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十篇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十篇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4:47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篇1

一、把握内容取舍,突出“重点”复习,达到高效性

然而,在我们一生之中,又有哪个时刻,生活不曾天翻地覆、一去不回头?――约翰・班维尔

我心里是一个雷电交加的国度。――伊夫・博纳富瓦

高中历史设置多个选修模块,体现历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与选择性,给学生学习历史提供较多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拓宽历史视野。对多个选修模块,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教材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建议,教师可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选修学习内容。同时高考试题对选修内容的考查特点和提高得分的实际需要决定了在复习备考中必须进行内容的取舍。合理取舍复习内容,是高考复习获得高效的重要策略。怎样对选修内容的精准取舍成为高考备考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高考试题的特点分析和高效历史学习的需要,可依据“联系”的原则可从两方面确定复习的“重点”内容: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内容、与社会热点联系紧密或有重要反思借鉴价值的内容。

教师在具体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时候要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应注意不同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形散神不散”,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概貌;高考试题对历史问题的考查要求是强调对历史知识的完整准确理解的考查,所以在复习中要对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重点复习。选择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形成通史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历史认知的需要。在选修一改革模块中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专题有梭伦改革、商鞅变法、欧洲宗教改革、。复习梭伦改革,可对必修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背景与结果了解更完整、更全面,学习商鞅变法能对复习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必修二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补充认识,学习宗教改革可对必修三宗教改革中人文精神的发展的体现或内涵理解更准确、更透彻,复习可更准确理解维新思想的内容与意义。本着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原则取舍,教材中的北魏孝文帝改革、阿里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可舍弃。另外出于必修内容复习需要,教师可适当增加改革方面的复习内容。如对理解古代中国土地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帮助的古代赋税制度改革、作为辛亥革命重要背景的清末新政等。

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特定的教学目标,要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与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关注对中华民族与全人类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事件的意识。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复习选修内容的取舍可依据与社会热点联系紧密或有重要反思借鉴价值的原则。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通过对历史上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改革的学习,为中国改革事业的健康与成功发展提供一些启示,避免弯路。根据与热点相关联的原则可确定复习重点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明治维新。这三次变法中商鞅变法实现秦国社会转型,改革分阶段进行,没有太激进;王安石变法中政府干预与管理经济来调解社会矛盾的做法,明治维新中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配合进行以及改革者的坚定决心与意志对中国改革事业都能够提供有益启示,如改革要分步进行,要有坚定信念与意志去进行改革、改革措施间的配套性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复习引导学生思考对当今改革的借鉴意义,有效实现知识与情感态度的目标。合理取舍复习内容促进备考高效性。

二、多比较,总结规律认识,突出科学性

运用正确方法进行科学复习备考,是提升复习备考效果的重要途径。比较分析方法是学习历史的良好方法,也是高考能力考查要求之一。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探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要通过对相关历史事物的比较才能实现,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比较找异同。在对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时,得出的“异”即为个性特点,“同”为历史事物的普遍规律或特征。在历史选修一内容的学习中,可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以对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特点进行总结,形成学习模式,举一反三,同时感悟改革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而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认识。无论教学还是高考考查,改革史的知识要点都包括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改革特点、成败原因、规律认识等方面。我们在复习时可以在对重大改革比较分析基础上从这些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从背景来说,之所以改革有三方面的因素:面临严重危机需要调解社会利益冲突与矛盾巩固统治(包括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发展的内在推动、学习先进经济文化与习俗的需要。

从主要内容来看,改革可分为局部调整和全面改革:局部调整涉及政治或经济军事等某一方面,全面改革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内容。

从历史作用上讲,可以从直接作用或影响、深远意义或影响方面进行归纳。改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其作用或影响必会延伸较长时期,因此对其作用的分析要做到全面。

对改革特点,可以从改革的阶级性质、内容的全面与局部、结果的成败与是否彻底等方面归纳概括。

对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可以从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是否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改革者自身的决心与意志、措施是否行之有效符合实际、革新力量与保守势力的对比、用人得当与否、正确策略等方面入手。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是改革的预期目标是否实现和改革的积极影响是否得以维持而不看改革者个人结局。

从对改革的认识或得到启示的分析,可以从改革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归纳:改革是革除弊政调解矛盾巩固统治和富国强兵的手段;改革是创立新事物必然会遇到阻力决定改革进程不会一帆风顺呈现曲折性;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对改革评价的标准可以依据:

(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2)坚持历史的标准(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

(4)以新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等进行多元评价;

(5)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高考备考;改革模块;有效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按照课标要求,我们应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但是高考的现实是学生必须在确定的时间内有效答题,取得相应的成绩,才能在高考中赢得好成绩。这种选拔性考试需要有效的考试成绩做基础。那么,在高三历史备考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让高三备考更省时、更高效呢?分析近三年高考全国Ⅰ卷和Ⅱ卷45题的考查情况,可以得出全国卷选修一模块改革类题型命题有这样一个趋势:“课本知识得规律,考查内容非课本;课本内容有世界,考点是中国。”针对以上特点,面对沉重的高考备考任务,现就怎样实现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选修一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的有效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在高考备考中,大部分学校都会选择选修内容中的两个模块进行集中讲授,以便于学生在考试中能够选择性答题。但是就选修模块而言,仅选修一模块就有9个单元32课,包括3节探究活动课,每课为一课时。如果按照高中课时要求,历史周课时四节课计算,那么完成本册教学任务就需要9周时间,这在时间上显然无法得到保证,因而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用最短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在高三复习选修模块时,重点为学生复习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我认为,相对于其他模块而言,改革题通过材料就能有效地组织答案,更易得分。作为改革类知识,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重大历史事件,其核心是变,就是革除旧的制度、文化、思想,创造新的制度、文化、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虽然历史上的改革形式多样,但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改革都是有其共性规律可循的。所以,我们在复习改革时,按照历史事件的分析原则进行讲授,进而总结出能指导学生自己分析改革问题的规律,就可以实现此部分知识的备考任务了。我们在复习时,首先要把改革分解为原因、内容、影响三部分,逐个分析。然后把这三部分汇总起来,归纳出改革问题的共性规律,形成固定的知识模板,让学生在答题时可以按图索骥,有效得分。

面对全本教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性讲解。我的做法是重点讲授王安石变法和。将这两次改革讲授清楚,分析透彻,形成改革类知识的分析提纲和模板,指导学生按此方法进行理解,这样学生在解决其他改革问题时就会游刃有余。

任何一个历史改革,必定有着规律性的改革原因。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给学生介绍清楚,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生的必要性,从而帮助学生从改革原因层面有效理解改革的内容。改革原因的分析如果按性质归类,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个人因素这几方面去分析。如,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可归纳为:(1)政治: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出现严重的统治。(2)经济: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困难。(3)思想:庆历新政的影响,变革呼声高涨。(4)个人,王安石个人的努力。

清楚了改革原因,就明确了为什么要改。以原因为切入点我们就可以分析怎么改的问题了,即对改革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内容其实就是对原因中所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这一部分知识基本上是确定的,在课本上需要学生逐条归纳,在高考中基本会在材料中予以体现,所以,只要学生能够把握原因分析,那么在归纳内容时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对照改革内容,分析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是否能够解决改革原因中呈现的问题,即为改革结果。结果怎么样,达到了预期目标、未达到预期目标或部分达到预期目标从这三方面可对改革进行评价。结果或胜或败,分析胜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是学习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高考最易考查的地方。历史改革的原因、内容、结果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改革的内容是原因的必然趋势,而结果及评价又寓于内容之中。所以,学习改革模块必须要在整体上全面系统分析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即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掌握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但也基本可以应对高考要求了。

参考文献: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三历史复习应用

如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因为它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和传递速度,还能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引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很自然地寓教于乐,进而增强学习效果。高三历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三尤其需要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融合多版本的教材,扩大高三历史教学的容量。

高三历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课堂容量大,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三个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穿、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选修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知识点不能面面俱到,需要补充的部分内容,如果仅靠老师课上的口头讲述,学生就很难有直观的认知和理解,这样的课堂就会毫无生气,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佳。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其他版本教材的部分内容展示出来,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具有直观性,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反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使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客观性等特点,有些内容难以用语言讲清楚,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很难突破。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课件,则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进而加深理解形成记忆。

例如必修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一课,讲到隋唐时期曲辕犁出现,便于调节犁铧深浅。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即使使用图片教学也是静态观看,记忆效果不佳,如果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将《耒耜经》上记载的“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动态效果,就能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其清楚地记住曲辕犁的进步之处。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提高他们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

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而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根据高考的考试说明,简单地将考点罗列,学生很难理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复习背诵时费时费事费力,记忆不准确。如果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制作成课件,并将知识结构图示化、形象化,边提问、边归纳,不仅能加强知识点的识记,更能通过知识结构图明确彼此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宏观把握历史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复习必修一《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时,由于人民版教材将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和中国军民的反抗分成两课时进行,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侵略和反侵略事件对应上,如果用多媒体课件以画数轴的方式将各大历史事件展示出来,这样既系统地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节省课堂时间,又使学生加强对近代中国史的宏观感知,深切感受到历史的体系性、整体性和延续性。

两条线索:①列强不断入侵;②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又如在学习完必修三第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我利用表格的形式把本专题的重要知识点归纳出来,包括不同阶级、不同派别、不同学习内容、不同特点、不同实践活动和不同的学习层次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从而归纳总结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与救亡相结合的、由浅入深的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学生感受到近代国人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习热情,对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表格如下。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历史解题方法和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所以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方式容易忘记,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容易记住,只有真正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解题中,才能理解。

使用多媒体技术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进行分类,从这两种题型中找出典型进行分析。选择题部分,可以先用eXCeL统计学生答题选a、B、C、D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的讲解,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原题,然后将其中的关键时间、关键词等重点显示出来引导学生抓住解题的关键,随后展示同类题型加强训练,加强学生对该类题目的熟练掌握。解答材料题时,使用屏幕投影显示材料,在重要的语句下划线或是闪现,从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段落大意或是材料的重点语句等各方面信息的总汇,准确提取材料中关键的有效信息,正确答题。或者也可以将个别学生的答题结果挑选出来,作为典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在发现别人问题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失误并加以改正,这样既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可在此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训练比较适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

总的来说,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直观又增大课堂容量,可以及时进行反馈,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全国卷模式福建历史高考应试策略

从2016年起福建省普通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全国卷。因此,我省的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备考,要依据全国卷考试大纲、说明及试卷变化,作相适应调整。

1.认真分析研究全国卷考试大纲、说明和试卷,调整备考观念和策略。

要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全国卷的考试大纲及说明,特别是与福建卷考试说明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明确已考什么、怎么考,进一步思考和分析还能怎么考、还会考哪些内容。加强对考点研究,分清主次,理清条理,研究每一考点可能的切入点。教师依据“考核目标与要求”对复习设定教学复习的难度,重视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实施“能力立意”“发展素养”的高三课堂教学,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机械性。对一些历史问题分析,程度好的学校可适当拓宽、加深,程度一般的学校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即可。在历史能力要求方面,程度一般的学校重点训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应用知识”这两项能力;程度好的学校侧重于“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两项能力目标要求。

2.根据全国卷试题的能力要求和特点,调整备考目标和训练方法。

由于全国卷和福建卷试题考题型情境素材、问题设计特点等的不同,因此要求考生所具备的历史基本知识结构和历史思维能力不同。全国卷试题的专业性非常突出,突出了“历史的学科性和完整性,强调了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因此,在备考中要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训练和指导。专题复习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系统化、深刻化和规律化的过程,要通过专题复习教学总结专题规律,做到精选精练,拒绝题海战术;经典试题,反复训练;核心内容,多角度、多形式训练;具体题型,专项训练。教师通过剖析例题、点拨思路、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包括思维方法、答题顺序、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化等。

历史论证题是全国卷的压轴题,在复习中要加强对此种题型的解题指导。主要有历史阐释题和历史探讨题。历史阐释题是对历史观点结论的说明,需要考生选用具体的史实进行解释。这类试题是对历史结论的阐释说明,只要对观点进行解释和支撑性的说明,能自圆其说即可。历史探讨题是对材料和题目中所呈现的观点进行评论、探究,既需要学生指出观点是什么,更需要对观点进行论证和评价,思维和论证含量要高于历史阐释题。做此类型题目要提炼和确立观点,作答时要深刻揭示材料的观点;观点的确立与选择的论据是与观点关系最为密切、最能支撑观点的那些史实。答案要体现“论证性”的特点,做到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层次清晰,逐级深入阐释,实现抽象概括、理论升华。教师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用多种史观解读历史,将新的史学观点和成果渗透于历史教学之中,强化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认识水平。

3.夯实基础,突出三基。

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是历史学习和高考命题的着眼点,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主要载体。因此,牢牢把握基本史实和概念,理解基本历史观点,才能奠定决胜高考的基础。

第一阶段复习,专题史复习,实现基于教材专题的“纵通”,梳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高考不强调覆盖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做到全、准、细。“全”即复习要全面,全面地理解案鲋识点、考点,以课本为依据,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各考点进行细化和落实;“细”即注重细节,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等等。复习中始终突出主干,同时立足教材、依托教材、透析教材。在历史知识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体系的整合:①必修内容之间横向整合。②不同版本之间整合。③必修与选修内容整合。

第二阶段复习,断代通史复习,实现基于一定主题的“横通”,包括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包括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概括出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整合历史线索,疏通历史脉络,把握时代特征,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构筑整体认识。

4.加强时政、史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

适应全国卷历史试题的特点和要求,主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关注前沿研究动态与成果,挖掘和利用其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拓宽复习视野。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复习中要重视史观渗透,重视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正确史观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历史,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

高三复习中要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和理解,要用新视角和理念备考,整合知识。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结合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不同历史事件的实际,用几种不同的范式从多角度诠释同一历史阶段和同历史事件,对教材知识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观点进行分析评价。(1)运用不同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2)运用同一史观评价不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这样通过运用同一史观评价不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达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篇5

   1.是高中课程设置的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由历史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学习模块中的必修课程由三个学习模块组成,共设置了25个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修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正是由于选修课程是建立在必修课程基础之上的,因而如何处理与把握同必修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既要注重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关注学生在学完历史必修课程内容之后所达到的认知水平与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做到必修与选修内容的平稳过渡和顺畅连接;又要注重选修课程在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适度深化,力求避免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或内容过于艰深和复杂。

   总之,一方面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的重要依托。但是另一方面,就高中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而言,必修课程的内容是存在严重缺陷的,不能完全地整体构筑历史学科的知识框架,这使选修课程成为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拓展。因而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是必要的。

   2.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

   新课程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单一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而共同成长、老师与学生间积极互动而教学相长的过程,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历史学科还必须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总之,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层次性更加明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关注。选修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衔接与深化必修课程的内容,不仅是学生自身学科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的途径,也是学生为自己提供选修课程学习的知识支撑的重要手段。

   3.是高中历史学习层次划分的阶段性要求

   高中历史的学习层次划分:

   ①必修阶段的教学。进入高中阶段后,新生首先是从必修课程的学习而开始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的。这些体现人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基本文明成果的内容,是高中生必学的。无论知识的构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塑造,要求都是最为基本的。

   ②选修阶段的教学。这个时段的学生主体发生了变化(文理分科),教学的各种要求明显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要求开始转向深层次的历史规律的探索,对历史学习技能的要求开始注重探索研究和发现的素质的提高,对历史意识的培养开始注重学生独立的历史价值观的塑造。

   ③以通史模式为线索的知识整合。由于以应对高考为主要学习方向,这一阶段的学习以知识的回顾为主,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一些基本价值观的温习和认同。

   ④以提高综合素质应对高考为目的的针对性训练。通过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其有规律的梳理,有目的、有针对地开展系列训练,通过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以上四个层次的划分表明,高中历史的学习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彼此间也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选修课程的实施阶段必须与必修课程进行合理有序、有效的衔接及深化。

   4.是选修模块高考备考复习策略的要求

   高中课程改革也包括了高考评价方式、手段和内容的改革。国家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和我省《考试说明》对选修选考并占一定比例分数的规定,无疑具有将选修内容完全纳入高考评价范围的明确导向。由于选修模块的内容是由相关联的某个领域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所组成的,某种程度上相对独立或许是相对地孤立,将选修模块的各专题内容置于必修内容的历史知识背景中综合考察,能得出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更加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这在高考试题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二.选修与必修课程衔接及深化的策略

   选修课程实施阶段,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总体上得到加强,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技能,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意识。选修的教学中与必修的衔接上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其一,以选修课程内容为切入点,深化和拓展必修课程内容。选修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必修知识进行回顾,在比较学习中把握选修部分扩展的知识内容,认识选修部分所表达的深邃的历史道理,感悟选修内容中所蕴含的至深的历史情感。例如,改革模块中的“梭伦改革”,必修一和选修一的主干内容是一样的,可是,选修教材展开介绍了改革前雅典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梭伦强烈的爱国情感,因此,在教学衔接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回顾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入手,与学生一起探讨改革的复杂背景,探讨改革前后梭伦的个人情感的变化,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改革的必然性和进步意义,深刻地体会到改革家的个人素质对改革进程和效果的巨大影响。

   其二,以必修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为基础,理解和应用选修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合理的框架将选修和必修的知识串连起来,从而形成宏观的知识概念。例如,改革模块的《商鞅变法》一课,要更好地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必然性,得从变法的背景和所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上去体味。联系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通过分析,“礼崩乐坏”是背景,“六王毕、四海一”是深远影响。经过教学衔接以后,我们的学生就能从历史发展的大空间上确立起如下概念:

   其三,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知识的能力。由于选修模块的专题性特征十分突出,每一个专题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可供学生探究的课题,但也因此在各专题知识的背景上显得相对孤立。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历史情境、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选修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

   以上所述,虽然是关于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但是高中历史模块间的知识联系是具有共性的,其联系的思路及其方式大体如此。

   三.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举例

   ?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1.梭伦改革

   ?衔接:

   ?希腊的自然环境和城邦政治及其公民素质(必修一)。

   ?深化:

   ?改革的措施、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商鞅变法

   ?衔接:重农抑商(必修二)、法家思想(必修三)

   ?深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特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衔接: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必修一)

   ?深化:“冗官、冗兵、冗费”或“兵虚财匮、内忧外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5.欧洲宗教改革

   ?衔接: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必修三)

   ?深化: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6.默罕默德.阿里改革

   ?衔接: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后、尤其是工业革命前后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及其客观上的文明传播”(必修二)

   ?深化:阿里改革的发生及其失败的历史命运,说明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给当地带来奴役压迫的同时,也客观地冲击了落后农业文明地区的旧制度和社会结构,使当地出现了趋向工业文明的改革,但是阿里改革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再加主观上的穷兵黩武耗费国力,失败是必然的。

   7.俄国农奴制改革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重庆;新课标;高考;历史;评析;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79-02

2013年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研究今年高考命题特征,为以后高效备考打下基础成为所有高中教师的必修功课。尤其在高考历史命题风格独树一帜的重庆市,今年更是迎来了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其命题模式、风格会何去何从早已引起大家关注,现在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如能有效把握今年的命题特征,在以后的新课程高考备战中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重庆卷历史第14题分值高达32分,占了总分值的三分之一,笔者拟谈谈对该题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备考能有所启示。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今年重庆卷第14题以“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为切入点,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世界史部分凯末尔改革、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改革开放等内容。与近几年全国其他地区高考材料题通常以专题方式考查不同,本题考查的切入点只是“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但却综合考查了中西方的社会变革,包含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知识;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又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小切口,大综合成为新课标高考下重庆卷材料题的亮点。

一、小切口

“小切口”指的是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第14题以“服饰”问题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看起来命题切口很小,似乎与教材主干知识关联不大,但紧扣当前“关注民生”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又体现了历史学科近年来所倡导的以新的科学史观研究历史问题的发展趋势。《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今年重庆新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提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服饰”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能够充分体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特点;同时“服饰”这一切入点又体现了社会生活史观的研究方法,而社会生活史观正是当前倡导的新的科学史观指导下全面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可以说,“服饰”这一切入点是新课程理念的很好体现。笔者大胆预测,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切入点的“小切口”模式将在重庆的新课标高考中继续贯彻下去。

在“小切口”的命题模式下,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运用科学史观分析问题是师生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能力。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必须对社会热点话题有一颗敏感的心,随时注意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热点相联系,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但切忌为了应试去猜命题热点而造成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舍本逐末。同时要学会运用新的科学史观来分析历史问题与当前社会热点。除了基本的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都是比较常用的科学史观,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科学方法,并运用到分析问题的实践中去。

二、大综合

第14题命题切口虽然小,但要求却不低,在考查内容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在考查目标上知识与能力并重,真正体现了今年新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综合性。

1.考查内容上的大综合――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第14题的三个材料分别讲述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凯末尔改革、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服饰变革。内容分布包含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大板块,既有必修教材中的和改革开放,也有选修教材中的凯末尔改革,还有课外知识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全面分布的大综合模式能够有效的考察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真正发挥出高考的选拔作用,防止部分学生在高考备考中投机倒把。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命题模式在知识深度上通常更强调其基础性,知识广度往往会成为学生备考的难点。因此,在日常的备考复习中,师生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升知识的广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注意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相联系。在一轮复习时,当教材的基础知识涉及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时,可以及时联系,帮助理解落实基础;在二轮复习时,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将必修、选修中所有涉及的知识加以整合,开展专题复习。第二,注意将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中国史与世界史知识相联系。新课标教材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分为三个模块,古今中外混编,这有利于将同一个专题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但与此同时同一个朝代或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又会出现在三本不同的教材中,容易造成时序混乱。复习的过程中务必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将不同时代的同一专题知识纵向联系;同时将同一时代的不同专题知识横向联系。如果新课学习已经较扎实,直接按照时序整合必修教材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开展一轮复习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第三,注意将必修和选修相联系。除了新课标教材在编写中本身存在大量必修、选修知识交叉,联系复习有利于知识全面理解巩固外。从今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是混编在一起的。这意味着重庆新课标历史卷不同于全国绝大部分高考卷,即必修、选修综合出题,没有针对选修教材专门出选作题。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务必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的将必修和选修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笔者甚至认为,从应试的角度看,必修、选修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应该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词:历史;高考;应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67-01

临近高考,总复习也已接近尾声,学生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这个时候如何科学地利用好考前这段时间,冷静备考,做好高三复习的“收关工作”,把学生的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至关重要。

一、继续紧抓课本,构建好主干知识体系

在复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狠抓主干历史知识,切不可放松。何谓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即在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集中反映人类文明演变的历史进程,总揽全局,纲举目张。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复习。

1、明确各模块的每个单元的主干知识。如必修一各单元的主干知识:

(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制度、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西方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包括英、美、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包括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包括三大政治制度与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以及“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7)现代中国的外交。(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包括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曲折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抓准每个模块的重点主干知识。如必修一模块重点抓住:(1)古今中外重要政治制度的内涵、演变及历史影响。(2)政治文明的演变历程及其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3)爱国主义与民主革命的精神。(4)大国的崛起与国际关系的演变等。

必修二模块重点抓住:(1)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以生产力发展为代表的物质文明演变的历程。(2)世界市场形成与演变的过程。(3)从古至今世界不同经济形态与经济制度的演变、竞争与交融。(4)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三模块中的重点为:(1)古今中外主流社会思想的演变。(2)从古至今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精神文明的内涵及其影响。(3)古今中外重大的科技文化成就。(4)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3、重视历史时期,形成知识联系。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构建通史体主干知识网络。以中国明清时期为例:必修一政治史部分知识有废除丞相、设置内阁、军机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等;必修二经济史部分知识有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国力强盛的表现等;必修三文化史部分知识有明清之际出现的反封建启蒙思想、总结性科技巨著的出现、追求个性的书法绘画作品的出现、小说戏曲的繁荣等。通过上述知识的整合可以归纳出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的规律性认识――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科技文化发达;但明清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重精略多,做练习更应总结反思

1、在考前冲刺阶段,考生每天要进行适度的强化训练,做一定量的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可以检查测试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及时查漏补缺。二是借此可以提高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但训练应当更加讲求科学的方法,训练题不求“多”而应求“精”。要紧密结合复习指导,认真精练,而且重视练习后的总结与反思,提高对知识点的“活化”程度,构成知识体系与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要多分析考试说明中的高考题,体会其命题的特点(特别是提示语、限定词、求答项的设计方式以及答案要点的分布),使自己熟悉高考真题的价值取向、设问方式、分析方法以及答题的层次与角度,确实提高高考历史解题的实效性。

3、要整理过去试卷训练中的错题,找出过去出错的原因(主要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审题的准确度、答题的规范程度等)有针对性地总结,做到查漏补缺同时避免出现重复性错误。

三、严格落实历史解题的原则与方法

1、答题顺序:

(1)从前至后(遵循平时做题习惯,一般常理,题型越靠后越复杂)。(2)先易后难、阶梯筛选(先易:把握基本分,进入解题状态。后难:以免影响心情)。(3)不可“恋战”(易,不要大肆铺开;难,不要纠缠不清。目的:抓紧时间)。

2、保持平稳心态: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因题目的难易及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发挥)。(2)稳扎稳打(扎扎实实做好会做的题目,拿住能拿的分,出现难题也要情绪稳定)。

3、审题要点:

做题审准题目,全面把握,仔细解答(主要关注提示语、限定项、中心词、求答项)。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篇8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高考;特点;备考策略

一、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与理解

高度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突出特点。此类题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二、注重中外历史制度、事件、人物及思想的比较能力考查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制度、事件、人物及思想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中外历史的结合点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和世界。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试题与答案呈现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试题能够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利于拉开不同水平考生的距离,较为准确地确定考生的学习水平,区分度较好,信度和效度较高。由于试题没有设定参考答案,便于考生自由发挥,考生只要紧扣题意,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能够得到较高分数。既能准确检测考生的思维水平,考生又有话可说,容易得分,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能力的空间,这样的试题,真正凸显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这种在考试中让学生充分体现主体性和建构性的命题,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最好的诠释。

解答的时候只需要针对一个方面进行回答即可,这就给我们同学很大的发挥空间。所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只要观点不偏,针对材料的分析准确,就能够得到分数。根据图表,我们能够发现法定假日天数变多,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开始增多。这是最容易发现的变化,也是同学最好回答的。针对原因,我们用四个字概括“合理即可”。所以这类题就看同学的发挥是否稳定,逻辑是否严密。总之,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思路首先应该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历史信息,转换成答题语言。

四、注重史观、史法、史学理论与史学常识考查

当下国内外史学界的主要史学研究范式有如下几种:即唯物史观统领下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

解答这类题首先分清史料类型、理解影响史料解释的几个主要因素、确定史料选取和运用应注意原则或方法。以史观引领,对考点进行解读或整合。

五、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发展意识、多元联系、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历史认同感。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设计教学目标,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倡导合作探究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实现情感体验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构建多元评价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六、命题视角体现新的学术观点

从近几年各省市历史高考试题所引用学术专著或观点的数据表来看,全国卷所引用专著或观点的次数和程度均高于各省市。近年来,把国内外学术专著引入历史高考试题中,使高考“学术味”越来越浓烈。以学术背景资料为教材知识考察的“切入c”,通过对这些学术背景资料的认识来提高考生对历史多角度,广范围的分析能力,把教材知识内容融入到学术背景的资料中,实现历史考察“小切口,大内涵”的定性要求。

七、选修热莸目疾槎匝生超越教材的能力要求更高

新课程全国卷选考命题趋势“远离教材、渐行渐远”。具体表现为选考超出教材范围、选考难度大于必考、选考侧重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做好选修题应该精讲两本选修教材;有重点、有策略地强化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知识点的统合,一、二轮复习必修知识可有机结合渗透补充选修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和班级,选修教材的讲授,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法。在高考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进行专题训练,归纳总结答题规律和技巧。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篇9

【摘要】罗杰斯认为:教学的主导权应该交给每位教师,使他们能自主选择最有效、最合适自己的教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历史教师应灵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可以围绕核心考点进行整合,也可以通过比较异同教材进行整合。通过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分析历史发展的特征以及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形成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和学生一起,掌握领会新课改的精髓。

http://

关键词罗杰斯;主导;教材;整合;课改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我们苏州地区历史教科书采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疑点(之前曾撰写(一幅图的商榷)一文,)如新旧教材的矛盾,考点重复、新教材说法含糊等。特别是教材在一些章节或段落的处理上,让笔者甚是为难,百思不得其教法。

某日,偶然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了有关比利时教育专家罗杰斯谈“整合教学法”的文章,文章提到“整合教学法”的主要模式:前5周“资源”的学习,即学习新的只是和技能。第6周是整合模块。在这周内,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体验整合情境,包括各学科内或者跨学科的。同时还提出:教学的主导权应该交给每位教师,使他们能自主选择最有效、最合适自己的教材。看到这笔者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既然新教材有欠妥之处,那么就可以按照罗杰斯的观点让教师对教材大胆整合!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接受!

有了这种理念,仔细研究了下教材,这才发现新的历史课程其精神本身就是强调“整合”。原教材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史的编年体排列,而现在主要是“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根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按必修一(政治模块)、必修二(经济模块)、必修三(文化模块)以及选修六个专题型模块排列,其实质就是对历史知识体系的重新整合!在这样的方针指引下,历史教师在处理教材特别是文科班进行综合复习的时候,继续对课本章节体系进行整合,才能体现新课改的内在精神!以下几种整合方式的尝试仅是笔者初步探索和个人浅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更多的共鸣和思考。

一、对某个章节知识点的整合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课本第一目录小标题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感觉欠妥。细细阅读文章,第一段强调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第二段则重点讲述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冲击(洋纱洋布等),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诞生的第一个原因。第二目录小标题为“洋务运动”,通过分析不难得出,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这是第二个原因。于是对该章节标题进行了重新整合,把第一个小标题改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第二个标题仍然是“洋务运动”。这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原因从标题上便一目了然: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再如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一,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原标题割裂了这层内涵,因此整合为《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内容》其二,原标题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小标题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仔细想来,大标题和小标题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传入只是强调开始。而自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通过5种方式,最终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先进的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因此,讲课时,我把原标题整合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对课本分散或重复知识点的整合

如关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教材在必修一、必修三和选修四中都有提及。综合这三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该宪法的性质、内容、影响,分析孙中山的思想、个人贡献,并辅以材料加以理解。

如上学期期末高二苏州市统考试卷上的第一题: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这道题就是典型的整合题。既要答到必修一的政治方面:召开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要达到必修一的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前问题的基本准则;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最后还要回答必修二的经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

三、对多个单元知识结构的整合

必修三第三单元讲的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众所周知(按照旧教材的观点),近代中国主要的思想解放潮流有三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而新教材在这个大标题下,主要讲了三课:包括《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仔细推敲一下,觉得不甚严谨,少了非常重要的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可能有人会说,因为辛亥革命重要,所以把这个内容单列出来。但是我觉得无论如何,应该给学生一个体系结构。因此,在讲这章节内容的时候,大胆整合:标题为《西学东渐的重新兴盛和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除了讲到了课本上列出的三个标题外,还整合了必修一、二的相关知识点:如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农民阶级的《资政新篇》;早期维新派的主张;革命派的三民主义和民主共和,重点强调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四、对某个单元知识结构的整合:

以必修一为例,必修一主要讲政治史。什么是政治?广义是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不仅包含狭义上的政治,还包括外交。这样一来学生对必修一中如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等章节的理解就深刻得多。

总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历史教师应灵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可以围绕核心考点进行整合,也可以通过比较异同教材进行整合。通过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分析历史发展的特征以及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形成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和学生一起,掌握领会新课改的精髓。

http://

参考文献

[1]吴智园.高中历史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12)

[2]刘玉娟.多元智能理论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Z1)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1-0032-04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历史必修、选修教材中,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晚清时期的不断弱化都未直接表述。这就形成了一个知识上的盲点。2011年全国卷第31题,“考查的是对当时历史趋势的认识,而不是东南互保问题……这道题看似超越范围,但答案的要求仅设定在‘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的层面上”,恰恰切中了我们一线教师通常会忽略的“晚清中央集权问题”。所以,我认为教学中应适当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一、晚清中央集权是怎样弱化的

晚清中央集权是怎样弱化的?教师自己理解好并能够指导学生去认识这一问题,是教学中适当涉及晚清中央集权弱化的基本前提。虞和平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对相关内容的阐释,使我对这一问题有了系统认识。

该书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对清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以及双方力量的消长,都起了重要作用”。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在曾国藩图像的下方也配文:“清朝八旗兵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咸丰帝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创建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我据此有针对性地补充有关史料,引导学生挖掘《课程标准》和必修、选修教材的相关内容,拓宽视野和拓展思维,理清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由于八旗兵和绿营兵一败涂地,清政府需要依赖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以维系统治,不得不赋予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方督抚尤其是汉族官僚越来越大的权力,从而导致了地方军事化的出现、督抚专权局面的形成和汉族官僚势力的增长,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因此被逐渐削弱。在此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进行了如下归纳。

在太平天国等农民战争的打击下,清政府无力维持地方治安。地方士绅为了自卫纷纷组建团练等地方武装。但是,“地方军事化的出现改变了清朝地方的政治统治秩序,扩大了地方士绅的权力。……使清政府对乡村的影响力日益下降”。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督抚专权、内轻外重的局面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有洪杨内乱为之因,遂生曾、胡、左、李迭握朝权之果”。1860年,李秀成与陈玉成再破江南大营,加之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天津,咸丰帝不得不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节制所有巡抚和提督。曾国藩又举荐李鸿章、左宗棠、李续宜和沈葆桢分别担任了苏、浙、皖、赣四省的巡抚,这也是近代督抚专权的开始。而且,地方督抚通过自筹军饷逐渐控制了地方财政,同时又掌握了地方用人大权并影响清廷的决策,政治分量越来越重。继曾国藩之后,李鸿章更是晚清的中枢人物,“因为当时要人之中以他最能对付外人,又因为他比较勇于任事,而且他的淮军是全国近代化最得力的军队,所以从同治九年到光绪二十年的中日战争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中心人物。国防的建设全在他手里”。李鸿章、刘坤一和张之洞等大批汉族官员担任地方督抚十数年之久,集军权、行政权、财权和用人权于一身,并左右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强大的地方实力派。

二、为什么应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中学历史教学中,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问题通常“一边倒”在中国古代史。为什么要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从而调整这一倾向呢?我的认识和理由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并就政治制度的学习列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即“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在《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中,作为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至清代中期的]变,知识脉络清晰明了。但是,这一重要政治制度在步入近代社会后、在晚清时期是如何]变的却不甚明了,教材给人的感觉是戛然而止了。教学中如果不涉及晚清的中央集权,对于这一重要政治制度的“了解”,“探讨其……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无疑是不起作用的。

而且,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空间和更多的探究机会。在对晚清中央集权制度有了一个基本的探究之后,对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必要性与其革命性变革的影响,以及民主共和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学生就能够迎刃而解。这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课程标准》“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程设计思路,进一步达成“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的课程目标。

其次,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必要的历史通感。高中历史课程分模块和专题式学习的特点,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整合学习以构建知识体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概念。《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教材强调的是古代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变。仅仅通过必修一专题一的学习,学生是不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来完整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的。历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课程标准》所列的必修一专题二、三和必修二专题二以及选修一专题九、选修二专题六的相关内容,结合补充的史料,提炼出有关晚清中央集权弱化的信息,并将其置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变的整体历程中去认识。这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就整个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而言,占中国近代史2/3时长的晚清中央集权制度,应该引导学生对之有所了解。这有助于学生从纵向上贯通和宏观上把握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而能够比较完整地整理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更好地认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和特色,形成必要的历史通感和正确的历史意识。

最后,有利于帮助学生挖掘相关历史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说,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贯穿当时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如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辛亥革命爆发和辛亥革命成功帝制的重要历史背景,选修一专题九中提及:中各省地方官员除湖南巡抚陈宝箴以外,都对新政或明或暗的抵制。教师通过补充说明光绪帝从1889年3月亲政至时已经整整10年的史实,帮助学生认识:除却守旧势力的抵制和反对,这其中当然也反映出清王朝的王权危机。又如,结合选修二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概括出:《课程标准》所列的必修一的专题一至专题四实际上呈现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大致进程,即从封建专制到半殖民地半封建专制再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近代社会各阶层对变革政治制度的努力与对民主进步的追求也穿插在其中。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历程当中的一个环节。教学中如果不涉及,学生是难以发现并挖掘出这一内在联系的。

三、如何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呢?根据《课程标准》,以人教版为例,我尝试着从三个角度去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第一,在总结中央集权制度时涉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也是必修一第一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最后写道:“这样,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此后,教材对这一制度鲜有提及。晚清中央集权的不断弱化,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衰落与终结的缩影。在学习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根据课文“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表述,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试归纳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整体的走向。经过探究,学生清晰完整地总结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变的基本脉络和发展的大致趋势:萌芽(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发展(汉朝至元朝)——加强(明清)——弱化(晚清)——终结(辛亥革命)。

在总结中央集权制度时,还可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第21题对华盛顿主张加强中央权力的考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的减弱,是清王朝统治被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终结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分权不断削弱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是明显不同的。从中进一步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是古今中外很多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主题内容。

第二,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是难以绕开的。如,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中写道:“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我就此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拓展延伸:这场农民战争对清朝中央集权予以直接的沉重的打击,是清王朝中央集权逐渐衰落的一道分水岭。再如,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权力的下放特别是兵权的下放,成为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政治的根源之一。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的时代背景特别是北伐战争,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封建军阀统治”,都必须提及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选修二第六单元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更是直接写道“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因此,我在教学中就适当说明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政治的重要背景。并通过补充两段材料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概括起来,清政府地方势力,在洪杨战役中的变化,不外两点:一、督抚取得军事上的实权,其势渐重;二、军队由单元体化为多元体,中央失去把握之权。这两点是清廷颠覆的诱因,也是民国时代军阀割据的诱因。

所以湘军是私有军队的开始。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军。

还有,中央权力的下移和地方势力的扩张,是洋务派兴起与洋务运动得以开展和维系的重要历史条件。我指导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比分析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使他们认识到:林则徐、魏源等是最早具有“洋务”思想的清朝爱国官员,但是他们人数少且权力不大。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之所以能够掀起洋务运动,除了他们在与英法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形成的强烈思想意识外,他们自身已经实权在握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由于大部分企业是地方财政筹资的,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实际上也就掌握在地方势力手中。这又导致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对话的资本进一步增强,清王朝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弱化。

第三,在高考二轮复习中涉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一大特点,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的小专题式是近年历史高考主观题的一个明显特点。因此,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常是专题式复习。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而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则是一个隐性知识。在历史第二轮复习时,我通过挖掘现行教材的相关知识,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帮助学生以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专题,梳理出其发展的大致历程:古代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晚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与终结——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这样,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古今贯通,引导学生树立起全局性的中国政治制度变迁观念。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我还指导学生适当扩大视野,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与近代西方政治民主化进行关联和比较。在对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修一第八单元《明治维新》和选修二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进行关联式的学习后,帮助学生归纳出:1875年法国历经近百年的较量确立了共和制,1871年德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同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889年日本颁布了君主立宪国家宪法。同一时期在晚清统治下的中国,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主共和。清王朝虽然做了一些改革,但在本质上还是抱守着日益衰落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直至其统治终结。通过这一中外关联的对比过程,学生切实理解到了政治制度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