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审美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25

教学审美化篇1

语文是全人类共同的知识宝库,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依托,它更是美的源泉,是人类认识美、感受美、传播美、创造美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进行教师教学过程审美化活动的研究工作中,学校的语文教学是达到此项研究目的的主要途径。布鲁纳说:“传统教学法很明显的一个缺陷,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只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美”。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的能力的教育。实际上,它就是施教者按照社会历史发展的审美媒介,使受教育者陶冶性情,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以美育人,以情动人”是美育的特有功能。所以今天我们力求能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展示个性、开发潜能、净化心灵、塑造完美人格,最后达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概括地说,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的知识与技能,而我所研究的正是其中要素之一“写”的审美化教学过程的研究,即在“写”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最后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小学阶段“写”的教育教学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写的形式;二是写的内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写的形式和写的内容包含各自阶段独立的教学内容,但这些层次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平台上有时还需要互相交叉、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从这点考虑,我在进行“写”的审美化教学过程研究时大体上拟出了这样一幅研究图表:即以“写的形式”、“写的内容”为研究记录对象,以一到六年级为各个学习阶段的横坐标,以“字词、句、段、篇”各项为纵坐标,将研究结果以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加以阐释。每一项条形统计图的纵坐标体现的是对研究内容的含括情况,每一项条形统计图内部着色有另一层含义,把这一阶段师生在“字、词、句、段、篇”的哪一个要素或哪几个要素上完成了相应的审美化教学目标即以相应的彩色条块显示出来,并能通过显示比例说明教师在此项目上所进行的努力及成果,当然要附图例说明彩色条块完成了哪方面的审美化任务。

当然这只是我进行此项审美化教学实验的一种自我监督机制及简单的成果展示,具体研究方式方法的实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推行完善,我依然采取分年级进行研究以便汇总构图。

一年级学生接触的写的概念处在由“符号”向“意义”的过渡阶段,本阶段我觉得教师应充分调动孩子们在生活中与生俱来的那种形象美的要素,把他们所熟知的美的事物用优美的语言包括亲切的语气语调;规范的语音、语义呈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即而过渡到形象与符号联系起来,最后达到学生能满怀兴致地把符号写出来表达其心中的那种美妙的事物。因此在本阶段的教学中老师需准备大量的感性化材料,包括图片、录像、录音,还应根据教学审美化的需要设计生动形象的故事环节、游戏环节,充分吸引学生的感观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达到这一目的后教师再顺水推舟的把学生想说的欲望拔高到用文字写出来,从而完成写的教学中句的教学的渗透。

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通过一年的基础积累掌握了一些词汇,只是缺乏对它们的更深的理解以及运用方面的技巧,就写作形式而言,他们可完整的表述句子,再由句向段过渡,并且内容上更多了一些简单的感彩,包括好恶美丑等。通过阅读学生们接触到了“诗歌”、“寓言”等文学形式,比喻等修辞方式,但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这个阶段,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积累词汇的愿望,推动学生模仿的欲望,如仿写小诗、小故事等,虽然多数学生的作品仍只能算是词语的堆砌,但老师的鼓励会大大坚定他们寻求美、表现美的欲望及学好语文的信心。

三年级学生,就写的形式而言,他们已由段初步向篇过渡,并已能感性的理解简单的修辞方式,就写的内容上看已能初步把握事物的外在与本质及简单事情的脉落。本阶段老师应有侧重的训练学生描述身边美的事物并适当的渗透如何能把美的东西用美的方式和美的语言进行发散性的表达。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观察美图、美景、积累美词美句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为学生准备大量的课内外感性材料,并时刻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包括说的机会、写的机会、画的机会。

四年级学生,仍然是段向篇的过渡教学,但此时已扩大到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联系,“写”的“关系”的教学无疑是重点。教学中老师要由浅入深帮助学生认识事物都包含了几个方面,事情都是有若干个发展阶段的,最主要的是老师所提供的文本材料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样的“抛砖”才能引出学生的“玉”。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每项成绩背后都有一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这种推动力也是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加强。”可见,这种推动力既来源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也来源于教师对这种动机的催化作用。

五年级学生已经从意义段初步过渡到简单的布局谋篇,从内容上看他们开始整体认识事物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也已能清晰地把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只不过如果用树来形容他们写的水平,他们还只是未长成枝繁叶茂的小树,对一些修辞方法及表达方式的运用缺乏技巧。这时老师可从一些名家著作中截取一定的篇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欣赏、感受、分析、体会,进而模仿甚至创造。从而达到由感受美到创造美的审美化教学。

教学审美化篇2

摘要:为使教学真正满足学生内在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可以尝试把美感结构四因素说(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应用于教学,对教学进行审美化改造。具体操作是:针对审美活动的不同特定心理阶段,采用与之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操作能产生课堂审美效果,带给学生一种情趣、一种精神享受和超越,真正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关键词: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钱海红,女,浙江省宁波市第二技师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众所周知,德育课具有严肃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虽然许多教师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想以此来弥补学科枯燥性的一面,但从效果上看还是不尽如人意。“理论”在联系“实际”时,“实际”只是起到解释、印证的作用,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内在心灵世界,进入情感、有意义的精神世界。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唤起人内在的需求和热爱呢?依据“感知、想象、情感、理解”这一审美心理结构①,笔者尝试把它应用于教学中,对教学进行了审美化改造的可行性操作。

一、感知

感知是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人的视觉和听觉是人的审美感受的基础器官,视觉感受形式美,听觉感受音乐美,不同的形式会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德育教学要找准“美点”,用“美点”来营造意境,让学生有丰富、深刻的感受。平时,本人比较喜欢用多媒体的视频传导、富有表现力的图片、声情并茂的朗读、音乐的渲染等方法引导学生入境。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中,笔者曾有过成功的演绎:

视频播放:“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

视频歌曲《公仆赞》……

集体朗读诗歌:《有的人》(臧克家纪念鲁迅有感而作)

师独白:沧海桑田,人间巨变。美丽而神秘的西藏,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建设者,让世界屋脊挺直了脊梁,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涌现过许多像孔繁森这样的道德模范,如焦裕禄、郑培民、方永刚……,你能说说这些道德模范身上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吗?

师生互动:……

集体探讨并朗读名言:(插入孔繁森与老百姓在一起的图片)

1.雪莱: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互动探讨结论:爱.

2.车尔尼雪夫斯基: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互动探讨结论:善。

感知作用于人的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反映,具有整体和选择的特性。当我们欣赏一段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呈运动状态的视频,一幅具有内容美、场景性的图片的时候,外在美必然引起视觉的快感;当我们倾听一首深情而具有崇高意境的音乐、一段传情达意的诵读时,必然会引起听觉的享受和沉醉。使用多种感知形式,熏陶渐染,轻松愉快进入角色而情不自禁,褒贬随成,使内容整体透出一种崇高的壮美,化人心田,引起心灵的快适和一种妙不可言的心理体验。

美的内容,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对教材中“美的元素”的把握与驾驭,另一方面,要靠教师用巧妙的教学方法来展示。留给学生浅层的印象是不够的,重要的是选择和使用多种元素,把学生带进教学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感知形象蕴涵的动人细腻的美,并力求在审美这一维度上得到整合,让学生对美的欣赏达到“悟”的最高境界。

二、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想象是进入审美世界的翅膀,想象力是一种生命的张力,它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将现实与幻想、过去与未来、此岸与彼岸、自我与对象融为一体。通过想象,在“想”中去补充和丰富、加工和改造人物形象,使人物蒙上美的光辉,产生内心视像,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把学生从理性世界带到情感世界。

如案例《记全国人大代表、宁波二百的周宁芝》(屏幕上投影一幅周宁芝的工作照片,教师踏着背景音乐,讲述案例故事……。)

思考题:(1)周宁芝是宁波职高的骄傲,她的爱岗敬业表现在哪里?(这是浅层次上的阐释)(2)“我要成为顾客问不倒的营业员”,请想象一下周宁芝要付出怎样艰辛的努力才能达到?(放大细节想象,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体验,这是较深层次的解释)(3)“爱岗敬业对老板有好处,对自己没好处”对吗?你从周宁芝的事迹中受到怎样的启示。(暴露错误观念,通过辨析激发学生的内在道德需求和主体意识,这是更深层次的道德情感引领)

精心设置利于学生发生想象和扩展的“作用点”,就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而有益的审美感悟。。我要成为顾客问不倒的营业员”,一句看似平凡简单的话语,通过放大想象细节,抽象的“艰辛努力”就“动态”化、具象化和情景化了,榜样的人格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激情与梦想,学生本来就有的内在的、向上的、向善的力量被呼唤了出来。想象越丰富,情感体验也就越丰富,精神上获得的感受也就越丰富,也就越能把握蕴含其中的意义。试想,如果不发挥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来进行“补充”、“填空”,就很难把概括着的、凝冻着的内容融化开来,让形象活在学生眼里,印在心里,就很难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通过想象,可以让学生的情感投射并依附在想象中,现实中的人和联想中的人交融在一起,沉醉于美的感受之中,心驰神往,使美感体验达到高潮,进入到“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二、情感

审美情感贯穿于审美体验的始终,是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各种心理因素的动力和网结点。强烈的情感能带来强烈的审美体验,这种情感活动一旦和学生的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就能变“苦学”为“乐学”,将学习过程转化为审美活动的过程。

在情感的调动上,笔者比较喜欢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情感落差法。为了增强人物形象的丰盈度、厚重感,凸显人物的形象本质,使人情绪高涨,可运用对比手段,创设一种强烈的“情感落差”,浓墨重彩地衬托,感受情感的张力,引起心灵的震撼。

如在《哲学与人生》的“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一课中,笔者曾利用《吴长清的职业腐败》《孔繁森四次卖血救济藏族孤儿》两则案例进行对比,极力渲染一个震撼人心的情感落差“点”——“索取”与“奉献”,来拓展教学空间,深入感受孔繁森博大的爱的情怀,让学生体味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然后让学生思考:“吴长清得到了什么?失去的是什么?孔繁森失去的是什么?而得到的又是什么?在人的一生中,究竟什么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去追求的东西?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去追求?为什么?”上升到“沉思”的层面;最后,学生集体朗读并体验臧克家写的诗歌《有的人》,对两种不同人生观的人加以对比拓展,把情感加以理性的升华,在精神层面加以强化。

情感的反差和落差,像瀑布能产生一种强大的激流,当然正反例子对比度越强,情感落差就会越大,“激流”就越能震撼人心,触动学生心上最敏感、最柔软的地方,然后转化成一份满满的感动、波动,渗入学生的心灵,萦绕在我们的课堂。这种充满张力的激流,能把学生的心灵感受放大再放大,并汇聚成心灵深处的一股能源,去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

铺排造势法。在教学中,把排比、对仗、层递、复现等辞法与吟诵美讲紧密融合在一起来抒发胸臆,能加强语言气势,让课堂充满诗意和人情味。如在心理健康课《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的导人中,我是这样运用的: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懂你》。

导入: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并养育我们的人,是我们的第一个朋友、第一位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倾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而如今我们远离家乡学习,能依然牵挂我们的——还是父母……。父爱如山,母爱如灯,他们为我们的成长耗费了心血,无私地为我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这个极具画面感的讲述,美在音韵和谐,美在言简义丰,美在语言所描绘的生动场景,令人有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之感,在师生审美情感投入的刹那,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从情境上看,深情的背景音乐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情感和想象得到了很好的渗透与契合;从文辞上看,可谓字字表情,句句达意;从章法上看,排比和复现交错,情感逐层递升,那一声声“是——父——母”反复点染文题,既催人泪下,又使人精神抖擞!如此“煽情”“抒情”,让课堂充满磁性与感动。

音乐烘托教化法。音乐是最抒情的艺术,她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如在讲南京大屠杀时,我采用音调悲凉的《阿育王》;在讲我的职业生涯时,采用略带伤感的《琵琶语》等,都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渲染作用。音乐还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是精神和灵魂的语言。在课堂适宜时候,插入一些励志或赞诵歌曲,如《成功的条件》、《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年轻的战场》、《红蜻蜓》、《情系人民》、《感恩的心》、《公仆赞》等,在激情、升华主题上,是其它艺术很难与之相比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每个人渴望的最诱人的精神食粮,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的加温,那么这种知识传授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没有情感这一方沃土,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知识的种子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说是能否提升课堂力量的关键。

四、理解

美有浅层次的,也有深层次的。浅层次的美学生很容易感受到,而对于教学中所蕴含的意趣、理趣以及深层次的美,仅仅依靠感知、想象是不够的,需要经过一番深入的理性分析、思维的升华才能深刻领会。因此,理解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具有提升感知、规范想象、调节情感的功能。

如在前面“感知”的例子中,诗歌《有的人》和名人名言,是让学生在更深沉更理性的高度去品味咀嚼,获得对道德理性觉悟的启迪和豁然开朗的精神享受。这种将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结合起来,以内在精神美为根本追求,能增强对“美”的纵深层次的洞察力,做到“情理交融”,让“美”更具有理性和力量,发挥持久而深刻的心理效应,满足学生的心理渴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情感渲染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而忽视了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和启迪,一旦情感冷静下来,感觉不到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超越,感觉不到什么本质东西,就会不满足,情感会因缺乏理性的支撑而不能持久并失去作用。因此,教学的审美改造过程要注重情感的理性化过程,不能靠过分的煽情,主要还是靠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到情与理的统一。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教学进行审美化改造。但是,为了使审美内容具有一种连贯的情感气场,取得整体、协调的,而不是零碎的、单调的审美效果,我们可以以情感为纽带,把各种心理因素有机统一起来。例如在前面第一个例子中,播放视频,首先给学生的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印象,但借助直觉所唤起的情感和愉悦毕竟是肤浅的,有必要将审美活动进入更高的层次。一曲《公仆赞》把审美对象美化重现,推动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使情感更加丰富和细腻,眼前的孔繁森和联想中的孔繁森博大精神交融在一起,在学生心灵深处荡漾起一种妙不可言的心理体验,学生沉醉于美的感受之中,此时达到了审美过程的高潮,进入一种清澈、空灵的“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从而使审美由表象世界进入到了情感的世界、意义世界、心灵世界。当学生回过神时,他们急于想表达内心的感叹,于是诗歌《有的人》的美读,为学生情感的投射和表达、理性的体验和理解又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了使学生的情感在精神上得到进一步强化,“名言的探讨”让学生从原来的认知中悬浮出来,进入到人类千百年来共同的理想追求之中,这时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超越,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可见,在这个复杂的动态的心理流程中,审美心理活动有着它发生和发展的运动轨迹,他们不是断裂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四个心理活动协同起来,使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产生并滋长,产生一种较为理想的情景氛围和综合的审美效应,真正体现“美”对教学的“锦上添花”作用。

教学审美化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92

潜在课程审美化就是将潜在课程的构成要素转化为审美对象,使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并创造美,从而使人在轻松、和谐的精神氛围中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影响和改造周围的人和事。同樱我们可将潜在课程审美化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潜在课程的教育功能,以促进初中化学的高效教学。

一、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内容构成要素及教学模式

1.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内容的构成要素

化学课堂作为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主阵地,隐藏着诸多的审美价值和美感因素,对学生的审美心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其课程的启蒙性,学生独特的心理表现,更是对初中生的审美心理有着特别的影响。

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内容构成要素有物质形态的审美化,主要包含化学物质、化学教学中的各类器具(如实验器材、挂图、多媒体等)、化学反应现象和学生的学习环境(如实验室、教室等);制度形态的审美化,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如实验室药品使用规则,实验室实验规则等;精神形态的审美化,包含价值观教育、师生间融洽和谐的关系、正确的评价方法、合适的教学内容等。

2.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教学模式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将审美化教学运用于潜在课程,使学生和教师浸润在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所形成的愉悦和谐、具有美的感受的磁场下,让师生感受、欣赏、表现、创造着教学中的美。学生通过感悟、内化而善于乐学,教师则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完善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教学。具体教学模式如下:

二、初中化学潜在课程的审美化

1.物质形态的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

物质形态的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主要指将相关物质形态的初中化学潜在课程进行审美转化,充分挖掘、提炼其中的美的特质,从而让学生对化学产生美感。

(1)化学物质

世界上的物质有成千上万种,各种物质无不表现出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结构美,尤其是物质的外在形式美最容易被学生感知。例如,初中化学中有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颜色各异的沉淀物、璀璨的金刚石、红色块状的铜、足球状的C60、美丽的硝酸钾晶体……这些物质无不以绚丽的颜色和美丽的外形展示于学生面前。物质外在形式美是内在结构美的外在反映,物质结构美是物质外在形式美的内在反映。例如,金刚石和石墨,两者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导致它们有不一样的外在构型。前者坚硬无比、无色透明,璀璨而又华贵;后者质软、灰色不透明,朴实无华。

(2)化学各类器具

化学各类器具包括化学实验器具、分子和原子的模型、各类媒体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初中化学开始就逐渐涉及许多的实验器具。利用这些器具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合成各种实验装置,以完成各类实验。不管是单个的实验仪器还是整套的实验装置,在设计等方面都展示出了美的一面。各类媒体、模型更是展现出了简洁、和谐、愉悦的美感,足以让学生兴奋。如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反应的实质,可让学生从微观至宏观完美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内涵。

(3)化学反应现象

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现象,有颜色的变化、反应物状态的变化、物质的生成与消失、反应过程中的能力变化以及反应过程中的光、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无不感到好奇,好奇之余无不感叹化学之美及化学之神奇。例如,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实验中,紫色的花变为红花,红花干燥后又变回紫花。学生在感叹化学变化之美的同时,也会产生“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的问题。

(4)学习环境

学习化学的场所主要是教室和实验室。教室一般用来学习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而实验室则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主要场所。在布置教室时,我们可以让教室充满化学元素,如设计以化学为主题的黑板报,或让物品的摆设与化学有关联等。对实验室而言,通常会悬挂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化学家的肖像、化学家的名言警句等,还有摆放整齐的仪器和药品等。学生在这些具有化学氛围的环境下接受熏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逐渐激发出对化学的热爱。

2.制度形态的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

制度形态的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主要指将制度形态的初中化学潜在课程中的诸因素进行审美转化,充分挖掘、提炼制度形态中美的特质。制度形态的化学审美化在让学生体验美感的同时,逐渐将制度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之成为一种好的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措施,可让学生逐渐认同、内化规章制度,让学生从初中开始就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室里的规章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应逐渐培养学生优良的实验品质,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

3.精神形态的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

精神形态的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是指挖掘、提炼初中化学潜在课程的精神形态,激起学生美感的体验,对学生的学习有意或无意地产生积极的影响。

(1)与德育相融合

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在进行化学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融入价值观、道德观念、追求科学真理等意识形态的教育,并利用化学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国情教育、科学观教育、科学品质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化学史教育。

(2)师生、生生间的关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用心去爱学生,常走到学生中去,缩短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建立起努力去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积极的内心体验。同时,教师自己要在学生中起“身正示范”的作用。教师大方、得体的穿着,文明的举止,风趣、幽默的谈吐,都以美的形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良好的生生关系能形成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浓厚学习氛围。

(3)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其内在的逻辑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循循善诱,设置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运用音乐、图片、自然实践中的感受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在新奇、舒畅中善于发掘美、欣赏美并创造美,让美的音符在理性的思维中跳动”。

(4)正确、及时的学习评价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应以动态评价为主,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行为。学生思想开小差时,应投以批评的眼光;学生回答错误时,要给予鼓励;对学生任何的正确行为都应激励和赞许。评价是一门艺术,让学生在评价中体会到自己的存在,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欲望。

三、初中化学潜在课程审美化的作用

1.潜在课程的“场”效应

潜在课程所构成的是一种精神氛围,以一种强大的意识力量去影响和改造周围的人和事。即便是有形的因素也是内化为置身这种氛围中的每一个人的文化意识后才会产生效力,即“场”效应。潜在课程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认识,具有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强化动机、锻炼意志的功能。

2.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审美化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作樯竺阑疃的主体,始终处于一个充分唤醒自我意识的情感、思想的运动过程中。这种学习过程是愉悦的,师生间、生生间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学习的精神力量是奋发向上的。

教学审美化篇4

关键词:音乐教育创设情境发展情趣培养情感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和“美”的视角,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一、创设情境

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情淑性。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当学生进入一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景句。比如,组织教学时,教师优雅的仪表,亲切而真诚的问候,清析简洁的谈话,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等,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和愉快。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这便是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即一种对音乐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不仅适应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同时也适应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得作用,用于音乐教学得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起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的审美效应。教师在上音乐课时《快乐的小熊猫》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精心绘制了图片,太阳,小鸟,美丽的大树和各种动物头饰,教师在美丽音乐伴奏下,以其生动而赋于情感的语言音调,从容地吟颂着导言,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此时,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他们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的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

由此可见,创设袖珍经典的教学情境,对优化审美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这大概就是艺术家柯伦所希望的那种教师的工作应具有美好的光彩,给人带来美丽的快乐,使人产生兴奋感,体现了美的教学过程,就是“艺术的成品”的愿望。

二、发展情趣

情趣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重要形势,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们常被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所困扰,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训练中反复,久而久之,学生常常因此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音乐逆反心理。音乐教学的情趣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任何有趣的事物,对儿童来说都存着极大的吸引力,这是由年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倾向场,以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使他们自觉地主动的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和音乐学习。

三、培养情感

教学审美化篇5

情感教育是审美教育的突出特征.情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血液,不断地流淌与灌溉各种审美元素,才会促使人变得鲜活.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受教育者在审美教育中,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感情波动,也就容易被感动,进入一种感性阶段.美育最大的特色就是用美来影响人的情绪,用情来感染人,用情来打动人的内心.情感的力量会决定美育的力量,用情动人的效果会直接影响美育的结果.所以美育并不是什么很难以言表的教育,而是跟其他教育类似,就是一种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教育.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越要艺术化.”

对于化学这门科学而言,高中生仅仅是从初三才开始接触,要想对化学教育进行审美化教育必须首先进行科学化教育.化学课堂应该是充满着各种审美因素的课堂.化学老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的方式比其他学科的方式要多得多,比如说可以通过当堂实验与学生亲自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所以想要在高中化学的教育中将审美教育潜移默化,让学生能自觉认知,自我欣赏并且努力创造美,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发挥化学外在美的作用

学生在化学课堂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到各种有形有色、有轻有重、有大有小的物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来更深的感知物质的美,培养学生对美的领悟能力.例如在讲授《硅和二氧化硅》这一板块时,教师可以先从二氧化硅的外在美入手,介绍罕见的紫色水晶、红色的玛瑙珠与无色的冰髓等等都是属于天然的二氧化硅的晶体形式.然后从其流畅的线条、美丽的颜色、折射的光芒等方面来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再例如讲解《卤素》时,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来展示不同形态的卤素,学生对卤素形态的认知的逐层深入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在讲解各种卤素单质的溶解性时,就可以利用萃取和分离实验让学生在绚烂的色彩变化和分明的层次变化中较为容易而又愉快的掌握这一知识难点.在各个专题中都有很多知识点传授可以帮助教师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审美教育.

二、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使用化学的语言美来促进学生对美的更深层面的理解

化学交流中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就是化学语言,可以分为化学图表与化学符号.化学理论是对化学事实实验的解释,是在一系列试验之后提炼而成的科学.物质的美在化学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复杂而又多变的,化学分子式与反应方程式又是对物质最好的呈现方式.一百多种元素组成了数以千万计的奇妙组合,形成了自然界繁杂的物质,变化是千姿百态的,但是又有着规律可循,呈现出一种既多样又统一的美感.例如在讲授《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一板块时,凌乱无序的化学元素按照横向与纵向组成了一个循环有序的系统,展示了各个元素之间的和谐的排列.

微观世界的抽象美往往则是由电子、原子、分子勾勒而成.这样抽象的美可以通过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与晶体结构变得直观具体,将微不可见的美变得生动近人.例如教授《化学平衡》这一专题时,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化学理论对立而统一的美,则可以使用矛盾解读法,从溶解与结晶,分解与合成等方面出发,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让学生能够深刻领悟到化学理论的简洁而深远的美.

三、化学的思想美与社会美的充分利用来提升学生对美的欣赏水平

化学的思想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化学发展史;第二是化学家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质.例如在讲授《苯芳香烃》这一课题时,通过凯库勒生平的介绍,突出他在化学科学上起到的极大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凯库勒对化学的渴望与执着.凯库勒在梦中发觉了苯环的结构,这不仅仅是偶然,更多的是一种必然.凯库勒长年累月的潜心思考,促使他储存的知识达到突变,研究思维得到飞跃与发展,最终确立了苯环的结构.正如有这样一句话:“机遇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故事听起来比较离奇,但却能够起到对学生欣赏他的精神美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欣赏观.

化学与人类的自我发展,化学与人类的生产实践以及化学与人类的思维方式等等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化学的社会美也就可以起到揭示自然界的秩序,和谐,统一的作用,揭示可观物质变化的内在原因,并解释和隐含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教学审美化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审美化

在我国,识字教学对研究识字教学科学化极为重视,然而,从人文视角对汉字教学进行解读的研究少之又少。

俗话说,教育即生活,也就是说,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将来生活的基础,所以,生活对教育的作用极为重要,由于生活中可以产生大量对学生学习与健康成长有益的经验。经久不衰的社会生活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教导,而生活过程自身也存在重要的教育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所受教育其实就是利用生活经验所得,在生活中,促使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不断提高。而这些经验通常又存在自由开放性、情感体验性以及具体形象性特征,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可以发现美、创造美以及体验美。小学生对美与艺术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和艺术是他们的存在方式与基本活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艺术天性与其对生活的审美能力激发出来,将其用到语文识字教学实践中。

教学审美化篇7

1.1大学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说,中国体育文化由文化方式、文化载体、文化精神和文化制度四个要素构成。从文化结构主义层次来理解,卢元镇在《中国体育社会学》一文中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体育文化是以高校这个特定环境为依托,以体育为纽带的体育及相关的文化活动。具体包括体育活动、体育场馆等物质文化;体育竞赛规则、体育法规等制度文化;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价值观等精神文化。时代性和民族性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和民族特点。”

1.2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旨在培养与造就一代具有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别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新人。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美学的主要内容。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审美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谓审美教育,就是以美学理论教育为中心的审美理想、情趣和素养的教育实践。审美教育实践,包括美学理论教育、艺术鉴赏教育、审美教育、情感陶冶教育,等等。其中,以美学理论为指导的情感、体验、感悟的教育尤其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的情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在美学史上,美学家特别关注情感教育。在他们看来,审美教育就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感情教育。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他看来,人们之所以提倡美育,在于使人类能在音乐、照片、图画、文学里找回他们遗失了的情感。在蔡元培先生之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竭力主张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认为美感教育的功能,在于修身养性,等等。人们一旦进入了这个审美领域,情感就会得到净化,精神就会得到升华,情操就会得到光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教育可以说是审美教育的本质所在。审美教育是审美与教育的辩证统一。在审美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们既可以获取美的享受,获取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又可以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审美是美育的前提,教育是美育的归宿。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乃是通过完成审美教育任务而达到的。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审美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2大学体育文化教育亟需重视审美教育

谈到体育与美育,学者们都主张体育与美育相结合,希望在教学中做到体育与德、智相结合,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国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继承了我国古代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传统教育思想,把体育与美育都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重比较完整地论述了体育与美育的相互联系。体育审美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追求的就是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现代教育中体育绝对不是单纯的身体教育,它是多层面的教育,即与身体有关的生理教育、社会适应能力、精神状态等。在体育教育的过程既要正确地引用审美因素,又要注重学生的精神享受,使其身心和谐发展,将其培养成有较高审美素质的人。审美教育是大学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人类所面对的世界是客观的世界,我们生存的世界是社会和人群。我们对于这两个世界的认识是运用了不同的认知体系:世界—认识—记忆—思考—知识—考试—改造;生活—感受—体验—情感—艺术—欣赏—生存。以前我们的教育比较少地关注学生们内心的真实体验,而今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获得生命的意义和具有幸福感的生活。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围绕这个目的,体育教育、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如此。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除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肯定,我们还非常渴望寻求我们生活的意义,我们缺乏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我们认知的客观世界和社会人群,缺乏在情感中凝聚感悟,用艺术的眼光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寻求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是当代人新的追求和共识。人只要正常地活着,没有感觉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感觉能力退化,人们变得粗俗、简单,甚至麻木,人类感受和体验的能力正在退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话和网络提供了人们交流和表达的无限可能,现代交通几乎消灭了空间的隔阂。所以,离别变得可以轻描淡写,我们就不再稀罕“思念”,但我们每天端坐在视频前,与外界在没有表情、没有肢体动作、没有眼神的交流、没有真实的环境和氛围的关联中,我们的感受能力渐渐变得迟钝,感受空间渐渐变得狭窄,就算“物质极大地丰富了”,没有感受能力,作为“感觉”的幸福又从何而来?人类未来的福祉,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人类能够得到幸福的外部条件;人类未来的幸福,必须建立在人人都能感受幸福,都有能力“感受”的基础之上,这是内因,内因才是关键。而唯一专职用来激发、保持、丰富人们感受能力的东西就是艺术、审美。审美依赖的是心灵的敏锐、情感的丰富和充沛的想象力,而僵化的知识往往可以掩盖和扼杀敏感性和想象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培养出来的是具有丰富知识却不知人间烟火和人情冷暖的人才,只能培养出具有专门技能但却没有创新精神的“劳动工具”。所以,当前通过艺术欣赏和审美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丰富情感体验场所、经历,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已经成为大学人文索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大学体育文化中审美活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需要学生个体亲自参与、体验、感悟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学的体育文化的审美教学课程的开设,能为大学生们提供参与、体验、感悟生活,追寻幸福生活和意义的重要途径和舞台。

2.2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知真、善、美

审美教育与智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是,二者并不是没有关联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智力心理结构各自都不是封闭的。美育与智育间存在着必然的双向互补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双向互补关系,才使美育能够感知、学习,体会真、善、美。

(1)审美教育对象本身的认知价值。审美教育借助于一定的审美对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审美对象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也具有认识价值。可见,美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它的外在形式所包含的内涵,在一定范围内跟知识具有同样深刻的认识价值。至于美丽的大自然,则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具有这种双重价值,因为它既是艺术和审美的对象又是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对于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有利于增进对大自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而对于自然艺术认识和审美把握,也有助于更加直接而明确地把握客观真理,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

(2)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智力创造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探求科学真理和创造发明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方面,它表现为灵感、顿悟、直觉、想象等。科学研究主要是一种逻辑活动,依赖于人的逻辑思维作用。而非逻辑思维就是灵感、顿悟、直觉和想象等。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或发明,科学家往往经过长期的冥思苦想而没有所获,而在一个偶然的时刻却灵光闪现,获得了突破,这已为许多科学事例所证实。事实上,科学活动中的直觉,跟审美直觉有某种相通之处,即都是在感性直观中通过想象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领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根认为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创造思维能力中的最主要成分是想象力。这里,如果说灵感、顿悟、直觉(包括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创造有重要意义的话,那么想象力意义则在于它是创造活动中的智力因素,是贯穿于整个创造过程最活跃的角色。这是因为,想象力是人类思维创造性的主要标志。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创造力,爱因斯坦之所以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不仅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是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3审美教育能激发人的探索精神

对生活的兴趣是人们热爱生活的前提。一个对某项事物毫无兴趣和感情的人,就不可能对它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兴趣、爱好是人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原动力。审美教育就是这种精神动力的源泉之一。世界是美丽的,有许多生动、富有灵性的东西,对于那些未知领域的神奇魅力,人们总是愿意花费精力去探求的。

2.4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教学审美化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致力研究的一切美,因此可以说语文就是美学的载体;同时教材选用的多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其人文气息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对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尤其要注重美育,即审美教育。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本人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离开了课堂教学谈教育模式会显得苍白无华。因此,审美教育的核心无疑是课堂教学的审美化。课堂教学审美化是教学活动和审美活动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结,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学生语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激发起学生的爱心和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

一、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美

“文以载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物质手段。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是实施审美教育的第一步,而诵读则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语文审美教育的起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美,是学生感知美的第一步。语言美包括语言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品味语言美就要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形象美,领悟语言的音乐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儿歌、散文、绕口令中的韵律美、节奏美让人余音绕梁,回味悠长。在教学时应把握语句的节奏,进行表情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培养良好的语感,体验情感,从而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比如,学习张籍的《长相思》,在朗诵时,应先让学生反复诵读,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再在诵读中感受本诗语言的音乐美,并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体验到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之情,再进行表情朗读,体验情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连理解语言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二、创设情景,感受意境美

意境,是形象思维派生的奇葩。在教学中对文章意境开掘的深度,决定着所确立的学生审美认识的高度。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写意与环境,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进入文章的意境,是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写文章,胸中必定有一个境,即一定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作品写出来总又饱蘸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头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所以它也是语文课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

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授课时,应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再现课文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自由的创造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由境,与作者寄予的感情产生共鸣、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熏陶,达到美育的目的。

如《回乡偶书》一诗,看似平淡,却内蕴丰富。游子重回故乡,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化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自己的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看似平淡的一问中。“笑问客从何处来”引出了诗人的无穷感慨。全诗在有问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在教学时,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儿童会怎样问诗人?诗人会怎么回答?你能根据这一个场面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对话,并组织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的动作表演,把《回乡偶书》中的对话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使学生对诗人那种年老回家,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有了更深的感受,更好地领悟到诗的意境。

三、切磋讨论,探究综合美

刘勰认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阅读是读者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释语言文字所传导的信息的过程。各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对文章的解释就有不同。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切磋讨论,互相启迪,交流各自对文章的独特体验,能够丰富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在讨论文章的语言文字、艺术形象、内容结构和整体风格等互动活动中,受到美的陶冶,探究美的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熏陶,还要引导学生借鉴美、表现美,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按自己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去创造美。学生能否创造出美的事物,就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审美创造能力的标志。学生能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只有审美力,没有创造美的能力,并没有完成美育的目的,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教材读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读书、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美育的效果是隽永的,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一旦学生成为审美的人,则情操可陶冶,品性可砥砺,人格可升华。借用叶圣陶的话说,“自会抽芽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硕的果”。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正确的审美观,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成为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教学审美化篇9

论文摘要: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美育。语文教学,处处是在进行审美教育。即以语文学科为载体,而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满足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之目的。

教育学生识美、爱美,从而去创造美,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正如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崇尚真、善、美的必然结果一样,一个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善于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所深含的美质,以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乐学”。在中学诸学科中,语文学科与美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处处是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当然,在这种审美教育中,由于不同的审美主体(学生)生活经验和审美积淀不同,面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学习内容),理解的深浅度不同,头脑中所贮存的记忆表象(生活经历)多寡不同,对审美客体的美学意味感受就不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林黛玉一样。为此,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即审美活动过程中,务必因审美主体而异,因客体对象而异而因材施教,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最终到达创造美的至高境界。因为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要求。

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中,都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它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表现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教学中适当剖析,可利用美的事物,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譬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那藕花深处鸥鹭惊飞的美景,怎能不让学子们为这自然的外在形式美而鞠躬倾倒,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贾平凹的《小桃树》中,那在风雨中飘摇又倔强挺立的小桃树形象,又不能不让人为这自然之物的神韵所叹服,它用美的呼唤启迪着人类的心灵。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又促使学生对教材字里行间的小桃树形象进行深入地审视,继而又赋予它以新的文化精神内涵的美,使学生从心中涌起奋发向上的豪情。这样,便完成了由欣赏美到创造美的过程。贺敬之、丁毅执笔的歌剧《白毛女》,主人公喜儿的纯洁善良、热爱生活,以及王大婶一家与杨白劳一家之间所表现出来的纯朴的人情美,与黄家鬼门关的险恶、狡诈形成审美意义上的鲜明的美丑对照,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旧社会本质的不同,而“惩恶扬善”的思想也同时得以弘扬。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就在于,他以自己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由生而死的经历,向人们毫不保留地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使人们由孔乙己这一审美客体,进而产生了鲁迅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感受。德国诗人海涅曾说,“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这句话道出了人追求美的真谛:一个人的外在美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指蕴藏在人的内心之中的思想、智慧、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品质在全面和谐发展中构成的美。《第二次考试》一文中的陈伊玲,这位报考音乐学院的姑娘,穿着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报名表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的,惹人喜欢的脸,教学时要把这仪态美的陈伊玲,演唱后表现的谦逊美,以及公而忘私忘我救灾所表现的心灵美的陈伊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展示出主人公陈伊玲的整体形象美。

其实,文艺作品以外的文字——应用文的教学也并非与美育无关。从书信类应用文的格式看,顶格称谓表尊重的形式,即会令读到此种应用文的人,内心荡起愉悦的美感。因为它是礼貌文明美的表现。固然,这种美感层次是较低的,比不上更高层次的美,但它是由感受文化内涵时所得到的。无论是文艺作品的教学,还是应用文体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去探入挖掘其中所深含的能够启迪人类心灵,并使之得以崇高的因素。当然,教师当以健康、饱满的情感投入其中,去感受,去陶冶,因为没有情感就没有美感的产生和力量。

教学审美化篇10

关键词:朱光潜;人生艺术化;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B83-09;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250-02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1932年出版了《谈美》一书,书的最末一章“慢慢走,欣赏啊”,其副标题是“人生的艺术化”,这一命题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枢机,它意在宣扬一种完美的人生理念,展示一种超凡的人生境界。

在风雨如磐的20世纪上半叶,“人生艺术化”的美学思想缓解了当时国人的精神苦闷,给他们提供了“避风息凉”的处所,应该说,朱光潜的“人生艺术化”美学思想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今天朱光潜写《谈美》时所处的那个年代,离我们越来越久远了。然而他当年提出的“人生的艺术化”美学命题,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作用。

一、审美教育应以塑造完整的人为其宗旨,着眼于人格的整体性和个性的丰富性

审美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的人,首先就在于其是否具有完整而丰满的人格。朱光潜多次强调人的完整性,在早年的《谈美》中他指出:“人生是多方面而却相互和谐的整体,把它分开来看,我们说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为正名析理起见,原应有此分别;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完满的人生见于这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他们虽是可分别的而却不是互相冲突的。”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部分,三者应该统一于完整的人生中。“健全的人生理想是人性的多方面的谐和的发展,没有残废也没有臃肿。譬如草木,在风调雨顺的环境之卞,它的一般生机总是欣欣向荣,长得枝条茂畅,花叶扶疏。”

朱光潜的审美教育思想的落脚点始终是在个体完整的人格培养上,他所强调的人格健全是从人自身完整发展的角度来谈论的,朱光潜的美育思想才真正是从个体个性和自由发展的角度来出发的。人格完整性和个性丰富性的获得是以自由教育和个体教育为基础的,这是朱光潜的美育思想超越于同时期的美育家之处。

那么,目前我们审美教育最根本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促进个体的生命和谐发展,我这里所说的“生命和谐发展”,用美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指在求美、求真、求善的基础上,让个体发自内心地深刻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抱着正确的态度和运用正确的方法积极投身到审美实践活动之中,依靠生命的自主活动亲历美的陶冶,不断提升美的水平。

二、审美教育应以情感教育为中心,强调美育的情趣性

目前,教育体系特别是以逻辑思维和知识积累为主导,又十分强调道德的约束,这使得道德自我在行使权利时,总是把个性情感过多地管制起来,或使之服从于普遍的现实原则。理智自我排斥个性情感,因为逻辑思维总要求把对象的丰富性和个别性抽象掉,把主体的情感抑制住。而在审美教育活动中,审美主体以感性个别的非概念形式为情感的充分表现提供了机会,进而使人的性情得以解放。这就意味着它超越了道德自我和理智自我的压抑性而实现了感性自我。同时我们必须明确,审美的道德性或超道德性不是反道德或不道德,审美的非理智性也决非反理智或非理性。实质上,审美的情感解放不仅对道德与理智无害,而且对它们的发展有利;另一方面,真正的感性自我是与道德自我和理智自我相互协调的。

朱光潜强调审美教育的主体体验方面,强调审美情感的重要性,在他那里,情感在美育中的生命力,取决于个体的生生不息的审美体验,而这正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审美体验的独特意味则构成了审美教育过程中一个趣味之源。因而审美教育亦是充满情感的趣味教育,即然是趣味教育,那么就要求充满趣味。它主张通过审美实践,尤其是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教人将审美经验推广到人生世相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将审美教育过程趣味性作为美育现代性的课题就不仅是美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也是美育发展的一般规律。

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是以审美对象激发出个体的审美情感,使其通过亲身的情绪体验,以此获得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共鸣,这一点与道德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功效。审美教育并不只是说教,也并不关心说教的效力,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积淀。人们常说审美教育是以美感染个体,以情打动个体,这种情感性正是审美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审美教育是靠情感来打开个体心灵之大门,使其在情感上感到舒畅,既能给其以快乐,又能使其得到陶冶。生动的形象、道德情感的参与,使个体的精神境界得到净化,不再具有明显单纯功利的实用性。情感是美感的故园,美感使个体超越了世俗,从而提升整个心灵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就是说,在操作上,审美教育靠近道德教育,但审美教育不是靠说理取胜,而主要是情感式的。

三、审美教育应是“人生化”的审美教育观或生命教育观

审美活动与人类的生命活动有着内在的联系。审美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所依赖的一个重要的潜在条件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具有能够感知对象,传递情感,进行想象与理解活动的生理、心理机制。这种生理、心理机制正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这种全身心的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整个生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审美需要也是人的生命的需要,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人类如此地钟情于美、追求美、创造美,说到底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因为审美追求是对生命的追求,审美创造是对生命的创造,审美热爱是对生命的热爱。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念的人,厌恶生活的人,是不会去热爱美、追求美,更不会去创造美的。

审美还可以达到人的自由实现。“审美”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描述或界定它。但是,它在根本上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这不仅仅是由于人的最基本活动是生存活动,而且还由于“审美”的终极意义在于人的人生价值。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其基本意义应该是从“审美”这一基点生发开来,所以审美教育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审美”。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把“审美”看作是一个主体性范畴与教育有机地融合,也就是要把审美的价值转化为一种教育资源,因此,“审美”应当是审美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一方面,从人自身这方面来讲,只有人才需要审美,审美只是人的审美。因为审美是人生命活动的必然需要,它从属于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需要是作为完整的人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需要,是人的永恒追求。另一方面,从审美的总体特征来说,审美本身与对自由境界的追求是无法分离的。因为审美集中地体现了人的主体性活动,以特殊的方式使人冲破心灵的束缚,引导人走向广阔的天地,特别是审美能给人以活的生命:自愿且能动,沉入且超越,使人的创造力得以全面的发挥,是以幻想的形式对人的可能生活前景的充分肯定。由此,我们可以说审美是人的自由实现的一种方式。

所以,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和社会的审美意识和标准,借助于各种各样的审美媒介,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向审美个体施加审美影响,同时激发、培养、引导个体积极投身自主的审美实践活动,让美的感染力和召唤力来愉悦、陶冶、净化、提升个体的情操和心灵,从而塑造其完美的人格,启迪其丰富的智慧,健全其壮实的体魄,促进其生命在真善美统一基础上不断和谐发展。

总之,对人生艺术化的强调,即是对人的强调。换句话说,“人生的艺术化”,既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宗旨,也同时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的手段和原则。作为审美教育的宗旨,“人生的艺术化”体现了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中人本主义因素,将个体的人置于审美教育的首位,关注个体的精神生存状态,注重个体生命意识的培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他不仅注重审美教育的结果,更注重审美教育构成的艺术化,将美的教育放到生活中去,从生活走向艺术,从艺术回到生活,达到“美化人生”的目的。朱光潜的这一“人生的艺术化”思想,蕴涵着人生和艺术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艺术源于人生,作用于人生。提倡用艺术去美化人生,实际上也就是强调审美教育对个体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即审美教育不仅是认识美的教育,而且是创造美的教育。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审美教育建设极具启示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光潜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2〕朱光潜.谈美[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建翔.现代美育与人的生命节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1).

〔4〕童庆炳.审美是人生的节日[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0(l).

〔5〕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