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十篇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十篇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7:47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篇1

关键词:精英教育资金投入人才匮乏重要性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寻求帮助者称为来访者或者咨客,提供帮助的咨询专家称为咨询者。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针对这一《心理咨询三级》中的概念,我们发现有这么几个细节和重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的求助者、心理咨询师、解决问题的办法。依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发现小学学生心理变化剧烈,而且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针对这一学生主体的变化要求,我们发现心理咨询对于小学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地位和作用不亚于知识的学习。

一、小学教育中心理咨询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问题

(一)功利性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咨询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主要以精英教育为目标,这是体制问题,一时间难以解决。功利性教育最大的问题是针对的群体是一小部分精英,大多数普通学生或是差生则被忽视,这些学生要么依靠家庭教育的依托完成学业,要么依靠自身不断发展的学习能力改变认识完成学业,而对于如何做到更好的问题,很多学生表现出茫然和无知。经验性问题不可回避的要引用心理咨询来解决。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自己的问题,正确看待贯穿于整个未成年阶段的各种问题,需要心理咨询师正确的判断和引导,才能帮助孩子们走上正确的人生轨迹。

(二)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现有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多为半路出家。也就是教育专业是一个条件,本科是一个条件,然后就可以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通过全国等级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这一培养模式对心理咨询师队伍的扩大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心理咨询师的质量很难被认同。因此,学习结束能够真正承担心理咨询任务的专业人员还是非常匮乏。

(三)小学教育心理咨询资金投入过低

现在各个小学依照教育部规定已经配备有心理咨询辅导员,但心理咨询辅导员配备的数量和实际学生数非常悬殊,几个教师要完成大量的心理咨询工作显然难以胜任,而每所小学在心理咨询投入的资金都是有限的,少量的资金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显然是杯水车薪。

(四)心理咨询辅导等同于科学学习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从个人来讲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幸福的生活,这是人本体现。但是,目前小学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很难对不直接产生学习效益的心理咨询有足够重视,而真正发达国家对于心理咨询的认识等同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最近的新闻10岁的女学生摔打1岁的孩子,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心理问题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因此,小学生也需要健康的心理,逐步在社会成为一种共识。

(五)心理咨询相当于教育的支柱

心理咨询的重要性高度,我们可以说是教育的支柱。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阶段,是情商,智商逐渐提高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们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一步,在这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在小学学校中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上的困境,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我们说小学心理咨询是教育的根本支柱。

(六)心理咨询可以让学生学习事半功倍

心理咨询是和学生一起发现个人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可见,心理咨询可以让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一名学生梳理了自身的各种问题,找到了自己困惑的原因,并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努力完成了对于自己的重新定位,通过不断努力快乐的学习和生活,这样一种动机明确,自信心充足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本身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二、实证分析

(一)调查依据

针对小学心理咨询开展状况以及学生满意度,我们设计相关联性问题请学生填写表格回答。问卷设计,依据合理性、一般性、逻辑性、明确性、非诱导性原则制定。力求通过问卷系统调查小学心理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度。问卷针对4到6年级(年龄9-12岁)小学生制定。调查问卷发放100份,男女生各占50份,统一发放统一回收,调查结束收回有效问卷98份。

(二)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出(参考附录《调查问卷》):

针对问题2:你知道心理咨询吗?有高达92%的学生回答知道。这说明小学心理咨询的普及程度非常高,是一个好的开端。

针对问题3:你去心理咨询的频率如何?我们发现有95%的学生基本不去做心理咨询。这说明我们小学工作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到位。因为,学生知道心理咨询不等于重视自身心理健康。只有学生重视心理健康才是心理咨询的真正目的。

问题4你对心理咨询水平有何看法?这一问题的回答比较平均的统计结果反映出,小学心理咨询水平仍然有待于提高。

问题5您一般心理咨询的时段是?这一问题显示出,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需要是随时而迫切的。他们选择时段往往注重于自身的需要,而不是小学规定时间。

问题6您选择心理咨询的原因是(可多选)?学生倾向于学业的咨询占到大多数。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结果就断然说学生基本不存在其他问题。基于心理学复杂的系统,针对这一问题的解读我们只能说:学生对其他问题的心理咨询意识还比较低,这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各种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问题7你认为心理咨询的内容有(可多选)?这一问题验证了问题6的结论,进一步说明在学生当中对于其他问题的心理咨询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问题8你每月利用心理咨询梳理自己问题的时间有多少?这一问题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咨询需求。

问题9对于学校心理咨询,你不满意的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发现这一问题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水平普遍存在一种不能解决自身问题的看法。

综上所述,我们依据统计显示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在针对心理咨询问题的认识方面,小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重要原因是学生不能只是知道心理咨询的名词,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让学生充分运用小学心理咨询资源。而针对心理咨询的水平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质的飞跃,这需要一个漫长积累过程。针对小学心理咨询的重要性我们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对于心理咨询师是有需求的。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心理咨询在小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等于或大于自然科学的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小学真正人本文化的文化内涵。

三、小学教育中心理咨询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认识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注重小学教育中的心理咨询辅导

学生问题千奇百怪,心理咨询师面对学生问题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方法。有这样一个教师咨询事例:一名学生由于对自己期望很高,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出现了轻度的抑郁,这名学生找到心理咨询老师,当老师了解了情况以后,在地上画出了两条相隔很远的线,要求学生从这一条线立定跳远到下一条线。很显然,即使是体育系的学生也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学生提出无法完成。但是老师这个时候为了强调,刻意的疾言厉色的要求学生必须要跳过去,学生无奈的看看两条线,又看看老师,继续说自己无法完成。老师这个时候问学生:“你的问题和这两条线有什么区别?”学生一下子醒悟过来,原来自己对于自身难以完成的目标设定太高了,一下子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当然我们不得不说这位老师是一位智慧的心理咨询教师,但是,这位优秀的心理咨询教师是在小学给予充分重视心理咨询的前提下,完成了类似这样的很多工作,因此,小学对于心理咨询的重视,才有老师发挥能力的空间。

(二)注重小学教育中的心理咨询师培养

小学教育中需要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我们所说的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是那些受过系统正规教育的心理辅导老师,而不是临时学习的老师。这是因为,学生问题很有可能关系到一个人整个的人生,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理念

建立和完善小学心理咨询理念是我们国家从根本上认识心理咨询的一个途径,只有小学先具备完善的心理咨询理念,培养出的学生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给予心理咨询足够的重视,才有可能进而影响到下一代人。

小学心理咨询的作用和地位关系到一所小学人本主义文化的深入程度。其重要性不亚于自然科学,而其地位起码和自然科学等同。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既有能力做事,也有能力做好一个全面健康的人,这样的人对社会和国家才能真正起到推动和建设作用。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转《当代中国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维.心理学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445-1446.

[3]汤宜朗,许又新.心理咨询概论[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20.

[4]郑日昌,陈永胜.小学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附录

心理咨询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们的调查是针对小学心理咨询的一次普及性问卷调查,不会影响到大家的成绩和生活。所以请大家放心答题,谢谢同学们的配合。

1.你最喜欢的一门课程是__。

2.你知道心理咨询吗?()

a.知道B.不知道C.无所谓

3.你去心理咨询的频率如何()

a.一周多次B.大约一周一次C.基本不去

4.你对心理咨询水平有何看法()。

a.很有效B.基本有效C.无效

5.您一般心理咨询的时段是()。

a.放学以后B.老师叫我的时候C.双休日

6.您选择心理咨询的原因是(可多选)()

a.有完善的引导措施B.能有效解决我的学习问题C.拥有很亲和的氛围

其他

7.你认为心理咨询的内容有(可多选)()

a.学业成绩B.人际交往C.自我提高

D.喜欢心理咨询e.其他

8.你每月利用心理咨询梳理自己问题的时间有多少()?

a.一个小时B.2-3个小时C.更多

9.对于学校心理咨询,你不满意的问题出在哪里()?

a.不能说服我B.解决办法和我的问题不是一回事

C.时间太少,无法满足需求D.其他__

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

10.学校心理咨询满意度情况

11.你对学校心理咨询的质量

12.你对隐私的安全性

13.你对心理咨询的时间便利情况

14.你对心理咨询老师的服务态度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篇2

中图分类号:R749.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8-00578-05

1焦点解决方法理论概述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Brieftherapy,SFBt)图1咨询阶段示意图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由StevedeShazer和妻子innBergKim以及一群有多元训练背景(包括心理、社工、教育、哲学、医学等)的工作小组成员,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华基(milwaukee)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riefFamilytherapyCenter,BFtC)共同发展起来的[1]。目前焦点解决方法在实践的咨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家庭服务、心理康复、公众社会服务、儿童福利、监狱、社区治疗中心、学校和医院等领域[2],都得到了积极的肯定。

由于短期解决方法并不像以往的咨询方法如此依赖完善和全面的理论基础,咨询的过程比较简单,因此对于比较复杂和长期的心理障碍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咨询对象的不断丰富和多层次化,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咨询师重视,特别是针对一般性适应问题,比如学习问题、短期心理焦虑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职业生涯问题和家庭纠纷问题等,焦点解决短期咨询能比较有效和快捷地给予处理。

焦点解决方法的精辟在于:利用来访者的个人正向经验,建立其行为目标,并加以改善,最终获得咨询效果。它是一种正向策略性、系统性、逻辑性、团队工作联盟性、创意性、多元时间向度相结合的一种咨询方法[3]。人生活在一个多元时间向度的空间,当前时刻就是“现在”;同时“现在”这个因素中又同时会包含有这个人的“过去”和“未来”,没有孤立的“现在”这个时刻,这个时刻发生的行为都会和“过去”或“未来”发生一定的联系。人过图2正向经验汇总示意图去的正向经验可以作为现在问题解决的依据和对未来假设的基础和参考。这个观点是焦点解决具体实施的一个基本假设:在找寻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时间轴观念去引导来访者建构解决之道。

2焦点解决方法的步骤

焦点解决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建立良好的关系介绍治疗过程确定目标行为标定和排序进一步聚焦目标行为正向建构寻找例外经验和发展假设性之解决方法暂停一段时间(让当事人反思,咨询员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整理,以获得下一段时间对当事人进行鼓励的资源)鼓励和信息传播安排家庭作业。一般来说针对一个目标的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咨询次数在3-5次为宜。有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多寡,难易程度适度减少或是加长。详细咨询阶段示意图见图1。

大致来看,焦点解决咨询方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1预热阶段了解当事人的目的,一般来说要明确来访者是做心理咨询还是生涯咨询,或者是职业咨询等等;征询是否可以录像、录音等事宜,取得同意协议书;注意开场白建立良好的关系。譬如今天很乐意和你共同探讨问题,我怎样称呼你呢?你来这里想改变什么呢?你的目的可以说说看吗?还可以引导当事人进行“美好新发现”等游戏活动;即使当事人真的没什么值得夸奖的,对于他能够来到这里也提出夸奖;最好让当事人准备一张纸可以随时记录;最好有个观察员可以和其共同讨论;咨询员的心理准备包括正向态度,积极接纳当事人,记住对于当事人而言再小的改变也是成功,不要急于求成,给予过高期望。

2.2问题描述阶段通过预热阶段的了解,咨询师在这个阶段主要关注来访者问题的一些具体细节,通过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进一步沟通,确定来访者的焦点问题。该阶段,咨询师一般开门见山地询问来访者来到咨询室的目的,引导来访者自己陈述自己的求助目标。一般来说,刚开始的时候来访者对自己来访的目标并不能很清晰、简洁地表达出来,只是把自己烦恼的事情讲出来而已。因此这个阶段咨询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引导来访者,将来访者混乱不清晰的烦恼清晰化、具体化。咨询师或者帮助来访者总结,或者提示来访者自己总结自己的问题,将问题逐步聚焦。最终咨询目标的确定可以遵循下面的三条原则:1.来访者最想解决的问题;2.来访者最容易发生改变但容易取得成就感的问题;3.来访者提到最多的问题。通常状况下,咨询师使用第1条原则的居多,往往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最后发现自己碰到的问题会不只一个,那么可以通过打分、排序的方法将各个问题标定,然后根据来访者自己的要求,将问题按照最想解决的先后顺序排序,制定出焦点解决的具体方案。另外有的时候考虑到综合的咨询效果,咨询师也可以遵从第2条原则,先从简单的容易改变的问题入手,让来访者建立信心。比如说一个以失眠主诉的来访者,他最想解决的是失眠问题,而通过咨询,咨询师了解到其实失眠的背后是婚姻纠纷问题,而根据咨询师的经验,解决失眠问题和解决婚姻中的冲突问题相比,后者可能更容易发生效果,那么此次焦点咨询的焦点问题可以确定为解决夫妻冲突问题。当前两条原则都不能很好的聚焦问题时,咨询师可以从来访者提得最多的问题入手,进行焦点咨询。无论怎样,最终确定的咨询目标都必须遵从来访者的意愿,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但遵循事出并非有因的原则,不去追究问题的成因,更多地关注问题症状的正向作用,在倾听个案诉说的同时,计划着如何使晤谈的对话往解决导向的方向前进,发展出设定良好的目标。同时针对焦点问题对来访者的影响程度,在咨询的最开始要求来访者标定一个分数,这个分数就作为来访者来求助时当下状态的分数,当最后短期焦点解决咨询结束时再一次标定,并比较先后的差异,作为正向鼓励的一个基础。一般来说,如果聚焦了若干个目标,那么焦点解决方法一般遵循一次解决一个问题的原则,将每一具体目标的解决作为一个焦点解决的完整单元,完成一个目标之后再进入下一个目标。

2.3聚焦正向架构阶段此阶段是焦点解决法最为关键的阶段,在本阶段集中寻找与深入探究个案生活的各种例外经验,并且追溯个案是怎样做到让这些例外经验发生的。可以引导来访者利用画图或是简短写下来的方式,帮助当事人和咨询员更加条理化。例如可以利用如图2的格式,帮助当事人理清思路。

如果确实没有正向经验,就假设解决架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

奇迹式提问(假设有一天醒来,你发现你今天面临的问题突然解决了,你会做什么?有什么变化?);

水晶球提问(如果在你的面前有一个水晶球,你仔细看,专心看这个水晶球,你从水晶球里面看到了10年后的你,你想象一下那时你的目标已经达到,那时你有哪些变化?);

拟人化提问(假设你是家里客厅房顶的一盏灯,能看到你目标达成后的变化,那你想象一下那时你的行为会是什么样的?);

结局式提问(假设今天是你最后一次来这里,你希望走出去之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转化提问(下一次找我,你猜猜你会有什么小的变化?);

留作业(让他回去仔细观察记录,看自己的表现)。

咨询过程中积极正向鼓励信息的提供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需要咨询员经常使用赞美的话语,鼓励来访者用新角度、新心情提供信息;也可以用专家自身的观点、理论研究的成果给予当事人建议和引导,但不要太多。

2.4晤谈结束前的回馈阶段治疗(注:上图是在和来访者交谈整个正向建构过程中画下来的正向经验图表)师需回顾和整理个案在前面阶段所提到的有效解决的途径,然后以正向的方式回馈。这个阶段一般要给来访者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用于巩固本次咨询的效果。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注意可行性、具体性、由小变化出发、寻求自己的有利因素。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3案例示例

3.1问题描述

来访者是一位8岁孩子的妈妈,职业是某信息咨询公司职员,生活经历简单,没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据来访者自述,她总是不能控制地给自己孩子太多的关注,有时候孩子可能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她都会考虑半天,往往还会引发担心、忧虑。比如有一次,她的儿子问她:“妈妈,人为什么要死呢?”她听了这个话就非常担心,害怕自己的儿子过于早熟,虽然后来在和别人的聊天中获知别人的孩子也是这样,但还是担心孩子是否过多地背上了生活的负担,从而对这句话不能完全释怀。另外还自述,对孩子总是不能完全放心,事事都要操心,虽然自己也明白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应该培养他的自立能力,但还是无法抑制自己的过分关心和关注。这种情绪经常会引来自己无端责骂孩子,或是对孩子及家人发脾气,虽然丈夫也多次劝说过自己,但是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甚至有时还会因此影响睡眠,进而影响白天在工作中的表现,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使自己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来访者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亲子关系中,母亲表现过于焦虑儿子的行为,过度担心儿子成长中面临的问题,虽然也有一定得自察,但是常常还是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表面症状看来,过于自察和强调反思,往往有自责倾向。

来访者是主动来咨询寻求帮助的,有非常强的改变动机。来访者自我觉察能力较强,善自我反思,有一定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利用短期咨询的原理,经过3次焦点解决法的咨询,来访者焦虑症状明显降低,基本能够做到比较适当的关注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找到与儿子相处的多项正向策略。自述求助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对自己关注孩子这个问题的评分大有提高。

3.2解决过程

本案例的具体目标比较清晰,容易聚焦,而且当事人非常配合,因此解决较为容易。咨询过程分为三次,三次咨询跨四周时间,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相隔一周,第三次和第二次相隔两周,每次咨询大概持续50分钟左右。

第一次咨询:收集资料,目标初步聚焦。在来访者自述的基础上,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聚焦咨询目标。本着焦点实务解决方法中强调良好目标行为的标准(以正向、具体的引导为主要方式;尽量使用个案自己的语言方式描述;从小步骤开始;将目标问题细化、缩小为具有较强操作性目标的原则)。确定了咨询的目标是解决两个问题:1.让小孩子独立;2.来访者(母亲)能恰当的关注。并在最后时间布置家庭作业,请来访者收集和孩子相处的细节,记录下来,下次咨询的时候与咨询师分享。

第二次咨询:正向架构,焦点解决。本次咨询安排在第一次咨询之后的一周。本次咨询从回顾目标开始,进一步明确上次咨询提出的问题,并询问这次还想到什么新的问题。之后用标定法给每个问题打分,依照焦点解决法一次解决一个问题的原则,进一步聚焦问题。确定问题之后,再对这个问题现有状态评分,为咨询结束后用于来访者自我评估和咨询效果的评定之用。

问题明确之后,就是针对问题,正向建构,焦点解决。

案例再现:因为焦点解决法最为关键的阶段是聚焦正向架构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的处理方法也是体现出了焦点解决法的特色。因此本部分节选的内容主要是咨询师引导来访者回忆过去的经验,进行正向建构的过程,通过案例再现,以期能够对正向架构的具体操作过程做以说明。

咨询员:你刚才给自己对孩子的关注打了7分,那你想不想具体谈谈和孩子相处的具体事例。当发生什么情况的时候,你能够适切的关注,我会用图表来辅助你思考,好吗?

(来访者沉默了较长时间,这是来访者在积极思考,因此咨询员没有打扰……)

来访者:当我的孩子下楼和同楼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我会比较放心,不会过多的关注,只提醒他时间和注意安全就好了。

咨询员:你在碰到孩子去玩的时候,一般要求多长时间呢?

来访者:1小时左右。

咨询员:这时你会焦虑吗?

来访者:不会,只要不影响到吃饭的时间。

咨询员:那这个时候你的关注适度吗?对小孩子的态度怎样?(来访者思考性沉默……)

来访者:比较平和。(边谈边充实图表)

咨询员:你和小孩子的关系怎样?

来访者:亲密。比较亲密。(边谈边充实图表)

咨询员:那你前面提到你过分关注,你怎么形容你的过分关注。

(来访者思考性沉默……)

来访者:前面提到孩子敏感,这时我会焦虑。

咨询员: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敏感?

来访者:对,孩子会说“妈妈你怎么知道?”

咨询员:那这样孩子是不是觉得你很了解他?

来访者:大多时候是这样。

咨询员:还有什么时候你觉得你表现了适度的关注呢?

(来访者面带疑惑,摇头表示不解……

咨询师进一步解释问题……)

咨询员:就是你感觉自己有效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又不觉得过分。

(来访者点头,并且陷入思考……)

来访者:正向语言的使用(边谈边充实图表)。

咨询员:能不能列举一下你使用正向语言的例子?

(来访者思考性沉默……)

来访者:比如说出去玩,他能按时回来,我就会表扬他。

咨询员:还有什么正向因素问题?

(来访者思考性沉默……)

来访者:还有看电视的时间问题。(边谈边充实图表)

咨询员:看来你和孩子的主要问题是在时间商量上了?

来访者:对。

咨询员:那你回头看看,自己原来对于关注问题给自己打7分,你觉得是因为哪些因素打7分呢?

来访者:我认为我能认识到我的过分关注,我会刻意注意。我对于自己不怎么关注的问题可以适切,对于关键问题就不能了。

咨询员:比如说呢?

来访者:情感问题、生死问题。比如说过年的时候,我们不上班他不上学,我们在家,他就会说真希望能过这么平静的日子。我也知道平时他要上学,寄宿,我们上班不能怎么陪他,所以就尽量多陪陪他。

(来访者已经逐渐放松,陈述起来也比较自然和流畅)

咨询员:那还涉及一个问题,和孩子相处的问题。(边谈边充实图表)

来访者:对。

咨询员:你刚才提到平静的日子,是怎么说呢?

来访者:春节很特殊,他不用写作业,我们会很好地玩,我也不催他作业。

咨询员:催作业,你经常催他才写完吗?

(来访者思考性沉默……)

来访者:大部分时候都要催才写完,只有一次没催写完了。

咨询员:那能说说那次是怎么写完的吗?

(来访者沉默,回忆中……)

咨询员: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境,你是怎么做的?

来访者:那天白天他没写完,我提醒他不写完老师就会批评,前天晚上他写了一会,说实在太困了,我就没有强迫他写,就睡了,第二天他很早就起来写完了。

咨询员:那这个过程中你做了什么?

来访者:提醒他,不是要求他。

咨询员:好,你做的真棒。那写了之后,你们做了什么?

来访者:没做什么,但是那天他上学迟到了,迟到了一点点。

咨询员:迟到?

来访者:我很担心,怕他养成拖拉的毛病,这样不好。

咨询员:所以你就要求他,他不听你就焦虑?

来访者:是。

(思考性沉默……)

来访者:所以有时候就跟他协议,如果写完作业就可以出去玩等等。

咨询员:有成功经验吗?(边谈边充实图表)

来访者:有,但不多。

(正向建构的时间也差不多了,也找到了不少的策略,来访者已经比较放松,对于图表中的正向策略,表示出肯定)

咨询员:那现在看看这些策略,你分别给这些策略打几分?你觉得自己最应该做的是哪些方面?(回头看那个表,经过打分,来访者给时间商量问题打的分最高,说明她最关注这个策略)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来访者:(打分过程)

咨询员:好,现在时间大概也过去了40分钟,我们先暂停一下,你也思考一下我们刚才说的那么多的东西。

……

在暂停之后,请来访者自我总结,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进一步挖掘成功经验,包括:民主协商、制定协议、充分信任等方法和经验,并鼓励其应用到和孩子的相处中去。并且就对孩子适度关注这个问题,请来访者给自己再一次评分,发现对自己的评价已经提高。

咨询结束时,布置家庭作业,让来访者就自己认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回家后具体实施在咨询过程中找到的方法,下次来时分享经验。

第三次咨询:反馈结果,分享经验,咨询巩固。此次咨询在第二次咨询之后两周以后进行的。在上次结束的时候,咨询员要求来访者在基本建立成功经验之后,再约请咨询员进行一次巩固性咨询,因此这次的咨询时间是由来访者定下的。此次咨询来访者与咨询师分享自己成功的体验,孩子对家长的这种民主做法非常高兴,制定了协议,主动完成作业的状况大有改观,家长也不再过多的关注孩子的作业问题,并且也在尝试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看电视时间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也自述自己逐渐能够比较宽容地看待孩子,不再总是陷入一种自我担心和焦虑的状态中去了。

3.3案例评析

心理咨询强调助者自助,来访者自身就是自我问题解决的专家[4]。通过认知的挖掘,改变行为,一定要相信个人的成长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在最开始的时候,从来访者的言谈和举止中,感觉来访者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妈妈了,自我也具备了非常好的总结和分析能力,不知道是否还能找到突破口,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但随着谈话的深入,发现,来访者仍然还是能够从自我的进一步分析整理中获得自己需要的经验,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提示和引导的作用。

焦点解决法是从正向的角度来拟定治疗目标,强调做什么能够解决问题。StevedeShazer夫妇主张发展取向,一改传统治疗从原因入手、努力减少黑(负向)的作法,而从解决入手、努力增加白(正向),白越来越多,黑自然越来越少[5]。引导来访者从正向意义出发,来访者往往喜欢说自己不足的地方,喜欢把问题提出来,希望咨询师能够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或指导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正向意义的引导。强调来访者的正向力量,不去看他们的缺点,有的时候一种内容,正反两种表述,效果大不一样。具体操作上可以在交流过程中经常注意分析来访者“想要什么”,而不是关注“不要什么”。比如说,来访者说“我不想总是那么关注孩子,那么敏感地对待他的一言一行”,这时候咨询师并不顺着来访者思想说下去,而是转换成正向角度引导“哦,你是想能够适切地关注自己的孩子,能够让你和孩子都比较舒服,是吗?”通过正向转换,能够很好地引导来访者建立自信心。

总结本例能够达到顺利操作的经验,除了来访者本身有非常强的改变动机,同时又有较强的自我觉察能力,善自我反思,有一定的总结和概括能力之外,更主要的是应用了焦点咨询正向架构解决问题的思路,注重从正向角度引导来访者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学会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因而可以获得进展,不然可能需要转变咨询方法,或是将来访者转诊。因此焦点解决方法主要还是基于短期心理咨询的,适用于有一定思考力,面临问题相对比较简单的来访者,针对一般性适应问题,比如学习问题、短期心理焦虑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职场压力问题和家庭纠纷问题等,可以比较有效和快捷地给予处理。如果面对比较复杂和长期的心理障碍问题,焦点解决方法并不能十分有效地给予处理。在操作上,目标聚焦一定要遵循可操作化、正向表达、具体化以及量化的原则。短期治疗强调问题的可操作化,只有一个操作性强的目标,才能便于来访者寻找和建构正向经验。同时在咨询过程中还要遵循一次解决一个问题的要求。咨询师自我定位要清楚,不要给自己太高的定位和压力;来访者的问题通过来访者自我解决,专家的意见只能是参考,不能强迫当事人一定接受,要靠当事人自己认识到。

参考文献

1DeShazerS,innBergKim.Doingtherapy.apost-structuralre-vision.JmaritalFamilytherapy,1992,18:71-81.

2millerSD,Hubblema,DuncanBL.Handbookofsolution-focusedbrieftherapy.SanFranciso:Jossey-Bass.1996.

3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商.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4-10.

4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7-202,223-251.

5innBergKim,GallagherD.SolutionFocusedBrieftherapy.t.C.todd,1991.

6SelekamnmD.Familytherapyapproaches.needhanHeigh,ma:allgn&Bacon,1991.

7王登峰.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93.73-102.

8戴艳.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的理论述评.心理科学,2004,27(6):1442-1445.

2006-07-20收稿,2007-01-20修回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篇3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模式;高校德育;全面发展

一、与高校德育结合,构建高校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

高校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educationalmodel)要求心理咨询应当遵循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高校心理咨询教育模式侧重于借助价值干预的方法让求询者学会作出决定和新的行为,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以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教育模式把求询者看作是应付生活压力而需要帮助的健康人。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心理咨询应与高校德育结合起来,构建其高校心理咨询教育模式。

1.高校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结合的可能性

一方面,《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并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德育能够结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培育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帮助人们解决困扰其成长的心理认识问题,都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上进行,并立足于教育和发展,以达到使其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

另一方面,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高校心理咨询也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发展中国高校心理咨询所必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构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西方心理咨询理论、方法的引进和改造以及创新的关系,而且对于我们完整地认识高校心理咨询的学科特点,确定高校心理咨询的性质、目的、对象和方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事实上,德育工作者在严格接受专业化培训后,从事心理咨询有一定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为:熟悉学生生活的(有92%),有做人的工作经验的(有78%),善于观察人、理解人的(有52%),工作热情高、责任感强的(有51%),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有37%)。此外,还表现为有社会经验,知识丰富,心理素质好,表达能力强等”。

2.在结合方式上,分清问题性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首先,与思想品德课结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正在成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能感受到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很容易接受,对自己也很有帮助。因为这类课程偏重于解决共性问题,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载体,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极少数的心理障碍问题作理论分析和实际指导,以达到陶冶性情、排忧解难、启迪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这类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了德育之中。

其次,开展心理测试,增加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针对性。这为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广泛借助心理测试资料,为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服务,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服务。心理测试是凭借心理咨询领域通用的、具有高信度、高效度的心理测试资料,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评估的过程。心理测试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从而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个性缺陷明显的大学生,平时多加注意,进行必要的疏导;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帮助;还可以广泛研究优秀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才的规律,用于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等。这些正是心理咨询和高校德育的目的。

第三,加强心理咨询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一方面,应加强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培训。国家教委政教司[1994]7号文件要求:应该“逐步培养一批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咨询方面专业知识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骨干”。《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有助于专业化建设,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做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也为高校德育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还应该对不从事专业咨询的德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区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如果属于心理问题,则建议他们到咨询员那里;如果属于思想问题,便可以通过德育工作解决。同时通过培训还可以使高校德育工作者转变简单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成效。

我们不能把高校心理咨询简单地看作是高校德育的补充,因为心理咨询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工作任务;更不能认为心理咨询会取代德育工作,因为高校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构建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模式

1.发展性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

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及发展趋势应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所谓发展性心理咨询是相对于调适性心理咨询而言的。它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尽可能圆满完成心理发展的任务,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因而,只要是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都被认为是有心理障碍的“不正常的人”,这是一种误解。正是这个误解阻碍着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另外,高校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是使适应正常、健康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以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高校的心理咨询必然应以教育的发展的模式为核心。在功能上,把以前单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转变为心理健康咨询、学习咨询和职业咨询三个方面合作统一的方式。通过发展性心理咨询既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并提供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能够鼓励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现有能力,充分挖掘自己潜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塑造个性和完善人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2.心理困惑的调适与心理障碍的治疗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对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通过调适性的心理咨询及时给以缓解,则势必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这些学生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此,高校心理咨询在注重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同时,还要对一般的心理困惑问题与心理障碍严格区分,加强心理困惑的调适性咨询,并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送往心理治疗师那里去进行治疗。

心理障碍是有严格测定标准的心理问题,如果把一般心理困惑当作心理障碍,这不但会无意中夸大求询者心理危机,而且还会给心理困惑的学生带来新的精神压力,诱发新的心理问题。实践表明,学生心理异常的各种表现,大量的还是属于一般的心理困惑而非心理障碍。心理困惑通常又称为心理不适应、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则被称为心理缺损、心理失常。两者的区别在于:(1)心理困惑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连,通常由特定的情景诱发,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2)心理困惑常常会自行或通过调适性心理咨询化解,这与特定情景的消除有关,还与个体的不断适应分不开。但心理障碍一旦发生,常常是持续出现、长期存在,很难自行痊愈,往往需要经过专门的心理咨询甚至药物治疗才能缓解和祛除,具有明显的持久性。

调适性心理咨询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其目的在于通过价值干预进行调适,把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化解,进而将该大学生列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无论是调适性心理咨询或发展性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也是有区别的。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区别的争论,“哈恩认为,不同学者意见最一致的看法是(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2)咨询员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3)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在咨询员看来是心理咨询,(4)尽管如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这段使人感到困惑的描述的确就是争论现状的真实写照”。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程度和范围以及侧重点的差异:在服务对象上,心理咨询是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适应和发展问题的健康人或心理困惑者,而心理治疗是针对严重的心理障碍者;从提供帮助的人来看,前者是心理咨询员,而后者是临床心理医生;前者具有教育性、发展性,是帮助求询者澄清认识,而后者则要借助于药物,具有治疗性。然而,当心理障碍者通过心理治疗痊愈以后,他又可以成为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对象。

严格区别二者的目的在于要把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放在解决心理困惑上。如把重点放在心理障碍上则会造成主次颠倒,劳而无功。毕竟心理障碍多数需要专门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干预和药物治疗才能矫正,心理咨询只能在心理支持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三、优化心理环境,为构建心理咨询模式创造良好条件

所谓心理环境,是指主体所能受到的一切对其心理产生影响的外部信息的总和,包括宏观的心理环境和微观的心理环境。而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往往是微观的心理环境,如学校的学风、班风、大学生人际关系、班规校纪以及奖惩的合理性等。针对当前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定偏见或误解,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心理咨询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应经常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专题讲座,向大学生宣传有关心理卫生及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开设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心理知识。其次,应充分发挥教师、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及党团组织的作用,因为他们都是直接与大学生打交道的,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人际关系等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应对上述教职员工进行一定的心理咨询培训,以便通过他们直接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并加强对心理咨询的宣传。最后,还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学校刊物、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n].2001.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咨询师阶段问题素养形成专业发展

一、待在深闺无人识,“专业”心理咨询师很难专业

1998年,当我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对于心理咨询师这个名称尚未听说,更不会想到自己还会成为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现在知道早在2002年时,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培训鉴定工作正式启动了。也许当你想开始学心理咨询的时候,会冲着宣传中的高薪去,想着什么自我调节而去,自信的以为可帮助他人而去……在2007年,不甘面对天天同样而乏味的工作,我想自己是职业倦怠了,抱着让自己的工作有些含金量,或许还能赚点外快的想法,就去市里报名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记得我县当时报名培训的只有2个人。

从报名之日起,就艰辛地踏上了再一次求学的道路。看书,看书,还是看书,厚厚的教材几乎每一页都被我做了记号,写上了笔记。除了工作,每晚学到深夜,几乎日日如此。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灾害和悲哀,却唤起了国人对心灵的尊重、对自己心灵质量的渴望。无论是老百姓、媒体、专家,意识到地震,除了财物上的救灾,还有心灵上的拯救,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一个孩子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个孩子,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他们的全部,满心期待的奥运宝宝降生,给我家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和折磨,先天性的疾病,让我在紧张地求学,四处地求医道路上累倒,病倒,更是心灵上的创伤。

终于,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全国统考,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此时的我才稍稍明白,仅仅怀揣一张获得的证书,还有当初不良的学习动机,就想做好心理咨询师,那是不可能的。学习的脚步不能停下,再接再厉,我在往返上海、杭州等地求医的空当,不停地购买心理学的书籍,加大学习调节力度。以期望学习消除我职业,家庭,人生,心灵的阵痛。

二、想离求助者越近,却有失败的风险

当自己踏入做案例的阶段时,感觉自己终于开始真正去体会自己喜欢的助人工作了。没有求助者怎么办?主动出击,不仅在校园、网络,甚至自费在本地的报纸、邮政广告上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QQ号码及电子信箱,告诉他们在遭遇“心灵困惑”时可以坦然地寻求帮助。

也许是人们的好奇,时常也会有电话进来:“你真的是心理咨询师吗?”“要收费吗?”“你是女的吗?我要女的咨询师。”“你能和我聊天吗?”……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没有真正提出要心理咨询的。半年的时间中未曾做过一个面对面的案例。但是,欣喜的是他们能打电话来,希望了解心理咨询,有的也会在电话那端倾诉自己的不幸,甚至道出自己的“不可告人”,还有的会多次来电话咨询,尤其是在网上,QQ上,他们会更愿意与你交流。对于这些,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心理咨询师,还须面对新的问题。

为什么刻苦学习,拿到了资格证书之后,却无法面对真正的来访者?

为什么没有机会做咨询,甚至觉得慢慢离心理咨询越来越远?

为什么在书本上学了满身的“武艺”,到了来访者面前却无法施展?

为什么一个人摸索,却找不到“组织”,失去方向,没有成长?

为什么感到被每次的来访者“掏空”,职业无力感扑面而来?

心理咨询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不是自己模仿书上教的几种方法,寻找几个效仿的模型或专家级的从业人员就可以做好的。但在这个不断失败的尝试中,竟然真的爱上了“心理咨询”。

前面那么多的问题,也只停留在一般的感性认识上,凭此去改变,想要做好这份工作,也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为此,静下心来,深入的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拼命看书,恨不得马上就变成个“心理通”。可是,书看得越多,却变得越发迷茫,就如同哲学家芝诺说过的: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杂乱地看书总是缺乏系统,要怎么办呢?难道这个“心理咨询”的梦,真的不能实现了?也许自己已经具有了帮助他人的一些能力,但单凭有限的知识结构、满腔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对未来职业美好的憧憬而以此开始独立的咨询生涯是全然不行的。造成以上迷茫和困惑现象的原因很多:不成体系地零散学习、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战能力、缺乏督导、没有实践机会都是原因。

在目前中国缺乏督导机制和条件的情况下,如果从业者自身存在明显的心理发展问题,不仅会影响心理咨询的有效性,还会对服务对象及心理咨询工作者本人造成心理伤害。在国内,近些年各类心理咨询的培训、资格认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这类培训还未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培训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很难获得好的效果。

三、第一间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办的心理咨询室,却无人问津

社会上的咨询开展有着很大的难度,大着胆地向学校申请:开一间心理咨询室!2009年4月,一间简单充满爱意的“心理咨询室”,在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出现在校园中。这或许是全县乡镇一级学校的第一间心理咨询室。我亲自设计了房间的布置,桌椅的摆放,画图的张贴……

踌躇满志地要在校园大干一场,可一连好几周,没有一个学生来咨询。坐在心理咨询室,望着空荡荡的桌子,说不出来心里什么滋味。学生不来,是不敢来,不愿来?怎么办?等下去,就是下一届学生了。转贴于

通过访谈,同学们对心理咨询室“心有余悸”,因为一些教师把学生当作“病人”来看待,或是学生自己对心理咨询“一无所知”,一个学期没有几个学生上门。可以说学校心理咨询缺乏人文关怀思想的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丧失“灵魂”的危险。

在农村小学,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人数及其有限,有时为完成上级布置地任务或检查的需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学校也无法聘请到对心理咨询感兴趣并有一定心理咨询理论基础和咨询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即便兼职者是医生、行政管理者、专职教师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他们不过是受过短暂的理论培训后直接投入到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并不能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可能对来访者和自己造成的影响。更有一些心理咨询工作者热情有余,自我觉察的能力有限,经常尝试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结果由助人变成了害人害己。所以,学校(兼职)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显得尤其重要。

四、相信“苦”尽甘来,终于靠近求助者,还将继续学习

3年来,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资料,设计了适合自己学校的咨询登记卡,心理咨询来访者须知,心理咨询接待员工作协议,学生辅导情况记录表,活动记录本……心理咨询工作由被动逐渐走向了主动。现在,常有社会人员和学生来咨询服务,也收集了些典型案例,并建立了部分的档案。

不久前,又报考3晋2培训考试,系统的学习叙事疗法、认知疗法、短期咨询焦点解决等务实技能。

一个普通小学教师的心理咨询师生涯,“春天”远未来临。

心理咨询师不是救世主,同样拥有喜怒哀乐。只是当他们在审视当事人的同时,还有一只眼睛在警觉地观察着自己。

如果当事人的一个痛苦心理咨询师也有,他就会被对方激发,自己也痛苦。所以心理咨询师要不停地去进行自我体验,检测自己的问题,把自己的痛苦拿出来分析,让自己看问题的视角更加开阔。

其实心理咨询师从来访者那里获得了很多,这同样是一种成长资源。我在咨询时,一旦发现自己保持不了中立,就会觉察,问自己为什么。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就是不断地觉察、思考自己的痛苦,然后找到一个有效、合适的方式进行释放,因此他永远在成长。

此时,无论在心理学理论还是心理咨询的基础专业水平上已经具备和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中心任务是在一个基础专业水平上行使自己的职责和工作。

五、完善学校心理咨询管理制度,是心理咨询师成长的基石

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准入制,建立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督导制度,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

督导是指有咨询专长的督导者对心理咨询学习者通过观察分析、评价,在其学习业务与技能操作水平上给予及时的、集中的、具体的指导与监督,从而不断地提高学习者对心理咨询概念的理解。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是需要督导的,有目的性的指导与持续地专业教育、专业督导、定期的培训不仅有利于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也能有效地促进咨访效果,防止咨询过程中问题的产生与出现。

新任咨询师逐渐将自己的人格融合于咨询中。在这个基础上,咨询师都已经开始明白和深入理解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咨询关系对于来访者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咨询师有能力调整自己对来访者问题的参与水平,也就是说知道在咨询中咨询师什么时候参与、什么时候不参与、什么时候参与多少等。因此可以在与来访者工作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随后又能够从此情境中自由地脱离出来。

在技术应用层面也已经达到非常灵活并具有个性化的水平。同时,逐渐明白要想对所遇到的情形都找到明确的答案通常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平静、不焦虑、不紧张、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篇5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1一般资料

王某,女,39岁,小学教师,身高1.64米,体态苗条,发育正常,中专文化,一子一女,家庭关系和睦,父母健在无家族精神病史。

2主述

王某说:“我又没做什么坏事,怎么这么倒霉?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我该怎么办啊,肯定治不好了,梅艳芳得的不就是这个病吗,她那么有钱都没治好。医生说要全子宫切除,如果男性化怎么办,简直要崩溃了…”。

3观察和他人反映

3.1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该求助者由丈夫陪同,面色稍暗,面容憔悴、话语很少、情绪低落,一直在唉声叹气。

3.2丈夫主述:一个月前单位组织体检,查出是子宫颈癌,虽说是早期对她精神打击也很大,整个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无法接受,拒绝治疗,下班后回到家里无精打采的,家务干的也少了,认为治不好了,她说梅艳芳就是死于这个病。医生说及早手术效果会很好,她担心子宫切除后会男性化…整天唉声叹气的,饭也吃不好,有时整夜不睡。我竭尽全力安慰她,让她尽快手术。她也知道这种心理状态对疾病更有影响,但就是想不开,所以就来咨询了。

3.3心理测验结果:SCL-90测试:躯体化1.5,强迫症状1.9,人际敏感1.9,抑郁2.7,焦虑3.1,敌对1.6,恐怖1.6,偏执1.8,精神病性1.5,其他2.7;总分185;阳性项目数53个。

3.4心理测验结果分析: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本例抑郁、焦虑及其他高于常模。

4评估与诊断

4.1评估与诊断: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求助者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是统一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个性相对稳定,可排除异常心理。

(2)该求助者情绪反应强度不重,没有泛化,病程只有一月余,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所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4.2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统一,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紊乱,无幻觉幻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不严重,没有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不到两个月,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心理冲突属常形,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抑郁性神经症。

4.3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求助者,女性,39岁,宫颈癌。

(2)社会因素:负性社会生活事件,一些演员死于宫颈癌对求助者有较大的影响。

(3)心理因素:存在明显错误的思维方式和非理性观念。

5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5.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变其错误思维方式和不合理信念,降低情绪反应,学会从容面对、勇敢、坚强,及早接受手术治疗。

5.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发挥潜能,提高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6咨询方案的制定

6.1咨询方法和原理:为实现咨询目标,拟采用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1)合理情绪疗法。该疗法认为: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如果对事情有正确的观点,就可能不会产生太多的负性情绪,否则,错误的、不符现实的想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具体方法是: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非理性观念的关系。咨询师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由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

(2)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贝克认为:有情绪困难的人倾向于犯一种特有的“逻辑错误”,即将客观现实向自我贬低的方向歪曲。认知疗法认为心理问题源自于一般过程的,如错误思维、在信息不足或错误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正确的推理以及不能区分现实和想象。贝克还特别重视求助者的潜能,他强调咨询师应注意引导求助者去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自身内部的潜在能力,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加以改变。

6.2说明、确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求助者必须努力配合完成咨询安排的各项工作;有责任向咨询师提供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与咨询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按时赴约,付费;求助者对咨询方案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咨询师必须尊重求助者;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如果一旦泄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6.3商定咨询时间和收费: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不收费。

7咨询过程

7.1咨询大致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

7.2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一次咨询(2010年8月15日体检发现疾病一月余)

(1)目的:

①收集资料

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③了解基本情况

④确定咨询目标

⑤探寻求助者改变意愿

(2)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3)过程:

1)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咨询师通过共情、理解、关注等技术与求助者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其感到被尊重、被接纳。

2)探寻求助者的主要心理矛盾及行为。

3)指导她作相关的心理测验SCL-90测试,做出评估和诊断。

4)与求助者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介绍咨询方法、原理及过程。

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第二-第四次咨询)

第二次咨询 (2010年8月22日)

1)目的:

①加深咨询关系

②分析问题的原因

③介绍aBC理论

④使求助者认识到a、B、C三者之间的关系。

2)方法: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

3)过程

①该求助者由于体检发现身患疾病后,无法接受现实,心情焦虑不安,甚至拒绝治疗。结合求助者的错误思维模式、歪曲认知,运用专业知识,向求助者介绍宫颈癌的相关知识,让求助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让其了解到癌症不是等于痛苦和死亡,宫颈癌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在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减轻痛苦,提高生存率不是不可能的。通过理论说明,改变求助者对疾病的认知。

②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通过交谈、引导,使求助者认识到a、B、C三者之间的关系。

③结合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去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咨: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求:我想我这病治不好了。

咨:医生怎么说的?

求:说是早期宫颈癌,要做子宫切除。

咨:早期宫颈癌就应该手术治疗。

求:听说子宫切了会男性化,我很担心。

咨:这个你不要担心,目前先手术切除病灶是最重要的。

求:(沉默)

咨:你查出来是宫颈癌这个病确实应该重视,但它可能不是使你情绪低落的直接原因,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

求:那是什么原因?

咨:是你对这个病的一些看法,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的一些不合理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求:是这样的吗?

咨:举个例子:你是小学老师,一个学生没做作业你批评了他,这个学生会也许会认为你坏,不给我留面子,心里会不舒服;但如果他这样想:这是不是老师在关心我呢,这样想他就不会难受了。

求:对,你说的就是这样的。

咨: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你患早期宫颈癌这件事是诱发事件(a),你现在的情绪状态(C),导致你这种负性情绪的根源(B)是什么呢?你觉得是你患宫颈癌这件事还是你那些不合理的想法?

求:那你的意思是我的一些想法都不对吗?

咨:是的,我现在给你布置家庭作业,首先认真思考我和你说过的话,回家好好想想,结合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去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第二,建议你到病房去看一下和你同样病的人,她们手术后的情况,如有可能去访问子宫切除术后几年的人,并和她们沟通。

第三次咨询(2010年8月29日)

1)目的:

①找出求助者不合理信念及错误的思维方式

②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

③建立正确的合理的认知模式。

④帮助求助者接受手术。

2)方法: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

3)过程:首先反馈家庭作业,求助者觉得咨询师的话有些道理,能与病房里的一些宫颈癌病人进行沟通,对早期宫颈癌有初步的认识。能列出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还是不太明白自己的思维模式是错误的,自己的不良情绪与不合理想法有关。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审查,通过解释、提问等技术进一步使求助者认识领悟到这种思维模式是错误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所产生的一些信念是不合理的,如“梅艳芳得宫颈癌没治好,我也治不好了”“子宫切除后会男性化”等。与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驳,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不合理的信念,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

咨:从上次的作业看,你对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及错误的认知有了充分的认识,这很好,你应该坚强起来,勇敢地与疾病作斗争。

求:经过你这样说我心情好多了。

咨:所以你要改变你的现状,你认为关键是什么呢?

求:看来我得先改变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咨:是的,很多情况下,困扰我们的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看事物,学会与不合理的信念辩驳,同时建立合理的正确的认知。

求:我原来是这样想的:梅艳芳那么有钱、有条件都没治好,所以我还手术有什么用。

咨:你看你,梅艳芳与你有什么关系呢?她死于宫颈癌,你也给你自己下定义了吗。你这种错误推理、给自己乱贴标签导致你有一些不合理想法,这就是你痛苦的原因。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但梅艳芳死于宫颈癌,那是因为她没有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被耽误了。好多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很好的。

求:“沉默,点头”

咨:我看过你的病理报告,是Ⅱa期,属早期,早期宫颈癌癌肿较局限,未发生扩散转移,应该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配合放疗可以防止复发,治愈率是很高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求:我担心子宫切除后“男性化”这种想法也是错的吗?

咨:我不是介绍过几个子宫切除术后好多年的人给你认识了吗。你觉得她们“男性化”了吗

求:没有。

咨:那你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吗,虽然子宫全切了,体内还有其他分泌腺可分泌少量雌激素,这时的激素水平相当于绝经后内分泌的改变,也不会出现男性变,照样可以过夫妻生活。

求:经过你这样说我明白了,我就担心这个,原来我的想法的是错误的、不合理的。我应该抓紧手术。

咨:你能这样想很好,那我现在给你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好好想想,找出几件事来,换个角度想想看,看心情是不是一样。

第四次咨询(2010年09月05日)

1)目的:

①巩固认知重建结果

②评估主观焦虑程度。

③学会放松训练,树立自信心。

2)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反馈家庭作业,求助者对上次布置的内容认真思考过,也列出一些事例及如何看待这些事情,求助者对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比较到位,领悟得比较好。情绪反应强度降低,接受手术治疗。鉴于近日手术,求助者对手术有焦虑心理,但是很愿意配合手术治疗,予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纠正平和心态,交给求助者深呼吸、肌肉松弛训练。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每天一次放松训练,每次20-30分钟,争取达到全身完全放松,并运用自如,调整心态。

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

第五次咨询(2010年09月15日术后一周)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树立自信心

(3)发挥潜能,调整心态

方法:谈话法、认知疗法、心理测验

过程:通过交谈,聊天,鼓励求助者树立自信心,手术非常成功,你已经战胜了困难,你是最棒的,要充分调动机体的潜能,积极配合术后治疗,改变不良认知和不良行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学习有效的心理应付方式,顺利地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和她家人交谈,特别是丈夫的态度最重要,要多关心、多照顾,应该永远地支持、鼓励。

心理测验结果:

SaS测验结果:总粗分38,标准分:48分;

SCL-90测试:躯体化1.2,强迫症状1.3,人际敏感1.5,抑郁1.8,焦虑1.9,敌对1.2,恐怖1.4,偏执1.4,精神病性1.2,其他1.6;总分129;阳性项目数31个;

测验表明:SaS测验结果在临界值以下正常水平;SCL-90测试各因子分在常模范围内,减分率≧30%,求助者的焦虑程度减轻,由此认定咨询有效。

8咨询效果评估

2010年10月份,通过电话回访,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保证了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手术后情况很好,并在咨询师的协助下端正了对疾病的不良认知,改变了原有的不积极的生活态度,调整了心态,提高了自信心,主动配合术后治疗。咨询过程比较完整,发现求助者在进行不合理信念辩论时有所感悟,改变了一些不合理信念即错误的认知,并能正确运用aBC理论,认知疗法应用的较为妥当。丈夫评估,心情好多了,睡眠好了,打算下个月去上班。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篇6

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与Delphi法专家打分的形式,筛选出影响沈阳市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借助建筑系统工程学中的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关键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构建因素之间的iSm模型。在明确各个要素关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沈阳市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沈阳;工程咨询企业;竞争力;结构分析;策略

一、引言

工程咨询企业作为工程咨询市场中主体的一部分,企业的市场行为共同构成了整个咨询行业的发展状况。咨询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工程咨询市场形成发展、良好运行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外对工程咨询业的研究多集中于企业层面。在国内,孙永志等运用Swot的方法,从政府、行业协会以及我国工程咨询企业的现状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我国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对策。陆宁等运用iSm分析模型对我国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尚珊通过对山西省的工程咨询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我国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建议。这些学者大多运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工程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一方面,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观性较强;另一方面,研究范围多集中于国家的层面,与地方的实际情况有出入。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Delphi法与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相结合,对沈阳市的工程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也为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工程咨询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带来启示作用。

二、工程咨询业企业竞争力因素识别

在对工程咨询企业竞争力结构分析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企业核心力的识别与筛选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竞争影响因素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分析结果是否真实反映了工程咨询企业的实际现状。因此本文在因素识别方面根据全面性、可操作性、普及性和动态性的原则,从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内部与外部因素,显性与隐形因素四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充分挖掘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方面。客观包含企业文化、管理、技术等方面。本文针对沈阳市工程咨询业相关人群发放了问卷进行分析。相关人群包括:工程咨询业研究学者、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管理人员、工程咨询企业管理者以及从业人员。共发放问卷105份,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为88.6%。对问卷填写结果的整理如表2所示。

三、工程咨询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因素iSm模型的构建

结构模型解析法(iSm)是系统工程学中一种分析系统内要素层次结构的方法。它能够对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解析,通过对多目标,多因素的系统进行分析,明确各个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制约关系,在制定复杂的企业计划与决定政策方针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构造邻接矩阵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选择了得票率在80%以上的因素,运用Delphi法,选择10位专家,组成专家小组。专家小组在认真研究有关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关的资料上,经过两次充分讨论,明确了影响8个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可达矩阵的区域分解为了进行区域分解,需先将元素组成可达性集合R和先行集合S。

(三)级间分解级间分解在可达矩阵的各个区域内进行,分解方法如下。根据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多级递阶结构图,可以看出在基础影响因素层与直接影响因素层的因素在专家评分中分别是企业信誉及口碑:100.00%、企业人员业务素质及经营能力:97.85%、学习交流及科研投入:95.40%,均属于较高的评分。而核心影响因素基本属于80-90分之间,专家评分基本与计算结果一致。分析系统结构图可得以下基本结论与对策。1.直接影响因素层。根据图2的系统多级递阶结构图可以看出在直接影响因素层里面,a7企业信誉及口碑与a5学习交流及科研培训投入,这两个因素对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最为直接。企业的口碑信誉可以影响企业开拓新市场、接纳老顾客是否成功,而学习交流及科研培训的投入可以直观看到企业人员工作素质及技能的提升,可提高员工工程水平,提升企业生产效率。2.核心影响因素层。咨询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层是连接基础层与直接层的中间环节,企业若对中间层的因素没有重视将可能造成企业竞争力的断裂,重挫企业的生产力。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核心影响因素层主要有a3、a4、a8、a1、a6五个因素构成,其中a3、a4、a8、a1直接对a7企业的信誉产生影响,a6企业危机意识对公司的学习培训策略作用最为直接。而且可以看出a3、a4、a8、a1、a6这五个因素相互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共同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影响因素层。3.基础影响因素层。a2企业人员业务素质及经营能力位于企业的基础层内,是企业生存的基本的因素,它借助核心层与直接层的因素作用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有长远的影响,是企业决策者考虑推动企业发展的长久因素。

四、提升沈阳市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树立工程咨询企业的优质品牌为赢得客户对企业的良好印象。一方面,在工程咨询业务开展的前期做好与客户的洽谈工作,获取客户的好感。在工程咨询项目完结后可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维持与客户的密切联系。做好售后工作,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做到人有我优,以获取良好的市场口碑。另一方面,加大对外学习交流的力度,通过与本地以及国内外实力雄厚的企业交流合作,可提升本企业的业务水平,并借鉴他人良好的管理模式,提高自我的管理水平效率,做到人有我优,提高企业内在的品质。

(二)构建工程咨询企业的核心影响因素框架工程咨询企业的核心影响因素层作为因素结构分析模型的中间层次,是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的业务质量与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及企业资质对企业信誉的影响直观可见。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积淀与工作氛围等其他内部环境也非常重要,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文化理念方面,是企业自成立以来日渐形成的企业文化积淀。企业的创新包含了企业知识的创新、工程咨询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创新。企业的创新精神是自我核心要素的关键部分,它对企业开展特色业务、形成独特优势至关重要。但是发展这些要素的动机是企业以高度的危机意识为前提的。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篇7

关键词:大一女生;焦虑情绪;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胡某,女,18岁,汉族,身高163cm,体型苗条,甘肃天水人,我校大一新生。

(二)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胡某足月顺产,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姐姐和一弟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住在家里,除学习以外的一切事务均有父母和姐姐代劳,自理能力较差,学习刻苦,成绩比较优秀。没有患过重大的身体疾病及严重的心理障碍,家中无精神病遗传史。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自入学以来,因不会照顾自己,看到宿舍同学很会照顾自己的生活学习,感动有压力,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容易烦躁,持续两个星期。

个人陈述:近两个多星期来一直很想家,失眠,食欲减退,上课出勤正常,一想到自己的起居饮食就容易走神。曾到医院检查过身体,确认无躯体疾病。看着同宿舍的同学每天开开心心地生活、学习,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傻子,都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像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很难读完大学了。连照顾自己生活这样的小事都不会做,我还能做什么呢?真是越想越糟糕。也不愿意与她们交流。我现在真想回家复读,明年考一所离家近一点的学校,也许情况会好一些。内心很痛苦,前来咨询。

三、心理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的情况

咨询师观察:初次见面,胡某体态正常,衣着整齐,比较有礼貌,略有紧张,说话声音较小,言语表达流畅且有条理,无幻觉、妄想及智力障碍,自知力完整,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摆脱情绪困扰。

室友反映:胡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喜欢学习,上课都靠前坐,做事比较要强,最近容易烦躁。

四、初步印象、评估与诊断

针对胡某的情况,我选用了症状自评量表,即SCL-90,采用1-5分的五级记分制,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其焦虑因子为221分,抑郁因子为21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为22,其他因子分为21分。

根据初诊接待了解到的资料和心理测评的结果,初步评定胡某是因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导致的焦虑情绪,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

(一)诊断结果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

1、该来访者已去医院检查过,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2、根据郭念峰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来访者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合,知、情、意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良好的求治愿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

3、该来访者心理问题因现实负性事件引起,冲突属于常形,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来访者焦虑情绪反应强度不甚强烈,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不到一个月,时间比较短,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

1、与抑郁症相鉴别:来访者虽有情绪不高,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而且伴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现象,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大于三个月或者半年。而该来访者虽然也有焦虑的症状,但并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没有泛化,时间只持续2周,其心理冲突是常形的,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四)该来访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该来访者处于青年期,情绪容易波动;对所处状况感到无能为力,没有器质性病变。

2、社会原因:(1)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住在家里,现在到大学了要自己照顾自己,不适应集体生活;(2)家庭教育者父母对来访者学习方面要求较高,没有培养其自理能力等;(3)父母及家人远在外省,没有老乡叙乡愁,与宿舍同学交流较少,缺乏可用的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原因:(1)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认为照顾不好自己的生活就无法读完大学;(2)个性追求完美,自尊心强,性格内向;(3)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4)被不良情绪困扰。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及诊断结果,与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降低来访者的焦虑情绪,使来访者适应新的环境;帮助来访者分析、改善认知偏差,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改善人际交往。

(二)长远目标:提高来访者的心理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完善,使其能够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与原理

来访者为在校大学生,文化程度高,领悟能力强,与来访者商咨询方案,确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以促进来访者摆脱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

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界50年代创立的,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他认为,外界发生的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情,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识,进而改变情绪。

(二)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

1、来访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访者

(3)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1)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有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

(三)咨询时间和费用问题

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60分钟,共5次咨询

费用: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服务,免费咨询

(四)其他问题

双方在咨询中应遵守约定,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前告知对方。

七、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共进行5次咨询。

第一阶段为诊断阶段,内容包括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通过摄入性会谈、观察了解、心理测验等收集来访者的相关信息,明确来访者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此问题的严重程度,最后做出明确的诊断,此为第一次咨询;

第二阶段为心理咨询阶段,内容包括商定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明确其aBC,运用多种技术,使来访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此为第二至四次咨询;

第三阶段是巩固阶段,对咨询效果进行巩固和总结。本次心理咨询达到了预期目标,监督来访者把学到的理性观念应用到生活中,并结束心理咨询。此为第五次咨询。

具体咨询过程如下:

(一)第一次咨询(2013年11月7日)

目的: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心理诊断,了解求助者的问题困扰。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得到求助者的信任,使他能够尽情倾诉,并能积极配合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给来访者做SCL-90的心理测验,初步确定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因适应不良引起的情绪困扰,而这与他自身心理承受及不合理信念有关。

作业:让来访者记录自己何时有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以及它们出现时的想法和观念。

(二)第二次咨询(2013年11月14日)

目的:加深咨访关系,确定咨询目标和方案,帮助来访者寻找和明确引发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不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法

过程:讨论作业。与来访者确定咨询目标和方案,向来访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根据来访者的家庭作业,帮助其分析、寻找引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对前两次咨询效果进行小结,并商讨下一次咨询的任务。

作业:举一个自己情绪不良的例子,并进行合理的自我分析报告,以书面的形式写出a、B、C各项。

咨询过程部分对话摘录如下: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来访者:是因为我不能像其他舍友那样,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觉得自己好没用啊,人家都能做好的事情,我怎么做不好呢。每天都想家,担心这样怎能顺利读完大学。

咨询师:你的痛苦我能理解,尤其是你第一次离开家,在外地上大学。这也是许多人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你现在这样的情绪状况哦。

来访者:那是为什么呢?

咨询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的意思你能懂吗?

来访者:就是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咨询师:对的,而且不同的看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后果。

来访者:……

咨询师:比如说,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面对成绩,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a同学可能想:这次没考好,真让人伤心,还是复习不够充分;B同学会想:我简直糟糕透了,连这个考试都没考好,真是无脸见人了。如果你是a学生,你有什么情绪和行为反应呢?

求助者:我会因考试失败而伤心难过,但因为是自己复习不充分,下次再遇到考试要多花时间复习,努力考个好成绩。

咨询师:很好。如果你是B学生,又将出现什么情绪和反应?

求助者:我想,除了难受还非常郁闷,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

咨询师:你看,都是同样一个诱发事件(a)考试不及格,但不同的想法(B),情绪和行为反应(C)却迥然不同。可见影响情绪行为C的是B因素(不同的信念)而不是a因素(事件本身),你认为是这样吗?

求助者:好象是。

咨询师:这就是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情绪,可以改变自己的什么?

求助者:改变自己的想法。

………………

(三)第三次咨询(2013年11月21日)

目的:进一步明确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引导来访者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不是被动地由外界事件所决定,而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来改变情绪,使来访者进一步对自己的问题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自身不合理信念关系的领悟。

方法:会谈法

过程:首先检查来访者的家庭作业,发现其能列举出自己不良情绪的成因和影响,有了一定的进步。对本次咨询效果进行小结,并商讨下一次咨询的任务。

作业:将自己平时产生不良情绪时出现的想法和观念写出来,分析其非理性并试着与之辩论。

(四)第四次咨询(2013年11月28)

目的:使来访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重建合理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过程:检查来访者的家庭作业,发现她能列举出自己不良情绪产生时出现的非理性信念并能简单地与之辩论。接着咨询师按照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式辩论技术,对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展开进一步的辩论,根据来访者的回答一环扣一环,紧紧抓住来访者回答中的非理性内容,通过不断重复的辩论,使来访者感到为自己信念的辩护变得理屈词穷,最终使其明白什么是合理信念,什么是不合理信念,并帮助来访者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作业:要求来访者尝试着主动与舍友交流,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对于自己不能搞定的事务,可以向家人或者舍友请教。

(五)第五次咨询(2013年12月5日)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并准备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检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并肯定来访者的进步之处;用SCL-90量表再做一次心理测验,对比咨询前的测验结果,发现症状有所改善;引导来访者对咨询过程的回顾和评估,使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帮助来访者重新回顾理性信念,使其在咨询结束后仍能用学到的知识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作业:对这五次咨询做一个小结,把自己学到的新的理性信念运用到生活中去。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自我评估

来访者称不再因想家而心情不好,慢慢学会照顾自己,对于自己不能搞定的日常事务会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心情比以前轻松多了。

(二)来访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

经过咨询来访者已能主动与舍友及同学们交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三)来访者舍友对来访者的评估

来访者舍友称,来访者现在心情比以前好很多,能主动与大家一起玩乐,与大家的关系更融洽了,人也开朗了。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参考文献:

[1][m]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篇8

关键词:心理咨询;价值中立;价值干预

一、引言

随着人们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紧张,面对升学、就业、工作、恋爱、婚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counseling)逐渐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心理咨询在解决人们的心理困扰方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心理咨询是咨询者通过与来访者建立一种和谐而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失常问题,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者需要帮助来访者澄清自己的思想,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而来访者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一个有思想的,有价值观的行为偏离的主体。

美国的《心理学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咨询有两种模式――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该书认为:“咨询心理学始终遵循着教育的模式,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咨询对象(而不是患者)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同时,“咨询心理学强调发展的模式,它试图帮助咨询对象得到充分的发展,扫除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心理咨询中价值问题的实质,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价值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价值(Value)?威廉斯(R.williams)说价值是“合乎需要的事态的概念,这个概念在挑选的行为中被用来作为偏爱或选择的标准,或者作为拟议的行为或实际的行为的正当理由”。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它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可见价值是主体的行为准则,来访者寻求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寻求价值支持,来访者的价值观是心理咨询过程的关键因素。那么,对于来访者的价值观,我们是保持“价值中立”(Valueneutrality)还是进行“价值干预”(Valueintervention)?

二、人本主义心理理论与“价值中立”

心理咨询“价值中立”的理论源自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认为健康的人有自发追求价值实现的内在倾向,这是人的本性。咨询者的工作不是要改变来访者,而是提供一种氛围,使来访者能够自己帮助自己。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以一种积极的、自我实现的方式成长,除非这一过程被阻挡了。遇到与来访者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信息时,应该更少地使用扭曲和否认等防御机制。咨询者的工作就是允许来访者回到他们自己积极成长的轨道上去,继续朝着积极的方向进步。潜能的存在不是教育的结果,而价值的实现也不是干预的结果,不恰当的价值干预反而会阻碍价值的实现,所以,避免“价值干预”提倡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价值中立”就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思想。

三、心理咨询“价值干预”的理论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中的“价值中立”,希望将价值干预排除在心理咨询的范畴之外。将人本主义的“价值中立”作为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则,它尊重了人的尊严与价值,但也忽视了来访者心理困惑的根源恰恰就是他们的价值出现了偏差,他们所要解决的正是价值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过份强调个人在自我实现中的作用,忽视社会发展、社会实现对个人自我实现的决定性意义,放弃了社会文化伦理对人性的制约与促进。

经典操作理论的研究者斯金纳(B.F.Skinner)认为,传统人文研究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截然分割是一个极端的谬误,他主张任何价值判断都是关于事实的判断。人们认为好的东西是能产生正强化的东西,是正强化物,人们认为坏的东西则为负强化物。斯金纳反对用主观的良知、善恶感等来解释人的价值与道德。如果没有是与非的标准,就没有正确的强化物,就不会习得正常的行为。社会行为即是社会强化的结果。可见,行为主义咨询理论并不回避价值干预问题,承认价值干预的作用。

认知学派的凯利(Georgea.Kelly)从临床心理学经验得到的启示是:任何使患者本人对自己和自己的问题的看法有所改变时,都会使他的病情有所好转。人对客观存在的认识个人的经验、思想观念是影响人格形成、发展以至导致变态的主要因素,他提出了建构理论,假如构念――个体的思想、观点、看法(类似于价值一类的)――与事实不符,而人又不能改变自己的构念就会产生偏差。重新认识、重新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就是心理咨询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看出认知学派赞成要用价值干预来帮助来访者区分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帮助来访者重构正确的信念和价值。

可见,有很多心理学派未放弃对价值干预的认同与使用,甚至认为咨询过程中的价值干预和价值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价值中立”并不是心理咨询理论的通用原则,它是服务于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的原则,是个性而非共性的原则。“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四、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实践研究

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法只对一小部分希望通过咨询解决问题的人有帮助,创设恰当的氛围有利于人的成长,这可能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许多观察者有效(事实上,他们所观察的大部分都是心理健康的人,比如说马斯洛(abrahamH.maslow)提出自我实现理论是通过观察48位杰出人士而总结出来的),但是对那些极端心理障碍的人帮助甚少。同样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目标对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中产阶级的来访者很有帮助,但是对那些生活在艰难、动荡的环境中,或者挣扎在心理困惑中的人有帮助吗?来访者中心疗法可能会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对大量前来咨询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帮助甚少。

实际上,一些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价值偏差引发的,如不解决价值偏差的问题,心理问题很难解决。比如焦虑,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它主要表现为躯体紧张和对未来的担忧。焦虑在个体身上可能表现为主观的不安感,一系列的行为表现如忧心忡忡、烦躁不安,也可能表现为某种源自大脑的生理反应和反射性的心跳加快或肌肉紧张;那么作为心理咨询者首先要帮助来访者认清其思维方面的弱点,它他们依赖于什么样的非理性观念而导致焦虑,并查明推理上的错误,然后咨询者与来访者一起用合理的观念取代非理性观念,消除焦虑。

帕特森(C.H.patterson)说心理咨询就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咨询者的目光接触、眼神、微笑、姿势等表情都流入来访者的眼里,甚至有的来访者会在意咨询者与自己身体之间的距离。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很多咨询者会去揣摩咨询者的话里之意,留意咨询者选择的话题,希望取得咨询者的认同,博取咨询者的注意或好感,而主动求价值影响。正如杰拉德・考利(GeraldCorey)所言,“即使你认识到把你自己的价值观加于来访者不合适或者不合道德,你仍然会以某些微妙的方式影响他们赞同你的看法。”即使咨询者非常小心地隐藏自己的看法,来访者也会像福尔摩斯一样扑捉到咨询者价值观的蛛丝马迹,尤其是缺乏自信和主见的来访者。

五、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策略

(一)以功能干预为主,内容干预为辅

我国的学者江光荣把价值干预分为价值的功能干预和价值的内容干预。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强调提倡价值的干预功能,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但我认为应当以功能干预为主,内容干预为辅,不能完全没有内容干预。某种意义上讲功能干预是手段,内容干预是目的,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比如对于青少年等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完善的来访者,在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时,可以适当的进行内容干预。这种干预有可能是“植入”性的,也有可能是纠正性的。因为这类群体的价值观没有形成体系,有可能是混乱、残缺的,他们自身也需要外界的强力给予支持,需要咨询者给予是与非的标准。同时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议的需要,心理咨询者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有进行社会主义德育的义务,尤其是在校园从事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者。

(二)价值干预方法适当、力度适中

每一个来访者都有自己原有价值体系,那么咨询者应当首先认识来访者的价值体系,尊重来访者的价值体系。咨询者必须避免将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而是采用适宜的方法,以便能让来访者更容易接受新的道德观念或价值取向。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如果价值干预的方法不适当,价值干预的力度过大,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往往适得其反。尤其是目前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人们的价值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有时候根本没有是与非,只有适合与不适合,要把来访者置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中来共同分析,使来访者认识到接受其他价值观念或改变其原有观念的必要性和有益性,引导其朝合理方向发展方为正道。

(三)设身处地的理解,无条件地积极关注

咨询师不管来访者是什么人,都应当抱以一种热忱的、积极的和接纳的态度,这种态度没有私欲、没有评价、没有保留。不管来访者有什么行为,咨询者总是继续尊重他。咨询者的积极关注总是不变的、不动摇的。来访者因此能自如地表达和接受自己的全部思想和情感,不必担心会遭到咨询者的拒绝,真诚自我表露。朱拉德(SidneyJourard)认为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更接近真实的自己,更能逐渐认识自己。将模糊不清的情感、信念转为完整的解释经常能发生顿悟的效果,于使患者实际上变成了自己的治疗者。咨询关系是双向的,心理咨询中的表露也是双向的,许多研究发现咨询者适当的自我表露与来访者的进步呈正相关。

(四)做科学家型的实践者

早在1986年,卡拉瑟(t.B.Karasu)就统计出世界上各式各样的心理治疗学派的数量多达400种。但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和方法是“万金油”,能在所有情境下解决所有人的所有心理问题,其效果各有所长。咨询者应当追踪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或综合采用几种不同学派的方法,进行心理咨询实践。凯利曾说人像科学家一样,能够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咨询者应不断学习与心理咨询相关的交叉学科,比如神经科学、社会学等,了解文化、社会和发展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对来访者的心理障碍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积极总结评估自己对来访者的咨询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做一个科学家型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J].心理学动态,2001(3).

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新探[J].心理学探新,1999(19).

3、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篇9

关键词:沟通技巧;学校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美国学校心理咨询专家S.w.Russ指出:“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坦率、信任的关系,是咨询过程中头等重要的事情……是有效咨询的前提条件。”G.Caplan指出,建立这种咨询关系的最重要方向是咨询员与来访者的平等地位;truax则提出真诚、非占有式温暖以及准确的理解共情是咨询成功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建立真诚、信任、接纳、坦率、平等、合作的咨询关系,既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也是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需要时刻维护的重要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员是否能够很好的运用沟通技巧,对于咨询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作者的咨询案例“自卑的小女孩”为例,简要分析沟通技巧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应用。

一、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所谓“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就是指要把每个来访者都看成是独特而有价值的人,既接纳他的长处,也容许他的短处,这样就创造出了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让来访者能够更大程度的表达自己。

案例:来访者是个较矮的短发女生,我微笑地看着她,说:“你好!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她羞涩地点点头,于是我把她带到了个体咨询室坐了下来。看到她冻得有些发红的脸颊,我关切地说:“外面很冷吧?入冬了,记得多穿点衣服”……经过几句寒暄之后,她明显由开始时的紧张变得放松了下来。通过进一步的交谈得知她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个子也很矮,所以有自卑感,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朋友,觉得自己很孤独。我鼓励她:“其实从你来开始到现在,老师一直都在观察你,我发现你身上有很多优点,或许你自己都没有发现。当你去办公室找老师的时候,你的动作很轻,还很有礼貌的敲门,所以你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有修养,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她似乎很受用,看来她可能很少被夸奖。

以上案例中的女孩子个子较矮,脸上有斑,来到心理中心时表现的怯懦、羞涩,但是咨询员从始至终都是微笑着面对她,关心她的冷暖,并且能够适时的发现她的优点,进行恰到好处的鼓励。这些都体现出咨询员对于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正是这种尊重,使来访者感受到一种安全、温暖的氛围,能够在后续的交谈中敞开心扉①,毫无保留地说出困扰自己的问题。

二、准确的共情

罗杰斯认为,共情是指咨询员能体验他人的世界,犹如自身的精神世界。简而言之,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卡可夫将共情从有害的反应、交换式的反应到积极的共情分为由低到高五个层次:层次一,咨询员没有表达出来访者所表达的感受和内容,是一种不相关或伤害性的反应;层次二,咨询员表达出了来访者所说的内容,但在表达时明显疏忽了来访者所表达的情感成分;层次三,咨询员对来访者所表达的感觉做出了可交换式的反应,即咨询员表达出了与来访者完全相同的感受和内容;层次四,咨询员做出了一种增加式的反应,即咨询员能表达出来访者未表达出的深层感觉;层次五,咨询员能表达出来访者不能表达出的更深层次的感觉。

案例:来访者说“老师,我觉得我的个子太矮了,而且长得也不好看,有时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就觉得很闹心,很郁闷……”。我认真地听着她的叙述并不住地点头“老师非常能够理解你的感受,因为你看看老师,咱们俩的个子是不是差不多啊,所以我小的时候和你一样,特别希望自己能长高点,看到自己的同学都长那么高,很羡慕,感觉长大个穿衣服太好看了”,她迫不及待的表示赞同。

以上咨询中,咨询员通过点头、自我暴露等方式对来访者进行了较深入的共情,咨询员首先对来访者的困惑――“由于个子矮而郁闷”表示理解,并且表达出了来访者没有表达出的希望自己能够长得更高的愿望,以及对于高个子同学的羡慕之情,并且兼用自我暴露的方法,这样可以进一步拉近来访者与咨询员之间的关系,使来访者充分感受到咨询员对自己的理解。

三、真诚

真诚就是将真正的自我表现出来,让来访者了解咨询员也是一个人,并非只是扮演某一个角色。真诚与前述的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准确的共情相联系,在这三种态度中,它是最基本的,无论是无条件的积极尊重还是共情都只能建立在真诚的态度之上。真诚也具有不同层次,表明咨询员运用真诚的不同程度,一般包括如下四个由浅入深的层次:一,咨询员隐藏自己的感觉,或者以沉默来惩罚来访者;二,咨询员以自己的感觉来反应,其反应符合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但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感觉;三,为了增进两人间的关系,咨询员有限度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表达否定、消极的情感;四,无论是好或不好的感觉,咨询员都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表达出来,经由这些情感表达,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好。

案例:来访者感觉自己缺乏安全感,我问“那你认为的安全感指的是什么呢?”“那种温暖的感觉”她说。“老师理解这种感觉,这种安全感我们可能会从不同的人那里得到,比如从父母那里,从朋友那里,或者从未来的另一半那里,可是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你想想能一直陪我们走到最后的那个人究竟是谁?谁能给我们这样一种绝对的安全感呢?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朋友?还是未来的另一半呢?”她想一想说“还是自己吧……”我重重点头,“是的!所以说安全感千万不要指望着别人来给,因为别人可以给我们所谓的安全感,当然还会随时拿走这个安全感,所以安全感一定是自己给自己的,这就要求我们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她不断点头。

在以上的交流中,咨询员并不是一味的肯定来访者所说的话,而是在发现来访者观念里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之后,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来访者意识到并且进行思考。这样的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的态度才能使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员是在认真地倾听自己讲话,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困扰,体验到咨询员对自己态度的真诚,也会使咨询向着一个更加接近成功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一个成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会应用到很多的咨询技巧,涉及到许多不同心理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但是,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共情和真诚无疑是咨询能否达到目的和成功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条件。世界上最坚强也最脆弱的是人的心灵,最宽广也最敏感的还是人的心灵,因此心理咨询师是一个伟大而又最大意不得的职业,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没有理由不真诚对待每一颗需要被呵护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学校心理咨询:理论.方法.应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8)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篇10

根据现有的客观条件,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取以个别咨询与辅导为主、团体辅导为辅的工作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但是,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学校的专兼职教师不仅人数少,而且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了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

本文就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自我觉察力”,谈谈它在咨询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自我觉察力”的意义

岳晓东博士认为:自我觉察力是个体在任一时刻知道自己身体所觉、内心所思、所感和此刻自己正如何做出行为反应的能力,以及了解自己的过去如何影响自己现在的反应和表现的能力。同时,告诫咨询师要另眼看自己,培养自我的透明度,做自己的“旁观者清”。

因此,培养良好的自我觉察力的意义在于:1.发现咨询师自我的信念、价值观,以便在咨询过程中不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从而尊重和接纳来访者;2.处理好咨询师在咨询中产生的内心冲突,有助于了解怎样向来访者传递信息及传递出了怎样的信息;3.发现咨询师成长过程中的未完成事件,避免反移情的消极影响。

二、咨询师觉察力的不同体现形式

对待同一案例,不同的咨询师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案例解决成功与否,与咨询师的自我觉察力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来看看同一案例中,不同咨询师的表现。

【案例背景】高三学生阿明因学习倦怠前来咨询。

咨询师:这位同学,你来咨询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阿明:还剩下三个月就高考了,可我感觉到很厌倦、很疲惫,因此想放弃考试。我很茫然:一是坚持下来,不管最后成绩如何,争取上一所大学继续深造;二是辍学,调整状态明年再考;三是外出打工。但我不清楚该选择哪条路。

咨询师:其实,如何选择是我无法帮你决定的。我做的只能是帮你分析这三种选择,每一种选择有什么优劣。但最终的选择在于你自己……(这时,咨询师的话被阿明打断)

阿明:我爸妈也这么说,几乎我问的所有人都含糊其辞。我对自己不了解,意志也不坚定。选第一条路吧,担心一段时间之后无法坚持;选第二条路吧,明年成绩可能更糟糕;可是选第三条路,又觉得不甘心。我这到底该怎么办啊?

阿明的打断让咨询师有些慌乱,一时不知怎么回应。

以下是有无自我觉察力、清晰自我概念的咨询师分别应该有的反应:

1.有良好自我觉察力的咨询师:

“我感到心头一紧,有些慌张,有些不知所措。”

这是初涉心理咨询领地的咨询师通常会遇到的情况。这样的咨询师能够觉察自身的感觉,但分不清这种感觉是来访者造成的,还是咨询师自己的问题,容易轻易把情绪归因于来访者,使来访者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甚至感觉自我的问题“糟糕至极”。

2.有良好自我觉察力且有清晰自我概念的咨询师:

“我感到心头一紧,有些慌张,有些不知所措。怎么啦?嗯……又是那个弱点在作祟了,一遇到别人的否定、质疑就心跳加快、呼吸紧张。来访者的这个反应确实让人始料不及,但还算是正常反应,他正处于人生岔道口,需要马上做出决定,情绪急躁可以理解。因此,需要继续留意:他这么烦躁的反应是不是倾向于依赖别人做决定?”

这是资深心理咨询师所具有的品质,他有充分的自知之明和敏锐的觉察力,能很好地调控自我的情绪和咨询节奏。印证了那句话:“咨询师能走多远,才能把来访者带到多远”。

3.有良好自我觉察力,但没有清晰自我概念的咨询师:

“我感到心头一紧,有些慌张,有些不知所措。这是怎么回事?唉,我总是把握不准来访者内心的需要。”

这样的咨询师无法弄清负性情绪来自何方,是哪一件“未完成事件”在困扰自己。于是,难免产生自责、内疚的心态,甚至产生挫败感。

4.没有良好自我觉察力,也没有良好自我概念的咨询师:

只是感觉自我焦虑、紧张,对来访者的情况云里雾里,感到茫无头绪,不知咨询该如何继续。这样的咨询师,注定会失去来访者的信任。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良好自我觉察力、有清晰自我概念的咨询师感觉敏锐,而且很快能区分清楚自己及来访者各自的问题;缺乏清晰自我概念的咨询师要么否定自己、要么否定对方;缺乏自我觉察力的咨询师,只会感到不知所措。

三、自我觉察的两个层面

(一)第一层面是在咨询过程中对“当下”的觉察。

1.对身体感觉的觉察:体察躯体各个部分及各感觉器官的感受。如:头部紧张,呼吸急促,双腿颤抖等。

2.对认知想法的觉察:在咨询过程中出现在头脑中的“内部语言”,一般是对来访者的猜测、预想或判断。如:心里想“来访者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因为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呢?是童年创伤吗?”

3.对情绪感受的觉察:在某个时刻,对情绪体验的自我了解和判断。情绪体验是快乐,悲伤,愤怒。如:来访者说他因为经常上网吧,口袋里的钱不够时就会偷宿舍同学的钱;某咨询师的首先反应是“愤怒、惊讶”等。

(二)第二层面的觉察是对自己在咨询中的反应和表现与过去的经历、想法、信念、需要之间关系的觉察。

如,来访者叙述坎坷的童年经历时,咨询师突然出现一些身体反应,他想起自己多舛的童年,相似的经历产生了对来访者的“同情、怜悯”心理。

四、自我觉察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内省”和“外审”

1.在进行自我觉察时,放弃咨询师的角色,把自己当做常人来探索和剖析,找出自己需要改善提高的环节。

2.觉察力就是在自我反省中培养对自我的透明度,发现自己失败或成功所在;审视内在的自我是否与外在的自我相符合,即做自我的“旁观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