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艺术生文学常识十篇艺术生文学常识十篇

艺术生文学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6:01

艺术生文学常识篇1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都受益于艺术,从艺术的想象中获取灵感。同样,许多伟大的艺术创造也根源于科学的发展,从科技的发展中得到启发。尤其是人进入现代社会后,艺术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常常成为解决科学问题的最好方法,而科学的变革与创新也常常为艺术的创造注入了新的灵感与活力,带来了艺术形式的巨大变化。因此,从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入手,组织艺术学习模块的基本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各种文化信息,具备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学生在艺术课堂要经历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的过程,学生所有创造和表现活动必须是在获得丰富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面对创造的成果还有一个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的过程。这就把整个艺术学习过程综合为一体了。且学生所有艺术活动都要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在联系中发展艺术能力:学生的艺术学习需要联系具体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中吸取人文和艺术营养;不仅强调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综合,还强调艺术与道德课程、语文课程的联系和综合。

艺术教育强调综合与联系,就是通过发掘不同艺术类型的共通性与共同价值,借助不同艺术门类在审美特征上的关联性,生成与构建学生的艺术通感,培养学生整体的艺术能力与审美意识。以往那种过分强调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倾向,使学校艺术教育的目标与专业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而事实上,学生长大后不一定都从事专业艺术工作,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艺术素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按照当今国际艺术教育界的共识,艺术不等于艺术的知识技能,或者说,艺术不是艺术知识技能发展到极致后的产物,真正的艺术来自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只有当艺术的知识技能与人文内容发生联系时,知识技能才会发生飞跃性的变化,变成艺术能力。中小学艺术课程中培养的艺术能力主要包括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创造与想象能力、艺术批评能力或评论能力以及通过艺术学习形成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非艺术学科的连通能力以及多种艺术综合发展能力等。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教育已经习惯以音乐、美术为主导的单科教学格局,忽视了我国是一个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民间艺术底蕴丰厚的戏剧与舞蹈大国的事实,使多数学校书法、民间艺术、戏剧与舞蹈方面的知识和修养,不能欣赏和理解这些重要艺术。事实上,书法、民间艺术、戏剧、舞蹈等,本来就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需要调动全部感觉器官的参与;需要视、听、触等感官的协调配合;需要肢体某些部位细致、精确的配合和运动;需要语言、发声的微妙控制;需要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动感智能等多种智能的协同发展。书法、民间艺术、戏剧、舞蹈艺术对学生综合发展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再也不能忽视。通过开展艺术教育来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损失,对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学校所有的模块教学中溶入艺术教育,力求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艺术水平以及整合贯通、开拓创新和跨越转换的综合审美能力,同时,也让一部分学生能够得到艺术特长的发展和提高,得到更加合理而有效的培养,让学校不但成为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摇篮,而且也成为培养艺术家的摇篮,使艺术教育不断实现其真正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陕西省志丹县市镇小学)

艺术生文学常识篇2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也译作“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其目的是为培养宽厚的人文性。最早将generaleducation翻译为“通识教育”的是清华大学教授梅贻琦。他认为,“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己,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才次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文、史、哲知识和艺术教育。

近年来,由于高等师范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缺乏人文关怀,学生的知识系统被割裂,这给未来教师的培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仅有文科或理科专业知识,但综合文化素养不高的师范学生日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此,能够打通知识壁垒、扩充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越来越受重视。艺术史作为高师通识教育中较为普及的一门课程,在高师通识教育中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艺术史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其不仅涉及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科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分为中外美术史、中外音乐史、中外建筑史,并进一步细分为绘画史、设计史以及平面设计史、服装设计史、产品设计史等。由于艺术史鲜明的人文综合性,它已开始逐渐深入滋养其他的人文学科,如艺术人类学、视觉传播学等。其次,从人性滋养的角度,艺术史经常涉及人性中最深层次的东西,与人性息息相通,它注重心灵的交流,有助于想象力与感知力的提升。再次,艺术史开放式的构架也特别需要学生的创造力,艺术史中众多的艺术家重复讲述着“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的主题。

艺术史课程虽然不是教授学生具体的技法实践,但由于其是对视觉艺术形式的变迁与发展,以及对所蕴含的文化思想进行综合系统表述的人文学科。艺术史课程较单纯的技法学习,更能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人文关怀与更为健全的人格修养与审美修养。

李振道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在国内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并于1993年和1995年两次在北京发起举办科学艺术研讨会。而北京大学也力排众难,极力支持艺术学教育,以此作为人文教育的中坚力量,意在贯通理智和情感。这对我们高师教育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借鉴。

二、艺术史在高师通识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明确艺术史在高师通识教育中的目标价值取向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于通识教育的逐渐重视,艺术史作为通识教育的学科门类,也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高师院校中开设。但由于目的不明确,当前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授课内容上,艺术史教学基本上仍以专业知识的灌输为主,过于偏重知识领域的学习,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学科专业教育的窠臼,认为其教学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艺术史的知识,还没有从广泛的学校教育角度意识到,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史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此外,学校对这类学科教师的选择也非常随意,缺乏严格的选拔与监管制度。

目前,在我国作为通识教育的高师艺术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不明确,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存在功利主义思想,我们距离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还有着相当的距离。2011年,来自中国台湾的黄坤锦教授在广州大学的一次讲座中,曾毫不掩饰地揭示了我国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不明确而普遍存在的弊病,譬如大学生淡化选修的价值,只求上简单轻松又容易过关的选修课。同时,黄坤锦也分析了明确课程目的的一些美国大学如何通过通识教育引导学生的心灵由封闭到开放,进而提升的原因。可以说,明确艺术史在高师通识教育中的目标价值取向,是当前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史的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二)因材施教,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在艺术史教学中,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对象是否为艺术专业学生,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对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艺术史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识课程,而是专业必修课,仅中外美术史加起来一般就需要两个学期72个学时。而对于非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而言,艺术史课程一般为16个学时。在短短的16个学时中,想系统周详地讲解艺术史是不太可能的事,因此特别需要教师真正做到

材施教,按需施教。

在教学内容的调整性方面,专题性的选择是一个重要方法。如对于英语、中文、历史等文科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艺术与文学、艺术与宗教等专题讲座;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艺术史的授课内容可以侧重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现代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探讨。笔者在作为通识课的艺术史教学实践中,一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特点进行专题性的授课,如根据文科生对于文化的兴趣,以圣经故事为线索,贯穿大量的文学与文化典故,分类别讲解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并将上课的部分专题集结成《圣经文画——一条穿越西方艺术之林的小路》一书。

2.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史课程有很多值得探索与改进之处。如采用课内外上课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艺术史的图片,聆听老师的讲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学生外出考察参观,让学生直接面对生活中真实的艺术作品。再如采用让学生欣赏与让学生动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总之,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良好的教师素质是上好课程的重要前提。很难想象,一个自身素质不高的教师能培养出素质很好的学生。我国高师现阶段的艺术史通识课,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一般不高。实事上,作为艺术史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以有利于现场直观教学,以及一定的艺术史专业基础之外,更需要具有广泛的综合文化知识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艺术史课在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

(注:本文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2年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课题,课程编号是2012ybzz01)

参考文献:

[1]刘述.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舒艳红.圣经文画——一条穿越西方艺术之林的小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艺术生文学常识篇3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某一具体艺术行业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因此艺术通识教育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通识教育并没有受到切实的重视。在笔者看来,艺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培养与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高等教育的一般目的和人的基本发展来看,艺术通识教育都应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文化产业专业来说,艺术通识教育能使受教者在专业技能与未来职业之间实现高效的链接。如果在文化产业管理中只强调了学科核心——管理方面的内容,而不重视艺术方面的教育,那么所培养的人才就难以突出学科特点,这必然会影响到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是让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从艺术产业旁观式的管理者向主动式的参与者转变的重要手段。

文化产业所涉及者,不外乎美术、影视、音乐、戏剧、舞台等领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根本的任务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对具体的艺术规律、艺术特点没有感性和较系统的认识,那么他们就会倾向单纯的管理者,而非热爱者。艺术不同于工业产品,它是高度人文化的产物,往往体现着人类个体与集体文化基因的沉淀与交融,同时也映衬着时代的风潮,并体现出较突出唯一性和个性。艺术通识教育可以增强文化产业管理的受教者对艺术的热爱。所谓好之者不好乐之者,任何职业,从业者所取得的成绩往往与他们对该职业的热爱程度密切相关。如果说工业产品是为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那么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心灵的作用。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是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艺术品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与工业作品所强调的技术进步不同,艺术作品强调的是个性与独特性。作为文化产业管理者,辨别文化产品的质量就是一项基本能力,并是其职业生源中核心能力之一。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力,才能在在繁多的文化产品中慧眼识珠,才能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而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二、当前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中艺术通识教育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已经开始重视艺术通识教育,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也存在着课程边际比较模糊、课程名目比较杂乱、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等问题。总体看来,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比较随意。

由于缺乏系统的艺术类课程建设,很多院校往往是依据院校本身的特点开设一些所谓的特色艺术课程。除常见的音乐类、美术类、影视类、动漫类、舞台艺术外,还有茶道、插花艺术这样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不同程度起到了艺术通识教育的作用,但总体较为随意,无法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缺乏宏观、鸟瞰式的系统性内容。

许多学校开设了课程的开设了合唱、艺术欣赏、水彩画等艺术课程。但由于课时所限,往往草草结束。既无法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艺术技能,从而获得较深刻的艺术体验,也不能从较宏观的层面掌握艺术发展的规律的特点。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的教学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缺乏有机融合。

有些院校开设课程忽视了其与文化产业专业产生有机的联系,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却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作用不显著。

第四,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侧重于知识教育。

有些学校开设的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理论化,比如全部是艺术史、艺术评论等课程。这样一方面使艺术通识教育过于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直接感受艺术的魅力。另外,艺术通识教育的任课教师大都是外系外校的教师兼任。这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连贯性,容易忽视所教课程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有机融合。

三、加强艺术通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基于艺术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专业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重视艺术通识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把艺术通识教育作为其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梳理艺术学科的体系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慎重编写艺术教学的大纲与教材;(3)打通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鸿沟,构建跨越具体门类的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4)要突破传统艺术通识教育窠臼,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思路;(5)发展课堂教学与田野参与并重的教学模式;(6)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师资建设,注重艺术通识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基于以上原则,笔者认为文化产业专业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艺术美学与史类课程、艺术欣赏类课程、艺术实践类课程、艺术评论类课程和特色类课程。前三类为基础,应占据较大的权重,后两类则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开设。下面对这几类课程的设置进行简要的说明。

第一,艺术美学与艺术史类课程。

这类课程属于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中系统论的部分,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形成宏观的历时共时认识,是提高学生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重要的方式。这类课程最好由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担任,编写或采用具有与学科相关联的教材,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艺术欣赏类课程。

这类课程是学生接触具体艺术作品、形成感性认识、提高艺术感知和品鉴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欣赏是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系统接触高水平艺术作品的唯一方式。艺术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都无法取代艺术欣赏课的作用。

第三,艺术实践类课程。

如果从提高艺术感知力和辨别力来看,最有效率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艺术实践。比如会画画的人通常对画作的认识比不会画画的人另全面、深入。但由于课时的限制,这类课程通常无法深入,建议在授课的以了解具体艺术形式的特点为主,并加入史学、美学的内容。

第四,艺术评论类课程。

如果说前三类课程主要是对艺术知识的输入,那么艺术评论则是受教者对艺术通识教育成效的输出。评论侧重于受教者表达艺术作品基于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主观认识。

第五,特色艺术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是根据每个高校自身的学校资源所开课。可根据优势学科资源,直接与业态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在培养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上有的放矢,创建各高校的自身品牌。有的学校会把文化产业专业再细分为若干个方向,有的学校会根据自身条件培养偏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应用型复合人才等,都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在以上的框架内对具体课程进行调整。

四、结语

艺术生文学常识篇4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档案档案管理

根据文化部、国家档案局令第21号《艺术档案管理办法》中指出,艺术档案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高等艺术院校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艺术性,艺术档案是这类学校教学、科研、创作实践、艺术指导、艺术评价的现实反映,对学校日后的艺术教育和文艺活动起着依据和借鉴的作用,是积累教学资料、活动成果、工作经验的重要手段,因此艺术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1艺术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档案意识模糊,艺术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高等艺术院校在日常教学、科研、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艺术档案,其中包括:学校组织各类文艺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师生在日常教学、科研、创作、演出、展览等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师生参加校内外比赛中产生的艺术档案等。虽然艺术档案数量大,种类多,但是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远不如一般的文书档案那样受重视,学校档案管理人员一方面对艺术档案的产生情况不能有效掌握,另一方面未意识到艺术档案收集的重要性,认为《高等院校档案十大类实施办法》中未对该问题作具体要求,便不重视收集,如学校举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举办学生设计大赛、毕业生作品展览等,在比赛、展览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往往散落在各创作者手中,或长期存放在组织活动的教学部门,未能及时完整地归档到档案管理部门。

1.2艺术档案归档问题复杂,缺少有力的收集手段

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的创作者往往认为这些档案归属个人所有,经常会出现不愿意移交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的现象,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商品意识逐渐增强,不少师生认为上交艺术作品会使自己受到经济损失,同时还担心自己的作品存放不当,会成为“永不见天的废品”,而档案管理人员认为艺术档案收集、保存起来难度大,存在畏难情绪,从而使艺术档案收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一系列的因素,大大影响了艺术档案的归档工作。

1.3保管条件较差,艺术档案难以长期保存

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由于其载体的特殊性,必须具备恒温、恒湿、防虫等保管条件,但很多学校均未能达到该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艺术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模糊,造成很多美术作品、设计图纸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未能存在专门的库房里,由于保管条件不理想,往往会影响了艺术档案的长期保存,如防潮工作未做好,会使书画作品受潮、起皱、发生霉变,破坏了作品本身的完整性,以致部分艺术档案无法利用。

2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提高对艺术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艺术档案工作的进步和完善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质,因此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进行相关培训,加强对艺术档案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让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积极做好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为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接收、积累艺术档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要提高广大师生的档案意识。在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档案产生的源头是组织、从事艺术活动的师生,如果他们档案意识薄弱,就必定会造成艺术档案的大量遗失。因此,在校内开展档案法制教育、传授档案知识非常必要,可以在校内举办艺术档案知识培训班、艺术藏品展览等,通过宣传教育,切实端正师生的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起艺术档案是高校档案不可分割整体意识,才能从档案产生的源头把好关,不至于重要的档案资料丢失,才能保障档案的完整性。

2.2完善艺术档案管理制度

要改善艺术档案管理现状,必须建立和完善艺术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对艺术档案的从收集、归档、移交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还要严格执行《档案法》、《著作权法》的有关制度,防止艺术档案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以确保艺术档案归档质量,使艺术档案和其他档案协调发展。

还要加大对艺术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要将艺术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并把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将档案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这样才会使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有意识地保存、上交艺术档案材料。另外,学校可给提供作品的教师和学生出具收藏证书和补偿一定的制作成本费用,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不定期举行优秀艺术档案展览,让师生的艺术作品在归档后可被更多人认识,以提高师生上交档案的积极性。

2.3艺术档案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保存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艺术档案管理的需要,艺术档案要长期保存,让更多人共享,必须将其数字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对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实现网络远程查询,构筑数字化档案室,延长艺术档案的寿命都有重要作用。学校档案管理部门首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现有艺术档案的原始资料进行处理,借助扫描仪、数码相机、光盘等手段,将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实现艺术档案数字化处理,尤其一些较为老旧的书画作品和声像作品更要抓紧处理,尽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保存其原貌;同时,建立艺术档案目录数据库,便于艺术档案的检索和查阅,实现艺术档案信息化管理;还要将艺术档案的电子数据保存到计算机网络上,让广大师生在网络上可以自由检索、查阅艺术档案,最大程度上实现艺术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发挥和提升艺术档案在高校师生中的参考借鉴的作用。

艺术档案记录着学校事业发展的历史,记录着学校以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要充分认识艺术档案的重要意义,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做好艺术档案的归档、管理、共享工作,最大限度地向师生开放,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创作中,为师生提供最便利最优质的艺术参考,这才是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档案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陈兴宇.艺术档案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

艺术生文学常识篇5

(一)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教材与课程的乡土化

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最先需要变革的是以地方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教材编订和课程设置。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途径的乡土教材及乡土教育,通过对地方乡土文化社会的实践调查,以当地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主要内容,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相贴合,让学生从自身生活的人文、自然与社会的环境中建构自己的地方性知识,使其产生浓厚的乡土意识、乡土情感和乡土责任。但在当前,大量乡村社会人口向城镇快速流动,乡土社会凋敝,乡土教材逐步退出基础教育,乡土意识培植的场域不断被压缩,导致人们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环境缺乏应有的自觉意识,乡土记忆、族群记忆相对模糊,具体表现在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日益陌生化、对地方文化发展传承的责任感、义务感及主体意识缺失。因此,结合乡土教育的近百年经验,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可设置相关地方文化的系列课程,其教材至少应有两种以上编订形式,先编撰文本教材,然后收集整理与文本教材相应的影像资料。其内容应包括自然与人文两方面要素:一是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二是聚落建筑、经济活动、饮食服饰等显性文化及语言、习俗、文艺等隐性文化。以地方传统的优秀文化艺术为主体内容的教材编订,能使学生的乡土知识与文化自觉得以回归与重塑,从而实现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高校可借助本地优势,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以广西为例,壮族织锦与山歌、苗族蜡染、侗族芦笙等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均可成为地方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

(二)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层级化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模式强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引导,创设师生、生生之间彼此交换、分享视觉影像及艺术作品的情境,实现师生共同讨论、双向互动。视觉影像的欣赏与剖析应先将影像的意义层级化,第一层是影像显性意义(包括是谁、什么、怎么被呈现在作品中),第二层是影像由表象传达何种意义与价值等隐含意义。[3]因此,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也应相应层级化,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选择学生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来源的地方文化视觉影像或艺术作品,并对其艺术形态、风格和创作表现手法等学科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影像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显性意义进行初步考察、理解与分享,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形成积极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情趣。第二,教师介绍各理论流派分析视觉文化的不同视角,引导学生进入具体情境,剖析影像作品的表达方式,审视作品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隐喻意义,讨论艺术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将文化艺术视为复杂系统,要重视其审美价值,更要引导学生对文化艺术作品及影像做出批判性的解读,引导学生通过对地方性知识的欣赏与认知,形成对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以文化艺术形式为载体的,教师的教学步骤应该为:先解读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审美价值,继而引导学生以批判的视角深入了解文化艺术符号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作品所蕴含或表达的价值观、权力关系、信仰等社会意义进行剖析,由此达到对社会的理解和批判,并实现自我意义的建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进行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并在创作过程中思考、理解、厘清和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点与信仰,最后通过创作和作品进行分享和交流。

(三)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中,应推广双向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文化名人、文化传承人或民间艺人等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动态模式。与课堂层级化教学相结合,由校内教师完成传统文化艺术多样化形态的理论讲授,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形态的初始印象,完成初步的审美体验。然后,重点选取最具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艺术形态,筛选相应的文化名人或民间艺人进行现场展演和体验,从而把民间艺人的展演实践与学校的文化学术传承相融合,通过演出展示、技艺培训、实践参与等环节构成动态模式。其具体操作步骤是:先在学校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获知当地学生对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的了解程度和学习意愿。再安排课程教学、艺人展演、参与演出、学术讨论等,并进行课堂观察与课后访谈,获得这一文化实践活动的一手资料。最后,进行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探寻该模式的实践效果,并形成新的改良方案。这一动态模式弥补了以往艺术教育单一模式的缺陷。一方面,通过民间艺人或文化传承人对地方民间文化的文化展演让学生获得直观的地方文化常识;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的相关学术梳理深化学生前期的浅层记忆,培养学习、守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兴趣热情,从而培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性。这一模式的推广也有利于降低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成本,并形成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长效机制。

(四)推广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与校园周边社区常态化展演的模式

视觉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与乡土教育均强调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在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边界模糊化的背景下,高校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地理边界不应过度清晰,而应该是校内、校外的一体化。学校并非独立于社会之外,校园周边的文化传统背景影响甚至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底色”,是当地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互影响的重要中介。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应内在地、逻辑地包含高校周边社区的文化建设。因此,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应与校园周边社区的文化建设相融合。通过校园周边社区化教育打造传统文化艺术的校外教育环境。具体可先从校园周边社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入手,确定其文化艺术的类型与特色,然后在校园周边社区与地方的合力下加大投入,建设一部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项目或举办相关的地方文化艺术活动,营造学生校外文化活动的有利环境。以地方戏剧为例,高校可与周边的村社、居民小区及单位社区等进行常态化的联系,与社区共同出资或通过社区文化精英发动民众自筹资金,组建村社文艺队或文艺工作小组,让学生、社区民众共同参与,利用闲暇时间自娱自乐,形成小型社区常态化、日常化的文化艺术娱乐方式和交流空间。校园周边不同社区间还可利用地方民俗节庆或日常闲暇相互交流、学习,以日常性的娱乐休闲方式,拉近地方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以休闲娱乐的方式实现地方文化艺术的教育学习,由此培养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横向传播的有利氛围。[4]学校可利用周边社区的公共空间,对当地多种文化艺术形态予以收集整理和展出,让学生在兴趣观摩、参与互动中了解和学习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多重社区力量共同介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种艺术展演及各种相关活动的举办,强化文化艺术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经常性的接触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和培育出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这样,将学校周边社区文化艺术活动与学校场域内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可以共同打造双向多元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途径。

艺术生文学常识篇6

中国艺术倾向人文社科的研究,西方艺术注意与自然科学的结合。这与东西方文化传统对艺术的内容、含义不同理解有关。西方艺术主要是指造型艺术,以建筑、雕塑、绘画等视觉艺术为主。西方艺术一词含义是美的事物的创造或表现,源于拉丁文art,原意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现代尤其是指视觉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刻等①,现代的西方艺术史是建筑、雕塑、绘画的造型艺术史。西方文艺复兴后的西方艺术接近于自然科学②,涉及透视学、解剖学、数学、色彩学、地形学、建筑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西方高校中与艺术系、艺术史系并列的是戏剧、音乐、舞蹈系,艺术系是造型艺术。西方的艺术系与艺术史系倾向于视觉艺术,其中视觉艺术的建筑、雕塑、绘画发展及演变构成艺术史的内容(图1)。

中国古代艺术以礼乐一体为特征,强调艺术的社会属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表现,艺术门类包含建筑、园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书法、篆刻、工艺、戏剧、曲艺③、杂技等(图2),中国文人士大夫艺术有琴、棋、书、画的传统,有诗、书、画、印合一的倾向,中国艺术的书法、篆刻在西方艺术门类是没有的。中国文人诗画书法艺术主要是艺术家的情感表达,排遣艺术家的情感成分比较多,对于自然科学的理性规律把握较少,这是中国历代文人画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艺术的成就非常高,属于百工的范畴。现代中国教育体系将建筑隶属于工学院,工科建筑的理念削弱了现代中国建筑的艺术品质。

从简略的东西方艺术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大体的趋向,西方艺术内容比较单一,中国艺术内容非常庞杂;西方的艺术接近自然科学,中国艺术接近人文科学;西方艺术走向与自然科学的结合的创新之路,中国艺术走向与文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结合的道路。自然科学注重探讨未来,人文科学注重研究历史与过去。西方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文艺复兴时期促进了解剖学、透视学、建筑学、物理学等学科的进步。现代艺术与自然科学比翼齐飞,科幻艺术、仿生艺术、星球大战、数码艺术、高科技艺术是艺术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植物性等学科结合的产物。

西方艺术(art)有时被称为精致艺术或美术(Finearts),指利用技巧与想象力创作艺术品物件、环境或经验的表达模式,以便与他人分享美的情感与意识。“美术’’(fineart)—词系日语转译,是西语“美的艺术”的简称,在我国主要是指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即绘画、雕塑和建筑,与西方的艺术含义基本相同。西方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简称。艺术—词原指除实用工艺之外的一切“自由艺术”,包括诗歌和音乐,属于广义上的艺术概念,现代主要是指造型艺术。中国由于历史悠久,有漫长的根深蒂固的封建科举制度,对艺术有以下解释:1.艺术亦作“蓺术”,古代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古代教学科目)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2.封建科举制度中特指经术,即“制艺”。清代方苞《答申谦居书》:“艺术莫难於古文,自周以来,各自名家者,仅十数人,则其艰可知也。”3.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建筑等。中国的艺术长期属于意识形态的敏感区域,与政治意识形态关系密切。艺术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可以抒发情感,中国文人艺术主体上是一种写意艺术,将琴棋书画作为日常生活的合理部分,以抒发艺术家的感情世界,调节人与周围环境的紧张关系,较少地研究自然世界。

二、艺术学理论的层次与理论结构

艺术学学科课程安排与学科结构有关,遵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论一般规律,处理好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课程与艺术学理论专业课程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与文科各专业的关系,处理好艺术专业与理科、工科各专业自己的关系,在学科交叉的实践中发展艺术学理论,以科学的严谨、实证、逻辑与艺术的激情、想象、浪漫相结合,展开科学与艺术的两翼开启民智创造未来。

艺术理论来自于艺术实践,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长期的艺术发展的历史总结,艺术学理论是由具体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内容构成,绝不是所谓的纯理论。同时艺术学理论还要接受艺术创作实践的检验。张道一教授认为艺术理论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见下图(图3、图4、图5)。

哲学课程t艺术学课程i艺术史学课程艺术批评学课程各门类艺术技法课程图1课程结构

关于学科和课程结构,张道一先生是这样描述的:“从教学层次看,研究生是金字塔的上部了,博士生更是金字塔尖,需要博大。我反对‘所有学科专业的实用化’提法,我曾经说过:‘大学本科应当强调实用,硕士可以倾向实用,到了博士阶段则需要基础理论的研究。而且,从艺术学的理论建设看,宏观性的理论研究也是需要鼓励的。”艺术学理论是宏观的理论研究,艺术学理论的位置介于美学与艺术创作之间。就学科结构而言,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认为艺术学应与门类艺术学并列并区别开。研究内容可包含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其中,艺术史不是门类史,而是涵盖各个具体门类的艺术史,即艺术通史。

值得注意的是,技法理论是艺术品评理论的基础,艺术品鉴的标准来自于艺术创作的标准的建立。不懂艺术技法理论难以具备艺术内行专家的眼光,难以开展艺术品评。在艺术创作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艺术批评标准与艺术欣赏标准。中国古代艺术批评与鉴赏理论,是由艺术家、艺术鉴赏家总结出来的,形成了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准则。东晋顾恺之著《魏晋胜流画赞》、南齐画家谢赫著《古画品录》,唐代书画家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宋代画家郭熙著《林泉高致》,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著《松雪论画》,清代恽寿平著《南田画学》,张庚著《国朝画征录》等等。中国古代艺术史证明不是艺术行家,不具备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经验积累,就难以写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理论、史论著作。

门类艺术技法理论是艺术批评理论的基础,艺术技法理论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也是艺术欣赏者应该知道的艺术语言。只有懂音乐的耳朵才能够欣赏音乐,只有懂绘画的眼睛才能够欣赏绘画。戏迷票友往往会唱戏,艺术理论往往由艺术实践的技法上升到艺术创作的检验总结,成为歌诀、(如书歌、画歌)、画诀、工法口诀,再由艺术实践的检验形成技法理论的文字。即艺术技法理论如:语录、则例、画谱、印谱、舞谱、乐谱,形成艺术技法的谱系。再由艺术技法理论上升到门类艺术批评标准的形成,六法论、气韵论、形神论、传神论、雅俗论等等。艺术史上的理论家从艺术家和艺术鉴赏家这两种人中产生,艺术理论的形成经过艺术的创作实践、欣赏实践,上升到艺术创作规律的总结,形成艺术批评的标准,总结出自成体系的艺术理论。

艺术技法理论是艺术学理论专业的基础。往往会被忽视。其中,西画门类艺术技法理论包涵有: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构图学理论等等。中国绘画技法理论有南齐谢赫的六法论。包括了气韵、用笔、象形、赋彩、构图、写生六个方面。技法理论往往以画诀、工法口诀的形式流传,形成画论、书论等艺术技法理论。由艺术欣赏的见习到门类艺术创作的实践上升到艺术标准的约定俗成,发展成为艺术评论,积淀成为艺术史,提炼成为艺术理论是一个系统的、有阶段的、有层次的发展过程。

三、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中外艺术学理论发展的趋势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艺术哲学即美学理论、艺术史论、文艺理论(即文艺理论、文艺史、文艺批评)等方面展开,成为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基本学科研究取向。改革开放以后,艺术学理论研究扩展到人类学、经济学、新闻学、心理学等等领域,出现了艺术人类学、艺术经济学、艺术传播学著作,总体上说,艺术学研究在文科中学科交叉比较多,在工科、理科、医学的交叉研究相对比较少。

德国是现代艺术学的故乡,德国作为艺术学的先行者设有艺术学学科,而艺术学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和协调发展。正如国内有学者所言,欧美各国高校没有完整意义上的艺术学学科,他们的专业设置有“艺术”而无“艺术学”,与创作技艺和历史研究有关的专业也没有融为一体,而是分为“艺术”与“艺术史”两个板块,教学工作分别由艺术系和艺术史系承担™。艺术系注重技法、创作、艺术技法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艺术史系注重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的研究。德国在2004年的“专业群、学习范围和学习专业目录”共计10个门类,下共有83个一级学科。艺术和艺术学(普通)属于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为跨学科研究(以艺术、艺术学为主)、艺术教育、艺术史/艺术学、艺术品修复学等有30个专业,艺术教育含有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重任,学习艺术的学生学科专业的选择非常宽泛。

1994年美国联邦政府下发《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强调,艺术教育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种有序的、综合的、包含四门艺术学科(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的教育事业。艺术是认识人类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学科。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自觉、推理、想象、创造、平衡多种思维方式、交流、自信、自尊、自律、合作、竞争等认知、技能、情感因素中起重要的作用。2009年,哈佛大学《艺术特别行动计划》指出:艺术应当与科学、人文并立,艺术第一的理念应当被置于哈佛大学教育观念的核心地位。”弗斯特校长说:“我们必须借助艺术教育强力激活哈佛大学全体师生的创新精神,以期确保哈佛大学在21世纪的人类知识界之领先地位。”美国政界与学界人士强调: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英美等国家没有设立艺术学理论学科,因为艺术是通识学科,可以进行不同学科背景的交叉,衍生出很多新的学科,与文科学科背景相结合的研究如艺术人类学(人类学)、艺术心理学(心理学)、艺术社会学(社会学)、艺术文化学(文化学)、艺术管理学(管理学)、艺术传播学(新闻学)、比较艺术学等(图6)。

图6艺术学理论与文科专业学科交叉图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科交叉功能非常强大,艺术可以与其他文理学科交叉。从其他学科研究艺术的视角,艺术与艺术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分出若干学科方向,一时之间是争奇斗胜,而艺术学自身的学科界限已经开始模糊,艺术学理论研究有脱离艺术本体的倾向,对此艺术理论家们津津乐道,艺术家们往往不以为然,艺术家关心门类艺术的创作问题,其艺术技法处于经验与探索阶段,没有完全上升为技法理论,身在艺术创作其中而不自知艺术理论的高度发展。理论家则关心与艺术有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在艺术本体之外看艺术,将艺术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环境中去考察。

艺术家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方法是值得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课题。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艺术学教授贝蒂艾德华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被翻译成14种文字,畅销全球,美国iBm、通用电气、苹果电脑、迪斯尼等公司企业将该书作为员工创造力培训教材。艺术关系到另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艺术的方式不同寻常,富于联想与想象力,艺术的方式往往是异想天开,突破常规。艺术学在与理工科与自然科学结合的方面,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asterofentertainmenttechnology”,是一个有计算机科学研究院与艺术学院共建的学位项目,提供“娱乐科技硕士学位”。艺术与科技的交叉发展,前景无限。艺术学与门类艺术技法、材料学、科技、心理学的交叉,形成艺术技法理论、艺术材料研究、艺术史学研究、艺术科技学、艺术心理学等学科。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高度发展,对二维、三维技术的运用,成像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的世界的建筑、城市、行为模式,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艺术的交融非常密切,几乎是浑然一体,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要关注艺术与世界科技发展的动向。艺术与理工学科的交叉,拟图标如下(图7)。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可以产生全新的艺术样式。20世纪以来结合了传统定义艺术领域以外元素的多元艺术形式不断出现,如常见的“科技艺术”(technicalan)“数字艺术”(Digitalart)、“装置艺术”(installationart)、“观念艺术”(Conceptualart)、“科幻艺术”“行为艺术”、“生物艺术”、“数码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不胜枚举。理工科与艺术的结合,如此多样的艺术形式随着时间不断地在挑战艺术理论能够定义的极限。艺术创新与科技创新已经融为一体,尤其是在虚拟空间技术,数字艺术领域,超强的三D技术还将继续发展。

宇宙的建模是数字的建模,数学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数的比例,并且发现了黄金比例分割,自然科学揭示了客观世界运行的规律。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达芬奇横跨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力学等学科领域,米盖朗基罗横跨建筑学、解剖学、绘画、雕塑等等学科领域,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印象派画家通过物理学的光学成果研究大自然的色彩,推动了绘画色彩的发展。计算机色彩运用色彩学研究的成果进行设计,三维建模与数比例的关系可以将任何平面的形转换为立体的形。自然科学拓展了人类的大脑智慧,艺术创作的材料、使用工具,创作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的创造性与科学的严谨性,艺术的形象思维与严密的数理逻辑推理,艺术的观察力与科学的验证,艺术的大胆的想象与科学的小心的求证,可以发现新的艺术与新的世界。

设计学可能具有最大的与自然科学学科结合的空间。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设计艺术有关。艺术设计已经蔚为大观(图8)。

艺术生文学常识篇7

一、艺术人类学的含义及研究方法、视野

王建民在《艺术人类学译丛总序》中认为,艺术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人类社会的艺术现象、学术活动、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的学科。艺术人类学应当研究艺术作品(物品)、艺术家进行创作的灵感来源、艺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艺术作品的审美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主要以田野调查、艺术比较学和语境研究等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方李莉认为,“人类学的一个灵魂就是有关文化的批评性,正是这种批评性让我们有可能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包括精英中心主义,能以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文化”。①人类学反对中心主义和精英主义,关注并重视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的艺术。将艺术还原到产生它的社会历史情境当中,使得艺术成为当时社会和文化的一种表征,随之,艺术风格超越那段历史时期逐渐沉淀下来,并形成传统。

众所周知,艺术与文化紧密相连。在中国的精英群体中产生的艺术与在民间产生的艺术有天壤之别。精英艺术独立于生活之外,是部分人的高雅文化活动,强调文人气息和抽象美。民间艺术更多地产生于农业文明,更多地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婚丧嫁娶有关。因此,艺术也是群体认同的重要标志。

“人类学对艺术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将艺术置于产生该艺术的社会语境中。要理解特定社会的艺术,首先需要将该艺术与该艺术在其所产生的社会中的位置相联系,而不是考虑另一个社会的成员会如何理解该艺术;其次,对该艺术的诠释应进一步与一些有关人类状况的普遍命题相联系,或根据人类社会的比较模式来进行。但首要的是该艺术需要被置于其民族志的语境中。”②所以,如果我们以17世纪荷兰的艺术和生活为调查对象,我们就有了研究和认识其社会和文化的路径。

二、《描述的艺术》对艺术人类学方法的应用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得到彰显:一是看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的;二是看艺术作品的内容如何与社会关系相互对应的。方李莉认为:“艺术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空间中的纯净之物,它和社会空间中的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乃至自然生态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在以往的艺术研究中我们较少看到有关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而艺术人类学恰恰要做的就是有关这一方面研究的补充。”③阿尔珀斯在撰写《描述的艺术》时就敏锐地抓住了艺术与文化、社会生活、科技之间紧密的联系,并且艺术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意义。

(一)艺术产生的环境和人们创造艺术最原初的本意

赫伊津哈说:如果要想理解荷兰,那么就要去读康斯坦丁的书。因为只有读过康斯坦丁的书,才会对荷兰的理解更少偏见。康斯坦丁·惠更斯(1596—1687)身份特殊,他把国家公职人员、知识分子、艺术家三种身份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他的书中记录并揭示了当时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

17世纪,德雷贝尔发明了透镜,可以用来观察事物。透镜背后是一个人类从未关注过的崭新的世界。康斯坦丁透过透镜观察,然后要求对所见之物进行画像。他希望找到一个不错的艺术家来记录从透镜中看到的东西,因为他认为图像具有一种描述的功能。这时还没有和接收知识、把知识视为神圣的东西相联系,而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新视野。康斯坦丁尝试用新的视觉技术手段(透镜)和绘画技艺一起来探索并记录未知的世界。作为观众,最为吸引我们的是康斯坦丁如何将新技术和图像中的新知识快速结合起来。康斯坦丁想要的这种类型的图像让我们对荷兰艺术需要进行特别的关注,因为这些艺术与同时期其他国家的艺术差别很大,并且它们出现在荷兰仿佛理所当然。艺术作为对透镜后面图像的记录非常具有真实感,这让评论家们认为荷兰艺术就是对世界非同寻常地、耐心地手工描绘。当时,图像就是荷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是传统价值观的传播者,是记录新知识的具体途径。鉴于图像当时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康斯坦丁建议当局对知识配以图像。图像和学习新知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培根特别推崇的继承往昔智慧的一种方式。

另外,我们还需要思考当时艺术家的职业身份是什么,他们的作品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当时的艺术家就是靠手工劳动来谋生的匠人,不但社会地位卑微,而且收入微薄,经常食不果腹,朝不保夕。为了谋生,他们要不断地给作品寻找买主,而且还要经常变换作品的风格主动去迎合市场。生存的巨大压力和近乎残酷的竞争逼迫艺术家们千方百计地去创新。此时,透镜的发明和使用,无疑给艺术家们提供了一条艺术创作的新途径。艺术家鼓励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图像的制作上。荷兰人列文·虎克是欧洲当时第一个使用透镜的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是唯一的一个学习透镜背后知识的人。荷兰产生了第一批使用透镜和暗箱的人,比如凡·艾克、维米尔,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透镜和暗箱的图像并不奇怪。为了使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更加吸引买主,他们渐渐就习惯了面面俱到的、细致入微的描绘。

(二)艺术作品发挥功能的方式以及人们的反应

为了让家长更方便地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第一批配图的教科书在17世纪的荷兰被发明和印刷出来。它们一出现就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逐渐形成共识,并且习惯于认为图画书最适合儿童来认识他周围的世界,就是因为图像能够表现出语言、观念和知识的本质。一般情况下,人类认识事物都有一个“实物(或图像)—声音—文字”的渐进过程。比如,对大象的认识,首先,最好是能看到真实的大象,如果无法看到真实的大象,那么图像也能代替;其次,儿童看到真实的大象(或图像)之后,会问家长这是什么?家长就会通过声音来告诉他,这是大象(或英语elephant);这个发音,通过重复几遍,儿童就能够记住并说出来;最后,真正认识“大象(或elephant)”这样的文字,可能需要再过几年的时间。人类通过感觉和语言来理解和把握事物。保存到头脑中的是我们看到的事物,激起视觉注意力是最基本的教育。其次,语言的本质是指示性的。人必须首先学习事物的名字,明白“所指”和“能指”。另外,语言也是再现事物的一种方式。图像在视觉上具有范例作用,和语言比起来,图像更具说服力。

图像也是一种语言,是学习知识的一种途径。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还是带着孩子去看实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城市都有动物园的原因。其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将动物和其名字真正联系起来。孩子对图像的兴趣要大于对文字的兴趣,毕竟图像更加简单易懂。图像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向儿童传递关于大自然的知识。荷兰的图像明显很自觉地表现了很多平常的事物。我们要像荷兰艺术家调整他们的眼光一样来调整我们的要求,他们追求再现现实存在的事物,而不是去探求表面之下的东西,更不会像意大利艺术家一样天马行空地想象,去表现不存在的世界。此时荷兰的艺术,没有作为一种目的,而是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手段。此时荷兰的艺术家并非天才,其创新能力也被搁置一旁,发挥想象的空间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

(三)荷兰风景画的产生——制作地图的现实需要

地图是一种科学,风景画是一种艺术。地图可以展示某地的整体面貌和各地之间的关系,并且这是可以测量的数据。而风景画具有美学功能,目的是告诉观者某地的自然特征或者是作者对某地的感受。测绘工程制图师和风景画家迥然不同。因为地图曾经被认为是一种图像,当图像向文本挑战作为一种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时,地图和图像之间的区别就不那么明显了。吸引地图学和图像学学生兴趣的不应该是二者之间的分界线在哪里,而恰恰在于他们重叠的本质和相似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所以,让我们考虑历史的和绘画的语境,在这种语境下,“地图—图像”之间发生了关系。

通常谈到的首批真正荷兰写实性风景画,是荷兰艺术家亨德里克·戈尔齐乌斯在1603年对多恩进行的描述。艺术家并没有任凭想象,而是走进大自然,努力抓住荷兰广阔的土地、农场、城镇和教堂钟鼓楼等景象。这种描述首先出现在手稿而不是绘画中,是因为钢笔和纸比较容易携带。所以,记录显示,戈尔齐乌斯是走出户外进行创作的第一人,比巴比松画派和印象主义画家到户外进行写生和创作要早很多年。戈尔齐乌斯的风景画并不能表明写实主义风景画的产生,只能算是从地图到风景画转变的一种过渡。他对风景进行的记录和将景色画到平面上的做法都是一种过渡。这种根植于制作地图的习惯是荷兰画家对写实风景画最重要的贡献。和意大利、法国等画家比起来,荷兰画家并没有走“风景作为人物的背景,在故事画中逐渐发现风景之美”的探索道路,而是从实用目的出发,向观众传达一个地域真实的自然面貌,这一做法也非常符合荷兰的民族性格。值得注意的是,地图在17世纪除了有地形、军事、航海等实际用途外,还代表着富有,因为刚刚出现的地图极其昂贵;另外还代表收藏地图的家庭非常有文化,有教养。

三、《伦勃朗的企业》对艺术人类学方法的应用

在方李莉看来,“艺术人类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视野,那就是对人的研究,对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艺人们以及各种艺术群体的研究。因为,艺术的实质不仅仅是作品,也不仅是产生这一艺术的社会环境,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创作这些作品的人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群体,他们深邃的思想,他们丰富的情感,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他们的集体意识,他们的经验世界以及他们和社会生活形成的各种复杂的网络关系等等。这种研究所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对于艺术的研究,其主要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可以作为文物而保存下来的作品的实体,而还应该包括弥漫在这些作品背后的非物质的人的社会活动以及思想活动的部分……”④

(一)伦勃朗作品构图的知识来源——戏剧表演教育

阿尔珀斯认为:“对绘画制作过程的考察,是理解伦勃朗作品本质含义的一个先决条件。”《伦勃朗的企业》一书就是主要围绕艺术家伦勃朗本人及其艺术创作进行分析研究的。关于伦勃朗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这一问题,“想要搞清楚在伦勃朗的职业生涯中,究竟是谁,在何时给了他灵感让他使用如此独特的风格进行绘画,要比弄清楚究竟哪块帆布是大师亲手所画更具有历史意义。”⑤

伦勃朗的画面有一个重要特征:戏剧性效果——人物动作和姿势夸张并带有表演性质;画面中的人物服装舞台化、道具化;另外,画面有一种追光灯效果,通过灯光效果来吸引观众目光,突出艺术家要表现的人物。在专著中,阿尔珀斯认为伦勃朗所接受的教育对其创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伦勃朗曾经在学校进行过戏剧表演的学习,或者观看过很多戏剧表演。这使他作品中的人物无形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表演性质。另外,为了在画面上再现出栩栩如生的戏剧性效果,伦勃朗甚至要借助镜子通过自画像来不断实验并完善画面,并且把自己当成一名演员来进行描绘。很多画家预先在头脑中形成构图的框架,然后通过草图将头脑中的各种造型再现出来,通过不断地分析和综合,最后拿出令自己最满意的草图作为底稿。伦勃朗则不这样,他让模特摆出不同的动作,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直到找到最满意的动作组合和最好的视角,然后才开始动笔创作。

(二)伦勃朗创新的动力来源——孤傲的性格

伦勃朗性格孤傲、任性。学习美术史的人都知道,伦勃朗画了为数众多且时间跨度很长的自画像,将自己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跃然布上。借此可以推断出他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另外,他还是一个将自由视为生命的人,因为他曾经拒绝为赞助体系服务。他成了当时艺术规则的破坏者——他不会按照劳动时间来收费,也不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定画人交付作品。甚至,购买了他作品的人如果觉得他的画没有完成,希望他能“补笔”,那么,他要另外收取费用。他不适合和颐指气使的赞助人接触,也不认为王侯将相天生高贵。他有自己的原则和主张,不愿臣服于任何人。他并未将艺术规则奉若神明,头脑中更没有艺术权威的概念。他学习传统就是为了超越传统。在不断地创作中,伦勃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三比例的人物画。其强烈的明暗对比法虽在当时并未及时被人们接受,但是却对19世纪的肖像摄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艺术生文学常识篇8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研究人员与教学人员普遍地将艺术教育简单理解为对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对艺术教育理论的知识传授,在教育活动中,片面地以抽象的概念代替生活感受,以理论体系覆盖生命直觉,以逻辑推导遮蔽心灵反思,因此遗忘对学生进行审美感性的教育,没有开启主体的心性和灵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培育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情。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艺术之树常青。开始,没有对于自然的观察体验和热情感受,一个人不可能培养对于艺术的热情和兴趣,当然更不用说美感和经验了。艺术教育离不开对于学生的自然和审美教育,离不开激发和调动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观察、诗意体验和富有激情的想像。在当今历史语境中,艺术教育还必须承担教育学生培养对于自然的敬畏感情,建立他们关心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对话的意识,而不应单纯地树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而是应该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这样有助于建立生态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现代意识,更有利于美感的形成和艺术感觉的完善,可达到一石两鸟、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大学层面的艺术教育并非单纯局限于教科书上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换言之,艺术教育并不是那种满足于空谈艺术的本质、历史、特征、风格和表现的书本教育,也不限定于探讨文艺美学的种种概念,以及常识性的艺术知识。高校艺术教育事实上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精神工程,应当致力于借助于艺术教育的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完整徤康的人格结构、具有一定审美修养和具有诗意内涵的生命存在个体,培养他们的艺术敏感和兴趣、良好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经验等等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从诗意生存和审美生存的美学意义上着眼于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这样,使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不是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类别的知识传授,不是让大学生从审美境界的启发,让他们建立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开启心性,激发诗意情怀和审美眼界,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学生能够明“道,’体“道,进而与“道,’一体,进入充满美感的艺术殿堂。

在理论体系和观念体系上,人们习惯于将艺术教育附属于美学理论的范畴,或者将它和艺术理论混为一谈。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然而,它们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区别。在存在形态上,艺术教育是将具体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注重于理论体系和概念内涵的传统也不是单向度地传授具有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经验,而是将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诗意直觉等审美感性渗透到理论结构和知识形式之中,另外,它注重艺术的形式感和具有的艺术经验的启发,使观察力和想像力融入记忆力、推理力,让理论结合实践,良知渗透生活。而一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是以知识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是以逻辑和思辨以特性的概念形态。因此,它们不能简单和直接地代替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与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不仅有着存在方式上的差异性,而且有着社会预期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性。艺术教育不是以单纯求知为特征的知识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寻求建设青年学生的诗意的人生修养和审美的生命境界。故从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纯知识学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将遮蔽艺术教育的思想价值和精神意义,从而不能真正理解艺术教育的本质。换言之,艺术教育不是对知识理论问题的知识性解答,不是以回答“什么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等类似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或者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讨论和回答的知识命题。艺术教育是力求解决人生的审美感性、良知修养和诗意境界的问题,而这些内容是美学知识和艺术经验难以包括的,它们更多是生命的智慧形态。

艺术生文学常识篇9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5-0167-01

目前我国在全球发展潮流中,进入到了新媒体发展的时代,各个行业均在依赖于新媒体的行业特征,引进新媒体这一媒介,让其可以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媒介价值。教育教学行业同样如此,依赖新媒体,不同学校以及教育机构,为可以充分适应新媒体环境均使用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最终结果虽然不同,但对于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有益。

一、新媒体发展对高校音乐艺术教学影响分析

(一)新媒体发展对高校音乐艺术教学的形式影响。

当前,新媒体给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构建了全新的教学形式,该种教学形式表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例如,在多功能厅以及多媒体教室之中进行音乐教学,这样既能够给高校学生播放音乐,还能够输出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再者,在音乐课堂以外,经过QQ、微信、微博等类似的网络服务平台,和高校学生一同探索以及研究音乐文化知识,如此就可以使音乐教育不仅存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例如,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使用数字技术,或者通过一些电子产品自己录制音乐等,如此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打好音乐基础,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新媒体条件下的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形式多样,可是同样有着不足之处,高校教师与学生太过于依赖于媒体音乐给自己所增加的优势,就会忽视了传统音乐艺术教学中的情感升华部分以及艺术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而过于依靠新媒体,就会导致音乐艺术教育难以脱离虚拟教学环境,从而给实际音乐艺术创作带来一定困难。

(二)新媒体发展对高校音乐艺术教学的理念影响。

音乐本身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其拥有着非常动听的旋律以及充满动感的节拍、美丽的情感等等。音乐本身有独特的魅力,和别的科目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在新媒体条件下,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在教学资源选择以及构建教学服务平台、设计教学模式方面,均表现出了和以前教学不同的教学理念,比较偏向于自主性与创造性,更加关注的是开放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高校音乐艺术教学过程中,逐渐认同新型的音乐艺术形式,后者经过多样化的音乐艺术教给学生音乐文化知识。由于新媒体在检索以及呈现音乐艺术文化知识的方面优势较大,因此,易于促使音乐艺术教学理念的成熟。可是,假如一直依靠新媒体,易于使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丢失掉原本的主题。为了创新教学理念,会使多数音乐艺术教育忘记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运用新媒体探寻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策略

(一)把新媒体教学方式和学生校园生活相结合。

艺术教育可以促使现代大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综合发展的人才。针对当今中国专业技术较为顶尖的高等专业学校而言,高校音乐艺术教学始终处在一种不被重视的状态之下,高校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没有过多的沟通与交流,可以熟练掌握好有关音乐文化知识的基础的学生非常少。由此可知,高校学生对音乐文化知识的欲望以及当前的音乐素养构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所以,需要适时的推行高校音乐艺术教学模式改革,使用新媒体促使高校音乐艺术教学发展,从而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素质教育的需要。高校学生校园生活是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在以往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可以结合网络投票,或者手机投票,网络监管等方式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作用,使较多的高校学生参加到校园活动中去。增加校园活动影响力,展现出高校音乐艺术教学的魅力,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艺术教育环境,从而将高校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兴致提高。

(二)丰富高校音乐艺术教学资源。

由于高校音乐艺术内涵并不是单一性的,音乐艺术内涵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得来的,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对于音乐艺术均有自身的理解,并且各个国家一级地区、民族均有着非常特殊的音乐艺术知识。高校在音乐艺术教学中有着固定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可是要想使高校学生在音乐艺术行业中多思考多观察,需要采用新媒体将学生视野打开。因而,高校教师开展音乐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新媒体,找到和教学主体有关的音乐作品,把相同的音乐作品存放在一个位置,逐次展示给高校学生,要求学生自行比较与欣赏。接着音乐教师依据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表现出的情感等,阐明音乐艺术的价值。但是,因为高校学生音乐学习经验尚浅,并不十分了解哪一部分的音乐作品对其学习有利。因而,音乐教师可把音乐全部整理在一起,如此才有益于学生划分音乐类型,从而体会到不同音乐作品类型的藝术表现形式,有侧重的学习音乐知识。

(三)增强对高校学生音乐理念的指导。

在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微博等媒介,根据其取得信息的自主性和同步迅速的特征被很多学生使用。假如可以借鉴新媒体建立和学生信息沟通的渠道,完善音乐艺术教学制度,不但可以帮助教师随时了解高校学生音乐艺术学习的状态,还能够借此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互交流音乐文化方面的知识,进而构建具有音乐特色的服务平台。将高校音乐艺术文化建设和高效学生校园生活相结合,如此,就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艺术素养。再者,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设计情况着手,对症下药,将传统的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模式改革,高速发展音乐艺术教学,以此来提升高校学生音乐艺术文化素养。我国有关教育部门需要采用新媒体,把微互动加入到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规划中,让音乐艺术教育变得更加规范。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可以使用新媒体媒介等方式增强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

结束语

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为了培养综合性发展的人才,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点,还是培养多方面发展人才的核心方法与手段。因此,不仅需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待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发展,还应当使用现今新媒体技术探寻出适合中国国情文化发展的新方式。并且,需要积极学习以及使用国际现今音乐艺术教育理念和方式,使音乐艺术教育变成自主性的行为,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

作者:韦厚标

参考文献 

艺术生文学常识篇10

[关键词]艺术修养艺术直觉艺术形式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创造有价物质财富的能力作为个体区别于群体的级别标签,而对于艺术修养问题,多数不搞艺术的一般人早已渐渐淡化甚至默然视之。那么,对艺术修养的重视问题是不是就真的不重要了呢?关于艺术修养一直存在着很多误读。

一、艺术修养是可有可无的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很少有正规提倡艺术修养的时候。本应属于艺术范围的文辞诗作,竟长期成为科举手段,结果艺术人格不得不在利禄人格、官场人格的威慑下变得疲弱不堪。《红楼梦》中贾政带领一批文士清官视察新落成的大观园,需要应景题额,比较下来,显然是那为懒于学业、年轻稚嫩的宝玉艺术修养最高,但一路只听见贾政对他的呵斥声,这可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艺术修养和艺术人格处境的象征。我们历来焦急地呼喊着军事修养、政治修养、经济修养,很少有呼唤艺术修养的,因为它太缺少实力了。从人类发展总体而论,军事、政治、经济等再重要,也带有手段性和局限性,惟独艺术,贯通着人类的起始和终端,也疏通着每一个个体生命的童年和老年,天赋与经验,敏感与深思,内涵与外化,在蕴籍风流中回荡着无可替代的属于人本体的伟力。

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尽管他的外在境遇未必良好,他的内在精神生活一定比别人丰盈而充满活力。他永远不会真正地寂寞,但丁、莎士比亚、卡夫卡、屈原、李白、曹雪芹永远与他相伴。他永远不会枯窘,他会用贝多芬的耳朵、毕加索的眼睛去谛听和审视。于是大千世界变得那么富丽,他自己也变得富有。一般的人过得再富有再安逸也就是一个一般的人生,而他,全部人生节奏都被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们充实过协调过了。因此,他是汇集着人类的全部尊严和骄傲活着。他的一个小小感受,很可能是穿越千年历史而来,而且还将穿越漫长的未来岁月。他往往童心未泯,真诚的用自己的真心,为越来越精明老滑的人类社会维系住一个永恒的童话世界。

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不管他担任什么工作,总会比其他人更能体谅人,更仁慈,更幽默,更易展现个性,更潇洒从容。许多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能以他们的辉煌业绩产生广泛的震慑力,但他们身上最具魅力的地方,却往往是那一份艺术素质。

如此说法,艺术修养也可以定义为一种生命的独特存在状态,是一种具有重大实质性意义的人格力量,而不是人生的一层可有可无的涂料。

二、艺术知识就是艺术修养

关于艺术修养还有一种误解,即把艺术知识等同于艺术修养,甚至教育机构也把艺术知识当作提高艺术修养的基本途径。结果,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一提起某个画家,能够滔滔不绝地讲他的几个创作时期,以及每个时期的基本特点,但一旦让他们站在这个画家的面前,却默然以对,根本没有出现审美投入;到一个风景点,能够随口背诵一首又一首吟咏此景的古诗,但他自己对风景却没有什么感受,背诵一通便匆忙走过;看一出传统戏,能够如数家珍的说出这出戏的题材来源,改编历史,种种掌故,但如果要问一句“今天的戏好看不好看”,他却难以作出明快的第一判断……这一切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怪现象,便是长期以来以艺术知识代替艺术修养所造成的。

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丰富的艺术知识。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知识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一个人在提高艺术修养过程中,不能不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长期玩味留连,这就自然而然地积累了一些艺术知识。有时,为了深化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领悟力,人们也会把某段艺术史系统的了解一下。但是,只要是有艺术修养的人,他在接触艺术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向学习数学史一样冷静,而一定会投入自己明快的爱憎裁断,调动足够的审美联想,甚至还会引发自身创造的激情。这样,他也就把艺术史的学习艺术化了,这种学习,与严谨的学问要求距离甚大,所学到的常常是染有很大主观性的“非纯净知识”。

三、对艺术理论的熟知就是艺术修养

总体而言,艺术理论的构架理所当然地矗立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之上;但从具体的社会分工和历史承传而言,艺术理论有可能成为一项独立的职业,而前代的理论成果又往往被后代直接继承,不在经过审美经验的重新过滤。这样,久而久之,必然会造就一批奇怪的人:他们的职业是用极概括的语言在理论高度上说明艺术,而实际上他们并不懂得艺术。

在有些大理论家如康德、黑格尔身上,具体的审美感受已获得提升和升华,这很容易使有的人产生误解,以为他们对美的高层次论述全是行而上学的概念推演。其实,只要真正深研过他们的理论就不难发现,他们的审美经验不仅是丰富的,而且无疑是他们全部理论阐述的基地和参照系。因此,审美经验贫乏的人是不可能读懂康德、黑格尔关于美学和艺术的论述的。反之,立足于深厚的审美经验,倒反而能较好地领会他们所说的不少道理。不幸之至,现在有些学校的教育常常脱离审美经验而条条缕析理论,把学生们折腾得非常可怜,渐渐变成贫于审美的奴隶。他们于是疲惫地忙碌于艺术家派别的区分,作品要旨的提炼和创作方法的归纳。其实正如我们要去颐和园玩,畅快地玩就是,并不是非要弄明白颐和园的准确经纬度,地质构造类型等。

尤其是很多现代人认为,艺术就是震撼的感知,就是光怪陆离的感官刺激,就是粉饰过的所谓人生哲理……其实艺术就是艺术,艺术是代表个人生存空间的另一种语言符号,是作者表露或抒发个人情感的工具,是感知交流的特殊语言,是心灵独白向外宣泄的文化载体,是人生修养境界的真实表露。艺术最大的特质就是记录,如同文字一样,记录下创作者的探索和追求、痛苦与欢乐、挣扎和解脱、绝望和重生、生离和死别。艺术两个字本身没有什么特性可言,在艺术的领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固定的美丑定律,没有永远的传统和前卫。

那么艺术修养究竟有哪些成分结构呢?分而述之,大致有以下五点:

艺术修养的基础是艺术直觉。有了艺术直觉,那么前面所说的艺术知识则全盘皆活;反之,则全盘皆死。艺术直觉主要是指一个人对美所产生的全身心的迅捷敏感。几乎不必经过思考,你就能立即对眼前的艺术作品产生激动、震颤、厌恶、舒畅、烦腻等等感应,既灵敏又强烈,一个人的这种感应未必是高水平的,但是只要有这种感应的存在,才能使艺术知识、艺术理论与每一个活体生命接通血脉。培养艺术直觉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反复而广泛地欣赏艺术作品,扩而大之,进而欣赏生活中蕴涵着种种艺术潜能的美色。这种欣赏,是人与作品之间的一种奇妙对晤,只要是自己有亲切感、愉悦感的作品,就要尽力投入,以求获得更深切的领悟。为此,切实而有高水平的欣赏指导文章,往往比大部分的理论著作更能有利于人们艺术修养的提高。

艺术直觉的对象既是艺术直觉又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强调。艺术修养在某种意义也可看成是对艺术形式敏感度的修养。一个人对一出戏、一幅画中的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感动,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对戏、画的欣赏已有足够的修养。真正有艺术修养的人,必然会敏感于舞台造型、唱腔设计、色彩韵律、线条结构等等形式强度,并在这种强度的震波中来领受其中的蕴涵。我们的艺术欣赏常常被作品的社会内容分析完全取代,随之而来,所谓艺术修养也常常是“挖掘”作品意义和社会内容的本事。鉴于此,我要特别强调形式感在艺术修养和艺术直觉中的至高地位,认为缺乏形式感受的所谓艺术修养大多是艺术领域之外的另一种修养。

艺术修养是一种社会性的人格素质,因此,又不能因强调直觉而把它看成是一种纯个体的东西。艺术修养有一些起码公认标尺,因此,需要先把自己的个体人格首先经历一次“从众”机制的陶冶。凡属全人类公认的世界艺术名作,要强迫自己投以积极的审美态度,学会欣赏,以取得这种社会性修养的基石,然后再来伸拓强悍的个体感受。在这里,艺术修养遇到了一个从个体到群体,再到个体的三段式演进路程。从个体直觉出发,再把直觉社会化、群体化、历史化、世界化,由此才可进入第三步,即在新层次的个体闪耀。读点书,了解点艺术史,听一点艺术理论,大体上属于第二阶段上的事,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

艺术修养是一种释放性情怀,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有他的审美重心,但又会发散出极为开阔的辐射网,使他的审美重心有宽大而繁多的侧翼。他一定会对中等水平以上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发生兴趣,而不会把自己的审美感受禁锢在一个狭小而高雅的框范里。

说到底,艺术修养是一种在审美范畴内感悟生命的能力。历代艺术家汇聚着自己时代的人们的生命信息,通过一代又一代有艺术修养的接受,构成了生命的强力传递。屈原、李白、曹雪芹、歌德、肖邦、罗丹……靠着人们的艺术修养活到今天,而今天的人,则又靠着艺术修养汲取着前代大师们的生命能量。因此,人们对于艺术形式的直觉,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形式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修养与生命意识、人生感悟直接有关。

诚然,意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艺术修养的提高方法并非虚无和无路可循。不妨在举世公认的名作中,选一些最合自己心意的作品反复品位玩赏,所谓“书读万遍,其意自见”,艺术作品赏析亦如出一理。然后慢慢扩大品赏范围,在扩大过程中自然而然增加一点艺术史知识。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切实分析的文章和有关艺术家的传记也可读一些,力求设身处地,体察艺术家的心情和情感。读的多了,自然也会有比较和批判。凡是自己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真正产生了强烈感受的,都应思考一下原因,寻找自己生命与艺术生命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上是培养艺术修养的基础,在此之后,各人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一步拓展,也可接近康德,也可许身现代派,也可沉潜文物古迹。很多人常常在没有打基础的情况下纷乱进入后期,造成“无根基推进”的悲剧,始终未能与艺术真正结缘。

不要把自己定位于艺术领域的番邦夷人,在假日或某个机会偶尔到精神家园小憩一番定会使平日的行政烦器、人事喧嚷、滔滔名利、尔虞我诈立时净化。倾听自己最纯的心跳,不久,就会走进一种清空的启悟之中,流连忘返。这决不是空乏的安慰和精力的耗散,而是秉承文明基础上真正的现代生活。逐层渐高的艺术修养必将使你的生命别具深刻与厚度。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罗丹.罗丹艺术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3]大卫,马梅.导演功课[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