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艺术教育就业前景十篇艺术教育就业前景十篇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0:42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也得到大步发展,但同时多元素的影响造成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低,因此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必须要调整办学思路,全面开展创业教育,才能解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就业质量,达到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对推动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深入发展,具有高瞻性的意义。

二、转型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现状分析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速度惊人,到目前为止在校学生达80万人,导致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就业,但是由于中国高校持续扩招、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社会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引发的高职艺术院校的就业压力十分严峻,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根据广州媒体报道,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高校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三。而通过分析这两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发现,部分景观设计类毕业生主动创业,让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燃眉之急的有效途径。据统计,美国20%~30%的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但是国内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状况仍处于整体比例较低、急需突破发展的阶段。

1.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认识不够。

Schum-peter认为,创业指对企业组织实行新组合、新产品、新服务、新原材料来源、新生产方法、新市场和新的组织形式的措施。而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通常的短暂性的接单、培训、家庭作坊式等不能算真正的创业。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又能帮助其他人就业。并且创业要基于创新的基础上才能释放出潜力。

2.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心理、能力、性格等主观因素不够。

主要体现在:缺乏创业心理准备,对创业的艰难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欠缺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与创业相关的注册、管理、营销、融资等各方面知识不足;艺术类学生的性格比如与团队协调合作能力,以及缺乏资金、缺乏市场经验等因素也制约着创业的成功。

3.政府和高校的支持工作没有做到位。

创业方面,政府的政策还不到位,没有特别完善的政策系统做支撑,比如提供相应的资金或者免税政策等措施;同时市场环境也不是很充分。而且高校的引导教育不足,创业教育的实施目前还停留在文件层面,很少有学校鼓励且帮助毕业生进行创业。学校的创业也只是停留在口号方面。尽管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已有一段时间,但发展速度之慢,对经济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

三、开展高职艺术设计学生创业教育

在越来越多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问题的时候,必须改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传统的就业理念,从加强创业教育开始,引导和扶持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在教育中转变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践探索构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通过培养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1.创业教育目标。

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以如何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目的,将当今社会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对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基本素养进行分析,对毕业生就业指导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采取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引导和扶持。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等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最终达到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目标。

2.创业教育开展的内容。

首先,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规律,发现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专业的创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为线索,在分析、比较、总结国内外职业艺术景观设计创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经验后,获得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的就业与创业教育教改成果。其次,在教学中重点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进行培养,建立具有促进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以及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课程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努力使学生具有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3.创业教育开展的思路。

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如培养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能;营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真实职业的环境与平台,掌握学生的职业能力;指导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创业的计划与行为,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等。要不断开拓与优化创业教育的开展思路,全方位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具备多项创业素质,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4.创业教育实施方法。

在教学中开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提升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教育的实践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对专业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创新。加强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建设策略的研究,包括校园精神、物质层面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条件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建设的探讨。如在教学中可开设系列类似创业心理学、企业管理、公司运作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提升创业素质与能力的需要。以企业真实设计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市场、企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实训室”三位一体的教学链的有效途径,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课赛结合、以赛促教、课程对接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以全面提升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四、特色与创新

1.从传统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教学模式中突围,探索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变“传统模拟设计课题”为“真实的企业设计项目”,提高学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创新技能;变“传统毕业设计实习”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提高高职景观设计学生的职业技能;变“传统学校教学场所”为“行业、企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场,引导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场;变“传统教学环节”为“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实训室”三位一体的教学链,通过教、学、做形成职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2.校企双师指导,以企业项目设计为载体的“项目参与式”创业教学方法的探索。

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几乎都存在工作过程中技能不过关、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的情况。为了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与企业应进行实际项目及工学结合市场化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学校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共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突出教学成果,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这样,学生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在工作过程中一定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确立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和核心的设计师职业素能,提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以提高设计师职业素能为目标,将其内化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类学生职业素能教育过程中,找到职业素能教育教学和社会相结合的切入点,为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本。

4.形成一个全面强化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毕业设计,整合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业融入学生的毕业设计之中,实现两者的结合,从而创新基于就业与创业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期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五、结语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篇2

关键词:“互联网+”;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互联网+”背景下,艺术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艺术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先天优势,也需后天着力;艺术院校学子既有创新的天然基因,又有创业的强大后劲。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项推陈出新的事业。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意识,要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在艺术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艺术学科创造属性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就业创业形势对人才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专业教员还是行政员工,不管在课堂还是在课外,不仅学术研讨还包括学生校园活动,都尤其需要注重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启发创新思想、进行创新实践。

二、“互联网+”背景下,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艺术类大学生应具备解读和利用“互联网+”的能力。其一,艺术院校要培养大学生对新知识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突破专业壁垒,“跨界”学习和了解与创业活动相关的学科知识;要鼓励大学生探索“互联网+”的实际内涵和时代意义,尤其是使他们具备将互联网技术与自身专业、其他发展行业与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的能力,利用互联网为专业学习和创业创造新的业态。其二,艺术院校要为大学生深入研究、学习和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创造条件,利用“互联网+专业”形成创业教育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使他们具备行业多样化催生的思想和能力;要培养大学生数据整合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互联网技术与其他研究技术结合,形成先进的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服务模式。2.艺术类大学生应具备分析和运用市场规律的能力。其一,艺术类院校应根据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立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对信息的敏锐获取能力,鼓励大学生关注市场、分析市场、探索市场规律、及时补充相应的市场知识,鼓励他们对自身感兴趣的市场领域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在具备创新精神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其二,艺术院校要充分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激情,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创业教育中要以创业技能与实用知识教学为基础,强化大学生市场、财务以及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3.艺术类大学生应具备“尽精微,致广大”的专业能力。艺术教育除了传授基本的创作技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于美学思想的传播。艺术类大学生从专业出发,首先应该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从而才能使自己的想法、作品、项目、团队在市场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创,人创我快”。同时,艺术院校要指导大学生积极了解和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规律,利用“互联网+”的新机遇提升大学生对商业、市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以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帮助他们从市场中寻找广阔的前景,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素质和技能。在提升大学生文化创意能力的基础上,也要培养大学生辨别市场的能力,从他人忽略的市场、机会中寻找思路,以敏锐的洞察力出发,强化自我与市场项目的评估,做好准备工作后果断行动,进一步学习和丰富知识产权、商业化等知识,建立与创业项目相关的市场营销、风险资本等的知识库。

三、以“专业+创业”为基础,探索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1.合理确定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艺术院校创新创业工作模式。艺术院校要研究大学生创业的欲望、需求、想法和难点,以“专业+创业”为基础,提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在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以创业‘成功率’作为工作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这逐渐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提倡创业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观点也不全面,在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是“全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内在要义,在于为大学生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另一种可能性,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和敢于探索、积极实践、正直勤劳、专注负责、勇于承担的行为模式。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上,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平台的搭建与运营、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成果的转化及氛围的营造等。2.以创业教育为导向,优化和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创业教育课程不能单纯地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来纳入到艺术院校教育体系内容中,而是要借助“互联网+”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到专业学科教学、学校科研工作与社会服务中,积极推行“工作室制”等项目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真实项目为基础引领学校、业界和学生共同发挥作用,为他们营造真实的创业职场环境,实现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和市场教育知识的对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推进“专业导师+创业导师+学生工作导师”相结合的模式,组建一支既懂得艺术教育发展规律、又深谙市场运作之道、更明白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成长特点的教师队伍,用艺术学子最懂的语言,沟通和传递与创业相关的、最专业和最前沿的知识与经验。3.借助互联网整合资源,推进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是课堂内的课程教学和课堂外的实践锻炼,也就是通过“第一”、“第二”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启发部分学子的艺术创造,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同学进行更深入的辅导和帮助。互联网背景下,要提升大学生互联网技术知识运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将企业运营管理知识融入到创业教育课程和相关实践中,优化创业课程设置,确保艺术类大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大数据知识,在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互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同时,强化艺术院校创业指导网站的建设,实时有效的创业信息。要完善艺术院校创业信息平台,在就业创业指导网站下设置讨论区、互动区,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选派专业人员对信息及时进行更新和监控,通过信息整理和反馈为学校创业指导中心提供意见,借助互联网将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等领域前沿信息出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思路。

作者:刘京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亚杰.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及培育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

[2]瞿伟亮.“创客”时代背景下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3]徐丽媛.论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开展——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2)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篇3

【关键词】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教学体系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景观(Landscapearchitecture)学科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景观设计方面的人才急需,于是各地各艺术类高校纷纷设立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或相关专业。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树立及其内涵建设的新需求而出现的一个新的专业方向,是城市空间视觉形象的整体设计,涉及到城市室外空间规划、室外环境设施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绿化与种植设计、色彩计划、照明计划、水体设计等诸多设计内容,应该说是艺术设计领域的新拓展。他有别于建筑和规划设计专业的教学范畴,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将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乃至城市设计等涉及到城市空间及城市景观的部分设计内容统一在一起,是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创作和“新”的城市景观环境的创造活动。因此,作为一名刚刚踏入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针对这种状况,对于如何搞好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教学工作提出一些设想,以供探讨。

1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以及课程教学现状

1.1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现状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人们开始逐步重视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而其本身也在当今城市发展中起着维系经济与文化、科技与生活等的重要纽带作用。但是,目前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基本上存在着设计周期短促,前期深入调查不彻底等问题。只重开发,不重保护,盲目的跟风与抄袭现象严重,不顾地域特征及原有浓郁的乡土风貌或特定的自然景观,以致破坏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事件屡屡发生,一些具有民风民俗的老街区、重点文物、人文遗迹、标志性建筑以及承载城市文化的历史文化遗存只能在图片中找寻回忆。同时,大量的城市景观设施功能定位不准确,公共空间尺度巨大、非人性化,使得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呈同质化、理性化和工具化的趋向发展,最终无法成为城市生活中“真正”和“真实”的有机组成部分,背离了其服务的对象——“人”,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

1.2国外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景观设计学起源于美国,是现代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雷德在1857年监督纽约中央公园时所创造的专有名词。目前,绝大多数的美国高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是从农学院的园艺专业中发展出来的。20世纪,农学院继续发展,景观设计从园艺专业中逐步发展成长并分离开来,但在有些院校里,景观设计还只是建筑或规划专业下的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1900年奥姆斯德与舒克利夫在哈佛大学首开景观设计课程,1929年哈佛大学成立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形成了建筑、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三足鼎立的格局,并发展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哈佛大学景观设计课程为例,哈佛大学的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分为三大类:设计课、讲授课和研讨会、独立研究。主要课程以园林景观史、景观技术、植物配置、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为主。在景观设计教学上,一方面,哈佛大学有近30%的国际留学生,各种文化思维方式的交流必然给学习景观设计学生带来灵感和启发;另一方面,学习景观设计学生与学习建筑学、规划学生接触,知识面更为广阔,可以对其设计有所裨益。

1.3国内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的景观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范围主要在艺术、农林、建筑等高等院校中。并且其发展速度令人惊讶,从最初的几个到目前的近千个,但是与其发展速度不对称的是专业理念及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无体系性;师资素质有待提高,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理论与实践脱节和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如何使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反映时代特点,满足城市建设对艺术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所培养人才的素质,已成了急须解决的问题。

2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构建思考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教学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和原则。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年轻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其教学体系的建构既要符合设计艺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而他的教学内容首先是应该重基础、善应用;其次,作为一个交叉性特色浓厚的专业方向,他需要吸取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专业和学科的成熟理念和方法。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应由三大层面的知识体系组成。

2.1专业基础

基础层面的学习是指学习和掌握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主要涉及绘画、设计基础、设计表达、形式美法则、赏析、制图、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内容,是学习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

2.2专业设计、设计理论与方法

专业设计和设计方法与理论层面的学习是指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主体,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论、设计理论以及设计修养等课程涉及例如各科设计原理、设计哲学、环境生态概论以及中外建筑史等内容;专业设计包含空间设计、园林与景观艺术设计、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内容。这个层面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未来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是专业方向的重要支撑,因此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2.3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层面的学习是指教学与市场应用相对接部分的教学内容。该部分的内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径。主要涉及了景观艺术设计考察调研、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课题以及到专业设计公司实践实习等内容。

总之,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组成应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突出专业方向的基本特征,明晰培养目标,做到重应用、善实践。

3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思考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对于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和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对教师的启用局限于两种情形:

(1)由学建筑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全盘套用建筑学的理论,而忽视了美术造型基础的训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2)由一些学纯艺术专业的教师组成,在教学中只注重纯艺术的表现,而轻视对工程技术知识的传授。

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所涵括的范围除了室内空间外,还包含了室外环境的景观艺术设计。因此,要求教师队伍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即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宜以本专业出身的教师为基础,辅以园林、环境工程、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师资力量,共同构建景观艺术设计的教育队伍。同时,景观艺术设计本身又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调整的学科,许多从事景观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师受限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知识储备不足,这对教学是很不利的。因此,应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

另外,景观艺术设计是一门注重实践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要求专业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能结合自己设计实践的专业背景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课题设计,从而真正使知识传授与实践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师资的遴选方面,应大胆地跳出现有的教育模式,聘用著名公司、企业单位或其他教育机构具有特殊技能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甚至可以聘请资深匠师作为教学辅佐,这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3.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之内,影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维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发展创造性的品格。例如在讲到“居住区景观艺术设计”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对其没什么设计概念,但是有着好奇心和新鲜感,于是我们就让学生走到生活中去,每人找一个口碑较好的楼盘进行现场调研,然后从学生拍回的照片中,从整体的规划布局、空间布局、造景手法、景观小品等方面加以分析,评判优劣。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而得到激发,大部分学生也都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出发,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地表达了独到的见解。又例如,通过讲述居住区中的公共设施设置,有的同学就提出不仅应该“以人为本”,还应该为居住区中宠物们建立更多的活动场地与方便设施等。尽管许多想法并不成熟,但这些都是经过学生思考得来的。因此,我都给以鼓励,并留出专门的课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所以,只有提供给学生自由表达、自由思维、自由思考问题、自我评价的机会,才能使他们能够自由创造,开发创造性思维。

3.2.2开展双向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与思维的独立性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注入式”教学完全抹杀了思维的独立性,学生在课堂上充当听客和看客,处于服从、接纳、受支配的地位,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唯师是从”这一专制型的师生关系的观念,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提高思维的表达能力。据在美国洛杉矶艺术设计中心任终生教授的王受之先生介绍:“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艺术院校发展的特点就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轻视传统表现技法;假如你在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你问该校的研究生花了这么多钱来这里到底学到了什么,他们会回答,我们学到了思维。在该校中没完没了的讨论会成为一大特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针对某一讲授内容让学生先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如讲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设计”这一章时,专门让学生课后去采访一下当地的市民什么样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才能使他们认同或下次还会再来拜访,或市民心目中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设计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等问题。学生对此兴趣很浓,纷纷发表他们的调研结果和自己的见解。这样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了交流,师生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修正,使创造性思维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启发诱导出更多的新见解、新观点。并在教给学生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注重文脉延续思想

城市是历史的积淀,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它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建设与改造,使得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风貌产生。从城市文化的形成来看,特定城市文化与其地理位置、气候、生产方式、经济状况乃至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从城市文化本身来说,城市文化应是城市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而城市的景观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宗教、民族个性、经济发展水平等都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精神。正因为此城市具有这样的人文环境特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范畴也从原先的物质形态、视觉艺术扩展到行为、社会、心理、生态等多学科理论。因此,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城市设计的景观艺术设计教学,也应从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出发,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体现城市的人文环境的个性和特点,创造城市的地域性特色。

3.4注重实践环节

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实践的过程。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尽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与实践保持紧密联系。如在课题设计之前,除了介绍有关课题设计的知识和方法外,适当增加设计案例的介绍。另外可以通过参观一些相关的优秀实践作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设计作品的建成效应并对其进行评价总结,从而对设计课题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如鼓励学生将公司或企业的课题带到学校里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或让学生参与教师接纳的工程设计项目,在设计的实践中,将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4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对自然环境及已有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学科与艺术。因此,作为一门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学科,景观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正适应了当前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设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艺术设计应形成自己的景观设计教学特色,以更好地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而服务,同时为社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设计能力全面,实施组织能力强的新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吴良镛.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J].建筑学报,1999(8):6-10.

[3]李娜,解健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篇4

关键词:现代科学教育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这就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及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较好地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我们必须强化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的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探析与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结构组合和序列编排,构建起有专业特色的艺术高职语文教材体系。

一、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艺术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有高等职业教育一般属性的同时,还表现出鲜明的专业特质。高职语文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公共基础课,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在传授民族语言艺术、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相对于艺术高职的特殊专业要求,传统意义的高职语文教材就显得缺乏必要的对应性。鉴于此,我们应该以现代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潜心投入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的建设,以期构建起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内容实用、形式多样的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体系。

二、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着力点

1.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艺术高职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语文”,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语文学科的特点、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是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核心。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大语文的理念应该贯穿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的始终。鉴于文学与艺术存在的人文教育和美育功能方面的共性,艺术高职语文特色教材建设要站在语文的角度,渗透和偏重艺术内容,不可为艺术而艺术。在编纂结构设计上,以模块组合为框架,以多纲多本为特征,围绕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构建阅读欣赏、实用文体写作、口语交际三大模块,着重培养艺术高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能力、应用性文体的写作能力和社会交流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单元设计上兼顾艺术高职的学生就业和发展需要。比如在阅读欣赏方面,每个单元都设置“精读篇目”和“艺术拓展阅读”及“艺术类作品导读”内容,以大语文的形式体现语文教材的艺术特色,促进学生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篇5

 

本文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出发,通过对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社会需求类型以及学科定位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出路。

 

1现代职业教育背景综述

 

1.1现代职业教育背景的形成

 

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职业教育背景的形成是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任务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中高等教育的目标已渐渐不局限于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而是逐渐转向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院校对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及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的文件,暗示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在慢慢进入轨道,同时也意味着普通本科和应用技术型本科将是今后高等教育办学的两个主要方向。

 

然而,这一大方针如何在国内诸多转型和待转型院校进行具体落实也成为了一道难题,需要教育部、地方院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2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研究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面对应用型大学建设带来的挑战,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的环艺专业人才是该专业当下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研究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环艺专业竞争力,在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并于高职院校对接带来的机遇基础上实现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建设,培养出实践能力比研究型大学强、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又比高职院校强的环艺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对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与社会发展需求接轨,既要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适应市场和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诉求。[1]

 

2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

 

2.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为了适应行业对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亟须改革。以市场调研为依据,校企合作为基础制定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避免与市场脱节现象的出现,增强企业的参与意识并形成有效对接。

 

另一方面以专家论证为依托,在遵循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培养方案和配套的教学计划,组织除专业以外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环艺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地研究和探讨,从而形成一套最符合本专业长足发展的、符合本科院校教学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还应注重以应用定位为根本,以形成能力培养体系。

 

应用型人才是指在体现高等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应当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解决就业后可能会遇到的相关专业和行业问题。因此,在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上要巩固好应用定位根本,汲取传统的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营养,并结合学生特点、教师教学特色和地域风格等因素从而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体系的含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结合地方院校环艺专业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规律,若想要将市场所需知识和能力整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就应当制定以“4+2”模式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专业技术扩展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技能四项能力,在素质能力和课程体系建设两大方面同时打下坚实基础,即保证本科教育要求,又满足学生深入学习、考证、考研等方面的需求。

 

2.2专业教学模式构建

 

环艺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工作主要可以分为工作室导师教学模式构建、软件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两部分。工作室导师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以环艺设计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由导师带领学生成立工作室并适当调整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安排等,延伸环艺专业的外延拓展,设置以工作室模式为主体的实践环节,增加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

 

工作室导师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完成艺术设计公共基础课程,在大学二年级修完设计辅助软件的入门操作课程,大学三、四年级被分入各个工作室并走向社会。这一模式下地方院校、环艺专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有利于环艺专业学生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减少进入工作角色后适应设计和相关领域工作环境的时间,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3]软件课程教学模式衍生于西方各大设计学院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课程为主,注重软件操作训练,并辅以相关设计原理、设计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环境照明设计和陈设艺术设计等理论知识的讲解。该教学模式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大背景,更为注重应用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素质的培养,创造性地通过客观软件技术的辅助将学生的专业课程和实践练习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结语

 

学术型和研究型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的趋势响应了国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我国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课程建构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改革,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操作能力,将传统型环艺专业人才转变为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将系统教学变为融合了创意思维训练的教学,这也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部分院校“高不成低不就”现状的重大举措。

 

本文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出发,以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院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并指出了环艺专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只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紧扣现代职业教育这一时代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环艺专业长足发展。

 

作者:黄学军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3期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篇6

关键词:当代艺术;素描;基础教育

“当代”是我国美术工作者们近年来艺术创作的一种倾向,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将中国的艺术发展道路与国际接轨是有必要的,但如何融入国际艺术范畴,是否需要“全民”如此,却是有待商榷的。很多美术工作者同时具备“艺术家”和“教师”两种身份,艺术创作虽属个人行为,但艺术教育则具有公共的性质。因此,是通过“当代”改造“传统”,还是把前者作为后者的补充;究竟什么样的作品可称之为“当代艺术”,是否把个人艺术创作的语言体系“西方化”就是与国际接轨?这些都是当今中国每一名艺术工作者,尤其是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作为学院派的艺术教育,勇于探索并处于学术前沿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是否能够在纷繁错综的当代艺术大背景下,不随波逐流,在“坚守”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却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素描是我国艺术教育的一门已经被普及的基础课程,每当我们对美术学科进行讨论,改革自然都绕不开素描课程。然而,素描在我国已发展了百余年,受众多,分类细,简单地一概而论,统一化,标准化自然很难达成共识。因此,只有针对不同类别院校,不同背景学科分类探讨,才能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学科发展。

一素描在我国艺术基础教育中的现状

(一)应用广,受众多素描被引入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时至今日已成为我国高考美术加试的必考科目,同时作为基础也是美术及设计类院校各专业低年级的必修科目。可以说,素描已成为我国广大美术学子迈进美院,走向专业必过之“槛”与必经之路。

(二)分类细,训练方法多样作为基础的素描在我国艺术类院校中根据专业类别大体可分为绘画类专业基础素描与设计类专业基础素描。在此基础上因不同专业对于基础要求的差别或同一专业因不同工作室之间艺术风格或研究内容的差异,素描又被进一步划分为好多门类:如从目的和功能上可分为创作草稿和习作练习两大类;从研究内容上可分为结构(分析)素描、明暗(全因素)素描、速写等;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写实素描、表现素描等。

(三)不同美术院校因历史、地域及文化背景的差异还有其自身的整体艺术面貌,如央美的扎实严谨,鲁美的粗犷厚重等均是各有千秋而并无高下,先进与落后之分。

二素描在我国艺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与当代的矛盾问题

自西洋艺术引入我国以来,我们用百余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几百年所走过的路程。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涵代解决,究竟该完全地融入西方还是创作有中国面貌的艺术作品使很多美术工作者徘徊不定。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与国际接轨似乎成为了当下美术各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传统学科进行改革的呼声已成愈演愈烈之势。在此背景下,国内各美术院校的美术教师也展开了多轮的讨论。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媒介的不断丰富使素描的表现形式得以进一步完善;人们对艺术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拓宽了素描的审美空间。很多艺术类院校的师生把素描作为画种进行研究,融入了新材料的同时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在创作过程中不再遵循传统的规律与方法。

1传统的素描练习是否已失去意义?当代艺术的浪潮不断冲击着传统观念。今天的素描是作为普遍基础练习还是个别的专业创作,亦或是把作为创作的素描融入基础练习似乎成为了我国今日艺术基础教育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应明确以下几点:首先,在基础阶段参照当代艺术的标准靠想法和观念进行练习是否等于完全剥离学生考前的基础训练。那么是否有必要重新调整艺考的评判标准?其次,是否有必要全民艺术“当代”化。当代艺术讲究个性,如果在全民当代的大环境里保持传统,那么这个“传统”是否才是真正的“当代”?再次,当代艺术是否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需求,过度地迎合西方,强调观念,想法而忽略了艺术的观赏性是否缺乏群众基础,有避重就轻,故弄玄虚之嫌?

2学科的交叉确实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但同时需有明确概念及发展方向。素描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其特点就是“素”——工具、表现手法、研究目的相对单纯。在此基础上适当地运用综合材料,借助一定的媒介探索新的变现方法,把素描当作作品来“画”可能会产生新的效果及样式。然而反其道而行之,硬生生地综合材料、拼凑技法,或把其他艺术门类强加以素描的概念,并不等于艺术的创新。因此,如果在创作过程中无限地突破材料,技法的边界而又不上升作品的概念,势必会造成混乱。并且,就艺术发展规律而言各艺术门类在未来是在不断地融合中成为一体还是越发地走向纯粹取决于社会、观念、科技等诸多因素,而非独立于其他形式之外。

(二)基础训练和创作的关系问题

1明确目的

我国艺术基础教育的任务首要是完成学生从入学前的单一化美术训练模式到美术学院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思维转变。其次才是完成从基础向专业的过渡。

2屡清思路

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基础,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解决的是设计思维培养问题;而绘画类专业的基础是为培养创作能力作铺垫。不同的艺术院校也因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及专业设置等因素导致其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尽相同。因此,简单地整合所有问题,势必会造成混乱。

3解决办法

明确本校学科定位及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在原有基础上参照其他院校取长补短地进行教学改革。

(三)莫用基础解决一切问题。不可否认,素描在我国当今的艺术教育中应以何种形式展现,是值得从事和关注艺术基础教育的专家和学者深入研究的。在回归创作时,我们的本性和直觉,并非需要和素描产生必然联系。即使在教学上,我们能在现有素描教学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很好地解决视觉经验、视觉思维与直觉、控制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充分尽到美术教师的职责;通过素描教学很好地解决学生观察、塑形、表现等问题,也正是素描的价值体现。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门类,艺术创新的目的是追求变化,而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即使在新技术、新学科不断被引入教学的今天,传统的技法和手头功夫也并非完全失去意义。

三素描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基础应与专业发展相匹配

我国美术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绘画类专业的国、版、油、雕等几个专业始终是按照画种明确划分的。尽管随着学科的发展,各专业都在寻求自身的突破,如个别院校在版画专业中增加了了水性材料研究或是在油画专业中增添了综合材料研究等方向,但各学科之间尚未完全打通以至于形成新的综合艺术门类。因此,简单地通过对基础进行综合性研究势必很难完成学生有针对性地向专业过渡。笔者认为,中国艺术工作者尤其是艺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首要任务仍是通过作品及相关理论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个别艺术家在实践过程中融入西方艺术语言,探索当代艺术语境固然有必要,但在当代艺术的诸多问题尚无定论的情况下急于把模棱两可的概念引入教学,仍有待论证。我国很多美术教育工作者之所以对现有的美术教育体系产生疑问,其主要原因仍是受西方国家影响。西方国家艺术教育体系并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片面地把其某一部分嫁接于我国现有的艺术教学体系更不可取。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美术教育体系急需解决的仍是理论——实践——受众三者的衔接问题。

(二)作为基础的素描和作为创作的素描应区分对待

基础解决的是对绘画的认知问题,创作体现的是作者对于绘画的理解与表达。西方画家研究素描的初衷是因其工具简单,画面因素纯粹,适合作为创作的草稿。被引入我国后,素描便被作为一切艺术学科的基础。时至今日,艺考的评判标准依然是看考生的写实功底。尽管“写实”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束缚”了某个专业领域的部分人的发展,但就国内学院艺术教育而言,依然是广大艺术群体迈入艺术之门的有效途径。使传统学科与时俱进的确有必要,但急于求成的做法不免有拔苗助长之嫌。在笔者印象中,素描在此之前从未被当做过独立的画种,是今日的丰富的材料和技法拓宽了素描的研究领域,然而素描的灵魂在于“素”,过多地强调工具材料所“制作”出的作品不如称作平面艺术更为贴切,当然今日的艺术在不断发展,在没有经过历史评判的情况下,急于肯定与否定新事物是盲目的。因此,对此类作品的理解亦是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建立完善的评判机制

尽管艺术无法制定标准,但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还应达成一定的的共识,不能因个人喜好肯定或排斥不同形式的作品,尤其是在面对新事物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被学生当作风向标,其个人的好恶往往影响一批人。因此,客观地对待艺术中的“新旧”事物,鼓励他人的个性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艺术本应就是百花齐放,既然可以大胆地突破,也应允许顽强地坚守。笔者认为,当代艺术应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即凡是在当今时代所产生的具有代表性艺术作品便可视为当代艺术作品。艺术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与其说是发展莫不如用“轮回”形容更为贴切。即使是在当代艺术发源地的西方,仍以“写实”取胜且具有国际地位的艺术家仍比比皆是。艺术创作是一种很自我的行为,似乎可以“为所欲为”,但艺术教育却涉及到公众,因此在“调整”过程中当慎之又慎。

参考文献

[1]《当代艺术之争》(法)马克•吉梅内斯(markJimenez)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篇7

关键词:工科院校艺术素质拓展教育

随着中国教育关于素质拓展的进程向深度展开,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朝着更加坚定的方向实现着预期的目标。不容置疑,对于国内普通工科院校而言,加强艺术素质的拓展教育,对于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专业拓展及实践能力有着相当重要的启发作用,同时对院校本身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更充实的要求。从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土壤来看,工科院校占据了国内高校大多数的比重,相应地,关于艺术素质的拓展教育课程设置、教学编排和实施手段都显得较薄弱,因此,关于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拓展教育的研究课题,在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指导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素质拓展教育的研究趋势

目前对于理工科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共同的关注,尤其是在一些国家知名院校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和预期目标。例如,教育发达的美国、加拿大及日本等国,都在若干工科院校中实行艺术教育的创新,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对于学校的艺术教育都有着明确的发展规划,如麻省理工学院这样享誉全球的理工科知名学府,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艺术素质锻炼和拓展,对本校的艺术教育有着独到的运作手段,艺术教学在全校范围内非常普及,如麻省理工学院校方严格并长期执行了在校本科生至少修满八门人文社科或艺术类课程。

国内的理工科院校也在有针对性地进行着素质拓展的教学计划,成功的范例如清华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实施“素质拓展规划”,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拥护和肯定。关于这项“素质拓展规划”是清华大学近年来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重要成果,作为学校课堂和课外教学的有益的拓展环节。整个拓展规划的实施非常灵活,学生们可根据学校公布的项目活动的指南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由个人或组建团体的形式参与设计、策划活动方案,进行自我感兴趣项目活动的申请,提交学校审批,再由学校专家小组对学生申请的课余项目活动方案进行最后的评审。其中,绝大部分的项目申请都是来自于学生本专业范围外的艺术活动,这种素质教育的方法应该值得很多工科院校借鉴,它体现了一种非常活跃的教学拓展思路。再如上海海运学院,尝试将高雅艺术作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并且由此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在师生中取得了热烈积极的回响,大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的实施与执行过程,对高雅艺术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类似于这种艺术素质拓展活动的积极开展,使学生在工科院校活跃的艺术氛围中普遍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和艺术素养。这些高等理工科学府在结合自身特有办学条件下,都很重视艺术素质拓展在理工科学生素质培养上的辅,都充分说明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加强全面素质拓展的进程中,艺术教育应迈出坚定的步伐。

总体而言,人文艺术类素质拓展的教学特征在理工科院校特殊的背景下,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强调,其突出的地位不可小视,在各大工科院校的教学拓展活动中也得到正面积极的响应和肯定,各种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计划的实施,是手段也是目的,同时还是未来大学生艺术素质拓展教育的若干个具有可行性的发展方向。

二、大学生艺术素质拓展教育的内涵

从艺术教育的交互性来看,要求教育者(教师)灵活地创造、运用艺术,同时也要求受教者(学生)自觉而自由地接受艺术感染和锻炼,生动的交互实现艺术教育的特殊效应。相反,那种只强调静观,或是只强调理论知识的艺术教育,与这种鲜活的可操作性艺术教育相比,教学成果显然是大相径庭的。

在这里所涉及的大学生艺术素质拓展教育的内涵,应该是在顺应工科院校的专业背景下来论述。和专业的艺术院校相比,艺术教学的鲜活性和创造性显然是缺少必要的教学资源土壤,因此,工科院校更应该结合本校专业优势或教学有利资源,积极培育专业外的艺术教学沃土,如采取激励、引导、启发学生的手段,或与专业艺术院校进行合作机制进行艺术素质拓展教育,再如与理工科专业实践或实验结合,融入更加活跃的思维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展示等。这些手段的实施都是在一种非常活跃、积极的氛围中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培养理工科专业学科人才的模式中,让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拓展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1.明确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拓展的作用。

艺术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系统的教育工程,按艺术教育使用的媒介种类,可以分为视觉艺术教育、听觉艺术教育、视听艺术教育、想像艺术教育四种门类艺术教育。各种门类教育功能的挖掘,一方面需要专业教师的积极引导、讲解、启发,另一方面需要学生的细心观察与主动参与。只有在这两方面结合的基础上,尤其是大学生们的积极投入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各项艺术素质教育的功能。

首先,艺术素质的拓展作用是积极向上的。在高校理工科专业背景下,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这种思维能力的锻炼体现在各种纷杂的实验和数据运算中,而艺术教育的思维方式的引入,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能起到辅助且积极的影响,这一点在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家学者的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从知识面的扩大,到心理情绪的有益放松,对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全面加强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活跃的艺术氛围更加有利于学校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科学与艺术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人才培养上同样适用。各种专业学科间的互相借鉴和跨越式思维的引导,能够从多方面展示学术领域的多重视角,在人才素质培养中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互补,学科之间的交流,不同专业背景校际之间的来往互动,都是体现理工科院校实际办学能力的有利证明。

2.结合理工科专业实际进行艺术素质的拓展教学。

在工科院校中,各种专业知识背景都各不相同,因此也应该针对各专业不同的学术领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例如艺术教育中的视觉艺术,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媒介有很多很多,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摄影,功能不尽相同。比如建筑艺术就与其他视觉艺术创造的空间意象不一样,更显示为―种理性的功能美与感性的审美的互相结合。针对建筑设计专业背景下的学生,加强艺术素质的拓展更应该从这种功能性审美的艺术角度来进行,如加强对学生的雕塑空间的理解、摄影艺术的认识,以及建筑装饰艺术方面的审美,等等。又如,对于工业设计专业背景的学生,模型的三维数码设计艺术,产品的外观中视觉要素的设计,这些都是精确的工业产品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结合专业实际进行艺术素质的拓展,同时也是一项需要细化的工作,只有在这种不断细化深入的过程中,艺术素质的培养才能取得更好更直观的效果。

三、实施艺术素质拓展教育的具体方向

根据以上分析,在充分认识到艺术素质拓展的重要作用后,实施拓展教育的工作需要高校在进行充分调研和认识自身专业基础的背景下开展和进行,而不是盲目地采取各种门类的艺术教育形式进行拓展,因此,我根据课题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几个可以参考的实施方向。

1.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开展艺术素质拓展教育。

在理工科院校中,校园人文精神的凝聚作用不可小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人文艺术的精神内涵融入到各校的校园文化中,这种启示和引导校园精神的作用不仅仅作为校园特色展示,同时也是提升学校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艺术素质的拓展教育来说,校园文化的背景影响力是很大的,结合自身的校园文化开展一系列艺术形式活动,也是第二教学课堂的有益补充。

2.加强工科院校与艺术院校之间的跨越式学术交流与合作。

工科院校的专业学术氛围是独特的,如果结合艺术院校的鲜活艺术教学形式,对于拓展学生艺术素质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学科活动,如学术讲座、教学形式讨论、科学与艺术课堂教学结合,这种有效和积极的跨专业交流,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可以起到非常充实的互补效果。

3.重视艺术素质拓展教学的培养模式研究。

艺术素质拓展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深入开展的大课题,里面可以细化为更多的子课题,工科院校对于这种艺术素质培养教学研究的探索,需要有力度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扩展,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引导和激发,学校对于艺术教学活动的系列化开展,等等,这些都是进行艺术素质拓展教育的诸多课题研究方向。

4.积极采取各种艺术教育形式,建立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针对不同的学科建设方向,采取的艺术教育形式会有所差异,如果建工专业的学生,对于功能结构的认识与装饰艺术的审美,始终保持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装饰艺术的审美鉴赏水平是本专业学生不得忽视的艺术层面,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将这种审美艺术教学内容与严谨的建筑结构知识相结合,是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如可以激励学生进行建筑模型艺术表现,观摩知名建筑设计公司等活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四、结语

从目前全国工科院校的实际出发,艺术素质的拓展应体现出它独特的教育作用与实用目的,更多的专业教师应该参与到这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来,在高校特殊的工科背景下,如何将艺术创作教学的主旨――激发创造力,融入到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余生活中,是值得广大教育学者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课题。关于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拓展教育的研究要让学生有一个关于创造能力培养和健康的心智构造的概念,教育者的任务也应该从寻求情感与智力的平衡中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篇8

作为生长在瓷都的学生,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了解陶瓷历史、传承陶瓷文化,这对于开拓和发展景德镇陶瓷的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教育的功效性来说,只有了解了历史才能全面理解陶瓷文化,否则,仅凭在模式化的陶艺课程中捏捏泥巴,却对中国的陶瓷文化知之甚少,那么陶艺教育就无法担当起提高素质教育的角色。其次,在实践方面,景德镇良好的陶瓷制作环境为陶艺教育的本土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具体的实现途径上包括扩大教学场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养三个方面。

1扩大教学场所一般情况下,陶艺课主要在各地的陶艺中心进行,但是由于陶艺中心场地有限,而学生数量众多,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较少,客观上造成陶艺教育不能真正深入开展,达到预期的目标。陶艺教育的本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场所的扩大。学陶艺陶冶身心不一定非要在教室中进行,在任何具备陶瓷制作条件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陶艺教学。在景德镇作坊遍布全城,商店林林总总,种类齐全,能够很直观地教给学生陶瓷制作的不同分工。另外,像陶艺中心无法提供给所有学生实践用的设备,如窑、炉、陶瓷模制法以及贴花工艺流程等等,都可以在教室之外进行。再者,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陶瓷节的举办地,免费开放的陶瓷历史博物馆和古代陶瓷遗址都是陶艺教育本土化实践的理想场所

2丰富教学内容模式化的陶艺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通常都是让学生得到一团瓷泥,在基本的技法演示和图片展示之后完全由学生自主发挥完成作品。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条件的限制,在一些非产瓷区的城市,要获得瓷泥是很不容易的,更谈不上彩绘、烧成等工艺。然而,陶瓷是水、土、火三者的艺术,如果陶艺课的内容仅限于捏泥巴,那与上手工课捏橡皮泥没有本质的区别。景德镇是全国著名的产瓷区,为陶艺教育本土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内容的丰富是指传授的内容从玩泥扩大到各种类的彩绘、釉料的使用以及烧成等各个环节,使学生对瓷都千年来形成的制瓷流程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当然,这一类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是一个普通的陶艺教师可能全面具备的。必要的情况下,陶艺教师可以充当一个引导者或者介绍者的角色,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陶瓷艺人成为演示者,就像陶艺课常用的多媒体课件一样,这样的演示是活生生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以新彩为例,新彩能适合所有对绘画有兴趣的对象,无论有无绘画功底,在专业教师的悉习指导下,拿起画笔,蘸上色料,在瓷板或瓷盘上都能作画,至于画的效果如何,还是一句老话:熟能生巧。但好在一点,它最容易见效果,在瓷板或瓷盘上画成什么样烧成后多半也就是什么样,很直观。在景德镇,新彩的色料比较便宜且易掌握,从这个角度说,陶艺教育本土化的实现不必付出大的成本,容易实现。除新彩外,还有很多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对象,如釉下青花是一次烧成的,学生在完成自己作品后就可以把设计好的图案画上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整体考虑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

3陶艺教师素养的提高陶艺教师是陶艺教育课程的终端执行者、陶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陶艺学习的引导者,他们在陶艺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陶艺教师的素养高低与陶艺教育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在模式化的陶艺教育中,由于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加上陶艺材料和设备有限,陶艺教师只要具备陶瓷制作的一般知识就足够完成陶艺教学任务。然而,陶艺教育的本土化实际上对陶艺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基本陶艺知识外,还要掌握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只有陶艺教师具有深刻的本土陶瓷文化意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景德镇陶艺教育本土化的意义

1陶艺教育的本土化,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景德镇陶瓷文化得以传承景德镇自古就是中国的瓷都,要发扬瓷都文化,必须从根本上做起,在中小学美术课中开设陶艺教学。近几年,景德镇各个中小学逐渐认识到陶艺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并有了具体的措施,如参观陶瓷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国际陶瓷节。虽然这些活动目前仅限于美术专业的学生,但却是陶艺教育本土化跨出的可喜的一步。它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使民间工艺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2景德镇陶艺教育的本土化,有利于推动当地美术教学的深化改革当前,随着教改浪潮的深化,发展具有民族特色、情趣高尚的美术教育已势在必行。面对着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陶艺作品,深深感受到艺术的真、善、美的魅力,灵魂受到了净化,学习效果极佳。景德镇陶艺教育的本土化会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支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景德镇拥有陶艺教育本土化的优势,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对推动美术教学的深化改革是十分有利的。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篇9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发启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目前虽已经达到了普及的层面且小有成绩,但其深度及成效不容乐观,发展与完善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在过去前行的近三十年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随着教育普及度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更新、受教群体数量的递增、人才定义的诠释、社会需求的改变而逐渐自我定位。加上近年来诸多学者的关注与剖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特征越加明显,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教学前提与基础的“公共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仅从字面就可以清晰地拆分为“高校”、“公共”、“艺术”和“教育”四个子系统。“高校”是地点,“公共”是前提与基础,“艺术”是内容和范畴,“教育”是核心与过程。其中“公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区分高校专业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属性的关键,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采用、受教群体的确定和教师专业背景的要求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在其“公共性”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且有效地进行和开展。“公共性”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既与“非专业性”相对等,也与“非公共性”相对立。它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折射出了普及与体验、平等与开放的内容特性。其一,普及与体验主要是特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要以普及艺术及其文化为首要,以学生情感体验与感知为目标,达到审美层次的要求,以完成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己任,这一点一定不能与专业艺术教育相混淆。其二,平等与开放主要是特指受教群体学习的权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群体是除艺术专业学生之外的所有非艺术专业学生,他们在文化背景、艺术基础和个人认知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即使如此,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选择上对受教群体依然不存有任何门槛和要求,所有课程都具有开放性。这既是受教群体受教育权利的体现,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类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挑战。面对差异性极大、需求不一且数量庞大的受教群体,如何在仅有的课时内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斟酌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国家已经陆续公布了一些促进和指导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文件,如1996年公布的《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2002年公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6年教育部办公室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这些文件都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中心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并希望通过学校的艺术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群体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得以提升,从而全面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其关键词就是“审美”,这与专业艺术教育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目标并没有被充分理解,甚至是被歪曲。绝大部分高校将其审美教育停留在音乐领域或静观模式上,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设置上多音乐类和鉴赏类课程且无系统文化与理论支撑。各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系统的美学理论,需要教师将其贯穿在课程教学当中,而不是单一地看图片、视频或听音频。除此之外,美术、戏剧、书法、戏曲等等艺术领域在目前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毫无涉及。如此,原本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得以实现,学生审美意识及能力的提高也只是纸上谈兵,更何弹素质理念下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范畴的“广泛性”与“交叉性”

“艺术”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范畴,其涉及面非常广泛,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仅从常态思维的角度出发,我们暂且认为它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工艺等领域。在人文领域中的各个领域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联与交叉的现象。以音乐领域为例,现有的交叉学科就有音乐史学、音乐文献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可以看出音乐已经与众多学科交叉并成体系,而这些学科仍旧隶属于音乐门类。“艺术”这种极强的包容性与延伸性是人文科学发展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也因此而具有了鲜明的广泛性与交叉性,从而为其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我们大可不必只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局限在某一单一的艺术领域或艺术形式当中,除了开设各种鉴赏课之外,交叉性学科课程的开设也是可取的。这无疑是丰富教学内容和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进程的一大有效途径。

(四)受教群体的”特殊性”与“差异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即受教群体,是除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之外所有的学生,其有着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和文化背景、艺术基础、个人认知的差异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一般限定于本科层次。而本科层次的学生一般处在17-25岁之间,他们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并且通过高考的筛选而进入高校,已经具备了心智较成熟、文化基础较高和心理发展较稳定等三个特点。又因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庞大受教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艺术基础和个人认知上。他们大部分人会根据个人的喜好、专业的补充和市场的需求等方面有意识、有方向地选择自我需求的知识体系来进行学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遵循受教群体的复杂特性,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的规划与分层,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问卷的形式将学生们艺术基础和偏好进行分层与整合,从而规划课程设置,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现实特征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美育”及“素质教育”的头衔下,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受教群体的艺术文化素养,以培养“全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虽一直在探索与实践,但从宏观层面看,现实状况仍然不尽人意,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处于恍惚、迷失的阶段且具有不谋而合的相同特征,这与起初的最终目标相差甚远。就如今的实况而言,我们可以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状况特征,即现实特征,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地位的“从属性”及“边缘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高等教育的常规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目前国内大学生综合素养极其不均衡的现实情况下,公共艺术教育尤为重要,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受教群体的内化影响不容忽视。然纵观目前多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况,可以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已经走上了偏离的轨道,其定位与初衷相背离,其地位具有鲜明的“从属性”且逐渐“边缘化”,主要表现在:无专门机构的管理与规划,公共艺术教育整体呈散沙状态;教学过程简单随意、无目标,呈走过场状态;教师群体普遍以完成课时量为目标,呈浑水摸鱼状态;受教群体基本上以混学分为目的,呈吊儿郎当状态。久而久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空壳组成部分,空有头衔,无实质效应。就此,不少学者提出了建议与方案,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滞后的现象。笔者认为意识尤为关键,要想进步与发展,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要有意识,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摆对它的位置,从思想观念中树立它的地位,才可能有效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向前的脚步。

(二)机构与体制的“临时性”和“随意性”

机构的设置与体制的完善是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与发展的前提。目前各高校已经根据学科的不同相应设置了院系,各院系会根据本院系的学科方向来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设置、管理教师团队和组织各项活动。而同样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艺术教育却没有这般平等的待遇,就目前高校的现实情况而言,公共艺术教育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存在着典型的“临时性”和“随意性”,主要分三种形式存在:其一,无任何机构设置,其教学由本校人文学院或艺术学院的老师兼任;其二,有简单的机构设置,且挂靠在团委、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或艺术团等校二级单位,纯属“傀儡”机构;其三,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有自己的领导班子、教师团队,有自,发展空间大。在这三种形式中,前两种为主流,只有极少数的高校为公共艺术教育设有专门的机构。这一特征的显现无疑是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水平最真实的写照,连其发展最起码的机构与体制都没有,又怎谈进步与完善。

(三)教学体系的“模糊性”和“松散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有其完整而规范的教学体系,且教学体系最终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般来说,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与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形式设计、教学结果评估等几个方面。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状况而言,其教学体系具有“模糊性”和“松散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教学知识范围不明确,各项课程都没有教材和合理的规定范围;教学内容片面,仅限于某一艺术门类或艺术形式;教学方法与形式单一,主要是看和听,受教群体的真实体验严重缺失,缺乏参与性;教学结果评估环节不规范,无目的性,甚至是被省略。教学体系是教育的灵魂所在,教学体系的模糊和松散直接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滞后。而上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那些普遍特点也直接反应了其现状的消极。加强教学体系建设成为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它是教育得以实现的过程,是教育发展的根源。

(四)师资学科背景及学术意识的“单一性”和“缺失性”

教师是教育的施教主体,其作用不言而喻。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来源主要是由各专业艺术学院或各综合高校艺术院系所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他们普遍精通某一种专业技能,但缺乏理论知识背景、文化底子薄且缺乏学术意识,其开设的课程一般会与自身的专业技能紧密挂钩且内容单一不涉及任何史论、文献和美学等理论内容,即缺失文化理论支撑。这样的课程内容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群体来说是很难被接受的,从而导致了“对牛弹琴”的教学现象。对于以美育为最终目的的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其施教群体必须一专多能,精通艺术理论,掌握教育理论和技能,有极强的学术意识,弄清教育目的,了解受教群体,更要从学术的角度思考公共艺术教育的出路。这样看来,各高校应该将师资引进的目光投向艺术理论专业的人才,而不是艺术技能的人才。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以培养歌唱家、演奏家或绘画家为目的,“素养”和“审美”才是初衷。

三、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如何优化公共音乐课程

湖南理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自2006年开始就有了专门的管理与教学机构,隶属于公共体育艺术教学部。专门机构的设置使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几年,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在省内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领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就现状而言,依然有发展和完善的必要,前行的步伐不能停止。笔者将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课程进行了一个归整,即目前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有舞蹈欣赏、中外音乐作品欣赏、世界著名音乐剧欣赏、影视动画视听语言、交响音乐与音乐家等五门课程。由此可见,公共音乐课程设置有以“欣赏”为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向、以西方及现代音乐艺术为主要课程内容等特点,而音乐基础理论、中国音乐艺术教育和音乐文化性严重缺失。结合每学期学生评教、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评估反馈意见及笔者多年在“教学一线”的工作经验,笔者对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优化提出以下构想。

(一)音乐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开设

音乐基础理论是音乐欣赏的基本,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才能真正从审美层面对各种音乐进行真正的欣赏,没有基础理论的音乐欣赏如空中楼阁一般,有形无实。据调查,目前高校中绝大部分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不识五线谱,甚至很大比例的学生连简谱都认不全,更别说节奏、和声、调式等一些进行音乐欣赏时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如此,《基本乐理》这一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基本乐理》这一课程作为专业音乐教育四大件的第一件,其理论性极强,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说略显枯燥。这要求教师需多运用多媒体将趣味性融入课堂,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并且适当掌握教学的难度。

(二)音乐文化类课程的开设

由于音乐本身文化属性的存在和人文学科的发展,音乐这一学科已经与众多学科交叉并形成了许多有体系的学科。音乐学科的交叉性使音乐与许多学科产生了共鸣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样一来,公共音乐课程的开设不必只局限于“欣赏”这一个范畴,文化范畴课程的开设也是必要的。教师可将课程专题化,开设一些专题式的课程,如《音乐史》、《世界音乐概论》、《音乐养生文化》、《音乐哲学与思考》、《文人与音乐》、《音乐美学概论》、《音乐教育发展史》等音乐文化类的课程。这类课程可以从学科的角度与受教群体产生共鸣,也能让学生将音乐的学习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中国音乐艺术类课程的开设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篇10

关键词:大众化;规模化;艺术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57-02

0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2009年的毛入学率超过24%。按照国际口径,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的象牙塔。去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当下,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具有德、智、体、美的综合大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分类,已经成为各大工科院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贯彻纲要精神,整合本校资源,探索一条具有专业和自身特色的艺工结合之路,构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可持续发展体系,是摆在高等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1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

1.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提法来自于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早在1970年,马丁・特罗就通过对欧美等国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规模变化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学说。他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标准将其分为英才、大众和普及三个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理论,毛入学率达到15-50%时即表示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2009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4%,这标志着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以数量来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众化阶段比精英化阶段的入学人数有很大提高,这是它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和内涵的发展变化才是我们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高等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培养形式、学术标准、管理决策及高等教育的功能模式、教师聘用和招生就业的政策等变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之间的本质区别。

1.2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其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目前已有1300多所高校设立了艺术专业,在校生超过110万人,其中尤以各类工科院校的增幅为最大,在高等艺术教育规模上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而且发展最快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艺术设计教育应该规模化发展还是内涵化发展是近几年大家一直争议的一个焦点,这其实是一个自然的递进关系,它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密切相关。艺术设计教育的规模化趋势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增长和全球化的必由之路。经过近几年的规模发展,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优秀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上差距依然明显。另外,规模化的艺术设计教育会导致教育质量、学科结构和招生就业等一系列变化,要保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因此,结合艺术设计教育的成绩和经验,反思不足与教训,探索大众化背景下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体系,对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今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2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工科院校虽说有深厚的工科背景和实践教学经验,但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其开展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普遍不长,在快速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与内涵质量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②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缺乏整体或长远规划,专业方向的增设比较盲目、随意;③原有的工科教学与评估体系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束缚,难以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④教学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借鉴或照搬的痕迹明显,缺乏特色,对本身工科的学科优势利用不足;⑤学校对艺术社教育的整体重视程度不够,师生的边缘化感觉比较强烈,教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强烈。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培养的学生专业水平相对较差,创新和实践能力欠缺,不具备市场意识,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因此,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要尽快对其规模化发展体系进行探索与思考,认真研究大众化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工科特色,重新思考和解决规模化发展中的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理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工科特色艺术设计培养模式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3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措施探索

20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门槛,随之而来的高校调整带来了设计学科新的发展机遇,工科院校纷纷加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行列,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也很快进入大众化阶段。据报道,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杨晓阳最早在1995年提出了“大美术、大美院”的观点。这种规模化的发展思路,既是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多的可能是教育政策和社会需求压力下的正常应对措施。所以我们无需多谈规模化的诸多弊端,因为这是国情和时代所共同造就的教育现状。我们要做的是面对它、正视它,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体系。这个时期的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是量变开始引发质变的时期,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人数的增减,而是观念的更新。

3.1强化内涵质量建设,突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历史积淀,是根据学校办学的总体概念,包括学校现状、地域特点、培养模式、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等和对教育做出的理性思考,反复提炼形成的某种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工科背景的院校正逐步朝综合性大学转变,其最初的设计系也已基本扩大为艺术设计学院,多涵盖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工业设计甚至多媒体动画等系,规模化办学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其中大部分院校限于其原有狭窄的专业背景,普遍表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基于此,强化内涵质量建设,突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特色成为首要完成的任务。工科院校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中,应依托多学科资源优势,从学科规划、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多方面着手,走有自身工科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群体中不乏教学质量优良、专业特色突出者,它们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中寻找立足点,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办学实力与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例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后组成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新的办学环境下提出了新的科技与艺术共同发展的“艺术与科学”的学术定位,很快就形成了新的面貌。从国外的艺术设计教育分布来看,工科背景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例如麻省大学艺术学院、德州大学艺术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千叶大学工业设计系、韩国科技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等。随着办学规模化的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的提升会变得愈发重要。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在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上,应注重在交叉学科的高级设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突出办学特色。

3.2规划适合自身发展的艺术设计学科工科院校从开始艺术设计教育之初,就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艺术设计学科的整体规划,不能过度借鉴甚至照搬艺术院校的学科设置。因此,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要想另寻出路,办出声色,就必须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前全国经济形势和学校背景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从自身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现有师生等的优劣进行研究,找出一条工科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首先,要找准突破口,不能盲目跟风设置专业。在学科设置伊始就要积极走出校门,在社会上进行充分调研,全面了解国内外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情况、办学特色和存在优势。依据调研结果,结合自身的工科特色,避免与大部分院校已有的强势专业冲突,减轻招生与就业的压力,方能快速良性发展。

其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需要研究全国及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企业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毕业生的专业要求。通过了解对比,找出空白和盲点,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来设置艺术设计学科方向,凸显自己的特色,培养有工科院校特色、适合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学生。

再次,在进行学科规划时,要对本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吸取其它学科优良的、符合本校特色的办学传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通过学科之间渗透、交叉、融合来构建符合工科院校特点的艺术设计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如可以依托机械设计、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工业设计专业,依托汉语言文学开设书法专业等。

3.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特点决定了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整个艺术设计教育快速规模化的发展过程中,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得以展开的根本保证。工科院校要想建立一支高品质、高素质的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大引进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双师型教师等来校工作的力度;二是必须重点培养,产生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是积极从国内外招聘优秀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尽快提升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增强教学科研实力;四是创造条件培养现有教师,使大家意识到面临“不进则退”的严峻局面,支持现有教师进修或在职或脱产攻读国内外博士学位。要充分利用本校其他学科的教师资源,为艺术设计专业开设课程。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营造适应教师发展的环境。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能够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和发展环境,排除其后顾之忧。

3.4构建富有工科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我国,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绝大多数都是参照美术学院或老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很多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雷同或相似,有浓郁的艺术设计院校特色。这种脱离本校实际的课程设置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既没有把美院的艺术优势发挥出来,也没有发挥工科院校交叉学科的优势特点,从而造成人力、财力的资源浪费。

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运用自身的工科资源,适当开设一些理工类任选课与公选课,使艺术与人文、管理、机械有机结合,达到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互补,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可以通过和教师的科研项目、横向课题(即和企业合作的项目)、纵向课题(即政府课题,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课题等)结合起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去适应市场,从实际出发,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学生,从而达到真正的有机结合。从而在确保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努力创建有特色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已经进入了规模化的发展阶段。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各院校应该充分运用自身固有的工科优势与积淀,遵循艺术设计类专业及专业方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严格按照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功能和责任,准确定位、合理建设、加快发展,尽快构建与规模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体系,形成工与艺完美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以及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合格艺术设计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陈爽,李全生.对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3]何志方.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