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十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十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3:5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篇1

【关键词】生态哲学人与自然生态文化【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在追求商业利润的同时一度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导致我们的蓝色星球千疮百孔。在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十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民族的未来,面对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顺应自然规律,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融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思想指南,对人们辩证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采用科学的治理方法指明了道路,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依然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坚持唯物立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具有丰厚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系统阐释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是在自然环境之中得以实现的,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向自然界交换物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人、自然、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人是自然界的存在物。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人类得以生存要呼吸自然界的空气,依赖自然界的资源,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发展壮大。从原始社会到工业文明,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基础之上。从存在的顺序来看,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出现的,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产品,包括食物、衣服、燃料、住房等,自然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对自然界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脱离自然界,人类便无法生存。因而,马克思用“无机的身体”来形容自然界,并强调“无机的身体”的健康是人与自然之间良性循环的保障和前提。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自然界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其出发点就是认识自然界的产物,人类对自然界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点,是其生态意蕴的直接体现。

人与自然是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处于不断互动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密切了二者的联系,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外,人与人之间也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体现了自身的社会属性,改造自然同时也是与自然界的互动,随着人们对自然改造的程度不断加深,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更为紧密,因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类社会要得以发展应尊重自然、关爱自然,这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与人互动的前提,维护自然的和谐也就是维护人类自身的和谐。

树立辩证观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绩显著,文化建设相比而言要略为滞后,尤其是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亟待提高。现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而提升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应从生态文化建设入手,将环保行为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通过发展生态文化,不断推进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

维持攫取与付出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蕴含着和谐社会的内涵,对于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启发。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就需要保持攫取与付出的平衡,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物质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人们也要为美化自然环境付出努力。在具体的建设实际中,我们应逐渐消除不和谐因素,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提出人化自然的观点,自然界同时也是人类的现实自然界,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因而,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强调“先在自然”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惟其如此,才能实现自然、人、社会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要处理好三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类社会要发展,前提是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意味着停止发展,而是要发展、要进步,但不能以违背自然规律为前提。

掌握科学方法,革新经济发展模式

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与人们物质生产活动是息息相关的,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来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失衡。劳动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的互动,劳动过程就是人们在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人们利用自然要在一定的合理程度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物质变换。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要维持正常的物质循环,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按照恩格斯的观点,违背自然规律只会带来灾难,人们与自然界出现的种种矛盾,本质上,源于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还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指导方面。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过于关注经济效益的提升,常常采用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具有片面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追求生态与经济系统的平衡,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启示我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对自然的过度索取,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前提是要处理好物质利益和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避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形成“资源―产品―再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物质和能源处于持续的循环流程之中,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建立生态社会,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内在契合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不仅体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其对生态社会的阐释有助于推进人类社会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内在契合。

转变消费观念,建设生态社会。从人类文明转换的进程中可以看出,绿色消费方式、美化社会环境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节约资源,建立与环境的友好关系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近年来,社会大众逐渐认识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逐渐摒弃不良社会风气,转变相互攀比、浪费的消费方式。新的消费理念认为,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态社会建设应运用正确的、适度的消费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增强环保意识,维护生态社会。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导致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社会的维护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因而政府、企业、公民要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支持,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作为地球的一员,我们有义务明确自身的环保职责。

(作者为中共达州市委党校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王雨辰:《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评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12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篇2

一、公共性概述

公共性是一个起源于西方的词汇,而对公共性首先做出研究的也是西方的学者,其中对公共性有较为系统的研究的当属汉娜?阿伦特、哈贝马斯、罗尔斯三人。虽然三个人都是研究公共性,但是他们的研究侧重面有所不同,汉娜?阿伦特着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公共性的关系的研究,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共同的境遇即为公共性,人是公共性建构的基本元素;哈贝马斯则侧重于研究公共空间,认为公共空间是公共性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罗尔斯的研究视角又与阿伦特和哈贝马斯不同,他以政治为视角,将公共性解读为一种政治诉求。

以上三种对公共性的不同解读共同发展了公共性的内涵,使公共性的概念更为清晰。然而,公共性的概念的解析具有多样性,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阐释即得到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公共性没有具体的解读,然而它的许多理论观点在实质上是延展了公共性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阐述的公共性问题,如公共权力、公共利益等,已经触及到了公共性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实践的理论观点则与公共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实践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将世界改变成公共性的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后代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公共性表征的概念和范畴中得到启发,进一步解读、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公共性,使公共性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人与社会的发生及发展的学科,它在研究人类社会的过程中无法回避公共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也正是体现在“人”和“社会”两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公共性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公共性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哲学,都无法回避对人的本质的追寻,而自古希腊时期起,哲学中对人的研究均囿于时代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将人的精神与肉体相剥离,或者将人与自然及社会对立起来。这种研究方法最终使得人的本质没有得到正确的解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了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研究成果,批判性继承了他们的某些观点,最终得出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这一理论观点。所谓的“现实的人”是指群居性的、具有生命力的、能够改变外界状态的公共存在,它具备社会性,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理论观点实际上把人作为公共存在看待,彻底颠覆了传统哲学的哲学主题,转变了传统哲学的思辨方向,人不再是抽象的人,而是可生成的公共人。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有必要培育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规范。这一观点立论的依据是前面所述的人是公共性存在。既然人是公共性存在,那么人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规范必然也是公共性存在的,然而,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规范实际上是处于分离的状态,要想发挥出人的公共性的作用,就必须对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规范加以培育,使二者合一,促成公共人的完整性。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种公共理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向前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在这个观点中,人是一个泛指,是人类整体,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的是整体性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限定就决定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想的公共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社会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相互交往所形成的复杂关系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分。相互交往属于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因而社会生活带有鲜明的公共性特征,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在实质上是对公共生活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社会关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共性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属性,即使从表面上来看社会是以个人为主体,但是从本质上来看,社会是关系的集合,交互性的、公共性的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的主体。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处在社会中的人,几乎无法避免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情况。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冲突起源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导致了利益分配的不均,问题由此而产生。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是新的视角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得到的理论成果。作为一种理论研究范式,它对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价值、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里的理论意义主要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意义。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当今时代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产生之后经历了几个理论的发展与丰富阶段,而社会也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新的情况与新的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如何与现实更好地接轨的问题。而公共性维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视角之一,无疑是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对以后的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同时以公共性为视角的理论研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将现代社会的公共性问题提升到了理论研究的高度。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具有深刻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的关怀是哲学建构的根本性动力,而公共性维度正好是以整个人类为视角,这样一来公共性维度就能为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实际上是将马克思主义引入哲学的基础性研究方向,这一做法对打破我国学界一直以来存在着的哲学孤立发展的局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公共性维度所提供的中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交流平台对改变我国哲学研究片面化、绝对化的局面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在各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理论范畴,在本质上是与公共性保持一致的,这是因为实践实际上就是解决公共性问题的过程。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同时也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公共性问题在这个时期出现,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对解决公共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在政治建设方面,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可以明确公共权力在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对防治腐败具有很大的帮助;在经济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对促进公共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维度对唤起人类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篇3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基本点,是十分重视生产力及其发展,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及其建设。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党在新的时期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纲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

   我们要了解“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首先就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或者说是基本点。价值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范畴的概念,就一般意义说,价值是表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的有用性。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就是说人是价值关系的主体,而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就是价值关系的客体。价值的实现既不能脱离客体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不能脱离主体的某种需要。离开了这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来谈价值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价值范畴,实质上是一种关系范畴。

   价值的客体,可以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是精神的东西。作为主体可以是个人、集团、,以至整个人类。客体具有多方面的属性,能够满足主体不同的需要,或者对不同的主体具有完全相反的价值。因而,人们在评价某种东西是否有价值看法是不同的,甚至持绝对相反的看法,因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资产阶级的一些哲学流派,.对什么有价值对什么没有价值,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是两种对立阿价值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就是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对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进行科学地价值评价。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观认为-:一切有利于发展、人类进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没有多大的价值,或握无价值的甚至是具有负面价值杓。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基本点,·也就是精神实质,即十分重视生产力和生产力的发展.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我认为,这三个基本点不仅根植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而且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家的着作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经典着作家,虽然没有哲学价值观的专门论着,但他们是从这三个基本点出发来审视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并进行科学的价值评判。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精神具体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他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率领各族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新的概括、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不仅明确了党建的价值目标和评价标准(价值标准),同时也指出了实现党建的价值途径和方法。

   “三个代表”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就是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率领我国人民不断前进。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三个代表”的思想,清楚地表达了这一党建的理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价值观之间的本质联系。党的价值不同于任何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因为在价值关系中,任何物质和精神的东西都只能作为人(价值主体)所享用的对象,作为满足主体需要的手段而存在,而有意义。党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党作为价值主体,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方能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爱戴,自觉跟着党走,这是党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希望和要求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从而享用其正确的政治领导成果,这是价值主体自身利益的需要。党建价值目标的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必须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这实际上是三个具体尺度,即生产力标准,文化标准和人民群众利益标准。

   所谓标准,就是尺度或准则的意思。价值标准是和衡量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准则。党建的价值标准,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客观的、直接的和直体的。列宁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的价值标准。这并不排斥对认识真理的理论性和方面的证明,但它们往往都不能直接地、具体地肯定或否定认识的真理性,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标准,才是客观的,可以直接地肯定或否定认识的价值。

   “三个代表”是检验衡量工作成效的三个准则,即价值尺度。有了这样的评价标准,就可以直接地、具体地肯定或否定党建工作的得失和利弊,也可以判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正确与失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篇4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36-02

一、思維与哲学思维

理解哲学思维,首先要理解一下思维。思维按意识形式的不同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以知性、理性活动为主,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形象思维是以感性为主的活动,其基本形式是意象、想象、联想。思维按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日常思维、文学艺术思维、科学思维、宗教思维、哲学思维等类型。由于哲学研究的对象具有超验性和高度抽象性的一面,这种性质使人们不能直接感觉到它,也不能用颜色、体积、温度、导电性等感觉经验的术语来描述它,因此哲学思维具有超越性、整体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特点。

二、哲学思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以研究经济活动为对象。但经济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在由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活动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要研究它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还要全面探讨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但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并不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所以要运用哲学中的社会形态,即唯物史观的理论来看待资本主义本质论的宏观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以哲学的视角研究政治经济学,用哲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把握政治经济学,从更宏观的视野准确、全面、深刻的认识经济、研究经济,才使我们清楚了经济发展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从而准确的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1.用哲学思维研究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背景和指导原则。

从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来看,伟大导师马克思在其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时,并不是一开始就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而是其在进行历史哲学研究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为了解决其所遇到难题,如不进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无法继续,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于哲学语境哲学思维中,从哲学思维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背景和指导原则。

2.用哲学思维研究政治经济学,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目的和作用。

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的两大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而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面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揭示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消亡的必然性以及它将被另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这些实际上就是确立了他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所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目的,而是从宏观视角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从哲学全局性、整体性的视野和高度入手研究经济问题的,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3.哲学思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首先:从哲学思维超越性、整体性角度,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线索,探讨的主题是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那么,它是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呢?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就是具体到在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要探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首先就要有一个理论武器。这个理论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讲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解读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武器,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本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解读,揭示了资本主义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证明和运用。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经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证明和运用;最后科学社会主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落脚点。

其次:充分体现哲学思念批判性、反思性特性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大量运用

辩证法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主义立场,也是马克思始终坚持的彻底的批判主义立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体现辩证法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运用“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从简单概念到复杂概念,从概念到原理进行一系列理论研究和阐述。比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核心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劳动价值理论是整个商品经济理论的一般规律,是研究资本主义本质的一个理论前提,具有普遍性意义。要想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剩余价值理论,首先就要清楚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关键词是价值。他的劳动价值论找到的第一个层次是价值。如何找到价值?马克思以商品为切入点,研究商品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而找到价值这个关键词。马克思在此处研究价值,是从价值质的层面上看。这一部分要运用哲学的理论,特别是哲学中辩证法里面的质量统一来理解。任何商品都是质量的统一,价值也是质量的统一。研究商品二因素,探讨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看价值的质的问题。在这里面只关注质,不探讨量。找到了价值,接着再探讨价值的来源是什么,由谁产生?从而进入第二个层次: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马克思找到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从而找到价值形成的源泉。找到价值的质及价值形成源泉以后,运用哲学辩证法里质量统一原理来进一步理解政治经济学里的价值,从而进入第三个层次:价值量(生产环节)。如果只谈价值,一般把它界定在质的层面。只有谈价值量,才是关于量的问题的理解。

研究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由谁决定、如何计算的问题之后,必然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规律,这样便进入第四个层次:价值规律(生产、流通)。价值规律是从生产到流通、从质到量来研究整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包括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即对价值的质和量是怎样决定的问题做规律上的理解。第五个层次叫价值形式发展。价值形式发展有四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落脚点到货币阶段,即价值的最高形式是货币。为什么要谈货币呢?因为找到价值的货币形态,才可以看到货币购买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后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生产出剩余价值即产生价值增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揭示出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本质和实质。这部分为剩余价值理论研究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2)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矛盾分析法的广泛运用不胜枚举。如: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时,以商品作为切入点,通过剖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展现了作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是指:两者相互依存,统一于商品体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是指:两者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买卖双方都不能同时既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获得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把商品卖出去,才能使商品的生产者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消费者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解决存在于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揭示了决定商品二重性来源的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历史与逻辑的方法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考察时,既有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的考察,也有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考察;既考察它的历史和现实,也分析它的发展趋势。纵横结合,全面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凸显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非永恒性。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两个最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在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中,从资本分析到剩余价值生产、掩盖与瓜分与分割、最后到经济危机,这一研究脉络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矛盾萌芽的简单商品开始,到对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的时间发展顺序,运用历史与逻辑方法的结合,最终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客观、准确地揭示出资本主义本质;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代替;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在2005年高校本科思政课新课程方案出台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一起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思维研究,不仅可以更加完整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而且可以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呈呈:《资本论>哲学语境研究》,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2]徐涛:《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思维范式》,辽宁师范大學2009年硕士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篇5

(一)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

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学说,是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的世界观,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活动带来失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武装学生的头脑,解决好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创业等等一系列问题。充分认识到,技术技能是一个国家创新创造力不竭的源泉。劳动创造财富,技术技能创造社会进步,从而做到“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更加深入、科学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顺利地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高职学生客观、全面、深刻地看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方面促使学生(包括90后的高职学生)逐步树立起独立、自强、成才、创业等意识,另一方面却也促使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出现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以至于部分学生滋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这可以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现象,学生只有确立了辩证思维方式,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独立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形形的复杂问题,对此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确立正确的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三)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

90后的高职学生不满足只接受现成的理论知识,而是希望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而创新的希望正是在青年,也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和必备的重要品质。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缺乏哲学思维的民族就是一个盲目、冲动、脆弱的民族。而缺乏哲学修养的人也必定是非常浅薄、浮躁、柔弱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能够使高职学生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交差训练,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养,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展创造性活动打下坚实的根基。

(四)提高高职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修养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哲学教育是一种人文修养的熏陶教育,这既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包含了对学生的人格、个性以及人文修养的教化,当马克思还是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时就说过,“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把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知识融合的培养中,促使高职教育由培养技能型人才向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转变。

二、加强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方法、途径

(一)思政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渗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

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而“05”方案,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程设置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吃透、挖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课教材,渗透、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讲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则要深挖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如“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专题的教学,要系统讲清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它包涵相互联系、不断升华的三种境界,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体现着价值观三种境界的有机统一。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在个人实现社会价值过程中得到实现的;个人价值不是否定社会价值,而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历史价值不是否定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是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历史延伸,它是个人价值的最终完成。当今中国社会,分化日益剧烈,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共识。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统一,有助于学生把个人的自我实现与个人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二)校园文化建设,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内化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篇6

一、“纷乱”与“对抗”:环境哲学研究的总体状况

总体说来,当前国内外环境哲学的研究现状基本上可以用“纷乱”和“对抗”予以概括。

说它“纷乱”,是因为,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与“环境”或“生态”有关的哲学名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以致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如“生态政治学”、“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由主义”、“生态无政府主义”、“生态女权主义”、“生态法西斯主义”、“生态社会学”或“社会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环境后现代主义”、“环境思想”、“环境正义”、“科学技术生态学”,等等。与此同时,国外学界对上述诸“学”的研究也呈现出了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局面,例如,美国就先后出现过以布克钦为代表的“社会生态学”、以奥康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生态学”、以福斯特为代表的“马克思的环境思想”和以麦茜特为代表的“激进的环境思想”等;日本也先后出现过岛崎隆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解读、尾关周二对人与自然“共生”理念的阐发、岩佐茂对“循环型社会”的探索、龟山纯生对东方传统思想环境伦理价值的挖掘、高田纯对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研究、森冈正博将环境伦理和生命伦理相结合的尝试、武田一博对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女权主义的讨论、牧野广义对环境民主主义的强调、河野胜彦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倡导,等等。一句话,与“环境”或“生态”相关的哲学词汇或哲学思潮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都成了“显学”,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台”之势。

说它“对抗”,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环境哲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尖锐对立(参见杨通进、谢阳举、彼得?温兹、戴斯?贾丁斯等众多学者的相关论著)。概括说来,在本体论上,前者彰显“荒野”的系统性、自组织性和先在性等,主张“荒野”自然观;后者彰显自然的可分解性和可还原性,主张机械论自然观。在价值论上,前者主张自然的“内在价值论”,后者主张自然的“工具价值论”。在认识论上,前者主张整体主义的“生态学范式”,后者主张科学主义的“笛卡儿范式”。在方法论上,前者主张“敬畏自然”的自然无为,后者主张“控制自然”的恣意妄为(当然,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相比,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虽然在“量”上从“强式”走向了“弱式”,其控制自然的手段有所变化,但在“质”上,其控制自然的理念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同质的)。在国内,“走出”还是“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虽然持续了二十多年,但至今没有达成统一的、有说服力的共识。

基于上述“纷乱”与“对抗”,如何整合与超越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当前环境哲学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哲学,以结束当前环境哲学领域里的“喧嚷”与“嘈杂”,从而更好地回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国内环境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二、多维度、多视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研究现状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是我们解决上述难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诚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撰写过专门的、系统的环境哲学,但是,透过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学术思想和绚丽的学术画卷,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我们随处可以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思想的璀璨。

关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意蕴及其理论意义,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野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揭示。

有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形成史维度加以阐发的。例如,学者禹国峰认为,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具有自身的生成理路:异化史观下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形成的前奏,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和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生成,而自然价值论对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误读与现代性困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发展的曲折和现代境遇。但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仍是现时代不可逾越的科学的环境哲学。

有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科技观维度加以阐发的。例如,学者解保军认为,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有着明显的生态学价值取向,他主张应用科学技术的手段,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发明或改进新的生产工具,变废为宝,节约原材料,减少废物排放,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生态维度与当代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是一致的。

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加以阐发的。例如,当代日本哲学家岛崎隆在全面解读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环境生态思想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这种“关联”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三重结构上,亦可称之为“自然在人面前呈现的三种面孔”,即人与自然的“主-主”关系(自然和人一样是平等的主体)、“主-客”关系(人是自然的改造者与呵护者)和“客-主”关系(自然是人的缘起者和养育者)。据此,岛崎隆得出结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本来就含有生态学观点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环境问题同样适用”。

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加以阐发的。例如,学者白雪涛认为,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把生态自然的恶化归因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把社会变革视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把共产主义的实现看成是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这些环境哲学思想为人类克服全球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有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产生语境维度加以阐发的。例如,学者曹志清认为,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思想零星地散落在他们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形成一部像《资本论》那样的环境哲学巨著,没有从问题学的视角来讨论生态环境问题,但我们不能据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真理的光辉”;他们提出的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合理调节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设想,以及实现人类从自然界两次“提升”的理想等,正是今天环境哲学研究的“基本内核”。因此,从时代问题出发,伴随一定历史语境,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叩问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地同他们对话,研究他们曾被忽视的甚至是被遮蔽的思想,澄清被误解的内容,在理论上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思想,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途径。

当然,在绝大多数学者肯定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意蕴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例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奥康纳就认为:“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方面属于一流的理论家,但他们两人确实没有把生态破坏置于资本积累和社会经济转型理论的中心位置。他们低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赖资源枯竭和自然退化的程度。他们不仅没有准确预见资本在‘自然的稀缺性’面前重构自身的能力,也没有预见资本所具有的保护资源和防止或消除污染的能力。”更有甚者,少数学者不仅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环境哲学成分,甚至还把环境破坏、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归因于马克思,认为马克思主义过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只把现实的人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片面强调“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从而遮蔽了自然的系统性、有机性与客观异在性,在实践上加速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加剧了生态恶化与环境的破坏。例如,帕斯莫尔就说过:“没有比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的思想传统对生态学更加有害的思想了。”

三、丰富性与独特性: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理论特质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不仅是当今各种环境哲学思潮中较为系统、全面、深刻、现实的科学,而且,相对于其他环境哲学而言,它具有自身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个性。具体表现在:

就本体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主张:(1)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寓于人是“自然的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存在物”、劳动或实践的存在物之中。(2)自然是对象性的自然,既具有非人类中心主义所谓的系统性、自组织性等,又具有人类中心主义所谓的可分解性和可还原性等;既具有客观性、异在性等自在性特征,又具有“感性”、“人本学”性等属人性特征。(3)对象性活动(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与确证,是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中介;它不仅塑造了“自然的社会”,而且塑造了“社会的自然”;不只决定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对立,更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共生诉求”。(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既克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以自然统摄人的“客观自然主义”,又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统摄自然的“科学的唯物主义”。(5)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对象性关系决定了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自然与社会的相互渗透决定了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统一性;对象性活动作为人的自我实现决定了“发展”与“以人为本”的一致性;自然、人和社会的非线性关系决定了“统筹兼顾”的科学性,等等。

就价值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主张:(1)与对象性的人、自然的对象性相对应,自然是人类“须臾不可缺少的对象”,具有对象性价值的“最高普遍性”,由此决定了人给自然以“道德顾客”的应然性。(2)自然虽然没有凝结“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却具有“虚拟的价格形式”;自然的对象性价值不只缘起于自然的系统性和自组织性等,更缘起于对象性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3)自然力是生产力的“自然基础”,是“超额利润的源泉”,是“绝对知识”的“原型”,是人激发美感、灵感和完善人格的力量,就此而言,自然的对象性价值就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所谓的“内在价值”。(4)自然的对象性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需要,对象性劳动是衡量自然价值以及其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就此而言,自然的对象性价值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所谓的“工具价值”。

就认识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主张:(1)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对象性活动,即实践的思维方式,是整体主义思维方式与科学主义思维方式的耦合。(2)整体主义思维方式源于自然的系统性、复杂性等的“本来如此”,科学主义思维方式是自然科学的发生学“母体”,是自然科学发生与发展的逻辑,源于对象性活动的“应该如此”。(3)马克思对资本的成功考察即《资本论》就是这两种思维方式综合运用的结晶。(4)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是“辩证思维方式”的“复归”。

就方法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主张:(1)科学合理的方法论是对象性活动的方法论,是实践的方法论。(2)对自然“有所作为”、在“解释世界”的同时“改变世界”,源于人的对象性本质和人自我塑造与确证的需要,源于对象性劳动“永恒的自然必然性”。(3)对自然“有所不为”,在改变自然的同时呵护自然,源于自然的客观性和异在性,源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源于对象性劳动的“自由”与“必然”,源于人(“代内”的和“代际”的)自身可续发展的需要。(4)发展并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废物再利用,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重要路径。(5)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顺从自然”、“敬畏生命”,不过是一种“浅层生态智慧”的方法论,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篇7

   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首先要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方法和内容。以往我们大都注重对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虚假、幻想的政治共同体展开理论研究,而后把理论立足点拔高到共产主义的视野下,通过对“史前史”社会形态的综合批判,得出只有共产主义才是真正的人类共同体的结论,由此把人的生存域境推向了理想的未来,这种逻辑理路其实是对马克思政治理论的误解。从内容上讲,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现实的人类解放运动,而不是固定的社会形态,以上所述的政治理论是把历史的必然发展规定为共产主义的宿命论,显然违背了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从方法上讲,将人类的真正解放寄托于理想的未来,认为到了共产主义任何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这是对共产主义的误解,犯了脱离实践的形而上学错误。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经典创举,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式的思辨体系和理论脱离实践的理性构建,把着眼点放在现实的历史发展中,从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得出科学认知,从而引导人们追求真实政治价值的实现。历史唯物主义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实践的、以人为目的、开放的论域,从历史唯物主义阐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内容,就要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理论中把握好事实与价值、历史与价值的方法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批判性与建构性、事实性与价值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德布拉·萨茨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硬核。不是马克思关于市场、哲学方法、国家和社会制度的观点,而是历史唯物论将马克思的观点与政治哲学中的其他传统区别开来。”可以看出,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发展马克思政治理论中对历史唯物论是相当重视的。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与理论方法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直到今天,我们不应再去争论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可能,而是要阐释其何以可能。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能否融合、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如何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研究对象中展开,这才是当今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论题。

   长期以来,唯物史观被解释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似乎人是站在历史之外,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如果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就会受其惩罚。这种解释模式一度成为一些西方学者批判或否定历史唯物论的靶子。政治哲学家约瑟夫·克罗波西在评价历史唯物主义时指出,马克思思想的革命性体现出“以历史取代哲学便为以社会和经济取代政治和宗教奠定了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他对马克思历史发展方向的预设深表怀疑。面对理论的质疑,目前的主要任务不是澄清历史理论的合理性,而是深入历史理论中,探索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是如何在历史唯物论中展开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得过于笼统,他们试图在微观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进行阐释,或采用当代的理论术语,或运用社会科学方法加以剖析。这些研究对于突破旧有的解释模式具有启发性,同时也要检审这些阐释对马克思理论造成的各种影响,以防使其再次陷入理论误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这不仅是因为马克思自始至终在历史唯物主义中阐发其政治哲学思想,以求突破旧式思辨体系,通过科学考察和价值规范的统一达到对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而且还在于通过彰显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中发展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同时纠正各种马克思主义学派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的曲解和错误认识。

   针对把历史唯物主义看作同人本道义的价值论域毫无关联的传统科学理论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启了人本主义思潮的强烈回应。人本主义思潮重在强调人的主体性,从历史发展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出发来把握人的主体地位,从主体性视角去理解人与外界的关系。卢卡奇强调历史发展的总体意识,提出“主体~客体辩证法”,他否定“自然辩证法”,把自然抛到历史之外,认为历史仅是人与人所创造的社会生活世界的活动领域,而与自然界本身无关。我们看到,从这种历史观出发,他否认了历史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致沿着人本主义方向展开理论探索。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突出强调人的历史活动,彰显人的主体性维度,把人的问题放在自己研究的中心地位,并把自然统摄在历史之内,具有进步意义。另外,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还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都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和批判来突显对人本身及其生存域境的关注,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主体性因素和人本向度,可以说是对传统理论解释模式的反叛。

   在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运用分析哲学的基本方法来解析马克思的理论,他们不满足于以往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宏大叙事,而是运用分析哲学的明晰性、精密性的概念和解析方法来解释马克思。有些学者在发展中扞卫马克思,也有些学者在解释中将马克思理论予以扭曲或否定。但是不可否认,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具有启发性,他们试图为马克思理论寻找微观基础和清晰的理论脉络,从而引起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反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面,安德鲁·莱文建议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追随者称作严格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重建、扞卫和修正历史唯物主义,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任务。”这一任务最早是由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柯亨承担,他竭力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予以明晰澄清。在柯亨的代表作《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中,他力图建构一种实用的历史理论,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进行详细的功能性解释,他的贡献在于突出生产力的首要地位,认为生产力是一个不断推动历史发展的基础。柯亨在解释生产力时显示出独特的理论视角,他认为马克思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创新在于他高度重视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分。“他认为这一区分是他在政治经济学中所作的决定性的概念革新,是他能够超越斯密和李嘉图理论的基础。”虽然价值增值确实是在劳动活动中发生,劳动活动确实也创造价值,但是劳动本身不创造价值,是劳动力创造价值,“劳动的交换价值”是一个无意义的表达,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构成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柯亨的解释是有道理的,这样把人理解为多元性,人不是完全被动地服从生产力,但是为了生存需要,人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能力来满足多元性发展。人和生产力是并列的,人离不开生产力,生产力为人提供发展的动力,生产力也不是脱离人的孤立力量,人的劳动能力在其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柯亨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考察,既展示了历史事实的构成要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构成要素中引申出人本价值规范的政治哲学向度。柯亨的分析引起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要素确实彰显出政治哲学上的人本价值意蕴,由于长期以来理论界存在认知上的偏颇,历史唯物主义被解释成为一种科学理论或机械决定论,这样一来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就自然被传统的科学理论解释方式长期掩盖起来。然而,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要求在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包含的客观事实基础上,彰显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二重维度密切关联起来。

   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黑格尔对历史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黑格尔认为历史发展是受绝对精神所支配,是绝对精神及其自身演进的历程。在历史进程中,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来行动,但是行动的结果并不是每个人计划的结果,仿佛历史有其自身内在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黑格尔认为这是“理性的狡计”,历史的发展中起支配作用的绝对精神有其自身固有的使命,牵引着历史的发展趋势,绝对精神最终将在自身运动中完成使命而返回并实现自身。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辩证性,但是并不满意历史是由绝对精神主宰的过程,这种唯心史观违背了真实的历史发展进程。马克思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史观,认为历史是现实的人的活动的历史,从理论上来讲,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辩证运动过程。现实生活是最具体的表象,是最真实的实在,然而作为思维所要把握的对象,我们必须把它上升为抽象,“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所以,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范畴的理解,仅是抽象思维掌握具体的一种精神上的再现方式,但绝不能忽略了精神背后的实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篇8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导向不断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在每个时代背景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都被烙印上了很明显的时代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在也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中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创新

作为一门已经经过验证并成功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贡献是伟大的,而从未来的角度看,这种贡献是无限的。因此界定发展与创新的对象,还是要从世界观和价值观入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马解马”。

“以马解马”,简单的四个字所传达的并不是在现有这回研究成果上从事向内探索的工作,而是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架构中寻求新时代的社会特征,反过来针对当下的社会现状和社会形势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内容,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探索过程。

哲学是否是一门学科,一种知识,这是一直以来广受争议的问题,至今已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或系统化的世界观;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哲学包含多种知识,多门学科,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方法论等;第三种观点同意第二种观点,但同时他们认为哲学的核心是世界观,即本体论。第四种观点认为哲学是知识,但不是一般的知识,一般知识是认知、真知,而哲学是睿知,包含价值观。还有第五种观点则认为哲学包含知识的一面,但本质不是知识,而应该是反思,是批判。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何性质,包含哪些内容,也是议声一片,未有定案。第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称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最确切的,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列起来是为了强调并突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第二种观点认为科学的区分应以对象为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包含其他适当科学的一个有机整体;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把握世界方式的有机整体,是政治意识、方法论和价值定向的有机统一;第四种观点认为它就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念是“实践”而不是“物质”,它注重的是人类社会而不是自然界,可把它称为实践唯物主义;第六种观点认为能全面表明它内容的概念名词是“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然而,不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性质或是内容上的定义与概念如何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是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时至今日,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时俱进要求下,又有哪些发展与创新呢?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49―1965年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得到了广泛普及。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党中央确立了指导地位,撰写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初步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辩证法。同时,在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冯定著的《平凡的真理》、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当时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1966―1976年十年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哲学被扭曲误解,唯心主义盛行,形而上学大肆其道,出现了如造神运动、精神万能、斗争哲学、影射史学等一系列违反科学的思想,这给当代中国的哲学史留下了惨痛的一笔。第三个阶段是1977至今,“”的粉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之前真理标准讨论会议的召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复苏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大发展、大繁荣来概括。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深度与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也取得许多令人振奋的傲人成绩。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与发展,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境界。

二、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会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方法论于其中,内容科学、逻辑缜密。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矛盾分析的方法论在新时期条件下,在“三个代表”思想中的体现。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寓矛盾分析法于其中,即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普遍存在的相关方法论,科学地分析判断了我国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敏锐地把握了新时期的主要矛盾,在对我国所处的国内外形势进行深刻而正确的分析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在建党问题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第二,党的先进性问题,是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决定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三个代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普遍联系、不断发展的哲学观点,解决了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也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科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实践的发展要求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国进行新情况与新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三个代表”重要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它新的发展。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从实际出发,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点,根据新时期我国国内根本矛盾的变化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向与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与发展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对于我们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极大的意义。比如,从最基本的对社会发展的问题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实践内包含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二是实现价值的过程。而在科学发展观的概念里,社会发展从本质上是合规律性(即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体认识和遵循社会客观规律的进程)与合目的性(即合乎社会主体目的的进程)内在统一的进程。两者也是不可或缺的整体,这是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究与发展,中国正在并一直都锲而不舍地努力着,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探索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程恩富教授给出了四个层面的定义:首先,从创立主体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其次,从学术内涵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第三,从社会功能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系;第四,从价值观念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也有这样几种定义: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是一种反复的说法,即同义语的反复;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实际上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功能;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这主要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其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在这个表述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在这个定义中不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差别在这个定义中被忽略了,另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在这个定义中被减弱了。

由此可见,以上几种定义它们都没有明确指出,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样就无法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也就无法将它与其它的学科领域区别开来。

综上所述,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以及后继者们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研究世界的本质、物质世界存在的一般形式、运动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等一般规律的科学。简单的说,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后人发展的一个庞大系统的哲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不仅有利于区分真假马克思,还是正确理解与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2.1历史实践精神

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观点。基于实践的观点,哲学上的各种变革才得以实现;正是基于实践的观点,在解决基本的哲学问题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贯穿始终来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得它区别于其他的哲学派别。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所以存在缺陷,因为它们都没有以实践观点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实践活动,那么在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上难免会很片面。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基于实践的观点来认识现实世界,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扬弃,并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在世界观、历史观和自然观上都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彻底的、统一的哲学体系。整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贯穿着实践的观点,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以说是实践的哲学。

2.2历史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发展规律。它指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它们要符合彼此的发展状况,否则就要革命或者是改革。像辩证否定观,它是对事物自我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其一它是发展的环节,它是促进新事物产生和加速旧事物灭亡重要纽带;其二它是联系的环节,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是新事物自我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可见,辩证否定观的实质就是“扬弃”。它既不会对一切持肯定态度,也不会对一切持否定态度,而是坚持肯定新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坚持否定旧事物中过时、消极的因素,从而做到对一切事物的合理肯定与适当克服。通过批判,可以使实践活动更符合客观规律,更具有创新性、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通过批判和创新,推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可见它是具有历史批判精神的哲学。

2.3历史主体精神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把面向人民群众,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其实,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把“人的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他认为,我们只有把目光聚焦在现实的社会需要,也就是我们生活的实实在在的现实社会环境,才能够融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科学和“关于人的科学”为一体,才能够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类的根本利益作为目的,才能够把“历史科学”(也就是既包括人类史、又包自然史的科学),作为“唯一的科学”。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远离这样一种思维模式:远离自然科学“抽象物质的方向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远离当时“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综上可以看出,马克思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涉及到了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哲学等方面。基于他的立场,马克思认为“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上述这些只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研究,完全是在谋求人类的全面解放以及实现和维护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这也就成为了马克思探讨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不仅从理论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3.1有利于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发展、进步意义重大。像、邓小平的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些重要思想的形成,正是在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存在多种矛盾,像商品经济中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容易导致资本对劳动的严重剥削,像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容易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经济基本上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鉴于此,我们当然不能坚持《资本论》中马克思否定商品经济的观点,更不能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南针。与此相反,我们应该剔除糟粕,汲取精华,把《资本论》中蕴含的一些普遍规律,像生产力发展规律、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等等作为我们行动与实践的指南进行坚守。其实,就马克思、恩格斯的种种观点而言,都应该用这种辩证的思维加以分析,不仅要看到它们表象的东西,还要探究其表象背后的东西。这样的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可以得到不断的丰富、完善和发展。

3.2有利于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二者之间是如何界定的,它们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的答案,但是很难找到共识。自然而然,它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者们极力想要解决的理论难题。

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之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何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这是我们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重点。一切假马克思主义,要么一味地只谈理论,要么只是一味地高呼某些马克思主义的口号,并不懂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为实践的向导。一切真马克思主义,不仅认识世界,同时也着手改造世界,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3.3有利于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的发展进步,但是它的基本精神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原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至关重要。那么,要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持续不断的、深入的发展,要想真正维护和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谋求人类的全面解放,这就需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所谓的普世价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可以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以及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是,在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普世价值之间关系时,既看到二者的区别又要看到二者的联系,既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也不能把二者完全分离开来。弄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之后,我们很容易看出那些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符合绝大多数人价值取向的理论,都是同马克思的理论相符合的。

3.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理论与实际和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要求。所以说,实践中就应该时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为指导,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社会历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不断地分析与探究,从而解决好社会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我们发展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实践中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指导,那么在解决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成果,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保持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践行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这样才可以在实践中使人民群众把理论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即历史实践精神、历史批判精神和历史主体精神,是我们区分真假马克思的关键,也是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与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及进步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恩富,胡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60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独特个性

abstract:marxistenvironmentalphilosophyhasadoptedperseperspectivesincurrentresearch,andcomparedwithmodernwesternenvironmentalphilosophy,itischaracterizedbyrichnessanduniqueness.itisanacademicresponseto“ecologicalcivilization”aswellasthefurtherdevelopmentofmodernwesternenvironmentalphilosophy.

Keywords:marxism;environmentalphilosophy;uniqueness

环境哲学是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环境问题,在生态科学最新发现的基础上,在世界环境运动的催生下,所引发的对人与自然关系及其相关问题的重新反思。它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旨趣,以什么是人、什么是自然、人与自然关系、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关系、自然究竟有没有价值以及有什么样的价值等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纷乱”与“对抗”:环境哲学研究的总体状况

总体说来,当前国内外环境哲学的研究现状基本上可以用“纷乱”和“对抗”予以概括。

说它“纷乱”,是因为,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与“环境”或“生态”有关的哲学名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以致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如“生态政治学”、“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由主义”、“生态无政府主义”、“生态女权主义”、“生态法西斯主义”、“生态社会学”或“社会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环境后现代主义”、“环境思想”、“环境正义”、“科学技术生态学”,等等。与此同时,国外学界对上述诸“学”的研究也呈现出了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局面,例如,美国就先后出现过以布克钦为代表的“社会生态学”、以奥康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生态学”、以福斯特为代表的“马克思的环境思想”和以麦茜特为代表的“激进的环境思想”等[1];日本也先后出现过岛崎隆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解读、尾关周二对人与自然“共生”理念的阐发、岩佐茂对“循环型社会”的探索、龟山纯生对东方传统思想环境伦理价值的挖掘、高田纯对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研究、森冈正博将环境伦理和生命伦理相结合的尝试、武田一博对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女权主义的讨论、牧野广义对环境民主主义的强调、河野胜彦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倡导,等等。[2]一句话,与“环境”或“生态”相关的哲学词汇或哲学思潮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都成了“显学”,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台”之势。

说它“对抗”,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环境哲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尖锐对立(参见杨通进、谢阳举、彼得温兹、戴斯贾丁斯等众多学者的相关论著)。概括说来,在本体论上,前者彰显“荒野”的系统性、自组织性和先在性等,主张“荒野”自然观;后者彰显自然的可分解性和可还原性,主张机械论自然观。在价值论上,前者主张自然的“内在价值论”,后者主张自然的“工具价值论”。在认识论上,前者主张整体主义的“生态学范式”,后者主张科学主义的“笛卡儿范式”。在方法论上,前者主张“敬畏自然”的自然无为,后者主张“控制自然”的恣意妄为(当然,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相比,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虽然在“量”上从“强式”走向了“弱式”,其控制自然的手段有所变化,但在“质”上,其控制自然的理念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同质的)。在国内,“走出”还是“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虽然持续了二十多年,但至今没有达成统一的、有说服力的共识。

基于上述“纷乱”与“对抗”,如何整合与超越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当前环境哲学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哲学,以结束当前环境哲学领域里的“喧嚷”与“嘈杂”,从而更好地回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国内环境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二、多维度、多视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研究现状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是我们解决上述难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诚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撰写过专门的、系统的环境哲学,但是,透过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学术思想和绚丽的学术画卷,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我们随处可以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思想的璀璨。

关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意蕴及其理论意义,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野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揭示。

有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形成史维度加以阐发的。例如,学者禹国峰认为,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具有自身的生成理路:异化史观下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形成的前奏,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和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生成,而自然价值论对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误读与现代性困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发展的曲折和现代境遇。但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仍是现时代不可逾越的科学的环境哲学。[3]

有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科技观维度加以阐发的。例如,学者解保军认为,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有着明显的生态学价值取向,他主张应用科学技术的手段,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发明或改进新的生产工具,变废为宝,节约原材料,减少废物排放,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生态维度与当代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是一致的。[4]

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加以阐发的。例如,当代日本哲学家岛崎隆在全面解读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环境生态思想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这种“关联”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三重结构上,亦可称之为“自然在人面前呈现的三种面孔”,即人与自然的“主-主”关系(自然和人一样是平等的主体)、“主-客”关系(人是自然的改造者与呵护者)和“客-主”关系(自然是人的缘起者和养育者)。据此,岛崎隆得出结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本来就含有生态学观点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环境问题同样适用”[2]。

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加以阐发的。例如,学者白雪涛认为,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把生态自然的恶化归因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把社会变革视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把共产主义的实现看成是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这些环境哲学思想为人类克服全球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5]

有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产生语境维度加以阐发的。例如,学者曹志清认为,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思想零星地散落在他们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形成一部像《资本论》那样的环境哲学巨著,没有从问题学的视角来讨论生态环境问题,但我们不能据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真理的光辉”;他们提出的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合理调节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设想,以及实现人类从自然界两次“提升”的理想等,正是今天环境哲学研究的“基本内核”。因此,从时代问题出发,伴随一定历史语境,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叩问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地同他们对话,研究他们曾被忽视的甚至是被遮蔽的思想,澄清被误解的内容,在理论上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思想,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途径。[6]

当然,在绝大多数学者肯定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意蕴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例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奥康纳就认为:“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方面属于一流的理论家,但他们两人确实没有把生态破坏置于资本积累和社会经济转型理论的中心位置。他们低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赖资源枯竭和自然退化的程度。他们不仅没有准确预见资本在‘自然的稀缺性’面前重构自身的能力,也没有预见资本所具有的保护资源和防止或消除污染的能力。”[6]更有甚者,少数学者不仅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环境哲学成分,甚至还把环境破坏、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归因于马克思,认为马克思主义过分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只把现实的人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片面强调“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从而遮蔽了自然的系统性、有机性与客观异在性,在实践上加速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加剧了生态恶化与环境的破坏。例如,帕斯莫尔就说过:“没有比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的思想传统对生态学更加有害的思想了。”[2]

三、丰富性与独特性: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理论特质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不仅是当今各种环境哲学思潮中较为系统、全面、深刻、现实的科学,而且,相对于其他环境哲学而言,它具有自身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个性。具体表现在:

就本体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主张:(1)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寓于人是“自然的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存在物”、劳动或实践的存在物之中。(2)自然是对象性的自然,既具有非人类中心主义所谓的系统性、自组织性等,又具有人类中心主义所谓的可分解性和可还原性等;既具有客观性、异在性等自在性特征,又具有“感性”、“人本学”性等属人性特征。(3)对象性活动(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与确证,是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中介;它不仅塑造了“自然的社会”,而且塑造了“社会的自然”;不只决定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对立,更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共生诉求”。(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既克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以自然统摄人的“客观自然主义”,又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统摄自然的“科学的唯物主义”。(5)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对象性关系决定了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自然与社会的相互渗透决定了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统一性;对象性活动作为人的自我实现决定了“发展”与“以人为本”的一致性;自然、人和社会的非线性关系决定了“统筹兼顾”的科学性,等等。

就价值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主张:(1)与对象性的人、自然的对象性相对应,自然是人类“须臾不可缺少的对象”,具有对象性价值的“最高普遍性”,由此决定了人给自然以“道德顾客”的应然性。(2)自然虽然没有凝结“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却具有“虚拟的价格形式”;自然的对象性价值不只缘起于自然的系统性和自组织性等,更缘起于对象性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3)自然力是生产力的“自然基础”,是“超额利润的源泉”,是“绝对知识”的“原型”,是人激发美感、灵感和完善人格的力量,就此而言,自然的对象性价值就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所谓的“内在价值”。(4)自然的对象性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需要,对象性劳动是衡量自然价值以及其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就此而言,自然的对象性价值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所谓的“工具价值”。

就认识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主张:(1)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对象性活动,即实践的思维方式,是整体主义思维方式与科学主义思维方式的耦合。(2)整体主义思维方式源于自然的系统性、复杂性等的“本来如此”,科学主义思维方式是自然科学的发生学“母体”,是自然科学发生与发展的逻辑,源于对象性活动的“应该如此”。(3)马克思对资本的成功考察即《资本论》就是这两种思维方式综合运用的结晶。(4)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是“辩证思维方式”的“复归”。

就方法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主张:(1)科学合理的方法论是对象性活动的方法论,是实践的方法论。(2)对自然“有所作为”、在“解释世界”的同时“改变世界”,源于人的对象性本质和人自我塑造与确证的需要,源于对象性劳动“永恒的自然必然性”。(3)对自然“有所不为”,在改变自然的同时呵护自然,源于自然的客观性和异在性,源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源于对象性劳动的“自由”与“必然”,源于人(“代内”的和“代际”的)自身可续发展的需要。(4)发展并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废物再利用,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重要路径。(5)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顺从自然”、“敬畏生命”,不过是一种“浅层生态智慧”的方法论,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方法论。

就辩证法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辩证法是对象性活动的辩证法,即实践的辩证法。实践的辩证法既不像非人类中心主义那样只强调自然的客观辩证法,也不像人类中心主义那样只强调人的主观辩证法,它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辩证统一,是“否定性的辩证法”。以否定自身的方式来肯定自身、在承认“非此即彼”的同时也承认“亦此亦彼”,这是实践辩证法的核心和灵魂。实践辩证法指明了环境哲学两大学派从“分殊”走向“统一”必要性,这就是建构“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能够和平共处、相互融通的:(1)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互为“对象”的,因此,人类中心主义必须以非人类中心主义来“确证”或“直观”自身作为理论“存在物”的本质力量。(2)出于人与自然的“场依存性”和主体性的属人性,人,也只有人,能够认识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古老辩证法,认识到“限制自我”与“发展自我”、“非我化”与“自我化”、人类“中心”的非中心化与人类中心化之间的并行不悖。非人类中心主义,正是人类中心主义必要的实践路径和合理的外化形式,是证明人类中心主义的“现实性”与“感性”的科学途径,是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的环节”,是“和谐社会”建构的手段。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就是现时代的“科学发展观”。就历史观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主张的是历史解释原则:(1)对象性活动的历史性决定了人是历史的人,自然是历史的自然。(2)自然的历史、人的历史和对象性活动的历史是同一运动过程的历史;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对象性活动的解放、资本主义的消亡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走的是同一条道路”。(3)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是历史之谜的解答。(4)非人类中心主义撇开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而单方面谋求自然的解放,实质是一种“浅绿色”的环境观;它和黑格尔哲学一样,是一种“颠倒了的伦理精神”,同时又和费尔巴哈哲学一样,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扬弃。首先,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和人类中心主义有某种相似之处,即都把人看成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把“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看成是“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又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它不像后者那样把人看成是整个价值世界的绝对中心和对自然的绝对主宰,不像后者那样鼓励人对自然的恣意妄为或“怎么都行”。其次,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也有某种共通之处,即都提倡人对于自然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认为应以尊重自然界的固有规律来防止自然界的“报复”。但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又超越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它克服了后者的自然浪漫主义以及自然观和历史观相脱节的现象,主张人对自然、对自身和对社会的积极性改造。可见,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同于一般的环境哲学又异于一般的环境哲学:“同”体现在它的核心主旨、研究对象和构成要素上;“异”体现在它有自己特殊的自然观、人学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上。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对于西方环境哲学的整合与超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①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的内容提炼。

参考文献

[1]韩立新.美国的环境伦理对中日两国的影响及其转型[J].中国哲学史,2006(1):43-45.

[2]冯雷.日本学者岛崎隆对马克思自然观的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95-98.

[3]禹国峰.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生成理路及现代境遇[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7-22.

[4]解保军.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生态维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2):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