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十篇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十篇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6:50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篇1

关键词:骨科护理骨科术后康复锻炼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66-02

骨科护理当中,康复锻炼在恢复身体原有功能,大幅度降低致残率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康复锻炼的护理应由主治医师和护士共同完成,一般根据患者的情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了不造成伤害,切忌动作粗暴。

1临床资料

2011年8月~2012年2月,观察了骨科术后患者64例。其中,按骨折部分来说,上肢骨折术后20例,下肢骨折术后44例;按年龄来计算,60岁以上50例,60岁以下14例。所有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1~8周的康复锻炼。完全无肢体障碍59例,轻度障碍5例,康复率达92.2%。

2康复锻炼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2.1康复锻炼的方法。康复锻炼是指患者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来维持肌肉和关节的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等,进而恢复骨骼功能,将致残率降到最低。其中主动运动靠肌肉主动收缩来完成,被动运动则是在外力帮助下进行关节运动,而肌肉不作主动收缩。一般情况下,骨折后的康复锻炼更注重使用复位固定术的治疗方法,忽视康复锻炼,这会使本可以恢复的功能丧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伤残,造成的伤害程度比原发性损伤更甚,因此,康复锻炼必须要依据科学进行。

2.2康复锻炼的临床意义。

第一,康复锻炼可以消除水肿。外伤手术的创伤愈合期为4-6周,在这期间手术部位会有一定程度的水肿状况,尤其是伤肢肢端会更加明显。因此在这期间一定要注意指导患者将患肢抬高有利于血液的静脉回流,减轻甚至消除水肿。

第二,康复锻炼可以减少肌肉萎缩的症状。骨科术后进行主动或者被动运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对患肢进行锻炼少肌肉萎缩,保证患者的健康。

第三,康复锻炼可以防止关节僵硬、粘连。骨折患者由于手术原因,肌肉不能自如活动,因此静脉和淋巴会瘀滞导致水肿的发生,最后会出现滑膜粘连的情况。所以在术后医生和护士可以指导患者做些主动运动。如果是上肢骨折可做些握拳运动;下肢骨折可做股四头肌的长收缩联系,因为主动运动有牵拉作用,通过温和的主动运动可以运动关节周围的肌肉,从而减轻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僵硬和粘连。

第四,康复锻炼有利于促进骨骼愈合。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肌肉会加速代谢从而产生乳酸。乳酸则可以刺激血管扩张,增加循环血量,加速新生血管的成长,促进骨痂生成,加速骨骼的愈合。

3康复锻炼的几种方法

3.1疼痛心理护理。在进行锻炼之前,我们要让患者明白关节僵硬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关节长期固定而出现的挛缩现象,也就是关节周围的肌肉短缩以及关节囊里的空间紧缩。除此之外,关节内还会出现由于脂肪组织增生导致的关节占位,堵塞骨膜上的通道,关节的软骨会被该软组织的过度增生覆盖,并且融为一体。在压力作用下,在关节表面互相接触的位置会出现纤维化和退行性变,更有甚者会发生纤维粘连造成的骨性愈合,丧失运动功能。

3.2骨折早期的康复锻炼。患者伤后的1-2周,是康复锻炼的早期,这时的骨折肢体局部反应相对较大,肿胀和疼痛状况明显,还未形成骨痂。手术后骨折断端虽然已经被固定,却并不稳固。所以,在此阶段的锻炼主要以不活动关节为前提,主要是进行主动收缩和舒展肌肉。

(1)上肢肌肉的锻炼方法是握拳运动,患者用力握拳,充分伸直手指,并进行反复和交替训练,从而增强双手握力。

(2)下肢肌肉的锻炼方法则是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该练习不仅可以增强臀大肌、小腿三头肌以及股四头肌的力量,同时用力做踝关节的伸屈和背伸足趾的运动,这样能够有效减少肌肉萎缩的发生,关节僵硬的情况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控制。

(3)被动活动,例如进行一些向心性按摩,可以达到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的效果。

(4)肌腱用力踩床,用双肘和头部将全身支起,尽量使背部和臀部腾空,五点受力,即五点支撑法。该方法不仅能锻炼腰背肌,还能避免压疮。

3.3骨折中期的康复锻炼。手术后的3-6周是康复锻炼的中期阶段,这段时间骨折患者的特点是骨折肢体肿胀明显减轻,疼痛感减少,初步形成骨痂,骨折断端也已初步连接。这个阶段患者需要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逐步扩大肢体活动的力度和范围,但是还必须有所限制,避免由于活动范围的突然加大而导致的骨折错位。在这个阶段,有三步可以帮助患肢下地:第一步,用健肢和双拐组成三点,支撑身体的重量来进行地面活动,需注意的是患肢并不负重。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下,可以让患肢的脚尖轻微点地,适当负重。第三步,在进行了以上两步之后,让患肢全脚着地,与健肢一起负担全身重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进行,切不可一蹴而就,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训练时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以逐渐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3.4骨折后期的康复锻炼。骨折手术后的6-8周是康复锻炼的后期,这个时期骨骼已经基本愈合,关节活动也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此时的康复锻炼强调的已不仅仅是局部的锻炼,同时也会进行全面的关节和肌肉锻炼。

3.5注意事项。康复锻炼一定要确保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坚持主动运动,适当添加一些被动运动。首先,康复锻炼以恢复肢体生理机能为目标,以上肢为例,恢复手的功能是恢复上肢活动的关键,同理,下肢则是以增强步行能力和负重为主。其次,在进行康复锻炼时,既要稳,又要慢,不要急于实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此外,康复锻炼也应有度,避免让患者感到劳累,更不能引起疼痛,如果运动过量则会出现剧烈疼痛,甚至出现水肿。

4结论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经过1―8周的康复锻炼,完全无肢体障碍59例,轻度障碍5例,康复率达92.2%,根据随访1-2年的情况,患者康复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

[1]刘琼芳.康复锻炼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2,10(5)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篇2

关键词:骨科护理;现状;展望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逐步完善,患者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骨科护理人员护理理念的不断增强,骨科护理的发展有了质的发展。下面结合实际简要分析骨科护理的现状,并从整体护理的未来趋势和信息时代对骨科护理发展的影响两个方面对骨科护理的展望进行总结。

1骨科护理现状

在我国骨科传统手术开展之初,为了促进骨科患者的早日康复,经常在术后为患者安上石膏或者支架,待彻底愈合后,才允许患者进行下床活动[1]。同时,对此类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经常将生活护理作为护理此类患者的重点。直至近些年来,才将康复训练指导广泛应用在骨科护理中。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在时间、数量、方式方法上对功能练习也有了具体的数据和报道,如:术后3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功能练习,拆线后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练习,术后4-6周后指导患者带护腰进行下床活动,提醒患者半年内不许弯腰,植骨融合术卧床3个月后才允许患者进行下床活动,而显微镜下手术和经皮穿刺手术的患者,术后平卧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48小时后开始练习腰背肌。对骨科患者实施护理的重点也由生活护理逐步转移到心理护理、功能训练上,为骨科患者术后恢复和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1整体护理和人为关怀在骨科护理的实践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整体护理被广泛应用在骨科护理的实践当中。因伤情和治疗的需要,骨科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这样容易使此类患者产生诸多消极情绪,进而有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对康复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将整体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加强整体护理,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得以增强,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配合度,融洽护患关系,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且利于患者的康复。为了满足骨科患者的护理需求,需要将人文关怀应用在骨科护理当中,在患者入院后,就要尽快帮助患者熟悉就医环境,热情向其介绍医院的各项情况,增加患者对就医环境的熟悉感,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在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言语温柔,态度和蔼,面带微笑,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在拉近护患关系的基础上重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法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利于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的提高。此外,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掌握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生活照顾、情感支持,多举成功康复的病例,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合理调整病房内的温湿度,定时通风换气和消毒,确保室内光线柔和,对探视人数和次数加以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噪音对患者造成的刺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2]。

1.2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与康复

为了使骨科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要最大限度地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为此,就要重视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对于四肢骨折患者,要在早期对其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指导,如指导患者进行相邻关节的主动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运动[3]。不要对骨折部位进行活动,不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强烈的按摩。到了中期,不仅指导此类患者进行上述功能锻炼,还指导患者对被固定的关节进行活动,逐步增加功能锻炼的时间和活动量。等到了后期,要指导患者进行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负重练习等。若患者的骨折处在脊柱,则要严格按照“尽早训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原则进行功能锻炼,以提高训练效果。在整个功能锻炼的过程中,骨科护士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必要性解释清楚,同时采用口头讲解和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功能锻炼指导,促使患者对功能锻炼的动作要领加以正确的掌握,提高患者配合度,促进功能锻炼效果的提高。除此之外,对骨科患者在功能锻炼中的适应性和患肢反应进行严密的观察,便于功能锻炼计划的及时调整。

2骨科护理的前景展望

近年来,随着骨科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骨科护理技术和理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下面对骨科护理工作的发展做简单的展望。

2.1整体护理的未来趋势

随着骨科护理的不断发展,在今后的骨科护理中将更加重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健康宣教,将更重视“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的护理理念更加有效地落实到骨科整体化护理当中,且骨科整体护理仍然将护理程序作为基础,以促进骨科护理的有效发展和改革。另外,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增加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患者是我们医护人员服务的对象,因此,在我们整体护理中,对患者加强贯彻人文关怀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2.2信息时代对骨科护理发展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骨科护理也将展开新的篇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医疗将有被应用于实践当中的可能性,为了使骨科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在有机结合远程医疗和虚拟现实的基础上,远程虚拟康复也将有被应用于实践当中的可能性,将便于骨科护士对骨科患者实施功能恢复指导,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若今后在骨科术后康复过程中,将远程虚拟康复训练系统引入其中,则可以实时、正确评定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受损部位的功能,这样将更有利于康复训练的计划和强度的制定和明确,使康复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下,骨科护理人员还可以对骨科患者实施心理理疗,更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利于增加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兴趣,这样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小结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骨科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4]。整体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整体护理为新的护理潮流指明方向,微创骨科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也日益增大。随着材料工艺的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护士不仅要熟悉支具的作用,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并善于运用新技术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骨科护理也将向信息化快速发展,将会为骨科护理打开新的篇章,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作者:李丽孟燕孔祥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中医院山东省济宁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 于红.骨科新技术与骨科疾病护理的进展[J].全国第四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2,174.

[2] 董微,宋晓波.论整体护理教育的现状与设想[J].护理学杂志,2013,18(01):47.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锁骨骨折;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6(b)-0189-03

theapplicationeffectevaluationofhealtheducationinnursingclavidefracture

XUYan-hongCHenLi-hua

DepartmentofSurgery,people′sHospitaloftianheDistrictinGuangzhouCity,Guangzhou51066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healtheducationinthenursingofclavidefractureclinicalapplication.methods106admittedcasesofclaviclefracturepatientsduringtheyear2013~2015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nddividedrandomlyintotwogroups.onegroupistakenascontrolgroup,theothergroupastheconventionalhealtheducationgroup,eachgroup53cases.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conventionalroutinenursing,whilehealtheducationwereimplementedintheconventionalhealtheducationgroupinthebasisoftheconventionalroutinenursing.Resultstheresultsdemonstratethat90.6%patientsintheconventionalhealtheducationgrouphavesuccessfullyacquiredtheknowledgeofclavidefracture,whichi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meanwhil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andpsychologicalproblemsaresignificantlydecreasedintheconventionalhealtheducationgroup.Finally,therehabilitationqualityofpatientsintheconventionalhealtheducationgrouparealsobetterthanthatof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Healtheducation;Claviculefracture;nursingeffect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与推广,由高能量创伤所导致的骨折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其中锁骨骨折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1-4]。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锁骨骨折护理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锁骨骨折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106例锁骨骨折程度较为接近的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选取方式,将其分为常规对照组与健康教育组,各53例。常规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19~58岁,平均(37.8±2.6)岁。康复教育组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20~61岁,平均(38.9±2.7)岁。本研究均告知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相关风险提示并签署了康复治疗知情协议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式

1.2.1常规对照组患者入院并进入病房后,常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医护人员不对教育健康内容进行讲解,常规护理的特点主要包括:①手术前安抚患者的紧张心理,但不讲解锁骨骨折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②手术后对患者实施护理、饮食护理、观察肢体功能恢复等[1-5]。

1.2.2健康教育组

对健康教育组病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具体如下。

1.2.2.1术前健康教育护理锁骨骨折具有突发性,且多数患者为中青年。由于中青年人通常为家庭的顶梁柱,承受的生活压力较大,在发生锁骨骨折入院接受治疗时,病情一般较为严重,患病后容易出现焦虑、不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工作时,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意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发展,保持主动热情、耐心、态度和蔼、语言文明的态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锁骨骨折的发病情况、潜在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与术前注意事项,阐述锁骨骨折治疗手术的成熟性和成功率,减少病患过度的担心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积极地引导患者自我调节,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可能影响手术的因素及降低潜在的并发症发生率。

1.2.2.2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术方式、特点和注意事项,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手术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以及对治疗的信心,手术进行前应指导患者在饮食上多选择热量、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同时可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手术进行的前一天患者应保证良好的睡眠,如患者无法安睡,可在获得主治医生的同意下,协助患者服用适量的安定类药物促进睡眠。提醒患者在手术前12h禁止饮食,术前4~6h禁饮,引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1.2.2.3术中健康教育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也许因为紧张、害怕、疼痛等因素而出现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不良症状,为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视心电监护及患者的反应变化等病情,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对症处理和心理安抚,必要时给予安定剂或全身麻醉处理。

1.2.2.4术后健康教育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持续24h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掌握患者术后情况并及时配合抢救;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预防锻炼,解释功能锻炼与手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关联,同时也要防范锻炼过度;指导患者对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等食品营养的补充,确保患者饮食营养均衡。

1.2.2.5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出血:锁骨骨折手术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微创手术,虽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但仍有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通常手术后患者的出血量不多,但如出现出血量较多现象时,应及时与当班医师汇报病情及配合做好抢救措施。②血液循环障碍:由于术后身体处于高凝状态,加上一般患者多需卧床休养,容易导致其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现象,因此,在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的变化以及手术部位、肢体等是否发生明显肿胀,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情况并及时进行情绪安抚,记录好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等指标。③关节僵硬: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导致关节活动受到障碍,情节严重时会出现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对患者实施局部按摩、手法松解等护理能预防术后出现关节僵硬。同时,鼓励患者通过锻炼恢复正常关节功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引导患者积极、适时、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保持关节灵活性,并防止肌肉痉挛。

1.2.2.6随访健康宣教锁骨骨折的康复需较长时间的休养才能逐渐形成骨痂,患者出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记录好患者的病情并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向患者讲解术后康复要领,提醒患者持续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处局部清洁,以防感染。

1.3护理效果指标记录

对两组患者锁骨骨折护理知识掌握广度、深度、潜在并发症及患者心理情绪与异常行为等情况做好详细记录,评估健康教育在锁骨骨折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1.4数据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健康教育组骨折知识掌握度为90.6%,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工具快速发展及其推广普及化,由交通事故而引起的锁骨骨折发生率约为11%,并且逐年呈上升趋势,锁骨骨折患者的护理难度大,周期长,对患者的不当护理易加重患者病情,延缓康复周期,并且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影响和制约着患者康复质量和康复时间。然而健康教育是通过专业护理人员采用传播、宣教、灌输、干预等途径,帮助病患掌握锁骨骨折护理保健知识和树立康复信心,来引导和帮助病患建立起一个健康、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计划,将医疗护理保健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健康实践行为[10-12]。本研究中,通过有计划地对患者锁骨骨折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干预,有90.6%的患者能有效地掌握骨折治疗的相关知识,同时患者对自身的病情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结果表明术前健康教育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焦急、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护患沟通互信,帮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护与讲解教育能及时帮助患者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引导患者科学有效地进行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相比常规治疗,健康教育的实施在锁骨骨折护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及时有效的康复干预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锁骨骨折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理问题的发病率。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医院护理质量与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锁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锁骨骨折护理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对复杂病情,不易治疗的疾病护理需求日益提升,如今在这类疾病护理过程中,不局限于对锁骨骨折的护理,如消化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中[13-16],引入健康教育理念已成功提高了对患者疾病治疗的效率,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普遍得以提升。在医疗系统中多方面引入健康教育理念对改善现有护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有计划、科学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使患者自觉配合并以积极的行动减轻或消除疾病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加快治疗康复的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医疗机构而言,可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病患提供创新、高质量、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从而帮助病患提高康复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振红.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4):142-143.

[2]周淑平,石承瓒,范伟杰,等.锁骨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52-154.

[3]陈金钢,刘兵,李志达,等.锁骨骨折3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225-3226.

[4]刘丽丽.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183-184.

[5]朱巧爱.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17-119.

[6]王美萍,黄君.护理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2):182-183.

[7]洪蝶.研究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4):96-97.

[8]肖美艳.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95.

[9]朱巧爱.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7):117-119.

[10]热孜完古丽・阿依丁.健康教育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医学最新信息文摘,2016,16(26):106.

[11]张丽娜.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医学最新信息文摘,2015,15(68):158.

[12]王红丽.健康教育管理单在骨折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4,(25):285-286.

[13]罗孝鑫.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8):2833-2835.

[14]兰维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268-269.

[15]许凤.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2):195-196.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篇4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8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35例为对照组,2012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围手术期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能缩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尿管留置时间,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人工关节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84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由于具有减轻老年患者病损关节疼痛、早期下床的优点,现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老年股骨颈骨折等患者。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康复已成为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受到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重视[1]。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总的要求是强化围手术期处理,优化处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我科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康复过程,效果显著,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8月在我科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2~68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粗隆骨折4例。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科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35例为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3~68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0例,股骨粗隆骨折5例。患者均为首次且为单侧关节置换,排除合并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用药方案、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后康复护理措施。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观察组在传统的术后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围手术期。FtS实施的方案由科室主任、管床医师及护士长共同制订。FtS实施前均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流程和优点,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及签字。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护理方法见表1。

1.3评价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尿管拔除时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或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尿管拔除时间比较(表2)

注:1)为t值,2)为t′值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3)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最早由丹麦医师Kehlet在2001年提出,其概念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得到证实的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2]。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改变及早期进食是FtS的一项重要内容。术前2h进水或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缩短禁饮时间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观察组患者术后2h口渴时进食少量水,4h进食流质饮食,6h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普通饮食。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可以减少患者由于长时间的禁食水而出现的口渴、饥饿感、脱水、低血糖等不适症状,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早期进食,可以增加患者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发生率。术后第2天开始鼓励患者多食水果蔬菜,指导行腹部顺时针按摩及缩肛训练,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发生。本观察组患者中,只有1例术后4h进食流质饮食后出现呕吐症状,故延缓进食时间。其他患者术后均按FtS理念进食未出现不良反应。

FtS理念认为详细充分的术前健康教育是快速康复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对治疗和护理起促进作用。术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师、康复师及专科护士根据不同患者的生理、心理改变制定了一套符合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并且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加。通过多媒体的反复播放及详细介绍流程的健康处方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掌握围手术期各项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并配合。这种方法针对性强,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减少应激反应,加速手术后的康复,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FtS理念认为要尽早拔除各种管道。尿管留置时间和泌尿感染呈正比例关系[3]。尽量避免留置尿管,对非插管不可的患者若病情允许,应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4]。导尿前先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部,再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然后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插管。如果操作过程中出现导尿管污染或导尿管误入阴道的情况应马上更换导尿管,重新进行操作[4],能减少患者由于留置导尿管感染的机会。对照组由于大部分患者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一般要在术后72h镇痛泵拔除之后再拔除尿管。而观察组患者由于术后采用静脉镇痛泵,可以早期拔除尿管,减少长时间留置尿管导致的感染。

FtS理念鼓励手术后的患者尽早恢复下床活动。关节置换可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卧床时间,提前负重[5]。早期下床活动不但能减少肌肉丢失、增加肌肉强度、减少静脉淤滞及血栓形成,还可减轻关节周围组织粘连,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术后强化的功能训练,可保证患者在围手术期关节功能的恢复达到最好的效果[6]。肺部感染发生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是对于高龄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后8h一直采取半坐卧位,翻身时给予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锻炼,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本研究还让患者的家属参与到健康教育中来,让老年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爱与支持,更加有利于对健康教育及功能康复训练的理解和掌握。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康复训练与指导应贯穿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全过程。出院后的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本组患者均制定详细的家庭康复训练计划及复诊计划,保证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总之,强有力的护理配合与护理管理理念的更新是FtS应用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用FtS理念指导临床护理能完善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7],提高了治疗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娇,李胜玲,梅迎雪.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自理模式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555-557.

[2]王国秀,徐晓霞,林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外科快速康复流程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2):26-28.

[3]杨君,朱跃平.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致院内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1(31):3741-3743.

[4]何晓燕,黄桂芳.循证护理在iCU患者预防留置尿管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7-18.

[5]韩笑,王瑞.关节置换配合快速康复技术治疗9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J].实用老年医学,2013,27(11):955-957.

[6]付丽敏,杨小华,吕永明,等.加速康复外科在全膝置换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2):4019-4022.

[7]袁敏,张文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24-26.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篇5

【关键词】肱骨颈骨折;康复护理;肩关节功能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属于肱骨颈下大约2cm-3cm处的骨折,该处为骨密质与松质的接壤处,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且以中老年人居多[1]。另外,此类骨折较靠近肩关节,术后肩关节的长期制动导致肩关节僵硬,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我院以68例行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4年01月收治的6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患者,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9.12±2.13)岁。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且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术,术后经X线检查显示骨折复位良好。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57.23±2.15)岁,对照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59.31±2.1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

1.2.1保持正确的

使用支具,将肩关节保持外展前屈的功能位,这样能有效保护肩关节功能[2]。复位固定后则要求患者在不同的时,妥善处理患侧。

1.2.2康复的四个阶段

术后12周内妥善安排康复的四个阶段训练:首先第一个阶段,进行简单的腕关节、肘关节以及肩部肌肉的运动,该阶段最为关键,若坚持训练对日后的迅速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二阶段,练习肩部的前屈后伸,并逐渐增加患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该阶段以无痛为原则,不能过于勉强;第三阶段,可以开始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比如划圆圈运动、爬墙运动、轮滑运动等,该阶段主要问题是防止患者出现再次骨折,因此护理人员要陪同练习;第四阶段,在完成上述训练外,患者还可以做一些日常生活的自理训练,这样有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也更能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3]。

1.2.3出院指导

出院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院外康复训练计划,嘱咐家属和患者要逐渐增加练习的频率和时间,并进行定期的指导和随访。

1.3判断标准

出院三个月后随访,根据neer评分系统进行判定,其包括:疼痛35分、功能30分、运动限制25分、解剖复位10分。优:总评分>90、良:80-89、可:70-79、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p

2.结果

出院后三个月后随访,根据neer评分系统评定,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8.24%,对照组的优良率为52.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比较(n(%))

组别例数优良可差优良率

研究组3421(61.76)9(26.47)3(8.82)1(2.94)30(88.24)

对照组3410(29.41)8(23.53)8(23.53)8(23.53)18(52.94)

X2值8.5708

p值0.0034

注:p

3.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较大,而肩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关节之一,也是属于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因此患者术后能否回归正常工作生活的关键就在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而手术后的制动容易导致韧带和关节囊缺乏被动牵伸,会逐渐使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周围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容易粘着,从未引起关节的僵硬、萎缩,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关节畸形。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肩关节的状况,有利于其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行常规护理的患者。

综上所述,早期积极、系统的康复护理是促使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庄妹,王雪华.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13):1153-1155.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篇6

1骨科护理的发展现状

1.1常见病发生了变化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由于交通事故和建筑工程事故受伤的病人成了现代骨科患者的主要对象。往往这些患者表现为多处骨折、粉碎性骨折,病情严重的甚至还伴随有心肺脑肾等脏器的损伤。这就对骨科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基本护理操作能力,敏捷的思维,果断的处事能力,还要拓宽知识面,针对骨科常见的并发症、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1.2老年患者越来越多

现阶段我国人口的死亡年龄逐渐提高,人口趋于老龄化。因此老年病,如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关节炎等患者就逐渐增多。以前老年骨折患者都是采用保守牵行治疗,而目前逐渐被手术内固定、关节置换所代替。患者年龄到达80、90岁,高龄老人在手术后的并发症相对于要更多一些,这是现代骨科护理工作的一个新的难点。针对老年患者,护理工作要勤于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勤于向病人及家属做健康宣教及交待注意事项,帮助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家属的看护能力。要细于观察病情,除了要观察手术的部位以外,还有进行全身观察。在交接班也要细于交代,做到当面看清,口头讲清。

1.3骨科病患的诊疗手段不断发展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骨科医生在进行诊疗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新技术、新项目日新月异,不像以往骨折单纯的诊疗手法,及时手术取得固定疗养成了当前骨科主要的治疗手段。断肢再植从单侧肢体到多侧肢体,甚至多个节段的再植;骨折固定从内固定、外固定发展到髓内钉;脊柱手术从腰椎到胸椎、颈椎,手术方式从后路到前路;关节置换从股骨头到全髋、全膝,从单侧置换到双侧置换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难题。

1.4病人的护理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对术后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骨折病人往往希望尽早离床活动,截瘫病人要求进行手术,以恢复肌力,以期能自立活动。骨肿瘤病人要求保肢性治疗,关节重建病人要求术后肢体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等。他们均需要最好的医生,最佳的手术方案,得到最优质最满意的护理。面对病人的这些高标准的需求,不仅医院要提高医疗水平,护理人员也要不断加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注重于患者的沟通,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使病人满意,家属放心,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1.5病人多选择家庭康复

由于骨折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恢复比较缓慢,所以易出现并发症。在现有的医疗制度背景下,大部分病人除了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以外,也比较重视在家的康复。而我国目前家庭社区的医疗护理制度和护理能力都跟不上发展的形式。住院期间可以由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康复锻炼,所以我们的护理人员还要教会病人的家属处理一些日常的康复措施,让家属也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减少褥疮、肺部感染、肌肉萎缩、尿路感染、骨质疏松、关节僵硬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在病人出院的时候,主动为病人及家属提供服务信息,经常进行电话回访,使病人在家也能随时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好指导。2骨科护理发展前景2.1护理工作日益重要在国外,如在日本,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一切护理措施都由护士承担,包括心理、社会及生活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就尤为突出,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将是我国21世纪护理改革的方向。近年来,随着一些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护理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所以,护理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2针对个体差异性,循证护理将进一步实现

由于骨科病种复杂,治疗方法各异,病人活动能力受限,康复时间长,因此,在骨科整体护理中要针对个体差异性,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诊断和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所以说,循证护理将会使骨科护理发展的新方向。

2.3远程医疗的应用

随着远程互联网的革新,远程医疗也成为了现实。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在骨科的康复训练中,将远程医疗和虚拟现实结合起来,进行远程虚拟康复(telerehabilitatedVirtualReality)已经不再那么神秘。远程医疗的应用将更加方便地为家庭病人作康复训练指导。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篇7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35例患者,男93例,女42例;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39.75±2.08岁。其中腰椎骨折23例,胸椎骨折9例,骨盆骨折11例,股骨骨折23例,肱骨骨折17例,锁骨骨折15例,尺桡骨骨折18例,胫腓骨干骨折12例,其它7例。

1.2治疗方法本组135例患者均在接受术后常规治疗后,在护理人员、专科医生以及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控下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1.3功能康复护理措施

1.3.1肢体功能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评估方案:骨科患者在进行手术治或固定等治疗后,需要长期卧床及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无力、关节挛缩以及骨质疏松等肌肉骨骼系统的不良生理效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各个关节的活动度、肌力、肌张力等方面综合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3]。

1.3.2早期康复护理:(1)维持患者的肢体功能:注意患肢固定的,将患侧肢体按功能位摆放,注意患肢的颜色及皮温变化,抬高患肢,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注意防止患肢的肿胀。对于患肢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或完全不能恢复的情况下,应视其具体情况为患者配备辅助器具,进行代偿性地功能训练[4]。(2)协助患者对功能障碍肢体的训练:尽早鼓励患者对患肢近端与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进行各个方向的全范围运动,运动强度是根据患者的能力逐渐从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到抗阻运动,一天数次。同时,还应加强患肢的等长收缩练习,训练时肌收缩的强度由轻到重,无痛时可逐渐增加患者用力的程度,要求每天至少训练5-10组,每组重复10次,每次收缩维持10秒,每次训练量以不引起肌肉疼痛和疲劳过度为宜[5]。尽早在支具的保护下进行下肢部分负重训练,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骨折断端的早期愈合,减少各种并发症。加强健侧肢体的活动训练:加强健侧肢体各关节活动和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包括主动、抗阻肌力训练,早期健侧下肢负重。(3)及时地给予患者心理辅导与支持:骨科住院患者,经过手术或固定治疗后,担心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会影响骨折愈合进度或对愈合的骨折会再次断裂,而害怕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还会担心遗留残疾等。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消除对骨折的忧虑与担心,正确认识现有的肢体功能状态,让患者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康复锻炼。

1.3.3 中期康复护理:(1)肌力训练:掌握运动量和训练节奏,遵循疲劳和超量恢复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运动量,在无痛下进行肌力训练。(2)理疗及按摩:利用直流电、中、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防止肌肉萎缩和骨量丢失,改善肌力,促进骨痂形成。红外线或各种透热疗法都利于消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声疗法以及按摩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止痛,松解组织粘连和促进骨折愈合。按摩时以向心性手法进行,一天1-2次,每次15分钟。(3)预防其它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解决关节僵硬,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此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aDL训练、作业训练、职前训练以及适应社会等训练。同时,还应为防止压疮、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疾患等并发症的相关治疗。

1.3.4 后期康复护理:此期患者的骨折已达临床愈合,但筋骨未坚,肢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一时期康复护理的目的是尽快地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和肌力。指导患者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整个关节能迅速地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2 结果

在对本组116例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实施综合的功能康复护理干预,其中110例患者明确康复训练目的,在功能康复护理过程中,积极配合,并对整个康复护理过程表示满意,其康复护理满意度达94.83%。另有6例患者,由于文化程度低,认知能力及经济条件较差,配合困难,影响功能康复训练的顺利完成。

3 讨论

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是现代医学治疗骨折的三个主要环节。功能锻炼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康复治疗应包括局部的和全面的功能锻炼。对骨科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功能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血肿和渗出物的吸收;加速骨折断端的纤维性连接和骨痂的形成;防止关节的粘连、僵硬,恢复关节功能;防止肌肉萎缩,恢复肌力;消除骨折对肢体的不良影响,减少肢体制动所致的各种并发症以及继发损害;减轻患者长期卧床造成的运动、感觉和心理障碍,让患者可以尽早地达到生活自理,重返工作岗位。

骨折的骨科治疗和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功能康复,因此两者必须密切配合,骨科治疗时应考虑功能恢复,内外固定有利于早期活动,在骨科处理后及时开始合理的与充分的康复治疗,并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应与专科医生以及康复专业人员相配合,充分运用康复护理技术,帮助骨科患者从术后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骨科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质量,促使患者尽早地进行生活自理及恢复工作和劳动的能力。通过我们的临床实践观察,成功的功能康复护理不仅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还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形成和致残率,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纪君时,姜明轩,李宝和,主编.现代骨伤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124.

[2]王凌云.护士在骨科康复中的作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13):1

[3]张萍芳,汪玉林.四肢骨折患者的功能康复训练[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2(3):181-182.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篇8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6)03(b)-0158-04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influnceofcontinuouscomfortablenursingonelderlypatientswithhipfracturesurgery.methods90elderlypatientswithhipfracturein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HarbinmedicalUniversityfromaugust2013toaugust2015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bytakingrandomnumbertablemethod,therewere45casesineachgroup.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nursingonly,observationgroupwasgivencontinuouscomfortablenursingonthebasisofcontrolgroup.Harisshipscore,Barthelindexscore,SaSscoreandSDSscore,nursingsatisfactionbetween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Beforenursing,HarisshipscoreandBarthelindexscorebetweentwogroups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HarissscoreandtheBarthelindexscoreintwogroupsafternursingwerehigherthanbeforenursing,observationgroupincreasedmoresignificantlythancontrolgroup(p<0.05).Beforenursing,SaSscoreandSDSscorebetweentwogroups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SaSscoreandSDSscoreintwogroupsafternursingwerelowerthanbeforenursing,observationgroupdecreasedmoresignificantlythancontrolgroup(p<0.05).nursingsatisfactionofcontrolgroupwas68.89%,nursingsatisfactionofobservationgroupwas93.33%,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Continuouscomfortablenursingappliedinelderlyhipfractureinclinicalworkhasasignificanteffect.itcanimproveHarisshipscore,Barthelindexscore,reduceSaSscoreandSDSscore,improvenursingsatisfactionofpatient.

[Keywords]Continuouscomfortablenursing;elderlyhipfracture;anxietystate;Depressionstate

老年髋部骨折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该病在1年内的病死率达15%~25%,且有将近20%的患者伴有髋部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等情况[1-2]。因此,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仅需给予积极的手术治疗,同时给予配合护理对策至关重要。有研究报道指出,连续舒适护理是一种以护理人员为中心,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出院后均能得到精心设计并由多方团队支持的连续护理活动,由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3个月为康复的关键期,为此,术后给予连续护理以给予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及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至关重要[3]。本研究主要针对收治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连续舒适护理,比较不同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65~73岁,平均(70.4±2.3)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骨折原因:跌倒29例,外伤16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11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4~74岁,平均(71.1±2.5)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4例;骨折原因:跌倒30例,外伤15例;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糖尿病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试验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签署了知情权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在我院行CR放射检查后确诊;受伤前借助或不借助器械步行10m;能服从简单的指示;能按照护理人员的指示进行康复训练。排除标准:合并急性精神或认知障碍;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因骨肿瘤或骨髓炎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存在平衡、移动、肌肉力量等方面的伤害[4-5]。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①入院前给予一般的健康评估及健康宣教,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常规化验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②常规术前评估、手术宣教及术前准备;③围术期护理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给予骨科专科护理,同时注意预防压疮、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6];④术后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包括股四头肌收缩、支腿抬高、踝背伸、髋关节、膝关节的活动训练等;⑤出院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连续舒适护理,包括以下内容。①康复团队协作:院内成立由骨科医师、康复科医师及骨科护理人员组成的康复护理团队,由骨折医师对患者进行专业检查、诊疗及手术治疗,同时针对骨质疏松进行治疗,以维护骨健康;康复科医师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并给予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围术期的观察及护理,积极预防并处理各类并发症,以达到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及卧床时间的目的[7]。②健康教育:由康复团队编写并向患者发放老年髋部骨折的健康教育手册,调查患者所需,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髋部骨折的常见诱发原因、手术方法、术后康复过程、常见并发症、注意事项、保护髋关节的方法、术后正确姿势与体位、健康饮食、安全家居环境的布置等[8]。③康复训练:康复团队针对患者的个体病情建立康复计划,嘱患者按照计划进行康复指导,康复治疗的项目包括软组织手法松懈、关节松动、肌力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深呼吸练习、髂腰肌等长收缩训练、臀大肌等长收缩训练、半卧位时髋屈曲

1.4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Haris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①采用Hariss髋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表示患者的康复情况,其中Hariss髋关节评分主要包括疼痛程度、功能、关节畸形及活动度4个部分,得分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康复效果越好。②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量表中均包括20个项目,均采取4级评分制,将问卷调查积分乘以1.25得出问卷总积分,其中SaS得分>50分评为焦虑,SDS得分>54分评为抑郁,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严重[10]。③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评价量表完成,包括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患者舒适度等,满分为100分,得分≥80分评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得分<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riss髋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Hariss髋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Hariss髋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护理前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老年髋部骨折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跌倒或其他外伤引起,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原因是发生骨质疏松症时,骨质量低下,骨微结构遭到损害,使骨脆性明显增加,从而增加骨折发生的风险。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可总结为:破骨细胞功能相对增强或成骨细胞功能相对减弱,使成骨与破骨的平衡打破,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增加髋部关节骨折的发生风险[11]。现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是双膦酸盐药物,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增加骨密度,但临床上发现,双膦酸盐在抑制破骨活性的同时使成骨标志物也下降,且伴随非典型性骨折的增加,同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目前针对髋部骨折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所选择的治疗方案需结合患者的年龄、个体病情、全身状态及并发症等进行评估,手术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缩短卧床时间,并尽快恢复患肢的活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由于老年患者并发症较多,常见的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且术后易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同时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患者的康复预后造成诸多影响[12-13]。因此,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期间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至关重要。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篇9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术;连续护理模式;综合护理干预

髋部骨折是指股骨及股骨转子间骨折,该类骨折的康复时间长,医疗成本高,死亡率高[1]。该类老年群体多合并骨质疏松和跌倒危险,老年群体发病率远高于其他普通人群。手术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病发生少、病死率低。但是老年患者的身体技能差,合并疾病多,术后6个月内死亡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加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护理,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提高预后质量。本文以11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为研究对象,分析连续性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综合干预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14例,手术类型为内固定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男性患者31例,女性83例。年龄66~84岁,平均年龄(75.3±4.7)岁。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7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手术方式:关节置换术68例,内固定46例。合并疾病:1种34例,2种及以上42例。合并并发症:1种11例,2种及以上9例。入院时Bathel指数(15.6±4.4)。依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手术方式、合并疾病和并发症、Bathel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入院评估、健康教育、术前准备。围手术期做好生命体征监测、骨科专科护理,预防压疮、感染、深静脉栓塞等骨科常见并发症;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关节活动等。干预组患者在即基础上,根据连续护理模式实施综合干预。包括评估疾病、精神和营养状况、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成立专业人员组成的康复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做好并发症针对护理。编制健康教育手册,分析患者的健康需求,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由专业康复师为患者制定功能康复计划,康复内容包括关节、肌肉、日常活动锻炼,促进髋关节康复。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训练指导、危险因素评估、并发症预防等护理,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并指导患者改进方法。

1.3观察指标

开展综合干预前后,使用harris量表分别对护理前、出院时(t0)、出院1个月(t1)、3个月(t2)时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使用健康调查表对患者的依从性(出院后坚持服药3个月)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技术资料使用频数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和x2检验,以p

2.结果

2.1髋关节功能评分

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指数均不断提高,t0、t1、t2干预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依从性

干预组的依从率为50.9%,对照组为17.5%,两组患者的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d3.讨论

连续护理模式是指通过老年科与骨科协作,成立有专科医生、护士、精神科医生、理疗师、疾病管理员等多个学科团队组成的小组,在术前和围手术期为患者提供疾病评估、围手术期诊疗与康复措施,连续护理模式已经成为老年髋部骨折转诊的新型医疗模式[2]。我国老年医学发展时间短、医疗条件水平不高,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缩短的,院内护理干预主要以短期干预为主。虽然部分医院重视出院后患者康复情况,但是电话或家庭随访等延伸护理工作缺乏各个学科合作,无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综合干预。

因此,本文根据连续护理模式理念,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实施综合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后,患者出院前、出院1个月和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提高,且各时间点干预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的原因在于应用连续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及时纠正患者家庭康复中的错误观念和行为[3]。如术后100天内不得进行康复锻炼,只能在室内进行行走练习。干预组患者依从性更高的原因可能与患者对疾病认知更高有关。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通过电话和家庭随访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和持续药物治疗的最多用个,如服用双磷盐酸、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可显著降低再次骨折发生率;此外,还组织各类健康教育和关爱活动,提高患者对骨折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因而患者的依从性更高。

【参考文献】

[1]冯玉新.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226-227.

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篇10

方法:选取81例在院接受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为护理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科常规护理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康复护理,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6周、12周上述护理后骨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6周循证护理后,其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对髌骨骨折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的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髌骨骨折循证护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61-02

髌骨骨折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关节骨折,约占所有骨折患者中的1.65%。随着医疗科技的加深,人们越来越了解髌骨的结构和功能,该种类型的骨折疾病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注意和重视。在该种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术后康复期治疗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它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骨折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保证髌骨骨折治愈成功的关键。我院选取81例髌骨骨折患者,对其中41例患者实施以循证护理模式为主体的康复护理,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81例于2012年7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为护理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跨度27-59岁,平均37.9岁;上述护理对象中,骨折类型主要有2种:横断骨折(29例)、粉碎性骨折(52例,其中22例为中下极严重粉碎性骨折)。对上述中下极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其余患者采取钢丝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随机将上述患者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折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手术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有严格的对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骨科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护理:①根据患者的病况,采取有针对性、科学性的锻炼方法,帮助和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②遵循医嘱,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实施康复护理,并进行各种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护理治疗。

1.2.2循证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上述常规基础护理的前提下,进行循证护理: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患者处于康复期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提出询证问题;②查阅医院以前护理成功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上髌骨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实际经验,参考治疗医师的建议,制定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该方案一定要具备预见性,能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愈合延迟等情况有一定的预防作用;③严格依据制定的循证方案进行康复期的护理工作。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接受6周后和12周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判,评判依据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1.3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估标准。恢复优秀:骨折部位的膝关节能主动进行伸直或者过伸运动,屈曲范围在131°-140°间;恢复良好:关节能进行主动伸直运动,屈曲范围在121°-130°间;恢复一般:能进行伸直运动,屈曲范围和正常屈曲范围相比小10°-20°;较差: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范围小于90°。

1.4统计学处理。统计上述数据,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p

2结果

2.1关节功能恢复评价的对比。康复护理实施6周后,观察组中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为优秀和良好的人数分别为21例和12例,对照组恢复效果为优秀和良好的人数分别为13例和12例,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细对比见下表1。

2.2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在康复期中,引发的并发症分别为切口感染(1例)、疼痛(2例)、钢针滑落(1例)、膝关节功能障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对照组患者引发并发症分别为感染(2例)、血肿(1例)、疼痛(3例)、钢针滑落(2例)、膝关节功能障碍(4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5%;两组上述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折手术成功、骨折恢复情况与术后实施的康复护理有着紧密的联系,髌骨骨折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在临床上多使用内置钢板和钢丝内固定进行治疗,因此,术后很容易出现钢板滑落、钢丝断裂等问题,且患者处于康复期时,进行功能训练方式不恰当和训练量过大很容易致使切口感染、关节疼痛、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同时综合护理不恰当,也会导致关节功能恢复出现阻碍,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循证护理是一种具有预见性的科学护理方法,它能对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通过结合患者的实际病况、借鉴护理成功案例的经验,参考有关文献,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循证问题,根据上述问题,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疗性护理促进患者膝关节的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护理,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实用性以及针对性。髌骨骨折的康复护理主要是通过康复训练来进行的,而循证护理制定的训练方案和训练量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科学性,在参考医师意见的基础进行完善,能有效的改善关节部位的肌肉功能,促使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文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关节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循证护理能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效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