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格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4:05

自信格言篇1

1、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

2、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麦修·阿诺德

3、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是要有自信心,必须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而且要不惜任何代价把这种能力发挥出来。——博宾斯卡

4、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余秋雨

5、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6、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7、价值产生信心,信心产生热忱,而热忱则征服世界。——华特·H·柯亭姆

8、自信是一根柱子,能撑起精神的广漠的天空,自信是一片阳光,能驱散迷失者眼前的阴影。

9、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10、信心是人的征服者;它战胜了人,又存在于人的心中。——马·法·塔伯

11、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高尔基

12、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13、在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威廉·奥斯勒爵士

14、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15、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16、自信和自负是有差别的,只是一字之差就是天壤之别。我特别希望我能够自信而不自负。——郭凡生

17、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

18、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苏格拉底

19、只有满怀自信的人,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认识自己的意志。——高尔基

20、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21、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行。——巴尔扎克

22、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

23、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自己不行,那你就没有勇气了。

24、实现明天的惟一障碍,是对今天的怀疑。

25、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仑

26、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才能与坚毅来达成它。——约翰·渥夫甘·冯·歌德

27、自信是英雄的本质。——爱默生

28、一年只穿一双破鞋子、一件破衣服也是世界上最自信、最骄傲的人!千万不要因为物质贫困而自卑!精神贫困最可怕!——李阳

29、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贝蒂

30、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31、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

32、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至于缩小了自己的成就。

33、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居里夫人

34、一个做主角的非有天才不可。可是天才在于自信,在于自己的力量。——高尔基

35、缺乏一种自信的精神,这往往导致一些本来是萌芽了的天才走向自我扼杀。——舒卓

36、幽默是表明工人对自己事业具有信心并且表明自己占着优势的标志。——恩格斯

37、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塞内加

38、一个人几乎可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查尔斯·史考伯

39、一个人缺少了自信,就容易对环境产生怀疑与戒备。

40、如果没有自信心的话,你永远也不会有快乐。——拉罗什夫科

41、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于丹

42、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但丁

4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44、有自信这是件好事,但过分绝对地自信则不成……过分地自信,则会有很大的失败在等待着。

45、自信是一个人的胆,有了这个胆,你就会所向披靡!

46、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47、诚实是雄辩能力的一部分;我们因自己热切诚恳,而使别人信服。——威廉·哈立特

48、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英国)达尔文

49、请一定要有自信。你就是一道风景,没必要在别人风景里面仰视。——柯少爷

50、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51、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辛克莱

52、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切只能靠自己。

53、忧伤回首看,优悉四处瞧,自信向上望。

54、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55、地位越高,自我评价就越高,自信心多强,()能力就有多强。我们总能表现出与环境的和谐平等。——赫兹里特

56、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

57、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史典》

58、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59、都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迫切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同。骨子里的不自信揣着浓浓的功利心,蒸腾出一碗腻歪歪的心灵毒药。——许嵩

60、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伊壁鸠鲁

61、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却是力量。——弗烈德利克·罗伯森

62、幸运是个伟大的老师,而不幸则更伟大。拥有会纵容思想,欠缺能却训练并强化思想。——威廉·哈立特

63、信念,你拿它没办法,但是没有它你什么也做不成。——撒姆尔·巴特勒

64、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华特·贝基霍

65、坚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里认准的东西也一定适合于他人这就是天才。——爱默生

66、想要使你自己够坚强与增加你的自信,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胆量去做那些你认为没有把握的事。——罗兰

67、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亚里士多德

68、承担重任首先需要自信。

69、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70、一个人敢于暴露自己的弱点,代表他自信、强大。——周正

71、成功的条件在于勇气和自信,而勇气和自信乃是由健全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而来。——科伦

72、具有博大胸襟的人,才有可能在心灵上潇洒;具有自信和实力的人,才有可能在外表上的潇洒。

73、自卑的人,总是在自卑里埋没的自己,记住,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

74、在真实的生命,每桩伟业都有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奥格斯特·冯史勒格

75、要是没有自信心,那实在糟糕!要是你不相信自己,或者怀疑自己,那是再糟也没有了。——契诃夫

76、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77、对那些有自信心而不介意于暂时成败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对怀着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对别人放手,而他仍然坚持;别人后退,而他仍然前冲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对每次跌倒,而立刻站起来;每次坠地,反会像皮球一样跳得更高的人,没有所谓失败!——雨果

自信格言篇2

2、遇到一个好男人是一个女人一生的幸福;遇到一个自信女人是一个男人坚实的后盾。

3、当爱情一点点侵占你的生命,请你,千万别忘记,留一点爱,给自己。

4、喜欢看时尚杂志,喜欢欣赏霓裳羽衣,喜欢审视各种各样的美女,在不断的审美过程中,我发现了:自信的女人,最美!

5、做一个励志的女人,只有成为特困生的时候才会躺在心爱男人的怀抱。

6、自信女人青春永驻,因为自信就像一个新生的生命,可以充盈生命力。

7、自然的女人就是,不会为了让人觉得矜持而故做矜持状;不会为了给别人淑女的感觉而东施效颦。

8、做一个自信的女人,拥有了自己的天地,才博得了天下人的青睐。

9、自信女人的美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她的容颜也许不像年轻女孩子能够掐出水来的柔嫩,但她举手投足、轻颦浅笑间渗透出来的美,好像初秋的微雨,慢慢浸透你的身心。

自信格言篇3

1.智能统计技术。在信息检索系统中,统计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信息的处理效率。新型人工智能统计技术将人工技能技术与Luhn所提供的自动抽词标引相结合,从而使系统能够理解特征词的含义,提升统计效率。

2.智能文本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文本分析技术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文本处理能力。基于这种技术,计算机能够通过上下文来识别文本所使用的语言,尤其是汉语文献的分析上,人工智能分析技术,能够调动大知识库中的信息,从词法、语法、语法等层面上分析文本,从而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性。

3.智能知识表示技术。知识表示技术是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关键技术,其主要的功能是将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编码成适合计算机使用的数据结构。当前主要的知识表示技术有以下几种:①语义网络表示技术。这种分类技术主要是利用节点和带标记的向图来描述事件及客体之间关系。这种技术一般适用于非常复杂的关系领域。②产生式规律表示法。产生式规律表示法,一般用以表示具有因果关系的知识。③框架式表示技术。框架式主要用以描述对象属性的数据结构。框架式表示技术将事物的各个方面以“槽”的形式(结构)表示,而每个“槽”又具有不同的侧面,每个侧面用若干个数值表示。常见的框架式结构有树形结构、拓扑结构,链式结构等。④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法。这种表示技术能够像框架式表示技术一样将对象进行分类式描述,并且根据一定的层次形式组织这些描述。因此,这种分类技术的结构化以及模块化程度很高。

4.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对自然的词法、句法、语义以及语用等方面的分析,从而实现对自然语言的正确理解。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技术:①智能句法分析技术。这种技术针对句子中的单词序列,制定相应的句法树,用以表示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从而实现对句子语法的理解。当前主要的句法分析有扩充转移网络语法、词汇功能语法、广义短语结构语法、功能合一语法、定子语法等。②智能语义分析。在句法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语义网,从而实现对句子语义的理解。

5.语料库技术。语料库是自然语言材料的集合,其主要包括自然语言的词法、句法、语义等语言材料。语料库本身不直接参与自然语言的处理,而是为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提供必要的语言素材。

二、图书馆智能检索系统的应用

智能语义网格信息检索系统是当前最为先进的信息检索系统,对于提升信息检索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智能语义网格信息检索系统所使用的是智能语义网格技术,其本身是一种高性能的信息共享技术,具有信息无缝自动化提供功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支持多机器的信息处理。采用智能语义网格技术,信息检索系统能够实现更为优越的人机互动功能。其不仅能够将现有的信息资源以及服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理解和可以处理的数据,并且能够将其转换成用户可以理解的自然语言,从而实现计算机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无缝转换。智能语义网格检索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信息检索技术所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信息规范及组织问题。传统信息检索工具在信息规范及组织问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从而导致信息集合与用户需求匹配率不高。而智能语义网格检索技术能够将各种无序的资源采用规范化的形式加以组织,从而使用户更为高效地获取信息。二是语义互联。传统信息检索系统不能够有效地识别用户所输入的自然语言。智能语义网格检索技术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然语言的精确分析,从而提升了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识别度,提升了检索的准确性。三是智能聚合。传统信息检索技术在信息聚合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聚合度不高,以及聚合时间过长,都不利于提升信息检索质量。而智能语义网格检索技术则能够充分调动资源间的互操作,使各种资源能根据用户需求被整合在一起。

智能语义网格检索系统是一种以资源为核心的检索系统,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整合分布式异构网络中的资源。智能语义网格检索系统不仅具备强有力的资源集成,而且具备超强的计算能力。智能语义网格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具体如下:①分布式资源层。智能语义网格检索系统中的资源层是建立在分布式异构网格基础之上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不增加硬件设施的情况下,扩大的资源量,从而更有利于满足用户的需求。②网格服务层。智能语义网格检索系统中的网格服务层主要负责信息的整合、管理、调度和计算。具体而言,网格服务层主要负责采集节点中的各种信息资源,并且对元数据进行采集和描述。采集完毕后,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整合,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这些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检索服务器之中。语义网格检索系统的索引器则负责对元数据的索引管理,检索节点则负责为用户提供检索借口。具体步骤是,先将用户请求发送到服务器节点,执行检索操作,后将检索结果反馈给用户。③语义服务层。语义服务层是语义网格检索系统的核心组件,该层主要负责本体知识以及元数据的描述,并且将这些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结构。语义服务层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例如数据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分配、数据调度等。语义服务层支持网络数据的快速传输,以及数据的描述、存储、接收以及共享。此外,语义服务层可以将各种元素数据方案组建成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并且根据数据元素的不同属性建立不同的数据编码体系,从而使其成为一个高度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知识地图。④知识服务层。知识服务层主要负责知识管理,其主要的技术包括数据挖掘与文本挖掘。知识服务层实现了知识服务与网格应用的无缝对接,从而为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服务。通过知识服务层,用户可以直接查询信息检索系统的模型本体,并且利用元数据及语义视图完成语义表达形式的解析,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信息资源。

自信格言篇4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

网络语言传播的特殊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造成了一些特殊的道德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网络语言伦理来对之予以制约。所谓网络语言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言语表达、语言交流中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语言主体之间的道德关系。网络语言伦理的要求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本文即为对于这些原则与规范的初步探讨。

一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原则

网络语言伦理的道德原则是网络语言伦理道德体系的总纲和精髓,也是网络语言伦理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网络语言伦理的本质特征。就网络语言的使用而言,人们应当掌握的基本道德原则主要包括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无伤正当利益原则等三个方面。

1、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的主体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公民,网上言论自由是公民网络交流的前提,也是网民践行网络语言伦理的基础。因此,网上言论自由权利是每一位网民所享有的正当权利,禁锢网络言论自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更是非法的。

网络社会较之传统社会而言,拥有更为明显的自由品格,随着基于网络社会“第四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自由有了可以广泛实现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时代,以往那种十分严格地对于信息传播的管理似乎难以实施,网民可以匿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自以为有价值的事实,而且网络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往往是相对的,二者可以即时换位。互联网提供的这个互动平台,使得网络语言的传播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使得网民极为充分地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言论自由不等于侵权自由,网络审查制度的不足容易让人们产生网络言论绝对自由的误解。博登海默曾经说过:“如果对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具体而言,网上言论自由原则至少应设定以下边界:

首先,网上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信口雌黄,言而无信,毫无道义的约束,不能对抗国家、破坏政策、搅乱社会,也不能因为自己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而剥夺他人使用这种自由的权利。

其次,网上言论自由的原则不是至高无上和绝对的,必须受到比它更高的社会准则的约束,受到相关法律的规范。

2、尊重他人人格原则

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是指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不容任何人污辱和裹读,而不论职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美丑、健康与否,不论人种优劣及其文明发达程度。在网络交流中,有的网民弃他人人格尊严于不顾,对发表言论者或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任意诽谤、造谣中伤,有意识地进行狭隘地域攻击,变相讽刺、戏弄他人;擅自公开他人隐私的;利用他人名义,公然散布虚假信息,将他人作为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手段或替罪羊;对管理员无缘无故进行言论攻击,模仿管理员用户名,假冒管理员或破坏管理员形象。这些现象,都是对他人人格的粗暴践踏。网络社区如同现实社会一样,健康、和谐的环境需要每一位参与者以真诚和关爱共同营造,网友应该象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其它网友的人格尊严,不能一语不和便“拳脚相向”,更不能图一时口快,就对其他人无端攻击。在转发他人的观点或文章时,尤其是涉及第三方个人声誉的文章,应当进行充分考证,不能充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糊涂”。

3、无伤正当利益原则

自信格言篇5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

网络语言传播的特殊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造成了一些特殊的道德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网络语言伦理来对之予以制约。所谓网络语言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言语表达、语言交流中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语言主体之间的道德关系。网络语言伦理的要求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本文即为对于这些原则与规范的初步探讨。

一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原则

网络语言伦理的道德原则是网络语言伦理道德体系的总纲和精髓,也是网络语言伦理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网络语言伦理的本质特征。就网络语言的使用而言,人们应当掌握的基本道德原则主要包括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无伤正当利益原则等三个方面。

1、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的主体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公民,网上言论自由是公民网络交流的前提,也是网民践行网络语言伦理的基础。因此,网上言论自由权利是每一位网民所享有的正当权利,禁锢网络言论自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更是非法的。

网络社会较之传统社会而言,拥有更为明显的自由品格,随着基于网络社会“第四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自由有了可以广泛实现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时代,以往那种十分严格地对于信息传播的管理似乎难以实施,网民可以匿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自以为有价值的事实,而且网络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往往是相对的,二者可以即时换位。互联网提供的这个互动平台,使得网络语言的传播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使得网民极为充分地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言论自由不等于侵权自由,网络审查制度的不足容易让人们产生网络言论绝对自由的误解。博登海默曾经说过:“如果对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具体而言,网上言论自由原则至少应设定以下边界:

首先,网上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信口雌黄,言而无信,毫无道义的约束,不能对抗国家、破坏政策、搅乱社会,也不能因为自己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而剥夺他人使用这种自由的权利。

其次,网上言论自由的原则不是至高无上和绝对的,必须受到比它更高的社会准则的约束,受到相关法律的规范。

2、尊重他人人格原则

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是指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不容任何人污辱和裹读,而不论职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美丑、健康与否,不论人种优劣及其文明发达程度。在网络交流中,有的网民弃他人人格尊严于不顾,对发表言论者或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任意诽谤、造谣中伤,有意识地进行狭隘地域攻击,变相讽刺、戏弄他人;擅自公开他人隐私的;利用他人名义,公然散布虚假信息,将他人作为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手段或替罪羊;对管理员无缘无故进行言论攻击,模仿管理员用户名,假冒管理员或破坏管理员形象。这些现象,都是对他人人格的粗暴践踏。网络社区如同现实社会一样,健康、和谐的环境需要每一位参与者以真诚和关爱共同营造,网友应该象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其它网友的人格尊严,不能一语不和便“拳脚相向”,更不能图一时口快,就对其他人无端攻击。在转发他人的观点或文章时,尤其是涉及第三方个人声誉的文章,应当进行充分考证,不能充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糊涂”。

3、无伤正当利益原则

无伤正当利益原则是指网络语言交际应建立在充分保障正当利益的前提上,不能伤害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共同利益。他人利益通常是指他人的合法权益,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信用、隐私等权益。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则包括社会经济秩序、政治安定、道德风尚等因素在内。有的网民的网上表达动机不良、有意误导、情感虚伪、弄虚作假;有的盗用他人网名,无端谩骂他人,污言秽语,弃他人利益于不顾。一些网民道德水平低下,使用一些含有狠裹、淫秽、色情、暴力信息的网络语言,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也给青少年网民的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有些网民在一些论坛上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言论和资料,损害国家利益;有意挑起种族或宗教社群、地域之间的不满情绪或纠纷,公然挑衅网络社会的公共秩序。毫无疑问,这样的网络语言行为,其道德价值负面性质十分明显,有损社会的共同利益。

如果网民试图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或共同利益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那么他这种利益的满足就在根本上具备

[1] [2] [3] 

了不道德性,是应当受到道德谴责的。因此,无伤他人利益,并坚决维护共同利益,是每个网民的道德责任。

二可操作的网络语言伦理规范

、话语权利平等

话语权利平等是指网上交流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交流中表现出语话特权,使用的网络语言中不应该带有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语气,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思表示。平等是网络的灵魂,网民在网上的身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选择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因此交流的时候应当是对等的。

在网上尤其是在一些论坛上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名网友在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后,支持者众多,但一旦有不同意见,持不同见解的网友可能会受到其他一些网友的集体攻击,即使这种不同见解是建立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但仍然会被视为“异类”和“非主流”,被湮没在其它网友的口水中。事实上,这名网友被剥夺了平等的话语权,被迫屈服于由于其它网友人多势众而形成的话语霸权之下。

话语权利平等规范集中体现了网上言论自由原则与尊重他人人格原则的要求,是这两条原则针对网络语言实践活动时的具体化。作为工具形态的互联网,它能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不仅都拥有网上言论的自由,同时也拥有不可侵犯的人格尊严。

、语言内容健康

语言内容健康是指网络语言交流时,其交流内容应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方向,符合社会的正当共同利益,要有助于至少是不阻滞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应当包含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内容或这些内容的影射与暗示。

网上不良内容的泛滥一直是网络环境中的一大问题,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色情已经从遮遮掩掩发展到明目张胆的地步。我们只要看看tom的“情趣笑话”、搜狐的“魔法宝贝”、网易的“非常男女”、新浪“飞常男女”等栏目,其中许多内容已完全属于网络色情范畴。而在一些聊天室与论坛中,涉及色情、暴力的网名比比皆是,涉及到色情、暴力的网络语言内容司空见惯。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确有必要将“语言内容健康”作为网络语言沟通中的重要规范。

语言内容健康规范直接体现了无伤正当利益原则,也是该原则在网络语言实践环节的进一步展开,尤其对一些网络广告活动、网络文学、网络聊天室以及BBS论坛而言有着直接的道德评价作用。如果使用的网络语言内容不健康,格调低下,必然会给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以及网络语言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最终也必然伤害广大网民的利益。

,意思表达真诚

意思表达真诚要求网友以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为所要表达的信息提供正确合理的语言形式,动机与情感真实,不虚伪,不传播未经考证的虚假信息,不欺诈他人,不能有意或无意使交际对象产生误解。

意思表达真诚规范是调节网络人际关系、促进网上合作的重要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网际交往日趋频繁,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迫切需要真诚的表达式。同时,真诚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网络语言交际秩序的必要条件,是保持网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关涉到正义、公平、善恶、义利等多个道德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表达真诚尤其是语言真诚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相对的、辩证的,是受其他道德条件统辖的。如果无视国家、民族以及社会大众的利益,一味地讲究表达真诚,则是不可取的,行不通的。比如,在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或商业机密时一般就不能追求绝对的表达真诚。这是同我们其它几条规范如不传商业机密、维护国家安全等相辅相成的。

意思表达真诚是根据尊重他人人格与无伤正当利益原则并结合具体的网络语言实践而拟定的,意思表达真诚的前提就是必须要尊重他人人格并且不伤害他人正当利益。

 、网络评论公正

   网络评论是网友比较常见的网络语言行为,是网友表达自己见解与看法的主要途径,其存在形式是网友在论坛或是网络公共场所中的以文字形式存在的发帖。这种评论应当是网友基于事实依据,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客观、公正地表达的独立见解,网友在评论时应当要充分考虑到其言行对评论对象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网评”成“妄评”,那么,网络评论本身就会渐变成垃圾,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自信格言篇6

一、网络财务报告现有技术HtmL的局限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aSC)(注:iaSC自2001年4起对外称iaSB(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对欧洲、亚太地区、北美和南美22个国家共660家上市公司的网络财务报告的调查研究表明,660家公司中有410家(占62%)在其网站上披露财务信息,而410家公司中有327家利用HtmL技术。可见,目前网络财务报告的技术主要是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是web信息系统利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portprot-ocol,Http)交换信息所使用的一种标记语言,这种语言为网页上的内容提供标记,指引浏览器如何列示页面信息。超文本原文件中各种元素,如标题、文头、段开始、段内容、段结束、链接以及各种符号都用对应的标记表示。客户机依赖浏览器解释HtmL语言,向信息最终用户传递信息。Html属于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organization,iSo)制定的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tandardGeneralizedmarkupLangua-ge,SGmL)的一个子集。SGmL是一种通用的文档结构描述标记语言,具有极好的扩展性,在数据分类和索引中非常有用,但是比较复杂;而HtmL具有简单易学、灵活通用的特性,使人们、检索、交流信息变得非常简单。然而,随着web资源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以及信息用户需求的个性化,HtmL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

HtmL作为一种简单的表示性语言,只能规定网页上的内容如何显示而无法表达数据内容。例如,HtmL可以定义网络财务报告的外观显示格式,包括尺寸、形状和颜色,却不能描述诸如价格、利润的特性。另一方面,HtmL可扩展性差,用户不能根据其需求自定义标记。

诚然,网络财务报告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资源,然而,在现有技术HtmL的环境下,信息使用者还不能轻易、快速地查找某公司的财务报告及其明细信息。

二、XBRL的技术基础:XmL

假设要收集财富500家大公司的研究和开发(R&D)数据,有两种方法可选择:向每个公司的秘书索取有关数据或者访问每个公司的网站,但要获取这些数据需消耗数小时,甚至数天。设想若能使用一个特别设计的财务报告浏览器并键入“寻找财富500家大公司的R&D”,然后这些数据就能自动导人电子表格以供进一步分析。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随着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工具的开发与运用,这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XmL是HtmL的下一代标记语言,它对人类提供、使用与交换数据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XmL是一种自我描述的、可扩展的、标准化的交换数据方法,也是SGmL的一个简化子集。XmL结合了SGmL的丰富功能与HtmL的易用性:克服了SGmL过于复杂、开发成本高,不适合网络日常应用的缺陷;同时又较好地解决了HtmL无法表达数据内容的问题,它不仅象HtmL一样告知浏览器如何显示文件与图形,并且还能提供数据之间关系的能力。而且,XmL是可扩展的,所开发的新标记能从页面上直接检索相关信息并传送给其他应用软件或者将它保存在数据库中;另外,XmL还支持多语言,利用XmL标记的文件可以很容易地转换成其他各种语言。

XmL文件可以用简明语言标记特殊信息,附在信息后的标记使得文件比较大,一个XmL文件是一个正常文件的10到20倍。但关键是它能使各方快速、简便地交换信息,并可以转换成不同格式的文件。因此,尽管或许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全部用XmL格式储存信息,但对于那些特定信息使用者来说,XmL格式的文档意味着几乎在鼠标点击之间,及时、相关、准确的信息就可获得。XmL格式尤其适用于互联网基础数据,因为那些信息能被独立使用或者下载到其他应用程序中加以再利用。对于企业尤其是对会计师而言,Xml格式将创造一种全球的、数字的商业语言,使全球财务机构自动交换和可靠地汇总多语言、多种公认会计原则(Caap)编制的财务信息。

三、XBRL的开发历程

XBRL以前称为可扩展财务报告语言(eXtensibleFinancialReportin-gmarkupLanguage,XFRmL),是一种可免费获取的用于财务报告的电子语言。它是XmL语言关于企业报告的一个子集,为财务机构准备、公布各种格式的财务报表、可靠地抽取及自动交换公开发行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其他信息提供标准化方法。XBRL不久将成为所有企业报告的通用国际商业语言,向银行或股东财务报告、向证券监管机构呈送法定文档或者把企业信息上传到企业的网站都将运用同一种XBRL语言。

开发XBRL的理念源于美国的一名注册会计师。1998年4月,华盛顿Kni-ghtVale&Cregory会计师事务所的CharlesHoffman对用于电子财务信息的技术开展了调查研究。他认为XmL还不能完全符合企业报告的特殊需求,XmL的电脑指令表必须扩展到包括更明确的企业报告描述,不仅能识别每一个数据,而且还能告诉计算机应该如何处理、如何与其他标记的信息连接、应该在哪里连接这些数据以及与企业报告相连的数据的构成要素。

1998年7月,Hoffman向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高级技术工作组的主席wayneHarding报告了XmL格式财务报告的潜力。wayneHarding又向aiCpa委员会呈送“产品计划书”,建议aiCpa制定运用XmL财务报告的标准。aiCpa决定支助该项目,以开发XmL格式财务报表的标准语言,当时称为XFRmL。1999年7月,aiCpa成立了一个由microsoft、iBm、Reuters、eDaGaonline、Sage、Sap、Hyperion、morganStanleyDeanwitter、iaSC、iCaew以及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代表组成的XBRL工作组。1999年8月,又有12家公司加盟此项目的开发。目前,工作组已完成XBRL模式(Schema),用以定义标记以及描述数据如何相互联系。美国版本在2000年7月正式实施,而国际以及UK版本将在不久后相继实施。XBRL模式将用于各行各业,如果一个企业具有特殊要求,可以通过添加新要素,删除一些亦或是修改现有的版本以调整Schema。同时,澳大利亚、加拿大、英格兰、德国、台湾、威尔士以及iaSC都积极投入XBRL项目的建设之中。XBRL正逐渐渗透到全球的企业、团体,XBRL的开发将改变企业交流的方式以及业务的经营模式。然而,许多用户需要定制符合其特定需求的模式,因此,XBRL的工作永远不可能真正完成。

四、XBRL的优点

XBRL能自动、清晰地转换信息使用者选择的包括数字和文字的所有企业信息,当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网页或把数据导入电子表格运用程序以便计算和分析时,应用软件能识别每一个数据。而且,XBRL数据一经创建及首次格式化,无须第二次键入或重新格式化为任何特殊的列报形式,这大大降低了处理、计算和格式化财务信息的成本。同时,在许多情况下,绝大多数会计与财务报告软件都会安装XBRL,即使没有XBRL程序,也可以添加到软件中。XBRL通过提供准确、可靠、相关的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及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作决策,从而符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具体而言,XBRL的优势如下:

1.快速、精确地搜索信息。XBRL格式文件的所有数据都有相对应的标记,并且相关的信息互相连接。比如说,固定资产与资产负债表及折旧相连,这使搜索特殊信息的工作已完成多半。例如,信息用户要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通用汽车公司(Cm)的固定资产信息,以往即使运用最好的搜索工具,也得耗费较长时间;而运用XBRL标记的数据,因固定资产与资产负债表及折旧存在特定的关系,搜索工具能立刻指向用户所需的特定目标数据。而且,如果用户需要收集多个公司的固定资产数据以比较公司的经营情况,用户只需对搜索工具加以调整就可以寻找多个公司的数据,并将有关的信息轻易导入电子表格以便进一步分析。

2.无须多次键入数据。在大多数情况下,财务数据只需键人一次,降低了输入错误的风险。而且,XBRL对不同用途的财务报告无须进行多次格式化,如打印的财务报表,公司网站所需的HtmL文档,原始的XmL文档,或诸如信用报告与贷款文件等其他特殊报告格式。因此XBRL文档降低了公司编制与财务报告的成本,还降低了重新键入错误的风险,而且还提高了投资者或分析师获得信息的容易程度。

3.向下考察(Drill-Down)特征:XBRL标记的财务报告通过适当运用提问搜索工具,信息使用者可以自顶向下考察数据源及至相关的支持这些数据的权威性文献。

4.遵照会计准则。目前,XBRL是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Caap)编排的,公司无须披露超出现有会计准则要求正常披露的任何附加信息,或者说,XBRL格式无须改变现存的会计准则。

五、XBRL的运作

XBRL是一个添加标记的计算机程序,用计算机处理的每则信息都有一个可识别的代码或标记相对应。但是因这些标记与其他用于定义计算机视觉特征的格式标记一起内嵌在信息中,当屏幕上显示或打印输出企业数据时,用户却看不见这些标记。

根据XBRL格式,一整套财务报表的每个要素、经营与财务评论、管理讨论与分析以及公司愿意公布的其他信息,将运用一种简明语言标记进行编码。XBRL文档内容的语法格式是〈标签〉文档内容〈/标签〉,由起始标签、元素内容和结束标签组成。例如,销售收入5,465用〈销售收入turnover〉5,465〈/销售收入turnover〉表示。这些标记既能运用于文本文件,也可以用于数字,因此针对销售收入的会计政策可能显示如下:〈会计政策〉〈销售收入〉当货物发送给顾客时确认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会计政策〉,这种通用的标记使公司以一致的方式编制、交换以及分析公司信息,并在各种应用软件程序中自动交换和抽取信息。XBRL能使许多要素之间相互对应。例如,销售收入术语英国用"turnover",美国用"Sales",而XBRL将两者等同起来。另外,“现金与市场证券”(cashandmarketableSecurities)与“现金与短期投资”(Cashandshortterminvestment)都包括基本成份现金,XBRL格式可对现金加以标记以便根据需求抽取。因此,假如仅仅需要“现金”的数量,则只检索现金项目,而若需“现金和短期投资”的数量,则可选择组合。

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计软件将自动嵌入这些标记,即使会计软件缺乏XBRL特性,也可运用一个免费的添加程序或定制的标记工具软件添加这些标记。这些标记不因数据移动或更改而消失,无论浏览器或应用软件怎样格式化或重新安排这些信息,这些标记仍粘附在数据后。典型的标记包括财务标记,例如资产、流动资产和应收账款;还包括公司名称、注册地、部门、年份等信息。

XBRL程序是完全可定制(customizable)的,或者说是可扩展的(eXtensible)。如果XBRL程序没有包括符合企业需求的标记,企业可以开发特殊标记并添加到程序中。XBRL最终将为具有特殊性的不同领域及不同行业设计出不同版本,但所有版本都基于同样的XmL框架。但是,成功利用XBRL有三个必要条件:制定一套适用于所有公司的说明书;有一套符合说明书的应用程序,用以编制Xml标记的财务报表;有一套可以移交信息给特殊及各种格式的样式单(StyleSheet)。

综上所述,XBRL的开发可以高效地编制各种格式的财务报表;并从各种格式的财务报表中快速、可靠地抽取特殊的财务信息,这是存取网络财务报告的一大创新,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中小企业都将受益非浅。在XBRL环境下,跨国集团只需输入一种格式的基本财务数据,通过点击按纽就能马上产生另一种格式的财务报表。例如,iBm公司的德国和日本股东通过点击鼠标,iBm最近的年报和账目就分别以德国和日本的格式呈现出来,这大大减轻了iBm公司编制多套报表的繁重任务。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因其必须提供几种版本的财务报表也将受益非浅。我们认为,XBRL最终将成为全球统一的企业报告语言。

需要强调的是,XBRL并不意味着其自身能对公众释放信息,而是确保相关主体能够读取确已存在的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发XBRL不是建立新的准则而是通过运用数字化企业语言增加强现有准则的价值。

【参考文献】

自信格言篇7

关键词:学习风格教学策略英语教学

学生们以不同的方式学习----或注重听觉反应或偏好视觉印象,或思考或实践,或逻辑推理或直接思考,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或讲授,或演示讨论,或偏重规则,或侧重实例,或强调记忆,或注重理解,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多少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课前准备,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所运用的学习方法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协调。

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可能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出现严重错位而带来不良后果。学生会因此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弃。

1.学习风格的定义

Keefe将学习风格定义为:独特的认知,情感,及心里行为,是学习者在如何观察、交流及对学习环境的反应中的一个比较稳定的因素,在反映学习者行为内在原因中一直起作用。Reid将学习风格定义为学习者所采用的吸收、处理和储存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技能的方式,这种技能是自然的和习惯的,不会因为教学方法或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2.学习风格的要素

美国学者把学习风格的要素划分为认知风格、情感风格和生理风格等三大类。我国学者则从人具有的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征出发,把学习风格划分为生理要素、心理要素和社会性要素。

3.学习风格的分类

3.1场独立(fieldindependence/Fi)与场依存(fielddependence/FD)

场独立型的人倾向于独立于周围环境,不善于获取社会信息。在课堂学习中有一定的优势,擅长理论性强的和抽象的学习任务,能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组织分析能力强,在语言学习达到高阶段,要求学习者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时,场独立型学习者处于优势地位。

场依存型的人喜欢与别人靠得较近,往往坦率谈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会寻找更的机会获得较多的语言输入,因此场依存能促进自然环境中的外语学习。但是场依存型学习者分析能力不强,依赖性较强,因而不大可能指导自己的学习。在语言学习的初期和中期,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成绩优于场独立型的学习者。

3.2分析型和综合型(analytic/Holistic)

peters(1997)认为有些学者属于分析型的(analytic)(即单词学习者,并通过一种可以识别的习得阶段次序不断提高;有些属于综合型的(gestalt),(即句子学习者,从完整的句子开始学习.)

4.语言学习者的分类

4.1感性学习者与直觉学习者

贾恩(Jung,1971)在他的心理分类理论中介绍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感性和直觉。感性者比直觉者更倾向于使用记忆作为学习策略,更循规蹈矩;直觉者则喜欢变化,厌倦重复,比感性者更容易接受新的概念和非常规事物.感性者仔细但也许迟钝,知觉者敏慧但也许细心.

外语基础语言教学包括大量的反复操练和对词汇语法的记忆,因而更适合感性者学习.当这种练习过多而又无间断时,直觉者会感到厌倦,他们的成绩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另外直觉性强的教师往往很快就过完基础词汇和基本语法规则,而着手讲解“更有趣的东西”-----复杂的语法结构,翻译的细微差别,语言学概念及文化思考。直觉型学生也许欢迎这些课题,然而过分强调这些规则会导致学生语言基础不扎实,尤其感性学习者会掉队。有效的教学应面对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具体某种学习风格的学生,以与学生学习风格格格不入的教学方法去教学,很难使学生有效地学习.

4.2直观学习者与言语学习者

直观学习者喜欢直观呈现的信息,言语学习者喜欢口头和书面的文字解释。大多数人从直观形象获得并存留的信息要多于从文字和口语中获得的(Dale1969)。但是大部分语言教学则是通过言语表达来完成的:课堂讲授,教材,板书,语言实验室听音。以不同的方式输入相同的信息必然会取得加强记忆的效果,这里对语言教师的挑战是如何利用非言语环境的视觉材料来组织课堂讲授,如展示图片或利用影视、表演达到教学目的。

4.3主动学习者与思考学习者

主动学习者在具体行动时学得更好,而思考学习者则在有机思考时学得更好。在课堂上学生获得的参与和思考的机会越多,学习新知识的效果就越好,储存的时间也越长(Kolb,1984;mcCarthy,1987)。如果语言课堂把学生置入被动地位,只让其听讲,做笔记,既无助于提高主动者,也无助于提高思考者的学习。语言课堂应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主动学习体验,如会话、表演和竞赛等,以及思考体验,如写作,提问等练习。

4.4系列学习者与整体学习者

据利佛尔(Leaver,1986)的研究,左脑思维者(系列)更容易掌握语法结构,更擅长进行对比分析;而右脑思维者(整体)则对语言的语调和韵律学得更好。系列学习者多采用分析句子成分的策略,特别适应强调语法分析的严谨的教学方法,整体者更乐意采用全观策略,如猜测单词的意义,寻求中心思想,对语言学习系列者不喜欢的相对组织松散的教学方法比较感兴趣。

4.5归纳学习者与演绎学习者

就外语而言,归纳与演绎的区别与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区别类似。习得一种语言指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学会使用,具有该语言交际的能力而不一定能够与其规则相联系,人们吸收大量的语言信息,但不一定能全部掌握。然而人们每天理解储存及运用这些信息的能力都在提高,在这一进程中,人们增强了变换策略、推测新语言的系统、构思并检验其规则及决定其取舍的能力。这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语言习得进程就是归纳过程,而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识的过程,包括了对句法、语义规则的正规讲授和这些规则的特殊运用,并提供正确的反馈来强化正确的用法,纠正错误的用法。这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进程既为演绎过程。

掌握一门语言,既包括习得---归纳过程,要求流利地说;也包括学习----演绎过程,要求符合语法规则地写。正如归纳和演绎是科研方法基本而平等的组成部分一样,这两个过程互补而不矛盾,那么教授外语的理想课堂环境就应该是激发归纳和演绎即习得与学习的过程。

5.四种英语教学策略的略述

5.1视—听—动教学策略

自信格言篇8

一、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意义

高校是实施诚信教育的主要场所,而且涉及千家万户。学校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应把诚信教育变成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中。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乃至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其身正,不令而行。学校开展诚信教育,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必须首先要有诚信的德行。他们的榜样和示范是引领大学生走进诚信道德大厦的路标。他们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论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还是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都应当忠于职守,热爱本职,认真负责,老老实实,决不能敷衍失职,虚华浮夸,弄虚作假,得过且过。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魅力是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大学生,才能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因为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主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每一个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决不能为了追逐名利而弄虚作假,而应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大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召大学生,以诚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启迪大学生,通过潜移默化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培养一批又具有诚信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以身作则,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身教重于言传,身教高于言传。

大学生在高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懂得怎样做人,提高自身素质。《论语·子路》中强调,言必行,行必果,即讲话一定要有信用、不食言,行动一定要善始善终、践行诺言。许多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是另外一种状况。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加强诚信教育,首先是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学校教育在努力增长他们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讲诚信是人的一种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成就一番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有了诚信,就能科学地对待自己和一切客观事物,成为一切力量之所在,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全与升华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总是把诚信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与评价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缺乏应有的诚信品德,不讲信誉,也就意味着背离了做人的道德标准,也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人生价值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学校教育更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品德的教育,使他们懂得怎样做人,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诚信是大学生成人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第三是有利于满足大学生讲求个人信用的需要。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例如大学生向银行贷款是为了完成学业的需要,是保证学习生活的需要。道德需要是建筑在高度自觉的、完全自律的、依靠内心信念来满足的一种需要,也是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认真履行合同的义务和责任来体现的一种需要,这正是我们在大学生中值得提倡的一种信用的需要。

二、深刻领会诚信教育要求

首先,各级领导于部要讲诚信,要做出表率,做事要做实,不要务虚名。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一言一行与社会诚信紧密相连,一定要提高素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落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师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勤政为民,多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办得人心的事,为师生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要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讲诚信,关键要在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考核等环节上,把诚信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从制度上保证真正能发现和使用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政绩突出而不事张扬的人,认识和淘汰那些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人,真正做到绝不能让投机取巧、夸夸其谈的人如愿以偿,也绝不能让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人吃亏。

自信格言篇9

传统的侵权行为法以加害行为为中心,几乎没有将致害信息纳入考虑的范畴。在人们看来,言与行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行为可能侵害他人的权利,而言论失实,至多只是改变了受众的知识结构,不大可能侵犯他人现实的权利。这大概就是有侵权行为法而没有侵权信息法的原因。然而许多案例表明,信息缺陷同样可能导致使用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如英国着名的“课本事故”和“航海水文地理学家案”。前者由于一本化学教科书中将两种化学元素之间的比例标印错误,使学生在操作实验时引发了严重的爆炸事故;后者由于水文地理学家在一幅地图上漏标了一个暗礁,致使轮船触礁沉没{1}。可见,信息产品责任是不容回避的课题。

日本学者北川善太郎先生在《关于最近之未来的法律模型》一文中曾预言,无论是有体物产品还是信息产品,今后的发展趋势要求构筑一个将有体物产品责任和信息产品责任结合在一起的法律模型{2}。事实上,国外一系列信息产品致害案件的判决往往以产品责任为范本。如德国联邦法院第六民事庭1970年曾以出版物是产品为由,判决出版商就其错误致他人损害负赔偿责任。在判决别强调,出版物已经被交付市场并被交易,买受人买后便加以使用,自应与一般产品无异;原作者、出版商及译者负有产品制造人的社会安全义务,应当承担严格责任{3}。然而,各国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似乎都仅限于有体物中的动产,不包括无形的信息。这使得这样的判决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北川先生预言的将有体物产品责任和信息产品责任结合在一起的法律模型的时机是否也已经随之到来?抑或是构造一个有别于有体物产品责任的信息产品责任?带着这样的疑问,本文对信息产品责任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二、有形与无形:产品责任中的产品

在传统上,产品责任立法一般规定产品以有体物为限。1985年通过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产品责任指令》第2条明确地把“产品”定义为动产,指“包括组装到另一动产或组装到不动产中的动产,但初级农产品和狩猎产品除外。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的产品,但经过加工的产品除外。产品包括电力。”英国、德国与其规定一致。1973年《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又称《海牙公约》),对“产品”的界定虽然不以动产为限,但仍以有形物为限。其第2条指出:“产品是一切有经济价值的,能够提供使用和消费的物品,包括天然产品和工业产品,而不论是未加工还是加工的,是动产还是不动产。”而1994年日本通过的《日本制造物责任指令》则规定其所适用的产品是动产,第6条规定:“本法所称制造物,是指经制造或加工的动产。”

美国产品责任立法对“产品”的范围规定得比较宽泛。1997年美国颁布的《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第102条C款规定:“产品是指具有真正价值的、为进入市场流通而生产的、能够作为组装整件或者作为部件、零件交付的物品。但人体组织、器官、血液组成成分除外。”但早期美国产品责任的司法实践严格要求必须为有体物。如在“CardozoV.true”一案,原告根据菜谱所描述的方法制作芋头,导致食物中毒,法院区分了作为有体物的烹饪书和作为无体物的烹饪书中包含的思想,认为只有作为有体物的烹饪书构成所谓的产品,而思想并不构成产品。[1]

单纯从物理形态上看,信息产品与有体物产品性质殊异。信息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本体论层次上的信息,这个层次上的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显示;二是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这个层次上的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等{4}。世界是可知的,感知的途径是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客体并不能直接进入主体的感知系统,需要借助于信息这一中介。当我们认识到这是馒头、那是米饭的时候,并不是馒头和米饭本身进入了我们的感知系统,而是关于馒头和米饭的信息进入了我们的认识器官。信息本身很难说是属于精神范畴还是物质范畴,而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的媒介。信息具有精神属性,是无形的、可感知但不可触摸的;信息可以借助物质载体而表现,却又是独立于物质载体的存在,物质载体的灭失并不会导致信息本身的当然灭失。

但仅仅是物理形态的差别就导致法律地位的不同,这一点似乎缺乏充分根据。综观各国产品责任立法的理由,并不涉及产品的形态问题,而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分散损失。显然,生产者、销售者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将损失分散给社会大众,相比消费者处于更有利的分散损失的位置。(2)保护消费者。当代经济是消费型经济,要靠消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由此,消费者保护是立法的一大目标。(3)预防损失。由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产品责任能敦促他们改进技术,生产更安全的产品,防止损害的发生{5}。

以上几点都不涉及产品的物质形态,而是着眼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来作政策考量的,价值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这几点出发,除了信息产品中的作者和有体物产品中的生产者的地位无法类比之外,信息产品基本具备适用有体物产品责任的理论基础。与信息服务不同,信息产品是大批量生产、大规模销售的产品,这为出版者、发行者分散损失提供了可能。相比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他们更有能力防范风险。而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没有理由忽视这一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由是观之,产品责任中的产品,其本质特征并不在于它的有形,而在于大批量生产、大规模销售带来的社会效应。

从各国产品责任立法及实践情况来看,其适用的产品似乎有向无形产品扩张的趋势。例如,欧共体、英国、德国的产品责任法明确规定产品包括电。美国产品责任立法中没有明确产品包括电,司法实践最初也否定电属于产品,但1974年的“RansomV.wisconsinelec.powerCo.”一案改变了这一状况。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基于“极其有利于消费者的公共政策的考虑”,认为电属于产品{6}。对于书籍等出版物,德、日、英、法

均有相关判例承认其为产品。对于计算机软件等电子产品,美国法官普赫斯主张将计算机软件分为普通软件和专用软件,对于适合许多用户使用的普通软件,由于其被大量生产和销售,生产者处于控制风险的较好地位和具有分摊产品事故费用的较强能力,应视其为产品;而对于用户特别要求制作的专用软件,由于该软件未投人商业流通,提供者并不比用户有更强的分摊损失的能力,不能视其为产品{7}。这一主张与前文指出的产品的本质特征正相吻合。在我国,王利明教授主持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建议稿)第91条规定计算机软件和类似的电子产品属于产品责任中的产品。这些事实表明,无形并不构成确立信息产品责任的障碍。三、言论自由与信息产品责任

无形作为一种物理因素并不足以构成确立信息产品责任的障碍,而言论自由作为一种社会因素,一直以来是信息产品责任确立的最大障碍。这是因为言论自由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已成为现代的重要语词之一。我国《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其他各国的宪法性文件也都宣告了言论自由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重要地位。如果因为发表或出版了轻率、疏忽的言论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言论自由的宪法地位将无异于一纸空文。因此,当加害人的言论自由和受害人的个人权利发生冲突时,法院往往选择保护言论自由。如在美国的“walterV.Bauer”一案中,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在操作课本演示的实验时受伤,于是出版商。法院认为:原告主张的损害赔偿将威胁到《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言论自由。此后的一些案例,如“JonesV.J.BLippincottCo”.、“SmithV.Linn”案都沿袭了这一思路。

言论自由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对话和信任以及人民对政府统治的监督,言论自由也是一个人享有尊严、表现自我、发展智性的必要环境,压制言论实质上也同时压制了个人的健康、快乐成长{8}。但是,言论自由并非是毫无限制的,当言论自由侵犯社会整体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时,就应当将言论自由与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进行平衡,而不是绝对地保护言论自由。事实上,绝对主义的言论自由早已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关于对言论自由进行适当限制的问题,美国学者及法官提出了明显且即刻危险原则、伤害论、优先地位原则等,日本、德国的法院则发展出了公共福祉原则、必要且最小限度原则、相当原则等。其中密尔的伤害论是指,当且仅当自由对社会或他人造成了伤害时,才可以对它进行限制,否则就是不正当的。密尔认为,私人领域内的行为使他人产生精神上的反感乃至厌恶,并不能算作伤害;伤害或伤害之虞还必须是确定的,推定的伤害不构成对他人自由限制的理由{8}。密尔的伤害论成为主张信息产品责任的论者的主要论据。他们认为,伤害性言论的自由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限制,关键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限制。如果不实言论导致读者的人身伤害,作者和出版者应承担严格责任;如果不实言论导致读者的财产损害,作者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承担过错侵权责任,出版者则只承担合同责任{9}。

从普通法的实践来看,由于言论自由的悠久传统和尊崇地位,法院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是十分审慎的。国内论述信息产品责任的文章所常引的几个有关缺陷航空地图责任的案件,“弗路尔公司诉杰伯逊公司”、“汉斯蒂法诉美国政府”、“布洛克莱斯诉美国政府”,实际上只是美国信息产品责任实践中的例外,而不是主流。在这些案件中,美国法院认为,航空地图由于大规模生产和销售而成为了《侵权法重述(第二次)》第402条a所指的有缺陷的产品,出版商应对因信赖该图而造成飞机失事的后果承担严格责任{10}。在其后的有关一般出版物的案件中,许多法院一再重申航空地图与一般出版物不同,航空地图作为一种飞行导航工具,其性能如指南针,人们利用的是它的物理外观,而不是纸张上所记载的信息。换言之,人们利用的是地图实物本身,而不是无形的信息。如果出版社将地图上所记载的信息以书籍的形式出版,该出版社并不需要对其承担产品责任{11}。就笔者查阅的资料来看,虽然不少文章呼吁对于缺陷信息产品导致人身损害,信息提供者应当承担严格责任,但除了航空地图,美国法院还不曾对有瑕疵的信息产品判决过严格责任。而在美国法官看来,航空地图属于有体物产品而不是信息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的司法实践对信息产品责任制度持否定态度。现在可能形成一个突破口的是计算机软件。第九巡回法院曾断言,计算机软件可以被视为严格产品责任中的产品,[2]但这一断言还未在案例中成为事实{12}。

同样是“课本事故”,在英国获得了赔偿,在美国则相反。这主要就是因为对言论自由的认识不同,而不是因为美国对产品范围界定狭窄(事实上,美国产品责任法对产品范围的态度是最开放的)。既要维护言论自由的至尊,又要救济受害人,同时对不负责任的信息提供者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在诸多相互冲突的价值目标之间寻求平衡,这确实是个难题。美国的法官选择不让言论自由冒险,其他国家的法官似乎在努力衡平,小心翼翼地前行。

就我国而言,言论自由具有崇高的宪法地位,但伤害性言论应当除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一直是我国文艺创作的基本方针,但自由不加约束就会走向其自身的反面。图书、出版领域内的假冒伪劣泛滥成灾,比起有体物产品有过之而无不及,恐怕早已背离了鼓励自由创作的初衷。从以上对言论自由的分析来看,观点、思想性言论与言论自由关系最为密切,对观点性、思想性言论不应当有他人的限制;而且观点、思想见仁见智,也难有准确真实与否之评价,无法限制。而当一些事实性言论、应用型信息产品具有瑕疵导致使用人的伤害,尤其是人身伤害时,令作者、出版者承担赔偿责任,可以对信息提供者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而这又不至于危及言论自由的基本价值。

四、严格责任与无限责任

产品责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严格责任。从疏忽责任演化到担保责任进而到严格责任,产品责任同时吸收了侵权法的过失责任和合同法的保证责任而成为民事责任中的一个独特领域。在横向上,产品责任突破了合同法的直接当事人原则,凡是遭受产品损害的当事人都可以请求赔偿;在纵向上,从生产商、批发商到零售商,商业链条上的每个人都须对产品存在的缺陷负责,即便缺陷并非由自己所引起。由此,美国着名侵权法学家prosser认为产品责任融合了契约和侵权的性质。

建立信息产品责任与有体物产品责任结合在一起的法律模型,实际上是令信息产品适用产品责任,这意味着信息产品责任应当采取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这一点恐令人难以接受。有体物产品的严格责任的确立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信息产品怎能越过过错责任作跨跃式前进呢?更重要的是,与有体物不同,信息是无形的,可以无限传播,为众多人使用,在消费上具有无损耗性以及共享性。某信息具有缺陷,遭致损害的人群可能十分广泛,无法预计;而有体物具有瑕疵,导致的损害具有自我限制的特性,不可能无限蔓延。如果令信息提供者承担严格责任,信息缺陷便可能使得财富巨头瞬间灰飞烟灭。大法官卡多佐在“UltramaresCorporationV.touche&Co.”一案中表

现出了对无限责任的担忧。在该案中,卡多佐法官认为,会计师不应就瑕疵报表对相对人以外的第三人负有注意义务,因为这将使会计师于“无法确定的时限内,对无以计数的第三人承担无法预知的责任”。[3]事实上,无限责任也是许多普通法法官反对信息产品责任的一个重要理由。严格责任起源于美国。从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三次)·产品责任》的规定来看,“严格”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生产者的严格责任生产者的严格责任主要体现在产品存在制造缺陷上。而产品存在设计、警示缺陷,生产者承担的其实是过错责任。《侵权法重述(第三次)?产品责任》在“产品的缺陷”一节中规定:“如果产品背离其设计意图,即便所有可能的关注在制造和销售该产品的过程中都已尽到,该产品仍会存在制造缺陷”;而对于设计缺陷和警示缺陷,该节使用的是“可预见的损害风险”、“合理设计”、“合理的使用说明或者警示”等术语。“可预见”、“合理”,其实是对过失责任的描述。

2.非制造商的销售者的严格责任销售商的严格责任其实比制造商的严格责任更严格。因为即便销售商自己没有提供缺陷产品,也不能阻止缺陷的发生,但还是要承担责任。其中的理由是,销售商作为商业机构比消费者个人更有能力针对此类损害采取保险措施,而且销售商能够将产品责任的损失追及到产品派售链的源头——制造商。此外,令销售商承担严格责任还将激励他们仅和有商业声望的、财务状况良好的制造商打交道,从而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由于实践中消费者一般销售商,可以说销售商的严格责任更体现了产品责任的本质。

就信息产品而言,笔者认为,即便是应用型信息产品,对于信息本身的质量不应做类似有体物的严格要求。信息并不一定要绝对真实、准确,只要作者尽到了当时知识水平下的合理的注意义务就可以免责,即作者承担的是过错责任。因为信息产品的作者和读者之间并不像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那样存在经济实力的巨大悬殊。而这正是有体物产品的生产者承担严格责任的基础。事实上,即使是在对于有体物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这一点上,美国都已经有所缓和。由于20世纪70-80年代产品责任诉讼频繁,90年代初,在制造商和保险商等利益集团的推动下,美国各州掀起了一场“产品责任改革运动”,限制严格责任的适用,限制或废除“消费者期待标准”,一定程度上恢复疏忽责任。这说明过于严格,并不利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的良性发展。对信息产品作严格要求,将重蹈其覆辙,最终有害于“思想市场”之繁荣、精神文明之建设、人类历史之发展。

对于出版者、发行者,其地位类似于有体物产品的销售商,虽有较强的分散损失的能力,但对信息的控制能力却不如作者。有鉴于此,一般认为出版者只负有审查和警示的义务{13}。

所谓审查义务,是指出版者应对他们的出版物可能存在的错误进行审查、纠正,使产品免于重大缺陷。根据韦德教授主张的“风险——效益因素检验法”,核查的范围包括:产品的有用性和被需求性;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可替代性;在不损害产品的功能的情况下去除不安全特性的能力;可预见的使用人对危险的意识程度;使用人对产品的信赖程度;分散损失的可行性;等等。如果出版者对出版物没有仔细审查,也可以通过警示使用人该产品未经核查、存在危险的方式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当然,警示必须是明显的。

如果出版者、发行者尽到了自己的审查义务和警示义务,就可以对发生的损害享有责任豁免。这是否意味着出版者、发行者承担的是过错责任?其实,如果信息存在重大缺陷,出版者、发行者很难证明自己尽到了审查义务,而如果他们进行了警示,受害人未加注意,属于受害人的过错,而受害人的过错即便在严格责任中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抗辩事由。依笔者之见,出版者、发行者承担的实际上是严格责任,因为即便他们本身对缺陷的存在并无过错也要承担责任。这也与有体物产品的销售者承担严格责任的立法政策相吻合。由此看来,如果信息产品责任成立,作者承担的是过错责任,而出版者、发行者承担的是严格责任,其严格并不体现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上,而体现为出版者、发行者要为别人的过错承担责任。

无限责任无疑应该严格限制适用,但仅仅因为无限责任就否定信息责任的存在,恐怕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之嫌。况且在信息服务领域各国都确立了侵权责任,只是对无限责任的限制标准在不断演变。对信息产品可能导致的无限责任也可以通过责任限制、可预见原则等法律手段进行限制。在信息产品领域,除了航空地图、化学教材引发的人身伤害,信息产品缺陷导致纯经济损失甚至机会损失的情形也颇为常见。长期以来,两大法系对因故意导致的纯经济损失应否予以赔偿都采取了肯定的立场,而对于因过失引起的纯经济损失则因损害的不确定性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受到法官的置疑。信息提供者故意提[!]供不实信息的情形毕竟少见,对于因过失引起的纯经济损失应否赔偿,这是个法律政策问题。鉴于我国侵权法的立场一般较为保守,笔者建议应将信息产品责任的赔偿范围限制为人身伤害;对于财产损害,则要求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存在类似于合同的近因关系。

五、信息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

综上,事实性、应用型信息的作者应就信息产品存在的缺陷对受害人的人身损害承担过错赔偿责任;出版者、发行者应就信息产品的缺陷对受害人的人身损害承担严格责任。严格责任并非绝对责任,也存在特定的抗辩事由,这主要包括:

(一)使用人的合理信赖

与有体物产品不同,信息产品致害很难确立缺陷信息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信息产品责任实质上是一种信赖责任,使用人的信赖对认定信息产品责任至为关键,但信赖必须是合理的信赖。而合理的标准是什么?有以下几个因素值得考虑{14}:

1.使用人是否在信息所欲的受众范围内信息通常都有自己特定的使用范围和受众,对于这些受众来说,如果这种量身定做的信息都不能信赖,那还有什么信息可以信赖呢?因此,如果信息被用于它本身的目的和范围,那么使用人可享有较高程度的信赖。例如,飞行员对航空地图的信赖就比其他人更具有合理性。

2.使用人与信息提供者的近因关系信赖的合理程度与使用人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的近因关系正相关。通常认为,合同用户的信赖比合同之外的用户对信息的信赖更具有合理性。

3.使用人对信息的熟悉程度信赖并非纯理性的行为,通常发生在具有不对称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无知对有知的信赖,平庸对权威的相信。因此,无知者的信赖应被认为更具有合理性。

4.使用人为获取信息支付的对价如果使用人为获取信息支付了巨大的代价,表明了他对信息的重视;相应地,也会有更高的期待和信赖。

5.信息的可替代性和相互验证如果同种类的信息十分丰富,使用人有机会和时间从别的渠道获取类似信息,从而能够对拥有的信息辨别真伪,那么他的信赖度应当相应降低。例如,航空地图在市场上并不多见,飞行员并没有较多的机会去核对信息的真伪;而对于航空法的规定,

律师则可从多种渠道获得,相比行员,律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核对信息的正误,因此他的信赖的合理性更低。6.信息的使用寿命信息越稳定、使用寿命越长,越应当获得信赖。因为信息使用时间长,意味着提供者有更多的时间、也应当更加审慎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稳定且长期使用的民法典自然应当比变动不居的股票价格表更值得信赖。

(二)信息提供者的控制能力

产品责任得以确立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生产者相对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缺陷及其风险有更强的控制能力。相应地,信息提供者对于信息的控制能力,是令其承担信息产品责任的重要依据。与有体物不同,信息林林总总,性质不一,提供者能实施的控制力也不相同,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信息的稳定性当信息相对静止时,提供者的控制力应当相应较强;当信息瞬息万变时,信息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它的时效性,对于准确性的期待则相对较低。

自信格言篇10

街道讲政治有信念发言材料一:

5月31日上午,按照区委组织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计划安排,中山街道党工委组织机关支部全体党员及各社区(村)书记召开了讲政治、有信念专题学习讨论会。

会上,街道党工委书记廖建芳、副书记李良东先后就讲政治、有信念专题,以讲党课的形式向全体党员做了深入的理论辅导和教育引导,并由机关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国共产程》(总纲和第一章)和的讲话《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廖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强调讲政治、有信念、共产党员讲政治、有信念应该怎么去做、如何结合我们思想和工作实际讲政治、有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等方面展开了讲解和分析。李副书记通过正反典型事例讲解了讲政治、有信念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政权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得以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是应对现实考验的必要法宝。结合学习和系列讲话,提出要做到讲政治、有信念,就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要经常性地开展党性教育。

会上,全体党员就讲政治、有信念专题积极发言,展开讨论。支部委员率先发言,谈了学习感受,找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整改方向。其他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了会议,积极参与讨论。廖建芳书记最后强调:讲政治、有信念是对共产党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做为共产党员,首先要明确我们入党是干什么,讲政治、有信念,要体现在具体岗位上,要结合工作实际,要热爱基层工作;要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心中有敬畏,行动要自觉;各社区(村)回去召开专题讨论时,学习和讨论要以问题为导向,要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研讨,不走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讨论会上,其他党员也都积极发言,谈了学习体会,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表示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认真开展学习,努力提高思想素养,提高工作水平,爱岗敬业,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信念,做合格党员。

街道讲政治有信念发言材料二:

5月5日,来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志刚主持召开来宾市委常委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会议。李志刚强调,要把学习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增强党的意识、意识、党员意识,尊规范、重实践,努力做讲政治、有信念的合格党员。

来宾市领导雷应敏、张亚楠、余治平、苏立环、韦凤云、韦文晋、黄丽娟、沈荔芳、谭介辉出席会议,庞标益列席会议。

来宾市委党校调研员邹凤豪作题为《十新》的专题导学,从的基本精神、修改的背景、新修改的主要内容和领导干部要做学、守的模范等方面,深刻阐述了党员学、守、讲党性的重要意义。

与会领导还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发言。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遵守,贯彻,把讲政治、有信念见于实处,不断提升自身认识和执政能力,努力做一名合格党员。

李志刚在作学结时指出,在讲话中提出,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这对每一位党员如何树立党的意识、意识、党员意识做出了明确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履行好规定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坚持以作为根本遵循,明确党员基本要求,树立行为规范,坚决守好底线;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补足精神之钙,强化自律之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李志刚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表率,通过学习教育,在言行方面保持与中央高度一致,力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同时,凝聚发展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来宾市委常委领导要结合各自工作和思想实际,力求学得多一些、深一些,对自身要求严一些,通过学习教育,真正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