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十篇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十篇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9:28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篇1

渴望有一技之长,但对于职业培训畏惧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基本都是初中以上学历,还有一些人毕业于职高、技校、大专,这不仅使得他们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是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清楚地知道他们并不是要和他们的父辈比,和城市里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文化底蕴、知识储备、学历水平、生活条件都相差很多。在由农民转化为非农劳动者的过程中,他们并未使自己的技术含量得到提升,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并且长期沉淀在低层次劳动者群体中,因此他们从内心强烈渴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生活的窘迫使他们必须早出晚归地挣钱糊口,没有多余的时间“浪费”在学习上,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奢侈,而即使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由于其综合素质和自身学习能力的欠缺使得他们对再学习充满畏惧,而且也担心学到的东西是否真正有用,是否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矛盾和犹豫使很多人失去了再教育的机会。

2秦皇岛市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秦皇岛市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农民工问题,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摆上重要位置,不断加大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先后出台了《秦皇岛市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办法》、《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实施意见》、《秦皇岛市农民工平安计划(二期)实施方案》、《秦皇岛市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文件,对农民工就业、工资、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但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给新生代农民政策保障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农民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完成角色转换、提高就业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对此政府也采取了鼓励、支持甚至埋单的政策,以此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总体收获不大。

2.1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联系不够紧密,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缺乏就业技能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更高层次就业领域的主要障碍,秦皇岛把培训新生代农民工作用放在促进就业的突出位置,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但是根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原因在于传统的大课堂集中授课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他们,而且农民工普遍认为培训内容和就业是“两层皮”。因此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首先应该明确对该群体实施何种类型、何种层次的教育,清楚地了解该群体面向的职业领域与就业层次,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职业技能培训中应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既要有面向市场的前瞻性,又要符合农民工自身教育程度和工作实际,使新生代农民工学有所用、学用结合、用到见利、见利促学,真正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竞争能力。

2.2职业教育培训与企业脱节,企业参与度不够根据对秦皇岛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他们更喜欢半工半读或订单式培训,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与在稳定的就业环境下参加培训,而且希望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能直接接受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规定,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1.5%~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而秦皇岛大部分企业没有执行。目前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重使用、轻培养,许多企业没有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养培训作为自身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更不重视在职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对农民工参加学历教育在时间和经费上不支持。因此政府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使企业成为培训农民工的主阵地,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地点应该从学校转到企业,让企业为农民工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并抽调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农民工培训当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2.3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匮乏,缺乏合理的整合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涉及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方面,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战,缺乏有效地配合和协调,培训机构分散、泛滥、缺乏监管,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培训质量难以提高。将农民工培训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职教研究有效结合起来是实现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突破的根本途径。秦皇岛拥有完善的监控和评估机制、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先进的培训设施设备,如果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主抓,三方联动起来整合优势资源,必将解决农民工培训的瓶颈问题。

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策略

3.1培训层次新生代农民工都是年轻人,厚积薄发,应兼顾知识、能力、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培养,使其具备现代社会新观念。知识方面,具备社会生活、法律和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方面,掌握一门以上可以谋生的技术;心理方面,学会合作、自信、自强和心理疏导,正确对待挫折和人生;情感方面,融入城市生活,热爱城镇,安心工作。

3.2培训课程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参加学历教育,人力资源部门可开设职业课、选修课、企业类课程。职业课根据行业、工种设置课程,如电工类课程、美容类课程、家政类课程,按照初、中、高层次设立班级,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供学习者自由选择。选修课体现多样化和实用性,开设电脑类课程、英语口语类课程、社交礼仪类课程,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养。企业课程以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团队意识等教育为主,由各企业负责实施培训,与用工相结合,使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企业。

3.3培训形式实行旺进淡出,允许新生代农民工自由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时间。可以通过修学分方式获得职业培训证书。在教学形式上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加大实际操作,精讲理论,教师讲解演示,手把手指导。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篇2

一、职业农民持证上岗制度化

职业农民持证上岗制度化,是有效开展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根本保障。职业农民持证上岗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有不少国家都实行了职业农民持证上岗制度,最典型的要属荷兰、德国和美国。要使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认同,一种代名词,而是一种职业,必须经过培训、考试、考核合格,才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必须出台政策,明确规定职业农民必须持证上岗。这种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可划分成三大类型:生产经营型、专业技术型、社会服务型。要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准入制度,制定职业农民上岗细则。凡是没有取得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就没有资格注册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农业企业,也没有资格获得规模以上土地的承包、租赁权;没有取得病虫害防治员、机防手、村级动物防疫员等专业技术型的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就没有资格受聘从事相应的农业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凡是没有获得农产品经纪人、农药经销员、种子经销员等社会服务型的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就没有资格从事农药、化肥、种子以及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政府应建立严格的农业重要职业岗位的准入制度,并将部分制度法制化。就像律师和职业医师一样,必须持证上岗,这样才能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政策性可靠保障,也能全面调动广大农民和有志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参加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职业农民定期审证制度化

职业农民定期审证制度化,是保证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职业农民持证上岗不能一证了事,职业农民的资格证书不能像当今的学历证书,本科、硕士、博士终生制那样一劳永逸。因为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标准,不能说日新月异,也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所以职业农民也需要与时俱进,终生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想使已经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在1~2年的时间内主动参加职业农民的短期再培训,接受新技术,淘汰旧做法,就必须建立健全职业农民的定期审证制度。就像司机的驾照一样,证书上都有审证记录,过期不审证书作废。职业农民的审证过程就是再培训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接受新技术,淘汰一些过时的不够科学的老做法,通过短期培训的结业考试,就算审证合格,这样才能保证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也才能保证职业农民专业技术和水平与时代同步。

三、职业农民享受职业待遇制度化

职业农民享受职业待遇制度化,是调动农民参加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积极性的最佳途径。如果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农民,和没参加培训的农民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让他们感受到区别,那么想说服他们去参加此类培训活动难度很大。所以政府应出台规章,让参加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农民享受和普通农民不一样的职业待遇,比如优先享受一些农业补贴等支农优惠政策。如果能再把职业农民的养老保障和普通农民区分开来,那样的话,广大农民,就会争先恐后,不请自来。

四、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制度化

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制度化,是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命源泉。由于传统的偏见和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和低效益性,农民职业教育在中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一直居国民教育体系的最底层。农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再加之迫于GDp考核增幅压力较大,各地政府基本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工业强市上面,所以想凭培训机构的微薄之力去争取地方培训经费,难度很大,收效甚微。即使小有成就,也不会持久。就目前我国的现实状况而言,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必须也只能是免费培训。因此,只能以政府的资金投入为主渠道。可以参考美国,职业农民教育经费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根据各地从业农民数量各按一定比例支付一部分。在我国,政府应像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一样,投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并且把这项制度规范化、法制化,这样才能使职业农民教育这棵新树,茁壮成长,直至根深叶茂,长盛不衰。

五、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核心模式制度化

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核心模式制度化,是保证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有效手段。当然农民培训的具体方式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这里说的核心模式制度化主要是强调将以往以理论培训为主的传统模式,改变为以实践实习、实际操作为主的现场实训教学模式,并且要把这种模式定为核心模式,使其制度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的规范管理上。

首先是实训基地规范化。要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实训基地。要投资建设和筛选认定一批种植、养殖和休闲农业等各具特色的职业农民教育实训基地,在这些基地里,学员能观摩示范,能参观学习,能实践操作。

第二是师资管理规范化。要聘任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水平较强的培训教师。要给予职业农民培训教师相对优惠的职业待遇,以便更好地稳定教师队伍。要定期公派老师去参加高层次的师资培训和进修,不断更新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强化实践教学能力,丰富生产实践经验,从而为现代职业农民培训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第三是培训内容要规范化。这里的培训内容规范化不是指死搬教条,而是要实行菜单式培训,即把所有的培训基地、所有的培训专业及培训内容都像菜单一样罗列出来,像德国农民那样,想学什么专业什么内容,他们自己可以从菜单里选择,按照他们的个人志愿,到相应的实训基地参加培训学习。比如学果树栽培管理的就把他送到现代果树示范园基地,想学动物饲养的就把他送去养殖农场实训基地,想学农业经营管理的就把他送去农业合作社实训基地等。每一个特色实训基地,都有自己的规范化实训大纲和操作规程。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篇3

关键词:失地农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67-03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农业用地日益增加,失地农民也随之增加,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稳定、失地农民增收的重要研究内容。

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杨凌示范区成立后,征用土地的力度也相应加大,失地农民数量迅速增加。本次调查选择了杨凌示范区7个村(付家庄村、梁氏窖村、穆家寨村、姚西村、姚东村、徐西湾和张家岗村)210户失地农民,对其就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内容及效果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

一、调查数据和分析

(一)基本状况调查

1. 杨凌示范区基本发展状况。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成立十三年来,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原则,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城市建成后从原来的3.6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从3万人增加到8万人。初步建成了设施较为配套、功能比较齐全,能够较好服务于科研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以“农牧良种、农业生产资料、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截至2007年年底,工业总产值完成30亿元,是1997年1.3亿元的23倍;生产总值达到25.8亿元,是1997年3.09亿元的8.3倍,外贸出口从零起步达到1.6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8亿元,是1997年1072万元的26倍。区内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国家“211工程”和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等职业技术学院。杨凌示范区是新兴的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科教城、产业城、生态城。

杨凌示范区成立以来,建设区范围内的15个村(组),被征用土地12100余亩,涉及农业人口24300人,人均征用土地0.5亩,现人均剩余土地0.39亩,其中有9个村(组),人均剩余土地0.3亩,有7个自然村已完全失去土地。

土地被征用后,被征地人员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和其他劳务活动,被征地农民在交通、居住、文化及生活条件方面有了较大改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与周边未征地农民生活水平相比也有明显增加,2007年年底,杨凌农民人均收入为4210元,被征地村的农民人均收入5020元,比平均水平高19.24%。随着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加,按照示范区规划,新建区范围内的15个村(组)的土地全部征用,这些村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失地农民。此外,杨凌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的确立,城区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一定规模的农用地还需转化为建设用地。随着失业农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土地征用的难度越来越大,2005年全年仅征收土地50亩,2006年全年征收土地400亩,且群众上访、聚众闹事时有发生。征地难是一种表面现象,其问题在于失地农民就业难和基本生活保障难。

2. 被调查农户基本状况。此次调查以户单位,选择杨凌示范区7个村210户失地农民作为被调查对象,接受调查的被调查人中男性占45.24%,女性占54.76%。被调查人的年龄阶段25-40岁者占36.19%,40-60岁者占42.86%。失地后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依次为出租房屋、打工、做小生意、从事农业种植(到其他没征地村种植)及受雇于征地单位等。在被调查者中有68%认为征地后收入有一定增加,生活改善,32%的被调查者认为征地后收入没有变化。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状况调查

职业教育是指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职业学校教育,属学历性的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二是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或劳动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以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属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将职业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

1. 对征地后就业安排形式的意愿调查。在被调查的210户失地农民中有66%认为征地主体(包括政府)应该提供直接的就业岗位,有18%的被调查者认为征地主体(包括政府)应该提供就业培训,有5%的被调查认为征地主体应该提供就业指导,有4%的被调查认为征地主体应该提供用工信息。从以上调查看,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征地主体应该承担其就业的主要责任。

2. 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相关内容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杨凌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有电脑实用技术培训、裁缝技能培训、烹饪技能培训和蘑菇等菌类的实用培训等相关内容,有80%被调查者认为培训课程难度较大,学习困难,学习效果不理想,不能通过这种职业教育培训获得技能和相关的就业岗位。

3. 对技能培训的收费调查。在调查对就业培训的付费接受方面,有72%的被调查者不愿意自己负担一定费用来接受相应的就业培训,25%的被调查者愿意付费接受职业培训,但是其对职业培训的要求很高,希望解决其就业的主要问题。所以对一般性、普及性的职业培训,失地农民对其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更愿意接受提供工作岗位这种直接的就业安排方式。

4. 相关的技能培训效果满意度调查。有35%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对其就业有较大帮助,29%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培训对其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帮助有限,36%的被调查认为培训对其就业没有帮助。从以上调查看,就业培训的效果满意度不高,一方面,对于就业培训的内容,失地农民兴趣不大。就业培训与农民的实际需要和能力不太相符,农民积极性不高,并且不愿意付费接受培训。在调查的7个村中除梁氏窖村的村民表示不知道相关的就业培训,而其他6个村的被调查者都表示知道政府组织过相关的就业培训,但是参加者不多。另一方面,在就业培训后,将培训内容进行运用以及解决其就业上存在一定障碍,如存在资金、场地等困难,所以三分之一以上的被查调查者对就业培训的效果表示不满意。

从失地农业的就业情况的调查来看,被调查的大部分失地农民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意识,自主就业的意识淡薄,对相关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没有积极参与,主观认为就业培训对就业的帮助有限,希望征地主体(包括政府)能够直接提供就业岗位。

二、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调查,失地农民在职业教育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 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忽略了农业的素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有培训的内容与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不相适应,失地农民无法掌握所培训的相关内容,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和培训很注重实践和操作,无法提供实践和操作的环境是使职业教育和培训满意度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 失地农民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不能提供有效劳动供给。杨凌示范区的农民长期从事着知识和技术含量不高的种、养殖业和简单的手工劳动,农民的文化素质和非农技能偏低。失去土地后,在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在被调查的杨凌失地农民中,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到49.2%,而无职业技能的失地农民占调查总数的85.5%,这部分人如果没有得到系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尽管进人杨凌示范区的各类企业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但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很难适应企业对劳动技能的需要。

3. 部分失地农民就业意向偏低,缺乏求职信心。失地农民由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小富即安、生活方式松散,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失去土地后,对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再就业明显缺乏信心。据调查40岁以下的农民中有40%以上的人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女40岁、男50岁以上的失地农民绝大多数是小学文化程度,对重新找工作极度缺乏信心,在城市四五十岁人员再就业都存在困难,所以失地农民对重新就业缺乏信心。

4. 失地农民创业意识淡薄。由于杨凌农业示范区处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环境有待提升,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政策支持还不完善,失地农民分散状态,缺乏统一的组织机构为其就业提供协调和组织,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自主创业及联合创业的意识不强,也不能形成新的就业机会。

5. 失地农民土地补偿款的使用不当。被征地后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款基本在短期内使用,主要用于建房、改善生活条件,用于提高自我发展动力不足,将获得的土地补偿款用于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意愿不足,在土地补偿款使用完后,依然存在就业困难,导致生活保障无来源,若被征地农民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因病致贫,生活困难,则对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三、对策和建议

1. 系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与失地农民需要和能力有一定差距,所以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上应该系统安排,根据失地农民现有学习基础,与职业技术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制定科学系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对于杨凌示范区来说,可充分利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势,专门编制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专业学纲和学习内容,为其就业提供更专业、更对口的指导和帮助。

2. 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责任。地方政府应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中应有一部分专门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培训,以增加其劳动技能及就业机会。建立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开展转移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竞争能力。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积极探索创立政府和农民携手合作、利益分享的机制,鼓励投资兴办民办培训机构。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另外,在规模较大的村庄可以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点,乡镇、街道的就业服务应及时、准确地提供岗位供求信息,以降低农民外出就业成本,减少失地农民盲目流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多渠道收集企业用工信息,按期举办劳动力就业洽谈会,促使农民有秩序地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

3. 职业教育和培训效果的提升。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满意度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如何将职业培训的相关内容转化为就业,这就要求失地农民在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后,政府和社会提供各种条件帮助农民利用所学技能提高就业,如政府提供的小额信用贷款,提供相关的企业用工信息,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政策优惠等,这些措施对提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公平合理的就业制度和培训制度也是再就业保障机制。运用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形成一种积极提高工作技能的潜在压力,促使在岗人员努力劳动,并不断学习新的职业技能。

4. 订单职业教育。为真正实现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提高,可采取依托企业的培训方式,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针对失地人员进行专门化训练,政府可给予这些企业补贴部分培训费用,实现失地农民有效工作技能的形成。先由学校根据失地农民的择业意向和企业用工需求提出培训计划,再由企业和学校签订培训用工协议,其培训费用由政府、企业共同负担,失地农民凭政府免费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证明自愿参加各个专业的技能培训,然后到相关企业应聘上岗。采用竞争式的技能培训和测试制度,以各种职业等级证书来标明技能水平,以这种效率型的培训方式,按照不同的技能等级要求去不同的岗位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培训资源的合理利用。

5. 及时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端正失地农民的就业心态,摒弃“等”、“靠”、“要”的消极就业思想,使其能够正视现实,勇敢接受挑战,树立自立、自强精神,不断进行自身调整,获取新的知识和就业技能,力争掌握一门或多门谋生之技,提高就业竞争力。

6. 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条件。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允许村集体利用征地补偿费作为发展基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行业和服务业,地方政府在工商、税务、信贷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

7. 支持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地方政府应该鼓励被征地农民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失地农民发挥其农业生产技能,承包经营农业园区,从事种养业,不断发展产业链条,壮大村镇集体经济,使其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部分失地农民在耕地被征用后,有意自谋职业或发展养殖业,但是存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实现的,杨凌地方政府可在贷款、税收、场地等方面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尤其是金融部门应放宽信贷条件,降低贷款门槛,鼓励和扶持失地农民发展生产,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房彬,韦静,论新型农民培育的原则[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41-42.

[2]曹洁清,任茜,张雁凌,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构想[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1):88―89.

[3]赵锡斌,温兴琦,龙长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8):158―160.

[4]刘晓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0-24.

[5]冯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初探[J],财政研究,2004,(6):167―171.

[6]魏建斌,关于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5,(2):16―20.

[7]孟繁元,熊建华,李晶,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6,(10):50-52.

[8]潘科,朱玉碧,现有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的比较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2-65.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篇4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需要更多兼具市场经济意识和农业技能的高素质农业劳动力,但是我国农业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要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这一难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使更多农民成为科技文化素质高、懂生产、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时代的需要。笔者从江苏省扬中市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出发,谈几点看法。

1扬中市农民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

自2006年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以来,扬中市采取多重措施,切实推进全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通过多项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每年新增农民培训合格人数都在1000人以上,各项培训指标均超额完成。截至2014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5%,超出江苏省预定指标0.7%,主要采取以下一些具体的做法。

1.1强化组织领导

扬中市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财政、监察、农委等多部门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委主任亲自兼任,市政府将农民培训任务列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与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强化农委主体责任。明确分工,各分管业务的副主任负责本行业农民培训,相关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农委科教站做好协调落实、总结建档。市农委监察室等部门全过程参与,监管项目实施,确保培训效果,形成健全、高效、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1.2强化规划安排

全市每年依据产业布局和农民实际需求,科学制定整体培训计划,认真听取专家组意见,分行业编制培训方案;订购丰富实用的培训教材,加强新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满足不同的教学要求。

1.3强化师资建设

扬中市建立农民培训师资库并落实师资。全市每年都组织多批次技术专家参加部、省级技术培训,提高师资质量,多方邀请省、市农委及农业院校高级专家来扬中授课,提高讲课学术层次。依据培训内容分别安排现场观摩与实施,提高培训效果。

1.4加大财政投入

争取财政支持,扬中市政府每年都安排3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支持培训工作。

2扬中市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全市地少人多,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6亩,农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比重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为主,学历层次以初中学历为主,占60%以上,总体文化素质偏低;种养大户中,外来劳动力占有较大比重,承包种植面积超过50%,且一半以上人员都只有小学学历。因此在培训工作中存在农民不愿参加培训、培训工作组织难,参训农民老少参杂、培训内容安排难,现代农业发展面临农户兼业化、劳动者素质低、劳动年龄偏大和现代农业人才缺乏等多方面的限制。

2.2持证劳动力比率偏低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扬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持证劳动力比率约为35%,与省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8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农民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

2.3农民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由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农民整体参培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农民主动参加培训意识不强,村干部安排参加就参加;有些人已答应参加了,到时却又无原由不参加;有些村民只是抱着凑热闹、拿补贴的心态参加学习,课堂学习不认真;还有不少很多外地种养植大户思想较为保守,喜欢凭老经验做事,对现代农业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等难以接受,不愿意主动参加专业培训。

2.4培训主体较为单一,社会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当前农民培训基本还是由农业部门一家承担,由于人力、物力等多方的因素制约,难以全面开展工作,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农业技能的多元化要求。组织、成教、妇联、团委等部门有农民培训这方面的要求,有时也与农业部门合作办些培训班,但更多时间只是来了解情况,索要资料,参与度不够,其农民培训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应用。

2.5职业农民培训层次有待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领办人或管理者已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包括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和企业策划等多方面涉及自身发展能力的知识和理念,电子商务、文化艺术、农村政策、节能、生态等方面的培训已成为农民新的需求,传统的培训模式和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3多措并举,建设健全高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的内容。针对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全市要建立一支高效、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任务繁重。扬中市必须多措并举,努力建设健全高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深入推进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

3.1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协调联动

3.1.1专人负责市政府调整成立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市长任组长,成员由政府办、农委、财政局、人社局、教育局、科技局、教育局等单位组成,负责全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规划设计、政策制定、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督察指导、评估考核等工作,为培训提供组织保障。3.1.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单位和部门职责引导团委、成教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强化组织协调。注重政策引导,加强指导服务,努力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工作机制,为培训提供制度保障。3.1.3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将农业生产经营、各种农业补贴发放、土地流转等与农场主接受农业教育的情况挂钩,形成倒逼机制,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加大财政专项投入,以项目推动培训工作的开展,为培训提供资金保障。3.1.4积极宣传引导利用扬中电视台、扬中快报、扬中农林网、12316短信服务平台等媒介,大力宣传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意义和配套政策,及时总结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生产经营能力、示范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组织开展观摩交流,为培训提供宣传保障。3.1.5加强监督考核将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管理制度及培训内容、课程、进度等教学环节进行检查。建立独立的农民培训监督考核机构,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进行全程监督和考核。接受社会监督和考核,聘请专业机构审计培训资金,并公布审计结果。

3.2科学规划安排,提高参与热情

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要准确锁定培训群体。根据不同的培训目的,分类确定正在或有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群体,从中筛选出真正有意愿参加学习的农民参与培训。要根据不同群体的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科学分类,合理安排学员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等高层次培训要严格筛选合格学员参加,宁缺勿滥。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人员的参加条件可适当放宽。认真分析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农民培训需求,分类制定科学培训方案,分类开展培训工作。二是职业农民培育内容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超前性。职业技能培训则要注重普遍性和适用性,让他们真正感到学有所用。三是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可在原有培训补助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将物质奖励与培训效果相挂钩;给予优秀学员奖励等,以此有效提高农民对培训的参与热情。

3.3筛选培育对象,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挥示范作用

职业农民一般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必须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二是必须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三是必须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象应限定于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群体。要建立有效的筛选机制,努力克服偏差,筛选真正有志于农业生产,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员,列入培育学员后备库。在学员筛选时,首先要对当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中生产经营决策者进行培育;其次,重点关注在农业领域就业或欲回乡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努力通过对其进行培育、引导,鼓励其从事农业。在培训内容上要特别注重培训内容的前瞻性、新颖性,并开展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4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部署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加快发展农村,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培育经济新动力。顺应历史发展新要求,电子商务培训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民培训工作的重头戏。在具体做法上:1)积极做好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的宣传,提高认识,增加参与热情。2)做好参训人员的组织工作,以农业龙头企业、青年农场主、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培训学员库。3)聘请院校专家授课,组织开展观摩交流,努力提高培训质量。4)引领企业(农户)积极参与苏宁易购江苏馆、淘宝农村服务站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做好协调,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3.5丰富培训形式,保障培训效果

1)要分类培训,区分不同培训对象,科学制定培训方案,做到“一班一案”。2)多形式培训,做到理论授课、田间教学、基地实践、现场观摩、参观考察、异地交流、技能考核和跟踪指导服务等手段相结合。3)多层次培训,如“职业院校+培训基地”的培训模式、“理论+实践操作”的培训模式等,满足不同层次的培训要求。4)多内容培训,根据需求为群众“下厨做菜”,选择最佳培训教材,注重因人施教。5)创新服务理念,主动工作,积极工作,确保培训效果。

3.6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平台和综合培训基地

1)由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建立互联网+平台、农业专家热线、12316平台、农业技术讲师团等为农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科技知识、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以及企业用工信息等服务。2)由农业部门牵头,联合教育、财政、组织、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统筹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市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共同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3)构建新型农民培训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市、镇、村三级农民培训数据库,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真实掌握和反映农村劳动力实际情况,让农民能够更全面、更及时地了解培训安排。4)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它是机遇,更是挑战,必须携手并肩,用智慧和汗水为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早日实现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周一波,储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及政策保障[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403-405.

[2]刘洋.新型职业农民正向我们走来[n],开封日报,2015.03.05.

[3]陈睿.崇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2014.06.23.

[4]张晓江.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思考,贵州省林业学校网,2014.08.12.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篇5

深刻理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论述,突出加深对农民教育培训战略地位的认识,“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

党的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位,首次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党立足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形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我国1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居住在乡村。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教育发展要求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迫切呼唤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求,也是把我国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

深刻理解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论述,突出明确农民教育培训的迫切需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党的十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把资金、技术、人才带入农村,把城市的先进生产要素、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引入农业,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求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发展,首先是人的统筹与发展。农民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其他资源要素必须通过农民才能发挥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重点是农民、农户,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是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既要对转移农民进行职业教育,更要对务农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加快培育出一大批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聚集,促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转变,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才能促进城镇化建设,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突出加深对农民教育培训教学改革和办学模式创新紧迫性的认识,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党的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一系列部署。深刻理解十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我们要深入思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问题。农民职业教育与围墙式的职业教育不同,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我们要下决心把“送教下乡”固化成一套完整、有说服力的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教育制度。同时要通过建立现代农业开放大学,形成从技能培训、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到本科以上层次教育有序衔接的、多层次的农民教育体系。

深刻理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突出把握农民教育培训内涵建设的重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农广校要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基层农广校教师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面临着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培训机会少、知识更新跟不上等问题。建设农广校教师队伍,首先必须注重师德建设,要把“一切为农民着想、为农民服好务”作为出发点和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使命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在业务能力建设上,要通过建立导师团制度和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开展优秀教学能手及优秀课件评比等活动,打造一支“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要大力宣传农民教育培训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深刻理解“教育公平”、“终身教育”的重要论述,突出把握农民教育培训的重点任务,争取在政策扶持上有新突破

党的十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目前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农民仍然是弱势群体,农民教育依然是弱势教育。同志提出“要提高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先从农民抓起”,回良玉同志提出“要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切实抓紧抓好”,韩长赋部长提出“今后必须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为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大事来抓,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培养造就出一亿左右的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民对不同层次教育培训的需求,是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公平的体现,是对农民开展的终身教育。十提出的“教育公平”、“终身教育”,为我们争取农民接受职业教育、享受国家资助政策提供了政策依据。韩长赋部长提出“要强化政策争取,在进一步完善各类生产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产业发展扶持等方面加强政策创设。”我们要按照韩部长的要求,努力实现农民中职教育政策扶持上有新突破。

深刻理解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论述,突出加深对解决农民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重要性的认识,探索实施“智慧农民工程”

党的十报告把“三化同步”递进为“四化同步”,凸显了“信息化”的突出地位与特殊作用。当前,各种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日渐深入,农广校的成立是建立在广播、电视等“信息化”手段基础上,现在更需要将“信息化”做深做透。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优势,加强部门联合,强化教育资源、媒体资源、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通过实施“智慧农民工程”,使教学资源进入手机终端,进入农家书屋和乡村教学点,建立“乡村学堂”,实现农民学习的伴随性、检索性、互动性、娱乐性,帮助农民随时接受教育,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深刻理解党的建设根本宗旨的重要论述,突出在思想上、作风上加深对农民教育培训认识新转变,持续推进“送教下乡”,把农民教育培训办到农民的家门口、办到农民的心坎上

党的十在党的建设方面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学习领会十精神,我们要带着感情、满怀深情、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去,要把“方便农民、智慧农民、实惠农民”作为农广校的根本宗旨,把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培训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准。在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着眼于提升农民的综合能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要善于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农民的需求,调整教育培训方式和内容,深入推进“送教下乡”,把农民教育办到农民家门口、办到农民心坎上,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留得下、用得上、扎住根的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受到了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农广校系统有关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农广校体系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在巩固原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谋划、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的科学发展。

在工作目标上,仍然坚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个中心,勇于扛起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大旗。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农广校有平台、有手段、有支持,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韩部长“两个关系”的重要论断,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100个示范县的平台,以“阳光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等项目工程,以及广播、电视、网络大讲堂等各种媒体资源为手段,进一步加强研究、创新思路、狠抓落实。

在工作着力点上,仍然坚持办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两件大事,切实履行部党组交给农广校的职责任务。农民技能培训是针对某项知识和技能进行的短期的专门训练,是解决农民近期发展的实践性学习。农民职业教育是对农民进行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的长期的持续的素质培养,是解决个性长远发展的引导性学习,重点在于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全面、系统化的教育。要坚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的原则,扎实推进双证制(新型“绿色证书”和学历证书)。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篇6

关键词: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失地是指农村居民丧失依据《土地承包法》所取得的家庭土地经营承包权。失地农民是指农民失去土地的使用权,同时土地的所有权由集体所有变迁为国家所有。据估计,我国现有失地农民4000多万人,单广东就有280万人,并以每年约10万人递增,而广州在其中占有一个较大的比重。广州每年征用土地的数量非常大,失地农民的数量相当多,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发展问题不仅是地方政府急待解决的重要工作,而且成为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协调的重要因素。

在广州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失地农民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生产方式,引发了一系列影响当前广州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问题。如何建立起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长效机制,是解决广州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关键。

职业教育是一种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它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农民、开发劳动力资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使失地农民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谋得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岗位,实现顺利就业。

一、广州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宣传工作不到位

笔者以广州市失地农民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401份,以“您对职业培训了解吗?”为问题进行调查,其中了解较多的仅占3.74%,有些了解的占25.19%,听说过占27.18%,完全不了解有近43.89%。由此可见,对于什么是职业教育,失地农民对其相关的信息缺乏了解。连了解都谈不上,又何来能够有效利用职业教育带来的信息优化自身素质呢,更谈不上利于职业教育学到技术促进就业。这说明政府和村委的宣传、组织工作还不到位,有的村组织过培训但失地农民知道的不多。在调查中还发现,在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中,基层组织起到了一定作用,如街(镇)劳动保障部门和村委会组织技术培训比较多,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政府还没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二)职业教育失地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以“您曾参加过职业培训吗?”为问题的调查显示。有19.50%参加过培训,80.50%的人没有参加过培训。在培训参与度方面,参与度较低。农民不热衷于职业培训也是其在就业技能提升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影响失地农民参加职业培训积极性除去与政府相关的例如缺乏对失地农民培训的配套政策,政府、企业对失地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等之外,农民自身的就业观念也严重影响了参与的积极性。

(三)失地农民自身就业观念保守是阻碍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障碍

1.消极被动的就业观念。大多数农民据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思想特点,那就是保守、自由、闲散。如今失去了土地,被迫置身于一个激烈竞争的陌生环境中,必然会感到手足无措,从而形成依赖、消极和被动的就业观念。

2.不能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补偿金,缺乏开拓性、长远性,同时缺乏自身再就业发展中的投入意识,不能够合理、科学使用土地补偿金,往往在短期内把有限的安置费消费完,从而出现“坐吃山空”的现象。

3.对自身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意识,缺乏长远的打算,对培训内容的选择由于认知有限缺乏选择性;对培训的成本和收益也缺乏必要的选择。同时在调查中以“如果有职业技能培训,您愿意花多少时间参加?”为题,发现45.09%的人希望只参加半个月的培训,32.75%的人愿意参加一个月的培训,愿意参加1~6个月的仅占32.16%,可以看出短期职业培训是比较受失地农民欢迎的方式,并且参加培训的人都希望能在家附近参加培训。

(四)缺乏符合性教材和分类培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对农民来说,他们之前的职业是农民,从事着知识和技术含量不高的种养业和简单手工劳动,在失地以后,政府、企业积极组织,但是由于缺乏对市场的分析、对农民自身知识的分析导致在课程安排上不能适应市场,也不符合农民心理需求,导致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广州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研究探析

以广州市为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促进失地农民培训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一)媒体参与,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宣传

要重视新闻媒体在失地农民宣传中的作用。利用媒体宣传失地农民培训的政策、信息、策略,努力争取农民和社会各界对失地农民培训的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培训不仅仅包括职业技术培训,还应包括就业观念的疏导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宣传。作为培训参与主体的农民,其态度对培训工作的成效起到至关重要。培训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认识不到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对于找工作、提高收入的重要性。因此要通过宣传,调动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要积极引导农民认识到正确权衡取舍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还要通过宣传职业教育对提高失地农民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性,使其明白,要适应城市化、工业化中的竞争机制必须改变、创新。新的就业岗位需要失地农民走出原来较为封闭的空间,进入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媒体需要宣传,才能使弱势农民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层次,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上风,在不断的尝试、摸索、感染中完成市民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模式的转变。如果能够有典型的失地农民成功化身的事例,需要树立榜样和楷模加以奖励和宣传。

(二)政府主导,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出力、出人、出才”,成立专门机构做好失地农民技能素质摸底调查与调研,再此基础上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实施统计调查和监测。其次,应定期调查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做好培训服务和就业指导,使农民尽快在第二、三产业中实现就业或创业。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市、区、镇三级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体系。每个层面要担负起不同责任,在职业教育引导中起到“牵头、组织、实施”三大责任。在各级财政应拨出专款,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与培训机构及学校共同以政治任务和目标构建职业教育培训建立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公共财政资源,开展免费培训,同时将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

(三)培训把关,设置合理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培训主办方和承办方必须要了解失地农民的思想状况,了解市场的需求,一方面引导失地农民在众多行业及专业中有前瞻性的选择,另一方面要依据调查报告,制定适合农民层次和水平的教材及课程。此外,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中要有针对性,因才配置各种教学资源。在培训内容在选择和考核培训机构时,要突出把培训教材的开发和修订、培训师资、培训学员、提供后续扶持、培训质量的监控和评估等作为重点内容,对认证合格的培训机构实施激励政策,对不符合要求、弄虚作假的培训机构取消其培训资格。此外在培训层次上,建议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对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年青人要重点开展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技能、技术工种的培训,并鼓励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对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的失地农民,然后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业、家庭手工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对年龄偏大的女性可多开展家政服务业培训。

(四)职业院校参与,共享教育资源

职业教育和培训效果不佳,除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和培训本身注重实践和操作,无法提供实践和操作的环境也是导致满意度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职业院校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且具备一定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教学资源,将职业院校拥有的教学资源运用到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中来是解决培训师资及培训机构费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另外,很多职业院校都设有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让参加培训的失地农民可直接考取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职业院校有完善的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渠道广,信息多,与企业、行业、协会联系紧密,具备实施订单式培养的条件。因此可配合企业和政府实施失地农民“订单培养计划”,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五)多重模式并存,竞争带动发展

各方都在为失地农民培训做着各种努力同时也为失地农民培训项目在运行模式上提供创新空间。广州失地农民培训运行应允许多种模式并存,鼓励各种创新。在模式上可采用由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的“订单式”培训;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不同采单的“超市化”培训;依托社区教育的“学校+社区”联合培训;采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等方式,创建灵活高效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

充分调动政府、培训机构、企业等各方的积极和创新性,将生产功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改变目前仅有的政府一方努力的局面,在广州失地农民培训中引入竞争机制,是发展失地农民培训的方向。将生产者由政府部门的单位扩展到其他各类组织,构建一定的公共培训市场的规则,形成一定的机制,开展公共培训生产者之间的公平竞争,是失地农民培训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竞争中,政府要加强监督考核,跟踪各种培训模式和培训机构的培训服务及培训效果,依据就业状况对各培训企业的进行考核与评定。

总之,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力开展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是提高失地农民素质、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教育业面临这常态化、常规化、科学化、长效性的发展问题,需要社会各级积极探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胡伟等.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调查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个案[J].职业培训,2008.

[2]董倩倩等.职业教育与失地农民市民化[J].河北农业科学,2012,(14).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篇7

1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关于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就业与及技能培训相关研究、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措施研究等方面。尤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理论有以下以几种:无限剩余劳动力发展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配第法则”、垂直流动理论。从培训与就业关系视角出发,国外学者提出,培训对于就业有着深刻影响,高质量的工作往往与较高的技能是相关的。国外在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措施方面取得成效的主要有:以法律法规形式出发,日本政府建立特有的农村职业训练制度;法国制定相关社会政策以保证农业职业教育;德国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加拿大坚持的“培训与市场接轨、培训与全社会相关、培训与就业衔接”三项原则。

目前,针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比较多,国内研究成果主要从职业培训的必要性、参与决策、影响因素、效果评价等方面归纳阐述了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许多学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关于职业培训参与决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意愿的探讨、关于职业培训模式、内容和形式的探讨、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内容结构的探讨、关于职业培训经费投入机制的探讨、从职业培训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探讨、关于职业培训供给主体的探讨、关于管理机制、政策等影响因素的探讨等七个方面。关于农民工培训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的研究、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保障机制的研究等方面。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单回顾,依据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理论框架体系,本文拟研究设计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单指标定量测度及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模型及方法,最终确定筛选出指标体系,在整合归纳的基础上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发展。

2构建评价体系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既提高了农民工自身的职业素养,又促进了国家整体劳动力质量的优化,所以研究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实施后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指标体系,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检验和评价,二是改善。国内外学者在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评价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没有达成共识,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规范的指标体系。因此,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探讨如何构建适合的评价体系,对提高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1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2.1.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在公认的科学理论和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充分反映其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设计的每项指标概念必须明确,并且有一定的科学内涵。

2.1.2全面系统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该注重全面性,必须能够全面反映综合水平以及各方面发展的因素指标,主要涵盖农民工自身的要求、对教学者的要求、就业单位的要求、职业教育培训效果的收益性。

2.1.3适应性原则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体系的选取,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城镇化的要求等基本国情与国家政策,把握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总体走势。

2.1.4可行性原则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体系必须适应于不同的地区,各项指标的内涵、统计口径和适应范围对不同区域必须一致,具有可比性,定量指标要能够有可靠的数据来源,定性指标要有统一的分析评判标准。

2.1.5公平性原则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指标选取要结合帕累托标准、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约翰罗尔斯的再分配标准等对各项指标进行择优选取。

2.1.6发展性原则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进程,必须依照动态发展性原则,为评价指标的调整、充实留下一定的空间,广泛吸收地区间乃至国际间的经验,通过不断地修正评价指标,以充实和完善现有的指标体系,做到与时俱进,保持时效性。

2.2评价体系的构建

2.2.1设计评价体系框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培训制度、培训投入、培训发展和培训成效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建立对这些方面进行衡量的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可概述为:分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总目标构造层次结构建立预选指标集筛选指标最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能否全面、真实、准确地描述和反映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效能,关键在于所选取的指标是否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发展过程及成效评价等方方面面。将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这一系统分解成若干子系统,然后逐步细分,再对每一个子系统的属性进行分析,分解成具体构成指标来描述,构造出梯形层次结构:a目标层B准则层X指标层。a目标层是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总目标的综合描述和整体反映,本研究以评价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作为目标层;B准则层也可称为子系统层,在构造这一层次结构时,我们从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内涵、特征的科学分析入手,避免只注重成效产出情况,而把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成效产出相关的制度建设、发展过程和培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引入到指标体系中来,构建了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综合评价体系的管理支撑系统,管理运行系统和管理目标系统三大子系统。C指标层是而每一个准则层又由几部分组成,比如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由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监督机制构成,每一个指标层都由几个具体的统计指标来反映。

2.2.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经过筛选,最终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准则层、26个指标组成(表5)。评价指标涵盖面广和内在逻辑性较强,数量繁简适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较客观和准确的描述职业教育培训的内涵与结构。因此,可以用此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和分析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

3小结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篇8

[关键词]秦皇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111-02

1新生代农民工现状分析

1.1基本脱离了与土地的关系,长期扎根在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中一部分已经完全失去了土地,在他们原来的土地上是一排排厂房、一幢幢高楼大厦,城市的发展促使他们必将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另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长大或者年龄很小就出来打工谋生,他们没有什么务农经历,也没有父辈那么强烈的乡土情结,他们更希望留在城市生活而不愿再从事农业生产,对于城市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要远远大于农村。这些新生代农民必将长期扎根在城市,因此他们需要在城市有立足之地、有能长期生存的一技之长、有必要的社会保障、有自己生活交往的社会圈,他们的人生目标是与城市完全融为一体并长期扎根于城市。

1.2对生活、工作的期望值都较高,但自身耐挫与抗压能力较弱

新生代农民中非独生子女虽然仍占多数,但独生子女的比例明显上升,而且随着90后新生代农民增多,独生子女比例逐年加大,与上一代农民相比他们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中有六成以上是未婚,他们要在城市中经历恋爱、结婚、养育子女等一系列人生问题,因此不得不考虑到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但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远没有达到与城市同龄人的同等水平,又是离乡背井,使得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往往比期望值要差得很多。

1.3渴望有一技之长,但对于职业培训畏惧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基本都是初中以上学历,还有一些人毕业于职高、技校、大专,这不仅使得他们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是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清楚地知道他们并不是要和他们的父辈比,和城市里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文化底蕴、知识储备、学历水平、生活条件都相差很多。在由农民转化为非农劳动者的过程中,他们并未使自己的技术含量得到提升,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并且长期沉淀在低层次劳动者群体中,因此他们从内心强烈渴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生活的窘迫使他们必须早出晚归地挣钱糊口,没有多余的时间“浪费”在学习上,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奢侈,而即使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由于其综合素质和自身学习能力的欠缺使得他们对再学习充满畏惧,而且也担心学到的东西是否真正有用,是否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矛盾和犹豫使很多人失去了再教育的机会。

2秦皇岛市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秦皇岛市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农民工问题,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摆上重要位置,不断加大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先后出台了《秦皇岛市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办法》、《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实施意见》、《秦皇岛市农民工平安计划(二期)实施方案》、《秦皇岛市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文件,对农民工就业、工资、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但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给新生代农民政策保障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农民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完成角色转换、提高就业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对此政府也采取了鼓励、支持甚至埋单的政策,以此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总体收获不大。

2.1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联系不够紧密,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

缺乏就业技能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更高层次就业领域的主要障碍,秦皇岛把培训新生代农民工作用放在促进就业的突出位置,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但是根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原因在于传统的大课堂集中授课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他们,而且农民工普遍认为培训内容和就业是“两层皮”。因此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首先应该明确对该群体实施何种类型、何种层次的教育,清楚地了解该群体面向的职业领域与就业层次,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职业技能培训中应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既要有面向市场的前瞻性,又要符合农民工自身教育程度和工作实际,使新生代农民工学有所用、学用结合、用到见利、见利促学,真正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竞争能力。

2.2职业教育培训与企业脱节,企业参与度不够

根据对秦皇岛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他们更喜欢半工半读或订单式培训,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与在稳定的就业环境下参加培训,而且希望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能直接接受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规定,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1.5%~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而秦皇岛大部分企业没有执行。目前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重使用、轻培养,许多企业没有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养培训作为自身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更不重视在职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对农民工参加学历教育在时间和经费上不支持[1]。因此政府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使企业成为培训农民工的主阵地,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地点应该从学校转到企业,让企业为农民工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并抽调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农民工培训当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2.3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匮乏,缺乏合理的整合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涉及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方面,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战,缺乏有效地配合和协调,培训机构分散、泛滥、缺乏监管,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培训质量难以提高[2]。将农民工培训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职教研究有效结合起来是实现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突破的根本途径。秦皇岛拥有完善的监控和评估机制、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先进的培训设施设备,如果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主抓,三方联动起来整合优势资源,必将解决农民工培训的瓶颈问题。

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策略

3.1培训层次

新生代农民工都是年轻人,厚积薄发,应兼顾知识、能力、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培养,使其具备现代社会新观念。知识方面,具备社会生活、法律和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方面,掌握一门以上可以谋生的技术;心理方面,学会合作、自信、自强和心理疏导,正确对待挫折和人生;情感方面,融入城市生活,热爱城镇,安心工作。

3.2培训课程

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参加学历教育,人力资源部门可开设职业课、选修课、企业类课程。职业课根据行业、工种设置课程,如电工类课程、美容类课程、家政类课程,按照初、中、高层次设立班级,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供学习者自由选择。选修课体现多样化和实用性,开设电脑类课程、英语口语类课程、社交礼仪类课程,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养。企业课程以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团队意识等教育为主,由各企业负责实施培训,与用工相结合,使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企业。

3.3培训形式

实行旺进淡出,允许新生代农民工自由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时间。可以通过修学分方式获得职业培训证书。在教学形式上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加大实际操作,精讲理论,教师讲解演示,手把手指导。

3.4培训经费

培训经费由政府、用人单位、个人三方承担。农民工培训属于政府行为,政府承担主要费用,将培训费用列入财政支出,政府也可以教育券的形式将培训经费下放到个人,农民工自愿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直接受益方是用人单位,因此应承担部分培训费用,可按企业销售收入或职工总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职工培训经费,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课题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6).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篇9

摘要:新农村建设要靠高素质的农民,职业院校是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承担者。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试图分析职业院校在农牧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当前,培训内容、地点、时间、教学模式不当,教师数量少且实践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培训不能明显和经济效益挂钩,培训工作也缺乏持续性,跟踪服务不够。需要职业院校利用自身有利条件,调整办学思路与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职业;院校;农牧民;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正从传统的农业转变为特色经济为主的质量效益型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农牧民能种养也能销售经营,但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低下。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的政策倾斜力度越来越大,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教学点从城市办到了乡镇、苏木和嘎查,农民职业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各级科技部门、职业学校承担起了这个工作。

笔者所在的乌兰察布职业学院近年来承担着各种农村牧区的教育培训工作,教学点办在乡镇,老师们经常下乡讲课,农牧民学习越来越方便了,而且不收学费,但学习人员却是以政府官员、基层科技人员为主,一些地区报名人数不少,但农牧民出勤率也不稳定,以农牧民中专班为例,到位率最低时只有10%。这不禁引起笔者的思考:就近学习,不需要花学费就能学知识、拿学历,这样好的事,农牧民为什么不去参加学习或者阻挠呢?我们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呢?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确立了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察右后旗锡勒乡两处调研地。调查对象120人,有两类人群,分别是参加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和没有参加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农民,此次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106份。参加过培训的农牧民样本是察右后旗锡勒乡中专班的40名学员及察右中旗中专班的50名学员,其中男83人,女7人。没有参加过教育培训的农民30人,调查中笔者还对相关人群进行了访谈。

通过研究,当前职业院校在农牧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培训内容、地点、时间的原因

农牧民对于培训内容的要求是多样的,既有传统种养技术,又有随时展而不断产生的新专业、新内容。而这些专业往往因师资缺乏、地点分散等原因无法组织教学,只好和其他大类专业合在一起,就达不到农民的需求。有的内容不适合农牧民,如对农牧民进行计算机培训,对于青年人还不错,可对于中老年人就不适合了。

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教学组织方和农牧民是有矛盾的,教学组织总是希望能到比较方便的地点,而农牧民总是希望能到就近学习,这就需要教学点下移,虽然老师辛苦一些,但方便了农牧民。

有的培训时间不符合他们的生产、生活规律,比如中专班的教学时间安排也走过弯路,2008级学员的组织中,为了便于记住学习时间,采取每月定期学习四天,农忙期这四天学习时间是不好保证的,所以就出现了出勤率很低的情况。

二、教学模式的原因

事实上,农民教育培训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有照搬全日制学校教学之嫌,基本参照普通学生的方案,而现在很多职业教学计划也是大学教学计划的简缩版,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弱项,教学方法也大多是课堂教学,田间课堂还远没有全面实现[1]。问卷调查60人,71%的人希望进行不脱产的培训,有37%的人愿意接受的培训的方式是现场示范和授课,不愿主动出去拜师求。

三、教师数量少,实践教学水平差异大。

授课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加之乌兰察布市地域广阔,尤其是既能讲课又懂实践、能帮扶农牧民生产致富的老师更少,难以满足广大农牧民学习的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对农业新技术熟悉,并能够很好的与农民沟通,能抓住农牧民的学习重点与兴趣,农牧民争相邀请到自家指导。但是这样的教师中不是很多。

四、不能明显体现经济效益。如今是市场经济时代,农牧民也要考虑培训是否能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增收,而不是负担。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如果离开农民的切身需求空谈,不能使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民是不会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听课的。

五、培训工作缺乏持续性,对农民产中、后的跟踪服务还不够,致使农民无法得到全程优质的教育服务。培训工作一般是集中几天就完了,农牧民有什么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结合调研,笔者建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内容、时间、地点方面

除传统的粮食种植、畜牧养殖,部分农民(大多是新生代农民)还渴望学习果树栽培、缝纫、汽驾、机修、烹饪等专业。农民对投资少、见效快、易掌握的实用技术比较看重,如家政服务、餐饮、建筑、制造等行业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2]。传统种养殖的教学地点要多在当地进行,并组织人员外出观摩交流。新兴的技术学习一定要外出参观。老师熟悉农业生产和农业新技术,清楚他们在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并能在政策、生产安排、销售、农产品深加工等多方面予以指导。

二、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要符合农民的特点,以实践教学为主,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农牧专业的学员希望老师最好能到自家的大棚、牛圈羊圈、地头现场指导;而有的专业如饭店管理、汽修、美发就希望能到城市学习,希望能模拟工作情境或直接到工作岗位上体验。农民希望讲课的另外希望老师讲课要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深入浅出,少用科技术语,多用农民能理解的语言。

三、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产学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院要坚持产学结合,从制度上要求教师必须到生产一线锻炼、提高,培养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兼职、挂职;组建一批常年在乡镇巡回讲课辅导的教师;对双师型教师要大力提高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作者单位: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篇10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公平;陕西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7)12-0057-05

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难题的关键。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1]为此,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的顶层设计及财政支持力度,将其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给广大农村居民,力图通过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却没有完全体现出“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许多农民受条件限制无法获得培训机会,享受不到同等水平的培训质量,进而无法达到结果公平。从教育公平视角探讨职业农民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延长县、佛坪县、留坝县、太白县、宁强县、宁陕县新型职业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问卷调查主要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陕西省选取6个县,在每个县随机抽取若干乡镇,然后用同样的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职业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问卷311份,回收率95.4%。另外,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采用访谈法来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进一步了解职业农民的生活状况和职业农民培训的实施情况。

一、教育公平理论框架下职业农民培训的三个维度

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有关教育公平的测量维度,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瑞典教育学家胡森认为公平有三种涵义:一是个体起点的平等;二是中介性阶段的平等,即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三是最后目标的平等,即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2]。我国褚宏启教授把教育平等界定为教育起点平等、教育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3]。王迈善教授按照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依次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4]。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教育公平维度的研究和欧盟教育公平指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育公平问题也从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阶段进行分析,见图1,进而找到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职业农民培训不公平问题突显

(一)职业农民培训起点不公平

1.女性培训机会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能使社会所有群体中的人都能上学,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上学,它应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5]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也应践行这一宗旨,为所有农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但是调查结果显示,311位参加过培训的受调查群体中,男性占80.8%,女性仅占19.2%,见图2。可见,男性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机会较多,而女性较少。原因是有些地区在选择培训对象r,偏重男性群体,忽视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佛坪县高级职业农民苏沭名谈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该加强对女性的培训,我们合作社需要在农忙时雇佣大量的女性来采摘、修剪,但是现有很多农村女性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在技术、管理方面还有些不足。希望职业农民培训可以加大对女性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懂技术、有文化的女性。”

2.学历水平低阻碍部分农户获得培训机会

从“教育公平”的本质来看,所有农民都应有机会通过培训提高其技能,其文化程度不应成为限制条件。但是我国各省的政策都将学历水平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加以限制,陕西省也不例外,如《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初级职业农民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级原则上具备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高级原则上具备大专或相当于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现有的挑选标准无疑体现了我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标准的较高期待,但实际上这一政策要求既违背了教育公平本质要求,也与现实的农户群体特征相悖。调查发现,参与培训群体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占54.1%,初中学历占32.1%,中专或高中占10.8%,大专或本科学历占3%,见图3。因此,如何从教育公平的本质涵义出发,关照农户的真实群体特征,是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点公平的重要议题。

延长县一位农民谈到:“现在参加培训的农民很少有初中毕业的,大多数都是小学毕业,有的初中没有上完,现在留在农村务农的都是40岁左右的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如果那时候上了高中,现在也不在农村种地。所以说,如果政府严格按着选拔标准来选拔,那农村大多数人都不能去参加培训。”

3.产业规模和经济收入的刚性要求损伤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平

职业农民培训将产业规模和经济收入作为限制条件,导致产业规模、经济收入处于弱势的农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从经济收入角度来讲,2015年陕西省的年人均纯收入是24366元,根据《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初级职业农民收入应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0倍”的要求,初级职业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应该达到10万元左右,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万元的农民占97.3%,年均纯收入3~7万元的农民占1.7%,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的农民仅占1%,见图4。可见,大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达不到职业农民培训的要求。此外,48.3%的农民认为产业规模限制了农民参加培训,见图5,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偏重于产业规模大的农户,小规模农户参加培训的机会少,所以很难保证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平性。

太白县鹦鸽镇一位农民提到:“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是让农民懂技术、会经营,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农民所需要的。但是,现在职业农民培训的限制条件太多,比如经济收入、产业规模还有学历,这些正是我们通过学习才能达到的,现在反而成为我们学习的门槛了,这是不合理的。”

4.培训信息获取不公平

在信息时代,信息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然而不同群体在人际关系、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信息获取不公平。调研结果显示,43.7%农民认为限制条件受到农户个人与乡镇政府政策执行者间关系的影响,一些与政策执行者关系密切的农民总能及时获得对自己有利的政策信息,也能利用便利的人际关系为自己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一些没有优越社会关系的农民无法享受到便利条件。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也影响农民获取培训信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是信息传递的快捷方式。然而82.9%的农民没有使用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由此可见,如何保证农民及时获得培训信息是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

高寨子镇何家院村一位养殖户谈到:“我现在主要是养鸡,今年5月份左右开始养蜂,我想通过参加培训,学习到更专业的知识,但是村支书没有通知我去参加培训,因为平时和村干部走动较少,有好的政策肯定也不会想到我,去年的职业农民培训,我是在他们培训结束后才知道的消息。”延长县安沟镇一位农民谈到:“我们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村里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善,村子没有安装网线,村里的农民也不会使用网络,村民的手机也都是非智能手机,很难及时获取培训信息。”

(二)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不公平问题突显

1.培训资源配置不均等

培训资源是开展培训的基础,每位农民都应获得同等质量的培训资源,培训资源配置均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公平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太白县请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而佛坪县只找到临时抽调的工作人员,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参差不齐。其次,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不同,太白县使用互联网教学,利用远程教育对农民进行帮扶,而延长县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地区享受到的财政补贴力度也不同,佛坪县每年培训名额仅有50人,政府的财政补贴相对较少,而太白县的政策资金相对较多。资源配置的不均等损害了农民的受教育权,也严重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平性。

2.小规模产业农民无法公平接受培训内容

为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平性,必须充分考虑小规模产业农民的需求。但是现实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存在产业偏向性和课程偏向性,导致小规模产业农民无法公平地接受培训。产业偏向性指培训内容倾向于当地主导产业,忽视了小规模产业农民的需求。例如在太白县,职业农民培训主要是蔬菜和种蜂培训,但是当地还有中药材、粮食作物的散户没有参加过培训。课程偏向性是偏重某项课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过多的注重农业技术指导,对农民素养、市场销售、涉农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等涉及较少。

太白县梅湾村一位种植粮食作物农民谈到:“太白县的高山蔬菜最有名气、经济效益最好,因此当地政府针对主导产业组织培训、制定培训内容,而且几乎所有种植蔬菜的农民都有机会参加培训。但是,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很少,所以政府没有组织相关的培训。”青木川村菌菇合作社负责人也谈到:“我们这里的培训内容以酒店经营、餐饮业为主,没有菌菇种植的培训,农户的培训需求无法满足。虽然我曾以合作社负责人的身份参加过2~3次的菌菇种植培训,但是合作社刃婺5呐没有参加过菌菇种植的培训,菌菇种植的知识都很欠缺,大家都希望得到相关的培训。”

3.不同地区培训方式差异较大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式主要有农民田间学校、广播电视教学、互联网教学、固定课堂教学和跟踪指导服务,采用多样性的培训方式目的是满足农民的需要,确保公平。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些较贫困的地区无法利用先进的培训方式。调查显示,75.2%的农民没有享受过广播电视教学,82.9%的农民没有享受过互联网教学,74%的农民没有享受过电视教学,见图6。此外,不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培训方式也应根据产业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固定课堂教学并不是适合所有地区、所有产业,田间学校的教学方式也不能使所有的农业生产群体得到实效。

(三)职业农民培训结果不公平

1.不同产业的培训收益差异较大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不同产业有不同作用。调研中发现,不同产业经过培训后出现了马太效应,例如,职业农民培训可以帮助从事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的农民及时地调整种植结构和管理技术,更快地增加收益;而农家乐培训对相关农民收益的影响较小,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职业农民培训没有改变传统弱势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事弱势产业的农民在培训中受益甚微,再加上他们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单一、时间滞后,导致在交易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留坝县一位农家乐的老板谈到:“培训教师授课内容大多是理论性的,不切合实际,例如讲师提到筷子的摆放需要距离盘子10cm,这些知识农家乐的服务员都知道,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也都是用手来丈量。可见,对我们这些参加农家乐培训的农民来说,这些培训是不切合实际的,并没有多大意义。”

2.不同等级农民享受的政策优惠差异大,且晋升困难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要确保培训结果公平性,必须保证不同等级的职业农民享有均等的继续发展的机会。但在现实中,根据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等级的不同,政府的奖励扶持力度是不同的。调查显示,35%的初级职业农民表示没有享受财政补贴。而在访谈中了解到高级职业农民可以免息贷款200万元。可见,不同等级的职业农民享受的政策优惠差异较大。此外,在访谈中了解到初级职业农民晋升到中级职业农民非常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农民不能及时获得政策信息,另一方面是政策的刚性要求过多,阻碍了初级职业农民的继续发展。许多优秀的初级职业农民因为限制性条件无法进一步发展。数据显示,初级职业农民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8.5%,中级、高级职业农民各占2.5%,3.2%,无证书的占15.8%。因此,只有保证占大多数的初级职业农民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才能保证培训结果的公平。

太白县塘口村一位初级职业农民谈到:“我参加完职业农民培训受到了一些启发,想要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却缺乏资金和政府扶持,我是初级职业农民,但初级职业农民的优惠政策少,高级职业农民可以贷款200万元,所以想尽快考取中、高级职业农民证书,但是我不知道怎样考。”

3.部分农民不能公平的获取证书

调研发现,对“农民能公平地获取培训证书”这一问题,15.3%的农民表示不同意,19.8%表示完全不同意,11.2%的农民表示说不好。原因有三点:第一,职业农民培训考核是总结性评价,并不能完全反映农民的学习成果,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农民通过培训确实在产业发展上受益,但因为没有通过笔试考核而没有获得职业农民培训证书。第二,职业农民考核缺乏监督机制,职业农民对“培训政策执行有监督机制”问题,10.8%的农民表示完全不同意,9.9%的农民表示不同意,25.5%表示说不好。第三,职业农民培训执行过程存在不公平,43.6%的职业农民对“每位农民都能公平的享受职业农民培训政策”质疑,还有42.5%的职业农民表示不能及时获得培训信息。见图8。

三、完善职业农民培训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一)完善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提升培训对象选拨的公平性

针对职业农民培训起点不公平的问题,无论是政策的执行者还是政策的落实者,都应该以公共利益价值的标准来制定培训对象的选拨条件,放宽农民参加培训的限制条件,扩大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范围,给农民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保证职业农民培训起点公平。

(二)完善培训方式和内容,推进职业农民培训的过程公平

职业农民培训应该尊重差异性,这是因为职业农民培训的对象是认知方式、生活环境和发展路径不同的农民。如果仅是提供无差e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将无法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平性。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该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克服对传统路径的依赖,将互联网教学应用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运用先进的培训方式,使农民享受到同等质量的培训资源,提升培训的公平性。此外,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应与农民的产业需求、市场信息相匹配,为农民开设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满足农民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避免因农民被动学习造成的资源浪费,以提升职业农民培训过程的公平性。

(三)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促进结果公平

职业农民培训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不单以分数作为考核结果,而是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将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政策的执行者可以通过焦点团体法、参与观察法对培训对象进行多方面的考核评价,使评价不但具有筛选功能,还具有激励、导向作用。其次,如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仅提供无差别的、单一途径的教育,对那些有额外需求的人群是不公平的。因此,政策执行者要为考核合格的农民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为初级职业农民提供晋升的机会,促进培训结果公平。

(四)创新培训模式,以合作社作为培训机构

现有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种由政府主导,地方农业局或者农广校组织的上传下达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权威性,但是存在过多的条件限制。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将培训资金直接落实到合作社,以合作社作为培训机构,这样可以对合作社成员进行全覆盖,扩大培训对象,保证培训的起点公平。同时,也可以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地控制培训时间和内容,解决培训与实际情况相脱节问题,提升职业农民培训过程的公平性。以合作社作为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对农民进行考核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Z].2015-12-31.

[2]托尔斯顿・胡森,张人杰.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上)[J].全球教育展望,1987(2):14-21.

[3]褚宏启,杨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教育研究,2008(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