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十篇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十篇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5:04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篇1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619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69-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农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农村饮用水的安全保障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的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管理,正视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重要步骤。

1农村饮用水的现状以及安全问题

1.1农村饮用水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国家以及政府部门对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视。为了保障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各级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大了投资力度,建立了农村供水工程,解决了几亿人口的用水难问题。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障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将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纳入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日程中。并且开辟了很多宣传渠道,提升了社会对农村安全用水问题的重视程度。

1.2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面临的问题。

(1)农村水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我国的工业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业废污水也变得越来越多,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以及农村生活过程中的各种生活污水的排放,对农村水资源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导致农村水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进而影响到民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

(2)农村水资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效率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有扩大的趋势,水资源的污染源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污染的程度也逐渐变高。同时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监测能力不够,与日益严重的污染不相匹配,加上污水治理过程中的各种硬件设施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农村水资源的污染难度有所增加,饮用水的质量得不到相应的保证,对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3)对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当前政府部门对农村饮用水系统的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饮用水的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加上有的农民群众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在生活中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导致一些污水乱排,对农村饮用水的质量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4)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农村饮用水的安全进行管理,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过程中各项法律法规还比较分散,导致执行主体不明确、安全管理的执行标准不统一,对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制约着我国的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2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意义和策略

2.1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意义。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管理受到社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展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管理,一方面有助于保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同时保障社会资源的合理以及公平的分配,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2.2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策略。

(1)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认识。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是影响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工作中,一方面要积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将改善农村饮用水质量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日程中,努力发展民生,确保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需求能够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应该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领导,加强领导的责任分配,逐级落实领导的责任,建立长效的饮用水安全管理机制。同时,各个部门之间应该要加强合作,发挥部门的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2)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宣传。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并不只是领导者的工作,也是群众生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宣传,提高社会上各个阶层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让农民群众也能够积极认识到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饮用水安全管理。在宣传过程中应该要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教育,比如图片、文字、音像等,都是进行饮用水安全管理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多种宣传形式的运用可以提高宣传过程的生动性,让民众能够积极参与到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中。

(3)加大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投入。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进行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投入。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加强各种农村饮用水净化设施的配备。其次要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队伍建设,选聘更多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中,加大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研究力度,同时加强法律人才的配备,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关的保护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法律法规制度,解决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4)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对于当前很多农村存在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可以采用集中供水、分质供水、环境整治等措施,解决缺水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于中西部地区更是要加强扶持的力度,加强饮水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预防缺水地区的百姓食用高氟、高砷、苦咸等水源,从而降低群众由于用水不安全导致的中毒现象。同时要强化对用水工程项目的管理,建立良性循环的供水管理体制以及供水的运行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农村用水安全问题。

3结语

农村用水安全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不断加强对农村用水安全的管理,需要针对当前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面对各种实际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农村饮用水的安全以及健康程度。

参考文献

[1]钟端柱,喻从年.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6)

[2]陈颖,范传辉,孙瑞,文武.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03)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篇2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措施;立法

1现状

农村饮水安全立法,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1-4]。我国已经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制度。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层面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第二,从部门层面看,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联合或单独下发了一系列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近年主要出台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第三,从地方层面来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上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顺利开展。

2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急需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中,许多地方的水利部门与发展改革委之间因为协调问题而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开展。目前,农村供水站资质管理不统一:在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水务部门颁发;未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城建部门颁发;也有很多地方供水站未申请资质。由此产生了资质管理中的部门职责分工问题。在水质监测上,按照《水文条例》第20条的规定,水文机构可以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测;而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际工作中,工程的水质监测次数较少,且主要由工程管理单位出钱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在许多地方水质监测甚至尚未开展。

(2)农村饮用水工程产权急待明晰。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投入所形成的资产,除了小型及单村供水工程产权一般归村集体所有没有争议之外,大型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一般由水利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但这面临着缺乏法律政策依据的难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的规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而由水利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又于法无据[5-6]。产权不确定,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地方采取“先建成再说”的工作思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探索出一套良好的、适用的运行管理办法来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非常重要。此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急待加强。水源变化和水体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远未能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要求,现有制度对水量保护关注不够;农村大多采用的是分散式水源,具有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难以按照《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对策

(1)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制。首先,明确规定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其次,明确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能重点除了行业监管之外,还包括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大型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的国家投入所形成的资产进行监管,以及对农村供水企业进行资质管理。再次,明确财政、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等其他有关部门职责,努力构建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的管理体制。

(2)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准公益性。立法中应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有公益性,也有一定的经营性,属于准公益性工程。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公益性。首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使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避免因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而患各种水质性疾病,属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存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进而解放农村劳动力,使其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属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重要体现[7]。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实现自收自支,实现良性经营;在无法完全实现自收自支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当参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运营,在核算成本并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通过扩大供水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增加收入。

(3)明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实际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产权政策。明确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国家或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相关主管部门、受益乡村、用水户代表组成的工程管理委员会或者按规定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可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单户或联户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归受益农户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企业、私人等社会投资者修建的饮水安全工程,所形成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

(4)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认真核定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成本,并根据当地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水价;通过水费返还、水费补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适当减免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补贴;实行优惠的土地征用、用电、税收等政策;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拍卖、承包、租赁该做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应当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拍卖、发包、出租后的钱切实用于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并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管。

4参考文献

[1]王林,张锋.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J].陕西水利,2010(3):149-150.

[2]刘理政.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调,2010(4):23-24.

[3]李伯华,曾菊新.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环境保护,2010(7):53-55.

[4]朱春霞.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10(1):80-81,91.

[5]张文杰.沧州市农村区域饮水安全对策分析[J].2010,32(3):115-116.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篇3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

1山丹县农村用水现状

甘肃省山丹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永昌县、南接青海省、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全县辖6镇2乡,110个行政村,总人口20.6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7万人,占总人口的82%。年平均降水量195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600立方米。自2005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至今,共完成农村自来水工程39项,建成供水站(水厂)34座,解决了8个乡(镇)110个村39886户173666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通村率达100%,入户率达100%。

2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的主要做法

2.1争取项目资金,巩固提升供水安全

自《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实施后,我县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将农村饮用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根据市“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要求,实施了利用国开行贷款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试点县建设项目,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9处,解决了6镇2乡89491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三五”期间,相继实施了山丹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2017、2018年度工程,巩固提升了7个乡镇、38个行政村,44743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19年开工实施了山丹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2019年度工程,计划巩固提升2个乡镇、9个行政村,10707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于2019年月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390万元,预计2019年10月底建成并投入运行。

2.2落实主体责任,规范运行管理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验收后,按照管辖权限与管理范围移交所属灌区或村社进行管理。2006年1月,县政府以批复执行供水价格1.5元/立方米,由管理单位收缴,用于工程的正常运行管理。2009年成立了山丹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总站,制定下发了《山丹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建的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2013年,根据县政府批复的《山丹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管理办法》,按水费提留维修养护基金,专门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有效缓解了农村供水工程点多面广、主管网及控制设施老化严重等问题。

3工程运行管理优化措施

一是合理确定水价,规范运行机制。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制定出台《农村自来水价格管理办法》,在充分考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益性质的前提下,实行农村自来水“两部制”水价或“单一制”水价制度,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节水增效。要逐步建立起政府合理定价、群众积极参与、水管单位计量收费的运行管理机制。积极推行水费、水量和水价三公开制度,让老百姓吃上明白水、放心水。二是积极推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进程。城乡一体化供水是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将有条件接入城网的农村人饮工程,提升改造后连接并入城网自来水工程,归属县自来水公司集中管理,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实行水费计收,设备(设施)运行,维修养护,水质化验专业管理,这是解决城乡水资源管理现状的唯一途径,也是实现城市与农村、水源与供水、供水与排水、用水与节水以及治污和回用于一体的统一管理机制。同时,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也是在推动涉水事务统筹考虑、更加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发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实践。因此,加快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是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以便更好地推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三是明确职责职能。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主体责任。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的乡镇集中式供水工程由供水管理单位负责管理,水管单位负责供水、设备维修养护、水费收缴等管理工作。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的单村供水工程由所在村社自主管理,具体负责本村人饮供水管理工作。

4结语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篇4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179-01

正文

近年来,东昌府区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在东昌府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饮水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解决,更好的提高供水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1、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工作不到位

如何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思想认识是关键。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很多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和意识仍然存在,很多管理规章制度流于表面,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积极探索分析和解决。此外,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安全用水意识和参与、支持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还不是很强。在水价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意见,群众的参与度不够,群众对水价制定过程不够了解,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群众对水价的接受程度,也影响到工程建成后的水费收缴工作。

2、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分工不够明确

目前,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落实程度不够等现象还是存在的。很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维护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较低,不能适应日常工程维护和饮水安全管理的要求。此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不明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松懈。且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一些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管理不到位、不尽责现象存在,管护责任落实不好。

3、农村供水工程技术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经济物质条件差,工资福利水平低,因此难以吸引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来壮大队伍;而且由于工程本身的经费有限,经济上也不允许配备较多专职管水员。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单村的供水工程,管理者的工作基本是由村委会指定的村民兼任,且由于工资低、杂事多而又缺乏相关专业管理养护和运营知识,因此,管理过程中只起到了看管和简单的运行操作的作用,维修、养护检修水平低,使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破管漏水、机电故障等得不到及时维修,机电设备、管道受损程度易加大,维修资金投入增加,工程设计寿命易缩短,造成较大浪费。另外,供水单位本身也缺乏人才意识和科技意识,忽视了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对策和方法

1、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既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统筹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布局,综合考虑水源、水质、水量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加强对水源水质可靠性论证,确保水源布局科学合理,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要坚持因地制宜,加强与区域供水、水源保护、乡村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等专业规划的协调街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既科学、又合理、得民心、见实效。

2、强化水源保护,提高饮用水质量

保护好饮用水水源,是保证供水水质的重要基础。水源是关键,饮水工程建设前,水利部门首先要严格做好水源勘察和调查研究,确保水源的水质和水量,避免盲目建设。保证工程效益最大化。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工程管护范围,结合河堤的管理,管护好水源,改善好水质。严禁在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地区发展高污染工业,坚决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加大禽畜养殖环境管理力度,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内从事网箱、围网等形式的养殖,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生活污水排放处理设施要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防止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新的的水源污染。加强对供水工程水源、出厂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发现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时,必须采取处理和深度处理措施,确保饮用水水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

3、创新管理机制,实现长效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量大,要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关键是体制。在管理机制上,水务局作为农村供水工程的行业主管部门,要负责组织研究,制定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实施供水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化管理责任。在运营机制上,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建立灵活有效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模式,明晰产权,建立水价机制,加强用水管理,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4、强化队伍培训,提高服务技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投产运行后,长期受益是目标,优质服务是基础。水利部门应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定人定责,分片包干,对工程及时做好监测、维护,发现故障及时检修。化队伍技能培训,持证上岗,确保工程运行过程中在技术上不出现任何问题,确保每一项工程惠及一方百姓。要加强水利法规的宣传解释,及时把国家的政策宣传到用水户和工程管理者,使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责任,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好、管好、用活,让广大农民群众得益受惠。

5、建管并重,良性运营

精心组织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在保证供水质量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在建设同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探索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合理确定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篇5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安全

众所周知,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是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身心健康的大事。在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将农村饮用水安全作为政府工作之重”。为此,江西省委政府在《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将大力推进江西省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列为全面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十大工程”建设之一。

一、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据有关调查,截止至2007年,江西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低,供水方式比较落后,集中式供水占农村人口的16.76%,分散式供水饮用人口远多于集中式供水,73.04%的农民以地下水位饮用水源,其中39.07%的农民以卫生防护较差的浅层水为饮用水水源。另外江西省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不佳,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43.89%和51.58%,超标指标主要为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落,这与国内其他省份的检测结果一致,其次pH值、锰、硝酸盐氮、铁、砷及氯化物。2010年,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卫中心对江西省1451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进行调查,自来水人口覆盖率为23.92%,分散式供水饮用水人口占76.08%,水质经完全处理和部分处理的占59.61%,未处理的占40.39%。

从调查的结果显示2010年相比2007年,集中式供水占总调查人口的比例有所增加、水质经完全处理和部分处理的人口占总人数也有一定的增加,这表明近几年来江西省农村饮用水的质量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但是,另一方面也明显可以看出江西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二、影响江西省农村饮用水安全因素分析

取水口分散且以地下水为主。综观当前农村家庭饮用水的取水现状,绝大部分的农村家庭的饮用水都是来自地下水;还有一部分靠山的村庄则在山泉的出水口建立一个储水池,再通过管道输送至家庭。这种分散式的、原始的取水方式相对于集中式取水而言缺点颇多,如取用的饮用水没有经过有效的净化处理,水中的微生物及有害物质依然隐藏在水体中,直接饮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等。

安全意识缺乏人畜共饮严重。在农村,由于农民安全意识相对缺乏,自古以来就是人畜共饮,这种人畜共饮模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饮水设施配套不齐全,水源极易被带菌、带虫卵的牲畜或牲畜粪便污染。人一旦饮用了这些被污染的水,就有可能发病。而且这种人畜共饮的现象极易出现血吸虫污染。血吸虫主要通过钉螺传播,人畜粪便是最大传染源。在农村畜舍布置在村民生活的房屋旁,牲畜的粪便没经过任何的处理直接从畜舍排出。在人畜共饮的情况下,饮用水极易被血吸虫污染

输水管道设施陈旧低劣。农村居民在输水管道设施上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很少有家庭会使用安全性能较高的环保输水材料。有些家庭使用的铁制水管,长期氧化生锈,导致饮用水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还有些家庭的输水管,十多年没有人进行维护和更换致使管道内藻类植物积聚严重,而寄生在藻类植物上的微生物通过管道直接进入居民家的蓄水池中

生活污水与农业污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生活洗用产品及农用化学产品逐渐的进入的生产和生活。这些产品中的有害化学元素会残留在土壤中,并随雨水渗透到地表径流中,从而对地下饮用水造成污染。村民对饮用水安全意识低,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农村水利安全设施的建设很大程度的受到约束。

乡镇企业排污给饮用水安全带来威胁。一些乡镇,为了追求所谓的经济增长,不惜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大量引进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往往把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只经过低微甚至完全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就直接的排入到湖泊、河流,造成水资源的高度污染,给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三、提升江西农村饮用水安全对策

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政府应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总体目标,设立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大力发展农村自来水。可采用政府和当地农村共建的模式,必要时可以增加相应的融资渠道,以确保饮用水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有专业人员策划建设方案及建设工作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设施建设的质量。通过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将有效的改善取水分散、血吸虫病害、生活和农业水对饮用水污染、人畜共饮、饮用水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加大饮用水安全意识教育。农村的常住村民所受教育的程度低,受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对饮用水安全的意识比较薄弱。绝大多数人普遍认为只要看起来是清澈的水源就可以放心的饮用,他们过多了还保留了以前对可饮用水的标准,忽视了水体中看不见的有害物质。因此,政府应该加大饮用水的安全意识教育,可以组织宣讲队以实验方式向村民进行宣讲,让村民认识到饮用水中危害微生物的存在,帮助他们改变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态度。

建立健全水质量监管机制。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不单是饮用水供水工程的建设,还包括后期水质量的监管机制建设。为确保饮用水工程正常发挥功能,保障农民饮用水的安全,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不断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的监管机制,定期对农村饮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对相关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与管理,以保证农村水质量安全的持续性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不断加大乡镇企业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可在工业园区建立污染集中处理中心,对企业的污染进行集中净化处理后再排出。同时,也应加大对企业违法排污等行为的处罚力度,用法律来规范企业的污染物处理。对于村民的生活污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套建设沼气池,让生活污水集中并发挥其制沼气的功能,规范污水的排放。

参考文献:

[1]钟毅.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J].吉林农业,2010,(9).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篇6

[关键词]农村饮水问题对策

一、基本概况

邵武市地处闽西北,位于武夷山南麓,史称"南武夷"。全市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2万,城市建成区面积9.65平方公里。1983年10月撤县建市,现辖12镇3乡4个街道,134个行政村,43个居委会。项目区平均海拔高程约105.4m,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51mm。降雨量的年内分布以4~9月份为多,占全年的74%,10月至翌年3月雨量较少,多年平均气温18℃,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邵武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但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足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都高度关注和重视的民生问题,逐年加大投入,工作和政策要求也从过去的解困提高到现在的安全,但我们少部分地方的工作还基本停留在解困阶段,从多次检查验收情况看,工程进度缓慢、验收滞后、质量不高、重复建设、投资浪费、机制不活、管护不落实等诸多情况仍然存在,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和建后工作认识不足。

2.机制不活

以乡镇为主组织实施的,可充分调动乡镇一级的积极性,有效缓解占地、水源、投劳等纠纷协调问题,但乡镇技术力量不足,市级服务和把关控制不足,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难以保障。以水利部门为主组织实施的,相对保证质量和项目进行有效控制,但没有充分调动乡镇和群众积极性,导致占地、水源、投劳等协调问题多,工程投入大、资金缺口多。两种机制各有利弊,但部分乡镇就是没有把协调机制和责任激励机制建立起来,机制不活,工作难以有效提高。

3.措施不力

从多次检查和实践的情况看,我们在人饮工程建设管理上,主要表现出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前期工作不实,规划和实际实施没有统一,部分工程未严格按批复实施,擅自调整项目,水源工程方案的选择、监测和论证不充分,导致少部分工程建成后不能通水或供水不足或水质不合格。二是质量监督不力,大部分过程管道安装不尽合理,埋设深度不够。三是进度缓慢,验收滞后。四是建后管理不落实,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很好改善。

三、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

努力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发展民生水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特提出如下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各地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惠及最广泛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要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发展民生水利,确保农村居民饮用水需求和安全,不断为民造福。二是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工作的领导,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等方式,逐级落实责任。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发改委、财政、水利、卫生、环保、国土、建设等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及时研究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2.防治污染,保护水源

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一是各地要以保障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依法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严禁破坏涵养林和水资源保护设施的行为,因地制宜地进行水源安全防护、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二是要大力防治工业污染,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三是各地要努力实施农村循环经济及高效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生产,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

3.改革运管体制

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长效安全运管一是要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推行农村饮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要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管机制,实行有偿供水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工程运管积极性,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三是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及广大用水户对水价制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水费征收公开、透明,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四是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管理、监督,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长效、安全运管。

参考文献

[1]吕亚荣.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及政府管制[J].生态经济.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篇7

关键词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现状;解决对策;辽宁营口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大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村最实际的问题[1]。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就是关心农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状况的改善,也关系到脱贫致富奔小康,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

1营口市农村饮水现状

营口市辖大石桥、盖州2市及老边、鲅鱼圈2区,共有39个镇、2个乡、2个管理区、7个办事处、1个农场和1个经济开发区。据调查,到2004年底农村总人口为136.5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与基本安全人口为98.1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1.93%;不安全人口为38.3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8.07%;自来水受益人口为54.0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9.57%。

营口市中、西部农村饮水主要靠深井提水供水到户,供水设施简陋,经过多年运行,部分设施已破损严重。因受资金制约,破损的供水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只能靠筒井、手压井提供饮用水。东部地区主要靠大口井、筒井、引泉、手压井供水,水源保证率低,季节性缺水严重,干旱季节缺水时,需远距离拉水或买水。特别是近几年来气候变化大,干旱严重,河水减少甚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枯竭,再加上工农业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使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更加突出。www.133229.com

2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分析

2.1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供水水质、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4项,在安全程度上分为安全与基本安全,有1项指标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的,视为不安全。

2.1.1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1.2生活用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l为安全;不低于20~40l为基本安全。

2.1.3用水方便程度。供水到户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min为基本安全。

2.1.4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2.2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

营口市许多饮水困难地区的水质都存在问题,有的地方是地下水中氟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有的地区是地下苦咸水,还有的地区因水源紧张,群众不得不饮用未经处理的地表水。这些饮用水的卫生标准都未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农民长期饮用,导致一些地方病和传染病的流行。在氟、钾含量高的地区,出现了氟斑牙、氟骨症病人;在饮用卫生状况不达标地表水的地区痢疾等疾病流行;在饮用受污染水的地区,农民多发肝病。这些疾病给农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也影响了营口市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

2.3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方面的问题

由于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气候干旱的影响,营口市许多地区地下含水层水位下降,地面蒸发量大,地表水也非常缺乏,群众长年缺乏生活饮用水。在干旱季节,饮用水没有保证,农民甚至没有水喝,仅靠接雨水维持。农民的生活质量较低,甚至生存面临威胁;许多饮水困难地区,缺乏基本的生活饮用水,农民不得不远距离挑水、拉水吃或饮用不达标的水,农民的基本生存用水得不到保障。

2.4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

农村饮水水源污染比较严重,无论是水质还是水量问题,最终的解决办法都是归结到工程设施的建设上,营口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基础条件太差,国家投入资金只够建设一些比较小的工程。工程队伍缺乏勘测、规划、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是群众自己组建的队伍,导致因工程技术的落后,影响水质、水量。原有的蓄水工程少,部分蓄水工程不配套,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管材和净化设备老化,破损失修严重影响使用效果,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配备消毒设备。

2.5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由于有些乡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存在不能及时到位或者到位率偏低的情况,多数工程的地方配套资金由群众投工投资来完成。有的地区对水质检测不重视,供水管路老化、跑漏现象严重,水质没有保障,有的工程供水保证率低,水源不可靠,遇到较大的干旱易出现饮水困难;还有的水井没有配套井台和井盖,水源受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

2.6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工程运行管理,核心是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主要目标是实现工程产权明晰,运行管理科学规范,责、权、利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实现一系列激励机制,加强水费计收,满足工程维护管理和更新建设的需要。而对农户调查分析表明,在机构与管理方面,相对比较突出的问题依次为:“管理机构职责不落实”、“工程产权不清,人为破坏设施,人为污染水源”、“财务不公开或不透明”。

2.7行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农村饮水工程应当由镇、乡政府部门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水利、计划、财政、扶贫、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在水利部门设立办事机构,并配备一定的人员和办公条件,明确职责。其职责是指导饮水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并对水管单位的工作进行考核,优化供水方案,实行宏观调控,协调解决供、用水纠纷,查处偷盗水案件,组织岗前和业务知识培训,管理饮水工程折旧和大修理资金,提供技术和工程维修服务,接受用水户举报。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全国各个地区都在进行广泛实践和积极探索,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成熟或规范的统一做法。在对全市农村饮水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境外引水为先导,内部节水为措施,全面改善水环境为责任的原则进行工作。

3.1技术思路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民群众可持续地获得安全饮用水。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因地制宜,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在地下水水质较好、较充足的地方打深井,搞单村集中供水工程或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建立管网体系;山丘区充分利用好天然降雨,发动群众兴建中小型拦蓄工程和集雨工程以及推行以水库为依托的集中供水工程;无水源可利用的偏远山村则动员搬迁,化整为零,分散安置。

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防止超采地下水造成饮用水源水量不足,更要防止串采不良含水层的水,造成饮用水中氟等有害物质超标,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

加强水质检测,适度规模的水厂要设化验室,建立社会化的水质检测服务体系,对小规模供水站和分散式供水进行水质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

3.2建设管理思路

为管好用好工程,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工程在规划设计之前,要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征求群众的意见,对于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工程建成后的水价以及工程完工后的管理方式,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要让群众广泛参与,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2]。

从落实管理主体入手,采取“宜包则包,宜租则租,宜卖则卖,宜股则股”的办法,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发挥持久效益。

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宣传,出台相应政策,制定实施办法。在管理模式上选择“承包制”、“股份合作制”,以及“拍卖”和“独资”等形式。

3.3投资思路

农村饮水不仅关系到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改善,还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几年,中央安排资金建设饮水工程,关心群众疾苦,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步伐。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应挤出资金投入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建立国家、市、镇和群众共同投入的多元化融资机制。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机制,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鼓励个人、私营业主、民营企业和外商参与供水建设[3]。

3.4运行管理对策

以工程的良性运行为目的,创新管理体制。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走以水养水、良性发展的路子,供水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对单村集中供水工程积极推广供水协会管理经验,工程的运行、维护、收费由协会统一管理。

在工程管理上,实行分段包干。工程放水巡查工作由每个村的会员承担,负责水量分配调度和工程巡查。会长、副会长负责全灌区的统一调度和协调。每年的年底召开会议,公布当年的收支情况、工程管理和维修情况等,并民主选举新一届的用水户协会成员。对一家一户的小型吃水工程,实行农户自建、自有、自用、自管体制[4]。

3.5行业管理建议

为更好地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工程的可持续利用,需层层建立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组织。市、县2级水利部门需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服务组织,乡镇成立以水管站技术人员为主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组织,村级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形成市、县、乡、村4级管理服务网络。大的乡镇水管站还应成立维修中心和服务队,配备专职的维修人员,购置常用部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村级用水户协会虽然是4级管理服务网络中的末梢,但其服务作用却不可小视。它既承担着对供水工程的经营者进行监督作用,又能帮助供水站解决许多难题。用水户协会的主要工作有参与核定水价、监督水量水质、服务质量、两费提取、水费计收、财务收支、处理水事纠纷等,给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和供水区群众提供必要的信息,为今后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决策。

4参考文献

[1]朱桂芝.略论农村饮用水现状与对策[j].决策探索,2008(20):63-64.

[2]郑梅,郜宗智,刘杨.蚌埠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6):246-247.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篇8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维持正常生活的重要元素,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近几年,我国重视农村地区发展,安全饮水工程在不断被建设,在工程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但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缺陷,对工程的质量和运行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完善与优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首先,对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

1、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通过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的分析,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不高,其根本原因取决于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的基本问题[1]。农村相对城市而言,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相关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工资待遇不高,很难吸引高素质、专业性的人才前来任职,导致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操作与运行方面缺乏专业性,村民缺乏工程方面的知识,对设备、管线认识不清,不能对工程设备、元件进行及时的维护与保养,是专业性管理人才缺乏的重要体现。

2、管理机制不健全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问题相当突出,制约着工程的运行,进而影响着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的了解,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严重,由于村民意识相对薄弱,再加之相关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并未制定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相关条例,也存在规章制度存在但是执行能力不强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归咎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是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困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核心问题。

3、供水水质存在问题

现阶段,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在水质控制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水质严重不达标,对农户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2]。据统计,我国有将近4成的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主要是由于微生物超标而引起的。导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供水设施过于简陋以及对水质的检测力度不够等,都会导致水质不高。

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有效对策

1、培养工程专业人才,为管理工作提供条件

通过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加强对管理人才和工程操作人才的培养,强化人才培养的全面化、系统化,是提高安全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质量的基本条件。为了培养工程运行管理专业人才,应从多方面着手,在农村加强对饮水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宣传,为每家每户都散发管理手册,将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要点进行重点标注,从思想和意识上提升村民的认知,以便共同投入到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扩大饮水工程管理队伍的规模,为管理提供人才基础。另外,农村村委会应邀请更为专业性的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对村民开展讲授课程,运营实践性训练方法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其专业水平,适当的提高饮水工程人员的薪资待遇,以吸引更专业的人才前来,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成为可能。

2、健全工程管理机制,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低下,是由于饮水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管理人员未将管理机制放在心上,管理机制的构建只是流于形式,制度的真正价值并未得到体现,是制约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我国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对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更加重视,为了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应健全工程管理机制,开展分层管理,分别从用户、供水企业、政府单个方面出发,做好三方的协调互补工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3]。作为用户,应意识到保护与管理饮水工程与自身的联系性,提升自身责任感,日常生活中提升管理意识,节约用水,禁止出现破坏设备或管线的行为,是损人不利己的表现;在供水企业方面,应对饮水工程的水资源净化技术、供水技术等进行不断的优化,以减少供水成本为主要内容,贯彻执行国家在农村饮水工程上的相关批示,做到为民办事,按时缴纳税费,尽量避免诸多不必要的纠纷;在政府方面,政府应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加强对各个地区农村饮水工程的监督与管理,适时的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来支持管理工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做好坚实的后盾。

3、强化对水质的保证,保障农户饮水的安全

饮水工程的健康运行与管理,其对水质的处理备受关注,水质的清洁度直接影响着村民的身体健康。强化对水质的保证,保障用户饮水的安全性是关键。其一,应对供水设备进行管理和保护,禁止使用老化、久远的设施,及时做好设备的养护、管理和检修,若借助地下水源,在水源附近60m以内不可进行污染性的活动,以强化对水源的保护。为此,村委会或相关部门应设置水源基地范围,在基地范围内可以种植树木花草,能够起到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目的[4]。其二,对水源净化方式进行改进,做好对水源的消毒处理,可有效改善水质。为了更为全面的实现对水质的净化,应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严格的卫生监测与监督,适当的安装一定的净化设备、消毒桶等,并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与维护,以保证人们群众的饮水安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其在运行管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不专业等问题尤为突出,加强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应培养专业工程运行管理人员,降低农村地区的供水成本,构建完善的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以保证工程运行管理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以提高工程运行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覃育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05:274+276.

[2]谢海波.浅谈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建议[J].湖南水利水电,2015,02:51-52.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篇9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87-01

关于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快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也突飞猛进,农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住房、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但与农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饮水问题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农村饮水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其它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饮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规定标准。饮水不安全因素对人民的生活及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

根据卫生部和水利部的调查,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氟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苦咸水、污染的地表和地下水,成为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

为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农村安全饮水工作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水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放到第一位。

一、农村安全饮水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安全饮水标准不达标,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着饮水安全。

一直以来,农村饮水大多沿用过去的为小泉小水堤饮水,旱井旱池、旱窖供水和以深井、浅井、大口井提水三种方式。这些饮水方式系小型分散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

许多农村人口的饮水方式,直接从江、河、水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有句话“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君喝我的洗脚水”,彰显江河下水源卫生条件差。

以水库为水源取水的水质,也不能达到饮水标准。饮水汛期水体浑浊,加上净化的措施少,影响水的质量。

以露天蓄水池为饮用水源的水质,由于没有好的保护措施,集雨场卫生条件差,未经处理直接饮用,既不卫生,又不安全。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质和水量没有保证。

另外,农民取水大多沿用过去修建的饮水工程。如:水井、水窖、水池等。

二、农村安全饮水的标准

为保障农村人口饮用水的安全,农村安全饮用水水质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毒理学和细菌学四大类指标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

饮用水的物理性状包括浑浊度、味和臭等各项指标。水质从感观上对人体无不良刺激。

水的化学性状包括pH值、总硬度,金属含量如铜、铁、锰、锌和挥发酚含量等各项指标。

当某项指标超标时,水会发红发黑,产生异味、异臭,水烧开时会产生沉淀,水质不合格,不宜饮用。

农村安全饮用水最常遇到的是地下水含铁、锰和硬度过高,需采取除铁、除锰措施;降低水的硬度比较困难,在农村无法实现,只能另择水源。

水的毒理学指标包括氟化物、铝、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质,超过卫生标准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不宜作生活饮用水。

三、保障农村安全饮水的措施

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经济落后。城市集中式给水处理技术不适合农村。因此,为保障我国广大农村饮用水安全,急需开发适合我国农村的分散式给水技术。

3.1净化地表水

安全饮用水的根本问题在于水污染,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对地表水进行净化处理。这是解决农村安饮水全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过,如果河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处理的难度将会比较大,成本也非常高,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3.2利用雨水

雨水利用也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方向。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山区的水窖、集雨工程。

在高砷水和高氟水地区,收集自然界的雨水进行二次利用是一个解决当地饮水安全的较好的途径,而且成本较打深井低;这些雨水如果不进行收集,渗入地表后可能又变成高砷水和高氟水,造成水资源的白白浪费。

3.3水源地的保护与建设

水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质的好坏。保护与建设水源地,确保安全饮用水水质。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严格监控农药、化肥的使用,水源地附近禁止高污染工业的存在,以防止和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兴建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以保证农村人口在特大干旱的年份能喝上安全的饮用水。对深层地下水资源要十分珍惜,如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必须做到采补平衡,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4兴建饮水工程

目前,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资金不足是造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跟不上衣食住行发展步伐的主要原因。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由国家、省、市、县级财政拨付专款或补贴和村民自筹资金解决。地方财政常常不能及时、足额拨付;农民收入有限,自筹资金不充裕。所以,工程经费没有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改善农村安全饮用水水质迫在眉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要统筹规划。为此处于城郊地区的农村供水可与城市自来水管网相连接,扩大城市供水覆盖范围;对人口较为密集的村落,通过集资,兴建自来水厂;对于人口分散的偏远山区,可以建自来水泵房进行供水。

3.5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点多面广,国家有限的资金远远不够修建。所以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采取联合办水、开展股份合作;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方式运行。

3.6调控水价

水价偏低,也是供水工程不能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改革现行的供水水价政策,实行有偿供水和水价阶梯式运行,对超额用水和正常用水的水价区别对待。让其逐渐走向良性循环的状态。

3.7对供水设备进行管理

管理好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保证饮用水质,对饮用水水源、出厂水和供水管网末梢水的水质进行检测和检验,保证正常供水,充分发挥效益。工程建成后要加强管理,建立管理责任制,明确工程所有权的归属。

经常检查引水渠、管道等,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取水口的污物应经常清理,防止进入管道,造成阻塞;定期冲洗排砂孔。

对供闸门、水龙头、水表及电机、水泵等饮用水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维修,管网的养护管理。

防止因工作失职,影响正常供水。对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对供饮水池,应保证不垮不漏。对开敞式水池,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池底每年清淤一至二次,并防止牛马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

水质监测管理给水工程投产后,必须经常化验水质,以确保供水安全。

结束语: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以保障农民的饮水安全为目的,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农村饮水工作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水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放到首位。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篇10

一、充分认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二、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

用4年时间(*至2011年)解决我县18万农村人口饮用高氟水(饮用水中含氟量大于2mg/L)、苦咸水(溶解总固体大于2g/L)和水质污染及水量不足,保证率低、取水不便,严重缺水等问题。其中,*年规划12个镇65个村工程,解决4.8021万人的饮水问题;2009年规划20个镇105个村工程,解决7.3113万人的饮水问题;2010年规划6个镇40个村工程,解决2.5685万人的饮水问题;2011年规划6个镇48个村工程,解决3.015万人的饮水问题。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

根据各镇、村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状况,按供水人口供水规模和需水量的要求,建设合理的饮水工程类型、规模及标准。根据我县山区地形地质水源条件及饮水不安全因素分布情况,确定工程类型为:引、提水工程以及供水管网扩网工程。在距离集镇较近的农村居民点,通过集镇现有的自来水厂的改建扩建,延伸供水管线发展自来水,通过用水设施处理达到饮用水标准;在水源有保证,农村人口居住集中的地区,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实行供水到户;在农户居住较分散的边远山区地区,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

(一)水质。农村饮水工程建成后的饮用水,须经县疾控中心负责化验认定,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和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规定,并建立社会水质检测服务体系,对全县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进行定期水质监测,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

(二)水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设计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畜禽饲养用水等,根据我县实际,日用水综合核定为120L/人。

(三)水源。选择水源,应做到水源可靠,水质良好,水处理难度低,又便于施工和管理,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水源规划和工程建设以近期为主,并兼顾长远。对所有供水水源,划定保护范围加以保护,严格限制保护区内存在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和污染源,保护好饮用水源。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严密组织。成立县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曾路明,副组长:陈小杰,成员由县水务、发改、财政、卫生、环保、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各镇镇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由黄海斌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镇镇长为该镇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法定代表人,水务部门为每宗工程安排1名技术责任人,共同负责统筹协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各镇人民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负总责,相关部门和各有关村要明确分工,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水务部门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行业主管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进行行业管理,水务、卫生等部门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建设组织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及运行管理;发改与水务部门共同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编制和报批、项目审批、投资计划下达和建设管理监管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筹措县级配套资金,抓好配套资金落实,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卫生部门负责水质检测、监测,为水务等有关部门安排工程计划提供必要的依据;环保部门负责治理污染和控制水源污染,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的保护,防止造成新的污染;建设部门负责提出结合农村小城镇建设、村镇规划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相关方案。

各镇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保障措施。

(二)积极筹措,落实资金,加强监督。按照上级要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投资,国家投资主要用于水源工程、水质处理工程建设。管网工程建设,根据规划,人均需投资400元,中央给予补助64元/人,省给予补助160元/人,市给予补助20元/人,县补助40元/人,按照责、权、利相统一和“谁投资、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不足部份由受益群众自筹解决。到户的分支管网工程由受益群众负担,群众筹资部份要让群众充分参与,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做到公开公正。要加强资金管理,设立专帐,实行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资金直接拨付到工程帐户,保证国家投资资金及时拨付,自筹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做到专款、专户、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