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生环保论文十篇小学生环保论文十篇

小学生环保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5:26

小学生环保论文篇1

   全世界都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水的需求量正逐渐地增加,而与此同时,水资源的浪费,水土的流失,水体的污染,也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其中,尤以水体污染最为严重。 

   水体除了水本身外,还包括水生生物和底泥等。天然水体本身所具有的净化污染物的能力,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按净化的机制,水体自净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水体的自净作用过程进行得相当缓慢,自净能力也是有限的。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引起水质恶化,破坏了水体的原有用途时称为水体污染。 

   我外婆家边上有一条胜利河。因为河对岸住户家里没有卫生设施,有些住户为了贪图方便,就把粪便和废水直接倒到河里去。住宅区的排污管道也不停地往河里排污水。每到夏天,河边就会闻到阵阵臭气。河水也变得浑浊不清,每当河道的水闸关闭时,成片的垃圾堆积于河面,河面上漂浮着粪渣。水体的污染就这样形成了。此情此景与“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的美名是何等的“相配”啊!这样的情况还不止这条胜利河,还有很多条河都是这样。几十年前,它们都是清澈见底的小河,如今却连鱼也无法生存,这是何等的可怕,又是何等的可悲! 

   其实,水的污染还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因为污染了,我们不得不花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我们应该减少对河水的污染。 

   大自然需要人类,人类更需要大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遭灾的还是人类自己。为了自己,为了一切生物,更为了地球,人类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往河里乱扔垃圾、乱倒废水,还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还空气以清新!还天空以碧蓝!还河流以清澈!还山峦以绿色!还地球以健康!

小学生环保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22-01

随着国人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教育也开始走进课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品读美文时寓入环境教育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描写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之类的散文。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落实到行动中去发现、保护美的事物,创造美的事物。因此,可以通过品读美的语言文字,把环境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到学生心中。

如教学《林海》,文中写道:“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教读这一段时,笔者则以抒情的语言导读:“多么美的语言,老舍笔下的兴安岭已经纯粹是一位灵秀的姑娘,一位穿着绿袖红鞋随风轻舞的少女,让我们跟着她走进兴安岭的怀抱,去闻一闻花香,去采撷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吧!”学生读出了文章的感情和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笔者因势利导:“徜徉于这么美的环境中,你想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想把她捧在手中,放在心中;也有的说,希望兴安岭永远美丽。在这品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能达到“自能通解”,“自求得之”的境地,环境教育也已经深入学生心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描写风景环境的散文,通过多种品读的方式,加上教师的引导,环境教育的渗透就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在视听情境中孕育环境教育

要想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要让学生了解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只有直观形象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努力创设一种优美的、清晰的视听情境,使学生乐意接受。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产生相应的情感。

笔者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运用录像手段,在荧屏上展现了大榕树的美姿和鸟儿欢叫的热闹情景,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并且和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一颗大榕树就能成为鸟的天堂呢?”学生回到课文中的阅读才知道:那里的农民不允许人们去捉鸟。笔者还通过相关资料告诉学生当地人通过保护大榕树和保护鸟而取得了经济效益。学生在这样的视听环境中,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鸟类的感情油然而生。

三、在辨析讨论中融入环境教育

通过有关现象及问题的辨析讨论,也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这不仅能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和感情的升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更能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明辨是非,进而强化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如在教学完《蛇与庄稼》一课时,学生已经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自然界的生物链如果被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威胁。如果课文就此结束,学生受到的情感教育并不深刻,更谈不上理性地加强环境保护。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辩论题让学生讨论:自然界中生物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我们知道了蛇是老鼠的天敌,可是社会上乱捕捉蛇的现象也不是个别,有的人故意捕捉蛇来卖、来吃,这些人的做法对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通过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实际谈各自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蛇与人类生活、人类环境的关系,明确保护蛇的重要性。在教学《朱鹗飞回来了》和《金色的脚印》时,笔者也设计了类似的问题:动物也有性情,他们也有生死相依之情,也有亲子之爱,那怎么样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和我们成为朋友呢?学生在辨析讨论中逐渐明晰:给动物生存的空间,和动物和睦相处,才能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

四、在小练笔中融入环境教育

小练笔是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的扩展延伸,即从具体的课文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观察,联系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的一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诸如不许践踏草坪、不许伤害生物、要节约用水、要爱护树木等多种保护环境的读写训练。这种方式的环保教育与以上几种方式相比,更容易对学生的行为和环境道德认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笔者让学生进行“地球母亲的诉说”的练笔训练。通过这样听说读写的结合方式,让环境教育渗透并扎实推进。

小学生环保论文篇3

本文结合当下热门的环境教育课题,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和教学方法,最后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评价体系的实现。

关键词:

小学美术;环境教育;体系研究

近年来,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在注重环境问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将环境问题和美学问题结合起来,并将此作为美术教育改革的新契机。除此之外,《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环境教育的具体要求。因此,新的美术教育改革需要将环境教育真正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这样有利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有鉴于此,本文从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教育方法、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对环境教育的体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

当前环境背景下,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总目标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培养他们的综合环境素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通过准确了解环境和美术之间的关系得以提升;使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环境科学知识,在实际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端正自身的环境保护价值观,在环境实践活动中能够自觉以正确的态度、情感以及行为模式对待自然,在提升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自我责任感。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

前文提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该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美术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善学生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使其环境保护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种授课方法:

1、渗透式讲授法

所谓渗透式讲授法是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教材中的环境基础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教给学生,以达到提高学生环境认知能力的目的。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的过程中要切记“照搬照抄”,这就需要教师在美术授课过程中将环境意识加以适当的穿插,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漫等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具体到为学生讲授装饰画制作的时,教师可以将“变废为宝”的循环保护理念融入课堂的讲授过程,引导学生将家里废弃不用的彩色废旧挂历或者穿旧的花色衣服,通过独特的艺术思维将这些色彩丰富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加工,用以装饰教室,通过这样的动手能力,将环保理念融入他们的创作思维。

2、辩论式教学法

所谓辩论法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不同的观点相辩驳,并通过学生之间的这种辩论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具体在课堂实践中就是,教师将不同的美术作品陈列,并且让学生就该作品存在的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随堂设置一些争议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就此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如,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当前我国水污染的资料片段,让学生意识到水质污染的严重性。就此,让学生进行讨论“面对这样的水质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讨论结束后让学生以自己的真实体会进行相应的画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以海报的形式进行粘贴、宣传。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评价体系

明确了小学美术环境教育的目标机授课方法之后,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环境教育评价体系,以此来了解教师的教授是否实现了环境教育的目标以及学生的适应程度、学习效果以及价值观是否发生变化。该评价系统主要是针对教师、学校和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授课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观察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发生变化,而针对学校的评价就应该是综合性的评价,包括教育的环境、氛围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等。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并且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授课方法,达到教育的目标。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在前文中已经进行阐述,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以及他们的环境素养,最终能够将我国环保事业从源头抓起,将环保的理念通过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之间的辩论,深深埋藏于他们的脑海。因此,此处谈到的环境教育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防止个别教师将这一新的授课理念形式化,需要学校和社会双管齐下,将评价制度落到实处。例如,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授课效果良好的教师适当的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他们的授课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好的环境保护习惯提升他们的环境素养,而且从长远来说有利于我国环保绿色事业的稳步进行,真正的实现绿水青山。当然这也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需要教师、学校和学生的有力配合,真正做到创新式的美术教学,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注重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够生动的向学生展示美术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学习提升自我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学校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多进行交流学习,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设施设备,并且适时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在教学完成后及时进行教育评价。相信通过以上努力,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军.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与教学[J].才智,2013,36:123.

[2]王晓丽.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与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11:99+106.

小学生环保论文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茶馆式教学;自主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仅是简单灌输,一直都是在教师的一言堂下结束授课的,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自主阅读、自主讨论,导致很多学生严重缺少自主意识,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茶馆式教学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以确保学生在读读、议议、练练、讲讲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本文就如何有效地将茶馆式教学法应用到《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为例进行论述,以展示茶馆式教学法的价值,并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一、引导学生进入读一读环节

读一读是茶馆式教学活动中的第一步,也是直接影响后面环节开展的基础。所以,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理解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父子等。之后,组织学生自主结合教材阅读文本,并对上述的问题和学习目标进行思考,以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获得大幅度提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将读一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二、议一议环节

在读之后,便是议。议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在自主阅读后产生的疑问,实际上也是学生讨论的一个环节。所以,在读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比如,有学生提出:在那么危险的环境中为什么阿曼达会让其他孩子先出去呢?还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一直在强调“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对父子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还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其他家长不挖?还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阿曼达坚信自己的父亲会来救自己?……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认知,而且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所以,在议一议环节,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进入练一练环节

所谓的练一练环节是指让学生运用自己在前两个环节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习题的练习,这样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而且也能明确学生在整个茶馆式学习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下一环节的讲一讲活动指明了方向。所以,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对下面的几道练习题进行了解答,如:

1.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2.“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中为什么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有什么作用?

3.“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地提出这句话,有什么好处?

4.如果将“父亲徒手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句话转变为“父亲徒手挖了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好不好,为什么?

……

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解答上述的问题,并与小组成员之间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答能力,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

四、引导学生进入讲一讲环节

讲一讲是茶馆式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我针对学生在前三个环节遇到的问题以及未能解答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比如,为什么一直强调“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为什么说父子俩是了不起的?等,以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也提高了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接着,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讲一讲活动,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阿曼达,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说一说,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相应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茶馆式教学法的应用中学生一直处在主动求知中,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准确,不仅能够有效落实课改下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对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环保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环保意识培养,师生合作探究,环保习惯

 

一、农村地区小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及重要性

1.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他们只对日常环境问题稍有了解,但对于环境污染的原因及生态环境为什么会恶化等问题缺乏根本认识,所以,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变现状。

2.大部分小学生在这方面都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且受负面影响较大,大多存在效仿和无法克制自己的行为,如,看见别人乱丢垃圾,心理便会产生一种模仿效应,即别人都可以乱扔,为什么我不可以,或者认为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不会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就不会对环境问题予以重视,也许他们明知那样的行为不可取,但在潜意识里没有形成关键的作用,最后,意识支配了他们的行为,使环境受到了污染。

3.农村小学生对于“白色污染”“大气污染”等类似的专有名词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甚至有不少农民习惯把废弃的塑料垃圾当做燃料使用,而把燃烧释放出的浓浓黑烟看作是正常现象,却不了解会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导致河水污浊、变臭,进而引发一连串的反映,如:河中鱼等水生生物和植物濒临死亡和灭绝,生态食物链受损等现象,可对于这类现象的原因他们却不得而知,殊不知是因为人们缺乏环保意识,那么对农村小学生环保知识的教育尤为重要。

二、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1)家庭原因

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与非农村学生的差距较大,加上很多农村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孩子不能做到切实有效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另外,与城市生活资源相比较,农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师生合作探究,一般不会产生严重性的缺水和水污染等现象,但近年来和城市相比较,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水资源的浪费,电的浪费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此外,农药、灭鼠药的随意使用,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任意排放,打猎、过度捕捞等一系列的行为成了农村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但这些行为的发出者大都是多成人或长辈,所以对孩子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左右了他们的行为,因此,导致农村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淡薄。

(2)学校教育原因

如今,大多农村学校的教学主要把重点落实在书本教书上,而对环境教育还不够重视,根本没有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大纲要求中,更是很少开设相关的环境教育课程,大多情况只是向学生宣传最基本的环保行为,没有作深入了解,另外,农村小学的环境教育缺乏专职的教师,这主要归结于农村的小学老师大部分也是生长在本地区,对环保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的环保教育的开展,小学的环保教育和学科教育之间还未能衔接起来,因此,学科渗透就相当缺乏,那么,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同样缺乏。

(3)社会原因

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大部分还存在与社会脱轨的现象,与社会的接触少之又少,接受的相关环保教育常识也较少,加之全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如:在学校考试要求学生将垃圾扔进垃圾垃圾桶,但在校外,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随处乱扔也不会受到处罚,这就会让他们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所以,由于全社会环保意识淡薄,就进一步削弱了原本就很薄弱,不系统的学校环保教育。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1)充分挖掘渗透在各科教材中有关环保意识教育的内容,把环保教育列入素质教育中,量体裁衣,有争对性的进行学科渗透教育。保护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地区有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不同的栽种,教师可把这一先天优势开发成课程资源,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可带领学生到田间参观学习,让学生感知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农作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了解一旦环境遭到破换和破坏,农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所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2)结合农村特色,从身边的事物中开展活动,师生共同探究环保知识。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村的饲养场,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喂养小动物,在喂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情感,了解动物粪便的合理利用即可成为肥料,但如不经过处理就有可能污染水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加强课堂环保知识的教学师生合作探究,在课堂上巧妙穿插环保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育,如故事、寓言等具体形象地向学生传递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采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的结论,二是提出问题,并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阅读资料去了解环境问题,学生们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此时的老师就该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所得的结论,此时老师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的合理性,并运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来进行学习,此外,老师在环保教育中不能单纯的只做宣传,而是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在抓住教学重点的前提下,巧妙地渗透环保内容,让学生逐渐领悟、体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4)多开展小学生环保实践活动

环保活动的开展,可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形成环保观念,加强学生的环保决心,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继而转化强而有力的实际行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环保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更要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保护自然生态必备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发现学生随意丢垃圾,乱摘花、践踏草坪、随地吐痰等现象,教师就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让学生随即检讨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便能增加学生自身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可师生一起组织“爱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并能将垃圾进行分类,对废弃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废水的循环使用,这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且还帮助学生领悟身边常用资源的可贵性,不应随手丢弃,而应珍惜爱护,进而加深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5)充分利用环境纪念日,激环境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每年有关保护环境的纪念日不少,那么教师可充分的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纪念日的意义,如每年的3月22日植树节、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可以这些节日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保护环境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巩固环保知识,如,植树节可带领学生参加植树,绿化身边的生活环境,这样学生即参加了活动,有从中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深化了课本上所学的有关知识,世界环境日也可开展“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观察,总结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再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协助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家庭是孩子除学校外的一个重要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师生合作探究,在农村地区,在学生的课余以及假期时间,大部分都是帮助家人在田间干农活,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能发现很多新的问题,而此时家长的简答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很重要的。如反常的气候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学生自然不明白气候反常的原因是因为生态的破坏,而很多家长也不明白这一点,鉴于这个原因,学校可向家长介绍一些相关的环保小知识,对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可以让学生对环保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中利用教材,将直接知识和间接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多参与、观察、实践,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成为环境保护活动的参与者,监督者,在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结合农村现状,及时的对农村小学进行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下一代能过健康的成长,共同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小学生环保论文篇6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

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国内外生态文学范畴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去观照中学语文教材,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贯彻这种生态意识。

二、以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1.开展以环保为题材的写作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环保题材的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训练非常多,如“我与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抓住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学生对于环保问题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

如学生写作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水是生命之源,请大家节约用水。--------王瑜

主啊,让龙王感冒吧,打几下喷嚏吧。----刘诗豪

又如学写中央一台的广告语“我喜欢小草笑、我喜欢松鼠笑、我喜欢爷爷笑。”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为保护环境写警示语,如,“我怕疼”、“我们是朋友”等保护草坪的警示语。“共建美好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生态”等警示语。

我县地处猫儿山生态景区。猫儿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围绕“保护猫儿山,呵护漓江源”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写作,参加“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猫儿山GeF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均获得了奖项。其中,唐凌云的《绝唱》获特等奖,李星星的《天问》获一等奖。

2.开展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辩论活动

我校每年都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受到教育,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坚决表示爱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演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举行过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

辩题一:西部开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哪个更重要?

辩题二: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既指出三峡工程利国利民的优势,又看到了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大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没;珍稀濒危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在辩论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确立了生态意识。

3.举行生态文学类读书及摘抄交流汇报会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除了阅读课以外,我们鼓励学生课余广泛阅读。为了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我们特意给学生规定了阅读几大类别,如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杂志阅读、报刊阅读,就内容分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美学类等,开设了几大专题:亲情、环保、哲理等。其中在有关环保的文学类经典阅读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权威著作,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内容与感受。如“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

阅读体验: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相脱节的二元对立学说。“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跟人类的生命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在提醒着人类的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过感动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阅读体验:“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为什么可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为人的心灵与自然是相通的。“下午和诗人们一起去去附近的树林散步。艾基夫妇就像两个孩子,在几乎所有花草前驻足不前,随手摘颗果子放到嘴里,要不就采个蘑菇尝尝,彼此嘀嘀咕咕。俄国诗人和土地及一草一木的关系,让我感到羞惭:中国诗歌早就远离大地母亲,因无根而贫乏,无缘而虚妄。”

阅读体验:本段文字运用了对比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和动作描写,委婉表达对中国诗歌缺乏生态意识的批判。“生态危机的严重局面仍在日益加剧,而且日益深入地蔓延到人类社会的文化领域、道德领域、精神领域。生态学开始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存理念和行为准则。”阅读体验:以小见大,令人警醒,说明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人们观念改变的必要性。通过阅读、摘抄与鉴赏,学生们在与名家似乎是面对面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一些经典的句子百读不厌,令人回味无穷,既感悟了文字的魅力,又提升了生态意识,对生态危机有了更深的认识,升华到理性层面。

三、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使之身体力行亲身感受

首先让同学们反省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如:使用塑料袋并随意乱仍,造成白色污染;不能节约用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随地吐痰,不注意环境卫生;用完的书本、饮料瓶不放到可回收的垃圾筒里;乱扔果皮纸屑,不注意保持卫生;践踏花草,攀折树木,随意虐杀身边的小动物,如蜜蜂、蜻蜓、青蛙等等,使同学们认识到环保就在身边,环保必须从每个人自身做起。开设相关的活动课程,组织学生观看环保题材的电影电视,让学生受到强烈的生态震撼。如:学校的人工草坪非常美丽。我问学生:“你们喜欢草坪吗?他们异口同声回答“喜欢”,我说喜欢它,不仅因为它美丽舒适,更是因为我们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那么我们就要好好地保护草坪。于是我带领他们清除草坪杂物,做了一次义务劳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并且我发现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都很关注、爱护草坪的卫生。

小学生环保论文篇7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

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国内外生态文学范畴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去观照中学语文教材,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贯彻这种生态意识。

二、以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1.开展以环保为题材的写作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环保题材的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训练非常多,如“我与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抓住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学生对于环保问题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

如学生写作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水是生命之源,请大家节约用水。--------王瑜

主啊,让龙王感冒吧,打几下喷嚏吧。----刘诗豪

又如学写中央一台的广告语“我喜欢小草笑、我喜欢松鼠笑、我喜欢爷爷笑。”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为保护环境写警示语,如,“我怕疼”、“我们是朋友”等保护草坪的警示语。“共建美好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生态”等警示语。

我县地处猫儿山生态景区。猫儿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围绕“保护猫儿山,呵护漓江源”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写作,参加“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猫儿山GeF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均获得了奖项。其中,唐凌云的《绝唱》获特等奖,李星星的《天问》获一等奖。

2.开展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辩论活动

我校每年都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受到教育,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坚决表示爱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演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举行过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

辩题一:西部开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哪个更重要?

辩题二: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既指出三峡工程利国利民的优势,又看到了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大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没;珍稀濒危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在辩论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确立了生态意识。

3.举行生态文学类读书及摘抄交流汇报会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除了阅读课以外,我们鼓励学生课余广泛阅读。为了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我们特意给学生规定了阅读几大类别,如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杂志阅读、报刊阅读,就内容分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美学类等,开设了几大专题:亲情、环保、哲理等。其中在有关环保的文学类经典阅读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权威著作,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内容与感受。如“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

阅读体验: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相脱节的二元对立学说。“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跟人类的生命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在提醒着人类的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过感动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小学生环保论文篇8

关键词:生态学;大学校园;环境;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99-02

大学校园环境是由师生员工、校园自然生态系统、校园文化等因子构成的集合体,契合生态学关于生态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生态因子构成的整体的概念。生态学理论认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以生态学视角开展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是现代化大学建设不容回避的课题。

一、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生态学意义

以生态环境理论为依据,构建生态良好、宜教宜学宜研的大学校园环境,对推进环境育人和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生态学意义。

(一)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有助于促进校园人际和谐

生态环境理论认为,人是环境的核心因子,是环境建设的能动因素,只要尊重人、关心人,发挥人在环境建设中能动作用,就能形成美好环境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中,要以人为本,以体现制度管理的理性管理方式理顺干群、师生、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以体现人文关怀的非理性管理方式营造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的氛围。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校园人际关系原则,引领师生教学相长。从而使大学校园环境成为人际和谐的生态系统。

(二)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有助于加强大学环保教育

大学环保教育是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渗透到大学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使其成为师生员工的基本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有助于加强大学环保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校园环境是师生员工每天都必须面对的环境,是师生员工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师生员工进行环保教育的最佳场所,只要学校将节能、绿色、循环再利用等环保理念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必定会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响应和践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建章立制、建立设施等,为师生员工环保行为提供便利,从而促使师生员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有助于优化校园人文生态环境

大学校园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等因子组成,自然生态环境是大学校园环境的硬件,具有基础性作用。人文生态环境是大学校园环境的软件,具有精神熏陶和文化教化作用。大学的主要功能是育人。“文化育人,润物无声”是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题中之意。因此,大w校园环境建设中要注重对校园人文生态环境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对大学精神的凝炼和彰显。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大学生存意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校园人文生态环境的核心。

(四)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有助于提高大学的美誉度

大学美誉度就是大学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近年来,我国大学发展受外部条件影响越来越大,如大学间的人才竞争、生源竞争、教育资源竞争等都受到大学美誉度的影响。因此,将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生态环境纳入到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中,将清洁、绿色贯彻到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中,使大学校园环境具备“天人合一”特质和“原生态”品味,具备静心治学和专心执教的条件。从而树立大学校园环境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生态学属性

生态学本来是研究生物物种、群落、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但随着学科的融合和发展,生态学理论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社会环境研究。就大学校园环境而言,它是社会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构成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同样具有生态学属性。

(一)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生态系统属性

生态系统论认为,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一整体内,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大学校园环境是由校园自然环境、师生员工、校园文化环境等多种因子构成的统一整体,就大学的育人功能而言,大学校园环境各构成因子具有育人功能的一致性,并因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发挥着各自独特的育人作用,从而共同维持大学校园环境的和谐统一。由此看,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生态系统属性。

(二)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生物多样性属性

生态学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它包括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生态过程多样性。大学校园环境作为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其内部构成因子同样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从多样性角度看,大学内部有农学、医学、经济学、法学等不同学科和专业;有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后勤职工等不同工作人群;有生活区、教学区等不同职能区域;有自然、人文等不同小环境。这些不同学科、专业、工作人群、职能区域和小环境体现了大学校园环境构成因子的多样性。从差异性角度看,大学校园环境各构成因子的意涵、职能区划以及工作人群中个人的能力水平等都存在差异,从而体现了大学校园环境构成因子的差异性。

(三)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群落竞争属性

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是从生物群落竞争开始的,在生物群落竞争中,适应环境的生物,就能得到生存与发展,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会被环境所淘汰,从环境中消亡。这是生物进化的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大学校园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同样具有群落竞争属性。从社会环境看,大学之间存在着优质师资、优质生源及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竞争。从大学内部环境看,各学科之间、职工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学科竞争表现为学校对优势特色学科的扶持和政策倾斜。职工竞争表现为竞聘上岗。当前,国内大学在用工上普遍采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聘制,这也顺应了“优胜劣汰”的生物群落竞争规律。

(四)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生态平衡属性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构成因子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优化的协调状态。大学校园环境作为生态系统,其内部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师生员工、学科专业等不同因子,虽然位置不同、职责各异,但由于培养人才的目标一致,使得彼此之间都具有关联性,并不停地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大学校园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协调发展就是大学校园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不等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被动平衡,而是按照生态平衡规律,充分发挥人在改造环境中的能动作用,促进大学校园环境良性发展的主动平衡。

三、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生态学路径选择

所谓生态学路径,就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来开展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大学校园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存在环境问题。选择生态学路径对大学校园环境进行建设,对社会环境治理具有示范和辐射效应。

(一)以物质循环理论为依据建设生态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

物质循环理论认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都具有完整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结构,可以自我完成从生产到消费再到分解直至再生产为特征的物质循环功能,使整个生物圈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状态。将物质循环理论应用于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就是要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良好的环境建设效益,从而形成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的“生态大学校园”建设体系。物质循环、再利用是当前国际社会通行的新型发展模式。建设生态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应该是面向物质循环、再利用的。

(二)以生态平衡理论为依据建设统一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

生态平衡理论认为,生态系统要维持平衡就要有效协调各构成因子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行系统整合,使生态系统形成持续的生命力。由此不难看出,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就是协调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也是追求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过程。因此,建设统一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要注重协调和解决校园内各种矛盾。当前,大学校园环境面临的矛盾中既有人与环境矛盾,也有人与人之间矛盾,既有机制造成的矛盾,也有技术性矛盾。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不能回避这些矛盾,要以理性的管理制度建设为载体,以非理性的人文关怀为方式,协调、化解各种矛盾,使大学校园环境成为统一和谐、充满朝气的生态系统。

(三)以生态安全理论为依据建设平安的大学校园环境

生态安全理论认为,资源耗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对任何生态系统的发展都是灾难。也就是说,任何发展都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进行,不能以牺牲生态安全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建设平安大学校园环境的核心是保持校园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为此,学校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要建立保护人才资源、保护校园生态环境的顶层设计及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第二,要抓好防止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严格节能降耗、加强校园环境的自净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校园植绿和披绿建设等生态安全建设项目的立项和落地生根。第三,要抓好生态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营造校园生态安全氛围、提高师生员工维护校园生态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四)以G色环保理念为依据建设绿色的大学校园环境

生态学视角的“绿色”,象征着生命和生态文明。对环境而言,“绿色”是保持生态平衡,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建设绿色大学校园环境,要以实现大学教育功能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导,在并将其纳入到日常管理中,通过制定环境管理制度,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营造环保文化氛围,提高师生员工环保素养等方式,促进师生员工以实际行动推进校园环保和学校可持续发展。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大学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等都具有切实要求,把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贯彻落实到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中并非易事,它涉及到大学建设的方方面面。只要学校强化理念引导,注重建立顶层设计、协调推进机制,积极推广节能、降耗、减排等新技术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就一定能建成生态良好、统一和谐、平安、绿色的大学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07).

[2]余浩平.生态概念的存在论诠释[J].江海学刊,2005,(06).

[3]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3,(05).

[4]韩英英.浅议绿色校园环境的建设与评价[J].环境教育:绿色学校,2002,(03).

[5]王大中.创建绿色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04).

[6]王成平.谈和谐大学校园的人际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6).

[7]孙孔懿.学校特色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小学生环保论文篇9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科学执政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6-0072-04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以人、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崭新阶段。”[1]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中的负面效应,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过很多论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有机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2]。这就是说,一方面,人具有能动性,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他又必须依赖自然而存在,受他所生存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和约束,是“受限制的存在物”[3]。他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3]72。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改善,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必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现实中,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满足自己国家、地区和阶级的利益需求,置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大前提不顾,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恩格斯在总结工业社会对森林资源掠夺的历史时指出:“欧洲没有一个文明国家没有出现无林化。美国,无疑俄国也一样,目前还在发生无林化。因此,我看无林化实质上既是社会因素,也是社会后果。”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进一步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4]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有利于人类改变以往对生态环境颐指气使、任意妄为、蔑视生态的生活观念和实践方式;有利于引导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切实遵循包括生态规律在内的自然的、社会的客观规律,建立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服务、协调配合的和谐关系。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自然界面前,既保持和发扬了人类合理改造和科学驾驭自然的勇气,又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态环境负起了全面的责任。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把生态文明作为科学执政、追求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导向。

二、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经验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给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非常重视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认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5]。在建国最初的20年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工业化对环境的污染没有全面地显现。生态文明的思想只是体现在单项工作和局部领域,仅停留在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防洪减灾、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

(一)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方面。对林业的关注是多元的,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建国后,他曾要求“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6]。1956年,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紧接着提出了“实行大地园林化”[6]67。1958年,针对“”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森林造成的破坏,提出了“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6]51。在积极号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同时,非常重视森林保护。他曾批示:“森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又是农业生产的一种保障。积极发展保护森林资源,对于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6]78。

(二)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方面。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他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要求,“同流域规划相结合,量地兴修小型水利,保证在七年之内基本消灭普通的水灾旱灾”[5]262。之后,“兴水利,保持水土”上升为全党意志,中央并于1957年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对于垦荒工作,要求“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6]38。他认为尤其要注意避免水土流失,对水土冲刷地区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保持水土工作,对山水田林进行综合治理。

(三)环境污染方面。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和工业化加快推进等因素的影响,环境污染形势每况愈下。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此给予特别关注。曾指出,“把环境搞好了,人民健康了,就是保护了最大生产力,是最大的财富”[7]。1973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974年,国务院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陆续下发了一系列环保文件。比如,1974年的《环境保护规划要点》、1975年的《关于环境保护的10年规划意见》、1976年的《关于编制环境保护长远规划的通知》等,有效地推动了“三废”治理和循环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

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把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环境被看作是关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人在强调植树绿化、环境保护等具体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增长速度、资源环境可承受度之间的关系,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处理好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一)植树造林、水土保护方面。邓小平既是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又是义务植树运动的实践者。他从1982年起连续十几年都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他认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件大好事,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8]。他对西部地区的造林绿化工作尤其关心,要求将植树种草与改善生态、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林业的综合效益。针对水土保护问题,他指出:“黄河所以叫做‘黄’河,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9]。

(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方面。邓小平多次谈到,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提到同等重要的高度对待。建国以来,邓小平始终对中国人口问题高度重视,他要求应做好人口数量的控制、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充分就业等工作。他认为,人口数量过多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他说,“每个人增加一元钱的收入,就要十亿元”;“即使我们的经济指标超过所有国家,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10]。

关于资源问题,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资源紧张,要合理利用,节约使用。1986年8月,邓小平视察天津时对天津市负责人讲,天津“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11]。他指出,必须坚持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过量开荒造成的环境恶化。他说,“特别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连草都不长,水土流失”[10]239。对于资源保护,他认为:应从制度入手,着力加强法制建设工作,依法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2]。1979年9月,五届人大十一次常委会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此后,《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水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保护、利用、开发和管理整个生态环境及其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在1978年,邓小平提醒黑龙江等地领导,大面积开荒一定要慎重,有的没搞清,开了荒得不偿失,破坏了土地资源,引起了气候变化,出现了黑风暴、风沙现象。为此,邓小平多次强调,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四、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实际,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实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创新,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在实践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一)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生态观。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作出了中国今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2002年,中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该报告阐述了履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关文件的进展和中国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以及中国对可持续发展若干国际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与看法。指出:“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注重优化结构,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好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13]。他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必须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兼顾与生态良好的辨证统一。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二)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开发与利用好资源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而资源开发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投资少、消耗资源少。1996年,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13]533。1999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把这件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作为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立足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要求“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4]。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记载,到2002年全国已建成20个部级园林城市、102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在这一阶段,我国在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同时,加强了工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我国城市环境得到了综合整治,城乡居民的居住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5]。

(三)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在部署西部大开发工作过程中,特别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提出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他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做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而且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也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14]343。他认为,要坚持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原则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五、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观,汲取了人类社会关于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紧密联系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等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相连的重大命题和重要论断,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对推动科学发展的原则、主要任务和措施作了具体安排。这一科学论述既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也是对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6]。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定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保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6]8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项重要理论成果,也是对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问题作出了重大决定。中央对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了部署;对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进行了安排;对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小组会上,说,甘肃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别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他强调,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的发展,关系世界的环保事业。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针,把这项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提高和升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相对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生态文明是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经过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执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但也面临诸多亟需破解的难题。这些重大问题包括基层政府及其官员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如何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法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武.试析生态文明与传统三大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16-1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5]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论林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6.

[7]孟浪.环境保护事典[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531.

[8]翟泰丰.邓小平著作思想生平大事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395.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40.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5.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3]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2.

[14]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

小学生环保论文篇10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演绎进程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24-02

面对当前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翻开前人的文本去寻找答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虽然时代已变,但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富有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特色依然适合我国今天的环境问题。党的各界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赋予中国特色的生态自然观。

一、思想中的生态自然观

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拓了中国特色的生态自然观,随后党的领导人将这条道路继续发扬光大。研究分析几位时代领袖的生态自然观思想的演绎进程,深入挖掘其生态自然观遗产,对当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基础,是区别人与自然的前提。首先,劳动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曾指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深刻表达了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人类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深入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规律,最终才能根据可知的规律根据人类的需要改造自然。其次,实践是区别人与自然的前提,在看来“人最初是不能将自己同外界区别的,是一个统一的宇宙观。随着人能制造较进步工具而有较进步生产,人才能逐渐使自己区别于自然界。”从中看出刚开始人与自然是没有分离、混为一体的,通过人的劳动、人类的进步自然与人区别开来。

二、邓小平理论蕴含的生态自然观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审时度势,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思想。

1.走可持续发展道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一方面,邓小平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可以并驾齐驱的,他强调,发展经济要充分利用好资源。另一方面,在人口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问题上,邓小平认为,在提高人口素质地同时要减少人口的数量,人口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保护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2.发挥科学技术和法制手段的作用。邓小平向来对科学技术较为重视,他指出“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我们通过研发绿色技术来提高环境保护,预防环境污染等都有借鉴意义。邓小平认为,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来保护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他提倡人们要建立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制度的强制性来保护生态环境。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述的生态自然观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时并举的策略,但由于中国本身贫穷落后的格局,人们在发展中更多的倾向于发展经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时局变化,丰富和发展了生态自然观。

1.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自然观。在前人生态自然思想的指导以及根据已变的时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他十分重视绿化工作,每年的植树节是他着重强调的,他还号召全民族要一起做绿化。他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生态环境的防护和保护工作要同时进行,缺一不可。

2.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首先,他认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工作,要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来进行,以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际上就是要我们重视利用资源和经济发展。其次,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认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要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还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自然观

科学发展观淋漓尽致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更完美的提出经济发展、人的发展以及处理自然关系的相关策略。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充分表明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而且工业发展以及现代化的进程都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的核心地位。自然环境是人生存、发展的依托,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五、系列重要讲话包含的生态自然观

自十将生态文明确立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以来,在各类场合中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已经上升到了政治、经济、法治高度。

1.政治层面。2013年7月,在贵阳国际论坛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存在密切联系。”由此可以看出,的生态自然观已经升华到了中国梦的高度。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而生态文明建设又是关系人民福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2.经济层面。“先污染后治理”的惨痛经济后果,致使现在还在不断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新路子。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3.法治层面。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指出:“必须构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每一条法律制度给予最严格的执行,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型,使经济发展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是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但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必不可缺的一环,将环保意识和法治手段相结合从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风气。

参考文献

[1]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