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精准医疗市场前景十篇精准医疗市场前景十篇

精准医疗市场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6:05

精准医疗市场前景篇1

有专家称,精准医疗代表了医学发展大方向,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精准医疗产业链蕴含大量新机遇,随着基因测序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其潜在市场可能超过万亿级。因此,精准医疗板块已成为a股明星板块,中证精准医疗指数2015年猛涨92.99%,最牛的个股涨幅超过600%。而目前精准医疗正处于绝佳布局良机,这个新的投资风口才刚刚开始。

精准医疗是什么?

据悉,精准医疗是一项颠覆性技术。根据niH定义,许多人都会从精准医学受益,像好莱坞明星安吉莉娜・茱莉,前一段时间她摘除了乳腺,预防乳腺癌,因为精准医学预测她得乳腺癌的几率是80%。

有专家称,精准医疗给很多人带来一些优势。特别是在今天,如何让精准医疗给我们带来更多裨益,以病人基因和环境以及生活方式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是一种新兴的医疗方式。

单就理论概念来说,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据了解,2006年我国首先提出精准外科概念,得到国内、国际医学界认可后被引用到肿瘤放疗、妇科等医学领域。其目标是通过合理资源调配、全流程成本调控,获得效益与耗费之比的最大化。精准医疗相比传统经验医学有了长足进步,可通过将精密仪器、生命科学等先进现代技术与我国优秀传统经验整合在一起,大大减小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从而在手术中实现“该切的片甲不留,该留的毫厘无损”,在保证精准的同时尽可能将损伤控制到最低。

而美国医学界,2011年又首次提出“精准医学”概念。2015年1月,奥巴马又在美国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引领医学新时代。美国财政预算计划,也在今年拨付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国家医疗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onC)等机构2.15亿美元,用于资助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拥有全球最大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技术平台的国家基因库正在深圳抓紧建设,平台每年产出基因数据将占据全球过半市场份额。这一平台今后将对接生物、医药、新型农业等众多新兴产业,为百姓健康、生物制药、高效养殖等提供原始基因数据,并将催生总价值上万亿市场,预计仅基因检测服务业五年内就可达到百亿级市场。

有专家称,精准医疗代表了医学发展大方向,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反映到资本市场上,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投资潜力的大风口。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总人口的15.50%,未来还将继续上升。人在60岁以后的医药开销在一生中的占比高达90%,而人口平均年龄的增加也对健康管理产品有更高客观需求,可以预见的是,我国药品和医疗服务需求还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精准医疗的优势开始凸显。

精准医疗本质上是个性化治疗,针对每个人的特征,疾病的类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但就现在主要的发展来说,精准医疗是建立在基因测序基础上,通过对基因测序数据分析,得出它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好莱坞明星安吉莉娜・茱莉摘除乳腺,预防乳腺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未来最具活力的领域

有专家告诉记者,此前的医疗技术都是以“对症下药”为标准,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同种病症在不同个体上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由此提出精准医疗概念。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官员也透露,国家卫计委最近会同科技部等部门,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正联合一批顶尖科学家拟定中国版的精准医疗计划。通过组织专家论证,一致认为现在开展精准医疗研究是整个医学界的重大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按照中国的需求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和计划,搞好顶层设计,并进行系统谋划。

据透露,精准医疗有望写入“十三五”规划,确定为重点突破领域。去年3月,我国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科技部还组织召开了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建议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付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早在2014年3月,国家卫计委医管局就发出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试点的通知,明确试点的项目包括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表示,我国临床医疗模式当前如同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即临床实践仅局限于依靠病人主诉、临床症状、生理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改变来确定疾病。实际上,水面下的冰山才更具危害性。在组织器官改变的下面,是大量深层次分子生物学改变,包括遗传背景、变异、免疫和内分泌改变,这些是组织器官病变的主因,但我们却对此缺乏深刻了解。以癌症早期诊断为例,发达国家早期诊断率为50%以上,北欧甚至高达70%-80%,而中国却不足20%。中国的多数癌症诊断都是中晚期,治疗非常被动和盲目。

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精准医疗自然孕育了巨大投资机遇。精准医疗涉及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基因测序(又包括测序仪的提供商、基因测序服务的服务商以及基于基因测序数据的生物分析服务商)和疾病诊疗,这些领域的潜在市场规模都非常大,基因测序引发的产业链是超万亿市场。据相关机构预测,今后5年精准医疗年增速预计达15%,是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的3至4倍。

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2016年医药大年概率不高,但面对精准医疗,在证券市场上积极发掘和把握个股结构性机会很重要。

海通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分析师高岳告诉记者,2016年整个医药行业可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去年这个行业增速出现了下降,原来投资者已经习惯了的‘行业20%的增速以及优势公司30%的增速,甚至更高的业绩增速’,而在去年中报中首次跌破10%。与此同时,全年股价涨幅较大,目前整个行业的估值也处于历史较高位置。”

高岳还认为,从大的趋势来看,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具有确定的刚需属性。同时,目前医药行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变革,如果投资者找到成长性确定的方向,未来投资空间依然是无限的。

对此,中欧基金低估值成长策略组投资总监王健也对媒体表示,医药板块总体估值水平并不便宜,尽管近期正在调整中,但很难说清何时是底。从医药板块细分领域看,服务端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我们不可避免地进入老龄化状态,医药从供需角度说是不缺的,总体性相比其它产业应是好的产业,医疗方面可重点关注第三方服务和分级诊疗。”

精准医疗市场前景篇2

医疗和网络技术双重推动下,精准医疗正在成为潜力巨大的市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为病人量身定制最佳治疗方案,不仅可以实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还会给全球健康和医疗产业带来巨大变革。目前的精准治疗在大数据技术、基因诊断、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以及干细胞药物研发等技术的推动下,距离“治未病”的预防理念已经不远。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并且这一规划被纳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在未来,精准医疗将改变现有的诊断、治疗模式,引领未来医学的新时代。

事件精准医疗纳入中国“十三五”规划

“精准医疗”的概念距今天并不遥远。20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萌芽并快速发展,人类从此才有了基因组学的概念。随后直到3年前,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计划(pmi),才让精准医疗开始大规模见诸报端。

目前,“精准医疗”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给出的定义是:一个建立在了解个体基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基础上的新兴疾病治疗和预防方法。而中国“清华系”的定义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范畴。最简单的定义则是“针对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给出合适剂量的对症药物”的医疗技术。

“精准医疗”其实质与中医的“治未病”非常相似。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认为,精准医疗应当包括精准检测、精准调理、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几大方面。在他看来,精准检测和精准调理尤为重要,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理念。“精准医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有哪些疾病的易感基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说利用一个基因芯片可以检测人体近3000个基因位点,预测13大类、150种疾病的患病风险。目前中国的中医体质分类就体现了精准调理的理念。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下,精准医疗需要的个体化检测方法目前有10多种,检测项目数百种。比如肺癌,现在已经能达到16种标准的检测。美国生物医药制药公司,正在研发907种针对100多种疾病的药物和医疗,其中包括338个单抗药物,250个疫苗,93个重组蛋白、60个细胞疗法、45个基因治疗、30个特殊药物。

精准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大数据技术、基因诊断、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以及干细胞药物研发的技术带领下,我国也意识到其重要性。随后在2015年2月,批示科技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3月,科技部召开了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4月,卫计委和科技部进一步完善精准医疗计划并将提交国务院。到了2016年3月,精准医疗正式被纳入中国“十三五”规划。

随着精准医疗被纳入中国“十三五”规划,如何进一步挖掘我国医健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积极推进精准医疗、医疗创新创业、产融合作等,成为我国医疗界关注的重点。2016年9月10日下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精准医疗“十三五”规划》,由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百家精准医疗医院签约仪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有53家医院与主办方签订了战略合作。未来将采取建设、收购、重组的方式,在三年内完成全国百家精准医疗医院布局,实现国家精准医疗战略规划。

目前的精室搅普在和大健康产业一起,有望在顺应全球经济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实现提速增量、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

2016年11月19日,在“第六届Bio4p精准医疗创新论坛暨2016中国医健创新创业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说:“作为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大数据、认知计算等技术的精准医疗的实现、个人基因测序的普及正在给全球健康和医疗产业带来巨大变革。”

背景精准医疗将引领未来医学新时代

现代生物医药科技的发展受益最大的就是医疗产业。国际领域精准医疗的建立主要源自美国医学界2011年首次提出“精准医学”概念。作为一种可以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精准医疗强调了几个以前难以考量的参量,及个体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但是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和大数据科学的发展,这种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且取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就。

比如我国属于出生缺陷高发国,保守估计我国出生缺陷的总发生率至少在4%―6%,每年大约有80万―120万出生缺陷患儿出生,每年因神经管畸形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2亿元。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一些孩子一出生就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存活下来,此时风险度最高。如何用基因检测的办法,把濒临危险的孩子挽救回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2016年6月8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立“儿童精准医学中心”。主要利用精准医学的干预有望降低高危目标新生儿死亡率。比如新生儿单基因疾病单例模式全外显子测序(singletonweS)作为一线分子检测技术已经开始用于新生儿的临床检测。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周文浩指出,精准医疗在保障新生儿安全大有作为。“有一个孩子在出生时做了基因检测,发现有分子突变型的糖尿病,如果按传统医学方式治疗,就得注射胰岛素,根本没产生效果,后来用磺脲类药物治疗后发育情况得到了改善。“这可谓精准医疗给医生当头棒喝,原来教科书教给的东西需要重新审视。”周文浩说。他表示,其病房一年收六七千个孩子,仅医生肉眼能够看到明显畸形和遗传相关联的是3000例左右。如果按照传统做法,究竟是什么样的基因问题造成的,并不清楚。如今,他们的平台建成后,他们对2000多个孩子遗传相关的分子原因进行了逐一筛查,其中40%非常明确地找到了病因。”

这还只是精准医疗潜在应用的冰山一角。

2016年5月10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正式出炉。报告显示,2014年心血管病患者约2.9亿,每5个成年人中即有1人罹患心血管病。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约350万,居各种疾病之首。癌症、心血管以及遗传疾病等是高度复杂且高度个性化的疾病,治疗癌症、心血管以及遗传疾病等需要对每个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只有利用精准医疗模式,抛弃通用的解决方案,才能为找到个性化的医疗救治模式奠定基础。

目前,跨界it大鳄们也都在布局精准医疗。比如重组创立新的控股公司alphabet的谷歌,就开始对基因组分析技术大量投入。在2007年至2016年间,谷歌已向23andme、Foundationmedicine、FlatironHealth、Dnanexus等公司投资。googleX实验室启动的BaselineStudy项目,目的就是大量收集人类基因组标本并利用大数据合成健康人类基因图谱。这些都为精准医疗的未来发展增添无限想象。

焦点精准医疗目前面临诸多挑战

作为当前大健康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细分领域,精准医疗融合了生物信息分析、医疗大数据以及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设备、移动医疗等前沿技术,成为人类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众多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医疗设备研发制造企业、医疗服务机构积极争夺的市场,更是国家医疗健康体系建设重大领域之一。

精准医疗确实有着美好的前景,但是也要看到,精准医疗计划的夙愿虽好,挑战却不少。

首先,常见疾病变得小众化,技术新难度大,治疗费用愈发高昂。由于针对不同基因子类型的疾病,药物变得越来越精准,因此受益于该药的人数也越来越少。其结果就是,开发出来的药物越来越有效,但所面对的市场空间却越来越小。

比如目前精准医疗已涉及无创产前、辅助生殖、单基因病、新生儿筛查、肿瘤个体化治疗、遗传性肿瘤筛查、心血管病筛查、血液病筛查等。其中,肿瘤领域被业内视为未来最大的市场。据了解,目前肿瘤基因组已发现2000个已知和潜在的基因靶点,上百个肿瘤驱动基因已被确证,但真正完成靶点药物开发的并不多。

其次,是需要克服数据问题。精准医疗的精准化、个性化必须基于数据进行,中国精准医疗当前最缺的就是中国人的癌症数据库。“美国恶性肿瘤患者五年内存活率达到85%,中国仅有25%,在中国,很多患者发现癌症时已经到了晚期,精准医疗的运作已经迫在眉睫。”卫生部原副部长何界生认为,精准医疗就是“量体裁衣”,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涉及到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预防学等领域。个体之间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有差异,精准医疗立足于基因大数据之上,是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和处置的新型方法。

第三,则是病人数据隐私的保护问题愈发凸显。随着医疗数据采集、加工和应用,数据泄露时有发生,进而带来患者隐私的泄露。数据泄露会危及患者个人隐私,如孕妇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推销、诈骗等问题。而在大数据环境下隐私泄露的危险,不仅仅限于其泄露本身,还在于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对于下一步行为的预测与判断。目前在中国个人信息经常被贩卖,在未来基因组信息将成为个人身份及隐私的重要部分,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体数据隐私,构筑数据安全网络,将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反应速度不亚于其他发达国家,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精准医疗研究应用工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都给予了支持,我国临床资源丰富,存在大量样本,为精准医疗的研发实施提供了便利。目前精准医疗计划获得众多政策利好支持。

比如中国科技部提出,到2030年,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指出,精准医疗将是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该年度的科研专项涵盖目标,包括构建百万人以上的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和重大疾病专病队列,建立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及大规模研发生物标志物、靶标、制剂的实验和分析技术体系,建设中国人群典型疾病精准医学临床方案的示范、应用和推广体系,推动一批精准治疗药物和分子检测技术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等。

此外在临床领域,“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发展重大疾病化w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疫苗、新型细胞治疗制剂等多个创新药物品类,同时发展生物3D打印技术等重大医疗技术。这些政策和资金的加速落地实施,对推动我国精准医疗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启示

新产业发展政策引导非常关键

由于精准医学目前刚刚起步,一定会遇到在技术创新、法律法规、伦理层面等带来的挑战。“精准医学最大的风险不是医生,也不是院长,而是政策。一个好的政策可以让精准医学的技术发展得很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医务部部长张继东说。“现在国家提倡精准医学,这是很好的助推,但还面临着真正落地的障碍,即如何在医院中实施,这是政策层面的东西。”

精准医学是医学发展的要求和目标,精准医疗是这个时代大众对健康的需求,也是医学和临床发展的需求,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唯一的动力。但是如果法律法规不完善、隐私保护缺失,则会影响国内精准医疗落地。

特别是由于精准医学将改变原有的诊疗模式,比如基因数据的应用、数据的分析和治疗方案的提出,都属于医疗界的巨大创新。例如当前,国内临床医疗多局限于依靠病人主诉、临床症状、生理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改变来确定疾病情况。但在组织器官改变的下面,是大量的深层次分子生物学改变,包括遗传背景、变异、免疫和内分泌改变。以癌症早期诊断为例,发达国家的早期诊断率为50%以上,北欧甚至高达70%-80%,而中国不足20%。

精确医疗的实践,必然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支付、伦理、医患等问题,所以非常需要政策来引导,与此同时,从业者非常有必要将技术向老百姓用得起这样的方向努力,而不是过度地夸大,不然这个行业也会发展受挫。

目前国家层面已经有了部分政策安排。比如2015年发改委的《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中,“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子项所支持的主要方向就是针对基因检测。《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第二条指出,“充分发挥基因检测等新型医疗技术以及现代中药在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提升群众健康保障能力。一是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相关资质的机构,采取网络化布局,率先建设30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以开展遗传病和出生缺陷基因筛查为重点,推动基因检测等先进健康技术普及惠民,引领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精准医疗市场前景篇3

关键词:新医改背景;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

本文为衡水市2017年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7032)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日期:2017年3月30日

一、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概念界定及主要特征

(一)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概念界定。公立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指医院从提高效益和节约经营成本的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对医院所拥有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医院经营的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是具有多维度的,我们可以从横向的、纵向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横向的研究主要是指内科、外科等各个科室之间的研究,而纵向研究则是指各个科室之间、医院的各个项目之间及医院所涉及到的各个病种之间顺次进行精细化,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1、精细化管理要以医院的全体员工为管理对象。精细化是一个系统化、纵深化的过程,不仅要医院的管理层参与其中,医院的每一个人员都要了解到精细化管理的政策,只有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一个全员参与的事情,才有可能真正地把政策落到实处。

2、公立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要体现职能化的特点。所谓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职能化,就是指医院所涉及到的各个项目要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明确的分工,有专人负责专事,促使分工趋向合理化,避免人员的拥挤和办事效率低下。

3、公立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要体现过程化的特点。过程化是指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要贯穿医院经营的始终,精细化管理不是某一个时期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伴随着所有医疗行为的整个过程,从项目发生之时就要进行精细化的预算,对项目产生的各项费用都要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对每一个医疗行为都有评价指标,从细节抓起,才能实现精细化控制。

4、公立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要体现标准化的特点。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在我们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包含这样的几个阶段:首先要进行财务成本的预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对所涉及的成本进行分解,看看有哪些成本是可以避免的;再次进行成本的分析,并对各项成本方案进行如实的反馈;最后进行各项成本的考核,这几个步骤是在公立医院进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严格的按照标准执行,使其成为全院人员都需要考虑的一个事情,争取做到人人精细化。

二、医疗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目前,居民医保制度在各个省市县乡镇逐步推行。政府方面十分注重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医保制度的确立,一方面解决了城市和农村地区看病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对当前部分医院乱收费的现象也有所压制。医保制度的确立对当前的医院体系引入了竞争机制,通过医院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经营的成本,提升我国公立医院的竞争力。

(二)在公立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推动医院原有的运行机制。公立医院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时候,一方面可以降低医院各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不改变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特征。在提高医院各项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在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人气。精细化的管理体制可以说是对医院以往运行机制的一个补充,使各大公立医院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自身的服务质量,争取办出人人信得过的医院。

(三)在公立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地适应新《医院财务制度成本管理》的要求。新《医院财务制度》是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医院财务制度》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程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医院能够进一步完善自身成本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对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的加强提高成本运行效率;公立医院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促进医院由收付实现制核算原则向着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转变,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医院财务制度成本管理》的要求。

三、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对策建议

(一)精细化管理不改变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医院的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其开展的各项服务都必须具有公益性。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才要始终把握这个宗旨,不能因为任何因素去破坏医院的公益性。精细化管理虽然引入了竞争机制,但是不表明医院同企业一样,其经营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二)精细化管理要求公立医院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提高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从意识上引起重视,这就要求医院的每一个员工都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以及成本管理的意识,对于医院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建立资产账户,并且不定期地进行资产的清查,利用各种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问题,管理及财务部门要了解医院真实的财务状况,并制定各种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其次,医院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小组来进行专项管理,设置规范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促使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医院还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兴院。

(三)精细化管理要求着重在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上下工夫。精细化管理并不是要求医院一切从简,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的是服务品质、服务效率的提升。为此,医院在经营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大医疗技术的研究力度,以及医院各种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医务处制定动态的监督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的控制标准,层层把关,指标测评。加强与国际医院及更高层次医院机构之间的沟通,开展技术合作,共同应对当前人类面对的医疗难题。同时,各类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将所学理论紧密地与实践结合,勇于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四)精细化管理要分门别类,特别注重对药品和设备采购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医院药品和设备的成本在医院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将近达到50%,为此对药品和设备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是能够实现全员精细化管理的重中之重。最为公立性的医院,其首先要有一个系统化、完备化的组织框架对药物和设备的采购成本进行控制,多部门共同参与。药物采购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执行,从药物采编计划的制定,到药物采编计划的通过,再到药物采购计划及付款,最终进入医院的药房,进行详细的记录,每一个环节相关部门都要严格把关。在这个过程中,审计部门要始终参与其中,在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基础之上,采取优化的药物采购策略,降低药物和设备采购的成本。

(五)公立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要加强人力资本的精细化管理

1、公立医院机关工作人员相对较多,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工作上尽职尽责。人才的供给是大于人才的需求的,不少的医院职工人浮于事,缺乏工作热情,进而工作效率低下,给公立医院管理带来了高昂的成本。所以,公立医院要实行减员增效,减少那些只占官位却不为民办事的冗员、富余及非医疗人员。

2、目前公立医院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床位分配问题。医院要加大病人的接受率,同时扩大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提高治病的效率,加快病床的周转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会大大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而减少人力资本的支出。

3、公立医院耗材和水电成本的控制也非常重要,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节水节电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要尽可能地采用一些低能耗的基础设施,学习国外先进的成本管控理念和方法,并对医院员工进行集体培训,行之有效地执行耗材和水电成本的管控工作。其次,由于一些科室水力和电力使用量比较大,公立医院应当有针对性地安装相对独立的计量设施,对其用电,用水成本进行严格的管控。最后,医院适时举行关于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讲座,邀请精细化管理界的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全员对精细化管理重要性的意识,并且对材料、水电成本发生额较大的科室进行通报,提高科室的成本管控意识。

四、小结

公立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全院人员首先在意识上引起重视,然后再严格执行管理部门制定的各项政策。只有这样,才能节约医院经营的成本,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安丽.新医改背景下公立院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精准医疗市场前景篇4

关键词:销售工程师;医疗器械营销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模块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1-0093-03

一、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增长与医疗器械销售精英的短缺现状

科技部在2012年印发《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预期“十二五”期间拉动新增医疗器械产值2000亿元,形成8-10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大型医疗器械产业集团;有效满足基层医疗和常规诊疗需求。而在产业目标方面,《规划》将重点支持10-15家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集团,扶持40-50家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建立8-10个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基地和10个部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示范应用基地,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医疗器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另调查数据反馈,珠三角仅广州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000多家,经销企业3000多家,医院2000多家及卫生院、门诊部3000多家。我国目前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即使经济发达的广州地区也是如此,大量的医疗设备需要更新换代,医疗器械的需求量将呈直线上升态势,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医疗器械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目前,医疗器械企业急需招聘的三大职位是:医疗器械销售人才、售后、技术支持类和技术研发类人才。其中医疗器械销售人才占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人才需求数的38%,居医疗器械企业人才需求榜的第一位,远远超过了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人才需求同比增长情况。表面看来,销售岗位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尽管医疗器械企业对人才求贤若渴,但由于行业产品的特殊性,销售人员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医疗器械、医药学专业背景仅是销售人员入职的基本条件。身为医疗器械销售人员要对市场具有敏锐的观察和应对能力,与当地的各大医院及医疗机构有着丰富的人脉关系,部分还要跟随医生在手术台上帮忙(出差占据了库克销售员们的大部分生活。虽然他们不是医生,也不能上台做手术,但在医生手术的时候,他们也必须全副武装站在一旁:协助医生的操作,以及在医生有疑问的时候告诉他们插入多少引丝,何时打开支架)。同时,还要精通英语。销售人才的硬、软性条件并重已成为医疗企业招聘的主导方向。

二、医疗器械“销售工程师”内涵界定与技能标准的制定

“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和评估能力的人员。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专业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显然,一般销售人员并不符合“工程师”的界定范畴。为什么医疗器械销售人才可以称之为医疗器械销售工程师呢?在这里,销售工程师与“产品技术专家”具有同等的内涵。医疗器械销售工程师是指“从事医疗器械销售,具有专业的医疗器械产品知识背景,并以系统的、专业的市场营销方法或手段创造、沟通与传送价值给客户,满足客户特定需求,从而成功获取销售订单的人员。换言之,医疗器械营销专业仅培养兼顾医疗器械产品知识和营销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对企业来说是不能胜任医疗器械行业销售工作的要求的,因企业需要的是既精通营销技能,又精通医疗器械产品基本知识、同时兼顾操作、维修和服务的“医疗器械销售工程师”。根据医疗器械企业反馈的信息,培养一名优秀的医疗器械销售人员的成本是普通药店销售人员的2-3倍。对于新进销售人员,企业除去进行1-3个月的系统培训,包括帮助员工了解具体的医疗器械知识外、打电话技巧培训、医院拜访销售技能培训等,还必须有由老员工带领指导新员工熟悉工作流程、适应陌生拜访等。有的企业还对产品知识进行专门的考试,以确保销售人员在销售实行积分制,达到一定积分后方能获得合格销售人员资格。

医疗器械销售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包括哪些呢?本次调查共走访3家医疗器械贸易公司、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1家家用医疗器械连锁企业,同时在第6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回收有效调查问卷62份,调查对象包括5家国有医疗器械企业、54家民营医疗器械企业和3家外资医疗器械企业。调查的部分结论如下:

1.在调查到“贵企业认为优秀的医疗器械销售人才应具备哪些知识的问题”时,结果如图1所示。

医疗器械企业最重视的医疗器械销售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包括销售业务及掌握相关销售技巧、熟悉医疗器械产品知识、方案制作、沟通协调、熟悉医学保健知识、市场调研、客户管理、活动策划和产品维修等。其中,熟悉销售业务与销售技巧、熟悉医疗器械产品知识、方案制作和沟通协调能力等在用人单位的要求中占据主要位置。

2.在调查到“贵企业认为优秀的医疗器械销售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哪些素质”的问题时,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医疗器械企业认为医疗器械销售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包括:诚信与敬业精神、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以及团结友爱,有团队合作精神这几方面的素质。其次,自学能力、领悟与反应能力与创新能力,情绪控制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都有超过50%的认同度。

三、医疗器械“销售工程师”培养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探索

(一)医疗器械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重构

医疗器械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单纯的岗位技能,而是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整个地区发展培养技能。所以,我院的医疗器械营销专业必须在充分调研珠三角以至广东的医疗器械对优秀营销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较高的专业标准和岗位素质标准,严格地依据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评估;课堂教学内容要既帮助学生在两年校内学习结束后,能够快速进入劳动力市场,并且获取行业认证、资格证书等。医疗器械营销专业培养出来的销售工程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分三个部分:第一是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是特定行业、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三是为保证职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内容三大模块的有机融合改革

根据医疗器械销售工程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医疗器械营销专业的课程必须必须包括三大模块:培养职业化“关键能力”的通识类课程平台;医疗器械销售岗位所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课程平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个性化能力培养的课程平台。

1.职业化必需的关键能力是什么呢?即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相关能力。前面调研结论中所显示的必备素质如:良好的自学能力与反应能力、独立工作与较强的领悟能力、创新能力、相关专业知识的具备等“学习求知能力”;市场调研、活动策划、方案制作、挫折承受等“学习动手能力”;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学习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等。培养医疗器械营销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一方面开设相关的课程,如沟通与商务谈判、市场调研课程、管理学等;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该类能力提升项目。如在《医疗器械销售实务课程》中可以进行学生根据不同的销售情境进行与客户的模拟对话、带领团队完成一个促销活动方案的策划与制作,对相关行业进行市场调研,搜集和整理信息等。

2.医疗器械销售岗位所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课程平台。医疗器械销售工程师的专业课程平台必须且至少包括:医疗器械行业、产品知识和营销专业知识。在因为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且产品知识复杂,所以可选择性开设部分医疗器械类别产品的课程,如常用医疗器械产品概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医用影像诊断设备性能分析与比较、医用电子仪器性能分析与比较、医用检验仪器性能分析与比较;营销专业知识包括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医疗器械销售实务、医疗器械连锁经营与管理、医疗器械客户管理、医疗器械市场调研等。两大模块的有机融合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比较好的做法是在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将医疗器械产品知识融合进来,如在医疗器械销售实务课堂中,由学生分组进行某类大型医疗器械的产品性能描述与竞品的比较展示、结合团队所推销的商品进行与客户的模拟对话、展示,或根据医院的招标要求制作医疗器械产品的投标方案;再或在网上开展家用医疗器械的连锁网店销售等。同时将讲课内容与医疗器械购销员的考证紧密结合,实现“岗证通”。只有打好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才能提高宽泛的适应能力。

3.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个性化能力培养的课程平台。这部分课程主要指选修课,主要目的是发挥学生个人的个性特点和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学习兴趣选择的需要。

(三)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满足企业需求为最终目的

医疗器械营销专业教学在课程内容上必须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强调必须具备从业行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以及相关的知识,并且针对相关行业中所需的工作态度、行为方式进行培养。一方面,由企业管理人员、有经验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小组制定职业培养目标,列出该职业岗位所需的全部技能,然后把每个技能的要求转化成教学内容,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标准、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另一方面,在实践课程的设计上,既要包括课堂的模拟教学、沙盘软件的模拟训练,又要包括课内实践平台的建立、企业有着丰富销售经历的人才参与课堂教学中等,还需要有效进行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需要结合精通行业知识和销售工作的人才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参考教材的编著中。目前在我国,特定行业教材的编制非常缺少,大多数的教材都不具备行业特色。

(四)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虽强调以工作项目设计教学模块,但我国的教学体系是比较知识的传授,而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建议对学生的评价又重视考试的结果转向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例如,(1)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在学生的综合评价中的比例,而提高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的比例以及团队合作完成工作项目的成绩比例。(2)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将学生置于模拟的营销策划活动中或销售情景中或医械行业消费心理、行为的调研中,采用角色演练、项目展示、讨论学习、沙盘模拟等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的过程中。评价学生运用已经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和提供改善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陶宇,管平.从美国“职业束”的发展看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高教探索,2012(4).

[2]徐国庆.美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6).

[3]彭惠芳,戴远威.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郑坚.“整合与衔接”理念下的美国职业教育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

[5]赵红波.基于岗位和行业适应性的高职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探索[J].嘉兴学院学报,2009(7).

精准医疗市场前景篇5

关键词:医学诊断;独立医学实验室;新医改

一、行业定义

医学诊断是指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是治疗、预后、预防的前提,其内容一般包括临床检验、病理诊断、超声波诊断、X射线诊断、心电图诊断、内窥镜诊断等。本文所指医学诊断仅指临床检验和病理诊断,其特征在于使用体外诊断产品通过对取自人体的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

独立医学实验室(independentClinicalLaboratory),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于医院之外、从事临床检验或病理诊断和服务,并能独立承担责任的医疗机构。

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即指在医学诊断服务行业中,由独立于公立医院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提供专业、高效医学诊断服务的行业。

二、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在我国能够提供医学诊断服务的医疗机构主要分为两类:公立医院和独立医学实验室。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医学诊断服务都由各级医院下设的检验科及病理科提供。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及诊断需求的变化,中小医院由于资金、规模有限,无法承担较为齐全的医学诊断项目,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小医院普遍将标本委托给大型医院进行诊断,但大型医院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为其提供良好的医学诊断服务。

囿于大型医院医学诊断服务的缺陷,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出现了独立医学实验室雏形。独立医学实验室凭借其规模化、市场化运作,主动上门无缝链接服务及完善的咨询答疑服务,深受客户青睐,曾一度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此之后各地也出现了一批独立实验室,但均未形成规模,直到本世纪初,国内才真正出现了具有商业扩张能力的独立医学实验室。

目前,国内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独立医学实验室在医学诊断服务市场的份额仅在1%左右,规模最大的独立医学实验室也只能开展1000多项诊断项目,区域发展也很不均衡,业务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三、行业崛起动因

1、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城市化、老龄化趋势及对生命健康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是医疗服务需求增长的根本动力。医疗服务需求具体体现在社会卫生支出、个人卫生支出两大方面。

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以医保为主的社会卫生支出逐年增长,从1980年的61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5948.4亿元。1980-2005年间,我国社会卫生支出的复合增长率为16.17%,而在2005-2009年间提高至23.15%。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国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统计显示,2009年个人卫生支出为6570.8亿元,1980-2009年间,个人卫生支出的复合增长率为20.37%。

2、新医改为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医改始于2006年,至今已经了多个对医疗服务行业影响重大的文件,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及《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新医改政策明确提出:坚持非营利医疗机构为主题、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举办原则;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根据医改新政策的精神,一方面民营资本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医疗服务行业,逐步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为有益补充的多元办医格局。另一方面民营医疗机构凭借灵活的经营策略和全面、高效的医疗服务,可以承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公立医院的诸多医疗服务项目,从而在其细分市场中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四、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1、行业市场容量分析

在北美、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地区,独立医学实验室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经营模式。以美国为例,统计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医院占临床检验市场60%左右的份额,私人实验室占20%左右,独立医学实验室占20%。而到90年代中期,独立医学实验室已经占临床检验市场36%的市场份额。

中国近期的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医学诊断收入约为800-1000亿元,独立医学实验室按照1%的市场份额计算,为8-10亿元。根据美国独立实验室所占市场份额的情况、中国医疗服务行业现状和新医改政策的推进,预计未来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占医学诊断服务市场的比重为10%左右,市场容量将超过200亿元。

2、行业竞争格局

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有一定的行业准入壁垒,主要体现在牌照资源上。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资源配置有总体性和区域性的规划,独立医学实验室的设置审批要按规划进行,以避免卫生资源的重复配置,原则上一个一线城市的准入牌照不超过3个。因此,该行业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特征,市场极易形成寡头格局。

美国的医学诊断服务市场已经整合为Quest和LabCorp双寡头形态。中国市场由于处于发展初期,竞争格局还不明显,但是业内已有诸如迪安诊断、杭州艾迪康、广州金域、永瀚星港等崭露头角。尤其是迪安诊断,已于今年7月登陆a股创业板。

五、行业商业模式探讨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基本服务流程为:首先,医疗机构对人体采集检测样本;然后,实验室接受医疗机构委托,使用诊断产品对取自人体的样本在独立实验室内进行检测分析;最后,独立实验室将诊断报告移交给医疗机构。

行业服务特征决定了,业内公司一般会将业务的重点放在开拓客户资源、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上,如广州金域。也有部分公司,因为有诊断产品的业务,能够实现“服务+产品”的一体化商业模式,这一方面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服务协同,建立与客户的长期稳定关系,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自身连锁扩张、行业渗透的能力,该类公司的代表如迪安诊断。

当前业内还有部分公司,因为具备自主研发诊断产品的能力,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实现“研发+服务+产品”协同。该类公司的代表如永瀚星港。

参考文献:

[1]翁宇.中国医学独立实验室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2010;27-28.

[2]陈建波.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及其在医疗市场中的作用[m].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679-680.

精准医疗市场前景篇6

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

一、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的背景与意义

第一,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的背景。新医改政策提出,医院应当加强成本管理与核算控制,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控制。与此同时,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也要求我国公立医院逐步同国际接轨,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实现成本管理的精细化[1]。在此背景下,为了推进我国医疗体系市场化,医疗服务的补偿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当前差额拨款、定向拨款的补贴方式使得公立医院必须承受更大的来自市场的压力。公立医院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保持健康持续运营,就不仅需要关注医疗质量的提升,还要关注医院成本的控制,如此才能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实现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营。因此,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维护医院的良性运转,推进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改革,将变“糊涂账”为“明白账”,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降低公立医院机构碎片化、权责不明导致的协调问题,提升成本管理的效率,改善我国公立医院经营中的整体效益。第二,公立医院实施成本管理精细化的意义。公立医院实施成本管理精细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改变原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通过精细化成本管理,维持公立医院一定的利润空间,能够促进我国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化发展。二是完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成本管理精细化要求医院制定统一的、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考核指标,量化考核目标,将医疗质量、病患体验以及医院各科室的效益综合考量,做到既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降低竞争成本,又兼顾医院的公益性和口碑,实现医院的良性发展。三是医院各科室、各部门协调性增强。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优化重组医院原有的医疗设备和资源,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支出成本、科学安排医疗设备更新等方式合理增收,实现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理论概述

(一)医院成本管理理论及精细化理论概述

医院成本管理理论起源于卫生经济学,主要是借鉴了经济学中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并经实践证明获得了不错的成效。西方国家医院成本管理理论发展较早且较为成熟,并衍生出了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以及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等多种成本管理方法及理论[2]。我国医院成本管理理论出现较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才逐步开始了医院成本管理。医院成本管理的核心即是实现医院费用、消耗和经营三个方面的成本控制,相较于企业成本管理,医院成本管理的复杂性更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医院服务项目繁多因此核算方法复杂;二是由于医院成本项目经常随服务项目改变而变更,其多变性和各项目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成本管理难度大;三是由于医院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的服务项目的引进往往会改变原有的成本支出项目,进而影响整个医院的成本结构。总而言之,医院成本管理理论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降低医院不必要的成本损耗,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在保障医院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促进其社会效益的提高。精细化理论一开始也是应用于企业,最早是由日本企业家丰田英二提出。精细化理论总结而言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精益求精,即要求将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二是准确完善,即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对于数据的收集与核算要做到准确无误,同时管理的时间控制和工作方法要尽可能做到准确完善,不出纰漏;三是操作细化,即要求工作程序细化并明确分配到个人,在权责明晰的基础上通过细化分工提升工作效率;四是严格管理,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执行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员工严格遵守,避免工作偏差导致的企业损失[3]。医院精细化理论则是将其引入医院的经营管理中,以求深化医院管理的环节,并在成本预算、成本分析、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四个关机键环节贯彻精细化的理念,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二)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的内涵

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内涵极为丰富,它要求医院管理者贯彻成本细分理念,在整个医院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实现精细化、定量化的管理模式,以期实现医院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合理配置医院极为紧张的医疗资源,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可持续发展。从横向看,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要求医院各科室、各部门在实际运营中实现成本的精细化控制。从纵向看,医院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可划分为医院整体的成本管理精细化、科室管理精细化、项目成本管理精细化以及病种成本管理的精细化。总结而言,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要求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实现成本预算、成本分析、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控制整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并将精细化的理念贯穿至整个医院每个微小环节的运作中,尤其是人力成本、药品及医疗设备成本的管控上。

三、新医改后我国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理念落后。我国医院的成本管理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医院成本管理理念还未深入落实到实际管理中,而研究理论也稍有滞后。我国公立医院机构设置和服务项目并未完全统一,因此机构零碎化、管理范围重叠以及权责不明现象还比较普遍,大部分公立医院还没有形成统一、科学的管理体系。在此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也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更缺乏专门、专业的管理人才,因此在人力成本控制上,难以实现权责分明并落实绩效制度,在医疗资源的使用成本控制上,缺乏对于成本的有效预算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第二,缺乏管理会计人才和制度保障。我国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更重视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公立医院专业管理会计人才匮乏,医院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少,经验和技术上存在明显短板。因此,成本管理水平明显低于企业,难以充分利用当前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和分析。其次,公立医院缺乏实施成本管理精细化的制度保障。这主要是由于公立医院服务项目繁多,项目变动大以及行业专业性要求高导致的成本管理难度大。随着医院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或者医院服务项目的改变,医院成本结构也将出现变化。因此,大部分医院没有出台规范的成本管理细则,难以从制度上保障并落实成本管理工作。第三,信息化程度不高。由于我国医疗资源较为紧张,公立医院的发展还没有跟上发达国家的脚步,目前重诊疗轻管理服务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当前我国公立医院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且应用范围较小。医院大部分工作还是有赖于人工,而公立医院自身成本管理人员的水平限制又导致人工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难以保障,因此不能针对医院成本管理中的疏漏进行及时调整,阻碍了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推进。四、公立医院构建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的方法第一,成本预算精细化。我国公立医院传统的成本核算工作往往重事后管理而轻视了事前成本管控,成本预算作为事前成本管控工作,对于控制医院成本,明晰医院费用支出有重要作用。在成本预算过程中,对于三类支出尤其要做好预算工作:一是人力成本费用,它包括医护人员的工资、福利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二是基本公用费用,即水电、燃料等日常损耗;三是医疗资源和设备费用,这部分费用关系到医院的发展,更应综合考量医院已有设备使用情况、当前医院可使用支出、医院诊疗水平等各方面因素来确定是否进行采购换新。第二,成本分析精细化。成本分析精细化对于指导未来公立医院成本支出,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损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要求公立医院要根据已有材料,分析各项成本支出情况以及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各科室的成本分析,要同各个科室负责人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医院各项成本升降原因,以期未来更科学地完成成本预算工作,并推广降低成本的方法和经验,来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第三,成本核算精细化。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精细化要求医院、科室、项目和病种纵向所有机构和环节对于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等各个项目按照标准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逐条录入登记,在院级、科级和项目核算过程中,医院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作业成本法或者平衡计分卡等方法进行科学核算,确定医院各项支出及比例,实现成本核算的精准化、管理细化。第四,成本控制精细化。成本控制精细化要求公立医院要着重在药品成本、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三个方面进行精细化控制管理。药品成本控制方面,要遏制药占比过高的现象,推广合理用药的理念;药品采购上,尤其要注意加强药品审查监督,规范采购流程,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力压缩采购成本;在设备成本控制上,要综合考量投入产出,不轻易采购大量新设备,对于已有设备,要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设备闲置产生的成本浪费。

参考文献:

[1]李刚.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的实施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17,(1):123-125.

[2]曹满利.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2):24.

精准医疗市场前景篇7

但是,谈责任首先要有实力。这所基础是中专学校附院的医院仅有一幢32005方米的门诊综合楼,床位不足50张,房屋陈旧,设施落后,固定资产不足500万元,缺乏Ct、彩超、生化仪、血球仪等大型医疗设备,缺乏能独当一面的学科带头人,住院病人不足20个,每月手术不足10人次,仅相当于一个乡镇卫生院的规模,平时多依靠十几名中医专家在门诊支撑,就连很有底蕴的几个中医特色科目,如针灸,康复推拿,中医药治疗肿瘤、类风湿、肝病、不孕不育、心脑血管病等专业也仅限于门诊治疗,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

针对这些状况,以赵付生为院长、周梅玲为书记的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他们看到了困境,但也看到了希望。在他们眼里,医院升格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赵付生说,抓住机遇就是迈开了发展的步伐,两条腿走路,才能踏准市场脉搏,做大做强医院。于是,该院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思路:西医综合发展,中医特色突出;以大外科、妇产科为龙头,以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建设为品牌。带动医院快速发展。在发展建设中,大力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积极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着力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

接着他们走了三步棋。其一,顺利完成了医院的更名和注册工作。经南阳市组织、人事部门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审核批准,由原南阳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变更注册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和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批准床位200张,为下一步新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投资150万元建设了2000m2新的“高档”病区,已投入使用。扩大和新设了外科、骨科、妇产科、内科病区,增设床位80张,更新床上物品120套,布置了手术室、中西药房、针灸科、收费室等科室,完善了医院的功能。其三,筹资600余万元购置了多排螺旋Ct机、CR、彩超、胃镜、臭氧消融椎间盘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批高、精、尖医疗设备,满足医疗需要。

功能的完善,技术设施水平的提高,很快吸引了众多患者,门诊就诊率、病房床位使用率大幅度提升,大型疑难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实现了质的飞跃,时间和实践证明了医院领导班子办院思路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是符合群众就医要求的,是符合医院发展需要的。神话就在这需求、要求、需要中诞生了。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实力竞争,谁拥有先进的诊疗技术,谁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谁就能占领医疗市场制高点。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市场竞争说到底是实力的竞争,谁拥有先进的诊疗技术,谁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谁就能占领医疗市场制高点。

南阳医专二附院的决策层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因此,在医院发展定位确定后,及时提出了瞄准国内技术水平,实施综合发展多个专业。突出专科特色,膨胀优势专科的发展战略。

在医疗技术上,该院瞄准技术前沿,加大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力度,体现高、精、尖特色,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免疫生化仪、多排螺旋Ct机、大型X光机、CRi片系统、彩超、颈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电子胃肠镜、臭氧消融椎间盘治疗仪、动态心电血压监测仪、运动平板、多功能麻醉机、母婴监护系统、肛肠蹲位检查机、洗肠机、肛肠压力测定仪、全电脑肛肠检查治疗机等。

同时,着力引进新科技、新技术,发展专科,重点培育、重点发展,形成特色、创出品牌。在专科

建设中确立了普外科、妇产科的龙头地位,形成了心脑血管病科、针灸科、康复科、骨科、肛肠科等特色科室。在专病建设中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肿瘤、不孕不育,针灸治疗脑瘫,手法理疗颈肩腰腿痛,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等优势项目。

新技术的开展使专科建设发展迅猛,如妇产科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展子宫广泛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等大型手术,同时能广泛开展各种妇科肿瘤手术放化疗综合性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宫颈恶性肿瘤及卵巢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等;能利用高新技术进行人流、不孕不育的诊治:腹腔镜、官腔镜治疗技术在南阳市处于领先地位。普外科能开展肝、胆管、胰腺、脾、胃肠、乳腺、甲状腺等外科急、危、重疾病的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疗效显著;骨科在全市率先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及全髋关节、膝关节置换等大型手术i脑内科是“全国高血压病”、“中医血疗”的网络建设基地,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注重早期溶检,并配合“辨病、辨证、辨型”三结合的方法进行中药汤剂和理疗、康复、针灸治疗,疗效显著,使致残、复发、死亡率明显降低。针灸科由李氏针灸第五代传人李宛亮担任学科带头人,成立了张仲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编撰的《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等3篇著作已被译为日文及韩文版在日韩发行,经常带教日、韩留学生学习针灸技术,是中医学对外开放的窗口;肛肠、烧伤、推拿、理疗、康复治法独特,中药炮制及制剂传统、地道,在南阳独树一帜。

如今该院不仅有像赵付生、周梅玲这样一批享有盛誉的西医专家,还荟萃了全国500位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肝病专家吴林鹏,部级临床研修项目人才庞景三、刘玉三、薛辉,中医外科专家程学良,中医内科专家刘海良,在心脑血管、消化、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研究、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诣的青年医学硕士张金玺、瓮恒、王守满、闰东升,心脑血管科主任王万群,外科主任王哲,骨科主任王红升,麻醉科主任史文生,门诊部主任魏从强。医技科主任牛国英等一批学科带头人,组成了该院老、中、青结合的名医群体和专家团队。

医疗设施的投入、人才队伍的壮大使该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该院不仅能处理正常的医疗问题,而且处理复杂和疑难疾病的能力显著提高。普外科、妇产科、脑血管病科、针灸科、康复科等医疗技术水平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以病人为中心的精髓是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和服务需求,让病人满意。如果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南阳医专二附院医护人员认为,提高医疗水平,满足群众的医疗基本需求,解决群众的疑难病就医问题是他们的职责,但同时,满足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让群众满意更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院长赵付生说,以病人为中心的精髓是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和服务需求,让病人满意。如果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在医专二附院,每个重病人都有一个专家小组,都有一套专门制订的治疗方案,都有一个精心组合的护理小组。即使在门诊,大厅有导医台,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医生。

为了让病人满意,该院不仅对医疗提出了高标准,而且对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化就诊环节,增加便民措施,坚持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等,实施首诊负责制,使病人踏进医院,就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服务。

精准医疗市场前景篇8

报告总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市场环境、产业格局、商业模式、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对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进行分析。

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来说,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者群体增长、优质医疗资源紧缺、公共医疗费用攀升等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寄希望于通过人工智能来解决医疗行业的痛点。此前,美国咨询公司弗罗斯特-沙利文公司就曾提到,“人工智能可将医疗效果提高30%到40%,减少多达50%的医疗成本”。

在中国,医疗人工智能有着先天的发展优势。一方面,中国人口数量庞大,有充足的医疗数据,为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石。另一方面,中国足够大的医疗市场也为人工智能企业创新提供了动力。

不负人们所期,近年来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数据显示,自2013年到2017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共获得241笔融资。其中,2017年国内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公布的融资事件近30起,融资总额超过18亿元。

2018年,医疗人工智能市场火热依旧。一方面,资本热情不减,大额融资频发,医疗人工智能融资总额再创新高,仅2018上半年就有18家公司获投,总金额超过31亿元。另一方面,已然成熟的互联网巨头,如Bat等,以及传统医疗相关企业,如飞利浦等也早已重金布局医疗人工智能,大手笔向产业链扩展业务。

作为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目前,医疗人工智能已经覆盖了医疗产业链条上的四大环节。其中,医疗环节以服务患者为主,针对患者提供一系列更精准、更高效的医疗服务。而医药、医保、医院环节则更多是为B端的医疗机构、企业等服务。并且,医疗人工智能在经历过火热的发展后,迎来了商业化的关键期,目前绝大多数医疗人工智能的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且其产品多在医院进行试用,但他们已经通过不同的业务模式实现了付费收入。

精准医疗市场前景篇9

    委托人王宇,北京市德山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人陆德山,北京市德山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北京酒仙桥医院,住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一街坊六号。

    法定代表人陈明哲,任该医院院长。

    委托人邓利强,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人高奇英,女,1953年9月14日出生,汉族,该医院医务处干事,住该医院宿舍。

    原告姚景文与被告北京酒仙桥医院(以下简称酒仙桥医院)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姚景文及委托人王宇、陆德山、被告酒仙桥医院的委托人邓利强、高奇英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姚景文诉称:2002年5月22日我在酒仙桥医院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做心脏介入手术。于同月28日出院。在住院期间,酒仙桥医院共收取我住院费用53133元。 2002年12月19日《京华时报》等报刊报道了酒仙桥医院在做心脏介入手术时将一次性使用的导管重复使用,北京市卫生局认定在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间,酒仙桥医院重复使用导管,用于对患者的心脏介入手术中,对酒仙桥医院进行了处罚。我正是在这一期间在酒仙桥医院进行了心脏介入手术,我与酒仙桥医院联系要求其告知在我手术中所用的心导管,不是二号管,但没有结果。酒仙桥医院违反了国务院颁发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欺瞒患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导管,是对患者知情权和健康权的侵害。我们要求酒仙桥医院提供证据证明给我做心脏介入手术时使用的是一次性导管,要求酒仙桥医院提供给我做心脏介入手术使用的导管的购买手续、使用程序和销毁的证据。目前,酒仙桥医院不能证明给我做心脏介入手术使用的是一次性导管。所以,我要求酒仙桥医院双倍赔偿我的医药费110000元、赔偿精神损失费40000元,共计150000元;诉讼费和律师费由酒仙桥医院承担。

    被告酒仙桥医院辩称:2002年5月22日姚景文因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症状,经心电图检查为广泛心肌梗塞,并有糖尿病史2年。在家属同意下,急诊做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扩张加支架术。术中应用1个导管、1个球囊、1个支架。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于5月28日出院。现在姚景文以媒体的公开报导为依据,诉至人民法院,以怀疑我院为其重复使用了导引导管和冠脉球囊为理由,要求我院给予赔偿。我院认为,姚景文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我院不能同意姚景文的诉讼请求。理由为,我院根据北京市卫生局转发的《卫生部关于重申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的通知》,在我院范围内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纠,在检查中发现我院心内科确实存在少量复用冠脉球囊和指引导管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得到制止,我院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姚景文使用心导管的收费与病程记录相符,不存在心导管复用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复用心导管,但是从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出发,这些器械是可以复用的。现在姚景文要求返还医疗费和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没有道理。我们认为在姚景文病情危重的情况下,我院履行救死扶伤的医疗道德,挽救了姚景文的生命,而姚景文在没有任何损害事实的前提下,在没有证据证明我院存在违反医疗服务合同约定行为的情况下,指责我院违约并返还医疗费用的请求,我院不能接受。请求人民法院查明事实,驳回其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2002年5月22日姚景文因急性心肌梗塞,到酒仙桥医院心肾内科就诊。酒仙桥医院对姚景文入院诊断为“急性下壁、侧壁、正后壁心肌梗塞、糖尿病Ⅱ型”。当日酒仙桥医院对姚景文进行抢救,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经皮下冠状动脉内成型术”。在冠状动脉内扩张和支架置入中,使用指引导管1支、球囊管1支、支架1支。术后姚景文于2002年5月28日出院,酒仙桥医院对姚景文的出院诊断为“急性下壁、侧壁、正后壁心肌梗塞、糖尿病Ⅱ型”。姚景文向酒仙桥医院交纳了医疗费用共计53133元,其中,指引导管1支,收费2079元;冠脉球囊1支,收费11760元;冠状动脉支架1支,收费20580元。

    酒仙桥医院在为姚景文进行经皮下冠状动脉内成型术时所使用的指引导管、冠脉球囊和冠脉内支架为爱尔兰波士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上记载该产品的生产国为爱尔兰,产品名称为介入治疗用冠脉球囊、冠脉支架及指引导管。本院2003年9月9日致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就酒仙桥医院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所使用的进口指引导管、冠脉球囊、冠脉支架是否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给予回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10月8日向我院复函称,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规,在中国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都必须是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放注册证的产品。对于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包括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是产品生产者根据产品的技术性能、产品质量保证等情况确定的,不是政府管理部门指定的。管理部门根据厂家提供的材料审查,批准产品进入市场,批件不是产品说明书,不能代替生产商对使用的技术承诺。爱尔兰波士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介入治疗用球囊、支架及导管的注册产品说明书中标明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不可重复使用。

    又查:酒仙桥医院在对姚景文进行经皮下冠状动脉内成型术前由姚景文的家属签署了《北京酒仙桥医院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同意单》,在病历首页、住院志、手术记录中记载了对姚景文的入院诊断、手术过程,包括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中使用的导管等医疗器械的情况。姚景文出院时,酒仙桥医院向姚景文提供了《病人费用清单》,该费用清单记载了姚景文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情况。姚景文根据该费用清单所载明的数额向酒仙桥医院交纳了住院费用。

    另查明,2002年7月23日北京市卫生局转发《卫生部关于重申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的通知》,酒仙桥医院根据该通知进行了内部检查,检查中发现该院心肾内科存在复用指引导管和冠脉球囊的现象,酒仙桥医院即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处理。2002年12月19日有关媒体报导了酒仙桥医院在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复用指引导管和冠脉球囊的情况。北京市卫生局于2003年1月8日做出《关于北京酒仙桥医院重复使用心导管的通报》,该通报认定,酒仙桥医院心肾内科自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间在为患者做心脏介入治疗时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心导管的问题。

    在2002年12月19日有关媒体报导酒仙桥医院在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复用指引导管和冠脉球囊的情况的报导及北京市卫生局于2003年1月8日做出的《关于北京酒仙桥医院重复使用心导管的通报》中,没有具体指明酒仙桥医院对姚景文复用了指引导管和冠脉球囊等医疗器械。

    上述事实有姚景文提交的得自于酒仙桥医院的姚景文的病历、档案、资料、媒体对酒仙桥医院复用指引导管和冠脉球囊的报导、酒仙桥医院提供的姚景文病历首页、住院志、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同意单、手术记录、即时医嘱单、病人费用清单、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本院在案件审理中调取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药监械便函(2003)064号文及双方当事人当庭陈述在案为证。

    本院认为: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中,举证责任的承担,应是在具备了损害赔偿法律关系要件的前提下,根据法律规定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在姚景文因病入住酒仙桥医院,接受酒仙桥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包括入院检查、诊断、施行心脏介入治疗。根据治疗的需要,使用了相应的医疗器械和必要的治疗手段。姚景文病愈出院后,在没有证据其因接受心脏介入治疗,适用心导管,产生损害后果时,要求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其要求显然与法律规定相悖。但是姚景文在得知酒仙桥医院曾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治疗时复用过心导管,而对自己在接受心脏介入治疗时所使用的心导管是否是一次性合格产品产生怀疑,是可以理解的。对此,酒仙桥医院应举证证明其对姚景文的治疗过程符合医疗规范。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酒仙桥医院提供了由姚景文家属签字的北京市酒仙桥医院《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同意单》,姚景文入院治疗的病历首页、住院志、手术记录、即时医嘱单、医疗费用清单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由此可以认定,酒仙桥医院在对姚景文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及治疗的过程符合医疗规范,并无不当。且姚景文术后没有损害结果的发生。现姚景文仅以有关媒体报导了酒仙桥医院存在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治疗时,有复用心导管的情况,而认定酒仙桥医院对其本人治疗时,亦复用了心导管,显属证据不足。又鉴于酒仙桥医院举证证明了其对姚景文的治疗过程符合医疗规范,故对姚景文要求酒仙桥医院双倍赔偿医疗费和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之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关于姚景文所诉酒仙桥医院侵犯了其知情权一节,因酒仙桥医院术前向姚景文家属告知了手术名称、手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后果,其病历首页、住院志、手术记录、即时医嘱单、医疗费用清单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对姚景文的手术过程、治疗方法及使用器械记载清楚明确,酒仙桥医院已经履行了必要的告知义务。满足了姚景文的知情权。

    关于酒仙桥医院辩称心导管复用是为减轻病人经济困难,节约资源一节,对其该辩解,本院不予认可。因为医疗器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医疗器械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是生产厂家对产品项目性能的描述文件,使用者在使用产品时应严格依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酒仙桥医院为姚景文所使用的心导管的产品说明书中均标明为一次性使用,故该心导管不能重复使用。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2001年7月到2002年7月间,酒仙桥医院在为患者做心脏介入手术时,部分导管被重复使用于部分患者,充分暴露了该院在管理上存在的严重漏洞,这也是患者对其所进行的相关治疗产生担心和怀疑的直接原因,对此,酒仙桥医院应严格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综合上述,本院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姚景文要求被告北京酒仙桥医院双倍赔偿医疗费十一万元和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四万元的诉讼请求。

精准医疗市场前景篇10

关键词:医学人文市场需求医事法律医学心理医学伦理

自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以来,医疗卫生领域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余个春秋,。市场化背景下医疗体系中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诊疗质量和价格的“显性需求”;除此之外所产生的其它需求即归为“隐性需求”。不难发现,“显性需求”的满足程度直接取决于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政府制定的医药政策,而“隐性需求”则难以通过这两者得以有效满足。而研究医疗体系中这种“隐性需求”的学科,恰恰就是长期以来人们耳熟能详但始终未给予足够重视的医学人文。

医学人文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是,对于医学人文在医疗体系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目前对它的认识还普遍局限在“人文关怀”这个层次和范围中。实际上,医学人文不仅是针对医务工作者提供的服务而言的,它是为满足医疗市场中医患双方的“隐性需求”,提供至少包括法律、心理和伦理三方面在内的专业帮助,从而缓解和解决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中存在的各类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存在的。

一、医学人文对诊疗过程中法律需求的满足

医疗行为固有的高风险特性是连结医疗与法律两个专业的锁链,直接导致医患法律需求的产生。特别是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将医疗损害责任列入第七章进行规范,是目前医疗纠纷案责任认定的主要依据[1],其中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随着医疗卫生行业进入市场,医疗需求迅速增长,一方面是医疗资源的相对短缺,医疗机构常常超负荷运行;一方面则是医务人员的待遇缓步不前,需要额外创收,所以医疗疏忽和过度医疗的现象往往并存而立,并且十分普遍。当前医疗体系社会公信力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公众不信任其医疗水平,公众质疑的是其医疗行为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但医疗行业要规避法律风险,同时解决好自身的两对矛盾,仅凭加强医风医德建设是不够的,医学人文此时存在的价值就是在诊疗过程中提供法律支持,帮助医生在技术和规范中找到平衡点,满足医患双方对诊疗手段合理性的需求,增强医患互信。从实际操作上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有着丰富的协调和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经验,但目前仅限于纠纷发生后。笔者认为,如果医调委的专业知识能够在一些诊疗过程中(例如术前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即发挥作用,那么医学人文满足医患法律需求的价值就可以很好地得以体现。

二、医学人文对诊疗过程中心理需求的满足

人而非疾病作为医疗服务的对象,原本就应该享有心理需求的满足,尤其是对于一个身体患有疾病的人而言,他在心理上往往也或多或少的异于常人,所以医学界里经常流传这这么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叫“医学有时是治愈,经常是帮助,却总是抚慰”,意在告诉医生们在给病人看病时不要只盯着他们生理上的疾病,更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在精神上常常给予病人鼓励和支持。然而,医学人文绝不仅限于心理上的“人文关怀”,其价值应当体现在为患者提供心理治愈和帮助。原因在于,医疗效果并非只取决于医生医术水平的高低,医疗是建立在医患双方共同合作的基础上的,其顺利进行首先离不开患方的积极配合,但患者的心理障碍是否及能否得以解决,则有赖于更专业的心理服务。当前社会上的医患关系紧张、冲突频发,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息息相关的。例如2014年夏季发生的几起医生拒诊事件,医方将患方不理智的行为单纯定性为道德素质低下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忽视了患方心理上的需求,却未想到去治愈其心理上的疾患,而这部分工作即应在医学人文的指导下去完成。

三、医学人文对诊疗过程中伦理需求的满足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推动着医学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医学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医学科学研究对社会、文化和伦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使得医学技术的使用也遭遇了伦理上的限制。为保护受试者和研究者的合法权益,医学伦理委员会即担当起负责行业科技发展中有关伦理问题的咨询和审查的职责。医学伦理委员会对满足医患双方的伦理需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指导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工作、指导药物临床试验及有关科研项目的伦理检查等[2],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系统,但也仍存在准入制度不统一、组织结构不清晰、审查标准不规范和专业人才系统培训不足等硬伤,以至于该系统在市场化背景下常常处于被绕过、被架空的状态。鉴于目前医学伦理还仅是被作为一种审查和限制的手段,还达不到满足医疗市场中对伦理需求的效果,所以医学人文在满足伦理需求方面仍有用武之地。

结语

目前医学人文对于满足医疗行业中的法律、心理和伦理需求还普遍停留在诊疗过程后的处理上,但医疗中双方的矛盾和需求在诊疗中就已经存在,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医学人文今后的发展应该立足于对这些“隐性需求”的满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