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孩子的教育建议十篇对孩子的教育建议十篇

对孩子的教育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0:52

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篇1

1、紧急联系电话。比如:110是报警服务电话;119是火警报警电话;122是交通事故报警服务电话;120是医疗急救求助电话。

2、交通安全。比如说红灯不能过马路,不能跨栏杆。

3、用电用水安全。家里不用的电器即时把插头拔下来。

4、不要轻信陌生人。比如说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拿别人的零食等。

(来源:文章屋网)

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发展

家庭教育乃教育之源。家庭教育在人的启蒙教育和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家长对子女,特别是对成长发育中的儿童少年子女的教育影响而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乃至成才的关键。

2010年,“福建省儿童保护与发展”调研课题组在福州、泉州、厦门、南平、宁德和三明等六个设区市的24所中小学,分别发放学生、家长问卷1400份,对福建省少年儿童保护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所获得的数据,对福建省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的情况做初步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建议。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变革带来的社会观念的更新,家长的教育观也发生着新变化。家长除了重视子女的学业外,也很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在问卷中,我们看到家长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做事、做人本领的占92.4%,对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持支持的态度占90.5%,而且调查(表1)显示,家长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心理等问题同样给予较多的关注,分别为15%和29.7%。

表1:家长对孩子最关注方面的比较

即使在农村的多子女家庭,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与性格养成教育也逐步受到重视。访谈中,一位家有三个子女的母亲,因夫妻长期离家在外做小吃,她最担心的是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性格的养成,就怕孩子变得孤僻,胆小或学坏,所以夫妻在外挣钱一段时间后,就决定母亲先回家陪伴孩子。

二、教育方式更趋民主

新的教育指导思想带来教育方式的转变。在调查中有81.8%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属于情感温暖、理解型,在对儿童调查中,也有66.9%的子女认为父母采取的是沟通式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做错事或表现不好时,有90%的家长都会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

可以肯定地说,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是影响子女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福建家长正试图运用更民主的方式教育子女,在相互尊重和沟通的基础上施以教育,这都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反映在调查中,家长对孩子品德修养的认同程度也较高。

表2:十项品德修养的选择结果(%)

三、亲子关系更为融洽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颜氏家训》中“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也指明家庭成员之间如果关系亲密,那么长者所说的话更有分量,容易使人理解、接受和服从。因此,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在此次调查中,家长普遍表示能为儿童的学习、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94.0%的家长能与孩子经常交流;93.9%的家长能做到亲子间平等、互相尊重;91.2%的家长表示能不打骂、不使用消极语言对待孩子;92.2%的家长能使用礼貌语言、不大声争吵;94.0%的家长能使家庭成员关系亲密,有81.2%的儿童认为父母是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也有83.5%的儿童会主动把自己的一些烦恼告诉父母,数据表明福建省少年儿童的家庭氛围较为和谐,亲子关系较为融洽,更有利于子女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四、问题及建议

1.家长教育素质有待提高

家长的素质对子女的身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调查发现,对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家长的积极性似乎不高,只有18.3%的家长很“想定期接受家庭教育的专门指导”。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将使部分家长在家庭教育目标和方式上出现偏差,如调查中,孩子的个性独立、意志力和勤劳勇敢等品质认同度较低等情况,说明家长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希望政府能整合教育资源,在各级家长学校和相关机构中强化亲职教育的培训和宣传,并对家庭教育给予分类指导。

2.教育内容有待完善

调查发现,家长的教育内容存在着学校化倾向,平时在家中与孩子交谈最多的是学习情况,关注最多的仍然是孩子的学业,最担心的事也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因此不断给孩子“开小灶”,有近一半的孩子参加课外补习班,把家庭变成校外课堂,将注意力放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忽视了孩子创造性、独立性等品格的培养,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利,因此建议家长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环境条件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让孩子健康成长。

3.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还很大。调查表明,在与孩子沟通中,父母用命令式的教育、枯燥的说教,甚至打骂的还有相当比例,其结果只能使孩子或屈服于压力,或起而反抗,无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希望家长要树立平等、尊重的儿童发展观,在民主的家庭氛围中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运用自己的智慧指引孩子走向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家庭教育学》.叶立群主编.

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篇3

从“虎妈猫爸”看四大育儿问题

在一个家庭当中,孩子的教育是永远的话题,初为人父人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也正因如此,总是会遇到各种磕磕绊绊,在最近热播剧《虎妈猫爸》中就真实再现了如今父母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遇到问题后,父母对于如何解决总是会有分歧,那么针对这些分歧,育儿专家会更倾向哪一方呢?

问题1:孩子该由谁来带?

《虎妈猫爸》第一集中,茜茜在爷爷奶奶的娇惯下,性格和为人处事方面都不尽人意。不去农村厕所而尿裤子,把消毒纸巾塞到别的孩子的嘴里,一系列行为让毕胜男决定自己带孩子,但罗父罗母却不肯对孩子放手。那么孩子究竟应该谁来带呢?

【专家建议】俗话说,“老人带孩子,隔代特别亲”,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但问题也出现不少。面对这些问题,建议子女不要剥夺老一辈想要照顾孩子的心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厘清两代人的养育角色分工,父母应明确表明自己是养育主角,拥有关于孩子事务的决定权;祖辈辅助照料,提供意见和建议,共同承担起孩子潜能开发、性格培养等教育任务。

问题2:孩子的营养饮食,谁对谁错?

《虎妈猫爸》第八集中,毕胜男坚持让茜茜吃有机蔬菜,在茜茜不领情的情况下夹起青菜就往孩子嘴里塞,家庭矛盾再现。而第二天罗母给茜茜做了鸡腿和大虾,却获得茜茜欢心。那么,青菜和大虾,到底吃哪个呢?

【专家建议】幼儿时期,在各类食品中,蔬菜一般最易为儿童所不喜欢,但蔬菜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不是水果所能替代的,幼儿时期多吃蔬菜可以给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而鱼、禽蛋、瘦肉等食物中含有补充生长发育的优质蛋白质,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幼儿饮食问题上,只要均衡膳食,粗细搭配就好。对待孩子饮食切忌强势,以免造成孩子产生厌食心理。

问题3:饭桌上教育孩子,可取不可取?

第九集中,因为茜茜在餐桌上不乖,被毕大千拿筷子打手,委屈哭泣的茜茜反而没吃饭。毕大千教育茜茜是好心,但在饭桌上到底要不要开“教育大会”,甚至动用“家法”呢?

【专家建议】专家认为,餐桌是感情汇聚的欢乐地,父母若将进餐时间当作教育孩子的课堂,或多或少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良好的“餐桌文化”氛围,可以使家人放松心情、调理生理,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另外,孩子心不在“食”,纳食不香,就会影响消化、吸收,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胃病和厌食,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问题4:游戏机、动画片全部要拒之门外?

第十一集中,毕大千给茜茜布置好家庭作业,并不允许其看电视和玩游戏机。就连平常生活中也是对其严加管教,毕胜男同样不许茜茜玩游戏。反而是做游戏开发的罗素,带茜茜玩游戏不说,还将游戏机藏在厕所!当虎妈和猫爸的教育方法出现冲突,谁的胜算更大呢?

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篇4

【关键词】新时期家校合作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3)11-001-02

教育是一项合作的事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时代,只有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要素,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家校合作新模式,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才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不久前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校合作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谁建立了更好的家校合作模式,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家校合作要探索新的途径,增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升家长教育素养及家庭教育水平,以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更好地落实教育目标。笔者综合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家校合作研究理论,结合本校家校合作的建设,对新时期家校合作的新途径作如下思考与探索。

一、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更新家长育儿观念

当前基础教育中,家庭环境和学生群体均呈现出新时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家长大多为80后的父母,他们年轻、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但由于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征的了解不够深,缺乏相关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指导,单凭自己对孩子的爱而展开教育,过分溺爱容易导致孩子变得任性、自我。

二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数量大增,单亲父母面对孩子的心理阴影和自卑情绪,往往难以和孩子沟通,不知道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面对新形势下父母们渴望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得到专业的教育指导,而学校也需要整合家长资源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两大需求,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加大重视力度,健全组织保障

在教育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的基础。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整合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只有高度重视、充分挖掘,才能充分利用丰富、无限的家长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并且,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建设好“家长学校”是一种重要方法,要使家长学校发挥其应有作用,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全力配合。要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制度以保障家长学校的正常运作,营造家校通力合作的平等、自由、良好的育人氛围。

我校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组建了一支具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相对稳定的骨干队伍。校长亲自牵头挂帅,担任家长学校校长;学校德育组和各年级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落实家长学校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各班主任担任辅导员,各司其职,认真授课,注意搜集学员意见和建议,做好课后反思。

(二)加强师资建设,发挥主力作用

要办好家长学校,使每一位家长都学有所获,能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家校沟通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联系人,其职业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家校合作的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重塑教师新形象,使教师从封闭的校园环境走向开放的社会、家庭,紧密联系学生成长过程中密切相关的各方因素,使其一致,形成合力。教师与家长良好的沟通也是传授先进观念和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校自开办家长学校以来,始终坚持在本校选拔一批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强的骨干教师作为主讲教师,与全校教师交流分享与家长沟通的经验。还通过专家讲座及业务学习,增强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知识,掌握与家长交流、沟通、合作的相关技巧,更新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育儿水平。同时,对班主任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其能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沟通方式,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措施,始终以包容、理解的心态面对各种类型家长,因材施教、换位思考,培养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还利用家访、电话访谈、校讯通等途径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学习动态,保持双向交流,充分肯定家长所做的努力及其作用,赢得家长的好感和信任,从而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三)举办教育讲座,提高家教水平

面对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长期的、良好的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就必须针对相关家校合作的调查、分析、开展研究,开发家长培训特色课程,给家长更专业、更具体、更有效的指导,“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跟家庭教育的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如果父母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没有足够的教育水平,那么教育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给学校教育带来种种制约因素和障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因此,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需要建立在家长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学校要通过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著名教育专家到校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就家长在平时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或存在困惑进行互动实际交流,接受更多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指点迷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除了积极加强本校师资培训之外,我校还明确提出并大力贯彻落实“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家教理念,定期邀请赏识教育专家、老师到校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传授教育方法,增强家长为人父母、养儿育女的责任感。

二、积极组建家委会,密切家校合作关系

2010年出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讲话中也强调:“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家委会是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家长和学校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家长们可以通过家委会的形式关心、支持学校教育事业,监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一)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家长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家校合作形式,对学校的建设、发展起着监督、建议和决策作用。为了有效落实家委会成员的责任,我校成立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实行“一年一调整”制度。每学年初,各班自主构建班级“家委会”,再由班主任推荐家长到年级,成立年级“家委会”。依此类推,最后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为健全“家委会”的职能,为了规范“家委会”的有效运行,我们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

另外,校领导小组协同“家委会”成员结合每学年学校实际工作,制定每学年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让家长们参与学校工作的决策中。同时,家长委员们能密切联系本校、本班家长,及时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学校,共同协调参与学校管理。

(二)专设场所,沙龙互动

学校为家长委员会设立网络群,让家委会代表到在网络群就孩子教育问题进行商讨,并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建议,及时改进。学校也推荐符合家长需求的有关家教类的专业书籍,通过阅读他人家教故事,给家长提供经验借鉴。为方便家长间的交流沟通,我们还成立了家长沙龙,开设家长开放日,以及通过定期会议、公共邮箱、电话等通讯形式,创设家校沟通平台。此外,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召开会议,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

(三)家长义工,拉近距离

要理解家长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情况的心理,同时,进一步挖掘、利用广大家长资源,家校合作要通过建立一支庞大的家长义工队伍,一方面给家长提供亲身参与教育的机会与平台,另一方面能建立家庭与学校密切联系的关系。每当学校举办大型活动,可召集家长义工协助学校顺利开展工作。家长义工在帮助学校开展活动的时候,可以切身感受孩子学习环境、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拉近家长、教师和孩子的情感距离。

三、开展特色家校活动,提高家校合作实效

要切实拉近家长、学校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开展一系列的家校特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通过开展系列特色活动,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集家长智慧,改进学校工作,让“父母、教师、校长和子女都参与学校发展战略的确立中来,并共同合作确立了学校和学区核心价值观的结构。”可以通过家长流动日记、家访、电话、电子邮箱等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将学生在校表现反映给家长,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以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夯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家长建立与孩子之间良性的亲子关系,我们学校十分重视亲子活动的设计。学校每年有特色活动,如“我与爸妈量相似笑脸”“亲子诵读”“中秋亲子同乐做月饼”“家庭植树乐融融”等,活动内容丰富。我们明确这是爸爸妈妈与孩子一起参与的节日。为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创设更多家长与学校、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加强孩子和父母间的情感交流,我们十分重视亲子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如在春游时举行低年级的亲子游、“大手拉小手”亲子阅读、“好家长”、“书香家庭”评选、重阳节敬老院送温暖等活动。学校还创办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童话节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童话的世界里共享快乐。

我校善于挖掘家长资源,邀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参与到学校的课堂和活动中,利用家长职业特点弥补校园教育的不足,丰富学校教育元素,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如请擅长讲故事的“故事爸爸妈妈”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述生动的故事,在愉快的氛围中给孩子心灵的启迪;请医生家长进教室为孩子上“防蛀牙”课;请消防警察家长进校为孩子们上“消防课”等。家长作为专业人士,其讲述增加了知识的科学性、趣味性,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科学之窗,而参与活动的家长也在这个过程中无形地增强了对学校的归属感。

我校根据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趋势,借鉴家校合作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新时期下家校合作的新方式。事实证明,这些措施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还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家校合作更为有效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4:398.

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篇5

一、加强宣传,促进家园信息交流

我们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促进家园间的信息交流。

1、宣传橱窗。我园在门厅显要位置设置了家园宣传栏,每学期根据教育要求出2-3期,向家长介绍园内发生的大事、学前教育动态、孩子的各项活动以及有关科学育儿等方面的知识;每个班级在门口也设置了“家园联系”栏,每月一期,内容涉及到幼儿卫生保健、家教成功经验、幼儿园教育内容和信息等多方面。通过宣传橱窗,向广大教师和家长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教知识等,同时也成为了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渠道。不少家长利用接孩子的时间、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接受信息并付诸实践。

2、书刊宣传。我园为让家长从理论上较系统的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更科学的教育孩子。我们定期向家长发放了《家庭教育活页文选》等多种书刊,并坚持为家长们订阅了《早期教育》、《幼教园地》等杂志,开拓家长视野,增长知识。

3、材料宣传。我园通过每月一期的《幼教信息》、各班每周一期的《家长园地》,每周一反馈的《家园联系册》,定期向家长宣传保教知识,并进行实例指导。我们还创办了《家园共育》小报,内容有教师的“教育心得”、家长的“育儿经验”、孩子的“佳作欣赏”等多个专栏,成功架设了家园沟通的桥梁。

二、开展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共育

为了实现家园两轮互动,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我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采的活动,开创了家园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1、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近几年,我园充分利用家长群学历高、素质高、理念新的特点,采用招聘、参与、交流等方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学,专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定期开会、座谈、探讨家教工作、幼儿园管理工作和家园联系等情况,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家园沟通中的障碍,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互动。

2、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视智育,忽视德育;超前教育,任其发展;滥用奖励,关照过度等问题,我园认为要提高保教质量,必须首先从更新家长的观念入手,为此,我园每学期都聘请有关专家、学者通过讲座、报告、看录象等形式向家长进行育儿指导,我们聘请了有丰富经验的叶大夫为大家做了《春季常见病的预防》报告,并组织家长观看了《金色童年》系列讲座,《0岁方案》以及王才贵教授的新经典导读活动录象,使家长们受益非浅,从根本上提高了家长的育儿水平。

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我园定于每年的三月、十月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们来园观看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听课、评课,了解幼儿在园的种种表现和发展情况,亲身感受幼儿在园的成长和进步,也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足,同时,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联系和探讨,以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达到最优化。

4、开展家园联欢会。每年的“六一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我们都组织家园共庆活动。每个孩子都准备精彩的节目,并在和家长的共同合作中,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以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而且通过家园同乐活动,促进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为每位幼儿都提供了表现的机会,深受家长的欢迎。

5、开展运动会等比赛活动。我们每年召开春、秋两次运动会,每次运动会都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并设计了“赶小猪”、“踩气球”等多项亲子活动,使家长和孩子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比赛,既锻炼了孩子体质,又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另外,我们还组织了“生活技能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在家长与孩子的合作中,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让家长们学会了如何与孩子相处。

6、新学期的家长会。家长会是增进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新学期开始,我园各班都要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家长的思想状态,召开家长会。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园里的工作汇报、孩子的分析评定、需要家长配合的事情,最后要请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和家长在这一段时间内,共同对幼儿在家、在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现场分析,研究并找出对策,以确保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7、膳食品尝活动。每学期,我园都要邀请部分家长来我园进行“膳食品尝活动”。通过现场观看幼儿食品的制作过程,亲自品尝幼儿食品的味道,然后在“色、香、味”和营养搭配上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的改进和提高膳食质量,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8、“家园衔接”亲子活动。为使新入园的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园利用7、8月份的双休日时间开展了“家园衔接”亲子活动。本活动采取家长陪伴的方式,通过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让幼儿在正式开学之前,渐渐熟识幼儿园环境及班内老师,慢慢消除幼儿在陌生环境中的恐惧心理。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幼儿很顺利的度过了家与园之间的衔接,而且还可以使家长从中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老师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也了解了孩子的个性特点,为更好的开展保教工作做好了准备。

通过以上各项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不断增强对教育的重视度,提高教育素质,更重要的是,在家园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建立起了真诚的伙伴、互动关系,使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了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及时反馈,促进家园共同提高

我园十分重视家长的反馈意见,通过开展多途径的反馈活动,及时分析家长们反馈回的信息,认真整改,来促进家园的共同提高。

1、发放“家长评教表”。我园每学期末都发放“家长评教表”,通过书面形式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建议,教师的“育儿观念”、“奉献精神”、“幼儿在园发生的安全事故”等多个层面进行调查,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从中了解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整体水平,适时调整我园的目标、计划及管理方法。版权所有

2、各项活动后的反馈。在每次活动开展后,如“六一”、“元旦”、“开放日”结束后,我们都请每一位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整理、汇总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和家长携手教育好孩子。

3、建立“家长信箱”。我园在门口设立了“家长信箱”,请家长随时向我们反馈情况、意见及建议,并定期开箱,汇总信息,及时改进工作。

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篇6

据昆明市计生部门测算,2015年新出生4.4万人;2016年将达到峰值8.8万人;2017年下降为6.6万人;2018年以后又趋于正常为1.1万人。5年预计增加22万人。随着政策覆盖面的扩大,新生儿数量还会继续攀升,昆明市教育承载能力不足问题开始显现。

吕群建议,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相关的教育配套资源也要跟上。“无论从国家还是个人的角度来说,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既可以逐步改善社会年龄结构层次,增加劳动力,从个人角度来说,还可以减轻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让更多老人实现居家养老的梦想。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关的教育资源也需要逐步跟上。”吕群说,伴随着二孩生育政策逐步放开,3到4年后,二孩也面临着上幼儿园、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而以现有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秀的教育资源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目前我们常常在说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随着‘二孩时代’的来临,这个问题会显得更加突出。学校从哪里来?师资如何配置都是放在眼前值得考虑的问题。”吕群说。

此外,吕群还提到:“以前许多独生子女出生后,都是爷爷奶奶带孩子,但是如果生育了二孩而父母年龄已经较大,谁来带孩子呢?”为此,吕群建议,不妨让曾经的“托儿所”回归社会,开设一些公办的照顾婴幼儿的场所。

今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对学前教育的数量和规模提出新的挑战,昆明的学前教育跟得上吗?昆明市政协委员靳宇有了这样的担忧。据市计生部门测算,未来几年昆明将迎来生育高峰,可当前的学前教育还存在“公益普惠”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此,他提出今后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要预留教育用地等方面的建议。

靳宇建议,在把握学龄人口波动规律,科学合理规划学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应按照居住人口和发展需要配套建设相应的学前教育资源,并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在城市开发中要依法预留教育用地,确保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配套学校(幼儿园)落实到位。

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篇7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成员由班主任提名推荐,每班产生家长代表一名,经本人同意后由学校颁发聘书。由各班产生的家长代表组成年级家长委员会,每个年级的家长委员会中产生二名代表组成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主要职责为:与学校共同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参与学校各种重要教育、教学活动,对学校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负责联系家长,采用多种形式,运用社会力量,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密切配合学校、班主任协助家长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提高家教水平;定期不定期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理念,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地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分层次召开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是学校、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主要途径。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和教育目的召开不同层次的家长会,主要以年级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为主,以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作辅助。要充分发挥家长会的有效性,必须把握召开家长会的时机和学生家长的层次。例如,根据毕业班学生的特点,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后1-2周召开九年级学生家长会,上学期会议主题以总结上学年学校教学成绩,介绍学校教师情况,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学生管理措施以及学生顺利毕业需要家长给予的配合等为主;下学期以如何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如何帮助孩子完成体育训练和中考冲刺等问题给家长一些合理化建议。根据新入学学生的特点,在新学年开学第一个月召开七年级学生家长会,首先让家长认识学校,掌握初中教学与小学教学的联系与不同。根据初二学生青春期的特点,在八年级上学期召开家长会,就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克服逆反心理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大规模的家长会针对性不强,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召开不同形式的家长座谈会,这样与家长沟通交流就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可进行优秀生家长座谈会,边缘生家长座谈会等,把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较接近的学生家长集中在一起交流。

三、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提高学校的认可度

在过分强调升学的今天,学校要办出特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还需让家长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光靠突出升学来强化社会效益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始终把“教做人”放在首位来抓,针对农村孩子兴趣狭窄的特点,学校通过各种文娱活动,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近几年来,我校珍惜任何一次让家长走进学校,认识学校,宣传学校的机会。学校召开教代会邀请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规划、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的制定;教师节座谈会请村社干部、家长代表一同座谈,表彰优秀个人;每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请部分家长共同参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艺术文化活动周请家长代表致辞表彰优秀生。家长代表广泛参与学校活动,增加了对学校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家长间的口耳相传,学校的认可度、知名度得到提高。

四、让家长走进班级,走进课堂

学校每学期把期中考后一周定为家长接待周(教学开放周)。教务处和政教处共同组织家长走进班级,对班级教师的教学作评价,全程跟踪学生学习,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各班有针对性地召开小范围的座谈会,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分别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制定措施办法。

五、把家访落到实处,真正构建家校连心桥

很长一段时间,与家长的交流慢慢变成“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空间信息传播,教师与家长的信息联系虽然增多,心灵却疏远了。近两年来,学校把家访订成死任务,家访作为班主任和教师考核的依据,成为控辍保学的最有效措施。农村孩子厌学情绪较浓,家长无以应对最终心灰意冷,往往会选择放弃,流失率居高不下。学校2007年响亮喊出“留住一人是功劳,送走一人是成绩”的口号,要求班主任带领任课教师深入家庭,深入村社田间疏导学生厌学情绪,帮助家长想办法,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策略,帮助孩子重回学校。

六、经常给家长一些建议

(一)建议家长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积极地引导孩子。其次,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切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第三,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第四,尽量多与孩子共处。第五,让孩子多接触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良风气做斗争,从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还有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盲目地去爱自己的子女,结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这种溺爱,被比作是“送给儿童最可怕的礼物”。

(二)建议家长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适时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帮助孩子形成切合实际的人生理想。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非智力情感,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使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从而促进孩子的学习。

(三)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校加强文明建设,用学校和学生的“文明”带动家庭和家长的“文明”,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为孩子创建“智力背景”。首先,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即使在农忙时,也不要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再次,帮助孩子买一些参考书籍,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七、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篇8

1.案例和困惑

案例:贝贝是一个胆小爱哭的女孩,开学一个月来,老师花了很多心思来稳定她的情绪。比如:早上入园看到她哭,就抱过来哄着;午饭不吃哭闹,就一口一口喂她吃;午睡哭闹,就先陪她玩一会,再陪着到睡着……总之,老师对她呵护备至、关爱有加,她的进步也非常大。但是一天早上,家长找到我,要求给孩子调班,理由是“某班有个熟悉的朋友,为了方便一起接送”。

困惑:难道家长为了和一个朋友的孩子同班方便接送,就要让这个怕生的孩子重新去适应新班级、新朋友和新老师?让这个孩子刚和小朋友及老师培养的感情因“大人的接送方便”而夭折吗?站在孩子的角度,我这个园长都不忍,而家长就这么忍心吗?难道是这位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这些方面吗?是家长不重视环境吗?肯定不是,因为我从老师那里了解到,这是一位很重视孩子教育,特别重视孩子健康环境的,很理解教师工作的家长。开学不久,老师忙着安抚哭闹的孩子,她也会帮着一起安抚;碰上个别孩子上厕所,她会热情地帮着护理。那么,家长到底为什么要换班?是对老师有意见?还是有什么误会?这位家长的换班理由太勉强了,这不该是用换班来解决的问题。

2.反思与行动

从关注孩子成长环境这点来看,这位家长是细腻型的,不会没有考虑到孩子换班后的种种不适,之所以要换班可能是老师对家长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家,还有一些她没有说出口的原因。作为带班老师,只有对孩子的爱心、耐心和周到的服务是不够的,还得让家长理解老师的工作,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总之要取得家长的认可。家长要换班,说明老师的工作还有不足之处,即使对幼儿的教育做到问心无愧了,但如果与家长缺少沟通,家长也不会认可老师的成绩。

认真反思之后,我给老师提了建议:主动出击,真诚家访。我陪着老师上门进行了两次家访。老师与家长面对面地交流,分析入园这段时间孩子的表现和进步,并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诚恳地请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两次家访感动了家长,最终打开心门,道出调班的根源:本班午睡条件太差,孩子挤在一起,还要几个孩子合盖一床被子。老师当即向家长表态: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也提得很合理,我们回去就努力改正。

通过这次家访,我们得到了家长合理的建议,并根据这些建议添置了一些小床,对午睡室的管理进行了规范。一星期后,我再约见了这位家长,家长表示对老师的工作很满意,还称赞我园是民主的、有责任的、高效率的、值得家长信赖的好幼儿园。

二、家长工作的策略

从以上成功解决的换班案例中,我进一步领悟到“家长工作是一门艺术”。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和家庭的关系,取决于家长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因此,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一环,家长工作要讲究策略。

下面谈谈多年来我园的家长工作策略。

1.园访和家访

园访就是家长来园交流,各班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好园访的时间,两位老师中一人负责接待家长来访,跟家长交流孩子近期的表现,与家长座谈,听取家长的意见,解答家长的疑问。这种形式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家访是教师走入幼儿家庭交流,它可以使家长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家园不同生活环境中的表现。每次家访活动主要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幼儿进行,如:性格内向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等。通过家访,找出孩子性格特殊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使孩子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2.家长会议

我园每年召开两次家长会,主要向家长介绍班级工作情况和主要教学内容及成效,并听取家长的意见。通过家长会,家长了解到老师工作的艰辛,了解到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了解到如何配合老师对幼儿进行教育,进一步密切了家园合作。家长会上还可以请部分家长谈谈育儿经验,谈谈孩子入园后的变化,通过融洽的交流,增进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感情。

3.开放日和亲子活动

我们每年举行两次家长开放日,刚开始时,家长只会看热闹,不知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只知道盯着自己的孩子不眨眼,听见老师提问别的孩子没提问自己孩子,心里就不高兴。组织这样的家长开放日,没有取得好效果,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后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开放日前把教育目标、内容及如何观察自己的孩子,怎样科学地对待孩子间的差别,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向家长讲明白。这样家长再看活动时,知道对自己孩子多纵向比、少横向比,哪怕有一点点进步也及时给予表扬。至此开放日才实现了让更多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的根本目的。

同时,我们密切家长与幼儿园的联系,每年春天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春游,既保证幼儿出行安全,又增进了亲子感情。每年六一或元旦,我们还举办亲子游乐会,家园共同庆祝节日。

4.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是反映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周计划”能让家长了解本周的全部活动内容,并了解教育目标和要配合的相关工作。

“育儿经验”让家长了解到最新的家教方法和家教信息;“卫生保

健”向家长传达关于幼儿保健的知识技巧;“一周之星”对进步特别大的孩子做单独表扬,让家长们都了解如何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学会正面教育孩子;“温馨提醒”及时传达各种需要家长特别注意的

事项。这些温馨、别致的栏目让家长产生了阅读的欲望,家园栏前常常有家长驻足观看,家园栏真正发挥了桥梁、纽带的作用。

5.书面联系

考虑到年轻家长工作忙,很少有空接送孩子,在家长工作中我们还采用了各种书面联系方式。开学初,通过让家长填写“幼儿情况调查表”,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情况及兴趣爱好;分发通知单,告知家长幼儿园开展的重大活动,回收通知单了解活动开展的成效及家长对活动的感受和改进建议;建立《幼儿发展档案》,教师、家长共同记录幼儿成长的足迹,老师记录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记录幼儿在家的表现,家园携手共同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主题书信”,以书信方式向家长传递幼儿园的关怀问候及季节性传染病预防的有关知识。

6.家长QQ群和班级博客

很多年轻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没空来园和老师交流,但又想了解孩子在园生活、学习的情况。为了解决这种需求,我园每班都建立了班级家长QQ群。老师也加入这个群,在群里和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们也可以相互交流育儿经验。家长在了解孩子情况的同时,也能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另外,每班都在幼儿园网站上建立了班级博客,老师将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家长面前,让家长更清晰地看到孩子的情况。家长也撰写留言、写博文发在班级博客里,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网络的利用使得沟通无处不在,保证了沟通畅通无阻。

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篇9

数说

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

在拐带等公共事件广为关注的背景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希望他们能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3-4岁的孩子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

在关心尊重他人章节,要求4-5岁的孩子能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

《指南》认为孩子需要有初步的归属感。5岁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

在社会篇的章节中,对孩子与社会交流的能力提出要求。6岁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数说

每天睡眠要达11—12小时

在身心状况的标准中,《指南》对三个年龄阶段设定了不同的身高体重标准,比如3-4岁的男孩身高要达到94.9-111.7厘米,体重达到12.7-21.2公斤,女孩身高要达到94.1-111.3厘米,体重达到12.3-21.5公斤。

如何让孩子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在教育建议中指出,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多样化、均衡搭配的食物,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还要注意提醒幼儿养成正确的体态,每年为幼儿进行体检。

除了身体健康,情绪安定也非常重要,《指南》建议在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要斥责打骂,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等。

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

幼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篇里的重要内容,3-4岁的孩子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而到了5-6岁,即使换了新的幼儿园,也要能够较快适应。

为了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指南》建议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连续看电视不能超过30分钟

《指南》为幼儿设定了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比如要每天按时睡觉起床,要多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不挑食。对孩子们最喜欢看的电视,提出3-4岁孩子连续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4-5岁不超过20分钟,5-6岁不超过30分钟。

建议孩子看电视要离电视3米远,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育的目标还有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5-6岁的孩子会根据冷热增减衣服,自己系鞋带等。

不能把《指南》当评价“标尺”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教师和家长在运用《指南》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指南》提供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典型表现是家长和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但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

2、《指南》有助于帮助家长和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确定适合其身心状况的合理发展目标,但《指南》中的各学习与发展目标,不能简单地用作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提供丰富、适宜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

对孩子的教育建议篇10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第四,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第五,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第六,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第七,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

第八,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第九,兴趣广泛与兴趣中心缺乏的矛盾

第十,成才欲望与厌学心理的矛盾

应引以为戒的中国家庭教育九大败笔

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第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第四、动辄体罚,应试教育的“最好”帮凶

第五、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第六、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七、事业方面,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方面,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超级空白”

第九、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

10招引导孩子成快乐的人

建议1——小动物带来的快乐

建议2——温馨的家是快乐的田园

建议3——吃得开心可以更健康

建议4—一运动的感觉真棒

建议5—一家庭传统意味着快乐“长久”

建议6

唱的鸟儿最快乐

建议7——快乐也可以放大

建议8——再见吧!负面评论

建议9——兴趣爱好是永远的快乐

建议10——开叶落是快乐

现代父母教子六大方法

一、关心和孩子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三、让孩子感到快乐

四、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五、给孩子留面子

六、做孩子的朋友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六句话

1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2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3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4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5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6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世界500强坚决不用的13种人

1没有创意的鹦鹉

2无法与人合作的荒野之狼

3缺乏适应力的恐龙

4浪费金钱的流水

5不愿沟通的贝类

6不注重资讯汇集的白纸

7没有礼貌的海盗

8只会妒忌的孤猿

9没有知识的小孩

10不重视健康的幽灵

11过于慎重消极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