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十篇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十篇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02:57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篇1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的学生提出的论文题目:“新型中性镍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

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甚少。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

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篇2

北京联合大学学院(宋体二号居中加粗、下划线部分华文行楷二号居中加粗)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宋体小初加粗居中)

题目:(宋体小三)

系别:宋体小三居中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宋体小三居中教师职称:

协助指导/联系教师:教师职称:

年月日

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优化

一、题目背景和意义(宋体小三加粗缩进2字符)

(内容宋体小四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列示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和选题的背景、意义和题目理论研究价值或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充分搜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资料,全面反映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论述中应列示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三、主要内容与待解决的问题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列示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

四、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对于毕业设计,应列出使用的设计方法和预期的实施方案;对于毕业论文,将题目改为“实施方案”,应列出预期的研究实施方案。)

五、进度计划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根据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写明的建议进度计划安排,制定个人具体的时间计划。)

六、参考资料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列出开题阶段所用到的参考资料,并写明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开题报告填写说明

一、开题报告撰写格式按照学校规定模版填写,所有页面的页边距设置为上:3cm、下:2.5cm、左:3cm、右:2.5cm,装订线在左侧,开题报告正文的行距为20磅。

二、开题报告封面上的一些栏目内容如果为空,可以不填,但不能将空栏删去。

三、对于开题报告封面上“协助指导/联系教师”一栏,若填写协助指导教师姓名,将该栏改成“协助指导教师”;若填写联系教师姓名,将该栏改成“联系教师”,并且将宽度调整为与上一行“指导教师”对齐。

四、开题报告封面上的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数字字体为timesnewRoman,例如“2005年12月31日”,字号为小三号。

五、开题报告封面上填写学院名称时,学院名称前后各空一个汉字符。

六、本填写说明只供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时使用,不要装订在开题报告或毕业设计(论文)中。模版中红色字是对字体、格式和填写内容的说明,开题报告撰写完毕后,应将红色字删去。

【更多相关内容】

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基本格式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范文

开题报告格式模板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格式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文

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2楼时间:2012-12-06回复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应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方可进行论文正文写作;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6年9月25日”或“2006-09-25”。

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3.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4.本课题主要参考文献

××××××××(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5.本课题的具体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篇3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甚少。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篇4

1开题报告写作格式

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内容要求: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撰写方法: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第二步、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第三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内容要求: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第四步、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2考虑要素

①研究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研究的内容。

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研究的方法。

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创新点。

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3开题报告写作要点

第一、要写什么

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怎么写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篇5

拟定论文题目:浅谈题款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填写

填表须知

一、本表从凯里学院教务处下载专区下载,不得随意改变表格结构。

二、开题人应逐项认真填写,各部分如不够填写,可自行加页。

三、文字输入部分,一律五号字、宋体、单倍行间距编排。

四、本表以a4纸单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篇6

论文(设计)题目:中学校园网络安全防护及对策初探---以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为例

1、选题来源及意义

1.1选题来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以校园网络为平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校园一卡通服务、办公自动化应用(oa)、教务管理、图书管理、电子邮件服务、校校通服务、网上学习等。然而在开放式网络环境下,校园网络的使用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使用校园网络最多的是学生和教师,学生对于网络这样的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可能会下载一些黑客软件或带有病毒的软件,从而破坏校园网络系统,加之学生不懂得爱惜,对于暴露在外界的网络设备造成一定破坏,据统计,80%的校园网络的攻击都来自于校园网内部[1];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网络用户对ip地址的盗用、黑客攻击、病毒攻击、系统漏洞、信息泄露等方面的隐患也会对校园网络造成破坏。综上所述,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攻击。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应用各种安全技术,有效的加强、巩固校园网络安全问题非常重要。通过笔者在昌吉市一中网络中心实习的经历,发现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原有方案只是简单地采用防火墙等有限措施来保护网络安全。防火墙是属于静态安全技术范畴的保护,需要人工实施和维护,不能主动跟踪入侵者。而管理员无法了解网络的漏洞和可能发生的攻击,严重的影响的正常的教学工作。因此针对中学校园网络安全的防护更不容轻视。[2-3]

1.2选题意义

校园网络的安全建设极其重要,源于校园网一方面为各个学校提供各种本地网络基础性应用,另一方面它也是沟通学校校园网络内部和外部网络的一座桥梁。校园网络应用遍及学校的各个角落,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方便了师生网上教学、交流、专题讨论等活动,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存在安全隐患的校园网络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办公管理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学校的不同性质,保证网络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是校园网络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的防护及相应对策至关重要,即本论文选题意义。[4]

2、国内外研究状况

2.1国外网络安全现状

由于笔者查阅文献资料的有限性,没有查到国外校园网络安全现状的资料,因此针对国外所采取的网络安全措施进行如下概述:

(1)法律法规的制定。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广大网络用户的行为。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法国等其他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部级信息安全机构,完善网络防护管理体制,采取国家行为强化信息安全建设。

(2)网络防护应急反应机制的建立。面对网络反恐、黑客、信息的泄露、网络入侵、计算机病毒及各类蠕虫木马病毒等一系列网络危机,世界各国通过建立网络防护应急反应机制。分别从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防查杀技术等传统的安全产品方面入手,防止各种安全风险,并加快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动态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的问题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只能相对防御,却无法真正的达到制止。[5-7]

2.2国内网络安全现状

由于我国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起步比其他信息发达国家晚,发展时间较短,技术不够纯熟,面对各种网络安全问题有些应接不暇,主要是由于自主的计算机网络核心技术和软件缺乏,信息安全的意识较为浅薄,不少事企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防范机制以及网络安全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无法跟上网络的飞速发展。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国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如GB/t18336一2001(《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JB2646一96(《军用计算机安全评估准则》等来规范网络用户的使用,还通过技术方面的措施进行防护,如加密认证、数字签名、访问控制列表、数据完整性、业务流填充等措施进行网络安全的维护。然而通过技术措施进行网络维护的过程中,网络管理员对技术的偏好和运营意识的不足,普遍都存在“重技术、轻安全、轻管理”的倾向,致使在管理、维护网络安全方面还有很大的漏洞。[5]国内网络安全整体的现状如上所述,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发现数据信息危害和网络设备危害是校园网络安全现在主要面临的两大问题,主要威胁有病毒的传播与攻击、黑客的入侵、信息的篡改等一系列安全隐患,通过采取加密认证、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漏洞扫描等措施进行防护。[3]中学校园网络管理者如何保证校园网络能正常的运行不受各种网络黑客的侵害就成为各个中学校园不可回避的问题,并且逐渐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8-10]

3、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创新点:

3.1研究目标:

本文在对当前校园网络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系统的探讨了目前常用的各种网络安全技术的功能以及优缺点,并以昌吉市一中等中学校园网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中学校园网络的物理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等角度分析威胁校园网络安全的因素,并结合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现有的条件,分别从设备管理、技术提供、管理人员意识等方面充分应用各种安全技术,有效加强、巩固校园网络安全,提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策略及防范措施。从而综合利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本校的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3.2内容创新点:

(1)通过对昌吉市一中的校园网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参考其他中学校园网络安全的问题,总结出中学校园网络安全存在常见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针对中学校园网络隐患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2)将制定出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运用于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制定出真正合理的、恰当的、适合现有条件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并对昌吉市一中的校园网络进行展望,使得校园网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海新.CeRnet校园网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教育网络,2005.03

[2]袁修春.校园网安全防范体系.[D].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05,5

[3]钟平.校园网安全技术防范研究[D].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07,4:3

[4]蔡新春.校园网安全防范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软件工程2009,4

[5]董钰.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与设计[D].山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05,5:11-12

[6]王先国.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计算机技术.2009.12

[7]定吉安.常用网络安全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11,4

[8]顾润龙.影响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J].咸宁学院学报.2012,9(32):155-156

[9]张伯江.国外信息安全发展动向[J].信息安全动态,2002,8(7):36-38

[10]谭耀远.新世纪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6

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1、内容包括:选题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2、撰写要求:宋体、小四号。)

1、文献研究法:查找文献资料时借助图书馆及网络,搜集、鉴别、整理文献。从前人的研究中得出对我们的研究有价值的观点与例证。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的目的:

(1)查取大量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常见的问题,结合昌吉市一中的校园网络现状进行分析。

(2)对国内外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分析,选择适合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安全所应对的策略。

2.访谈法:通过与昌吉市一中网络信息中心的教师交流探讨,以访谈的形式了解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的现状。

论文的框架结构(宋体、小四号)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影响中学校园网络安全的因素

第三章:常用的校园网络安全技术

第四章:校园网络安全建设

-----以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安全体系需求分析及设计

第五章:总结和展望。

论文写作的阶段计划(宋体、小四号)

第一阶段:20xx.10.1—20xx.11.20选定论文题目,学习论文写作方法及注意项;

第二阶段:20xx.11.20—20xx.12.25与孙老师见面,在孙教师的指导下,搜集材料阅读有关文献资料,按照开题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完成《昌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

第三阶段:20xx.12.26—20xx.1.3写出开题报告,并与指导教师充分沟通,做好开题报告答辩准备;

第四阶段:20xx.1.5—20xx.1.13开题报告论证答辩;

第五阶段:20xx.1.17—20xx.3.25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至3月25日完成初稿交指导教师;

第六阶段:20xx.3.25—20xx.3.31写出中期报告书,接受中期检查。并根据指导教师建议完成初稿的修改;

第七阶段:20xx.4.1—20xx.4.10根据指导教师建议完成二稿的修改;

第八阶段:20xx.4.11—20xx.4.20根据指导教师建议完成三稿的修改;

第九阶段:20xx.4.21—20xx.4.25完成初定稿,并复印3份交系毕业论文答辩小组;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篇7

题目(中文):影响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大学体育社团是大学众社团的一分支。是在各体育单项基础上形成的,以各项运动项目为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学生自发组织,它把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体育需要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它以开展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为活动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为成员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的团体。它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体育社团已成立多年,目前已蒸蒸日上发展,但随之也暴露出其社团管理混乱、种类单一、活动经费有限等不足之处。

所以在当前我校体育教育日益注重下,我们有必要认真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重要性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旨在促进学生体育社团的更好发展。本文通过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本人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和网上查阅了大量的关于高校体育社团的文献资料,现将所查文献阐述如下:

1、体育社团的现状

王利涛在《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11)文章中对高校体育社团现状调查发现:体育社团种类比较单一;多数体育社团的负责人对社团的长远发目标没有一定的概念、眼界不够开阔、综合能力较差,造成社团也比较平凡;指导教师在社团的开展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的没有时间;通过对高校社团成员参与社团组织的出发点进行分析,主要以娱乐性和目的性为主。

王传友,冯伟.《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2009)中提到各类体育社团组织基本都有固定的名称和负责人。但是,多数体育社团组织的负责人缺乏对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主要以近期和短期行为开展活动。绝大多数体育社团组织没有必要的管理章程和行政组织措施,财务管理和开展活动的秩序较混乱,造成社团发展和内部管理低层次的重复发展,停滞不前。

2、体育社团发展的影响因素

李明,刘继志在《影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2010)中分析了制约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有:缺少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体育社团的继承与发展不够,体育社团参与者与参加者的性别比例发展不平衡,法律安全意识淡薄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制约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原因。

黄林在《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2012)总结了影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有:外在因素。学校对社团活动的限制,很多高校规定学生社团活动仅限于学生活动,不能参与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这些规定严重限制了社团的发展,办公和活动场所的限制。内在原因。体育社团自身组织机构不健全。社团干部选拔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缺乏岗位培训和岗位机制,导致社团干部责任意识较差,选拔出来的干部经验不足,不能担当重任,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社团活动内容单一,对社团成员吸引力不够,导致很多成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平时很少关注社团活动。

3、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

王惠在《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价值研究》(2008)文章中提到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社团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制约着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可操作的层面上提出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体包括对体育社团实行宏观管理,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完善财务制度,强化服务功能等方面。

张登峰在《影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2009)总结出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自身的组织机构与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方式上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经费来源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影响自身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进行了分析,同时还提出了建议。

刘强德在《我国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6)提到我国体育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内容有:员流动性大,种类过于单一、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体育社团的物质条件差、团干部差异大,服务意识差。

4、体育社团的发展对策

梁平,王林等人在《体育社团现状与对策研究》(2008)中提到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对策有:1转变认识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生活化也成为大学生余暇生活的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引入有偿体育服务,使大学生体育社团向体育产业化方向发展。2变组织结构。管理原则方面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的统一思想指导下,形成各个项目“随需而发”的宽松局面,为学生充分提供各种参与社会实践的空间。3优惠扶持政策。转换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在活动的各个方面提供有偿服务,给予优惠和扶持,逐步提高社团(俱乐部)的生存能力,为社团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打下扎实的基础。

周艳,顿志强等在《全国性体育社团现状分析》(2002)提到要加强制度建设创建一系列完善的体育社团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是我国体育社团发展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

本人通过对有关影响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后发现,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关于影响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到高校体育社团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联系到我校体育社团目前发展也存在各类问题,阻碍了我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从以上我觉得应该从两方面着手分析:体育社团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结合实际出发对我校体育社团进行全方面分析,旨在为我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帮助。以上这些研究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将会为本课题的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三)研究内容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的基本现状

1.1我校体育社团各分社的基本情况

1.2社团人员管理、运行基本情况

1.2各社团开展活动的效果情况

2影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发展的内部因素

2.1社团的结构、规章制度

2.2社团的管理模式及规划

2.3社团的指导老师、学生干部的专业技术及引导影响能力

3影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发展的外部因素

3.1社团的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宣传体系

3.2社团的参与者与参加者的积极性

3.3学校制度对社团的影响和各级领导对社团的重视程度

(四)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阅读大量与大学生体育社团研究的有关文献资料、并收集整理。

2.调查法:对部分体育社团的指导老师和负责学生进行调查。

3.数据统计:对调查来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4.逻辑分析:对最终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二、技术路线:

收集文献资料和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整理资料—制作问卷和拟定相关访谈的内容—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回收问卷—整理问卷—分析结果—整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定稿。

三、可行性分析:

1、本人对该课题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

2、本人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一名学生,并且参加过体育社团活动,可以更深的体会社团中的现状。

3、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较多,可以对研究成果提供借鉴和参考,能为研究顺利的进行提供理论依据。

(五)进度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完成期限

(1)20XX年1月确定指导老师,确定课题,搜集资料,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完成开题报告。

(2)20XX年2月下旬,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些方面实现质的跨越,完成论文初稿一、二、三稿,并请导师审查。

(3)20XX年3月,继续开展研究,完成论文修改稿,并请导师审查,送系部预审。

(4)20XX年4月,接受导师审查鉴定,结题验收,论文定稿。

2.主要措施

(1)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

(2)利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查找相关领域的最新理论期刊、参考最新论文范本,收集资料;

(3)指导老师的指导,与老师沟通。

(六)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1]王利涛.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校论坛,2011,(10):80.

[2]李明,刘继志.影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黄林.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31):231.

[4]王惠.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价值研究[D].[硕士论文].厦门大学,2008.

[5]张登峰.影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体育与艺术,2009.

[6]刘强德.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

[7]梁平,林葛.体育社团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8).

[8]崔丽丽,叶加宝,苏连勇.全国性体育社团现状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04).

[9]周艳,顿志强等.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

[10]伟巍.高校体育杜团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1):51.

[11]丁斌.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

[12]王传友,冯伟.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01).

[13]汪桂花,赵永魁.影响新时期大学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05).

[14]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D].[博士论文].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15]解会娟.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研究[D].[硕士论文].山西.山西大学,2005.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篇8

金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浅谈农村经济的发展与金融支持》

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农村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壮大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农村金融资产的迅速增长积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传统的生产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济发展结构需作出重大调整,这离不开大量的资金积累和投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目前,我国农户的资金需求很难从正规金融渠道得到满足,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的存款数大于所获得的贷款量,是资金的净提供者。所以,客观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非常需要金融的支持,但现实是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得不到外界金融的支持,反而成了资金的净提供者。从一些相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来看,由于受到金融供给滞后、融资成本过高等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影响,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亦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1、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2、我国农村金融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三、论题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法与渠道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对有关政策建议进行规范分析。

2、典型案例调查法:调查典型案例,总结各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的成功经验。

3、文献资料法: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本论题的研究情况,借鉴有关研究成果。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

1、科学定位农村金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全面扩展适合农民需求的贷款业务

3、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农业贷款风险,确保信贷资产质量

4、金融新产品与金融服务的创新

5、政策上的支持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2016年4月15日—4月20日,确定论文选题:浅谈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2016年4月21日—4月30日,查阅有关国内外资料,了解该领域较为前沿的观点。写作论文提纲,确定论文基本框架。

2016年5月1日—5月20日,修改论文写作提纲,形成论文的基本框架,写作论文初稿。

2016年5月21日—5月31日,修改论文写作提纲、初稿,写作论文二稿。2016年6月1日—6月15日,修改论文二稿,形成正式稿。

目录

一、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2

(一)农民个体的需求............................................2

(二)农村地区企业的金融需求....................................2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3

二、我国农村金融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一)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不足......................................3

(二)涉农贷款增长较慢及农村金融服务品种较少....................3

(三)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发挥有限................................3

(四)农村民间借贷行为活跃但尚欠规范............................4

(五)农村金融体制潜在的风险问题不容忽视........................4

三、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4

(一)科学定位农村金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4

1.高度重视“三农”及城乡协调问题.............................4

2.科学认识农村金融...........................................4

3.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主体.........................5

(二)全面扩展适合农民需求的贷款业务............................5

1.要创新农村金融业务.........................................5

2.设计开发适合农村需要的新型金融工具.........................5

3.给予农村民间金融合理的发展空间.............................5

4.引导规范民间资金借贷行为...................................6

(三)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农业贷款风险,确保信贷资产质量............6

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6

2.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6

(四)金融新产品与金融服务的创新................................6

(五)政策上的支持..............................................7

1.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体制机制...................................7

2.实行适当倾斜的货币政策.....................................7

3.完善财政扶持政策,补充资本金...............................7

四、结语...........................................8参考文献...........................................8

1

浅谈农村经济的发展与金融支持

作者:***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立足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化的背景,首先对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其次深入探讨我国农村金融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金融支持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

一、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一)农民个体的需求

目前,农民的金融需求主要有三类:存款、汇寄、贷款。其中存款及汇寄的需求很容易满足。而贷款问题是农村金融的薄弱点,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由于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一旦遇到灾害,农民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度过难关,农业生产中有很大的资金需求。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与农民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水平,并期待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致富目的。农民在自主创业之初,自有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创业需求,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因此,农民想要增加传统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金融是当今经济社会资金配置的首要媒介。农村金融亦是满足农民资金需求的最重要的工具。因此,一个功能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民致富增收的必要条件。

(二)农村地区企业的金融需求

农村地区的企业主要包括个体企业、民营企业、集体乡镇食业等,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为我国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农村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在农村企业的发展初期,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更是难上加难。在启动期的农村小企业,由于企业前景尚不明朗,自身管理水平低,而且企业缺少金融机构所需的抵押物,资金主要是来源于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处在成长期的企业,企业规模、产品销售、企业结构及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并且具有少量可抵押的资产,但风险仍然较大。结合政府的担保支持可以获得一部分商业性信贷,资金主要是用在生产方面。

目前,虽然在东部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农村中小企业中,民间借贷呈现出参与主体广泛、规模有所扩大、信用水平较高等特点,但民间金融缺少监管体系。一旦发生纠纷,没有合理的解决机制,这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在广大中部地区,中小

2

企业的发展还是严重依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货资金。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从总体上看发展前景不明确。可供担保的抵押物不多或几乎没有。因此,资金缺口较大,资金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尤其发展之初的企业,资金严重缺乏。就目前来看,贷款难和发展资金不足己成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交通、通讯、水电设施等硬件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软件设施的建设。这些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国家财政支农支出每年都在增加,相对于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在下降。国家财政资金投入虽大,但资金分摊到全国,每个村能得到的资金也就屈指可数。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5万亿元左右。政府财力是有限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单单依靠国家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只能借助于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并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水电外)的社会效益大而收益小、资金需求规模大、生产周期长、缺乏抵押担保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如果这些全部由财政出资,对我国财政来讲是一个无法承担的负担。这几乎是不可行的,迫切需要金融支持。

二、我国农村金融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要求来看,当前农村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农村金融需求,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彰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不足

2016年,银监会的调研资料显示,我国每个乡镇仅有2.13个金融网点,每50多个行政村仅有1个金融网点。在乡镇的金融网点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占到86.45%,除农业银行仍保留部分分支机构之外,其他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大部分已撤离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四大商业银行收缩县和县以下的分支结构,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少。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存款总额占全部存款的40%~45%,贷款总额占比亦高达50%左右,形成了农村合作金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

(二)涉农贷款增长较慢及农村金融服务品种较少

农村金融机构在县域能够提供的金融工具单一,服务品种很少,服务功能不健全。县及县以下能够提供除存、贷、汇以外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网点不足20%,绝大部分的行政村不能提供基本贷款业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问题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

(三)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发挥有限

由于政策性支持农村的贷款风险补偿、分担和转移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对农村贷款进行贴息、补贴、税收减免、税收返还等杠杆机制,农村担保机制不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乏、商业性农业保险连年萎缩,制约了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农业发展银

3

行融资机制不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导致其政策性支农作用的发挥有限。另外,农发行不吸收公众储蓄,自身资金融通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四)农村民间借贷行为活跃但尚欠规范民间金融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沿海发达地区非常活跃,民间资金相当充裕,流动量惊人,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地下金融市场,且以多种形式为依托,主要形式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合会、私人钱庄、经营纯粹民间借款业务的典当行、非政府小额信贷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等合会。对于不少地区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而言,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民间金融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起到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诱发高利贷行为,加剧了金融风险,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地下金融组织作为一种自发性的私营金融组织,其趋利性易迎合人们的投机心理,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极易被一些不法地下金融组织诱引而脱离正常的借贷行为,导致金融秩序的动荡。

(五)农村金融体制潜在的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农业保险体系缺乏,农业和农民信贷风险难以分散;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相对落后,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资产质量普遍较差,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三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农村金融法制观点薄弱,地方财政向地方金融机构变相透支倾向存在;四是民间借贷行为缺乏引导,民间金融的潜在风险问题突出等。三、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科学定位农村金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高度重视“三农”及城乡协调问题

首先要培育和保护好农民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赋予并保护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产业地位,促进农村金融的产业化发展,构建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的协调发展机制。要始终把“三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要以协调发展为原则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以城乡统筹为手段化解二元经济和金融结构,以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保持农村金融与整体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协调。此外,还应科学界定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优化协调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结构,提高政府履行协调发展职责的能力。

2.科学认识农村金融

“发达的城市和不发达的农村最大的区别就是分工水平的差异”,“如果投资不是用来发展适当的分工模式和提高分工水平的话,则投资于物质资本品、教育或研究并不能自动地提高未来的生产力。因此,围绕资本概念的关键问题并不在于我们投资多少,而是什么样的分工水平和模式被用于机器、教育以及研究的投资上。”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就在于促进农村的社会分工,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实现农村产业的深化。只有将农

4

村金融的功能定位在对分工的促进上,才能真正发挥农村金融的功能。农村金融的资金主要应当配置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延伸、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面。3.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主体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体,首先要着力推进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对信用社原有资产归宿进行界定,并引进社会资金,充实信用社资本金,使农村信用社实现真正的合作制或股份制。要鼓励建立一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现农村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另外,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经营方式灵活,是一个潜在的重要金融创新主体。要充分利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在信息上的优势,加强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引导与监管,推进正规金融组织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合作经营,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作为正规金融组织在农村的延伸,建立起新型的合作金融组织,以增强农村金融对农业生产、农村发展与农民生活的服务功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对资金的需要。

(二)全面扩展适合农民需求的贷款业务

抵押贷款虽然可以降低金融部门的经营风险,但抑制了农民、尤其是中低收入且无法提供抵押品的农民的贷款需求。采用小额信贷、农民贷款证等方式扩大信用贷款,可以解决当前中低收人农民贷款需求的问题,有利于缓解农民贷款难,降低交易费用。此外,农村金融部门还可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扩大贷款的品种和范围,如向农民提供旨在用于农田基本建设方面的长期信贷支持;为农民提供短期资金周转贷款或小额信贷,帮助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农村迫切需要的养老储蓄、医疗储蓄、教育储蓄以及农业生产储蓄等专项储蓄品种。1.要创新农村金融业务

如增加信息咨询服务,金融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收集、分析和筛选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业的信息含量,最大限度地使农业产品商品化、市场化,帮助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寻找致富门路,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建议。还可设立农民发展基金贷款,农民存入一定比例金额的存款,按所制定的信贷原则,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支持农业发展,这种形式将更充分地引导农业投资主体的投入积极性。

2.设计开发适合农村需要的新型金融工具

一方面,要对传统的金融工具进行调整、改进,使其在期限、种类上更适合农村生产规律的实际及农民的需求;另一方面,设计、开发新型的金融工具,通过资金、期限、利息及金融工具的重新组合、剥离、分割等方法,借助互换、期权、可转换债券混合证券等新型金融工具,在不改变投资收益的情况下提高其安全性,这样能够满足农村金融市场供需双方的需要。

3.给予农村民间金融合理的发展空间

我国农村的民间金融是完全扎根于农村土壤的,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自发形成的,生命力极强。虽然民间金融有着很多缺陷,但是政府对民间金融组织的做法不应该是简单的禁止与取缔,而是要加强管理与规范,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放松农村金融市

5

场准入,允许和扶持其他金融组织的发展,以便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形成一种竞争局面。客观的说,民间金融在农村融资方面对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起到了巨大作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金融业在农村发展的加快,金融经营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应积极引导民间资金,组建民间银行,使各种民间融资形式合法化。4.引导规范民间资金借贷行为

农村民间自由借贷是农村中广泛存在的一种信用形式,它也是民间金融中主要的形式。对农村民间金融可以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必须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区分非法和合法的融资活动,在保护合法契约的基础上,对农村民间金融的参与者提供有效的保护和监督,维护合法契约的严肃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乡镇企业的崛起和繁荣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农业贷款风险,确保信贷资产质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事业和信用环境的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为此,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

农业的弱质产业性质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曾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而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必须采取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由政府确定农业保险供给的原则、方向和数量,制定统一的制度框架,各种保险机构在这个统一的框架中开展经营。同时,政府对规定的农业保险产品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及其他支持。在政策支持下开展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自营等多种经营模式。

2.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由政府牵头出资、农民和农村企业参股,建立专业化信贷担保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另一方面,要建立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分散机制,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统一的农村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推进信用村镇建设,规范和完善农户、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优化信用担保机构业务运行环境,降低业务运行成本。

(四)金融新产品与金融服务的创新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核心目的,就是紧紧抓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这个突破口,通过金融系统积极不懈的共同努力,在全国努力创新和普及、推广一些真正契合农村与农民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与时俱进地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在着力缓解农村和农民融资困难的基础

6

上,让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多、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让更多的农村中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重点是集中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推广普及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把已有的较为金融产品。比如,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全面提高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满足率和服务效率。这些金融产品,在目前已经普及的地区属于成熟类金融产品,但在全国不少地区,推广这类金融产品本身也属于一种金融创新。

2.根据农村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研发和推出一些适合农村和农民实际需求特点的纯创新类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以前没有过,现实中存在迫切需求。比如,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贷款抵押担保品范围;探索推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涉农贷款保证保险;探索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涉农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拓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等等。这有利于促进更多的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

3.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比如,推广农村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信贷员包村服务;推广手机银行、联网互保、农民工银行卡等农村金融服务新方式;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咨询、保险销售和涉农理财业务等等。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流程,再造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让广大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多便捷和优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五)政策上的支持

1.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体制机制

国内外政策性银行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取得良好的市场业绩,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农发行来说,要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在观念上,要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在客户选择上,要坚持优良的大中小客户并重,扶优限劣,建立客户准入和退出机制,实施客户战略;在资金来源上,要坚持市场化筹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资金运用上,要严格按照增值规律运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坚持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实施人才兴行、强行战略。

2.实行适当倾斜的货币政策

在资金来源上,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国家可制订相关的农村信贷服务政策,明确规定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按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以适当的利率转存农发行,用以投入农业和农村。这也是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验借鉴。如泰国规定各商业银行要将吸收存款的20%用于农业和农村;印度规定各商业银行贷款余额的18%必须用于农业,10%必须用于弱势群体。两国都规定如果达不到所要求的比例,就必须将差额部分转存到农业政策性银行。

3.完善财政扶持政策,补充资本金

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是较强的国家背景的体现,也是农发行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目前农发行实收资本200亿元,资本金严重不足。而国际上一般政策性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于商业银行,如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为39.05%,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银行为20.63%,巴西

7

发展银行为18%,韩国产业银行为16%。国家应当按照农发行业务发展需要,并以不低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补充农发行资本金,补充的渠道有财政注资、税收返还、利润转增或发行次级债券。政府注资既可以增加农发行中长期信贷资金的来源,也可以降低资金营运成本,更有利于提高农发行的风险防控能力。

四、结语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60%的人口在农村,90%的国土也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如果只依靠自身的积累则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无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当前资本具有城市偏向的情况下,必须依靠“政府之手”来弥补市场缺陷,引导社会资本回流到农村,以此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改革现有的农地制度,提高农民的投资积极性,完善农村信用、抵押贷款为农业、农村提供更多的资本,以此推动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为我们建设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成龙,吴建涛.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16,(11):46-48.

[2]田光宁,李建军.中国集体经济.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报,2016,(3):12-13.

[3]卢娅,丁锋.民间借贷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分析与思考.北

京:市场论坛出版社,2016,75~78.

[4]蒙永亨.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与资本流动研究.广西:桂林工

学院出版社,2016,23~24.

[5]王学忠.农村金融研究.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10):15-17.

[6]刘松竹,刘科学.安徽农业金融研究.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4~35.

[7]谢婷婷.农展中经济的农村金融.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学报,2016,(3):13-16.

[8]倪晓倩,周文魁.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北京:商业现代化出版社,2016,82~83.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篇9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网上购书的优势在于选择面大、价格便宜、交易方便、节省时间和精力等。整个图书市场一片繁荣,在这种情况下,网上书店的加入无疑将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只有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网上书店的优势才能得以体现。在中国,网上书店有发展的必要,也有发展的基础,发展网上书店的各方面条件也日趋成熟,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把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保证网上书店的蓬勃发展,《网上书店购物系统》,是以当前商务的网络化、快速化实际需求为背景,实现图书购买的方便、快捷、送货上门等服务为前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实现通过internet互联网对图书购买的相关信息进行及图书查询、图书介绍、图书内容浏览等功能。消费者通过《网上书店购物系统》进行图书的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等活动,这样即方便了消费者,又减少了企业成本。倡导“用户是伙伴,多为用户着想”的新型客户服务理念。因此,在《网上书店购物系统》实现显示其它用户购买情况和浏览产品情况。这些新型客户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将成为和用户沟通、联系、发展的有效的方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计算机日渐深刻的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互联网已日益成为收集提供信息的最佳渠道,并逐步进入传统的流通领域。于是电子商务开始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商家在网上建起在线商店,向消费者展示出一种新颖的购物理念。作为新型的销售产业,网上商店的许多优点已经被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网上购物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的商业信息系统。它向用户提供静态和动态两类信息资源。所谓静态信息是指那些比经常变动或更新的资源,如公司简介、管理规范和公司制度等等;动态信息是指随时变化的信息,如商品报价,会议安排和培训信息等。网上购物系统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使商家和用户方便的传递信息,完成电子贸易或eDi交易。这种全新的交易方式实现了公司间文档与资金的无纸化交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上购物的不断成熟,网上购物将会呈现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种是走低价格路线,像超市一样,有物美价廉的商品;另一种是销售高档消费商品。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如今,互联网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着,从原来发电子邮件、上网游览新闻,到现在购买衣服、日用品,越来越多的时尚男女,开始在网上寻找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对于新鲜的事物总是抱着先尝尝看的态度,如果有甜头给自己带来了另外一种生活上的新鲜感,那么,这就是成功的。互联网的下一浪,也许正是因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而越发受到关注。正因为如此,网上购物的浪潮被彻底激活。网上购物拥有的优势在于:网上购物送货上门较方便、价格便宜、买到本地所缺的商品、节省体力和时间、商品品种较多、感觉好奇希望尝试、比传统购物效率高。而在《2005年中国网上支付研究报告》中表明,受到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拉动,中国个人网上支付的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主要内容根据需求分析与系统功能设计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本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分为如下几个模块:

1.主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信息。

2.用户注册:在这里我们可以注册我们的基本信息,其中电话和email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我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以方便用户的付款和邮购。

3.用户登陆:为了方便用户的付款,邮购和管理,我们需要变成会员后才可以进行消费。

4.书目浏览:成功登陆后的用户可以分页浏览图书书目,并将想要的图书提交到填写订单页面。如果用户还没有注册就直接进入或者没有成功登陆就进入页面,将被连接到“用户登录页面”。

5.订购图书:成功登陆的用户可以在该页面定购所需要的图书。如果用户还没有注册就直接进入或者没有成功登陆就进入页面,将被连接到“用户登陆页面”。

6.查看订单:成功登陆的用户可以在该页修改已经订购的图书。如果用户还没有注册就直接进入或者没有成功登陆就进入页面,将被连接到“用户登陆页面”。

7.修改订单:成功登陆的用户可以在该页修改或删除已经订购的图书。如果用户还没有注册就直接进入或者没有成功登陆就进入页面,将被连接到“用户登陆页面”。

8.书目查询:成功登陆的用户可以在该页查找自己需要的图书。如果用户还没有注册就直接进入或者没有成功登陆就进入页面,将被连接到“用户登陆页面”。

9.修改密码:成功登陆的用户可以在该页修改自己的密码。如果用户还没有注册就直接进入或者没有成功登陆就进入页面,将被连接到“用户登陆页面”。

10.修改个人信息:成功登陆的用户可以在该页修改自己当初注册时的信息。如果用户还没有注册就直接进入或者没有成功登陆就进入页面,将被连接到“用户登陆页面”。

11.留言板:成功登录的用户可以在该页留言。

12.管理员:查看用户订单,查看用户信息,并根据用户信息和用户订单对商品进行发派。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1、关键技术:采用了基于时下比较流行的mVC模式设计,用jsp+servlet+javabean的技术,结合sqlserver2000数据库,开发本系统。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可移植性更强。

2、系统难点:上传照片涉及到SmartUpload组件上传,以前没有接触过,是技术难点所在。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本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开发一套网上人才招聘系统,检验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所得,同时为了解网络招聘市场、选择就业打下基础。系统特色:采用mvc设计模式开发安全性稳定性更好。

工作进度安排:

第1周调研

2第2,3周查阅文献

3第4周系统分析

4第4周系统设计

5第4、13周系统实现

6第14周调试

7第14、15周撰写论文

8第16、17周准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孙卫琴,李洪成.《tomcat与Javaweb开发技术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1-205

[2]Bruceeckel.《Java编程思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1-378

[3]FLanaGan.《Java技术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6月:1-465

[4]孙一林,彭波.《Java数据库编程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30-210

[5]LeeannepHiLLipS.《巧学活用HtmL4》.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1-319

[6]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32-300

[7]耿祥义,张跃平.《JSp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1日:1-354

[8]孙涌.《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年8月:1-246

[9]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3-460

[10]Brown等.《JSp编程指南(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1-268

[11]清宏计算机工作室.《JSp编程技巧》.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1-410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篇10

汉口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年级

外国语学院英2009肖静语级静

学生姓名学号

2009932125刘丽

指导教师姓名

填表时间:

2012年12月24日

拟选题目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theScarletLetterisan1850romanticworkoffictioninahistoricalsetting,writtenbynathanielHawthorne.itisconsideredtobehismagnumopus.Setin17th-centurypuritanBoston,massachusettsduringtheyears1642to1649,ittellsthestoryofHesterprynne,whoconceivesadaughterthroughanadulterousaffairandstrugglestocreateanewlifeofrepentanceanddignity.throughoutthebook,Hawthorneexploresthemesoflegalism,sin,andguilt.Hawthorneisafamousromanticnovelistofthe19thcentury,hewasadeptatusingromanticimagination,symbolism,aplentyofmoralsubjectivecolorandpsychologicalanalysistoexploretheinnerworldofthecharactersandpresentthetheme.inhismasterpiecetheScarletLetter,Hawthornemakesfulladvantagesofthoselanguageskills.mostimportantly,symbolismisthroughoutthewholenovelandhasvarietiesmeaning.So,Hawthorneisregardedasapioneerofthemodernsymbolismliterary.thisthesisbrieflyfocusesonanalyzingthosesymbolismsintheScarletLetter.Symbolismisakindofspeechwhichdependsontheinnerlinkoftwothings,usessomespecificimagestopresentabstractconcepts,thoughtsandemotions.Symbolism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literarywriting.itbringsaloftysignificancetothearticleandmakesthearticlehaveasubtleandprofoundtheme.thisthesisconcentratesontheapplicationofsymbolismintheScarletLetter,whichisregardedasthemajorwritingcharacteristicinthenovel.wecanfindsymbolisminthechangemeaningof“a”,inthesymbolofthenameofthecharacters,inthemeaningofthescenes.itisnodoubtthatonlybyanalyzingthosesymbolismindetail,canwehaveaoverallsenseofthethemeandgetabetterunderstandingofsymbolism.

SymbolismintheScarletLetter

选题的研究现状theScarletLetteristhefirstnovelofHawthorne,afterthebookadventin1850,Hawthornebecamefameandrecognizedasthemostimportantwriteratthattime.Further,Hawthornecalledhis“romance”as“psychologicalromance”,thisisenoughshowsthatHawthornehadpaidmuchattentiontopsychologicaldescription,thereasonwhyheattachmuchimportancetopsychologicaldescriptionisthat:ononehand,hewasaffectedbythetimesandreligious,confusedwiththespiritandthesoul,hethoughtsincethesoulhavegoodandevil,loveandhate,andhavesins,theyareshouldberevealedsoastopunishingevilandpromotingvirtue,awardingloveandsuppressinghate.Butontheotherhand,people’spsychologicaldependonpeople’sbehavior,ifwenotanalyzethecharacter’spsychologicalwecannotunderstandtheinnerofthecharacter,wewillinevitablyseemedsuperficial.Forreaderswhoareaccustomedtoreadingourtraditionaltechniquestodrawcharacters,theymayfeelthestoryrhythmistooslow,butheistheoriginator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novels.aftersomanyyears,thebookalwaysunderworship,thecriticsneverstoppedconcerningaboutthisnovel.theScarletLetterisnowrecognizedasanimmortalmasterpieces,Hawthornealsoreceivedahighrating.theScarletLetterisan1850romanticworkoffictioninahistoricalsetting,writtenbynathanielHawthorne.itisconsideredtobehismagnumopus.Setin17th-centurypuritanBoston,massachusettsduringtheyears1642to1649,ittellsthestoryofHesterprynne,whoconceivesadaughterthroughanadulterousaffairandstrugglestocreateanewlifeofrepentanceanddignity.throughoutthebook,Hawthorneexploresthemesoflegalism,sin,andguilt.indomestic,manyscholarshavedeeplyresearchedtheScarletLetter,someanalyzedit’sthemefromtheperspectiveofthesocietybackgroundandstoryStructure,somefocustheirresearchonhowwomenpursuingmarriageandamourunderthatsocietysetting,somescholarspayattentiontothesymbolismusedinthenovel,but,amajorityofscholarsputmainenergyonanalyzingthepsychology,character,imageoftheheroandheroinintheScarletLetter,byanalyzingthehumanityofthethreemaincharacters,wecanunderstandtheabominableinfluenceonhumanityresultedfrompuritanism.inourcountry,therearemanyworksaboutresearchingthescarletletter.Forexample,Hawthorne’sfeministthoughtreflectedonHesterprynnewrittenbyChengShuHua.paltielguliisaac’sworkfromChinesefeministliterarycriticismperspectiveviewHesterprynne’simagein

theScarletLetter.ForeignscholarshavealongerhistoryinresearchingHawthorne,intheearly1836,parkerBenjaminpublishedthefirstarticlemadecommenceonHawthorne’sworksonthenewenglandjournal.in1932,RandallStuarteditedandpublishedHawthorne’samericandiary,thispushedtheresearchofHawthornetoahigherclimax.atthattime,theresearchbegantoinvolveHawthorne’sbeautytheoryandpoliticalpoint.in1976,americanestablished“researchinstituteofHawthorne”especially,payattentiontoHawthorne’sromanceprinciple.SomehavesuggestedthattheScarletLetterisfartoodescriptive,tothepointthatthewordsloosemeaning,andthereaderisdesensitizedtothemessagethattheauthoristryingtoconvey.thisalsocausesthebooktolosepace,andturnoffreaderstoreadingHawthorne’sworkentirely.whichissomewhatapity,consideringHawthornewasquitetheauthorinwritingshortstories,andpoems.perhapshefeltheneedtowriteabookonthesubjectbecauseitwaspersonal,however,manyfeelitisashortstorywiththelengthandpaceofagreattome.Hawthorne’sworksreallyaregood,butsomedidfindthatthisbookdidusetoomanywordswhenjust1or2wouldhavebeensufficient.methinksthat’smorearesultofromanticstylethanitishisindividualwordchoice.theexcessofwordscanbefoundinotherbooksofthatera,likeFrankenstein(particularlypercy’sedit)--maskedSheik,6January2007(UtC).Contrarytowhatsomebelieve,thisisagoodbook,ithinkitisfineinthemethodsofdescriptions,thoughiwillagreethatattimesyoudogetboredwithit.thenagain,everybookhasit’slessinterestingparts.ifyouliketofigureoutsymbolismoryouliketoseehowpeoplereactincertainsituations,psychology,itisinteresting.oryoumightreaditduetothesimplefactthatitisrequiredforschool.irrelevantofwhetheryouguysthinkthatthisbookisgoodornot,thecriticismsectionneedsreferences.perhapsincludingarticlesofliterarycritics,orsomeotherdocumentedcriticismofthenovel,Justsaying“thisisagoodbook”doesn’tnegatetheneedforsuchasection,andsaying“Somehavesuggested”isborderingonweaselwords.Let’suseactualcitations,notourownopinions.althoughipersonallyagreethatthisbooksucks,iagreewiththecommentabove.ifthearticlecontainsanyopinions(whichisdebatablewhetheritshould),theymustbebalanced,andbefromcrediblesources.(wikipedia:Describingpointsofview).mostreviewersgaveHawthorne’snovelhighpraiseatthetimeofitspublication.everta.Duyckinck,oneofthemostinfluentialcriticsofhisday,calledthetalea“psychological

romance”,astudyofcharacterinwhichthehumanheartisanatomized,carefully,elaborately,andwithstrikingpoeticanddramaticpower.HealsopraisedHawthorne’sdeparturefromtheoverlyornatewritingstylepopularatthetime,whichdisplayed“artificeandeffortattheexpenseofnatureandease.”Duyckinck’sreviewwassupportedbymostwesternscholars.(wikipedia:neutralpointofview)

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theScarletLetterisregardedasthefirstsymbolismnovelinamericanliterature.wecanfindsymbolismthroughoutthewholenovelandhavevarietiesmeaning,suchasthesymbolof“a”,thesymbolofthecharacter’sname,thesymbolofdifferentscenes,onlybyanalyzingthosesymbolismindetail,canwehaveaoverallsenseofthethemeandgetabetterunderstandingofsymbolism.thisthesismainlyinvolvesfollowingtopics:1.introductiononHawthorneandtheScarletletter.1.1introductiononHawthorne.1.2introductionontheScarletletter.1.3introductiononthethemeoftheScarletLetter.2.introductiononSymbolism.2.1DefinitionofSymbolism.2.2CharacteristicsofSymbolism.2.2.1polysemy2.2.2Uncertainty3.theUsageofSymbolismintheScarletLetter.3.1theSymbolof“a”.3.1.1“a”standsfor“adultery”3.1.2“a”standsfor“alienation”3.1.3“a”standsfor“able”3.1.4“a”standsfor“angel”3.2theSymboloftheCharacters.3.2.1Hesterprynne3.2.2arthurDimmsdale3.2.3RogerChillingworth3.2.4pearl3.3theSymboloftheScenes.3.3.1thescaffold3.3.2thejailandthetomb3.3.3thevalley4.Conclusion

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thisthesislaystheemphasisonanalyzingsymbolismusedintheScarletLetter.asweallknown,theScarletLetterisregardedasthefirstsymbolismnovelintheamericanliterature,therearevarietiesofsymbolisminthestory,suchasthesymbolof“a”,thesymbolofthecharactersname,thesymbolofdifferentscenes.amongthem,itisdifficulttounderstandthesymbolof“a”,because“a”variesconstantlywiththedevelopmentoftheplot,andtheyareoftenemergedinthecriticalperiodoftheplot’sdevelopment.Besides,thisthesisisontheuniquepositiontorevealthesymbolismofthescenes,whichisveryinnovative.throughoutthewholenovel,therearedifferentscenes,carryingdifferentmeanings,thoughtheyhaveprofoundsymbolism,theyrarelybediscussed.thisthesistryingtomakeupfortheshortageinthisaspect.

研究进程安排December20-January16:January17-February28:march7-march27:march28-april10:april11-may8:posingquestionsoftheresearchandcollectingmaterialsanalyzingthematerialsandwritinganoutlinecompletingthefirstdraftandseekingthesupervisor’sadvicerefiningthepaperaccordingtosupervisor’ssuggestionsfinalizingthethesisbasedonthesetrequirements

主要参考文献[1]Brown,Gillian.“Hawthorne,inheritance,andwomen’sproperty”,Studiesinthenovel23.1(Spring1991):107-18[2]Brodhead,RichardH.Hawthorne,melville,andthenovel.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3[3]ChangYaoXin.ed.aSurveyofamericanLiterature[m].nanKaiUniversitypress.1990[4]Georgemcmichael,ed.1985,Conciseanthologyofamericanliterature(Secondedition)[m].maemillanpublishingCompanynewYork,181.[5]perry,R.B.puritanismandDemocracy[m].newYork:Vanguardpress.1944.[6]霍桑.霍桑作品集——红字[m].周晓贤,邓延远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7]霍桑.红字[m].熊玉鹏,贾文渊,贾文浩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2000[8]李儒寿.《红字》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性格特征探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

[9]任晓晋,魏玲.《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外国文学研究,2000

其他说明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2012年指导教师小组意见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