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入少先队家长寄语十篇入少先队家长寄语十篇

入少先队家长寄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08:40

入少先队家长寄语篇1

——黄涛涛的新学期寄语

新学期来临了,跟了我四年的坏毛病又出现了,在这个学期我一定要改掉上课东张西望这个坏毛病,不能让他跟我一生,我长大可是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林体国的新学期寄语

新学期开始了,以前我有一些缺点老是改不了,本学期我一定要将它们赶走,比如马虎、胆小……在新的起跑线上,我要奋起直追,争取跑在最前面。我也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人人争取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陈向毅的新学期寄语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让我们走进书香校园,让朗朗的书声伴随着我们每一天,也让我们一起改掉自身的缺点,不断添加更多优点,一起向厚德、博学、砺志、创新的目标前进。

——黄文颖的新学期寄语

在这个学期里,我希望可以战胜懒惰,填满粗心大意的空缺,令自己变得细心、冷静。我将把老师对我的批评和鼓励深深记在心中,以此来激励自己。最后我祝大家在狗年人旺、财旺、学习旺!

——林云茂的新学期寄语

新学期开始了,我想在这个学期改掉以前的缺点,延续以前的优点。在上课时,我要做到认真听讲,大胆发言;而每次的考试最好都能达到九十五分以上。我相信,我能行!

——李统管的新学期寄语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又要学习了。玩的时间少了,学习的时间多了,但学习能让我们增长知识,能让我们学会本领,我喜欢学习。在这学期里,我要多读一些课外书,让自己变得博学;我还要以《小学生日常行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王瑞辉的新学期寄语

新学期已来到,愉快的寒假生活从我们眼前掠过。现在我们急于做的是改掉寒假时的一些坏习惯,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多看有益的课外书,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书籍是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阅读能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

——洪琪儿的新学期寄语

寒假过去了,新的学期开始了。虽然我们有些恋恋不舍,但是我们又必须进入新学期中。在新的学期里,我要好好学习,加快速度,争取在期末能考个好成绩。

——陈妮迎的新学期寄语

温暖的阳光照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小鸟的叫声传遍校园的每一个地方,它们仿佛在告诉我们新学期来了。在新学期里,我要把以前的“病”(动作太慢)给治好,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我要让自己学习并快乐着。

——林乐乐的新学期寄语新的学期开始了,校园里又传出了朗朗的书声,每个同学都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乐园。我想: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己小时候珍惜时间,认真读书,好好掌握知识,长大后为国出力,那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我祝愿大家以后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打开双手,把梦想实现吧!

——陈珍珍的新学期寄语

打开2010的大门,一个新的学期又悄然开始了。

“一年之际在于春”,只有在春天辛勤地耕耘,才会在秋天结出累累硕果。

入少先队家长寄语篇2

一、传承先烈爱国情怀,打造红色育人品牌

“赵光”,一个英雄的名字,一个红色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多少年来,赵光烈士的英雄事迹教育、感染、影响着一代代赵光人,成为当地独有的教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赵光烈士这一鲜活的英雄形象,依托“赵光烈士纪念碑”这一形象生动的德育载体,使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持久、深入有效地开展。

(一)走近“赵光”,铭记历史

宽阔整洁的校园内,一座高3米的铜质“赵光”雕塑威严屹立,使整个校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充溢着豪迈和正气。这是学校为了弘扬赵光精神,树立凛然正气策划制作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师生们便在“赵光”充满希冀的眼神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和学习。“赵光”那远眺的双眼,挺拔的身姿,坚毅凝重的神情,好像无时无刻都在向师生们表达着这样的心愿: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要好好地工作和学习,无愧于先烈们的鲜血和生命,无愧于这伟大的时代。在一楼展厅,悬挂着赵光烈士的巨幅照片,雕刻了赵光烈士纪念碑碑文,再现了赵光烈士的生平、工作及战斗经历,“赵光镇”命名由来的多幅照片、文字,无一不在全力营造红色育人氛围。庄重幽雅的环境,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师生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可谓“先烈有言,润物无声”。

(二)创新实践,精心育人

育人树才,立德为本,这是学校领导们的共识,对德育工作有着深刻而独到理解的他们,坚持学校德育工作常抓常新,建立健全了德育组织机构,明确责任,校长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构建了以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和大队辅导员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德育管理体系和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抓考核,步步抓落实的管理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育人实践中,全校教师秉承“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发展”的宗旨,牢固确立“育人”意识,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可能地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给他们一点鼓励,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关怀激励等多种方法让有各种不同潜质、性格和家庭背景的学生个性和特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施展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回报的欢乐。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广大教职工增强了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呈现出“育人”的新气象。在这里,每位教师都那么阳光,他们都已融入这个团队,都以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而骄傲。

二、科学管理提质增效,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学校坚持“服务树形象、质量求生存、特色打品牌、创新显活力”的办学思路,以“小规模、精品化”为办学模式,在抓实抓好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打造了珠心算教学、少年警校、信息技术教育等学校特色工程,增强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以“团结、开拓、创新、奋进”为校风,以“严谨、谦虚、求实、爱生”为教风,以“勤奋、好学、活泼、向上”为学风,精细管理、精品育人,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根生命线,深入开展构建“有效、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教育科研带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精品课例的打造带动整个学科精品课程的打造,实现了学科质量的均衡持续发展。

(一)立足常规,提质增效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赵光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着重在有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上狠下功夫,主要做到了“五个有效”。

1.有效备课:为实现资源共享,又做到弘扬个性,学校创新了集体备课形式,着力进行备课制度改革,改变传统的“单兵作战”模式,实行了集体备课制度。

2.有效指导。立足于有效,着力于指导。从有效讲授、有效提问等几种具体的教学行为加以明确和引领。有效讲授的原则:清晰明了;有吸引力;掌握节奏。有效提问的标准:清晰;问题有价值;富有趣味性;具有大众性、广度和开放性。有效提问的技巧:着眼于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

3.有效互动。互动的有效性可以改变传统课堂中的单一和枯燥的教学行为,打破课堂的沉闷和焦虑,让学生在一种愉悦和亢奋的状态中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为加深大家对有效互动的认识,学校组织进行了四节英语教师示范课,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讨。

4.有效管理。从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内外作业管理三个层面进行。学校将听课、查课、评课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作为有效管理课堂、管理教学的重要抓手来抓,做到听课、查课、评课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全体教师课堂教学努力做到三要:目标要明确,容量要饱满,重点要突出;三互:师生互动,三维互举,内外互延;确保学生实现三有:课课有得,课课有思,课课有悟。课堂教学评价坚持三比:同样内容比效率,同样效率比效果,同样效果比效益。学校安排了抽签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挂牌听课等多种形式的听课,促进教师深入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教师深刻感悟到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益,智慧的课堂才会有思想的交融,心灵的顿悟,文化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性情得到滋养。

5.有效练习。学校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省教育厅下发的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精心设计练习,尽量少留或不留作业。本着服务于教学这一目的,所布置的习题必须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筛选,难易适度,具有变化性、多样性,务求针对性,实效性。促使学生进步,切实提高质量。

(二)科研引领,课题导行

人的发展是在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学校力求教研与科研相结合,使教学研究活动课题化,依托科研课题,促教师以科学的态度在研究中学习,以实现达到凝练队伍、完善素质、提升质量的目的。“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学校确立了《多元智力理论在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省级重点课题。共有21人参与到研究中来,在教学实践中,学校要求教师的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来进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给予每个学生个体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采取“示范、学习――尝试、实践――总结、反思――再尝试、实践――再总结、反思――研究、推广”的研究方法,让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三)搭建平台,体验成功

机遇是胆识与勤奋的积累。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注重抢抓机遇,在实施管理过程中重视凝练队伍,提升素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各种锻炼机会,促使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学校大力加强英语教学,选派年轻教师到北安健康小学观摩学习,开阔视野,增进交流。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英语动画天天看”、“英语故事天天读”、“英语作文天天写”、“英语歌曲天天听”等活动使学生在英语实践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全力赶超农场学校及周边其他各校,办出自己特色。同时,还成立各种特长班,如书法、绘画、声乐、信息技术、奥数、舞蹈、小发明小制作班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增进了办学活力和竞争实力。

科学、人性化的教育教学管理,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发展的平台,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涌现了以全国模范教师苏广田,省级模范教师姜永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省、地、市名师;在北安市中小学生英语竞赛中,学生李爽、叶红珊、尹宏杰、巴旭、张健鹏等五位同学分获农村小学组“情景对话”、“作文”一、二等奖;赵光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十四、十五、十六届文艺汇演一等奖;多次被评为“黑河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北安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六项殊荣。

三、探索寄宿管理模式,共建学生成长乐园

寄宿制学校是在学区内学龄儿童逐渐减少,学校布局分散、平均办学规模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等情况下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有其特殊性,同时更是一个新挑战。作为一所农村乡镇寄宿制学校,赵光学校深化体制改革,加大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一)建章立制,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是2010年暑期由市教育局投资300多万元在原赵光中学教学楼的基础上维修改造而成的一所寄宿制小学,2010年10月28日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5700平方米。其中食堂面积353平方米,宿舍面积1412平方米。改善学生的吃住环境和饮食起居质量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挑选了一批事业心强,生活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参与到食堂和宿舍的管理工作。经过大家共同学习研究,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大家反复论证,制订了《寄宿制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制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手册》等,内容涉及学生在校饮食、住宿、学习、课外活动、心理健康、往返安全等各个方面,形成寄宿工作项项有目标、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还对各个环节进一步细化,制定了《生活服务教师岗位职责》、《食堂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卫生保健员岗位职责》、《寄宿生家校联系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寄宿生学生一日常规制度》等,从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就餐、学习、活动、就寝等提出分时段工作要求,实行精细化的一日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的细化,为寄宿制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制度保障。食堂管理人员千方百计提高饮食质量,做到了早餐、午餐、晚餐品种多、营养全,色香味美,营养均衡。宿舍管理人员强化宿舍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统一组织孩子们在七点到七点四十分到图书室自由阅览和学习,全面安排孩子的业余学习生活。利用配备的电视机,购置的DVD,安装的闭路,统一时间为孩子们播放动画片及学习类、文娱类节目。高度重视宿舍文化建设,认真“卫生宿舍”、“文明宿舍”评选,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和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学校曾先后三次邀请家长代表到校体验住宿孩子的一日三餐和日常起居。品种齐全营养丰富的学生餐,整洁明亮秩序井然的宿舍,卫生方便的洗漱间、洗手间,冷热水齐备的淋浴室,药品种类完备的医务室,和蔼可亲、无微不至的管理员……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所见所感讲给周围的人听,动员那些孩子在外校就读的学生家长,尽快把孩子送到赵光学校。因为把孩子放在赵光学校读书,他们放心。

(二)安全教育,坚持常抓不懈

寄宿制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在校吃得好、住得好、学得好,更要做到安全有保证。学校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寄宿生一日学习生活无缝链接式管理,确保管理无死角、无盲区,加强对寄宿生的安全教育,开展日常防触电、防溺水、防火灾、防意外事故、防煤气中毒等五防安全教育,实行“三制”、“六册”制度。“三制”即家长学校交接手续制、值班教师校园巡查制、食堂宿舍定期消毒制;“四册”即寄宿生花名册、接送登记册、卫生检查册、请假登记册,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尤其是课余安全、饮食安全、就寝安全、往返途中安全,做到环环相扣不留空缺。重视家校的沟通与联系,构建家校合一的寄宿生教育模式。建立寄宿生信息卡,定期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开放家校沟通渠道,建立民主、平等、互信互访的家校关系,争取家长的主动积极配合,建立家校通讯录、家校联系册,促使家长与老师密切联系。共同教育好孩子。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寄宿制管理工作中,学校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养成教育。实施八个“统一”,统一时间起床,统一时间晨练,统一时间晨读,统一时间上课,统一时间吃饭,统一时间自习,统一时间洗漱,统一时间就寝。要求每位同学及时起床、就寝,做到“五不”,不吵闹、不喧哗、不妨碍别人睡眠,不随地吐痰、乱丢废弃物,不准到宿舍用餐。认真打扫宿舍,保持宿舍整洁、卫生。

入少先队家长寄语篇3

xxxx年,政教处在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部门有关精神的指导下,以“尚真、敬业、团结、进取”的校训为活动指南,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活动宗旨,开展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总结如下:

一、创建工作

本学期,在校长室的指导下,在政教处的努力下,力求工作实在。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净化校园环境,确保学校的治安稳定,开学伊始,我们申报了“禁毒预防教育三星级学校”的评选。并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同学们对毒品的了解,增强了全体同学的拒毒意识。

二、学生主要活动

1、安全教育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安全教育贯穿工作始终,将安全教育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中来,体现了“安全教育,校园安全”的目的。这学期,我们安全教育的主要工作有:①为了增强同学们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上下学的安全,9月15日向学生发放不坐马达三轮车倡议书,并要求班主任在班会上予以强调,这次倡议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大部分学生有了拒绝乘坐马达三轮车的想法;1月7日,镇综合治理办公室再次向我们发出了“珍爱生命,拒绝乘坐马达三轮车”的倡议,并要求学校配合做好学生宣传工作,从源头上杜绝马达三轮车。为此,政教处连续3天在晨会上向同学们宣传马达三轮车的危害,为了安全,为了环保不要乘坐三轮车,这次宣传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校门口基本上看不到坐马达三轮车的孩子了。②为了确保一年级新生上下学安全,10月16日,在交通银行和教育局的协助下,给一年级185名学生发放了安全小黄帽,学生们上学放学带着,提醒过路司机注意安全;③牙齿也是人们健康的标志之一,因此,10月份在XX公司的资助下给一年级的小朋友发放了XX牙膏儿童装,教育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护牙,

2、法制教育

①为使全体学生认清毒品危害,增强抵御毒品免疫力,净化学生的成长环境,12月7日,在镇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协助下,在学校操场向全体同学举行了禁毒知识图片展,此次展出分四部分进行,一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毒品,二是展出常见的毒品的膺品,三是说明毒品蔓延的严峻形势,四是让学生认识吸毒的危害。这次展出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还感受到毒品预防的严峻形式,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产生防毒拒毒的意识。

②禁毒教育主题班会。在12月10日---12月16日一周的时间里,全校举行了如火如荼的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其中寄五年级的班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同学们一致的好评。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在图片展出的基础上进行,效果良好,同学们的拒绝毒品意识强烈。

3、“小手拉大手,文明安全行”主题教育活动。

①主题教育签名活动

平平安安出门,快快乐乐回家,这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愿望。为积极响应“小手拉大手,文明安全行”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我校举行了“小手拉大手,文明安全行”交通安全教育签名活动。全校学生在大横幅上签名起誓,承诺共同遵守交通规则。此次签名活动对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构建和谐校园,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学生们纷纷表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人,走文明路,珍爱生命,注意安全。

②交通警示语征集活动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求每位学生与家长一起创作一条交通安全警示语,经评比,寄二年级XX等同学脱颖而出,“开车多一份小心,家人少一份担心”、“开车不急,过马路也不急”等警示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③交通安全黑板报评比。

12月10日---20日,我校举办了交通安全黑板报评比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学生们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安全走路,安全骑车,安全乘车,避免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中寄六年级和四(1)班参加了区级比赛。

4、鼓号队参加运动会开幕式

我校拥有一支丰姿飒爽、技艺纯熟的鼓号队伍,曾经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区级以上的表演。今年10月的瓯海区运动会开幕式,我校鼓号队再次代表学校参加了表演,展出了鼓号队的飒爽英姿。

5、少先队入队仪式

10月23日,大队部为一年级70名新生举行了入队仪式。仪式在庄严的出旗曲中拉开了序幕。接着,大队长宣布新队员名单后,大队委员为70名新队员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全体新队员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在队旗下高举右手做了庄严的入队宣誓。最后,大队辅导员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祝贺,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以队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为自己争光,为学校争光,努力为红领巾增添新的光彩!这次活动给少先队员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全体队员受到了生动的教育,他们在队旗下进行了入队宣誓,为少先队队伍添加了新的活力。

6、秋游活动

11月6,组织全体同学参加了秋游活动,让学生参与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陶冶了情操。走读班参观动物园,寄宿部参观马鞍池公园。

三、家长学校活动

本学期,针对家长学校学员一次大型讲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0月25日,我们邀请到了区教育局的徐秀莉为我校家长学校学员做题为《教育孩子,从我做起》的专题讲座,徐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指导家长学校学员该如何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让孩子敢于创新,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年级全体185名家长及一年级老师参加了活动。

四、其他工作

1、做好贫困助学对象的统计上报工作,本学期共上报陈晓曼等33学对象,并将贫困生上报工作移交财务。

2、向新增的14贫困生发放了仪器站赠送的录音机。

入少先队家长寄语篇4

一、保育师的生存现状

(1)多以女性教师为主,责任心强。笔者通过对多所农村学校保育师的统计,发现多以女性教师为主。因为女性教师心细且富有爱心,孩子交给她们照顾更让家长和学校放心。刘池菊老师,女,五十岁,湖南省洞口县古楼中心学校教师,中师毕业,现担任该校幼儿园包班教师,兼该校小学部寄宿生保育员,负责一至三年级的寄宿生的起居生活。她住学生宿舍的内间里,一夜要起床帮孩子们盖被子3~5次,早晚要带领他们洗刷、打扫卫生、排队吃饭,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等。按刘老师的话说:“我是一顶俩,白天上课,晚上还得陪小孩,照顾她们的日常生活,我现在都分不清自己是老师还是保姆了!”

刘池菊老师还告诉笔者:“担任保育员以来,基本就没睡过一个好觉。除了给孩子们盖被子,陪他们上厕所这些小事外,更有让人胆颤心惊的,有一次一个6岁的男孩发高烧,我立即背他到乡医院,一量体温快40摄氏度了,再迟会就有生命危险,我吓出一声冷汗,这样的事情还不是一次两次!”刘老师的老伴是个个体户司机,他当着我们的面说:“她身体不好,常年没休息好,落下了胃病,我要她办了内退回家休息,可她不愿意,说学校师资紧,她放不下这些孩子!”其实,在各个学校中,兼职保育师都是那些极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优秀老师。

(2)工作压力大,生存状况堪忧。山区学校保育师既担任教师又负责保育工作,她们是最苦最累的教师!古楼中学校长肖志鹏如是说。的确,保育师白天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晚上又得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们的起居生活。雷婕,女,三十一岁,湖南省洞口县桐山中心学校教师,大专毕业,现担任该校一年级包班教师,负责自己班上11位寄宿生的起居生活,寄宿生年龄都在7岁以下,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她在学生宿舍里搭了一个床铺,陪学生一起睡觉,半夜里时不时要起床给孩子们盖被子,早晚都要给他们打热水洗脚洗脸,生病了就得送他们去医院,再通知家长。“别人都喊我雷老师,其实我感觉自己就是个保姆!”雷老师常这样调侃道。

根据湖南省洞口县教育局政工股的统计数据,洞口县有着保育师身份的教师多达200余人,这些保育师既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负责繁琐的学生保育工作,正常的休息时间得不到满足,每天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就像湖南省洞口县罗溪中心小学的杨老师所说:“每天都要等孩子们入睡了,大概是12点左右自己才能去休息,中间还得起来几次检查小孩们盖被子的情况,5点多就得准备起床了,每个晚上顶多睡5~6个小时。”同时,保育员们还得承受各方面的压力,比如学生的心理问题、安全问题等,怎能不让她们身心憔悴?身体因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崇高的职业操守让她们带病坚持工作,生存状况堪忧。

(3)待遇较低,价值得不到体现。兰若华――开朗活泼的80末女孩,出生在绥宁县城,她2009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洞口县醪田镇――一个偏僻的山区小学,成为一名特岗教师。村小教师奇缺,她担任一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及三年级英语教师的工作,70位活泼懵懂的小孩子、每天四五个课时的紧凑安排,一度让她嗓子嘶哑,但最让人揪心的是要照顾寄宿生的起居生活。8、9岁的小孩,生活能力欠缺,有晚上尿床的,有感冒生病的,兰老师不得不当起了保姆,一个学期下来,人就瘦了一大圈。她的父母来看她,伤心地劝说她回去,但她说放不下这些孩子们,不愿意离开。当特岗教师一年来,兰老师基本没存下什么钱,一个月1600多元的工资,除去花销,剩下的钱就用来帮助了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我就是个典型的月光族。”兰老师向笔者坦白道。

“年级大了,眼睛又不好使,教不了主课(农村学校把语数外当主课),学校就安排我教劳技、科学等杂课,同时负责1、2年级20来个寄宿生的起居生活!”湖南省洞口县大屋中心学校的易老师对笔者说。易老师的丈夫因公去世,那时孩子还小,她就顶了丈夫的班,当起了老师,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学校不放心让她教语数外,但学校人手又不够,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她也必须上讲台,同时担任保育员。每年的晋级都是按文化课考试排名量化积分,易老师当然是算不过其他教师了,20年了,易老师的职称一直上不去,50来岁的她还只是个小一职称,工资只有1000多元。其实,像易老师这种类型的教师在山区学校还有很多,作为保育师,她们的工作不被重视,价值得不到体现。

二、保育师是教育资源配备不均衡的产物

根据洞口县政工股2012年教师统计数据,洞口县现有小学235所,教学点47个,149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1300人,在岗小学教职工2269人,其中男1426人,女843人,小学教师缺编现象严重,缺编664人,同时,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如湖南省洞口县大屋乡中心小学仅有10名小学教师,51岁以上的教师达7人,年龄最大的59岁;江口镇全镇小学教师39名,平均年龄达52岁,4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3名,而在经济较发达、交通较便利的县城、大乡镇,小学教师却出现盈余。由此可见,伴随着硬件设施的落后,山区学校师资出现严重危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保育师问题产生的几个原因:

⒈撤并学校速度过快产生大量寄宿制学校,产生保育员需求

这几年来,随着适龄入学儿童数量的减少,为了优化教育资源,很多地区开始了撤并合校。如湖南省洞口县2008年就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意见》,通过“撤小,合进、并差、扶弱”的方针对各学校进行撤并调整,使公办学校所数由两年前的311所减少到现在的263所。以古楼乡为例,以前9个村就有11个教学点,撤并后只留下了3个,大部分的学生都集中到了古楼中心学校。学校布局的调整让学生上学的路途变得遥远,大多都在10公里以上,不得不选择在校寄宿。在洞口县古楼中心学校,最小的寄宿生年龄在6岁左右,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要保育员照顾。

⒉政府在保育员方面投入过少,与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不同步

笔者了解到,洞口县的8个农村乡的8所寄宿制学校中,还没有一所学校有专职的保育员,都是由老师兼任。洞口县教育局政工股负责人指出:“这几年来,我县从来就没有招聘过专门的保育员,农村教师都紧缺,哪还能顾及保育员,都是各个学校自己解决的。”洞口县《关于全县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汇报》显示:近五年内洞口县年平均退休教师120来人,大部分是那些农村的老教师,未来五年里,这些农村学校将出现严重的教师缺编现象。所以,政府都是把钱用在了“刀刃”上,把每年有限的招聘名额用在了“语、数、外”等科任教师的招聘上,在保育员的招聘和培训方面投入甚少。2008年以来,洞口县通过招聘和引进特岗教师的方式先后为农村学校补充了300余名教师,但没有引进专职的保育员。

⒊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农村学校师资缺口大

毋庸置疑,农村学校的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教师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苦,很少有年轻师范毕业生自愿要求到农村学校去工作,即使有一部分被迫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往往也是以此为跳板,几年之后,不是往初中挤,就是往城镇靠,或是读考研考干。近5年来,洞口县仅石柱、杨林两个乡镇,先后有47人通过考研考干离开了教师岗位,形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局面。小学教师队伍中主干力量不稳定,教学骨干连年大量流失,造成小学教师队伍近年来一直处于失血状态,渐呈青黄不接之势,用“古道西风瘦马”来形容小学师资队伍一点也不为过。近年来洞口县加大了山区教师补充力度,每年都设置了专门的山区教学岗位,但有些学校因为偏远、条件落后,根本留不住人。很多山区学校都是教师包班,甚至还有一个教师教好几个班,一些年纪大点,教学任务较轻松的老师,再安排个“保姆”的兼职已经算是“轻松活”了。

三、对“保育师”问题的反思与对策

保育师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解决山区保育师问题,改善保育师们的生产状况,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品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⒈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保育师的价值和地位

长期以来,我们都有这样一种错位观念,认为“保育员工作只是搞卫生、抓消毒等工作,是为教学服务”,保育员就是“保姆”,只有那些教文化课的才是教师,因此,保育师的工作常常被忽视,价值也得不到重视。保育员肩负着促进儿童身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任务,与教师互为补充的承担着孩子们的教育任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要像家长一样的爱学生,像保育员一样的护理学生,像教师一样的教育学生,他们不仅要注重孩子的身体保育,更要重视心理保育。因此,各校和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保育员的价值,对于那些兼职保育员的教师,要在晋级、评优方面给予优惠,在待遇方面给予保障,如以不低于班主任津贴的标准发放保育员特殊津贴,每年的评优晋级向保育师倾斜等,这些措施将极大地激发保育员们的工作热情。现在全国各地都已经实施了绩效工资,各地在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中,应该有保育员方面的专项细节。

⒉加大山区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保育师的工作环境

要保证保育师的工作效果,必须改善山区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近几年来,由于国家的大力投入,农村学校的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和城镇学校的差距仍然很大。在许多农村学校,冬天不能供应足够的热水,没有取暖设备,厕所、洗澡堂的配备都不齐全,这都给保育师的工作造成很大压力。各地应该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新机制,制定山区中小学的拨款标准,编制和落实山区学校学生宿舍、取暖、供水设施的经费保障,确保义务教育的资源在区域内实现均衡配置。譬如湖南省已经制定了《湖南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设计导规》,各地应该参照这个标准,努力搞好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将学校危改资金、维修经费、寄宿制建设经费集中统筹使用,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的建设力度,如为寄宿生提供磁卡电话、电脑视频等联系方式,保证学生和家长之间交流有畅通的渠道。硬件条件跟上了,保育师的工作环境才有保障,工作压力才能得到缓解。

⒊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强保育员队伍建设

目前大量寄宿制学校的保育员,都是兼职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但一时又没有专业保育员补入,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地用好现在这支保育员队伍。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专门的保育员培训政策和方针,鼓励和要求这些兼职保育员们参加相关的培训,提高她们的专业素养和保育水平。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从社会上招聘一批临时的保育员,经过岗位培训后补入学校保育员队伍,暂时缓解保育员的紧缺问题。如2008年以来,湖南省洞口县已经定向培养了农村小学师资104名,幼师2名,这些教师在学校中会受到保育员方面的培训,毕业后回山区学校担任保育员工作,这样既可实现保育工作的专业化,又可以实现保育人员的年轻化,有利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和谐和长远发展。

⒋制定规划,招聘和培养专职保育员,从根本上解决保育师问题

入少先队家长寄语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少数民族地区制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低龄寄宿易导致孩子心灵的情感贫乏,远离家庭监管导致孩子社会化出现偏差

在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孩子独立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可这种独立能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孩子身心健康和感情。对于成长期便离开家人的小学生来说,其与家人的交流比较的少,情感方面也较为空白,这就使得孩子的责任感、价值观的缺失,孩子的心灵极其匮乏。由于环境适应障碍,有的学生因为长时间得不到改善,不乏有变为烦躁、不安,有的变为抑郁、喜怒无常的情况出现,主要表现为原先活泼好动的变为沉默寡言、孤僻、不合群等;有的学生认为其他同学强于自己而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失去信心,衍生出失落感、心理落差等一系列消极情绪反应。由于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多数为地方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大量的青壮年背井离乡,致使当地适龄儿童滞留在农村,为了解决孩子的教育和生活问题,寄宿的求学方式不失为最理想的方式,但导致由于孩子远离家长的监管,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得不到家长的正确指导,易促成攀比、卫生习惯差、偷窃等不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不断人增长,同龄群体对其价值观,行为准则能够产生质的影响,容易导致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受到消极因素的阻碍。

2.寄宿制学校更为紧张的学习、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

目前我国虽然倡导的是素质教育,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条件不成熟,大部分地区只能继续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不仅受到老师、家长、亲友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自身对其考试成绩的关注程度也是非常高的。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升学成为了学校和家庭最为看重的,这在无形之中就会给学生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同时,又因为与家长缺乏应有的沟通,就造成了他们的考试焦虑、心理敏感脆弱,严重者还影响到了其正常的成长。

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广心理现代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也是班级管理人格化的标志。师资队伍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心育队伍是促进学校的心理教育的基础,可通过培训、讲座与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渠道不断增强教师的心育意识和开展心理教育的自觉性,打造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以宿管生活指导老师、各科任老师为主题的心育师资队伍。

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农村,学生很难向老师主动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主动深入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可通过多种形式,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同时老师也应做好保密工作并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并且对这部分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同时,还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创造宽松的班级环境,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我,悦纳自己,缓解和消除不良心理。

三、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寄宿制小学是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教育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少数民族的寄宿制小学的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更为被重视,这就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并努力。

参考文献

[1]齐春梅;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小学生心理与行为研究――以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兰州大学;2013-04-01.

[2]廖全明;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现状的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23.

入少先队家长寄语篇6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人民群众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深情缅怀为维护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英勇献身的无数英烈。在清明节期间共同开展“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是网络时代弘扬民族精神、祭奠民族英烈的新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学生,教师及家长的参与愿望。师生们通过网络可以向民族先烈敬献虚拟的鲜花,缅怀他们的英雄业绩,铭记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和抗争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表达复兴中华的豪迈心声和坚定信念,激励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

一、活动目的

以深化“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继续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人生志向。

二、活动时间

4月1日至4月8日

三、活动内容

1、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学国历史、学习英模事迹,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

2、广泛开展以歌颂、描绘和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演讲、诗歌朗诵、主题班队会、团日活动,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活动,制作“清明”节日小报,扩大网上活动效果。

四、活动安排

1.活动倡议:大队部通过国旗下演讲向全校师生发出“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祭奠活动倡议。

2.以中队为单位,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队会,学习英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为先烈献花、留言,寄托少先队员的深深哀思。

3.要求献花、留言时写明学校、班级、姓名并写好悼词。四——六年级同学可在电脑课上由电脑老师指导完成,一至三年级同学有条件的可在家由父母指导进行。

4.鼓励学生向家长宣传,带领家长学习英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将对英烈们的尊敬和怀念带到各个角落。

5.校园小广播每天播放一个英雄故事,向同学介绍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习对先烈的尊敬,对现代美好生活的珍惜,为国努力的精神。

6.借助“清明节祭祖”活动,让孩子了解“祭祖”的相应活动或有关习俗,留下资料或图片,回到班级进行交流学习,丰富大家对清明节的认识,引导孩子缅怀去世亲人。

7.制作“清明”节日小报,丰富大家对清明节的认识,了解传统文化习俗。

2017网上祭英烈活动方案二:

为加强小学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根据活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今年清明节前后,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以“缅怀先烈,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网上祭英烈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时间

3月31日―4月5日

二、活动目的

通过祭扫“网上祭英烈”活动,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们的深深崇敬和怀念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牢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深刻领会在和平年代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的意义。

三、活动内容

组织全体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在其首页开设的“网上祭英烈”栏目,进行网上祭拜、献花、留言。同时,开展文明清明志愿服务行动,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景仰和追思。

四、活动安排

(一)3月31日——4月2日开展宣传活动。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宣讲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各班级组织学生学习关于清明节的有关知识,营造浓厚氛围。

(二)4月3日——4月4日组织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的“网上祭英烈”专栏进行网上祭拜、献花、留言。各班级要通过主题班会,开展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讲述自己心目中的革命先烈活动。开展“身边的美德故事”征文比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三)4月5日开展文明清明志愿服务行动。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先辈的感恩怀念,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五、活动地点

网上祭奠:学校各班教室

六、工作要求

(一)学校少先队大队要进一步对活动作出部署,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要落实安全措施,确保祭奠活动文明、安全开展。

(二)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教室上网,指导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三)要发挥少先队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把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作为近期活动的重要内容。

2017网上祭英烈活动方案三:

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人民群众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深情缅怀为维护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英勇献身的无数英烈。

在清明节期间共同开展“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是网络时代弘扬民族精神、祭奠民族英烈的新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学生,教师及家长的参与愿望。师生们通过网络可以向民族先烈敬献虚拟的鲜花,缅怀他们的英雄业绩,铭记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和抗争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表达复兴中华的豪迈心声和坚定信念,激励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

活动安排:

一、活动倡议:

大队部通过国旗下演讲、少先队员宣誓,向全校师生发出“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祭奠活动倡议。

二、以班级为单位,登陆学校网站,进入英烈馆,学习英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为先烈献花、留言,寄托少先队员的深深哀思。

三、要求献花、留言时写明学校、班级、姓名并写好悼词。小学清明节“文明祭祀网上祭英烈”活动,1、2年级同学有条件的可在家由父母指导进行。各班统计好献花人数和留言人数,并选择3条优秀悼词、留言在4月21日前将表格上交大队部。

四、鼓励学生向家长宣传,带领家长一起进入我们学校链接的英烈馆,将对英烈们的尊敬和怀念带到各个角落。

五、校园小广播每天播放一个英雄故事,向同学介绍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习对先烈的尊敬,对现代美好生活的珍惜,为国努力的精神。

入少先队家长寄语篇7

关键词:民族教育政策保障作用

呼和浩特市在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把民族教育作为全市教育事业的重点,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并根据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的特点和地区的实际,制定了大量的切实可行的民族教育政策,有力地保障了呼和浩特市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我市民族教育的方针政策

(一)颁布了《呼和浩特市民族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呼和浩特市早在2000年4月就颁布了《条例》,《条例》明确了“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这些年来,呼和浩特市在统筹规划各类教育事业时优先重点安排民族教育,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和实施免费教育、救助困难学生等各个方面向民族教育倾斜。特别是2007年,呼和浩特市启动实施了民族教育发展工程,把“优先重点”方针细化为具体政策措施,每年设立200万元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各旗县区也安排了从20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专项民族教育补助经费,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热情关注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坚持“两主一公”办学模式。这是在上世纪80年代自治区提出的,两主是指以寄宿制为主、以助学金为主,一公是公办学校,这一成功经验被写入了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目前,呼和浩特市有民族中小学27所,其中:蒙古语授课学校(包括加授蒙古语学校)21所,这其中就有20所中小学实行了“两主一公”。也就是有20所学校的少数民族寄宿制学生全部享受了助学金。助学金有三种来源:一是市财政每年投入近300万元,为市直属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寄宿制学生发放助学金,标准是小学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补助1200元,高中每生每年补助300元。二是自治区对蒙古语授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标准是小学生每学年补助1080元,初中生每学年补助1350元。三是农村旗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时还享受国家“两免一补”的政策,标准是小学每生每年补助750元,初中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在这三项经费的支持下,民族学校的少数民族寄宿制学生为家长减轻了一部分经济负担。

(三)蒙古语授课学生享受15年免费教育政策。这项工作呼和浩特市走在了自治区其他盟市的前面。在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统一实行“两免一补”的基础上,从2008年秋季起呼和浩特市优先为蒙古语授课高中阶段(市蒙古族学校)学生免了学费,每年投入近120万元,这在当时全区也是领先的。由于蒙古族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外来务工的农牧民的子女,经济上都比较困难,这一政策为这些孩子能继续上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2010年市政府出台了学前教育免保教费的政策,自此,呼和浩特市率先在自治区范围内实行了蒙古语授课学生15年免费教育。目前,蒙古语授课高中阶段学生由自治区出资统一实行“两免”政策。

(四)奖励资助政策。这项惠民政策是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已经连续9年奖励资助了近千名少数民族应届高考学生,投入到这方面的资金近200万元。这项活动的开展,及时肯定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经济困难家庭少数民族学生及时得到了救助。

由于以上利好政策的支持,民族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了上学不交费、吃饭有补贴、困难有救助、优秀有奖励、政策有倾斜的平等受教育机会。

二、在政策保障下,呼和浩特市民族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全面加强“双语”教育工作。呼和浩特市“双语”教学有两种模式:一类模式是以蒙古语言文字授课为主加授汉语言文字,也就是蒙古语授课;二类模式是以汉语言文字授课为主加授蒙古语言文字,即加授蒙古语。在民族学校加强“双语”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民族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呼和浩特市有一类模式学校6所、二类模式学校22所,已经形成了从幼儿到高中比较完善的“双语”教育体系。

呼和浩特市加授蒙古语从2009年恢复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由原来不足100名学生,已发展到现在近1万人。加授蒙语恢复工作得到了自治区教育厅的充分认可,称赞呼和浩特市为自治区西部失去语言环境的民族地区学习本民族语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的积极性,2010年呼和浩特市制定出台了《加授蒙古语文中考加分的实施意见》。今年,加授蒙古语文首次进入中考科目,有592名初三学生参加了加授蒙古语文的中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土中输送了两个班的加授蒙古语的学生。

蒙古语授课学生人数近两年逐年增加。由于呼和浩特市对民族学校投入加大,通过实施校安工程等学校建设项目,民族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尤其是蒙古语授课学校,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如市蒙古族幼儿园、市民族实验学校、市蒙古族学校办学条件非常好。同时,在15年免费教育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幼儿园蒙古语授课的孩子由2010年的543人,增加到现在的1100人,增加了一倍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增加了100多人。全市现有蒙古语授课从幼儿到高中的学生5000多人,比2010年增加了600多人。双语授课学生近几年增加了近1.1万人。

(二)学校内部管理得到加强。由于民族学校多数是寄宿制学校,且有一半在农村旗县,管理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制度不健全、脏乱差的现象。为了加强学校内部管理,2004年提出实行学校内部“5a”级管理。“5a”级管理主要是针对民族学校内部管理的制度建设、校园环境、教师队伍建设和宿舍、食堂及安全等管理进行考评,去年我们又结合呼和浩特市提出的学校精细化管理、内涵发展等对评估内容进行了补充修订。通过这几年的实施,到去年为止,我们共进行了三次大型的评比检查,产生了12所“5a”级的民族中小学、幼儿园,占到民族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被评为“5a”级的学校在呼和浩特市民族学校内部管理上具有示范作用。由于“5a”级管理的推动,使呼和浩特市民族学校整体校容校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由于民族教育政策的保障,“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方针的支持,呼和浩特市民族教育在近十年内取得快速的发展,201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全区民族教育发展工程情况进行督导评估验收,呼和浩特市取得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民族教育走在了自治区前列。

三、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呼和浩特市民族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制约民族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民族学校生源的学习基础差。民族学校中学招收的学生多数是经市内其他知名度高的学校筛选后留下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二是民族学校优秀教师少。民族中学办学水平在全市所处的地位,导致自身很难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三是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城乡间、校际间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

入少先队家长寄语篇8

一 教育理念:开化改造

该书开篇就把读者带入美国印第安教育的理念背景。美国建国初期,新政府在对印第安人的工作方面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何确定印第安人在美国的地位;二是如何从他们手里获得更多的土地(第5-6页)。在刚从英国殖民者脱胎出来的美国人心目中,印第安人的形象没有改变,仍然是野蛮人。这批“野蛮人”是美国始终要解决的问题,直接给他们公民权,显然不可能,虽然他们中许多部落在独立战争中是美国人的同盟军;曾经试过多次的赶尽杀绝,也不奏效,而且,这样做代价昂贵(第19-20页),还要背上沉重的道义负担。更重要的是,这批“野蛮人”手里还有大片的土地,如何把这些土地从他们手中转到美国人手里,豪夺显然不如巧取。有效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教育似乎是最佳方案,既有开化野蛮的美名,又能把印第安人改造成只需要少量土地的“文明人”,让出大片土地来(第20页)。于是,新政府专门建立了印第安事务委员会,设立“开化基金”,每年定期拨款给事务委员会总监,“在印第安的孩子手里放上识字本和锄头,开通他们的脑子”,让他们“阅读圣经,拿起犁把”,远离野蛮的游猎生活,像白人一样“在道德和勤奋的环境中成长,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第6页)。于是,“开化”和“改造”成了这一时期印第安教育理念的核心。

作者亚当斯将这一核心理念的源头追溯到基督教的教义,指出:以开化和改造为核心的美国印第安教育理念源自基督教的“皈依”说教。哥伦布后首次大批侵入北美的欧洲人中间大部分是基督教徒,他们声称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基督的使者”,肩负着“天定使命”,远涉重洋,来到这块危机四伏的不毛之地,“拯救”那些“今天仍然处在恐怖、愚昧、罪恶之深渊中行将灭亡的不幸的印第安人”,以全新的基督教生活和思维方式把他们改造成为信仰上帝的基督徒(第23页)。英国清教主义在早期印第安教育思想形成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教徒比其他任何欧洲人侵者更注重教育。他们认为教育是通向“皈依”的重要途径,如果不知道也不理解基督教的教义,皈依是不可能的。要了解并深刻领会基督教的教义,就必须认真阅读圣经原文,因此,教会印第安儿童读书写字,使他们能够读懂圣经便成了当时印第安教育的首要任务。英国清教徒对印第安人同样怀有深刻的偏见,他们眼里的美洲大陆充满荒芜和野蛮,印第安人不仅是愚昧无知的异教徒,而且还是“用箭射满他们胸胁的野蛮人”,不仅不信上帝,而且“常常像幽灵一样使他们惊魂不定”。对付印第安人最好的办法,要么用“火药和弹丸”,把他们赶尽杀绝;要么通过教育,把他们改造成文明人和基督徒。

在讨论美国印第安教育核心理念及其渊源的同时,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开化和改造的背后是土地。他引用了诸多知名人士的言论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在1803年说过:印第安人缺乏文明,却有的是土地;白人拥有文明,却需要土地;白人以优越的文明教育开化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得到文明,白人得到土地,正是各得其所,互惠互利。杰斐逊把它称作“巧合”(第6页)。杰斐逊政府印第安事务局长托马斯・摩根说:一个未经教育开化的印第安野蛮人以游猎为生,需要上千公顷的土地;而一个经过教育开化了的印第安文明人只需要一小块土地,就可以养家糊口。印第安人的后代一经教育开化,学会怎样合理利用他们生存的土地,现在(印第安人拥有)的大片土地就会向我们敞开胸怀,任凭我们去开垦拓殖,把它们变成我们美丽的农场、幸福的家园、繁华的城镇以及广阔的矿产和商业基地(第20页)。同时,亚当斯还辛辣地揭示了另一种更为离奇的观点;教育印第安人要比用枪炮杀戮他们更加经济。19世纪80年代担任过美国印第安事务局长的卡尔・舒尔茨曾算过一笔账,战争中杀死一个印第安人要花费近100万美元,而为一个印第安儿童提供8年的教育只需1,200美元。与舒尔茨同时代的内政部长亨利・泰勒也作过类似的计算,美国政府军与印第安人作战,以十年为计,每年平均的经费达2,200万美元,几乎是3万印第安孩子一年教育经费的4倍(第20页)。

二 教育实践:残酷霸道

该书最大篇幅在于对卡莱尔寄宿学校印第安教育的叙述和分析,其中包括学校创办、生源组织、学生管理、课程设置、学生反应等,叙述详细生动,分析精辟入里。如卡莱尔学校的创办,描述得有声有色:

1875年春季的一天早上,一长队大篷车缓缓驶出群山环抱的西尔堡印第安集中营,马车两旁,两队美国士兵,高头大马,荷枪实弹,戒备森严。路边,一群印第安老弱妇孺,衣衫褴缕,神情沮丧。老者默默望着前行的车队,孩子吓得不知所措,妇女嚎啕痛哭。车内是72位印第安勇士,背靠马车四周而坐,脚上铐着脚镣,脚镣与脚镣之间有一根长长的铁链把他们锁在一起。这就是卡莱尔寄宿学校戏剧性的开端,车中72位印第安战俘是第一批学生。(第36页)

这批战俘的审判给联邦政府出了一个难题。交军事法庭审判被联邦最高法院裁定为违宪,从技术上说,一个国家与受该国保护的居民之间不该有战争;交民事法庭审判又很难做出公正的判决,极易为当时对印第安人的强烈偏见所左右。因此当局决定把他们押送到佛罗里达州圣奥古斯丁,关押在那里的马利翁古堡里(第37-38页)。押送和看管这批战俘的任务落在了理查德・亨利・普拉特中尉肩上。有过8年屠杀印第安人经历的普拉特清楚地知道:印第安人要想在与日俱增的杀戮面前逃生,必须被汹涌澎湃的美国文明浪潮所吞没(第38页)。印第安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美国士兵杀死,要么让美国文明同化。教育便成了印第安人免于死亡的途径。这一观点使普拉特把72位印第安战俘押送到佛罗里达州后,突发奇想把监狱改造成了学校。普拉特一行到达佛罗里达后,他就开始经营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教育事业。首先他松开了战俘们的脚镣,剃掉了他们的长发,让他们穿上白人的旧军衣。接着他迫使他们进入军队生活状态,白天接受军事训练,晚上由他给他们上课,学英语,引导他们去“拥抱美国文明”。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普拉特获得了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些参观者认为普拉特的成功证明教育能够把“嗜血成性的野蛮人”改造成“虔诚的基督徒和文明人”,他所从事的事业是崇高的基督教事业成功的榜样,花钱发动战争杀戮印第安人,花钱救济让印第安人俯首听命,比不上花钱教育印第安人。那些受教育开化的印第安人回去还可以教育开化更多的印第安人(第43页)。于是,普拉特以一个著名的印第安改造家的身份成功地获得了招收125名印第安学生的许可,把校址从佛罗里达圣奥古斯丁的马利翁古堡搬到了宾夕法尼亚卡莱尔的一个废弃的旧兵营。在那里,普拉特开始了他真正的印第安寄宿学校教育。

亚当斯用翔实的史料和凝重的笔触揭露和分析了卡莱尔寄宿学校印第安教育的基本特征。首先,教育军事化。也许与普拉特的军旅生涯有关,普拉特寄宿学校无论从思想原则还是日常管理都体现了军事化的特征。在普拉特看来,教室就是战场,他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做《战场与教室》。1880年3月9日,普拉特在给朋友路德福德・B・哈耶斯的一封信中写道:此时此刻,我正在与“文明的敌人作战”,敌人的数量远远超过我能集合的兵团的人数,可我知道,我战胜他们的希望有千倍。……这里有一位中尉正在努力不懈地战斗,征服14种印第安语的混乱局面(第55页)!学生一来到卡莱尔寄宿学校就像囚犯一样被强行削发、更衣、沐浴、易名,按时起床、操练、就餐、上课、就寝,稍有违规,轻则责骂,重则鞭打,过着比军人生活更差的日子。军列操是卡莱尔寄宿学校的传统节目,也是向外界展示印第安改造成果的保留节目,因此,格外严格。每天一清早,学生就要进行操练,天气寒冷,冰冷的手握着冰冷的枪把,动作稍有偏差,便遭惩罚(第118页)。亚当斯指出,军事化的益处显然不在于仅仅向外展示办学成果,而在于通过制造学校的军事气氛,有利于控制数以百计放任不羁的“野孩子”,培养他们的服从意识,使他们俯首听命,任白人随意摆布,以便顺利地实行改造计划(第119页)。

其次,教育寄宿制。寄宿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个原则,一个教育印第安人的特殊原则。普拉特认为,远离保留地的寄宿学校是印第安教育的最佳模式,这是由印第安教育的目的所决定的。印第安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会印第安孩子读书写字,能做算术题目,而是把他们从“黑暗、愚昧、野蛮的深渊中拯救出来”,彻底改造成对美国社会有用的人,让他们作为白人文明的使者回到印第安人中间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彻底改造整个印第安民族(第52页)。因此,教育印第安人,首先必须把他们身上的印第安特征干净彻底地消灭掉。用普拉特自己的话来说:“杀死印第安,救出人来。”普拉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即环境决定一切。他认为印第安人不是生来就是野人,而是环境所致,把他们放在文明的环境里抚养长大,他们就会变成文明人(第52页)。寄宿学校是给他们创造的文明环境,他们离开父母亲人,离开他们熟悉自在的部落生活就是离开黑暗、愚昧、野蛮,走向光明、开化、幸福的第一步(第97页)。事实上,这并不是普拉特一个人的观点。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者的看法与此相同:文明的进程,要求对印第安儿童发动两个方面的进攻,一方面要把他们部落生活的外部特征全部剥光;另一方面,在他们的头脑里注入白人文明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摧毁“旧我”和创造“新我”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当“野蛮之我”土崩瓦解时,“文明之我”就会破土而出。这就是保留区外寄宿学校能履行全面系统改造印第安人这一文明使命的全部哲学(第100-101页)。因此,卡莱尔寄宿学校的教育完全是按照这两个目标设计和进行的。

为了“剥光”印第安孩子的外部特征,首先是“削发”,将印第安人的长发剪成像白人一样的短发,剪掉“野蛮的特征”,让印第安儿童迈出走向文明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更衣”,无论穿什么,漂亮的鹿皮,美丽的线毯都要换成清一色的校服。接着是“易名”,把印第安孩子的名字全部改掉,一律换成美国人的名字,扫除印第安文化的痕迹、培养印第安人私有观念(第107-108页)。

第三,英语霸权主义。观念来自语言。剪掉了印第安人的头发,更换了他们的衣服和名字,迫使他们按时起床出操、按时就餐就寝,改变了他们走路的姿态,这些仅仅是外表,“老座熊”穿上西装,“换上乔治・布尔・华盛顿的名字还是一个野蛮人”(第110页)。要把白人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注入他们的头脑里,关键在语言。马利翁古堡成功的经验告诉普拉特,一旦印第安人与aBC打交道,文明就有了希望。因此,卡莱尔寄宿学校教育的实质性工作“第一项是教会学生说英语、写英语、读英语”(第137页)。1890年,印第安事务委员会向各印第安学校颁布了一项“学校必须强迫学生互相之间只用英语谈话”的规定,“只说英语”在卡莱尔学校成立时就是学校的规定。普拉特使用软硬兼施的方法,对坚持不说母语的学生加以奖励,对违反者严加惩罚,因此,在这一方面比其他学校做得更出色,成了推行“只说英语”政策成功的典范。普拉特已经把“只说英语”的观念灌输进了学生的头脑,成了他们的自觉行动。有一位苏族女学生因为说了一个印第安单词,写信给普拉特作了声泪俱下的深刻检讨,表达了她强烈的负罪感(第141页)。可是,她所说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她的母语。一个人说自己的母语是很自然的事,是天经地义、无可置疑的权利。但是在卡莱尔印第安寄宿学校,这一再明白不过的是非标准被颠倒了,再天经地义、再无可置疑的权力被剥夺了。印第安语和英语的区别很大,即使差别不大,学一门外语,也绝非易事。设想一下,“只说英语”这条纪律对这些英语学习有困难和那些刚入学的学生意味着什么。那么,从事印第安教育的人为何如此热衷于残忍地强迫学生只说英语而不说母语呢?因为他们信奉一个宗旨:用英语征服印第安语等于用文明征服野蛮;以英语替代印第安语就等于用文明替代了野蛮。

三 教育成果:毁灭文明

卡莱尔寄宿学校印第安教育的模式成了全美推广的典范,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尽管彻底消灭印第安文明并没有如美国印第安改造者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卡莱尔式的印第安教育成功地制造了印第安文化和语言的断层,促使印第安文化和语言迅速走上了衰亡的道路。归纳亚当斯的观点,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

首先,卡莱尔教育割断了印第安孩子与母体语言文化的纽带。保留地外寄宿学校与保留地的距离都比较远,印第安学生一旦进入寄宿学校,与家人及哺育他们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几乎被全部切断。印第安少年儿童来到卡莱尔寄宿学校,路途遥远,生死未卜,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来往几乎不可能,即使有可能,校方也百般阻扰;书信来往,也几乎不可能,因为大部分印第安语没有文字,即便有极少数书信来往,也都是用英文,家长请人和代读(第259页)。所以,进入寄宿学校的印第安学生与自己的文化完全切断了联系。这对成年人来说,也许不成问题,但对儿童,尤其是那些只有6-7岁的低龄儿童来说,要保留他们的传统文化和母语,困难很大。而且,他们进去是儿童,出来是青年了。这就是为什么类似普拉特中尉等印第安改造专家们热衷于采用保留地外寄宿学校的方式教育改造印第安儿童的关键。

第二,卡莱尔的教育把印第安儿童完全浸泡的英语文化之中。保留地外寄宿学校是印第安改造专家们专门为印第安儿童“创造”的“文明环境”,一切都是按照所谓的美国文明标准、以改造印第安儿童为出发点设计构建的,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从教育管理到生活安排,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一切都是白人世界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念。在校期间印第安儿童几乎听不到一句自己所熟悉的母语,感受不到一点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熏陶,久而久之,语言失去了,文化也就失去了。卡莱尔这样的保留地外寄宿学校最大的“成功”就是可以长时间地把学生与土著文化和语言分开,连“假期回生”都用不着担心,因为他们没有回家的可能(第142页)。此外,由于学校与保留地远隔千里,学生与父母来往切断,校方和教师更加可以肆无忌惮的苛律学生(第141页)。

第三,卡莱尔式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分化瓦解了印第安文化和语言。寄宿学校通过强制手段,把英语强加在印第安人的头上,使它挤进印第安文化,分化瓦解印第安语;通过系统的方法,培养了一批说英语的印第安人。这批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印第安语言和文化的掘墓人。学生毕业后,回到印第安人中间,起到了“文化中介”和“语言中介”的作用,加快了“文化移入”的进程和印第安文化和语言灭亡的进程。他们中间一部分成了印第安部落的首领,一部分从事印第安人教育事业,大部分成了农民和手工业劳动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交际方式。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尤其是从保留地外寄宿学校毕业的学生,如印第安事务官员威廉・琼斯在1899年卡莱尔学校毕业典礼上所说的那样,“没有回到他们的旧习惯”,而是“过着诚实正直的生活”。即使是那些“重返迷途”的学生,“他们毕竟没有忘记说英语”(第289页)。

第四,卡莱尔式的教育从根本上动摇了印第安人的民族心理基础和语言文化基础。寄宿学校,按普拉特的说法,是“文明环境”,实际上,这是一种以白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语言文化建立起来的巨大的“权力话语结构”,一个威力无比的话语场和文化之网。幼小的印第安儿童如场中之尘埃、网中之蚊蝇,根本无法与这一巨大的话语结构进行抗衡。经过长时间白人价值观念的灌输、意识形态的熏陶、语言文化的训练,他们与印第安语言文化的自然纽带逐渐被割断。他们作为“印第安人已经死去”,成了“黄皮肤的白人”(第242页)。1877年,马利翁古堡72名战俘学生中有一位名叫沃豪的印第安勇士曾画过一张耐人寻味的速写。画的中央站着一位印第安人,左边是一头黑色的野牛和帐篷,象征印第安人传统文化,右边是一头有斑点的乳牛和农舍,象征他从白人提供的教育中接触的白人文明。印第安人脸朝乳牛,一只脚踩在乳牛一边,双手各持一把战斧,抵挡野牛和乳牛同时向他喷来的浓烟。这是受过白人教育的印第安人心态的真实写照。他的印第安文化的根基已被动摇,思想已被“开化”,但是这又不能改变他生来就是印第安人这一事实,他处在两种文明将他撕裂的两难境地。作为个体,他是已被两种文明撕裂的印第安人。作为群体,他们是被两种文明分裂的人群。一部分成了积极创导白人文明、废除印第安传统的激进分子,一部分人重归印第安传统,另一部分人经不住痛苦和压力,沉沦消极。然而,无论是激进、保守、还是消极,作为一个整体,他们构成了冲击印第安传统文化的一股巨大力量。

入少先队家长寄语篇9

长征,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六十年前,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动每个人的两条铁腿,纵横十一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壮丽跋涉。多少座崇山峻岭,多少道激流险滩,多少个风雨如磐的日夜……对红军战士是一场生与死的挑战。由于身体和生理等原因,女战士们要战胜这些艰难险阻,得付出更多的辛劳和血汗。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年曾有8000多名妇女参加了举世瞩目的长征,然而到达延安时只有1000多人。女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奇特经历,是一份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谨以此文向牺牲、去世了的以及仍然健在的长征巾帼英雄们致敬。

“生”不逢时

许多女同志在长征前就怀孕了,只好带着身孕长征,在艰险异常的长征路上临产。她们受尽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长征女干部李坚真老人回忆道:“有位女同志正好在过一条狭窄的小山路时生小孩,但又不能停下来。怎么办?结果是边走边生。小孩的头出来后,我用手托着,另外两个人搀扶着生小孩的女同志。小孩生出来后,又没有马骑,只得血淋淋地跟着队伍走,情状惨不忍睹。”

难怪博古的爱人刘群先曾说:“行军中骡马比丈夫好!”这句话看似俏皮却极悲壮。

红二军团长肖克的妻子蹇先佛也是“生”不逢时:就在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烈日当空,蹇先佛临产了,草地上毫无隐蔽之地,她急哭了。天无绝人之路。不远处恰巧有个“土围子”,原来这是红四方面军过草地时,打击藏族反动派骑兵用过的一个碉堡。就这样,蹇先佛在小碉堡内生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孩,因在碉堡内降生,取名为“堡生”。就是这位可怜的小堡生,在抗战中却被日本鬼子施毒杀害了。

邓发的妻子陈慧清生孩子时,是在贵州白苗地区,她所在的部队遭到优势兵力的围追。敌人飞机不时地扔下炸弹。董必武和随军医生孙仪之等人只得把产妇抬进一所破庙,等待分娩。追兵越来越近,交战双方的枪声听得一清二楚。董老当机立断,派人通知打后卫的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前面一位女战士正在生小孩,务必顶住敌人。

董振堂回答很干脆:“敌人我们顶着,产妇安心生吧!”

过了两三个钟头,婴儿才在身边的炮火隆隆中姗姗来到人世。

夏洛特・索尔兹伯里在《长征日记――中国史诗》中写道:“为了使红军队伍不受拖累,那些有婴儿的妇女,要么将孩子留给农民,要么干脆扔掉,就像处理过多的装备那样,别无其他选择,革命利益第一。”激烈地生死战斗使母亲们不得不毅然地放弃孩子。不少母亲把婴儿用布包好,含泪寄放在附近农民家里。董老常常亲自给寄主写信,言词恳切感人,信笺上不时滴上老人慈祥的眼泪。

贺子珍在长征途中,也做过一次“绝情寡义”的母亲。行军到贵州,贺子珍生下一个可爱的婴儿,然而,孩子的呱呱坠地,给母亲带来的却是满怀愁绪。因为上级规定不能带孩子长征,领导人也不例外。贺子珍只得忍痛割爱,把刚生下的婴儿交给弟媳――毛泽民爱人钱希钧,由她托付给当地老乡抚养。贺子珍掏出仅有的4块银元交给弟媳:“做母亲的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把这几块钱带上,就补贴抚养费吧。”

长征途中诞生的婴儿今安在?据长征老干部刘英回忆,因没有奶,这些刚生下来就送人的孩子估计无一能活下来。

“现代孙悟空”

长征中女红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做群众工作、宣传红军政策、找向导、找挑夫、筹粮筹款等。

找向导、挑夫很不容易。因受反动派的蛊惑宣传,老百姓都躲藏起来,女红军们往往要翻过几座大山才能找到群众,还没喘过气来,就带领向导挑夫马不停蹄地追赶队伍。于是,有人称她们是“神行太保”,她们走的不是二万五,而是三万五。

最使女红军伤脑筋的是筹粮筹款。由于贫穷百姓家生活十分清苦,要筹粮筹款,只能打土豪们的主意。但每到一地,老百姓还不了解红军,也不敢得罪“土皇帝”,他们不敢贸然说出谁是“富佬”,红军只能靠自己摸情况。

女红军在打土豪的斗争中,逐渐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只要远眺近看一番,准能把“妖魔鬼怪”识别出来。其中功夫最好的要数李坚真,她打土豪又快又准,从没失误过,被同伴誉为“现代孙悟空”。

李坚真打土豪的绝招别具一格。每到宿营地,她就先爬到高山上去,放眼眺望,看哪家屋子大,楼多,青砖碧瓦,具有“富豪气派”,心中有个大概印象。然后听狗叫,富豪家的狗仗势欺人,底气足,叫得凶,而且主动出击。凡见到神气十足、狂吠乱叫的狗,判断主人的身份就有了几分把握。接下来是看“两栏”(牛栏、猪栏)的大小,存栏数的多少。这样由远及近,选准目标后就穿堂入室,走进已逃之夭夭的大户人家去看灶、看锅,灶头大,锅里油水多的人家必定有“料”。进一步缩小目标后,就走进房间去搜检信件、公文,发现信封上有称某“老”或“先生”的,就更有了把握。干脆利索地操作完以上程序,就在土豪家门上贴上封条,等待同伴们来“收拾”。

好怕一个“寄”字

长征路上,栉风淋雨,风餐露宿,饥、寒、湿郁积,对女战士的身体摧残很大。鼻孔流血,肝肾受损,全身机能失调,有的甚至造成了终生不孕。但她们咬牙忍受着,一声不吭。她们给自己提出的口号朴素而简单:不掉队,不带花,不当俘虏,不得八块钱。其中,“八块钱”指生病负伤等原因实在走不动,发八块大洋,“寄”在老乡家。

“寄”,在当时是一个最可怕的字眼。

女战士们不怕险山恶水,不怕饥寒疲劳,就怕一个“寄”字。

一次,总卫生部为了减轻部队负担,决定处理掉笨重的X光机。一个卫生员听错了音,以为要“处理”受伤的廖似光。很快,这则小道消息传遍了军营,廖似光的难姐难妹们同情地流起泪来。廖似光听后如五雷轰顶,顿时六神无主,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哇”地大声痛哭,直到卫生部长贺诚紧急辟谣,郑重声明是“寄X光机”时,廖似光才破涕为笑。

许多老红军回忆道:被寄的女红军,举目无亲,孤单寂寞,不少人被反动派杀害,不少人被“卖”,还有少数人被迫无奈与当地居民结婚。因此,伤病员宁愿忍受千辛万苦,也不愿跟“寄”字沾边。

从大别山走出来的陈玉莲在川康边界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腿上中弹,因医药奇缺,伤口发炎,大腿肿得像冬瓜,实在坚持不住,只好服从安排,被“寄”在一藏民家。为了生存,陈玉莲只能入乡随俗了。学说藏语,学做糍粑、酥油茶……陈玉莲以她的勤劳纯朴得到了当地藏民的认同。闭塞的环境,使她对外界一无所知。

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了那些熟悉的“红五星”。陈玉莲以为自己是做梦,但站在眼前的却是活生生的“自己人”。这是二野的一支入藏部队。当她得知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又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打败了,大陆已是“红军”的天下时,她欣喜若狂。离群的孤雁归队了,陈玉莲又戴上了镶有红五星的军帽。

长征,让爱情走开

男女红军战士一起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不免产生感情,闪出爱情的火花。但是红军有严格的纪律规定:在长征路上,女红军不准谈恋爱;谈了恋爱的,不准结婚;结了婚的,不准生育。

刘英当时属于没有谈恋爱的那类。

小巧玲珑的刘英1932年毕业于莫斯科劳动大学,是长征女战士中少数“文化人”之一。她是长征中身材最矮小的一个。威尔斯在《续西行漫记》中描写刘英:“我真想不透在长征途中她怎么没有被大风刮走,竟然也到了延安;她像春天的知更鸟一样活泼伶俐,忙着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作。”

内慧外秀的刘英引起了同志的注意。在一次夜行军中,战士彭健搞了一盏小马灯,刘英说:“黑夜里行军,有盏马灯真方便。”立即接过去说:“这是刘英(意即流萤)嘛!”说得刘英满脸绯红。部队打下遵义城后,全军上下喜气洋洋。在街上遇到刘英,趁机约她去“谈谈”。到了住地,他又是倒茶,又是煮醪糟,忙得不亦乐乎。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口了,他表示彼此都很了解,希望他们不仅做一般的同志……刘英在中央苏区时就对同志很敬重,不能否认,敬重的感情确实在向爱情转化。但她认识到:现在不是恋爱结婚的时候,婚后怀孕对女同志来说,简直是一种灾难。她只得把爱情的种子深深地埋藏起来。对于的含蓄表示,刘英直截回答:“我早有打算,五年内不结婚。”很尊重刘英的选择,只好耐心等待。有情人终成眷属。长征结束后,刘英和在延安喜结连理。刘英后来回忆这段不和谐的浪漫曲时说:“长征开始后,我们每天累得要死,有时连绑腿都不松,倒下去就睡,事实上,也很少有时间想到‘爱情’两个字。”

入少先队家长寄语篇10

摘要:

如何大面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如何巩固普及成果,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如何均衡化发展,如何与全国教育同步发展,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已有很好的基础,必须要自信,在发展中既要讲创新,更重要的是要继承。要在继承中创新,少数民族教育才能科学发展,才能尽快实现上述目标。

关键词:

民族教育;自信;继承;创新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攻坚,到2011年底全国所有少数民族地区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与内地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如何均衡化发展,如何与全国教育同步发展,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国家少数民族成份多,人口更多,百万以上人口的少数民族有18个。各民族文化呈丰富性与多样性特征。少数民族分布广,居住面积广而偏。经济发展较滞后,地区间、民族间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必须承认民族间的差异,尊重这些差异,承认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发展有差距。60多年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有借鉴和参考的意义。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已有很好的基础,必须要自信,在发展中既要讲创新,更重要的是要继承。要在继承中创新,少数民族教育才能科学发展。近几年来,我们调研了许多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访问访谈了吉林省、内蒙古、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地的部分专家和管理者,也邀请了这些地区的专家到中央民族大学做了若干讲座,与这些地方的教育专家分享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办学经验,面临的困境等,聆听了他们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思路的阐述。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听到了很多受访者和讲座者讲的许多故事,这些故事很精彩,个中也隐含着很深刻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大家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思考,这些思考对于各地并无对错可言,因为各地的实际各不相同,我觉得理论上的百花齐放、兼容并包,更能促使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问题。我们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和大家共同讨论少数民族教育几十年来的发展中有什么成功的经验、目前面临的困境有哪些、将来发展出路的思考和逻辑起点在哪里。

一、需要从新的视角来研究少数民族现代教育

在我国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中,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需要结合国家的实际以及国家所处的时代环境,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及其民族的实际来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一是现代教育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它除有一般性规律外,还有其特殊的规律,实际上现代教育在不同的民族国家或在不同的民族地区、甚至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的民族社会或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就必须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建立赋有不同特色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体系。二是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历史性,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代教育,不能完全移植国外或汉族地区的教育模式,必须与当地的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相结合,与少数民族社会传统教育的部分内容和方法的接轨;另外,还要继承和发展现代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以来的传统,这些传统为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准备了许多现成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最坚实的基石。三是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时代性,具有超越不同国家的一个广泛的时代范畴。因此,中国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必须从全球化视角来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才有可能去探索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与其他国家少数民族教育的区别,又有作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和共同规律。否则,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就无法实现与世界的接轨。

二、切实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有了很好基础,如吉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态势很好,高中纯入学率86%,毛入学率93%,初中入学率为99.5%,小学为99.8%。教师的学历达标,高中98.3%,初中98%,小学专科以上学历达76%。我们吉林少数民族,特别是朝鲜族,各种比率,各种指标,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所以说吉林省的少数民族教育,基本上是与全省或全国同步发展,所以不存在拖后腿的问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全省是35%,其中朝鲜族能达到44%。①①吉林省负责民族教育的同志讲,吉林省的少数民族教育,之所以能与全省或与全国同步发展,他们有成功的法宝。这个法宝总结起来是这么三句话:采取特殊的政策,加以扶持,是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快速发展的保障;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民族制宜,是少数民族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既要坚持民族特色,又要与时俱进,是少数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三、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一代又一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

一个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政策执行的一以贯之,是当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首要条件。这是我们在调研访谈过程中时时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事业的发展的确像条大河,如果中间断了流,或改变了河道是件非常可怕的事。因此,教育发展思路不能断。好在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一代代的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前任的教育发展思路,推动当地教育的不断前行。吉林、内蒙古等地区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榜样。内蒙古自治区负责民族教育的同志是这样总结的: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先后明确了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人才、牧区办学坚持“四结合、四为主”、少数民族教育实行“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与区内普通教育相协调,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合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完整的少数民族教育办学体系。截至2013年,内蒙古全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74.72%,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8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7.6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5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3.99%,义务教育巩固率为88.09%。①①内蒙古自治区在全面加强双语教育工作方面,也做了很多成功的探索。自治区成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学体系。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从开始到现在,坚持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与国家的发展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教育分“普及、提高和特色”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中,普及阶段的重心是解决“有学上”的问题;提高阶段的重心是解决“上好学”的问题,特色阶段的重心是解决学生的特色发展问题。就当前少数民族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而言,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现实水平与国家的发展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一是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离普及还有相当距离。特点是大面积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前教育尚未真正起步,农牧民子女接受规范学前教育的很少。从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上看,普及程度低,质量低,规模小,高质量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仍相当突出。二是作为国家强制教育的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由于普及时间晚,起点低,突击性强,加之部分地区初中阶段学生随家长到外打工的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致使小学阶段学生多、初中阶段学生少、年级越高学生越少的“金字塔”现象依然存在。三是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

五、教育投入仍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经费的保障是办好教育的重要基础。从全国来看,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是可以保证的,但属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地方财力有限,教育刚性需求又过大。在调研过程中许多省、自治区都反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政策落实不够和刚性需求缺口大及特殊需求多等三个方面。从政策落实力度不够上来讲,受地方财力不足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绝大部分县自身对教育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全靠上级投入,致使国家和省出台的许多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无法落实或落实不够。诸如地方配套资金、地方补偿学校建设资金等在少数民族地区都无法落实。由于教育投入政策落实力度不够,致使投入不足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从刚性需求方面讲,由于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办学水平及质量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国家教育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农牧民群众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致使办学条件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投入缺口越来越大,当前尤以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最为突出。还有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特殊需求等等。

六、双语教育发展与当地各族群众的期盼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大多数地区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必由之路,但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双语教育教学体制机制,使双语教学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益;二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遇到师资、经费、政策等不能得到保障时,采取了一种消极的办法,实施双语教学的面越来越小,让当地群众十分担忧;三是双语教育教材资源建设不足,现行教材远不能满足双语教学模式的需求,配套的教辅材料短缺,急需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四是双语教育教学研究不够;五是双语师资各地普遍存在结构性短缺严重,根本不能满足双语教育发展的需要;六是双语授课教师待遇偏低、队伍难以稳定,我们在内蒙和新疆等地调研时,都反映出了这个问题。新疆的部分教育管理人员反映,新疆学前双语教育“两教一保”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农村双语教师岗位待遇低,压力大,缺乏吸引力、流失率高,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南疆地区双语教学缺少语言环境。

七、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仍然无法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原动力,是教育各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这几年,我到过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对师资队伍进行过专题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特别是结构性缺编显得尤为突出。一是数量不足。由于双语教学、寄宿制等特殊因素,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缺编很严重。二是质量不高。虽然多数民族地区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均已达到全省或全自治区水平,但其表现出来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适应教学能力与省内、区内其他地区教师的差距较大,学历与实际教学能力之间存在明显反差,特别是对现代教育最前沿的新理念、新手段、新方法、新技术缺乏及时和必要的了解,知识更新速度慢。三是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严重。四是县域内教师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存在缺陷,城乡之间教师很难实现合理流动。

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不高

教育是立国之本,但教育是一项投入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有相应产出或效益作为支撑的社会事业,其社会认可度取决于自身的质量,进而体现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一是办学的总体效益与实际投入不成正比,结构性浪费比较突出。二是教育教学质量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由于教育基础差,普及程度低,教师教育理念和手段落后,加之信息闭塞,造成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低。

九、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很好的教育发展思路

我们从各省、市、自治区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来看,各地都制订并实施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而且很多地方在实施的过程中又进行了不断的调整,我们认为好多省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比较切合当地民族地区的实际,工作任务也非常明确,措施非常具体,深远而务实。下面我们介绍四川民族教育的发展思路。他们的发展思路是建设好“四个保障体系”。我觉得这四个保障体系的建设,就是深化民族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核心任务和根本着力点。我想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是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保障体系。按全省一元化标准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高位协调发展,构建起面向大众的公益的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学前阶段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步伐,到2020年建立起覆盖全域全民的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良好的终身学习条件环境。

二是健全公平教育保障体系。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要通过公共财政优先投入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实现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率先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免费教育,大幅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素质等措施,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公平教育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尽快缩小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全省教育的差距,让少数民族地区所有孩子都能在当地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

三是健全质量提升保障体系。质量是生命,是根本,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全省教育同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要加快推进质量,提升保障体系的建立。要加快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建设步伐,优化学校布局,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供硬件保障。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组织保障。加快现代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强化教育科研,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软件保障。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全面开展“我的中国梦”教育,强力提升育人水平,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牢固阵地。

四是健全特色化发展保障体系。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突出办学特色,健全寄宿制教育、双语教育、远程教育改革创新的保障体系。一是办好寄宿制学校。按照“校舍建设标准化、技术装备信息化、学校管理精细化、教师队伍优质化”的要求,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形成良好的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水平。二是全力推进双语教学。按照因地制宜,全面接轨的原则,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全面推进双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学校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规范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学校的管理,提升双语教师队伍素质,优化配置双语教师结构,强化双语教学教研手段,尽快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双语教育体系提供硬件和软件保障。三是加快建设远程教育体系。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大都地处偏远,信息不畅,少数民族地区师生很难了解外面的世界,切实抓好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优质教育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工作,并继续抓好小学植入式、初中录播式、高中直播式远程网络教学实施工作,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全域覆盖。

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亟需国家层面政策的支持

要办好少数民族教育,必须上下齐动员,国家、省级政府、地州级政府、县级政府缺哪一环都不行。实现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科学发展,尽快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既需要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努力奋斗,更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的战略定位和保障。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调研中,几乎在每个座谈会上都会有人提出,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突破。

一是建议国家加快推进少数民族教育立法进程。依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处于边疆地区,许多民族跨境而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国家政治问题。因而通过民族教育立法,从国家层面、从国家意志、从法律的高度,加快和保障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科学发展,对于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是我们中国的民族教育体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体制不改革发展很艰难。教育形势如何适应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探索,建议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治理,分期规划,分步实施,”要制定各种政策支持不同地区双语教学的不同模式,不能搞“一刀切”。

三是建议进一步健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调整民族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方式及标准,实行以标准班核拨,并采取措施使这一基准定额能够不断得以提高。各省自治区可实行民族中小学水、电、取暖费用由当地财政负担政策。

四是建议在教师政策制度上的倾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牧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工资分配制度上,建立特殊津贴制度,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制度,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动。在教师编制上,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适当扩大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包括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并根据寄宿制学校的特点,适度增加寄宿学校的管理教师和生活教师的编制。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明确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转岗分流,可做寄宿生的生活教师或管理教师等。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教师聘任制的新思路,确保优质教师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能够及时得到补充。建议国家对实施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小学教师实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所需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承担,保障在基层和边远落后地区工作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合法权益。

五是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支持力度。高中教育和学前阶段教育总体发展滞后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共性。近些年,国家虽然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教育计划”、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工程项目。但由于缺口大,发展任务重,这些工程资金量有限。建议国家启动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