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交流与创新十篇文化交流与创新十篇

文化交流与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42

文化交流与创新篇1

(一)原住民文化生态的观摩与切磋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处在极佳的区位。这里山明水秀、民风质朴,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均受到良好的保护,并且具有许多典型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旅游景区。还有着12个世居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与文化,各呈异彩,蔚为大观,这是广西文化得以丰富发展的源泉。“人”是自然之子,“美”自天地所生。目前,广西百色、河池、柳州三市的大部分地区的壮族、瑶族、苗族、三江侗族等少数民族都保持着千百年来形成的原生民族生态文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民族或族群是南丹的白裤瑶、隆林的花苗、龙州的黑衣壮、金秀的瑶族、防城的京族等。京族传统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京族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其诗歌占有重要的地位。京族人喜欢的“唱哈”(意为唱歌)、竹竿舞、独弦琴,被誉为连系着京族文化的三颗“珍珠”。另外,广西已建成十个民族生态博物馆,推动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广西与台湾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有许多共同之处。花莲的太鲁阁就与桂林的山水相媲美,台湾与广西一样,是多民族和谐融合的族群。桂台两地开展相互交流,通过观摩和切磋,相互了解各民族生存发展的环境和历史,相互学习各民族的文化成果,体会不同文化之精神,共同探讨民族文化特色及现代生活方式和发展趋势,这是非常重要且意义非凡的文化交流。(二)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作法桂台两地联手开展文化交流合作,在文化旅游方面,尤其值得重视。旅游业是一个包含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的综合产业。它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地区间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文化旅游是旅游经营的主要形式与项目。广西是个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旅游大省,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和绚丽的民族文化风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而台湾是个山海相连的地区,与广西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广西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与台湾的旅游需求十分契合,特别是台湾原住民的民族文化与广西的壮族、瑶族、苗族、京族等少数民族之间,各自有着适合的旅游开发的文化资产。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与合作,对广西和台湾这两地来说,将会是一个便利和重要的作法。

二、桂台旅游及文化交流愿景及展望

南宁市已于2013年8月28日正式启动了赴台自由行,这极大推动了桂台旅游合作机制的发展。桂林与台北实现直航后,旅游、经贸各方面的需求旺盛,航班一直保持较高的上座率。桂台有关方面决定增加直航航班,意味着桂台旅游,将翻开深化合作的新一页。桂台双方增进交流了解与合作,共同开拓台桂旅游市场,开创共赢互惠的新局面。除台湾游客熟知的桂林以外,广西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美丽的海岛和沙滩(北海市),有壮美的跨国瀑布(德天瀑布)和世界最大的天坑群(乐业天坑群),还有世界长寿养生休闲区(巴马县),巴马虽是有名的贫困县却也是“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这里没有大型工厂,自然环境还没有遭到破坏和污染,脱离了城市的快节奏、繁忙的生活、高压的职场,因此人们可以在高效率的生活状态中,找到一种慢节奏,体验到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儿虽不适合时下年轻人长住,但百魔洞、百鸟岩、长寿水晶宫等特殊景色,足矣让他们在这流连忘返。巴马清幽的自然,安稳的生活条件,尤为适宜老年人在这儿休养生息。此外,很多专家学者前往此地考察发掘山洞上涵盖的负离子之众多,有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条件。桂台旅游资源互补性很强,桂台旅游合作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去年台湾有51万人次到广西旅游,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增长18%,与此同时,广西赴台旅游人数也在快速增长中。桂林是台湾游客最喜欢的大陆旅游景点之一。2008年,桂林市成为两岸包机直航点和台胞落地签注单位,这是全国非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首个获选城市。2009年8月桂林实现与台北直航,是国内第二批两岸开通直航的城市之一。除在桂台旅游合作中,桂林也是台商投资的热土。台商在广西投资兴办旅游企业已达300多家,广西的两个国家5a级景区中就有一个是台资企业(桂林乐满地主题乐园)。在桂林的a级景区中,台资企业占了一半,台资企业已成为桂林旅游的一支主要力量。为加强桂台两地旅游合作,桂林已和台湾70家旅行社签订营销联盟。广西旅游局每年都组织桂林、柳州、北海、百色、贺州等市旅游部门参加台北两岸观光博览会。去年5月的“广西旅游大篷车台湾行”在台北、台中、高雄、花莲、台南开展了为期10天的环岛交流宣传促销活动,是广西旅游大篷车第一次进入宝岛台湾,标志着两岸旅游业界进入全面双向互动互惠的合作交流阶段。随着桂台旅游业界的密切交流,两岸合作架构协议的签署和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以及桂林、南宁至台北的直航开通加密,桂台旅游将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打造旅游网络,使桂台旅游交流和合作,作进一步的深入和深化。后eCFa时代,在相关优惠政策的引导下,预计未来两岸民间投资对台湾旅游产业的参与程度将进一步增强;两岸直航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内地游客赴台自由行将试点进行;台湾将开展首次星级旅馆评鉴;两岸旅游预警机制也将进一步加快和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合作的形式、规模、范围将逐步深入推进和扩大,广西和台湾两地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都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进入新的合作层面,取得发展的理想收获。

三、结论与建议

文化交流与创新篇2

关键词: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人才培养

一、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俄两国的深入友好交往,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也日渐增多。从2002年起,每年轮流在对方国家举办,邀请对方国家大学生,与本国大学生一起同台演出、联欢。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被纳入中俄“国家年”教育领域机制化项目。2011年12月,教育部制定《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框架,框架中指出要进一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交往能力。继续扩大学生交流规模,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交流工作,使其长期化、机制化。文化认同与观念互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国际关系良性互动的深层次原因。中俄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于两国人民,中俄两国的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作为中俄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因素在深层次发挥独特的作用。而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又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两国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巩固国际友谊,有利于消除两国青年之间的政治分歧和疑虑;第二,有利于两国青年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第三,有利于推动两国青年以文化交流为基础的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与交流;第四,扩大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构想

1.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架构:(1)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体制,完善基地建设机制。合理有序的体系是促进事物良性发展的基础,尽管中俄两国民间交往活动很多,但是在两国政府积极支持和倡导下的交流与合作才是有保障的,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也必须在中俄两国政府以及教育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阶段目标、短期规划无法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没有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临时抱佛脚无法达到交流学习合作的目的。结合地方实际,结合时代需求,建立基地建设总体目标,分化阶段目标,建立一整套促进交流发展的科学体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基地建设保障措施,在理论层面和法治层面给予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有力保障和政策支持,使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走向常态化。(2)树立品牌意识,创办特色活动项目。中俄为邻360余年,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俄罗斯的东正教思想既不同源也不同根,因而中俄两国在文化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中国是个对外来文明兼收并蓄的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艺术交流就是希望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去粗取精,谋求自身的发展。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开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精神也是我们跻身世界前列、树立大国形象的迫切需求,因此,“品牌”意识就十分重要。从2010年开始,我国文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在海外举办“欢乐春节”活动,就值得推广学习。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可以举办许多有中国和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此活动作为一种“品牌”长期保存延续。确立主题,创办特色活动项目,充分挖掘节庆的潜力,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一些大型的群体性户外活动,使民族文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融入并深化。(3)加强省际合作,突破原有合作区域,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和领域。黑龙江省作为中俄合作交流的主要阵地,也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因素,哈尔滨、黑河、齐齐哈尔、佳木斯等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城市,除了黑龙江省的黑河学院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齐齐哈尔大学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基本上都在中国的东北三省,如长春大学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大连外国语学院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这些基地都是在地缘因素基础上设立的。但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却不能单单框在与俄罗斯有历史渊源较多的中国东北三省,而是应该走出中国东北地区,将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等纳入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基地建设中来。我们要“走出去”的文化,不单单只有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而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中国文化,因此,除了原有基地以外,我们在举办活动之时应该加强省际合作,打破只在中国东北地区设立交流基地的模式,资源共享,把其他省份的文化展现给俄罗斯青年。同样,对俄交流应该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向俄罗斯其他地区延伸,除了原有合作高校所在城市以外,关注其他地域,突破原有合作区域,因此,目前的基地数量远远达不到合作交流的需要,急需扩大基地建设的规模和领域。(4)合理利用资源,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创新交流合作形式。在加强区域合作的同时,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应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地配置资源。原有的交流活动大多以双方互派演出团体唱歌表演为主,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也都没有充分利用双方特有资源。而演出表演只是交流合作的形式之一,这种形式直接快捷容易操作,但不能作为唯一形式。例如,编写文化艺术教育教材和相关读物,建设网络交流平台等,都可以丰富和发展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创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形式。此外,加强加大媒体对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前后期宣传力度,提升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影响力也十分重要和必要。(5)高度重视双方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支有较高素质、德才兼备、精通业务、高效精干的翻译队伍,尤其借助高校教育的平台,大力培养翻译人才,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培养翻译人才,翻译人才也势必将在深度挖掘各地独特优势资源和文化资源、综合文化艺术、语言教学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保障建设。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无论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基地建设单靠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对等的文化交流项目是远远不够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没有民间团体的参与和支持,没有商业的参与,没有新闻媒体的宣传,影响力都将是极其有限的。而经费短缺又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长期存在的问题。除此以外,中俄两国青年的交流中也伴随着意识形态、信仰差别、国际舆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何降低影响增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的保障体系建立就十分重要,鼓励中俄两国地区间、特别是双方毗邻省州之间教育机构、组织的合作,对有影响的重大项目给予启动资金或配套经费支持。鼓励民间团体、商业企业赞助支持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调动新闻媒体报道宣传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情况,提升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影响力。

三、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对中俄两国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1.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观。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随着中俄两国大学生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活动,必然会有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产生,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为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精神保障。2.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丰富中俄两国的教学内容,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中俄两国大学生间的交流与活动,必然衍生出许多新的成果,而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利用的资源、交流的方式、合作的模式一定会给中俄两国教育内容的传承与学习、创新与发展提供许多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在新型教育观念的指引以及新型教育内容的填充下,中俄两国的教育事业也一定会在“兼容并包突破创新”中得到发展。3.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改变教学方法,推动教育目标的优化实现。中俄大学生艺术文化交流与活动,有利于中俄两国相互学习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形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方法的突破与完善,在中俄两国的交流活动中学习新方法、新技术,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优化培养,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的教育目标。4.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科学化。丰富多样的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有利于中俄两国反思各自的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摒除不适合时展需求的指标,创设适应时展需求的国际化新型人才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的人才指标体系,有利于中俄两国教育的科学化发展。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设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万红,李春艳.中俄文化大集战略发展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4(12).

[2]贯昌福,彭传勇.黑河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伯利亚研究,2013(2).

[3]郭萌.对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艺术教育传统特色的思考———“2009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综述[J].艺术百家,2010(12).

[4]刘存海.当代中俄民间交往述论[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文化交流与创新篇3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交易费用供应链

通过对我国农产品物流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农产品物流重要性、特点和作用的研究(丁俊发,2002;厉以宁,2003),强调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农产品物流体系和制度研究(侯立军,2002;王新利,2003;黄祖辉,2005),强调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完整性和制度创新;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夏文汇,2003;王新利,2004;刘联辉,2006),强调采用第三方物流,大力发展农产品配送;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研究(丁华,2004;朱毅华,2004;庞胜明,2005),强调农产品物流内外部整合和供应链整体优化;农产品物流环境和政策研究(李家曦,2005;陈绍慧,2006),强调物流基础平台建设和政策扶持。而关于农产品物流组织方面的专门研究很少,主要是围绕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配送中心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杜小芳,2003;刘丹,2005;武云亮,2006),其它相关研究,如物流中介组织、产销一体化组织、联盟或虚拟组织等方面研究多散见于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经济文献中。

从组织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的问题主要有:原有的商粮供企业仍然是农产品物流(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的核心力量,但企业制度落后、物流功能单一,很多只能算是传统的储运企业;个体私营运输类企业正在成为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力量,但是规模小而且分散,组织化程度很低;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农产品物流合作组织、联盟组织以及网络组织等新型组织形态,但总体数量较少,并且多处于发育的初期,物流功能不够完善;农产品物流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程度低,基于供应链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因此,加快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培育多元化的农产品物流主体,构建高效的农产品物流组织体系,是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现实要求。

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的理论分析

(一)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

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出发,组织创新就是组织规制交易的方式、手段或程序的变化,其动力是节省组织内部管理交易和外部市场交易的费用。农产品物流交易费用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农产品物流交易的形式、物流组织的边界以及物流组织模式的选择,创新就是要寻求能够有效节约交易费用的农产品物流交易方式及其相匹配的组织形式。

1.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和影响的程度。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是交易费用理论的两个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是影响或决定交易费用的基本因素。只要不确定性或复杂程度上升到一定程度,经济主体就很难对交易活动做出充分合理的决定和选择;组织创新就是要构建能够促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先进组织,从而提高经济决策主体进行科学合理决策的能力,减少因“有限的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我国农产品物流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高级运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组织化和运作规范化程度较低,如何减少因“人或组织”有限理性和利己行为而产生的交易费用,应该成为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关注的重点。

2.物流组织交易费用的构成及其变化的趋势。交易费用是指协商、谈判和履行协议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使用费用。农产品物流交易费用主要包括:农产品物流组织发现需要其提供物流服务的消费者(包括农户、农产品消费者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寻找其他交易伙伴的成本;了解提供的农产品物流服务的价格等信息方面的成本;与交易对方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提供物流服务契约的成本;履行契约的成本;监督契约履行和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既要重视物流交易费用的大小与构成,同时应考虑组织与物流交易费用变化趋势相适应,组织自身规模的扩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等都会影响交易费用的变化,外部环境变化也会带来交易费用的变化。

3.农产品物流交易方式与规制结构的匹配。威廉姆森认为除了人的因素外,还存在另一类影响或决定交易费用的因素,即“交易因素”或“交易维度”,包括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的频率,并且认为交易的三个维度决定了交易特性,从而决定了交易协调的四种方式,即市场规制、三边规制、双边规制和统一规制。由于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物流组织的地区发育极不平衡,而且不同农产品的属性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产品物流组织所面临的交易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交易者的数量和交易频率等差别可能较大。为了适应不同的交易特性,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应该采取不同的交易协调方式,从而决定了农产品物流组织及其创新方式的多样性。

从交易方式与规制结构的匹配来看,当农产品物流交易资产专用性较低时,适合采取市场规制的方式,交易条件通过多次“讨价还价”达成,如农产品运输等公共物流服务;对于混合型或具有一定特质性资产的农产品物流交易,适合采用三方规制结构,如农产品综合物流服务;对于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且交易比较频繁的农产品物流交易而言,双边规制是比较适当的交易协调方式,这时农产品物流联盟组织就成为节约交易费用的有效制度安排;而当物流资产专用性进一步提高且交易频繁时,则更适合采取纵向一体化方式,如某些农场或农业产销一体化企业的农产品自营物流组织。

(二)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分析

农产品供应链具有参与者多、市场力量不均衡、市场不确定程度高、物流数量大、要求高等特点,物流是实现农产品或相关服务价值增值的关键性活动,物流管理始终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物流组织创新对供应链绩效将会产生较大影响。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契约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组织。供应链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企业间充分合作与协调运作,建立信息共享、合作与信任的机制,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物流合作是物流组织创新的基本出发点。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对抗走向合作,以契约为基础规制各自的行为,以业务流程为导向,采取物流联盟或供应链动态联盟的新型物流组织形式,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和运作的有效衔接。

2.将非核心物流业务外包。高效率的供应链不仅要求成员之间的合作,同时要求供应链上的企业有明确的分工,从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发,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农业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出发考虑物流业务的外包问题,通过外包促进企业间的物流合作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以实现供应链上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以及物流总成本的降低。

3.发挥物流企业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作用。在供应链的构建和优化中,特别强调核心企业的作用,农产品供应链上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一般都是大型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而农产品物流企业很少。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产品领域社会分工的深化,第三物流企业和配送中心组织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作用将不断加强,从而迫切要求通过组织创新,培育具有较大的规模、比较完善的信息系统和先进物流管理技术的专业化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整合商。

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的重点问题

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是指农产品物流组织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或满足自身内在成长的需要,对系统内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或组织与外部环境作用机制的创新性的调整、开发和完善的过程。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以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为中心的创新,包括组织结构、功能、权力系统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创新;以组织中的人和文化为中心的创新,包括组织制度、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组织观念与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创新。

基于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的总体思想是:坚持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储运企业和建立新型的农产品物流组织并举,注重现有农产品物流资源的整合和有效配置,强调组织功能的扩展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鼓励发展适应物流市场化、信息化、集约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型物流组织。

(一)农产品物流组织形式与结构创新

农产品物流的面广量大,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专属性,从而决定了农产品物流组织形态的多样化;同时,由于农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剧,要求农产品物流组织形式要不断向新型化发展,创新的重点是培育农产品物流一体化组织、农产品配送中心组织、农产品储运合作组织、农产品物流联盟和虚拟物流组织等,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促进农产品企业由“多流合一型”向“物流分立型”转变,实现农产品物流由自营物流为主导向社会化物流为主导的方向转变。在组织结构方面,应强调以供应链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为指导,改变管理层次较多、信息传递缓慢且失真、决策时滞较长的传统科层结构,重点建立面向客户的流程导向型组织,如矩阵型组织、工作团队等,满足农产品物流时效性要求很高的需要,提高组织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农产品物流组织由职能垂直化向过程扁平化、由分散化向一体化、由实体化向虚拟网络化方向的转变。

(二)农产品物流组织功能创新

能否有效地把农产品收购、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和配送等众多物流环节连接起来,实现农产品物流一体化运作,是农产品物流组织创新的重要目标,而通过组织功能的系列化扩展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农产品物流组织功能创新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沿农产品物流链向两端延伸扩展,重点以仓储和运输为主,并选择性开展简单的农产品分类与包装、收购、面向零售终端配送和多式联运等活动,这主要适用于传统的农产品储运企业;二是拓展物流增值服务功能,主要有加工增值功能、信息服务功能、特种农产品物流增值服务功能(如冷链物流服务)、农产品物流策划等,这主要适用于实力较强的大中型农产品物流企业。通过农产品物流组织功能的系列化拓展,可以促进传统农产品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并产生明显的范围经济效应。

(三)农产品物流组织制度创新

以产权制度为中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农产品物流组织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尤其对于传统储运企业和民营物流企业等更为重要。民营物流企业组织层次简洁,内部信息通畅,经营灵活,市场反映速度快,是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们多数以业主制、合伙制为主,产权模糊且结构单一,产权与经营控制权不分。因此,应促进其向公司制度转变,建立法人治理机制,完善企业内部机构设置,扩大治理主体的范围,合理分配治理权,通过渐进式自主创新逐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建立保障和促进创新的机制,如内部管理制度、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并把制度创新与组织结构、功能、业务流程等方面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互动的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黎元生.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王新利.试论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J].农业经济问题,2003(4)

文化交流与创新篇4

[关键词]学术交流;研究生培养;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6?0037?03

研究生肩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崇高使命,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交流活动是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国外著名大学的人才培养都注重学术交流与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都非常重视研究生学术交流环节[2],如哈佛大学重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大量的开放式学术讨论会、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等一流的学术活动带动研究生人才培养。我国作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而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和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是实现这一计划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近几年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表明:为研究生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术交流”和“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所谓研究生学术交流主要是指由研究生参加的涉及学科前沿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的集会、报告、讨论、培训、竞赛等活动,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术交流活动具有跟踪学术前沿、提倡学科交叉、倡导学术思想碰撞、激发奇思妙想等特点。学术交流最根本的作用是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激励和启迪。学术交流的流程可简单地表述为:研究生——学术思想或学术观点——学术交流——学习与创新——新学术思想或新学术观点。所以学术交流的最终落脚点是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创新,学术交流不仅是“原始性创新源头”之一,而且也是提升学术创新能力的动力和重要措施之一。

所谓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创新思维、超常的创新理念、基本的创新技能和优秀的创新人格等特征的研究生[3]。笔者认为在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方面,应建立如下几点共识:①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是要将每位学生的这种创新潜能激发出来;②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专业化培养与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间的矛盾;③创新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关键在于培养目标的多样化;④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4]。

二、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术交流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研究生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5]。通过组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平等的学术氛围,可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拓展其创新思维,激发其创新研究热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在学术交流过程中,研究生可以面对面地与专家学者直接交流,可获取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信息、获得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探讨学习和研究中的知识困惑,了解最新学术动向,启迪科学思维,发现创新研究方法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为自己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或进展奠定基础。利用学术交流机会,研究生可与相关专家或学者建立长久的联系,为今后探讨学术问题提供便利。同时,通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研究生不仅能提高个人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与同行交流的技巧,而且还可以提升研究生的严谨学术态度和科学素养。可见,学术交流活动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学术交流有利于研究生出色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主力,承担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任。学术交流的本质是质疑、激励和启迪,在同类学科领域或相近学科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过程中,研究生可以通过自由讨论、相互质疑,提高创新想象和创新意识。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展现自己学习感悟、科研能力、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舞台。在学术交流活动中,通过交流和分享彼此间的学术成果,研究生不仅可以检验和宣传其科研成果,还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很好地加强研究生与科研人员、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促进学术成果的共享和转化。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研究生之间开展多渠道的交流和沟通,探讨开展实际研究课题研究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第三,学术交流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6]。学术交流活动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现状,能使研究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其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通过创新思维的激励与科学方法的启迪,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从而取得创新研究成果。如校企联合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可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互利共赢,学校可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研究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企业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升产品质量。而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可有效地锻炼研究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国际视野。所以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是丰富研究生知识储备、积累实践经验、拓宽研究视野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多层次学术交流培养模式的实践

为了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必须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传统模式主要以课程培养和论文培养的“两维”培养模式为主,培养的研究生虽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但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策略的实施,学术交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学术交流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因此培养模式也应向包括学术交流在内的“三维”培养模式转变。为了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我校构建了“多层次”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其主要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这里的“多层次”主要包涵三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学术交流平台的参加者层次多,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工程师、教授等;另一方面是指学术交流平台的组织者多、涉及面广,包括校内校外、国内国际,涉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等;此外,“多层次”也是指学术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术沙龙、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专题讨论、培训或竞赛、联合培养及名师讲坛等。

多层次学术交流的基本模式与特征如表1所示。第一类平台为专业级,学术交流形式包括课题组讨论会、创新团队研讨会和各专业的研究生学术沙龙等,主要由课题负责人、学术带头人或系主任组织,由本专业研究生和教师参加,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规模小、专业性强、形式灵活、交流程度深、成本低等特点。第二类平台为学院级,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等,主要由学院学科带头人、主管研究生工作或科研工作的院长组织,由本院全体研究生和教师参加,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规模较大、专业性强、涉及学生较多、成本较高等特点。第三类平台为学校级,学术交流形式包括专家论坛、名人讲座(如我校的中南讲堂)、国际会议等,主要由学校知名专家或教授引领,研究生院、科研部或团委组织,全校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规模大、影响深、涉及面广,但专业性不强、成本高等特点。第四类平台为跨校级或国际级,其学术交流形式包括暑期学校、创新论坛或联合培养等[7],由资深专家和学者引领,一般由学校国际交流处、研究生院组织,参与者主要为各专业的优秀研究生,该类学术交流具有自愿申请、专业性强、时间长、成本高等特点。

平台的构建是基础,建立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的长效机制则是保障。一方面,我们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生必须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研讨会,并积极参加省级以上的学术会议;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硕士生必须做2次公开的学术报告,考核合格才准予答辩,考核工作由各学院研工办负责。另一方面,学校和学院对参加大型竞赛活动组织免费培训和辅导,以创新课题的形式提供研究经费支持,对参加校外暑期学校或研究生创新论坛的研究生提供差旅费补贴。对参加学术交流的研究生,凡论文被论坛录用并获奖的研究生,在相关评优评奖活动中予以一定加分。这样,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与讨论已成为研究生们的自觉行动,学术气氛日益浓厚。

通过研究生培养改革,特别是强调学术交流培养以来,我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以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为例,其具体表现在:①在最近几年的湖南省研究生论文抽查中,均一次性通过;在优秀论文评选中我院有4篇硕士学位论文和2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省级优秀。②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被SCi和ei检索的明显增多,如有的学生在《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物理学报》《Chin.phys.Lett》和《ChinesephysicsB》,有的甚至在国际期刊《appl.phy.Lett》《internationalJournalofBifurcationandChaos》《opticsCommunications》上。③毕业生的就业面明显拓宽。目前,理科专业(如物理学)的毕业生就业不再局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是有近1/3的毕业生被高新科技公司聘用,成为公司科技开发的主力,破解了物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工科专业(如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毕业生除了大部分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外,也有一些学生因其较扎实的理论背景和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而受到了科研院所的青睐。

参考文献:

[1]王普霞,郭胜伟.谈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学术交流制度[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175-176.

[2]彭远奎,张薇,雷稚蔷.研究生学术交流对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33-35.

[3]曾旭日,孙克辉.培养理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1):97-99.

[4]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5):12-15.

[5]吴洁.对研究型大学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认识[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3):155-156.

文化交流与创新篇5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社会资本合作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有的创新理论和研究文献中,我国学者似乎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对创新的促动上,忽视了“社会资本”对创新的作用。事实上,一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企业或社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一种以规范、信任和网络化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资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资本的影响甚至超过前两种资本。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国家或地区,虽然客观上拥有相同的物质资本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和相关的国家资源,但在创新的速度、创新能力以及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上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水平和绩效。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它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水平不同[1]。

从技术创新研究的层次来看,我国学者更关注微观层次(企业创新系统)和宏观层次的创新研究(国家创新系统),产业层次的技术创新研究则较为少见。我们知道,决定一国竞争力的绝不是一国的一两个大企业,而是该国一系列有竞争力的产业,产业竞争力的大小又取决于该国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一国工业化的过程正是产业层次技术创新持续活跃的过程[2]。从我国的创新研究和创新实践来看,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恰恰是忽视了产业创新对于微观创新与宏观创新之间的联系功能,致使宏观技术创新政策缺乏支撑点、微观技术创新政策缺少方向性的指导,从而导致创新绩效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经济——技术“两张皮”的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在现有理论无法有效解决现存的问题时,我们有必要从另外的角度,即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研究创新、从产业层次来考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创新行为和创新组织的演化,以促进创新的发展和经济的有效增长。

二.集群式创新的内涵及特性分析

所谓集群式创新,是指以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协作关系而产生创新聚集,进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平等开放的创新的网络组织形式。从其构成来看,作为产业网络一种形式的集群式创新,包含有一系列的企业和机构,这些企业和机构构成了创新网络的结点。这些结点往往与某一产业相关,包括了各类企业,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者,生产上有互补性的企业,下游的渠道和顾客,以及在知识、技能、技术上相关的企业,还有各种机构,如提供教育、培训、相关信息以及研究和技术支持的大学、职业培训机构、标准制订机构、咨询和评估机构等社会机构,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机构等。在发展较成熟的产业集群中,这些企业或机构间已建立了持久的联系,形成了良性的互动结构。与其它创新模式相比,集群式创新除具有创新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谓集群创新的网络化,是指集群内的企业或相关机构之间以及与外部企业和相关机构之间由经济或技术纽带连接而成的某种相对稳定的协作与交换关系,这一协作与交换关系深深地根植于当地的社会环境之中。集群式创新是一个复合式多主体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地方结网性。集群内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中介机构)以及各种创新的思想和设计构成创新网络的结点,交流尤其是面对面的交流使各个结点链结成网或类网,并在交流中产生“网”中新的结点。交流越频繁,则结点越多;结点密度越大,交流的机会也就越多、越频繁,创新的机会就越多,创新的能力也就越强。与此同时,每一个结点都具有决策活性,在共享其它结点信息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创造新的知识,使协作创新得以实现。

2.互惠共生的经济特性

共生经济是指经济组织之间以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而结成的共生体。这种共生体的形成会导致经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既能够带来经济组织效益的增加,也能带来整体社会福利的增加[3]。集群内的企业或机构由于创新空间的扩大、创新风险的降低与分散、创新周期的缩短等原因,形成集群内的创新共生体。按照拉尔森的观点,集群式创新是组织间连续“握手”的结果[4],集群内的企业形成一个共生的系统。作为集群式创新的参与者,虽然是相互平等的独立主体,但一旦加入创新网络、嵌入创新集群,他的行为就要受到集体创新目标的引导和制约,形成基于创新依赖的各个网络结点。共生能产生大量剩余,从而使集群内创新网络的参与者取得合作的好处而增强各自的实力,进而取得集群外的竞争者无法得到的创新优势。

3.协同竞争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资源配置的前提,对稀缺资源的争夺是企业间竞争产生的根本原因。集群内的企业尽管存在创新的相互依赖,但逐利是企业的本性,因此群内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而且这种竞争遍存于集群的各个角落。竞争使企业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和高度的警觉性和灵敏性,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如果没有有效的竞争,集群将难以生存。然而,这种竞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一种协作竞争。在集群创新模式下,企业更注重与其它企业的互动关系,共享信息和知识,集体学习成为创新的动力。因此,协作在这种模式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恰恰是集群式创新的本质特征。

三.集群式创新的社会资本激励效应

社会资本,是指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以规范、信任和网络化为核心的从数量和质量上影响社会中相互交往的组织机构、相互关系和信念,是社会机构、社会成员互动作用的具有生产性的社会网络。即处于一个共同体之内的个人或组织通过与内部、外部的对象的长期交往合作互利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积淀下来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范式。遍历性和共同的价值基础是社会资本的基本特性。从遍历性来看,社会资本是指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的交流和沟通网络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直接存在于企业和企业员工等群体之中;从共同的价值基础来看,社会资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高级规则,它提供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追求,促成了企业内部及企业间意志的一致性,从而为企业和集群带来效率。这种遍历性与共同的价值基础突显了集群式创新的内在本质——平等交往、持续创新。作为产业集群构成要素的生产组织和资源,由于相互间频繁交往和流动而使企业和机构在文化上不断融合,在行为上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从而形成较强的创新优势和竞争能力,这一优势和竞争力来自于集群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资本对合作创新的激励上。这种激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社会资本的创新合作效应

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趋势、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以及快变市场的形成,使企业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创新链的全部工作。因此,企业不得不依赖外部技能。甚至有些创新问题,只有寻找到适当的伙伴,通过形成合作才能得以解决。集群式创新网络由于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因而使创新网络的参与者平等地安排必需的资源,协调各自的经济行为。参与者中心任务的高度一致性和契合度,使彼此能够携手共进。作为“相对松散的、非正式的、隐含的、可分解和重组的相互关系系统”的创新网络,为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创造了一种社会文化环境。这个环境就是马歇尔所说的企业创新所需要的“空气”,创新也就产生于这种新鲜的“空气”之中,这种创新的空气使信息的扩散和利用成为现实。集群式创新的平等开放的网络化特性,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无所不在的面对面交流信息的机会,既包括正式的交流,也包括各种非正式的交流。这种交流使信息在集群内迅速传播,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这就使企业间及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无价之宝,从而实现了合作创新1+1>2的“双赢”的局面。这一局面的产生,源自于集群式创新所具有的平等开放的网络特性,即在网络连接企业和制度以及“软基础结构”最有力的地方就是创新最强的地方[5]。

2.高效的信息流动与处理机制

当代技术创新是一个知识流动与碰撞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知识的激活、碰撞和整合而产生新观念、新思维和新方法以实现价值增殖的过程,是由创新主体之间以及与用户在交流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所推动的集体交互学习的过程。创新的关键就在于不同的知识源及相关知识的流动与碰撞、知识的整合与学习,不同属性的知识及其流动与扩散的方式会引致知识交流效果的重大差别,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的流动与配置甚至比知识的生产更为重要,系统知识的配置力是创新系统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同时也是集群或产业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解决了知识的流动与配置问题也就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的基础。由于集群所具有的文化根植性,使集群逐渐形成一种趋于一致的产业文化,致使群内的企业家、技术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上刻有相似的痕迹,这就使群内的人员流动很少受到来自企业文化的限制。也就是说,由于根植性所形成的文化认同,使人员在流动时对群内企业具有一定的亲和感,从而加速了群内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大大地提高了集群内集体学习的效率。除了正式合作联系外,集群中面对面非正式接触的频率也很高。集群中的企业间、企业与机构间的界限是多孔状的,它们相互渗透。企业在竞争中互相学习,通过非正式的交流和正式的合作,及时了解变化的市场和技术。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与机构的集聚和持续往来使得内容广泛的各类市场、技术、竞争信息在集群内积聚,形成了较为充分的信息环境。而且,这种根植于当地社会关系中的产业文化还会强化成员间的信任,减低行为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从而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

3.交易成本的节省效应

交易成本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其经典著作《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来的。按照他的观点,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履约和监督成本。从技术交易本身来看,由于技术商品具有较高的交易费用。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企业在通过市场外部交易进行技术选择过程中,很难发现符合自身条件的技术。也就是说,由于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能力和优势、具有不同的技术学习和吸收能力,因此,寻找合适的技术对企业来说就成为一个艰难的过程。相对于集群式创新网络,由于根植性而形成的共同的产业文化使人们之间相互信任而不断地进行交流,这就加快了新思想、新观念、信息和创新技术的扩散速度,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搜寻成本。同时,这种地域根植性,使信任成为其主要的治理机制。这种机制虽然是一种非正式的,但它未必是脆弱的[6]。相反,由于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行为所具有的关键特性,即整个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彼此愿意合作承担创新的风险、企业愿意重新组织彼此的关系以及愿意采取集体行动实现互利,使它可能比各种正式的治理机制更有效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及有限理性的存在,使企业在签订技术交易契约时很难使合约达到完备的程度,合约的不完全性往往是一种常态。当合约不完全时,集群内企业间基于人际关系的信任往往能保证合约以适当的形式得以继续履行,甚至在没有任何正式契约的情况下,仍然能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从而减低了交易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创新效率。

4.风险分担与减低效应

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趋势、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以及快变市场的形成,带来技术创新活动的高风险。与此同时,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单个中小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但集群式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可以利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产业的关联,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投入、风险共担方式进行合作创新,既可以克服创新资源不足的困难,又可以分散风险,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特别是集群内企业之间是面对面的共存(co-existence)关系,会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这种良好的合作氛围可以使企业获得外部技术经济,即群内企业通过产业中其它企业或相关的研究机构的技术外溢和从彼此的基于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的交流中的“干中学”获得知识和技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劳动生产力。共同的产业文化强化了组织间的信任,而信任的增强又促进了集群成员之间的合作,进而降低创新风险。

四.结语

创新是一种社会集体的努力,是一种合作进程,其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互动学习的过程。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到特定的经济环境之中,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资源依赖性。国内合作是一国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国内产业需要创新,也就需要合作。各国之所以在本国有特色的产业中获得竞争优势,其原因就在于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本而形成的活跃的国内合作氛围。因此,创新的实现与持续创新能力的维系不仅需要各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且还依赖于以规范、信任和网络化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资本。一定意义上,社会资本的作用甚至超过前两种资本,因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重视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2]porter,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theFreepress,1990,pp.157-158.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4]孙天琦,《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的发展与产业组织结构的演进》,载《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3期。

文化交流与创新篇6

过去的一年,《文化交流》杂志成功地进行了改刊,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值此喜迎新年之际,我谨向关爱、支持《文化交流》的有关方面和广大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新年的问候。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趋向日益明显,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无时不在,无所不在。《文化交流》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个窗口'我们要充分发挥浙江深厚的经济优势和广泛的文化优势,加强浙江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浙江,让浙江更好地走向世界。

在办刊工作中,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期刊发展规律办事,不断创新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努力使《文化交流》的内容体现时代性,富有可读性,显示创造性,要树立精品意识,精心策划,精心采编,精益求精;要关注文化发展的推进点,把握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的生长点,捕捉国内外文化的冲撞点,确定读者兴趣的汇合点,进而由点及面,确立各个栏目和杂志的编辑风格,打造对外文化交流的期刊品牌。

文化,在改革开放中创新,繁荣。《文化交流》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积极成果,不仅在改革开放中诞生,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发展。我们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改革开放鼓与呼,为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文化大省作出新的贡献。

2009年是新中国60周年的华诞。我们要宣传一批典型,开设专版、栏目,颂扬共和国60年的辉煌。当前全球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要正视困难,攻艰克难,鼓舞人们战胜危机的信心。当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从深层次走向现代化与和谐社会时,当中国不断融入国际社会时,她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和各种经济力量的激烈碰撞。时代已要求《文化交流》这一刊物必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典型更多样,话题更前沿,人物更鲜活,视野更开阔,内容更丰富,画面更精美,品位更高雅。

文化交流与创新篇7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科学编制专项创作规划,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以补齐短板、兜好底线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填平补齐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普遍建立村级文化中心,实现贫困地区县县有流动文化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资助、项目运营等形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促进公共文化供需有效对接。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保护,继续推进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传承发展传统戏曲,振兴传统工艺。推动民族民间文化典藏与传播,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民间传承、礼仪规范、文艺创作等各个方面,赋予新意、创新形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通过重点行业带动和有力政策推动,促进文化产业优化结构布局、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质量效益,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改造提升演艺、会展、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娱乐、在线视听等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营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培育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增加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

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打造综合性、专项性、区域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健全以内容监管为重点、以信用监管为核心、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文化交流与创新篇8

[关键词]高校知识流特征机理

[作者简介]石贵舟(1974-),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流与高等教育管理。(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运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230)、2014年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立项课题“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201415)和2012年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知识管理视野下高校生态安全管理研究”(项目编号:GY2012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75-03

高校以知识作为最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被视为知识的发源地和创新地,知识已经成为其核心的灵魂和纽带。而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的实现无不跟知识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是思想源和知识库。因此,高校知识流的研究,要把握高校知识流的特性和脉络,提高其流动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高校知识创新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知识流的含义

高校知识流是指知识在高校内各个知识驻点(科研院所、院系、相关组织机构等)之间,经过共享、交流、积累、互通、序化、创新等一系列过程得以升华,价值得到提升,促进高校功能的顺利实现。知识驻点是知识流中的一些关键点,是知识流的中枢。知识流在那里聚集,既可储存又可输出,如同经过急流过后处于一个休整状态,比较平稳。而知识流依托组织载体,通过知识主体进行知识的交流和传播,达到知识的积累和提升,从而完成知识流的往返循环,永无止境地流动。

二、高校知识流的特性

(一)知识流的动态性

知识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实现其创新,发挥其功能,提升其价值。知识在认知、提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运用及创新等这一过程中往复循环,永不停歇,从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如果引进供应链的概念,高校的知识在各个驻点之间的循环流动就是一条知识链,链的节点就是知识驻点,知识在各驻点之间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课程讲授而不断流动,保持着其动态性和新鲜性,保持着知识的常用常新。

(二)知识流的增值性

从整个价值链视角来看,知识链实际上就是价值链。各项知识活动对高校价值增值有不同的贡献程度,如高校的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孵化、学术讲座和文化传承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实现知识的价值,并力图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种知识价值增值的过程是高校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知识流的有效性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知识是具有无损耗、可重复、能分享、可共用等特点的理想化资源。但是,这种理想的资源并不会在认知、共享、交流和互通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效,它会因转移内容、转移渠道和转移方式的不同,而使知识流动的有效性存在着差异。具体而言,知识流的效率受到来自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其内因包括传播者和接受者本身的知识能力素养、自身的资质禀赋和知识转移内容等因素。外因包括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转移渠道、知识传播技术、科研课题专利技术保护相关政策和法规等因素。知识流的流动效率与知识转移的成本和影响知识转移的内外因素均有关系。知识转移成本越高,知识流动效率越低;知识转移内容越多、范围越广,知识流的效率就越低。

三、高校知识流的形成

(一)知识势位差的存在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成长过程、家庭背景和学习经历等各不相同,人们的知识也就存在着差异。人与人之间因为以上提及的原因而存在知识的势位差,从而形成知识流,如同电路中的电位差产生电流的道理一样。每个人无法拒绝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也无法不向别人提供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使得知识流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以知识为核心加工材料和生产材料的高校,知识流就是知识传播、共享和交流的必然选择。

(二)知识需求的不同

每个人不可能知晓所有的知识,而每个人对知识的需求又不完全相同。这种知识结构(知识资源的组合)的不同,就决定了知识需求主体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知识,有着不同的选择,因此,知识流成为人们绕不开的时代必然选择。这从我国的载人飞船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和载人深潜探海工程需要各个专业、各个工种的紧密配合,发挥各自知识特长就可见一斑。因此,从别人那里获得新的知识满足自己对知识的需求,产生知识的必然流动,知识流就应运而生了。

(三)知识创新的需要

高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无一不跟知识有关,无一不需要知识的推陈出新。教育教学是对知识的传承和传播;科学研究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人才培养是知识的转化和转移;文化传承是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扩张。因此,高校的四大功能就是要求高校在不断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再创造。反过来,知识的创新需求也推动了知识的流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都是以知识为基础,通过知识的传授、共享、转移、转化到知识的创新,这一系列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的流动过程。培养人才和文化传承也都是通过知识的移植、转化过程。高校的这四大功能,最终都是完成知识的共享、转化、创新,这是高校的需要,也是知识创新的需要,这一需求正是知识流流动的内在动力。

四、高校知识流的影响因素

(一)知识流动的技术因素

如果把高校整体看作一个知识链的话,知识在知识链内的流动必须是低成本的、无阻滞的运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享、融通和创新,才能实现高校的四大功能。而信息通信技术和电子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知识的积累、共享和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减少甚至消除了阻滞。表1展现了不同形式的知识转移能力。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交流形式,产生不同的知识互动性。传统的书本、报刊、文件等比较固化的形式,其互动性较低;面对面的会议、交流的讨论形式,其互动性很强;而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微博、视频QQ、飞信、微信等互动性明显增强,对知识的转化能力显著增强。显然,对知识流来说,交流形式是对知识创新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互动性是知识之间产生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知识互动越频繁,知识转移和转化的概率就越高,产生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知识流动的文化因素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或运动规律的认知,具有具体性。而文化是用文字表达的能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体体现,具有广泛性。文化是知识的可靠后盾,知识流就是在知识的认知、共享和互通中,产生新的知识,体现知识价值,并提升知识价值。知识流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是无阻滞的运动,而知识依托于组织文化,在知识共享、知识交流中促进知识流动。因此,必须营造优秀的高校组织文化,让知识分子在交流、沟通、协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作为高校管理者还应该为知识的共享、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众所周知,知识分子之间有天生的竞争性,而知识分子核心的知识就是其掌握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其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过程中个人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浓缩,也是其能力的核心体现,并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这就需要营造一个相互信任和尊重,注重保护知识专利权的组织文化氛围,让奉献隐性知识的人享有冠名权或获得分享他人知识的权利,或者是在职称职务晋升中享有优先权等。同时高校可以建立核心知识库,大家可以有偿地共享库中的知识或是交换使用知识库中的知识,从而让核心知识库中的知识越用越新。

(三)知识流动的组织因素

组织是知识依托的有效载体,知识流中的知识驻点实际上就是高校的组织。通过建立高校的核心知识库来强化知识的积累和共享作用,也就是把个体游离的知识转化到组织这个载体中去,建立学习型组织,便于知识的有效流动。其实一个人的知识包括便于编码、以书面文字或图标表述的显性知识和体现一个人能力、不易编码,体现在做事行动能力的隐性知识。高校作为知识源和智能库,聚集个体知识形成组织知识,并与高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能够促进高校的可持性发展、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因此,高校应提倡全员学习,构建学习型高校,让知识流高效流动起来,知识在各节点(组织)上能减少迟滞,信息流畅。同时,高校的各组织应鼓励并支持员工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活动中去,如专利发明和创造、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在对员工进行技术知识培训,提高业务知识和学识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其创新意识,促进新知识的产生。高校组织中知识流动的过程如图1所示:组织中的知识流通过第一层的知识认知、知识分享、知识内外化到知识创新,最后实现知识的生产,也就是完成高校的四大功能,经过第二层知识流程,实现知识的应用和转化,经过第三层知识流程,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升华,然后依次往复,最终产生新的知识。知识价值和实用性都实现了提升,高校的功能也顺利实现。

五、高校知识流流动机理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能明确表达的知识,便于人们的学习;而隐性知识是不易编码、高度个性化的知识。高校的知识流就是要促成知识的转化,并对此进行有效管理,而知识转移和创新是通过知识流的普遍化、外化、系统化、内化四个过程来实现的。从知识流动的形式来看,又可分为四种基本的知识流动形式(见表2):一是隐性之间互动;二是从隐性到显性;三是从显性到显性;四是显性之间互动。知识流通过普遍化流动过程后在灵感场作用下,会使交流者得到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和思路。知识流通过外化流动过程后,在传授场的作用下,可以将个人的知识进行转化,促进高校新知识的产生。知识流通过系统化流动过程后,在分享场的作用下,可以更新高校的知识库,让更多的人利用和共享高校知识资源丰富。知识流通过内化流动过程在应用场的作用下,提升高校的隐性知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高校知识已经实现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不断转化,所产生的这种螺旋式过程是知识创造和再创造的关键。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流动实现高校知识创新,如图2所示的知识转化和升华形式,显示了高校知识流流动的机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这四大功能的实现都与知识相关,知识的创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知识以组织为载体,通过载体的知识互动促成知识的创新、共享、增值和创新。所以从知识流与知识载体的内在关系来把握知识流是非常关键的,知识流实际上包含有四个过程:知识的积累、传播、共享和创新,这四个过程是依次循环往复的。

六、提升知识流效率的对策

(一)创建核心知识库

高校建立自己的核心知识库来储存和积累知识,促进高校的知识日积月累,实现其动态增长,同时便于知识的共享和互通。高校的核心知识库,应该由高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领导机构,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其构成可以由图书信息中心、教学实验中心、论文资料中心、网络资料中心、报刊档案中心等构成。例如,建立高校信息中心、图书资料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学术论文中心、专利成果中心,需要对这些中心进行区别对待,有些需要建立知识冠名权,有些实行对知识的有偿使用,有些可以是无偿使用,有些则需要保密。但是,核心知识库一定是知识流的知识源和中转站。

(二)建立激励机制

只有通过建立知识激发机制,提高教职工的满意度,促进教职工奉献知识,才能实现知识从教职工转移到知识库,再从知识库到个别教职工的流动。建立激励制度,如专利权制度、冠名权制度、提供知识的奖励制度、职务晋升制度、年终考评奖励制度等,激励教职工主动地进行知识交流,促进知识共享和提高。

(三)完善学习机制

在高校建立完善学习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教职工参加在职进修或学习,提高其知识和能力,吸收更多的前沿知识,丰富其知识内涵。这样,他们会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也会增强职业忠诚度,鼓励知识从知识库到教职工的流动。例如,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和论坛,开办各种知识学习培训班,提倡更高层次的学历进修和业务进修,开辟专门的时间供师生集体学习和讨论,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成果的形式贡献到知识库中。

(四)多元交流机制

职工通过交流和合作就会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在科研实践中通过解决某一科研难题而互通有无,通过学术研讨开拓自己的知识面,这就是交流机制带来了知识流动的动因所在。因此,要增强科研合作和教学研究的沟通,实现知识在教职工内部的流动。例如,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传帮带制、教研室周三学习讨论制、远程视频学习和听讲座学习交流等制度。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交流机制,全面提升知识的流动效率。

总之,高校的知识在知识的共享、融合和互通等过程中产生了知识流,而知识流借助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减少知识流动的阻滞,从而实现知识的增值。高校知识流必须遵循规律,提高知识流的技术配置,从技术上解决难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多元交流机制,营造文化氛围,建立合理组织,努力探寻知识流动的合理途径,使知识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通过上述对策,使高校顺利完善其四大功能,实现高校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贵舟,余霞.大学文化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11(33).

文化交流与创新篇9

关键词:教育 社会主流文化 功能

众所周知,教育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我们都可以清晰的发现,教育一方面要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制约,同时,其又在能够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条件下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主流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演进,目前我国正处于多元文化共同交错的社会文化之中,因此,在这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应当何去何从?如何才能够立足于真正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怎样才能够适应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呢?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只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的使我们的教育适应未来社会的巨大挑战。我认为考虑以上问题的基础,即是应当对教育的文化功能加以重新理解与定位。

一、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保存、传递和选择的功能。教育能够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之中所积累下来的大量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通过各种媒介有选择性地流传于后世。然而,从历史长河之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通常当时历史条件下,教育保存与传递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当时主流的社会文化的精髓。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这是由不同时期社会上层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和人民大众的意愿的合力最终造就的。

社会主流文化经由特殊阶层和人民大众的特殊的教育形式进行有选择性的知识与经验的传递与保存。社会主流文化中占有主体地位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思想道德理念、礼仪规范等等,都被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传递给了下一代。正是由于社会主流文化与教育的相互磨合,最终才能够使得人类的文化,或人类文明源远流长。

二、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复制、创新、反思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复制、创新、反思的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演进,我国逐渐步入了多元文化共同交错的社会文化之中,教育对社会文化所具有的复制功能,使得我们的社会整体文化处于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元社会文化之中。人们由过去的教育逐渐造就成具有当代文化特点的共同体,同时通过个体的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承前继后。人类所积累下来的“固态”的社会主流文化,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之中,通过个体的积极创造而逐渐转化为“动态”的社会主流文化,这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升华的过程。当社会逐渐发展,这种固化在个体身上的“动态”主流文化,又通过其中媒介(人或物)得以延伸,进而步入下一个循环。纵观历史发展的大背景,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流文化都是在继承上个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逐渐由人类继续创造的产物。

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往往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对其他的社会共同体的交叉传输过程。此过程并非是单向的,而是交叉的。教育与社会主流文化亦是如此,社会主流文化直接影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表现形式。而教育的社会化功能通常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要求而实现的,课堂上传授的文化氛围也并不是完完全全的社会主流文化氛围。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这正是由教育与主流文化之间相互交叉传递造成的。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教育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的交融过程,对于两者而言,都是一个超越的过程,社会主流文化丰富的教育内容与形式,而教育则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个体而对社会主流文化起到一定的规则作用。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所谓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思功能,应当与教育的创新区别对待,而不应混为一谈。

参考文献:

[1]张广君.教学基本职能: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2]蒋美仕,邓玲玲,夏德计.论文化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06(1).

[3]杜静.论全球化境遇下中国成人教育的文化检视与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文化交流与创新篇10

【关键词】学术交流药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的教育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延续,研究生的培养是根据研究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与本科教育相比较,研究生的培养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研究生的教育是一种趋向专业化、学术化的个性化的教育。我校药学类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为了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相结合,我们就要把研究生德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环节中去。我校高等教育培养的药学研究生,既有学术研究型,也有应用研究型;既有科研人才,也有管理人才,而无论哪一种人才的培养,学术交流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科学研究,就无所谓研究生培养;没有学术交流,也就无所谓科学研究,因此,研究生培养与学术交流密不可分。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对提高研究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素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学术交流活动的含义、内容和形式

1.学术交流。谈学术离不开理论,但把学术交流仅仅看作为纯科学、纯理论的交流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学术研究是带有理论分析的或者叫做理论化的实践经验总结的研究。我们把在科学劳动过程中提供、传递和获取学术信息、学术思想的过程称为学术交流。

2.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是指人们进行学术交流的途径、方法和形式,主要指学术会议、科学研究、科学考察、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及其应用、科技咨询、协作攻关、成果鉴定及评定、科技信息等活动。正如中国科协第二届主席周培源所说:“学术交流活动是科技工作中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3.学术交流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研究生参加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有学术年会、学术报告会、科学考察、科技咨询、协作攻关、讲解本学科专业基本知识、综合评述本专业方向的最新动态以及评价主要学术思想等。举办学术会议和编辑出版学术期刊读物,是学术活动中两项基本的活动形式。研究生撰写论文,发表文章,是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一个方面,也是研究生完成研究生生涯的一个过程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还有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会议的主要有学术年会、综合性学术会议、专题学术讨论会、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论坛、科技论证会等。与导师面谈、演讲、参加学术沙龙等是研究生经常参加的学术交流活动的又一种形式。

二、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研究生树立与专业相关的价值观,引导研究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传承文明的重要任务,对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引领、示范与辐射的作用。科学劳动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反映了学术交流形成的与学术专业相关的价值趋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要引导人们确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还要引导人们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多种价值关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可以促进研究生关心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更多地把自己科研的兴趣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合得更好。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进行学术交流,可以帮助研究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及良好道德品质,如远大的理想、爱国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崇高的品德、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坚强的毅力、严格的纪律、诚信的学术等;增强研究生对所学专业、学科的认同感,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为学科专业的建设而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三、学术交流活动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和培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建立。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加强研究生在学科前沿问题的思考,在参加交流活动中,研究生可以借鉴不同的技术方法,激发自身对专业知识的需要和开辟学科前沿领域研究活动的兴趣和欲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养成。在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树立以及提高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则下,还要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训练。新学科新专业分支的研究发展需要传递学术信息、获取学术思想;边缘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联合起来,共同组织,就某些学科的综合课题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促进边缘、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获得新成果的突破口。通过学术交流可以启迪学术思想,提高思维创造能力,丰富学科知识。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探讨、切磋,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能够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新理论、新思想的创立,能在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中,获得灵感。研究生离开学术交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就无从谈起,研究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就会成为无根之树,丧失掉生命力。

四、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科学研究是一项社会活动,随着科学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综合性特征,表现为科学工作者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单个的科学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因此,互相尊重、虚心谦让的协作精神成为现代科学精神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科学精神意味着在分工的基础上达到团结合作,具有团队意识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具有良好群体意识的研究生,在学术讨论会上,能充分尊重不同意见,能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而在尊重不同意见的气氛中开展自由讨论,会激发器人们心理上的高潮,会给研究生们的思想以新的推动,打破旧的思维,发现新的境界,修正和深化自己的认识。

五、学术交流有利于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自律,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人格

科学精神是一种执着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伟大理性力量,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就是要鼓励研究生大胆猜想,大胆提问,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要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激发广大研究生对科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好奇与兴趣;要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引导广大研究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

学术交流还有利于研究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健全完善学术道德人格。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科学发展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科并重,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研究生要自觉将个人研究工作与社会、人类的追求相结合,在追求人类的幸福理想中实现个人研究的价值,完善自身学术道德人格。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可以交流学术问题、学术理论、学术方法论的意义和价值,得到方法论上的启发;还可以谋求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共识。完善的学术道德人格不等同于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较高的科学研究技能,它包含着人文意义和精神价值。开展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可以充实科学的人文底蕴,塑造健全的学术道德人格,使被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研究所掌握的科学真正造福于人类。

六、学术交流活动还是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研究生肩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承载着社会、家庭的期望,这些成为研究生心理压力剧增的来源。解决研究生学业方面的压力,缓解因学业压力带来的焦虑、情绪的不稳定,除了调整研究生认知,降低期望值之外,最根本的还是为研究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术交流的活动方式和机会,使其获取完成学业的资助与支持。举行学术会议、出版编辑期刊杂志,使研究生有交流学术思想、进行学术交流的场所和空间。撰写文章论文、发表不同见地,学术观点有可能达成共识,也有可能出现分歧,但在不同思想撞击下产生的火花的照耀下,研究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习和体验,在交流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科学创新的灵感,加深了沟通,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研究生参加学术沙龙,是释放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他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带着心理的期盼,在学术沙龙交流的过程中,面对着一定的人群陈诉自己的观点,对自身就是一种挑战,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还通过他人的评议,使自己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思维方法上的启发;在他人肯定的赞许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七、我校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实践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立了以研究生党建为龙头,以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为重点的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托研究生会,发挥研究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功能,坚持研究生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抓好学术报告、主题研讨会等专业特色鲜明的活动,提升了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促进了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发挥导师指导作用,督促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

学校制定有研究生导师职责,明确导师对研究生赋有“教书育人”的职责。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过程,就是在研究生导师与其所带的研究生之间进行学术信息的提供、传递与获取的双向过程。导师们积极创造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机会,研究生主动汇报自己近一段时间的学习体会和研究成果,听取导师和其他师兄弟的点评,可以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博采众长,为自己的研究补充有益的营养。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年会、学术报告会,是导师注重的一项工作。导师提供经费,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年会、学术报告会,让研究生在更大的学术交流的舞台得到锻炼。而研究生为参加学术年会准备提交学术论文,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的一种激励和肯定。导师对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创造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扩展学术视野,打造研究生学术报告品牌

学校一年里平均主办、协办了各类学术讲座30余场,先后邀请到了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报告,主讲人涉及国际知名药学专家、客座教授、学院教师等。学校和学院还先后邀请了院士、青年专家等做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他们不仅向广大研究生介绍了最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还结合以自己的体会,提出了定位决定发展、细节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深度决定高度、积累决定创新、付出决定收获的真知灼见。

3.举办“2009年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2009年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是辽宁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要项目,获辽宁省教育厅批准并资助,由我校主办。本次研讨会邀请了辽宁省内药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围绕某一学术主题,进行自主的、前沿性的学术探讨,同时积极发挥导师和著名专家的指导作用,帮助研究生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启迪智慧,提高创新能力。为与会研究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探讨氛围,促进研究生学术思想的碰撞,激发创新思维,形成创新思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组织、交流及表达等综合能力。研讨会还邀请了学科知名专家畅谈药学学科内的技术及学术创新,优秀研究生作学术论文报告和论文摘要展报并请专家现场点评。

4.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设立研究生企业奖学金制度,激励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

在建立研究生资助体系当中,一方面充分考虑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因素,支持研究生导师既为研究生科研提供机会和条件,也要对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劳动给与认可,对他们付出的劳动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与酬劳补贴;另一方面对在一定等级学术刊物上、有创新成果的研究生给予精神和一定物质奖励。学校还设有研究生企业奖学金近7项,在企业奖学金的评定中充分体现对学术交流成果方面的要求。一年来凡是撰写并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的研究生,根据影响因子排名获得2000元-10000元不等的企业奖学金,获得企业奖学金的研究生人数多达108人,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