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十篇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十篇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9:10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问题对策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美术教程在小学课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小学美术教师应使自己的教学向着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是经济建设的基本保证。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好的教师队伍,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注重对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能力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对深化教育改革,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要充分发挥其鼓励作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以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为宗旨,在激发学生潜能、启迪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教材为中心。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更不是以“应试”为本。以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手段,而不是以提倡争取“高分”为手段,更不是以让学生被动地死记硬背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为宗旨,而不是仅仅以记住大批结论、重复多种方法、模仿许多技巧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鼓励可以是“分数”的、物质的,也可以是语言的、精神的。采用“语言”的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精神鼓励,机会很多。可以在学生做的思考题或作业上指定简短的鼓励话语,也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作不同程度的表扬。例如“非常好”、“基本正确”、“有进步”、“相信你会做得更好”等等。这种鼓励的话语不必太多,但要恰如其分,且同一堂课上尽量不要重复同样的词句。小学美术教学讲究调动学生的内因,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努力作多角度的恰当鼓励,非常必要。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去探索、学习。

三、以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育目标上,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在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上,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我们应当针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更多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因此,小学美术教学的范围应该确定为以具有普遍规律或程式的技法训练为主,而具有创意性探索性的创作过程就要偏重于启发和引导,不宜做完整的示范。美术课堂示范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枯燥无味而且单调的美术课,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兴趣,他们只会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还不如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的探究观察动手,得到的知识远远要牢固、深刻得多。所以说: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也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让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积极的去完成老师布置下来的教学任务。老师在上课时可以采取趣味式教学或游戏式教学,形式可以千变万化,让他们保持其新颖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兴趣,他们便会主动去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五、教学应因材施教

小学美术教学必须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用。示范是教学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示范而滥用示范,只能在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它时,才恰到好处的选用示范手段。

对于低年级,如果有较难的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学习内容,教师不妨试着带领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常用色和平面形。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表现和简单的工艺制作。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篇2

课堂范画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它对美术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课堂上教师边讲边画,可使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掌握正确的绘画步骤,既直观又形象。再则,教师娴熟的绘画技巧不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能博得学生的敬佩,并由此发展到对美术课的喜爱。比如,为了让学生明白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笔者列举了许多职业都与美术有关的例子。如卡通设计、发型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等。谈到卡通设计时,笔者便在黑板上画了许多学生很喜欢的卡通形象,如:美少女战士、米老鼠、唐老鸭、孙悟空、猪八戒等。学生看了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个个喜形于色,课堂顿时“热闹”起来。谈到服装设计时,笔者先画一个标准的人体比例效果图,然后为她添上各式发型和不同款式的服装。随着人物发型的改变,其形象亦随之改变,学生看了感到非常奇妙、有趣,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有的学生还跃跃欲试,拿出笔来饶有兴趣的学着画起来。可见老师的范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并非语文学科的专利。美术学科同样也可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兴奋起来,激起学习情趣。如中国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贝叶工虫》画秋天已至,贝叶飘零,蜻蜓、蝴蝶等昆虫飞来,享受秋日的阳光。生命的蓬勃与枯萎,秋色的清冷与热烈,被画家编织在一个时空中,这样美的情境,即寄托了画家对生活的赞美,也发出了对时光易逝的感叹。让学生欣赏完这幅作品后,笔者又通过DVD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录相,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整个作画过程,一幅幅水墨酣畅的画面不一会儿便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惊叹不已。教师创设的图像情境,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欲望,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欣赏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这种直观是发展观察力和思维的力量,它能给认识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创造、审美等能力。

3.讲究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调济学生的“胃口”,精心设计因材而异的课堂结构。

例如:在上“现代设计艺术”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未来的汽车造型设计可能有飞行汽车、水上汽车、潜水汽车等,充分扩展他们的想象空间。然后,让学生试着在画纸上设计各式各样的、与众不同的作品,教师给予鼓励、展示、张贴,并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创意,这样,不仅给同学带来了极大的愉快,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多元化的课堂结构,能使学生经常保持新鲜感,课堂上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4.情感交流

为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做到以情促教。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的情感因素极大地制约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感知更敏锐,记忆更巩固,想象更丰富。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5.利用求新心理,提高审美情趣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求新心理。他们注重学习中的一切新动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新的东西,来点缀自己的生活,那么,美术教学就可以利用这一心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比如:我教他们做《工艺人物》,启发他们的扩散思维,帮助他们做成各具特色的精美工艺人物来装饰自己的小书房;再如:教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精美的立体卡片,用来馈赠亲朋、好友、师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了实用知识用于美化自己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课题的设计首先就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作业制作过程中通过思索、体验、尝试之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有了更多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的余地,他们会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激动、自豪,教与学双边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6.及时评价反馈,巩固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艺术感受;特点;教学方法

在形象可感的色彩和形状教学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生动的图片及直观的画面小学美术教育往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约束。从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分析,美术课程的开展应当建立在必要的认知发展规律基础之上,从知识与技能的双重角度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整体认知,进而更好地实现德育与美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有效结合。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与生理渐趋完善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今后的思维意识及能力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小学美术教育从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等多方面实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对于学生心理活动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1.审美教育的渗透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审美意识的形成是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课程实施的核心目的,基于美育教育基础之上的美术课程开展表现出极大的审美教育特征,同时对于学生自身审美观念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德育与美育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育还体现出自身综合学科的教育特点,将美术教育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更好地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2.趋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物质原料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呈现方式,其中关于物体空间及面积的描绘需要通过各种工具辅助实施,因此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也成为了现阶段美术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广泛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并赋予美更多的艺术内涵,这对学生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影响深远。

3.特殊的心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在探知欲望促使下他们能够积极发掘身边事物的特点,然而在真实和虚幻之中他们一般很难辨清,注意力极易分散。而高年级学生则更加容易和乐于跳出现有学习模块的束缚,将视野投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因而对于视觉艺术本身也有着强烈的内心需求。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小学美术教育在迎合不同阶段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在专业师资力量训练方面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在学科知识融合方面也形成了一定学科关联,文学、舞蹈等学科的融入对于加深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理解极为有利。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促进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特定学习氛围下促进自身审美意识与创造意识的发展。社会生活与美术课程的结合其优势不仅体现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对于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有积极影响。

2.课内外内容的相互结合

小学美术课程的一般教学步骤表现为先讲后画,这一教学模式在当前美术教育中也可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教师可以边讲边画甚至是先画后讲,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内容掌握情况来决定。课内外内容的相互结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在实践研究能力培养方面也大有裨益。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外出写生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至关重要。

3.多媒体教具的辅助

多媒体教具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出现已屡见不鲜,这对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实施效果也有着深远影响。然而,在如何开展多媒体美术教学的问题探讨方面还需要诸多斟酌。我们可以将网络教学视频或是优秀儿童美术作品在课程中呈现给学生,或是通过网络教学指导来提升学生对图画的整体感知。此外,感受画面的情感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对学生思维意识的拓展极为有利。

4.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心理差异也是需要在小学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视的方面,这是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形成,这对创造能力的发展影响深远。传统模仿式教学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绘画天性被抹杀,学习积极性也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小学美术教育而言,师生之间融洽平等关系的构建是极为重要的,这对美术教学的实施效果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基本认知规律考虑,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趋势方面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美术教学需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整体发展特征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呈现方式,尽可能体现美术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真正促进学生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学环境的创设也应符合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在积极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美)玛琳·加博·林德曼.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m].李蒙丝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2]张法.美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谭好哲,刘彦顺.美育的意义[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美术教学可采用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美术创作的热情

小学美术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一堂美术课要上得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就要营造一种吸引氛围,让学生大显身手,从中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及成功后的喜悦。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一个吸引点,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谓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课堂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境和学习的氛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反映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创设情景教学法首先要设置情境。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游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的特定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热情;其次要让学生体验情境,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唱歌、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如在教《恐龙世界》一课时,我首先用语言描述:“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生活着一群庞然大物,他们曾统治地球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神秘的全部灭绝,成为科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他们是谁呢?”学生回答后我出示恐龙化石的图片,向学生明确恐龙曾经存在的真实性。在学生兴趣被吸引的同时我又播放了一段动画短片(课件),激发学生的热情,直观的展示恐龙生活的世界使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引入课题。激发了他们表现形象的灵感。培养了学生对美术课的情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在合作中体验美术创作乐趣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学生自尊心,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美术课程标准》中这样要求:“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体验、观察、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是美术课程改革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需要改变传统的整齐、标准化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美术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表现风格多样的教学景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经常采用四人一组的方式,即以前后两桌为单位,只要上桌的两位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运作,即节约时间,又方便灵活,还可以使每一位组员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如我在上二年级《做笔筒》时,把前后两桌合为一组,推选出一位小组长。再由小组长进行分工,组员进行合作完成作品,最后进行作品展示达到预设效果。其次在美术课中,学习任务布置以后,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之前安排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三、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篇5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改进;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有着较强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美术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并且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能够对美术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在学习美术课堂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从中得到乐趣。

一、目前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是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实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对美术具备一定的天赋,但是美术教师自身的演示过多,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积极性。

2.讲述过多的理论知识

小学美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并且教学内容过于抽象,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够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会过多地讲述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让学生去动手操作,使得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学生无法感受到美术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

3.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很多教师还遵循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严师出高徒,师生之间严重缺乏沟通与交流,导致教师不能够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学生和教师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感,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重,这样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无法发挥想象力去设计作品。很多教师认为美术属于一门副科,没有意识到美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只是简单讲述一下关于美术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失去了求知的欲望。

4.美术器材较为落后

由于学校缺乏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认为这门课程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导致美术器材较为落后。美术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所在,但是由于美术器材较为落后,限制了学生的绘画能力,不能够把自己的绘画优势发挥出来。

二、改进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

1.提高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度

很多小学对美术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在美术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学校和美术教师要提高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度,美术属于视觉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结合,让小学生学习美术这门课程,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学校要加强对美术课程的资金投入,解决缺少美术器材这一问题,学校要提供充足的器材支持,例如版画工具、写生画箱、画板、涂料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2.加强多媒体教学

在美术课堂中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用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投入美术课堂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先播放一段下雨的视频,短片中包含大雨冲刷^的路面、忙碌的行人、各色的雨伞,通过这些场景来激发学生的灵感,然后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把自己认为视频中最有意境的事物画出来,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和看法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作品,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能够敢于去创新。

3.选取优秀的美术素材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够只局限在教材内容上,要把教材内容和课外的优秀素材相互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的爱好,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美术素材,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绘画灵感和积极性。教师还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作为课程评价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感觉自己的作品非常优秀。

4.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化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化,这样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事物的不同面,让学生自由画出所喜爱的物品,这也是开发学生大脑的过程。针对学生疑惑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讲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创作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学习绘画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所在;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篇6

关键词:小学美术;素描教学;方法研究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尤其重要,不仅能满足他们对美术世界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学美术的兴趣,这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这就带给老师更加严峻的考验,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平常单纯地接受一些画画的技法已经不能满足对现在教育的要求,还有就是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在中高考中除了文体艺术类学生要考试美术,大部分学生不考美术,于是好多人不重视美术的学习,这就造成了老师也不会好好教,学生也不好好学的现象。下面我们对小学美术素描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共同学习如何教好每一个学生。

一、素描教学的重要性

素描是一个单独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来说,素描教学指的是老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素描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技能的过程。《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的素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在空间、比例和透视等方面的科学与严谨性。然后当今素描教学却更加注重学生对直观感受的培养。这就让中西教育在素描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目标有了相当大的差别。小学的素描基础教学就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用一些工具和材料把自己所想象的和对事物的兴趣都放到其中的一个行为活动,它不但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也有所提高。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会发挥他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其实孩子们的内心充满了好多对世界的好奇,他们可能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但是他们可以用绘画来展现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素描教学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每个人都重视起来,我们才会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小学美术基础素描教学方法

如今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现在太多的学生只是会学习,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造成一些学生学“傻”了的现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就像在战场之上一个统帅的指挥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就是课堂之上的统帅,老师的授课可以决定一节课是否讲授成功。作为美术老师首先要掌握基础素描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45分钟时间虽短,但是其中却蕴含着巨大的学问,上课之前的引导,以及对学生注意力的转移,课堂中的互动,还有最后对课程的评价,每一步都需要经过老师精心设计。

三、做好课堂评价与课后辅导

现在的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大部分都是应付,包括学生和老师,比如,在课堂上很多学生不会真正地思考,有的学生看其他学生都学会了,但是自己一知半解就认为自己学会了,出于应付就直接过去了。还有就是老师,有的老师就想着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把自己的备案传授给学生即可,然后给学生留点作业,也不会对自己的课堂做出评价和课后反思,不会关注学生真正掌握多少,当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你的面前时,你是否会对这个作品做出全面的评价,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美术作品的好坏是没有一个固定标准的,如果老师都不关注学生,学生就不会知道自己的作品价值所在,就不会对素描产生热爱,老师首先要从专业上给学生做出点评,比如,这个作品的线条、色彩画面和布局等,另外,还要从其他方面做出点评,这个作品表达了什么思想,有什么意义,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才会根据老师的点评去改进自己的作品。还有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这样才有助于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进步,相互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美术素描基础教学方法探讨告一段落,总的来说,老师首先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有耐心和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自己的课堂,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和自己的学生一块学习,共同进步,让他们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辨别能力。通过对美的感受,进化为对美与丑的分辨能力,潜移默化地使人的精神在愉悦和操作中得到升华,在学校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将课内、外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要战场,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开展其他教学。课堂教学的结构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的先讲后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的自学过程就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另外,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多种形式,例如,以写生为目的的分组教学形式,以创作为内容的分散、竞赛等形式。还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采用组织观赏、欣赏、外出写生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研究和实践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和探究的创造精神,创造良好的个性发展环境。

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直以来,美术教学都是以学习知识技法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多以临摹成人作品为主,所以形成了一套模仿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而近年来,大家逐步认识到儿童的稚趣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儿童的天性和个性不容抹杀。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倡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主动学习,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导致教学方法的深刻变化,逐步由注入式、满堂灌向启发式、活动式、创造式方向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主变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结合。

三、从写实性教学逐步向表现性教学靠拢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当提倡儿童发挥艺术直觉,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进行扩展与延续,让学生在“创作式”的作业中完善造型技能和提高审美素质。与传统的写实造型教学相比,表现性美术教学能较好地体现这一宗旨和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与创造,抓住特征,夸张、超现实地表现,把与对象有关的人和事物联系起来或自己与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在创作中表现出来。我们知道,传统的写生课要求学生认真准确地观察物体的形状、比例、透视等客观属性,塑造出精确、完美的形体。而实际上,这对于儿童而言是一种被动的思维方式,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限制了儿童创造思维的活动。在写生作业中,如果我们让学生在抓住事物特征的同时,进行大胆地取舍、夸张与变形,留给他们更多的表现空间和契机,充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那么就会使作品蒙上浓厚的艺术情感和趣味。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我们必须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制度,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认识特点,真正为孩子们创造自由探索、自由表达的环境和条件,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注入营养。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音体美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篇8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美术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听课,这时老师就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其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和好奇心,这时实践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或者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作为寄宿制学校,学生长时间的生活在学校当中,与外界的接触较少,老师就需要抓住这一特点,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感受外界的变化,体会外界的新奇,这样对于增强其创造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为此,老师需要改进美术课堂教学,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教学,加强和课外、和生活的联系,设置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课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动手动脑参与其中,能够直接去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并能够更好的认识外部的世界,对于培养其审美观念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并将这些差异当做是学生身上最闪光的地方,让他们自由发挥,这样也能够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

寄宿制学校,一些孩子内心较为敏感,这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敏感因素,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地氛围,鼓励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去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温馨的学习环境之下,能够有利于其创造意识的培养。

三、实现教材的创新发展

教材并不是教学活动唯一的参考,老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美术课本来讲,它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与美术相关的话题和素材,对于每个话题,不能够只简单的进行讲解,还应该对其进行延伸,使得教材的内容更为开放化和具体化。这就要求教学当中,老师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更好的掌握美术知识。

老师要结合教材和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家乡美景的时候,就可以设置实践课程,让学生去实际观察,了解自己家乡的真实情况,并从头脑中想象设计出家乡未来的发展蓝图,并将它画下来,这样比凭空的让学生在教室当中想象更好。

四、教学中融合多种艺术手法

美术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老师需要融合多种艺术手法促进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这是提升教学创新与实践的根本。教学中可以融合音乐、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来激发起灵感,促进学生进行美术的创作。但是需要注意,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x择艺术作品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欣赏水平,要在其接受能力范围之内,否则将会弄巧成拙。

音乐等艺术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有很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借助优美的旋律和节奏给人听觉上的享受,而美术则能够借助线条展现其美感。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当中想象创造。

如在讲解《假如我是巨人》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结合影视作品,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可以放映《格列佛游记》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巨人来到小人国之后的场景,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再进行创作,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想象展现在作品当中,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通过艺术和艺术的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融合多种艺术手段于美术教学当中,是实现创新与实践的根本。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篇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43

美术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近大自然,从生活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并放大这些特长。那如何能够让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德育精神呢?

一、引领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人文气息

美术是生活中用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小学生是比较热爱大自然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美术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在教师方面,也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当中,去体验生活,以增进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勾勒出那份情感。美术作品可以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每幅作品都是带有情感的,这些情感都是艺术的精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感悟生活。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作品《父亲》的时候,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父亲”与自己的父亲对比一下,让学生体会到父亲的辛苦,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从而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感,这样可以于无意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艺术是需要创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的课堂注入新鲜的气息,激发学生的潜力,带领学生去体验不同的思考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表达方式。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图形联想的方式,用各种颜色的画笔在宣纸上晕染一些肌理,让学生动脑筋想象,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图像?无论学生给出什么样的猜测,教师都要给予一定的赞扬,因为艺术没有对错,只要学生敢于想象就是学习艺术的成功。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画一个简单的长方形,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猜想教师这是要画什么?有的学生说要画房子,有的学生说要画游泳池,有的说要画电视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快乐地学习。

三、给学生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活跃的艺术氛围,将枯燥的课堂转变成快乐的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美术知识,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例如讲故事,可以让学生先领悟到作品中的感情色彩,了解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心情;还可以给学生变魔术,让学生对色彩产生好奇心,就像刘谦变魔术似的,在课桌上放一杯清水,然后搅动,使清水变化出多种颜色,从而勾起学生对色彩的好奇心,对美术产生兴趣。只有调动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接下来的美术授课学生才会很认真听讲,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提供的美术材料要多样化

小学生都喜欢新鲜的事物,如果教师给学生练习的材料每次都一样,那么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这种单一的形式感到厌烦,自然就会降低教学效率。所以,教师一定要保持材料的新颖,来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师不仅要不断给予学生独特的材料,还要培养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多发现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从多角度对事物产生联想,养成主动探索的好习惯。例如:教师教学装饰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制作作品的工具和材料,这时学生会主动发挥想象,带来的东西有鹅卵石、纽扣、稻草、瓶盖、花瓣、贝壳,等等。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东西制作自己想要制作的东西,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或帮助,不一会儿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作品就呈现出来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并且还利用很多废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也可以本着变废为宝的原则,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废旧物品,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享受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不断去探索。

五、注重引入多媒体

在美术教学中,如果恰当地引入多媒体,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教学效率。多媒体拥有美妙的画面、生动的情节,可以调动课堂氛围,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使整个课堂更有吸引力和表现力。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看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的著名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以及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利用好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想象力,帮助学生掌握主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养成主动寻找新题材的好习惯。这就需要教师放开学生,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索,认真地观察,如临其境地体验,大胆地搜集,不断地反思,慢慢摸索美术的奥秘,放飞学生的翅膀,让学生自由翱翔到美术的天际中。

六、注重给学生示范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篇10

关键词:创新能力;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胆创作;发挥个性

我常常用游戏法导入新课,也经常利用讨论法、欣赏法、启发教学法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表现出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一步突出新课重点和难点。在每课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去看、自己去想、自己动手制作,从而使学生更为大胆自由地进行表现。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美术素质,并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之以恒的情感态度呢?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金钥匙,通过它可以让学生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

二、引导启发,了解太阳

在教学《心中的太阳》一课时,我首先提问:“孩子们,想不想和太阳交朋友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展开孩子们遐想的空间后我又问:“如果天上没有这位朋友,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有的孩子说:“我们的周围会一片漆黑。”

也有的孩子说:“花儿得不到阳光会死掉。”

那么,还有的孩子说:“我们人类没有阳光会得很多疾病。”

孩子们的回答证明了一点: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利用这一特征可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他们都是父母的小太阳,他们能给家人、父母、同学以及社会带来不同的东西。同时要对学生更加深层地进行爱的教育和渗透思品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对社会的爱心。

三、自主探究,多媒体展示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了解课本中的这位朋友,在欣赏的过程中考虑:书中的彩泥作品表现得那么美!小组相互交流,讲解自己的想法和制作太阳的方法。

在孩子们热烈的谈论中,我也被感染,和他们一起探索答案。这就体现了师生平等。在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总结太阳的脸部表情和光芒四射的变化,可以用揉、捏、粘、压等方法进行造型创作,从而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四、大胆创作,发挥个性

有前面环节的铺垫,学生会掩盖不住想亲自动手制作的欲望,这时就要给孩子们一个发挥自己个性的空间,因此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发挥个性”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在孩子们动手的过程中,播放轻柔的钢琴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创新中不断完善自我。

五、展示成果,评价太阳

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及教师简评为辅导,从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