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十篇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十篇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1:21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篇1

一、借助知识结构图,指导学生明确知识的实际联系与结构关系,促使学生抓住单元知识的节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课程,缺乏物理基础知识的积累,进而初中物理教学注重基础性.虽然初中物理注重基础教学,其实际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并且带有显著的应用性,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机械化的讲授,以完成实际的教学任务,则学生很难对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最终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也无法真正实现,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受到严重的阻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尝试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以物理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指导学生抓住单元知识的节点,并进行有效的记忆,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声现象”时,教师可以尝试将单元内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并汇总成结构鲜明的知识结构图.通过知识的总结与教师的指导教学,学生就能够明确地抓住声音定义、声音特征以及特殊声音等知识的节点,并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继续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速,或者是声音的响度、声色、音质等知识节点,进而有效地对单元内的前后知识进行记忆,并凭借记忆框架把握好章节知识的实际排布,以深入理解物理单元的知识内容.

二、借助知识应用的推理过程,以难点映射出知识的节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外,知识应用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在单元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借助随堂的习题来对学生知识的应用进行有效指导.这一过程中,习题分析思路以及解题方法的有效掌握是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点,而这些应用技能的掌握需要借助习题与知识点的密切结合.在章节知识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习题思路推导等方式,为学生查找出解题的难点与关键点,进而以难点和关键点来映射出知识应用的有效节点,指导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保障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有效应用.例如,在讲“简单机械”时,教师可以引入杠杆的表示、滑轮的设计、力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大小的计算等习题,让学生逐步明确知识运用的主要方法,并以解题的思路与难点来指导学生对杠杆三要素、杠杆平衡条件、定滑轮动滑轮的判断、滑轮阻力以及力的方向等关键的知识点,再借助知识结构图的有效总结来明确这些知识点作为简单机械知识运用时关键节点地位,促使初中物理知识的高效运用,并提升学生解题的准确率.

三、借助物理实验的开展过程,以实验的注意点和易错点展现实践知识的节点

除了物理习题的有效解答外,初中物理教学中单元内的物理实验同样是物理知识综合运用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单元实验教学过程中同样会指导学生注意实验的重要步骤,并结合课程的实际知识以及实验的安全知识来进行实验,力求达到理想化的实验效果.整个单元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实验的重点步骤、实验成败的关键点以及实验的特殊注意点都是整个物理单元知识的节点,对于知识的系统化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以课标与教材目录作为大范围知识的节点,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篇2

一、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地位

新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是:掌握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基础知识,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技能。乙醇既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对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也是学生深化理解同分异构体概念的过程。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变化中去领会有机化合物的实质:官能团决定性质,为学生学习其他烃生物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可以说,本节课前承烃类化合物,后启羧酸、酯类化合物,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二、把握课程理念,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教学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为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强调官能团与物质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实验操作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乙醇的结构、组成和性质出发,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乙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社会问题,渗透科学看待事物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感受祖国文化历史悠长,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理论联系实际,确定重点难点

布鲁纳学习理论认为:认知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在于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故而,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乙醇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乙醇的化学性质;官能团的概念。教学难点: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从结构的角度初步理解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四、分析教学对象,确定教学方法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其学习思想逐渐转变为“自主型”,他们学习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强。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高视角、低起点,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阅读、类比、引导、讨论、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产生联想,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所学知识。

五、结合学生实际,指导学习方法

鉴于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采用直观感受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取乙醇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推理来理解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六、创新理念引领,实施教学过程

一曲“开缸酒”拉开了本节的序幕,燃起了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联想乙醇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出乙醇的分子式,引导学生自由组装其可能的分子结构模型。新课标指出:实验是探究物质结构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结构的原子连接方式,结合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但却与水剧烈反应的实验事实引发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从定量的角度找到乙醇分子结构的特征之处。从而,确定乙醇的分子式。通过Cai模拟乙醇与钠反应的微观过程来引出官能团的概念,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由酒精灯中乙醇的燃烧引出乙醇的另一种氧化方式――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学生亲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反应机理,Cai模拟乙醇催化氧化的微观过程。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节课的又一重点、突破又一难点。

我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学生的理解。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有针对性、有梯度地设置了响应的习题,力求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这样既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又引起了学生对相关社会问题的关注。

七、自信愉快学习,预测教学效果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篇3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考复习策略

随着2006年福建省进入到高中课程改革,至今已有4个年头了。也已经历了2次我省自主命题的高考化学科的检验。面对着新课程带来的新形势,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消化这几年新课程理念对高考的影响,进而指导我们进入到下一轮的高三化学复习当中去呢?总复习中如何做到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保证复习的有效性?必修和选修教材、必考和选考内容如何整合复习?那就应当从新课程的课程结构、考试范围、以及考生的水平现状对高考化学复习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理出新的思路。

一、从新课程化学科的课程结构入手

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对于化学科的教学安排一共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结合近年来全省各地的选择情况,几乎趋于一致:《必修1》、《必修2》,外加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与《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对于我省大多数学校而言,教学进度的安排也比较接近: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高一下学期学习《必修2》;高二上学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其余时间灵活安排《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课程的安排是与每个模块的特性所决定的:必修是基础、选修为拓展。《必修1》主要是以元素性质为主,因此融入了较多的实验、性质讨论以及化学方程式;《必修2》介绍了简单的化学反应原理外带介绍了简单的有机物,相对来说,需要记忆的东西少了,需要理解的东西增加了。三个选修模块中,《化学反应原理》又居于首要地位,它是《必修2》知识的深入递进,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则是对必修模块中的晶体知识、以及有机物等知识的深入探究和递进学习。

大多数学校能够在进入高三后开始化学科总复习。一整年的系统复习,首先应当建立在对前两年课程学习的正确认识之上。哪些模块需要强化记忆、哪些模块需要强化理解、哪些模块是复习重点、哪些模块是复习难点。只有在对各模块都充分分析、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复习才会重难突出、主次分明。

复习策略:

强化对《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包括方程式的记忆,强化对演示、分组实验的感官认知和理解分析。例如:《必修1》中钠元素性质的复习,可以通过浮、熔、游、响、红的“五字经”来加以概括、记忆,由此再推到出方程式,进而强化了有效记忆。

针对《必修2》(除有机部分)的复习,则完全可以融入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复习当中。将过去学过的知识加以整合、理顺从而强化理解。例如:运用《化学反应原理》中平衡常数K的知识,强化对《必修2》中平衡移动、强弱电解质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也是必修知识的深入和提高,因此在复习时同样应当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整合。例如《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涉及的电负性问题,就可以和《必修2》中的元素周期律加以整合,强化理解。还有《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涉及到的苯的共面问题、不饱和键加成问题,都可以与《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π键”知识整合。2009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第30题,也印证了这样做的必要性。

二、从考试范围入手

《考试说明》每年都会修订,许多老师都会很有针对性的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所谓的“热点”,在这里就不再多言。这里只是从大方向上提出一些思路。

我省的高考化学科考查模式,内容包括了前面讲到的2个必修模块加3个选修模块。但真正落实到考查的具体要求,基本上可以这样概括:必修必考、《化学反应原理》不考“熵”、《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选模块考内容也较课本要求容易一些。

高考的公开性、选拔性模式决定了它是一场有一定难度,但又要照顾到大多数考生情绪、社会观感的考试。简而言之,就是一场平均分在65-70分的百分卷考试,考个六七十分不难、但要想考个90来分就未必那么容易了。这样的考试模式,就决定了我们复习的方向,将是“有的放矢”。只要了解好它“易”在哪、“难”在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复习策略:

首先解决“易”,哪儿“易”呢?必考范围的有机内容“易”,从2010年的全省各地质检到高考,有一两道选择题确实“易”,主要考察一些简单的“识记”内容和非常简单的化合物性质。

还有哪“易”呢?“选考题”,没错就是“选考题”!一场考试要想让两个模块等“分值”容易,但要想让它们“等难度”谈何容易!那么,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降难度!降到让绝大多数人都拿到绝大多数的分数,这不就“易”了么?!纵观2年来的质检、高考题,这道选考题尤其是结构的选考题,考生得分率一直远高于其他大题,也说明了这一事实。

所以要大力鼓励学生们“迎易而上”,不追求难、怪、深,只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精髓,把握知识要点,就定能全取13分!

有“易”总有“难”啊,“难”在哪呢?“难”就“难”在《化学反应原理》,因为它是《必修2》(除有机外)的深入,是必考3个模块中最重理解的模块,自然也就是众多考生眼中“最难”的一块了。那么,这自然也应该成为我们复习中的重、难点。

三、从考生入手

高考的选拔,决定了高考化学试题特点。试题特点要求考生具有较扎实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也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应用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而咱们的考生,或者说是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普遍存在着一些学习上的缺陷。“被动学习、效率不高、不善总结、解题不规范、表达能力差”。面对这样的现状,新课程理念下的老师,不应一味的抱怨,而应该对学生一一把脉,开出“药方”。应当把“教育”和“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而不是将其割裂,同时,应当看到新时期的学生身上所独有的新特点,以其之长攻其之短。并结合我们化学科的特点,有效地实现复习的效果。

复习策略:

“90后”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能力也很强。利用总复习的大好时机,强调基本知识“回头看”,把学得的知识“系统化”,把一些实验让他们亲手施行一遍,是最好的选择。一来他们知识已经相对完善,实验效率高,二来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知和有效记忆,以情景“统领”知识,突破教材知识板块的“封锁”,把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针对不少学生不善总结的毛病,其实可以利用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例如:针对文字描述的主观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大量的模仿别人的标准答案,从而模仿出“语感”,进而能够自主的发挥。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总结呢?!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靠短期的强化可以做到的,应该贯穿高中化学三年教学的始终,应落实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在高考总复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形成一定“思维定势”提高解题速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变通打破思维的完全定势。

总之,高考的复习,我们不应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当中。要充分把握住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一个思路,给老师一个空间,双方配合,有的放矢,让我们用最有效的学习赢得人生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l》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祖浩《化学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化学课程;总复习;教学方式;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95-01

高中化学对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学生必须清楚地了解化学实验现象,记忆大量的化学方程式。在进行化学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自身观念,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潮流,合理运用复习方式,科学整合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一、科学整合化学教材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总复习需要对整个高中阶段化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分析、记忆,且时间较为紧凑。为提升复习的有效性,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复习目标、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重新组织化学教材内容,加强化学知识点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复习“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时,教师可利用2016年江苏省高考化学单项选择题第3题整合教材知识点。下列化学物质性质与其用途存在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备氧化性特征,能够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具备受热条件下容易分解的性质,能够当作氮肥。C.Fe2(So4)3具备溶于水的性质,能够当作净水剂。D.al2o3物质的熔点高,能够当成耐高温原材料。

评析:该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在复习“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时,可为学生讲解有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选项a中So2能够用于漂白纸浆主要是利用物质本身的漂白性,选项B中nH4HCo3能够当作氮肥主要是因为物质本身具备氮元素,选项C中Fe2(So4)3能够当作净水剂是因为铁离子,因此D正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不同物质的性质制作成表格。

二、总结化学知识复习方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进行化学知识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教授学生基本的化学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良好化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如复习“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时,教师在复习完课本知识点后,可借助化学高考试题:化合物H是一种合成抗心律失常药物决奈达隆的中间体,能够通过以下方式合成,如图1。

(1)D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羟基。

(2)F―G的反应条件为消去反应。

评析:首先,在总复习开始前,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制订科学的复计划,引导学生复习;其次,合理利用高考试题,加深学生对于“有机物”知识的印象;最后,总结试题规律,形成化学复习试题本。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是高中化学中常考的试题,教师应将高考试题融入复习中,消除学生对于长化学方程式的畏惧感。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知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化学知识的系统性较强,需要学生在理解记忆后才能灵活运用。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大多偏向于记忆现成的知识点,而不愿意去思考知识点的由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一年的高考试卷,并如实记录自身的错误的知识点,与其他同学分享。

例: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C)。

a.CL2+H2o=2H+CL+CLo-――氯气溶于水

B.Co+H2o=HCo3-+oH-――na2Co3溶液中Co的水解

C.HCo3-+Ba2++oH-=BaCo3-+H2o――na2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

D.io3-+i-+6H+=i2+3H2o――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

评析:对于这种高考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相互检验,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四、落实化学复习教学评价,综合提升学生素质

化学总复习应做到重点突出。为提升其有效性,教师应落实复习过程中的教学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布置对应的实践任务,如让学生进行“铁、铜的获取”的化学实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掌握化学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总复习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化学知识的复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篇5

【关键词】物理教学;机械能守恒;高中

物理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其最大的魅力和价值也体现在一些物理思想上。这也从本质上决定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我也希望我们教师以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传达、构建、应用为第一位,具体的知识、教材、试题、课堂都仅仅是载体而已。而作为物理这一极富思想性学科的授导者,我们本身也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从深层次本质上去解读要授什么、怎么导的问题。

下面仅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与学为例探讨高中物理的教与学问题。

一、教师的备要有智慧

(一)充分挖掘教材信息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基本信息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这当然是核心内容,但还有大量信息容易被我们忽略,特别是青年教师。如第一段话“我们在初中学过……”体现了概念建立的最好途径是在旧有的认知基础上去架构。整个论证过程体现了物理规律建立的一般模式,“发现现象─猜想结论─个案论证─般性论证─得出结论─形成理论”的历程。最后对条件、范围的阐释本身也体现了辩证的思想,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而不是停留在知识的简单记忆上。

(二)正确确立教学重点

在思考教学的重点这一问题时不能绝对的、孤立地去看待它,而应该放在整个章节中、整个力学中、整个高中物理中、甚至是整个物理学科中思考,同时还要兼顾所面对的学生的基础情况、能力情况和发展需求上,还要思考所处的时间阶段是高一新课、一轮复习、二轮复习等。

在新课教授中,通常更强化结论的理解上。如花较多的时间去补充和理解弹力做功对机械能的影响问题,并且如果肤浅的理解教科书上的内容有可能导致误解和形成错误认知。而放眼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守恒思想的确立和根深蒂固比结论本身更为重要,在规律的认识之初不是怎样规范用的问题而是怎样在第一时间想到这一规律,并慢慢让学生建立任何情形下都可以考虑是否可以从这一角度去思考的问题。从教学的阶段上看,新课中注重规律的形成和建立并从内心深处去认同它更为重要,至于一些注意事项,可以在进一步的教学中逐渐去渗透,从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若在后期的复习和巩固中重点可以转移到准确性、内涵外延、怎样应用上去。

(三)知识的把握要精准

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具体内容为“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为了让学生从思想深处去理解并认识它,可以将内容分层次或从多侧面剖析给学生。如这句话反映了三个层次,首先是机械能总量不变即机械能守恒,这也是机械能守恒的本质;其次是从能的转移、转化角度看,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最后是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才是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那就是只有重力做功。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机械能守恒,不能因追求严密而太过复杂,但毕竟不甚完整,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机械能应该包括弹性势能,那如果有弹性势能的参与又该如何呢?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习惯。

教师对这一结论的思考则要求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如是否是唯一表述、准确表述,有哪些内涵和外延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加以深化:

(1)描述中涉及势能,必然是对系统而言,至少是物体和地球,但一般忽略了地球,原因是地球可以看成“静止不动”的物体,所以地球不涉及动能,或者说动能不发生变化,势能一般理解为物体的势能,当然忽视这一点不影响计算结果,但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不一定给学生阐释,但作为教师应该清楚。

(2)在上述情况中(除地球外单个物体),即可以考虑机械能守恒也可以考虑动能定理。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妙用更多地体现在除地球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系构成的系统情况下。

(3)对于由多个物体构成的系统涉及到的力有不确定形式的外力F、重力、电磁力、相互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不涉及分子层面力的问题。而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就决定了不得不考虑这些力对研究系统机械能的影响问题。所以才有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4)那么重力做功为什么独立出来,而其他力做功又是怎样影响的呢?这里要引入一个结论:一对内力做功的代数和即w内=FS相代表了一定量能量的转化。而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可以理解为这对重力做功的代数和(在第(1)点中有说明),只是实现了系统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量度,是机械能内部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不改变系统的机械能总量。而如果有摩擦力则会存在与内能之间的转化问题,如果有电场力则会存在与电势能之间的转化问题。

(5)如果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刚体(高中阶段指非弹簧、橡皮绳),则之间的弹力做功代数和为零,不该系统的机械能,如果是弹簧且存在形变,则w弹≠0,却表示系统其他形式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量度,故也不改变系统的机械能总量。

(6)如果存在静摩擦力,同理不影响系统的机械能总量。但如果存在滑动摩擦力,则wf=fS相,表征了转化为内能的部分(注意单向性),故系统机械能减少。

(7)如果是电磁力,则存在与电势能或磁场能之间的转化(注意具备双向性)。

(8)存在未知外力,则存在与外界未知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问题。

二、教师的导要能启慧

如果教学只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练,学生模仿,这样的教学要想达到较好的效果是有很大困难的。我们要尽量做到学生先学后教,这里的先学还不能仅仅是停留在简单记忆,而应该有较充分和较深层次的思考。怎样解决学生的思维障碍,做到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我们要讲智慧。

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学:

1.让学生做一个满足机械能守恒的小实验,如滚摆,初步体会动能势能的转化。

2.举几个例子让学生思考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增减,引导有增有减时思考总量是否有可能不变。(建立守恒的意识)

3.选一个便于操作的实例思考怎样去论证我们的结论。(培养科学意识)

4.举几个满足机械能守恒的例子,思考他们的共性。(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5.从只受重力过渡到只有重力做功。(培养思维的缜密性)

6.如果有其他力做功会怎么样?(建立批判的思想)

三、学生的学要能生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感受到物理思维的精妙和乐趣,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他们明辨概念,熟悉原理,精通方法灵活应用的过程。如果在知识方法的建立过程效果还不太明显,则应增加应用帮助其提高认识。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核心是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技能、探索的精神,知识只是解决这些能力问题的载体,我们在教的过程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我们都应着眼知识背后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智慧从而成就自己的智慧人生。

【参考文献】

[1]陶昌宏.高中物理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教学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o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208-02

无机化学是化学、化工、轻工、医药、生物、冶金、材料等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按内容划分通常分为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两大部分[1]:理论部分包括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元素周期律、热力学基础、动力学基础、溶液中的各类离子平衡原理等;元素化学部分是按照元素周期表系统地讨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反应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这就很难避免,在元素化学部分,叙述、纪实性的内容过于集中,虽看懂不难,但掌握好却又不容易。然而,元素化学不仅是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校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纷纷进行元素化学教学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2-6]。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浅谈几点对元素化学教学改进的思考和尝试。

1了解现行无机化学教材的特点,科学地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现行的无机化学内容主要分成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两大部分。笔者认为,从教材编写的角度考虑,这主要是为了便于教材内容论述及编排的系统性。因而,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应该根据教学要求、使用教材的目的和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灵活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元素化学教学研究的重点,亦即当前更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应该是:针对现行无机化学教材的特点,如何将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有机结合以及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上改进元素化学的教学,而不是停留在对现行教材的评价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情况(通过了解学生毕业中学的实验条件,了解学生对元素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程度以及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等),在讲授理论基础知识时,对于学生难理解不易掌握的基础理论,常采取穿插到元素化学部分中去扩展开来讲解,举学生熟悉的有关的典型的元素及化合物为例,阐述或论证相应理论的概念、定义和应用条件及其范围;而有时在讲授元素化学部分的过程中或讲授完一章或一节的内容时,却又穿插回基础理论部分,组织学生回顾已讲授过的相关理论知识要点,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对刚学过的元素化学内容进行“理论-性质”的演绎。

2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贯穿元素化学内容

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本来就主要是在总结了大量元素化学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学说演绎而来的,因而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贯穿元素化学内容就是将基础理论知识再回到元素化学事实中,预测、分析、解析、说明和论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特征、性质、制备、反应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抓住基础理论知识与元素化学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三条主线贯穿元素化学内容,从而突出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在元素化学学习中的应用和指导作用,加深了学生对无机物性质、反应规律的理解以及对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的掌握。

(1)运用动力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和判断物质的反应性能。例如,通过对比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动力学、热力学数据及有关平衡常数,归纳总结卤素单质化学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2)运用物质结构知识,分析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元素化学涉及到100多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备及其性质变化规律。物质的存在、制备和用途取决于物质的性质,而物质的性质又取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由此可知,元素化学的着眼点是物质的性质,而其研究内容的核心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抓住物质结构这个核心,根据结构性质用途(或制备方法)这条主线,运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和配合物结构的理论分析每族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结构与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构性关系进行合理的推断和验证,并由此掌握其主要用途和制备方法。

例如,在讲授铬(Ⅵ)的化合物时,结合“无机化学实验”中相应内容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运用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原子结构三要素――核电荷数(有效核电荷数,即核电荷半径比Z/r)、价层电子结构和原子(离子)半径来解释或推断铬(Ⅵ)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铬价层电子结构为3d54S1,因而其+6氧化数为稳定氧化态;Cr(Ⅵ)Z/r值较大(即具有较高的有效正电场),所以铬(Ⅵ)的化合物具有如下的性质:(1)无论在晶体或溶液中都没有简单的Cr6+离子存在,总是以Cro3、Cro42-和Cr2o72-等形式存在(Cr(Ⅵ)具有较高正电场,强烈吸引氧原子);(2)铬(Ⅵ)的化合物都具有颜色(Cro3、Cro42-和Cr2o72-中的铬和氧之间存在较强的极化效应(Z/r值较大的Cr(Ⅵ)对半径较大o2-具有较强的极化作用),致使电子云密度更大的o2-中的电子向Cr(Ⅵ)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吸收了可见光的一部分而产生颜色(这种显色机理称为电荷跃迁);(3)Cro3、Cro42-和Cr2o72-在酸性溶液中都具有强氧化性。这是由于Cr(Ⅲ)在酸性介质中亦为较稳定的氧化态,因而+6氧化态的Cr(Ⅵ)容易接受电子而被还原为稳定的Cr(Ⅲ)。而Cro42-在中性溶液中不显氧化性,这是由于Cro42-为稳定的四面体结构,其中的Cr―o键较强,不容易被还原而断裂。

(3)运用电势图解,分析和掌握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应用元素的元素电势图、自由能-氧化态图和电势-pH图的直观教学手段以及热力学原理,通过看图、分析图,系统、直观地比较同族元素不同氧化态的基本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进而讨论不同氧化态物质的相对稳定性、歧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使学生从热力学角度深刻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性质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更多的侧面去掌握元素化学知识,不再感到枯燥和难记,大大提高了对元素化学学习的兴趣。

3加强元素化学实验,增强从感性的角度掌握物质化学性质的力度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揭示化学变化规律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元素化学实验,主要是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有关的实验,因而做好元素化学实验是学好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手段。

例如硫化铅的性质实验。在硝酸铅溶液中滴加饱和硫化氢水溶液,离心,洗涤后分离出硫化铅沉淀,加入6mol・L-1HCl溶液,沉淀逐渐溶解。从硫化铅的溶度积常数Kosp=1.0×10-28看,数值很小,难溶于稀盐酸中(按0.01mol硫化铅溶于1dm3盐酸中所需盐酸最低浓度计,盐酸的浓度最低为3×102mol・L-1)。实验与理论相矛盾,此时应以实验结果为准。实际上,实验得到的硫化铅沉淀开始时基本是无定型的,因而可以溶于6mol・L-1HCl溶液中,而溶度积常数对应的难溶物一般为稳定的晶型结构物质。此时,可引导学生将这感性的知识提升到理性知识,指导学生从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价层电子结构的特征着手,分析硫化铅难溶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没有铅的氧化数为+4的硫化铅存在的原因等,继而指导学生以碳族元素为例学习其它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又如氢氧化铝的两性实验。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稀氨水溶液,离心,洗涤后分离出氢氧化铝沉淀,分别加入2mol・L-1HCl和2mol・L-1naoH溶液,氢氧化铝沉淀都溶解了,而用笔者科研用的氢氧化铝(中国铝业公司广西分公司生产的产品)代替在溶液中析出的氢氧化铝做试验时,这工业品氢氧化铝在常温下不溶于稀酸稀碱中,这也与大家所熟知的氢氧化铝为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不符。这乃因从溶液析出的氢氧化铝沉淀为无定型的,而工业品氢氧化铝,按铝的冶炼工艺要求,为具有一定结晶度的氢氧化铝。

从上述实验看出,一些看似与理论矛盾、与自己熟知的知识不符、模糊不清、印象不深、理解或掌握不透的元素化学知识,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从感性的角度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4理论联系实际,体现StS思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十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提出按照“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StS)”思想来组织实施科学教育[6]。StS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StS教育思想已成为理工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其核心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元素化学教学,StS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更是一种教育方法与手段,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中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最紧密的部分,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越密切的化学知识,学生学起来越亲切,越容易掌握,越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尝试采用从身边的生活说起,即“生活-元素化学知识-生产实际”和从元素化学说开来,即“元素化学-生产实际-生活”的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广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优势,我们在教学中常常结合广西有色金属精细化工产品企业的生产实际讲授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台物的制备及应用,并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阔

学生的视野和拓宽知识面,了解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生产实践。

通过采用StS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一些看起来似乎熟悉可实际上又不了解的元素及化合物变得亲切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引入新知识,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21世纪的化学将在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能源、海洋、空间科学等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机化学一方面继续发展自身,另一方面正在向其他学科如生物、有机、环境科学等方面渗透;另外,冶金、地质、以及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导航、激光等新兴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对无机化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因此,在组织元素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在抓住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保正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在适当的章节中深入浅出地介绍如下几个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新理论、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的初步知识:(1)配位化学(d区过渡金属配位化学及其涉及到的配位化学理论、有机金属化学、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化学和有关的反应机理及催化动力学等);(2)固体无机化学(无机材料化学:电子材料、陶瓷材料、磁性材料、激光材料、纳米微晶及原子簇材料等);(3)生物无机化学(无机元素的生物学效应);(4)物理无机化学和核化学(放射性化学和核化学)等。尤其是要通过介绍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进展,激励大一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目前我国的生物无机的研究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杰出的青年研究人才。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尽早地成为这国家急需的杰出青年研究人才。

6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无机化学是大一学生的基础课,学生刚进入大学,不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学习的依赖性强,自学能力差,尤其是元素化学的学习,一般都感到内容多,抓不住重点,记不住,掌握不了,还停留在中学的学习方法上。根据大一年学生的特点,建立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衔接及过渡的平台,遵循大一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及规律,积极引导大一学生不仅在化学的学习内容上,而且在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和方式上从中学过度到达大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与大一学生交流学习经验,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学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自学能力:(1)提纲-实验-讲解法。首先根据讲授内容的重难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提出学习提纲、思考题和目的要求,让学生预习后做相应内容的元素化学实验,然后结合实验现象和结果讲解教材有关的内容;(2)授课-实验-讨论法。首先讲授有关内容的知识后让学生做相应内容的元素化学实验,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析、讨论和解释实验现象,验证教材中叙述的相应的元素化学性质,对于一些反常的实验现象则积极引导学习较好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自己设计做些实验加以分析解释;(3)归纳总结法。在讲授完每一节或每一章后,引导学生在梳理了自己的课堂笔记、作业和实验报告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的理论知识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7搭建研究型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对于为高级年级学生开设的“元素无机化学”选修课的教学,针对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理论和元素化学知识,通过组织讨论课、课程小论文报告会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元素重要的单质和化合物的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配置开放实验室、配备指导教师、建立教学科研网络系统以及指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等措施,建立理论课程教学、实验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三相结合的课程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促使学生在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及相关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与当今相关科技发展前沿之间搭建起桥梁,亦即利用这个平台促使学生去揭示有关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与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及元素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亦即利用这个平台促使学生运用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联系、解析、演绎和论证一些与元素化学相关的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在较高的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结束语

元素化学在化学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化学在各个学科和领域中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以及新兴工业与前沿学科的发展,不断对无机化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挑战,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与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化学人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春朵.活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菏泽学院学报,2005,7(5):92-93.

[2]王崇臣.元素化学教学方法探究.大学化学,2007,22(4):28-30.

[3]胡宗球,万坚,张爱东,郭能.无机元素化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体会.高等理科教育,2006.6:40-41,55.[4]曹敏惠.元素化学教学方法探究.华中师大硕士论文,2003:45.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观察情境;动手实践

一、引言

生活化教法,是国内外很多知名教育专家提倡的科学教学方法,例如:我国知名教育家陶行知便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样的过程,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有意义”,国外知名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法对于帮助学生快速接受看似深奥的物理理论知识,体验物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联,最终达成学以致用的目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实践案例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在点滴观察中总结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观察对于学生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与水对于植物不可缺少一样。”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谨记上述教育金句,以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教学用具,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观察情境,让学生通过自我的观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生活化内涵,并从中总结出有益于自身学习的内容。例如,在教授“透镜光学知识”相关内容时我便采用了上述教学思想设计教学过程,具体的教学流程为:首先,我拿出了三个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光学设备,分别是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并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小组,为他们安排不同的观察任务,要求他们通过观察总结各用具内涵的透镜原理。其次,各小组在我安排的观察情境下依据流程进行观察实践:小组1的任务为观察照相机的透镜原理,通过观察动手他们逐渐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内容,如: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上的像比物体要小;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在大于2倍焦距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像……与此同时小组2和小组3也在我的安排下进行着高效的观察探究,并陆续总结出了一些有用的知识点。最后,我将各小组通过观察总结而成的内容进行汇总,在黑板上写出了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透镜光学原理,并指出: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光学设备,只有熟悉并掌握了他们的光学原理,才能够为更好、更准确地应用它们奠定基础。我的一席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加深了同学们对物理知识与生活应用之间密切关联性的认同。

(二)开展生活化实践,在动手实践中探究物理是一门动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引入生活化教学思想组织初中物理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悟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应用的关联性,以实现学以致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也常常以课本知识为依托,构建一些生活化的动手实践情境,给予学生提供充足的生活化动手实践机会。例如,在“家庭电路”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我便采用了上述教学思想,设计相应的生活化动手实践教学流程如下:首先,我借助multisim电路模拟软件绘制了几个常见的家庭电路图,包含:白炽灯开关电路图、家用三相电路图、电能表电路图、家庭电路保护装置图等,由于multisim软件具有模拟电路工作功能,同时内涵丰富的虚拟电表,如:电压表、电流表等电路仪器,因此我可以借助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模拟仿真这些常见家庭电路的工作效果,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家用电路工作的初级认知。其次,我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家庭电路模拟板以及所需的用具,如:导线、灯泡、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保险丝、插座等,要求他们根据我之前出示的家庭电路模拟仿真图动手搭建实物电路,由于出示的电路都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因此大家搭建起来兴趣十足,我则在一旁进行技术指导,帮大家解决一些实践上的小问题。最后,当所有小组的动手实践作品完成后,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各小组将成品的运行效果展示出来,以便进行对比总结,同时进行点题:家用电路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电路形式,只有学好物理知识,熟悉并掌握家用电路的结构和功能,才能够为熟练使用它们奠定基础。

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优化展望

(一)教法:不拘一格,多元创新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是一种宏观上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执行中还需要各级中学物理教师本着不拘一格,多元创新的原则,在实践摸索中不断开创出一些更新更好的教学模式,例如:将生活化教法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互联网+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依托网络信息元素给物理教学带去更先进的内容,创设o2o物理教学、社交无缝化物理教学等,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大幅度提升物理教学的时代感和创新性,为学生提供别具一格的物理学习体验。总而言之,以生活化为基础不断创新教学的形式,理应成为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教材:校本编订,适应学情开展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还应注重教学与学情、生情和教情互相适应,多采用校本化教材、教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以求使整个教学的内容能够更接地气,让学生更快速地适应。本文所列举的两个案例,分别采用了观察法和实践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以生活化为思想设计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学情,以更为校本化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组织课堂实践,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建议各级学校物理教师在今后教学实践中,编订校本化的物理生活化教学手册,在充分调研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并组织教学流程,以使整个教学更为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164-166.

[2]钟祖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15,(19):64-65.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篇8

一、引导学生熟读课本,识记知识点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化学教材是学生进行复习的第一手材料,从教材入手开始复习。在看书过程中要画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一节一节、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学习。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识记能力的偏差,会形成一些知识上的死角,留下一些问题。比如: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识记不正确,造成做题过程中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用到一些简单的知识,因为没记住而不会做题,或者没有解题的思路。这部分知识的规律性是比较强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小结来识记。

例如:对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复习,应该对比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1.单质的性质(钠、铝、铁)

2.氧化物的性质(氧化钠、三氧化二铝、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3.氢氧化物的性质(氢氧化铝、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

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5.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初中学习的碳、氢、氧,高中学习的氮、硅、硫、氯,这些元素的单质及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应用、制取原理都要非常熟悉,做题的时候才能自如地应用,特别是对框图题中的物质的推断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因此,识记知识点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理解教材是学好化学知识的关键

化学知识并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对化学原理、化学计算理解了,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比如,学生遇到的难点有: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物质性质的应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电解质的电离理论、水解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规律等等,这些问题只靠识记不行,必须要理解,理解透了原理,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去解决问题。好多学生只记忆而不去理解,常常学得一知半解,在实际中就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习题,对综合题就没有办法了,没有思路。

在实际学习中,关于下面几个方面的错误和问题会更多,应该引起重视。

1.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这些知识因为学生没有理解到位常常会出现书写上的混淆和错误。

2.由于对电解原理没有理解,不会写电极反应方程式,不会计算两个电极产物以及反应物的量或生成物的量。

3.对电解池、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反应分析、计算出现错误。

4.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错误多,对平衡移动的判断、对平衡建立的判断、平衡常数的计算等常出错。

5.对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没有更好地理解,问题也很多。

6.对物质结构及性质的运用理解不够。

7.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装置应用问题较多。

当然,因为对化学知识没有很好地理解出现问题的几率很高,涉及错误的知识点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学生出现错误最普遍,这也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难点,如何更好地突破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还需我们继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复习方法,指导学生高效掌握相关内容。

三、要学会梳理知识点,善于小结知识点

我们所学的知识虽然零散,但也有一定的规律,这就要求学过之后,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总结,把相关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找到,将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网络化。这样做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具备综合知识的能力和迁移知识的能力,也许你做得不是最好,但你这样做了,效果肯定不错。比如:

1.学习了平衡原理,那么,电离平衡、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化学反应中的所有平衡都遵循平衡理论和规律,在分析有些问题的时候,有些原理是通用的,可以借鉴解决问题。

2.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应该小结。找出元素之间内在的规律帮助识记,理解元素的性质。

3.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时候大家知道官能团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特点很明显,比如:双键、三键、羟基、醛基、卤素原子等对物质性质起决定作用,那么,在解题的时候就要找官能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点。

4.学习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等,哪些物质能发生哪一反应类型,通过小结就能有效地区分和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做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题的时候,就较为得心应手了。

化学知识很分散,没有固定的公式去套用,需要总结的很多,提倡大家做有心人,多积累,多总结,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四、安排好各个阶段的强化训练

为了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取得好的成绩,大量的训练是必要的,练速度、练效率、练成绩。当然,习题是很多的,怎样练,就需要教师去选择,去加工、取舍。花大力气提炼出典型的习题,整合以后组成完整的试卷,然后有效测试,精心批改后及时讲解。讲练结合始终伴随着整个复习过程。

五、把握好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很关键的,每年国家考试中心都要出台《考试说明》,科任教师一定要认真阅读《考试说明》,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复习。每年的《考试说明》针对原来高考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高考动态会给出一些相关例题,这些题型很重要,大家应该重视,应该研究,不能视而不见。研究历年高考的变化,研究本年度的《考试说明》,制订出合适的复习策略。

六、坚定信心,胜利在望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篇9

关键词:整合;系统化;构建;拓展;认知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127

复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知识巩固和再现的最有效的办法。物理复习教学的重点是如何使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形成知识网络;从大量的复习题中总结题的类型和解题的规律,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和注意点。

一、物理复习的教学特点

1.学生是复习教学的“中心”

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和结构,物理复习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凡是学生能够自行整理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分析比较归纳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凡是学生能够分析的例题,让他们自己理清思路,归纳解题方法,辨清差错;凡是学生能够自行讲评的内容,让他们自己展开讲评,组织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发挥引导的作用,从而形成学生主动、教师引导的复习模式。

2.遵循“课标”而不拘泥于“课标”

我们要紧紧围绕教材和大纲展开复习,做到依靠教材和“课标”而又不拘泥于课标的指导思想进行总体复习。重视教材,处理好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平时教学的资源之一,复习时当然要以教材为主,做到紧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与此同时,适当选择使用一些好的复习资料,用复习资料拓展学生的思维。

3.物理知识联系紧密、逻辑性强、易结构化和系统化

教材的节与节、章与章间都存在潜在的线索和内在的联系,不仅有纵的联系,而且存在着横的联系,还包括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教材的联系,理解教材总体的、分章节或单元的内在结构;并帮助学生把教材结构变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补足或纠正在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例如: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机械能》、第二节《分子动理论、内能》、第三节《内能的利用和热机》,这三节是围绕一个线索"能量"展开的。第一节和第三节研究了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和内能;第二节的《分子动理论》是为内能的概念做铺垫的,回答了物体为什么有内能;第三节《内能的利用和热机》又以“内能”为线索展开,研究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4.复习遵循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实践的原则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复习中,要善于挖掘知识的来源,从多观察、多实验、多分析、多讨论的角度来探究物理规律;复习的题型要尽量避免纯粹的理论计算,而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与新科技、新发明靠近,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发现自然、总结规律、改造自然的科学探索精神。

5.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物理复习方法灵活多样

对概念性很强的单元可采用系统总结方法进行复习;对于概念和规律,可用少数几个典型的例题或练习题,用练习方法进行复习;对于探究性的知识可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复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亲自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回忆、领会和验证学过的内容,并获得深刻的印象,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如:多设计探究性实验或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育手段进行复习,如通过影片、课堂实录或专题讲座等进行复习。

二、如何进行物理复习教学

1.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形成知识网络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与整合,形成整体性认知结构。为此,必须让学生进行个体知识建构,在学生充分自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对其已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连接,重新整合。

第一步,学生自结,形成个体认知网络。网络的构建方式为:查找知识点,即找出本章的知识要点,归类合并;对找出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类,看哪些知识说的是一大类问题,形成体系;将找出的知识点按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编成一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借助于课本和同学的帮助,充实自己形成的知识网络。

第二步,师生共研,深化本章知识体系。学生虽然在前一阶段形成了知识网络,能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本章的有关内容,但还不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此,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深化本章的知识体系。如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电和磁》,可引导学生得出:电和磁的三大关系:(1)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电流的磁效应)。应用:电磁铁;(2)磁场能够产生电流(电磁感应现象)。应用:发电机;(3)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应用:电动机。这样,电和磁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比较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第三步,疑难点辩析,巩固网络内容。在师生共同把知识网络及更深层次的体系构建完后,教师在预测和广泛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置针对本章基本内容中的疑点、关键点的题组,对基本内容进行诊断性的训练与检测,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能发现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便于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缺陷的积累。

2.归类例析,总结解题规律

初中物理大部分章节所涉及的题型一般为2-3个,如果不对题目进行筛选和处理,把各个类型的题目混杂在一起,学生会感到内容散乱,重点不突出。在复习课中教师要站在较高的高度,对本章的题目进行归类处理,以便于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处理思路为:教师分类设置典型例题――学生自读、自析、自查、互查、交流――总结规律、思路、关键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如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浮力》,其题型可归纳为:一是浮力的计算,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及判断,三是液面升降问题。其中浮力的计算可设置这样一道题目:在一个比较大的容器中放有四个形状、体积相同的物体,它们的长、宽、高分别为8cm、10cm、20cm,将一个重为20n的物体用弹簧测力计系着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9n,一个重为16n的物体悬浮在水中,另外两个漂浮在水中,但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一个浸入12cm,一个浸入18cm。求这四个物体受到的浮力。

学生能通过自读、自析、自做和自查、互查后,师生一块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一是分析清楚物体所处的状态;二是了解从解题过程中总结出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弹簧测力计法。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计算法、通用的阿基米德原理法、漂浮和悬浮时的等重法),明确各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和应用条件;三是解题过程中注意统一单位;四是要搞清V排和v物的关系。

3.巧设试题,对应训练,强化落实

针对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依据分类例析的题型设计2-3个习题对应训练,让学生自我诊断评价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既巩固了所学知识与技能,又明白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评价诊断的设计要注意内容的对应性。

4.系统总结和整合

学习任务完成后,要让学生从知识体系的认识、有关知识点的前搭后连、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解决思路、该方法思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整合前面的认知活动。

5.迁移应用,创新实践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获的知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等,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变式和拓宽,设计具有创新和实践价值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

6.查缺补漏,回归课本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篇10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应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导学法”又称“设问教学法”,它是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发展其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形成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因此,“问题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应以问题为主线,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问题的解决与应用,逐步达到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体现其引导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多动口、动脑、动手,提高课堂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一、分析教材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方法

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课内容主要是针对机械能守恒的理论推导和应用部分,大致分四步走:第一步,定性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第二步,理论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三步,通过实例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条件;第四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本节内容由定性分析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到结合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作理论推导,然后总结出定律,阐释机械能守恒的实质,最后是实际应用,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有利于学生领悟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教材的内容结构能较好地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直接从实验得出,又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

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比较适宜采用问题导学法:首先,从生活实例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的实质;其次,通过实验分析再联系已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利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理解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难点。在细节处理上也可以利用层层设问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引导学生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推导机械能守恒的过程中,进行三步设问:1.用动能定理研究aB段运动得到什么方程?2.根据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研究aB段运动得到什么方程?3.联立两个方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得到什么结论?这样,学生就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得出了机械能守恒的结论。

二、问题导学法的教学过程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可细分为8个环节: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知识深化应用举例练习巩固,问题导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在引入环节通过复习提问和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分析生活实例,为导入问题做准备。

(1)复习提问:①动能定理的内容是什么?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是什么?②机械能的定义是什么?

(2)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瀑布、荡秋千、过山车、撑竿跳高,等等),让学生分析这些运动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即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提出问题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导学法的一个关键。通俗地讲,问题就是要求学生回答或解释的那些尚待解决或学生弄不明白的事。“问题”应该来源于学生的阅读、讨论、练习、实验等学习实践活动中,来源于学生认识的局限、思维的冲突、方法的错误、对象的模糊、观念的差异,等等方面。本节课通过实际生活实例分析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而提出问题: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可能满足什么样的定量规律?

3.分析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接下来进行问题分析。问题分析时通过定性和定量逐步深入分析。

(1)通过实验定性分析

实验一:钢球用细绳悬起,请一个同学上来靠近,将钢球拉到同学鼻子处释放,让学生观察钢球摆回时同学的反应,钢球是否会撞到该同学以及原因,并分析出哪个过程是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哪个过程是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

猜想: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其总和保持不变。

(2)通过理论推导定量分析

在理论推导定量分析时,采用了另一种教学方法――对比教学法,如图2所示。通过层层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动能定理对三种运动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物理规律,使学生充分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条件。

模型一:自由落体运动是重力势能向动能的转化过程,我们应用学过的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等知识,可推导证明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如图3所示,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为h的a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下落到高度为h的B点(末位置)时速度为V,

问题1:用动能定理研究aB运动段得到什么方程?

问题2:根据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研究aB运动段得到什么方程?

问题3:联立两个方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得到什么结论?

解析: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只受重力G=mg的作用,重力做正功。设重力所做的功为w,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w=mV-mV①

①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

另一方面,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

w=mgh-mgh②

②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由①式和②式可得:

mV-mV=mgh-mgh③

由③式可知,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重力势能转化为等量的动能。

通过对③式移项后可得:

mV+mgh=mV+mgh或写成e+e=e+e④

④式表明,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即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模型二:如果物体下落时空气阻力不可忽略,上述过程则有:

问题1:用动能定理研究aB段得到什么方程?

问题2:根据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研究aB运动段得到什么方程?

问题3:联立两个方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得到什么结论?

解析:由动能定理可得

w-w=mV-mV⑤

⑤式表示,重力和阻力的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

另一方面,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

w=mgh-mgh⑥

⑥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由⑤式和⑥式可得:

mV-mV=mgh-mgh-w⑦

由⑦式可知,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动能增加量,表明机械能的总量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机械能不守恒。

模型三:斜抛运动,从高为h的塔上以速率v将一小球斜向上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不计阻力。如图4所示,上述过程则有:

问题1:用动能定理研究CD段得到什么方程?

问题2:根据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研究aB运动段得到什么方程?

问题3:联立两个方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得到什么结论?

mV+mgh=mV+mgh⑧

由⑧式可知在斜抛运动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即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通过以上三种运动模型总结得出: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不论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平抛等),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4.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容: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适用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2)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条件拓展

播放多媒体动画: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开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弹簧把跟它接触的小球弹出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出:一、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二、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所以机械能守恒的适用条件还有:在只有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系统(弹簧和物体)的机械能也守恒。

我们进一步归纳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5.知识深化

举出生活实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进一步加强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突破本节课重难点。实例如下:

a.跳伞员带着张开的降落伞在空气中匀速下降

b.抛出的手榴弹或标枪做斜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

c.拉着一个物体沿着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d.物体沿光滑曲面自由下滑

6.应用举例

应用举例要有针对性,抓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思想和解题方法。要抓住典型性、灵活性、多解性的典型问题,特别是对具有典型性和多解性的题目,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通过这样的思维聚合训练,能够脱离题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例题:一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斜面高1m,长2m。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多大?拓展:若上题中把斜面改为光滑曲面,结果又会怎样?

通过牛顿力学知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两种方法对比解题,总结出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步骤、特点和优势。另外再通过精选练习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尝试解决新情景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方法迁移能力。

7.课堂小结及巩固训练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对本节课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如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教师精选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如在完成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新课教学后,再通过习题课对机械能守恒的练习题进行分类型训练:1.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断;2.单个物体机械能守恒的简单计算;3.机械能守恒与圆周运动的结合;4.匀质连续体中的机械能守恒;5.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等等。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对题型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所用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物理模型,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

8.布置作业

在课堂教学尾声阶段,即是布置作业。教师可选择少而精的作业题,如本节课后练习第4、5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去巩固提高,去体会“渔鱼”之乐。

三、问题导学法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应用总结

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来组织教学过程,它不是由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问题导引下先进行自学和探索,然后教师再进行评述性讲解。这就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轨道上来。在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中,我从分析生活实例入手,以问题为主线,层层设问,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实验现象,并且根据相关知识完成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堂教学实践证明:用“问题导学法”教学,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创设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为营造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为: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开发智力,培养分析、归纳、解决物理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势必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大影响,也利于学生适应将来的学习型社会。这摈弃了传统教育思想,把知识看作一种教育结果,主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关心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采用现代教育思想,把知识看作一种过程,除了关心传授的知识的量外,还关心获得知识的过程,更强调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过程。

四、结语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可以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融为一体,采用问题导学法,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探究,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体会物理与自然社会的联系。这为学生的创造、物理知识的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甚至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本节课虽以问题教学法为主,但也融入了对比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等。

参考文献:

[1]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教材编写组.物理教学用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2,1.

[2]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探究[J].沙棘(科教纵横),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