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语言文学课程十篇语言文学课程十篇

语言文学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1:24

语言文学课程篇1

当然,我们首先应该承认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了许多里程碑意义的好课例。在我有限的积累中,我以为钱梦龙执教的《愚公移山》是“串讲”文言文的极品;张必锟执教的《五柳先生传》是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经典;黄岳洲设计的《岳阳楼记》教案是深挖古文知识的代表;张孝纯设计的《乌有先生历险记》是文言词汇训练设计的绝唱;沈蘅仲执教的《六国论》是扩大文言文文化内涵和教学视野的典范--先辈们把文言文教得古香古色又生动活泼,都是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弥足珍贵的资料。

那么,后来者的脚步迈向何方了呢?宁冠群的《〈鸿门宴〉单元教学探新与思考》(《语文学习》2002.1.),以“重点评价鉴赏历史人物与人格特点”为“目标定位”;邬建芳的《经典文章的现代解读――我是这样上《〈石钟山记〉》(见《语文学习》2003.1)设计研究性学习,认为“苏轼教子的方式具备‘研究性学习’的特质,《石钟山记》本身可以作为一份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报告”;马万茹的《〈三峡〉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8-9)提出“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张国生的《〈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3.8)再一次让人领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下文言文课堂内容的丰富多彩;余映潮关于《狼》的八种教案设计(《中学语文教学与参考》2004.1-2.)集文言诵读训练、词汇训练、说话训练、听读训练、读写结合训练之大成。――新秀们把文言文上得高屋建瓴、现代感十足,是新课改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生动写照。

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似乎被忽略了:文言文首先是语文课程下的文言文,不是大学语课堂上的文言文,“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些基本原则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这方面的课程内容少而又少,这方面的教学尝试也少而又少。我曾经很惊喜地看到了韩军执教《与朱思元书》的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6)和李卫东执教《陋室铭》的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3),它们不再仅满足于字面的意义,也不留恋古文博大厚重的积淀,而是着力于对语言本身的推敲、品味和实践应用,我看到了希望。不过,像容老师用力如此集中地昭示古汉语语言特点与现代汉语言特点的课例还不多见。

所以该课例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说新时期文言文教学应该完成一种新的超越和突破,那么这种努力似乎应该致力于寻找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文言文语言教学”:认真思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的文言语言究竟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有什么价值,进而寻找出切实的汉语言特点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抓手”,设计出更灵活有效的语言教学实例来。

河南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473000

石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最近在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其中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理解和体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近年来许多人也在倡导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并且还有人把教师的分析作为“整体感知”的对立面加以批判。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中究竟要不要教师的分析?“整体感知”具有怎样的特点?应该如何实施?

语言文学课程篇2

一、现行语文教学语言的弊端

1.习惯教师传授,消解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语言本质上为了将教参的要求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因而讲得多,放得少,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满堂灌的教学语言挤压着学生的自主空间,从而使养成学生逐渐养成“你讲我听,你说我记”的听课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慢慢消解。

2.习惯课堂表演,消解了学生的主角意识

课堂上,教师为了课堂气氛热烈,习惯说“希望同学们好好配合”,这样的课堂动员传递给学这样一种心理暗示:要顺着老师说,不能唱反调;教师为了完整的课堂设计,对学生“旁逸斜出”的问题,或听而不闻,或敷衍搪塞。我们所看到的,大多语文课堂成了“教案剧”的舞台,且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更多的学生是群众演员,甚至就是一名可有可无的观众。

3.习惯频繁提问,消解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改以来,不少教师又从“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他们将文本肢解成若干问题,教学时一问到底。连珠炮式的问题让学生目不暇接,根本无暇深入思考,更不可能想到自己还可以向文本提问、向老师提问。长此以往,学生在习惯了“被问”的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后而丧失了“提问”意识和能力。

4.习惯硬性作结,消解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大多数教师习惯在教学中用结论性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看法,结果导致学生难以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自我辨识,因为老师的结论已经摆在那里,再讨论又有何益?即使有所争论,也大多在老师的“高见”之下嘎然而止,因为老师说的总错不了。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在无形中被消解。

5.习惯随意评价,消解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改以来,课堂上教师的否定性评价少了,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许多老师不管学生回答是对是错,甚至是答非所问,也随意地给予“很好”、“你真棒”之类的评价,这种毫无原则、不分是非的鼓励性评价不但不能让学生体味到参与的成就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二、课堂语文教学语言的改进

1.注重启发,讲解精炼

教师的语言是学生语言规范化的典范,因此,教师的语文教学语言应力求做到要言不烦,点明要旨,具有启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障碍,这时候教师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自己回答,也不要为了及早得出结论而设计“套取”学生答案,而应多用“再想想”、“有没有别的想法”之类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思考的乐趣,品尝成功的滋味。

2.注重方式,激发兴趣

教师应把“满堂问”转变为学生“自己问”,即使要提问,也应不断变换提问方式。对文本内容而言,应用“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深的感受(最大的收获,最想说的)是什么?”、“你觉得哪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还有哪些没读懂的地方”、“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的感悟和体验,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对学习效果的测验性提问来说,也要进行适当的变换。比如同样问学生对某个问题讲解的效果,如果只是问“你都明白了吗?”它所传达的信息可能仅仅是“我讲得这么清楚,你们应该懂了吧?怎么还没懂呢?”这样的提问给学生的感受只能是老师的居高临下和不信任、不欣赏、不耐烦;但老师如果这样问:“我讲清楚了吗?”学生的感受就大不一样:“我们不懂,老师认为是他自己的问题。”老师谦逊而宽容会让学生在感到亲切、自信的同时受到鼓舞,其自主探究的热情就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3.注重民主,培养能力

语文阅读重在感悟,而且应该是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因此,老师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认识,凸现自我发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应用含有商讨意味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维、认识引向深入:对于那些相左的意见,可以说“我们是不是比较一下,看谁的看法更合理?”;对于那些不是特别合适的意见,则可以轻轻反问学生:“你对自己的回答满意吗?”;即使对于那些错误的意见,也不宜断然否定,最好运用归谬法等方法,引导学生让他自己在推理中否定自己的意见,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而对于教师自己的意见,也不妨说“老师这样的看法,你们觉得有没有道理……”、“你觉得……”、“是不是……”、“怎么样……”。这些含有商讨意味语言,一方面可以让发言的学生感觉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尊重同伴意见并借助同伴启迪达到新的认识高度的习惯。这样的教学语言,既能够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平等、民主,也能进一步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可能。

4.注重真诚,激励创新

语言文学课程篇3

【关键词】外国文学课程双语教学文本细读戏剧教学

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意义重大,伟大的哲人都非常重视语言的作用,发扬语言的艺术。西方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既在文学上造诣深厚,还是雄辩的哲学家。雄辩在古希腊与罗马时代不仅发挥政治作用,也是衡量人是否具有教养的标准之一。西方具有悠久的言说艺术,其文学中也体现了语言的魅力。外国文学课程的现状是教师忽略作品语言,注重用中文分析主题和人物形象等。文学作品其实是书写的语言,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文学中语言,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涵义,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言说与书写语言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重视外国文学中的语言教学而在实践中实施双语教学、文本细读和戏剧教学法。

一、双语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外国文学课程虽然包括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但是西方文学因其影响力以及课时有限而所占比重较大。对于西方文学作品,不论是意译还是直译的译文都会因为中西文化语境的不同而产生文化过滤,即译者因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而对原文信息进行一定的选择、改造与移植等,所以读者使用作品原语进行阅读更能品味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学与文化。该课程又开设在大三,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达到四级,有能力阅读英文原文。因此,教师在讲解西方英文作品时可以适当采取中文与英文的双语教学。首先,教师要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虽然在课堂上仍然以中文讲授为主,但是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运用英语,尤其是选取英语原文的篇章进行阅读与分析。例如,在学习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时,选取totheCuckoo、theReaper、weareSeven等著名篇章,从中品味清新自然、具有口语化的语言魅力。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原文和译文进行比对,使学生体会译文的创造性。例如,在讲解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选取其中的一句话“Hemadeyouforahighwaytomybed;Buti,amaid,diemaiden-widowed”,同时呈现著名翻译家朱生豪先生的译文“他要借着你做接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而死去”,让学生对比思考。教师再总结并得出结论:朱氏将“tomybed”译为“相思”,“diemaiden-widowed”译为“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而死去”,这种文雅的译文是取自中国戏剧才子佳人的情节,是在顾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的改造,也体现了中西文化对两性关系观念的不同。另外,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将图形、视频与文字等有机组合起来,从而制作出有声有色的教学课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由名著改编电影的经典台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于学生通过人物对白更直观地体味原语言的魅力,更深刻地把握人物形象。例如,在分析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的形象时,可以播放1948年劳伦斯•奥利弗自导自演的电影《王子复仇记》中“tobeornottobe”的一段经典的独白视频,其高超的演技让学生更直接的体味英语语言的魅力,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哈姆莱特恐惧与迷茫的复杂矛盾的心态。外国文学作品语言资源丰富,蕴含着贴近社会与生活的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语言材料。在全球化的时代,语言交流尤显重要,而英语目前是较为重要的通用语言。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适当运用双语教学,鼓励学生阅读英文原文,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涵义,把握作品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这完全符合该学科的教学要求与目的。

二、文本细读

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重视文本细读,因为“文本是文学的唯一静态存在方式,是一切文学活动的中心”,是提高文学素养的载体,整体把握文本与体味文学语言则是文学教学的途径。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的语义学批判流派,认为文本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主张读者从语言的功能与意义入手分析作品的意义。首先,外国文学中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荷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惠特曼、艾略特等。所谓“诗的意蕴总是要以语言表现出来,不然,这个人就不是诗人,而只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人”。出色的诗人着意追求语言的精确性、创新性与审美性等,从而使语言更好地契合自己的思想。学习诗歌可以运用文本细读,让学生沉下心来分析语言,仔细斟酌诗歌的语义,思考诗人用语的妙处。如诗人荷马是语言的艺术家,其史诗的语言生动且富于形象性,尤其擅长运用比喻手法。他把黎明比喻为“曙光踮着她的猩红的脚趾偷偷走近他们”、把隐约的山阴比喻成“一个牛皮的盾牌”,把强大的敌人比喻成“像春天出现的花叶一样茂盛”。在分析《荷马史诗》时,让学生细读文本,思考其语言特色。教师则加以总结,即语言具有一种动作性与视听性,且采用的都是具体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其比喻直接来源于生活,具有立体感等,这些还体现荷马非凡观察力以及较强地感知具体形象的能力。另外,对于外国文学中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也可以找出经典的片段或其中的诗歌加以细读。例如,在讲解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娜尼娜》时,可以选取其中描写安娜的心理片段,尤其是她绝望前的内心独白堪称典范,指引学生寻找关键语句来展现其心理运动过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体会其间断、跳跃、混乱、无逻辑,充满矛盾的意识活动,从而更深刻理解心灵辩证法就是描写心理过程本身,展示人物心理发展的自然过程及其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文本细读法根据外国文学的教学安排主要运用于诗歌分析,及其选取小说或戏剧中的片段进行细读。教师自身在细读文本时要归纳自己的独特感悟,也要批判吸收他人的见解,使自己与他人的感悟互为补充以利于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字、词、句等入手来仔细解析语言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从寻找空白与变形、细读意象等方面解读文本。文本细读不仅使学生收获言语解读的意味与意蕴,还获得细读言语的经验与感受。

三、戏剧教学

现在,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多半是“传授—接受”的方式,即教师把控课堂,注重梳理讲解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品味作品的文学性与语言的魅力。为此,外国文学课堂可以实施戏剧法进行教学,即“指把凭借语言和动作表演故事的戏剧,作为一种戏剧化手段渗透于学科教学中,使同时达到戏剧与科目的教育目标”。首先,外国文学中有许多著名的戏剧家,如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是由人物对白组成,语言在戏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学习戏剧时,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例如,在讲授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时,节选其中精彩的片段,安排学生分别扮演答尔丢夫、桃丽娜、奥尔恭等角色,因学生不通法语而让他们依角色朗读译文台词,体会语言犀利幽默与个性化,如答尔丢夫语言夸张造作体现其欺诈与伪善的性格、桃丽娜语言直爽明快体现劳动人民的质朴与聪慧、奥尔恭语言粗俗强硬符合专制家长的特征。在讲解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时,可以选取“阳台对话”的片段,安排学生分别扮演罗密欧与朱丽叶并朗诵英文台词,使学生品味语言的优美与精湛,也提高其英语水平。另外,外国文学还讲授著名的小说家,如哈代、雨果、巴尔扎特、司汤达、勃朗特姐妹等。对于这些作家的作品,可以采取让学生根据小说的精彩片段改编成剧本,再加以扮演呈现其中的故事情节。例如,在学习夏洛蒂的小说《简爱》时,让学生课前选编能突出人物性格的情境并将其改编成剧本,上课时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实践中,学生都恰当地选取了简爱在教会学校和在罗切斯特家任教的一些片段。这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改编剧本的创作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提高把握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戏剧教学运用于外国文学教学中,颠覆了教师唱独角戏的方式而以学生为主体,既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参与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使学生乐于学习。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与体验,不仅加强了换位思考能力与角色意识,加深了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以及深入体悟人物的思想情感,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与自信心,锻炼了表达语言和表现自我的能力。但是,由于外国文学课时有限,戏剧教学法要依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事先设计好角色扮演的次数以及以何种方式穿插于教学过程中等。总之,语言虽然是人们约定成俗的,具有一定的习惯性与规范性,但是语言的意义丰富,更具有开放性与可塑性。外国文学选取都是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家名作,其作品的语言具有阐释性与艺术性。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重视语言教学,运用双语、文本细读及戏剧法,不仅使学生理解作品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言语交际技能。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m].朱生豪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2]陈丽琴.文本细读的言语教学策略[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王忠祥,聂珍钊.外国文学史(第一册)[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语言文学课程篇4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出台,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视,促使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要。近期,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走向:1.个案化和本土化的研究走向日益明显,即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往往会以某一具体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注重从宏观理论阐释向微观个案转移,并且针对高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论述。廖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2]这种立足本校的个案研究,在其他研究者中同样存在,比如姚锦莲的《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以广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为例》、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以台湾大学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等。2.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同类平行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其他教育的特点反观汉语言文学教育,发挥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牵引效应。孟广伟在《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中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3]同类文章还有乐中保《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重构》、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孟伟军《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等。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课程建设符合市场需要。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4]意识到同类问题,以“应用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文章还有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这所本科院校的新建专业,同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建国就设立的传统专业,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来说,2013年9月才迎来这个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迎来两个年级的在校生,对这个新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在摸索中前进。面对这一新建专业,本学院的任课教师既没有直接的、一手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对其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经验照搬照抄,所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同时囿于专业人数少、年级少、学科底子薄等现状,学院又无法将纵深层面的教学改革全面铺展并进行下去。所以,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本专业已有年级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反思,更好地推进本专业后续年级专业教育的开展,而且还可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同类性质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从学院实际出发,明确课程结构调整目标

为了实现《决定》提出的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势在必行。这种课程衔接需要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互相衔接,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科课程的合理设置,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始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同时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2013年新建的专业,和这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因此,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完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基于各种现实问题的挑战,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势必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侧重的调整,而这一调整要紧密围绕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1.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将来就业方向对接,培养学生能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找准自我定位,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发挥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都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本专业的后续建设,也能提升本学院的整体教研水平。3.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特色、相对完善成熟、实效性强的课程体系,及时总结将已有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教学道路,为本专业的后续教育提供可参照的范本,从而提升本专业的优势品格。

三、以目标要求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要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各类学校、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分析鉴别能力和语言表达写作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一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以实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1.建构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合理分配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保证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过程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等。除了理论知识课程之外,还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新闻采编写作等实践性课程。学生有22周的实践教学周,对应有22学分,其中毕业实习占有10学分,毕业论文占有6学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大于10周的实习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手认知和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2.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特色,注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的构成比重,权衡并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例。本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所以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汉语言文学和高级秘书两个方向,分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类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沿着“办公文秘”和“汉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类别,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向分别开设以上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式”教学分流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同时尊重了学生各自兴趣偏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多种“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为本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提供多种理论储备,拓宽了学生就业视野和就职岗位的选择空间。3.在教法上,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采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最终实现从教师点拨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学习并研究的教学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新建的本科专业,总共有4个学年,即8个学期,157个学习周。在这四学年中,本专业学生的活动类型分为五类:入学教育和军训、课堂教学、复习考试、专业实践教学、毕业教育。在这些活动类型中,课堂教学占了120个教学周,即120/157的比重,这就是说学生有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这就是势必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制作好ppt的同时,熟练使用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等类型的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本专业人数较少,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发挥教师引导、点评和点拨的带动作用,将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入式,切实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动性。同时,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良效能,通过广播、网络、电视、录像等方式传播知识,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资源将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物化成具体作品,比如新闻稿、广播剧、文化宣传片、模拟授课视频等,从而实现学生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事务处理等实际能力。

四、结语

语言文学课程篇5

关键词:新课改;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创新

一、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与创新

新课改对于课程的结构要求非常明确,着重解决学科太多不能整合的问题。相关要求明确提到,相关课程结构需要遵循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人才多样化的因素,不同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有不同期待,所以让课程有更多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增加了综合性非常强的内容和模块,还特意强调老师并不仅仅是在按照固定模式讲课,而是可以开发一些新的课程或课堂模式。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没有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缺少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授,思想和理念对于课程的创新是有很大限制的。在专业课程当中,缺少具有研究性和综合性课程的应用,这样不利于课程和书本的开发与结合;不仅如此,教育是需要实践的,这类课程也极度缺乏,如果将相关实践课程加入必修课中,则课程结构会更加完整。

二、课程实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课程实施中体现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非常关键,这也是教育专业课程创新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能将其运用到最终的课堂当中,那么一切的创新和改革都会前功尽弃。课堂中主体从老师转变成了学生,因此在汉语言课堂中要发挥学生主动性,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创新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关键点,同样是新理念的主旨。

(二)发挥学生主动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也已经有了创新,但是依旧只是少数的创新,依然没有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例如,一些师范学校中文系学生依然在“中规中矩”地学习,在课堂上听、记,下课背,考试前突击,这些所存在的模式依然束缚着大多数学生。这种恶性循环是课程模式导致的,灌输式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极为被动,所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实现课堂教学理念与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对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中文师范生在课堂中切实感受到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的变化。要做到这些,需要把握好亮点:第一点,需要老师理解并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以此带动课堂教学实践;第二点,老师在课堂中要做到精讲课程核心内容,其他方面要适当放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分析、思考、研究、讨论自己对于课程的认知。这样做才能达到课程创新的效果,让学生带动课堂教学。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评价应注重发展功能

从现在的教育状况看,该专业的课程评价功能研究具有很大局限性。首先是内容上的局限,“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非常严重;其次是评价方法上的局限,评价过程的不重视,仅仅以最终笔试作为评判结果;再次是评价主体上的局限,老师是评价的权威,学生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最后是评价功能的局限,其功能只能是判断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得不到体现。这些方面的缺陷是影响课程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需要重视起课程评价的改革,以此建构起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要让评价观念的改变带动功能的改变。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老师需要理解并运用发展性的评价观念,除此之外,在课堂中向学生传达这一观念也十分有必要。

(二)要改变评价内容单一的现状,要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再让学习成绩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其内容上应该包含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和方法、思想道德、身心状况等,综合性的评价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

(三)避免以卷面作为结果的评价方法,不同课程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因此评价方法也要灵活多变。例如,理论知识需卷面考察,而动手能力则需要实践操作,除此之外,可以加入论文、答辩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四)在新课改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一点并不能只表现在日常课堂当中,更要在评价体系当中表现。老师往往在评价时所得出的结果是片面的,而学生眼中的同学或许会更加全面,从社会、同学、老师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才更有效,更能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四、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在向“需求”改变,这种需求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模式和课程结构很难再培养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因此其教育专业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出人才,课程创新的局面已经慢慢打开。本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几个创新的关键点,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学科教育,20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4(3).

语言文学课程篇6

[关键词]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新晨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语言文学课程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教学

这里的汉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汉语语言的教学,其中汉语教学包括教授汉语课程和利用汉语语言教授其它专业课程。自开展汉语教学活动以来,本人谨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问题。

一、改善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

1.提高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提高民族老师的汉语水平,主要通过(1)对在职教师汉语水平的再培训,提高教师汉语水平的实力。(2)开展汉语文化活动,让民族教师更多地了解汉语文化的背景、底蕴,了解汉语文化的意境,增强民族教师的软实力。(3)对于教授汉语语言老师的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选用优秀老师。另一方面实施汉语老师援助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让汉语老师作为“外教”给民族学生授课,注重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发音,以及汉语用语的语境选择。此外,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表达方式,要注重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结合、与姿态手势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们“民汉”兼通。讲解内容时要用简洁,条理清晰的书面语言,而在具体事理如描绘景,启发诱导时要用生动、自然的口语表达,以增强感染力。

2.教学结构的改善

汉语语言博大精深,语法结构复杂多变,字形相近,相似者甚多,教与学都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教与学都要抓重点,而不是全部灌输,对于音节一定要一次性通过,即第一次教授时就要求学生准确发音,一旦一次发音不准,以后就很难纠正,这是因为学习具有惯性式“原始记忆”第一次错,一旦形成惯性想改都改不了;对于语法,不宜讲过多,过繁,讲的太多反而会扰乱学生对语法的记忆,以前掌握的都可能变的模糊不清。语法教授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把日常生活中及写作中常用语法知识讲通即可,也就是语言知识的讲授一定要精要好懂,让学生学后有实际用处;对于字形相近者采用区别法即找出不同点,通过比较字形的不同来加以记忆。

3.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在教材选材合理的基础上,再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将最现实、最实用的汉语生活语言带到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学以致用的能力。由于汉语语言方式灵活,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语言环境性,不同场合、环境都可能造成语意的变化。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多媒体信息中如身临其境般的亲自体验汉语言的应用。例如:充分利用语言学习资源,在新疆地区汉族人数几乎占半,这给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在我校也有不少汉民同宿,所以同学之间可以很方便地交流,以促进民族同学汉语言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可以尽可能的采用民汉同宿、同习,促进民汉学生的语言交流,以实践来提高民族同学的汉语水平。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汉语语言学习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识性、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学习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求他们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还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以便利用这些技能自主学习,为适应这个“终身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点就是培养其阅读习惯及写作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及技巧,在惯性阅读中让学生逐渐摸清汉语语言的规律,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具体授课方式上要把握以下几点

1.全面系统地讲解汉语语法知识。语法是语言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揭示了语言结构的组合规律,通过语法知识的讲授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能动地认识和把握汉语语言的内在规律。汉语语法体系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别具一格,与其它类型的语言,特别是表音文字类语言的语法体系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系统地讲解,并充分运用实例来阐明汉语语法的规律和特点,必要时还可开设现代汉语讲座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对汉语语法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

2.加强汉语语法知识的应用训练。学习是为了应用,并在应用中进一步得到提高,学生对汉语语法知识的掌握也要通过作业练习来进行检验。作业练习包括记忆练习和能力练习,应以能力练习为主,让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直接体验和把握汉语语法的知识要点,辩认各种词类和词组,正确分析句子成分和判断语句的正误。老师则通过作业讲评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汉语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

语言文学课程篇8

论文摘要:在阐述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日语文化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做了探讨。主要从教室的配置、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材内容的安排等方面提出了el语语言文化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并对日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模式作了构建,提出了三段式教学方法即:(1)传授el本语言文化知识;(2)互动,让学生自己调查、收集、研究;(3)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教师的点评。目的是使学习者透过语言看到el本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进一步了解el语和el本社会,为将来与el本人实际交往提供跨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交际能力。 

    在外语学习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只要学会该语言的词汇、语法以及发音等就可以掌握该门外语。但是很多学习实践证明只掌握这些还是不能很好的和外国人进行交际的。因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仍存在各自文化上的差异,同样,在和日本人进行交际时,由于日本文化的独特性,会产生“文化冲突”。作为一名日语教育工作者,笔者就经常听到一些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学生抱怨,和日本人交流,不是语言层面不懂,而是对日本人的表达、想法不理解。如果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不系统学习,在和日本人交际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失误。当然这种能力是随着日语能力不断提高而逐步提高的。同时外语能力与语言文化知识并不成正比,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并不代表了解日本语言文化。同时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与外国人交流。如果虽然会说外语,却不能和外国人顺利交流,不能不说是外语教育的失败。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引人日本语言文化教育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在我国许多大学的日语专业强调在日语教学中要引人“文化教学”,除了从初级日语教学就融人“文化教学”外,有的还在高年级的日语教学中开设了‘旧本语言文化”选修课。我校在专业三年级下学期开设此门课程。笔者在担任此门课程教学的同时,就课程的构建作了一些思考。本文试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出发,就日本语言文化课程作一些初步探讨。并就如何开展在语言教学中引人文化教学,提出笔者的建议。 

    一日本语言文化课程的理论发展 

    首先谈一下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是一门边缘学科,与人类学、社会学、社会语言学等都有密切关系。chomsky在1965年提出了“语言能力”,创立了“生成语法”。但遭到了compell和wales等语言学家的批评。他们在1970年抨击chomsky“语言能力”的同时,指出“语言能力”过分强调语言的结构即语法部分,却忽视了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那一部分能力。语言学家hymes在1972年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新概念。指出“交际能力”即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语言学家byram指出语言文化综合教学模式应该包括语言学习、语言认知、文化认知、文化经验四个方面。 

    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产生了文化语言学。1995年在哈尔滨召开了我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并成立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北外胡文仲教授编写了《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等著作,关世杰教授也著写了《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现在发展非常迅速,尤其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方兴未艾,一般的大学都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语言与文化”、“文化语用学”等课程。而且召开了多次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 

    在日语教学方面,一些研究日语教育的日本学者也强调了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例如在《日语行动论》一书中野元菊雄、加藤正信等就指出日本人的语言表达特点以及日语体现日本人行为规范方面和日语的非语言表达的特点。并统称为“日语行动论”。 

    在中国日语教育界,随着日语教学改革的深人,也逐步开始加强了日语的文化教学。每次中国日语教学研讨会都有一些关于日语文化教学的论文。同时一些院校也出版了一些专门研究日本文化的专集。2001年,《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对文科院校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的要求。要继续锤炼语言基本功,提高日语实践能力.扩充文化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同时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宏观方面指出了我国日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注重同汇、语法以及发音教学的同时,必须引人语言文化教学。 

    二日语语言文化教学的开展 

    1课堂的布置 

    教室布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布置,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学。即:传授日本语言文化知识;互动,让学生自己调查、收集、研究;学生集体讨论和教师点评。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两种教室布置。如下图。 

    a教室的配置适合于第一阶段的教学即教师向学生的知识传授,因为这种教室配置适合于教师传授知识,而学生听解。 

    b教室的配置适合于第二第三阶段的教学即学生互动,让学生自己调查、收集、研究,以及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教师的点评。学习气氛自由开放。 

    2.教材的选定 

    教材的选定编辑,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具有权威性的日本学者和研究日本文化的外国学者的关于日本人论和日本文化的内容;其次,侧重文化对比,特别是把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再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突出反映日本人论和日语行动论的内容。同时笔者认为这些内容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执行,上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事先阅读。其目的是学生通过阅读一定量的关于日本人以及日本文化的内容,起“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阅读使学生积蓄一定量的知识,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教师的知识传授、点拨,完成对日本人或日本文化的感性认识。教室里也可装饰有日本文化特色的东西,如和服、茶道、花道等,以渲染气氛。 

    具体的教材内容如下:“(    )”内为作者。 

    (1)女の日本語 男の日本語 (佐佐木端之) 

    (2)[気の]文化論(赤爆行雄) 

    (3)「私中心の視点—日本語的な内と外とは何か(森田良行) 

    (4)日本人と中国人ここが大達(中鳩嶺雄) 

    (5)「缩み志向の日本人(李御率) 

    (6)謝らないアメリカ人すぐ謝る日本人 

    (7)凳話の場面、凳せられる表現一なぜ客觀的叙述がとりにくいのか(森田良行) 

    (8)菊と刀—恥の文化(ベネディクト、ル—ス) 

    (9)お辞儀について—非言語行動 立礼 

(/china/">中国人却觉得省略得太多,变得“委婉、模糊”。又如在日本家喻户晓的芭蕉的徘句“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在外国人看来这似乎不能产生任何美感,翻译界对此徘句也是反复研究。但似难找出合适的翻译。这是由于此徘句反映的是独特的日本文化,如果不粘和于日本文化这块土壤来进行翻译是很难做到的。从这一徘句,我们可以解读日本文化的两个信息:一是日本人的联想。其次日本人的言简意赅。所谓日本人的联想,即在日本人内部的交流中,日本人总能从对方的言语中捕捉到对方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日本人已习惯于表达方式,但在外国人看来却百思不得其解。日语还讲究言简意赅。象徘句一样仅仅5个字或7个字就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就是日本人的“以心伝心(いしんでんしん)”。不是通过语言的具体表达来传递信息。因此在日语教学中,讲明委婉语的言外之意,让学生体会到日本人的思维特点就很有必要。

    2)互动,让学生自己调查、收集、研究

    学生通过小组调查、讨论,在课堂上提出了关于日语中主语省略的问题,举例指出“你叫什么名字?”(お名前は)“你几岁了?”(おいくつですか)等在日语中主语经常省略。同时谈到自己在使用日语时,常常喜欢以“我”开始,但在实际的翻译中却常常省略主语。

    3)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教师的点评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调查的同时,指出日语的省略是由于日语与汉语或英语不同,是主要依靠语境来相互交际的一种语言。同时它也导致日语的“あいまい”,这种“あいまい”在日本人认为是理所当然,但是外国人却觉得“暖昧”,是因为外国人不懂得日本人的心理。例如日本人之间在邀请对方看电影、吃饭时,如果不想去,会说:“きょうはちょっと。”日本人之间就会心领神会,不再强求对方。而中国人或欧美人就会很明确地问:“你去还是不去”。所以与日本人交流会觉得日本人表达“模糊”。而日本人和外国人交流,会觉得外国人太“直率”。并同时提出了日本人的“察しの文化”和“以心伝心”的思维定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指出在许多语境下日本人之间都是通过“察才”来完成的。在日语中当面直接指出是一种没有“修养”的,而“暖昧”的表达却是一种美。

    (3)教学案例三:非语言交际(お辞儀について—非言语行動 立礼)

    1)传授日本语言文化知识

    交际的时候除了语言交际,同时也存在非语言交际,必须注意交际时的“体态语”,例如在和日本人交际过程中,“鞠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会话教学中似乎不太重视“体态语”的教学,其实“体态语”与谈话中的话语一样重要,例如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日本人很少有见面握手的习惯,往往用低头、鞠躬来交往,这样教授学生鞠躬的交际习惯就很重要。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鞠躬”分为三种类型:低头的角度为巧度,日语叫“会积.,,在日常生活中它常常使用,或者在遇到公司同事,或碰到熟人;另外一种为30度,它一般在公共场合使用,如遇到上司或迎接客人;还有另外一种是45度,一般是道歉或者在迎接尊贵客人的时候。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常识,在日语教学中若不加以重视,在和日本人交往时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教授会话课时,笔者就有亲身体会。在学习初次见面时,要求学生做角色扮演。学生虽然n里能够流利地说:“始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但是他们的姿势确是千姿百态:有的不鞠躬,甚至有的学生两手交叉。有的手插在裤兜里,可能学生是由于紧张的缘故。但是我想这种姿势如果不在学习阶段加以纠正,那学生毕业与日本人交际就会产生文化误解。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指出日本人的姿势:鞠躬时,男性的双手需放在两侧裤线的位置或大腿前,女性的双手则放在大腿前。鞠躬时按照123的次序1看对方2行礼3才完成。其他的例如眼神等,与欧美文化不同,鞠躬时不要老是望对方。目光应避开对方,这些“体态语”,都反映了日本文化,同时是与日本人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互动,让学生自己调查、收集、研究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指出与日本人习惯上的不同,例如日本人做事讲究计划性,干什么事都有“スケジュ—ル(计划)”。例如突然去外教家,外教感到不高兴,最好要先打电话,和外教约好才行,突然造访会使对方不悦。虽然不是非语言交际,但也是语言交际以外非常重要的东西。

    3)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教师的点评

    在评价学生的准备的同时,指出了解日本人的习惯同样很重要,同时指明“体态语”必须注意到一些地方。例如眼神方面,鞠躬时不要老是望对方,与欧美文化有所区别。日本人的点头与中国人的点头,日本人只是表示在听,中国人则表示同意。同时本课程主要讲述的是语言文化,其实习惯上的不同,同样很重要。通过这些点拨,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并且让文化融人到学生自己的血液之中。

语言文学课程篇9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言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的发展多是以爆炸性的知识信息环境为主导,但是中学语言文科课文教学还是沿着传统的教学习惯,致使语言教学和语文基础知识的脱节。目前教学界一直关注这个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基础知识与教学的关系

作为主心骨的现代汉语,其基本内容――听、说、读、写,与传统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有相当大程度的吻合,里面既有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的基本相关内容,又囊括文体、修辞格、逻辑等基础知识。现代语言的基础知识的重点在于对语言文字的实质性运用,重视对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动态语言规律的把握,与以往静态语言基础知识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在于进行言语交往,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个人的言语交往能力。随着我国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加深,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不仅吸收了静态语言基础知识的一些好的因素,还自觉接受了现代汉语在近些年研究的新成果。然而,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却长时间地淡化看似不起眼的语言基础知识,甚至会忽视言语规律,导致教学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也对培养学生的动态言语能力造成相当大的困难,这样循环往复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素质教育推进的今天,社会各界日益认识到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有的人对这种认识的态度太过极端,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甚至还不自觉地把这两者放到对立面,并且通过培养能力的方式掩盖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当然就会导致个人语言知识的匮乏。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社会的整体语言水平能力正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语文修养逐步下滑。

二、教师的语言讲授

言语变化万千,其中的内容无穷无尽,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怎么改变,都离不开语言基本规律的束缚,语言中的字、词、句等重要的而又最基本的语言材料都是相对有限并且稳定的。我们平常说的言语都要遵循一定的语言组合规律。生动的言语描述是基于语言系统的基本材料的,而语言基础知识与言语又是密不可分的。教师有计划地进行课文教学,带领学生领悟语言,通过对关键词语的掌握加深对课文的深层意思的思考,从而准确把握阅读理解的形象,促使感情升华。教师的质量和讲授材料的选择很重要,教师的语言有特殊的作用,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接受知识的依据很大程度上由教师决定,教师的言语习惯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范例。所以无论是从知识讲授质量的任务出发,还是从语言教学的目的出发,教师对语言的运用显得十分重要。在语文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明确其中的思想目的性,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任务的需要和学生当时的接受水平谨慎地挑选相对应的教材,并在课堂上对语言进行细致加工,在必需的知识范围内准确地教导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语言的集中思想和最终目的。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方向标,所以应该保证教师发音的正确性,准确使用词语,保证句子的连贯性。

三、在积累中促使学生把握语言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计划地积累语言基础知识并加以实际运用,没有语言的积累就会对教师进一步的教学任务的实施产生很大的阻碍。学生对语言的掌握不能仅仅限于个别知识的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以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方法促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的掌握,课堂之外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也可以指定一些篇目范围供学生选择,让相同的语言知识不断重复出现,在内容的积累中积累语言知识,并在课堂教学上综合应用。

掌握语言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沟通心灵世界,保证生活、学习的正常交际。语言要做到简介不唆,主题思想表达明确不费解。教师在指导学生从字词到句子片段,思想感情的由浅到深等的逐层分析之后,积极带领学生在实际言语环境中准确运用,比如说话的时候言语表达的逻辑性,写作时的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文体的准确运用等,这样才能算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四、重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分析

学生掌握语言能力的一个基础就是阅读,这是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课文的基础。语言运用能力标准在于学生对课文理解所到达的高度和深度,对阅读课文和分析课文这两个层面的结合度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就强。课文阅读与课文分析两者是互为基础的,同时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仔细阅读课文,那么教材里再好的课文,再精妙的分析,学生对此也不会得到有用的信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教师讲得再好,也只是白费劳动。语言的教养要求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逐步获得,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就是限制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发挥,语文课文的教学的意义就不复存在。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的独立阅读,本身就违反语文教学的任务,学生在没有独立阅读的情况下,是很难提高语文修养的,更不用说提高语言能力。

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学生应该在预读课文,课后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并且拓宽阅读范围。教学质量提高速度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对课前和课后阅读的忽视,只有在已经基本熟悉课文内容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内容和里面所包含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阅读和课后阅读的重要性,对他们的阅读提出严格的要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能力。

中学语文课文教学不应该仅看做是一个教学任务,语言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树立语言意识,让自身通过对语言的掌握表达其内心情感,适应社会交际需求。当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

参考文献:

语言文学课程篇10

【关键词】应用型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34-02

一、研究现状综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地位突出,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启蒙民众思想、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建国后,随教育部审定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颁布,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1]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出台,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视,促使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要。近期,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走向:

1.个案化和本土化的研究走向日益明显,即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往往会以某一具体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注重从宏观理论阐释向微观个案转移,并且针对高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论述。廖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2]这种立足本校的个案研究,在其他研究者中同样存在,比如姚锦莲的《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以广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为例》、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以台湾大学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等。

2.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同类平行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其他教育的特点反观汉语言文学教育,发挥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牵引效应。孟广伟在《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中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3]同类文章还有乐中保《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重构》、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孟伟军《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等。

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课程建设符合市场需要。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4]意识到同类问题,以“应用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文章还有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这所本科院校的新建专业,同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建国就设立的传统专业,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来说,2013年9月才迎来这个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迎来两个年级的在校生,对这个新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在摸索中前进。面对这一新建专业,本学院的任课教师既没有直接的、一手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对其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经验照搬照抄,所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同时囿于专业人数少、年级少、学科底子薄等现状,学院又无法将纵深层面的教学改革全面铺展并进行下去。所以,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本专业已有年级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反思,更好地推进本专业后续年级专业教育的开展,而且还可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同类性质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从学院实际出发,明确课程结构调整目标

2014年6月,国务院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全局规划和政策部署。《决定》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到2020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5]。为了实现《决定》提出的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势在必行。这种课程衔接需要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互相衔接,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科课程的合理设置,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始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同时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2013年新建的专业,和这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因此,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完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基于各种现实问题的挑战,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势必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侧重的调整,而这一调整要紧密围绕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

1.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将来就业方向对接,培养学生能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找准自我定位,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发挥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都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本专业的后续建设,也能提升本学院的整体教研水平。

3.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特色、相对完善成熟、实效性强的课程体系,及时总结将已有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教学道路,为本专业的后续教育提供可参照的范本,从而提升本专业的优势品格。

三、以目标要求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要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各类学校、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分析鉴别能力和语言表达写作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一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以实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

1.建构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合理分配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保证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过程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等。除了理论知识课程之外,还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新闻采编写作等实践性课程。学生有22周的实践教学周,对应有22学分,其中毕业实习占有10学分,毕业论文占有6学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大于10周的实习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手认知和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

2.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特色,注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的构成比重,权衡并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例。

本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所以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汉语言文学和高级秘书两个方向,分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类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沿着“办公文秘”和“汉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类别,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向分别开设以上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式”教学分流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同时尊重了学生各自兴趣偏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多种“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为本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提供多种理论储备,拓宽了学生就业视野和就职岗位的选择空间。

3.在教法上,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采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最终实现从教师点拨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学习并研究的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新建的本科专业,总共有4个学年,即8个学期,157个学习周。在这四学年中,本专业学生的活动类型分为五类:入学教育和军训、课堂教学、复习考试、专业实践教学、毕业教育。在这些活动类型中,课堂教学占了120个教学周,即120/157的比重,这就是说学生有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这就是势必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制作好ppt的同时,熟练使用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等类型的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本专业人数较少,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发挥教师引导、点评和点拨的带动作用,将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入式,切实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动性。同时,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良效能,通过广播、网络、电视、录像等方式传播知识,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资源将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物化成具体作品,比如新闻稿、广播剧、文化宣传片、模拟授课视频等,从而实现学生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事务处理等实际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专业,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正常需求,并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新语境下焕发光彩,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不仅是专业学科内部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之义。正所谓,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6]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个案研究,对其他地方性、政治性、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参照价值,其研究成果也将实现平行研究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2][6]廖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J].现代语文.2013(01)

[3]孟广伟.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

[4]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