“纯理论”研究只能使一线教师对教科研感到无从入手或望而却步,当然也就不能实事求是、从新颖的角度去看问题。既然脱离实际。不能发现新的问题、这样的教科研就会把生动、新鲜、活泼而充满生命力的第一线教科研引入歧途,这样的教科研当然也就是形同虚设、可有可无,甚至还会起到一定的副作用。

5.课题方案设计过大、过空,缺乏可操作性

为求科研的实效性,课题方案的设计尤其要重视对研究内容、方法、步骤、时间等做出设计与安排,以保证研究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但有些课题在设计、论证时,由于偏重于理论,而对实施步骤及具体操作过程的设计却简单、空泛、大而化之,所以当课题立项后,在开始实施时,就会遇到操作障碍以致很难继续进行下去,严重地影响了科研的实效性。这又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课题立项只是为了某种目的与需要,至于立项后如何真正地去实施,原来就没有认真考虑过,由于对如何去做的问题无法落实,就只能简单地写几句应付过关。这是一种虚假的科研行为,必须坚决制止。二是设计、论证课题方案时,只求选题新颖、理念先进并尽可能占据理论前沿,而严重忽略了课题实施的可操作性及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结果导致课题立项后无法实施或实施不力。这种科研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脱离的“纯理论”研究,也必须坚决纠正。三是申报课题前并无研究基础,对项目研究内容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心中若明若暗,或基本无谱,申报课题时只是按照项目申请书的格式依葫芦画瓢地去编造,如此心中无数,何谈动真格地去研究?其结果只能是搞形式走过场。四是课题的设计还可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知如何选择科研角度和切入点,特别是不会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角度去切入,这样在操作的技术层面和方法上出现了问题,这同样也使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出现了障碍。

6.“论文至上”的科研成果导向与脚踏实地的教育教学实际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