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治理研究十篇城市治理研究十篇

城市治理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0:06

城市治理研究篇1

关键词:现代城市;环境卫生;问题;治理措施

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居民方方面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但是也使得城市污染加重。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阶段,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为了满足城市人口需求,大量的资源被开发,而人们的自律性又比较差,这就使得城市环境卫生问题日渐突出,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1城市卫生环境现状

城市经济水平以及市民素质的提高,使得何我国城市卫生环境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整体上讲,我国城市卫生环境水平并不高,有很多突出问题并未解决。

1.1城市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卫生环境比较差。比如学校、火车站组等地。因为人流量比较大,因此人们带来的污染也比较多,比如有些人随手将白色垃圾扔到地上,还有些人随手将果皮纸屑扔到地上;随地吐痰更是屡禁不止;满地的宣传单更是常态。面对这种情况,虽然环卫工人始终都在流动打扫,但是依然无法保持干净的状态。

1.2公共厕所数量比较少。尽管城市中的某些商务区,都设置了公厕,卫生环境保持也比较好,但是在其他地方,则很少有公共厕所的身影,对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1.3早晚城市环境卫生非常差。因为早晚城市很多街道都会设置“早市”“夜市”,人流量比较大,但是“早市”“夜市”结束后,街道上就会出现大量的垃圾,比如菜叶,烧烤残留物等。虽然设置“早市”“夜市”,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人员的素质问题,加重了城市环境卫生恶化程度在,同时也影响了城市交通。

1.4城市郊区环境卫生水平差,尤其是城中村问题颇为严重。因为城市郊区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尤其城中村基本上就是比较简易的房子,绝大部分都是务工人员。因为人们收入不高,因此通常是下商贩聚集地,街道乱摆摊,摊位基本上是一个接一个,每天都产生大量的垃圾,吸引了大量的苍蝇、蚊子,严重损害了城市风貌。

2城市环境卫生比较差的原因

2.1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数量不够,无法达到城市居民需求。某些城市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已经使用很多年,有些已经破败不堪,无法继续应用,但是城市环境卫生部门并未及时的更换这些设施。另外,城市不断的发展变化,人口增加,原有的环境卫生设备已经不能达到使用需求,但是相关部门却未及时的增添。此外,很多公共厕所或者是垃圾中转站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清理,时常散发出臭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垃圾中转站中的垃圾,由于未能在指定的时间内中转,导致城市卫生环境二次污染。

2.2管理存在缺陷。城市政府领导通常都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而忽视卫生环境问题,这就使得用于改善环境卫生的资金未能及时下拨,造成环境卫生设备数量不足,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另外,管理方法比较落后。比如某些城市依然以过去几十年前的城市作为参照来制定环境卫生规划流程,这显然不符合现实需求。此外,某些城市领导干部,监督不利,甚至某些领导者,与违规商贩相互勾结,这使得乱摆摊的行为一直以来都解决的主要原因。除了上述几点外,政府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也是其中之一,某些城市政府工作人员甚至没有进行宣传教育。同时,政府监管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政府相关负责人员可能在白天进行巡查,但是晚上基本上不检查,晚上的卫生环境非常差。

2.3城市市民特别是流动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一些人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社会瓦上霜,很多人在家里还注意保持卫生,但是出门就乱扔垃圾,没有公德意识,一些市民以及流动人口素质水平的薄弱,生活在城市中严重威胁了城市的卫生及文明,而居民在公共场所的习惯直接关系到城市卫生。

3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的治理措施

3.1政府机关应当加大资金投入,使公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多设置垃圾容器以及使生活垃圾统一处理,特别是一些人口稠密地区,比如城中村以及城郊聚居区因为居住人口多而杂,更应该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布局中转站,实行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及运送。同时加强公厕的卫生管理及设置点的布局的人性化,做到百米可见,方便居民生活。从长远出发,着眼于未来,搞好卫生工作,还清洁环境于民众,尽最大努力做好垃圾处理及治理工作,把城市卫生当大事来抓,造福当代和后来者。

3.2加强城市繁华地带卫生保洁工作很多繁华热闹的城市商业区不分昼夜的灯红酒绿,而且往往是车水马龙,人口流动密度大的地区,也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夜生活,来这里娱乐消遣的人很多,对此情况,政府部门应加大保洁人员配置,不仅是白天加大卫生管理,而且晚上也应该配备保洁人员,实行黑白倒班制,确保晚上卫生有人问有人查,同时请营业者履行义务一起搞好保洁工作。

3.3监管工作应做到位,城市的环卫监察工作应该全面工作人员应该加大对卫生工作的考核力度,定期检查,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每周每天每时都有环卫工作者的身影。监察队伍把考核信息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回馈,建立起群众和政府之间在环境卫生上的有效沟通。根据不同季节对城市环境卫生作出调整,例如冬季易有积雪,应根据情况对被雪花掩埋的垃圾进行清理,保持道路卫生不留积雪,政府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4提高全民的保护城市环境意识全方位的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例如可以通过普及环保知识,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保护氛围,以广播、电视、报刊为媒介的媒体进行宣传教育,以公益的形式宣传教育知识使它家喻户晓。也可以在社区街道办墙报和制作展板,同时把录制环保视频在生活区不定时播放。印发宣传物使流动人口和市民的环境保护知识能够一定普及,人口问题不再成为城市卫生的难题,也不会出现出门就乱扔垃圾,没有公德意识的现象。

结束语

总之,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事关这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着城市经济发展。因此城市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让城市居民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当然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不仅仅是城市部门的责任,还是每一个城市居民的责任,因此每一位居民都应该加入其中。

参考文献

[1]俞保先.“城中村”整治:思路、规律与经验[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1).

[2]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社会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王.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社会评价体系概述[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6).

[3]邹茜,廖利,吴丽,龚少鹏,罗涛,张璐,李敏.深圳市公厕规划建设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6).

城市治理研究篇2

公共治理主要指以社会组织、政府、国际组织与私人部门等为治理主体,借助谈判、协商与洽谈等民主、互动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共同治理的科学管理模式。相比于传统公共行政,该治理方式并非自上而下依靠政府权威进行发号施令并实施政策,单一化对公共事务展开管理。而是强调管理方式民主化、主体多元化,管理协作化的公共治理新型互动模式。从城市管理角度来讲,公共治理城市管理内涵包含两层次含义。首先体现了责任性、合法性、效能性及协作性,责任性即城市管理行政权力面向社会公众服务,而其合法性即社会权威与秩序的自觉认可与服从,协作性即企业、政府与公民在城市管理进程中对公共权力的分享以及对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而效能性则是城市管理综合能力的高低强弱及其形成的能效。城市管理的另一层次含义则是指其社会参与三权分立,公共治理结构包含两类基本要素,首先是执行、决策与监督三权分立分开,建立了执行权、决策权与监督权互相协调与制约的运行机制,另外还应包含社会的广泛参与。政府职能核心为城市管理,需涵盖较多职能单位,其只有通过创新改革,实行三权分立,理清职责,才能科学改变城市管理进程中由于部门职能交叉管理、政设不分、分离并行导致管理缺位、越位、错位、失位局面,进而实现由市政传统管理合理向城市现代化综合管理的发展转变。

二、公共治理视角下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的科学策略

新时期,公共治理视角下应科学推进城市管理向多元化模式转变,由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管理合理向以人为中心管理科学转变,由城市微观市容环境管理向宏观、微观管理完善结合的综合城市管理转变。同时城市管理应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为政府管理单位及社会公众参与创造有效连接平台,在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资源整合中实现由问题化城市管理发展为由源头上治理,由传统物件管理发展为物人结合管理,进而全面促进城市管理的创新完善发展。

1.打造数字化监督人口管理平台,促进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的完善对接

社会管理中人口管理是重要内容,是城市及社会管理连接交集领域,打造数字化管理人口监督平台可令其发挥连接社会及城市管理的共治桥梁作用。该监督平台建立于社会人口管理、公共服务相关内容的数据库之上,用于监督城市公共环境运行秩序的管理工作平台。在建设平台进程中应将整治公共秩序环境相关社会管理各项指标纳入其中,并同城市管理数字化监督平台实现并网,进而创建注重事前科学引导、事中有效控制、事后完善补救的良好工作体系,有效整合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资源,最终形成长效城市管理机制。通过人口管理指标体系的建设,可合理调整百姓生存保障权利及整治公共秩序环境关系,令两者完美契合,进而扭转城市管理传统不重人、只重事的单一工作思路,良好体现人本精神,利于城市管理监督与整合资源,促进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完善对接。

2.完善法规法律建设,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公共治理视角下,现代化城市管理体制的发展变革离不开配套健全的法规法律制度保障,必须重点解决好城管立法的突出问题,在没有全面考量违章建筑问题、摊位不足、执照获取困难、经营门槛过高及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等状况下一味靠柔性执法缓和矛盾显然并不现实,基于现状应当赋予城管部门一定的强制措施。因此应由立法角度入手,科学结合当前国情市场特征完善各项城市执法管理法规条例。城管法律体系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由全国人大根据国家根本法和基本法的规定制定国家统一的城市管理法典;二是各省、自治区及享受立法权的城市,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专项规章;三是各市的城管工作部门根据城管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定一般规范性文件。同时要科学研究城市住宅规划,合理解决违章建筑问题,有效管理流动人口。为提升可操作性,在符合利用土地与城市规划基础上,应以盘活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更新集体农村建设使用土地制度为突破口,位于暂不在城乡结合部实施城市开发的各类农村区域依据健康标准与实际需求,建设规划满足流动人口现实居住需求与基本生存需要的集中住宅,并应考虑到其承受经济能力,进而合理取代流动人口违章居住区建筑。同时应通过相应法规、法律的修改允许相符于城市规划的集体农村建设存量用地,在土地所有权保留性质不变基础上用入股、出租、转让、联营等方式为城市流动人口争取用地,令其享有同等于国有土地的相应权利。城市管理中也应基于国情市场合理探寻如何对部分困难人群实施保护性、减免管理相应税费的科学措施,鼓励其依法执照经营。对于当前农民不允许将自有房屋用于经营场所的相关规定应进行完善改革,有效解决长期在城乡结合部存在的无照经营问题。

3.创设监管分离社会管理综合体制

城市管理的监管分离全面强化了各部门间的约束监督作用,提升了管理公正性与透明性,因此城市管理应合理打破监管合一的现行传统体制,依据公共治理结构执行、决策、监督三权分立原则,由现有体制中将社会监督管理权有效剥离,并同监督指挥城市管理中心组建合并为全新的城市监督运作机构,行使指挥监督权力,进而实现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的有效对接,提升监督管理力度,为城市管理创建健康、主动、透明、法制的运行发展环境。

三、结语

总之,基于公共治理视角,我们只有科学创建城市管理科学实践策略,才能真正推进现代化城市的健康、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社会大众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城市治理研究篇3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现状;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急剧扩张,城市人口持续增长,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城市污水。因此,水污染问题与水资源匮乏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好水资源,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这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我国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性与艰巨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500m3,而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0000m3。因此,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国内大约66.7%的城市均有一定程度的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有100多个。据统计,1997年底全国每天污水排放量为1×108m3。目前,我国各类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约为82%。其中,河段污染严重的约占39%;超过7成的城市河段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一半城市的地下水均受到污染。另外,以长江为首的七大水系也受到污染,水质日益恶化,各类湖泊、水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沿海水体常出现赤潮与富营养化现象。因此,加大污水治理力度,重视污水防治工作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国内城市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2.1无节制地排放各类污染物

城市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会产生很多废水。大部分废水未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入河流。另外,废水会随着地表雨水汇入河流,从而加剧水污染,并影响地下水水质,使城市整个供水环境不断恶化。

2.2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城市污染物排放工作的监控力度。不过,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人员、技术等,部分城市的监控机制不够健全,极大弱化了监控力度。因此,仍有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私自排污。

2.3城市污水治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资金所限,一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得不到有效利用,处于闲置状态。因此,污水处理并不完全,有的污水直接被排放到河流或地下。

3对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的建议

3.1转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各级地方政府应转变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要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教力度,力争让大家都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在此过程中,也要积极改变群众的传统观念。他们很难理解为何排污也要收费。当前,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日常运营均是由国家与地方政府财力支持。从长远来看,这种经营模式直接制约了污水处理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变传统理念,采用市场化运营机制,即谁污染则由谁治理。不仅要收取水费,更应收取一定的水污染治理费。同时,污水处理厂采用企业化运营管理模式。

3.2健全法律法规,力争从根源治污

工业废水排放是造成城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业污染源是工业化进程的产物。政府有必要通过强制手段,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工业污染源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后方可排放。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特别是违规排放企业。一旦发现,立即关停,并责令整改,按规定排放或达到无污染排放。另外,逐步完善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监管力度,遵循“有法不依、违法必究”的执法原则,采用防治结合的监管措施,从而让水体变清,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加大科研攻关,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要实现对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必须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二级处理、二级强化处理、三级处理、消毒处理等。

(1)二级处理

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及其它相关技术方法处理污水。它能净化污水中的各类悬浮有机物与溶解性有机物。

(2)二级强化处理

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生物法、物化法等技术,从而处理掉污水中含有的n、p等物质。

(3)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该处理技术可净化污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一些病原体及个别无机物。它是建立在二级处理或二级强化处理的基础上,并通过化学混凝、沉淀、过滤等处理手段净化水体。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污水处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相应的技术手段,做好对污水的净化工作,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从源头上防治对城市水体的污染。此外,还应重视相关科研工作,增加污水治理工作的科技含量。目前,环保科研的主攻方向有三处:①重视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科研,力争解决某些特殊行业的废水处理问题,如造纸厂、制药厂、食品厂及制革企业等;②抓紧和水源污染有关的技术攻关,比如,研发人畜粪便固化及加工技术;③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快环保产品的生产,积极研发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先进技术。

参考文献:

城市治理研究篇4

关键词:城市河道;河道治理;防渗技术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

在城市的生活和生产中,河道对城市的环境和气候有调节作用,它能有效改善当地的环境气候,这对促进城市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建设者大度对城市河道的防洪排水能力进行研究,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的工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河流产生断面的现象,河床表面平整硬化,再加上现在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城市河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化进程进行的过程中,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河流产生了污染,河道出现了很多生态方面的问题。

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城市河道继续拧生态的治理是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大问题,因此人们往往忽视了城市河道的渗漏问题,城市河道出现渗漏情况对城市居民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只有选择正确的方法对城市河道进行治理,对进行防渗技术的研究,才能保证河道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方便。

一、城市河道治理原则

1.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

应该以相关准则和要求为指导依据,将城市河道的上下游、支流以及两岸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好地处理,并且将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与河流资源的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好的处理,还应该注重河道的防涝以及地质灾害的防护等。

2.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原则

在进行城市河道治理时,必须要以城市人民为出发点,对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进行保护,要将河道的洪水出口留足,对缩小河道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禁止,并且对河道的防洪导线以及提距进行合理的确定。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根据城市以及河道的整个整体情况,根据城市的防洪要求以及河道的特性,制定出多种治理方案,并且在多种治理方案中选择最为合理的方案,确保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与此同时将工程的经济性能以及安全性能进行较好的处理。

4.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

将河道治理与当地的环境结合起来,对治理方案进行优化,在选择河道治理所用的材料时,应采用就近原则,对本地材料进行优先利用,尽量使用生态材料,使得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达到最低。

二、城市河道渗透破坏分析

1.河道的渗透破坏

河道的渗透破坏主要分为四种:沿河道建筑物漏水、背水堤坡渗水、漏洞和集中渗透。首先,河道建筑物一般由混凝土壁和土体组成,如果二者无法相互融合,又或者是河道和穿堤的建筑物之间发生裂痕,引发管壁有水渗出,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沿河道的建筑物发生漏水现象。其次,河道背水的一面,如果出现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且持续时间较长,河道的堤坡就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有的严重的会破话河道的防渗系统,有的甚至发生滑坡现象,当河道的横切面宽度不够时,河道的坡面比例就会不协调,横向渗透的系数就会过大,如果河道是新旧进行的拼接河道,河道的结合处就不会很牢固,会引起河道的冲刷现象。其次,河道出现漏洞指的是在背水坡的附近出现的一些孔洞,如果空洞有流水现象,对河道的安全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当河道施工的质量不合格,也会引起漏水现象。最后,集中渗透是指在水流直接接触河道时,并且水流冲击力较大,破坏了河道土体抗渗强度,发生的冲刷破坏现象。如果河道和穿堤的建筑物二者之间出现裂痕;进行提防建设时,因为分段而造成结合处密度降低;对老旧河道进行部分重修时,新旧结合时没有进行彻底清基,这三方面是引发河道集中渗透的主要因素。集中渗透时水流直接接触河道,并且冲击力较大,对提防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要定期对河道进行安全检查,做出险加固处理。

2.河道的渗透破坏

河道具备一定的渗透破坏作用,通常会导致土层隆起,或者是断裂等,严重时还会渗水,这些被破坏的土地一般被称为管涌。如果洪水的水位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在背水的一方,将加大渗透出逸的比降,如果这种比降不能被河道所承受,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对河道产生渗透破坏的作用。这些破坏性最先出现在河道较为脆弱的地方,尤其是表土覆盖不厚的地方。河道发生管涌时,在堤脚的地方会加速管涌的速度,如果不加快维护堤坝,就很有可能会溃堤

三、城市河道防渗技术分析

1.帷幕灌浆法

这种方法十分简单:在堤防迎水侧堤基打孔,并用压力灌浆以堵塞堤基中大的渗漏通道,进而减小渗透流量。一般适用帷幕灌浆法的河堤多为透水层较浅的河堤。

2.排渗井法

排渗井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河道内覆盖层中的承压水头,又是在施工中可以在背水处进行打孔,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管涌现象的发生。

3.加重盖法

采用加重盖的方法是在背水的一侧增加盖重,这样当背面有水渗出,可以有下坡的进行削减,达到组织其渗流对表层土的破坏,可以增加背水侧土层的稳固性,一般这种方法用在覆盖层较厚的透水层较深的河道中,对渗漏问题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4.土工膜法

在透水层比较薄的河道,可以采用土工膜法进行防渗设置。具体步骤如下:开槽机开槽之后,将土工膜置入槽中,然后从两侧灌入粘土进行垂直防渗的设置,与其他方法相比,土工膜法比较的经济实惠,土工膜的施工中,要对相应的水文地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河道中粗砂较多,则不适合采用土工膜法,当河道的地下水位较高,地基较软时,也不适合采用土工膜法进行施工,这样施工的效果会不明显,起不到防渗的作用。

5.减压沟法

覆盖层较薄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减压沟法。一般在透水层之下一米的地方,设置减压沟,要想保证减压的效果,要在沟内填入砂石材料,砂石的材质要求透水性较强,颗粒要分布均匀,采取下粗上细的原则进行铺设。减压沟的设置中,以暗沟的形式进行布设,跟明沟相比,暗沟不容易受到地表水和风沙的影响,从而减少堵塞现象发生,另外采用暗沟的方式维护比较方便,在暗沟的设置中,由于细砂容易受到冲击淤塞沉积。因此对透水层为细砂的河道,要采用排渗和减压两种方法进行设置。

6.垂直防渗墙法

垂直防渗墙法的利用中,多数是利用专用的机具在河道中建造槽孔,用泥浆固定槽孔,在槽孔中填充多种混合物,这样可以形成连续的防渗作用。垂直防渗墙的结构形式有:悬挂式防渗墙。悬挂式防渗墙的底部位于相对强的透水层中,水力过大时对防渗的作用就不是很明显,黄河干流中有一段河堤由透水性较好的沙土组成,这就导致土层的物质比较单一,其次有的地方存在粘性的土层,粘性土层的覆盖层厚度较小,沙土的透水层较弱,针对这种情况的分析,防渗墙的设置只能存在于透水性较强的沙土中,而半封闭的防渗墙则使用在厚度较小,透水层较厚的地方,对相关的渗透的参数进行分析,然后确定选择何种方式进行防渗漏技术的实施。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防渗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的完善城市河道治理的状况,做好城市河道的防渗工作,在治理中不断的进行防渗技术的研究,这对促进我国城市河道的治理事业有很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城市治理研究篇5

关键词:治理模式;城市治理;公民参与

一、城市治理模式的流变与公民参与的缘起

(一)城市治理模式的流变

我国政府职能由最原始的管制型政府转变为经济建设型政府,近些年发展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城市治理也模式相应呈现三种模式。城市管制模式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府的建构是以科层制为基础,政府是城市治理的主角,承担着所有城市的事务。传统的政府城市管制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权力高度集中于政府,政府机构庞大且臃肿,效率低下,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的机会很少。到了20世纪80年代,政府管制城市模式转变为经营模式。彼德斯认为,“政府应该关心更多的事情,如果治理退化成一种十足的经济行为,那么在政治理论中,公民就变成了微不足道的人物。”[1]此时公民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微不足道,难以影响政府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公民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确立。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至今,政府已经有意识的转向“服务型政府”,建立健全民主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和途径。

(二)公民参与的缘起

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我们坚持有事、遇事、做事多商量。即通过商量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目标是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入新的活力。对公民参与含义的界定仅仅是从多中心治理模式的范围中的公民参与即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因此,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的公民参与。主要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参与到城市治理的政策制定、实施、反馈中,实现公民利益、分配福利的过程。

二、公民参与城市管理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

十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会议主题,其中“法治中国”与每个公民休戚相关,在宪法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00多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近9000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中有与公民相关的物权法,帮助公民维护私产权利;也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另外收容遣送制度和劳动教养制度,纠正了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但是,至今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公民参与城市治理,即便是服务型政府鼓励多元化主体包括公民参与城市治理,但是对于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具体内容与方式没有明确规定。

(二)公民参与城市治理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具体内容是掌握、了解相关的信息,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分析信息之间的联系,做出相应的回应,从而表达利益、分配权力和分享福利的过程。但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内容广泛,程序繁琐,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公共事务中涉及许多高技术行业,如医务工作者掌握绝对的信息和技术资源,这些资源不可复制,对非医学背景的普通公民难以短时间内熟知和普及。

(三)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极其有限

公民参与渠道是双向的。政府授权或是委托公民个人或组织团体给予参与意见以及公民自发的参与。其中就面临两个问题,一政府是否授权或者委托;二公民参与途径单一。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中,服务型政府作为参与者主体,政府官员实行命令单一下达,提出的民主协商体系更没有落实,只是单一地有事、遇事、做事上传下达命令,省委巡视组向南京市委指出了一些机关单位本位主义较重、部门利益至上,涉及部门利益的审批权限难以真正下放,这种情形下公民无法被授权或受委托参与。具体到公民参与途径多“走过场”、“走形式”,参与形式单一化,没有将参与问题落到实处。

(四)公民参与能力不足

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能力要求公民具备相应的智力、知识、技能。第一,公民只有一定的智力水平,才能够掌握、分析信息,才能够把握城市治理的基本方向,公民智力分高低分数,参与能力也分高低水平,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参与者智力参差不齐。第二,知识普及,是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前提条件,但我国公共事务涉及知识未得普及。第三,技能的掌握是判断公民参与城市治理有效性的依据。公民可以通过多次参与中得出经验教训,提炼出技巧,但公共事务管理技巧难把握,公民参与其中困难。

(五)公民参与意识冷漠

公民主观不愿参与其中也是原因之一。在中国,“官本位”可谓源远流长。从孔夫子说起,孔子作《春秋》,“为尊者讳”,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等等,都是“官本位”的发端处。其基本理念是,不论什么事都讲官衔。谁官大,谁就摆在前头。在这种文化观念下,公民参与意识淡漠,呈现出消极参与心态。第一,认识不到人民当家做主的实质,没有国家主人翁意识,无论什么事情都依靠政府来解决,过分依赖政府,将政府作为大家长;第二,认识到国家主人翁地位,但不愿参与其中,认为人微言轻,即使是参与其中自身也不会被重视,索性不参与其中,对其持冷漠态度。

三、促进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建议

(一)推进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制度建设

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将公民参与的界限规范、明晰化。必须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引导人们参与治理的长效机制,把公民参与缺乏制度规定问题从根本上遏制和解决。公民参与问题的涉及面很广。另一方面,制度建设要贴近生活,重点领域要重点突破,制度建设有规则不是繁文缛节,要落实到实处。公民参与城市治理问题要细化到公民参与具体事务,要是关乎公民切身利益,制度要管用,才能将公民参与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工作要贴近生活,才能让公民参与的理念潜移默化。

(二)拓宽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

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首先应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选举制度,利于选举出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公民,表达公众需求,还有政治协商会议、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公民制度化参与的渠道,落实各个机关单位的座谈会。充分的发挥公民参与的作用。其次,健全听证公示制度、市民信箱制度、电子政府咨询制度等新的公民参与渠道和方式,并使这些渠道涉及范围扩大化。以便公民对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其他政府行为提出建议与意见,有效地影响城市治理的实施与执行。

(三)树立治理理念,扩大政务公开

俞可平认为“治理与善治的本质特征是公民社会组织对社会事务的独立管理权或与政府的合作管理。”[2]他认为在公民社会组织中公民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影响着政府的决策与改革。因此,治理理念就是强调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一方面,政府机构首先要树立治理理念,与公民合作治理,把公民看作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另一方面,加强民间组织的合作。政务公开需要做到:一是贯彻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和信息要求,按照要求对照栏目差缺补差:二是政府信息要精准,体现准确性;三是加强训练,提高信息管理员、审核员、员信息工作水平;四是及时更新,第一时间信息,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调动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提升公民参与的能力

首先,调动公民热情是公民参与的第一步,政府和人民要齐心协力认真研究,思考解决公民参与意识淡薄的问题。再次,政府要加强公民参与的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城市治理参与知识,这是公民快速参与学习的正确途径。同时,公民自身要提高警惕性,避免被利益集团利用,只有保持警惕的政治判断力,才能在公民参与城市治理中,维护公民切身利益。最后,公民要掌握相应的参与管理技巧,如微博问政,使用低成本网络进行参与管理,既可以节约参与成本,又可以切实维护公民利益,因此公民与时俱进掌握技巧是参与的重要手段。(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佃利.城市治理模式―类型与变迁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5):50-60.

[2]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治理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

[3]叶大凤.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J].北京大学学报,2006:62-67.

[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28-329.

[5]谭兴中.扩大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途径―从重庆市“麻柳经验”谈起[J].探索,2005,(6):101-103.

[6]宋林霖,代江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理论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02,(1):31.

[7]麻宝斌.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8-229.

[8]孙荣.城市治理:中国的理解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2-120.

[9]QinghaowU,ZhizhangwanG.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CitizenparticipationinUrbanCommunityGovernance[J].CanadianSocialScience,2014,10(4):94-100.

[10]melanieLombard.CitizenparticipationinUrbanGovernanceintheContextofDemocratization:evidencefromLow\incomeneighbourhoodsinmexico[J].intJUrbanRegRes,2012,37(1).

注解:

城市治理研究篇6

关键词:流动摊贩;城市管理;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0-0028-02

我国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市场化的加快,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下岗职工、无业人员、残疾人、进城剩余劳动力等组成的弱势群体,流动摊贩正是脱胎于这个群体。虽然流动摊贩满足了城市中大部分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并且满足了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大量的流动摊贩也成为我国城市治理的一道难题,政府部门与流动摊贩之间的矛盾冲突经常出现。这些矛盾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给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社会各界要求改革现有流动摊贩治理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

1我国流动摊贩治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流动摊贩治理问题多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近些年来,事件与摊贩暴力抗法事件,多次见诸报端,例如,比较典型的“夏俊峰案”、“崔英杰案”、广州城管手掐女摊贩等事件,这些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其次,政府执法形象差,群众支持流动摊贩。以城管为主要力量治理流动摊贩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负面新闻,这些使城管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合法性、权威性大大降低,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许多“段子”来调侃城管或者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三千城管的战斗力抵的上一个师”等。与此同时,流动摊贩由于自身特性,能够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和不同层次的消费物品,为其生活带来了便利。因此,居民们往往对流动摊贩这一弱势群体抱以同情与支持的态度,而对政府部门的执法行动则表示不理解、不支持。

最后,流动摊贩治理效果很难持久。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工作期间,流动摊贩数量会有明显减少。但是在他们下班后,流动摊贩数量又增多,政府执法部门与流动摊贩之间仿佛在进行一场“博弈游戏”,经常出现“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情况,治理成果很难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这种的现象表明了我国政府对流动摊贩的管理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治理,是一种短期行为。

2流动摊贩产生的原因

2.1城市发展定位不合理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GDp增长率是衡量发展速度的主要指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做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的决定。但是我国政府的管理体制无法迅速做出转变,依旧为旧发展战略服务。

GDp数字可以简单明了地反映地方管理者的执政成绩。长久以来,我国的政绩考核指标中GDp增长率占的比重很大,GDp的高低成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惟一标准。在这种政绩考核体制之下,地方政府更情愿地将大量的资源投放到能够创造出GDp业绩的产业而非那些GDp数字较小的领域。这种短期化行为将会严重损害普通群众的基本利益。比如,我国许多城市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一味地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但是却忽视了城市居民本身的需求,在城市发展战略上出现了偏差、扭曲了城市空间资源配置、造成了城市服务系统功能的失调。城市中高楼大厦、商业中心、大型超市越来越多,小菜场等一些贴近百姓生活的便民设施却越来越少却销声匿迹;政府的办公场所越来越奢华,百姓所需的小小修车摊、早点摊却无迹可寻。重表面、轻民生的建设行为加大了城市管理者与普通民众的矛盾,城市功能的缺乏也为流动摊贩的产生与扩张提供了空间。

2.2低素质劳动力引起流动摊贩就业的扩张

在滥用资源的增长优先发展模式下,我国低素质劳动力规模迅速扩大并且很难向高素质劳动力发展。因此,低素质劳动力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流动摊贩群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我国劳动力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现象,主要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较差的就业吸纳能力和较大的人口基数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例如,2010年我国城镇需就业人口总数超过2400万,新生劳动力达到1500万,但是全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1200万,供给远远超过了需求。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将数以万计的人排斥在正规经济规模之外,不少人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进入流动摊贩行业。另外,流动摊贩这个行业本身的特点也使得其规模不断扩大。首先,低素质的劳动力由于受到自身年龄、知识、技能、体力、资金、资源等条件的限制,无法投身于正规就业中,他们只好选择进入各方面要求较低的流动摊贩行业中。其次,摊贩经营成本小,见效快。摊贩所需成本主要是劳动力和时间,资金成本较小。这比较符合大多数从业者的实际情况。只要个人能够吃苦、能够坚持、善于经营,就能够使投入与产出达到最优配置、将经营风险降到最小。最后,流动摊贩经营的适应性强,灵活度大,即使经营失败,也比较容易转入其他经营方向。

2.3城市的低端需求为流动摊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城市中大量低收入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十分依赖流动摊贩。他们必须想尽办法降低生活成本,从流动摊贩那里购买低花费的商品和服务也就成了他们无奈的选择。流动摊贩的虽禁尤盛正是这种关系的反映。

在城市居民中,低收入群体的典型就是下岗、失业工人,他们构成流动摊贩的主顾。这部分人生活比较艰难,其收入只能够承担流动摊贩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在外来务工人口中,农民工占据了低收入群体中的很大比重,他们比本地居民中的低收入者更加依赖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农民工们的劳动条件普遍较差并且薪水较低。他们也不能享受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统筹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等社会保障待遇。同时,城市并不是他们的归属地,许多人在城市生活时都尽可能的节衣缩食以便把报酬节约下来带回家乡。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从流动摊贩市场中购买生活用品及服务。

3街头摊贩治理的公共政策回应

3.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定位城市目标

现阶段,我国政府对流动摊贩的管理措施只能说是局部的修补,不能从根本上改观现状。所以说政府必须真正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首先,要降低GDp增长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使之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其次,政府要注重低端部门改造。一是在产业发展上,注重开发能够吸纳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密集产业,引导和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价值。这些产业是以为低素质劳动力提供发展机会为目的,而不是单纯的创造GDp。二是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出既能满足流动摊贩就业,又能提高环境管制效率的相关设施,扩展城市环境对低端部门的容纳能力,为该部门就业者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3.2对流动摊贩提供合法合理的扶持依据

参照有关国际组织的研究成果,我们应该认识到流动摊贩实际上是一种低端非正规就业,是一种合法的就业形式。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法律法规上确立流动摊贩的合法性。

首先,政府应当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宣传方式,发挥其权威作用,大力宣传非正规就业理念,明确非正规就业是一种合法正当的就业,积极介绍国外非正规就业情况,将非正规就业纳入政府管理扶持的范围,从而改变人们对非正规就业的偏见。政府需要在社会上树立一种正确的现代就业观,即只要劳动者是凭借自身能力、从事合法的经济活动获取劳动报酬,不论你做什么、以何种方式做、在什么经济部门。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在立法工作中,要肯定非正规就业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合法的非正规就业形式和适用范围;并根据我国情况,制定专门的适用于非正规就业的法律法规。最后,政府部门需要修改和调整现有一些法律法规中与非正规就业相冲突的条例,补充完善那些适应非正规就业形式特点的规定,形成一套较为合理完备的制度。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流动摊贩都会从中收益。

3.3加大综合扶持力度

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占据了城市流动摊贩就业群体的大多数,他们在就业谋生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匮乏。一方面,绝大多数失业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本身收入有限,很少能在生产和经营中持续的投入资金,有时候生意都无法维持下去,更不用提扩张和发展了。另一方面,他们不能够提供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所需要的担保物,缺少资信担保,无法获得贷款资金,融资渠道匮乏。所以,政府应当加强贷款的扶持力度,如建立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自谋职业者的贷款担保基金,拓宽他们的融资渠道,缓解他们的融资困难。例如,上海市曾出台政策,如果非正规劳动组织在初期发展过程中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可以帮助他们向上海市促进就业基金申请开业贷款担保。这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非正规就业群体的融资问题。

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培训提高流动摊贩就业者技能。一是加大教育培训投入。由于流动摊贩就业者大多数比较贫困,培训过程中的费用需要由政府和一些相关机构承担。二是要完善职业培训机制。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不需要直接参与到具体工作中。政府需要明确劳动部门的培训职能,规范培训市场,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调动社会力量培训流动摊贩就业人员。三是要做好就业信息的传播工作。流动摊贩就业人员在就业观念、职业选择、经营选项等方面没有什么概念,经常是市场上什么东西火爆,便“一窝蜂”地参与其中。一种经营项目如果进入者增多,他们之间的竞争力也会加大,许多从业者将会不适应竞争而面临淘汰。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政府部门要特别注意指导流动摊贩就业者进行职业规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网络。这样,不但能够引导流动摊贩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又能增强其市场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洛忠,刘金发,宗菊.城市街斗摊贩:非正规就业与公共政策回应[J].新视野,2006,(2).

[2]彭希哲,姚宇.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社会科学,2004,(7).

[3]张国平,章灿刚.城市流动摊贩管理:治理模式的转型与实现条件[J].晋阳学刊,2008,(5).

城市治理研究篇7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银行治理

一、公司治理概述

法码和詹森(famaandjRosen1983)认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问题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的“人问题”,如何降低成本是公司治理要解决的问题。科克伦(phlipl.Cochran1988)和沃特克(StevenL.wartick1988)在《公司治理――文献回顾》中提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公司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而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myer则将公司治理解释是一种制度安排。

国内学者吴敬琏教授则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及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解雇及奖罚的权利;高级经理人受雇于公司董事会,组成在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并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而李维安则认为公司治理应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理解。狭义方面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关系,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关系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从而维护各个方面的利益。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回顾

城市商业银行成立和发展过程有其特殊性,是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指导下,在合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由地方财政、企业、居民投资人股并共同发起设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是为所在城市中小企业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自1995年初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一深圳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以来,作为我国商业银行新生力量的城市商业银行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先天不足,城市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如在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初期,银行的大部分职能是在融合地方组建过来的信用社,处理信用社时期形成的不良资产和存贷款纠纷,组织架构比较复杂,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仅仅是按照《公司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文件初步搭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在具体运作和规范操作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性要求。并且在成立之初,城市商业银行面临如何将众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规章制度长短不一、人员素质高低不同且自成法人的城市信用社整合为一家商业银行的复杂问题,大多商业银行用了2--5年的时间才把银行内部的人员整合、不良资产处理以及存贷款纠纷等重要问题处理完毕。与此同时,公司治理结构也在搭建中。但仍处于探索和调整过程中,这些缺陷现在已经成为制约其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及问题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

1995年国务院要求撤并城市信用社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允许地方财政以预算资金参股,最高比例为总股本的30%。同时,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单个企业入股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0%,个人不超过2%。这一比例到目前为止发生的变化也不是很大,于是,地方政府事实上形成了“一股独大”的地位。

(二)公司治理架构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又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几乎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它们主要的经营层基本上都由政府直接选聘、派出。同时,很多董事会和经营班子或者法人代表和经营负责人都是合二为一的,而这样的治理形式显然是违反《公司法》要求的。

(三)对经营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主要表现在:1、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激励约束制度不健全,缺乏对部门以及对个人科学合理的工作绩效考核办法。2、现行激励制度下,经济激励落后于行政激励,行政激励标准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3、过分强调股东的利益,没有充分考虑到经营管理层、员工、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导致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失效和经营管理者行为短期化。

(四)关联交易集中、贷款风险大

根据2007年银监会对外公布,按现行银监会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的贷款集中度不得超过其资本净值的10%,前10家客户的贷款额度不能高于50%。但实际上,几乎全国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的贷款都大于10%。有30多家大于10%,有的甚至达到了30%,这意味着一个客户出现问题,这个银行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四、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认为相当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不完善,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是造成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通过股权对于其的绝对控制。要规范和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主动加快进行股份制改造,使得股份多元化,股份制改造是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和完善的基础和关键。应由行政化向民营化过渡,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运作机制的逐层规范和完善,使权力基础相应地向内转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设立公司治理架构,即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

股东大会是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决策机构,经理层是执行机构,监事会是监督审计机构,这几个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制衡,保证城市商业银行决策的正确性、经营的高效性、监督的有效性,风险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控制,城市商业银行才能够稳健经营。

(二)调整股权结构

尽可能使股东持股比例分散化,并通过引入国际上知名的外资企业人资,以提高股东的整体层次。通过提高股东的整体层次,将有效规范和完善股东大会各项规则。

(三)制度化城市商业银行的决策体制

城市商业银行本质上作为金融类企业,其银行决策体制面临公司化和市场化。银行决策体制的核心实际上是协调和规范城市商业银行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使银行内部运营优化、均衡。它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委托关系、授权授信行为、风险控制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等。为确保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运行的独立和决策科学,就必须重新调整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和经营体系,实行扁平化管理,而不能再按照行政的构架来衡量。

(四)争取城市商业银行尽快上市

上市有两个根本性目的,即建立起常态的资本补充机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城市商业银行上市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治理结构的有效性:银行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的自有所加强,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后,能够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所需要的制度框架,为进一步提高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股份制改造与上市不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终极目标,只是改制转轨实现市场化的一个工具或路径,另外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还是不能通过上市来规范自己的管理运作。城市商业银行的问题绝不是经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就能自动解决的,关键仍是要通过资本市场这一平台,不管是何种途径的股权多元化,最终达到改善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目的,促使城市商业银行改造为现代金融企业。

(五)建立金融企业标准,重新塑造业务流程。调整组织机构,健全内控体系,建立制衡机制与激励机制

以上市金融企业标准梳理现行各项制度、办法,保证银行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化的提升所带动的产品和运营提升,并且随着产品的创新,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大,利率与汇率的频繁变动,使得财务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建立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健全内控体系,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以科学的发展观进行岗位配置,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保证城市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基础。

城市治理研究篇8

一座发展中的城市,是人类最为集中的地方,而对于环境的矛盾来讲也是针尖对麦芒的地方。而城市规划座位一个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就必须引导环境保护对于创新上的研究;因此城市规划中,环境的保护问题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也是将城市进行有效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说在现经济社会中城市的发展中环境保护是人们公认的首要因素,是无法替代的。而只有城市在规划时将环境问题作为首要考虑要素,才可以在其根本上抑制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有效的改善环境污染。

2城市污水对于城市建设的弊端以及污水不达标对环境的影响

污水对于环境来讲一直是颇为头疼的问题,而污水处理对于环境污染处理上也极为重要,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污水处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污水处理的设备资金昂贵、污水处理厂建设繁重;而这两点由于城市建设的主使者并没有足够重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就导致了资金不足、建设人手不够。再如污水在处理时、污水收集管网不全面、设施不配套;这就使得污水在处理时不能有效率性的进行、污水处理不全面。而最为重要的就是,污水在处理的技术上不足以支持城市发展中的各类污水以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污水排放在监管上的不强力。而污水在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而其污泥的含量通常都为污水的1%~2%之间,这组数据,看似极少实际上对于大量的污水来讲其污泥含量也就多的吓人了;而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铅和汞等大量重金属元素,会将排放地周围的土壤以及地表水产生极度严重的污染。而在现社会中,环境的提高就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处理的不达标坚决不会对人们所同意。而由污水处理不达标所带来的各项问题也会激起人们强烈的反抗。所以污水妥善处理的技术改革也使得现环境污染的效果迫在眉睫。

3污水处理的技术

3.1膜处理法

在众多污水处理方案中,膜处理一直占据着很大的地位。而其主要工作流程以及特性为,通过生物膜对污水成分进行筛选,将有机污染物吸附、聚拢以及降解,进而使得污水净化,而氧化所需要一般是来自于大气的氧活着羟基自由基(•oH)这一化学成分。而膜处理法在对冲击力以及负荷的持久上极强,产泥量少并且对占地面积没太多的要求和操作简单;这就使得其在污水处理中一只占据着一席之地。

3.2活性污泥法

作为生物处理法的分支,其对污水的治理主要依靠氧化,以及微生物对有机物污染物分解进行初步处理,之后通过其非常高的聚拢能力以及沉降力使得在混合液体中将活性污泥有效的分离出来,最后使净化后的清水流放。而该处理法使用于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在应用范围上特别广泛,不单最后流放的水质好,而且对于各种有毒物质都可以有效的沉降。但相对的人和物间存在优势的同时弊端也避免不了,如其设备的资金高昂、建设复杂等,都是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弊端。

3.3臭氧处理法

臭氧对污水的有机物质可以有针对性的分解、污水褪色、除臭以及杀菌。而其主要呈现的优势多在没有第二次污染和反应快以及氧化能力高超上。臭氧的制造相对的并没有特别的繁琐,甚至可以说较为简单,通过电解空气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臭氧。而对于此点就有效的节省了储存以及运输的费用。尽管说,臭氧法再起设备的费用上极其高昂,并且不适用大批量的废水等劣势,但是该法还是不失为一种处理效果佳、发展前途大的废水处理方法,尤其在废水的深度处理方面,其可以有效的处理。

3.4曝气充氧技术

污水的种类具有多样化,如重工业的重金属污水、印刷业的高色度污水,而城市发展中的污水大多为中性污水;其对于污水的处理技术在要求上并不是非常高,也是选择曝气技术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的首要因素。其主要流程多位曝气充氧使得微生物快速繁殖以对有机污染物质分解,通常都是在污水初次沉淀后在进行曝气充氧,在充分的分解后,再次沉淀;最后使得污水净化,而若净化程度不达标,可以再次进行上述的流程再次进化,直到达标。而随着曝气技术的发展,其工艺上也越来越完善,甚至出现了循环治理的曝气技术,也就是在初次曝气生化分解后不需要将污水回流,直接进行再次工序的技术。而曝气技术作为城市污水处理上的龙头,其完善的工艺以及技术就是保证其地位的重要因素。据相关统计,在城市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中,动力消耗占了费用的80%以上,而曝气充氧技术又占据了动力消耗的80%,由此可以看出,曝气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地位。

4城市污水处理对环保的改善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而工业用水又占据了全国用水的大部分水资源,有效的将污水净化可以使得工业用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而其不光是对水资源的节约也是有效提高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而这也使得“污水处理的加强就是环境保护的提高”这一理论悄然而生。污水的处理在达标后可以使得污水排放地的地质或者海洋湖泊,不会被过分的污染,其排放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提高,不出现寸草不生进而导致沙化严重;保证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不被污染,进而使得人们不饮用污染水源,导致病况发生;保证海水污染低下,以免海洋生物大批量死亡等等。所以说污水处理技术的提高就是对人们生活环境的负责;如果将环境污染相对人类的影响比喻成一条生物链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条生物链出现任何差池,都会导致生物链的断裂,而人类作为生物链的最顶端,一旦生物链断裂,对人类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而所谓生物链的断裂层就是环境。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的提高对于人类的生活环境是极为重要的。

5结束语

城市治理研究篇9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规划水系水质水景

中图分类号:B8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要求日趋强烈,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张家港市是典型的长江下游滨江水网城市,杨舍城区水网贯通,交织成网。张家港在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等方面持续努力,城市建设成就巨大,于2008年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实践证明,滨水空间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是张家港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近年来,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张家港相继编制有一系列控规、城市设计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系整治、绿地系统、风景旅游、给水排水等专项规划,从不同角度提出城市水体功能与建设需求。这些规划仅从水体单一或部分功能出发进行水环境整治,轻则造成资源浪费,重则对城市安全、生态、风貌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已有与城市水环境相关成绩和规划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整合、提高,统筹协调城市水系沟通、河道疏浚、防洪排涝、补水活水、截污治污、生态修复、沿岸整治、滨水景观、涉水旅游等水环境工程和管理工作,实现城市水环境多功能复合、多目标实现,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形成城市特色。

2.规划理念和方法

2.1规划理念

长久以来,人们在河道整治过程中,过分强调依靠工程措施防洪排涝,不适当地对河道裁弯取直、甚至填没河道,使其硬化、渠化,对河流自然功能造成破坏。近年来,从河道整治到水环境综合治理,治水理念快速发展,除防汛抗旱、保障安全外,水生态环境、景观风貌越来越得到关注。水环境治理通过多学科支持,力求满足多功能需求;应用雨洪调蓄技术,保护水面,还河道空间;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修复水生态系统;营造水景观,建立滨水环境,体现水体个性、特色。

在借鉴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张家港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城市自然水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贯彻人水和谐相处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水理念,科学治水、复合治水、持久治水、生态治水、依法管水,让水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水,营造“水宁、水丰、水活、水净、水美”的城市水环境,建设具有浓郁滨水特色的现代宜居城市。

2.2规划内容框架体系

由于城市水环境涉及多方面内容整合、多专业协调,有必要对水环境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和梳理,形成明确合理的内容框架体系。规划综合水体多种功能需求,沟通水系,整治河道,强化蓝线和滨水绿线管理,优化水环境空间载体;协调水资源、水安全、水运输、水处理、水生态等专项工程和管理工作,保障水环境水质和水量;健全滨水景观构架,打造重要河段和节点风貌,兼顾水夜景照明,挖掘水文化内涵,策划涉水旅游项目和线路,提升城市内涵和魅力。规划贯彻“人水和谐”理念,采用“统筹治水”方法,以水系河道为空间基础、水质水量为物质载体、滨水景观旅游为品质升华,系统治理水环境,形成以蓝线空间为塔基,水质水量为塔身,景观旅游为塔尖的规划内容框架体系。

3.规划重点研究内容

3.1保护为主、整治为辅,尊重自然的水系格局和河道断面

规划尊重水系自然形态、历史形态,以保留、沟通、拓宽为主,填埋、开挖、拓浚为辅,形成城市内、外相连的水系。因城市建设、用地布局需适当调整水体的,不得降低河道密度和水面率,部分地区新挖湖泊增加水面,形成河湖相连、疏密相间的水系布局。

张家港城市水系以现状河湖为基础,总体形成“三横三纵三节点”结构形态。在骨干河湖水系基础上,恢复中心地区小城河、弯背塘及谷渎港被覆盖河道,延伸沟通白芷港、新丰河、二环河,形成畅通的环状水系,通过滨水绿化景观建设,形成连续的水生态廊道和景观廊道。

河道线型按功能结合现状确定,以防洪排涝、航道运输为主要功能采用“小直大弯”线型,以景观为主要功能采用“大直小弯”线型。束水河段为河道宽度小于其上下游河道宽度80%的河段,对影响引水排水、生态防护功能的束水河段进行拓宽,保持宽窄有致、收放有度的河道断面。河道驳岸结合现状和具体情况确定,尽可能采用自然坡、生态护岸,护岸顶高程一般与两岸场地接近,河底保留原状土。

3.2截污治污、生态修复,低碳生态的水质保障和水位控制

规划入河排水口主要为雨水口,严格控制城市污水入河。水质保障以污水收集处理为主要工程,污水收集主要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管网。加强初期雨水污染防治,初期雨水通过简单工艺(沉淀、预曝气沉淀等)或湿地处理后排入附近水体。控制城市面源和相连外河污染,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注重水体生物多样性、协调性、稳定性,从活性底泥、生态护岸、水生动植物、滨水绿化等方面提高水体生态承载力,修复水生态系统。基于岸边至河床连续降低的缓坡地形构建植物群落,形成“水下森林”。从湿地湿生挺水植物群落过渡到浅水区浮叶、沉水植物群落,直至深水区漂浮植物群落。水生动物包括螺蛳、河蚌、黄蚬等软体动物和野生鱼类,通过它们吸收和转化水体和底泥内营养物,维护水生态平衡。滨水绿化实现水体、陆地空间的自然过渡,起到固岸固泥、涵养水源、减少水分蒸发等作用。

主要利用防洪排涝工程,结合水系、场地高程分片控制景观水位;利用长江潮汐,形成以调蓄自排为主、机排为辅的排涝体系,减少能耗,保障水安全。

3.3建立水力水质学模型,专题研究自引自排的活水系统

在健全水系、拓浚河道、完善防洪排涝闸站基础上,以长江水为水源,对城市补水活水。专题研究城市引排水系统,对河道进行模型概化,选取重要观测点,分析水质和水量。尊重、修复自然水流,自引、自排为主,利用长江潮汐,高潮位时从上游引江水入城,低水位时往下游排水入长江,逐步恢复历史水系涨水、落水自然状况,减少能耗,又改善水质,符合自然生态、节能减排的自然规律和发展趋势。

由于长江水体水质(C0D)基本能保持Ⅱ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规划以长江为引水水源,根据张家港市区河道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以及目前张家港市区的水环境容量缺口,估算得到为使张家港市区的水环境功能区达标,需从长江引水1.3-1.7亿立方米/年。非枯季节,一方面内河的水环境容量值较大、二可从长江自引,故可不采用泵引的方法,只有在枯水季节(约为3个月),考虑采用泵引的方式。在非枯季节可考虑采用自引方式,当朝东圩港、一干河水位达到自引条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开闸引水,将长江清水引入城市;同时按照周期15―18小时后开启二干河沿河闸,将城区内部水系排入长江。

3.4水绿交融、传承文化,独特宜居的滨水风貌和休闲旅游

规划将滨水景观设计与地方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以张家港历史名贤、历代民众改造水系的往事为主题,传承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现代张家港精神,提升滨水景观内涵,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环境。

结合张家港主要景观水体,完善滨水绿地空间布局,协调滨水区城市风貌,打造张家港“两轴四带、双环五核”的连续性景观结构。对景观轴、景观带和景观核、景观节点提出引导要求,深化主要河段、节点城市设计,示范性落实引导要求。

规划围绕东横河和一干河―新市河―新沙河两条重要的景观水系脉络组织涉水旅游,联系并带动城市北、中、南三大旅游片区发展。合理打造滨水旅游项目,对主要景点设计和特色进行引导。通过合理组织旅游线路、配套旅游设施,展示“沙洲古地、生态港城”的魅力。

4.结论

城市水系具有保障防洪排涝、维持生态平衡、塑造景观环境、营造滨水空间等综合功能,城市水环境治理是一个涉及水力学、水生态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美学、环境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应以实现水系综合功能、体现人水和谐为目标,注重多专业协调,综合多学科知识,对城市水系的综合治理提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在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编制过程中,应与控规充分协调,落实水系河道治理、滨水景观建设等具体用地。通过河道功能划分,确定城市河道建设标准,将水系河道用地具体落实到控规蓝线控制上、将滨水绿化用地落实到绿线上。通过加强与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反馈,增强非法定规划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家港市城市水环境复合规划》,2010年.

城市治理研究篇10

摘要本文研究社会不同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细分层次及其内在关联;分析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及信息传播特征,阐述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现状,从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分析差距的成因;在国家层面上,确定相关的治理政策视角,设定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两个阶段性战略目标,具体提出各阶段的不同措施。

http://

关键词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治理

国内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社会影响。而新近的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差距超过信息差距的总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而且还呈现出加剧的倾向。需要从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需求与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与特征,探讨治理差距的对策。

本文首先区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状况与成因,以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明确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具体情境,提出分阶段的治理措施。

一、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层次

虽然已有文献尚未明确划分其过程的层次性,但可以从中发现,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获益能力差距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接入差距。以欧盟的互联网调查和美国商务部的系列调查为代表,许多研究根据创新传播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接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一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时刻、饱和率水平都有显著差异。

2.第二层次———使用能力差距。不同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能力包括基础性技能、结构性技能两个层面。基础性技能即对网上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取得的;结构性技能是使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加工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类软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础性技能之上,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与学习取得。参与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与设计图文、开展网上交易之间的技能差别是显著的。基础性技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结构性技能持续变化。

3.第三层次———获益能力差距。互联网使用能力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辅助下,形成获益能力,即运用互联网支持工作、改善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战略性能力。综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互联网使用能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获益能力之间的获益能力差距最难以缩减。

三、我国城市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差距现状

1.我国互联网发展模式与信息传播特征。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建立在政府推进和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务组织一用户”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务体系。自2005年后,我国互联网快速普及,正处在快速扩张初期,开始向农村渗透。2009年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网民3.84亿,成为人口最多的网民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关键性变化,是产生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应用方式创新。除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机、电视机等,都已具备网络接人能力,手机和电脑共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趋势日益明显。持续更新的互联网媒介,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2.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主要包括城市户籍的无业与失业人员、在低收入人员以及农民工两类。

(1)城市互联网接入差距。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在2008年—2010年,我国总体互联网接入率在持续增加,网民城乡结构对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率远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农民工的接入率明显低于城市户籍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水平,几乎没有提高。

(2)城市互联网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联网使用差距。以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的北京市为例,包括流动人口、郊区农民在内的各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可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9%、37.6%、53.4%。各群体之间在收入水平、电脑拥有率、互联网接入、上网时间长度、网络应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较大。高端群体网络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广泛使用电脑和网络,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0小时,网络应用水平高;中端群体电脑拥有率超过五成,网络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3小时;低端群体电脑拥有率低,几乎不能上网、没有邮箱。占人口半数以上的低端群体包括城郊农民、下岗与无业人员、残疾人、家庭妇女以及农民工,传统媒体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虽然缺乏国家层面的量化数据,北京市的互联网应用结构作为一个参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数量以及该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互联网使用差距。

(3)城市互联网获益差距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网络应用产生的价值很有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缺乏稳定性、组织机构快速变迁、个体流动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而利用互联网提供上述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第24次CnniC互联网调查指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因回避社会现实而上网的倾向,超出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则与之相反;农民工与办公室职员在网上教育、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联网调查发现,与我国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民工和城市无业、失业人员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是聊天,达到71.5%,信息贫弱群体从互联网应用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四、我国城市互联网差距成因与治理

1.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成因。在个体层面,低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对互联网的有限认知是我国城市互联网接人与使用差距的四个主要成因,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产生互联网获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CnniC历次调查发现,个人不上网的两个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上网所需的技能、不具备上网条件。国家统计局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从事低收入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几乎没有在岗位上获得信息技术培训,制约着该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我国市场化定价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每户平均77元/月,网吧上网费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联网调查),网络接入价格占收入水平较高。城市户籍的信息贫弱群体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农民工,但是也难以支付市场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网络接入费用。信息贫弱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先赋性社会关系为主,链合关系短缺,导致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难以通过使用网络获得利益。

在社会层面,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设施的难以获得性,是造成农民工、城郊农民这两个细分群体低接入率的两大外部主因。信息资源供给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获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贫弱群体对信息服务的类型和定价决策以及信息内容和传播形式没有实质性影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这一群体的就业、学习、生活事务。

2.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政策视角。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与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数量庞大,与其他群体间存在较大的互联网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进程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在缺乏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现存差距将会加速扩大,互联网差距会与既有的多种社会分化相互渗透,导致信息贫弱群体难以参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社会活动,加剧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劣势。

已有研究发现,仅采用技术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提供网络技能培训等技术性措施,不足以缩小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关政策设计开始转向社会性视角,在采用技术性政策措施的同时,从信息贫弱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障碍出发,通过社会政策,向这一群体赋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业政策与信息化政策等多个领域,需要提高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加其社会资本,完善公共服务,使这一群体获得更多利益。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公私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

五、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据《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建立一个社会矫正机制,缩小我国城市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贫弱群体的就业与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战略目标。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还较为薄弱。本文认为,我国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目标应具有阶段性,以提高接入率为基础,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

2.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对策。(1)近期的治理措施。改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应加强城市公共网络端口建设,将学校、图书馆、社区学习中心等接入互联网,使信息贫弱群体能够接触网络。建议以民政部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区的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通过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向各类信息贫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献电脑、免费或低收费网络服务;各地区应探索将城市公共网络资源向农民工开放的模式,改善他们对网络的获得。应融合网络与传统媒体,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资源和服务,向信息贫弱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联网使用技能与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化培训存在多方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应鼓励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开展就业支持计划(例如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的政府部门进行合作,结合就业需求(无论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业)设计教学内容,使信息贫弱群体通过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强这一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灵活性。

(2)长期的治理措施。强化信息化的社会基础。应推进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本土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包容性空间,继续推进信息无障碍标准,增强缩减信息差距的技术基础;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全民信息技术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际传递。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各类信息服务主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文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加强自律管理,创建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要与认知能力的信息内容。重点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用户导向性,使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能够获得关键性的公共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信息培训运行机制。信息技术培训需要进行平台建设,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长期投入,对培训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改进。在实践中,一些跨国公司联合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设计和管理的规范性高,重视培训师资和当地的骨干力量,产生了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社区学习模式。

增强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会参与能力。我国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高级蓝领短缺的就业市场状况会延续。城市信息贫弱群体就业以蓝领职业为主,而当前的教育体系和就业选择、社会资源分配不利于蓝领。国家应提高职业教育的成效,创建更为多元的文化环境,使蓝领在社会参与、经济与文化资源分配中获得更为公平的机会,提高收入和职业满意度。

http://

参考文献

[1]张新红.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电子政务,2008(11):25~43.

[2]邱林川.信息社会:理论、现实、模式、反思,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5:71~99.

[3]CartierC,Castellsm,QiuJL.theinfomaationhave-less:inequali-ty,mobility,andtranslocalnetworksinChinesecities.StudiesinComparativeinternationalDevelopmeat,2005,40(2):9~34.

[4]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数字鸿沟研究报告(2005).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VanDijkJ,HackerL.thedigitaldivideasacomplexanddynam-icphenomenon.informationSociety,2003,19:315~326.

[6]刁松龄.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信息服务研究———以珠三角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09,53(4):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