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十篇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十篇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4:21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篇1

【关键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医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其中的教学方法设计最能体现教育现代化,它是教学设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传统的大学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以讲解灌输式教学为主,在结构形式上缺乏多样性和优化系统性,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重质量、高效率的时代潮流,不能满足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

1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简述

1.1概述

优化的教学方法并非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由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优化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全面动态地分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因素,选择某个具体条件下的优化方案进行教学,以达到现有条件的最佳效果的过程。

1.2设计思路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一系列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此要设计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设计并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优劣,以反馈、修正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见图1。

2设计准备

2.1分析和分类教学内容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本科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有一定的界定。对于大纲中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的分类方法,可将其分解为事实、概念、技能、原理和问题解决5种类型[1-2]。

2.1.1事实

指一些术语。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名医、名著、重要事件、学说历史沿革等。这些在“绪论”和各节“概述”中多见。

2.1.2概念

指将具有同样特征的事物进行归类,用来表征这种事物属性的名词。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2.1.3技能

指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诊断内容。

2.1.4原理

指把若干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用来陈述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规律。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辨证方法、诊治思路等。

2.1.5问题解决

指发现问题、搜集事实、作出解释论证的程序与方法。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内容。

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以上5方面不仅细化了知识点,也有助于捋顺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奠定基础。

2.2确定教学目标

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级,由于这些词语说明的是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太笼统、太抽象,因而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估不能起指导作用。现代教育学认为,采用具体的、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克服上述缺点。因此,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可以把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每节教学目标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层次[3-4]。

2.2.1记忆

指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从特殊事实到复杂理论的大范围的材料回忆。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记住一些知识。

2.2.2理解

指对各项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某些知识点,并能对其做出合理的归纳和分类。

2.2.3应用

指在新的具体的情境中使用知识材料的能力,包括对规律、方法、概念及原理的应用。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疾病的诊治问题。

2.2.4分析

指将知识材料分解成为各个成分,进而理解其组织结构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

2.2.5综合和评价

指将各部分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能力,以及按特定目标判断知识材料价值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对有些观点进行评价并挖掘新知。

2.3构建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

根据上述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层次高低,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构建两者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见图2。

二维层次模型展示了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上所要达到的认知层次。15个小格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步都不能遗漏,后一步的学习都是以前一步为基础。“事实”的学习处在“记忆”的层次,“概念”的学习需要达到“理解”的层次,“技能”的学习则需要达到“应用”的层次,“原理”的学习应达到“分析”的层次,而“问题解决”的学习则要达到“综合”与“评价”的认知层次[5-6]。

3设计教学方法

3.1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

3.1.1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对认知、理解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一般选择教学信息传输量较大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图示讲授法和讲演法等;对于应用、分析中等层次的教学目标,可选择引导式讲解、分析法和应用法等;对于综合评价高级层次的教学目标,通常选择发现式教学法、探究法等。

3.1.2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对于描述性内容,选用直观教学法;对于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内容,采用分析讲解、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对于规律性较强、发展成熟的内容,采用发现式教学法,而对于技能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示范模仿法等。

3.1.3多种方法优化组合

以教材的“节”为单元,细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每个“内容-目标”确定教学方法,注重方法间的衔接,突出整个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3.2具体的教学方法

3.2.1课堂播放教学法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显示、演示及表演等形式,借助播放媒体教学教材向学生呈现教学信息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师生间能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打破了传统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模式。在课堂播放教学中,有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①提示法。教师在演播前和在学生的视听过程中,要告诉学生看什么、听什么,注意什么问题,以达到什么目的,还要及时根据画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②解说法。教师在采用无声媒体进行教学时,应边演示边解说,解说与演示的画面应密切配合。③综合法。教师在教学中,将现代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使二者扬长避短,互相配合。④情境法。教师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再现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⑤示范法。教师利用视听媒体向学生呈现具体、直观、典型的学习范例,提供给学生仿效或学习,以便加速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

3.2.2程序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由大化小、由浅入深地向学习者清晰地展示,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寻求解答或教师通过媒体给出解释和答案[7]。

3.2.3启发式教学法

按照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逐步启发学生,引导探究,层层深入,直至学生能动地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8]。

3.2.4发现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出探究目标,即授课的中心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使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假说和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并大胆地猜想,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验证,检验是否正确。最后,对学生的讨论和发现去粗取精,总结提高[9-10]。

3.2.5案例教学法

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进行教学。随着中医教育的学院化、扩大化,学生深入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逐渐减少。利用多媒体,采用“虚拟案例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样就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11]。

以上5方面的教学方法,既相互独立,又渗透互补。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过程。

4进行教学评价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要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目前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评价主要表现为随堂测试(如课堂提问)、阶段测试(如单元考试)和结课测试(如期末考试)3种形式。由于对教学内容分析、分类不够详尽,对学生学习的细节知识点要求不明确,所以,这些测试缺乏针对性、规范性和系统性,测试的结果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和学的效果,不能作为优化教学方法的评价参考。

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的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详尽、客观、规范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评价指标项目、评价标准、权重系数和评判等级4个要素。其中的评价指标项目就是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要规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权重和量化方法。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结构化的观察表和问卷(用于收集学生学习态度、行为、意见等反馈信息),并形成与评价指标项目严格对应的阶段性和总结性测试资料,以此实施教学评价。然后收集这些资料,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挖掘,判断各个知识点教学方法的效果,以便修改、更新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12]。

5结语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中医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它具有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双重属性。采用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能使抽象、艰深的知识更有效地被学生融会贯通,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这个方法体系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8-256.

[2]何宏耀.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4):242-244.

[3]andersonlw,krathwohldr.taxonomyforlearing,teaching,andassessing.arevisionofbloom'staxonomyofeducationalobjectives(a-bridgededition.)[m].newyork:longman,2001.38-62,63-92.

[4]krathwohldr.arevisionofbloom'staxonomy:anoverview[j].theoryintopractice,2002,(4):212-218.

[5]王汉松.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65-71.

[6]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90-96.

[7]张秀芳.程序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6):51-52.

[8]第五红艳.启发式教学的优化与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专辑):317-319.

[9]冯德福,张会明.浅谈研究性学习与发现式教学法[j].数学教学通讯,2003,29(9):27-28.

[10]马长清,向一.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j].药学教育,2o03,19(2):28.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篇2

【关键词】:培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是法学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学科,在我国属于法学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只在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层次中开设单独的学科专业。二级学科“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宪法学、比较宪法学、中国行政法学、比较行政法学。其中中国宪法学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宪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在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比较宪法学方向主要研究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的宪法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宪法案例,既作国别性的研究,亦作比较性的研究;中国行政法学方向主要研究中国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实践问题;比较行政法学方向主要研究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的宪法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重大案例,既作国别性的研究,亦作比较性的研究。主要培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理论研究人才、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师及实际部门的高级研究人员。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高层次法律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兼具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具体要求是: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敬业精神,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立志为祖国的法制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法学教学工作的能力或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包括律师、法官、公务员、企业法务人员和教师等)的专门技术水平。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基础性知识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熟悉法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合理运用法学理论分析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应熟练掌握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养成法律人的法律思维,熟练运用法律推理、解释和论证方法;应当具有撰写起诉状、答辩状、判决书、仲裁裁决书等法律文书以及相关公文的写作能力;应掌握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专业性知识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系统而牢固地掌握所在学科方向的专业知识;深入理解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能够熟练运用法学研究方法,并能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独立从事一定的学术研究。

(三)工具性知识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熟悉各种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资料。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热爱法学专业,形成牢固的守法观念和尊重程序的意识;具有独立的学术人格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崇尚科学精神,对法学有浓厚的兴趣;具有将一般性法学理论观点上升为系统法学理论体系的修养及能力;能够将法律思维方法和学术创新精神贯彻到各项法学研究过程中。法学硕士生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养成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潜心法学理论素养的积淀,学习目的和动机端正,具有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和责任感。

(二)学术道德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拥护宪法,遵守国家法律,诚实守信,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法学硕士生应当恪守学术规范,崇尚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修身正己,忠于真理,学风严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摒弃抄袭剽窃,切忌弄虚作假,避免粗制滥造和重复研究,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四、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具备运用多种科研工具获取知识以及运用外语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本学科领域主流、经典、前沿的专业主文献,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具有通过法律实践、学术交流、文献检索等其他途径获取知识的良好能力;熟练掌握法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科学研究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能运用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等基本原理分析法律现象,提出和解决问题;具有中国问题意识和解决中国法律问题的能力;具備自主地查阅、搜集、处理、归纳学术资料和信息的能力,能追踪学科知识前沿,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具备撰写和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具备初步发现和辨别学术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学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对相关的法律现象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工作实践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或其他专业技术和社会服务的素质和潜力,应当具备综合应用法律专业知识判断、分析和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组织、实施实证性调查研究的能力,能与法律实务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完成基本的法律接待、法律谈判和法律咨询等实际业务。

(四)学术交流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能熟练运用法律专业术语进行学术交流,具备与各法律实务部门接洽、联系的技巧和能力,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水平。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post-Graduate),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硕士研究生正常毕业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以后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参考文献: 

[1]陈立.武夷山.促进交叉学科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06.(1). 

[2]孙国祥.张书琴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矛盾性展开与破解[J].当代法学.2009(2):147一153 

[3]冀祥德.论中国法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之转型—从以培养法学硕士为主转向以法律硕士为主[J].环球法律评论.2012(5):141一151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教育学研究方法 

 

现代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迫切需要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现代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学界对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逐渐增多,但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基础、原则等基本问题仍然认识模糊。对于什么是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在相关的两本代表性著作——伯顿•克拉克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与潘懋元教授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均找不到相应的定义。伯顿•克拉克教授和潘懋元教授分别组织专家从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系统科学、文化学等角度对高等教育的不同侧面展开分散研究,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成书,所得成果是一个多质性的结论,尚未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对方法论认识的含混不清阻碍了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进程,妨碍了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科学结论的获得。推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快速发展,厘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原则等基本问题必要且迫切。 

一、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 

伯顿•克拉克认为,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在探索高等教育复杂现实的过程中,求助于若干关系相近的学科和它们所提出与运用的一些观点有很大好处。潘懋元教授也认为,从某一门学科的观点考察高等教育,只能看到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只有把多门学科观点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比较分析,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然而,开展多学科研究,首先必须弄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概念和内涵。正如韦伯所言:“对概念的入门性讨论尽管难免会显得抽象,并因而给人以远离现实之感,但却几乎是不能省略的。”

就本质而言,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指高等教育研究者或其他学科的研究者运用高等教育学之外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对高等教育问题与现象、改革与发展、完善与趋势的研究。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包括以下3方面的内涵: 

(一)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的研究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而不是其他学科或领域,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仅是研究高等教育的方法凭借。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目的是为了从新的视角、维度来考察、分析和认识高等教育,认清问题和现象的来龙去脉,逼近高等教育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弊端和困惑。 

(二)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其他学科方法的研究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承袭并光大了教育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形成了凸显高等教育特色的调查、实验、访问、演绎等方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不再是运用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开展的研究,而是运用与其不同的别的学科方法进行的研究。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深深地打上了异己学科的方法论烙印,与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 

(三)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对高等教育同一问题运用两门以上学科方法进行的研究 

中国古语曰:一人为单,二人为从,三人为众。按照汉语习惯,两个以上才能称“多”。既然是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那么涉及的学科至少应在两门以上。如果仅仅运用一门异己学科的理论分析高等教育问题,方法上只能叫做单一学科视域的观照研究,不能叫做多学科研究;如果运用两门异己学科理论分析同一高等教育问题,方法上只能叫做不同学科视域的比较研究,也不能叫做多学科研究;如果运用两门异己学科理论分析不同的高等教育问题,方法上只能叫做不同学科视域的高等教育观点展示,更不能叫做多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应是针对高等教育的同一问题,运用3门及以上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的专门研究。 

二、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基础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内部在职人员和在读学生队伍的日益壮大,高等教育外部熟知和关注高等

[1] [2] [3] 

教育发展的公众也日益增多。然而,无论内部学者还是外部人士,并非每个人都能开展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研究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既要懂得高等教育,又要通晓所运用的学科。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基础 

高等教育学以“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为逻辑起点,是关于高等教育目的、原则、规律、途径、专业、课程、教学、科研、教师、学生等方面的系统化学问,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必须具备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只有掌握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知识,研究者才能明晰高等教育专业和专业教育的内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选择,才能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作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才能认清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等。否则,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就会在高等教育“教与学”的基本论述上飘忽不定,犯下低级可笑的错误,影响正确研究结论的推导。 

(二)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 

哲学是对“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等基本问题的系统思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体系。高等教育哲学是关于高等教育本质、渊源和发展的学识与理论,是对高等教育本真和走向的追问与剖析。研究者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应懂得高等教育,具有较为深厚的高等教育哲学修养,能够对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作深入思考。哲学使人智慧而深邃,对高等教育哲学的把握程度决定着研究者的思考方向,影响着研究者的研究前景。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仅有百余年历史,高等教育哲学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哲学的学者和管理者还较少,具备良好高等教育哲学理论基础的学者和管理者更少。以大学校长为例,我国高校领导的学科背景相对单一,且多为理工科。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教授等年对我国高校校长的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大学校长中理工科出身的高达%。由于大多缺乏人文社科教育,没有进行过专门的高等教育理论学习,我国高校领导普遍存在着高等教育哲学素养不足的缺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治理大学的思维、眼光和行为。从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研究者亦是如此,只有主动加强高等教育哲学修养,才能弥补这一学识缺憾。

(三)高等教育学之外的学科理论与方法基础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运用高等教育学之外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的研究,所以,研究者在懂得高等教育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研究工具——高等教育学之外的学科理论与方法。这种“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把握”不仅仅指学习和了解一种理论及方法的内容与应用,而且包括学习和了解这一理论及方法产生的背景与渊源、跟其他理论及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与作用、自身的优势与存在的局限等。只有“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研究工具,研究者才能准确运用这一工具,既不夸大其辞,艰涩隐晦,也不贬低其功,蜻蜓点水,而做到收发有度,恰到好处。不同学者从单个或者多个学科观点出发分别对高等教育进行的研究为后期的集体研究和整合研究奠定了基础,其研究目的在于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解读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个人很难对自己学科专业之外的其他及其以上学科理论和方法有较为深透的把握,这就增加了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难度。如果研究者对学科理论和方法“只知皮毛”就运用其开展研究,难免有疏漏和欠妥之处,这也正是当前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深化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亟须加强兼修和稳固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三、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原则 

每门学科、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功能和视野,衍生出内在的逻辑和机理,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和判断定式。在多学科共同研究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用学科的特长和偏见势必杂糅相陈,良莠并见。因此,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需要遵循内外一致、互促共进的系列原则。 

(一)外观与内省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篇4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基础知识;科研水平;融合;拓展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为国家选拔和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从学生本身来说,研究生教育为有能力、有愿望、有条件继续深造者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平台、机会和途径,由此决定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目标追求上都要与本科教育有所区别,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却经常出现培养质量不高、缺乏特色、甚至本硕不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定位、任务、着力点模糊不清。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突出特色,准确定位,核心是处理好“打基础”与“促拓展”的关系。

一、继续夯实基础,创造良好开端

众所周知,万丈高楼平地起,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明研究生培养离不开本科的“基础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进一步的培养与发展就是空话,显然本科生时期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可这并不能必然地得出基础教育就只是本科教育的任务,研究生教育就不再言及基础教育了。恰恰相反,本科的基础还只是一般的普遍性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研究生学习不仅离不开综合基础知识教育,还要进一步培养专业基础知识,不仅基础知识教育不能少,而且还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比如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等,大学三、四年级接触到一定的专业基础教育,且不说这些学科能否使学生必要而充分地得到足够全面扎实必需的基础知识,就仅有的这些知识还会因教、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学生知识结构上的种种盲点、漏洞与缺陷,这些知识的短板、裂隙、薄弱环节所造成的隐忧短时期内看不见,直到未来进入更高层次、重大项目的研究工程,用到更复杂全面的综合知识要求时才能被发现,倘若如此,立时补!学也无法令人满意,不是时间不赶趟,就是因现学现卖不扎实,在知识上只获皮毛,难究其里,短期内无法达到现代日益复杂、高深、庞大又顶尖的科研课题更高要求,这是由基础知识教育的缓慢、扎实、深化、渐进的“天然”特点所决定的,而基础知识上的不足往往会限制甚至断送掉一个优秀人才继续前进上升的空间。要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未雨绸缪,决定了除了本科教育阶段加强基础知识教育以外,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不仅要加强专业学科教育和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的培养,同样需要继续深化基础知识教育,查遗补漏,不断夯实基础,为未来的厚积薄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在由大学基础教育向研究型教育转变的硕士研究生身上尤其明显和必要。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和本科生基础教学一样,不可能再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去专门地去开设一门或多门的基础知识课程。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知识再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灵活性,在方法上也和本科教育有所不同,它不再是通过开设一门基础课程系统的去讲授,而是不断地在培养研究生基本的科研能力的过程中穿行,通过“史海钩沉”、前后联系、同顾复习、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的方式进行。也就是面对研究生教学,在专业知识教学时不断地联系该知识所直接联系或依赖的“前”基础知识,通过提问、讨论、作业等多种方法,设计教学,或者是在科研中结合科研课题,教师在科研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提问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以检测学员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对于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会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对于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前知识还具有发现漏洞,予以弥补的作用。通过研究生教学中的知识穿插和反馈,让学生重“绕”故“地”,达到回忆、弄懂、加深、升华的目的,如此不断地夯实基础,为科研能力培养创造良好开端。以硕士研究生的自然辩证法为例:现代复杂性理论是新兴的知识点和热点,其知识的前身应该是线性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直接就复杂性理论本身的概念、理论去给学员分析,往往效果欠佳,且学生在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中普遍反映此理论突兀孤立,深奥难懂,与以前所学是前后两张皮,联系不起来,有一种知识断层和“硬拐折“的嫌疑。通过调整,在教学中我们采取把复杂与简单、线性与变性、局部与系统、确定与不确定进行比较分析,联系以前传统的牛顿——拉普拉斯决定论这个学生皆知的知识点,由此出发,分析复杂性理论的由来与发展,既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基础知识,又让学生看到的新理论与前基础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且深化了对新理论内荣的确切把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由此启发我们,研究生教学要继续深化基础知识教育,不断夯实学员知识基础,但在方式方法上要灵活、体现特色,既与本科教学有共同点,又与本科教育明显不同,既进行研究能力培养,又延续基础知识教育的传统,把扩大和深厚基础与集中和拔高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创新型专业科研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突出教育特色,着力教学拓展

研究生虽然要延续本科教育强化基础知识的传统统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毕竟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之一就是面向科研培养人才,紧跟学科前沿,推进相关学科设置。如果说本科生追求的是面宽、底厚、“容”杂、识“浅”的话,那么研究生教育就要追求面窄、顶尖、“容”专、知深,也就是要求在专业领域,研究生要接触和紧跟学科前沿,掌握本专业在国家乃至世界范同的前沿课题、信息与研究状态,为学生未来自行开展科研做好铺垫,由此决定了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要做好拓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学科前沿,开阔学术视野

研究生的拓展并不简单的是在知识深度和专业性上比本科教育的进一步的拓展,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学术视野进行拓展,现代科研离不开理论上的高深和操作上的精进。这是良好科研素质的必备要件。研究生培养目标是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顶尖科研人才,其核心素质和要件首先是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熟悉专业学术研究前沿态势,具有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

由此要求研究生教育注意培养学生捕捉科研前沿动态,敏锐反应学术研究信息,开阔知识视野,增强科研实践操作能力等等。首要的是要结合专业学科,动态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发展概况、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以及面临的主要课题。一方面帮助学员熟悉专业领域的现状。另一方面,帮助学员提早选择自身未来科研主攻课题和方向,反过来有利于指导现阶段学员的课程选择、知识结构的搭建,助推学员更好地学习。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信息量大,可以结合图片、动画和录像等相对更加活泼生动的形式,对前沿科学、应用实例等内容的教学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帮助学员开阔知识、理论视野。比如,《自然辩证法》教学在讲述系统自然观的过程中,在全面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让学员了解系统自然观的体系结构框架,把握系统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规律的同时,及时适度地介绍现代宇宙学的新进展,以各种方式介绍等级宇宙模型、大爆炸宇宙模型、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熵与熵增原理等新理论,围绕“宇宙”、“物质”、“宇宙热寂寞说”等问题引导学员展开争论,增进学员对现代宇宙学进展的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生态白然观的理解。开阔了学员们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物质世界的无限丰富性,人类认识上的无止境特点,激发了学员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热情。效果良好,深受学员欢迎,有人甚至把“对宇宙热寂说”的几点质疑用做课程作业论文的题目。

需要指出,研究生教!学要注意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主要采用学术讲座的形式,教员将教学内容分类,形成系列主题,学员分组负责一个主题,通过调研,在教员的帮助下形成调研报告,并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邀请校外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做讲座。

2、适应科技革命,更新教学内容

知识来源于实践,随着生产、生活的而扩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经济、社会、文化迅猛发展而剧增,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给科研、教育、人才培养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研究生培养必须顺势而为,积极改革,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有统计显示,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每五年总量就会翻一番,知识更新速度非常迅速,研究生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材取舍上下功夫。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传统教学内容不能丢,新增知识内容又必须容纳,只能通过压缩传统知识传授时间和内容,相对地延长新知识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容量米实现,最重要的是抓好传统课程的选择、取舍和新课程的遴选和开设,并把学科教材的更新与编写放在关键的位置。统计显示,现在每年研究生教材的更新和新增课程设置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以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为例,上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教材不下百种,十年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由国家教委统一编发的通用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对全国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这本教材已经十多年没有更换了,而十年之中,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知识信息爆炸何等巨大,如何将十年来的科技知识信息反映出来,融入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教学小组集体攻关,总结编写了《当代科技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作为学院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的辅助教材,纳入课堂教学,一方面更正、弥补了传统教材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给学员的课堂增加了新能容,增强了吸引力,也缩短了学生所学信息与当代科技前沿之间的距离,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可见,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一定要重视研究生课程的遴选与取舍,一定要经常性地增加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结构,为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上,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更不同于高中生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学习态度主动,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针对以上特点,要求我们既不能、也没有必要继续采取传统的以教员为主的满堂灌的单向授课方式,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真正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核心在于让每一种教学活动都让学员参与进来,自觉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来开展研究生授课,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研究生教学在方法、目标、重点上相对于本科生教学上都有极大地拓展与创新,更加突出体现研究生教学的特色。比如,“自然辩证法”课程在讲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时,就通过增加“当代生命科技的伦理审视”这一内容,围绕“安乐死的伦理分歧”。采取课堂辩论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切身看到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从国家与社会的战略高度思考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政策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当代中国科技与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激活学员的思维,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谋略,为我国科技与社会发展规划出谋划策,做出贡献。在基础理论教学部分,可以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学员自学为辅,穿插课堂讨论的活动。要求学员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堂讨论时间应给予学员充分自由表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员的新想法,使学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4、开展科研实践,激发创造能力

研究生课程教育是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打基础的,因此应该把理论和科研实践统一起来,创造条件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到实验、考察、参观、探索和研究等实践活动中来。古人云:学以致用。恰恰契合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人类的认识规律。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具备切实的科研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如果只掌握了一大堆知识,而不能有效开展科学研究,这样的研究生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所以,研究生教育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打造学生过硬的科研操作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开展面对应用的科研实践活动,开展实验系统演示活动,激励学员亲自动手调试。不仅包括课堂、实验室的操作,也包括具有改变学生观念的社会实践、企业调研活动,甚至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一部分研究生参与学校的一些科研团队,真正让他们承担部分科研任务,以科研促学习,以科研练能力,通过拓展能力,真正使学生达到一个新水平,新台阶。

三、正确处理关系,基础、科研并进

研究生培养既是本科教育的继续,又是本科教育的提升,是连续中的转折和递进,也是从基础培养为主向科研培养为主的华丽转身,能否很好地实现这个华丽转身,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基础知识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与拓展这一对关系。事实上,处理二者的关系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不可偏废。研究生教育离开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巩固就会根基不稳。反过来,只重视基础知识夯筑而不注意科研能力培养,只能限于教育重复,学生难有长进。科学的选择是恰当处理二者的关系,要兼顾发展,辩证统一。一方面,继续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在新知识的拓展中,不断贯穿、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回忆和反馈,另一方面,大力开阔学员的学术视野,介绍国内外科研前沿态势,讲授新理论、新观点、新思维。改革教学方法,把本科生以教师主导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更适合研究生的以学生为主的讨论式、自学式的自主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和评价上也应该进一步拓展,把本科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考核转变为自我知识更新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继续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科研素质与能力。核心是把知识学习转变到能力培养的方向上来。唯其如此,才能既体现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连续性、一致。又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的应有特色和高度,体现出二者的真正不同和提升。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性科研能力为牵引、为导向,引领我国高层次人才教育和人才梯度培养的健康发展,实现“夯”基础与“抓”拓展并进,教育与人才共赢。

【注释】

[1]侯静,贺军涛.学科前沿与基础教学相融合的研究生课程教学.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03.

【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篇5

迄今为止,日本已有14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其中,有8名出自2000年之后。按单纯平均数年就有一名日本学者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可见近年来日本科学的崛起是非常迅速的。

二战以后,科学基本上是在国家的建制中展计,在2000年以来的13年的时间里,平均不到两开和发展的1,科学上的任何重要进展都能找到国家的决定性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日本近年来科学的迅速崛起,和日本国家科学体制发挥的作用不可分割。

可是,目前国内关于科技体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科技行政管理体制上。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政府科技管理对此类研究的需求。产生这种需求的基础是,第在现代国家宏观管理中,行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信息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在信息爆炸时代,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必须快速决策和执行。在这方面,行政系统有其明显优势。第二,科学技术的专门分化越来越细越深,相对于法制系统,行政系统独具的灵活性能够予以较充分的对应。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宏观科技法制不重要。相反,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加大、加重,社会对科技关心的普遍提升,使得科技法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就国家治理而言,现代国家是法治国家,科技法制是科技行政的基础。从科技法制的角度出发研究日本科学的迅速崛起,可以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供新的参考借鉴。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日本的科技法制结构,第二部分讨论科技法制与宏观科技管理,第三部分讨论对我国的启示。

二、日本科技法制的结构

日本的科技法制由基本法、研究机构法、研究内容管理法、成果运用促进法、科研资源保障法等组成。

(一)基本法

1995年制定、实施的《科学技术基本法》是日本科学技术的基本法。

基本法是日本法制文本的一种表述形式。二战结束后到2012年年底,日本共制定、、实施40部基本法(其中有四部已宣布失效)。目前有效的36部基本法中,有18部是近10年制定的。基本法的大量出现,是日本法制形式变化的一种趋势,即日本的法律文本体系出现了从“宪法一法律”向“宪法一基本法一法律”转变的情况。基本法的作用主要是表明国家的政策理念和基本方针,并规定实行这些理念和基本方针应该采取的措施。行政部门要在基本法、实施后,为贯彻、落实基本法而采取更具体的行政措施。基本法有引导和诱导行政政策功能,也被称为“行政母法”。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功能,很多基本法中的规定都比较抽象,侧重于指引。

基本法的大量使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一个是社会越来越复杂化、高度化,为了系统化、体系化地制定某一行政领域的政策,需要基本法这样的法律文本形式。另一个是由于基本法有突出的指引方向的特点,方便国会议员在立法中使用0。实际上《科学技术基本法》就是议员立法。

实施《科学技术基本法》的这20年里,日本的科学技术投入有了大幅的增加,体制有了显著变化,能力有了相当的提升。2000年以后诺贝尔奖得奖频次的增加,显然和《科学技术基本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科研机构法

科研机构法是以科研机构为对象的专门立法,涵盖科研机构设立、组织和活动等的法律,是科研机构设立、组织和开展科研活动的直接法律基础。日本针对科研机构的专门立法主要集中在国立科研机构,日本的国立科研机构是指政府直属的研究机构和国立大学附属的研究机构。

日本的政府研究机构依法而i设“上至综合科学技术会议设置法,下至政府研究机构的定员,都有相应的法规。设立政府研究机构都要经过国会审议,并通过具体的设置法。有关部门据此法律颁布政令,具体实施。”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对国立科研机构的独立行政法人化改制,赋予其独立的法律人格,分担和履行国家任务,以期能够依照其研究事务的内容和性质,选择最为适当的组织及运营模式。日本政府在1997年12月出台的行政改革会议最终报告中,正式倡议将独立行政法人制度纳入《中央省厅等改革基本法》。此后,1999年2月,日本政府了“关于独立行政法人制度的大纲”,并于1999年4月27日公布了“关于推进中央省厅改革的方针”。1999年7月颁布并于2001年正式施行《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施行之法律整备法》及《总务省设置法》等法律。

2001年行政法人化改革时,日本国立科研机构通过统、废、合等手段,全部改制为独立行政法人,现在共有41个。这41个独立行政法人科研机构中的每一个都有相应的法律基础。例如,理化学研究所有《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法》、产业综合技术研究所有《产业综合技术研究所法》。这些法律规定了研究所的名称、目的、业务范围等。独立行政法人研究机构在业务经营、资金运用、人事管理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主管部门和主管大臣除对其发展目标、计划及经营绩效进行必要的审查、评估之外,一般不干涉其正常业务活动。

此后,2008年日本制定《研究开发力强化法》,41个独立行政法人科研机构中的32个被定位为研究开发法人。2009年12月,成立了半官方的‘‘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制度恳谈会”。2010年2月,在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基本政策专门调查会下设立的“研究开发制度工作小组”正式启动,国立研究开发行政法人制度作为该工作小组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研究。

2012年1月20日,日本内阁发表了《独立行政法人制度与组织的重新审视的基本方针》,把现有的103个独立行政法人进一步分类为“成果目标达成法人”和“行政执行法人”。第一类法人是成果目标达成法人,研究开发型法人属于这一类。第二类法人是国家行政任务执行法人,有非常强的行政辅助色彩。根据这个“基本方针”,日本的研发体制要发生一些较大的变化。比如,文部科学省管辖的5个重要研发机构,物质与材料研究机构、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理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将合并为一个成28果目标达成型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省管辖的三个重要的研发机构经济产业研究所、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信息处理推进机机构将合并为一个成果目标达成型独立行政法人。国土交通省管辖的五个重要的研发机构,土木研究所、建筑研究所、海上技术安全研究所、湾岸空港技术研究所、电子航法研究所,将合并为一个成果目标达成型独立行政法人。这样,日本开发型独立行政法人由现在的32个将减少为11个。但是,由于2012年12月自民党取代民主党执政,民主党制定的这个方针恐怕难以继续执行下去了。

科研机构法中比较特别的一个法律是《国立大学法人法》。2004年,旨在减少国家财政开支、增强国立大学自主性、激发国立大学内部活力的《国立大学法人法》开始实施。法人化后,各国立大学由文部科学省的直属机构变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在预算、组织、营运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教职员工非公务员化,可以更加自由地开展校外活动。该法为国立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创造了更加宽松、更加自由的条件。国立大学在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之后,其运营方式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拥有超出作为政府下属机构的自主权和活力的国立大学正在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产学合作等活动。

(三)研究开发管理法

研究开发管理法是针对研究开发行为或活动的法律。截至2009年8月1日,日本有效实施的1796个法律中有571个含有‘‘研究”一词,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67。这571个法律可以分为‘‘促进性法律”和“规制性法律”两类,规制性法律有33个,约占和研究有关法律的6%。因为,日本宪法中有“保障学问自由”的规定,所以,研究开发管理法的重点是在研究开发的规制方面。研究开发规制可分为针对研究手段的规制和针对研究内容的规制。

1.针对研究手段的规制

针对研究手段的规制主要是对研究必须的设备、材料等的规制,换言之,就是只对满足条件要求的研究人员提供这些必要的研究设备、研究材料。上面的33个法律全部涉及对研究手段的规制。规制的方式主要是向管辖政府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2.针对研究内容的规制

另一种规制是针对研究内容的规制,上述33个法律中有两个是这类规制。一个是《关于人体克隆技术规制的法律》,这个法律规定“禁止人体克隆胚胎、人和动物杂交胚胎、人的集合性或融合性胚胎移入人或动物胎内”。另一个是〈(关于禁止化学武器及特定物质管制的法律》这个法律规定‘‘禁止制造、持有、让出和受让化学武器”。

(四)成果应用促进法

促进研发成果的应用,是日本科技成果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日本管理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应用的法律主要有‘‘知识产权法”、《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产业技术力强化法》等。

1.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基本法》以及《专利法》、《实用新型法》、《外观设计法》、《商标法》、《版权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半导体集成电路流程设计法》、《不正当竞争防止法》、《著作权法》、《著作权等管理事业法》、《种子和种苗法》、《关于特定电信服务提供人的损失赔偿责任的限制及发信人信息披露的法律》等,构成了日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知识产权法是研发成果管理和应用促进的基本法律制度,对日本的研发成果管理和应用促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2.《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

1998年日本制定《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目的是促进大学研发成果更好更快地向企业转移。因为该法主要规定了技术转移机构tLo(technologyLicenseorganization)的性质、地位等,又被称为tLo法。此前日本产学合作的主要情况是:特定的企业与特定的大学研究室之间通过毕业生的就业分配、共同与委托研究、提供奖学金、为企业代办专利手续等有来有往的借贷关系,形成了一种持续的联系。这种产学合作是企业自身的研究机构的一种补充,过去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过较好的作用。但是只有研发能力较强的大企业才能参与这些合作方式,而更多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被排除在这种持续关系以外。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才能够更好地吸收大学的技术,而中小企业因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在面对产学合作时往往觉得产学合作‘‘居高临下”。这些企业在获取创新所必须的知识时,明显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介绍大学的技术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tLo作为技术转移机构就起到了这样一个能够沟通大学和产业界的桥梁作用,不仅使企业快速了解大学所拥有的新技术成为了可能,也使大学了解了企业的实际需要,更重要的是tLo的介入大大地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了技术的转化率。

3.《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

1999年10月1日为了有效活用日本的经营资源,提高生产力,尤其是潜在生产力,制定、实施《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其中涉及促进产学合作的内容有:对于受国家委托的研究成果,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国家可不收回成果的专利权。过去,由政府提供资金进行的开发研究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归国家所有,该法使这一部分国有知识产权归还企业成为可能?。知识产权下放增强了产学合作主体的自主性,更有利于各方进行接洽、做出决策,这是日本大力促进研究开发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

4.《产业技术力强化法》

2000年出台的《产业技术力强化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大学及事业机构在加强产业技术竞争力方面的责任,这在日本尚属首例,无疑对强化日本产业技术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该法对国立大学教员的兼职限制有所缓和,改变了以往的人事院规则,国立大学教员可以在创业企业和tLo中兼职,还可以得到一些资金援助;并对大学及大学教师实行了专利费减免,提高了其专利申请积极性。同时取消受委托研究和共同研究的期限,此后便可以签订2年以上的合同了。这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政策,扫清了相当一部分产学合作在之前遇到的种种障碍,共同促进产学合作的顺利开展。

(五)科技基础资源保障关联法律

另外有三类事情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第一类是科技人力资源(HRSt),第二类是科技投入,第三类是科技资源共享。这三类法律都有基础资源保障的性质,因此,关于这三类事情,没有独立或单独的法律规定,而是分散在其他法律中了。比;如《科学技术基本法》《国立大学法人法》都有明确规定。

三、法制基础上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

(一)制定、实施《科学技术基本法》,做到发展科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关于《科学技术基本法》前已有述,此处要补充的是《科学技术基本法》和《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关系。从本文讨论的主题看,就区别而言《科学技术基本法》属于科技法制《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属于科技行政;就联系而言《科学技术基本法》是《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法律基础《科学技术基本法》中关于《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规定是该法的核心。《科学技术基本法》颁布实施以来,日本政府主要是通过每隔5年制定、执行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来完成对科学技术的资金投入、资源配置、方向指示和结构调整;从立法技巧上看,把规定政府科学技术资金的内容放在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不但机智地回避了当时政府科学技术投资是否应该“倍增”的争论,也给了政府根据经济、财政情况适当调整的空间。

(二)在行政体制改革总框架下改革科技体制,保证科技体制改革的彻底性

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中央省厅等改革基本法》,根据这个法律,政府要进行一系列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展开的,伴随着行政体制的基本完成,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基本实现。在科技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成立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文部科学省,国立科研机构和大学独立法人化和进行政策评价。当然这些工作都是有严密和严格法律基础的。

1.综合科学技术会议

在日本的行政体制改革中,成立了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作为日本科学技术政策最高咨询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以抓宏观政策为工作重点,研究和决策科技发展的大方针,决定国家的重大研究领域。它以高于政府各部门的立场,高瞻远瞩地制订综合性的科技政策,并可以对各省厅全面进行协调。

综合科学技术会议还是政府、行政部门与学术界、产业界之间的一条纽带。因为在历届日本政府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成员中,都至少有两名来自企业的成员、两名来自大学的成员。这样的人员构成保证了管产学之间的高层密切联系。

此外,根据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决定,设立一些专门调查会,向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提出和建议各领域的研究战略和方针等,这对日本开展科学研究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在的专门调查会有基本政策专门调查会、评价专门调查会、知识产权战略专门调查会。

2.文部科学省

对日本科技行政体制影响最大的改革举措当属将原文部省与科技厅合并为文部科学省。新成立的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政策旨在改善大学的科研环境与条件,促进国立大学和国立研究所之间更紧密的合作,推动官、产、学联合。这一举措受到了日本科技界的普遍欢迎。

3.独立法人化

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独立法人化是指国立科研机构独立行政法人化和国立大学独立法人化,关于这两点,在研究机构法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再重复。

4.政策评价

在行政改革的同时,日本政府彻底导入了政策评价制度。日本政府于2001年6月制定了《关于行政机关实施政策评价的法律(评价法)》,并于2002年4月开始正式实施。该法律附则第2条规定“政府应在法律实行3年后对实施状况进行检查,根据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日本政府据此又于2005年修改了《政策评价基本方针》和《关于政策评价的标准指针》。

《评价法》规定了政策评价的基本事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政府各部门必须适时把握所管辖政策的效果,从必要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视角进行自我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映到相应的政策上。(2)在政府制定的关于政府总体的政策评价的基本方针的基础上,各部门要制定中期基本计划和每年的实施计划,对政策评价的结果要编制评价报告予以公布。(3)为保证政策评价的统一性、综合性和更加严谨的客观性,总务省要对政府各部门的政策进行评价。

政策评价的实施主体为政府各部门和总务省。政府各部门从政策的规划、立案和实施的角度对所管辖的政策进行自我评价。为加强领导和彻底贯彻落实政策评价,并将其结果反映到政策的规划与立案中去,政府各部门均建立起相应的领导机制,设立由大臣或政务次官为首的政策评价会议等,对相关重要事项进行审议。评价的具体实施则由政府各部门的专业司局进行,再由部门中设立的专门负责政策评价的处室进行综合归总。评价结果要向大臣等政府部门的领导报告,经审定后向社会公布。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广泛听取外部有识之士和国民的意见,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文部科学省的业务范围涉及国立大学法人和部分独立行政法人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研究开发,还直接管辖部分国家重点领域的研究开发计划。故其负责实施的科技评价亦全面而广泛,涉及国立大学法人和独立行政法人研究机构的机构评价、本部门所辖事业的政策评价、竞争性资金计划评价和研究开发项目评价等各个层面。

(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切实保证研发权益

2002年2月1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向国会所作的国情咨文中宣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是全世界第一个以国家名义的知识产权战略,旨在保护研发成果,激励研发能力的提升。

和科学技术推进措施相似,在宣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之后,迅速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基本法》(2002年10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基本法》的要求下,成立以首相为本部长的知识产权战略本部。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制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具体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自2003年起,知识产权战略本部每年知识产权推进年度计划,至今为止的每个推进计划基本都涉及知识产权创造、保护、活用、人才等方面,都明确提出每个方面的具体推进措施和标明负责的相应政府部门。知识产权战略为保护和推进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ipS细胞(多功能细胞)为例,ipS细胞的再生医疗技术由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教授带领的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研发成功,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应用前景,日本政府和社会都对这项技术抱有巨大期望《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8》明确提出了为实现ipS细胞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用化,构建全国范围内的国家支援体系。

(四)实施推进研发成果实用化的法律制度,全力推进研发成果进入经济过程

为了促进研发成果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本在制定、实施《科学技术基本法》后,陆续制定和实施了《大学等技术转移法》(1998年)、《产业再生措施法》(1999年)、《产业技术强化法》(2000年)、《3年内1000家大学新创企业计划》(2001年),这些法律、制度在促进科学技术进入经济过程的同时,也密切了科学技术界和产业界、经济界的关系,进一步激发了提升研发能力的热情,也提高了研发立项的精准度。

四、思考与借鉴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了‘‘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的一些突出表现,和科学直接相关的有‘‘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等等,意见也针对这些问题提示了解决的方向和措施。不过方向的展开和措施的落实,离不开科技法制的完善。借鉴前面讨论的日本科学崛起与科技法制的关系,就我国完善科技法制、加快科技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以完善科技法制为基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事关我国科技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举措,既涉及科技行政管理体制、科技研发体制,也涉及到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应当发挥基础性地位的市场机制,仅仅通过科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以行政手段为主要方式的改革难以解决我国科技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关键问题。根据现代法治理论,对于国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制度必须通过立法予以确认,也只有通过立法才能确保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推进科技法制的完善,也是从制度上巩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的前期成果和成功经验的主要形式,避免政策的灵活性和变动性对于持续深化科技体制造成的负面影响。

再者,科技立法是完善科技行政管理顶层设计的重要形式。科技活动管理既涉及政府不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也涉及到政府与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权力与权利配置,只有通过科技立法才能从政府内部和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进一步明确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科技创新主体的权责利关系,更有利于基于国家立法视角来解决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科技管理与科研组织法律关系模糊的问题。

第二,加快科研机构立法,明确科技行政管理与科研主体的法律关系。

从科技法制的核心理念来看,如何平衡科研主体的科学研究权利与政府的宏观科技管理权力是各国科技立法的关键问题。而国立科研机构立法正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从我国的科技管理实践来看,由于我国缺少针对科研机构的立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科技法制的正常运行,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行政力量对科研机构的过度干预。

加快科研机构立法,既是完善我国科技法律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科研主体科学研究权利、加强科研机构自治、明确科技行政管理权力的制度需要。通过立法,保障政府对于科研机构的稳定投入,实现科研机构依法治理,更能强化科研机构的自主性,调动其积极性,更好地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办事,更有利于科研机构按照其从事科研活动所属的学科特点及科研对象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相关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展科研活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原创性成果的出现。同时,科研机构立法也必然进一步明确国家设立的科研机构与营利性科技组织在法律上的不同定位,明确要求科研机构对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的特定法律责任,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其科研活动和科技成果的合理评价机制提供法律支撑。

第三,强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法律手段,保障科技行政管理法治化。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篇6

1.开展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必要性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作为基础研究,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从当初的贫乏发展到今天繁荣,由一个庞大的研究群体撑起了一个繁茂的学术研究网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不能否认的是,相比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取得果子”的过程却并不那么“丰硕”,突出地表现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自觉化水平有待提高”,无怪乎遭人诟病“研究仍在幼稚地前行”。最充分的理由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缺乏深刻理解、未给予有效的解决。研究者们一旦进入领域似乎立即获得了“神启”近乎本能的投入到了“理论战线”,一段时间后收获了丰富的“战利品”。但如果细细询问研究者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话,得到的回答并不明了、确定,第一意识到了“思辨”但却难于启齿,因为在科学主义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当今,“思辨”早已被审判有罪。另一方面,同时可悲地是,作为教育研究后备军的研究生在进入教育基本理论的专业后,一下子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芜杂的学术研究洪流当中去了,全然忘我地以一种“看似非常训练有素、功夫扎实”状态“接手”了一项又一项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课题,欣然不觉可悲。笔者不禁要问“难道选择教育基本理论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天生就被赋予了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的才华与方法了吗”、“他们难道是一群生而足智、不学而才的圣者吗”,事实全然不是这样的。普遍程度上是在上演一出出“做中学”与“学徒式”的研究历程(当然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尽管在专业学习中有一门“教育研究方法”的课程,但是这是一门非常综合的研究方法课程,同时这门课程的科学主义导向非常浓厚,关于“理论研究”的介绍要么没有、要么简要概之,实在不足以实实在在地训练、培养开展理论研究的学生。但是这种学习经历却给了学生一种错误的导向,让他们错误地、不自觉地生成一种潜意识“教育研究方法我都学过了,是时候开展教育研究了”,结果他们在严重训练不足、训练无素的情况下“赤膊上阵”,像模像样地开展起了教育理论研究。这其中有一点原因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门槛不如教育应用研究的高,无需掌握深奥、复杂的问卷调查、统计抽样等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仅凭所谓的“思辨”即可张罗开摊子了。[1]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之路繁芜复杂,必须取一把好刀清理一番,“这把好刀”便是元研究。

2.开展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重要性

“元研究,是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学科成长的必需。学科只有经过元研究的阶段,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通过开展教育理论研究的元研究可以全面、系统地对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运转进行了解,促进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从原有的“无序无章”、“精英作战”、“学徒式”的模式向科学、规范的模式转变,进而有效地提升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人员的学养素质、研究成果的层次水平。[2]

二、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内涵与判定标准

1.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内涵

“元”是英文“meta”的中译字,原义表示“在??????之后”,引申义有审视、反思、批判、分析、超越。本研究正是其引申义上理解并使用“元”的概念。那么何谓“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笔者认为它是对“教育基本理论及其研究”的一种审视、分析、批判、超越,是关于“教育基本理论”的认识论标准、关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的方法论标准,是以“教育基本理论及其研究”为对象运用元研究方法检验、审视其规范性、科学性的元理论研究,旨在对“教育基本理论本身及其研究活动”人为设置“全范围监控器”。

2.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判定标准

不同于对教育基本理论具体问题的实质性研究,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所关注的是教育基本理论及其研究的形式问题,它以“形式化”为判定标准,所开展是形式化-逻辑与语言层面―的研究。它本身并不提供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成果,而只是对教育基本理论或其研究的进展施以审视、规范,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是保持教育基本理论及其研究健康的卫生工具”。[3]

三、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内容

关于元研究的内容,有这样一个恰当说明:某种意义上,“教育基本理论世界”中除去教育基本理论实质问题研究(如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等对象理论研究)后,剩余部分即为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全部内容。进一步根据其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笔者认为其研究内容可分为如下五个方面:

1.教育基本理论的本体性问题,诸如:前提预设、判定标准、内涵、基本命题与一般命题、功能与价值等;

2.教育基本理论的认识性问题,诸如:研究者的资格与素质、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的展示与验证等;

3.教育基本理论的方法性问题,诸如:研究观与研究视域、研究本质与研究目标、研究的基本问题类型、研究性质或范式、研究路径与方法、研究的作用、研究发展状况等。

4.教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问题,诸如:学科存在基础、学科性质与地位、学科立场、学科体系、学科价值、学科建设与发展、学科人才培养等;

5.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自身的理论与方法。[4]

四、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成果概述

“元”作为一个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书名“metaphsica”,其中“phsica”表示“物理学”,原书名字面含义为“物理学之后”,这是因为当初亚里士多德的门徒在整理其著作集的时候,将其一些记录抽象问题的的文章汇集成册编排在了《物理学》之后,取名《物理学之后篇章》,后世根据其实际内容形式,更名为《形而上学》。“元”作为一种概念、一种研究范式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关于“元”的观点代表了这一研究范式的真谛,他说“对于任何思想和任何理论,元的概念都具有范式的价值,因为它必然像拱顶石一样监督着一切理论和一切思想”。“元”的概念应用于教育理论界始于1971年德国教育教育学家沃尔夫冈?布列钦卡出版的著作《从教育学到教育科学:元教育理论导论》,随后于90年代引入我国教育学界,自此,“元教育理论”、“元教育学”的研究开始兴起,学术界开始应用“元”这一有利工具审视自己的学科、自己的研究,不断提升理论研究自觉,产生了非常有益的效果。

笔者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与“教育基本理论及其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为主要研究文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关于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发现:学界在形式上以“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元理论”或“元教育基本理论”为题的研究还没有,这并不能说明当今学界无人关注这一主题或这一领域的研究为零;事实上,很多研究者在这一领域中开展了诸多实质性的研究。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扈中平与刘朝晖《对教育基本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点看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瞿葆奎与郑金洲《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与教育观念更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刘庆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性质和方法初探》(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杨小薇与叶澜《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中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侯怀银与王霞《五年来中国教育基本理论发展之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年第3期)、石中英与高政《2011年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第251期)、柳海民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与贡献》(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等。[5]

通览现有研究成果可知学界关于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触角伸向何处”。笔者对此进行了分类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问题分类统计表

以上概述旨在为有意于开展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工作者提供一张反映当前现状与研究成果分布的“地形草图”。

五、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归其原因种种,学界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发挥了诸多有益功效,彰显了理论自觉的价值。关于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价值,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指导价值。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作为研究者的“战略武器”,可以直接指导研究者们的理论研究工作。通过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研究者可以鸟瞰理论全局、把握理论脉络、择取理论生长点与突破口、开辟新理论与新领域。同时,元研究是联系教育基本理论诸研究的纽带,具有综合研究成果的功效,能够为研究者的研究行动提供决策依据。

第二,规范价值。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世界“订立法约”,时时处处监督、检验、审视其运行状态,推进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从“无序无章”的经验式发展转型进入合理、规范的科学式之路。

第三,批判价值。元研究的批判性是其功能与生命力的重要表征,缺乏批判性的理论研究是“一潭死水”、投石不起一点涟漪。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要充当“矛盾因子”的角色,以最严厉的视角对各项研究进行批判,推进理论研究的活力发展。批判是最激烈的反思,一切研究在元研究面前要么被证伪、要么被证实。“批判也是一种服务,一种建设”,从这种意义来说,当前教育基本理论缺乏元研究、缺乏劲道的批判,也就缺乏这种“高贵的服务”。

第四,创新价值。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可以通过推动教育基本理论的分化和综合,还能直接从研究中发展出新的观点与理论。这正是“元”理念所富含的“超越”之意的体现。

总之,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是学科发展的产物也是需要,是理论自觉的要求也是灵魂。

六、教育基本理论元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篇7

关键词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模式差异

 

abstractUndergraduateandpostgraduatearetwodifferentstagesofhighereducationwithdifferentteachinggoals.teachersneedtodeeplyunderstandthedifferencesandadoptdifferentteachingmodestoachieverespectiveteachinggoals.thispaperanalyzesthedifferencesinteachinggoalsbetweenundergraduateandpostgraduateandinvestigatesthedifferencesintermsofteachingideas,teachingcontents,teachingmethodsandevaluationmethods.

Keywordsundergraduate;postgraduate;teachingmode;difference

本科生与研究生是学生成长的两个不同阶段,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国家对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区分,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学习考评方法等多个方面。

1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异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业标准不同: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①

简言之,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法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建立起学生在有关专业领域里的基本知识体系和初步能力,其中的初步能力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具体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对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异反映了社会对中、高层次人才的社会需求和社会角色定位,作为教师,有必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考虑到本科生与研究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分别建立相应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2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思路及教学内容的差异

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可分为六个层级,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③本科生应着重培养其记忆、理解和基本的运用能力,而到了研究生阶段,则应有意识地培养其分析问题、批判性评价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本科生与研究生具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讲,本科生是学习新知识的群体,而研究生是研究新知识的群体。本科生学习知识重在将新知识“据为己有”,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新知识的传授和新知识架构的搭建,并使学生在实际实践时能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而研究生研究知识重在对知识的取舍和再创造,因此教学中应着重培养研究生善于怀疑的意识、大胆创新的思维及独立科研的能力,使其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能够创造新知识,助力科技创新。

对本科生的授课内容应追求完整性,为其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不能偷工减料,选择教材中的一部分章节或选择章节中的一部分问题进行讲授,甚至只选择教师自己熟悉的章节和问题讲授。同时,也不能在本科生的课堂上过多地探讨专业学术问题,占用太多的讲授时间。应该使本科教学成为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教学,避免其在专业知识领域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对研究生的授课内容则应有选择性,借助一部分授课内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由于专业知识是培养研究能力的媒介,研究能力具有共性,而专业知识具有多样性,因此,借助不同的专业知识均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能力。

3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方法的差异

方法是达成目标的手段。教学方法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正确的“学”法。重视教学方法的选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即所谓的“教无定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主观地随意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理,做到“教有定则”。④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有所侧重,妥善运用讲授法、研讨法、模拟操作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所谓讲授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最传统最常用的教学方法。研讨法,即在学生已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组织与指导,基于一个中心问题,学生们相互交流和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模拟操作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指导学生在一定的实验设备或器材上对某一操作过程进行实际操作,以获得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将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完成教学过程。

本科生由于尚无相关的专业基础,在短时间内需要构建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学生进行的学习侧重于浅显学习,即“知其然”的学习,对“知其所以然”同样有要求,但要求相对不高。同时,相对于研究生课程,本科生课程的课堂人数往往较多。因此,针对本科生的教学活动,宜采取讲授法为主,研讨法和模拟操作法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使学生学习教师传播的专业知识,通过研讨法,促使学生思考所学到的知识,并主观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与“思”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而模拟操作法的教学,则偏重于对所学知识的“用”,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总而言之,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关键性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则主要采用听讲、理解、记忆、应用等多种方式广泛汲取课堂知识,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

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大都已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同时,研究生课程的课堂人数往往较少,具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客观条件。因此,研究生的教学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讲授法、研讨法、模拟操作法和项目法等均可用于研究生课堂。在各种方法的使用比重上,笔者认为应加大研讨法和项目法等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的使用权重。在采用研讨法和项目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怀疑和批判性学习,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并自由地针对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独到的解决方案,潜移默化中便培养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同于讲授法,在研讨法和项目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不再被视为权威,而是仅充当组织者、指导者和提供帮助的角色,其观点仅仅被视为可能的视角之一。此外,甚至还可以采用由研究生自己备课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式讲课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

总之,在研究生的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研究生进行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还要善于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见解,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4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评方法的差异

无论对于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考评方法都应趋于多元化,摒弃仅根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甚至仅根据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考评的传统评价方法。但由于教学方法的差异,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考评方法又应有所区别。

本科生的课程学习考评需要重点检验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除了通过集中的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来进行结果考评,还应注重过程考评,即将平时的出勤率、课后作业或平时测验等纳入考评。但总的说来,针对本科生的课程学习考评,应以试卷考试为主要评价方法,以对众多的专业知识点及知识的初步应用程度进行综合考评。

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考评则应更加多元化,注重评价的开放性。所谓的开放性包括评价主体的开放性和评价内容的开放性。

评价主体的开放性,即改变传统的仅由教师给定评价结果的考评方法,可以考虑让学生也作为评价主体,让学生互相评价。例如,可以邀请学生们轮流上台讲解自己的大作业,而台下的所有学生包括教师都对其讲解内容进行客观评价,教师的评价仅作为评价结果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种评价方式,既能使学生站在评价者的角度思考如何准备大作业更容易得到认可,又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还能调动课堂气氛,促使所有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思考和对别人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而评价内容的开放性,是指评价的内容应更加丰富和自由,可以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动手实践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大作业的水平等作为评价内容,而试卷考试成绩不再是评价的主要依据。

5结语

依据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的差异,深入研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模式的差异,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满足国家需求与定位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

注释

②简基松.论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目标差异对教育模式之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5):93.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篇8

1、法学理论(030101)

本专业包括法理学、法经济学、法社会学、法哲学四个研究方向。法理学方向主要研究法的一般理论,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制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理论、****理论、立法、司法、行政的基本理论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法律理论问题;法经济学方向主要研究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法律与经济、法律与市场竞争、法律与宏观调控、法律与环境资源等的相互关系,注重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经济法律问题;法社会学方向主要研究法社会学的一般理论、法律与城市管理、法律与社会管理等重大社会法律问题;法哲学主要研究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中的哲学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它是对法的一般问题的哲学反思,是对法学理论的再抽象、再概括,是对法律实践的哲学分析和总结。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政府机关、司法部门、律师、企业、社区等各项法律业务和管理以及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学科带头人都是国内外知名学者,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等多项奖励。

(1)研究方向

①法理学

②法经济学

③法社会学

④法哲学

(2)招生人数

40名

(3)考试科目

①政治

②英语

③法理学

④法社会学

⑤综合(法经济学、经济法学)(复试科目)

2、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

本专业主要包括行政法治基础理论与应用、部门行政法与科技法、中国宪政与中国政治三个研究方向。行政法治基础理论着力回应行政法治理论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部门行政法与科技法着力回应行政法治实践中的特殊问题;中国宪政与中国政治方向着力于行政法治的宏观环境和宪政文化。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政府公务、司法部门、律师机构、管理与经营以及高等法律院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教材建设、教学成果获奖、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立项、省部级精品课程立项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研究方向

①行政法治基础理论与应用

②部门行政法与科技法

③中国宪政与中国政治

(2)招生人数

40名

(3)考试科目

①政治

②英语

③法理学

④行政法学

⑤综合(宪法、公务员法、行政学)(复试科目)

3、刑法学(030104)

本专业涵括了刑法学、犯罪学、监狱学和青少年犯罪与司法四个研究方向。刑法学主要研究中国刑法的基本理论,包括犯罪通论、刑罚通论、罪刑各论。犯罪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基本原理、刑事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问题。监狱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监狱学的基本理论和改造罪犯的一般原理、监狱制度、行刑实践、改造罪犯策略等问题。青少年犯罪与司法主要研究青少年犯罪学、少年司法学、未成年人法学等,培养从事预防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未成年人保护理论与实务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刑事法学研究、担任刑事法学教学、从事刑事司法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有关综合治理及中外行刑制度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项目,曾获得、省部级等多项优秀成果奖励。

(1)研究方向

①刑法学

②犯罪学

③监狱学

④青少年犯罪与司法

(2)招生人数

50名

(3)考试科目

①政治

②英语

③法理学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0引言

高校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研究生学制有时间限制并有科研任务,因而尽快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成为急迫任务[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般由导师承担。研究生经过第一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才正式进入由导师承担的科研能力培养阶段。笔者对低年级研究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研究生直接进入科研进程,避免漫长而目的不明确的基础课程学习,这样能较快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并使其尽早进入科研状态。

1低年级研究生基本特点

研究生刚入学时,几乎没有什么科研经验。大学本科的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研究型教学和非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研究能力的培养,而非研究型教学则忽视对科研能力的培养[2]。即便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低年级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非常有限的[2],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科前沿了解甚少。本科生所接受的通常是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相对老旧,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知识更新较快,专业知识更加容易过时。

(2)缺乏深入的专业知识。国内大学教育基本是通识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基本能力、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人才[3]。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不深入、散而不系统。

(3)较少接受科研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大学普遍存在科研和教学分离现象,很多高校对教师进行分类考核,分为纯教学型的或纯科研型,其结果是,本科生较少接受具有科研能力教师的培养,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和信息获取能力,如有些本科生甚至不知道aCm、ieee、Springer等学术社团。

(4)缺乏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大学本科教学的模式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2],即“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或“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缺乏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研讨,使学生的主动性、创新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低年级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本科毕业生相差无几。上述分析表明低年级研究生处于科研的入门阶段。在有限的学制时间下,他们的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2学术驱动教学方法概念

学术驱动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师生互动、课堂研讨以及课外作业的模式,在问题发现与解决、主动性培养等科研基本能力和态度方面提高低年级研究生科研能力,使其快速进入科研状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新”。是指课程内容要采用新应用,即围绕本学科当前的新问题、新方法、新系统、新方向等研究话题选择课程内容。

(2)“科学问题”。是指从新应用中寻找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以及学术问题的凝练。

(3)“学术工具”。是指求解学术问题的理论或者系统方法。

(4)“表述”。是指“科学问题”及求解方法的科学描述。

(5)“交流”。包括信息的获取与研讨。信息的获取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如各种科学文献数据库等)获取科学技术发展信息。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学术信息的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对学科和学术方向基本概念的把握,从而能使他们从庞杂的资料中遴选自己所需信息。信息获取是获知“科学问题”和“学术工具”的重要手段。研讨是获取学术信息之后,师生之间探讨自己的观点,包括所发现的新问题或新方法等。

3教学内容与模式

笔者以所教授的研究生课程“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为例,介绍学术驱动教学的内容和模式。

3.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突显“新”字,围绕“科学问题”和“学术工具”展开,以基础知识为应用。具体地,“新”是指将最新研究成果编辑成为教学应用范例。在授课过程中,讲述范例中学术问题的由来、凝练和描述,使学生理解“科学问题”;通过讲解科学问题的求解过程,使学生理解“学术工具”,即基础知识如何运用。例如,笔者教授“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采用的一个教学案例是,首先以无线自组网中的概率覆盖最新研究为例,讲解概率覆盖科学问题,而后介绍解决该问题所需的“学术工具”――概率规划。

3.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结合研究型教学的特点,学术驱动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课堂研讨3个方面。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内容包含几个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包括几个彼此相关的研究热点。其目的是从每个研究方向的讲解中找到新的研究热点,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在讲解研究热点时,从时新的科学问题的讲解入手,再到找寻学术工具。以“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为例,讲授内容分为3~4个研究方向,包括无线网络覆盖、无线自组网定位、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以及智能计算。每个研究方向包含3~4个研究热点(如无线网络覆盖中的容错栅栏覆盖,基于智能手机的室内导航、基于群智计算的激励机制等),每个研究热点讲授1.5个学时,因此每个研究方向讲授6~8个课时。

2)?n外作业。

课外作业分为以下3个部分:

(1)熟悉基本的科研资料搜索工具和方法。学生通过该作业了解科研资源的获取方式,以及行业最新发展状况和应用。

(2)在特定的研究领域找寻最新学术成果及科学问题。学生通过该作业培养自己的“科学问题”凝练能力和“学术工具”查询能力。

(3)讲述最新的研究热点、学术问题和工具。该作业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发现科学问题和学术工具的能力。例如,“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中的无线覆盖,它是无线通信中普遍存在的议题,为此笔者布置作业为:查询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中无线覆盖相关的最新学术论文,并理清其所研究的学术问题。

3)课堂研讨。

课堂研讨是突显本教学法效果的关键环节,包括师生之间围绕科研热点的自由讨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课程讲授中,每个研究热点讲授结束时,安排15分钟时间研讨;另外一部分是学生宣讲自己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最新研究方向、科学问题及相应的学术工具。通过课堂研讨的方式,提升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最新研究方向或研究热点的研讨,学生可直接找到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工具,快速进入科研状态。例如,在学生完成了“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中无线覆盖章节的作业后,笔者和有“新问题”的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同学们没有深厚的专业和背景知识,讨论主要集中在无线覆盖的潜在应用,以及现有技术和科研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笔者结合大家的讨论和自己对该方向科研现状的了解,建议几个可行的研究问题及可用的求解方法。学生在随后的科研中顺利地写出了学术论文。

4教学效果及分析

4.1考核方式

?榱舜俳?学术驱动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笔者建立了新的课程考核体系,从多个阶段全面培养学生,并从多个方面评价其学习情况。同时在整个教学进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行自我课堂宣讲。考核体系包括以下3个部分:

(1)课堂研讨。师生对宣讲的研究热点进行讨论,教师讲授研究热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2)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内容为科研资料和行业最新研究动向搜寻以及科学问题的凝练。

(3)课堂宣讲。学生用10分钟左右时间宣讲其所掌握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科学问题,然后进行课堂研讨。

4.2学生学习效果调查

笔者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教学班级进行了学习效果的调查。由于非必选课的研究生教学班级人数较少,所以本课程的调查对象为11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有1位学生未返回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驱动教学方法的效果,调查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一般教学方法的效果比较容易从考试成绩中反映出来。而本文方法所面向的是直接培养研究生寻找和凝练学术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研究方向和专业都各不相同,因此难以单纯地从成绩中反映出其能力的提升。调查问卷中未进行考试成绩的比对。

从表1看出,有70%的学生有科研任务要求,在上课之前有50%的学生没有科研概念,90%的学生认为课程的学习对他们理解科研有帮助;通过本文方法,80%的学生能够在科学问题的理解方面得到提升,70%的学生认为课程对于提高表达重要性认识有帮助,80%的学生意识到和同学、老师交流的重要性。然而笔者也意识到仅有50%的学生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找到研究点,知道如何去获取学术工具(这里的学术工具是指求解学术问题的数学或系统方法);还有50%的学生认为没能理解科学问题解决的技巧,这些都需要系统而深入的训练,反映出我们的方法在短期内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能力培养的需求。

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篇10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文献阅读与科学研究方法》课程

thinkandDesignforConstructingtheCourseofLiteratureReadingandScientificResearchintraffictransportationmajor

LiXinLiXue-huawanGLi-huaJinXiao-hongmoXiang-lunZHaoLu-cheng

(Schoolofmines,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Xuzhou221000)

【abstract】traffictransportationmajorisakindofcross-disciplinemajorwithdevelopingrapidlyandknowledgeupdatingrapidly,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andthecountry"theBeltandRoadindustry"and"goingout"strategyofcultivating,?have?putforwardnewdemandsforstudents.Basedontheanalysistherequirementsofthecourseofliteraturereadingandscientificresearch,analysisofthecourseconstruction,itisthoughtthatthedesignofthecourseofliteraturereadingandscientificresearchcanmakethegraduatesoftrafficandtransportationmajorconstructacompleteknowledgeacquisition.

【Keywords】traffictransportationmajor;thecourseofliteratureRreadingandscientificresearch

1交通\输专业与《文献阅读与科学研究方法》课程

交通运输专业研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1-4]。如图1所示,现代交通运输专业除了传统的交通工程建设、规划和行车组织等知识体系外,往往还引入不同的研究视角,包括人流、车流、物流的角度,交通参与者行为的角度,人、机、环、管的角度,机电信号设备的角度等[5-6],从而形成工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兼具的学科体系。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交通运输已成为文理兼修、发展迅猛的交叉学科领域。

科学研究方法是国内外高校普遍认可的科研实践入门训练课程[7-10],在海外大多数高水平高校当中,即便是所谓的“文科专业”――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科学研究方法也已成为重要的支撑课程,甚至已形成由多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如哈佛大学,吴建南,郑烨,顾华伟三位学者对其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方法课程进行的分析表明[11]:该校形成了一套目标鲜明、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研究方法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目标设置明确,修课要求独具特色,选课方式开放自由,与此同时,研究方法课程的设置还充分体现出多样性与灵活性并重、学科辐射性与交叉性并存、注重研究方法应用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以及将研究方法融入到教学与科研训练之中等特点。而文献阅读又是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前提,我国当前的大学生教育体系中,文献阅读课程多见于研究生教育和语言类专业教育[12-13],这与当前建设“双一流”高等学校的目标并不一致,也造成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仍缺乏获取行业内专业学术知识、跟踪学术前沿动态的能力。

我国高校开办的交通运输专业面向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伴随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优势轨道交通技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交通运输行业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外向型和技术交融特点,这对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前所述,我国大多数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体系当中缺乏文献收集和阅读能力的训练,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形成了学生知识体系的“短板”,与当前社会经济对知识人才的要求不符,在交通运输行业教育中体现的同样明显。因此,需要开设《文献阅读与科学研究方法》课程。

2交通运输专业建设《文献阅读与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思路

针对交通运输专业,《文献阅读与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交通运输专业领域文献检索、收集、阅读和应用方法,以及交通运输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基本概念的介绍,交通运输文献检索与阅读技巧,交通运输科学研究方法,交通运输学术写作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交通运输专业文献检索的技巧,清楚文献收集和阅读的手段,熟练运用专业文献的应用方法,了解交通运输专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知道交通运输专业学术写作和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撰写方式。此外,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本科生系统学习交通运输领域科研基本知识,掌握典型的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启发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的意识,对本科生进行科研基础训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结合科研实际,以问题为先导,研学结合,学以致用,帮助本科生在交通运输科研领域尽快入门,为今后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的设计中应当包含一定学时的实践环节和研讨环节,形成如图2所示教学体系。实践环节要求学生个体能够尝试检索相关文献,独立阅读并摘取有效信息,同时也能够根据专业问题设计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研讨环节要求学生个体或小组能够充分合理的表述特定行业问题的研究状况,展示研究方案并获得其他同学与教师的认可。

正如前文所说,《文献阅读与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对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课程内容广泛,教学要求高,因此课程任课教师或教学团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较为深厚的科研积累,以及对行业学术热点和前沿清晰的认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文献阅读与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在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生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素养,具有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大学教育的培养应使得大学生建立如图3所示的“认识-分析-了解-掌握”知识获取闭环。可以设想,《文献阅读与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设计和加入能够使得交通运输专业的毕业生构建完整的知识获取闭环,对于建立完整有效的大学教育体系,以及培养具备专业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行业人才均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⒖嘉南住

[1]刘玉梅,李辉,李孟顺,等.交通运输类专业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设计艺术研究,2004,23(3):42-44.

[2]肖国平,严新平,刘清,等.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3(3):52-54.

[3]马永财,毛欣,万霖.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4):86-87.

[4]刘翠莲,刘南南,纪明珍,等.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9,26(4):44-46.

[5]夏新海,罗振林.交通运输类专业综合交叉与人才培养[J].航海教育研究,2007,24(1):18-20.

[6]惠英.交叉融合突出特色―面向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城乡规划与交通》课程转型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133-135.

[7]杨晓琴.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12).

[8]孙静.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5):70-74.

[9]徐夏云.基于YY和moodle的在线学习环境实践研究――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4):40-42.

[10]倪献智,牟宗刚,于明,等.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中注重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47-48.

[11]吴建南,郑烨,顾华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哈佛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分析与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5):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