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十篇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十篇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5:37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篇1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教学目标、有精讲、有互动、有训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把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四有”课堂来实现呢?笔者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做法。

一、教学目标是指针

课程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课程目标。根据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特点、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农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知识水平,通过教学目标分步细化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首先根据整册课本制定一个总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和各单元的内容特点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课时目标,最后按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实施课时教学目标。把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分解到具体的每一课时,通过课时教学目标实现单元目标,从而实现该册课本的总目标。如: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我制定的总体目标是: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爱好,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2.整体设计,灵活开发,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生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留意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英语知识的学习。本册第2单元what’sthematter?的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使用英语询问病情并用英语进行回答,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本单元需5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确定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以生词的听说读写为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以句型和对话的听说练为教学目标;第三课时,以语法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为教学目标;第四课时,以根据单元知识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为教学目标;第五课时,以巩固和应用知识为教学目标。

二、精讲有度是方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英语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教师的讲授就会变得苍白无力。但授课教师要做到精讲有度,让学生有动手动脑的学习空间。授课教师的精讲在教学中应放在生词、短语、易混词、重点句型和语法的学习以及应用上。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what’sthematter?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精讲分别在第一课时:10—15分钟,对生词的读和记忆进行讲授;第三课时:15—25分钟,对语法和知识点做出讲解;第五课时:15—25分钟,对知识点在练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讲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并且在讲的同时还应伴随相应知识的练习,做到讲中有练、练中配讲、讲练结合。

三、互动有效是途径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的教与学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实现的。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怎样做才能互动有效呢?要把握以下原则:1.根据单元内容和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互动的话题;2.互动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3.循序渐进地进行,对生词的互动可采用:跟我读—仿我读—自己读—大家读的方式;4.互动的方式要灵活多变。在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what’sthematter?笔者这样设计互动话题:根据该单元询问病情的交际主题,结合各种病情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扮演各种病况来练习对话。这样,把书本上的知识融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玩乐中进行了互动,提高了英语交际的水平。

四、训练到位是目的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交际,也是为了在考试时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考试目标和考题特点,结合教学重点设计有效的练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目标性,在设计训练题目时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训练的方式要多样化;第二,训练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好是历年中考和期末的精选题目;第三,题目的设计要难易适中;第四,要做到讲什么,练什么;考什么,练什么。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做,还要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浅出,找到每一种考题的题眼。这就要求我们讲练结合,精讲有度。

总之,我们要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四有”,既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也不能虎头蛇尾、避重就轻,让单元教学目标无法在课时教学中实现。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侧重某一方面来实施教学目标,真正做到课时教学目标是指针,精讲有度是方法,互动有效是途径,训练到位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向45分钟要成绩,要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篇2

【Keywords】illustration;Goforit;KangHsuanVersion;englishtextbook

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重要载体之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教材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纯文字演变为文本加插图,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充满多媒体技术及美轮美奂视觉映像的读图时代。由于其表现信息的独特认知价值,教材插图成为帮助学习者理解课本内容的工具,插图能够展现非线性知识结构,比起纯文本来,它拥有绝对的优势。英语在大陆和台湾同为外语,且大陆和台湾文化同源,置身于类似的教育文化背景,因此台湾的教育、教材可能提供大陆教育借鉴之处,这也是笔者将大陆的《新目标》和台湾的《康轩版》初中英语教材进行比较的目的。在下文中,笔者将这两套教材插图的数量、种类、在不同教学活动中的分布情况、质量进行比较,挖掘可供《新目标》英语教材借鉴之处。

一、数量比较

备注:

1上:七年级上册;1下:七年级下册;2上:八年级上册;2下:八年级下册;3上:九年级上册;3下:九年级下册。

从以上两个表格,可看出:

1.《新目标》里面的插图数量颇多,五册教材插图总数达到1041,平均每个单元17.95幅,每页有2.54幅,可见插图已经成为《新目标》这套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台湾《康轩版》英语教材的插图数量更为惊人。六册教材共有插图2486,总数为《新目标》的两倍之多,平均每个单元有37.67幅,每页有3.87幅。在此,笔者需要指出两点:一是表2中插图的数量并不包括课后的练习及词汇;二是除了3下,《康轩版》英语教材每册书含有9个单元及3个复习单元,但是复习单元至多含有5幅插图,有些复习单元并没有插图。由此可见,《康轩版》里面的教材插图平均量实际比表2中的数据还大。

2.根据《新目标》教材的平均每单元和每页的插图数量,我们可以看到7上每单元有21.25幅,每页有3.86幅插图,然而到九年级就相应减少到14.29、1.79了。据表1显示,随着年级的上升,插图的数量反而减少。依笔者看,这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为学生刚上初中,认知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需要更多的插图辅助学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对插图的需求就相对减少。可是,《康轩版》英语教材却截然不同。从表2可看出,《康轩版》教材每册的插图数量都基本持衡,每个单元基本维持在30幅之多,每页平均有3、4幅插图。笔者猜测,插图对于台湾的学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学习阶段都需要插图的辅助,因此教材编者尤其注重插图的地位。

二、插图的种类比较

根据不同的角度,插图的分类因人而异。Levin(1982)将插图分为两大类,一是展现物体具体形象的写实图片,包含照片及图画;二是包含地图,表格及图表的非写实图片。根据插图的组织形式,宋振韶(2005)将插图分为独立图,发散图,序列图和多层图。从插图的抽象程度看,可以分为具体插图和抽象插图。按照抽象程度,韩春华(2011)在她的论文中将插图归类为照片、卡通漫画图、卡通简笔画和图表。通过分析《新目标》及《康轩版》两套教材的实际情况,笔者将插图分为照片、漫画、简笔画、图表及地图,它们各自在这两套英语教材的分布如下:

根据表3所示,《新目标》这套教材总共有511幅卡通,占所有插图的50.54%,而《康轩版》英语教材含有卡通2002幅,数量约为《新目标》的四倍,占所有插图的82.14%。由此可见,卡通在《康轩版》英语教材中占绝对的地位,这与台湾盛行的卡通漫画文化密不可分。《新目标》教材里面的图表和照片数量相当,分别占22.35%、21.07%,而《康轩版》里的照片位居第二,占12.86%,余下的图表、简笔画和地图所占比例比较微小。

三、插图在不同教学活动中的比较

根据分析这两套教材,笔者将课本中所呈现的教学活动分为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教材中所展现的语法知识的插图也囊括在阅读行列中,不容忽视的是,有些插图不只使用于单一的教学活动,在此情况下,笔者主要是归类于教材所呈现的第一项教学活动。

由表4可见,虽然《新目标》教材设计者更多注重于词汇、听力、阅读,它们各占约23%,但是插图几乎是平均分布在不同教学活动中。由此推测,插图在各个教学活动中都至关重要,教材设计者希望教材使用者充分利用好各个教学活动中的插图。反观《康轩版》英语教材,插图主要用于写作和阅读,各自占据32%、29%,余下的三分之一几乎是平均分配于词汇、听力、口语和写作。此外,笔者发现同一册《康轩版》英语教材中的插图在各个教学活动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即每个单元中不同教学活动中的插图数量几乎是相当的,以此来平衡各个单元的插图。例如:八年级下册每个单元约有4幅插图用于口语,12幅用于听力,13幅用于说&写。

四、插图的质量比较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篇3

一、着眼课改,树立阅读教学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具体来说,教师在上阅读课前要设计一个全面、准确、明了的目标。全面是指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准确体现在不仅让学生掌握阅读知识,还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明了是指在一节阅读课中,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应用及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达到何种程度都应明确到位。例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7what’sthehighestmountainsintheword?Sectiona3a--(Reading)时,设计了下列目标:(本节课基于“readingforskills”来设计,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和积累一些词汇,训练有效的一些阅读技能,而且能够对阅读的文本进行归纳与总结,形成自己的语言积累。通过变式训练和适当拔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当然,本文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感悟在面对困境的过程中,人的潜能无限,永不放弃,学会挑战自我,人能胜天。)

(一)知识目标

Let’slearnsomeimportantwords,phrasesandsentences,inordertoknowsomethingaboutQomolangma.

(二)能力目标

Readingforskills.askstudentstopayattentiontothesestrategies:carefulreading(细读)skimming(略读)scanning(扫读)mind-map

(三)情感目标

Lovethenature;challengeourselves;andnevergiveup.

二、重视口语表达,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

如何在阅读课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阅读课教学效果?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笔者认为:精心设计是前提,策略培养是保障,语言延伸是重点:

(一)精心设计是前提――善于发现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满足学生求知欲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教学中,在学习了有关“wheredidyougoonvacation?”假期生活后,让学生自己各抒己见,介绍自己的假期生活,难忘经历等,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让多数同学都能积极表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二)策略培养是保障――说是语言输出的基本形式,策略水平的提高是口语能力提升的有效保障。任务型教学倡导引导学习者产生主动学习的倾向,怎样的人物倾向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呢?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ectionB―2b―Reading为例,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127小时”,视频中讲述的是一位登山爱好者再一次爬山过程中遭遇的突然不测,及他的绝望,自救等,与本文主人公的经历极其相似,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激活学生多故事的了解和记忆,然后尝试着先让学生说:““aron’siDcard”

name:aron,nationality(国籍):theUSa

Hobby(爱好):mountainclimbing

experience:aronisusedtoclimbingmountains.thereweremanytimeswhenaronalmostlosthislifebecauseofaccidents.

(三)语言延伸是重点

如:我在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Reading后,设计了如下的

Freetalk:it’stimeforyoutomakeadecision!

YouarethestudentsofGrade8now,therewillbemoreandmorehomeworktodoandyouwillhavesomeproblemsinlearningenglish,willyougiveupstudyingenglishorkeeponit?whatshouldyoudo?

Discussion讨论环节:what’syourdecision?why?

通过这一话题的延伸拓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口、交流表达意识。

三、转变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一般情r下,笔者积累的阅读课教学环节大体分为三步: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阅读前:无论是情境导入,还是观看视频,学习新词等都是为阅读文本做铺垫阅读中:先听录音,然后下发任务清单,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研究理解文本,其中贯穿了阅读课的“三读”教学模式,即:跳读(skimming);扫读(scanning)和细读(carefulreading)。阅读后:通过一个思维导图进行了系统总结;运用变式训练的对话、复述课文、书面表达等方式进一步熟悉文本,使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里,我重点想说一下,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Reading后,笔者就

“Shouldteenagershelpdosomechoresathomeornot”?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正反两方进行粗浅的辩论赛,各自发表观点。

正方:pros(Doingchoreshelpstodevelopchildren’sindependence)

反方:Cons(Doingchoresisawasteoftime.)

此种做法很是受学生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创新意识和技能。

四、改进课堂,增强阅读的方法意识

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视觉感知,让学生去看,去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去思、去动、去演,教师做好引导者和指挥者。例如:我在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SectionB---2b---Reading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模仿、猜测、表演等,设计了下列活动,用活动来激发学生思维,真正培养英语阅读兴趣,禁止学生“谈读色变”。

taskone:whatspiritshouldwelearnfromaron?

tasktwo:pleaseactoutaron’saccidentsinUtahwhileclimbingmountains.

taskthree:ifyouwerearon,whatshouldyoudo?

orwhatwillyousaytohim?

五、立足课堂,提升阅读课教学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对一些问题的探究,你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学完这节课后,你有哪些与别人不同的收获?如:在学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Reading教材后,我又设计了三个创新实践性作业:

(一)whatdoyouthinkofYanglei?:

(谈谈你对本文的主人公杨蕾的看法)

(二)llectsomemovingvolunteers’storiesontheinternetin2016。

(通过因特网收集更多的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如:2016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三)ritealettertoachildfromChina’sruralarea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篇4

(1)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新课改对英语教师有这样的要求: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更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2)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教与学的创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新型的教学强调师生互动,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3)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新课改使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信息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实施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可以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五环教学模式促进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例分析

由于学校规定每位英语教师必须带两个班级,学校分配给我的是八年级1班和2班。为了研究和对比的需要,我决定在八年级1班采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五环教学模式,在八年级2班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2whatshouldldo?Sectiona第一课时(1a―2c)为例进行了以下五环教学模式教学的设计:

1.教学对象Class1,Grade8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新的单词和词组,并学会听、说单词和词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学会用“should/Could”给出解决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3.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课是一堂听说课,重点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本课中所用到的句子时态为―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这两种时态学生都已学过,所以用这两种时态来描述学生遇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没有难度,对于句型what'sthematter?已在八年级上册里学过,所以对学生进行情境构建引导学生说出此句型应该没有问题。

4.教学步骤

(1)情境构建。

在情境构建这个环节里,毫无疑问,主要内容就是情境构建。我先用一首周华健的歌曲《最近比较烦》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身同感受,从而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等歌曲播放完毕,问学生是否也有烦恼,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烦恼,下一步,我也说出自己的烦恼,让学生给些建议,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接着,再以―个老朋友erin的烦恼为话题引入本课。在这个环节里,周华健的歌曲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2)问题探究。

在此环节里,我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和语言,让学生既直观地看到语言所表达的erin面临的问题,又可以形象地看到他在各种烦恼下的表现,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句子表达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些图片和语言的展示,让学生探究出询问某人烦恼的句型:“what’swrong?”等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环节里,用图片学习英语既让学生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学习英语的印象。

(3)交流提高。

在本环节里,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对问题提出建议让学生总结出了给建议的句型。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我创建了若干个幸运大转盘,在转盘中写出了八个常见的problem,通过转动转盘让学生随机练习矩形框中的句型。通过转盘的使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应用拓展。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三个应用。首先,我解决了课本上的听力问题,也就是应用1和应用2。由于在上一个环节里学生对听力中所要用到的句型进行了反复训练,所以,在此处听力的解决比较容易。在听力的处理上,可以使用多媒体音响设备来用计算机播放电子语音的听力,方便快捷。在应用3里,我给学生展示了几张西部地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图片,当然,也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西部儿童的视频放在此处。不论是图片还是视频,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西部儿童的同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珍惜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5)反思升华。

在这个环节里,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北京雾霾天气的视频。北京的天气是当前人们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大problem,所以,此处我用了这个材料,既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注热点话题。在此处,我通过北京雾霾天气视频的使用,既将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进行了整合,也将有关地理、环境的学科知识进行了课堂渗透,实现了英语、信息技术、地理、环境学科的整合和融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和升华。

5.教学效果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篇5

【关键词】有意义;初中英语;合作;探知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一种认知心理活动,是由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言外之意就是任何知识信息之间的传输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进行,需要通过一定的合作探知进行深入融合,以此来建构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结合学生英语学习认知规律,从语言表达和合作探究的角度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更能使得学生有丰富感知,便于他们在相互探知的过程中产生过共鸣与收获,提高英语表达准确性和地道性。

一、与教材对话,发现新鲜点

英语作为交际性语言,其表达的语意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学生获得的语意大多来源于教材文本,于是与教材进行深度对话,了解作者、编者、角色等不同认知心理则是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对话,摸清表达思维,对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好奇心起到一定作用。

带着好奇与教材对话,更能使得文本富有趣味。如,在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4agoodread的“ReadingGulliverinLilliput”教学中,围绕《格列佛游记》中的相关有趣事例,不妨建议学生发挥想象思维:ifyouwereinLilliput,whatwouldyouliketodo?和ifyouwereGulliver’sfriend,whatwouldyouliketogivesomeinformation?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出教材中的相关信息内容。带着对教材文本的不同理解,学生除了要关注其中有趣的情节外,更多注重语法知识、语句表达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新发现。

指导学生与教材文本进行对话,让他们在有针对性发现相关问题和信息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深度认知,定能使得课程教学富有趣味性。引导学生围绕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多做发散思考,帮助他们从直言碎语中找出相关信息,更能使的阅读教学富有指导性。

二、与同伴讨论,交流不同点

关注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在彼此交流中阐述观点,更能利于深化认知感悟。指导学生多与同伴交流,能使得学生在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深厚认知和丰富感知体验。多给学生腾出足够的思考空间,便于他们在主动讨论和争辩的过程中发现更多有意义内容。

与同伴交流过程,就是学生语言信息不断集思广益的过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6internationalcharities的“ReadingaaninterviewwithanoRBiSdoctor”教学中,围绕“whydothepoorpeopleneedoRBiSdoctor?”和“HowmuchdoyouknowaboutoRBiSdoctor?”进行同桌交流,帮助他们在深入理解感知的基础上获得更多表达信息内容。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就“ifyouwereareporter,whatwouldyouliketointerviewtheoRBiSdoctor?”问题,建议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认知感悟,积淀深厚知识。

多与同伴交流,能使得学生在说出自己不同意见和想法的过程中形成主动的冲动,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激情。创设的话题应在体现针对性和多样化的基础上,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争辩,帮助他们在梳理归纳相关知识要点的过程中形成有价值表达信息。

三、与教师切磋,增强自信力

多支持学生向教师发难,让他们在主动抒发意见的过程中强化认知,更利于他们收获不一样的感触与体验,让他们在感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表达环境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多尊重学生的观点,帮助他们在总结整理的过程中归纳提炼,形成一定的语言表达素材。

给学生自由提问的机会,多让他们就各自的理解主动表达相应的想法。如,在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5wildanimal的“welcometotheunit”教学中,结合表达的“Howtoprotectwildanimals?”主题,不妨建议学生主动和教师对话,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角度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帮助他们梳理相应的认知体系。

给学生提供自由倾诉的环境氛围,多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主动修正不足,利于他们在不断强化整体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关注学生的不同观点,可引导他们就各自的l现多提出独到见解,帮助学生在深入阐述中主动表现自己,获得更多的认知感悟,增强学习内生动力和激情。

总而言之,合作探知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认识英语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围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情境深化和过程互动,多从生生、师生的彼此交流中发现精彩点,定利于课堂教学更有前置性和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全面认知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篇6

一、本学期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将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学情分析:

今年我继续带2个班,通过一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留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三学情分析: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本套八年级教材共分十个单元,每单元分Section a和Section B以及Self-check三部分。Section a : 1a呈现本单元的重点单词,语法结构与功能;1b呈现任务型听力练习;1c结对练习核心对话;2a,2b是多种听力练习;2c呈现不同的任务。GRammaRFoCUS呈现语法功重点;3a-3c提供多种课堂活动。Section B: 1a词会扩展;1b新旧知识综合运用,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展;2a,2b为听力练习;3a-4提供各类练习形式,随着所学内容的加深,逐步扩展成阅读和写作练习。4为创造性活用所学知识提供各类课堂活动。Self-check:使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明确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1. 总体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多文化背景的积累,并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2. 具体目标:结合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实际,在教学刚开始的阶段,注意和初一知识的衔接,例如复习积累基础词汇、词语搭配、句型,熟悉不同单元呈现的语法规则,掌握实际用法。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学期的重点是继续学习词汇和习惯用语,语法知识点:不定代词、频率副词、询问情况、方式状语、提出邀请、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等。其中状语从句和形容词是本册的难点、重点。

六具体措施:

1、多听课,特殊学校组织外出听课,更要虚心学习

2、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 ,对新版教材认真研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充分展示数码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3、对学困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4、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利于学生的有效性学习。

5、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具体内容,为学生积极创设情景,尽量让学生在较为逼真的情景中渗透文化,了解文化,设置任务,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篇7

一、农村学校八年级英语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的习惯

我校学生大多是打工子女和农村子女,他们的家庭环境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习惯,加之原先英语基础也较弱,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2.学习方法不灵活

学生学习英语只是死记、死学,有些人存在着为父母学、为老师学的现象较为严重。有些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初三就解放,反正上大学出来也找不到工作的想法。

二、教学策略

1.抓好课堂管理,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1)上课前要求把上课要用的书、练习册等准备好,并且把与英语无关的东西一律收下去,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根据单元知识的内容,利用上课的前10分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如:让学生听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猜谜语游戏,或是一些Chant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3)教材的重组(比如八年级上册)

Unit1Howoftendoyouexercise?

Unit2what’sthematter?

Unit5Canyoucometomyparty?

Unit11Couldyoupleasecleanyourroom?

(4)如何教学生单词

1)从音标入手,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如初一,他们的音标学的不好,在初二开学用3~4节课,把系统的音标教完,再教辅音,最后整体拼读,重点教他们如何把握重音。教完了音标之后,在学每个单元之前,用10分钟左右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看着音标读出来,解决了他们在家不会读,又没人问的现象,也解决了他们遇到单词如何通过字典去学单词的问题。

2)在学新单元前,让学生预习时把本单元书后所列的单词在课文中找出,把汉语意义标在下面,当学到这个单词时教师再进行领读加强记忆。

3)运用英语中的构词法帮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单词来记新单词。比如,常见的

un-(不、非、表示否定)

friondly―unfriendly,comfortable―uncomfortable,happy―unhappy;

其他还有前缀;

dis-(不、非、表示否定)

advantage―disadvantage,agree―disagree;

re-(又、再、重新)view―review;

-less(没有、无、形容词后缀)

home―homeless,help―helpless;

-ing(形容词后缀)interesting,outstanding;

-ed(形容词后缀)surprised,balanced;

-able(能够,形容词后缀)comfortable,unforgettable;

-ist(人,名词后缀)scientist,terrorist。

4)加强巩固。听写单词(每次范围在10~15个,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批改,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默写课文。

(5)如何教每单元重点句型语法

1)教师先不让学生看书,进行单词句型的学习操练,再让学生看书,完成书本上的1a、1b、1c,加强巩固所学句型语法。

2)教师进行实物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好实物,一边操作,一边教授。以八年级上册Unit7Howdoyoumakeabananamilksbake?为例,教师课前准备好榨汁机、香蕉、小刀、容器等,通过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学习本课单词、短语以及句型,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操作过程,同桌之间练习重点句型,完成书上1a,1b,1c,出示语法(书本上grammarfocus里的句子),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本节课学的什么,学生说不到的地方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总结所学。

总的来说,我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词不离句(把本节所学新单词放入句型中练习);②教师引导;③听录音,练听力加强巩固;④结对活动;⑤做游戏;⑥学唱Chant;⑦小组练习等等。

(6)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阅读和写作习惯

1)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2)明确目的。

①听力。在练习听力之前,让学生看清楚看明白题目,把答案中不同的单词及短语做标记,做到心中有数。听短文时,先根据所给答案了解将要听什么内容,听的时候注意力集中,抓住关键词,如回答(what,who,when等),同时要随时做记录。

②阅读与写作。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阅读篇章,交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在课下让学生使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去阅读。除了书上的阅读,让他们尽量多读一些报纸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然后把读的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写在作文本上。鼓励学生在课下对所学课文进行朗读。

(7)做到精炼与及时测试相结合

1)对学过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练习,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然后再进行讲解。

2)每单元学完后对学生进行测试,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查漏补缺。

3)对学生平时出错的题做好记录,在今后的教学复习中让学生反复练习。

2.课外

(1)做好教学设计,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认为备课备不好还不如不上课。因此,在每学一个新单元之前,必须要对该单元课本、练习册、试卷及听力材料及与之相关的单元考虑到位。如有什么问题,及时与同事进行沟通探讨。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篇8

“英语高效课堂”是当今英语课堂教学中十分关注的话题。但如何达到“高效课堂”呢?我认为,英语课堂导入环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融入课堂,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为45分钟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课堂导入的设计就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结合英语课程的内容,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前提,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中心,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的教学设计。能否在课堂导入环节把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在英语学习的课堂上决定了导入设计的成败。

二、英语课堂导入的特点

1.英语课堂导入设计理念要切合实际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节课的内容和重点也不同。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这个问题。在课堂导入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出新颖并且符合学生特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导入活动。导入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导入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注重互动,注重学生接受的情况。

2.英语课堂导入设计内容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中。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兴趣的产生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探索新的知识。良好的导入设计就是要符合这一特点。

3.课堂导入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设计出层层深入、化难为易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接受、掌握新知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课堂导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作为这门艺术的设计总导演,如何才能让观众耳目一新,并让作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抓住他们的心呢?这就要求掌握一定的方法。下面就本人在这几年英语教学工作中的新课导入的探讨,总结了在英语课堂上有效的几种导入方法。

1.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照片、幻灯片、音像、VCD)等视听手段导入教学,为学生创设贴近教材内容、实际生活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知道很多知识的学习单靠想象是很难完成的。对于学生来说,直接的感官冲击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6Unit1《Doyoucollectanything?》的引入部分,本人把集邮册展示在学生的面前,顺势就问学生:ilikecollectingstamps.Doyoucollectanything?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说出自己的爱好。因此,直观导入法是最直接的导入方式。

2.游戏导入法

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教师可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合理的游戏导入。在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5Unit2《tintinhasbeenpopularforovereightyyears》一课中,正是采用了游戏导入法。教师通过对卡通人物的描述,让学生进行抢答游戏。

(1)Heisbraveandclever.

(2)Heisamonkey...whoishe?

Students:monkeyKing.

教师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引入了新课,在游戏中铺垫了与卡通人物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过渡到新课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3.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根据学生学过的内容,以旧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这是教师常用的方法。特别是教师在上语法课的时候,借助旧知识的练习作为铺垫,引出新的语法知识的讲授。旧的知识必须是和新知识有关联的。如在学习过去进行时之前,先把复习现在进行的任务抛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完成练习并讨论、总结。如:

(1)iamreading(read)abooknow...

小结:现在进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然后,教师呈现出另一个句子,让学生观察两组句子的区别,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

(2)iwasreading(read)abookthen.

共同点是____________。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过去进行时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温故而知新”,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学习与总结,印象更深刻。这种方法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在小组中的团结协作精神。

4.故事导入法

洛克曾经说过:“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故事是有血有肉的,最容易感染别人,引起别人注意的。因此,故事导入法是新课导入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故事的导入中,既可插入与新课有关的知识,为新课铺好路,又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9Unit2《ibelievethattheworldiswhatyouthinkitis》。“友谊”是本课的主要内容,新授课前,本人先简述了关于我和好朋友Celia的故事,然后提出:Doyouthinkthatabeautifulsmileisimportantforfriends?学生从教师的故事马上进入今天的主题“abeautifulsmile”,水到渠成。故事可以是多样化的,可根据新课内容选用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甚至是由教师自编的故事。学生在故事中不但学到了书本的知识,还加强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

四、采取各种导入法时应避免的问题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篇9

关键字:课文复述提示式复述法创造性复述法

一、理论依据和实际意义

吴潜龙教授在他的著作《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中提到,外语学习中,输入和输出同样重要。英语课堂上学生通过听,读,看,接触学习材料来进行语言的输入,然后大脑通过对输入的语言进行匹配、类推、重组转换等来进行输出。复述课文综合性较强,是输出练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认知,对比,理解,分析,记忆,简化,归纳,综合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此外,复述还能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是锻炼口语的有效方法。

二、复述课文的几种有效方法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并优化了多种的课文复述方法,主要分为提示式复述法和创造式复述法两大类。(王曰福,2007)

(一)提示式复述法

提示式复述法是课文复述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提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具体特点设计不同的提示方式。

1.图片提示法

丰富的图片能使抽象的文字变得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在复述时更好地组织语言,并且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9Unit1onceuponatime…听力材料中有八幅插图,是描述Golidilocks在森林里误入一家三只熊的家的经过。笔者利用了原有的生动形象的图片,配上简单的文字提示(主要是动词,如:walk,pick,lose,notice,hurry,knock,push,enter,count等),引导学生复述故事的经过。学生在图片的提示之下,很顺利地复述出了课文的内容:Goldilockswalkedintheforestandpickedsomeflowers.Soonshewaslost.thenshenoticedalittlehouse.Shehurriedtothehousetoaskwhereshewas…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此类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避免死记硬背的弊端。

2.表格提示法

这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方式,适用于结构清晰,主题分明但内容较多的文章,尤其是介绍事物或人物的说明文。以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7Unit2thecamelthatirodehadabadtemper.为例。本文主要是介绍澳大利亚的风景民俗。介绍了六大方面,教师通过表格的形式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各个方面的特点。以其中一个方面为例:

(answers:3.6kilometres,384metres,purple,red,culture)

通过以上表格的归纳总结,学生复述时把关键信息补充完整就可以了,简单明了。

3.语篇填空提示法

教师要是想检测学生对课文的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就可以使用语篇填空提示法。以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7Unit1为例,这篇课文的主要语言知识就是间接引语,可以改编如下让学生通过填空来掌握间接引语的使用特点。

LinglingaskedSallywhatshegoingtodoabouttheconcert.Sallysaidthatshehadphonedherteacher.Shesaidherhandandarmandshe

toplayinthefinalpractice.SallyalsosaidsheonlytoplayattheStarsearchconcertwiththerestoftheorchestra…(answers:was,hurt,didn’twant,wanted,said)

4.英汉互译提示法

素材可以采用教材中的对话文本或者阅读中的某一段落。英汉互译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层次来进行。例如,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6Unit1Shewassittingbytheriver.笔者设计了英汉互译活动。对于a层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先做英译汉,然后不看课文把中文翻译成英语,最后和课文作对照。对于B层成绩中等的同学,先向他们提供课文汉语翻译,让他们先进行汉英对照阅读,然后不看课文把汉语试着翻译成英语,最后和课文作对照。对于C层基础非常薄弱的同学,可以用更简单的中英文混合法来做提示。如theQueen正在玩inthegardenandtheKing正坐在onthegrass.andtheCheshireCat正坐在树上and正在微笑ateveryone.

(二)创造性复述法

创造性复述法是指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情节发展的基础上,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对课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改写,这种复述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黎志晖,2012)这种复述法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英语课堂上经常开展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运用的情景,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可以尽情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3Unit2的阅读课文Radiotimes是描写主人公去电台面试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个电台经理面试电台主持人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通过该活动,对主人公与电台的缘分和经历就更加清晰了。

2.转换法复述

转换法复述是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通常从人称、时态、语态或者形式进行转换。如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10Unit1welistenedtotheradio.这篇课文的主要语言功能是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以前的生活,形式是对话,第一和第二人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第三人称,改为记叙文。通过这种转换方法,学生很快深刻理解本课的语言目标就是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来表达过去的事物。

三、综上所述,复述课文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巧用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灵活多变的复述可以使英语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吴潜龙,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总结篇10

经过多年教学,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对于英语教学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一直不断地摸索、实践,通过各种相关理论、案例指导,再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英语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所获,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对提高来自农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

目前,我们教师都在实施任务型教学。在备课时,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任务型教学的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只有了解各级目标要求,才能准确地设计,描述和使用这些目标。通过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摸透这套教材的编排特征:从纵向来说,每一知识点是逐步加深,所以教师在教知识点时不须面面俱到,而是七年级时就过关所有知识点,以能活学活用为标准,对难度较大的只作了解,绝对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是为学生烹饪美餐,除营养价值高之外,一定要色香味俱全-也就是一定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要三年一贯制,要以培养能力为主。

2.教材研究。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材料,我们目前使用的《新目标》教材,起点高、难度大,教师必须花大气力研究教材,备课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找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如何把知识点从低到高贯穿起来,然后系统地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初中三年英语的教学,一定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学,每一年的侧重点和教学方法都应该不一样,但一定要以培养能力为主。七年级时的教学目标,以能说会道,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和有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为主,其它的一律为辅。八年级时的教学目标,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为主。九年级时,以培养写作技能为主。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增添教学活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时,因很多学生来自于农村,对于旅游没有感受,,利用有效的多媒体课件,就将很难理解和掌握的Howwasyourschooltrip?的语言点明晰利用精选的图片展现了出来。把地点,所创设的情景,学生的感受表情图通过大量的画面在屏幕上的出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更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的课堂中来,这样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际的场景,改变了传统的单纯讲授语法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作为语言实践课,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如在Goforit七年级下册Unit3whydoyoulikekoalas?topic:animalsinazoo时播放录像带《动物世界》,利用课件呈现动物园里面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边学边讨论。看完后,我把全班分成a.B两大组进行对抗比赛——wedon''tthinkso.比赛规则是a组提出welike....Becausetheyare....(喜欢某种动物,给出理由)。B组提出wedon''tthinkso,wedon''tlike....Becausetheyare(B组马上提出反对意见,不喜欢这种动物的原因)。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在既轻松又紧张的氛围中掌握了课本相关的动物名称。

三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

1.个性化的创设情境。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老师利用图片或话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并通过小组讨论,帮助他们热身,学习新词汇,并预测课文的内容结构。简单的问题留给英语弱的学生回答,如a:whereisyourpen?B:it'sonthedesk.a:therearetwopenshere.whatcolorisyourpen?B:mypenisred.thegreenoneisLily's.很多句型都可以采用这个游戏,如where/it's/they're等.在使用时,教师可示范,或叫好学生示范,慢慢的就可以过度到差生,让他们也体会到成就感,对自己充满信心。让有能力的能力的学生总结代词的用法。把凌乱的语法归纳起来便于学生使用,由易至难,反复操练。

2.确立目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