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新生论文十篇大学生新生论文十篇

大学生新生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2:23

大学生新生论文篇1

首先,任课教师要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在给学生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把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微信、微博、邮箱等信息介绍给学生,还要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身教重于言传,便于学生了解任课教师的特点。其次,教师要把所授课对象的情况向学生做介绍。因为新生都刚到一个班级,彼此之间不熟悉,对同学的生源地、学习成绩等情况都不熟悉,任课教师要向学生一一介绍,班级同学的最高分是多少,数学的最高分是多少,班级的平均分是多少,使同学们能够尽快适应环境,更好、更顺利地进行沟通和学习。笔者在介绍班级自然情况时,用到了统计学的知识,用图表向学生介绍班级同学的生源地、入学分数、数学的最高分、总分最高分、班级平均分和数学平均分,让学生在知己知彼的同时感觉到数学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

二、经济数学课程重要性介绍

1.介绍科学家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评价。

恩格斯说“:在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再有像17世纪微积分学的发明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美国著名数学家柯郎说“:微积分是人类思维的伟大成果之一,它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地位,使它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别有效的工具,这门学科乃是一种憾人心灵的智力奋斗的结晶。”数百年来,在大学的所有理工类、经济类专业中,微积分被列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2.从经济数学课在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和专业案例等方面介绍数学的重要性,给学生直观的感觉。

由于专业类型的不同,学校类型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以及地域的差异,使人才对大学数学的要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数学的教学应根据不同需要,精选内容,把握基本要求,通过知识载体传授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自主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能力。近年来,我们在数学基础课中尝试案例式教学,针对不同专业,在数学概念的导入、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采取了选取专业案例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的同时,了解了数学对今后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1)从培养方案中数学课所占的学时、学分比重,让学生了解数学课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2)选取专业案例,介绍经济数学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应用。经济数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开设的数学基础课,在当前专业认证背景下,其重要性程度主要体现在:一是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使用充满了活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备的工具;二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水平;三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通过对经济数学重要性认识的讲解,在结合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生动的案例,用数学的工具巧妙地加以解决,让学生有直观的重要性认识。

三、经济数学课程的特点介绍

1.经济数学与初等数学研究对象的区别。

初等数学研究的是

规则、平直的几何对象和均匀有限过程的常量,也成为常量数学,经济数学是研究不规则、弯曲的几何对象和非均匀无限变化的变量。

2.经济数学与初等数学研究方法的区别。

初等数学研究方法是孤立、静止、片面地考虑问题,经济数学研究方法是变化运动中考虑问题,也就是极限的思想。

3.两者的结合点。

经济数学与初等数学因其所处历史时期不同,因此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不同。教师在新生一入学,就要向学生介绍经济数学特点,同学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都要改变,把初等数学的片面、孤立、静止的思想方法转变成在变化运动中考虑问题的极限方法,这样就能很快适应数学的学习,迅速入门,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四、经济数学的学习方法介绍

经济数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与初等数学的差别,要求学生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指出:“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著名教育家钱令希院士说“学习如同在硬木头上钻螺丝钉,开头要先搞正方向,锤它几下,然后拧起来就顺利了。否则钉子站的不稳不正,拧起来必然歪歪扭扭,连劲也使不上。求学之路慎起步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大学新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习准备:

1.坚持预习,每次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大学课堂与中学不同,学时长,课堂信息量大,只有提前预习,掌握老师当堂课要讲的内容,知道重点和难点,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2.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要充满对新知识的渴望,认真思考老师是如何引入新概念,如何抽象为数学问题,如何进行分析,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如何进行求解的,要紧跟老师的思路,心、脑、手、耳并用,重点是积极思考。

3.有选择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

上课要学会有选择的记好笔记,要记录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和补充的知识点,特别是老师总结和提炼的好的方法和记忆规律。教材上的内容一般不要记录,否则时间上就很难掌握,容易错失老师讲课的内容。

4.按时完成作业,及时答疑解惑。

大学生新生论文篇2

设想:文学创作可当论文

在这份改革设想中,并没有废除传统论文形式,“愿意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仍然按照传统毕业论文的规范进行写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取消外文文献翻译环节,删减一部分繁琐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表格。

为丰富毕业论文形式,该问卷提出了6项建议:文学创作、翻译、读书报告、教案与参与教学、田野调查报告、社团刊物或公开刊物的。其中,文学创作“作品完成后,在国家正式出版社或正式刊物上出版或发表,可不需要进行自我理论陈述,但需要由学院认可其真实性;作品没有发表,学生应对作品主题、形式、写作等环节有一定篇幅的理论陈述。”作品形式包括中、长篇小说,长诗或组诗。

有些形式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方向。

如田野调查报告就适用于文学人类学、汉语言文字方言调查等方向。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操作

胡灵(化名)现在是对外汉语大二的学生。她说:“我们都赞同将论文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们提出的改革设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个人考虑选择教学参与的形式来作为毕业论文。”

但大四学生张东(化名)则显得有点无奈了。他说:“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支持论文形式多样化,但即将面临提交毕业论文,目前还是只有传统形式是比较可行的选择。”相对而言,传统论文形式对大四学生来说,操作起来会简单一些。

大学生新生论文篇3

2014年7月至9月,笔者通过设计与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学生座谈会、走访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并结合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对河北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展开了调研分析。问卷调查主要在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联合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唐山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学院等省内12所高校开展,以电子和纸质相结合的方式发放《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问卷》、《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就业观价值导向调研问卷》共计2600份,回收2480份,其中有效问卷2260份,回收率95.4%,有效率91.1%。同时,在燕山大学内分4次对218名学生组织了座谈,实地走访了12位工作在一线的思想政治教师,调查对象兼顾男女生比例、年级专业分布比例,确保调查数据全面、科学、真实、有效。

2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

2.1新媒体传播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与报刊相比,广播是新媒体;与广播相比,电视是新媒体;与电视相比,网络又是新媒体……当前所指的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基础上,以各类网络、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等形式呈现。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以下优势:传播的内容丰富且及时、传播的主体多元且平等、传播的过程双向且交互、传播的方式便捷且隐匿。新媒体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占领受众市场,渗透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层面,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鲜明的个性特征,迅速成为承载新媒体的主力军,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干预、形成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首先,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社会道德同化与教化的主渠道。在新媒体产生之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同化和教化。而今,作为最高效的大众传媒的新媒体,其道德功能强力凸显,大有超越以往任何途径的道德同化与教化功能的强势。这种功能“是指其传播过程、传播边界和监督功能对社会人群的道德认知、价值取向、道德范畴等心理机制的要素产生着显而易见的扩张与丰富作用”。其次,新媒体强化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沟通,道德涵化过程抑制了道德濡化过程。“从人类学的观点看,道德社会化是文化的‘濡化’过程,即非正规的吸收文化的过程。濡化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规律,除去正规教育之外,‘濡化’成为影响人类心理和道德的主要方式”。“濡化”是指在文化传承过程中,“部分有意识、部分无意识的学习过程,靠老一代指示、引导并强迫年轻一代接受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涵化”是指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条件下,“由不同文化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两者相互适应、借用,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大规模变迁的过程”。“濡化”是同一种文化的纵向传承,“涵化”是不同文化的横向沟通。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而言,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道德涵化的功能在增长,并因此弱化了道德濡化功能。当代青少年受趋新意识的影响,关注点更多转向外来文化,而将本土的传统文化置于次要位置。再次,新媒体是多种文化意识的汇聚点,多元文化碰撞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多重冲突。不同的文化在各自长期发展和积淀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特色,突出地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文化差异以及道德行为规范上的不同。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价值间产生尖锐的矛盾时,例如集体主义价值与个人主义价值的矛盾、经济价值和道义价值的矛盾、现实生存价值与未来发展价值的矛盾等等,这使得青年大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系列难以化解的冲突,表现为难于选择甚至是无所适从。最后,新媒体环境下道德主体性显著增强。传统的道德教育,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受教育者一直被置于被灌输、被教化、被塑造的客体地位,人对道德的接受是被动的。而在多媒体条件下,尤其是网络、手机等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与互动性,凸显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提升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因为如此,自改革开放以来,原以为经验丰富、轻车熟路的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成效甚微”,难于走出不断失误的怪圈,造成“经济增长,道德滑坡”的巨大落差。新媒体时代下,上述思想道德建设所表现出的新特征,给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新问题。直面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肯定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积极的一面,同时发现问题及偏差,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深远。

2.2新媒体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2014年两个多月的问卷设计、发放与统计,召开学生座谈会并且深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队伍中进行实地调研,现阶段我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逐渐明晰。此次问卷采用封闭式形式,问卷的发放兼顾学校类型、男女比例、专业设置、年级分布。第一套问卷给出了具体答案,数据统计按实际选择情况分类计算;第二套问卷采用打分制,答案设置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共分五个档次,题目主要从“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个人道德素质、新媒体的影响”四大方面展开,汇总得分结果反馈思想道德现状。两套问卷相互补充,既横向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状况、个人道德素质等方面,亦从不同年级维度纵向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变化。通过对2260份问卷汇总统计,横向反映出我省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动态,并经科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大学生有较强的荣辱意识,爱国主义情感强烈。从调查结果统计发现,在“为莫言成为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一项中,74.3%的学生选择“比较符合”一项;89.38%的学生认为“努力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对党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反对“”等反腐倡廉的举措87.96%的学生表示坚决拥护。90后大学生虽个性张扬、追求自我,但政治思想的主流积极、上进,有坚定的民族立场,爱国主义情感单一且强烈。其次,90后大学生的身上承载着朴实的中华传统美德,但是社会公德心淡然。“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孕等需要关照的人会主动让座”这一问题上,88.4%的学生反映会主动让座;69.02%的学生能做到“在校读书期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打电话问候父母”,尊老爱幼、仁爱孝悌这些传统、朴素的中华美德在当今大学生身上继承并发扬光大。但在社会公德心方面,90后大学生的选择令人瞠目结舌。在“天将下雨,会主动帮本寝室同学收回晾在外边的衣服和被子”这一问题上,共有64.25%的学生表明不清楚会不会去做或可能不会去做;在“上课预备铃响了,是否会主动把黑板擦拭干净”这一选择中,73%的学生选择不会去做。在走访思想政治教师、组织学生座谈后发现:结果与问卷统计相符,可见90后大学生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社会公德心培养方面亟待加强。再次,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主流价值导向仍积极向上。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区服务或公益劳动(如学雷锋等)”选项中,仅有24.33%的学生选择乐于参加;“发现舍友闹矛盾时”,45%的学生不愿意“从中调解”;“在食堂就餐时”,66.37%的学生表示会自觉排队。在多元文化的充斥下,大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水平亦呈现多样化态势,但主流价值导向仍积极上进,83.6%的学生表示“上大学以来,已逐渐确定了一个符合个人实际的人生发展目标”。汇总思想道德状况得分发现,总分在90分以上的学生占25.66%,分数介于80~90的学生占57.52%,仅有16.82%的学生得分低于80。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一,但主流方向积极上进。最后,网络渗透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大学生对网络文明有一定的自控力。调查发现,当需要了解时事或一些信息时,91.15%的学生会求助于网络。84%的学生认为网络对他们学习、生活影响非常大。大一、大二的学生使用网络多为聊天或打游戏,大三、大四的学生使用网络多为学习。在网络文明方面,69.02%的学生表示“对网络上的黄色、暴力等不良内容,有很强的抵制和自控能力”;88.05%的学生“不相信网恋具有可靠性”;88.9%的学生“反对网络上关于大学生舍身救人方面的消极言论”。在横向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从不同年级维度纵向比较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不难发现以下三方面变化。第一,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工具,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从纵深程度加深了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显示,在上网的自控力方面,仅有16.81%的大一学生表明使用电脑时有一定的自控力,17.92%的大二学生能控制自己,大三、大四学生相比之下自控力明显提高,分别占25.66%、39.61%。在使用QQ、微信等聊天功能方面,使用者绝大部分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人数比例占66.9%。在使用新媒体获取有用信息方面大四的学生占57.08%。网络在大学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生借助网络可以获取知识更新、查询需求信息、进行科学研究。从使用效果来看,临近毕业的学生更善于利用网络的优势。第二,从入学到毕业,大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就业选择日渐明晰。80.21%的新生不关注校园网提供的就业信息,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与举措也不太了解。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们对就业信息的关注度增加,69.91%的毕业班学生非常关注校园网提供的招聘信息,85.7%的大四学生认为网络中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舆论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一定影响。面对网络中主流的价值取向,75.6%的毕业生选择不会改变自己初衷以谋求适应,他们对网络舆论有一定的甄别力,常常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第三,教育工作者的作用日益重要,对其工作能力与水平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主要采用灌输、说教的方式教育学生,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仅利用传统的工作模式显然不适应时代需要,新媒体时代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厘清教育思路、学会运用新媒体技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新媒体时代加强我省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

大学生作为我省建设“三个河北”的青春力量,对于实现我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加速“十二五”规划的完成并启动“十三五”规划作用重大。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研究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德育工作与时俱进、顺应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3.1加强媒体管理,优化新媒体文化环境

面对新媒体中大量充斥的精神垃圾,大量泛滥的碎片化、虚假信息,我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平台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可以由政府出面担任把关人,负责新媒体信息的“把关”工作。在信息接收阶段,把关人通过信息过滤将积极、正向的的信息予以保留,使之进入传播渠道,同时剔除反动、消极的信息,做好信息的筛选工作;在信息传播过程,“把关人”不断搜集受众反馈的意见,调整新媒体渠道中信息传播的内容与方式,做好信息的过滤、调整工作。通过不断健全《河北德育网》及省内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加大正面典型案例宣传和网络舆论监督工作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促进省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整体来看,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难于胜任多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和新要求。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以往的成功经验,对新形势、新任务重视和研究不到位,工作模式主要还停留于改革开放前的灌输和说教旧有模式。另一方面,对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估计不足,对许多事件发生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即使是这一时代的一般性事件也常常称之为“突发事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自我建构起来的,个体是一个不断思考道德问题的哲学家,对于善的传授是一种唤起而不是教导”。柯尔伯格的理论恰好道出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苍白无力、效果不佳的真正原因,也启发我们思考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我们一向重视的思想道德教育多属于“显性教育”,而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多的是“隐性教育”,即潜移默化的教育。为此,必须净化媒体文化环境,发挥先进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以应对多元文化冲击下的道德现状。2014年在我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中也指出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并且在省内高校中开展“辅导员大家访”、“辅导员工作创新案例征集”、组织优秀辅导员开展“50名大学生的一周”等活动,活动进一步激发了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及归属感,在辅导员队伍中树立了榜样的示范作用。广大辅导员更应该明确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以骨干辅导员为榜样,不断汲取新知识、创新工作方法思路,利用网络新载体开张形式多样的党团建设、心理咨询、就业服务工作。

3.3发挥主流媒体的实力优势,导控舆情性质和走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股全球化的浪潮席卷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但只有在新媒体的虚拟世界中首先真正实现了全球化。媒体内部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和指尖,博取受众的关注度和点击率,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夸大负面新闻,制造虚假信息,传播不道德信息,垃圾信息,给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处于时代前沿的青年大学生。本来,新媒体传播机制的多元扩张和日益丰富,大众传媒的道德功能不断被强化,但由于多数媒体传播原则是经济原则、娱乐原则、迎合受众原则,而不是道义原则或善的原则,致使媒体道德功能的消极作用被无限强化,降低受众的道德水平,侵犯公民的人格与人权,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因此,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主流媒体必须勇当大任,肩负起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和传播的重任;应对网络谣言四起,主流媒体新闻必须回归本真;服从国家大局,娱乐赚钱当以国运为重。

3.4坚持他律与自律结合,有效地实现自我管理

大学生新生论文篇4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冲击,导致中国新一代大学生对本国的文化不甚了解,对国外的情况却如数家珍。比如新一代的大学生常常滥用成语,却可以娴熟地使用英文交流,对中国的文字只停留在简单的日常交流中,没有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一个热爱的情感。而通过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新一代大学生的对祖国的认同感。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在整个世界中都没有任何一国可以媲美的。除此之外,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诗词歌赋、陶瓷以及其他手工艺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这些传统文化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自我民族的骄傲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精神。新一代的大学生独生子比较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无法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甚至有的学生自私自利、通过不良手段来实现自我的满足感,这是十分可怕的。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精神,如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说明了在自我力量抵不过对手的时候,策略也可以取胜的;还有很多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些都体现着合作的精神。只要新一代大学生好好领悟,就能从这传统文化中有所收获,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精神,在以后的工作和发展中更好的前进。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新一代的大学生已经是90后为主了,这新一代的大学生受到了社会上的众多质疑。要免除这些质疑,重视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西方的独立思想固然有道理,但是身为中华民族的传人,一定要有正确的三观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传统文化和新一代的大学生进行对照,就可以发现,传统文化可以让大学生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能够在人生中脚踏实地的前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也不是局限于自己接触的圈子,不是做一只井底蛙,应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完善自己的世界观。“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这些都对新一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是在人际交往中的“和而不同”还是为人处世的诚实守信都有涉及。新一代大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学到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的技能,还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自觉性,如头悬梁锥刺股的战国苏秦和东汉的孙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新一代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都能够提升新一代大学生的学习劲头。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较快适应新的环境,掌握新的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

二、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新一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需要对传统文化有全面的认知和掌握。新一代大学生是受高教育的群体,但是却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对传统文化没有认同感和热爱感。因此要加以宣传,引起大学生的重视,从而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归属感,这才是中华民族传人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适应时展的要求。

(一)采取扬弃的方式。传统文化虽然有很多精华,但是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有些东西已经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甚至会阻碍发展。因此要对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传统文化的重农轻商、男尊女卑都是落后的思想观念,要抛弃这些陈旧不适应时代的观念,才能更好地宣扬传统文化。此外,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不论是对大学生个体还是对整个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就要汲取这些精华的部分,来宣扬传统文化。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实践中。传统文化也是从实践中积累出来的,要宣扬好传统文化,一定要将传统文化置于实践中,而不只是课堂中书本中。在实践的过程中,新一代大学生才能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在对诗词歌赋进行讲解的时候,我们可以到大自然中,体会秉烛夜谈、对酒当歌的情感,大学生们能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此外,学校也可以举行传统文化的演讲比赛、知识竞答等,让学生们能够在这些过程中主动学习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进我家”等主题来装扮宿舍等,让学生们可以动手去体验这些传统文化,效果比直接在课堂上的讲解式要好得多。

三、总结

大学生新生论文篇5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是指人的创新思想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与习惯”,包括批判怀疑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和勇于探索精神。作为创新生力军,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涉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基于这一认识,2006年4月初,课题组在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三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涵盖文、法、经、管、理、工、医、体育。为便于统计,把法、经、管归于大文科类,把理、工、医、体育作为大理工类。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00份,其中,本科生1390份,研究生210份。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及其成因,初步探讨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途径,旨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1批判、怀疑精神分析

勇于批判、大胆怀疑是创新精神的能源和动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实现学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首创和突破,做出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就意味着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满足、怀疑、否定和超越。“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向别人学习或从外界获取知识”“创新必须有一种精神,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现状、永远进取的精神。”大凡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没有批判和怀疑,就无从发现问题,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就会欠缺能源和动力。为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教科书上的知识。从不怀疑,完全接受:本科生141人,占10.1%,研究生24人,占11.43%;有怀疑,但不去深究:本科生668人,占48.1%,研究生100人,占47.62%;有点怀疑,但没提出来:本科生381人,占27.4%,研究生49人,占23.33%;怀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本科生186人,占13.4%,研究生37人,占17.62%;未答:本科生14人,占1%,研究生无。

可以看出,有10%以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48%左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知识缺少强烈的探索欲望;只有13.4%的本科生和17.62%研究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理性分析,从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一点,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2个百分点。还有23.33%的研究生和27.4%的本科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虽有怀疑,但没提出来”。说明他们虽有发现问题的才气,但缺少提出问题的勇气。

(2)听学术讲座时。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本科生345人,占24.8%,研究生63人,占30%;从来没想过提问题:本科生325人,占23.4%,研究生38人,占18.1%;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本科生5.3人,占36.2%,研究生70人,占33.3%;常常提问题:本科生185人,占13.3%,研究生36人,占17.1%;未答:本科生32人,占2.3%,研究生3人,占1.4%。

由此显示,听学术讲座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和“从来没想过提问题”的占48%以上。这表明学生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创新素质——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急于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用理性去追问现存事物的合理性,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如果对什么问题都见怪不怪、熟视无睹,认为它们理所当然就该是那样,提不出问题,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就无从进行科学研究,也永远做不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另有33.3%以上的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个数字明显高于对教科书的态度,可能是不敢直接面对专家提问题。只有13.3%的本科生和17.1%的研究生“常常提问题”。

2独立思考精神分析

独立思考是创新精神的灵魂。因为创新的成果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唯一性,所以,要求创新主体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存事物的合理性,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如果经过缜密思考,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那就要力排众议,敢于坚持,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超然独立是创新人才的人格特征。

(1)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放弃自己的看法,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66人,占4.7%,研究生19人,占9.0%;再想想,也许是自己错了:本科生701人,占50.4%,研究生95人,占45.2%;怀疑他人错了,但没提出来:本科生175人,占12.6%,研究生30人,占14.3%;坚持自己的看法:本科生429人,占30.9%,研究生62人,占29.5%;未答:本科生19人,占1.4%,研究生4人,占1.9%。

由此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信心不强,偏重求同思维。而自信心和独立性又恰恰是创新所必须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支点,有了自信,才敢于想他人所未想的事,说他人所未说的话,发现他人所未发现的东西,做他人所未做的事情,写他人所未写的文章,别具一格,标新立异。如果人云亦云,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那永远也不可能做出新发现、新发明。

(2)对爱和老师讨论问题的学生。爱出风头,喜欢表现:本科生180人,占13.0%,研究生39人,占18.6%;不尊重老师:本科生16人,占1.1%,研究生1人,占0.5%;不讨人喜欢:本科生167人,占12.0%,研究生23人,占11.0%;有思想,有独立见解:本科生994人,占71.5%,研究生146人,占69.5%;未答:本科生33人,占2.4%,研究生1人,占0.5%。

(3)你所崇尚的人格特质。凡事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55人,占4.0%,研究生17人,占8.1%;含蓄点,不争议:本科生537人,占38.6%,研究生83人,占39.5%;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

:本科生311人,占22.4%,研究生55人,占26.2%;喜欢冒险,敢为天下先:本科生461人,占33.2%,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26人,占1.8%,研究生2人,占1.0%。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积淀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3敢冒风险、勇于探索精神分析

冒风险、勇于探索是创新精神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而冒险总是面临未定风险,其失败的概率自然就大,往往要经历许多挫折,失败和反复,然后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这是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正如着名发明家爱迪生所言:“我的成功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对未知问题的回答是: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17人,占8.1%;无动于衷:本科生120人,占8.6%,研究生83人,占39.5%;尝试提出不同的想法:本科生770人,占55.4%,研究生55人,占26.2%;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30人,占2.2%,研究生2人,占1.0%。

由此显示,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尝试提出不同想法”和“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的占本科生的72.3%,表明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探索欲望,创新意识较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的探索冲动高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低于本科生近9个百分点,表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高于本科生,但“尝试提出不同想法”这一项却又低于本科生29个百分点,表示“无动于衷”的高于本科生近31个百分点,这一反常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结语

(1)大学生并不缺少创新意识,但缺少深究问题的创新热情和提出问题的创新勇气。近90%的大学生能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教科书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批判怀疑精神,但有75.5%的人虽怀疑,但“不去深究”或“没提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听学术讲座时,有33.3%的大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说明缺少一个能够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勇气的环境氛围,使之不敢创新也懒于创新。如何从社会、文化、教育着手,营造一个鼓励标新立异,百家争鸣的创新生态环境,使大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是高校乃至社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超级秘书网

大学生新生论文篇6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是推动创新型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高校大学生是实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的生力军,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要力量。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提高和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培养新型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能有效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作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不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紧紧抓住“创新性”、“应用性”这个内涵,在注意提高学生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工程技术实际应用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学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主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为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服务,通过紧扣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探索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途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型改革,培养学生从简单意义上的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工程师转变为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承担转化应用。

2.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优化,开展嵌入式课程改革尝试通过对不同本科专业学生多年培养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反馈,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重点面向黑龙江地方经济建设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一整套适用于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理论知识点与工具软件应用的对应关系方面,针对不同学期、不同重点理论课程制订了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并设计出一整套适用于该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课程,以便适时适度地考核学生在该阶段下对知识点及其工具软件的掌握程度。

3.构建“教、学”平台,因材施教,大力推行“导师制”改革尝试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为促进学生创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院强调构建“教、学”平台,摒弃以往构建学生“学习”平台的做法,实行“兼职导师+研究生培养+本科生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专业教师兼职学生学习导师,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依托导师的科研项目,在本科生中选拔优秀成员,组建金字塔型“教、学”团队,提供学生创新实践的“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中。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着重强调和增加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上,特别是在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坚持重视动手实践的原则。各专业设置相当数量的实习和实训环节,对贴近工程实际的主干课尽可能设置课程设计。

大学生新生论文篇7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定位、培育及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对于正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大学新生而言,虽然知识储备增加了,自我意识增强了,但他们依然存在着自卑、依赖、怯懦和封闭等特定年龄段独有的“致命缺陷”。在社会思潮聚焦的大学校园中,当文化观念发生嬗变时,大学新生是最为敏感的群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新生而言,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是最关键的问题。因此,在新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特别是新生入学教育环节,除了要使新生了解学校的校纪校规、学习内容和方法等,更应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以引导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就能逐渐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良好价值意识的人,真正把握未来的人生方向。

二、大学新生价值观与心理特征分析

(一)大学新生的价值观

第一,政治立场正确,参与意识强烈,但常常缺乏理性。“当前大学生的基本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是正确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1]特别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能够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展现当代大学生高度的政治觉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大学新生群体特征的双重作用下,一些大学新生也常常容易出现政治信仰模糊、理想信念缺失等问题。面对一些非主流意识诱惑时,辨别能力较弱,容易走向极端或表现“愤青”。第二,价值观标准不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奉献精神与功利追求并存。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他们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素质能力的提升,关心自身的发展,同时也热爱集体。但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在大学生价值观中的地位却大不如前,往往容易被忽视。部分大学生盲目强调自我奋斗,只顾自我利益,漠视国家、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导致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滋生。另一方面,在传统道德的作用下,大学新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奉献意识,但市场经济中,按照“经济人”假设原理,每个人又都是务实的,倾向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受到这种求利心态的影响,一些大学生逐渐将奉献精神抛诸脑后,仅仅注重名利,以至于滋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第三,价值观评价多样,对不同的价值观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包容。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特别是90后的大学新生更乐于接受新事物,对不同价值观的接受能力也更强。即使对于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问题,也表现得更加宽容。这种宽容一旦拿捏不到位,往往容易发展为纵容,从而给非主流的错误的价值观提供了温床,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大学新生群体心理特征

第一,自信与自卑的矛盾。大学新生刚从紧张封闭的高中学习中解脱出来,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踌躇满志,充满好奇与期待,对未来信心十足。他们对待专业学习勤奋刻苦,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在社团、学生组织中表现活跃,集体荣誉感较强,争先参与党、团校的政治理论学习,要求向党组织靠拢。但是大学的课程设置、学习内容、教学节奏和学习方法与高中有明显的差异,一段时间后,部分新生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成绩不够理想,因而表现出失落的情绪。特别是离开了老师24小时保姆式的监督,一些学生便开始通过玩网络游戏、刷QQ空间、聊微信、发微博、追韩剧等方式来找寻存在感。还有部分新生在最初入校的新奇感消失后,逐渐变得沉默甚至莫名的烦躁和自卑。第二,独立与依赖的矛盾。目前,我国大学新生绝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习惯了长辈们的“专宠”。但大学以集体生活为主,大学新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城市,绝大多数没有团队生活的经验,宿舍生活、人际关系处理、经济消费对处于“人生转换区”的他们而言都是挑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往往会自我否定、消极逃避,毫无掩饰地表达出对家庭的强烈的心理依赖。第三,勇敢与怯懦的矛盾。处于青春期的大学新生最初对大学生活充满激情,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他们在思想上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对社会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能果断地进行鞭笞,对有损道德的社会阴暗面加以批判。他们勇于同邪恶斗争,敢于向权威宣战。但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又可能表现得相当害羞和腼腆甚至怯懦。第四,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大学是开放的,大学新生刚刚踏入环境相对宽松的高校校园,更具有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的激情。他们关注国内外的时事热点,关心祖国的未来。他们张扬而富有个性,喜欢自拍,乐于在微信朋友圈或校内网展现自己的风采。他们热衷于交友,并且对朋友相当“仗义”、毫无保留,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但与此同时,当他们初次“试水”社会失败后,会逐渐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他们也许变得沮丧,也许开始厌世,也可能学会坚强,但他们并不表露在外,而是筑立起高高的警戒线,隔离外界的信息交流。

三、大学新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一些不容忽视的价值观现状问题逐渐暴露了。在社会心理学视域下,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大学新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科学的行为准则,不仅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人才,更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由此,可以结合“首因效应”、“强化心理”、“从众心理”等理论,探索大学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一)把握“首因效应”原理,定位核心价值观

在心理学上,所谓“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获得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其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例如,通常大学新生入学报到时可能会不记得给他(她)办理住宿手续的班主任老师,但往往对第一位接待他(她)的学长或学姐印象深刻,并根据他们的介绍感知、定位眼前的大学。这种感知和定位甚至可能影响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可见,第一印象、第一感觉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决定了未来想法的走向。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军训、举办讲座、组织竞赛等手段,与新生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使其明确价值定位的标准。要使新生从一开始就清楚地明白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学生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引导他们的言行符合社会主流精神和校园文化要求,准确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借力“从众心理”原理,培育核心价值观

“朋辈和榜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2]如前所述,大学新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期,他们观念是易变的、不稳定的,也正因为这样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特定群体中,大多数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体行为,即所谓的“从众”。对于大学新生群体来说,“从众心理”尤为明显。这从新生宿舍整齐划一地购买同型号台式电风扇中可见一斑。而对于“90后”新生来说,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普及,使他们更容易了解最新的“大众口味”,并及时选择“加入”。因此,高校应广泛运用校报、网站、橱窗、广播等传播媒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此外,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无形中反复引导、宣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其校园主流精神文化的地位,吸引更多的个体认可并接纳。

(三)利用“强化心理”原理,传播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新生论文篇8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作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校园内部的“小社会”,还是校园外部的“大社会”都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正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提高,良好品格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其道德素质的培养,法制观念的增强。反之,不良的社会和校园环境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当今,我国处于社会、经济改革的深水区和关键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着剧烈的变动。一些西方不良的观念在改革的洪流之中流进了我国,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等。新的思想观念与传统思想观念产生了剧烈的撞击,造成整个社会思想多元化,复杂化的状况。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重要的群体之一,其接触的信息和文化知识相对较多,视野开阔,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速度快,适应能力也较迅速。但是他们的心智正处于发展和成熟时期,虽然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但是在面对如此复杂化的情况下,其个人的人生观和思想也出现了不知所措的窘境。思想的转变,使其放开了道德的底线;诱惑的驱使,使其冲破了法律的规范。铤而走险,只为那一己之私,从此走上了不归之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推动着信息网络产业的巨大进步,从而一些良莠不齐的信息也随之出现。例如,虚假信息、诈骗信息、欺诈电话等鱼龙混杂。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信息资源的接触上有了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判断能力相对不足的大学生在面对如此丰富的网络世界和五花八门的信息资源时,往往会放松心理戒备,被一些虚假信息所误导,从而走上犯罪之路。可以说,当今社会环境的复杂化、无序化和多元化,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社会经济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也是节节攀升,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不全面性的问题。例如,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人们较为富裕;西部则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穷。城市相对较为富裕,农村较为贫穷等。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使得社会贫富差距较为严重。在校园之中,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不一致,在购物、消费以及生活用品使用上,贫富差距的现象也随处可见。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社会”,学生之间常常会涉及到社交问题。然而,社交即意味着消费。大学生是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群体,其经济支援主要来自与家庭。为此,家庭条件相对富裕的学生便会选择较为高档的社交娱乐场所,享受高档的服务,社交频率和范围,相对较高较广。有些贫穷的大学生在遇到窘困的经济问题下,屈服与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些学生则相反,其不顾自身的经济条件,而为了社交、享受和私欲去购买高档消费品,进出高档餐厅和娱乐场所等。肆意地挥霍钱财,使得自己被经济的绳索紧勒喉咙,最终在经济问题的紧逼下而敢于以身试法,走上犯罪之路。

(三)个人心理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时期,没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和引导,往往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近年来,诸如此类大学生恶性犯罪案件众多。例如,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从小被家长、老师认为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但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却仅仅因为打牌受到作弊的猜疑,而以残忍的手段将其四名同窗杀害。2006年,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的一个小村落中,大学生李征手持镢头连砍七人,其中三个人与之有一点“小恩怨”。发生在大学生中的这些恶性案件,无论是对学生本人,还是双方的家庭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一种现象的产生必定有其内在的本质和依据。之所以会出现以上大学生以各种残忍手段杀害其他公民的现象。其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是一方面原因,学生不健全的心理素质则是以上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马加爵因为受到牌友的猜疑,而在其内心上无法承受,逐渐将别人的一言一行都与自己联系起来,将自己的苦闷和不满深埋心底,如此这样愈积愈深,久而久之导致心理的扭曲和变态。在达到一定极限之后,最终难以忍受,将一切的怨恨与不满以过激的行为方式发泄出来,杀人、放火、抢劫等犯罪方式都会在扭曲心理的趋势下而实施出来。由此可见,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犯罪率有着直接的联系。然而,当今大学之中开设的心理辅导课程并不多,且实施的效果较差,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令人担忧。

(四)教育体制因素

一个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健全的教育机制能够全面地协调教育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并有效的实施相关教育方法和策略,最终能够培养出一批批身心健康,知识渊博,技能突出等综合性的人才。反之,则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教育体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到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深入,经济的强大,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一些教育家和学者也开始纷纷地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进步和成就。但是,传统的教育体制仍旧限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为此,学校在资源配置,课程安排,课本设计等方面受到了传统教育体制的严重影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一考定终身”的思想观念仍旧根深蒂固,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自己,将主要的精力放置于文化成绩之上。对于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则将其放置于边缘学科的地位。从而导致了学生文化素质高,但是法律道德素质则相对较差。所以,从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诸多原因来看,我国教育体制上的不合理性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匮乏,法律意识的淡薄,以及对法律威严的轻视,从而使其敢于做始作俑者,以身试法。

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及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尤其是在客观环境的营造上,涉及的各种社会集团的利益,在环境的建设成本上较高,而且其中存在着诸多不可控的因素。但是,国家应给予最大程度上的支持与帮助。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护青少年基本权利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一个法律法规健全的国家,社会各个领域才能有序化运行,和谐安定。这样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法制观念处处体现,遵法守法行为比比皆是,无形之中就会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普法教育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趣味化,全面化和规律化。在大学课余生活之中,学校有关部门或者学生团体应对于学生的普法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也必须将普法教育付诸于具体的实践之中,例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大讲堂,模拟法堂等。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法律形式,来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增强其法律意识,提高法律实践能力。此外,普法活动的多样化和常态化,也会营造出一种法制的校园环境。学生在法制气氛浓郁的校园之中生活和学习,对其自身法律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营造良好的主观环境

大学生新生论文篇9

1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了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药学历史传统、传递药学文化精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早日解决乡村用药盲、用药难的问题,“十字方舟”团队在笔者的动员和指导下认真策划,精心筹备,积极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展开为期60天,主题为“我的健康中国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紧紧围绕“医药十字,梦想方舟”的宗旨,提高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2活动主要内容

中国药科大学“十字方舟”团队40余名成员在笔者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筹备,广泛调研,合理分工,以南京市为主战场,通过走访南京各类医疗机构,采访医生患者,赴周边县区进行相关社会调查、知识普及、宣传演讲、视频录制,制作优秀活动集合录,搭建城乡医药交流平台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积极活泼,影响深远的实践活动,赢得了南京市民的赞赏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整个活动,以“我的健康中国梦”为出发点,贯彻“我的梦———药大梦———中国梦”的主线。由浅到深,从每一个药大人的梦想出发,进而演变到整个药大的梦想,最终归结为医药行业的健康中国梦。

2.1我的梦团队以药大学子以及在校普通工作人员为切入点,通过采访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理想,来了解药大人心中的“我的梦”。作为中国药科大学的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要时刻谨记“精业济群”的校训,秉承“不唯药,需为药,应围药”的理念,用专业和敬业关爱国民用药,在追逐“我的梦”的同时为实现人民的“健康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2.2药大梦团队通过采访药大在职领导和教授,聆听他们对于“药大梦”的理解和个人感悟,感受他们对于药学文化的传承理念以及对药学教育实践建设的梦想。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将多位老师的采访视频剪辑成“药大梦”的专题影视材料。希望通过短片的播放和药大梦想的传播来激励感染大家,为最终“中国梦”的实践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2.3中国梦“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而对于我们医药行业的学子来说尽自己所能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无疑是“我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向校园师生及周边居民讲解过期药品的危害及回收的益处,设立药品回收箱,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呼吁科学管理家庭用药。并且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居民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过期药品处置的盲点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广泛宣传。在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还走访了江宁县、石桥镇、溧水县、乌江镇等江苏周边村镇,开展了填写问卷、实地考察、采访咨询等调研活动,详细真实的记录了当前许多偏远的村镇里存在着的用药不合理的现状,并及时把调查情况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同时将收集到的DV短片,照片,实践日志,简报,媒体报道等记录,微博的跟踪记录情况上传团队人人主页、微信平台、微博等网络平台,并且将活动成果发表在相关媒体报纸,扩大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团队还联系到当地小学,开展夏令营活动,通过与小学生们的活动、游戏、交流,努力将“药大梦”真正发扬为“中国梦”。

3活动总结及成效

大学生新生论文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文知识人文素质人文精神

“人文”一词,始见于《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指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包涵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多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主要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素质泛指人在各种文化现象上所具有的人格、气质、修养,包括良好的知识结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做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和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的所有进步与发展所需要的专项素质的提升(例如智力素质、技能素质),归根结底要靠人文素质的提升来激励、引导和反映。大学校园,永远是社会中一片最纯净的心灵天空,一个最美丽的精神花园,大学校园是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大学生也应该是最具有人文素质高层次人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塑造民族精神、复兴中华文化的迫切需要。

1.时代进步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是靠人才进行全面竞争的时代,新时期大学生是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被寄予厚望。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相适应的文化品格和全面素质,单纯的科学知识已不足以使人成为真正有利于未来社会的一流人才。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已不能是单纯的职业教育,不是只为学一门专业和掌握一项技术,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即科学技术教育,更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教育即人文教育“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教养”的教育观念必须加以改变。

2.国家振兴的要求

在很多人心目中,搞经济建设,一靠资金,二靠技术,别的都是次要的。实际上,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靠人,人才的素质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人们常说能源、交通是经济建设的“瓶颈”,但从长远看,影响经济建设最大的“瓶颈”却是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无论从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来看,还是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来看,都要求教育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肩负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重要使命的高等教育,更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走向。

3.科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是原有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专业化,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实际上,学科的发展从低水平的综合走向分析,现在又走向高水平的综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为适应这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发展趋势,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而非“通才”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新潮流。比利时根特大学认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能看到最不同的科学领域间相互联系的人,而这种人应是兼通人文科学的内行”。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家说:“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须用人文科学来粘合。”

4.人才培养与民族进步的需要

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钱学森说过,创造性思维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他自己是搞科学技术的,但在哲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对艺术也很爱好。爱因斯坦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小提琴手,他对古典音乐有很高的造诣和极浓的兴趣。他曾说过:“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甚至认为艺术使他“比从物理学那里获得了更多的东西”,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据统计,世界上各个领域的1000位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十八都接受过良好的音乐、美术教育,这说明艺术教育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想象力、创造性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及企业家所认识。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一文中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国家和民族都不愿意在现代化进程中损害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和发扬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汲取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比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艰难得多。关注经济发展与人的道德、伦理、精神相协调,合乎逻辑地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文素质教育有两个独特内涵。一是其教育的全方位性和综合性,即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博与专、需(理论)与实(实践)、知与德的统一;二是其教育的适应性和时代性,通过基础理论教育增进思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增进应变能力,通过专业技术教育增进操作能力,通过新学科新思维教育增进创造能力,造就能肩负起时代使命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精神,在于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科教育,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道德以及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二是文化教育,主要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传统、理念、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三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成果、道德观和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教育;四是精神修养教育,包括精神境界、道德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等方面的教育。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1.德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学生首先要明做人之“道”,遵做人之“德”,然后才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的“栋梁之材”。而现实是,个别大学生虽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但思想素质较低,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伤害同学、遗弃父母、忘恩负义、简历造假、考试作弊甚至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这说明少数大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严重倾斜甚至颠倒。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在《大学一解》中认为人格可以分“知、情、志”三个方面,但如今的教育偏重“知”的灌输,不重“德”的培养,导致“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状况。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正是德育之要义所在。

2.爱的感染

自爱爱人,是先贤们一直倡导的高尚情感和人文情怀。古代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内核。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是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精神中的爱国思想往往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种爱国思想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民族前途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必定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性情,感染大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博的引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曾指出:“文理交融,多元并举”。并提出了这样的命题:文理结合是古代社会的历史必然;文理分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文理交融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必需。因此,未来社会最需要“通识”人才。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集合趋势不断扩大,人才培养专业面过于狭窄,已经成为限制科技发展、社会化生产的重要因素。高校必须重视“通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博学多思。

4.雅的培育

高等教育的人文功用,还在于培养优雅气质的人。雅是教养的体现,雅的教育是要引导大学生关注人类本身,寻求生活的乐趣和美好,树立高尚的情操和趣味,养成高雅得体的礼仪举止,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先秦儒家的教育理念就不以专业训练为导向,而是更多地依赖儒雅教育,这与人文教育不谋而合。

5.真的铸就

真即真理,求真是指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过程。它既是科学精神的本质,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家冯恩洪有句广为流传的话:“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虽不完全相同,但完全可以通过求真而相通。求真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复杂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实践过程。它需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私、只唯真,没有求真精神,就难以认识客观规律、把握事物本质、推动实践发展。

6.善的养成

善属于传统文化中一种高尚的伦理道德范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和儒家文化所提倡“修己”、“安人”思想一脉相承。即能体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下》)中体现出的卓尔不群的奉献人格;又能体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尚道贵义的道德精神;还能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诚信修养。是大学生成人长才的必修课。

7.美的陶冶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一直在思考美、追求美。审美艺术素养是一个人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大学生发现、挖掘、创造现实生活中的美,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其在心悦神怡中获得心灵的启迪、道德的深化。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其艺术修养,提高其思想情操,促进艺术与人生融合,审美对一般道德规范的超越也就完成了人文精神的飞跃。

四、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全方位、持久的系统工程。国家层面上,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推进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作为大学生教育载体的高校,应该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

我国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轻文,重“知”轻“志”倾向,不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校要把学科教育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社会和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充分挖掘知识的文化教育价值,发挥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养成个性。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通过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形成动机,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通过知识的学习养成自律、果断、坚韧等意志品质,增强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

2.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促进人文素质教育整体化、系统化

第一,建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配合学分制改革在加强必修课人文教育内容的同时,大力增加跨系科、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文公共选修课。

第二,逐步实施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制和双学位制,打破人才培养“专”、“窄”的局限。

第三,扩大大学语文教学覆盖面,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改革大学语文考试制度。

第四,积极开设人文第二课堂,组织或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大学生开设以“启迪思维、加强修养、开阔视野”为宗旨的人文讲座,提高大学生人文品位。

第五,发挥校园文化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陶冶功能。在硬环境上,有计划有重点地营造校园人文景观,如标志性建设、榜样人物的塑造、寄寓学校历史的标志等,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集体观念和主人翁精神;在软环境上,重视图书馆建设,发挥社团组织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以利于自由、民主、开放的人文精神的形成。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

第六,走实践教育之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适时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3.实施“扬长补短”教育策略

区别于“因材施教”的是,在鼓励和激发大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加强大学生薄弱方面的训练。弥补学生学习机能上的欠缺和不足,使学生心理机能和素质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4.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开展

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应当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指导者、促进者。英国教育家威廉雅斯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教师不但应该是一桶水,还应当是自来水、长流水,人文素质教育更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寻求水、发现水、开发水。教师在做人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高校必须引导全体教师自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既在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更要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在“为人师表”方面给学生以更深的影响。

总之,高校只有抛弃“工匠”式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兼具深厚文化底蕴、良好修养、创造性思维、广博知识视野和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媛媛,黄安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研究,2008,(2).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