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西方艺术教育史十篇西方艺术教育史十篇

西方艺术教育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31

西方艺术教育史篇1

[论文摘要]本文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为例,探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地域美术资源的拓展,将现有的资源以类型属性和艺术特征为基点概括为石窟艺术、美术文物与考古、民间工艺美术三大资源群,并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信息化构建,对其在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途径提出可实施方案,为基于网络的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促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在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资源日益呈现开放性的特征,教师拥有的知识相对于学生而言,已没有必然的优势,学生学习的途径变得愈来愈丰富、更具选择性。因此,信息化也就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效率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基于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课堂教学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资源的设计、组织成为日常教学准备的基础工作。不断拓展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将丰富、生动的地域美术资源引入课堂,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地域美术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创新学习方式,突破公共艺术教育一成不变的内容、直线式美术史知识灌输的积弊,已成为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究的课题之一。作为西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其传承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实施高校艺术教育的最佳资源之一。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是极具潜在价值的教育基点,具备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优越条件,应当在当前的艺术教育课程中给予足够重视,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将那些蕴涵了丰富的美术学科知识、具有艺术教育价值的地域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并逐步转换成基于网络进行存储、传输的数字形态,完成其信息化构建,以有助于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的拓展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仅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为例,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拓展和应用的途径。

一、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体系的构成

西北地区是中国美术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彩陶、壁画、石窟、岩画等均是中国原创艺术的载体和宝库,也是西北各民族在历史、文化、民俗形成等方面的宝贵纪录。合理利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这一宝库,将其引入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应该梳理这些珍贵资源的基本内容,并按照不同的类型特征来归纳,初步构建资源体系的框架。以类型属性和艺术特征来概括,这些独特的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石窟艺术资源群

作为佛教文化传播的主要通道和桥梁,西北地区石窟艺术的遗存,有着比内地、沿海地区更加广泛的资源分布,而且体系完整、衔接紧密,保存相对较好,具有系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特征。石窟艺术带自东向西知名度较高的有庆阳的南石窟、北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敦煌莫高窟、榆林窟,新疆库木吐拉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等,形成了从北魏到明清时期近千余石窟窟龛和雕塑,壁画达6万多平方米。这些石窟在从关中、陇东到河西走廊、新疆绵延数千公里地域中,构成了跨越了1000余年时间的石窟艺术带资源群,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石窟艺术长廊,真实地记录了西北地区宗教建筑、雕塑、壁画艺术以及宗教、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面貌,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2.美术文物和考古资源群

西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汇集之地,数千年间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址和珍贵的美术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物如武威的铜奔马、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美术文物类资源中较突出的有莫高窟藏经洞文献和彩陶艺术。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半山文化彩陶,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记载了中华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是中国象形文字的起源,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等诸多因素看,都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美术考古类资源中较著名的历史遗迹有横贯东西的岩画艺术带和星罗棋布的各种历史遗存。闻名遐迩的岩画艺术带由新疆的阿尔泰山岩画、天山岩画、昆仑山岩画、嘉峪关黑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等组成,其他的古代遗存如关中地区的历代皇室墓葬、大地湾地画、河西地区的汉、魏、晋墓壁画及画像砖、嘉峪关、阳关城址、高昌古城、交河古城以及各地的长城、峰火台等等,都是西北得天独厚的美术资源宝库。

3.工艺美术资源群

工艺美术“通过与其物质功能相适应的抽象物态和形式组合来概括地反映生活,从而侧重于表现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主观感受和情感”,[2]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应用性艺术,与所在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审美观念息息相关。西北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地区,历史上曾是手工艺最先发展、繁荣的地区,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其中很多项目现在都已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西北地区的工艺美术资源可以包含实用工艺品和装饰工艺品两大类,实用工艺品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必需品,如少数民族的服饰、器皿、腰刀、编织等;装饰工艺品是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手工制品,如雕漆、洮砚、剪纸、皮影、刺绣、面具、砖雕、各类草编、鼓艺、各种石艺、布艺、毡艺和藏族的堆绣、酥油花等。这些工艺美术资源风格独特,历史悠久,颇负盛名,共同汇聚成繁花似锦的西北“工艺美术资源群”,许多品种已形成了新兴的传统工艺产业,成为一方文化和经济的象征。

二、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信息化构建

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信息化构建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的不同作用。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区域性共享的网络资源库系统,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并接入校园网,使资源库得以在高校内顺畅地运行,在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各高校要加强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在确保指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在立项资金、专业协调、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对任课教师进行学科专业资源库建设有关知识技能的培训,让教师了解本资源库的设计框架、功能及工作流程;任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尝试具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把生动、丰富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根据数据库的运行、管理要求和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特点,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实现信息化转换,资源的采集是关键的环节,首先需要明确采集的种类和分工合作方式。根据教育部在2000年制定的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构建完整的基于网络的专题资源数据库,其在高校的应用部分包含系统管理、教师教学和学习资源三大模块,由政府牵头,各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旅游、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和教师共同进行分类资源采集,并进行权限分级管理,以确保资源库能够顺畅地运用到课程教学活动中。[3]

1.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本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用户管理,以保障资源库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控制。对于非特定的用户访问,可采取限定ip地址的方法,控制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而资源库的特定用户组,则按照类别赋予其不同的访问权限,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上传信息的质量。

2.教师教学模块:这个模块包括资源管理平台和交互式教学平台,由二级管理员和教师管理员共同维护。资源管理平台可以使教师用户实现教学资源信息的浏览、下载、查询、更新,上传信息的审核、入库、分类,保证应用过程中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统计分析资源的使用率。交互式教学平台可以提供虚拟课堂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等模式,选用网络教材、电子教案或教学视频、共享桌面、共享白板、常见问题解答、BBS进行教学,教师在这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双边和多边的专题研讨,还可以通过作业组件、解答问题组件、测验组件和教学效果分析组件来开展教学工作。

3.学习资源模块:本模块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导航平台和丰富的学习内容链接。学习导航平台包括艺术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索引、地域美术资源分类明细、搜索引擎、个性收藏等。学习内容链接涵盖的内容很广,主要有教师教学资料和相关资源信息。学生可以查看授课教师的网络教材、课件、电子教案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视频、演示和案例等,在线学习、做笔记,也可以直接查看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内容,深入理解课程知识点,或根据网址资源库提供的相关链接,展开拓展型的学习。

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数据库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从综合的角度去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文化系统和各高校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使之不断得以充实和更新,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相应的地域美术资源尽管范围很广,但是只有那些具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资源才具备研究和利用的价值,需要围绕课程目标选择能够把学生的校内学习与社会生活、理论认识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的内容,使学生学会整体地感知艺术与生活,增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三、信息化历史遗存美术课程资源的优越性

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不仅限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还应体现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一种超越。网络的虚拟性与多元性特征,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资讯传播形态,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克服了文本语言无法超越的障碍,建立了全新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1.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基于网络环境的地域美术课程资源,不受地域、时间限制,信息容量大、更新快,学生具有更大的选择性,“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艺术信息,也可以进行长时间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用超级链接来仔细观察、研究一幅画或一座雕像的细节”,[4]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营造生动的情境学习环境。网络艺术教育课程能够有效创造情境学习的氛围,充分调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传媒手段来讲授课程知识,易于被学生接受和使用。[5]例如关于敦煌艺术的内容,可以引入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合作实施的“数字敦煌”项目成果,即梅隆基金会在国际上率先开发的基于artStor艺术数据库的“梅隆国际敦煌档案”,主要内容是22个莫高窟典型洞窟的数字化资料,以及42个洞窟的虚拟漫游,使学生们在校园内就能获得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和身临其境的视觉震撼。

3.开拓全新的师生互动渠道。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艺术教育课程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尊重个性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课程提纲、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考核计划都放在网页上,可供学生随时参考,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电子邮件和开辟BBS讨论区,教师则可以更及时、更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流、辅导、考核,获取反馈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也很方便易行。

四、信息化历史遗存美术课程

资源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把丰富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高等教育,不断拓展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予以实施:

1.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借鉴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科学地制定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立短期和长远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合理地进入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并进一步推广到美术学、艺术设计等专业的相关理论课教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对西北地域美术资源布局与内容进行全面、详尽的调研和分析整理,完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框架体系。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采集第一手的文字、数据、照片、影像、实物等原始素材,充实西北地域美术资源的内容,并不断更新,尤其是及时补充那些因工艺、材料或其他原因濒临流失的民间传统艺术品种、新的美术文物考古发现以及近代美术的精华部分。

3.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时代特点,充分运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建立健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体系。开发专题数据库,尽快建立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专业网站或网页,使各资源所在地、各院校、专家学者拥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得以存储、展示,并与专业研究机构、博物馆等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地区间、校际间、教师间教育成果的交流。利用国际互联网真正让西北的历史遗存美术资源进入更为普及的教育领域,从而扩大西北地域美术资源的影响,开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新窗口。

4.高校艺术教育中引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内容。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必须选编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并提升教师的网络技能水平。教材的选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三大美术资源群的内容纳入课程范畴,使学生既能学到全国统编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又能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从而适应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师在精通学科内容的同时,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学会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学会webQuest、Blog等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技术,并自如地驾驭网络平台,汇集专题资源,高效地组织教学。

结语

由三个资源群为框架构建的西北地域美术课程资源体系是西北的瑰宝,也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艺术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借助于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把丰富的地域美术资源引入高等教育,有助于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的拓展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是地域美术资源进入主体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过程,更是一个对地域文化和生存智慧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蒋书庆.彩陶艺术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2~15.

[2]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49.

[3]陈思慧.构建基于网络的学科专业资源库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62~65.

西方艺术教育史篇2

一、构建围绕多元音乐文化的西方音乐史系列课程群

西方音乐史是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重要的基础科目,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综合艺术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6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指导纲要》,对相当一部分课程进行调整,其中涉及到西方音乐史课程部分的调整方案是将原有的两门课程,即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调整为一门综合课程,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调整后的课程更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架构,提高学生理解、掌握和吸取音乐知识的能力。长期以来,内地艺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受表演专业“重专业轻教育”课程模式的影响,不利于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中小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需求并不单纯追求专业技巧如何高超,在实际工作中,各项艺术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的高低以及多元化的知识架构才是最需要的。因此,要重新审慎地思考课程定位,在艺术教育专业西方音乐史教学中应加入多元文化音乐内容,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多样性的音乐文化资源,逐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音乐传播与研究平台,以西方音乐史为标志性课程,增加钢琴艺术史、歌剧艺术史和20世纪西方音乐概述等课程,建立起相关的课程群,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架构,更利于实现艺术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当前全球网络化的条件下,西方音乐史本科课程中的许多知识性内容大多可以在互联网以及教科书上轻易获得,课堂教学与网络来源等专业知识的高度重叠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影响,导致课堂教学缺少吸引力,很难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西方音乐文化本身就是多元的,它既有欧洲文化也有美国文化,既有古典音乐也有当代音乐,还有流行音乐。音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显示出不同的内涵,只有将音乐放在相关的文化语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理解。西方音乐史系列课程群的建设,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兼顾了解西方的音乐文化历史,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而这些课程与西方音乐史课程内容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必然也会促进西方音乐史学科的发展。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中心的,传统的理论教学很难充分展示课程丰富的内容,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的有效参与,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因课堂时间受限没有足够的欣赏时间,无法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审美体验。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音乐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后对经典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可以接受完整的西方音乐教育过程,最终达到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西方音乐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以往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尝试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获得结论”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将学生引导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激发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启动学习内驱力,从而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内容庞大繁复,涵盖了从古代音乐到20世纪早期漫长的音乐历程,虽然有相当多的作曲家的创作意义深远值得深刻理解,但毕竟与当代生活差距甚远,许多创作方式以及音乐的表现手段会让初次接触的学生很难接受和理解,也就谈不上审美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自己演唱或演奏作品,如艺术歌曲、咏叹调以及一些钢琴作品等,都是艺术院校的学生比较容易把握的体裁,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作曲家及其作品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三、丰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资源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教学如果没有具体的音响资料,就缺乏直观的艺术形象,学生所获得作曲家的作品和风格特征信息仍然是较为抽象的。由于国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起步早,相关资料丰富,一般配合教科书都附有CD等音响、音像资料。与之相比,内地的相关资料除了少量的国外引进版,其他资料来源只能依靠网络,而网络资料大多音质及图像质量不能保证,这也对学校提出了要求,相关部门应及时获得并更新教学所必须的音响资料,这些资料在课堂教学中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积累,把最新的专业信息直接合理的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四、结语

西方艺术教育史篇3

【关键词】美术博物馆知识生产交融共生

美术博物馆是艺术的殿堂,承载着文明的传播和民族艺术的演化。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教育和启迪作用,在人类民族艺术的演化过程中起着记录和展示的作用。无论在世界的东方还是西方,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国家的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信仰、不同观念。虽然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都十分重视美术博物馆的收藏质量与研究品位,并且都从自身的文化脉络和审美特质梳理了风格迥异的艺术品,相继建立了世界上著名的特色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观念与目标定位也成为美术馆人始终追求的学术恒定信念。

美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艺术机构,约有300年的发展历程,其主要职能是收藏与研究、教育与引导。美术博物馆的研究主体不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以深刻的国家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作为支撑。因此会呈现出强大的主流性、意识性、形态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这不仅激发了人们对潜在文化价值的认可,并且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前进、体制完善、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美术博物馆在艺术品典藏以及专业运作方面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体系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具备良好的典藏研究、风格取向、管理模式、类别梳理、学科交叉等相关的重要环节。

美术博物馆的重心是教育,核心是艺术生产力。在艺术管理中有三种专业精神是必备的,即追求艺术的卓越性和真诚性,追求亲和力以及对受众的开发,追求公众社会责任感。美术博物馆作为学术研究机构,首要任务是面向公众策划各种高品位的艺术展,在呈现以及演示艺术形态的同时保证其完善性与艺术性,强化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作品的风格特征,鼓励创造艺术的鲜明变化,并获得更多的观众群体,以开放的、多样化的姿态塑造美术博物馆的学术权威,并且有别于传统权威和陈旧老套的以往形象。美术博物馆能否挖掘师生潜在的艺术创造力,关键要看其是否为师生创造了高品位的艺术饕餮大餐,是否接受艺术方式的主动性,以及是否营造了多学科再创作的知识环境。美术博物馆倡导学术视野与文化互动,其以多种维度视野和精确角度审视艺术品的各个层面和细节,对文化脉络、艺术属性、展示空间、建筑设计、教育心理等多领域的整合延伸了美术博物馆与观众间的互动关系,属跨学科和专业的综合研究。再次,我们特别强调文化属性、文化生态、哲学历史、、语言文字、美学判断、绘画雕塑、建筑景观等学科的交叉互融建构了知识生产系统,在美术博物馆的空间内孕育、迸发并输出了源源不断的知识生产力。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不同时期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际化造型艺术博物馆。其是展示学院教学、创作与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同时还担负着对外文化交流和推动国际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具有收藏、陈列、交流、教育、研究等诸多功能。因此,美术博物馆极具知识生产力,为多学科的交融提供了源泉。美术博物馆的永久藏品将成为西安美院学术培养计划的催化剂,将藏品充分使用并融入学生的课程学习中,有利于使美术博物馆实现培养中国特色造型体系审美功能目标,且扩展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基本内容与核心。

美术博物馆建馆的目标是要让视觉艺术成为教学、科研、创作的核心。我们已清楚意识到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在培养塑造人才以及文化传承和视觉艺术的重要作用。我们要以坚持高水准的典藏和国际前沿的学术研究为建馆宗旨,集中体现各时期艺术类型的特质,完整展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和美术史,以教学科研、创作交流为中心,在65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百花齐放、特色发展”的精神,恪守“弘美厚德、借古开今”的校训,坚持以周秦汉唐历史文化传统、延安革命文艺传统、西北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当代“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等“四大传统”和以绘画、书法、美术史论、中国民间美术“四大基础”为导向,将艺术人才培养与美术博物馆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美术博物馆更是体现四大传统的支撑体,也是教学的第一课堂,特别是全院新生入学教育,以及造型艺术部的基础训练全部在美术博物馆完成,教学改革中提出的重塑中国特色造型艺术体系就是以中国传统雕塑为切入点,同时还强化了美术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建筑美、结构美、光影美等因素。教师和学生在此可以训练素描、色彩、雕塑、水墨画、当代设计等内容,因此美术博物馆成为真正的教学延伸和学习场所。以上诸多要素都来源于美术博物馆的典藏与研究,其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实物资料与学习转化的过程,其理念与创建一流美院的学术目标相称,与“百花齐放、特色发展”的大学精神相称,与学院的精神文化取向相称,与当下艺术思潮的审美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相称。

知识生产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生态系统,其涵盖了哲学历史、、民族文化、艺术审美等方面,且在此系统中与美术博物馆恰好形成了不可取代的艺术模式。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都依附于知识生产系统之中,互为辩证弥补共生。特别是在整个人文社会之中成为人们美的共识,西安具有丰富的周秦汉唐历史遗存,有着黄土文明历史悠远的厚重文脉,也有着延安革命文艺的光荣传统,因地制宜地走特色发展之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也是地处文明古都的美术博物馆的学术特色。然而,本着与当下艺术观念、审美状态等结合紧密,作为艺术教育和科研的殿堂,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自建立以来,立足古都,面向西北,关注全国乃至海外,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血浓于水的情感体现,其是记录文明的进程、承载着灿烂文化的历史记忆、担负着美术兴国的理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美术中的成就,可以长久地留存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博物馆和地面上,成为后人永久无法替代的历史成就,成为这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记。美术博物馆集收藏保护、学生教育、展示研究、传播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其核心动力就是知识生产,即美术博物馆是由知识生产而建构的人文系统,其以知识生产为契机,逐步展开谱系梳理、知识聚能、综合学科、中西比对、艺术培养、特色发展等有效的知识生产机制。其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艺术中心,更是西安美术学院“百花齐放、特色发展”办学理念的实验室和窗口。其就像一本综合教科书,兼容、自由的学术精神,直接服务于教学,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不仅为学生提供临摹学习的平台,更显示了传统艺术魅力的恒久价值。在博物馆中每件藏品都在述说着一段灿烂的文明史和脉络学术史,散发着生命的活力,使身处其间的学子不断增加炎黄后裔的自豪和发奋拼搏的责任感,中华文明与西方文化有了形象化的比对与阐释。

知识生产也来源于从谱系梳理上升到比对研究的过程。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藏品数量2万余件,分展馆9个。一层古代绘画精品馆以五代至明清时期绘画为主,藏品近1000件。二层中国历代绘画陈列、临摹馆中藏品2000余件。三层现当代名家作品馆、学术报告厅中藏品1300余件,包括国内外名家校友、学院教授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艺术设计、美术理论等作品。四层艺术考古馆中藏品2100余件,自史前至明清时期涵盖彩陶、青铜器、玉器、瓦当、陶俑、三彩、瓷器及佛造像等类型。民间美术馆中藏品12000余件,包含剪纸、泥塑、面具、皮影、刺绣、泥玩、石刻及木版年画等。五层校史馆藏品约900件,以珍贵实物展示为主,丝绸之路艺术馆藏品约1000件,石刻精品馆藏品约40余件。美术博物馆立足传统文化,博古厚今、融通中西、风格各异、兼容并蓄。置身于空间中更是心境的调整、视野的拓展、观念的变革、文化的交融、艺术的升华。美术博物馆文化属性是多元一体的,如何建立健全符合当代艺术发展规律,促进艺术创作繁荣、持续发展的美术博物馆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和人性化品格的体现。建立一个良好的美术发展生态,全面提升文化传承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传播能力,开创美术事业的新画面,这是美术博物馆公共艺术给予我们的启示。

知识生产是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综合功能中的主体核心,学术研究将依托于对中华各类优秀遗存进行解析,特别是针对唐代以前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不同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如木偶、皮影、剪纸、面具、马勺、泥玩、刺绣、石刻、木雕、陶瓷等民间艺术品。开展以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美术史为重点的理论研究,为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和学院的教学与科研、交流提供了真实可感的资料和借鉴。同时,博物馆立足传统文化,以中国西部和丝绸之路的典型文化遗物为收藏代表,博古厚今、融通中西。藏品以绘画、雕塑、民间艺术为主体,兼收对美术史构成意义的多类美术考古标本以及有关的美术图书和文献资料。其在当下的作用已超出一般教学科研的范畴,在知识生产和对外文化交流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其作为西安美术学院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还担负着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学术研究中心的重要艺术角色,对于推动当代美术事业发展,促进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起着重要作用。该馆综合功能中的主体和核心是研究工作,是开展收藏、陈列展览、教育推广等业务工作的前提。学术研究将依托该馆对古代遗存和近现代以来美术作品、民间艺术品的收藏,开展以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美术史为重点的理论研究,以及围绕美术馆功能和业务的美术馆学术研究工作,积极推动当代美术事业的发展。

西方艺术教育史篇4

关键词:美术理论美术教育重要性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从20世纪初发端,经过了渐兴、停止、恢复、发展等阶段的近百年的发展,今天已呈勃勃兴盛之势。但在这兴盛之中,却也呈现出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既阻碍着美术院校的发展和完善,又对一些美术从业者和学生的发展存在不利。

一、美术界人士对美术理论还应更加重视

近年来,中国美术界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艺术浪潮,从“85美术”到“波谱”“玩世”“泼皮”“艳俗”等。在这一波波的艺术浪潮中,有些艺术家由于相对欠缺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基奠,缺少对中西方艺术史和艺术背后的整体知识的系统了解,致使他们在这些艺术浪潮中虽不乏创作了固于本土而面向世界的时代力作,也有一些单纯模仿西方艺术样式的矫饰的作品。

叔本华曾说:“人类总免不了会犯同样的错误。”在今天的美术界,有些人仍视美术理论为美术创作的附庸。比如笔者的一个小有名气的艺术家朋友就曾不屑地认为“艺术家所需要的是灵感,是手上工夫,是情感的体验,而不是理论。”笔者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积淀又何来灵感?没有理论知识引导情感表达创作定会显得苍白无力。今天,有些青年艺术家都把自己一头扎进画布而不学习理论知识的现状,并把这些视之为是对艺术的另一种“执著”。然而,笔者看来,他们中有些殊不知这份“执著”有令人扼腕的叹息。

有几次,笔者遇到几个某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自由画者,他们问:“谁是山人?”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孩还问到:“是八个大山人吗?”笔者啼笑皆非。然而,当我们了解到有些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在我国,有些高等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其美术理论课所占的比重相对不高。一些绘画专业在有些学校在设置的专门的美术理论课课程上存在安排得不足。一些学校的美学概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被列入公共文化课范围内,总课时约占公共文化课的30%左右。

二、从西方学者的观点,谈美术理论的重要

西方本质主义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格内尔认为,美术是人类文化和实践极其特殊的一面,人类的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因此,艾斯纳和格内尔认为,美术教育作为现代大众化教育的一支生力军,其最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下面四大部分,即: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在艾斯纳和格内尔的这份课程列表中,美术理论所占有的比例明显很大。由此可见,西方美术教育者对美术教育理论素质的重视程度相对还是较高的。

美学是与人生价值问题相联系的。美术院校通过对美学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在对美的本质、形态、类型等问题的了解的同时,增强对美的感悟、认识、鉴赏和判断能力。而美术批评是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对美术批评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清晰的思维能力和高层次的审美判断能力。而美术史的学习,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就更显得重要。学习任何专业的人,都应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位置、状况。俗话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美术院校学生通过对中西方美术史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和了解过去美术史的发展和现状,更在于他们可以去传承其中优异的部分,去开拓更加宽广的艺术局面。对于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美术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去汲取养分、获取灵感。师古人、师传统,犹如师造化一样都是我们重要的学习方法。三、从美术教育的本质看美术理论的重要

中国美术教育是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救国”的口号下发展、壮大的。“美育救国”在今天仍然具有发展国家,提高人们审美意识的时代紧迫感。因此,美术教育在今天作为大众化教育的生力军,其本质仍然是“美术文化和审美文化的教育”。面对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对美的要求的日益高涨,美术学院作为有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教育机构,所培养的人才理应是适应社会,进而改造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具有独立审美自觉的人,而不应仅仅是单一的技能操作者;所培养的理应是服务于社会,也服务于自己的美术工作者、美术教育者和美术热爱者,而不仅仅是所谓的艺术大家。

在我国当代高等美术院校中,只有既重视专业理论又重视专业实践,使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审美教育的途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这两者相对而言,专业理论是“虚”的教育,其重视的是精神素质的培养;而专业实践课则是“实”的教育,其重视的是技能和技巧的培养。只是当这“一虚”“一实”相结合时,既重精神又重技能时,才是最有益于一个审美的人的发展。

结语

美术理论是重要的,无论是对于一个想要在实用美术领域中有所收获的人,还是一个想成为艺术大家的创作者来说都如此。好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如一位当代西方哲人所说,在艺术领域,你的理论知识和思想意识的多少与高低将决定着你的眼界有多高,也将决定着你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1]高名潞等著.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西方艺术教育史篇5

关键词:西北民族高校艺术教育;西北区域艺术资源;开发和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7.G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民族高等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在教学改革方面,突出的变化是对课程设置的不断更新和拓展。但是,在民族院校艺术教育中如何尽快改变课程内容的单一化和非民族教育系列的一致化问题,完善课程资源开发机制,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内涵,仍然是当前亟待应对的问题。而作为西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西北地区的艺术资源,其传承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是一个极具潜在价值的教育基点,具备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优越条件,应当在西北民族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把它视为一个具有广阔教育应用前景的领域。

一、西北区域艺术资源在西北民族高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面向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西北民族高等教育,其教育目的、对象和方式均具有特殊性。它不但要培养民族地区的管理、经济、科技、文化人才,还肩负着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提高少数民族的艺术素养。塑造爱国、自尊、开放的人文精神的重任,这对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民族高等院校推广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将是与其它教育形式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西北区域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民族高等教育中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办学的层次。西北民族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自身本来就具有民族艺术的基因,加上长期的环境熏陶,对西北的艺术都有深厚的感情,如果在艺术教育课程中引入相应的内容,不但能完善民族教育的功能、丰富民族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民族艺术的价值,了解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更能增加艺术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动性,使他们在主动、自觉的状态下接受教育,真正构建起民族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品质。

在深入挖掘西北区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丰富多彩的西北区域艺术资源更多地引入西北民族高等教育体系中,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艺术教育的领域,探索新型的艺术教育形式、方法和内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既顺应民族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又符合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推进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整个民族教育的水平,改善民族教育的方式,丰富民族教育的内涵,促进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

二、西北地区具有丰富的区域艺术资源

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品种多样,曾经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桥梁。在民族、地理及文化交流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下。西北地区无论是历史、文化的遗存,还是民间流传的艺术载体,有着比内地、沿海地区更加分布广泛的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多元性、互补性和原生态性特征,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包涵的内容极其丰富,不仅为文化艺术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对我们今天的民族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合理利用西北区域艺术这一资源宝库,将其引入民族高等教育的内涵,首先应该了解西北区域艺术资源的基本内容。从总体来看,这些得天独厚的区域艺术资源大体分布在三个不同的方面:

1.民族音乐、舞蹈:以音乐文化为例,西北民族艺术资源内容就非常丰富,如民族歌曲、民间说唱、民间乐与器乐等。西北的民族音乐不仅有各种礼仪音乐、宗教音乐、舞蹈、曲艺音乐,还有各种富有民族、地域特征的民歌,如:陕北的“信天游”,回族、保安族、撒拉族等的“花儿”,裕固族的赶毡歌,东乡族的“落落”;西北的民间舞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流行在藏区的土风舞、拟兽舞,流行在甘川白马藏族中的神兽面具舞,同时,各民族还有各民族自己的乐器与器乐,共同构成了西北“民族音乐歌舞艺术资源群”。

2.民间美术:西北地区是中国美术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彩陶、壁画、石窟、岩画等均是中国原创艺术的载体和宝库,也是西北各民族在历史、迁徙、民俗形成等方面的宝贵纪录,表达了他们真实的民族情感、历史传说、典故以及信仰和价值观。西北的民间美术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宁夏、甘肃、青海,其陶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如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岩画有新疆的阿尔泰山岩画、天山岩画、昆仑山岩画、宁夏的贺兰山岩画等;石窟如著名的南石窟、北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马蹄寺石窟、莫高窟、榆林窟、库木、克孜尔千佛洞等,有从北魏到明清的近千余石窟窟龛造像,壁画达六万多平方米,构成了一条跨越了1000余年的时间,从关中、陇东到河西走廊、新疆绵延数千公里的艺术长廊,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族美术资源群”。

3.民间工艺:西北地区历来就是手工业先行发展的地区,与音乐、舞蹈、美术侧重于精神范畴不同,民间工艺是关系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应用性艺术,更重视物质性和实用性,与所在地区人们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审美观念息息相关。西北地区的民间工艺如刺绣、唐卡、香包、雕漆、洮砚、剪纸、砖雕,各类草编、石艺、布艺和毡艺等,风格独特,历史悠久,颇负胜名,许多品种已形成了传统的工艺产业,成为一方文化和经济的象征。如此众多的民间工艺已汇聚成繁花似锦的“民间实用工艺资源群”。

应当说,由这三个艺术资源群构建的资源系统是西北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西北民族高等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把丰富的区域艺术资源引入西北民族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曾被忽视已久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进入主体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的认知过程,更是一个具有人性发现和梳理民族文化的整合过程。

三、西北区域艺术资源在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途径

区域艺术资源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从西北民族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看,需要从宏观的领域开展一系列的规划和措施的制定。

1.整合区域艺术资源体系、构建区域艺术资源库。对西北区域艺术资源布局与结构进行全面、详尽的调研,对三大艺术资源群进行紧密关联的研究,加强不同种类资源之间互动效应的链接,逐步形成主题性的区域艺术资源区间,全方位、立体化的西北区域艺术资源的框架。如西北中部的彩陶艺术圈、甘肃中部、宁夏、新疆、青海的民族风情艺术圈和由南北石窟、麦积山、炳灵寺、马蹄寺、莫高、榆林、克孜尔等著名石窟构成的佛教石窟文化艺术带。要有效地打破地方主义的狭隘观念,改变现有的区域艺术研究孤立、分割的状况,加强资源整合,全方位地运作,形成特点明确、互相之间类别有异、又互相联动的区域艺术资源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收集西北民族艺术资源现状的原始数据和第一手素材,以真实的文字、数据、图例、影像等建构、编篡一部“西北民族艺术资源库”,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区域艺术资源进入西北民族高等教育的有关环节。

2.完善课程资源的开发体系。民族高校教育中引入区域特色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必须要完善课程资源的开发体系,编写与之相配套的教材,要坚持统一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选用国家统编教材时,增加一定份量的民族因素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民族音乐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内容纳入课程内容,使少数民族学生既能学到全国统编教材必不可少的知识,又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从而适应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西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开设“敦煌壁画与油画色彩”的研究方向,探索民族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新的契合点;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将名闻遐迩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热贡艺术”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并聘请著名藏族工艺美术师为教授,进行系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些都是对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开拓和有益探索。

3.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西北的区域艺术资源,大多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广阔的生活基础和空间,传播途径和媒介各不相同,对生活的体验方式也不同,因此,在民族院校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中不能仅以简单的讲解、欣赏方式进行,应当大力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亲自动手或参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其次是创造学习的氛围,以真实的或模拟的生活环境、艺术环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丰富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西方艺术教育史篇6

现将当时江西籍学生名录⑥列表如下:图画手工选科甲班34人毕业,江西7人,最优毕业生5人,其中3人为江西籍,他们是李健、徐作哲及陈赞成,并照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于宣统二年春赴京参加学部的全国性复试,后皆成为大学教授。徐作哲民初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艺美术教师,后任江西省文史馆馆员,善画,中西皆善。“图画手工科”这一由日本引进的概念,必不可少地带有“现代”的思想。此时的日本已经完成明治维新的工业化进程,教育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密不可分。他们笼罩着当时中国改良派者所青睐的“科学”光环“。科学”这一名词带来的是人们对现代文明的理解。科学与人文是整个文化大格局下的共生物,与事物的两面性一样,同生不同属,共同构建人类知识的总和。因此,早期“图画手工科”的概念是一个科学体系的完善,它帮助更多的中国人学习和应用手工科的知识,掌握工科的基本原理。同时,它成立于两江师范学堂的这一特殊性质,使它成为当时社会人文学科的标杆,不仅成为中国第一个美术师范教育,更肩负着一种复兴文明的使命。两江师范学堂的毕业生将在校所学的知识又纷纷带进他们日后的教学之中,在浙、苏、皖、赣几个地域乃至全国都造成了不容小觑的影响。也是由于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在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上的至高地位,现在学者对两江师范学堂的研究不胜枚举,这些研究精彩且宏观,确定了两江师范学堂在近代中国美术教育上所起作用的地位,肯定了两江师范学堂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下文试从江西地域的毕业生调查研究入手,分析当时江西的教育之风及毕业生对当时乃至后来江西的美术师范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图画手工预科选科毕业生108人,江西籍32人,占毕业生人数的1/3。他们对近代江西的美术教育事业起到了不可轻视的推动作用。在上文所提的上饶、九江、赣州这几个区域内可以找到这些范例。其中利德芹在江西赣州中学堂担任图画、手工教员,并编写《手工科讲义》教科书。该讲义对手工科的意义、目的、沿革、必要性等做了简要的述说。当时赣州府按照光绪二十九年清廷颁布的《癸卯学制》,设小学堂9年,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设有必修科和随意科两类。必修科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数、地理、历史、格致等,随意科有体操、手工、商业等。毕业的32位江西籍学员中,上饶学员占据10席。上饶地区西滨鄱阳湖,东有怀玉山,南靠武夷山,素有“富饶之州、信美之郡”美称,集四方商贾,商业繁荣,形成八省通衢、两江锁钥、闽楚咽喉的地位。上饶籍毕业生俞锡绂于广丰师范传习所任讲员,该传习所开创广丰县现代教育的先河,同时为该县举办各类“新学”培养和输送了第一批新型教师。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之后,光绪二十八年(1902)上饶广信府信江书院和饶州府芝阳书院率先改办为中学堂,到光绪三十四年,各县均先后将书院改办为官立高等小学堂。

优秀毕业生李健,字仲乾,为李瑞清之侄,受李瑞清教诲。李健今属江西南昌进贤县人,当时南昌籍学员共有6人,1916年,有学生裘德煌⑧毕业于两江高等师范,先后担任南昌一中、二中、女中、劳作师范等学校教师。不难看出,其中也许有同地域里人物的相互影响,两江师范学堂作为当时的高等学堂,其影响也是口口相授、遍及乡邻的。两江师范学堂中一部分人选择在江西各地县的师范及中小学堂担任教师,将新鲜的图画手工血液输入已经腐朽的科举体制,为新式学堂的发展和新思想的诞生铺垫了基石,绵延千年的中国传统师带徒形式的美术教育至此发生转型。师徒类型的美术教育缺陷之一是只注重技法的传授和训练,而相对忽视学问和知识,从教学组织形式的角度来看,师徒类型的美术教育也逊色于转型后的美术教育。李瑞清创办的图画手工科培养了近代中国首批专门性质的艺术教育师资,而这些毕业生再辗转他处推广艺术教育,奠定了近代中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此奠定之功,当属时任该校学堂监督的李瑞清。

西方艺术教育史篇7

关键词:工程师;通识教育;胡适;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2-0069-07

一个人的卓越平庸要看他的创新品格。工程师是卓越还是平庸,并不在于专业知识的丰富,也不在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小,甚至不在于一般意义上的所谓综合素质的高低。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人的社会使命感与工程师的审美理想是当前工程教育的软肋,工程师的培养期待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通力合作。通识教育,本质和目的就是人文教育。[1]所以,本文试图从胡适哲学思想出发,谈谈人文通识教育对大学工程教育的意义。

一、历史的眼光:跟踪世界的前沿技术

工程师的事业本质就是现代化事业。作为中国现代化大幕的开启者,胡适对治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曾提出过自己的哲学主张。[2]1914年初,还在美国求学期间,他就倡导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万事万物。他说,“今日吾国之急需,不在新奇之学说,高深之哲理,而在所以求学论事观物经国之术。以吾所见言之,有三术焉,皆起死之神丹也:一曰归纳的理论;二曰历史的眼光;三曰进化的观念。”[3]其实,所谓“三术”,实为“一术”,即历史的眼光、历史的理论、历史的观念。因为第一,“归纳”首先是历史现象的归纳,其次,“进化”更是历史意义上的进化。培养并树立历史的观念、历史的态度、历史的眼光,可以说,是所谓神丹“三术”的精髓,也是胡适一生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正是这种世界总在一天天进步的进化历史观让胡适完成了“道德递衰”为标志的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以及整个现代学术规范的建立。[4]

因此,本文认为,历史的观念、态度、眼光和方法是工程师走向卓越首先应当具备的心理特质和精神素养。唯有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唯有在历史的坐标中找到技术发展的轨迹、技术发展在各国各地区的差距,工程师们才能真正发现自己手头技术的不凡,才能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伟大,才能从这些发现和感受中找到自己创造的激情乃至灵感。1952年,胡适63岁,曾就工程师的培养在台南工学院发表演讲。他引柏格生(HenriBergson)“人是制器的动物”之说,与大学师生一起探讨工程师在人类进步史上的贡献。在胡适看来,人类的进步就是制器的进步。换言之,是制器技术的进步引领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胡适明确指出,“从发明火以后,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电力时代,原子能时代;这些文化的阶段,都是依工程师所创造划分的。”[5]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工程师们的技术创新推动世界进步的。胡适甚至据此认为,东西方的文化差别都基于器具的差别、器具制造技术的差别、器具制造工程师队伍的差别。他说,“东西文化之区别,就在于所用的器具不同。”[6]205他指出,“近二百年来西方之进步远胜于东方,其原因就是西方能发明新的工具,增加工作的能力,以战胜自然。至于东方虽然在古明了一些东西,然而没有继续努力,以故仍在落后的手工业时代,而西方老早就利用机械与电气了。”[6]205胡适还由此做出推论:“东方文明是建筑在人力上面的,而西方文明是建筑在机械力上面的。”[6]205也就是说,在胡适时代,中国的器具、中国的技术、中国的工程师,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西方几百年前即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上。所以,这个时候的中国工程师只会在人力上大做文章,而不可能有机械力方面的发明,更别说电气方面的任何创造了。毫无疑义,任何器具的制造,任何技术的发明创造,工程师们任何创意灵感的产生,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特定历史情境下出现的奇迹。比如,中国古代有所谓的“制器尚象”[7],西方现代也有类似的仿生学。但这“制”、这“仿”都是特定历史情境下的行为。设想瓦特(Jameswatt)若生活在中世纪,他不会见水壶盖被掀动就有“这是蒸汽的力量”的联想和探究。同样,美国发明家莫尔斯(Samuelmorse)要是生活在20世纪,他也不大可能有那种冲动去“发明”什么电报机。工程师应当具备的所谓问题意识、技术创新意识,都是在技术发展的既定历史链条中形成的。

所以,本文主张,工科大学的人文通识教育必须重视侧重“技术史”或者“科技史”的“历史教育”,重视从历史进化的高度来考察技术理论、技术方法、技术工艺的演进过程。具体来说,建筑工程师要学习《中国建筑史》与《西方建筑史》,机械工程师要有《机械发展史》或《机电发展史》的研习,航天工程师要对《航天发展史》有比较深、比较详细的探究,即便是软件工程师也应该有《计算机软件发展简史》的深入了解。

可是,据了解,中国大学很少开设这类课程。[8]图书市场中很少见到这方面的教材,至于学术意味较强的专著更是难以寻觅。从目前市场的调查来看,市面上科技史方面的图书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成书时间较早。比如,系统地评介中国建筑发展详情的专著《中国建筑史》似乎只有梁思成所著的一种,写作时间是在1944年;《中国机械发展史》只有郭可谦、陆敬严编的一本小册子,出版时间是在1985年。二是多为中文译著。比如《西方建筑史:从远古到后现代》一书是两个美国人的合著,2011年由清华大学王贵祥教授翻译过来。《世界机械发展史》是由日本学者写的,198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它的中文译本。三是专著与教材都空缺。比如,像《机电一体化发展史》、《航天发展史》这样的著作几乎找不到。还有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当我们认识到这些课程知识的重要性,并启动这些课程的教学之后,如何将这些知识让学生学起来?也就是说,开设这类课程是以掌握这些技术史知识为根本目的呢,还是以这些知识作为抓手引入技术进步的主题,从而让学生树立起技术的历史意识和进化观念?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纯学术研究了,这并不是应用型的工程师们所需要的;如果是后者,强调建立学生的技术进化观,则有可能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他们的技术创新热情。所以,通过技术史、科技史的学习,让学生养成一种历史的眼光,一种用历史进化的眼光考察技术的习惯,这才是工科教育的人文通识教育所需要的学习方式,才是“还原”了通识教育的“本真”。因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主要不是科目,而在于方法和态度。[9]更为重要的是,有了这种历史的观念、历史的眼光,也就会有跟踪当代前沿科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为所谓前沿技术,就是即将被改写的技术史或者科技史。《关于国家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是2007年潘云鹤教授主持启动的一个由170位院士和268位专家参加的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10]2010年6月,在这个项目的研究报告中,潘教授特别强调工程科技人才的培训工作。在他所谈的四项培训内容中,“前沿科技”列为第一项。[11]其实,前沿技术也应成为大学工科教育中专业教育课程以外的重要内容。比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海洋技术、激光技术等都应是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的学习,主要意义仍在于让学生在对前沿技术的跟踪中形成特定技术的历史链条,在于在这个历史链条中激发未来工程师们的问题意识与技术创新意识。

二、不朽的宗教:把握技术的人生意义

胡适的历史进化观是与其人生观、人生哲学紧密关联在一起的。1919年2月15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不朽――我的宗教》一文。他认为:人是可以不朽的,但不朽不是因为灵魂不灭,也不是只有那些“极少数有道德,有功业,有著述的人”[12]528才能做到;一切都可不朽,“那无量平常人”也“有不朽的希望”[12]528。他说[12]531:

冠绝古今的道德功业固可以不朽,那极平常的“庸言庸行”,油盐柴米的琐屑,愚夫愚妇的细事,一言一笑的微细,也都永远不朽。那发现美洲的哥伦布固可以不朽,那些和他同行的水手,火头,造船的工人,造罗盘器械的工人,供给他粮食衣服银钱的人,他所读的书的著作家,生他的父母,生他父母的父母祖宗,以及生育训练那些工人商人的父母祖宗,以及他以前和同时的社会,……都永远不朽。社会是有机的组织,那英雄伟人可以不朽,那挑水的,烧饭的,甚至于浴堂里替你擦背的;甚至于每天替你家掏粪倒马桶的,也都永远不朽。

因为“社会”是不朽的,一个个“小我”流淌而成的“大我”是不朽的,所以,作为“平常人”的“小我”一旦融入作为“大我”的“社会”中,那这个个体“小我”也就不朽了。对此,胡适曾动情地描述道:“这种种过去的‘小我’,和种种现在的‘小我’,和种种将来无穷的‘小我’,一代传一代,一点加一滴;一线相传,连绵不断;一水奔流,滔滔不绝――这便是一个‘大我’。‘小我’是会消灭的,‘大我’是永远不灭的。”[12]529这就是胡适所信守的所谓“宗教”,或者说人生哲学。他曾这样说道:“我须要时时想着,我应该如何努力利用现在的‘小我’,方才可以不辜负了‘大我’的无穷过去?方才不贻害‘大我’的无穷未来?”[12]532他一生对白话革新的执着,对自由人格的执着,对现代文明的执着,都是在努力践行自己的这种人生信念,努力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的。正是在这种人生信念的践行与坚守中,胡适赢得了自己的不朽。1918年,湖南、蔡和森、何叔衡等青年创立新民学会,并响应蔡元培、吴玉章的号召积极组织学会成员赴法国勤工俭学。临行时竟然决定不出国了,原来是受胡适《非留学篇》以及《问题与主义》中“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思想的影响,决心留在国内潜心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13]今天的中国人,在享受着白话的便利,自由的空气,还有其他种种现代文明,这也正是胡适作为白话革新领袖的不朽、自由主义斗士的不朽、现代化大幕开启者的不朽。

本文认为,工程师的培养特别需要有这种“大我”的“信仰教育”,坚信每一个“小我”都会不朽,不朽于滔滔不息的“市场”中,不朽于不停运转着的“社会”中。工程师的器具制造、技术创新,虽然很多时候来自游戏,起源于只是为了个人想玩的玩具制作,但最终都会落实到市场,落实到社会应用,落实到对于“大我”的影响上。将自己“小我”的技术融入社会、融入市场竞争、融入“大我”的进步阶梯中,这才是工程师真正的荣耀、真正的卓越。美国科技巨星乔布斯(SteveJobs)的成功最能说明这个道理。苹果创业时代的乔布斯只是一个专心于技术的年轻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技术迷”却被他的创业伙伴踢出了苹果。[14]创业10年,刚过30岁,拥有4000名员工,价值达到2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为什么遭此厄运?一句话,乔布斯心中只有技术,没有市场,没有社会,没有那个“大我”。市场的观念、社会的观念、“大我”的观念在这个孜孜把玩技术的“小我”乔布斯的心中实在没有多少分量。[15]痛定思痛,乔布斯开始了二次创业,创立了奈克斯特(neXt)计算机公司,针对高校市场,专为大学生和学者老师们开发高性能计算机。乔布斯学乖了,市场意识、社会意识、“大我”意识都有了,同时技术创新仍在继续。该公司研发出的技术后来便成为推动苹果公司复兴事业的核心动力。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后来捉襟见肘,收购了奈克斯特公司,也迎来了乔布斯。当苹果再将他推为自己的“统帅”首席执行官时,乔布斯便成为爱迪生(thomasedison)、比尔・盖茨(BillGates)同一等量级的美国工程师了。1998年的苹果电脑(imac)、2001年的苹果随身听(ipod)和2007年的苹果手机(iphone),这“三步曲”让苹果走向“神坛”,也让这位里德学院的“退学生”成为世界所有工程师的偶像,因为全世界乔布斯时代以及以后无量的人们都在享受他的那些技术创造。乔布斯所以能够缔造苹果的辉煌,因为这时的他终于明白,一个工程师,“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差不多所有杰出的工程师都会经历这样一个人性的修炼过程。越是卓越,越是成功,越有可能饱尝这种人性修炼的煎熬与欣喜。可以说,人类科技史上每一个成功的创新案例都是人性修炼的典范案例。因为人生没有“市场”的观念,没有“社会”的信仰,没有那种“大我”的境界,必然走向平庸甚至失败;而以器具制造影响世界的工程师尤其如此。这也是胡适,一个哲学家,六十多岁了,还要跑到工学院去讲“工程师的人生观”的深刻原因。

所以,本文主张工科大学的人文通识教育要重视“创新案例”的教学。“创新案例”本是潘云鹤教授强调的工程科技人才培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16]但二者有目的、内容与倾向上的差异。如果说,在职培训重在强调技术及其方法本身的学习意义,那么学校教育则应当更多地关注技术、方法背后人生境界的转变价值。因为是技术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所以在职培训强调要从“当代”前沿科技的创新中去发掘这些案例,学到“最新”的技术与方法;因为是技术、方法背后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所以学校教育强调备选案例的典范性、生动性与人生教育价值。走进案例主人公的心里,让未来工程师从这些成功人士的身上悟得“人生信仰”进而把握技术的人生意义,才是人文通识教育的本真。

现代教育一个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出现了“专业教育”,即传统教育分化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种教育形态。[17]无疑,这是教育的进步,也是工程师得以在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重要原因。然而,作为现代文明的后发追赶型国家,中国一直行进在反复探索的曲折道路上。[18]因而,其工程教育也一直没能摆正“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教育“过实”,只见技术不见人;通识教育“过虚”,花拳绣腿却形同虚设。最终造成这样一种尴尬局面:学机械的不愿进车间,学煤炭的不想下矿井,学地质的不肯爬深山,学建筑的担心去工地。他们当中不少人动手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弱,技术创造的热情与动力不够。无疑,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的本质模糊了,通识与专识的关系没能把握好。早在1915年,蔡元培就明确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19]1941年,梅贻琦对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的阐释更是力透纸背:“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20]所以,从今天的工程师培养状况来看,必须重视作为教育“根本”的通识课程教学,尤其是必须重视通识课程“创新案例”的教学。因为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从技术创新的案例中体会人生信仰、体会技术的人生意义、体会工程师身上的那份责任和使命,往往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乔布斯说[21]: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你是否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使命是一定要达成的?我们生来就随身带着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指示着我们的渴望、兴趣、热情以及好奇心,这就是使命。你不需要任何权威来评断你的使命,没有任何老板、老师、父母、以及任何权威可以帮你来决定。你需要靠你自己来寻找这个独特的使命。

这是乔布斯的肺腑之言。不难看出,正是这种神圣的从自己生命中生长出来的职业责任感与社会使命感造就了乔布斯这样的科技巨星与工程师楷模,也正是他那一系列创新实践所开发出的技术以及凝结在这些技术上的“改变世界”的志气、品格、毅力等人文精神让这位美国的非婚生男孩赢得了自己的不朽。

三、平民的经验:提升产品的美学趣味

胡适是不朽的,他最不朽的功绩恐怕要数他将白话以及白话所包蕴的美学趣味真正化为现代化目标中全民族的共同追求。[22]胡适曾说,“美”不外乎“两个分子”:“第一是明白清楚;第二是明白清楚之至,故有逼人而来的影象。除了这两个分子之外,还有什么孤立的‘美’吗?没有了。”[23]比较文言,白话的美学取向就是这里所强调的“明白清楚”。可以说,明白清楚是胡适建构的审美理想的核心元素。明白清楚成为胡适审美理想的核心元素是与胡适哲学思想所强调的平民“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胡适曾经指出[24]231:

从前的哲学大病就是将知识思想当作是一种上等人的美术鉴赏力,与人生行为毫无关系;所以从前的哲学钻来钻去总跳不出“本体”、“现象”、“主观”、“外物”等等不成问题的争论。现在我们受了生物学的教训,就该承认经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就是思想的作用指挥一切能力,利用环境,征服他,约束他,支配他,使生活的外域永远增加,使生活的能力格外自由,使生活的意味格外浓厚。

然而,能够完成这一过程,享受这种“经验”、这种“生活”的主体“决不是笼着手太太平平的坐享环境”的“贵族”,而是为维持生命的存续必须努力应付周遭环境的那些“实践者”。[24]230他们是街市和乡村的男人和女人,是引车卖浆的小商小贩,是走街串巷的游医艺人等“小百姓”。胡适在美学上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以白话革新、白话审美实践为基础促成了中国美学由传统贵族化审美向“明白清楚”等为特征的平民化审美转变。

技术创造往往就是美的创造、艺术的创造。科学与艺术本来就是一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达・芬奇(LeonardoDaVinci)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分不清他究竟是位科学家还是一位艺术家。[25]乔布斯的成功也在于他在苹果产品的创制中真正做到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奠定苹果美学基础的就是他的极简主义思想原则。所以,本文认为,工程师的卓越在于拥有自己的审美理想甚至美学思想;而胡适所倡导的来自平民经验的审美理想、审美内容与审美取向是与现代文明相一致的,其“明白清楚”所代表的简约、直捷等美学风范正是现代生活所崇尚的。

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后发追赶型国家中国,大学教育一直被工具主义所垄断。[26]“艺术教育”、“审美实践”离学生的生活很远。直到今天,课程建设不力、师资条件匮乏、制度保障缺失等难题依然困扰着众多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施。据调查,“艺术素养处于低等水平的大学生人群主要集中于男生、理工科学生”。[27]所有这一切,其实都可归结为一个观念问题,那就是审美实践、美学理想对一个工科学生的成长究竟有何意义?有两个很有代表性的答案。一个是中国大学的回答,一个是美国大学的回答。前者主张“陶冶情操”,后者强调“智力开发”。[28]因为它只是陶冶陶冶情操,舒展舒展筋骨,对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就业没有多少显性效果,所以中国大学即使开设了这类课程,后来也都纷纷将它们视为“鸡肋”和“搭头”。因为它关涉到智力的开发、创造力和自我表现能力的发展,美国大学一直将艺术教育作为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麻省理工学院以培养自然科学家及工程师而享誉世界,但它却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艺术类选修课,仅音乐类课程就达35门”。[29]在里德大学学了半年就退学的乔布斯就曾深情地回忆过自己旁听书法课程的经历。他说[30]:

里德(Reed)大学在那时提供也许是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在这个大学里面的每个海报,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术字。因为我退学了,不必去上正规的课程,所以我决定去参加这个课程,去学学怎样写出漂亮的美术字。我学到了无衬线字体(sanserif)和衬线字体(serif),我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白间距,还有怎么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那种美好、历史感和艺术精妙,是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我发现那实在是太迷人了。

不难想见,这种艺术学习、这种审美实践曾是那样让他心醉神迷。若干年之后,这些艺术经验便焕发出他无尽的创造热情与灵感。在设计第一款麦金塔电脑(macintosh)时,乔布斯就曾让它的版式成为让业界感叹的奇迹。在设计后续的苹果系列产品时,他发现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艺术都符合极简主义理念。所以,无论是苹果手机还是苹果随身听,都只有一个起始键(Home),而且它们的功能一个3岁的小孩都能弄懂。据称,“在浩瀚的产品世界里,苹果是绝无仅有的不需要说明书的产品。”[31]因为技术的灵魂就是高效,就是能够让大众充分感受到它的简便,所以极简主义思想成为乔布斯的一个美学原则,这一原则不仅是苹果产品美学特征的标识,也包含了它技术上的功能定位。

所以,本文主张,艺术课程的学习、审美经验的把握与美学趣味的形成是一个工程师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有关艺术教育,不少人看重的是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高低。当然,艺术知识与艺术表达能力等艺术素养成为优秀大学生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一些艺术课程人气旺、备受热捧学生就是看好它们的娱乐功能,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本文认为,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人文通识教育,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在审美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美学理想。这是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根本。

拧住这个根本,别的什么都好处理。比如艺术教育的形式,可以根据校情做非常灵活的安排。举凡文学欣赏、影视鉴赏、话剧表演、动漫以及数字视频(DV)作品的制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都是可以认定的课程类型。1996年起,中国大学开设了音乐、美术、影视三个艺术门类的鉴赏课和《大学美育》等四个方面的艺术课程。[28]进入新世纪,公共艺术教育属于限定性选修课,“占两个学分,开设30多个课时,普及到非艺术类专业的每一名学生”。[32]近年来,有学者主张,改进艺术教育,一要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而非技能来讲授,二要重视学生参与艺术的创作和表达,三要回应学生所遇到的艺术困惑,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取向。因此,可以开设艺术史等艺术理论课程,可以创设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艺术创作或表演能力,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反映当前世界艺术的发展趋势、关注新近出现的大众审美文化现象(如当今的各种选秀活动)的课程。[27]从这简单的艺术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中,可以清楚看出中国大学艺术教育进步的脚印。显然,艺术教育仍处在起步阶段,离学生对艺术和审美的自然本性的渴求还比较远,离工程师培养所必需的审美教育、审美实践更远。这是因为进入艺术审美的情境中,学生更多地随着自己的自然本性去欣赏艺术、创作艺术,很少或者根本不会去想这些艺术、这些美与专业的关联、与技术的关联。也许,作为教育者应该为学生做这样那样的提醒,提醒他们这些艺术与专业、与技术可能会有某些关联。如果真能这样做的话,那么,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有可能摆脱“鸡肋”和“搭头”的命运,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了。

四、结语

工程师的培养需要专业教育,更需要人文通识教育合作形成“组合拳”。没有专业教育当然没有工程师的培养,但人文通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涉着整个工程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着未来工程师究竟是走向卓越还是走向平庸。工程师的成长对人文通识教育的需求当然不只限于以上这些内容,但本文认为,胡适哲学思想所强调的历史教育、信仰教育与艺术教育却是最重要的三大板块,因为它们为强化工程教育三个薄弱环节,即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人的社会使命感与工程师的审美理想提供了相应的平台。胡适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当然有自己的历史局限甚至性格缺陷,今天不少学者也仍在批评他的那些偏激言语和主张,但是从胡适的哲学思想出发考察人文通识教育,给人感觉不仅深刻,而且透彻。可以说,百年前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的启蒙领航风范,让这位“美国制造”的中国知识领袖在中国现代化的几乎每一个领域都留下了他不朽的足迹。胡适对科学的崇尚、对技术的敬畏、对中国卓越工程师的期待更是给工科大学人文通识教育以很深的哲学上的启示甚至很多具体的教导。遗憾的是,时下通识教育在中国不少大学成了供选修的“眼界课程”或“娱乐课程”,学生觉得很“水”。也有大学将此直接作为“专业补充课”或“专业导论课”,很多工科大学的学生硬着头皮学起了管理和法律。看到此种情形,每一个期待中国工程师要迈向卓越的人都有痛心之感。为追寻现代化,中国通过“西洋移植”的办法引进了现代大学教育制度。[33]中国文化强调“火锅式”的融合、一体,对于这种“移植而来”的教育制度以及这种制度下源于西方文化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拼盘结构”与“主体间性”,今天的中国确实需要重新加以审视。一方面,试图在专业教育的框架内去实现旨在人的教育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必成“鸡肋”与“搭头”,学生作为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只好“望天收”;另一方面,在通识教育的架构中去实施专业教育,又必然降低专业教育的水准,尖端技术的掌握必成泡影。必须打破通识教育的所谓“融合观”、“一体观”,建立与专业教育相独立的强大的“通识教育体系”,让人的教育与技术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二者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工程师的培养。也就是说,工程师的培养必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通力合作。就人文通识教育来说,需要把着力点放在强化学生技术进步的历史感、技术人才的使命感和技术创新所必需的美学理想三个方面。要让学生确实感知到,跟踪世界的前沿技术、把握技术的人生意义、提升产品创制的美学趣味是工程师走向卓越的重要努力方向。至于人文通识教育的课程实施形式,可认定以下四个类型。一是公共选修。又可分为“课堂选修课”与“网络公开课”两种。二是学术论坛。也可分为“校内讲座”与“校外论坛”两种。三是创新实践。可分为“社团项目”、“课题申报”与“校外项目”三种。四是竞技比赛。可分为数字视频作品、摄影作品比赛与发表作品等。在内容与形式的关联上,可粗略划定这样一种匹配关系:历史教育适合选用公共选修形式,信仰教育可多选用学术论坛形式,艺术教育应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类型的创新实践和竞技比赛。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24-27.

[2]胡琴娥,夏淑娟.胡适实验主义治学方法的运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7(3):126.

[3]胡适.今日吾国急需之三术[m]∥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曹伯言,整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222-223.

[4]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022.

[5]胡适.工程师的人生观[m]∥胡适.胡适文集12.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13.

[6]胡适.东西文化之比较[m]∥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罗荣渠,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05.

[7]佚名.周易・系辞下[m]∥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39.

[8]曹秋玲.纺织科技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教学实践[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8.

[9]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97.

[10]李新玲,等.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两手都不硬[n].中国教育报,2008-06-26(06).

[11]中国工程院.人才创造未来创新引领世界――关于工程科技人才的调查报告[n].光明日报,2010-06-10(07).

[12]胡适.不朽――我的宗教[m]∥胡适.胡适文集2.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3]赵映林.与胡适[m]∥刘瑞琳.温故之九.刘瑞琳,编.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7-78.

[14]艾萨克森,w.史蒂夫・乔布斯传[m].管延圻,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204.

[15]慕云五.苹果公司的历史[J].管理学家,2007(2):13-19.

[16]汪恩民.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未来还需三类工程人才[eB/oL].中国新闻网.教育新闻.(2009-10-17)[2012-10-17].http:///edu/edu-qzjy/news/2009/10-17/1916127.shtml.

[17]张亚群.科举制下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及其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107.

[18]张恒山.略论文明转型[J].学术交流,2010(12):45-49.

[19]蔡元培.一九年以来教育之进步[m]∥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高平叔,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407.

[20]梅贻琦.大学一解[m]∥梅贻琦.中国的大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002.

[21]转引自:王曦煜.乔布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n].钱江晚报,2011-03-07(C1).

[22]胡荣.白话的实验与趣味的变异[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97-103.

[23]胡适.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m]∥胡适.胡适文集2.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51.

[24]胡适.实验主义[m]∥胡适.胡适文集2.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0-231.

[25]阿塔拉伊,B.达・芬奇的数学迷宫[m].牛小婧,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001.

[26]张雪蓉.适度的平衡:现代大学的人文主义真谛[J].中国大学教学,2008(9):53-57.

[27]易晓明,杜丽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向何处去――江苏省内12所高校大学生艺术素养的调查[n].中国教育报,2012-08-20(08).

[28]沈之隆.中美高校艺术教育的比较[n].中国教育报,2003-08-05(03).

[29]黄岑.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艺术素质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63.

[30]乔布斯,S.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eB/oL].中国广播网.首页滚动.(2011-10-06)[2012-10-21].http:///gundong/201110/t20111006_508580205.shtml.

[31]谢文心.乔布斯:不仅仅赢得尊敬[J].新营销,2011(11):34.

西方艺术教育史篇8

关键词:绘画欣赏;美术教育;陶冶情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逐渐演变成了应试教育的又一产物。相当多的一部分家长抱着升学第一的观念,扭曲了美术教育的目的,致使更多的学生无视美术欣赏作为一门开阔高中生文化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这些更使人修身的重要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一堂完整的美术欣赏课对学生产生的意义、对理性知识以外的知识建构以及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对应试教育的纠错

美术欣赏课作为教育部规定的高中必修课程,是一门平民性的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情感、人文关怀、意志力等的润泽、陶冶与开发的行为。美术文化既是一种满足润泽人类心灵的精神性养料;又是一种激励人类勇于创造实现自我本质力量的指导性理念。柏拉图认为,艺术美能培养人高雅、纯正的艺术趣味和审美情调,美术欣赏教学是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感知、体验、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视觉审美享受和了解美术知识文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对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有所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

情趣。

众所周知,将来从事美术事业的人毕竟不多,培养一个专业的画家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国人喜欢讲传统,传统就是世代相承的、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包含宗教、道德、思想、艺术等。艺术作为传统的一大类别,无论是西方艺术还是中国传统美学都有着漫长的发展史,而延续艺术传统的方式正是艺术的教授,并且只有懂得欣赏才能更好地探究。因此,美术欣赏是情感的释放,是对传统的解析,是应试的对立,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美术教育更不只以单纯的升学为目的。

二、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弘扬

当下,我们的艺术正在被同化,艺术教育在政治经济转型的同时也由中国传统的艺术教育迅速转向西方近现代艺术教育,大多数学生为了升学考试,已经忘了中国画的特点、分类,甚至是毛笔该怎样拿,也不知道二胡三弦到底有几根弦了,因为我们当下的美术教育教授的是怎样画素描,怎样画色彩,音乐教育教授的是怎样摆弄西洋乐器,有多少人还在乎中国画的散垫透视法,有多少人还在学习民乐。因此,扛在我们中学美术教师肩上的任务更重了,我们要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引领学生,唤回失去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民族精神。而美术学习是以美术作品为中心,美术欣赏课就以展示优秀的作品来引导学生研究、分析、观察,并启发学生以自己的审美意识赏析艺术作品。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中西美术作品比较,向学生讲授中国画的分类、技法、工具、简史等知识,组织学生讨论、研究中国画的特点及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西方艺术发展史漫长,形成一套完整的西式教学模式是历史的必然,我国与西方国家历史背景不同,我们要在“拿来”的基础上走本民族的艺术教育路线。因此,美术欣赏课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知,以平视的视角观赏与理解中国传统艺术。

三、对艺术教育弊端的解析

我国的美术教育存在弊端,从艺术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没有对艺术精神的把握,就会使艺术教育总是在不同艺术观的影响下,使人处于摇摆不定的状况,从而偏离艺术教育之本。比如,技艺化的艺术教育受再现论的艺术观影响很大,再现论强调对外在事物的逼真模仿,所以为了实现目标,就要求对艺术的各种技法进行长期的训练,艺术技法的提高成为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当技艺化艺术教育受到批判,又出现了以表现论为理论基础的自我表现的艺术教育,它又一味地抛弃艺术的形式和技法,艺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艺术自由的宣泄,表达自我的情感。但是教育是一种以促进人的精神成长为根本出发点的活动。所以对于艺术精神的主题“人为何创造艺术”“艺术对人到底意味着什么”等艺术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应该成为有效开展艺术教育的前提,而美术欣赏正可以针对不同流派、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对艺术品的精神性探讨。从而使美术作品也发挥它的社会作用,体现了它的价值。美术欣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艺术,认识艺术的本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作为这一重要时刻的目击者及证人便是该画的作者自己。作为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对这幅作品的精神性进行分析,说明现实主义油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所在以及对现实社会小角落中人的体现。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评鉴一幅美术作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一定要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的历史局限性,掌握这一审美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不断加深对美术作品整体意义的理解。

西方艺术教育史篇9

【关键词】艺术考古学艺术史艺术教育

大约有10年左右的光景,在中国的艺术院校以及一些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考古专业陆续开设了艺术考古课程,有的称作美术考古。这说明,作为艺术考古学的学科教育已经浮出水面,不仅仅是少数研究者书斋案头上的事情了。可是,开设课程只是形式上的事情,是否真正的艺术考古教育,以及艺术考古教育是否真正成为艺术院校的必要学科则仍然值得考虑。

西安美术学院在全国的艺术院校中首先成立了中国艺术考古研究所,说明了学院对于艺术考古学科的重视。西安美术学院在硕士和博士教育层面已将艺术考古比较系统地纳入教育与研究,但在本科教育阶段,还只是以普及考古学内容和讲授美术史的形式贯穿某些艺术考古学科的内容。下面笔者分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相关概念

为了比较深入地讨论有关艺术考古学科教育的问题,笔者首先厘清一些概念,以便以后的讨论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得以展开。这些概念,与常见的、书本教材的表达,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不同之处提供了一些笔者的思考。

(一)关于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

考古学是西方传进的一门先进的人文社会学科,其不同于文献史学,也不同于具有中国传统的金石学――文物学。但是,考古学又和文献史学、文物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研究历史科学,尤其是中古史以前的历史科学,如果离开了考古学,就会有严重的缺憾。与之相仿,研究文物学,尤其是研究大致相当于中国宋代以前的文物学,离开了考古学也是万万不能的。

考古学以田野操作作为其基本的学术特征,简而言之,就是考古学探讨的问题出自于田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践于田野。这里所谓的问题,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样式,包括了存在的环境,维持人类生命及社会的基本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然是物化的表达),也包括了人对愉悦感的获得。

现在,在这里讨论一下“愉悦感的获得和肯定”问题。个体的人乃至组成为社会的人群,受大自然环境的基本掌控,会感觉到生存空间的逼仄。个体的人和组成社会的人群,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制,会感到自己常常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挑战这种逼仄和无能为力的状态,人类是需要思想、梦想和幻想的。

在人类的思想、梦想和幻想的范畴之内,既有对大自然、客观环境的琢磨和开发,也有对自身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包括对他人和不同人群的能力的借鉴、学习和模仿)。此外,这些思想、梦想和幻想就要给予人们以憧憬、舒适感,以及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当然这种希望,首先建立在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上)。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使人们获得一定的物质剩余和时间闲余的时候,人们要把这种“美”、舒适的感觉物化,这就是艺术与审美的起源。

当人们需要了解人类适应环境、顺从环境、挑战环境、破坏环境又被环境所惩罚的历程时,人们离不开环境考古学。当人们了解自身的创造能力,以及由这些创造能力反过来为社会创造物质,生活条件改观,人们生活状态的多样化,又感觉到生产、生活资料总是不够丰富时,人们自然会应用一般考古学来了解这一历史。与人们对于环境考古学、一般考古学需求相仿佛,人们对“美”的历程(认知美、创造美)的探究,当然就需要艺术考古学。所以,社会上极少数人专门从事的考古学,实际上距离全体人类的历史、生命史、生活史、审美史是密合无缝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会认可这一点。

(二)关于艺术史与艺术考古

艺术的起源,是和人类有闲余时间思考舒适感即最初美感的物化同步开始。这种物化,不仅仅是通过画面,如在泥板泥地上以及洞穴石壁上的刻划,不仅仅是做出三维造型,如泥塑、陶塑、石雕、木雕等。其实更重要的是对人身本体的各种认可,包括对异性的欣赏、对老人的尊重、对婴孩的抚爱、对少年的引导教育;包括纹身、发饰、穿鼻、穿耳;包括运用发声器官而产生歌唱和诗吟,也包括用躯干、五官、肢体语言发展出的舞蹈。对人身和人群这种美的寄托,可能还要早于利用自然材料的外化的表现。所以,艺术史的开端几乎和人类社会的开端一样古老,人们在肯定了生命和肯定了对生命的维持之后,任何舒适感都有可能导致艺术的产生。所以,虽然个体生命会表达个体性的美感的外化显现,但社会性人类艺术的产生并不主要是一种个体的行为,而是一种基于个体的群体的必然,由个体向群体的聚会和飞跃更为重要。

人们定居以后,对摆脱自然的掌控、创作出丰富的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日益加强,其发展频率日益加快。同样对于艺术来说,它们的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的发展与演进,也大抵如此。今天,考古学的收获可以说明这一切。

正如人们获得近现代生活以后,很少或很难具体考虑人们从野生动物般生活状态时摆脱出来的那一刻,即真正成为人的那一刻,无论是环境、自身、技术获得与创造,极少去回溯、考虑这一初期或早期的问题。同样,在近现代艺术品类纷繁、光怪陆离、充满激情的表达下,人们也很难去考虑艺术起源的“端点”的问题,如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的发端。这当然是艺术史的问题,在分门别类的艺术上,又可以区分为美术史(还可以细分水墨画史、油画史、版画史、水彩画史、漫画史等)、设计史、工艺美术史、音乐舞蹈史、综合艺术史。应用考古学的方法,考虑艺术的端点问题以及艺术的早期发展问题,这就是艺术考古学所要解决、解释的端点和早期的问题。

正如人们对待新石器时代以后,文字文献产生之后,例如,中国对于从三代直到隋唐五代,虽然文献记载日益详尽,可是考古学还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现、说明、解读甚至参与重建某个历史的片段。同样,尽管艺术史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文献记录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仍然需要考古学的发现、说明、解读,这就是艺术考古学所要解决、解释的关于艺术发展的问题,事关品类、样式、品种、材料、技法。

当现当代艺术不断甚至急切地向历史、向传统汲取营养,重新评价、批判、认识传统,以传统为一种参照以冷静地认识现当代艺术,考古学就是不可缺失的手段。

(三)关于艺术教育

人们对生活技能、生产技能的获得,是需要靠教育的。广义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学校教育范畴之外的。例如,大人对孩童的诱导、模仿、各种教诲,在自然环境当中的趋利避害,人群当中的互相帮助,正确与人相处,包括异性间相处、同辈间相处、异辈间相处的方式和能力,一般来说,这些是非学校教育,每个人几乎不可避免地要经受这些教育。艺术教育有相近的地方,也就是对基本美丑的辨别,对自己的舒适感的肯定以及对人群总体的舒适感到美感的尊重肯定,这一系列的行为都需要进行诱导和触发,这些教育一般也可以是非学校教育获得的。一些观点认为,人们的艺术是不需要教育的,是先天就能获得的,这种说法起码在后来就不尽准确了;也有认为艺术教育只能是依靠学校教育,这当然也是不完整的认识。

艺术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基本审美的教育,对美的认识和肯定。第二,基本的技术教育。歌唱、舞蹈、绘画、雕塑、设计等,都需要一些基本的训练。第三,高等的教育及再教育。到了第三个阶段,大致是为了造就专门的艺术人才或者称为专门的艺术家的,如音乐家、画家、雕塑家、设计家等。至于不主要依靠学校培养的艺术天才、天籁之音等,实际上是把教育的第二、第三阶段隐形化了,这个阶段他们摆脱了学校的外在形式,但是这一阶段本身是跨越不过去的。陕北的信天游的老歌王、不识字的“白狼”柴根,讲述过他多少次在山峁上、沟壑间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大声吼唱;津巴布韦地区的非洲石雕、木雕艺人,最有成就者,总是在精益求精,并且以对手的作品作为参照,以提高自己超越对手,这些都是上述第二、第三阶段隐形化的实例。所以,把艺术教育定位于一个广义的艺术教育,就是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升华的过程。

我国既然有了艺术院校或艺术系科,有了成规模的学校、课堂、教材书本化的艺术教育,自然应当非常珍视这种条件,以造就现代艺术家。可是,往往是事与愿违,学校里往往难以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家和大师,其间的问题很多。有一般教育的问题(和非艺术广大院校的教育的问题同在),也有专门教育的一些问题,但这些不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讨论艺术教育的作用时,着重讨论艺术考古对艺术教育某些纠偏的意义和价值。

二、艺术考古教育探究

艺术考古教育,是个相当宽泛的问题,包括针对教育的对象,针对教育的需求和目的,这里分成几个主要层次、几个主要侧面进行讨论。

(一)一般层次

对于艺术教育,存在有中专水平、大学本科水平的一般艺术教育层次,艺术考古教育应当介入这个层次。

艺术考古学可以考虑专门的本科教育,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古学、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教学与训练。培养的毕业生,为将来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做准备,也可以向文博考古研究、展示、保管单位提供人才,也可以向社会提供需要。

作为非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艺术学科,应当把艺术考古学作为基础课、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不必占用很长时间。其主要任务是解释清楚审美的起源,艺术的起源,一般艺术史与考古学的关系,解说艺术考古的最基本原理,介绍中外艺术考古的已有成就,使艺术学科的学生初步感觉到艺术考古训练的必要。

(二)中高级层次

所谓中高级层次的艺术教育,一般是指硕士、博士阶段,艺术考古的介入应当带有一定的科研成分。对于专修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的硕士生、博士生,要求更加专业一些。

例如,对艺术起源的研究,人类起源和艺术起源的关系,早期艺术与人们定居的关系,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之后艺术的发展问题。其中,艺术的起源的最早阶段其共性是远远大于个性的,人类定居之后,造成了人类艺术气质的分离、变异,要深究其时代和原因,要深究艺术本身与非艺术的因素。

不言而喻,就物质遗存来看,艺术考古学所面对的主要对象即考古学的收获,以美术品占绝大多数。其中,首先有平面的和立体的表现;其次,可以分析出来设计的表现(包括工艺设计和艺术设计),间接可以涉及早期的音乐、舞蹈、诗歌等其他艺术门类。因此,应当探讨各个艺术门类在考古学当中所反映的权重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深入了解各种艺术门类其发展时的或迅速或迟缓的表现,以及深究其原因。

现在人们已经比较容易地区分,从人类定居时开始,西亚北非地区、中亚地区、欧洲南部、欧洲中部、欧洲西部,东亚等有关地区之间的艺术的差异。除了以上讲到过的艺术表现的差异之外,艺术考古学还要关注材料、技法以及造型偏好的差异,关注有关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因素。

(三)为现代艺术教育服务

在几乎任何艺术门类往往都有这样的现象,人们对艺术创作“规律”尚未有掌握时,其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就越强大,作品品格成为唯一、成为典范、成为不可逾越的巅峰。反之,人们对艺术创作规律掌握的越加透彻,其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就越加被束缚,作品不可避免地品格低下,中规中矩的艺术作品往往也是最为平庸的艺术作品。恐怕不会有人拒绝从艺术考古教育当中摄取古老艺术创作当中的原动力、原始冲动与创造力。

艺术考古学关注艺术家所用材料,艺术材料学在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以后,会反向关注其原始、早期状态。材料的选择使用,会对艺术作品产生重要的影响。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为例,甚至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而这两个时代艺术材料的探讨,舍弃考古学是无法进行的。

艺术的历史以美术史为例,说到底,不过是写实主义与写意主义的理论与技法的纠结互动前进的历史,这一点从考古学所提供的材料上看是非常清晰的。早期的人们为了表现美,同时在向着具象和非具象两条道路在努力奋斗,伊比鲁尼亚、米诺斯、红山、马家窑、两河、埃及、黑非洲地区的早期艺术都证明了这一点。在西亚、北非、欧洲地区,写实主义主要是和环境地貌学、建筑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相结合,表达的写实主义情趣,即逼真性与人文内涵的结合。在东方,主要以中国艺术为代表,由于意念性和理念性的趋同、至上与笼罩,表达了写意的充分发展。从早期的同途而殊往,发展到近现在的可能的殊途同归,艺术考古学不仅给予了实例和实证,表达各期和各地的技法表现,而且应当指出其深刻的原因,摸索其规律,服务于未来的艺术发展。

现在的艺术批评,包括美术批评,尤其在中国,常常呈现出一种无根基的漂浮、浮躁的趋向,趋于玄学的趋向。艺术考古学可以提供一些历史的、基本的参照物,于是当代艺术可以和传统艺术得以比较,个性化的作品可以和群体的无意识艺术倾向相比较,中外的某些作品可以在考古学指出的时间带上相比较。对当代特定的区域,如中国,总体艺术发展水平的评价离不开艺术考古所提供的基础、所提供的路径、所提供的相对比的标本。这样的批评,由实证出发才有可能达到哲学的高度。

艺术考古学经过数以万年计的排队和爬梳,经过千余年以来有了专门的艺术家队伍的创作实践,以及艺术史家的梳理和爬梳,找出一定的艺术发展规律并以此建立艺术发展坐标系,这样有助于对人类未来艺术的预测。

(四)艺术的终极目的与艺术考古

艺术的终极目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牵涉人类为什么有了艺术而艺术的终极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人类把艺术看作是具有人类自身的和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之后,便可知道艺术考古学的教育是一个须臾不可缺失的部分了。

艺术的诞生是由人们的自我愉悦开始,艺术的终极目的应当是促使人类的圆满达到可能的极致。简而言之,艺术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类社会在艺术层面上的真善美的全面实现。从这种认识出发,人们看到了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直到现当代的太多的假恶丑,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愈加堕落卑劣的趋向。如果说在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华民族的存亡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刻,有真正的艺术家提出“艺术救国”的口号,我们这代人听到还带着一种不解的振奋的话,那么现当代的人们对于以艺术、以真善美来救世,恐怕就会有一种切肤的认同的感觉了。

艺术品和艺术家本身有真、善、美和并非真、善、美的区别,如果当代人不能够悉数说清楚此间的区分的话,那么艺术考古却能够比较客观的、以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叙述人类以真、善、美对抗假、恶、丑的艺术历程。由此说来,认识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目的,阐述艺术的终极意义和终极目的,极需要艺术考古学的有力支撑,需要艺术考古学的认真培训。

三、艺术考古课程设计问题

艺术考古应当课程化,在艺术院校尤其需要。各所艺术院校、系科所属地域不同,教学科研特点不同,在设置艺术考古学课程的具体做法上不可能“一刀切”。笔者在这里提供了一种设计,以供参考。

(一)中专、本科阶段

以下指的是非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学专业。

开设“艺术考古学”课程,可以将艺术考古学作为美术史学的前半部。在中专和大学本科阶段,要给学生们以考古学和文物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知道如何采集考古学和文物学成果,了解考古学和文物学的基本工作流程,了解考古学和文物学以断代和分类为基本手段的工作方法,课时量控制在16至20课时即可基本完成这一任务。

例如,在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院系的课程中设置一门考古学通史类课程,或在全校范围内由专业教师开设文物赏析类课程,课程内容不必过于精深,旨在为学生打下基本的考古学、文物学、美学基础,提高学生欣赏美、感知美,有关作品中继承和模仿的能力。

(二)硕士研究生阶段

区别中外,区别主要地域,进行艺术考古学的重点教育,树立艺术考古学与艺术史的“时间树”概念,开展艺术考古学方法论的探讨。使艺术史“物化”,变为空间环境艺术史、生命体验艺术史、生活创作艺术史。有条件的院校系科可以进行考古工地艺术考古实践,分专题的艺术考古实践(如青铜艺术、陶瓷艺术、画像石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等)。

尽可能完成认识中外艺术史文献和艺术考古实物的“互证”问题,这方面西方希腊罗马艺术史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应当成为美术史论硕士研究生的必选理论课程,应当推荐成为其他艺术科系的重点选修课程,鼓励产生艺术考古学范畴的硕士生论文。

(三)博士研究生阶段

进行有关艺术考古学的专门研究和专题研究,展拓视野,寻找热点,并且与现当代的艺术实践相结合,提供高质量的“艺术考古学”博士论文。

从学科的持续发展出发,重点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各个层次的艺术考古学教员。组织去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考古的交流、调查、访学,引进新鲜理论、技术与器械。

(四)其他

关注艺术考古学推向一般院校的历史、考古、哲学等的人文教育,推向综合性院校(包括理工科)的素质教育。加强和文物考古科研单位的联系,掌握最新的考古出土情报信息,使艺术考古学紧盯田野考古学的最新发现和收获。加强国际交流,及时掌握国际的有关学科动向。

加强艺术考古学本身的理论研究。加强与哲学、美学、人类学、民族民俗学、社会学等的互相渗透和促进发展,在学科上确立艺术考古学和诸如美术考古学、设计考古学、音乐舞蹈考古学等学科层级关系,在促进艺术考古学发展的同时,也大力推进相关子学科的向前发展。

根据地域特点、教学科研特点以及具体任务,建立和健全艺术考古力量。目前,我国高校和有关省市考古文博科研单位已经建有几所艺术考古研究所(或称美术考古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应当更充分地服务于高校科研,服务于艺术教学,并且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充实提高自身。各个有关研究所要互通情报,共同进步提高,为确立和发展艺术考古学科做出更多的努力。

西方艺术教育史篇10

关键词:刘海粟 美术教育 美学

作为20世纪美术和美术教育的拓荒者、艺术大师,刘海粟除以杰出的艺术成就彪炳画坛,又以其独特而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和美术史论造诣,为中国近代绘画美学和美术史论的开拓、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很多著作,观点新颖独到,详细而精确地论述了艺术的本质和艺术表达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分析了艺术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刘海粟的理论在现代绘画美学上具有超越和创新精神,尤其是他所强调的艺术所具备的主观表现、艺术情感和艺术个性。

一、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刘海粟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新美术教育的奠基人。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也就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为了上海美专的生存发展,他多次向亲戚借钱,参加义卖资助办学,把香港画展中100万港币的画款全部捐献给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坚持走自己的教育之路,努力摆脱传统的学院主义的束缚,坚决反对禁锢学生的艺术思想,提倡个性发展。主张兼容并蓄,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他十分重视外出写生,强调艺术创作要尊重自然,贴近生活,师法造化。课堂上,他严格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写生活动来深入了解自然世界,尊重客观,在对静物、人物和风景写生时,不能照搬原物,要根据自己当时的感受去灵活生动的表现它们。刘海粟始终坚持艺术实践,曾经多次上黄山写生,每次都把对黄山的不同感受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表达他心目中黄山的永恒之美。这就是至今仍值得我们钦佩的“黄山精神”。这精神就是尊重客观世界,结合主观表现,不断创新,突出个性。我们从他一系列的黄山作品中,能够深深地体会到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刘海粟首次倡导在中国使用人体写生,实行男女同校。他的关于人体艺术的美学思想精论是对传统伦理美学思想的超越,在民国绘画美学史上有重大影响,为开创西方式的美术教育作出了贡献。

二、倡导中西融合,注重创新和个性的发展

刘海粟倡导中西融合,反对“全部西化”。1929年刘海粟首次赴欧学习考察两年半。在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努力汲取西方绘画真谛,同时不忘介绍、宣传中国美术。他的油画作品能使人感受到一种中国气息,因为他把中国传统的国画元素运用其中,包括中国画的笔触,线条,表现形式等,所以他的油画作品风格独特,具有国画的意蕴。早年刘海粟的油画写生中明显带有中国画的笔画,如《前门》、《向日葵》、《休息》、《在此》等优秀作品。而他创作的国画,又是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巧妙地结合了油画的空间感和独特的质感。尤其是刘海粟晚年的作品,形式新颖,主题突出,色彩强烈,突破了传统国画的表现形式。这正表现了他所坚持“融合中西以创新”,“发展东方固有艺术,研究西方艺术蕴奥,从创新中得到美的统一”。

刘海粟的绘画注重个性发挥,无论国画或油画都充分展示他特有的性格。在7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始终是自己走自己要走的路,自己抒发自己要抒发的情感”。他的作品是由自然、生活所激发,真切而实在的主观思想情感的表白,体现了时代、民族特性。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刘海粟特别强调在尊重客观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主观意识,突出艺术家的个性。1982年10月,他和南京艺术学院学生谈话时说:“黄山有永恒的美,但她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使我永远画不尽,要知道学无止境,艺术无止境,每上一次黄山,就是跟大自然较量一次,也跟自己较量。我画黄山,每次都有那么一点新意。”因此,“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和“主观表现和个性发展”并重是刘海粟所遵循的艺术创作原则。他认为表现就是艺术家强烈的渴望用独特的、极具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生命和人格。

三、为中国现代绘画美学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