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镇供水管理条例十篇城镇供水管理条例十篇

城镇供水管理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0:31

城镇供水管理条例篇1

关键词:城镇;给水;水源;给水系统模式;给水工程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镇的给水工程作为其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城镇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镇给水系统模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在一定时期内满足用水量的需要,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确定供水模式有两个主要条件:①对城镇的未来需水量有较为准确的预测;②对给水工程建设的宏观条件要有较准确的分析,从总体效益、科学分析、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和平衡。

在充分认识城镇及其给水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城镇给水系统模式进行了分析,将城镇给水系统从宏观上分为区域给水系统和独立给水系统,并对两类系统逐一进行研究。

二、城镇给水系统主要问题

1、水源短缺

中国水资源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西部、北方缺水城镇,主要属于资源短缺类型,供需矛盾十分紧张。南方地区缺水城镇除位于沿海中小河流的城镇以外,基本上属于污染短缺型或工程短缺型。城镇往往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缺水并存,水源短缺问题普遍存在。如新疆、甘肃、河北等大部分地区的城镇都存在资源型缺水情况,而江苏、安徽等地城镇则存在水质型缺水情况。

2、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目前,各地具备建设条件的城镇普遍采用一镇一厂或一镇多厂给水模式,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布局无序、重复建设、难以发挥规模效益,不利于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的统筹开发和合理利用。例如安徽省无为县内目前有23个乡镇,而目前乡镇水厂多达60余座。一镇一厂或一镇多厂的供水格局,导致水厂多、规模小、成本高、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水源保护困难、设施简陋、水质水压不合理、管网漏失率高,无法形成技术合理、设备先进的现代化给水系统。

3、给水管网建设滞后

给水管网的建设重视不够,不少旧城给水管网的输配水能力小于净水厂的生产能力,给水管网的建设严重滞后于水厂建设,部分城镇还大量使用水泥管等老旧管材。此外,多数城镇供水管网为树枝状,供水可靠性不高,且敷设简陋、不符合规范。管网漏失、管径设计偏小、管道结垢摩阻增大等造成供水压力不足。

三、城镇独立给水系统

独立给水系统即各个城镇独立建设给水设施。此种系统规模较小,适用于相对独立分散、地形较复杂及水源缺乏地区,尤其是山区、边远山区的城镇。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遍实行区域供水的地区,处于不同供水区域之间空白地带或地理位置偏僻的城镇,也可以采取独立给水。例如我国北方大部分缺水地区小城镇均采用独立给水系统,普遍采用地下水作为水源。

1、系统分类

城镇独立给水系统可分为集中式给水系统和分散式给水系统。集中给水系统是指全镇集中建厂,建设统一而完整的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及输配水工程。集中式给水系统一般又可分为重力自流供水系统和压力抽升供水系统。

目前尚无条件建设集中式给水系统的城镇,可以以家庭或小区为单位进行分散式给水。例如,某些山区城镇有丰富的山泉资源,泉水水质好、消毒后即可直接饮用,可根据居住点分布情况和山泉流量,设置多个引水点,利用重力分别引水至各片区;有水质良好的地下水源、电源没有保证、居住分散的城镇,可考虑建造深井手动泵系统,干旱缺水的城镇或者以季节性的溪河、山泉为水源的城镇,可建设雨水集蓄给水系统。

2、系统选择

独立供水的城镇,应采取集中式给水系统,特殊情况考虑分散式给水作为过渡,但须集中统筹管理;一般情况下应采用水质和出水压力相同的统一给水系统,以简化管理;应尽量以地势高的水库或山泉水为水源采取重力流自压供水,减少输配水成本、简化净水处理。

四、区域给水系统

区域供水是几个相邻地区共享一个或多个水源、水厂集中化、管网连成一片的经济适用的供水系统,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按照水系、地理环境特征划分供水区域,可打破行政界限。例如南京市目前已实现区域供水,小城镇供水都由城市水厂统一供应。

区域供水是当今解决供水问题的新趋势,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较多。区域供水有利于提高效益、节省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有利于提高水质,保证供水安全稳定性。区域供水使给水工程由分散向集中,小型向大、中型,低建设标准向高档次转变,能建立起区域性(城镇群)的有效供给体系。

1、系统分类

①按管理形式,可分为管理上的区域给水和物理上的区域给水。

区域性给水集中管理,即管理上的区域给水,其所辖区域的给水及其配套服务企业实行统一管理,但管网系统不一定连成一体,即水源和管网都可能是分散的。

区域性集中给水,即物理上的区域给水。区域性集中给水是水源相对集中、管网上相连的给水系统,供水面积小至数十,大至数千。较多地实行长距离输配水,水费的收取办法又因输配水距离及高差而有所差异。

②按区域给水管道所输送的水的种类,可分为原水区域化和清水区域化。

所谓原水区域化,是指区域内无可靠的水源,需要从区域边缘或远距离取水,输水管沿途向各城镇供应原水。

所谓清水区域化,是指当城镇群相对集中,区域内有合格的水源,为了提高供水效益和可靠性,将整个城镇群给水系统连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集中建立一个或多个区域水厂,然后把净化后的水通过区域化的管网输送到各用水户。

③按所连接的城镇类型,可分为城市延伸区域给水和镇镇组合区域给水。

城市延伸区域给水,是指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大城市大水厂的作用,或对其进行扩建改造,以一个中心城市为中心,同时向周边的城市、城镇及广大农村集居区供水。可以呈放射状延伸,也可以“长藤结瓜”串联式地延伸。如南京市正在实施的由市区向高淳、溧水供水的“长江引水”工程就属于城市延伸区域供水模式。

镇镇组合区域给水,则是指若干个邻近的城镇组合在一起,资源共享,联合修建区域性的给水设施,化小为大。区域水厂往往修建在几个城镇的中心位置,向各城镇呈放射状地辐射供水。如淮安市正在实施的白马湖水厂属组合区域供水模式,水厂向周边近10个乡镇供水。

2、系统选择

区域给水要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较高、城镇群相对集中,还需要具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和较为平坦的地形。布局紧凑、地形较好、城镇密集的地区,应尽可能选择一个或几个水源,实施区域集中供水。

城镇供水管理条例篇2

关键词:西部小城镇;供水;比选

中图分类号:p64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兴起和发展,搞好供水工程建设对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由于资金来源、主观认识、水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使西部小城镇供水工程建设存在不少问题,那么加强西部小城镇供水方案的比选,建设更为合理、经济、适应的水厂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

一、西部小城镇状况

1、西部小城镇的区域范围

(1)西部小城镇的地域范围基本上与“西部大开发”所说的“西部地区”是一致的,包括西南地区的川、黔、滇、藏、渝等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西北地区的新、青、甘、陕、宁等5个省、自治区,以及广西省的一小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伊克昭盟、和乌海市。但侧重于四川、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和宁夏等省和自治区。

(2)小城镇主要指城镇人口为2000——100000人的小城市、县级市、建制镇和某些集镇的镇区部分,重点是10000——50000人这一范围。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小城镇规划期最高日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取西部小城镇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的范围为0.25万——0.8万m3/(万人·d)故西部小城镇供水设施的规模为0.05万——10万m3/d。

2、西部小城镇供水现状

调查发现,虽然所有西部小城镇都建有不同规模与建设标准的城镇供水设施系统,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条件,供水水源多为山泉水或者地下水,公共给水普及率仍然不高,个别的甚至不及40%,供水系统净水处理工艺普遍较为简陋,部分县城供水甚至不具备必要的消毒处理措施,原水经过简单的沉淀、过滤后直接供给使用,供水水质安全保障存在较大的隐患,居民饮水健康面临一定的威胁。

此外,西部小城镇供水工程运行存在处理设施不完善、处理水质不达标、供水水量不足、水压不够、经营管理体制不善、人员素质偏低、建设资金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供水水价偏低等问题。

二、加强西部小城镇供水工程方案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1、遵照建设部《建设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结合西部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争取大部分小城镇供水普及率在2010年达到85%,2020年达到95%。

2、供水工程是城镇的生命线,应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确保水量、水质和水压安全。

3、在条件合适的小城镇群之间鼓励采取区域联合供水。

4、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应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进行建设,以远期进行规划、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5-15年。

5、根据本地区经济状况,推广适用的水厂自动化技术工艺,同时开展管网和生产管理的优化调度。

三、西部小城镇供水工程方案比选

1、水源选择

供水工程设计中最主要的是水源的选择,各个村镇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周围水源进行筛选,遵循安全可靠原则,在取水保证率高前提下,综合考虑水质、水量及取水、输水及运行成本等。选择合理的水源以实现最大范围内重力供水、节省额外能源与运行成本。在水源方案的比选中要考虑的因素有:

(1)水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在满足基本生态用水前提下,统筹兼顾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其它用水。可饮用的出水量每秒有多少立方,是否能够满足城镇的需要等方面进行比对。

(2)水质情况。考虑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水质清晰还是浑浊等进行角度进行比对。选用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参照执行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条款;选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参照执行现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的条款。

(3)取水构筑物类型选择。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当地下潜水埋藏较浅,水位变化不大时,采用大口径管井取水;当河床为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层,含水层较厚,水量较丰富时,可采用大口井或渗渠取地下渗流水。在水浅、大颗粒推移质较多的山溪河流,取水量较大时采用底栏栅式取水。

2、供水方案比选——针对地理位置不同介绍两种方案

(1)在平地上:根据标高的实际参数,考虑高区、低区等距离水源点的距离,在参考压力因素进行具体的评估。如果水源的压力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扩大重力供水范围,局部提升高区部分水量,可以节省动力提升费用;同时平地的交通便利,施工条件较好,管理也方便。但是会产生较多的经济投资。

(2)在偏坡、山上:根据标高的实际参数,重点要考虑压力问题、输水管、投资力度等因素。但是这样的交通都不是很方便,施工条件也相对较差。

要考虑实际的工程情况在技术、建设工程、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具体的参数以及出水量的大小,选择适合的供水方案。

3、厂址的选择

厂址的选择决定着输水管的走以及整个供水工程的运行成本等,在集供水工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厂址标高以便实现供水区域内最大范围重力供水;同时尽量靠近集中的城镇,减少输水管道长度。在厂址方案选址中应该考虑因素如下:

(1)地形标高。

(2)距离水点距离。

(3)厂址周围情况。例如:是否存在工业、企业等;周围植被是否良好等。

(4)交通及施工条件。如果道理畅通,可利用水源点与城镇已有道路,施工条件也要考虑;如果道路不畅,如在山上、坡道等,施工就及其不利。

针对厂址选择在进行方案的比对时,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本文就不一一进行讨论了,总之如果交通便利,施工条件好,管理方便,施工方工程量就小。

结合实例分析:例如某镇建水厂在厂址的选择上,方案一、新建水厂选择在某镇西龙潭所在地西浦公园对面的平地上;方案二、需要在西龙潭水源旁新建加压泵站一座,原水经泵站全部提升至新建水厂,提升水量为6000m3/d,提升高度为50m,整个供水区域不分区,由水厂直接重力供给。新建水厂在西龙潭后山。下面就具体的参数进行方案比选,详见下表,经过过比选后,最终确定方案一为工程的实施方案。

项目

方案一(西浦公园对面)

方案二(西龙潭后山)

地形标高

1765—1767m

1819—1829m

距水点距离

0.6km

1.2km

厂址周围情况

无工业企业,周围植被良好

无工业企业,周围植被良好

交通、施工条件

可利用水源点与镇区已有道路,交通便利施工条件好

需建在山上,施工条件差,需要新修建进厂道路,交通不便

场地、地质条件

场地条件较好,工程地质良好

工程地质良好

主要优缺点

交通便利,施工条件好,管理方便,土石方工程量下

交通不便,施工条件较差,管理不便,土石方工程较大

4、消毒工艺选择

目前国内水厂消毒一般选择液氯和二氧化氯,其中液氯消毒能力强,货源充足,价格低廉,投资设备较为简单,但当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时,会产生有致癌作用的卤化有机物。大中水厂应用较多;二氧化氯杀菌不受水的ph值影响,可避免有机卤代物的问题,但二氧化氯需要即取即用,不能贮存,制取原料价格较贵,小水厂应用较多。因此,在消毒工艺上应该根据工程中水厂的实践情况选择适合的消毒工艺。

综上而言,为保证西部地区用水,提高经济效益及居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合理有效的可行性方案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蒋绍阶,赖锐杰,西部小城镇宾川二水厂工程设计.工业水处理,2008;28(8):72-74.

[2]朱传宏.问安水厂设计方案的确定.中国水利,2007;10:68-70.

[3]杨士寿.坡头区城区供水工程设计.大众科技,2009;8:70-71

[4]《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3-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城镇供水管理条例篇3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做强中心镇发展支撑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希望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尤为迫切的重点中心镇,更要抓住这次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发展。

明确产业发展特色。坚持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发展,紧盯区域产业特色,立足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和壮大商贸流通型、工业主导型、旅游观光型、农业产业型等多种模式,尽快形成“一镇一业”的特色支柱产业,壮大中心镇经济基础。

加大产业园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中心特色产业园,整合土地资源、道路资金资源,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落户。建议实行项目落户预审机制,明确项目投入产出要求和落户选址要求,把亩均投资强度、亩均销售额、亩均销售税率作为预审的重要指标,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新上项目一律进入特色产业园,存量项目逐步转移至特色产业园,原厂技改项目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

推动特色产业向高端攀升。坚持以延伸、增粗特色产业链为关键,大力开展特色产业招商,突出招引科技型特色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构筑特色明显的产业新优势,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推动特色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建立支持中心镇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推动全区各镇招引的符合中心镇产业特色的企业向中心镇集中,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实现中心镇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镇产业基础,为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二、注重规划引导,

明确中心镇特色发展目标

规划是城镇建设发展的灵魂和龙头,要有统筹全局的思维、完善的规划,才能指导城镇健康发展。以渔沟镇的历史、文化、产业及区位、环境等特点为基点,努力编制有特色的规划,为建设特色中心镇奠定基础。

以人为本,建设过程中注重做好四个突出。即突出“自然、生态、人文、历史”,使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相协调,构筑起伏有致、环抱自然的城镇形态和空间景观;使有机景观和无机景观相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绿化建设,不断改善城镇生态系统,努力创造和谐宜人的城镇环境;使历史景观和现代景观相协调,形成具有当地独特风格的建筑景观;使重要地段、重点空间的艺术性建筑和一般的实用性建筑相结合。

做大做强产业支柱,增强中心镇发展后劲。渔沟镇要紧紧围绕“千年古镇、工贸强镇、宜居靓镇、区域重镇”的发展定位,完成集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让集镇总体规划更加符合“省级重点中心镇”的定位与发展要求。一是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特色明显”的标准,着力提升渔沟中心镇的规划管理和建设水平。以中心镇辐射范围内规划共编为原则,挖掘特色,培育特色,修订和完善相应的规划,包括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各专项规划,建立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统筹协调的中心镇发展规划体系。二是明确区域功能区分。结合区域位置、经济基础、历史文化等现状,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性质和发展方向。开展功能分区研究,并提出差异化的财政、政府投资、产业和土地等政策,制定差别化的区域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三是突出重点。渔沟镇地处淮阴区西北部,与宿迁市泗阳县交界,325省道东西穿境而过,淮沭新河贯穿南北,是淮阴区“淮泗片”的经济、商贸中心,辐射空间大。必须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全面提升渔沟镇的发展定位,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新亮点。

三、破解资金土地瓶颈,

提供中心镇发展保障

在资金方面。一是加大财政分成比例。在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调整中,省和市县要对中心镇采取“放水养鱼”的办法,提高中心镇财政收入的分成比例,减少或取消上级项目资金要求基层配套的比例,减少对中心镇土地出让金的省市县统筹比例,提高中心镇税收留成比例。二是加大信贷投入力度。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心镇发展城镇建设、安置房建设、土地整理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贷款政策支持和资金投放比例。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完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融资,为中心镇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制定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着力构建多元化城乡建设资金筹措格局和投融资机制。

在用地方面。一是修编土地规划。开展土地规划评估性修编,促进土地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相协调,为中心镇建设预留用地空间,对确定以工业为主导发展方向的中心镇,应合理统筹基本农田的保有量。二是统筹用地计划。加大国家计划支持力度,建议将中心镇的建设用地指标管理实行计划单列。在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计划指标内,安排一定的用地计划指标给计划单列镇。加大挂钩计划支持力度,当年新增的增减挂钩指标应全部留给中心镇。争取点供与独立选址用地,对于中心镇集约用地水平高、投入产出效益好、引领示范作用大的项目从快、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对中心镇发展确需占用耕地的,从动态平衡出发,允许用地指标横向交易,支持中心镇开发建设。三是保障建设用地。全年确保中心镇有一定的商业用地和工业企业用地计划。

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增强中心镇发展动力

优化管理职能,推动区域管理模块化。批准中心镇下设若干街道办事处,将基层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集成管理,提升街道管理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打造压力传递平台,提高管理效能。有关条管部门驻镇单位在业务上要接受上级职能部门指导,日常管理以中心镇为主,其工作人员的考核任用应以所在中心镇党委的意见为主,从而理顺条块关系,增强条管部门与中心镇的紧密性。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及村民小组长的作用,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和补助标准,加强其业务培训,使之成为推动基层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完善管理机制,推动机关管理条线化。中心镇的管理内容已从以农业管理为主转移到以多产业的全社会管理为主,与一般乡镇的管理模式、权限应有明显区别。建议重新设置中心镇机构,整合条块管理职能,构建局、办、中心工作机制,形成区镇融合的管理模式,下设局、办、中心,实行条线化管理,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通过授权、委托、交办等方式,赋予中心镇相应的经济类项目核准、备案和市政设施、市容交通、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社会经济管理权。把非行政许可事项由县级部门直接交办给中心镇承担,把行政许可事项委托给中心镇办理。

完善审批机制,推动行政管理便民化。建立中心镇行政服务中心,扩大中心镇行政服务职能,赋予中心镇更多的管理审批权限,因法律政策影响而不宜赋予中心镇管理权限的,由县相关部门在中心镇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以形成更加便民的管理体制。切实加强人员培训,使其熟悉业务,取得相应资格,提高执法水平和管理能力,以适应新的管理体制机制需要。也可从权限下放的县直部门选调人员到中心镇挂职锻炼,以充实管理力量。纪委等监察部门强化督查,确保审批程序规范、合法。放权让乡镇受益的同时,县级部门可以从繁杂的微观事务中退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强化宏观管理上,为市场和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五、着力改善民生,

激发中心镇发展活力

加快中心镇建设,实现新型城镇化,不仅仅体现在城镇规模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因此,在发展经济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必须大力改善民生,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构建新型农村城镇化生产生活体系。

城镇供水管理条例篇4

一、工作目标

利用沼气厌氧发酵技术,对城关地区和乡镇集镇规划控制区所有住宅、办公楼、医院、学校、商场门面、集贸市场、宾馆、休闲场地、车站、公共厕所以及其他公共建筑工程的生活污水,通过建设灵活、经济的厌氧沼气池进行处理,使生活污水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以上标准,有效减轻城镇周边地区水体污染,改善城镇环境质量,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施办法

(一)实施步骤

1、在年5月底前完成老城区机关单位及家属区、宾馆、学校、超市、集贸市场等厌氧沼气池建设(计划见附件)

2、县城新旧城区和乡镇集镇规划控制区内新建改建工程,在总平面规划时,必须一次性规划确定生活污水净化厌氧沼气池的位置和大小,并同主体工程同期申报,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

(二)新建项目厌氧沼气池审批程序

建设局报建进行规划按报建面积3~5元/平方米交纳建池保证金

能源局现场勘测建设局获取建设许可证

能源局绘制建池图纸签订施工合同

使用半年后报环保局检测相关部门验收审批

获取排污许可证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净化厌氧沼气池领导小组

(二)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滚动宣传,出动宣传车走街流动宣传,通过学校、街道居委会上门宣传,张贴通告宣传等多种形式,把政策宣传得家喻户晓,形成“人人关注,户户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工作责任。各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生活污水净化厌氧沼气池建设按期完成。

环保局牵头组织建池工程的竣工验收,对排放达标的发放排污许可证;对逾期没有完成建设任务的,依法从严查处。

监察局出台有关厌氧沼气池建设的问责办法,并监督落实。

建设局把生活污水净化厌氧沼气池建设纳入规划管理,对没有进行生活污水净化厌氧沼气池建设的项目,不提供施工图,不通过图审,不发放施工通知单,不组织项目竣工验收,不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

生态能源局提供设计图纸,抓好技术队伍建设,严把资质审查关、施工管理关、建池质量关、竣工验收关和后续服务关。

工业局对不按规定落实生活污水净化厌氧沼气池建设的单位、业主和场所,实行限制供电,直至落实建池为止。

水利局对不按规定落实生活污水净化厌氧沼气池建设的单位、业主和场所,实行限制供水,直至落实建池为止。

城关镇抓好宣传发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保县城生活污水净化厌氧沼气池建设顺利进行、按期完成。

城镇供水管理条例篇5

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2013年6月6日环境保护部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淡水环境,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洋环境,中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近岸海域水质一般。

《公报》显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其中,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

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4个为中度富营养状态,占6.7%;11个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占18.3%;37个为中营养状态,占61.7%;8个为贫营养状态,占13.3%。

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580个,占全部监测点的11.8%;水质呈良好级的监测点1348个,占27.3%;水质呈较好级的监测点176个,占3.6%;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1999个,占40.5%;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826个,占16.8%。

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38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检测结果是水质达标率为95.3%,与上年相比,上升4.7个百分点。

《公报》显示:中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水质级别为一般。近岸海域Ⅰ类、Ⅱ类海水比例为69.4%,Ⅲ类、Ⅳ类海水比例为12.0%,劣Ⅳ类海水比例为18.6%。

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水质优,北部湾水质良好,胶州湾、辽东湾和闽江口水质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指南》的出台:情势所需

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了《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供水规模的扩大和供水设施的升级改造,饮用水安全问题并不尽如人意。

针对我国城镇供水水源污染、供水设施不完善、水质监测能力弱、突发污染事故频发、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为适应我国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供水设施面临升级改造和扩大规模的迫切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有关规划的编制工作,于2012年5月25日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的远期目标是:持续推进城镇供水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供水普及率,至2020年,基本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城镇公共供水全面普及,供水能力协调发展,供水水质稳定达标。

《规划》提出的近期目标是:保障城镇供水水质,解决因水源污染、设施落后等导致的饮用水水质不安全问题;提高公共供水普及率,设市城市达到95%、县城达到85%、重点镇达到75%,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用水需求;降低供水管网漏损。80%设市城市和60%县城的供水管网的漏损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和完善供水管网数字化管理平台。

《规划》提出“十二五”规划项目总投资4100亿元,其中:水厂改造投资465亿元;管网改造投资835亿元;新建水厂投资940亿元;新建管网投资1843亿元;水质检测监管能力建设投资15亿元;供水应急能力建设投资2亿元。

为配合《规划》实施,饮用水主题专家组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专项管理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系统总结、凝练和吸纳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和示范工程实践经验,在《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建科[2009]149号)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指南》。

《指南》适用于全国各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的规划设计和设施的运行管理,涵盖城镇供水系统从“源头到龙头”的各主要环节,内容包括总则、技术对策、原水系统、净水工艺、特殊水处理、应急处理、供水管网、二次供水和水质监控等9章共129条。针对我国城镇供水设施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南》提出了系统、全面、可行的技术对策和措施,对《规划》的科学实施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水源水:建设多水源应对水源突发污染

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网箱养鱼出现少量死鱼现象被网络曝光,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专家估算,这次事件中镉泄漏量约20吨,泄漏量之大国内罕见,龙江下游300千米河段受到波及。龙江河沿岸及下游百万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市民们纷纷到超市抢购瓶装水。

2012年2月3日中午开始,镇江市自来水出现异味,在其后两天里,镇江发生了抢购饮用水的风波。经专家组全面调查认定,这起自来水异味事件污染源由运输苯酚的韩籍船舶操作不当泄漏导致。

2012年2月29日,不少武汉市民反映饮用自来水出现异味。武汉市水务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当地一水厂水源出现问题。

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频发,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应对水源突发污染事故方面,《指南》指出:应对水源进行风险分析,确定水源突发污染事故的主要风险污染物。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应建立地方和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编制地方与企业的供水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指南》明确指出:对于多水源的城市,应考虑不同水源间的联合调度。对于同时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的城市,可考虑以地下水源作为应急水源,满足应急条件下的基本供水要求;对于单一水源的城市,应考虑建设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

对采用多水厂供水的地区或城市,应在区域或城市之间实现互联互通,能够进行清水应急调度,满足应急时的基本用水需求,提高供水管网应急联合调度水平。

水源存在突发性污染和其他风险的,应统筹考虑水源调配、供水系统调度、水厂应急处理设施建设和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

对于水源的选择,《指南》指出,水源选取应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要求,对于长期存在水质问题的水源应采取水源更换、水源水质修复和预处理等措施。以湖库为水源时,应考虑分层取水设施。

原水中存在高浊、高藻、氨氮或有机物超标等问题时,《指南》指出,可在水源地、引水渠或调蓄水库内进行水源修复;必要时,可采取化学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预沉淀和围油栏等厂前预处理措施。水源生态修复可采用自然(人工)湿地、近岸人工生态工程、生态浮岛等技术。生态修复工艺选择应针对当地的水源水质特性,充分利用地形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应谨慎使用外来物种,防止形成生物入侵而破坏生态平衡。对于化学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预沉淀和围油栏,《指南》也给出了具体的指导。

出厂水:多种技术保障水质安全

《指南》指出:原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ii类及补充、特定项目要求的水体的,新建水厂应优先采用常规处理工艺;由现有水厂因工艺或设施原因,造成出厂水浊度、消毒剂或细菌等指标超标的,应对常规工艺进行完善或改造。

《指南》指出,净水工艺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膜处理,对此《指南》都有详尽的技术指导,比如,厂内预处理可采用生物预处理、化学预氧化、吸附、预沉淀、曝气等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初步去除。采用预氧化时,应考虑副产物风险。常规处理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单元。水厂常规处理不能满足出厂水水质要求时,应优先强化常规工艺,以提高对有机物、浊度等的去除效果。原水有机物、色度或消毒副产物等较高时,可采用优化混凝剂种类和剂量、投加助凝剂、调整投加点、调整pH值等强化混凝措施。深度处理工艺指在常规工艺或其强化的基础上,为有效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提高出厂水水质而采取的处理工艺,包括臭氧生物活性炭和其他处理技术等。膜处理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等。以降低出厂水浊度为目标时,可采用微滤和超滤;以去除有机物、离子等物质为目标时,可采用纳滤或反渗透。

对于含砷、氟、硝酸盐、铁、锰等特殊水和苦咸水的处理《指南》也给出了详尽的技术指导。比如,除砷一般可采用混凝法和吸附法,供水规模小于1000m3/d且有脱盐要求时可采用反渗透或纳滤法。除氟一般可采用吸附法,供水规模小于1000m3/d且有脱盐要求时宜选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或纳滤法。原水no3-n浓度大于10mg/L时,应优先采取更换水源或不同水源勾兑的方法降低硝酸盐浓度;缺乏合适水源的地区,应采取硝酸盐去除工艺措施,并根据原水中硝酸盐含量与供水规模,采用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和生物反硝化等方法。地下水除铁除锰宜采用接触氧化过滤法和生物氧化过滤法。接触氧化法除铁时,pH值宜在6.0以上;接触氧化法除锰时,pH值宜在7.5以上。苦咸水处理方法包括纳滤、电渗析、反渗透等,选择时应根据原水中盐类的成分、含量及其他水质条件确定。

管网水:管网规划应考虑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指南》指出,供水管网建设与改造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并综合考虑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供水规划、供水安全、水质水压要求、节能降耗、外部污染、消防等因素。

管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空间布局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必要时,可进行分区设计与分区管理,并设置增压泵站,调控管网压力,尽量降低能耗和漏耗。

《指南》明确指出,下列几种情况应优先考虑供水管网的改造:管网结构布局不合理,供水管网输配能力与实际需水量矛盾的管网;单管道输水和无防护措施的明渠输水工程;未实现区域间互联互通的多水源供水管网,枝状管网,未满足两路进水要求的用水单位管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输水干管,以及管网陈旧、安全性差而频繁爆管的管网。

管网管材与附属设施应满足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和工程标准,并以生命周期成本最低、局部与整体性能相匹配为原则。应优先改造无内防腐的金属管材管网,冷镀锌钢管、灰口铸铁管、石棉水泥管、自应力水泥管等管材的管网。

二次供水:水质要定期进行检测

通常人们所称的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因此,二次供水是高层供水的唯一选择方式。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

《指南》指出,为保障二次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

在设计方面,《指南》明确,二次供水系统应与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和用户的用水需求相匹配。有条件的小区,应建立独立的消防系统和生活系统,并分别满足各自的要求。

二次供水系统因供水方式不同有多种设备/设施类型,具体选用时应综合比较安全、能耗、投资、运行管理等因素。一般的优选顺序是叠压供水、变频调速供水、气压供水、高位水箱供水。《指南》对以上几种设备/设施类型进行了详尽的指导和说明。

《指南》指出,在同一供水区域或相邻供水区域存在多个二次供水设施时,应根据保障水质、节能降耗和方便运行管理等要求,对二次供水系统进行整合。

二次供水设施在交付使用前必须清洗和消毒,并定期对二次供水水质进行检测。二次供水水质不能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时,应增设有关水处理设施。

应急处理:药剂应满足饮用水相关规定

《指南》指出,水厂应急处理技术可分为:应对可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应对重金属污染的化学沉淀技术;应对氧化还原性污染物的还原氧化技术;应对挥发性污染物的曝气吹脱技术;应对酸、碱性污染的中和技术;应对微生物污染的强化消毒技术;应对藻类暴发的综合处理技术。

《指南》对以上水厂应急处理技术进行了详尽的指导,比如,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时,投加点应尽可能靠前设置,以提供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吸附时间。粉末活性炭投加量通常不超过20~30mg/L,应急投加系统的投加最大量程可按40mg/L进行设计等。

《指南》指出,应急处理所需药剂应满足饮用水卫生安全相关规定。应建立粉末活性炭、酸碱、氧化剂、混凝剂等药剂的生产厂家、供应渠道等的应急供应信息系统。重点水厂应进行粉末活性炭、氧化剂等主要应急净水药剂的储备,储备量应能满足药剂采购到货前的应急使用。

水质监控:加强检测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

为保障城镇供水水质安全,应加强水质检测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指南》指出,水质检测监测能力建设内容包括水厂化验室、在线监测设施和移动监测装备;水质预警能力建设主要包括水质监测网络和水质预警系统。

《指南》明确指出,水厂化验室的检测能力应覆盖浑浊度、色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等日常检测基本指标。

水厂应针对出厂水浑浊度、余氯、pH值配置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净水工艺的过程监控。采用膜处理和活性炭处理的水厂,还应安装颗粒计数仪对膜破损和炭滤池穿透情况进行监测。有条件的,应增加对出厂水其他水质指标的在线监测。

地级以上城市或水源污染风险较大的城市,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配置管网水、二次供水和地表水源水在线监测设备。地表水源水监测应包括温度、溶解氧、pH、电导率、浑浊度等常规五参数,以及根据水质特点选择增加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叶绿素a、综合毒性、UV254、石油、重金属等有关参数的监测。管网水和二次供水在线监测指标应包括余氯、浊度和pH值。水源受潮汐影响的供水系统应增加盐度相关参数的监测。供水水源污染风险较大的城市,应根据具体情况配置用于流动监测或应急监测的移动监测装备。

城镇供水管理条例篇6

【关键词】小城镇;市政工程;标准规范;管线工程;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市政工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市政工程指的为城镇人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管线、环保环卫、防灾减灾三大块,广义的市政工程还需加上交通、绿化等内容,本文中以下所指的市政工程均指狭义的市政工程。

1.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主要包括三大块:管线工程规划、环境环卫规划、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其中管线工程规划包括:给水、排水、雨水、电力、电信、邮政、有线电视、燃气、供热工程规划;环境环卫规划包括:环境保护、环卫设施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则包括:防洪、抗震、消防、人防规划。

2.小城镇市政设施规划的现状

2.1现状资料严重缺失

在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中,往往会发现现状资料极其匮乏,尤其是地下管线资料,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政府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随意、缺少统一规划管理,从而导致现状市政设施的基础资料混乱和缺失,尽管现在地探技术越来越先进,但很多开发商或政府部门却不愿意投资采集现状资料,这也使得设计人员在后续的规划中不能依托现状的建设情况,而是当成一块空地来重新规划,因而导致规划与现状相脱节,造成资源浪费、重复投资。

2.2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

因为小城镇的市政工程规划与城市的市政工程规划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小城镇很难直接套用城市的标准规范,而目前针对小城镇规划的标准规范尚不完善,这就给小城镇市政规划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国家出台的市政工程规划规范大多是关于城市的,能针对小城镇的标准规范很少,目前已知的只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镇燃气热力工程规范》等少数的几本规范,而其它的,例如给水工程只有《城市给水工程设计规范》、排水工程只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供电工程只有《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

2.3科学性有待于提高

早期由于对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市政工程章节的不重视,这部分内容往往由一些规划专业的人员代做,由于缺乏专业基础,所以他们的规划往往是“依葫芦画瓢”,直接套用一两个范本来做,这样的规划成果必然存在很多规范和技术问题,根本无法指导下一步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其次由于甲方对于市政工程部分不重视,从基础资料的提供到市政规划成果的审核都未给予足够重视,这也直接挫伤市政规划人员的积极性,间接导致其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认真调研和设计,多数时候会选择马虎了事,从而无法保证规划质量。

2.4缺乏对小城镇差异性的关注

小城镇与城市差异很大,因此不能按照城市规划的那一套模式和技术策略来规划,而以往的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往往是套用城市市政规划的模式,在其框架基础上做一些精减后来做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而对于小城镇自身人口少、基础薄弱、产业单一等特点缺乏缺乏相应的研究。

小城镇直接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地理特征、不同的资源条件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规划的模式和技术策略,缺乏对差异性研究的规划必然针对性差、实施性差,最终沦为纸上谈兵。

2.5防灾减灾规划流于形式

首先是内容结构不完善。目前的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包括防洪、消防、抗震和人防四个方面,但如果统一都套用这样的结构就非常不合适,因为防灾减灾的对象不仅仅包括上面的几个灾种,很多地方还应包括防风、地质灾害防护、防风沙等等灾种防护。

其次是规划深度不够。目前编制的的大多数防灾减灾规划中除了防洪部分内容相对比较详实外,其它的防灾部分更多的只是提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性控制条文,而对于现状防灾空间存在问题的分析、防灾工程如何在空间中落实的内容却涉及甚少。

3.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特点

3.1规划思路的地域差异性大

以我们江苏为例,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差距较大,其各种规划标准以及规划的方式差别也很大。以用水指标为例,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苏北的小城镇人均居住生活用水指标一般取80~120升/人.日,而苏南人均用水指标则普遍取到120~150升/人.日;以污水处理工艺为例,苏南乡镇的工业废水比重较大,城镇污水处理都采用生化处理的方式。而苏北仍以生活污水为主,可以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采用一定生态处理的方式。

即使同处同一个县市,由于不同的小城镇的地域分布不同、地理特征不同,其设计时的采用的思路、标准以及设计时采取的参数也不同。例如:泗阳县地处两种不同的地震动峰值分区上,所以在进行抗震工程设计时,临河镇及以东地区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临河镇以西地区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3.2与上位规划联系紧密

相比较城市,小城镇的市政配套规划方式受其区域定位和地理位置影响更大。主城区邻近的城镇,倾向于与主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共建共享;县市总规划分的组团片区内的几个城镇宜统一考虑市政设施配套;而距离较远或者地势复杂的乡镇则往往难以与周围乡镇市政设施共享,需要独立配置市政设施。

3.3各类负荷波动较大

小城镇相对城市而言,人口较小、产业单纯,用水、用电、用气等各类负荷高峰时与低峰时的差别更大。以用水为例,根据调研,小城镇日用水变化系数达到1.75~1.95,时变化系数达到2.0~2.4,用水高峰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振幅也随小城镇规模减小而增大,这远远高于城市的日变化系数取值的1.1~1.5和时变化系数取值的1.2~1.6。

3.4规范和标准相对独立

由于小城镇的不同于城市的特点,小城镇所用的标准规范应与城市的标准规范有所区分。目前针对小城镇规划国家出台的标准规范还很少,只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镇燃气热力工程规范》等少数的几本规范,国家也正在抓紧这块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同时还要注意到,各部门、各省也出台了一些针对小城镇规划的规划文件,例如建设部1996年的《小城镇建设策略》、江苏1996年的《江苏省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要点》等等。

4.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的编制的要点

4.1研究区域关系,宏观把握规划原则

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郊区小城镇,市政设施的配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并考虑;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市政设施应在城镇区域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行主要市政设施的联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相对独立、分散分布的小城镇,市政设施应在县(市)域城镇体系市政设施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4.2确定合理的规划指标

指标的取值直接决定了后面的设施规模和管网计算,可以说是市政工程规划的基础,因此我们对于小城镇的指标体系,必须在参照国家相应的标准的同时结合小城镇的现实情况和专业发展动向来综合考虑。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生态等理念在市政工程规划中的贯彻,很多市政规划的指标也应作出一些调整。例如“低冲击开发模式”在雨水工程中的应用,使得在雨水工程设计时,径流系数的取值也发生了改变;节水要求的提高需要我们采用节水设施和运用新技术,这也使得我们在计算管网漏损时的取值相应降低。

4.3近远期统筹考虑

小城镇经济发展弹性大,因此其用水量、用电量等各类市政负荷变数也大,所以市政设施的位置、数量、容量一定要近远期统筹考虑。污水厂、垃圾中转站、变电站等重要的市政公用设施千万不能出现三五年就需要迁址重建的情况,同时它们的建设规模一定要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同时,为将来的升级扩容预留足够的备用空间;高压走廊、输水管、高中压燃气管等重要的市政设施走廊必须在规划时选择好合理的位置,尽量减少远期改线的可能性。

4.4因地制宜,探寻适合自身特点的规划体系

市政工程规划切忌模式化,由于每个小城镇有着各自不同的地理特征、资源条件、规划背景,因此其市政规划的思路和模式也各自不同。

例如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小城镇,要特别注重节水规划,必要的话需要设置再生水系统规划;在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城镇,则需要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并且在相应的指标体系中加以约束;沿海小城镇由于台风威胁较大,则需要在防灾规划体系中加入防风规划章节;山区的小城镇则需要加入地质灾害防护的重要章节等等。

4.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的原则。注意环境保护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规划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在环境保护章节编制中,要根据小城镇的土地、水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和使用功能,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对具有条件分区的小城镇进行不同类型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混合区等)的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

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4.6加强综合防灾规划

小城镇防灾减灾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地震、火、风、洪水、地质灾害等不同灾种设防标准。

较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统筹考虑,资源共享;分散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以结合小城镇及周围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小城镇选址定点要避开洪水淹没及行洪滞洪区,并应尽量避开低劣的地基岩土(如冻土、膨胀性岩土、流塑性淤泥、地下采空堆填土等)分布区、活动断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多发的高危地区等地段。小城镇布局要考虑防灾减灾的避难空间、人员疏散地和疏散通道。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建设部,2006.

[2]吉芳英.小城镇规模与用水量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5期

[3]刘兴昌.市政工程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城镇供水管理条例篇7

关键词:小城镇:基础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广大农村的经济迅速发展,村镇建设欣欣向荣。许多地区提前实现了小康的目标,向农村现代化宏伟目标进军。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农民不仅要求改善居住条件,而且要求改善各项基础设施水平。下面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谈几点看法。

1、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还很落后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城市基础设施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被认为是保障人类居住区功能齐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必要条件。但是随着乡镇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在总量仍严重不足,在技术水平和质量上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状况。

我国村镇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又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足。虽然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一些村镇的面貌发展了根本的变化,但对于大多数村镇来说,还普遍存在着道路铺装路率低,给排水设施不齐全,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绝大部分村镇还没有污水处理厂,许多村镇脏、乱、差现象突出。

充足的建设资金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缺乏资金的直接结果就是建设不规模、不达标。国家虽然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点,但给小城镇的建设提供资金很有限。仅仅依仗个人和单位集资以及乡镇财政支出,很难承担城镇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迄今为止我国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经常处于分散、各行其道的状态,缺少统一的步调与综合考虑。规划图只是各项基础设施要素在图面上的汇集,缺少各要素内在的联系,不利于整个城镇建设协调有序和按比例发展的要求。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主要表现在小城镇的建设布局零乱,缺乏区域整体观念,表现在城镇规模不大,水厂、文化娱乐等设施每镇一个,造成设施利用率低,规模小等问题。

2、基础设施在小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基础设施是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和发展,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气、热等各种服务陆续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了新的城镇专业。这些专业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对城镇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镇得以维持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基础设施的高标准、高水平、超前建设是小城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成功的主要条件,而迁就眼前利益,基础设施低起点、低标准、低水平、布局不合理。配套不完善,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交通、通信不畅、水电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和短期勉强维持,长期无发展、难治理的被动局面。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带来小城镇投资环境、企业发展外部氛围的明显改善,促进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和多样化。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扩大小城镇经济贸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同时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丰富了小城镇文化生活,促进小城镇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3、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意见

小城镇建设中应把规划工作放在首位,只有在它的指导下,小城镇的基本建设和经济建设才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进步,居民对生存环境改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对城镇建设也应更加严格地加以规划控制。因此,不断总结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更加科学的建设思路和方法,编制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加以切实有效的科学管理,是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资金的来源是发展城镇基础设施的经济保障。国家的资金应专款专用,为建设优美的城镇环境,健全的社会服务设施提供物资基础。城镇的一些基础设施的生产企业与其他的工业企业不同,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社会效益。因此必须运用各种经济调节手段,对这些公共事业的建设和运转实行优惠和扶持的经济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采取了引进外资、银行贷款、地方自筹等多样化的资金筹集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入基础设施供给行列。例如对道路桥梁使用者收费,以路养路的形式得到普遍认同,同时基础设施作为产业的观念得到发展,吸引了部分外资进行商业性投资。

小城镇基础设施共享,早有成功经验。例如水利设施共享,交通设施共享,在城镇比较普遍。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镇基础设施不断更新、新建,如集中供水、污水排放与处理等等。有很多地区,村镇已连成一片或非常接近,基础设施却各建一套,浪费资金,低效运行。在村镇体系规划中,应考虑哪些村镇可共享基础设施,进行经济分析提出管理措施。

城镇供水管理条例篇8

【关键词】区域供水;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节约资源;区域协调发展;水资源配置;综合效益

0引言

区域供水相当于在区域范围内将一个个小的供水系统连成一个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使其运行灵活,管理集中,避免了重复投资,实现供水设施共享,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了供水效益和可靠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区域供水方式必将成为供水系统的发展趋势。

1需水量预测

区域供水工程供水范围广、供水量大,投资巨大,若总供水量预测过高,则会造成投资浪费,在规划年限内无法回收资金,过低则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准确的水量预测是区域供水规划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水源、水厂及管网的规划和工程投资、扩建情况,对于区域内城镇的发展性质和规模也有一定影响。各个地方的用水量随城镇的性质、产业结构、气候条件、经济水平、给排水设备条件、人口(包括常住和流动人口)及居民生活习惯等有很大不同,不可简单套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等规范。

一般城市供水系统统一供给的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量的总和,不包括工业自备水源用水、农业用水及航道用水等。

①一般乡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给排水设备完善程度一般较低,生活用水量标准也应相应降低,但是另一方面,乡镇的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有逐年加快的趋势,生活用水需求必然随之增加,因此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确定乡镇用水定额,应根据经济水平、居住条件及发展规模来选取适当的最高用水量标准。

②工业用水在城市给水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用水量随门类不同、工艺选择、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及工业重复利用率的不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工业生产用水可通过单位工业产值或增加值用水量、单位面积工业用水量、单位产品产量用水量和历年工业用水量增长率来预测,但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节水工作的开展,工业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各工业用水量定额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工业用水量并不是按固定的比率增加,因此不宜简单的采用这些方法,对工业企业用水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获得可靠的资料时十分重要的。另外,不同区域的乡镇、农村的企业类型不同,且大都属于正在发展中的、小规模的企业,具有规模小,循环用水率低,设备、工艺相对落后等特点,在计算工业生产用水时不可生搬硬套大城市的用水指标,规划时根据以往工业用水资料,并考虑产业发展情况,合理选择用水指标,并考虑逐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③一般乡镇、农村的公共建筑及设施较少,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也较大、中城市少,因此这部分用水量指标可适当降低;乡镇绿化用地一般仅包含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面积不是很大,且其道路喷洒频率不高,因此在规划时可取适当的比例(例,占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进行估算。未预计及管网漏失水量可按上述城镇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市政设施用水及农村用水量的总和的15%~25%计。

2供水范围的划分

区域供水范围的划分首先应确定区域供水工程的规划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水片区的分布划分水厂供水片区。

一个城市供水工程供水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但是区域供水是拓展了一个城市供水规划的范围,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可能包含不同的行政区范围,要慎重规划。例如,当某城市的区域供水工程水源地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水源地和输水管线应纳入区域供水工程规划范围,还要考虑输水管线沿途的城镇是否需要由同一水源供水。另外,基于区域供水的规模经济效应,区域供水的供水范围不一定是越大越好,要遵循科学、经济的原则。

3区域供水形式的选择

区域供水根据城镇分布形式、输送水的种类、管网布置及供水区域大小可分为多种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对于改扩建工程,要充分利用原有供水设施,提高供水普及率,不仅可以节约投资,降低供水成本,还可实现区域供水设施互补共享。由水源的类型、数目及距用水区的远近决定输送原水还是输送清水;根据区域内城镇群的分布形式和原有管网的现状,决定区域供水配水管网的走向;对区域内原有分散供水的水厂、增压泵站及水塔等设施要综合分析,以就近取水、净水为原则,以大型城镇水厂为主,改造保留少量乡镇水厂,可以继续作为水处理厂,可作为配水厂,也可作为加压站、二次消毒站点或应急时备用供水设施,不仅易于提高区域中心水厂管理技术水平,还可有效降低水厂出水扬程,降低能耗。

4管网建设

区域供水规划层面的管网一般仅考虑输水管渠及主要配水干管,较之于城市分散的供水管网,区域供水系统具有长距离输水的特点,供水范围广,管道工程量大,建设投资大,电耗高,必须进行管线的优化布置,在管线定向、管材选择及管道施工等方面都必须进行多方案的分析比较。

长距离输水应深入进行管线实地勘察和线路方案的优化比选,对不同输水方式、管道根数按不同工况进行经济技术分析论证,选择可靠安全的运行系统。输配水管网应在供水区域范围内均匀分布,以满足所有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并考虑分期建设。输配水干管一般按规划道路定线,兼顾施工、维修的方便,尽量做到线路简短,尽量经过用水量大的片区。相邻片区之间的输配水管应互备互联,以防某片发生突发事故时,可以按调度进行应急供水。

管材选择对供水质量、工程造价和供水安全的影响很大,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输配水管道主要有塑料管(pe)、钢管(Sp)、球墨铸铁管(Dip)、玻璃钢管(Rpmp)、预应力钢砼管(pCp)等。不同的管材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管材除要考虑其管道特性、防腐、施工条件外,还要考虑其价格、管理经验、市场供应情况等,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决定。管道施工要尽量降低管道埋设深度、节约土方工程和地下设施费用。

5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区域供水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从水源取水到水厂净水处理,再到水厂向用户的输配水,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较分散供水大的安全隐患。区域供水是集中取水,服务人口多,取水量大,要合理选择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和取水量,且水源一旦受到威胁则会造成水量、水质不安全的双重威胁,从而增加了水源选择和保护工作的难度,不仅要防治水源污染,更要建立健全的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尤其是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水质预警预报和应急监测系统。

6管理体制及水价

区域供水的施工和管理上的规模经济效益需在较长时期内显现出来,初期的制水成本可能较高,相应的提高了水价,超出用户的承受范围,政府可对一定范围的用户进行补贴,另外,实行成本价和超额用水水价区别对待、足额收取的政策,同时可加强用户的节水意识。在综合考虑制水成本、合理利润及用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平稳推动水价改革,逐步形成合理水价体系。

7结束语

总之,区域供水作为供水系统的一种高级形式,有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基础设施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正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城镇供水管理条例篇9

    原告:赵如标,男40岁,江苏省洪泽县人,个体木工,住洪泽县高良涧镇总渠路造纸厂码头东侧。

    被告:江苏省洪泽县水利局。

    法定代表人:楚一峰,局长。

    赵如标原系洪泽县高良涧镇砚头村村民,1989年农转非。赵家于1956年前后在苏北灌溉总渠南堤(背水坡)洪泽县炼铁厂对门,距堤脚25米处修建四间土墙草顶房屋,房屋东边十米处有条洪新河。时至1987年底,赵家房屋因年久失修,破漏不堪,已成危房。1988年初,赵如标曾先后向高良涧镇政府、县城建局、县水利局申请翻建房屋。但因城建部门与水利部门对该地段的管辖权限有争议,而无人过问。赵要求异地建房,镇政府又不批给宅基地。1989年5月,赵如标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拆除危房,翻建成砖墙水泥结构的平顶房三间、厨房一间及楼梯间和院墙,占地125平方米。1990年9月,洪泽县水利局对赵如标作出“限期拆除擅自建翻的房屋”的行政处罚决定。赵不服向洪泽县人民法院起诉。经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所作的处罚决定对事实认定有误,判决撤销。1992年7月2日,洪泽县水利局经对赵如标翻建的房屋重新丈量后,以(92)水罚字第1号行政处罚决定重新作出处罚,责令赵如标限期拆除其翻建的房屋。赵如标不服,于1992年8月向洪泽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县水利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审判

    洪泽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赵如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在原宅基地上新建房屋是错误的。但洪新河是一条由北向南转流向东的排水排污河,并非顺堤河,且原告新建的房屋位于经洪泽县人大通过、淮阴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洪泽县城镇规划区内。《江苏省水利工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处于以上河道城镇段的堤防,在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背水坡的管理范围,堤脚外不得少于5米”。而原告新建房屋处于背水坡堤脚外20余米,不在水利局管理范围之内。被告洪泽县水利局对原告实施处罚时依据《条例》第六条第二款第六项的规定,将其对城镇段堤防的管理范围扩大为堤脚外30米至50米违反了上述“堤脚外不少于5米”的规定,系适用法规错误。故被告对原告实施处罚属越权行为。

    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四目之规定,该院于1992年10月30日作出判决:

    撤销被告洪泽县水利局(92)水罚字第1号水利行政处罚和决定。

    洪泽县水利局不服一审判决,向淮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撤销原审判决。在二审审理期间,被告提交了江苏省水利厅1992年11月17日作出的苏水政(92)37号函《对关于请求确定苏北灌溉总渠洪泽县城镇堤防管理范围的报告〉的答复》,它明确了苏北灌溉总渠的堤防管理范围,赵如标的宅基地即划归堤防管理范围之内。据此,淮阴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原审判决认定事定不清,于1994年4月23日作出(1992)淮法行上字第32号行政裁定书,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在洪泽县人民法院重审期间,淮阴市中级人民法院发现原裁定有误,决定以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再审认为:被告洪泽县水利局在二审期间提供的苏水政(92)37号文是在一审判决后产生的,不能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淮阴市中级法院(1992)淮法行上字第32号行政裁定,认定事实有误,适用法律不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于1994年8月24日作出判决:

    一、撤销本院1993年4月23日(1992)淮法行上字第32号行政裁定;

    二、维持洪泽县人民法院(92)泽法行初字第2号关于撤销洪泽县水利局(92)水罚字第1号水利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判决。

    「评析

    本案在审理中,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问题:

    1.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超越职权。行政职权是为了履行国家管理职能而由法律授予行政机关的职责和权限。超越职权就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超越了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对不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处理。本案原告未经批准翻建房屋理应受到处罚,但是否由被告洪泽县水利局行使处罚权却是正确处理本案的关键。本案被告洪泽县水利局的管理权限根据《条例》第六条的规定,应是在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背水坡的堤脚外不得少于5米的范围内。而本案原告所建房屋离堤脚有20余米,不仅远远超过了《条例》中5米的规定,而且该处渠堤结构较好,有石头垒砌的护坡。因此,此处不属于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被告依据《条例》处罚原告超越了其职权范围,侵犯了土地、城建等部门的权限,法院判决撤销并无不当。

城镇供水管理条例篇10

[关键词]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泰尔指数;体制改革

作者简介:和立道(1977―),男,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昆明,650221)。研究方向: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

一、引言

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国公共卫生服务不仅仅是投入不足和水平不高的问题,更主要的挑战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服务的提供严重不均等。[1]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卫生事业费用的安排向城市倾斜,大量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得到的仅仅是杯水车薪,形成多数农村居民“不敢轻易看病”的“小病扛、大病靠”或“看病难、看病贵”局面。长期的倾向性制度安排形成了我国医疗资源在城乡分布严重不均、农村医疗卫生供给严重不足、农村居民医疗卫生需求难以满足的状况,城乡居民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虽然,随着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措施的实施,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差距缩小有一定的缓解,但差距依然很大。

二、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

(一)医疗卫生费用的城乡差距

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安排上,不管从总体水平还是人均水平看,其投入都集中在城市。从总体上看,城乡的医疗卫生费用支出都大幅增加,但城市增幅远远大于农村增幅,相比2000年,2008年城市医疗卫生费用总支出增幅达32889%,绝对额上将近翻三番,达1125502亿元,而农村增幅只有6716%,其绝对额增加一番都不到,只有328038亿元。从城乡支出比重看,其费用支出也越来越向城镇集中,比例从2000年的5721%增加到7743%,而在农村的支出比例到2008年只有2257%。如果考虑当前我国城乡人口分布因素,这样的支出结构可以认为是医疗费用资源向城市的过度集中。

另外,在人均医疗卫生费用支出上,通过2000年和2008年的数据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城乡医疗卫生费用差距继续扩大。从绝对数上看,2008年城市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已达18623元,而农村仅为4548元,与2000年相比,绝对数之间的相对比从379倍扩大到41倍。从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看,2000年到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占其可支配收入比下降,而农村却上升,这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很大的社会现实显得更不合理,理应来讲,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费用支出负担应该更低,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实际上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更为沉重。

(二)医疗卫生资源的城乡差距

中国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向城市倾斜直接导致了医疗资源向城市的过度集中,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相比城市极为落后。当前中国城市居民基本上可以实现按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同医疗卫生条件的大中型医院看病的愿望,可以实现尽好尽快地诊疗治病,而在广大农村远远达不到这种要求,甚至“缺医少药”局面还很普遍。2009年,城市地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占比达8138%,是农村的437倍,同样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上的差距也显著,城市地区是农村的583倍。可见,人口众多的农村占有的医疗卫生资源极其有限。

以全国农村每千人床位数/全国每千人床位数这一反映城乡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指标看,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经历了一个不断恶化再慢慢改观的过程,2006年每千人农村床位数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963%,2008年虽然缓慢上升到3148%,但也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但从这一指标看,说明我国的城乡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相比2000年有所扩大。

实际上,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与医疗卫生经费的构成有很大关系。医疗卫生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上应该很大程度上必须由政府财政保障来供给,然而我国“以药养医”为核心的医疗体制改革,政府采取了所谓的“双轨制”:一方面要求医院以低于实际成本的价格为公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又允许医院通过抬高一些服务(例如采用高技术的诊疗手段等)的价格来弥补上述损失。事实上把医疗卫生服务的费用转嫁到了普通消费者身上,再加上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实,更有能力消费医疗卫生服务的城镇居民对城镇医疗卫生设施或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作用,而农村居民却无力改变农村卫生院的医疗条件,这样城乡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实际上,从我国医疗卫生费用的构成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以2009年数据为例,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1720481亿元,其中政府预算仅占2723%,为46856亿元,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比达3819%,为657083亿元,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承担着比政府更多的医疗卫生费用支出责任,要求政府承担更多责任的支出却转嫁到了居民身上。与上面的分析遥相呼应,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差距扩大不足为奇。

三、城乡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泰尔指数分析

泰尔指数在公共服务具体领域的运用,通过分解省内、省际、区域内、区域间甚至城乡的不均等来进行研究。目前国内众多的研究中,在城乡差距的分析上通过东、中、西三个区域间的比较来分析,鲜有单纯将全国分为城乡两个领域来进行比较分析的文献。所以,本文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的泰尔指数将全国划分为城乡两组进行分析,以求更为客观的反映全国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在具体各领域区域差距和贡献率的计算用如下公式:

城镇内部差距:tu=∑ni=1niunu×ln(niunu/xiuxu)

农村内部差距:tr=∑ni=1nirnr×ln(nirnr/xirxr)

组间差距:t1=nu×ln(nuxu)+nr×ln(nrxr)

组内差距:t2=nu×tu+nr×tr

总体差距:t=t1+t2

贡献率:组间贡献率+组内贡献率=t1t+t2t=t1t+nu×tut+nr×trt=1

其中:niu、nir分别为第i省城镇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nu、nr分别为全国城镇和农村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xiu、xir分别为第i省各领域财政在城镇和农村的支出占全国该领域财政总支出的比例,xu、xr分别为全国各领域财政在城镇和农村的支出比例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t、t1、t2、tu、tr分别表示城乡差距的各类指数,t1t、t2t分别表示城与乡之间差距对城乡总体差距的贡献、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差距对城乡总体差距的贡献。另外,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个,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对部分数据进行相应调整,这在各部分中有具体说明。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泰尔指数用城乡居民医疗卫生保健费用来计算,数据源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2002―2008年,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见下表:

很明显的,从居民医疗保健费用支出为基础的城乡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泰尔指数看,从2003年开始呈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下降明显,这是否也说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改革对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作用?在我国的医疗体制实践中,一直以来,从公费医疗到医疗保险制度等的实施,受益者始终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一直被排斥在这一体制外,即使是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和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很多农村家庭一直面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窘境,数据的计算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城乡组间和组内对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贡献看,组间的贡献远远大于组内的贡献,其贡献率一直在80%左右且没有下降趋势,而组内的贡献仅为组间贡献的1/4左右,这也对目前改善城乡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提出警示,即要想改善城乡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必须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从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计算结果来看,农村内部的不均等程度要稍高于城市内部的不均等程度,这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分析:一方面,在当前收入不平等情况下,富裕的农村居民相对于不富裕的农村居民所能享受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距很大,即富裕的农村家庭可以自费地去城市里享受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即和城镇居民的享受水平差不多,而没有能力的农村家庭因为对费用负担的顾虑只能选择在医疗卫生条件不好的乡镇医院就诊,甚至出现“小病扛、大病靠”的现象。[2]另一方面,主要是如上文分析的医疗卫生条件限制,即在城镇,虽然也有各医院间医疗卫生条件的差距存在,但“大病小病”一般医院也能提供较为良好的医疗服务,不至于出现部分乡镇医院缺医短药无法就诊、甚至出现卫生人员根本“不会看病”的状况。基于以上两方面,农村内部的医疗卫生不均等程度显然要比城镇内部的医疗卫生不均等程度高。

总之,从以医疗卫生保健费用支出为基础的城乡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泰尔指数看,总体上最近几年呈明显下降趋势,另外从贡献角度看,对城乡总体差距的贡献组间的贡献远大于组内的贡献并且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即组内贡献基本保持在组间贡献的25%左右,最后,农村内部的不均等程度比城镇内部的不均等程度高。

四、城乡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一)财政向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倾斜

第一,加大投入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3]在财政医疗费用的预算中,中央和地方都应该向农村倾斜性安排,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县乡医疗卫生的支出,特别是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特别费用支出安排,切实改善乡村卫生院的医疗设施、药品供应、医疗技术人员培训等,力求改变目前乡村卫生院“看病能力弱”的局面。通过费用的倾向性安排,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看病”能力,减轻农民的医疗成本,同时避免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向城市大医院集中。

第二,加大投入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经费保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保障,最起码应该保证最基层医疗机构,即乡镇卫生院具有宣传普及各类传染病、地方病的相关医疗知识以及采取相关预防措施,进行普通病情的治疗和重大病情的简单处理等能力。理想的状况是:乡镇卫生院一方面要担当收集相关疫情病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系统的末梢,另一方面又要执行医疗卫生机构职能,能够进行简单病情处理,减少农村居民一味地到大医院看病的情况,降低农村居民看病成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达到此目标,必须加大财政对其的投入。

(二)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为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制度,一直以来对城乡居民区别对待,医疗卫生领域也不例外。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个消费品,居民要为其消费承担成本,同时又作为一个公共品,政府要保证每个居民(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对其平等享受,由此医疗保险制度成了政府保障其居民公平享受的最好措施。在我国,体制延续下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暂且不说,其后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同时针对的是弱势群体,即农民和没有固定工作的城镇居民,然而无论统筹层次、政府补助还是补偿水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都明显高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我国现行的三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因为地域、户籍、就业等因素影响,其统筹层次、政府补助到补偿水平都有很大不同,由此笔者认为其城乡统筹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

第一,扩大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同时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偿水平。当前医疗保险最主要的问题是扩大覆盖面,除了鼓励居民个人主动积极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外,在政府相关的政策工具上做文章。例如国家对农村居民医疗卫生的财政补助,现行制度基本是国家补助预算拨付到地方政府后按人均水平计算后直接发放给农户,虽然方法直接且深得民心,效果很好,但笔者认为还可以采取更为有效的办法,即以后的补助实施措施,对已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村居民是否可以直接将补助额补充到其医疗保险账户上以提高其补偿水平,而对还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居民直接按补助额建立账户以保险卡的形式发放,而且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覆盖面还可以提高已经参加合作医疗的居民的补偿水平。简单地以人均15元的财政补助举例,如果直接发给农村居民,按目前的物价水平也只是“杯水车薪”,但如果直接划拨为医疗保险金则可以显著提高其补偿水平,同时在社保基金方面,即使以简单的6亿农村居民来计算,可以增加近90亿元的收入,更有利于其进行投资使其增值。这样的补助方式,可以实现政府、居民、社保基金“三赢”的局面。

第二,在医疗保险覆盖面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对现在并列运行的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整合。具体来说,先将统筹层次和补偿水平相近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为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并行,这样,既实现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上的均等,又有利于缩小未就业的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水平。

第三,在经济发展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后,将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合二为一,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制度,彻底打破地域、户籍、就业等因素限制,让城乡居民均等的享受以政府补偿为主的医疗保险制度,使其更好地享受医疗卫生公共服务。

(三)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监督失效、“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医疗卫生资源过度向城市集中,城乡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极为不均等,为扭转此局面,在医疗体制上必须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第一,尽快废除“以药养医”体制。实际上,此体制的实施造成了医院、医生和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链条,理性人在“自利”特性驱动下,即使公立医院其医疗费用也居高不下,而医疗卫生资源的稀缺性,甚至是近似垄断供给,很容易将高额成本转嫁到患者身上。基于此,必须尽快废除“以药养医”体制,隔断此利益链条,有必要时甚至把药房从医院剥离出来,率先使公立医院实现事业单位的身份回归,其运营不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公立医院看病成本的降低,迫于竞争压力使所有医疗机构降低成本,造福城乡居民。另外,实证分析结果也显示,现行的医疗体制在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实际上导致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向城镇集中。由此,在不能尽快废除当前“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情况下,必须进行适当调整,最起码的,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设施改善以及乡镇医疗技术人员的经费更多地由财政资金来承担,以免医疗经费更多地用在城市地区大医院的建设,造成农村地区富裕人群大病小病都往城镇看病的局面,即阻止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向城镇集中。

第二,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当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既充当医疗机构管理者角色又充当监督者角色,监督实效是必然,应该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与医疗机构分离,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单纯充当监督者角色:监督医疗机构、规范医师医德、制定医疗技术标准及用药标准等,而将现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下的乡镇卫生院等与其剥离,作为独立的医疗机构运营并受其监督。

第三,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投资。[4]政府在卫生保健筹资和供给方面的责任统筹上,应该鼓励社会各方参与。从门槛设置、政策法规、财政扶持等对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创造两者公平竞争环境,最终创造一个医疗机构主要以“治疗水平、服务水平”争取患者的机制,通过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增加来降低居民的医疗卫生成本。另外,在乡镇卫生院为主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善上,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对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乡镇卫生院同样给予财政扶持,以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落后的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夏杰长.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政策思路――基于公共财政视角下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7(1).

[2]夏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差距[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7).

[3]和立道.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均等化现状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4).

[4]王绍光.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J].中国社会科学,2005(6).

theUrban-RuralGapofmedicalandHealthpublic

Servicesandthepathofequalization

HeLidaoabstract:atpresent,ourmedicalandhealthservices'inequalitybetweenruralandurbanareashasbecomeanimportantsocialproblem.thepaperobtainthatthegapofhealthpublicservices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isenormousthroughthehealthcarecostsandhealthresourcesdataanalysis,andthroughthetheilindexanalysesof2000-2008healthcarecostsinurbanandruralareas,itfindthatthecontributionofbetweenthegroupsofurbanandruralareasisoverlargely80%.itisalmost4timesofcontributioninthegroups.Buttheviewfromwithinthetwogroups,thedegreeofinequalitywithinruralareasshouldbeslightlyhigherthanthedegreeofinequalitywithinurban.Basedontheanalyses'results,thepaperdiscusshowtoimprovemedicalandhealththeequalizationofurbanandruralareasthroughincliningthefinancialinvestmenttoruralhealthcare,integratingtheurbanandruralmedicalinsurancesystemanddeepeningthereformofmedicalsystem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