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十篇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十篇

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9:12

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篇1

一、实施节能降耗工作预警调控的意义

资源节约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国务院和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市委、市政府把节能降耗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推进节能降耗非"一日之功",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去年三季度以来,随着经济的复苏,我市一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生产能力逐步恢复,能源消费强度逐渐释放,导致我市上半年万元GDp能耗不降反升,节能形势十分严峻。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节能降耗目标是政治任务和刚性约束性指标,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建立全市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机制,对"双高"行业的部分企业实施阶段性节能降耗调控措施,是确保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有效保障。各地、各部门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市节能降耗工作的严峻形势和完成节能目标的压力,切实增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落实和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对节能指标的预测分析,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实际的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方案,确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

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资源节约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节能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节能降耗预警预测,建立健全能耗预警调控制度,提高能耗预警调控管理水平,确保全面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二)目标任务

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全市万元GDp能耗由的1.34吨下降到1.0168吨标准煤,降低18%,经统计部门测算,全市需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4.35%的目标。本方案适用于上半年和第三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降幅不足以支持完成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4.3%目标情况下,所采取的阶段性措施。

(三)基本原则

1、正确处理预警调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能耗预警调控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把保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2、正确处理预警调控与保障民生的关系。在加强对"两高一低"企业限产、停产的同时,要确保非调控企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用汽(气)不受影响,确保党政机关、部队、医院、学校、市政公用设施、国防工业、重点工程等重点单位正常用能需求。

3、正确处理控制增量与调整存量的关系。切实把握国民经济发展与能耗总量增长的关系,严格限制能耗增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4、正确处理依法监管与预警调控的关系。严格落实节能法律法规,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强化依法监管,切实将各项调控措施落到实处,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工作深入开展。

5、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围绕完成全市及"十一五"节能目标,以控制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突破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类排队、区别对待,妥善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能耗预警调控工作顺利实施。

6、坚持分级属地管理原则。市政府根据形势分析,决定启动全市和有关县(市)区预案,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报市政府同意,提前启动本地区的预案。预案启动后,各县(市)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预案启动实施等级,负责落实阶段性节能降耗工作措施,实行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和行政首长负责制。

三、预警调控程序

(一)分析阶段。市节能办会同市工信委、市统计局对全市节能降耗整体形势及完成进度进行月度分析和季度(预警阶段)核算,及时把握趋势变化情况,为启动预警调控方案提供依据。其中,季度(预警阶段)核算包括上半年、1-3季度、1-11月份三个阶段核算。

(二)执行阶段。季度(预警阶段)核算数据初步确定后,对未完成节能时序进度的县(市)区,由市工信委、市统计局、市节能办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市政府,由市政府责成有关县(市)区启动能耗预警调控方案。有关县(市)区政府在接到预警通知后立即启动本地区调控方案,有序做好调控企业限产、停产等工作。

(三)恢复阶段。全市能耗达到预警调控目标,由市工信委、市统计局、市节能办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市政府,由市政府决定有关县(市)区暂停执行预警调控方案。

四、应急组织管理

(一)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部署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市节能降耗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确定应急预案的启动、指挥、组织、协调、监督工作,审核确定节能降耗应急预案实施方案。

(二)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任务;执行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监督预案执行情况;分析预测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收集掌握预案实施后各阶段节能降耗进展情况,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提出应急预案启动方案;负责信息;做好政策宣传、预案实施的解释和协调工作。

(三)市委宣传部:负责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情况和省节能降耗应急预案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向社会宣传国家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企业节能先进经验,引导全社会增强节能意识;根据领导小组的部署,及时向社会公布市节能降耗实施方案信息;对拒不履行节能降耗措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媒体曝光。

(四)市统计局:负责全市节能降耗情况的统计指导、汇总分析工作;负责预案实施后我市能源统计数据及相关情况汇总分析,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五)市物价局:组织实施对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单位,收取惩罚性电价工作。

(六)电业局:按照领导小组的部署和预案要求,配合做好预案启动后相关措施的实施,对拒不执行预案的实施对象采取限电、停电措施。

(七)市政府办:按照领导小组的部署和预案要求,负责实施全市机关公用车辆限行工作。

(八)市发改委、工信委、监察局、环保局、质监局:按照领导小组的部署和预案要求,对各领域重点用能单位依据《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不合理用能单位责令停止生产或限产,对其项目3年内一律不予审批。

(九)市公安局:负责维护实施预案时期的社会治安和稳定工作。

(十)市局:负责预案实施时期到市政府上访的接待和协助宣传解释工作。

(十一)市财政局:负责实施预案专项经费落实。

(十二)市城乡建设局、农委、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根据预案实施要求,按照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做好预案的实施,并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工作任务。

(十三)各县(市)区、各重点用能单位:要建立相应的节能降耗应急处置机构,保证人员和经费,制定本区域、本单位节能降耗应急预案,并按照要求启动和落实应急措施。各县(市)区、各重点用能单位必须于8月30日前,将应急预案报市节能减排办(市发改委)。

五、预案实施等级

实施等级分为两级,分别为一级、二级,实施分级控制。

一级:全市高能耗的水泥、冶金、化工等企业限产7天;当年拟竣工投产的高耗能项目,部分投产或停止投产;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时间或强度缩减30%;全市各级机关公用车辆实施每周按尾号限行一天行驶。

二级:全市高能耗的水泥、冶金、化工等企业限产15天;对全市高能耗行业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电价按淘汰类加价标准执行;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一倍以上的企业勒令停产。当年拟竣工投产的高耗能项目停止投产;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时间或强度缩减60%;全市各级机关公用车辆实施单双号行驶。

在具体实施时,两个级别的预案将分别根据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科学测算,确定实施的范围和时间。

六、预警调控重点企业

各阶段能耗预警调控的重点企业:

(一)第一阶段

1、使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生产工艺,虽已列入淘汰计划,但尚未完成淘汰的企业;

2、单位产品能耗超过国家或省限额的企业;

3、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未经节能评估审查,或者节能评估审查未经验收以及验收不合格的企业;

4、未完成节能目标的企业;

5、钢铁、印染、造纸等行业实际产量(折算为月度值)超出核定批准产能的企业;

6、单位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的企业;

7、违反《节能法》有关规定的企业。

(二)第二阶段

1、列入第一阶段调控的企业;

2、今年以来单位产值能耗上升的企业;

3、综合能耗上升且属于高能耗行业的企业;

4、列入四大行业整治整合的企业。

(三)第三阶段

1、列入第一、二阶段调控的企业;

2、超过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的企业;

3、耗能总量大、通过调控效果明显的企业。

启动预警调控的县(市)区,每月要将调控进度情况报市工信委、市统计局、市节能办。达到预警调控目标后,经市政府审核同意按照有关程序及时解除预警。

七、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能耗统计、监测体系。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能耗统计、监测体系建设,做好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统计工作,全面提高能耗指标数据质量,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能源消耗状况。各重点用能企业要从计量仪表配置、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建设等基础工作入手,全面加强能源利用的计量、记录和统计工作,依法履行统计工作职责,如实填报统计资料。

(二)加强预测预警工作。各县(市)区要重点加强对高耗能行业、企业的监控,确保能耗总量增幅与经济指标增幅相协调。要加强对新投产耗能大的项目监控,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每月向市工信委、市统计局、市节能办报送新投产高耗能项目产量和能耗情况。

(三)落实部门责任。切实发挥各级发改、工信、建设、交通、统计等部门的作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预警调控工作。对实施预警调控的地区和企业,各级金融机构要严格控制信贷投放,电力部门要限制电力负荷供应,投资主管部门按照项目管理权限依法实行区域限批或企业限批。

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节能降耗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为“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二、工作目标

(一)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二)组织实施节能技改重点项目12项以上。

(三)淘汰落后腾出用能空间6000吨标煤以上。

(四)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6家以上。

(五)创建省、市级绿色企业1—2家,县级绿色企业6家以上。

(六)能源利用监测、监察企业5家。

(七)水泥散装率达到77%以上。

(八)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78%。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节能目标考核。继续把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重点用能企业。县政府将与各乡镇(开发区)、各重点用能企业和非工业用电大户签订年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对节能目标考核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乡镇,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对超标100吨标准煤以上的按每吨标准煤20元缴纳节能目标转移金。对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重点用能企业和非工业用电大户,该企业当年不得参与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活动,对其新建投资项目和新增工业用地从严控制,并不得享受次年政府各项优惠政策。

(二)把好项目准入关,严控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执行《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和《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合理控制新增能耗。强化服务,鼓励企业投资新建能耗低、污染小、产出大的项目,对低能耗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坚决不再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对已建成的高耗能项目,进一步分析项目能耗强度以及对全县GDp能耗的影响,尽早采取对策措施。对确需新建能耗强度高于全县平均值的项目,所在乡镇应落实等量替代方案。

(三)着力抓好重点行业节能技术改造。重点抓好建材、造纸、印染、化工、磁性材料、金属压延加工、纺织等行业的节能技改工作,突出抓好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业炉窑改造和电力拖动系统的节能改造。加快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强化节能技术改造重点项目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督促重点用能企业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对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成效的项目,除县政府奖励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补助。

(四)加快光伏等新源推广应用。根据“1321”新能源推广计划,年,我县将完成6000平方米太阳能屋顶发电、1.3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和3500平方米地源(水源)热泵空调任务。在宣传引导、政策扶持和项目服务等方面要做好工作,确保完成推广任务。

(五)建立完善节能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网络,强化节能基础工作,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定期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工作联系机制,强化跟踪、指导和监督。每月15日前,对高能耗行业、企业能耗情况进行分析,密切关注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六)加大节能监察和执法力度。依法对全县重点用能企业、非工业用电大户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测、监察。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单位产品耗能、主要耗能工艺有无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主要产品能耗限额、主要耗能设备能效等情况。对达不到节能标准和要求的企业,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对超能耗限额的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对不按期淘汰国家明令淘汰产品、工艺、设备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和予以关闭;强化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用能量、建筑节能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的监测,对人均用能量超标的部门予以通报,督促其尽快采取节能措施。

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篇3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坚持以节能降耗为重点,从依法监管、技术进步、强化服务三个方面着力,带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健全节能管理机构,创新机制,优化政策,加强管理,大力实施节能技改项目,强化节能宣传与培训,加大节能监察执法力度,推动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快形成节约型城市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促进全区节能降耗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及要求

按照市政府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市今年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工作要点》(津经信节能发[2010]1号)及《关于落实*区今年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安排意见》,确定今年*区全区节能降耗工作目标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区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应该结合各自职能(各单位的职责见附件1),确实将节能降耗工作纳入日程,确定本单位节能降耗的工作目标(应不低于全区下降4%的工作目标)。对此项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明确分管领导及责任部门、责任人,并制定确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各自目标的实现。

三、具体措施

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篇4

同志们:前些日子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对减排工作作了部署,今天又召开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专题部署节能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极端重视。刚才,cc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具体工作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简要讲三点意见:

第一、节能减排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分重要的经济任务、也是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更是我市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必须下铁的决心、用铁的手腕,坚决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资源节约中找出路、从环境优化中求发展,在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尤其是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下降幅度位居全省前列。对此,必须充分肯定。但是,我市单耗水平仍数倍于全省平均水平,且面临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形势十分严峻,如果不下大决心,采取超常规措施,节能目标很难实现。

形势摆在这里,全球资源、能源价格连续飞涨,高成本时代不可阻挡地全面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做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把消耗和排放作为先决性条件,否则就会越来越困难,甚至走进死胡同。现在,中央和省里在节能减排上对各行政区域实行“区域限批”,不管什么原因,完不成目标,第二年就不让上项目,非常严厉。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区域内,只要有几家企业只顾赚钱、不顾社会利益就会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有个别县(市、区)不在调整结构、提升产业上下功夫,就会影响整个市的发展,这是绝不允许的。各地、各企业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要共同努力,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确保节能降耗目标如期实现。

第二、要按照“不欠新账,还清老账”的原则,进一步分解落实各区域、各领域和各企业、单位的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多策并举,全面推进,切实解决节能降耗进展不平衡的问题。

我市节能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区域间、领域间、行业间、企业间的进展不平衡。刚才节能办通报了,各区域间差距很大;领域间,主要是工业作贡献,其它领域包括机关事业单位进展不理想,节能意识比较淡薄,“十个一律”等节能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工业内部,也是少数几家企业作贡献,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动,或者说还没有真正下功夫。针对这种状况,今年抓节能降耗,重点要在缩小差距、全面推进上下功夫。

刚才、市政府与大家签订了责任制,基本的原则就是“不欠新账、还清老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但这个目标绝不能动摇。各个区域要按照“三个100%到位”的要求,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现在,我市能耗是全省的两倍多,只有每年比全省多下降一点,才可能在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接近或者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

在方法上,必须强调全方位推进,切实做好分子与分母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分子与分母结合,就是要坚持治旧控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缩小分子;要不断地注入优质增量,努力做大分母,最关键的就是要大力引进低能耗、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高产出的项目。点与面的结合,就是要继续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全面推行定额管理,一家家敲死,不完成就处罚、甚至关掉。这是涉及zz长远发展、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必须动真格。要进一步创新抓重点的办法,扩大重点企业监控范围,研究探索推动水泥、碳酸钙等高耗能行业自律压产的办法,等等。与此同时,要大力推进全社会节能,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确保在建筑、交通、商贸、机关单位和广大农村等领域的节能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对所有机关单位也要下硬指标。

第三、节能减排既是一项现实紧迫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关键在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营造节能减排工作的浓厚氛围

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篇5

邯郸市节约能源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本条例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本条例所称重点用能单位,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节能管理、能源使用和节能技术开发、推广利用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节能应当坚持依法管理、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节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以结构节能为根本,以技术节能为支撑,以管理节能为保障。

第五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第六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七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节能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节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设置的节能监察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日常节能监察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商务、机关事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同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市、县级人民政府统计、财政、科技、质监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节能工作。

第八条 节能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节能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

学校、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宣传普及节能知识,倡导节能环保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宣传节能法律、法规、政策和节能知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第二章 节能管理

第九条 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年度节能推进方案。

市、县级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商务、机关事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年度节能推进方案,编制相关领域的节能实施方案。

第十条 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奖励惩罚制度。

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节能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下一级人民政府及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重点用能单位,并将节能目标完成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结果纳入其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

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节能工作第一责任人。县级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及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市人民政府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落实情况。

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节能工作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对未完成节能目标责任的部门和单位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并对相关负责人员进行行政问责。

第十一条 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节能工作联合分析会商制度,会同统计、工业和信息化、电力等相关部门定期召开会商会议,通报节能工作情况,研究分析节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将研究分析情况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第十二条 实行节能降耗预警调控制度。节能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统计等部门根据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制定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方案。

超出节能降耗预警控制线时,节能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统计等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启动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方案,对超过节能降耗

指标的高耗能单位采取应急调控措施。

第十三条 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节能评估,并将节能评估文件报市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节能审查。

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获得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第十四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应当健全能源统计和监测工作体系,完善能源统计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能源消费和能源利用状况的调查统计工作,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统计情况,同时向同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节能统计资料。

第十五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工业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促进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指导用能单位对耗能高的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施技术改造,推进有利于节能的结构调整,落实省和本市落后产能淘汰任务目标。

第十六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负责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全面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建筑节能标准,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绿色建筑等工作。

第十七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交通运输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运输车辆的运输效率,对重点交通运输耗能企业实施监测和考核,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运输设备。

第十八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农业部门负责农业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推进节能型农村新民居建设,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机设施,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第十九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机关事务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公共机构节能规定和标准,组织实施能源消费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节能示范单位创建等工作。

第二十条 建立和完善节能服务体系。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节能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等活动,鼓励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提供节能信息、节能示范和其他公益性节能服务。

节能服务机构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监测、审计等服务时,不得提供虚假信息或者报告。

第三章 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

第二十一条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鼓励、支持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按照合同约定与用能单位分享节能效益。

第二十二条 用能单位应当与同行业的能源效率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加强节能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以下节能制度和措施:

(一)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奖惩制度;

(二)节能实施方案和节能技术措施;

(三)能源消费统计台账、原始资料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四)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制度;

(五)其他有利于节能的制度和措施。

第二十三条 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检测管理,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定期对本单位的主要用能设备、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并准确记录和汇总能源计量原始数据。

第二十四条 对能源消耗实行限额管理,用能单位应当执行国家或者省规定的单位能耗限额标准。

第二十五条 电网企业应当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降低网损,提高输供电效率。

电网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优先安排符合资源综合利用规定的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提高吸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

第二十六条 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建筑节能标准。

民用建筑应当依法采用可再生能源。采用集中供热的新建民用建筑和进行节能改造的既有民用建筑,应当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和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

公共建筑应当加强用能系统节能管理,完善能源统计,提高用能效率。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优化空调运行管理,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并按照

国家规定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

第二十七条 营运机动车辆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能耗标准,对能耗高的车辆按照规定予以改造或者更新,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车辆。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和服务体系,降低公共交通能源消耗,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和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第二十八条 公共机构应当建立完善节能管理机制,制定节能改造措施,使用节能产品和设备,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能耗统计,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条 推进节能型农村新民居建设,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推广使用成熟节能技术。

第三十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置能源管理岗位,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鼓励非重点用能单位聘任能源管理人员。

第三十一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定期进行电平衡和热效率测试,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分析能耗情况,挖掘节能潜力。

鼓励非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第四章 节能技术进步和保障措施

第三十二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节能资金,节能资金专项用于:

(一)节能技术应用研究,开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

(二)节能技术改造工程;

(三)节能技术、产品的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四)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

(五)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服务;

(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

(七)本级人民政府确定支持的其他节能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对节能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支持项目的执行情况,依法进行监督和审计。

第三十三条 鼓励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个人研究开发节能新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开展国内外节能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节能新技术、新工艺。

鼓励和支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钢铁、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传统高耗能产业,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降低能耗。

第三十四条 支持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为节能项目提供金融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根据节能服务机构的融资需求特点,为节能服务机构提供项目融资、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节能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审批、核准、备案未经节能评估和审查或者节能评估和审查未获得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

(二)节能监察机构提供虚假监察报告的;

(三)节能监察机构向被监察单位收取监察费用的;

(四)不依法履行节能监督检查职责或者非法干涉节能监督管理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或者对应当责令改正和查处的违法行为不制止、不查处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建设单位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未按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获得通过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整改;已经建成的,责令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项目,由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第三十七条 节能服务机构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等活动时提供虚假信息或者报告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人员,或者不将设立、聘任情况报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

节约能源的措施1夏季空调的温度不要与外面的温度相差超过5℃,比如外面是32℃,空调最好调在28℃。温度上升1℃,耗电可以减少10%。

2将工作模式设定为自动风,自动风耗电较少,从而使空调高效率的运转。

3与电风扇并用,将空调冷气向上吹可以提高降温的效率。当冷气开始运行时,用电风扇将冷气向上吹,可以使床、沙发等聚集处的冷气得以循环。短时间就可以提高降温效率,使制冷效果上升。并且制冷时将空调的风向向上调节器节。

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篇6

一、市直机关开展节能降耗的基本情况

1、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意义,自觉履行管理监督职能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我们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展节约能源工作。建设节约型机关,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机关同时也是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机关行政效能的现实需要。政府机关应当在厉行节约活动中走在前列,在全社会起到表率作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是新的节能法赋予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主管部门,我们应当责无旁贷地履行好管理监督的职能。

2、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节能之间矛盾任务十分紧迫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消耗大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以我市行政中心为例,行政中心从老城区到新城区搬迁以后,办公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办公面积成倍增加,公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电器设备不断增加,其中电脑已近人手一台。办公条件的改善使我市行政办公能力得到大大提升,但同时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机关能耗吨煤指标为0.7吨标准煤/年.人,2006和2011年机关能耗吨煤指标已达0.9吨标准煤/年.人,且仍呈上升趋势。其中仅我市公车燃油的费用,2005年为200万元,电费为近500万元,而到了2011年油费就增至280万元,涨幅为40%,电费增至近700万元,涨幅为40%。不仅行政成本在大幅提高,而且国家能源也在大量的消耗,机关节能显得尤为必要。机关带头抓好资源节约工作,解决好发展与节约之间的关系,不仅对控制和降低资源消费增长有着直接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引导和推进全社会节约资源会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3、严格把握政府机关节能降耗重点,落实市直机关节能降耗任务

2006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委[2006]1457号)其中政府机构的节能降耗工作列为重点十大工程之一来抓,并要求“十一五”期末达到单位GDp能耗较“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目标,每年至少下降5%百分点。2011年10月28日颁布,2012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2012年10月1日施行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除了将把机关的节能降耗工作提到了法制化的高度外还将政府机构的概念延伸到了公共机构,所谓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节能降耗内容明确为:节约用水用电、建筑节能、节约用油、精简会议、完善采购制度、节约使用土地、节约办公消耗品七个方面。这就把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节能重点十分突出地摆在了各级政府面前。各级政府应当严格依法开展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二、市直机关近年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具体措施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约型政府为目标,从降低全市市直机关和本局管辖范围内公共区域能耗两个方面推动政府机关的节能降耗工作。

(一)扎扎实实推动市直机关的节能降耗工作

1、认真制定市直机关节能降耗工作方案

我局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要求,着力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市市直机关节能降耗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此“办法”已经由两办转发市直各单位。随后与此“办法”相配套的考核细则也拟定完毕,正提交市直机关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审批执行。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成立了市直机关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我市市直机关节能降耗工作纳入了全市综合目标管理的考核范围。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机关工作人员节能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全机关工作人员的节能降耗意识,2012年以来我局以不同形式进行了节能降耗工作宣传,行政中心张贴节能降耗标语、以及宣传栏。大厦在电梯人员出入较多地放张贴节能降耗宣传漫画等;在2012年8月开展全市节能周活动中,我局向全市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节能宣传,推出了“六个一”的活动,主要内容有:张贴一条宣传标语(标语内容为“大力倡导节能降耗,做好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工作”)、办好一个专栏(节能降耗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和节能常识等有关知识)、开办一次倡议(向市直机关80家单位提出倡议)、完善一套方案(将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细化)、组织一次内部巡查和进行一次普查,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增强了节能降耗的氛围。

(二)不折不扣抓好行政中心公共区域内的节能降耗工作

1、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行政中心的用水用电管理。

首先,坚持每日水电运行巡检制度。增加了保安、动力供应值班人员的巡检内容。其次,制定了泛光灯照明管理制度。我局根据季节变化实现泛光灯的开启时间变化,夏季时间短,冬季时间长。行政中心共约有泛光400台,按泛光灯200瓦/台计算,每天减少开启时间1小时,每日节电80度,电费开支减少90.16元。三是,减少空载用电。针对晚间变压器空载量过大的现象,我们制定了配电系统倒闸制度,在低峰时段将原来使用两台供电设备供电改为一台设备供电,降低设备的空载损耗,预计降低无功损耗5%左右。

2、大力推行设备节能改造,有效降低设备能耗。

一是将行政中心4栋大楼的公共区域约6000盏照明灯具全部改用节能灯具,以行政中心采用的36w的节能灯具与采用50w白炽灯(以前行政中心均采用50w灯具)相比,每盏节能灯具按照每天亮灯10小时计算,每天每盏灯具可节约0.14度电,行政中心公共区域有近6000盏节能灯,每天可节约840度电。二是对市委、市政府老院实行一户一表改造。实行按表计费,彻底杜绝了公用电流失和浪费的现象。三是对行政中心供水系统的跑、冒、滴、漏进行改造,我局投入了近5万元对行政中心消防水系统和生活水系统完善和修复对多处已经损坏和破漏的水系统设备进行了修缮和更换。通过以上措施,水、电的节约效果比较明显,每年公共区域节约用水约16949吨,节约用电约10万度,折合人民币约13万元。

3、规范公务用车行为,强化公车的油耗管理。我局按照国家公务配车用车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公务用车行为,严格公车用油的报销审核制度,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车辆,科学合理的确定车辆使用年限。实行了车辆的定点定车加油,实行定点维修定期保养。同时响应国家号召,于2011、2012先后两年9月22日,开展了“无车日”活动,市直机关封停公务车辆300台,按照每车每天行驶100公里、每百公里10升油耗计算,全天共节约用油3000升,按照6元/升价格计算,仅一天机关就节约人民币18000元。

4、严格执行标准,加强空调使用管理

根据国务院和市政府关于空调开启温度的规定,机管局对行政中心、大厦对空调采取了节能型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对空调开启温度管理的有关标准。并针对大厦燃油型中央空调特点,我局与远大空调有限公司签订了能源合同管理emC合同。要求空调燃油降低5%。今年下半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循环经济的要求,又对大厦空调试行燃烧再生油。试行成功后,吨油资金可节约1000多元。

5、大力精简,推动办公节约管理。在市直机关内部加强教育宣传,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优势,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文件通过党政专用网络传送,减少纸质公文印制数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减少纸张消耗,不少机关单位已实现机关人员人手一台电脑,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倡双面用纸,注意复印用纸的再利用,能传阅的文件、电报尽量传阅,减少复印数量;准确计算发文数量,严格按发文数量印制文件;此外着力研究加强办公电话的使用管理,杜绝电脑游戏、网络聊天拨打信息台、公话私用等现象的发生。

6、积极推广节能型产品设备的采购,完善政府采购管理。目前已经有大部分的用电设备在采购过程中已经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提出需要有节能环保标志的产品,保证设备属于节能型产品,政府采购项目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的设备,从源头上杜绝浪费。同时正在着手实施将新型节能型的设备、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用以替换非节能型产品设备。

三、当前在全机关节能降耗工作中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颁布,把机关节能作为一个法律实施,我市对机关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也正逐渐走向正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相应的体制,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指标不落实,目前只有四家机关单位向市直机关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办公室递交了节能降耗工作方案。二是缺乏统筹思考,成体系地形成严格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难以调动机关干部节能降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节能基础管理工作薄弱,我市机关节能降耗工作是最近才开始筹划,较中央甚至个别省市晚了近一年,在管理上还缺乏实际有效的经验。

2、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是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局编写的考核细则还在审批当中,有些相关的考核制度仍在酝酿中。二是能源消耗定额标准制定力度不够,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三章十六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制定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目前我市还未出台能源消耗定额,以方便管理部门进行定额管理。

3、面向全市市直机关的节能降耗工作保障措施不到位

经费、人员短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不够。节能降耗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设备设施的改造和维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参与进行管理考核,但是到目前为止,机关节能尚未成立专门的机构、没有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核拨专项的经费投入到此项工作,保障力度薄弱势必造成工作力度不能到位。机关节能涉及到源头把关和资产、资金把关,机关部门尚无具体措施,仅依靠机管局一家单位无法对全市市直机关的能耗情况进行详实地数据统计分析,更无法进行有效地考核和管理。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打算

1、切实加强节能降耗的组织领导

一是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直机关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进一步落实各单位节能降耗的目标责任制,明确具体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二是要不断完善节能降耗的管理考核考评制度,逐步形成考核制度体系。三是要建立完整的监督奖惩机制,自觉接受上级的检查、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四是要按照市领导小组审批的意见,切实加强对市直机关的考核,达到节能降耗考核指标。五是要加强机管局的内部管理,带头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环环节约”的良好氛围。

2、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力度,树立首脑机关人人带头的节约意识。

我局将以印发宣传手册加大节能工作宣传力度,同时设想联系和邀请中央机关节能降耗专家来讲课传授经验,主动联系相关媒体对市直机关开展的节能工作先进典型进行报导,多种形式地开展好节能降耗宣传工作,真正把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各个机关公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养成自觉节约的良好习惯。

3、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要求,制定符合我市机关节能中长期规划和机关的节能降耗指标

目前急待解决的是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和第十二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将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按年度分解落实到本级公共机构。)的规定,根据我市机关能耗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区的中长期节能规划和节能降耗指标,并分解至市直各单位。

4、细化考核指标,制定可操作性更强的考核管理办法。

一是完善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积极推动节能降耗管理体制机制的形成。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及早成立机关节能降耗考核管理的专门机构,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分解量化指标,严格落实市直机关的目标责任,对分解指标进行认真考核。

5、加大节能资金的投入。

为进一步将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建议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的投入,力争市财政的支持,每年拨付一定资金或在机关节能节约的资金中返还部分,用于市直机关节能降耗技术改造。

6、引进先进技术进行节能改造。

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篇7

[关键词]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法律保障;责任制度

[作者简介]李岚红,山东政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讲师,硕士,山东济南250001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127-03

我国在“十一五”期问,把单位GDp能耗下降20%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列入发展规划。2009年还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其中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状况是影响一国能源消费整体状况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节能降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上,高耗能行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上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中央政府有战略眼光,而且要配合有关立法、执法和司法措施,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

早在2004年,国务院就讨论并通过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以及《煤炭产业政策》等多部关系到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的战略规划。为保障以上战略规划的实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修订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制定公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高耗能行业的生产经营者除了适用以上关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之外,在高耗能行业的改革发展中,对不同的主体出于不同的规范目的,还需要适用更多的法律制度。

一、保障高耗能行业发展的法律体系构建

高耗能行业的法律规制措施针对两类主体:一是针对高耗能行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规范和监督其生产、投资行为;二是针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明确其职责权限,规范其落实政策和执行法律的行为。两类法律规制的最终目的都是保证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其中涉及的法律领域非常广泛,相应的法律保障制度由以下体系和内容构成:

(一)经济法各相关子部门法

经济法相比于民法和行政法,无论其法律规范还是责任制度都具有更强的引导性,能有效发挥经济调节功能。通过以下子部门法的实施,能够为高耗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1 知识产权法。通过普及和实施《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技术秘密保护制度,鼓励节能降耗领域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通过落实《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鼓励节能降耗技术的引进和吸收转化。运用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鼓励功能,提高企业技术升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财政税收法。充分利用预算法的规范和惩戒功能,保证国家对特定行业和地区用于节能降耗技术投入的财政资金的落实和实际到位;制定和调整企业所得税法中的税收优惠规定,修改资源税法中的税率制度,更有效地引导高耗能行业的投资和发展。此外还要适时制定环境税法,将环境保护的财政资金筹集和使用纳入规范合理的法制管理渠道,有效引导生产和生活领域的耗能和排污行为。

3 外贸管理与海外投资管理法。根据对外贸易管理法的授权,运用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功能,控制能源和高耗能行业产品的出口,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同时对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在关税税率、进口用汇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以配合国内高耗能行业的产业调整措施。按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等法律文件,有侧重、分步骤地引导国内企业,特别是上规模的国有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在海外建立高耗能行业生产基地,并组建跨国性的企业集团,以实现产业布局的全球化战略。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法制建设,我国在外贸管理的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方面已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是在海外投资的立法方面,无论是国内立法还是国际立法都还很不完备。国内立法主要包括对海外投资的鼓励、保护和对海外投资的管理两个方面,国内立法的完善必须建立在海外投资国际立法的发展之上。国际立法的内容主要涉及投资保护、保险制度和争端解决等方面,通过缔结和参加有关国际公约,以及与相关国家签署双边投资条约,可以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法律环境。特别是签署的双边条约,在协调双方的国家利益中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也容易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所以是我国在海外投资国际立法方面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4 关于企业兼并和重组的法律制度。为配合高耗能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应当尽快完善有关企业兼并重组法律法规;同时继续完善资本市场以及相应法规制度,鼓励企业通过资本整合实现行业重组和对落后产能的淘汰。

(二)有关行政法和行政执法办法

有关行政法和行政执法办法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为高耗能行业的改革措施提供法律依据,主要表现为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推广中的政府部门规章;二是规范各用能单位的行为、明确其违法责任的行政管理和处罚制度;三是对政府在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中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的法律制度,主要涉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行政法规范的领域主要涉及中央及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以及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关系到节能减排政策的具体落实,因此涉及的法律法规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并且专业性较强。近年来,国务院、国家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已经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其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 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有:2004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准入条件;200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作为配套措施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下达了《关于加强铁合金生产企业行业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焦化生产企业行业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下达了《关于加强电石生产企业行业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铁合金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2007年下达了《关于对电解金属锰生产企业实行行业准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严格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流动的通知》;2008年国家工信部下达了《黄磷行业准入条件》《印染行业准入条件》《造纸产业发展政策》《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全国制盐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还修订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和《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国家工信部还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原材料工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涉及的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

铁、有色、建材、黄金、稀土等七大行业。2009年工信部继续了《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初步确立了钢企的准入门槛,其中百万吨产量成为钢企入门的“生死线”。

2 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是2007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法规体系,该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该方案分别针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制定了量化的考核办法和具体的奖惩措施;第二部分包括《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和《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两个文件,要求建立健全能源统计调查体系,并在加强能耗各项指标统计的同时,对能耗指标的数据质量进行监测;第三部分由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与考核三个办法组成,明确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量的具体核算方法、排放量的监测方式以及对省级政府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情况的考核办法。以上三个方案加三个办法,构成了完整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制度。

二、法律制度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能源领域和高耗能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关法律制度正在进一步完善。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笔者认为以下问题需要特别重视,它们关系到法律制度的科学完备,直接影响法律实施的效果。

(一)注意强化和完善法律责任制度

法律责任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保障,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意图落实的效果。但是从现有法律制度来看,法律责任制度还极不完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表现之一是有相当一批法律规范缺乏责任后果的规定,这往往使得法律规定形同虚设;表现之二是还有许多行为规范虽然附有责任后果,但是责任设置不科学,不能有效发挥法律的威慑和预防作用。

我们知道,能源大多具有不可再生性,能源消费对环境的损害也具有难以逆转的特性,因此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责任制度,与其他法律责任制度不同,其立法用意的重点不是惩罚违法,而是预防违法。这一特点要求其法律责任措施具有更加突出的严厉性和惩戒性。而从现有立法来看,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责任制度大多采取了与其他行政违法行为同样的警告、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这导致行为人违法代价与违法收益或者违法损害极不相称,法律的预防功能不能有效发挥。笔者认为,针对高耗消费和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和制度应当灵活地与国家政策相结合,惩罚与鼓励引导相结合,以实现政策意图而非以惩罚违法主体为最终目的。例如,可以建立企业环境责任的征信体系,并尝试与现有的金融机构征信体系相结合,作为企业获得商业贷款、政府贴息贷款以及政府出口补贴等融资渠道的考核指标;还可以尝试当企业在资本市场提出股票上市、再融资等直接融资申请时,将其环境责任记录作为行政审批的考核指标。将企业的环境责任与其长远发展相结合,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威慑作用远远大于警告、罚款甚至停业整顿等措施。对于小企业,可以将企业的能源和环境违法责任主体扩大到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人员,同时还要在公司法中规定对以上人员的任职资格限制的责任制度,限制其今后担任任何公司的董事、经理。总之,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责任制度,决不能再延续以前以罚代法的做法了。

(二)继续研究和尝试建立有效的能源环境违法的民事责任制度

能源环境违法的民事责任制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此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如何找到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民事赔偿和救济制度,仍然面临着诸多法律难题。例如举证责任、因果关系、赔偿范围和赔偿能力等问题,都对传统的民事责任理论提出了挑战。对此笔者不作为本文内容展开论述,但是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思路。

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篇8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实际应用

引言

水资源短缺历来是个重要问题,尤其在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后,陈旧的给排水系统已经与发展形成矛盾,随着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环保节能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市政给排水系统作为城市水资源的调配中枢,更应将节水措施放到实际应用中,做到节约运行中的资源,强化节能效果,最大可能杜绝浪费,高效用水。

城市规划建设中,市政给排水对节水设计尤为重视,立足于全市的地理客观条件,结合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及工业用水需求,将各类节水资源综合应用,将节水指标贯穿整个设计规划,得到国家批复后也从实质上为城市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一、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节水措施的重要性

给排水设计是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市政工程相比较可以看出,市政给排水的设计更复杂,消耗更大,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对市政给排水设计给予更多的投入,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节水投入的重要性:首先做好市政给排水的节水设计能够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总体上看我国是资源充沛的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变得非常少,这也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难题,现状让我们认识到节约资源的必要与重要;其次由于水资源的消耗特别大,给排水工程决定城市的水资源调配及污水处理,不节约很可能造成城市发展滞后与民众不满;再次市政给排水设计是工程的核心,决定给排水系统的构成与运行模式,合理科学的设计将带来城市充沛的动力,这种重要性决定我们势必重视在设计中加入节水方案,力争把节能环保概念全方位在实际中应用,使城市居民受益。

二、分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相应的节水措施

1.做好给水压力控制。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系统设计时要注重对给水压力的控制,当给水压力过高时,排水系统承受太高压力会造成配件损坏,我们在设置给水压力时通常按照排水配件所承受的压力标准值进行设计优化,尽管如此还会出现超压出流现象,通过研究可知,这一般是由于给水压力不明确导致的。在控制给水压力时,我们要对建筑用水做好科学测量,掌握给水压力范围,通常入户管道0.35mpa的给水压力时正常的,最大限制控制在0.15mpa范围内,再者我们要给排水系统配置减压装置,以保证水流超压现象不会出现,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个减压孔板,用投资较少的方式实F节约水资源效果最大化。

2.做好排水管网布局。市政给排水设计要充分结合城市的地理情况,地势走向与管网布局需要协调一致,一般情况下,市政工程会选择在顺坡趋势下铺设排水管道,值得一提的是,排水管道的深浅也需要结合城市地形情况,最好能够实现污水自流,在一些相对较低的路段,做主要路段的排水管道设置是正确的选择,污水分支管道汇聚于此有利于集中处理,一些横支设计,要尽量保证管道与地势坡度保持一致,当然也可以在平坦地段垂直设置小流量横支管,只是要进行深埋,还需要设立水泵。

3.做好供水分区设计。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中,为了给市民提供优质水源、做好供水服务,通常做供水分区规划,这也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给水压力为供水节能,通常状况下,我们面对个别区域的供水不足,要以降低供水管内壁压力的形式环节供水不足,还可以选择管网叠压或者变频等方式增强管道内压力,以此保证供水管网的稳定性,目前在大部分城市高层建筑中都采用了这种供水管网布局方式,从整体上做到节能供水,降低消耗。

4.强化污水处理能力。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我们还要重点考虑排污问题,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排污还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排污办法各有不同,根据城市回用水标准,水质需要优化,且要顾忌优化的经济性,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很大程度借鉴国外的技术,部分浅污染水可以通过处理变成纯净水,不仅可以用于浇灌还可以做多层处理后供人饮用,根本上实现循环利用,降低消耗,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节能措施在实际设计中的运用

1.节能措施在给水系统中的设计应用

首先我们根据城市需求情况作出积水量的测量,进而作出设计规划,科学的给水系统通常包括集中供水方式,直接供水方式主要利用市政管道压力给市民直接供应生活用水,此种方式简单方便;分区供水即分区平衡水压供水方式主要利用出水压力进行供水;再有蓄水池,通过修建蓄水池为城市供水,不过修建蓄水池需要耗费人力物力,且需要做好深度控制,还要设置水泵,因此我们尽量避免该种方式;新能源供水,如太阳能、风能等,很好的做到节能供水,既符合节能减排又做到低能低耗,因此目前大部分城市都开始发展新能源供水。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市政给水系统设计师要注意供水规模,随着城市搞建筑不断增多,城市土地使用面积越来越少,对于高层建筑我们通常采用二次供水方式,既让生活用水充足供应有能起到环保节水的作用。

2.节能措施在排水系统中的设计应用

首先应用之前要做好排水规划方案,市政工程排水设计合理的排水方案是关键核心,从环保的角度看,选择合流制设计能够有效收集污水与雨水,再进行集中处理,杜绝二次污染或混合污染现象的发生,在具体设计中,我们要关注一些城市管道的尺寸,尺寸过大或过小与污水处理厂对接不通畅会影响污水处理,更不利于节能。需要说明的是,合流制排水方案有利于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最大化,对于较为干旱的城市,排放污水的浇灌作用更能有效帮城市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不断发展优化污水治理系统。污水处理关系着城市整体利益,优化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污水做统一处理,利用一个大型高效的污水处理厂代替诸多小型低效的污水处理厂也是未来的主流方式,减少建造也是减少浪费,集中高效处理有利于管理有利于降低土地使用面积,更有利于城市居民在更干净绿色空间生活。

四、结束语

市政给排水设计是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规划有利于降低消耗节约水源,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政府与居民对环保的需求不断提升,在给排水设计规划中大量引进节水方案,实际应用中节水措施得到肯定,可见做好城市给排水设计,应用节能技术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解决用水矛盾,促进城市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篇9

一、2012年全县节能降耗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为依托,大力推行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突出抓好建材、机械制造、化工、钢铁等行业的企业结构调整,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的水平;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项评估审查制度,建立健全能耗评价考核机制;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地加快技术改造和革新,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开发、生产和使用国家提倡的节能产品、技术、设备和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能降耗意识,自觉参与节能行动,促进国民经济向节能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2012年全县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1、2012年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

2、列入省市重点能耗企业(东风化工厂、金牛水泥有限公司)完成下达节能目标任务,对县内年综合能耗3000吨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有效监管。

3、加大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全县建制镇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对18门以下粘土实心砖生产企业有计划进行关闭。按照关于印发县淘汰18门以下小轮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2007]69号)要求,完成2012年度关闭任务(2012年关闭企业名单分别是:杨庙十井村窑厂、杨庙东峰新型建筑材料厂、罗塘乡小窑厂、岗集江淮建材厂),积极引导企业开发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对新上项目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奖补扶持。

4、大力实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重点完成列入市2012年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同时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努力跟踪国内和国际先进技术和水平,改造和提升企业节能降耗水平。

三、工作重点

1、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统计体系。为强化节能降耗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实行重点企业能耗情况直报制度,要求各乡镇(区)积极配合统计部门建立相应的节能统计体系,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的原始记录、基础台帐,及时掌握能源消耗动态。在建立健全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县统计局会同发改委、经委通过对各项能耗指标的数据质量实施全面监测,评估各地各重点企业能耗数据质量,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节能降耗工作进展。(责任单位:统计局)

2、扎实做好节能项目申报和重点耗能企业的管理工作。组织企业积极申报2012年国家、省节能技术改造、工业污染源治理、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财政奖励和补助项目工作。对2012年企业上报的项目实行分类指导,跟踪服务。督促列入省市重点能耗企业和重大新开工项目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建立节能责任制,提高节能管理人员素质。(责任单位:发改委、经委)

3、完善企业能源计量的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建立能源计量档案。依法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管理,组织计量技术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能源检测、培训等服务,帮助和引导企业全面加强能源计量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档案,督促企业落实目标责任书的各项内容。(责任单位:县质监局)

4、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工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全面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坚决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的优惠政策,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激励和补偿机制。(责任单位:经委、财政局、物价局、供电公司)

5、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提高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估和项目核准程序,建立相应的项目审批问责制,新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投资项目开工的相关条件。(责任单位:环保局、发改委、经委)

6、大力引导和扶持企业开展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抓好粉煤灰、煤矸石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落实国家各项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经委、墙改办)

四、推进措施

1、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县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经委、统计局、环保局、规划局、建管局、技术监督局、国土局、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解决全县工业节能降耗的重大问题,指导全县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开展。县直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二是各乡镇(区)要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将本地区2012年能耗降低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单位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较大的用能单位,并严格考核,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2、加大节能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资源忧患意识,深化对节能降耗重要意义的认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宣传先进典型,曝光浪费现象,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强化节能降耗的组织领导,充实专业管理人员,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开展节能降耗的经验交流和推广,发挥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三是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全民行动,组织好每年一度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定期举办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方面法规政策以及业务培训。

行政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篇10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保证“*”规划提出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根据《*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政发〔20*〕7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就我市加强节能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到20*年,以20*年可比价格计算,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1.64吨标准煤,比20*年降低20%以上,平均年节能率4%以上;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和升级,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在全市重点用能单位中,*集团公司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其他重点用能单位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标准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形成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机制。工业、交通、城建、旅游、教育和卫生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各自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方案并予以实施。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要求,把节能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优化升级带动转变,充分发挥服务业能耗低、污染少的优势,立足节约能源推动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和区域布局,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能源浪费。

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遏制高能耗行业过快增长。鼓励和支持现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企业搬迁改造要严格能耗准入管理,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市、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和停止供电,属于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合理优化用能结构。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原煤直接使用,加快发展煤炭气化和液化,提高转换效率。引导企业和居民合理用电。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

(二)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强化工业节能。突出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推动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集团公司和*化工(集团)公司要认真落实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工业节能要以项目为依托,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能源消耗在质的方面能有根本转变。要加快实施*集团公司富氧顶吹镍熔炼系统烟气余热利用、熔炼系统回转窑、32m2反射炉以煤代油技术改造、熔炼转炉残极加料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铜合成炉、镍闪速炉系统余热蒸汽发电,金化集团公司年产16万吨合成氨装置填平补齐综合节能改造、2#“三废”锅炉改造、*台ф2.4m和5台ф2.61m煤气炉改烧煤棒,金泥集团公司水泥粉磨系统改造、密闭型电石炉尾气治理和利用,金铁集团公司电机系统节能工程、余热余能利用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镍都实业公司2.5kt/a硫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2万吨硫酸铜提质降耗扩能改造,永昌发电公司6#、7#炉干除渣、干除灰节能改造、2×300mw“以大代小”扩能改造等一批骨干节能项目。上述项目建成后应注重“三废”的综合利用,防止二次污染。

在工业园区建设中,应注重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一律不得引进,在引进项目的论证方案中一定要有能源篇、环境保护篇等有关内容。

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节能型建筑,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努力实施节能65%的标准,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加强交通运输节能。积极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开发和推广车用代用燃料和清洁燃料汽车。

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居民住宅中推广采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照明产品等。

抓好农村节能。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加快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以及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

推动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及社会组织节能。重点抓好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及社会组织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以及办公设备节能,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节能采购,稳步推进公务车改革。各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在节能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

三、重点实施节能工程

认真组织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抓好*集团公司、*肃电投永昌发电公司、镍都实业公司、金化(集团)公司、金泥(集团)公司、河西堡铁厂六户省列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工作。节能工作要以项目为重要手段,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能源消耗的质量转变,要积极支持*集团公司2×150mw热电联产工程、镍精炼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工程、铜冶炼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工程,镍都实业公司年产8000吨氯化镍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金化集团年产1.5万吨高品质磷酸一铵装置、金泥集团密闭型电石炉炉气净化及综合利用技术、河西堡铁厂2#烧结机、永昌发电公司2×300mw改扩建工程等重点节能项目。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要抓紧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工程配套资金到位,同时市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加强节能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先进节能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市、县(区)人民政府要把节能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开发高效节能工艺、技术和产品,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示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技术瓶颈。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市经委将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定期公布国家限期淘汰的落后产品、设备和工艺以及各行业的能耗先进标准,组织行业共性技术的推广。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市政府将编制全市节能降耗的专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和保障措施。市经委会同市统计局要将“*”规划纲要确定的能耗降低目标分解落实到县(区)及重点用能企业,并与县(区)政府和重点用能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加强考核,实行目标责任制。县(区)政府、市属各有关部门也要根据“*”规划纲要,把实现能耗降低作为约束性目标,认真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节能降耗专项规划。建立能耗考核公报制度,将能耗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市、县(区)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核内容,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市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具体办法,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5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用电200万千瓦时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合理用能专题审查制度。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不得审批、核准,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对擅自批准项目建设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强化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力度。市经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每半年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跟踪、指导和监督,定期公布重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不断提高能效标识的社会认知度,引导社会消费行为,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加强电力需求和电力调度管理,优化企业用电方案,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技术,提高电能使用效率。改进发电调度规则,优先安排清洁能源发电,对燃煤火电机组进行优化调度,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效机组发电。重点耗能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强化基础工作,配备专职人员,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并加强监督检查。

(四)推动公共节能工作。修订完善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有关标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特定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加大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禁止淘汰设备异地再用情况,以及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等情况。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物不准开工建设和销售。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产品。严厉打击报废机动车等违法交易活动。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加快城镇供热商品化、货币化,将采暖补贴由“暗补”变“明补”,抓紧制定建筑供热采暖按热量收费的有关政策,加强供热计量,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培育有利于节能的供热市场。

(五)加大对节能工作的支持。“*”期间,市政府将建立节能专项基金,并按每年GDp增长幅度的0.*-001%相应增加,用于对节能技术进步项目、节能新产品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的支持及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县(区)人民政府每年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节能重大项目、示范项目及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各重点用能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规划和管理办法,重点要加强节能项目建设,以项目为重要手段,来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有效开展,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节能工作中作出贡献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节能奖励计入工资总额。

(六)实施有利于促进节能的激励政策。各类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强对节能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通过市场直接融资,加快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加强和改进电价管理,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完善电力分时电价办法,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促进结构调整。用足用活国家有关节能降耗的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其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在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连续5年内从该设备产生的企业所得税中进行抵扣。

(七)加强节能管理队伍建设。市政府将筹备成立*市节能监察中心,其职能为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及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禁止淘汰设备异地再用情况,以及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等情况。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专家库,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各重点用能单位要加强节能管理队伍建设,充实节能管理力量,完善节能监督体系,强化对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日常监察(监测)工作。市经委要认真做好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信息咨询、交流与合作等工作,积极为企业能源管理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八)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各有关单位要为统计部门依法行使节能统计调查、统计执法和数据等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针对我市中小企业长期以来能源统计工作基础薄弱的现状,要进一步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统计人员能在新形势下尽快适应新的统计报表要求;重点能耗单位应充实必要的统计人员,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完善统计制度,改进统计方法,建立能够反映我市能耗水平、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的节能统计体系;要强化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的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九)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广泛开展区域间在节能领域的合作,对引进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加大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