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取名诗句精选126句取名诗句精选126句

取名诗句精选126句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4:44

取名诗句精选124句

1.石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出自《滕王阁序》。可取名:星驰

3.“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出自《文赋》。可取名:彬蔚

4.《挽詹事陈公》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可取名:景行

6.博容:

7.逸群(〈三国志〉“犹未及髡之绝伦逸群也”)

8.巧倩、美盼。《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9.民川(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0.《满庭芳·烘锦花堤》

11.舜华、舜英。《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

12.朝宗百川归海。出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

13.博容度量大。出自《后汉书.桥玄传》:“懿德高轨,泛爱博容。”

14.存志保全志向。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15.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

16.“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可取名:之恒

17.修远:

18.江沅沅,水名。出自《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

19.诗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20.“遥襟俯畅,逸兴遄飞”出自《滕王阁序》。可取名:逸兴

21.泓涵水深广,比喻学问渊博。出自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22.明哲(《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23.诗句: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24.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娴静美丽的意思。

25.方旭:

26.自成、道城(《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27.如斯(“逝者如斯夫”)

28.思明、思聪、思文(“君子有几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凝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9.承德蒙受德泽。出自《汉书.礼乐志》“诏抚成师,武臣承德”。

30.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然而该词溢满了感伤的气息(延伸义: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骤然浮现出小说或影视剧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纸···

31.静好。《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安静美好。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32.云飞(刘邦《大风驼》“大风起兮云飞扬”)

33.德辉仁德的光辉。出自《礼记.乐记》“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

34.诗句: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35.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36.诚、天诚(《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37.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乱伦,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38.诗句: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39.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4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杜牧的《清明》。可取名:牧遥

41.陶陶。《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陶陶:快乐貌。

4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取名:梦阑

43.恬简:

44.如英。《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45.适合

46.熠然:

47.

48.高博(苟子《劝学》“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9.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50.琇莹。《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莹:光亮透明。

51.张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52.琼华。《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下文“琼莹”、“琼英”,均形容美玉。

53.浩初太初。出自唐代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碑》:“请尔灵龟,永晏息乎浩初。”

54.朝宗:

55.昆玉(李斯〈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56.博艺博通艺文。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57.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58.诗句: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梨花。

59.腾扬:

60.知之(《大学》“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61.《梦李白二首·其二》

62.“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出自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一。可取名:峥嵘

63.芃芃(音朋)。《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64.自清:

65.“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出自《岳阳楼记》。可取名:汀兰

66.震烨:

67.怡年、福永(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68.学思(《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殓“)

6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论语·雍也》。可取名:彬彬

70.《水调歌头·河汉湛秋碧》

71.“彼竭我盈,故克之”出自《左传》。可取名:盈克

72.腾起:

73.志尚:

74.博闻见闻广博。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75.志致:

76.方旭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样子。出自《太玄.从》“方出旭旭”。

77.子佩。《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佩和子衿在这里都指对方的衣饰(从而代指对方)。

78.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79.《鹿头山》

80.诚明、明诚(《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读,谓之敖”)

81.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82.诗句: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83.澹雅淡泊高雅。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84.琼琚。《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85.博雅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

86.腾逸:

87.《水调歌头·岘山羊叔子》

88.悠然(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9.得韬拥有用兵的谋略。出自李德裕《李文饶集》“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

90.“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出自《说苑·敬慎》。可取名:博裕

91.彬蔚富有文采。出自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92.浩然、养浩(《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93.“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出自《世说新语·容止》。可取名:岩松

94.诗句: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95.“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出自《小雅·斯干》。可取名:斯幽

96.诗句:看尽一帘红雨,为谁亲系花“铃“?

97.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98.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99.博文(“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得我以礼”)

100.雅醇:

101.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婉:美丽。

10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可取名:民川

103.诗句:待浮花君蕊俱尽,伴“君”幽独。

104.见光、见明(“天见甚明,地见其充,君子贵其金也”)

105.飞轩指廊宇。出自《文选.刘琨》:“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106.乐康。《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107.国祥(《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福祥”)

108.玉润(“玉在山而草水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109.澄泓:

110.诗句:桃”之”妖妖,灼灼其“华”。

111.“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出自王维的”《相思》。可取名:君撷

112.绿竹。《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11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可取名:叶蓁

114.“犹未及髯之绝份逸群也”出自《三国志》。可取名:逸群

115.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16.“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出自《诗经·陈风·衡门》。可取名:栖迟

117.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118.诗句: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

119.德音。《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德音:美好品德。这个词在整本诗经里多次出现,此处不一一列举。个人感觉该词的气场比较大,一般人hold不住吼吼

120.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东晋陶渊明有诗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121.澄泓水清而深。出自唐代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122.若云(庄子《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

12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出自《中庸》。可取名:诚明或明诚

124.思远(《诗经》“视尔不藏,我思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