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十篇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十篇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35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篇1

教育是家庭的一个主要职能,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从家庭产生的那一天起,家庭就担负着子女的教育任务,只要家庭存在,就必须行使这种教育职能。因此,家庭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现象,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子女,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有用之人,是每一个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任何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条件,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家长用心,孩子不用心,不成;孩子上进,家长不合格,也不成;只有当家长的良苦用心与孩子的个人努力有机结合,配合默契,才能收到最佳教育效果,使子女成才。

1、父母的榜样作用

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总之,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从生下来就在父母的怀抱里成长,父母不仅给孩子以生理基因优势的遗传,而且给其以人格品质的塑造。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身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

有人说:子女是父母的折光镜。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事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的确如此,一个自私自利的家长很难培养出一个甘于奉献的孩子,一个心胸狭窄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一个宽宏大量的子女,父母对子女的示范应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

2、教育应当从改造母亲开始

一个乐观向上的母亲,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美好的影响,而一个整日陷于忧郁情绪之中的母亲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可以肯定的说,凡是成功的孩子都有一位优秀的母亲给予了完美的教育。母亲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忽视母亲教育,我们的一切教育都将成为无本之木。

因此,做母亲的应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强不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即使是在事业上不能取得骄人的成就,但积极的人生态度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教育和激励。

3、家庭教育中夫妻应做到一致

家庭教育中,母亲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的作用,但决不能因此而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推给母亲,孩子同样需要父亲,父亲在家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上一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喜欢以父亲为榜样,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能。从父亲那里,孩子可以学到刚强、自信并获得安全感;从母亲那里,孩子学到善良,更多的体会亲情。所以,父母双方只有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使孩子得到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

因此,父母双方一定要增强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主动走进孩子的生活中,让孩子在父母的双重教育下健康成长。

4、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帮助他从小立志,让他逐步养成一种不甘落后、争先向上的精神。要重视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孩子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字要写得工整。针对性孩子学习上容易马虎的特点,我们要求他从小在学习上就要认真,做到心要静、坐要稳、看要细、定要清、算要准。使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事、学会辨别是非。

5、用激励法教育孩子

自信心如同孩子发展的原动力,具有坚定自信心的孩子,一般来说他们的智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一旦对自己失去信心,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做父母的哪怕是只言片语,哪怕是一个眼神,也应仔细斟酌,绝不说挫伤孩子自信心的话,绝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还给他脸色看,要精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

6、施教要善于抓住时机。

对孩子施教要注意研究孩子的心理、孩子的愿望、孩子的情绪,从而选择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法,进行恰当的教育。一是善于捕捉孩子容易发生特殊心理或情绪变化的时机。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遭受到失败,家长切莫训斥,应给以鼓励,增强信心,进行分析点拨,可以带其走出“困境”。二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带有规律性的时机。比如新

学期开始时,孩子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学习冲动,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此时若因势利导,孩子便会取得新的进步。家长应主动与老师沟通,既告诉孩子的长处,也提出孩子的不足,要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寻找帮助孩子上进的措施和方法。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赏识;鼓励

一、目前幼儿赏识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普遍采取了赏识教育的方式。赏识教育是植根于基层教育土壤的,有着深厚的基础和较强的生命力。在现阶段的大多数幼儿园中,都以赏识教育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形式上也是极其丰富的。当前的幼儿园的课堂中,老师采取了尊重孩子个性的教学方法,对孩子的学习热情进行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现在多数的幼儿园都把握住了赏识教育这个教育主线,在教学活动中,都围绕着赏识教育来开展教学。

二、幼儿赏识教育的过程及提高的措施

在幼儿赏识教育中,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赏识二字,要使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赏识、鼓励进行。在幼儿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赏识的尺度,发挥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多角度多层面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幼儿赏识教育的质量。

1.幼儿赏识教育中,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

在幼儿教学中往往有种误区,就是孩子必须听老师的,在课堂上必须要跟随老师的思路,不能随意打断的老师讲话。这种误区的形成主要是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对学生个性没有充分尊重,片面的认为孩子在课堂上必须乖乖的,必须听从老师的指挥,老师的思路一定是对的。这种误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导了幼儿教育的发展。通过对赏识教育进行研究我们知道,孩子的个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在课堂上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老师也要认真的听取孩子的意见,并根据孩子的意见对思路进行调整,逐步完善幼儿课堂,倾听孩子的心声。

2.加强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使孩子能认识到自身的优势

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发现自身的长处,学会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强项。幼儿园是关键时期,是孩子一生学习的开始,必须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否则将耽误孩子的一生。孩子在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的引导尤其关键,所以,在幼儿赏识教育中,老师的正确引导显得非常重要。孩子在幼儿时期,对自身的了解不够,对自身的优势也认识不足,老师要引导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优点,让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

3.加深对孩子的了解,进行适度的表扬

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孩子尚处于幼年,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时候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欠缺一些,这就需要老师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需要多与孩子沟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了解,获悉孩子的动态和心理,使得在幼儿教育中能够做到对孩子心理全面掌握,促进幼儿教育的开展。在开展幼儿赏识教育的时候,对每个孩子有足够的了解之后,就能把握好表扬的尺度,使得对孩子表扬既能肯定孩子的成绩,又不过分,使表扬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加深对孩子的了解,是进行表扬和鼓励的基础。

4.老师要鼓励孩子参与教学过程,并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鼓励孩子参与教学全过程,同老师在教育活动中互动。这种互动式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幼儿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在许多幼儿园中得以普及。在幼儿赏识教育中,老师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的一切正确行为,使学生能够从教学过程中获得乐趣,收获知识。所以,老师要在幼儿的赏识教育中,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鼓励孩子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此外,老师还要做好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能够通过互动式教育,建立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孩子的参与精神,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5.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幼儿时期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用一生。错过了这一关键时刻,在孩子后期的成长过程中,将很难弥补。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时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说到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就必须要提到赏识教育,实践表明,赏识教育对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日后学习的促进作用明显。其次,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孩子能够主动的开展学习活动,减轻老师的负担。再次,赏识教育能够增强孩子的信心,使孩子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6.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在课堂上创造互相赏识的氛围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在家里是小皇帝,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都是唯我独尊的性格,不懂得关心他人。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就要着重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分享的美德,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关心身边的所有人。此外,还要在幼儿教育的课堂上创造互相赏识的氛围,让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学会互相鼓励互相激励。这不但有助于孩子学到别人的优点,也有助于孩子改善自身的缺点,所以,幼儿赏识教育中,在课堂上创造互相赏识的氛围十分重要。

三、开展幼儿赏识教育的意义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幼儿赏识教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赏识教育不但是幼儿教育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对幼儿教育的新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开展幼儿赏识教育,对孩子多一份关心、多一份鼓励、多一份欣赏,对老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激励,使师生关系融洽,更好的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幼儿教育中,老师要发挥主体作用,要从正面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老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多对孩子微笑,多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要对孩子足够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潜在能力得到开发,才能达到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要利用好赏识教育这一有力手段,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一帆.《多给孩子一些赞美与鼓励》.《中国教师报·中国幼儿教育周刊》,2004年2月号,家教篇C版.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篇3

我个人看法,很小的孩子教他数数、认字,并不在于教会数学和认字的知识,而在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励和启发孩子的思维活动,培养孩子好学的习惯。一个三岁小孩能背十首八首唐诗,就感觉了不得,甚至父母误认为是天才,其实孩子再大一点,到了十岁背几首唐诗是很容易的事情。过去人们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智力教育,现在父母也开始重视智力教育,强调智力投资、智力训练,特别重视早期智力教育。早期智力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早期智力教育并不等于知识教育。有些父母误认为早期智力教育就是知识教育,孩子识的字越多,背的唐诗越多就表示开发了孩子的智力,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知识和智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不是一件事情。一个人短时间内可能获得了很多知识,但一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智力上有多么大的发展。对于我们很多父母来说,一定要把握知识和智力的相互关系。

人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脱离具体的知识,纯粹的智力是不存在的。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智力越发展,获得的知识越多。但是,智力不等于知识,我们不能以知识掌握的多少来判定孩子的智力发展情况。

有的父母很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看到孩子会背几首唐诗,会说几句英语,就误认为孩子的智力超常,这些都是误区。智力超常与否,不能以知识掌握的多少来确定,而主要看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看孩子其它智力要素,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操作能力的发展水平来判定。

父母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是无可指责的,作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掌握的知识多,谁不希望孩子聪明。但是,很多父母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忽视对孩子的个性教育。

我们现在家庭对孩子的礼貌教育很差,孩子对长者说话没大没小,甚至顶撞父母,待人接物缺乏应有的礼貌。我们绝对不能培养出智力水平高,但道德水平低的孩子;我们也不能培养出学习成绩好,但个性发展畸形的孩子。我们的父母也常为孩子的不礼貌,不体谅大人,任性,脾气暴躁而深感不安,也感到非常生气。一位爸爸给他的儿子买了不少世界名著,孩子感觉不顺心,就大闹,气得爸爸差点把电视机摔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造就千千万万的具有高度创新意识,高度发展创造力,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同时需要有对社会负责和对社会发展有高度适应性的劳动者。那些个性上唯唯诺诺,遇到困难退缩,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波动较大的人是难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知识经济对人的道德品质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绝对不是降低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要求。知识经济要求劳动者的行动要符合人类社会进步,要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生活准则。高新技术具有两面性,可以利用高新技术造福人类,也可利用高新技术危害社会,电脑病毒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危害社会的一个典型实例。

走出家庭教育中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家教误区,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王极盛)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篇4

关键词赏识教育问题实施对策探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很多学校都提倡实施赏识教育,特别是小学。在赏识教育推行之初,很多小学教师都积极投入赏识教育学习当中,涌现出了大量赞赏赏识教育的文章。但随着赏识教育进一步推行,并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此时人们对赏识教育提出了质疑,通过对赏识教育理念应用于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赏识教育理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对策建议。

1赏识教育概念的界定

根据网络调查得知,目前人们对赏识教育概念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周弘认为赏识教育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2)赏识教育,即以人性为基础,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鼓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3)赏识教育是让学生学会用赏识的目光看世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教育。(4)赏识教育是指教师认识并赏识学生才能,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5)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以尊重、理解、激励、信任、宽容的心态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让被教育者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2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赏识教育错误的认识

笔者对东莞市某所学校的30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知有83.33%的教师认为赏识学生就是时常鼓励表扬。在访谈中,有一位教师说:“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个家长都希望老师能耐心地教育学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的赏识。即使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喜欢老师批评教育。在我校也曾经有家长投诉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方法不得当,言行过于激烈粗暴。教师为迎合家长的心理,不敢批评教育学生。久而久之,在学校里只有赏识教育而没有批评教育了。”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时没有把握尺度,盲目地赏识学生,学生犯了错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批评教育,使得学生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也分不清了。

2.2赏识教育摒弃了挫折教育

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有些孩子甚至是“独二代”,在家过着“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所以很多孩子在家被宠坏了,只喜欢听到别人的表扬,却受不了别人的批评。遇上小小挫折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孩子的脆弱是跟家长、学校的教育分不开的。笔者对东莞市某学校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得知有68.33%的学生受不了老师的批评,说明孩子心灵脆弱。在家庭教育中,只有30%的家长支持挫折教育,66.67%的家长支持赏识教育。由此可见,现在大多数的孩子生活在过多的呵护中,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依赖性强,耐挫折能力薄弱,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束手无策。

2.3赏识教育太注重物质奖励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成了许多家长奖励孩子的一种手段。在访谈中,有位家长这样说:“我家只有一个孩子,身为家长的我尽可能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当孩子测验或考试成绩较好时我会对孩子进行及时的鼓励,如:带孩子到麦当劳吃饭、买孩子喜欢的玩具、给孩子零花钱等等。据我所知,也有很多家长是这样做的。”由此可见,家长赏识孩子主要是依赖金钱和物质奖励。许多家长都片面地认为,对孩子笑一笑、说一句表扬的话、称赞一番等的鼓励式奖励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孩子不会努力去争取的,只有一定的物质刺激,孩子的热情才会高涨。殊不知过多的物质奖励必然造成孩子不思进取,精神世界变得空虚。

2.4赏识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差异性

教师在赏识学生时,有些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常把学生与学生进行比较。比如在家长会上教师说:“李家的孩子学习最好,王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最差。”或在别的家长或孩子面前说:“人家考试100分了,你呢?怎么这么差啊?一点都不认真学习。”教师对学习成绩优异者加以赞美,认为这样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殊不知这样对学习较差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教师不能将学习优秀的学生与学习较差的学生相比。教师赏识学生要因人而异,不能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3小学生赏识教育有效实施的对策

3.1正确认识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好赏识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正确理解赏识教育,把握好赏识的度,才能发挥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赏识孩子比批评孩子更有激励效果。曾经有一位老师做过这样的实验:在班上把孩子分成三个组,每组有十人,让这三组孩子回家背诵课文。这位老师对第一组的孩子说:“如果你们明天谁能背诵《快乐的节日》这一课,老师会奖励一颗星星给他。”这位老师对第二组的孩子说:“如果你们明天谁不能背诵《快乐的节日》这一课,老师要罚他把这一课抄一次。”这位老师对第三组的孩子则什么也没有说。第二天,老师检查背书情况时,发现第一组背书能得到奖励的最好,其次是第二组没有背书要受到惩罚的。最差的是第三组什么也没有说的。由此可见,要激发孩子动力不能对孩子不闻不问,欣赏孩子比批评孩子更有激励效果。在生活中多点给予孩子赏识,增强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其次,赏识孩子不等同于表扬孩子。很多家长误认为赏识就是表扬,担心孩子经常受到表扬会骄傲自满,会不思进取。很多家长都是冲着孩子的分数而奖赏的,使孩子感到父母不是爱自己,而是爱分数,爱面子。而且孩子还会担心下次考不好得不到奖赏还要挨骂。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正确赏识孩子,在表扬孩子的同时要注意树立孩子的自信。赏识孩子不一定以物质奖励为载体,有时精神上的鼓励比物质的满足更有效果。如:轻轻的一声问候,摸一摸孩子的头或与孩子聊一聊身边的事,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进行心灵对话,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等。这些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使孩子由此产生积极向上的感情。并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与家长和教师交流。

3.2因人而异进行赏识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人无完人。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做到承认差异,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区别对待。

首先,教师要用心去爱每个学生,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的缺点应及时指出纠正,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爱护。教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受到表扬奖励的机会。其次,多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现在一些父母长辈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他们在教育子女时,充满着急功近利的因素,动不动就对子女进行责怪,表达不满的情绪。其实我们教育者应以宽容的心态多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如:课堂提问时,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和要求,问一些显浅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正确回答。也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有孩子获得成功,才有兴趣和信心继续努力。

3.3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赏识教育的有效实施关键是教育者对学生的有效教育。教师作为赏识教育的实施者,要求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养。

首先,做学生欣赏、爱戴的教师。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学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教养。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育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平时要多抽空学习,通过参加各种名师培训班,骨干教师进修班等,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摒弃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教师每天要注意用赏识教育新理念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发现赏识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做好记录,寻求解决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建立与学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就必须养成自觉实施赏识教育的习惯。教师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想学生,对于同一个学生,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有些学生虽然学习并不那么优秀,但他可能在体育、艺术、绘画、手工等方面会有出色的表现。教师要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多给予学生某方面长处的肯定、赞美、鼓励。教师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实施赏识教育,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喜欢这位教师,并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教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只有自觉养成实施赏识教育的习惯,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育工作才会开展得更顺利。

总之,赏识教育学生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艺术。只有正确有效实施赏识教育,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发挥赏识教育最大的功能。最终使学生不断进步,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态健康、习惯良好的人。

参考文献

[1]张永彬.浅谈赏识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5(5).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篇5

关键词:合作藏中;藏族家庭;教育状况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76-01

1.藏族学生家庭教育的认识性

1.1传统性认识阶段。任何一种民族对教育的理解是不同的,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人生价值层面,或是社会层面,这需要一定的历史过程及社会现象以及大环境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居住在地势偏高,高寒气候的藏民族,在小聚集的范围内,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是极少的,这种局部的小环境所造成的文化氛围,导致了固有的民族特色的教育方式,更是形成了传统性的家庭教育模式,尤其是交通偏远的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是浮浅的,范围是狭小的,甚至是无从谈起家庭教育之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只要识几个字,认识一些路牌,会看一些钱数或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合作藏中的学生来自七县一市,部分家长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只是送孩子上学时才到县城或州上。

1.2过渡性认识阶段。部分学生家长的认识性处于一种过渡阶段,即认识到家长所承担的责任或家长需要教育的必要性。这些学生家长多数是居住在民族杂居地区,受到藏汉两种文化的影响,对孩子教育有着一些自己的看法,不仅让孩子上学,而且还要教育孩子上学的意义,处于家长层面具有一定的责任性,懂得教育孩子学与不学有何差距,以自身为例,若考取学校最起码不至于背朝天,面向黄土,一辈子辛辛苦苦而还为生计苦恼,同时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存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理论其实说明了这些学生家长对孩子教育有着从传统性到现代最新认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是这些藏族家长对孩子教育有了一种认识上的进步。

1.3现代性认识阶段。藏族学生家庭教育的在认识上处于现代性阶段的是极少部分家长,他们大多数是处在城镇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这些家长的认识性是良好的,责任性极强,由于自身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明确性,即受到现代都市的教育风格,无论是孩子的精神层面,还是事业层面,或者在人生价值方面都有着与大民族相同认识,甚至部分家长对孩子业余活动抓的很紧,各种培训班都不能缺少,努力让自己的孩子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2.藏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

目前,甘南藏区的基础教育基本趋向良好状态。进入21世纪以来,适逢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教育事业扶持力度的良好机遇,甘南地区的藏族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幼儿教育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包括学校类型和数量大幅度增多,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了明显改观。无论是牧区、农区,还是城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是比较重视的,教育程度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由于受种种主观条件的限制,甘南藏区较大地方属于农牧区,为此,以甘南州合作藏族中学的学生生源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来自碌(曲)玛(曲)夏(河),更主要的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十有八九都是文盲,而且学生的失业率较多,这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遭遇重重挫折。与此,"文化冲突"理论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的低学业成就并非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量的差异所致,二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质的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所致,即少数民族学生在家庭和社区文化中养成的学习风格、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与主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校园文化相互冲突,从而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的低学业成就状况。为此,农牧区家庭教育亦是甘南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总体教育目标即"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指导下,了解认清具体家庭现状,并充分挖掘孩子身上的潜在能量,使其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3.藏族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

3.1溺爱,在调查中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尤其是牧区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对孩子愿望的满足更是可嘉,在生活上不懂得关心学生真正的需求,而是一味地以物质条件来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如买高级手机,摩托车、金银首饰等,同时以此观念促使孩子来好好学习,这种行为与心理的误导致使许多孩子根本无静下心来学习。

3.2放任,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在学生自主发展的潮流中,部分家长片面认为:孩子自主发展是最好的选择,加之许多家长自己不懂社会的发展趋势,又是文盲,这便是对孩子实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顺其自然的态度。

3.3严孩宽己,许多农牧区家庭调查中显示,有多数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对自己则放松态度,不能以身作则,一边喝酒抽烟一边对孩子滔滔不绝对灌输做人的道理,一边骂人挖苦,一边又训斥人心可畏,生活懒散,对老人不关心又不尊敬,这种家庭生活的不良影响是孩子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也形成了随性所欲,甚至许多孩子从小养成惰性心理,不求上进,对学校的各项纪律难以守纪。

4.学校教育与学生家庭情况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和学生家庭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学生家庭的认识度与学校办校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学生家庭情况的不同类别,即农、牧城镇的组成与学校教育的水准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是民族学校发展的基础。现有必要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的有关信息以供我校教育发展的参考: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家庭;儿童的经验;孩子的需要

中国历来有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人口严重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家长更是对子女的教育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智慧。重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升入一流的学校,拿到更高的文凭,进入“上流”社会,给家庭带来荣誉,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共同的追求与目标,也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的家庭教育,从1999年4月到2002年11月、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我们先后给四川省六地市26所中小学家长学校的3.4万名家长作了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也在此基础上作了部分问卷抽样调查。其中,对小学生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有436份,对初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467份,对高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275份。同时对31名中小学教师作了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高。在城市中87%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67%的家长表示除住房外,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未来最大的投资,他们为此在所不惜。57%的家长表示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发展。这种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国家那种培养独立的人,亲子之间非依附而独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达也决定了中国的父母会付出更多。

二、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在调查中56%的小学生家长和61%的中学生家长承认他们主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个性和人际交往。而在随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发现76%的小学生家长和81%的中学生家长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提示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选“好答案”的倾向会使数据失真)。

三、在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上、87%的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班上的名次,而非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重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名次和分数,轻视对孩子学习活动的指导,忽视导致结果的过程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特点,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的简单化倾向。

四、在促进孩子学习的方法上。84%的中小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学习好坏取决于孩子的努力程度,而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压力以及父母是否“抓紧”孩子的学习。多数中国父母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快乐可言,要使其努力学习必须不断施加压力。这一教育理念导致普遍的教育高压,导致对孩子心理需要的普遍忽视,学习过程成了一个“苦其心智”的过程。

五、中国的家长十分看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96%的家长都认为学习主要就是学好教材上的知识。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都是玩乐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68%的小学生家长和57%的中学生家长都肯定“灌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接受式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45%的家长承认存在忽视孩子德育的现象,而事实上考虑到家长的保护性心理反应,忽视孩子道德教育的现象还要严重得多。在道德教育上,多数家长主要是教育孩子对父母要有孝心,对人有礼貌,为人处事做到“不吃亏”。但在诚信、友爱、尊重、平等、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

我国家庭教育的这些特征及作法带来的好处是;家长重视教育投入,可以使大量的家庭资金进入投资不足的教育领域;家长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应试技能强。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孩子的体育、美育、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二是孩子知识掌握较多,但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这就减弱了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孩子的学习方式落后。中国的家长比较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孩子基本是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下掌握知识。同时,孩子以掌握书本符号知识为主,知识的学习严重脱离孩子的生活,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加上饺重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孩子过早出现厌学情绪。四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强烈的应试教育倾向。大多数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考试和升学而展开,学习的价值取决于它促进考试的程度。孩子不是“为掌握而学”而是“为考试而学”,这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就模糊了学习的真正价值。显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模式是背离素质教育目标的。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己任,从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凡是能够使人的活动效能得到提高的所有心理品质都叫素质。素质的发展就意味着人的“一般本领”得到增强,人的心理加工机能得到提高,人能够进行更复杂的信息加工,能够表现出更有效的行为方式。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成长与发展。它不满足于习得知识,对付考试。它强调知识和经验的掌握要导致人的心理活动方式产生积极的“质变”,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2.素质教育关注家庭小孩子全部潜能的开发。它与传统家庭教育那种只重知识掌握,只重智力开发的教育模式是不同的,它要关注孩子人格的发展,要积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关心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和人与人之间合作能力的形成。因此,家庭中的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注重孩子操作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孩子不但知道,而且会操作;不但会说,而且会做;有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家庭教育恰好是重前者,轻后者,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孩子的行为活动的有效性。4.素质教育重视孩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满足于学习上的继承与模仿,它要重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它不仅重视一般性,还重视差异性;不仅重视保持一致,还重视标新立异。创新教育意味着人的最本质的潜能得到开发、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层次的推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实践模式上,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思想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相比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在认知发展方面。第一,它应该是基于孩子活动与经验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看来,儿童的内部智力活动起源于儿童外部的实践操作活动。孩子只能根据自己的活动与经验来建构知识。从心理机制上讲,知识是不能“传授”的,更不可能被“灌输”。一切灌输与传授的知识都是苍白的、相对无效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儿童的年龄越小,他们的学习就越是离不开他们自身的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习得的经验,这是建构知识最基本的素材,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活动。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孩子的学习远离他们的个体活动,远离他们的生活实践。在成年人看来,“正规”的学习就是掌握成年人给他们设计好的书本知识,学习成了掌握符号系统的认知活动。由于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只好死记硬背那些成年人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这是导致儿童知识巩固性差和容易厌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实践就意味着这种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二,学习不仅是满足成年人的需要,还必须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意味着学习要满足孩子的认知乐趣,激发孩子的认知积极性,把学习变成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也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更多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必须更多地尊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是在满足成年人的心理需要,是在按成人的“意图”设计孩子的学习,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成人强制儿童的过程。同西方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内部学习动机、对知识的内在求知欲明显不足,但应付情境需要的外部动机又较强。

第三,学习必须顺应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必须尊重孩子的个别心理差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学龄前儿童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就是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就是观看动画节目,那种所谓超常的识字教育,运算学习对多数儿童来讲是不适当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比我们要冷静得多。即使是小学生,中学生我们也不能低估了他们认知的经验化程度、而过分地强调书本抽象知识的学习。儿童的认知活动既有一般规律,有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事实上家庭教育有了个别针对性,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有很强的从众模仿倾向,人家的孩子学英语,自己的孩子也要学英语,人家的孩子上奥校,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奥校,人家的孩子练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练钢琴而全然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上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作得好一些。家庭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家庭也有更多个别化的教育情景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方面家长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指导。

第四,家庭教育要树立起“大学习观”。从内容上看,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习得,还包括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方式上看,不仅有接受式学习,还有研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不仅有通过符号的学习,还有通过自身活动的学习;不仅有认知式的学习,还有情感体验式的学习。总之,凡是通过经验的习得而导致孩子行为持久变化的现象都叫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大学习观。中国的家庭教育过分执着于和考试有关的课本知识的学习,这是狭隘的学习观念,这恰好是在强化学校教育本身具有的先天缺陷。如果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特征而难以避免过分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特征,那么家庭教育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孩子回到家里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阅读一些他们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都是对学校教育缺陷的重要弥补,有助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五,建立家庭创新教育观。中国的家庭教育历来具有浓厚的权威主义色彩,父母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真理的化身。在父母看来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的天性是逃避学习的,他们的行为是不合成人规范的,父母乐意用强制的态度实施教育。这种方式导致中国的孩子及成人缺乏创造性。家庭中的创新教育要求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表达不同于父母的观点和意见,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尊重他们通过犯错误习得的经验,给他们留下展现自身想象力的空间。这是促进孩子创新精神和发展孩子创新能力所必须的文化心理氛围。做到这一点不需要家长有过多的专业训练,难是难在文化心理状态的改变。其实,中国的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很难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与创新教育的模式是不相容的。而家庭教育在自身微观环境中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在人格发展方面,促进孩子健康人格是形成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有重认知、轻人格倾向,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些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自我的悦纳,对生活目标的热爱与执着,良好的行为自律性与独立性,坚强、坦然面对挫折,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适度等等。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素质教育观应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满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一个有自我价值感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健康的孩子。这意味着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立足于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确立孩子的基本自信心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接纳和热爱。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热爱生活,喜欢学习,也才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但中国的家长更喜欢立足于孩子的缺点来教育孩子,不断地指出孩子的过失,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让孩子产生无能感以促进孩子进步。多数中国的家长相信只有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当他们感到自己不行时,他们才有进步的动力。这是对孩子天性的严重误解。其实,这恰好是很多孩子骨子里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最后安于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合理的学习负担。学习负担是否合适,是否适应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人格健康程度。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他们不仅学习时间长,孩子学习时间一般都超过父母的工作时间,而且他们实际享受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也远没有他们的父母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往往超出了一个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考试和升学,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中,他们都要长时间地、高强度地承受这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断地体验到紧张、焦虑、烦恼、抑郁、失望,这使他们长期处在负面情绪的困扰中,持久负面情绪所形成的不良心境是导致心理病态以及人格扭曲的重要原因。父母适当地调控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学习负担适当,这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家庭中人格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

第三,满足孩子的多种心理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观来看,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需要而展开,一个人的需要满足越充分,越多样化,他的潜能发挥就越充分,人格就越健康。中国的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认知需要的满足而严重忽视孩子其他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孩子除了认知需要以外,他们还有交往的需要、归属和友爱的需要、展现自我特长的需要、得到认同和尊重的需要、活动和探究的需要以及创造的需要等。孩子任何需要的满足都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促进着他们的人格发展。由于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忽视孩子多种心理需要满足的问题,这就明显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康成长。

第四,理性的挫折教育。围绕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挫折教育。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缺乏挫折教育,是他们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是似而非的观点。事实上中国的孩子承受着极其病态的挫折教育,在城市家庭中,一方面孩子在生活上很少有挫沂体验,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没有物质匮乏的困扰,甚至基本上不做家务事,在这方面挫折教育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在心理上,他们太缺乏成就体验、他们饱受着来自学习,来自升名牌学校,来自成人各种要求所带来的各种挫折感,以致于孩子过多体验到焦虑、紧张与无助,甚至产生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在这方面他们承受了一个孩子不该承受的挫折。

中国的孩子一点不缺乏挫折教育,他们缺乏的是理性的挫沂教育。我们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加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而在学习上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教育的喜悦,这才是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挫折教育。

在品德教育方面,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也与传统的家庭教育不同。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忽视孩子品德教育的倾向,只重学习而不重做人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通病。就是在苍白的品德教育中也存在教育者居高临下,强制武断的特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家庭中的德育应该有那些特征呢?

第一,道德的习得与知识的习得不同,它不能简单地用学习知识的方式来学习道德,它是一个更加重视行为实践的活动过程。从小事做起,从做中学、应该是道德学习更加鲜明的特征。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从道德行为向道德知识的转变,从而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素质。在道德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家庭教育更重视讲道理,更重视口头行为规范的传授,这对道德行为规范的习得是有限的。

第二,道德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还应该是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的纯认知性的道德是一种苍白的缺乏实践意义的道德。孩子在道德情景中产生感动、悲伤、同情、喜悦、激动、庄严、神圣等情感体验时,才能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活动就是一次最好的道德教育。当一个孩子庄严地站在国旗前参加升旗仪式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激动,神圣的情感实际上就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它甚至不需要语言的参与,仅仅是一种道德情景中的观看和体验就可以表现出全部道德教育的深刻内涵。

第三,家长的行为示范是重要的道德学习形式。模仿学习,榜样学习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通过观察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可以促进人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孩子年龄越小,模仿学习的作用就越大。在家庭中,父母做山良好的行为示范是促进孩子优良品德形成的有效手段。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父母说的是高尚的道理,却做出平庸的甚至是低级的行为示范,事实上孩子更看重的是行为“榜样“,他们对“道理”是比较健忘的,当道理和榜样不一致是,孩子会更多受到实际行为的影响。因此,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应从父母的行为示范开始。通过榜样的作用来促进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思路在各个方面都与传统家庭教育不同,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一定是一个全面反省和批判传统家庭教育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发展性的教育,它注重人稳定的、能提高人的活动效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这种心理品质的形成能提高人的全部活动的有效性。素质教育也是全面性的教育,它决不仅仅只关注人的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关注人的全部潜能的开发。同时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关心人的教育,是真诚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教育,它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一种真正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在迈向素质教育的目标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家庭愈加重视家庭教育,教育方法从单纯的经验式、简单化教育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转变,教育方式也在由情感说教型向情理交融的榜样示范型转变。〔1〕这些转变是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表现,同时也积极推动着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但我国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不少误区,主要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

当前,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教育观念依然陈旧,他们仍把教育子女的重心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素质、个性品行与德育的培养。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必然违背了家庭教育的规律,给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使孩子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造成孩子心理逆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家庭教育内容的误区

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欠科学性和规划性,家长没有给孩子制定出一个很好的规划,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内容及要求,随父母的一时冲动而决定,只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教育孩子;许多家长更是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对于不符合家长要求的兴趣与爱好给以粗暴的“扼制”,忽视子女的内心感受,结果造成孩子的特长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与进取精神。

(三)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

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棍棒教育:父母缺少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只是以打骂孩子来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这种教育方式极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形成畸形性格。放任自流: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任其发展,当达不到期望值时,又对孩子横加指责,其结果必然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荒废了学业。溺爱型教育:就是对孩子过分的宠爱、娇惯,对孩子的正当不正当的要求不加区分地一味满足,这种教育方式必然养成孩子的自私、骄横、惟我独尊的性格。报复型教育:就是教育孩子“以牙还牙”,这种以错纠错、怂恿报复的教育结果,让孩子误认为打人有理、报复正确,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家庭教育环境的误区

主要表现为不良的家庭关系与不健康的家庭文化。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的增多,家庭关系也出现了新课题。家庭关系的不良,主要表现在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上。〔2〕有的吵闹打骂、不冷不热或沉默对抗、冷嘲热讽等等,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素质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家庭文化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正如梅兰芳的儿子会唱京剧,侯宝林的儿子会说相声;然而,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特别是有些家长经常等,孩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又怎能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呢?

二、家庭教育误区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父母及家庭中的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年幼者施加的教育及影响。家庭教育在多层次、全方位的国民教育大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使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许多偏差。

(一)对家庭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认识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是构成家庭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3〕家长对受教育者的认识,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不论家长是否明确意识到自己是怎样对子女进行认识的,这种认识在家庭教育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家长的教养态度、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可能是受传统学校教育或历史习惯的影响,不少家长对孩子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发展的个体认识不足,没有关注到孩子的优点;在这些家长心目中,孩子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被动的个体。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自主发展的能动性就被压抑了,这就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4〕

(二)教育者自身水平的影响

家庭中的长者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行和人格,对家庭中的年幼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因此,家长的心理品质、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做事有毅力、对人比较宽容真诚,积极乐观,那么他的这些品质就会不经意间推动着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相反,如果家长本身素质就不好,言行粗俗,自私自利,又怎么能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教育好子女呢?

(三)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家庭成员间相互尊重理解,使子女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而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习惯。〔5〕但是,有一些家庭经常发生冲突,使子女常处于担心受怕的环境中,给子女造成心灵上的痛苦,尤其是家庭破裂而导致经济拮据、父母角色的变化等都会改变他们努力养育孩子的方式。这一改变让孩子措手不及,一时间无法调适从而容易产生抑郁、悲观、不安全依恋和憎恨等心理障碍。因此,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如人的发展潜力、美德、幸福感、宽恕、感恩等,它是20世纪末由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e.p.Seligman等人倡议的,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一种不同于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去诠释和实践心理学。〔6〕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股积极思潮,其成果对于家庭教育的实践,特别是对如何促进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善用赏识教育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入手,关注人们的积极潜能和积极品质,用一种开放性和欣赏性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重视人身上的优点和积极力量。作为家长,要革新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优势,采用积极教育的方法。即:强调家庭教育并不只是对孩子矫正错误、改造问题,不能总是把目光集中在孩子做错的事情上,而是要主动发掘与研究孩子的各种积极品质和闪光点,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品质。家长要善于观察,创建一种积极的环境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不是给以过多的控制和约束。家长要看到孩子是一个能动的独立的个体,要尽可能地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孩子面对困难,善于用赞扬的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潜能。在生活中,家长应该多用赏识教育,即以人性为基础,以赏识为先导,这样便于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如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好了,就要及时表扬他,让他感受获得赞赏的喜悦,这样就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同时,家长们还要看到,随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独立性会增强,理性抽象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开始喜欢怀疑、争论,对别人的意见不随便盲从。对于他们,家长不应该对其严加呵斥和训导,而应该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对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克服自卑心理,体会美好人生。

(二)重视孩子积极人格的塑造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生来就有积极的心理元素,真正积极的、美好的人性品质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认为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内驱力。〔7〕心理学家认为,激发出人性中的那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宽容、责任、利他,人就会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因此,家长应该更注重对子女道德品质和积极人格的培养,要认识到成绩、分数并不是一切,不要过分地追求高分数、高学历,而是要加强对孩子进行积极的人格教育。所谓人格教育,通俗来说就是要教孩子学会做人,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能够分清是非对错,学会承担责任,让他们在良好品格的形成中体会到快乐。〔8〕人格是人个性的社会化过程,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生命的珍惜、对理想追求和执着、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感、有爱的能力等;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团结友爱,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懂得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家长不仅要培养一个智商高的孩子,更要培养一个幸福、快乐的孩子。

(三)学会换位思考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的主观体验,重点研究主观幸福感和快乐以及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这对家长教育孩子有重要的启示。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不能把自己的愿望与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人生追求,而不是父母理想的实现者。所以,家长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要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观察、思考问题,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要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成人感、独立感的增强、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等,做父母的要顺应孩子生理、心理的成长,学会换位思考,与孩子多进行平等的、民主的心灵沟通。同时,还要教孩子多关注积极情绪,如幸福、乐观、满足、自信、宽容和希望等。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消极的情绪更能促进学习、提高智力且还有助于扩大人的心理资源,更加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这种积极性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永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它能引导人们在幸福感中做事。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情感,使孩子能够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四)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篇8

关键词:家庭教育道德方法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道德品质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道德认识的作用

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对事物的是非,行为的善恶的评价。掌握是非标准,划清善恶界限,才能使孩子知道应该怎样行动,为什么要这样行动,从而自觉地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孩子的道德认识是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地发展起来的。在学龄前期,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的生活中,逐渐懂得了什么是“乖”,什么是“不乖”,他们从影视剧和画册的形象中慢慢分清了谁是“好人”,谁是“坏蛋”。这种最初的是非善恶观,往往离不开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和人物。随着年龄的和眼界的开阔,他们才可能渐渐形成一系列的抽象的道德认识,比如无私和自私、诚实和虚伪、文明和野蛮、公正和偏邪、勤劳和懒惰等等。在孩子的道德认识形成过程中,家长要抓好“晓之以理”,坚持正面教育。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涉及到是非善恶的评价问题,而孩子的道德评价能力最初是在大人的影响下形成的,开始他们常常只是重复着大人的看法,以后,才慢慢地学会了独立分析。所以,家长对周围现象的评价,应有坚定的原则性和高度的鲜明性,热烈的肯定和赞扬那些属于“是”和“善”的事物,痛切地否定和贬斥那些属于“非”和“恶”的东西,以给孩子打下爱憎分明的烙印。如果家长是非含混,善恶不明,甚至是非混淆,善恶颠倒,就很难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

在周围人要求一致的环境里,孩子的道德认识就比较容易形成并趋于稳固。但是,如果在一个家庭中,不同家庭成员对孩子教养的要求、内容、方式和方法产生差异,有时甚至态度相反,那么,要求孩子形成一致的道德认识就很难了。再加上孩子年纪小,不能分辨是非,对不同的教育要求,不知道接受哪个好,往往得不到一贯的正确的教育要求,即使获得了正确的道德认识,也难以巩固。

(二)家庭教育对儿童道德情感培养的作用

道德情感是指人依照一定的道德认识去评定自己的或别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情绪体验,是人对事物的爱憎褒贬的态度。孩子的道德情感是伴着他们的道德认识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不是把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所以,丰富孩子的道德情感,是家庭道德品质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儿童往往以父母和周围成人为榜样,把他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化成自身的品质,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孩子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家长要“动之以情”,把正确的道德认识传授给孩子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相应的道德情感。首先,家长要以自己的道德情感来打动和感染孩子。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形成一个健康的情感气氛,以实现对孩子的熏陶。家长还应恰当地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手段,使孩子对正确的行为产生愉快、向往、自豪等内心体验,对错误的道德行为产生厌烦、悔恨、羞耻等心理印象。

其次,家长要善于利用具体的道德形象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许多具体的道德情感,常常使孩子终生难忘,成为他们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

(三)家庭教育对道德行为的训练

道德品质如何,不能只听他说得怎样,更主要的是看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推动下,采取的有目的的行动。孩子的道德面貌是以行为举止来反映、来表现的。

在孩子道德行为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抓好“练之以行”。首先,家长要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方式加以恰当的指导。一般来说,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是一致的。但儿童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有时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动,也可能“好心办了坏事”。这时,家长如果只是简单地责怪孩子的错处,那就会损伤他的良好愿望。所以,家长应当先“扶”后“放”。其次,家长要对孩子的道德行为加以督促和检查,以确保行为的落实。

(四)家庭教育对道德意志的培养

道德意志是指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支配自己的行为并克服各种困难的一种顽强的努力。意志与行为紧密相连,离开具体的行为,表现不出坚强的意志。但意志并不等于行为,它是调节行为的精神力量,使道德行为能够持之以恒,贯彻到底。孩子意志坚强,就能够督促自己,排除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诺言。而意志薄弱的孩子,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摇摆不前,半途而废,成为一个“没长性”的人,所以,培养孩子具有坚强的道德意志,是家庭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孩子道德意志培养的过程中,家长要“持之以恒”。首先,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道德意志,安排一些困难而有智谋的情境,让孩子去闯练,并且及时地勉励和表扬他们排除障碍的斗志。其次,家长要逐渐地使孩子的道德行为形成习惯。长期反复地实践某种行为,就会逐渐形成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标志着孩子已经具备了某些比较稳固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家庭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中,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每个方面都不能少,决不能只抓一项而忽视其他。

二、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多种开端

在孩子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实际上是存在着“多种开端”的:有时可以着重于说服,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有时可以从陶冶感情入手,以转变孩子的心理情绪;有时可以从指导行动入手,训练孩子的行为习惯;有时可以致力于锻炼意志,增强孩子自我修养的能力。而具体到每一位家长首先抓什么,就要根据自己孩子知、情、行、意的发展以及外界的要求来决定了。一般说来,对于年幼的儿童要少说空洞的大道理,而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就需要相应地注意一些道理上的讲解了。如果孩子行为规矩而思想认识不高,家长就应该注重他们的认识水平;如果孩子思想认识清楚而缺乏具体的行动,家长就应该加强培养全心全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坚强的意志。有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同家长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家长用一般的“讲道理”“定规矩”的方法往往不能奏效,这时家长就要适当地“加温”,转变自己对孩子的反感情绪和生硬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情意和家庭的温暖,这才是有效地进行教育的真正开始。

(二)螺旋式上升

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不一样。它是知、情、行、意的形成过程,不像学习知识技能那样有明显的进度表。因此,家长对孩子知、情、行、意的培养,应该同时进行,虽然有时在某一阶段需要集中进行某一方面的教育,但这只是突出教育的侧重点,其他方面的教育也要随时地相机而行。而且,这每一方面的教育任务又不可能是“毕其攻于一役”的。有时孩子虽然懂得了道理,但缺乏亲身感受,情感也还没有转进来,行动的决心不大,因此就会出现反复。有时孩子虽然下了决心,但由于意志薄弱,缺乏自我控制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不能持之以恒,也会出现反复,家长必须面对这些“反复”,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教育工作,反复抓,抓“反复”。这应该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家长在这每一循环式的“反复”之中,对重复出现的教育内容恰如其分地提出每一步的要求。

(三)榜样示范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革命领袖、英雄模范、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以及孩子身边的好人好事,往往会获得孩子的敬仰并引起模仿的自觉性。各种榜样的示范作用,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发挥巨大的力量。家长可以结合他们的事迹,说明他们的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加深孩子对他们的理解,激发孩子学习他们的热情,并引导孩子把学榜样同自己日常生活的“小事”结合起来,在行动上加以落实。事实证明,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许多榜样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以致成为鼓励他们前进的“旗帜”。反面的人物,错误的行为,也可以作为“反面教材”,使孩子引为有益的教训。

(四)艺术陶冶

运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段来形成人的道德认识,陶冶情感,培养性格,启发行动,是道德品质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家长一定要重视艺术陶冶的手段,有时候家长还可同孩子一起进行这些活动,指导他们从中获得教益。家庭的电视屏幕前,应该成为父母帮助孩子接受品德教育、陶冶情操的课堂。

(五)塑造和改造

向孩子不断地“灌输”知识因素,巩固和发扬他们的长处,这属于塑造性的教育。家庭的道德品质教育,应当以“塑造”为主。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定型,所以,家长要抓好孩子的启蒙教育,使他们及早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把“根子”扎正。在加紧“塑造”的同时,也要辅之适当的“改造”。实践证明,只要家长把改造性的教育认真地抓起来了,孩子身上的消极因素是可以逐渐被克服的。

(六)正面教育与积极引导

坚持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的原则,要注意在孩子发生错误的时候,坚持说服教育。有些父母往往认为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斥责一番,甚至打骂一顿,似乎很能见效,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这种不讲道理的办法,孩子虽然一时屈服父母的压力,盲目服从或暂时服从,如说假话、自卑感等。

坚持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的原则,还要注意耐心教育,持之以恒。孩子的任何行为的形成,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定型的。父母一方面要对孩子坚持德、智、体各方面的正面教育,一方面也要把教育工作看成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耐心地、坚持不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工作。

(七)表扬与批评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篇9

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与西方一些国家比较,一个较明显的差异是,我们的许多家长(包括一些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认为,对孩子施以早期教育,就是尽可能多地教他们认字,识数,至于他们是否对认识事物有兴趣,却考虑不多,对于那些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适应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音乐、绘画,制作等活动也不予以足够的重视。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家长及学前工作人员几乎不对幼儿施以任何“正规”的认字或识数教育,而是尽量多地让孩子多看、多听、多玩、尽享大自然之美,并让他们用画笔尽情涂抹,用纸和布去做各种物品,用橡皮泥之类去塑造各种形象,伴着音乐去做各种动作。也就是说,他们很注意寓学前教育于游戏之中、娱乐之中,通过绘画、音乐、制作等活动,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发展。上述比较不仅可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一些特点,而且可使我们对这些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以便对改进当前的学前教育,使之更趋科学化做些必要的工作。

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化,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重视,早期教育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不仅年轻的父母期望自己的子女聪明,伶俐,就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对后辈的知识水平及智力发展也极为关心。可以说全社会的家长都不惜代价地为培养和教育子女而奔波、操劳着。

然而,由于儿童心理及教育方面的科学知识还不够普及,传统的,朴素的教育思想在学前教育中尚有很大市场,使家长们对孩子的高期望水平及积极的教育态度与他们儿童心理学知识的缺乏及教育方法的单调化,教育内容的片面化形成了鲜明的矛盾。一些家长朴素地认为,既然人的竞争集中表现在学习成绩的好坏及能否顺利地升学上,那么要使孩子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提前向他们传授未来学校将传授的知识,以使他们进入学校时能较容易地接受课本知识。不少家长尚搞不清知识与智力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狭隘地用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智力的高低,而他们所指的知识常局限在识字多少和数数多少上。这种教育思想的片面化使他们只考虑怎样教孩子识字和数数,至于这样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及对他们未来的学校教育会产生什么作用就考虑较少了。我们认为这种片面的教育至少存在着以下不利因素:

一是容易使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产生冲突,使不少孩子在入学后自觉无新东西可学,容易养成上课不注意听讲的不良习惯。当学校向他们传授全新的知识时,他们可能出于不良习惯的形成及学习模式的“老化”,而变得难以顺利地接受。

二是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学前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全面而良好的教育才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品德的等。把学前教育集中在认字、识数上,可能对发展孩子的记忆、知觉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对发展孩子的想象能力、身体的灵活性、审美能力及其他方面未必会发生积极作用。

三是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发展。

四是无休止地认字、识数,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当家长不断地强调认字越多越好时。

总之,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变得单调化,使他们快乐的童年变得“成人化”,影响心理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良好的学前教育应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方法,让他们通过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积极的认识态度和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因为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高低除了与其遗传素质及接受的知识有关外,与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去认识什么,为什么而去认识智力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及发展的水平如何,都受情感,意志、品德、性格等方面的制约。我们不可能设想一个心胸狭隘、怕吃苦,怕困难,性格脆弱的人有良好的智力发展,即使有了高水平的智力,也很难设想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在某些方面取得大的成就。纵观人类发展史.大凡有所造就者,都是一些情绪健康、意志坚强的人。因此。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孩子形成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防止任性,自私、自我中心、不爱劳动,怕艰苦等不良心理的形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健康性格的形成与培养,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单就发展智力而言,亦不可囿于仅教孩子认字和识数上。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知识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应尽量地通过孩子的各种游戏、娱乐活动而使他们获得广泛、丰富的知识。

绘画是一项极简单易行,而对发展智力又有重要作用的活动,通过绘画,不仅可使孩子的观察力得到高度发展(因为不认真观察,难以把握事物的特征),而且对发展孩子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发生重要作用(如要准确地画一个人,必须记住一个人各个器官的位置及比例等。通过绘画还可使他们想象出自己不曾有过的经历)。

制作活动(包括泥塑、剪纸等),本身就是一种游戏。通过让孩子制作各种物品。塑造各种形象,不仅使孩子的触觉能力、控制身体的能力等得到发展,而且对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的发展亦有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脑的发育,因为身体的各种运动都受脑的支配,身体运动时的难度越大,大脑的活动也就越强烈和复杂。“手巧”必然促使“心灵”。

让孩子从事音乐活动,听音乐,学唱歇,学演奏,有利于他们辨别能力的高度发展,形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促进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发展。大脑的右半球负责对形象,音乐信息的处理与加工。国外有些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多从事一些与形象(如绘画、塑造)、音乐等有关的活动,可促进右半球的发育,从而潜在地对人的想象力发生积极作用。

其实,从事任何一种活动都可使孩子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关键在于家长能否在某一活动中善于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因素。比如,让孩子摆积木,可以使他们获得形体的概念和主要的空间概念(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上下、左右、前后、大小、长短、高低等)。这些概念的正确获得对于他们未来接受数学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使他们了解不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可以使他们掌握形体的一些基本特性(如三角形的任何一个角都不能支撑一个平面等);还可使他们获得数的概念等。同时,摆积木还可使孩子的触觉能力、手臂的灵活性、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发展,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赏识教育教育策略

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幼儿教育不单单是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可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赏识教育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幼教工作需要细心、专心,需要耐心、恒心,需要童心、信心,需要责任心、事业心……归根结底,需要一颗金光闪闪的“爱心”。

一、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但要做到及时准确地“发现优点”、“欣赏优点”,尤其是发现表现不好的孩子的优点,教师对孩子就必须充满关心和爱心,必须满腔热情地关心孩子、接近孩子、爱护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真正走进他的内心是世界去了解他。俗话说的好:“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获得爱,爱才是老师最美的语言。

二、“赏识——成功”教育

“赏识——成功”教育的核心含义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方法。“赏识”体现了父母教孩子说话时的最大奥秘——承认差异;而“成功”则体现了父母教孩子做鲁是的最大奥秘——允许失败。

每当一个婴儿呱呱落地时,父母是多么欢喜地看着自己创造的小生命。到了孩子学说话的年龄,父母亲不因别家的孩子早已叽叽喳喳而抱怨自家的孩子开口迟,他们承认每个人是不同的,甚至相信自己的孩子像爱因斯坦一样贵人语迟。终于有一天,当孩子发出了一句含糊不清的“爸爸,妈妈”时,父母又亲又抱,给予了无限的赏识。于是,孩子的话越讲越多,越讲越好,学会了人世间最难学的口语。

孩子跚跚学步时,父母都允许他跌跤,并鼓励他勇敢地爬起来,有的还夸孩子地跌跤姿势优美。孩子坚信自己是个成功者,由不怕失败,到不甘心失败,跌倒了爬起来,渐渐地由爬到走,由走到跑。

教孩子说话、走路时,家长用了赏识、成功的教育方法,承认孩子的差异,允许孩子失败。可是孩子稍稍长大,望子成龙的父母就开始攀比孩子的本领不如人家强,对不理想的孩子抱怨、打骂,甚至由恨铁不成钢到拔苗助长。这种否认差异、允许失败的做法使许多孩子丧失了自信、自尊、自爱,导致越来越失败和两极分化。有许多孩子由害怕失败,到甘心失败,跌倒后再也爬不起来。有少数孩子虽然在学习上取得了成功,也是经不起任何挫折,自私得不允许任何人超过他。

天下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相信孩子的身上有着巨大的潜能?可是潜能地开发需要家长像教孩子说话走路那样给予无尽的赏识,赏识给了孩子“我能行”的强烈自信,帮他在舒展的心情中他上成功之路。

三、多方引导,培养幼儿自赏能力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幼儿形成自信心、培养幼儿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针对幼儿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幼儿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

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自赏能力的方法很多。“击鼓传花”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老师通过引导幼儿说出“接住花”的小朋友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和赞赏等方式,既可让幼儿感受到被赞赏的快乐,又培养了幼儿关注别人优点,克服不足的良好习惯;“画日记”,幼儿很感兴趣,画“你今天值得称赞、欣赏的地方”,幼儿更来劲。而每天放学前,老师通过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好行为,同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并向全班小伙伴介绍,回家带给家长欣赏等活动形式,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发现自己及欣赏自己的好行为、好品质,从而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四、家园同步,家长参与赏识教育

家庭教育必须与幼儿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到愧疚。

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幼儿园通过举办专家讲座、个别交流、家访、家园互动等形式,可以帮助家长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