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信息技术管理体系十篇信息技术管理体系十篇

信息技术管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6:14

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篇1

随着当前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设计开发基于物联网的体育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目前体育行业中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基于物联网技术,从系统设计需求、结构设计以及软件设计方面,对体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各个层次进行分析,优化设计实现体育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对体育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转化传统的体育信息管理模式,发挥物联网技术应用优势,提升系统的设计应用效益,发挥积极影响。对此能够证实,基于物联网技术,优化设计实现体育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现代化体育信息管理效益的提升,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影响,可在实践中推广应用该系统设计方案。

关键词:

体育;物联网;系统设计;体育信息管理系统

0引言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体育信息数据管理也亟待需求实现数字化管理的转变[1]。因此,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结合物联网的定位跟踪过程,优化设计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体育信息的互联互通[2],还可以提升体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质量,发挥积极设计应用效益。以下本篇对此做具体分析。

1设计需求分析

在设计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中,由于体育信息就是指能够反映出体育事业特征及发展变化的信息总和[3],其中所包含的数据量很大。因此,要想保证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体育信息管理需求,需求系统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在本次设计的系统中,将会应用物联网,确保能够通过应用信息传感设备,然后可以根据约定的协议,将体育信息交换与通讯连接在一起,从而对体育信息进行管理[4-7]。在本次设计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之中,将会基于物联网技术,对体育信息进行高速采集,并通过体育信息全面感知层,联合物联网技术,在系统中的信息服务器中,将采集的系统通过互联网传递到公众体育信息查询平台之中,从而确保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8],对体育信息进行多方互联的智能化管控[9],实现对物联网技术下体育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在本次设计的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中,将会应用物联网技术,基于传感网感知、射频通信技术,将设计的系统分为感知、网络通信以及信息处理三个层次,以确保实现对体育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体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信息化水平[10]。系统总体结构参见图1所示。在物联网技术下,设计的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之中,其感知层主要能够从体育信息采集的前端采集所有的与体育信息管理有关的数据,并可以将信息数据存储到全面感知层中,以确保对体育信息能够进行综合管控。在系统的网络层之中,则可以挖掘数据信息,有效整合应用体育信息资源,确保实现对体育信息的社会化管理。同样,在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中,针对其处理层,可以基于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化的系统服务平台,对采集的体育信息进行综合化管理,并可以针对生成的体育信息记录,做好相关体育赛事信息的处理工作,确保设计的系统发挥实效性。

3系统管理功能设计

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中,针对本次设计的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中,针对其“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处理层”3个层次,制定不同的系统管理功能,系统功能结构如下图2中所示。对于本次设计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中,在系统的感知层中,将其与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项对应,合理分配信息,并采集整理信息,保障系统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基于物联网技术下,优化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使网络层与信息资源共享相互对应,可以管理系统内人员的调配,也可以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确保可以最大化使用系统的信息资源。同时,在本次设计的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之中,能够将处理层与信息管理的规划相互结合,确保运用该体育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管理规划体育信息产业,从而全面推动对体育信息事业的协调规划,使体育信息服务产业得到平稳发展。

4系统软件设计

在本次设计的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系统的切换面板管理器中集成系统的管理对象,并为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建立相应的控制菜单。并且在系统设计中,确保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系统人机界面的提出,给出相应的回复,使系统的用户可用性得到提升。就如,在本次系统设计之中,可以运用编码程序创建一个系统的控制采单,并且在系统的每级控制菜单中,也将会有一个与此对应的切换面板页,在每个切换面板页之中,也会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切换选择菜单项。系统软件设计中,一个完整的系统选择菜单项流程如下:首先,可以在系统的“新建”菜单中,针对其“切换面板页名”文本框,在其中输入新的菜单面板页名称,例如可以输入“某中学学校的体育管理系统”。其次,就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在系统内创建出多种体育信息的管理内容,例如“运动员管理”、“体育老师信息的管理”、“学校体育活动管理”、“学生体育课成绩信息管理”以及“退出该系统”等多种菜单切换页。同时,在本次设计的体育信息管理系统之中,将会运用物联网技术,优化运用软件编程方式,确保提升物联网架构体系中体育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安全,因此可以对登录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基于隐私安全保护策略,确保系统内的体育信息被拥有权限的用户查询、阅读,保证系统数据信息安全。

5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体育信息管理系统的效益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对体育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转化传统的体育信息管理模式,发挥物联网技术应用优势,提升系统的设计应用效益,发挥积极影响。对此能够证实,基于物联网技术,优化设计实现体育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现代化体育信息管理效益的提升,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影响。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体育信息管理系统,提升体育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安全,并且也可以确体育信息管理人员应用该系统进行体育信息管理工作,不仅能够简化传统手工工作中的繁琐模式,也可以提升实际管理体育信息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运用系统挂历手段形成良好的体育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机制与管理模式,发挥积极的系统设计实现效益。

6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优化设计实现体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体育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并完善现代化体育信息产业的有效管理模式,还能够提升现代化体育信息管理效益,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影响,可在实践中推广应用该体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陈丽梅.基于物联网的城市体育电子地图构建初探———以杭州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4,36(2):29-32,66.

[2]秦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体育信息管理[J].电子设计工程,2016,24(16):113-114,118.

[3]胥静.物联网环境下体育信息管理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4):276-277.

[4]王秋茸.体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3,21(18):66-68,72.

[5]刘业飞,延保东.基于J2ee的体育管理信息系统研发[J].现代电子技术,2014,(15):105-106.

[6]庞力,牛建军.学校体育管理信息化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125-127.

[7]孟凡会,张伟东,张家铭等.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5(1):110-112.

[8]罗光飞.高职院校体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7):124-125.

[9]徐赟,王晨.体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1):263-263.

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篇2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农业风险宏观管理体系

一、引言

党的“十”把信息化提升列入“四化同步”并举的总体发展战略,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总体指导意义。要深刻认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手段为揭示风险运动的规律以及为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决策效果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理念,面对市场的日益扩大,提高农业经营中的预期收入,优化要素配置水平,揭示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的风险偏好差异,需要提升各类农业生产企业和经管部门的风险管理决策水平,包括为政府的宏观农业风险管理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1世纪以来,自然界和社会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在增加,加上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危机等多重影响,致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生态系统承受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主要是自然灾害频繁,各种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市场波动加剧。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贸易自由化趋势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环境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受多方面、多种类、多形式风险因素的影响,不仅直接关系农业产出的数量,还会引起农产品种类、规模及要素投入效果的变化,加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进而影响农民收入稳定和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因此,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风险决策

风险分析和决策首先把敏感性分析、概率论和模拟技术等广泛用于风险识别和度量。mclnerney(1969)构建了用于农场计划的风险规划模型;Joséa.Gómez-Limón等人(2002)依靠效用理论构建多属性效用函数,利用多标准数学规划来获取农民的相对和绝对风险规避系数;markR等人(1998)利用VaR对不同作物及不同灾害种类进行风险预测及有效评估;DavidRipplinger等人(2008)开发保险定价模型,将粮食供应安全和财政补贴损失纳入成本效益分析,利用天气参数和地区差异计算保费公平值;miguelCarriquiry&Daniele.o.(2008)为克服生产决策中信息不完全,引入指数保险和概率季节性预测作为风险管理工具。近年来,混沌经济理论引入农业风险管理研究,随机优势抉择、非线性方法、模糊数学、突变理论等成为新趋势。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农业风险管理仍处起步阶段。1994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召开了国际农业保险学术研讨会,出版《农业保险:理论、经验与问题》文集;在农业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方面,郭迎春(1998)对农作物受灾级别进行了评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李世奎等(1999)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农业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辨识,在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体系的基础上定义了风险链以及风险体系两个风险度,阐明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特点和基本分析方法;张建敏(1999)利用灰色预测模型、直线平滑平均模型、Logistic模型、正交多项式模型等来评估农业风险。

(二)针对灾害应急管理

1982年美国出版《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政策》一书,应用风险分析技术给出美国1970-2000年灾害的年期望损失,从理论上确定了减轻灾害所涉及的各方面对策。2001年美国9.11事件和2004年印度洋海啸以后,世界各国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应急管理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1987年我国成立灾害防御协会。2003年、2004年成功应对“非典”、禽流感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专业部门相继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2005年成立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2007年通过并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2008年举办了“中国灾备管理战略国际研讨会”。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中国政府发表了第一个防灾减灾工作白皮书《中国的减灾行动》(2009年5月),较详细介绍了中国减灾事业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速度加快,进一步加强应灾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社会参与,行政应急体系的“一案(预案)三制(体制、机制、法制)”轮廓日益清晰,应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三)农业风险管理

农业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方面,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作为西方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的重要手段。德国首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业保险机构;法国建立了“金字塔”式农业互助保险;美国1938年实行多种作物的灾害保险。1996年美国建立农业风险管理机构,利用风险评估公司帮助搞好农业风险管理。200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风险保护法》;希腊利用国家建立公共保险组织;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公私伙伴关系”系统;巴西农业保险体系是以国家财政出资组建国有农业保险公司为主渠道,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险业务,国家通过结合财政补贴及其他经济政策(如农业信贷)措施,通过自愿与强制相结合扩大积累农业保险基金渠道,并利用国际再保险分散风险。美国从1993年就在俄亥俄州、依利诺斯州等地鼓励农业进入CBot的期权市场,购买玉米、小麦、大豆的看跌期权。2002年以后,可以称为收入价格补贴政策阶段。农业救济作为常用的一种灾害事后补救方式起到弥补风险损失的作用。

中国对农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在加快。2007年中央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截至2008年末,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北京市农业资源的30%以上。陈璐等人(2008)研究了中国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与控制;韦良、张文安等(2009)结合广西的灾害保险探讨农业保险巨灾损失分摊机制。在农业灾害与风险管理系统研究方面,王健(2005)研究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栾敬东,程杰(2007)研究基于产业链构建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王国敏,郑晔(2007)对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建设;杨卫军,叶祥松(2008)探讨了建立我国农业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西爱琴、陆文聪(2007)提出基于motaD的我国农户农业生产动态风险决策模型。

(四)新经济时期的发展趋势

西方国家农业风险管理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加强农业市场信息系统建设,采用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搜寻与实施风险管理。美国农业部的信息调查和内容就有12个系列,而且下设一个专门的农业风险评估局;欧盟借助于现代的交通和通讯条件,除对农业普遍实行各种保险措施,按照Cafiero,C.(2009)对欧洲农业风险和危机管理发展前景的分析,认为,利用金融工具有效地管理风险属于私人的行为,然而,要克服私人间信息不完全带来的公众效率损失,必须建立无成本的信息传递体制构架。“建立信息收集、验证和扩散的新机制,深入完善现行的知识产权(ip)机构,进一步整合保险和金融市场,以及适当界定营销和金融产品征税的体制环境”。可见,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研究框架初步构想

综观国外,对农业风险管理进行微观研究的成果较多,针对农业风险宏观管理系统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私有制下个人风险管理决策凸显,社会风险管理过程协调机制缺失,应对措施匮乏。因此,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风险评估和专业网站的开发为切入点,对农业风险的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决策和评价、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建立农业风险防灾减灾的宏观科学管理体系。围绕现代农业体系的建立,应进一步整合农业风险管理资源,完善农业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农业风险决策水平。同时,由于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主体因经营规模、管理素质等原因,还存在严重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缺陷,农业风险管理重灾后补救轻灾前防预,农业风险市场还不健全,缺乏农业风险管理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农业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的制度与机构建设,探索建立农业防灾减灾与风险管理的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场牵引、农民和企业参与的农业风险管理组织运行模式。根据风险发生、积聚、传递、扩散的特征,把农业风险日常管理与灾害防御和应急管理构成一个复杂巨系统。

风险管理系统本身是一个信息系统,防灾、减灾、救灾各个阶段的工作都以信息为基础来展开。信息是风险防范的充分必要条件,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看,风险的大小与获取信息量的多少呈反方向变化。需要研究利用信息集成与扩散技术,开发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支撑各种农业风险的识别、监测、评估和预警。协同风险管理机制,信息居于“神经中枢”地位起着指挥、协调与组织实施的作用。创新开发农业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农业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咨询服务,需关注应灾全过程,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多主体、多层级、多环节研究应灾机制,对信息流程进行细致分析,促进信息多向沟通,构建相应的协同机制,提高现有应灾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总之,要立足我国风险管理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风险信息管理入手,研究管理的协同、信息的协同,探求如何实现联动应灾,有效提升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能力。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农业风险管理网络平台,要有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兼容性,通过研究联动响应机制,实现对灾害的应急和日常风险的协同管理。

参考文献:

1.韦良,张文安,唐红祥.广西农业保险巨灾损失分摊机制探讨[J].创新,2009(1).

2.栾敬东,程杰.基于产业链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7(3).

3.王国敏.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杨卫军.不确定性与我国农业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J].贵州社会科学,2008(10).

5.DavidRipplinger,DermotJ.Hayes,SusanaGoggiandKendallLamkey.insuringagainstLossesfromtransgenicContamination:theCaseofpharmaceuticalmaize[Z].workingpaper,2008.

6.Cafiero,C.perspectivesforeUagriculturalriskandcrisesmanagementpolicies[J].Revistaespanoladeestudiosagrosocialesypesqueros,2009(1).

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篇3

关键词:卫生信息管理;信息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tU712-4

国家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报告中指出,卫生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和信息标准,信息孤岛和信息瓶颈问题突出,医疗服务机构之间总体协同效果差,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医学院校要适时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平台课程体系构建,这是医学院校信息化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撑。

1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1.1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发展需要而确立的一种培养高层次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新模式。该专业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的卫生教育工作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医学基本知识,现代管理理念、医学信息管理和处理的,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其它从事医学软件开发的部门,开展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1.2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知识”“能力”“素质”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常见话语[1],三者各有各的重大作用,又密切联系。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岗位群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信息采集与处理、疾病分类、病案管理工作;和医疗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实施、系统与网络维护工作;医疗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财务、管理工作;拓展岗位群包括:医疗相关企事业软件开发、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临床科室信息技术辅助工作。因此,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也应具备相关的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知识要求(1)熟悉科技文献查找的有关知识及文献检索的应用;(2)熟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平台的应用;(3)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及应用情况;(4)熟悉卫生管理软件的开发过程和卫生事业管理内容;(5)熟悉医院运行流程。

能力要求(1)具备计算机基本软硬件知识、操作能力和实际维修技能;(2)具备必要的网络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实际维护能力;(3)具备医学统计的基本能力;(4)掌握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5)具备借助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分析和解决医学信息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6)能够从事医药卫生行业中卫生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工作。

从表1有关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可知,除了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相关知识外,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重中之重。

2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平台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原则是指人们基于对课程设计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一般包括市场需求、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筛选、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原则。(1)市场需求原则。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在设置与调整时,首先需要调查研究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就业和生源两个市场。由于就业市场常常决定着生源市场,所以,最终要以卫生信息管理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专业设置,进而确定课程设置;(2)课程目标确定原则。课程目标确定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生发展的需要、职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发展必定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信息化医疗系统的快速发展也决定了信息技术平台课程的重要性;(3)课程内容实施原则。课程实施是把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可采取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实施方法。

3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体系建设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技术路线图

由图1可知,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平台课程体系可包括四个模块,分别为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信息技术应用模块、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和信息技术实训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参考课程如表2。

信息技术应用模块的课程内容着重于应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处理知识,能够处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面临的有关信息技术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学生本身的计算机基础、软件应用等相关课程。信息技术实训模块的课程设置主要着重于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信息管理技术在卫生系统进行实习,以期巩固所学内容,更好的适应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其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信息技术应用模块和信息技术实训模块的课程均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中的课程为选修课程。

4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或过程。课程设计的评价过程一般包括:明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参考系、获取价值主体的信息、获取价值客体的信息和做出价值判断等五个环节。首先,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平台课程符合国家卫生信息化的方针政策,对该专业信息技术的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建设,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信息技术,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征。其次,针对信息技术平台课程的特点,应将学生的参与情况、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训的表现情况等纳入课程评价体系内[2],通过考察的方式检验课程体系是否适用。最后,应及时反馈教师的教学信息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课程的价值做出新的判断,结合实际不断推进课程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陈芙蓉.试论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J].考试周刊,2011(30):201.

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篇4

关键词: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信息化技术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及学习方式,为使得教育体系在教学上的变革和创新,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在教学理念、方法、工具和内容上进行了完善。随着各高校对教育信息系统的构建体系逐渐完整、功能逐步增多的情况下,信息化技术在学生进行优质教育和个性化学习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推广应用

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给继续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改善了教育信息化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育观念的变化,相关的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的全面,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将教育信息化技术与实践相结合,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1.1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从开展教育信息化技术开始,国家信息化技术工作者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20世纪末开始,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对于当前日益扩大的教育技术发展和研究迫在眉睫。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国外的发展也相当活跃,它通过资源的结合、开发及应用给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系列规范、标准的学习内容。其表现出来的适应性、互操作性和重用性等特点也较方便的实现了跨平台内容的资源共享。我国在2002年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实行了严格把关,建立了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标准体系,这一系统体系的建设给我国教学信息化系统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对于提升教师、学生以及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上做到了更加完善的指导。

1.2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内容

在继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不断的去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全新的改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动力,有效的利用信息化去构建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进行信息化技术构建继续教育内容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着手:

1.2.1以数据库和动态网页的形式搭载课程教学

为改变传统教学管理中速度慢、效率低、查询难等弊端,在进行继续教育教学中可以将课程内容数字化、信息化,从而实现课程中处理、保存、查询和更新数据的要求,同时结合各种多媒体技术,通过数据库和动态网页的形式使网络课程动态化。

1.2.2建立教师资源信息整合

为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将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进行多元化推广,需要对教师资源信息进行整合,让教师本身对教学引起重视。将各类课程的优秀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使其数字化、信息化,教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更新,可为学校、培训中心及研究教育机构、教育咨询机构提供重要的教师信息资源,极大的方便了这些机构及人员去有效运用。

2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特点及功能优势

教育信息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教育信息化既存在着“技术”的属性,同时也具备“教育”的属性,它能使教育信息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特点,现结合继续教育的实际,其特点及功能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2.1教学人性化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以人为导向的,只有正确的教导学生“以人为本”才可以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进行学习。当前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普及,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自动自发的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去学习和规划。而作为教师,其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在教育教学中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创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探索和创新的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学时也能迅速适应。

2.2功能多样化

为了使教育信息覆盖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教师及学生可以在信息化技术的管理系统中进行互动,有效的给管理用户提供服务、共享资源。建立系统版块的子系统,将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这样对于教学管理的效率以及教学质量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为智慧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学习合理化

当下的大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完善和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因此,学习环境的不受影响、空间的不受控制,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的积极主动。在信息化技术平台中建立网络学习课堂、网络学习讨论小组,这样学生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主的参与学习,真正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且让教师在相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2.4实践技能可视化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通过采集数据、记录数据来实现信息化教学的自动更新,将信息化技术的强大数据处理与制图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在实践技能上的实践过程和结果更为直观,这对于有效增强实践技能效果有所帮助。

2.5教学管理自动化

继续教育中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管理自动化。对于学生的学籍管理、学习过程、课程内容、学习档案以及学习考核等都能通过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查询。从学生入学到整个学习过程都具备相应的管理功能,其中包括学习平台、信息、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公共服务等栏目版块,学生可以在每天的日常管理工作结束后在信息化技术管理平台上进行信息、提出问题,系统也会产生出合理的问题答复,其他学生也可以通过借鉴以及自己的思考去对问题进行解答。

3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构建及管理方向

如上所述,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还在思想观念、内容方法上给予了一定的思考。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多样性的特点和功能优势,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1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构建

这一系统可由信息、教育教学系统、数据库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构成。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网站构成,主要是对于招生信息、教育信息、工作动态及公告通知等的信息进行;教育教学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教学、专业建设、在线考试及互动环节等模块构成的网络教学环境,是整个信息化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后台操作、后台更新、网页设置等模块,这一系统是整个信息化系统中的维护部分,不可小视;信息管理系统是信息化系统构建的关键,其内容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教务档案管理、教学运行管理等模块,该系统是信息化系统管理的主要集成性内容的体现。

3.2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管理方向

3.2.1重视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系统建设

对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系统建设时,首选要加强信息化管理的硬件设施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继续教育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计算机、多媒体和多功能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是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系统构建的基础;其次是研发多元化的在职学习网络软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互动,实现人机界面的操作简单化、资源丰富化;再次是创建完整的教学资源库,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素材、教材资源以及参考文献等,是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系统搭建的重要基础;最后是完善管理机制,重视继续教育信息化的系统建设工程,提高管理水平,在系统信息化建设中不断开发创新。

3.2.2对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管理要求

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推陈出新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和团队合作,因此,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管理上实行高标准、严要求。高标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然而这个需要每一个管理人员从自身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在信息化平台上进行管理模式和观念的创新,为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变“课本手工教学”到网络信息化教学的转变,从而带来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是在队伍建设上提高运行质量。信息化管理队伍人员技术水平和继续教育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水平相互联系,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互联网的使用以及相应的软、硬件技术和后台数据维护的能力,还要在规章制度上增强个人的业务能力,保证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

三是加强团队合作,共同完善系统建设问题。在进行继续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上要注重团队合作,对于系统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管理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员都不可或缺。每一个管理人员在做好自身职责的同时,更要和其它人员合作才能保证整个信息化系统工作顺利进行。

4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尽管我国在教育信息化技术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标准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4.1对信息化技术标准内容的完善

对于学习内容实现标准化,其主要侧重于技术方面的标准,包括学习资源、教学环境等,对教育管理、技术装备以及质量评估方面的标准建设不够全面。尽管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广和培训方面已制定了相关标准,但是对于目前教育中学习内容信息化标准体系还不能满足学员的要求,另外,在技术标准、审批和实践操作中数据互联、资源共享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4.2对应用推广内容的不断创新

现有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执行度还有待加强。对于各项技术、内容标准和应用推广的专门机构并没有在已的标准中全面落实和贯彻,对于应用推广内容的不断创新也是当前信息化技术应用中的当务之急,只有不断强化现有标准并得到有效贯彻,才能使应用推广内容实现标准化、全面化。

5结语

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是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平台,还涉及到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了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发展继续教育,应在发展上建立专业的网络管理团队、信息资源开发研究团队、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专业团队等管理队伍,才能在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领域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使得继续教育信息化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文君.中职建筑CaD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J].品牌(下半月),2014(Z1):69.

[2]陈岚.论信息化技术在继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通报,2014,05:221-225+248.

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篇5

1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推广应用

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给继续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改善了教育信息化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育观念的变化,相关的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的全面,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将教育信息化技术与实践相结合,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1.1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从开展教育信息化技术开始,国家信息化技术工作者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20世纪末开始,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对于当前日益扩大的教育技术发展和研究迫在眉睫。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国外的发展也相当活跃,它通过资源的结合、开发及应用给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系列规范、标准的学习内容。其表现出来的适应性、互操作性和重用性等特点也较方便的实现了跨平台内容的资源共享。我国在2002年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实行了严格把关,建立了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标准体系,这一系统体系的建设给我国教学信息化系统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对于提升教师、学生以及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上做到了更加完善的指导。

1.2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内容

在继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不断的去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全新的改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动力,有效的利用信息化去构建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进行信息化技术构建继续教育内容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着手:

1.2.1以数据库和动态网页的形式搭载课程教学

为改变传统教学管理中速度慢、效率低、查询难等弊端,在进行继续教育教学中可以将课程内容数字化、信息化,从而实现课程中处理、保存、查询和更新数据的要求,同时结合各种多媒体技术,通过数据库和动态网页的形式使网络课程动态化。

1.2.2建立教师资源信息整合

为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将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进行多元化推广,需要对教师资源信息进行整合,让教师本身对教学引起重视。将各类课程的优秀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使其数字化、信息化,教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更新,可为学校、培训中心及研究教育机构、教育咨询机构提供重要的教师信息资源,极大的方便了这些机构及人员去有效运用。

2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特点及功能优势

教育信息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教育信息化既存在着“技术”的属性,同时也具备“教育”的属性,它能使教育信息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特点,现结合继续教育的实际,其特点及功能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2.1教学人性化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以人为导向的,只有正确的教导学生“以人为本”才可以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进行学习。当前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普及,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自动自发的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去学习和规划。而作为教师,其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在教育教学中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创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探索和创新的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学时也能迅速适应。

2.2功能多样化

为了使教育信息覆盖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教师及学生可以在信息化技术的管理系统中进行互动,有效的给管理用户提供服务、共享资源。建立系统版块的子系统,将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这样对于教学管理的效率以及教学质量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为智慧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学习合理化

当下的大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完善和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因此,学习环境的不受影响、空间的不受控制,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的积极主动。在信息化技术平台中建立网络学习课堂、网络学习讨论小组,这样学生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主的参与学习,真正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且让教师在相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2.4实践技能可视化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通过采集数据、记录数据来实现信息化教学的自动更新,将信息化技术的强大数据处理与制图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在实践技能上的实践过程和结果更为直观,这对于有效增强实践技能效果有所帮助。

2.5教学管理自动化

继续教育中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管理自动化。对于学生的学籍管理、学习过程、课程内容、学习档案以及学习考核等都能通过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查询。从学生入学到整个学习过程都具备相应的管理功能,其中包括学习平台、信息、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公共服务等栏目版块,学生可以在每天的日常管理工作结束后在信息化技术管理平台上进行信息、提出问题,系统也会产生出合理的问题答复,其他学生也可以通过借鉴以及自己的思考去对问题进行解答。

3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构建及管理方向

如上所述,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还在思想观念、内容方法上给予了一定的思考。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多样性的特点和功能优势,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1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构建

这一系统可由信息、教育教学系统、数据库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构成。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网站构成,主要是对于招生信息、教育信息、工作动态及公告通知等的信息进行;教育教学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教学、专业建设、在线考试及互动环节等模块构成的网络教学环境,是整个信息化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后台操作、后台更新、网页设置等模块,这一系统是整个信息化系统中的维护部分,不可小视;信息管理系统是信息化系统构建的关键,其内容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教务档案管理、教学运行管理等模块,该系统是信息化系统管理的主要集成性内容的体现。

3.2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管理方向

3.2.1重视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系统建设

对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系统建设时,首选要加强信息化管理的硬件设施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继续教育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计算机、多媒体和多功能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是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系统构建的基础;其次是研发多元化的在职学习网络软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互动,实现人机界面的操作简单化、资源丰富化;再次是创建完整的教学资源库,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素材、教材资源以及参考文献等,是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系统搭建的重要基础;最后是完善管理机制,重视继续教育信息化的系统建设工程,提高管理水平,在系统信息化建设中不断开发创新。

3.2.2对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管理要求

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推陈出新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和团队合作,因此,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管理上实行高标准、严要求。高标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然而这个需要每一个管理人员从自身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在信息化平台上进行管理模式和观念的创新,为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变“课本手工教学”到网络信息化教学的转变,从而带来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是在队伍建设上提高运行质量。信息化管理队伍人员技术水平和继续教育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水平相互联系,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互联网的使用以及相应的软、硬件技术和后台数据维护的能力,还要在规章制度上增强个人的业务能力,保证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

三是加强团队合作,共同完善系统建设问题。在进行继续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上要注重团队合作,对于系统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管理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员都不可或缺。每一个管理人员在做好自身职责的同时,更要和其它人员合作才能保证整个信息化系统工作顺利进行。

4继续教育信息化技术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尽管我国在教育信息化技术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标准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4.1对信息化技术标准内容的完善

对于学习内容实现标准化,其主要侧重于技术方面的标准,包括学习资源、教学环境等,对教育管理、技术装备以及质量评估方面的标准建设不够全面。尽管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广和培训方面已制定了相关标准,但是对于目前教育中学习内容信息化标准体系还不能满足学员的要求,另外,在技术标准、审批和实践操作中数据互联、资源共享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4.2对应用推广内容的不断创新

现有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执行度还有待加强。对于各项技术、内容标准和应用推广的专门机构并没有在已的标准中全面落实和贯彻,对于应用推广内容的不断创新也是当前信息化技术应用中的当务之急,只有不断强化现有标准并得到有效贯彻,才能使应用推广内容实现标准化、全面化。

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篇6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督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增长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逐步攀升,电网越来越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进步的关键要素,电网的安全运行对于整个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建设安全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时也强烈的影响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种局面下,如果通过更为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来对电网通信运行体系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实时有效的监控电网通信运行体系,属于当下电网安全保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督管理现状

在我国,电力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首先表现为忽视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管工作,电网的安全有效运行可以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能源基础,从某种层面来讲,电网的安全有效运行是一切生产生活的基本前提,所以对于电力资源的生产和运输必须时刻的保持高度警惕性,尤其要高度重视对电力信息以及通信技术的实时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发现电网系统中的故障,并及时的解决问题;其次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需要安全生产的保驾护航,而安全生产必然要求对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进行实时监管,同时监督管理的作用也在电力企业生产、传输等技术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得以体现,通过对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实时监管可以及时的发展并解决技术更新换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在电力企业安全运营和经济效益两者之间找寻平衡点;再者现阶段电力行业中的技术监管已经得到了协调发展,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管不仅仅是电力行业一家受益,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中其他行业的发展,电力企业的技术监管除了可以完善自身管理体制以外,还会伴随着电力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增进行业之间的沟通联系,而行业与行业间的技术监管措施也会得到协调发展。

2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2.1制度安全要求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监督和管理需要严格的按照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的来逐步的规范行业监管体制,以此来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机那可能给发展,例如通过对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的掌握和使用,来提出技术运行维护的要求,这样的技术发展过程不仅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行业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并且还可以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做出检验,所以监督管理作用和职能的体现需要建立在制度技术之上。

2.2技术规定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故障的处理、系统的维护以及相关政策的运转都要建立在专业技术规定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地技术保障来为电网系统地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依据,而涉及到技术规定的内容以及制定,需要充分的体现出用户变电站所对应的通信以及信息设备运行维护责任主体,例如通过规定技术约定负责人开展定期的维护,继而保证电力通信系统的高效运行。

2.3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信息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安全运行维护规定需要严格的按照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需求进行制定,这样可以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在安全需求方面的作用,为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管领域提供必要的信息安全保障。例如必须强化对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构建不同级别防护以及多重级别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对于不同的通信业务作出明确划分,处理好电力企业的网络信息流监督管理,对于内部工作人员的内部网络的访问要进行严格把控,不同的岗位级别设置分层访问权限;其次要强化对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注重员工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定期对员工开展技术培训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严格按照网络安全规定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而涉及到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技术监管如安装病毒查杀软阿金,提高办公终端设备的安全级别,使之远离木马病毒的侵袭;电力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终端也要设置多位字符串的登录口令、开机密码,严谨授权以外的用户访问企业计算机网络终端资源;电力企业所有的移动存储设备都要进行严格的加密保护处理,防止授权之外的用户移动存储设备拷贝企业网络终端资源。

3电力行业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督管理措施

3.1完善电力信息通信和技术监管体系

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而导致企业的发展状况呈现出不一致的现象,更重视的是电力企业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很多企业的信息通信技术监管系统不完善,缺乏科学专业的监管体制,作用得不到有效地发挥。而专业科学的信息技术监管体系通常可以按照三级网络标准来构建,构建信息、通信网络和技术监管部门,同时也可以根据电力企业技术监管现状通过深度扩展构建信息技术研究部门,当然三级网络监管体系也也不完全都需要电力企业来完成,可以外聘专业的团队来协助企业完成信息技术监督;电力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监管可以多个部门来共同承担,例如项目管理部门、技术监管归口部门等,内部技术监管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外聘监管团队整理三级信息技术监管网路内容和工作范围,以国家相关信息安全监管标准和要求来开展信息技术监管工作。

3.2按照电力企业技术监管标准规划信息通信技术

①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管制度标准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来负责,电力企业使用的对应技术都要严格的按照技术监管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②技术监管制度机制的制定要紧密的联系店里惬意经营状况和发展规模,对电力企业的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标准需求做出综合评判;③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必须要满足监管体制的更新周期,及时了解最新的监管制度,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购技术设备。

3.3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管的科学化发展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企业的监管体制必须要紧跟时展步伐,电力信息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于监管体系的与时俱进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电力企业必须紧密的联系现有的发展模式,科学的开展技术监管,发挥现代化技术在信息技术监管中的作用,通过分级责任管理,对电力通信、信息数据进行实时跟踪,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安全平台的科学管理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信息、通信技术监管的科学化发展必须紧密的围绕电力企业技术监管的发展目标,至此为指导推动企业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管相关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企业信息技术监管体系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按照企业技术监管信息两级管理系统(电力企业技术监管信息系统、发电企业技术监管信息系统),制定不同的工作方向和内容,前者主要负责对企业的信息结果进行监管、后者主要对信息过程进行监管。

4结论

总的来说,对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科学有效地监管可以为电力企业的发展以及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同时面对科技大发展大繁荣的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还需要电力企业构建科学专业化的技术监管体系,对电力信息、通信过程开展实时监控,最重要的是一切监管制度和技术体系的建立都要从技术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发展现状出发,使得监督管理制度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统.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7(08):106.

[2]邱宇驰.电力系统通信的网络建设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8):3+5.

[3]肖玲魁.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监督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3):179~180.

[4]胡军,钱传伟,唐玉泉.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与运营探究[J].通讯世界,2016(17):159~160.

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01-03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信息技术已开始进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领域。1984年,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利用航空遥感影像及陆地资源卫星多光谱图像为数据源,全面查清了我国各类土地的面积、权属、分布和利用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土管部门就开始了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尝试,开发了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地籍管理、城镇地价评估等单项业务的数据库和应用软件。1997年,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作出了关于“土地管理部门要加紧建设全国土地管理动态信息系统,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全国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监测”的指示,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据此出台了“土地管理信息化规划和远景目标”,加速了土地管理信息化探索的进程。但鉴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土地管理领域只是掀起了土地管理计算机化的热潮。2001年,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明确提出采用3S集成技术建立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实现农用地信息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分析、评价等功能的要求。近年来,围绕“金土工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土地资源大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重大任务和土地利用工程,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土地信息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土地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成果,使土地信息工程建设和数据集成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土地调查与监测、评价与规划、土地资源节约集约与可持续领域信息化建设中的大量工作,促进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土地调查、评价、规划、利用、保护和管理中的全面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土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和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有关国土资源的空间信息技术呈现出全球化、整合化和可视化的趋势,带动了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的现代化。如卫星遥感技术实时提供了有关国土资源的海量高精度影像数据;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精确的数字化地理信息;GiS与通用数据库技术的结合大大增强了对国土资源数据的处理与管理能力;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及基于网络的GiS开发使全球范围内国土资源信息的传输、访问和分发成为可能;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使用户能够快速、有效地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决策所需的关键信息和知识;以工作流和知识管理为特征的新一代办公自动化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虚拟现实与数据库、GiS技术的融合,可形象地显示“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的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有效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普及为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土地管理就是要充分利用土地信息技术,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达到最佳的社会、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

二土地信息技术及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1.土地信息技术的内涵

土地是地球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信息是有关土地实体的性质、特征和变化状态的表征,它是对表达土地特征与现象之间关系的土地数据的解释,包括基础地理信息、专题图形信息、专题属性信息以及土地相关属性信息。

土地信息技术是研究土地信息的组成和相互联系的一般性规律,以及以空间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包括对土地信息获取、存储、处理、表达、分析应用等各种技术体系的集成与融合。

从技术体系上看,土地信息技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体系组成:土地数据的获取与更新技术、土地数据处理技术、土地信息的提取与分析技术、土地信息的传播技术、土地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土地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和土地信息的标准与互操作体系。从技术形成上看,土地信息技术是以空间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高新it技术的集合体,它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高新技术,以及常规的测量调查技术等的总称及其集成。

土地信息是土地信息技术处理的对象,是国家行政管理与经济建设的基础信息。从社会需求上看,科技发展、工农业应用、商业经济、军事技术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对土地相关信息有了空前巨大的需求。这些决定了以管理和分析土地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土地信息技术在今后将既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之一。

2.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快速扩张,非再生资源的枯竭及对其他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土地信息的需求猛增。土地利用问题的研究已经和生态环境的全球变化、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从全局、总体上研究人—地关系综合体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为此必然导致海量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管理和相关知识的挖掘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契机,而土地信息学及土地信息技术即是在这种需求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土地资源管理学学科分支,它必将成为土地资源管理学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土地资源管理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是现代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现代土地资源管理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是将土地利用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土地资源—土地经济—土地生态—土地管理的复合理论体系。这样,它势必要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既体现其管理属性,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飞跃发展,以及“数字地球”、“数字国土”等信息化理念的提出,结合国家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的实施,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凸显,可以说,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是该学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简而言之,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即土地资源管理专门人才利用土地信息技术,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获取手段自动化、业务办公信息化、专家评价系统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土地动态监测现代化,以及土地信息管理网络化的土地资源管理活动或土地资源管理过程。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遥感技术、土地信息系统、模型方法等紧密结合,相互融合,以及具有专家功能的系统的深入发展,必将对土地科学研究带来新突破并开辟广阔的前景,使土地科学的学科地位不断得以强化和提高。

三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现势性分析

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土地科学研究机构成立时间不过二十多年,虽然在推进土地管理现代化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尤其是在运用土地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决策方面差距更大;现有的土地信息化水平与国土资源管理需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面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土地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信息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全国各级土地信息技术队伍还需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业务人员的土地数据应用水平还有待持续加强。

随着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也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缓解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态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信息化管理已刻不容缓。因此,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是保障国土资源在新形势下依法管理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1.土地信息化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土地资源是国脉所系、民生所依,事关各行各业,涉及千家万户,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于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量本来就相对不足的我国,如何适应发展的要求、切实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更加合理地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当前和今后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都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基础信息作支撑。面对这些艰巨和复杂的任务,用传统管理方式和工作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通过信息化,大幅度提升我们对土地信息的掌控程度和快速反应能力,使我们能够更为及时、准确地把握土地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建立起以信息流为主线的管理工作新模式,促进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管理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

2.土地信息化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要实行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00年,温总理提出“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2004年,曾培炎同志提出实施“金土工程”,强调“国土资源信息化大有可为。通过天上看、地上管、网上查,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土地资源实时动态监测体系,准确掌握国土资源动态信息,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信息,科学评估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及时对国家资源安全实施预警。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有利于在全面分析国内外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全球资源战略的实施,逐步建立多元、稳定、经济、安全的资源可持续供应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同时,通过网络化业务管理系统与遥感动态监测体系的一体化运行,实现对各级土地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监管;通过车载系统的实地核查,将实测数据输入系统,就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及时判断项目合法与否,做到“现场办公、远程会商、当场定性”,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3.土地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土地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土地信息既是加强资源监管、调控资源供应的依据,也是其他行业规划的基础。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增强土地信息的获取、分析研究与开发利用能力,及时了解资源的动态变化,监测与分析资源市场走势,为加强资源规划管理、合理安排资源供应总量、调节资源利用结构等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为土地资源工作参与宏观调控提供有效信息服务。土地资源部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离不开土地信息化。通过建立土地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好地理顺管理关系,梳理管理流程,优化管理模式,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各部门协同开展工作,共享信息资源,推进依法行政,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

四土地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构建

国土资源信息化纲要的颁布和“数字国土”工程以来一大批重大工程的实施,为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培训了一大批土地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从事土地调查、监测和评价信息化的各类人才目前大约有近15000人。但是,由于各地信息化人才的不均衡,部分地区的信息化人才匮乏问题仍是当前限制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信息化的重要瓶颈。信息化人才分布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国家、省、市级各部门的技术人才相对丰富,基层土地管理部门信息化人才相对匮乏;发达地区人才相对丰富,广大西部和边远、落后地区人才相对匮乏;低等级的信息人才相对丰富,高等级、专业化土地监测、调查、评价信息化人才相对匮乏等几个方面。尤其是既懂信息化、又懂土地管理专业需求的专业型信息化人才的缺乏,在地市级以下土地管理部门中比较突出,很有可能成为限制我国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和评价信息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加之,土地信息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许多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因此,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就要肩负起为土地管理部门培养高质量的土地信息技术人才的重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专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土地信息技术是研究如何利用测量与制图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3S技术等现代技术解决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等问题的科学,其相关课程涉及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表达、存储、应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在整个土地科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土地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其建设与发展不仅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方向的相关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土地信息技术的内涵,分析和研究与土地信息技术有关的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各门课程所处的地位,提出以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为主导思想,以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表达、存储、应用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见附表)。

这些课程体系的设置,力求涵盖现代化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和手段,包括提供土地资源现状、潜在用途、土地利用限制、土地市场和交通、环境、其他土地经济信息的信息科学和技术;评价土地资源潜力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评价科学和技术;在土地利用实践中的实际应用的应用科学和技术;以及支持技术和基础设施(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过程中的支持技术和基础设施)。

旨在建立起在土地数据的获取与更新技术、土地数据处理技术、土地信息的提取与分析技术、土地信息的传播技术、土地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土地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以及土地信息的标准与互操作体系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培养既掌握土地调查与评价、房地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又能掌握遥感、地籍测量、机助制图、数字图像处理、土地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具备一定的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技能和集成、融合土地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为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技能,力求进行多门课程综合实践。在数字制图、测量学、地学基础、mapGiS/arcGiS应用等方面综合设置教学实践内容;在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学空间分析等方面综合设置生产实践内容。此外,紧密结合地学,强化信息化管理理论与实验教学,加强土地信息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土地关系信息系统、数字国土设计、实现与应用、土地信息系统设计、摄影测量与数字制图、地学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实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所需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对arcGiS、arcview、SQL、mapGiS、envi、eRDaS、photoshop、autoCaD和CaSS等常用专业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其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刘耀林、詹长根、唐祥云.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教学的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3(3)

[2]刘耀林、刘艳芳、詹长根.土地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通报,2004(9)

[3]李岩、赵庚星.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6)

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篇8

目前,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应用建设主要集中在建筑eRp、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在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上投入不够,导致整个行业缺少成熟的解决方案,很多工程项目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信息化成为面子工程,只为应付特级资质考评。

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缺少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同系统和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存在困难,许多基础工作需要在各建筑管理环节重复进行,部分数据资源仍以纸制版的形式存放在资料库中或以电子文件格式存放在部门pC中,信息未完全纳入信息系统管理,数据资源相对分散,集中度和完整度较低。

现状与发展趋势

大型建筑企业数据中心建设发展较快,通过数据大集中,已经实现了业务的集中管理,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同等水平的业务服务,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同时,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网络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陆续建立起功能强大的企业广域网,但少数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应用、轻安全的现象,导致企业缺乏先进、安全的设备和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滞后,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仍然是网络安全的主要手段。

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很多大型建筑工程企业都积极关注并且初步尝试应用国际上先进的it服务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的it服务管理能力。

■企业全面数字化的趋势加强,信息利用科学化的趋势加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程度也得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在国内建筑施工行业中,全面数字化及网络化已经逐步渗入建设施工的资源配置、财政管理、人员利用、日常安排等各个方面。很多大中型建筑工程企业在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转变的转型过程中,更充分地利用企业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大力发展信息化加强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部分优秀建设施工企业在坚实硬件环境的基础上,更注重数字信息的全面性,以及企业经营与工程施工现状的透视性。

在对信息的利用方面,建筑工程企业正以量化预测、决策为标志,向信息利用科学化的趋势发展。建筑施工行业普遍的工程信息可分为生产计划、材料供应、预算等方面。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在整合信息资源以供综合利用,并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引入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基础信息进行深

上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与部分企业的成功案例标志着建筑工程行业正由孤立信息、分散管理向全面数字化、集中量化管理的趋势发展。

■建筑施工产业链条的协同电子商务化呈现普及趋势电子商务的普及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机遇。这主要表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建筑施工能够得到更便捷的信息数据支撑,而且对于建筑项目的管理来说,网络同样提供了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有效途径。此外,在信息交换方面,借助于内外部网络则实现了对建筑施工信息数据的无障碍交换和共享,并且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建立,为便捷地检索相关信息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和现代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电子商务也成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发展趋势。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操作性强、可复制和存档的便捷性也在建设施工企业的企业重组、企业合作中凸显出来。传统的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很注重“人”的主观地位,人才的流失可能导致整个建设施工企业无法正常运行。而网络及电子商务的运用,加强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即使没有当事人的参与,整个信息系统由于自身完善的存档工作可以保证企业高效的运转速度,也能在短时间内综合有效的信息,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也降低了人的主观重要性。与此同时,企业采购电子商务化的实现,节约了建设施工企业出门洽谈业务的经费,节约了企业成本。

■在新技术背景下,“云计算”、“绿色it”、“移动互联网”等理念引领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it设施架构,用户信息化应用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建设也在迅速引入这些新技术理念。“云计算”、“绿色it”理念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应用,尤其在对现有硬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改造工作中,将得到进一步重视。针对建筑工程行业分布广泛的特点,“移动互联网”将会成为更适合的信息化应用模式,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广泛应用。

■集团型企业将充分重视“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由分散性、应急性建设向规划性、有序性建设的趋势发展建筑工程企业多为特大型、大型企业集团,在信息化建设之初应先做好集团信息化规划。通过聘请专业的信息化规划咨询公司,调研集团现状与发展环境的分析,深刻理解集团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关键业务流程梳理、业务与管理体系分析,全面了解集团的业务与管理特点,从集团战略决策、集团管控、业务协同等不同维度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总结信息化应用需求,从而为制定适合的集团信息化战略,构建先进的集团信息化架构与实施蓝图奠定基础。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

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架构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架构总体上可以分为四层,分别是管理决策层、应用层、信息集成层和基础设施层。

管理决策层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信息化体系中管理角色用户的最终用户端,基于基础设施层、信息集成层和应用层,直接面向工程项目或施工企业的管理者。管理决策层为用户提供战略地图、进度分析、成本分析等决策汇总与分析信息。

基于平板显示设备技术的新型显示技术以及基于3G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的移动显示终端将会在管理决策层得到广泛的应用。移动互联平板显示终端具有轻薄便携和高通量移动信息交互的特性,应用于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平台,尤其是应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等场景,将使管理工作更为便捷、高效。并且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将会大大节约施工现场的信息化设备采购成本和信息化设备迁移成本。

大数据技术也将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管理决策层的核心应用。随着建筑工程行业数字化的推进、企业一体化信息化技术的实施,未来在信息化架构的管理决策层面临着处理大数据信息资源的压力。

根据应用目标、用户角色、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将建筑工程信息化架构的应用层分为管理应用层、技术应用层和作业应用层。

管理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功能模块和应用系统,以满足不同管理职能的需求。建筑工程业管理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模块和应用系统包括:经营管理、进度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等。

经营管理模块针对建筑工程的市场信息、销售管理、投标管理、采购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需求提供了一系列的市场经营管理的功能。通过经营管理,企业可以维护客户关系、进行市场开拓和跟踪,发掘并获得潜在的市场机会,管理合格的供应商及产品信息,降低供应商选择及优化的成本支出,同时,将项目分包商和合作伙伴基本信息、业绩信息等进行动态管理和更新,作为公司的重要资源。

进度计划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功能,在科学的工作分解结构上分配并组织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技术等资源,安排项目的质量、安全、现场的控制措施,并将成本结构及指标分解到进度计划的各个工作中,通过进度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与分析,优化资源调配,确保项目进度计划的执行,控制成本支出。

成本管理通过有组织、系统地运用针对成本管理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pDCa的控制循环方法,可对构成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及影响项目成本的各个经营环节实施有效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满足企业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对项目成本进行动态管理的需要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合同管理模块以合同起草为起点,实现了合同的评审、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约、合同的变更、合同的索赔、法律纠纷、合同清欠等对合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合同结束后,以合同档案的形式归档到信息系统中。

基于云计算技术理念、利用云协同概念设计和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管理应用层的核心应用。云协同架构可以实现采购、物流、施工等工作的协同实施,可以帮助建筑工程行业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率。传统管理信息化架构难以避免由于异构信息系统导致的管理链条割裂;传统的系统集成技术可以实现企业的数据集成,但在业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管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管理应用层的另一个典型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供更真实的、基于位置的物资数据,并且为工程施工现场提供了便利的物资识别操作方式。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体系的技术应用层主要提供图纸设计技术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工程造价等信息化应用。

虚拟建筑技术(建筑仿真设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典型应用,为传统建筑业提供了全新的施工技术体系。虚拟仿真技术在制造业应用比较普遍,在建设行业刚刚起步推广。

工程定价技术是制造业集成化生产模式在工程建筑业的全新技术应用。通过iFC数据国际标准对建筑对象的规范描述,达到各个产品模块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国家定额标准、企业经验定额等定额定价体系,为工程项目的准确定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体系的作业应用层主要以施工现场管理为核心,提供远程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分包考勤、施工现场库存、领料管理、设备管理等信息化应用。

基于“三网合一”技术的远程视频及监控指挥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作业应用层的主要应用,为建筑工程行业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建立指挥及监控中心,与项目现场之间实时监控跟踪和双向即时沟通,并支持由上而下的多级指挥,帮助用户轻松构建跨区域、大范围的ip监控网络,实现统一监控、录像存储、报警联动、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通过视频会议技术,随时可以将监控点的图像调入会议中进行讨论和指挥,达到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协同工作、电话会议一体化。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体系的信息集成层主要提供系统的基础工具原件,并完成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与集成。

信息集成层为应用层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功能齐全的基础性信息集成层,这为企业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信息化建设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信息集成层提升了管理软件的集成性和技术无关性,促进了各类业务系统的紧密配合,帮助企业成为高效协作的整体,并提高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效率。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体系的基础设施层是采集、传输、存储和展示数据的基础环境,其规划的合理性和建设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平台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延展性。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it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通信信息网络和终端数据采集设施等部分。

基于云计算的Soa企业架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信息集成层和基础设施层的典型应用。Soa思想和云计算思想的共同点是它们最终提供给用户的都是服务,不一样的地方是Soa更加注重架构中对服务的抽象。建筑工程行业在信息集成层面的建设既有节约成本的需求,也有整合异构系统遗留信息的目标,所以使用基于云计算的Soa企业架构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信息化实际建设的效率。

支撑与保障体系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体系的支撑与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it治理体系等。

标准规范体系针对建筑工程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信息化标准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首先,建筑工程企业需要有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标准,以支撑全面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其次,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可整合上下游数据信息的规范化体系,方便企业间电子商务的畅通实施;再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集成标准,以便整合新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体系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体系中应用及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最后,建筑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需要满足建设部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对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要求,标准规范体系需要迅速发展出全面支持特级资质标准的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细则。

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篇9

【关键词】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互联网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完善,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得更加的迅速。由于现在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在企业的运行模式中,信息技术的融合面积也变得更加的广阔,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也日渐加重,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渗透变得更加的深入和彻底,在企业正常运作的方方面面中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在企业中使用信息技术,相对应信息技术自身的安全体系要求就变得更加的细致,在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安全体系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用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来有效的解决信息安全的问题,在今后企业的信息使用中有十分重要的实现价值。针对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应该进行以下的分析:

按照现有的信息安全状况进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就是将信息安全的构架进行模块之间相互构建和连接,将它们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使它们共同的结合成为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自身带有系统性,完整性以及全面性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这种整合之后的能力比之前独立的信息安全模块能力之和要具有更多的优势,在现有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中,会将企业安全技术,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企业安全组织以及运行模式进行安全体系的融合,这种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才能符合现在企业的使用要求。

一、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

在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中,信息安全策略的实施就是信息安全体系的核心内容,这种核心内容的展现就是将企业的信息安全模式进行针对性保护的规划。按照企业保护形式的不同进行细致的分类以及汇总。在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中,信息安全策略的实施就是将整体信息安全进行正面的引导,将信息安全体系能够较好的为企业进行服务,将信息安全体系各个方面进行可行性技术的管理,在模块的运行模式中进行有效的保障,并且,信息安全策略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包含着信息安全体系构建所有细小分支的内容,这些内容想要全面的进行展现,就应该采用一些方法和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来保证信息安全系统整体运行模式的准确性和完备性。

二、信息安全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

在信息安全体系实施过程中,针对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设置,就是按照企业风险为主线,以信息安全相关标准以及需求为策略,将主线与策略进行结合,就是信息安全体系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案制定标准。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过程中,首先,应该对企业自身的保护系统进行目标性的确定,将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然后,在信息安全体系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对企业自身的风险系数进行可控性的评估,对于现在的风险以及将来的风险进行系数的控制,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平稳的基础;最后,在信息安全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中,应该将所有的体系规划进行相关专业人员的审核以及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可行性。由于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贯穿企业全过程的,对于该管理体系的制定,不仅仅应该进行企业的评估,还应该对现有的社会状况进行有效的结合,以便企业在社会竞争状况中有稳固的成长。

三、信息安全体系安全技术体系的构建

在信息安全体系中,安全技术体系的构建就是信息安全体系构建的基础,这种基础性的建设是按照企业安全策略以及安全风险管理进行针对性指导的,这种体系的构建,应该按照现有的状况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结合,将部门的问题进行技术上的落实,共同建立企业各个部门相互协同发展的信息安全体系。这种安全技术体系的良好构建,可以将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整体性的安全掌控,以保证企业的正常信息安全体系的运转。

四、信息安全体系安全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信息安全体系安全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应该将安全组织与管理进行有效的设计,这种安全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构建,就是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发挥作用的最关键的后盾保障,这种保障的基础就是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设计。

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篇10

国家、省市已经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各大单位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建立了自己的规章制度,维护信息安全已经有法可依。但是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需要了解国家信息安全管理法规,需要学习信息技术一般理论,需要知道信息安全漏洞知识,需要明白信息安全禁令范畴。为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全面掌握信息安全理论和方法,按照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建设信息安全管理教学系统,提供学习信息安全管理的教学条件,从而为各方面人员学习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提供依据。相比其他管理工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比较多的理工专业基础和比较高的电脑技术要求,在实际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灵活的信息安全管理处置能力,更多的是判断信息安全问题、识别信息安全陷阱、规范信息安全管理。由于知识背景和工作性质特点,管理干部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信息安全管理知识和技术,才能具备基本的信息安全防范技能。为帮助他们更好地独立处置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技能,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仅需要提供深入浅出、知识完备的知识体系学习训练系统,而且需要信息安全管理能力训练系统。

二、信息安全管理培训思路

为满足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人员培训方面的需要,需要依托各级培训学校,按照国家和省市地方的制度法规,借助现代教育思想,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明确符合实际需要的功能定位,建设信息安全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培训体系,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对培训教育、终身教育的培训要求。

1.培训依据

(1)依据各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法规。信息安全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的时候,必须按照各种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制度和要求实施,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必须依据国家、省市和本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保证管理干部履行信息安全管理职责的有效性。涉及信息安全制度法规的相关文件很多,有的是专门为信息安全制订的,有的制度和法规散落在各个业务管理制度中。在建设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时,必须将业务部门的相关规定融入知识体系中,使得管理干部在处理具体业务中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符合培训教育特点规律。信息安全管理技能是从事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属于岗位专业培训或专业技能培训,属于培训教育培训。受训人员专业背景不同,理论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必须避免材、统一授课、统一训练、和统一考核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强调个性化学习,将不同层次受训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达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水平上来。

(3)遵循现代教育思想。在实施教育训练过程中,现代教育思想要求采取“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员能够方便地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自主学习,开放学习,自主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为实现教学目的,需要分析信息安全管理技能特点,需要分析管理干部学习动力,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学员学习和训练的教育训练环境,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丰富的教学资源、模拟的问题情况、交互的学习平台和方便的使用途径,提供与培训教育特点规律和技能训练要求相适应的培训条件。

2.信息安全管理培训目标

按照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培养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业务和技术三支人才队伍,突出业务和管理人才需要,兼顾信息安全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支持技术,建设满足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现代培训条件。信息安全管理培训以管理干部为培训对象,以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为培训内容,区分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干部和信息技术专门人员等不同层次,跟踪信息安全管理形势,实行阶段反复轮训,以适应信息安全管理不断发展的需要,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信息安全管理培训环境构建

为适应信息安全管理培训需要,适应管理干部培训教育需要,必须构建遵循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依托信息技术手段、瞄准复合型适用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信息安全管理培训条件涉及面很广,包括组织机构、舍堂馆所、师资队伍、后勤保障等等,这里我们更关心符合培训思路的培训模式和教学支持。从知识体系、学习途径、训练场所和训练系统多方面着手,构建信息安全管理训练体系,构建管理人员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条件。依据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和培训教育教学特点,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建立开放式、自主式教育网络平台,建立强时效性的教学资源体系,建立信息安全管理知识测试系统,建立信息安全管理能力训练系统,等等。

1.构建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

培训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受训对象知识背景和技能掌握程度千差万别,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满足不同基础、不同需求受训者对知识掌握和能力训练的要求。知识体系必须建立覆盖学科知识和管理手段的所有内容,包括理论体系和教学资源两部分,其中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知识、安全理论、规范制度、管理方法、历史沿革、防范手段和操作方法,教学资源包括现状分析、经典案例、技术讲解、训练题库和数据模型,适应和满足每个受训对象的需求。为满足个性化服务需要,可以按照知识点建设模块化框架结构,设计具备菜单选择功能的专家系统,允许受训者建立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受训者完成培训任务后胜任安全管理的岗位需要。可以建立智能教学计划生成系统,系统对每位受训者进行知识和技能测试,按照教学目标,根据测试结果,将该学员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够的知识内容和技能形成列表,从知识体系中搜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概念、理论、技术和操作技能,形成该受训者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安全管理需求的变化,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应该是动态更新的,剔除修改陈旧的,充实替换实用的。

2.搭建开放、共享和交流的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是交流互动的基础。按照学科专业建设与管理规范建设知识体系,以数字化形式在互联网,实现信息安全管理教育资源共享。作为资源共享平台的网络平台,不仅为建设者资源共享提供平台,而且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资源上传服务,成为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资源的共享平台,更为信息资源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机制和存储条件。网络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允许网络用户365天24小时使用,可以提供受训者随时学习和训练,二是允许网络用户在任何有信息覆盖的地方登录,可以提供受训者随地学习和训练,这两个特点打破了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为学员自主学习、教师开放教学、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可能,也为实施现代教育思想提供了条件。

3.建立虚拟讲堂

优秀教师的讲授可以将学习效果演绎得趣味精彩,可以将学习内容组织得明白易懂,可以将现实运用解析得透彻自然。为更多学员获得完美的教学体验,为积累并共享优秀教学资源,为学员快捷准确全面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供帮助,记录、整理并优秀教师或专家授课录像,供更多受训者学习参考。教学录像在网上成为虚拟讲堂,成为不同专业不同时期受训者良好的教学资源,目前全球风行的慕课,可以成为这种培训目的的教学模式,成本低,效益好。因为技术层面的因素,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在理论基础和原理解释有大量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和疑难问题,学习时需要佐证的理论和严谨的逻辑,需要传授者环环相扣的谨密推演,因此针对重要知识点和疑难杂诊的讲授片段是受训者自主式学习时需要的重要教学参考资料。各个大学基本都建设了网络课堂,为虚拟讲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依据此平台,建设信息安全管理和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可以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培训教育自主式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源。

4.建设信息安全管理实验室

培训教育能力训练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验证理论、观摩操作方法和训练技能需要包括场所、设备和软件等实验条件,实验室是完成实验任务和检验方法效果必须具备的教学条件。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实验和训练是信息安全管理培训需要完成的教学环节,这些需要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的支持。信息技术具有可设计、可复制、可重用的特点,使得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训练条件具备降低训练费用、提高学员学习自主性、提供学员反复学习等长处,结合音频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可以为学员学习提供强烈逼真的感官刺激、美轮美奂的艺术表现和自主操控的虚幻体验。从训练目的而言,实验室可以分为虚拟实验室和能力训练场两部分。

(1)虚拟实验室。信息安全管理涉及大量技术手段,信息安全技术攻击和防范具有不可见、不易理解的特点,需要显而易见、通俗易懂的形象展示。虚拟实验室是依托信息技术按照实验室运行规律、要求和任务,以网页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的可以模拟实验室运行的软件系统。虚拟实验室内设信息安全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理论、方法和技能引擎,可以多维形象地反复演示信息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可以允许受训者以第一人称介入并依据受训者干预情况展示相应信息安全分析结果,虚拟实验室可以记录并考核受训者实验过程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