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十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十篇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09:18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1

1.从对课程的理解方面。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师对课程意义的传播。不同教师保有不同的课程视界,面对相同的教材内容截取的课程信息和教学需求就不同。经调查,农村九成以上的科学教师是非科学教育专业背景出身,而且只是兼教科学课程,因此,他们习惯于运用主要任教的语文、数学等课程视界来理解和解释科学课程世界,科学课程是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为一体的综合性、复杂性的课程,要在教学中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真谛,运用理解原有学科的程序与方法,必然会限制教师对多元化课程的理解和认识,75.62%的教师表示不能全方位挖掘课程信息,加上科学课程又是副科,教师们大多疲于应付,追求知识数量而忽视质量能力。

2.从教师的教学定位看。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身份定位与规范课程的过程。每门课程都有特定的课程教学规范以及要求教师扮演的课程角色,不同教师的现实自我与课程的教学规范之间存在大小不同的差距。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教学的核心,科学活动与实验是科学探究的载体,农村教师生活在相对比较闭塞的地域环境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不能适应以做中学为中心的课堂形式,其中更为细微的教学原则与要求不能灵活运用,譬如学生的前概念转变(49.86%,百分比代表不能灵活运用的教师百分比,下同)、课堂问题的提炼(40.53%)、知识内容的最佳呈现方式(53.47%)、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64.23%)、探究过程的把握(60.37%)、学生问题如何转化为教学课题(67.18%)等,这些教学知识的较多欠缺使得53.84%的教师们产生自弃心理,教师自我的身份感脱离了科学课程的自身功能定位。

3.从发展资源的角度讲。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外在资源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手段。75.93%的农村教师认为开展课程活动所需的教学设备与实验用品等非常欠缺,自己动手为学生设计制作实验用品的潜能又有限,科学课程的教学仅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育部门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所提供的财政支持也非常有限,50.64%真正从事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从没有参加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大都属于培训“专业户”,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培训完却没有从事科学课程的教学;从科学课程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所依托的外在的信息与现代技术基本限于互联网的相关信息,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而无暇深入研究,只有四分之一的所属的区、县有配备专职的小学科学教研员,但仍需要对基础培训与学科教研活动组织的真正落实下番工夫。总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组织以及提供给教师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有效利用和开发才能实质性地影响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4.从教师专业自主来说。

教学成就感与自我被肯定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动力。成功的教学使教师个体得到学生、校方及其他教职工的认可后,教师服务他人和支配他人的权利和愿望就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进行专业发展的动机也就不断增大。反之,就会削弱其发展的积极性,产生挫败感和无力感。农村科学教师的专业自主现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据统计,校方领导受科学课程的副科地位及评价体系的影响进而对科学课程的轻视态度成为教师个体能否实现教师专业自主的最大的影响因子,77.24%的科学教师激发不起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能动力,认为在该门学科上下工夫属于“吃力不讨好”,提高支配他人的权利应体现在语文、数学课程上才能真正彰显自己的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成就感。而从调查中看出其中49.06%的教师长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享受着”简单、粗糙、低水平重复的教学,只有20.65%的教师因动机来源明显,希望得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欲与愿望很大。

5.教师群体的归属感看。

提高教师的群体归属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之一。科学教师群体的归属感包括教师与所在学校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教师与科学学科团体之间的“融为一体”。教师的归属感越强,教学责任心就越强,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就越积极。反之,就会削弱其工作情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难度就会增加。与所在学校之间的关系方面,73.85%的农村教师期待自己的学校应提高自身的办学地位与工作氛围,77.04%的教师认为要提高教师参与学校制订、规划、实施整个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而不是搞学校“话语霸权”;与科学学科团体方面,93.02%的教师认为学校内部基本没有形成科学学科教学共同体,甚至单枪匹马的不在少数,其余忙于其他主科的教学任务,所谓的教研活动只流于形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培训等方面,有54.82%的教师近乎没有。这样,教师个体所能体验到的群体归属感比较微弱,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就会比较低,教育部门及学校所要求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就较难以实现。

6.从教师的期望回报讲。

教师能够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是教师愿意从事其专业发展的最现实和最根本的动机。根据投资学理论,教师所得到的期望回报超出其投资成本的话,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动力就会很强。反之,就会瓦解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对农村科学教师来说,影响他们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职称角度来说,80.03%的教师属于兼职教师,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上将不会给教师带来正职学科教学上的更专业、更精深的教师素养,得不到自我“事业高升”道路上的收益。第二,从教师教学工作量上来讲,一节好的科学课,需要充分准备探究实验活动材料(材料包括易耗品或者可累积品),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课后付出更多的义务劳动来完成,75.82%教学任务本来就繁重的教师认为投入与回报比例失调。第三,从家长、领导等外部支持方面来讲,以家长、领导为主的外部力量只注重评价体系,与主科明显造成评价等级差距,而忽视科学课程本身的教育功能,79.13%的教师感到不公平进而对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消极情绪。

二、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研究

通过以上对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调查与讨论,结果不容乐观,总体上呈现出盲从、倦怠的负能量,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先进教育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小学科学教师承担着培养具有此科学意识的未来文明人的艰巨重任,农村科学教育又是我国科学教育的软肋,必须针对性地提出保障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的机制,才能保障农村科学教育健康、科学成长。

1.教师自我对科学学科认同感的提升。

教师对科学教育理念、科学专业知识、科学教学知识等方面的认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它可以促使教师认清其专业发展的方向。培养教师自我对学科的认同感,需要从激发教师的学科认同意识、认同情感、认同行为三方面入手:

(1)在学科认同意识方面,农村科学教师对科学学科的自我认知意识比较单薄,意识决定行为,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科角色、学科使命、学科行为等方面进行批判反思、理性分析、创新与超越后才能自明教师个体在教学中的身份,不断调整、改进、建构自己的教学行为。

(2)在学科认同情感方面,农村科学教师存有信心低迷体验、强化积极情绪有限等心理反应。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譬如教学目标的达成、科学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与实施等方面)都需要纳入积极的情绪情感来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批判,才能保障学科认同的形成过程有效、顺利。

(3)在学科认同行为方面,教师对科学学科的认同感最终会映射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农村教师的教学现状表现出消极、应付的行为,教师与教学活动之间是双向的实践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科的认同会影响教师是否会主动地、深层次地开展符合科学课程要求的教学实践活动,相应的,教师的学科认同感也会在实践问题中不断重构、内化,从而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化与成长。以上教师的认同意识、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培养需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氛围才能真正的落实与提升。

2.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氛围的营造。

要使教师能合格地投入科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农村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来看,除了自身不断的努力学习发展外,必须综合考虑问题,通过学校、教育部门、社会、主管部门等为专业发展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努力借助外部因素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具体表现在:

(1)培训机制的建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利用视频、讲座、办班等多种形式,为提高科学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而努力;

(2)发展制度的保障,需要主管部门下决心利用法规、政策(如考试制度、证书制度、职称制度等)约束使得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稳定、有序地进行;

(3)管理机构的统一,需要从教师的任职、升职、发展、业务等方面入手,严格要求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构必须有一致的培养和发展标准;

(4)物质待遇的配备,农村大环境总体还比不上城市,需要加大教师们的住房条件、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特殊关照,农村教师才能无后顾之忧拥有真正的归属感;

(5)社会环境的配合,农村开展科学教育有其劣势也有其优势,通过循环播放科普影片、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向农村人说明科普的重要性,创造农村爱科学的氛围,尤其家长要支持科学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完成教学任务。

3.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模式。

进行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必须符合农村地方特色、考虑农村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认证机构(一般由大学研究者和优秀的教研员来承担)来验收教师的发展情况并与教师评职称紧密挂钩,本着农村教师专业自救、外部机构支持的总体原则设计了以下三种发展模式:

(1)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模式。农村学校分布广、地域形式复杂,最现实的发展模式是激发教师个体的意识,实现教师自我教育。具体途径有:教育管理部门与大学教育机构要录制一套供农村教师个体发展的视频光盘,内容包括典型的学科教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探究实验活动的开展、农村教师开展讲课、说课、评课的现场实况等科学教师教好书必备的知识光盘配套给农村教师学习,学习情况由校长监督、落实。最后,教师要录制一节结合光盘知识所上的科学课与学习感悟供认证机构检验并作为评职称依据。

(2)进入城区小学实习的发展模式。城区小学师资力量较强、实验活动配备较好,是农村教师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好场所,教育管理部门与农村、城区校长要从工资待遇、教学任务、岗位填补等方面协调并提供条件让教师就近到城区小学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实习,向城区小学科学教师学习他们从讲座、培训、自我反思等方面积累来的教学经验,期间做好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并有一次参加市级以上科学课程教学比赛的经历。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2

一、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的特点

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是从县以下农村初中层层选的优秀者。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与其他大学生相比,一是所处环境变化大,包括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生活环境从偏远的农村转到了喧嚣的城市,学习环境从单纯的基础教育到复杂的高等教育;二是人生已基本定向,当同龄孩子还在做梦,他们的未来已与小学教师密不可分了。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具有自身的特点:

⒈思想较单纯

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年纪小、阅历少,思想较单纯,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小。很多是第一次远离父母,第一次过集体生活,他们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对父母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依赖。由于思想较单纯,一方面容易接受老师的启迪与教育,接受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容易受社会中一些负面行为的影响。由于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小,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在高校的抗挫折能力、抗压能力也相对要弱一些,如有的同学碰到问题有点想当然,或不知所措,更有甚者,有的同学遇到情感纠葛或其他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纠纷时,不及时跟老师、家长、同学们沟通,把郁闷积压在心里,日积月累,形成了心理疾病,甚至导致想不开而走极端。

⒉可塑性较强

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进入高校都未成年,思维活跃,可塑性较强,他们积极参加音乐、舞蹈、体育等各种活动,也非常容易培养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的特长。他们在课堂学习上思维也非常活跃,爱问问题、好答问题以及讨论热烈等。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可塑性强,也需要老师好好引导,反之,则有可能变成好冲动、爱感情用事,课堂上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等缺点。

走进高等学府,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在生活学习中面对更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自己勇敢担当,独立解决。父母、老师可以成为求助的对象但不能成为依赖的对象。因此,最重要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在生活、学习中不断磨砺,不断走向成熟与独立。

二、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特色

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的特点决定了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

⒈课程设置系统化

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任选课程、辅修课程、实践课程五大板块,“各板块既自成序列,又相互配合,构成融‘高等教育共性’‘师范教育个性’‘小学教育特性’和‘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三性一体’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使其能够胜任今后所从事的小学教育工作。通识课程主要分为文化课程、技能课程与教育课程三类。通识课程由于是基础知识以及基本功的训练,因此通识课程主要安排在一、二年级开设,并一直延续到六年级,高年级则主要侧重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发展。通识课程中的文化课是专门针对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开设,针对他们没有进行高中知识的学习而直接进入大学的特征,重新组织人员新编文化教材,课程的适应性、针对性较强。技能课程则可以借鉴中师教育的经验,从听说读写书唱画舞等方面,强化小学教师的技能训练。教育课程主要是以小学教育为导向而开设的课程教学。

专业课程着眼于为培养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将来从事小学某一课程教学所必备的专业素质。按照国家对小学课程设置的要求,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科学教育、教育技术学、音乐学、美术学和体育教育9个专业方向。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使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与教育理论水平,能担当起今后小学教学中的教育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重任。

任选课程是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以及有助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发展而选择的相应的课程。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拥有100多门任选课程,提供给学生任意选修。任选课程的弹性让学生具有更大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空间,适应了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可塑性强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多元发展要求。

辅修课程主要是为了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的“一专多能”。“专”就是主攻自己的专业方向,“能”就是除了自己的专业外,还能具备其他专业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工作岗位上能教多门课程储备力量。因此,在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资源不是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这种“多面手”是非常受农村小学欢迎的。

实践课程着眼于培养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实践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专题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使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更好地结合,进一步培养、提高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

⒉思想教育人性化

思想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范专业伦理意识教育、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学术品行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针对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思想较单纯、可塑性较强、生活较独立等特点,通过班级导师、思想政治课老师以及其他任课老师在课堂内外的沟通交流,将个性化、人性化的思想教育沁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保障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能为社会主义基础教育服务。师范专业伦理意识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要讲诚信、敬业、感恩,要有童心、爱心与责任心,把自己融入到与孩子们的交往与教育当中。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坚定师范生走上七尺讲台这条道路,从心底里爱上教师这个职业。学术品行教育,通过言传身教,让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从学生时代起就树立起学术立人的目标,养成学术规范化的良好习惯,立足创新,而不是一味的模仿,甚至染上抄袭、剽窃等恶习。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设置心理咨询工作室,开设心理辅导课以及老师对学生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等,疏通、开导并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除了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想教育以外,更提倡发扬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的创新精神,在我国基础教育不断改革的实践中,跟上小学新课改的步伐,而不是被动地适应教育改革。“教师如果不想继续成为外部变革力量无情侵入的受害者,就需要提高自己应对变革的能力。”

三、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前景

国家实行定向师范制度,就是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来培养农村小学教师。2010年秋季招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培养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的第一批大学生开始入学,还有三年他们才能毕业,但是从很多方面看,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有广阔的前景。

⒈获得文凭,服务农村教育

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一毕业就能走上工作岗位,相比之下,令很多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大学生羡慕不已。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毫无就业的后顾之忧,从招生开始他们就与培养学校、政府签订了公费培养、定向就业的协议,且拿到毕业文凭,就能获得当地教育部门的正式编制,并在当地服务八年,因此,在八年的服务期中,在农村服务的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可以安安心心地教好书。

另一方面,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就业一元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去当地农村担任小学教师。与高校其他毕业生多元化就业相比,他们心理也会有波动,也许当农村小学教师不是最好的职业理想,如果有选择也想报考研究生、国家公务员或选择当中学教师。但现实决定了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的毕业走向,如果不回去或服务期不足则要按协议缴纳违约金。因此,要改变这种状态,一方面在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大他们的职业认同教育。另一方面就是要换向思维,提升自己,改变命运。

⒉换向思维,提升自身价值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换向思维,环境虽然难以改变,但人可以改变,人都有求生、向上、上进、改变命运的本能,人都渴望实现自身价值,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如果换向思维,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改变自己,来改变命运。知识是改变命运的筹码,“知识是前进的灯塔”“书籍是向上的车轮”,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是幸运的,在入学两年后,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对口升学考试,成绩合格后即升入本科层次学习四年,而不要经历普通高中生所经历的那种炼狱般的高考压力,也不要经历高考后的失意。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获得了知识,相比之下,还有多少人上不起大学!还有多少人阴差阳错没有机会读大学!

如果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能够换向思维,就能走出一条光明的大道。到农村任教,只是环境稍微艰苦一点,但在平凡的岗位上照样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而且教师是一个稳定的、受人尊重的职业。如果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能够换向思维,不把艰苦当作苦难,当作灾难,而把苦难当作一所学校,“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完全能成为所在小学的教学能手,科研骨干,学习标兵,领导核心等。待八年服务期满后,可以再次做出人生的选择,或是扎根农村基础教育,或是继续深造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来服务社会。

⒊服务期满,继续深造学习

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在服务期未满,继续为农村基础教育奉献的同时,可以不断学习、探索和思考,为今后的创业,为今后选择正确美好的人生认真思考,这样,既积累了前进的学识,又明确了人生前进的方向。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是带薪学习,带薪读书,带薪进修的,八年后他们还可以选择考研究生、博士生等。在农村支教的八年,环境虽然艰苦一点,但人才往往都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造出来的。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3

相对于其他教育研究而言,农村教育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家内忧外患,关注农村、发展农村教育成为部分先贤救国保民开启民智的路径选择。在革命立新的历史浪潮中,以开启民智为核心的农村教育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乡村教育运动”。农村教育及其相关的研究成为中国教育学界研究的新领域。时至今日,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已有90余年的历史。

然而,量化的历史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研究在质上的数值,曾经的辉煌并不能昭示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情景。总结农村教育研究的过去及当下种种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农村教育研究处于一种失范或者“同质性”的困境,缺乏研究主题与对话理论在学术研究路线上的源流关系和逻辑体系。简而言之,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缺乏自身的学理逻辑和学术话语。

作为对问题的回应和寻求解决之道,我们自应回归问题本身,从农村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理中找到关键所在,并加以分析。

一、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的文化道统和政治生态在断断续续的革命和运动中遭到破坏。农村教育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亦随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而变化,农村教育实践的新问题层出不穷,问题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研究获得了全面且深层次地发展。当然,问题与发展并存。

(一)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

同其他社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会科学研究一样,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农村教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农村教育研究围绕农村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理论,描述、分析及解释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建构,提升了农村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且有效地推动了政府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制定。

在研究实践和构建理论的过程中,农村教育研究的组织机构先后在各个高校建立,如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盐城师范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江苏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江汉大学农村教育与教师研究所等,农村教育研究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学者群体。在此基础上,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成立。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的成立表明农村教育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品位。事实上,回顾30年来的农村教育研究,可以看到农村教育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1.研究视野的拓展。农村教育研究初始,关注的是农村教育基本问题,如农村小学普及和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调整。这些基本性的问题也很容易通过相对简单的研究方法和学理分析总结出来,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容易获得研究成果。关于此类的研究,能很好地呼应社会需求,有效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当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也是时下农村教育研究的焦点。

然而,农村教育形态及发展主题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改变。农村小学普及问题研究并不能帮助解决农村教育所有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并不代表农村教育整体。其中即是涉及到农村教育研究基本概念的界定,如“农村”、“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研究”。关注基本概念表明农村教育研究从一种研究的初始状态转向研究理论的建构,对概念的不同界定也丰富和拓展了农村教育研究的主题和范围。

在研究主题上,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问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农村课程改革的适切性问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以至近年来关注农村教育深层次问题、教育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在研究范围上,农村职业教育、农村高中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注意与城乡的教育比较。关注农村中小学外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是对“农村教育及其研究”内涵的衍化。

此外,农村教育研究并没有束缚于教育研究的单一领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文明慢慢兴起,农村教育的载体与过去单一同质的乡镇公社有了很大的差别,简单地从教育学视角已无法深刻分析农村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学者也自觉地借用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来描述和解释农村教育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已成为农村教育研究的主流。可以说,农村教育问题的突出和农村教育研究的兴起,引导学者尝试从横纵两个维度拓展农村教育研究的视野。

2.研究方法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意识初步觉醒,研究者对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以及如何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进行教育研究作了思考。[1]20世纪90年代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走向深入。[2]尽管我国农村教育研究有着深厚社会背景和精神支撑,但当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类型研究,其研究方法并没有体现时代或学科的先行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学科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的工具选择越来越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比较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成为教育研究的经典方法。农村教育研究学者群体遵从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自觉地把教育研究方法所包含的方法运用到农村教育研究领域。

针对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学者善于使用传统“实验”、“调查”、“统计”等注重量化的研究范式,习惯性地采用调查研究来描述分析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本身包含诸多学科因素,其研究方法也相对灵活。当然,与教育研究一样,缺乏学科性研究方法必然随着研究问题和对象的复杂化而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近年,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学者也自觉地采用适切的研究方法,或族志法,或个案研究法,或行动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成果,如《村落中的‘国家’》(李书磊,1999)、《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唐松林,2005)、《弹性与韧性》(魏峰,2009)、《嵌入村庄的学校》(司洪昌,2009)。这些农村教育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方法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总体上更多地采用质性的研究范式,强调“农村社会”这一文化载体,凸显农村教育的主体性。

转贴于

(二)农村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研究越来越受人关注,研究组织和团体越来越活跃,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也越来越有时代感。无论怎样,若抛开农村教育问题严重性带来的农村教育研究的紧迫性和社会对其的期待性,农村教育研究自身是存在问题的。研究主题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并没有促使农村教育研究形成逻辑体系。

1.基本概念界定模糊。基本概念清晰,才能找到主题的研究脉络。农村教育研究必然要对基本概念进行学理分析。农村教育研究,不管是描述问题,还是解释问题,亦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亦或是探求农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前提性的问题在于“农村教育”是什么。对很多人而言,这可能不是个问题,但它却关系到研究者与问题之间的主客体定位问题。

在过去的30年,农村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并没有得到鞭辟入里的分析,学者在研究相应问题时,往往忽略在农村教育研究框架内论述问题,而是基于找出研究问题的策略回答,从上位概念中选择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性地对“农村”、“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研究”进行界定。除此之外,基于“教育普及”、“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一些教育概念,我们亦是缺乏研究,缺乏针对一些规定性概念基于农村教育实际的批判和分析,而往往使用通行的界定。

概念是理论建构的基本单位。[3]正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缺乏系统研究,农村教育研究者很难拥有自己的学术表达空间,使得农村教育研究很难构建起自己的研究体系,未能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

2.研究的问题意识错位。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是也。要研究,得有问题,以问题为切入口,循序渐进,最终把问题分析好。问题是贯穿研究全过程的核心因素,做好研究就应有问题意识,对关注的领域所出现的现象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时刻保持一种专业敏感性。

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育研究相同,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仍有着自己的时代命题和研究主题。但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育研究学者的研究取向不同,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学者群体研究基于问题研究,而非一种使命研究。然而,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是从农村教育现象及其政策表征显现的问题,如农村中小学普及问题、辍学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等。有学者坦言:农村教育研究往往就是对策研究,而这首先就要求应认识某一具体的农村教育现实问题及其根源所在,然后才可能提出可行的破解之道。[4]农村教育研究的对策取向是时下研究的主流。

对策研究是一种工具性路径选择,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忽略问题机理分析,简单地进行现象描述、经验汇编,追求问题对策的达成,有问题但欠缺研究。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村教育是一种相对于城市教育的教育形态,是一种区域概念,更是一种文化概念。在对策研究视角下,农村教育问题是在城市教育发展比较视野下得到的,研究者也是在城市教育发展的理论视角下来理解和解释农村教育实践,而罔顾农村教育内在发展逻辑。

二、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回顾农村教育研究的30年,辉煌与问题并存。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农村教育研究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最为被世人关注和尊敬。这种社会荣耀是基于农村教育问题紧迫性,而非农村教育研究实际给农村教育或社会做出了相匹配的贡献。

在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境况下,若当局实施有效的政策,农村教育表征的问题得到暂时的解决,那农村教育研究的价值何在?寻求农村教育研究在困境中突围,提升其研究品位既是农村教育研究者当前所面对的困难,也是时代使命,但要很好地找到解决困境之道,就应回到研究的起始范畴——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逻辑起点

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必须有一个逻辑起点……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及其性质,不论理论层次高低与否,都来源于一定的逻辑起点。[5]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逻辑起点与科学或学科理论紧密联系;第二,是科学或学科间区别的最基本单元;第三,决定学科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逻辑起点与科学和学科理论体系联系在一起,起着最为基础的规定性作用。农村教育研究并不是科学,也不是学科,但是在科学指导下,属于学科内转贴于

的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研究亦存在科学和学科理论体系所面对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的基本矛盾。可见,逻辑起点同样可以帮助农村教育研究解释研究的起始范畴。

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规定研究起始。(黑格尔:科学应以什么开端)。具体包含:农村教育研究的前提或先在条件;农村教育最基本的矛盾;农村教育基本概念关系的规定。

(二)逻辑起点的应用

农村教育研究并非研究者简单地运用研究方法纯粹地对客观的农村教育现象进行描述或分析,而是研究者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运用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现象放在农村社会及农村教育基本矛盾中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种研究视角的转向并不是要求农村教育研究者简单地回归到对量化还是质性研究方法取舍的讨论上。农村教育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困境,研究者应自觉回归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的研究上,实现从“农村到农村”、从“农村教育到农村教育”,在多学科理论的借鉴和对话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核心概念,并试图摆脱现有的城市教育发展视野下关于教育研究的逻辑框架、理论预设乃至意识形态的判断。

三、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路径

毋庸置疑,农村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凸显农村教育研究的紧迫性。社会区域结构发展失衡,这直接导致广大的农村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问题突出,解决好这些问题已成为时代要务。作为其中的关键,教育问题是这些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发展契机所在。相应社会情境下的农村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并被世人所关注。正如最近几年社会上对教育的质量、公平、教学方法、教师水平等的批评不绝于耳,其中原因除了教育关系国计民生,与每个人和家庭利益相关外,最为关键的是每个人都有经历教育的生命体验。因此,每个人都可能对教育问题加以评述,而目前农村教育境况令人堪忧。研究者应自觉地区分开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或者有生命体验这种相对松散的经验性的评述和研究现象的学理分析。

或许,以“经验性”来替代“学理性”,其意义可能更加宽泛,研究更具包容性,更能提升农村教育的研究品质(时下,教育界积极向一线教师推广叙事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即是强调研究者的经验性体验)。作为一种研究,“经验性”东西很难形成“病理学”、“医理学”理论形态。当然,农村教育研究不应排斥“经验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但问题是“经验性”研究在于通过对描述展开、组织、逻辑再构研究对象,以实现对理论的再构与提升。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4

师范教育缺失了关于农村教育这一课,师范生缺失服务于农村教育的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教育必然要从源头抓起,从改革现行的师范教育入手,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实践的尝试“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这项教学改革,是以重庆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所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将科研成果运用于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服务于社会的尝试。研究所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四项农村教育方面的国家项目(其中三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及若干项市级研究项目。在《中国教育学刊》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成果,在学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任运昌教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成果曾作为“内参”上报国务院,并获得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8期曾以封面文章推出林健教授的《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一文。这些研究为教学改革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是教学改革项目的宗旨,也是全体项目成员的初衷。

课程设计思路

(一)整合师范专业的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此课程的开设打破现在师范教育中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割的局面(师范专业是一个封闭的课程体系,而职业教育则隶属于大学生政治思想课程毕业前由政工人员讲授)。“农村教育”中的“农村”已不仅是地域的概念,“农村教育”既是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又是对学生的职业意识与技能的教育。(二)服务于农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师范院校应该同时参与教师的职前职后培养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正是根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教师职前职后的协调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提升受教育者从事农村教育的专业发展能力,它既针对职前师范生的入职需要,又服务于职后教师(包括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了解职后教师发展规律与需求,师范教育永远不可能真正贴近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而不在职前就培养师范生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意识与技能则永远不可能改变农村教师队伍面貌。(三)融高校的国情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于农村大教育中近年来,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各种形式服务农村,服务者已远远超出了师范生的范围,他们已经成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是农业大国,多数大学生来自农村。从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现代化进程的意义上讲,“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是一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基本的国情教育。对当代城市大学生来说,比技术和专业更重要的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要让大学生走近农村,尤其是走近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走近还未实现温饱的几千万父老乡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感悟和体会另一种人生,在心中树立起道德理想和人文关怀。

课程改革内容

(一)对传统师范课程体系进行改造1.指导思想:根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按照教师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思路改造传统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2.课程体系构架: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以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目标;以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为导向改革后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以教师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见图2)。3.主要特点:一是加大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仅占整个学时的8%左右,明显偏少。二是变过去封闭式的教师教育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目标指向教师(含职前)的终身发展。三是变过去纯学科化的“理论—实践”线性课程安排为“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上升式学习模式。改变过去学生到高年级或毕业前才到基层学校见习实习的作法,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通过各种形式参加有关农村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参与学习。四是变过去师范教育城市化取向为面向农村学校的教育。过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见习、实习等活动皆在城市。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接触到今后服务的对象———农村学校教育,了解和思考如何服务于农村教育。(二)“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建构1.课程目标: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培养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情感,懂得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掌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必要的基本技能,帮助学习者寻找一条符合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又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一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一批将农村教育作为“可以成为终身投入的事业”的教师、缺乏具有从事农村教育“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二是师范生培养的现状。师范毕业生普遍缺乏对农村教育的深入了解,难以将农村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去投入。同时,传统师范教育中又没有教给学生服务农村教育的专业技能,其结果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要么不愿意到农村服务,要么去了以后不知怎样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难以坚持下去。对于来自不同渠道支教的非师范专业的志愿者,由于缺乏严格的师范教育训练,尤其是缺乏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了解,他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成为农村教育的行家,难以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2.教学大纲:(1)指导思想:一是可读性。结合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际,选择经典鲜活的案例、农村教育研究的经典文章或论述片断供学习者思考、阅读。二是针对性。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西部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实际。三是适切性。适应即将服务于农村教育的师范生、不同专业将到农村参加支教等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和在职进修的不同层次的农村教师。四是开放性。其内容根据农村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调整和增删。(2)教学大纲目录:序,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国外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目标;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与学生,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农村中小学的文化建设,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科研;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农村学校的复式教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与建设,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建设与利用等。3.课程内容:课程分为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农村基础教育实践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适用于所有的大学生以及各类服务于农村教育的人员。以叙述和理论分析为主。第二部分为专题性质,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专题讲授。课程按照“基本理论、案例、阅读材料、思考题”的顺序展开。理论部分主要着眼于农村教育相关理论的梳理与介绍,不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将农村基础教育放到农业文化背景、农村大教育背景和国际视野中审视,看其特殊性与重要意义。分析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特点、基本模式与规律。主要着眼于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习者了解农村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开阔视野,理清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实践部分是课程的重点,以专题的形式讲述。主要结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重点针对农村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尽可能给学生以操作层面的选择与启示。课程内容呈开放式,主要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构架,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专题讲授。职前在校生、职初教师、骨干教师讲授的内容各有侧重。

课程价值

(一)适应当前教师教育体制的变化,对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造的有益探索国家师范教育体制由三级师范改变为二级师范后,原有的中等师范教育被取消了,过去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就是中等师范,中坚力量也来自中等师范毕业生。几十年的中等师范办学中形成了一整套服务于农村学校教育的培养模式。中等师范被取消后,大量的培养农村教师的任务落在高等师范院校上,而普通高等师范并没有因为服务对象的变化而改变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造成了农村教师培养的尴尬局面。开设“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是适应师范体制的变化对传统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造的有益探索。(二)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在师范教育中强化职业教育的有益尝试师范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但是,现在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大多数毕业后并不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够真正服务于农村学校的毕业生更是少数。因为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没有改变,即使是教育部重新在六所师大恢复免费师范生制度的效果也不理想。当然,师范生难以安心于农村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传统高等师范教育中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严重脱节、师范教育的学科化倾向是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一些教了若干年书的中小学教师在做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时不去反思升华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知识,而去网上抄袭研究李白杜甫的文章)。因此,高等师范教育已到非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不可的时候了。(三)捕捉农村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前沿信息,对师范教育进行补充与改造多数学生毕业后要进入农村中小学,而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东西却如同隔靴搔痒远离农村教育实际,这是现行师范教育的一个弊端。其原因在于教师本身不了解农村教育,课堂上自然不讲农村学生的成长特点与规律,不讲该如何唤醒农村学生的生命记忆与智慧,不讲如何按照农村教育的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也不讲作为农村教师应怎样适应农村教育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于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大学师范教育的课堂上不缺乏理论,缺乏的是来自农村教育的实践知识、最新教改成果和前沿信息。该课程的开设正是基于项目组成员多年田野调查研究的成果。需要说明的是,该课程的开设并非是画地为牢排斥城市教育,相反,它是以代表现代教育方向的城市教育为参照,寻找农村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进而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学生成长的目的,能使师范教育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5

农业科研单位中小学教育不足对策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的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农村的教学需求和学龄分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的学术界针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这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业科研则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在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研究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在对偏远落后地区的农业科研单位的学校的教学缺乏足够的关注,在体系的转化上存在着缺陷。本文主要对我国的农村科研单位的重要性进行探析,从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布局调整、师资、认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的更多关注和深入探究。

一、农业科研单位的重要性

农村科研单位承载着提升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振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稳固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地区间发展相对不均匀,阻碍了我国农业科研的发展。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生产服务,通过科研的开发,提升农业产品的产量,拉进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距离,能够使得当某一新成果和新技术推出现时,科技开发人员能够直接与农民进行交际,直接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技术上的需要,通过技术和信息反馈,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及时地调整研究内容和方向,使得产品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和农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的主力,为农业科普工作提供技术性的保障。农村科研单位通过宣传展示、发放技术资料、接待农民来访等形式,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种田的水平,通过农业技术科普的推广,让农民能够简单易行的吸收、消化农业科技知识。近几年来,农村科研的成果的不断涌现,对开展农业科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物质保证。

第二,通过开展农业科普教育,培养学生认识、了解农业。农村科研单位作为中小学校校外农业科普教育科研基地作为中小学校学生校外农业科普教育和农业实践的产所,能够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农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研单位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蔬菜的生产过程、现代生物科技实验以及农作物的改良和栽培,从中能够体会到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开展科普教学,能够为培养新一代的技能型和智能型的农民奠定基础。

第三,通过农业科研,促进生产力发展。目前,我国的农业正处在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生产有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但是我国农业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的程度低,农业科研单位则可以解决这样的局面,缓解在科研和经济体制下的人员分流和再就业的压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二、农业科研单位附属中小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的经济落后,在认识、理解教育等方面存在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认识问题

在教育方面,存在着认识理解的问题,作为教育科研的指挥者和领导者,对于农村科研附属存在着认识上的问题,仅停留在口头上、计划上,着重看中项目、政绩,本末倒置,却忘记了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书本上的教育,达到学生升学的目的;部分教师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甚至将“搞科研”作为评职称、评优评先的工具。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是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这种现实条件下,部分的当地政府认为,教育经费应该由国家来投资,工作重心应当是经济发展。因此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理解片面化、模糊化,并将此视为“政绩工程”,片面追求数量与速度,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就存在了认识上的偏差,学校的教育水平不容乐观。

2.教学设施和师资问题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想国家在短时间内拨出一大笔保证农村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发展的专款,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目前,许多农村的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某一个农业科研单位附属中小学五个年级,就只有10个老师,一个班大概有一百多人,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根本不能让教学质量得到保障。从在农村科研单位附属学校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来看,普及标准相对较低,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配备都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3.教学科研问题

作为农村科研单位的附属学校,教学科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但是笔者调查发现学校的教育科研仍然存在“浮夸风”的现象,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科研时的经费的比重较大,部分教师缺乏搞科研的热情。学校的科研组织结构职责分辨不清,缺乏统一的指导,再加上对教育理论储备不足,缺少教育科研相关知识的其训练,使得其研究内容流于形式。但是通过教学科研,可以解决学校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使学校在农村科研成果的引导下成为学习型的组织。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的教科研成果缺乏学校内部以及区域层面上的交流与推广机制,导致了教育科研的水平不高、科研管理无序、资源浪费等现象的产生。

4.教学理念问题

由于当前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实际相脱节,当前农村教育城市化的问题十分严重。农村教育的教学内容完全跟随城市的步伐,并没有注意到农业科研的重要性,导致学校办学方向单一,由于我国的教育中心在城市,教学内容、教学标准等都是以城市的教学水平为基准,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村的学生除了具有较高的应试技巧之外,缺乏相应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三、地方政府办好当地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中小学的对策

对于农业科研单位附属中小学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消减这些问题的不利影响,使得当地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中小学教育走入到正常化、科学化的轨道。

1.合理调整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布局调整

农业科研单位下的附属学校,并不能与简单的调整相比,地方政府要能够因地制宜,以促进当地农村的义务教育、保障农民子女尽可能的接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出发点,在原先教育的基础上,适时地普及农业科技的新思想,加强县级统筹,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准确地预测学龄人口的变动状况,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问题,通过多渠道的资金筹集体制,使得布局调整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2.加强城乡交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要能够端正教育思想,可以采取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保障制度。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与培训制度。建立一个优秀的教师培训机制,合理地分配教师资源,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让农业科研的附属中小学自身成为农村教师成长的摇篮和基地。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城市与农村教师定期轮换的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对同一城市的城乡教师的工资实行统一的标准,通过城乡之间的交流,获得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建立合作与帮扶关系,促进双方间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学生交流,使得教育者从自身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工作,多方面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3.完善教育科研制度,构建优秀的科研文化

当地政府作为学校的上级管理机构,其决策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有正确的科研导向,对中小学的职称评定应该合理地制定,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行政管理机构,要统筹兼顾,争取到更多的教育科研投入,完善教学奖励机制。中小学的科研教育工作与农业科研单位而言,可以建立对应的机制,给农业科研单位的附属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以准确、恰当的定位,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师提升自我,增强教学实践能力。由于科研是以教师为基础的,所以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在理论和方法应用上的能力,让教师正确认识到教育科研对自身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让教师获得知识的解放,改变过去的注重学历和学科知识的培训方法,增强理论与知识相结合。地方政府可以出面出资邀请相应的专家引领教师进行科研兴趣的开发,通过系统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让教师及时地把握教学的科研方向,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

在当下的教育科研中,农业科研工作并不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因此需要政府全方面的管理,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和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趋势下,让教育科研与农业科研的精神相融合,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与此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强化科研兴教的意识,加强对学校的科学管理以及教育科研的保障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科研成果的功利性,营造出一个健康发展的科研环境。

4.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农村教育创新

我国的农村正在向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方向发展,农村教育的对象、功能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地方政府要推行适合自身地区的措施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要完善农村的教育管理体制,弱化各种教育体制的管理,充分利用农业科研的优势和已有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阻止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素质发展的现象,走素质发展教育的道路。与此同时要加快农村教育的拓展工作,规范农村的教育机制,树立城乡整体育的观念,确立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要提高农村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加对农村教育师资和经费的投入,结合农村的现状,突出农村的本地特色。

5.加强资金的使用率

由于教育体制自身的滞后性,农业科研单位的附属学校存在着资金使用的不合理现象,中小学配置脱离农村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此政府要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国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认真理清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问题,履行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源头上保障农村中小学的资金问题,落实好基础教育经费的部门预算制度。通过建立硬性的指标,来规范农村教学资金的使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合理调度各种资源来为农村教育提高科学、稳定的保障,有利于健全乡镇政府和农民的负担,缓和乡镇政权向农民摊派教育经费的紧张。

总体来讲,地方政府办好当地农业科研单位附属中小学,要加强城乡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根据本地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教学现状,探索出不同地区、层次学校办学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但是仅从政府一个方面,不能完全解决我国农村的教学现状,需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才能够促进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发展农村教育,不仅关系到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农业科研的发展。但仅靠政府提出的举措来办教育,是不能完全满足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需求的,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新阶段的农业科研不可能使得农业产业中获得高额的利润。但是农村科研单位也要发挥其优势将农业科技成果作为公共产品,政府也要对农业科研工作进行直接支持,带动其附属学校教育布局的发展。在这个教育改革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肩负起科教兴国这一使命,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巩固当下中小学的教育成果,充分体现政府对农业科技的主导性,让农村教育真正地走出困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锦兴.改善农村中小学校长领导效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李彦,程心,李东兴.鄂西北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描述性报告[J].青年研究,2002,(2):2.

[3]赵更吉.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发展方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9):22.

[4]李水山,戴洪生,郑其春.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2(2):3-8.

[5]陶小洁,霍仕平,许明陆.浅谈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普工作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8,(2):60-61.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定向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必然性;重庆市

重庆市作为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除了注重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不断探索,同时还十分注重在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敏锐地关注教育发展前沿的最新理论成果,积极地运用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可实施强的新型改革理论,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中不断求得新发展、新突破。

而小学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与探索就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而2006年,湖南省首次开展“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大胆尝试,无疑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新的教育改革思路。于是2013年,重庆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工作终于跟紧时代潮流,逐渐提上日程上来――201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在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和重长江师范学院等5所高校安排700名本科生,计划为全市农村乡镇以下小学定向培养本科层次的全科老师。

如今,重庆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究其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不无意外地发现其不可忽视的内在必然性。

一、当前小学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以重庆为例)

(一)社会现状――生源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自《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重庆市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建设力度,全面清偿了“普九”债务,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实施过程中,有的区县将“调整”简单理解为“撤并”和“减缩”,将“优化资源”片面地理解为“撤点并校”,在学校撤并过程中,规划方案不完善,操作程序不规范,保障措施不到位,产生了新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实施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无疑给广大家长做出给孩子选择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抉择中带来了明显的偏差影响,城市学校无形中在家长的抉择天平上拥有了更加稳重的砝码。

(二)学校现状――软件硬件设施较为落后。

重庆市农村小学,特别是在及边远地区的村小,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通讯困难,生活环境艰苦。如重庆市城口县治平乡中学,在远离县城、大山环保的治平乡场里;巫山县官阳镇当阳小学,离县城120公里,深居群山之中,该小学所辖孔家、红岩、土坡、大梯、玉灵、红朝、平定等学校,均在半山腰上。偏僻的环境和艰涩的交通给软硬件设施的配备提出了巨大的难题,一方面是偏远地区农村小学对软硬件设施的焦急需求,另一方面是社会投资对投资困难的困惑和不得不做出的停滞,农村小学的软硬件设施落后的情况便成为绝大部分区县的困扰。

(三)教师现状――师资力量薄弱。

一方面,由于城乡地区的办学条件、办学资源以及教师自身发展机会的较大差距,使许多教师更倾向于走向城市寻求就业机会,而非呆在农村,所以即使是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示范教师,也比较倾向城市,这使得农村的小学教师的需求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小学农村全科教师的发展优势

(一)社会支持――教委支持项目,给以财政支持。

重庆市财政按照年生均1.14万元标准补助到培养院校。全科教师在校期间,将享受免除学费、免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的优惠待遇;毕业后,要在与其签订培养使用协议区县的农村乡镇以下小学至少从教6年。

(二)学校支持――奖学金高额设置,鼓励全科教师自身发展。

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在“奖、助、勤、贷”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行高额鼓励政策: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突出,可参评校级综合奖学金,其中一学年一等奖奖励金额2000元/生,二等奖奖励金额1000元/生,三等奖奖励金额100元/生,并发放荣誉证书。对于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以多种形式给予资助。

(三)专业支持――广泛涉猎,全面培养。

突破了普通专科教师所强调的“学有专长”而可能出现的无法全面解答的学生问题的窘境,小学全科教师的学生将被要求学习覆盖面更为广阔的专业知识,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该校2013级小学教育全科专业的学生大学前三年就学习过了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儿童文学、文学概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自然科学、戏剧编排、国画、手工制作、书法课等极丰富的课程,丰富的学科知识的涉猎,为小学全科教师的知识多面性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符合小学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综合性特点。

三、总结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有序展开是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和尝试阶段。重庆市关于定向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工作的不断推进,是顺应这一必然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就目前看来,首批培养的小学全科教师将有望在2017年下半年走上定向区县的就业岗位,广大农村的小学教师的空缺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于此同时,该批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将接受全社会的检验,相信将为我们带来不小的喜讯。

参考文献:

[1]段茹宏.小学教育与全科教师[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64-66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思想;邓小平理论;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过程的主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质上是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先进科学技术完美结合的结果。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只有培育千千万万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将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一、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

1.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

(1)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新中国成立前夕,发表《论人民民主》一文,第一次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著名论断,深刻地阐述了教育农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思想是农民教育思想的指导方针。在不同的著作中,从不同角度深刻地分析了教育农民对中国民主革命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他从农民本身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出发,强调农民教育的必要性。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就深刻分析了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提出了必须通过经常性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意识教育来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的毛病。这也是我党在农民成员占大多数的情况下能保持党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党的纯洁性的重要保证所在。

(2)农民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农民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抗战时期,由于反动派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封锁,陕甘宁边区经济非常困难,那时的提出以教育促生产以生产助教育的主张。其间,他还提出为农民编《庄稼识字》等读本,提出在边区的中小学都应该开设农业常识课,使教育更能反映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建国后,他进一步深化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内涵。1958年1月,他总结了我国广大师生实行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方面的创造性的经验,开始提倡半工半读。

(3)在农民教育形式上,主张应采取灵活多样、符合农民生活实际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在他的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纷纷兴起了民办村学的高潮,冬学、读报识字组、夜校、民教馆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要创造符合农民生活方式和便于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的新的形式,创造农民自己的学校和适合的教育模式。

(4)农民教育应基于农民的自觉和自愿。一贯强调应根据农民的自觉和自愿来进行农民教育。在领导根据地农民开展文化教育时,他就认为农民教育应贯彻群众需要与自愿的原则。农民是革命的动力所在,农民和农村问题要发挥和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民教育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观点“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的问题其实就是思想的转变问题,如果采取强制性的政策,农民会有抵触情绪,效果将不会很理想。

2邓小平理论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

(1)邓小平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农民教育的首位,同时也注重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在这一点上和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在重点和平衡把握上不同。认为农民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从阶级主体的角度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农民由小生产者转化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并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从个人主体的角度对农民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时常强调在对农民的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邓小平意识到封建残余意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目前,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仍然处于以分散经营为特征的状态,这就在客观上更使农村易于保存旧的传统,农民之间的交往和社会联系相对较少,农村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活动较为困难,封建残余思想和落后观念在农村大有死灰复燃之势。因此,必须在广大农村进行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农民树立科学、进取的理念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2)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对它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赋予了新的内容。邓小平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邓小平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3)关于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思想。1982年10月,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在明确了农业的战略地位并确立了正确的思路之后,我国农村最突出的就是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和科技人才的缺乏,而更深层次的困难莫过于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低下。目前,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中具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的仅占1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科技教育水平,这为当代农民教育提出了现实目标。因此,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的事业是不是会成功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二、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对现阶段探索培育新型农民的途径的启示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虽然受当时历史发展水平和认识发展程度的限制,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还没有也不可能系统化,但是关于农民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政策措施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对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仍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1.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农民教育的首位。积极开展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培育和造就现代新型农民,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除了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外,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以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用科学理论、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广大农民,引导广大农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在广大农村持续开展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认同感,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基础,发展农村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1)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而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农民队伍的素质。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首先,要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其次,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发展上的责任和义务,巩固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最后,农村基础教育要与农村社会经济实际紧密结合,结合农村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村青少年提高认识社会、理解社会的能力。应增设一些能够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科目,使青年学生掌握一些从事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本领。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农民建设新农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科学意识所起的作用是直接和有效的。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落后以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使很多农民子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过早地步入社会加入到低层次的劳动力大军队伍。针对这一现状,必须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培训,采取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措施,以现代适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以岗位培训为重点,进行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引导型培训,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家政服务、餐饮、酒店、建筑、制造等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城镇非农产业所必需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以提升他们在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当然,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充分考虑到农民自身的特点和农业这一产业的特点,根据农民自身素质基础、农民生产经营方向、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等,结合农时季节,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地开展培训工作,真正做到培训与农时季节相结合,符合农民的实际生活并注意不要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

3.尊重民意。农民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群众需求。农民教育应基于农民的自觉自愿,要把农民作为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无视群众的主体作用,只会遭受农民心理排斥,陷入尴尬局面;忽视农民承受能力,生搬硬套所谓的“先进模式”,只会劳民伤财,搞成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只有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解农民所难,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定位准、目标实,才能让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温暖,享受到实惠。造就新型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对农民进行再社会化和角色的再分配,进行农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释放。

4.在引导上典型示范,激发动力。发动群众自主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引导、激发群众的激情。而引导、激发激情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典型说话、以典型引路、以典型辐射。一种是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典型经验,树立和增强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信心;一种是以身边典型教育农民,不仅在于通过典型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让典型人物介绍创业成功之路,更重要的是把创业致富的技术送给农民,让农民群众看到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在看得见摸得着、可亲可敬的典型面前,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在无形中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这显然是任何说教都难以起到的效果。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教育创新;新农村建设

abstract:thisarticleanalyzesthedifferencebetweenthefarmers’qualitiesaboutscience,technologyandcultureandtherequirementofnewcountryconstruction;pointsoutthattheimprovementoffarmers’technologicalandculturalqualitymustdependonruralvocationaleducation,thattheinnovationoftheeducationshouldencirclenewcountryconstruction.thispaperalsohasadiscussionofconceptinnovation,systemguaranteeandkeysofcreativeideastotheresearch.

Keywords:ruralvocationaleducation;educationinnovation;newcountryconstruction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农村的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型转变,从而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1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需要所存在的差距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差别和分别管制,加之农村经济和农民居住的分散性,客观上形成了城乡的二元结构,形成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分配。义务教育实行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农民子女接受教育年限只有6.7年,还达不到义务教育规定的年限要求。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有五亿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占7.4%,小学文化程度占31.1%,初中文化程度占到49.3%,高中文化程度占9.7%,接受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只占劳动力的13.6%。而同期城市受教育年限为10.2年,小学文化程度是农村的18倍,高中文化程度是农村的4倍[1]。由于文化低,致使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2农业科技知识缺乏,生活生产状况较差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表现在:一是农民科学种田知识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民仍然按传统的观念进行生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作物的防病、防灾害知识欠缺,面对多种病虫害不知如何防治,导致农作物减产。二是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不重视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不灵,农副产品卖不出好的价钱,影响农民自身的收益;三是实用技术知识能力不足,进城打工的大部分属苦力作业,在同类作业中,拿的是最低工资,如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大部分属此类,大部分农民不懂技术修理技能,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目前农村建筑所用的泥瓦工,一般都没有上岗的资格证,直接影响其待遇。四是农民居住分散、地域广泛,以户为主的作业方式,农民的生活和劳动纪律松弛,法制观念淡薄,生活环境和卫生健康状况不佳,文化生活单调,精神生活相对空虚。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中国农村的现状,分析起来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和农村经济结构造成的。由此可见,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关键。

2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与农村职业教育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农民进城打工的打工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而纯农业经济增长却出现停止与萎缩状态。与前两次新农村建设不同的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财力十分宽裕的情况下提出的,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无论是取消农业税、还是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退耕还林和农作物补贴,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等,都是在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十分丰厚的前提下实施的。因此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建设时间的持续性、财政支持力度的增强性、建设思路的超前性、建设规模的宏大性。最终目标是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体化。从前两次新农村建设情况来看、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职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条件。

从根本上看,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必须发挥各类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应该说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农村适用性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社会认可度低、办学方向错位、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全、教师队伍薄弱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依赖技术进步,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技术和人才。只有培养出农村留得住、用得上千百万计的农村青年,就能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3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线的农村职业教育创新

3.1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思想基础

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思想基础。以往发展职业教育,仅仅局限于数量与规模的扩大、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这种发展思路虽然具有许多好处,但从建设新农村角度分析,存在较大差异。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就要了解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人才需求,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等。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不仅只是盖集体农庄,不仅只是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包括(1)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建设;(2)农村各种保障事业建设;(3)农业经济的增长率和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从粗放作业到精细作业;(4)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管理;(5)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6)农村环境卫生、安全稳定等方面的综合治理;(7)农村各种资源的整合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重要过程,是农村分散经济形式向集约型经济建设的过程,是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过程。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建设的内容及实施步骤,是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前提条件和思想基础。分析其实质,农村职业教育创新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进行,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3.2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保障机制

3.2.1投资与融资机制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只能是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了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中央政府投资不足;二是县级经济差别较大,南北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城乡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资差距较大。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必须建立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资金来源体系,就是要建立以中央、省和地方政府和民间资金相结合的投资与融资体制。

中央、省和县级政府投资比例占到总资金的90%以上,其中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应不低于60%。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出现滑坡现象,是因为中央和省级政府投资较少的因素所致。为了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并根据地方经济情况,可采取灵活方式,把地方经济形势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采取对经济形势差的县倾斜的办法,适当减少经济形势好的县的投资比例,达到总体平衡,从利益角度分析,在国家、个人、企业三方面中,国家是职业教育最大受益者,理应承担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任[2]。

融资机制是指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农村职教的资助或投资,国家对资助款应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资金。资助包括实验设备、实训基地和场所、师资力量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企业、个人为辅的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在融资方面,根据“利益所得”的原则,吸纳民间资本筹措办学资金。农民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应承担部分费用[3],从企业所征的教育培训费用于农村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农村职业教育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经费结构是多元化的,包括中央、省、县级政府的投资、企业和个人的捐资或融资、学生个人的学费部分、学校教学实验实体创收收入、学校举办各种培训和技术推广收入等。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是农村职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的重要前提。

3.2.2政策与管理机制

当前农村职业学校老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老师待遇不高,好的留不住,这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必须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保证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稳定老师队伍.、并配之以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特别是要保护“双师”型教师的利益,提高其待遇。同时建立适应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健全农民免费培训的管理。“十五”以来,中央财政职业教育经费与专项经费向农村地区倾斜,投入十多亿专款,提高了县级职教中心和农村职校的服务功能,2006年有近160万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免费或减免学费,2005-2006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9314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4],2007年国家对教育部所属的六所师范院校实行免除学费的政策,要求毕业生回农村一定年限。应该说,中央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和农村城填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政策到位和经费的落实,有些地方向农民发放免费培训证的做法值得推广,其培训费用由政府转移给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职业学校经费不足与招生困难的问题。农村职业教育除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外,还应鼓励教师深入农、林、牧、副、渔生产中做技术指导和推广,培养新农村建设专门技术人才,对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政府要予以适当的奖励。

3.2.3农村的社会保障与服务机制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对此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应该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能促进农民从事有一定风险但潜在回报相对较高的活动,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促使社会公平和谐稳定,同时又能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正在逐步扩大,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1870个县(市、区、旗)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保工作,参保农民54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全面建设,全国有678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覆盖农业人口2.36亿;农村社会救助也在同步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1534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有384.5万个农户和776.5万个村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救助应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为原则,以政府财政投入为支撑,以低保制为主体、以临时救助为补充,配以医疗和住房救助,解决农民基本生存风险[5]。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对农村职业学校老师具有保障作用,使其安心工作;更能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使农民子女看到中国农村发展前景。健全的农村保障机制不仅能促使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有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农民子女就读于农村职业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主要是建立地方政府统筹有力、较完善的连接初、中高级农村职业教育网络系统,使农村高职、中专和地市职教中心为龙头,以职中、广播电视学校、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基础教育一体化,使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组成责任明确、互为补充、分工合理、运行有效的职教网络体系[6]。

3.3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关键要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以学历为主单一办学模式等。这些都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创新要在全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管理创新为龙头,从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着手,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适用性人才为目标,始终围绕这些关键要素进行创新。

3.3.1办学理念创新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性、技能性和社会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广大农民的教育,是培养数以亿计新型农民的教育,不仅只是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除此还应担负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任,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在城乡农民集中的地方开办农民夜校,延伸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能。应该说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偏差。表现在一是守着学校办学,没有深入到农民中去;二是以专业教育为主,技能培训为辅;三是以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轻视农村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正确认识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人才的关系,因为大部分农民工最终还是回家建设,他们的回家是把资金、技术和观念带回来进行创业,只有少部分留在城市继续发展,转变为城市劳动者。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要办学。理念创新的重点是培养学习型、技能性,懂生产、会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

3.3.2教学内容创新

职业教育并非学科教育,技能性人才也并非学科性人才。因此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上要改变传统专业学科教材的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主,并非不要理论教学,而是以实践教学内容促使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教材改进,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从而消化理论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应该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第一次实践是让学生了解某一产品的结构、性能等,第二次实践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动手操作,考取技能证书。客观地说,职业学校尤其是职业中学的学生与有能力考上大学的学生特别是考上二本以上大学的学生存在一定的智力差距,他们在理解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方面较差,所以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内容安排,对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力,理解理论知识方面很有作用,是切实可行的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重在教材创新,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制适合职业学生特点需要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在教材上没有大的区别,在内容上变成了大学教材的压缩本,教学内容偏深,理论过多,教材不能适应职业性、技能性人才要求,没有自成体系的教材。更新教材内容,重在补充实践内容,缩减理论部分,完善实践环节。与此同时,要加快实训基地和实习设施建设,使实训课程与教材内容相适应。作者曾考察过多所职业院校,条件好的职业院校学生上课教室就是实训教室,一边讲理论,一边是实训模型,设备的结构、部件、功能和特点直观而生动,学生一目了然,加之多媒体课件,更能加深理论课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3.3.3办学形式创新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不能适应新农村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办学形式不活,一是单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二是开办的短训班较少;三是学生毕业或结业时不能取得相应职业的资格证。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这些问题进行,就是要从不活到活,以培养技术的实用性和资格证为目标,改变单一的入学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培养不同规格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长远专业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校培训与田间培训相结合;城市职校与农村职校联合办学;技术培训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招生和就业方面要做好三个衔接,一是初中与职业中学的衔接;二是职中与高职的衔接;三是招生与就业的衔接[7](订单式培养)。培养目标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一技之长的能生产、懂技术、会管理的多方面人才。总之,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主要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市场从理念、教材、教学、办学形式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发挥新农村建设生力军的作用,加速县级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职教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姜群英.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J].职教论坛(综合版),2006(04):8-12.

[2]王清连,张社字.小康社会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2):7-10.

[3]赵修文,张晓骞.创新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对策思考[J].职业时空,2006(10):20-21.

[4]大力发展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访教育部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J].中国农村教育,2007,(04):6-7.

[5]农发所新农村建设课题组.张元红等.新农村建设的系列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3-30(7).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成人教育;新农村建设;困惑;对策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有效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使之成为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一、农村成人教育现状与问题 

 

1.观念滞后 

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经济工作十分重视,而对农村成人教育却认识不足,他们摆不正农村成人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跟上不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由于农村的文化、交通、通讯、信息、科技等相对落后,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农民作为受教育者,大多数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小农意识比较强,不愿花钱学习,认识不到科学知识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这种陈旧观念严重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没有政策和制度作保证 

长期以来,由于以普教为中心的格局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普教和城市成人教育,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无论是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教育资源配置、机构设置、信息服务等,都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致使国家规定的许多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致使大多数农村成人教育基础设施陈旧、办学条件差、教学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制约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3.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是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严重匮乏,而且专业化水平不高。大多数教师都是由普教转岗或是由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组成的,他们对成人教育的工作方法及农业科学知识掌握不足,缺乏实用性教学经验和成人教育管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 

4.成教理论研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农村成人教育实践严重脱节,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忽视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农情的现象,因而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和成果,所以也难以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当前成教的困惑,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一是党政部门的思想观念。各级党政部门在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时,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成人教育是解决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和重要阵地,在此高度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有力保障,为农村成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农民自身的思想观念。农民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发挥成人教育善于培训的功能,让农民走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误区,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好风尚,这样,才能改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

2.加大财政投入 

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才能使农村成人教育真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状况虽有一定改善,但对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财力支持依然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是十分明显。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约600亿美元,德国成人教育投资占教育投资的15.3%。而我国目前成人教育投入仅占教育事业总经费的0.6%左右,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份额更是微乎其微,严重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在教育资源有限和吸收社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一个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县乡财政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这是当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当务之急。 

3.强化成人教育法治和信息体系建设 

实践告诉我们,农民学

[1] [2] 

文化、学科技知识并不都是自觉行为,政府除了要大力宣传、发动和引导外,还需要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措施。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行为,通过拨款、立法及一定的方针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的农村成人教育办学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农村无法得到快速、准确的科技与市场信息,农业新技术和市场开发利用也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村成人教育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建设范畴,加大投入和推广力度,加快农村成人教育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建立国际国内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服务体系,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改革教学模式 

一是农副业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知识讲座,外出参观等活动,积极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促进农业经济整体的提高。同时着力培育农业结构调整示范户,开发建设以无公害蔬菜为标准的生态菜场,推动农业产品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由成教、文化站牵头,以乡镇文体协会为基础的文化生活教育,包括各协会活动、文体比赛,也包括琴棋书画、健身美容、爱好特长等培训活动。三是由成教、妇联、老龄委牵头,以家长学校、人口学校、老年学校为基础的人口素质教育培训,包括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各类家长教育、优生教育、计划生育教育、环境及生态保护教育、各老年协会活动等,特别是十星级文明家庭评比、老年休闲、各类老年健身竞赛活动,如舞剑、扇舞、腰鼓、太极拳等,通过这些竞赛和教育活动,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一要通过改善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稳定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二是通过挖掘乡土拔尖人才,如专业户,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企业家等,让他们成为新技术、新生产方式乃至新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三是通过开展远程教育,解决分散教学的师资问题。四是通过委托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师资培训,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使其真正承担起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 

.加快成教理论研究 

一要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组建一支既有专家、学者,又有从事农村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参加的科研队伍,使他们投入到研究农村成人教育理论和规律的工作中去。二要切实改进科研方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农村成人教育的研究工作,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国情和农情相结合。三要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研究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农村成人教育科研经费落到实处。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黄英,女,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

教师资源是第一教育资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事业的成败。当前,在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为了解我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推动地方高校小学教育(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成效提供现实依据,笔者对重庆市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主要情况

以重庆北碚区、巴南区、南岸区、南川区、永川区、丰都、开县、奉节、秀山等37个区县的一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随机无记名调查。对北碚区、南岸区、巴南区等部分教师进行了300份纸质问卷调查;其余地区进行了100份网上问卷调查。共收回纸质问卷291份,网上问卷96份,共387份,其中有效问卷335份。同时,为获得全面而丰富的调查数据,我们还采用访谈、询问等方式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问卷内容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价值取向与工作态度;教研与科研能力状况;教学现状;专业发展机会和方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1.性别。

调查对象中,男性占31.3%;女性占68.7%,这表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性别具有明显失衡的现象特征。

2.年龄、语文课教龄。

调查对象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教师占79.5%,40岁以上的占20.5%;任语文课教龄20年以下的占88.2%,20年以上的11.8%。由此可见,中青年教师仍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他们精力充沛,具有继续提高自己语文综合素养的条件和基础。

3.学历、专业与编制。

调查对象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1.2%,专科占39.4%,中专(中师)占8.1%。可见,重庆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学历水平偏高。但通过访谈得知,他们当中的第一学历大多是中师或专科,而大部分教师的现在学历是工作后,通过自考、函授、电大等方式获得的,非语文专业毕业的占21.9%。这表明农村小学教师中还存在学历高背景下的学非所用现象。

(二)知识结构

调查结果表明,熟悉度最高的是“专业知识”,除了“语文最新发展动态与研究成果”的熟悉度只有43.9%以外,其余各项的熟悉度均在70%以上,其中“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熟悉度还达到了82.8%。其次是教育科学知识,除了“语文教育研究方法”的熟悉度是49.9%以外,其余各项熟悉度均在60%左右。排在第三的是“相关学科知识”和“人文与科学知识”,熟悉度均只有40%左右。对于“工具性知识”的熟悉度也不容乐观,“信息技术”是49.4%,外语只有33.9%。由此看出,重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比较老化。

(三)能力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教育教学能力较强和很强的占60%左右;“创新教育能力”和“信息技术教育能力”较强和很强的占50%左右。但从对历届顶岗、支教学生的访谈、询问中得知,大多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较强,而创新教育能力和信息技术教育能力较差。而教研能力现状则是喜忧参半。79.0%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有必要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参加过区县及以上级别教学论文交流的占64.9%,从没参加过的占35.1%;有79.0%的教师主持或参研过校级和区县级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课题;63.8%的教师获得过区县及以上级别的小学语文教学成果奖;有51.4%的教师近3年从没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21.7%的教师在工作期间从没写过论文;有60.6%的教师是因为学校领导要求或评职需要而写论文。可见,绝大部分教师教研能力水平不高,而部分从事教研的教师的动力具有功利性和行政指令性色彩。

(四)专业认同感

从调查来看,70%以上的教师觉得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意义,并喜欢且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于“为了适应教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和时展的需要,您制订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吗?”,只有25%的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关于“对自己目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看法”,66.9%的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要不强烈,只有28.7%的教师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专业水平;仅有33.4%的教师比较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探索能成为一名“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仅4.4%的教师对专业发展充满热情。有48.9%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常常感到紧张、焦虑、压抑、疲劳。可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喜欢自己的职业,但职业期待不足,满足现状、缺乏动力、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

(五)专业发展机会和途径

从调查中看出,92.6%的教师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师培训;62.8%的教师参加过区县及以上级别的公开课或优质课比赛;24.5%的学校每周1次主题明确的校本教师培训或校本教研,28.1%的学校每两周1次,25.4%的学校每月1次。15.1%的学校每学期1次;34.4%的教师认为任职期间学校提供的专业发展机会比较多。同时也发现6.8%的教师在任职期间从没获过任何专业发展机会:37.2%的教师从没参加过小学语文公开课或优质课比赛;35.7%的教师没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或学术会议;有7.4%的教师没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师培训;6.9%的学校从没开展过校本教师培训或校本教研。

(六)教师培训现状

有85.8%的教师认为参加教师培训或学历进修有时间、学校管理制度、经济、地方教育部门管理制度及家庭等方面的障碍(由大到小排列);有32.2%的教师认为参加科研活动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时间,26.2%的教师认为是资料缺乏信息闭塞,21.9%的教师认为是缺乏教研能力,11.1%的教师认为是缺乏合作交流的人际氛围,8.6%的教师认为是领导不重视;67.4%的教师认为参加教师培训最适宜的时间是寒暑假或上课期间的短期集中培训,不希望安排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及业余时间;对培训效果的考察方式,80.5%的教师认为最佳的是“教学设计案例、课件制作、课题研究(小论文)、课堂教学展示等”。

调查中,“特别希望获得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内容”排在前三位分别是:课例分析、教育科研方法和科学教学评价、教法指导和课程标准解读;“认为最有效培训方式”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名师现场课堂教学示范、互动研讨交流、案例教学;“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途径”排前三的是:参加专业培训、专家指导、教师同行间的交流和课题研究;“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排前三的分别是:缺乏专业培训、专家没有专业背景、工作负担过重;认为“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最迫切任务”排前三的分别是:制定并严格执行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度、加强在职教师语文基础和技能专业培训、国家出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标准。

最后37.6%的教师“对贵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感到满意,26.4%的教师不太满意乃至很不满意。由此看来,我们教育相关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应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科学的培训和以人为本的管理。

三、重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一)正确价值观的回归

1.科学评价,减少教师“职业不良情绪”。

教师的思想会通过其言行表露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调查中发现仅有37.6%的教师“对贵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感到满意,50%的教师“在工作中常常紧张、焦虑、压抑、疲劳”。评价及评价结果是教师产生职业不良情绪的重要源头,应寻其根源,断其源头。所以评价时注意量与质的结合、横向与纵向的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的结合等,“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1]使教师从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让他们变得“乐观、豁达、幽默、自信、进取”,提高工作效率。

2.提升认同,降低“骨干教师流失”。

据调查,45.3%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是当今社会最易流动的职业之一,48.3%的教师认为教师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成熟一个走一个”,出现了“乡村的涌向城市、城市的涌向发达地区”的现象,或者“直接跳槽流向其他行业”,造成了农村语文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当被问及“离开的理由”时,绝大部分教师的回答是:工作环境艰苦、福利待遇低、教育观念陈旧、培训机会少、信息闭塞。生活质量差、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其他行业、“根深蒂固的‘官场文化’”[3]加快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流失的步伐。所以,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创设良好工作环境、优化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方式,让农村小学语文们从精神和物质上都切实感受到他们在学校“有地位”,是学校的“主人”,提升教师们对学校的认同感,让他们在农村小学幸福地教育生活。

(二)专业发展意识的提高

据调查,66.6%的教师没有“通过直接努力成为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的欲望、65.6%的教师没有制定直接的专业发展计划、66.9%的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要不强烈,乃至无所谓或有倦怠感。可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满足现状、缺乏动力。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要获得真正实现,还必须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一是找准差距,获得新动力。让城里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顶岗,从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带动农村教师;让农村教师到城里、到发达地区学习、接受优质教育教学模式的洗礼。通过支教顶岗活动,让农村教师感受差距,增强自身专业发展意识,真正意识到要用广博的专业知识来支撑自己的职业。二是规划方向,明确发展。不预则废,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有了自身专业发展意识后,还得对自我发展有详细的规划,循序渐进地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专业知识的完善

1.制定并严格执行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度。

在对“当前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最迫切的任务”的调查中,教师们把“制定并严格执行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度”排在了首位,认为这是作为提高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水平“最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相关教育部分严把“入口关”,让进入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大门的教师在职前就应具有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这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第一步,也是较关键的一步。

2.加强在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

首先,应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课标是国家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结果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4]等的科学依据,教师对课标应非常熟悉,做到胸中有数。其次,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据调查,31.4%的教师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很熟悉、22.9%对“语文应用知识”很熟悉、11.3%对“语文最新发展动态与研究成果”很熟悉,而对于其他相关知识很熟悉的就更低了,只有百分之几到十几。优质高效的教学不仅需要明确的纲领,还需要“真材实料”的填充,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化等等都需要我们边工作边充实,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建立健全的继续教育制度,并与教师资格再认证、聘任、薪酬、考核、晋升、奖励进行有效“挂钩”,[5]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养,还可提升教师们的积极性,改善农村教师无计无划、自身自灭的状态。

(四)教学能力的提高

1.督促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调查数据显示,坚持每天或每周写教学反思的仅占34%。每节课后进行“课后小结”,每周、每月“小总结”,每学期“大总结”,这有利于教师们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教学个性,最终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

2.多听、多上公开课。

“无论是上还是听公开课,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6]。各级公开课,特别是部级、省市级,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样本;教师上公开课可迫使教师全方位地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进行教学设计,克服“流于浅表和凌乱的常态课堂产生的惰性、倦怠感”[7],这是教育战线的领导和一线教师的一致观点。可调查数据却显示,我们有37.2%的教师从没展示过公开课或优质课。

3.积极开展多种竞赛。

优质课竞赛、教育教学论文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课件比赛等多种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信心和专业水平,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进步和成长的平台。

4.改变传统备课方式,提倡集体备课。

以前的教师独自抱着教科书和参考书闭门“独创”教案,上交的教案如有雷同,轻者重新“创作”,重者“重创”加批评、检讨。现在有部分学校已推行集体备课——担任同门课程的教师分担任务精心备课;然后大家共同讨论、修改,形成共同教案;课前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实际进行准备。集体备课不但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快年轻教师前进的步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发展,同时大大减轻了教师们的负担。

5、“师徒结对”不能丢。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对于独立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会非常吃力,师徒结对能让“初生牛犊”迅速度过“生存期”,快速进入“发展期”。

(五)教师培训的强化

1.提供均衡的培训机会。

据调查,重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挺多、途径也不少,但机会不均等,如有35.7%的教师就从没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或学术会议”。培训机会的不均等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发展不均衡、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流失、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学校评价机制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机会多,应均衡实效;途径多,应规范引导。

2.选择科学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前沿性。培训过程中,结合我国及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水平都得到真正提高,让培训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