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十篇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十篇

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5:15

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篇1

关键词:行业企业;学校职业教育;Swot分析;对策与建议

作者简介:李贺伟(1984-),河南西华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王忠诚(1962-),辽宁丹东人,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4-0009-05

谈及“职业教育”话题很难绕开“行业”、“企业”这些词汇。纵观职业教育史,职业教育源于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反观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源动力也源于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行业企业特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院校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因此,运用Swot分析法,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如何激发行业积极性、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成为推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Swot分析的应用价值及缺陷

Swot是企业战略分析的一种方法,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Swot分析法在研究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应用中也在正视这一分析法存在的缺陷,能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规范、有效且具备操作性的策略。

(一)Swot分析的应用价值

1.Swot分析的内涵。“Swot分析是哈佛商学院的K.J.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的”[1]。它在战略管理中应用广泛,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分析法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做出了改进。Swot为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挑战)四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安德鲁斯把公司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中S(优势)、w(劣势)为内部环境,o(机遇)、t(挑战)为外部环境。这种综合分析竞争环境,为中长期发展制定策略的方法即为Swot分析法。

Swot分析的一般步骤为:首先,将研究对象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罗列出内部环境中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以及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因素和挑战因素;其次,以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和挑战为一方,以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为一方,构建Swot矩阵分析框架(见表1);最后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组合分析,制定出适合研究对象的发展策略。

2.Swot分析的应用价值。Swot分析是一种系统分析的工具,其自身的实用价值不大,它的价值在于对研究对象分析之后产生的效应,以便能解决实际问题。Swot分析法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策略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帮助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进行自我审视和检验,正确认识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把握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环境的机会,了解并规避行业企业参与和吸引行业企业参与环境中的威胁;明确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自身定位,及时调整,取长补短,能够很好地自我规划和管理,适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Swot分析存在的缺陷

“Swot模型是由S、w、o、t组合成的2X2矩阵,也称为‘通用Swot分析模型’。但实际上在该工具的使用中存在着一些缺陷”[2],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静态性缺陷。基于Swot分析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一般依据现有的现象和观点来分析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环境,对未来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不足,容易忽视提升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主动性的新的策略。为尽量避免静态性缺陷导致策略针对性不强的现象,要重视研究对象信息及周围环境信息的反馈即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要重视相关信息的反馈,及时做出策略调整。

2.主观性缺陷。运用Swot分析行业企业主动参与和吸引行业企业参与的优势、劣势时,可能会受分析者的主观臆断,容易做出不准确的评估。为克服Swot分析的主观性缺陷,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策略的分析时,要通过深入的调研,正确认识研究对象的优势和劣势。

二、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策略的Swot分析

对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的Swot分析,以辽宁省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分析,力图克服其分析工具的静态性和主观性缺陷。运用Swot理论分析职业院校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进行审视,促使职业院校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把握发展机遇,并有效应对面临的挑战,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推进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职业院校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优势分析

职业院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行业企业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合理制定教学计划等;与合作的行业企业共同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融入到企业的生产中,缩短过渡期,提升生产效率,为行业企业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

2.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具有较强的技术理论基础和技术研发能力,能帮助行业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发的技术产品可以供合作的行业企业优先使用。

3.为行业企业的员工提供技术培训。职业院校中技能鉴定与培训部门具有较强的技术培训经验,为合作的行业企业员工提供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服务。

4.为行业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提供场所。在对访谈和问卷分析中发现,51.25%的企业主管为降低成本希望职业院校可以提供一定的场所进行技术研发和生产。

(二)职业院校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劣势分析

目前,职业院校在与行业企业合作中所处地位比较尴尬,处于劣势,主要体现在:

1.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很难直接满足行业企业的“胃口”。在调研中发现,82.35%的企业主管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需要再进行1-3个月的职业素质和技术培训才能符合需求,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2.职业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速度。职业院校的“职业性”特征反应出与行业企业联系的紧密性。而行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升级,这就要求职业院校也要紧跟市场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以符合企业需求。目前,79%的企业主管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学的部分课程“没有用”,而关键性或核心课程课时较少。

3.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和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职业院校章程及相关制度文件中有关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合作机制、激励评价机制等有待完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对校企开展深层次合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4.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择业的期望值较高。在调研中发现,87.22%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希望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大中型企业;74.5%的企业主管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刚就业的工资期望值较高且其流动性较大。这一现象表明,职业院校要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对学生给予不同就业的定位和指导。

(三)职业院校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遇分析

职业院校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遇主要有:

1.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日益加强。具体体现在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大、高职生均经费将提升、中职生免费就读等方面,这些政策为职业院校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财力支持。

2.职业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自逐渐放宽。从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政策文件分析发现,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要包括专业设置和调整、自主招生、教师评聘、收入分配、人事管理等方面。职业院校今后“可以自己设专业、自己编教材,学校的老师也需要到大型企业接受培训,以便解决目前职业教育与实际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3],这为校企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政府将陆续出台行业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相关制度、条例、法律法规。国家正在加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条例的修订和编写;地方政府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校企合作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条例等的出台会明晰“政、校、企”在职业教育中的责权利,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四)职业院校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挑战分析

1.行业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与职业院校对市场反应灵敏度差距较大。对市场反应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更新换代、创新以及产品的质量,这对员工自身的素质要求会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反应速度很难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层面制定不同的校企合作方案。

2.政府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政府意识到职业教育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很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但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真正从制度层面正式地确立,有关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利”尚未明晰,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行业协会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有待加强。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应扮演积极的角色,鼓励行业协会主管的企业与相关的职业院校密切合作,做好行业人才需求和发展前景评估,应充分发挥好指导作用。

4.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利益平衡点失调。职业院校的“教育性”特征体现出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办学经费和办学自有限,因此在合作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到企业实训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效率,需要提供设备和技术人员,设备的磨损和技术人员的指导等费用很难达到企业的需求;职业院校新专业的开设及原有专业的调整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核,不能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企业需求自主开设专业。

(五)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的Swot矩阵分析框架

通过对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的Swot分析,构建Swot矩阵分析框架(见表2),试图找出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的策略,进而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升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既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又要增强职业院校自身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加快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职责

1.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落实省、市级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将职业教育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规划中,并将其纳入到政绩考核指标中。政府相关部门要对职业教育进行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教育、财政、人社、发展改革、行业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制定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力量发展职业教育。

2.设置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政府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校企合作规划的执行,校企合作中资源配置、政策制度等的落实及校企合作开展情况的监督、评价及利益协调。行业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行业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规划的执行,协调行业、企业资源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向职业院校及时行业及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报告,协调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职责。企业设立专门校企合作部门,主要负责校企合作资金的使用、协调技术人员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评价。职业院校一般都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也要对校企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学习落实相关政策。

3.强化政府的监督引导职能,适当外放权力。省、市级政府发挥监督、评估和引导职能,重点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办学特色等方面。同时,政府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合行业企业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企业组织。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1.完善经费长效投入机制。建立生均经费、专项拨款和绩效拨款相结合的财政拨款机制,科学合理地确定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和标准,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要高于普通本科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要不低于高等职业院校的80%。省、市级政府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且投入比重要高于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确保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不被挪用或截留。设立企业办学专项经费,允许财政性资金购买行业企业、民办职业院校举办职业教育的公共服务。

2.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职业教育。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继续开展社会力量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建设混合所有制院校;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独立举办职业教育,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举办二级产业学院(或设置专业);鼓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业院校建设股份合作制的工作室,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工作。

(三)完善政策机制,健全制度保障。

1.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会使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具有强制性、激励性和规范性。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完善政策机制:一是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法规,制定校企合作的政策细则,如制定地方性的《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对校企合作的对象、方式及监督评价机制等做出规定,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二是建立税收、奖励等激励性政策:税收政策是需要通过税收调节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在相关政策文件中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或减免;以政策的形式明确规定,对开展校企合作效果好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或资金奖励。

2.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为校企合作,而校企合作的有效进行需要制定校企合作自身的制度,具体有三种措施:一是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互认制度,这种互认制度包括学习互认、工作互认和技术研发成果互认。学习互认制度指学校要简化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业的条件下自主到企业实习的申请程序,同时企业员工到学校接受继续教育,可以将他们的工作经验折合为相应的学分,这样可以缩短在校修业年限,节省费用,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工作互认制度指学校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工作量”经企业审核后转化为“课时量”,企业将员工到职业院校接受继续教育的“学时”经学校审核后转化为“工作量”。技术研发成果互认制度指职业院校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成果折合为“课时量”,企业将员工参与职业院校技术研发成果折合为“工作量”。上述三种互认制度有利校企合作的深化及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联席会议制度,政府部门定期组织校企合作会议有利于相关政策、建议的落实及彼此间的沟通、交流。三是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制度。政府可以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企业代表和职业院校代表成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共同研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培养目标,协调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层次合作。

(四)充分发挥行业的指导与协调作用

1.健全省级行会组织。组建省级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部分行业组织为试点,组建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产教融合。

2.制定指导政策,发挥协调作用。具有行政职能的行业组织、大型企业牵头的行业组织及自发形成的行业组织等应依据自身行业发展情况制定指导政策;发挥行业组织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就业准入、专业和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制度,积极履行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监督与评价等职责。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办学特色,职业院校要结合所在区域的产业特点及专业优势,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联合行业企业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中,制定以育人为目标的实训制度和学生实习责任安全制度;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强试点学校(或专业)可行性及实施过程的指导与评估;推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有效衔接,在产业建设中推进区域型、行业型职教集团建设,探索多元投资主体共建职教集团的法人资格试点,实现资源共享。

2.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职教集团或职教园区,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技能鉴定、职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为一体的公共实训基地;以“教学产品”为纽带,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打造一批对接产业集群,集企业生产环境、工艺流程、管理模式等生产情景,体现教学过程、生产过程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选择有合作意向的企业,以校企共建、共管、共用和共赢为基础,建设具有“厂中校”特征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3.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完善职业院校教师的准入、评聘及考核制度,增设实习指导教师技术职务系列;高职院校副高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权和中等职业学校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权要下放到学校;依据职业院校自身特点,职业院校采用“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用人机制,支持职业院校自主聘用企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创新职业院校教师培养模式,鼓励职业院校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企业在职业院校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六)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完善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加快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推进职业院校章程的制定及落实工作;支持职业院校探索实行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建立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骨干教师互聘制度;制定职业院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进公办职业院校校长公开选拔和聘任的试点。

2.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校内动态评价机制,发挥行业企业在质量评价中的作用,鼓励行业企业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满意度评价工作,支持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估。

(七)营造良好氛围,强化行业企业的参与意识

1.树立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倾斜,放宽政策,给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当企业具备一定的资金储备时才可能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引导企业要用长远眼光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把企业发展规划纳入到校企合作总体规划中,让企业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职业院校也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技术文化氛围,让企业真实体验到自身发展除了创造经济效益之外还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

2.树立重视职业教育的理念。加大宣传行业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形成行业企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环境;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和地位,激发青年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2001(6):4-11.

[2]臧维,王方飞.论Swot分析的实用性改造[J].商业时代,2007(18):56.

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环境教育;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23-0031-0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修订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要求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职业学校的公共课程[1],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已经成为国际职业教育界的一项共识,并且日益受到重视。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环境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职业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成效还不显著。当下职校学生环境素养不高,具体表现为学生的环境意识淡漠、环境知识缺乏以及环境行为不良[2]。本文尝试从环境教育课程的视角,呈现当前职业学校环境教育现状,探析支持职校环境教育变革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

一、职校环境教育课程现状

(一)课程设置失衡

长期以来,人们在不自觉中将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囿于培养职业技能、满足岗位需求。这导致大部分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基础文化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的典型二元结构,很少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培养,忽视了学生环境素养的养成,对环境教育没有投入足够的课程、师资、教材等教育资源。据调查,绝大部分的环境类课程都局限在环境相关专业中,也就意味着非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在学校中接触、参与到环境类课程中[3]。

(二)教师知能受限

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始终是课程教学的核心要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环境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当前在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中(开设环境相关专业的除外)普遍缺乏具备环境教育相关背景的专业教师,而其他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又从来没有接受过环境知识、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相关领域的系统培训。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能关注本课程的教学,既无意识也没能力把环境教育融入到自己的课程中,极少创设渗透环境教育的学习机会,更不用说对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的探索研究。

(三)课程形式零散

从环境教育的课程组织形式来看,课程设置失衡、专业师资不足等原因,导致以必修课形式开设正式课程受到了很大限制,因而大部分学校只能以课外学生活动的非正式课程形式来开展环境教育,主要包括德育、讲座、竞赛、观影、社会实践等,这些形式的环境教育尽管看上去丰富多彩,但由于活动的随意性较强,缺乏专业性与系统性课程的支持,注定在环境教育的有效性方面大打折扣,难以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四)专业教材缺位

专业教材是一门课程的重要支撑与系统表征,一个完善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离不开专业的配套教材。环境相关专业中使用的教材专业性较强,不适合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学习。而非环境相关专业没有开设正式课程,主要采用渗透式、活动式的课程形式开展环境教育,所以目前国内尚不多见系统的专门的环境教育通识教材,这也成为影响环境教育课程开展的一大瓶颈。

二、职校环境教育课程设计

(一)课程内容框架

1.环境意识的形成与强化

环境意识是指个人对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带有道德色彩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其核心内涵是个人具有维持良好环境、生态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持续发展观,并且愿意选择公认的行为并付诸于个人行动[4]。在某种程度上,环境意识是个人环境素养发展的根本所在,比环境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环境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尊重环境、从情感上热爱环境,形成正确对待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态度,培养全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职业观、生活观和世界观。在环境意识教育中,要激发学生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更要让环保意识扎根学生的思想、融入学生的血液,成为他们心中一种积极并且时尚的生活理念。

2.环境知识的习得与巩固

环境知识主要包括:对环境系统内各要素形成基本的认识;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人类面临的环境热点问题、危害以及成因;懂得如何解决、预防环境问题的方法手段;通晓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常识;明白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环境知识等[5]。环境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掌握有关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知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环境知识体系。调查发现,相对于环境意识而言,基本环境知识的严重缺乏成为学生环境素养构成的最大短板,也进一步阻碍了学生环保行为的养成,比如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如何低碳生活等[6]。

3.环境能力的掌握与提升

环境能力是指运用一定的环境知识确定和解决周围、地区及全球环境问题的能力[7]。主要表现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能够认识、分析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的能力,以及具有保护环境行动的能力。环保能力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并付诸行动解决问题,提高他们有效参与环境保护的技能。因此,环境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积极保护环境的能力、有效参与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对公众宣传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与各自专业有关的环境问题,改善和优化环境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构建起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整体素质结构。

4.环境行为的养成与内化

环境行为指的是个人在环境意识的支配下,在一定环境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有利于环境保护与发展的行为习惯。环境行为的养成则是个人环境素养的外在现实表征,是衡量一个人环境素养的可靠标准。环境行为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利用所学环境知识与能力,逐渐养成环保的职业行为习惯以及个人生活习惯,改善工作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并且能够影响周围人群,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环保型社群。

(二)课程组织形式

1.显性课程

开设必修课与选修课。针对当前职校学生环境意识淡漠、环保知识缺乏的现状,将零星散布于思想政治、人文社会等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剥离出来,选择材,安排固定课时,设立独立的环境教育正式课程,一方面通过正式课程的开设来凸显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另一方面,能够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更有效地向学生系统传授环境知识,以弥补学生环保基础知识零散、不足的缺陷。应以学分制为基础,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特点以及学生需求,开设一定分值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侧重基础性环境教育内容,是学生养成环境素养的必备知识,如开设人与自然、环境与生活等课程;选修课则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人需求,更具趣味性与灵活性,可开设环保小窍门、环境法规等课程。

开展实习实训教学。职业学校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理论教学,而且要充分发挥职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利用在现实工作场景中的实训教学,将环境素养培养作为实训教学的独立任务单元,强化学生对环境知识的习得与应用,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境能力与环境行为,让环境保护回归职业综合素养。如在实训企业中近距离地接触了解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规章、条例,在生产中了解生产原料的节能、废物处理、噪音减少等环保技术的应用。

设置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具有较大灵活性和趣味性。其一,成立各种环保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对环境知识与环境科学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开展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环境保护的意义与乐趣。其二,开展环保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例如,可以围绕某一环境主题让学生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和数据,然后通过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或环保论文,对改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隐性课程

校园环境营造。环境素养要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不仅需要教师明确的教育引导,也需要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道德氛围中熏染形成。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引导学生对环境的态度与体验,自觉培养环保意识,提升环境道德素养。学校应把环境与文化、环境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环境熏陶中,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情感和责任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学科教学渗透。在文化课中,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找到环境教育渗透的最佳结合点,把环境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教育。在专业课中,教师可以将环境教育与相关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并积极地参与保护环境,付出实际行动。

学生校园活动。在正式环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以环保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起到深化、巩固学生环境意识和知识的作用,而且还能锻炼、提升学生的环境能力。比如,以“地球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为主题,组织学生散发环保宣传资料、进行宣传活动;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环保活动,普及环境知识,以此促进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水平;举办以环保为题的作文竞赛、书画竞赛、知识竞赛和演讲会等活动,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增长保护环境的知识。

三、职校环境教育课程之实施

(一)强化师资培养

第一,开设环境教育专业,支持正式课程实施。建议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师范类环境教育专业,为职业学校(也包括普通教育)的环境教育培养专门的师资力量。第二,吸引高等院校非师范类的环境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充实师资队伍、提升整体水平。第三,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师资源,重点挑选若干名有发展意愿并有成长潜力的思政、人文、地理等相近学科教师,引导其转向环境教育,通过专项培训、在职深造等多种途径,使其具备任教环境教育课程的基本专业知识与能力,成为学校环境教育主讲教师,负责和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环境教育。第四,重视发挥兼职教师队伍在环境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聘请高校、行业、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组织中的专业人士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来指导、组织、参与学校各类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

(二)落实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综合性。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避免由于信息发达而造成的知识失真。环境保护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领域,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育中也需体现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素质教育相综合的特性。

生活性与专业性。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素养,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与职业习惯。一方面,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合理组织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从生活中来,然后再把环境知识带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不同的专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不同的知识能力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时牢牢结合专业特性,突出专业特色。

参与性与实践性。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很强参与性与实践性的事业,而参与意识与实践意识也正是环境意识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把环境理论知识生硬地强求学生死记硬背。应通过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以实践的方式使学生习得知识、形成技能、养成习惯。

(三)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首先,组织环境专家、行业技术人员、环保部门官员以及社会团体代表等环境教育相关者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材及配套资料。教材以课程内容框架为基础,结合职校学生学习需求与认知特点,以一种生动灵活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提供参与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投入课程学习,并持续维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其次,建立职业学校环境教育信息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采集、整理、汇总包含文本、图片、影像、动画等形式在内的多媒体环境教学素材,具体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师教案、教学课件、案例分析等,构成一个丰富的环境教育网络资源库,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以及便捷的交流平台。最后,加强职业学校环境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配备必要的环境保护仪器设备,为实训教学提供服务;同时,深化学校与行业企业、环保部门等单位的合作关系,加快建立校外环境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满足环境教育实习实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段宝平,楼史进.中等职业学校应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54-55.

[2]花海蓉等.高职学生环境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南通地区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1):41-43.

[3]贺文瑾.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现状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7):34-37.

[4][7]周炳军.中等职业学校环境教育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5]张建君.环境·生活·职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陈建昌.中等职业学校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环境教育,2000(6):4-8.

ConceptionofenvironmentaleducationCourseinVocationalSchools

ZHanGJian-jun

(ningboForeignaffairsSchool,ningboZhejiang315000,China)

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篇3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工学结合;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07-03

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本质是通过市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会计职业人才。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不仅能极大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而且可以由此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意义。

Swot分析法是管理学界用来综合考虑分析对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战略的方法。S指分析对象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指分析对象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o指分析对象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指分析对象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Swot分析法中分析对象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是相对于分析对象的竞争对手而言的,分析对象外部的机会和威胁是就分析对象的环境而言的。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对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这一分析对象进行研究,以便正确地认识和把握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为有效地推动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1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优势分析

1.1人才培养质量优势

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倡导与会计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是一种将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会计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会计工作的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合作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正如美国职业协会所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中所界定的“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将指向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学生通过在课堂中的理论学习、仿真环境中系统的模拟实训、真实工作环境中的顶岗实习,掌握初步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知识,具备娴熟的会计记录与报告技术,经受会计职业训练,能够胜任制证、记账、编表等多个会计岗位工作,通过一定的会计工作经历,提高其对职业社会的认识,也了解到一些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在如何对待同事、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锻炼,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顺利进入会计职业生涯,并有利于其今后更好的发展。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切实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改变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以及与素质教育的不相适应性,解决传统会计实践教学的应用层次较低、涉及面较窄,实践教学的内容简单、缺乏创造性,实践教学的技术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难题,势必彰显合作教育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强大优势。

1.2服务社会优势

高职会计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服务社会。服务社会不仅体现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方面,还体现在为社会提供相关专业服务方面。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一方面是提供会计培训服务,高职院校可以发挥自身人才优势为会计行业提供会计继续教育等培训服务,这一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为各行各业提供会计和审计服务。高职院校有组织地为企业提供会计服务是高职会计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带领学生为企业服务是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的重要途径。这样既可为教师提供各行各业会计和审计实务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时刻了解和掌握专业前沿的知识,提高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素质,打造一支完全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可为部分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就是工作实践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干中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做一体化,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就是用人单位岗位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1.3资源汲取优势

高职会计教育的主要特色是实践环节比重大,办好高职会计教育不仅需要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还需要充足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大量教育资源,但目前会计职业教育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会计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高职会计教育通过工学结合构建高职会计教育的信息链、师资链、成果链、服务链,有利于解决会计职教资源结构性短缺和依赖障碍,推进会计职教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实现会计职教资源优化配置,降低高职会计教育办学成本,从而能够有效扩大会计职教资源的汲取范围,化解高职院校内部会计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

2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劣势分析

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在高职院校内部存在一系列的教育要素障碍。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有效支撑。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劣势包括:

2.1管理体制劣势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没有专门的工学结合管理部门,管理力量比较薄弱,一般都由教学管理部门附带管理。由于教学管理部门的功能设定和主要服务对象在校内,因此很难胜任大量的对外联系和过程管理工作。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很难有“双师结构”的管理队伍。

2.2人员结构劣势

根据高职会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分散的特点,学校应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用人单位里聘任兼职教师,支付他们应有的工作报酬,适当地对他们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要求他们代表学校,根据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指导和管理。

2.3教学制度劣势

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为了使行业企业的优秀专家有时间到学院兼职授课,在教学安排上突破学院本位观念,调整学院的授课时间,让学生能学到优秀行业专家传授的真实有效的实践技能。而我国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制度僵化,学院本位观念严重,未能从工学结合的要求建立起以“弹性学制”和成熟的“完全学分制”为主体的灵活的教学制度,学生的自主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2.4课程体系劣势

在课程体系方面,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即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必须取得某一职业资格证

书的制度),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纳入了课程体系,但还没有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真正把国家职业标准融入到学校的课程标准中,会计专业不少课程在内容与知识体系上依然不能适应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缺乏与工作过程相关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3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机会分析

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机会是指外部环境中对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有利的因素,进而可能成为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的潜在空间。这种机会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机会、行业发展机会、实践创新机会。

3.1政府政策机会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毫无疑问,必须让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前有机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尽管现阶段,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还仅是原则性规定,还没有配套的细化的支持政策,但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对高职教育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必将出台相关的财政、税收、教育政策,从而为高职会计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2行业发展机会

从会计行业发展看,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计信息用户对信息质量要求愈来愈高,而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学历偏低,业务水平不高,素质较低的特点显然与之不相适应。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一靠对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二靠从相关院校引进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无论是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还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新人,高职会计教育都将面临发展良机。会计师事务所等行业中介组织、各企事业单位从降低会计人才的培训成本、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弥补企业会计人员的不足、方便选聘紧缺会计人才等角度出发均有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内在动力。

3.3实践创新机会

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既可以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会计工作的“阶段式”结合,也可以和会计专业建设尤其是会计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目前,各高职院校对“阶段式”结合广泛关注并倾力为之,对“全程式”结合关注不够,着力有限。事实上,“阶段式”结合是工与学模块式的组合,“全程式”结合是工与学渗透式的融合。前者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而后者除此之外还要达到提高会计专业建设水平,夯实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可以说,作为一种实践创新――高职会计教育“全程式”的工学结合存在潜在发展机会。

4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威胁分析

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威胁是指外部环境中对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不利的因素,进而构成影响工学结合推进的主要障碍。这种威胁主要体现在政府政策支持短缺、会计行业需求限制、会计工作岗位障碍三个方面。

4.1政府政策支持短缺

现有的国家政策不足以调动会计行业接受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企事业单位改革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尚不能为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成熟的市场环境,因此,由于政府政策不到位引起的用人单位合作积极性不高成了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掣肘。此外,政府也没有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项经费,因此,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来自政府方面的有效激励,其推进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对高职会计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成长为合格会计人的一份道义责任,往往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被动地位。

4.2会计行业需求限制

高职会计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从事的是真实的会计人的工作,因此它的适应环境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会计行业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这一模式的实施。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区学校实施这一模式的难易程度相差较大。经济不发达地区会计行业人才本身供过于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从工学结合的角度再想从事真实的会计人的工作,难度明显加大。

4.3会计工作岗位障碍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原有行业会计制度的废止,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日益凸显,会计专业的职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岗位的重要性备受关注,社会对会计人才特别强调岗位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而岗位能力的形成必须来源于现实的岗位实践,一般需通过专业实习才能形成。但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部门,会计工作又有其特定的工作规范要求,从保守财务秘密的角度通常很难接受实习生顶岗实习,会计专业推行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在现实会计工作岗位上受到了巨大的条件制约,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遇到了客观的现实障碍,无法在会计工作岗位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教育功能。

基于以上分析,高职会计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质量优势、服务社会优势和资源汲取优势。当前,亟待完善管理体制、优化人员结构、建立灵活的教学制度、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克服高职院校内部存在的一系列教育因素障碍。在推进高职会计教育工学结合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政府政策机会、行业发展机会和实践创新机会,有效化解政府政策支持短缺、会计行业需求限制、会计工作岗位障碍等不利因素,以进一步有效推动高职会计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40-42.

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篇4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环境职业定位

[作者简介]孙丽华(1977-),女,江苏丹阳人,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心理。(江苏南京21001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大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既可以接受师长的指导,又能与同学切磋交流,还可以作为生涯发展的纪录,以阶段性成果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方向。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写作过程也就是付诸纸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书主要包括扉页、目录、正文三部分。正文包括引言、自我探索、外界探索、职业定位、计划实施、评估调整与结束语。正文中自我探索、外界探索、职业定位、计划实施、评估调整是生涯规划书的重点内容。江苏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而高校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本文通过分析江苏4所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100份,发现近两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参赛作品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自我探索过于简单,不够全面、深入、客观。自我探索一般包括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性格、职业价值观、优劣势等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书中,100%的学生用到了心理测评的量化分析,但使用并不科学合理。其中有53%的学生并不懂心理测评,只是在模仿,也不会质疑测评的准确性。76%的学生缺乏自我的质化分析,不会用生活事件与经历来说明自己的特质,从总体感觉自我探索很简单。另外,个人素质测评结果与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既然个人素质测评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那么,个人素质测评结果与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之间应该有比较密切的逻辑联系。在这100份职业生涯规划书中,有些同学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素质测评结果,无法把个人素质测评结果与职业生涯选择的论证过程融合在一起。

2.外界探索针对性不强,职业环境分析普遍较弱。外界探索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分析、学校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分析,并进行外界探索小结。外界探索,不是没有目标地探索分析自己的家庭、学校、社会、职业环境,而是基于自我了解的定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分析。如根据自己的兴趣,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环境领域,然后着重对这些环境的信息进行搜集并分析,最后再反过来思考环境对自己的新要求是什么。但生涯规划书中,30%的学生纯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家庭、学校,没有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相联系。在分析社会环境时,39%的学生只是对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泛泛而谈,而对自己的目标职业及所处行业的特点、要求及面临的形势分析不够或不到位。对于职业环境的分析要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渐进性,从行业、职业,到单位、岗位等。宏观的环境因素为小环境提供了发展背景,而对于职业的探索,只有具体到较微观的部分(如某个岗位、某个专业方向),才是比较有效的、有导向性的。但目前学生对职业环境分析普遍较弱。

3.职业定位中职业生涯目标制定不够客观、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不符合逻辑与现实。目标选择不够客观、明确,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职业生涯目标模糊不清,在职业生涯规划书中一会希望成为公务员,一会希望自己成为人民教师等;有的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定得太大,目前,比较多的学生属于后者,要做总经理、总设计师、科学家等。现实发展与未来职业生涯目标选择不统一,逻辑性不强,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也不符合逻辑与现实,主要表现在没有把自己过去做过的和现在正在做的而且与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有密切关系的“亮点”展示出来,特别是不少同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前后不连贯,缺乏逻辑性。

4.计划实施过于繁杂,不利于执行。计划实施,也就是对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订一个详细而又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策略方案,包括计划名称、时间跨度、总目标、分目标、计划内容、策略和措施等。行动策略与行动计划要清晰、明了、准确,但37%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不能让人比较轻松地看明白其行动策略和行动计划,行动策略和行动计划与职业发展目标之间没有建立起内在的因果关系。行动策略和行动计划毕竟不是工作日程安排,因此必须注意繁简合理、详略得当。

5.对评估调整部分重视不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调整,主要包括评估内容、评估时间、调整原则、备选方案。职业生涯规划书中的“评估与调整”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分量。然而,有些同学在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时,对论证过程非常重视,却忽视了结尾的“评估与调整”。另外,调整不是360°大转折,而是应该在利用原有优势和条件基础上的优化组合,在调整中达到提升。备选方案应该是积极的,备选方案的制订也应该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自内而外”的规划过程。比如在前面自我了解部分,学生得到了许多推荐的职业,从中选择自己的最佳方向,那么,在制订备选方案时,也需要再选出第二个方向。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有些还采用辅导与咨询、讲座、在线职业规划系统和职业规划大赛等方式来解决当前的学生问题,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越来越被高校重视。但是,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相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地位是相当排后的。从资金投入、人员配备来看,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很多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有的高校购买了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这对学生认识自我很有帮助,但学生并不知情,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作测评,也没有相关的人员负责。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只是一部分人参与,并没有达到全程化、全员化的目标。

2.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首先,教师能力有限。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职业指导专业,在高校,大多数教师的专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相关性很低,这就导致教师们在从事这一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或不自信,如专业化的职业测评工具不会用,或者会用但不会解释,对学生的指导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把握不住重点。其次,指导教师人员不足,虽然高校已经普遍设置了就业指导机构,但人少并分散工作,没有交流、分享,更谈不上一个团队。最后,教师精力有限,大多数教师都是在业余时间从事这一工作,在完成自己的职工作后,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很有限了。由于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学生得不到专业的指导和个别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并提升自我认识的能力和促进学生实际行动,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在满足了面上的基本发展后,应着手向更精细化方向发展,让每项工作的价值落到实处。将观念的普及方式更为精细化、目的更明确化时,带来的教育效果也更明显。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学生对自我探索的认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自我探索。自我探索试图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准确及时的回答能让学生知道内心的需要,清晰自己的能力,从而能够依据自身和实际作出选择,而不再是跟着感觉走或人云亦云,由此,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当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再结合职业环境探索,那么就可能比较容易准确地把握职业选择方向。自我探索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涉及较多也较难把握的是心理自我,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外人很难介入。若要清晰地认识自己就必须投入其中。当然对心理世界的探索也不能仅仅是“坐而论道”,很多时候还需要联系现实,对照问题,勤于思考,积累每次探索后所获心灵之感动,进而洞见更远的自己。自我探索不是理论,更不是哲理,自我探索本身不只是弄懂事实、学点知识,更多要参与其中,提升能力,获得体验。对大学生而言,自我探索重在自己的信念和理念,至于方法则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式标准,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将自省、他人评价、职业实践、心理测量等多种途径相结合。当然,自我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需要不断跟进和总结。

2.增强学生对职业环境探索的意识。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探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其结果对自我定位、初步确定发展方向都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学生通过自省、测验等方法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价值观有了较清晰的了解,但如果缺少在实践中的直观感受和真实体验,其结果还是可能出现偏差。而职业环境探索为学生提供了验证自我探索的结果和调整自我定位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探索和职业环境探索不是彼此割裂的,在时间上也不分先后。自我探索能帮助学生知晓“我是谁”,职业环境探索能帮助学生明白“我在哪里,我将去何方”。两者是选择职业方向、作出职业决策的基础信息来源,缺一不可。学生只有对职业环境进行充分探索,掌握更加具体可靠的信息,职业规划才会更加合乎现实,更加理性。很多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探索,但却忽视了对职业环境的探索。另外,有学生意识到职业环境探索的重要性,但苦于不知晓职业环境探索的方向和方法,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无法真正与现实挂钩。因此,高校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增强学生对职业环境探索的意识,同时,要教授学生具体探索职业的方法并告知获取信息的渠道。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专业教师很少,大多是班主任、辅导员在工作之余给学生上上就业指导课或进行一些简单的辅导咨询工作。其实,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专业性很强,目前的教师队伍显然是不能适应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需要的,因此,学校当务之急是要组建专业的指导队伍,提升专业人员水平。首先,要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如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方向的优秀毕业生从事专职工作,不论是测评还是咨询,都需要专业教师;其次,加大对现有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相关人员特别是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再学习深造。在保证本校教师资源充足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外聘、兼职等形式邀请校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员或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开展讲座,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顾雪英.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龙立荣,李晔.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3]林清文.生涯发展与规划手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4]俞来德.论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9).

[5]孙丽华.大学生职业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1(8).

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篇5

根据调查研究,目前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环境支持、资源利用等方面均存在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择业从业中频繁跳槽、弄虚作假、过分功利化等现象,制约着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和效果。

1.学生职业道德教学内容上的问题

(1)各门相关课程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交叉重复,对象性缺失目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及各专业课程教育中,都有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技巧讲解、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等内容,雷同重复,其间缺乏明确侧重分工与支持配合;同时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面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环境遭遇、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思想状况的教学对象,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追求整齐划一,没有尊重时空、个体差异,难以获得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提升效果,不能使每一个学生普遍受益。

(2)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滞后陈旧,“泛政治化”倾向明显当前有关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着重宣讲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突出对各职业道德规范条款的注解诠释,充满“应该”“必须”“禁止”“义务”等字眼,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忽略了社会职业变化与职业问题层出不穷的现实,缺乏鲜活灵动和回应张力,由于话语权的垄断宰制,让学生误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纯粹的政治宣传,产生抵触逆反而不能积极主动融入参与,无法实现教学效果的入脑入心,甚至会造成知行脱节的现象。同时,目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自身价值取向和思维方法的局限,夸大职业竞争中的“丛林”竞争现象,把职场和官场混为一谈,大肆渲染所谓的“办公室政治”,津津乐道于阴谋诡计、投机取巧、奉迎钻营等不正当手段,背离了职业道德教育的“育人”宗旨,偏离正能量,误导和损坏学生的职业成长。

2.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心理测试、游戏娱乐,走向了表面化与形式化

出于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和迎合讨好学生,在当前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出现了一定的“去理论化”“去中心化”现象:片面地以心理测试、游戏娱乐来取代课堂讲解,缺乏有力的理论论证和针对性说服,缺乏真正的价值引导与思维启迪,课堂浅薄热闹,学生一乐了之,浅尝辄止,无法内化为自身素质结构,不能外化为行为准则,不能有效地分析解决实际职业问题。

3.职业道德教育的资源环境方面,忽略职业文化营造和职业氛围创造,载体和平台欠缺,信息利用不足

这表现仅限于课堂和校园狭窄空间,利用课本教材进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无法实现职业道德教育与外部社会环境的联动与助益,在校园文化中仅仅陈列人生警句和学习格言,没有更多地展示职业模范与职业成功励志事迹,甚至是职业沉沦警示,没有营造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学校和教师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意识,没有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构建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丰富载体与活动平台。

二、围绕职业道德教育的质疑和争论厘清

1.“道”“器”之争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当前高校学生职业教育究竟是传授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技术”“方法”,职业准入须知,让学生迅速就业上岗从而创收谋生,还是教给学生更长远的职业“通识”:如职业思维、职业价值观、职业变化应对等,如果忽略了后者,则偏离了“道”即职业本质规律的把握探索,显得目光短浅而市侩功利,容易把职业教育等同于短期职业培训,其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则会趋于弱势,或有意无意地被忽略,甚至被视为无用的举动。

2.“废、存”之争

由于职业环境的不能预知以及人性的复杂,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重大关键职业事件面前,往往会背叛曾经受过的职业道德教育,做出违心甚至违法行动,这种知行脱节的现象让人在感叹惋惜的同时,也会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功用及正当性产生质疑,极端者则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无用功,远不如在工厂、企业等实际环境中的职工现场教育作用来得快和明显,从而得出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取消的结论。这也是针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教育资源与教育平台的争论,如果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能实现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实现学校与外部职业环境的无缝对接,互通有无,完全可以化解这种质疑,从而凝聚共识,增强信心。

3.效果评价之争

如何评价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好坏?权属归谁(学校、教师、企业)?如何识别学生职业道德问题并及时反馈矫正?部分高校单纯依靠学生测试成绩,学校和教师控制评价权属,评判时机主要是平时或期末特定时段,助长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短期化。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应该高度关注过程性、诊断性,积极引入企业和第三方评价,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和准确及时,发挥甄别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提升的功能。上述争论、质疑,伴随着并促进了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反思与成长,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昭示了下一步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重点与举措。

三、坚持理论宏“道”和问题导向,多管齐下,帮助学生创造丰富多彩、幸福愉悦的职业人生

1.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的理论要求

职业道德教育只有摒弃“注经式”讲解,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与规律,用理论征服学生,展现理论魅力,才能做到高屋建瓴,永具覆盖面和应用性。

(1)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理论职业应该满足人们生理生存、安全、归属、交往、自我实现等多层次需要,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情、意、信、行协调统一的“职业人”。这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轨道和方向,制约着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优化。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只培养功利实用、唯薪金和物质待遇至上、营营役役的对象,必须培育融职业知识观念、职业心理情感在内,具有奉献责任担当,敢于攻坚克难,具有强烈的职业热爱,具有坚定职业信仰,决不轻言放弃的良好职业素养的职业人,实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单位,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这样的职业人,不会感受到压抑与孤立,不容易产生疲劳奔波的异化感,从而成为幸福愉悦的人,成为积极行动,阳光向上的人。

(2)职业道德要素理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如果仅仅局限于技术传授与注意事项的讲解,则人为降低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高度与规格,基于国家社会长远需要,职业道德要素应该包括诚信、责任、协作与创新四个方面,做好这些,职业人才能真正实现组织发展与个人提升的完美结合,从而在为组织、企业、公司做贡献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上述要素体现了职业存在发展的必需,体现了职业人安身立命的普遍素质,既是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对象的永恒追求,也是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精华所在,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且只能围绕并服务于这些内容,使它们得到充分实现。

(3)职业角色理论在职业中,由于岗位、任务的分工,每个从业者都长久或临时扮演着特定的职业角色,当前诸多的职业冲突甚至对抗,均来源于职业角色的不适应、职业角色的混乱、职业角色扮演与角色期待的差距。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基于更高的高度对学生分析各种职业角色的特性、要求,权利义务内容,通过真实模拟和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热情参与,“在场”体验感悟,职业角色理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环境载体塑造、职业道德教育的平等民主方法探索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4)职业对象分层理论除了一般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宣讲外,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依据不同的学生个体、群体而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大学新生、大学实习生、大学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对职业的认知存在差异,均有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职业道德教育宜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而实施个性化教育。职业对象分层坚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体推进的原则,要求对新生注重职业规划社会性、合理性引导,实习生注重职业岗位的责任养成和职业知识习得,而对毕业生则着重对择业、创业关系,职业协作、职业诚信等教育,这也要求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是系统配套、持续不断的工程,不能毕其功于役,必须根据对象实际,分阶段,有步骤、有规划地实施,各种阶段、不同时空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5)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吸纳利用当前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广泛吸纳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如心理学的职业倾向测试、职业问题诊断测试,管理学的组织行为与领导管理,政治环境变动对职业人选择决策和职业行为的制约,职业道德教育也需要深厚的伦理学支撑,提高自身的可操作性与现实回应力。这样,职业道德教育不是盛气凌人、闭门造车和浅表应声,才能实现自身的融通自足,赢得认可与信服。

2.实现“学生”具象化,明确与落实“学生”职业道德要求,为学生后续职业人生打下基础

学生群体和职业岗位人群似乎界限森严的不同,导致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寻求学生与职业人之间的契合通约点,把学生作为“职业人”的组成部分,着重明确与阐述学生阶段应该遵循践行的职业道德如知足感恩、诚信友爱、热心公益、立志高远、豪迈大气、务实创新等各种品质,通过考试诚信、交友诚信、贷款诚信、消费节俭、志愿服务等各方面,通过学生职业协会团体,把志同道合、情趣相投与职业本质规律探索、职业共同话语凝练、潜在职业人脉资源整合、专业核心技能培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为学生走向未来职业岗位架起桥梁,顺利实现走向社会的过渡与跨越,从而自如从容地进入并适应以后的职业生涯。

3.勇于直面和辩证剖析各种职业问题现象

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中可广泛引入介绍各种职业现象和职业问题如求职应聘、下岗跳槽、团队合作、职业晋升、职业倦怠、食品安全、职业诈骗、劳资纠纷、职业与专业的不对口等,帮助学生摒弃浮躁心态和雇佣意识,养成善于分析利弊得失,分析目前与长远,权衡公私、义利、进退、仁富等两难的辩证思维素质,指导学生锤炼感恩、谦让、奉献、坚持的优秀职业品质,勇于化解矛盾冲突,澄清疑惑,缓解压力,厚积薄发,最终获取成功。

4.实施专题研究和主题活动,强化参与体验,锤炼职业素质

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篇6

一、课程文化概述

由于改革基础课程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改革的本质体验,开始从现象与表面化的改革转变为本质与深层次的改革,十分重视课程文化改革。近年来,中国学者开始重视课程文化与课程的分析,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发现,国内学者与西方学者关于课程的理解有所不同。国内学者认为课程定义可分为狭义与广义,但是不管哪一类都详细规定教育内容的实质,认为课程,即学校在计划背景下,有组织的构建教育体系内容,而在西方国家,普遍认同的课程,已不再是科目及学成内容,而是指学生在学校的领导下供给的众多学习经验。课程通过经验定义,有助于课程内容的扩展。所谓教育,即人员培养的社会活动,教育所培养的人能够将社会功能体现出来。所以,借助西方人性化课程概念,认为课程科学内涵的把握更有利,有助于统一认识个性化与社会化课程。从文化的概念看,西方与中国古代概念相比,中国明显内心世界更完善与更丰富,实现人教育程度与德性意思的表达,课程概念更能体现以文教化的状态、过程与动作。可见,课程自产生就具有文化的特质。课程文化,从教育学角度分析,是指被教育化的文化,构建课程文化离不开教育目标的体现,教育活动面对的内容、过程、目标与对象都是特定的,在教育活动中能将主体意义展示出来,这就是课程文化。所谓课程,即建构、超越与选择现实文化的过程,关键之处在于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人是课程文化的关键主体,是指统一人与文化的本质内容,是指一种主体文化。课程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由传统课程习俗、课程符号、课程设施、课程规范、课程价值观等内容构成,不同要素组成的复合整体,文化特质十分明显。而课程文化的特点,相关研究人员分别从构成文化要素、文化属性、文化本质与发展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指明课程文化必须具有创新性、实践性、时代性、融合性、多元化、自觉性、系统性、实践性。课程文化所具备的特征,直接决定课程目标未来的发展目标。课程文化主要功能是构建文化、传承固有文化。现代社会,具备广泛交流、变化迅速等特征,生成与批判课程文化、构建与创新等功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关于课程文化,在高等职业院校会计学专业中,相关课程是一个复合整体,是指规范化课程、传统课程习惯、课程符号、价值取向、课程物质设施等内容,在学校管理层或会计学院领导的带领下,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就业学习参考,不同的课程组成要素体现的文化特点是相同的。在高等职业院校中,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践行的行为准则与价值理念都来源于行业职业文化,这一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培养高技能与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中这一专业的组成人员内部行为规范都必须与企业岗位要求相匹配,满足规范化职业要求,会计课程设计从一定意义上看能体现课程文化的特征,从当前发展课程文化情况看,逐步能体现课程文化的创新性与时代性特征。对课程文化来说,要求会计学专业设置课程文化必须满足时代的发展,并且能够同步创新。作为一家成功的企业,创新与继承发展十分重要,企业构建极具特色的内部文化,有助于后人学习与继承前人的丰富经验与成果,站在时展的风口上,立足于企业未来发展,勇于创新与进步,企业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创造更活泼与积极的生命力,在企业未来进步中发挥支撑与指导作用。从课程文化的本质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文化须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在社会环境中,会计行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设置课程文化,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一定程度上社会职业文化与会计行业必须相互匹配,熟练掌握相关岗位的规范性制度、技能观念与工作岗位知识,将这些内容内化为个人行为与职业品质,学生在会计工作中落实再创造,这是所有社会参与人员都必须经历的学习发展阶段。学生在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离不开岗位的实践培训,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推动社会后备参与者不断创新与改革发展。从课程文化的属性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文化应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课程文化的主体性,是指从整体角度入手分析,对学生创新思路的合理性与社会性充分审视。《学会生存》一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公布,书中认为个性,即综合精神品质、敏感性、意识、审美、体力、智力与道德等要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完美的。高职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在学生心中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意识、规范化职业体系与构建职业价值观信念,推动学生养成健全与和谐的社会性格。从课程文化的构成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文化应具有多元性和融合性。深化改革会计学专业课程,课程的发展目标正逐步从学科理论知识转变为价值能力创造,发展核心是学生职业能力,设置专业课程价值观取向必须具备融合性与多元性。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企业由于文化内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设置课程时不仅要重视西方企业文化,更要继承中国传统企业文化,建立符合时展的文化环境,在和谐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特征,推动会计学专业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内容。设置会计学专业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岗位技能水平的提升,更要重视学生的整体进步,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格魅力,提高职业工作精神。

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文化的构建

(一)课程价值取向转变,融合人文和技能教育

课程设置的目的,将会直接推动课程内容设计、选取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标准等环节。融合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设置会计课程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文精神的体现,统领人文精神,落实实践课程环节设计,将人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目标。设计课程方案时,作为设计人员,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学生是主体,不仅要培养学生了解技能课程内容,同时也要强化会计岗位技能的真实体验。推动学生构建正确的社会就业观念。作为教师,必须落实教学内容研究,活跃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动力价值机制,让学生充分了解岗位历史与就业前景,主动学习,提高就业信念。

(二)课程管理创新,构建和课程文化相匹配的教师成长体系

改革课程,能否与计划课程文化相匹配,培育出一批有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会计岗位人员,重点对象是会计教师。第一,提高教师认同改革课程的信念,即评价改革内容、意向行为。在高等职业院校中,会计学专业构建课程文化时关于认同感,是指教师与学校组织文化、群体文化之间的互动产物,了教师所处的文化环境及对工作职能的认同感,关于革新文化,离不开教师的岗位认同感建立。第二,是深化改革高职特色的教师评价标准。

四、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文化构建的案例分析——以江苏财院为例

(一)构建“一线二点三领域”课程体系

所谓一线,即主线是提高学生会计职业岗位总体素质。所谓二点,即两个不同的工作出发点,第一是企业与学校联合培育人才,建立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要素、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教学环节、评价课程标准等,都必须建立在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背景下。第二是工学结合,涉及的主要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顶岗实习、校内与校外课程学习,重点在于系统化与智能化的课程软件开发。所谓三领域,即培育与职业岗位相匹配的人才,课程内容系统的建立,由三大领域构成,即学习职能领域、学习基础素质领域、学习延长职业领域。而学习基础素质领域由法律、政治理论知识等课程构成,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学生法律能力、心理能力与政治素养的全面塑造,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推动学生在学习领域与职业领域有效的扩展,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扩大化发展有利;学习延长职业领域由实习实践课程、技能职业课程、基础职业课程等环节构成,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熟练了解会计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经济常识等内容,帮助学生强化转移发展能力与职业分析技能,从企业实践实习、校外与校内真实岗位实习、企业顶岗工作等环节落实实践式教学,从任务的学习型、仿真性到真实性,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在学习延长职业领域中,包含淮安文化课程、基础教育内容、延伸职业课程等环节,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奉献敬业能力、终身学习技能、迁移职业技能;通过淮安文化的熏陶加深学生对淮安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淮安的感情,自觉树立扎根淮安、为淮安经济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情怀。

(二)课程教学安排

如表1所示,关于教学课程安排,必须坚持分阶段实施、循序渐进等原则。在专业课程设置时,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主要设置会计基础知识与公共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让学生逐步了解企业项目实践活动与岗位实习内容,在学生心中形成职业基本岗位要求与人文素养要求。在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主要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申报和核算税费、核算企业经济业务、电子信息化等课程内容,同时相应安排岗位技能实习。第五阶段的前段时间按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安排学生前往企业落实岗位技能实习,了解企业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实际会计工作能力与企业文化认同感;学生心中的淮安清洁建立,主要通过漕运文化与人物文化内涵的构建;学生的迁移职业技能与人员往来技能主要通过礼仪、创业教育等环节来培育。后半阶段与第六阶段,在企业为学生安排顶岗实习,在真实的企业中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岗位环境,在企业中培养学生的技能素养。

(三)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思路。采用以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工作过程将课程学习领域系统化。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一同分析会计岗位内容,将职业能力分析整理,总结出会计岗位任务要求,实现从任务工作转变为行动工作内容;结合工作任务的需求,对学习领域进行设置,推动从行动领域转变至学习领域;分析与排序学习领域的不同能力与任务,从图2中可看出,从学习领域转变为学习情境的全过程。2.学习情境设计。关于专业学习,设计学习情境时发展导向是就业,发展模式是任务驱动,载体是典型会计职业岗位,结合并列与递进关系充分体现教学实践内容,在项目学习工作中让学生充分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落实实践、学习与教学环节的一体化与实践化。以《成本计算与分析》课程为例,本课程将采用以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充分依据“项目导向、基础工作、驱动任务”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该课程设计5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分若干子情境,子情境包含若干的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掌握成本计算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见表2)。图2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逻辑思路学习情境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同一范畴事物的要求,体现企业成本核算完整的工作过程。采用每种成本计算方法及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的工作过程作为一个情境,成本计算、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②学习情境是在学校内仿真成本计算与分析职业环境中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每种方法下的成本计算与分析为目标。③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在实际排列时,先易后难,先计算后分析。④学习情境设计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要一起学习和训练,不能割裂。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

江苏省会计在线教育网成立的目的在于建设专业教育、互通交流信息、共享服务资源、特色网站构建,这一平台的建立,主要运行资源数据信息以会计专业为主,力求帮助学生提供社会化服务。1.江苏会计教育在线网站。江苏省会计在线教育网的建立,是会计职业教育满足社会服务与专业化教育的同步体现,网站包括就业信息、答疑解惑、远程教育、讲解法规、财经动态等内容。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案例库等制成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学互动。2.专业信息文献库。整理相关资源,包括论文、会议影像资料、标准、报告、期刊、报纸与图书等内容,构建资源数据信息库,为会计学专业学习提供可信赖的参考文献。3.会计岗位视频集锦。在企业日常会计岗位运行中,利用现代化技术方法,拍摄不同的岗位运行流程,在课程结束之后可供给学生进行职业岗位学习。

五、结语

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会计学专业建立课程文化是为了培育一批职业素养较高、具备创新技能、专业素质强化的学生,通过认真反思以往的实践经验,思考存在的新问题。在改革过程中,作为责任感丰富的教师,必须具备开阔的胸怀与发展视野,对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正确的审视,并加以总结,为其他学院专业课程的设计提供有效的内容参考。

参考文献:

[1]刘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探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8).

[2]唐邦勋.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4(3).

[3]斯叶青.专业课程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出纳实务》课程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4]王炜.高职课程文化的内涵、特色与建设策略[J].职教论坛,2015(7).

[5]陈健.从本体论视角解读课程文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

[6]唐邦勋.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4(2).

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篇7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院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关的法规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培养出胜任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高素质综合职业技能型人才。

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课,几乎涵盖了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具有广泛性,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相比,该门课程可以说是在工作中的实践应用而诞生的,随着国家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的制订与完善在不断充实与发展。以往的教学,受教学条件和学时限制,往往仅通过讲解和案例教学的方法,侧重环评的等级分类、法律法规、导则、技术和方法等的理论灌输。学完本课程后,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结合进行环评的实际操作,无法根据具体项目提供合理的工艺分析、环境现状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以及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知识,无法学以致用。另外,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急需能够独立进行具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人才,行业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理论基础好,但动手能力弱,学生得不到实践锻炼,工作能力差。对于如何在以后工作中应用所学的环境影响评价知识参与实际环评工作,更是感到茫然,往往处于想学又怕学的矛盾心理状态。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需要。基于此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需且迫切。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源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对职业工作岗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开发出来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它充分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高职教育特征,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学、做合一的现代职业教学模式。为了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推进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改革的不断深化,我院于2009年以环评0831班为试点,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该课程着眼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按照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以实际的工作项目与工作过程设计该课程的教学。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项目设计以真实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养成。

2.课程设计总体思想

开放性。聘请环评专家审核教学计划,组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团队,教学、实训项目源于真实工作任务。

职业性。以环评技术人员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依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上岗标准选取教学内容,依托学院环评中心具体项目设计学习情境。

实践性。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三、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院环境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树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应该有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针对具体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达到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具备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职业技能。

2.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职业技能和要求,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现场踏勘、工程分析、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系统地介绍应如何开展具体项目的环评工作,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各环境要素如水、大气、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风险等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技术方法、标准和案例实践。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岗位、企业及各行业环境保护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需求、课程的培养目标,本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技能和知识结构为目标,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分为现场踏勘、工程分析、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及环评文件编制六个,在循序渐进的六个学习情境中,完成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与职业角色的转化。具体学习情境的设计及对应的学时、培养目标见表1。

3.教学过程

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篇8

【关键词】中职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实践思索

【基金项目】此论文是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2年立项课题:中职《环境监测技术》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课题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29-02

一、中职《环境监测技术》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

我国环境监测专业的创设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二十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各级环保部门增设了环境监测中心。为培养此专业人才,高校相继开设了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最初承担教学任务的是一批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和严谨科研精神的教授,他们非常注重环境监测教材的选用与编写,在这些专家的努力下,多本的环境监测专业相关教材出版了。这些教材学科体系分明,涵括《水污染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环境监测系统及管理》、《环境监测实验》等。以环境监测技术这门课程为例,该课程教材用书一般分为理论篇和实验篇,分别适用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指导实验操作。基于高等院校注重前沿技术与方法传授的原因,这些高校用书均有理论水平高深、系统分明等特点。

随后开设环境监测专业的中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沿用自高校教材,虽然在高校教材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修改,但还是存在系统分明,侧重理论知识传授的特点。认真分析高校与中职学生能力特点和培养目标可以得知:相对于高校学生,中职学生文化水平偏低,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性不高,但他们的实践能力却没有明显劣势;与高校旨在培养科研技术高端人才的目标不同,中职学校是要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操作型人才。而目前沿用的《环境监测技术》教材内容与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的目标不太吻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关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等教材内容更新慢,导致学生参加工作后产生“学非所用”的感觉。

介于上述情况,笔者认真研究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其中提及要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和讲义等。据此,笔者结合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旨在开发一本能培养中职环境监测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校本教材。

二、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

1.依据中职环境监测专业对应的行业人才需求,确定岗位群,明确能力要求

虽然环境监测专业就业面广,但与高校毕业生从事科研、设计等就业方向不同,中职毕业的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主要就职于环保公司、医院污水站、污水处理厂检测室、工厂化验室、区县监测站分析室等一线岗位。因此,在确定岗位群,开展市场调研时主要邀请了福州市监测站、福州大学城污水处理厂等一线技术人员和在此岗位上任职的本校毕业生开展调查。综合各方专家意见,确定岗位群并分析相应职业能力要求。

2.分析《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开发课程项目,编写课程标准

经调查发现,不同类型的工业污水水质差异大,污染物类型复杂,需测定的分析项目因生产工艺不同有所差异。况且在现有学校实训条件下不易模拟工业污水环境,故抉择之下决定不将其列为独立项目。而医院污水水质检测项目虽然相对统一,但多数项目与地表水及污水处理厂水质检测项目重复,因此也不将其列入单独项目。在认真分析之后,再结合校园及周边环境特点,重点选取了监测福州地表水(西湖或内河)水质,监测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校园空气质量和噪声环境质量等四个课程项目。并针对这四个课程项目选取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在监测福州地表水(西湖或内河)水质项目中选取了制订方案、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等8个典型工作任务,在校园空气质量监测中选取测定pm10、编写监测报告等6个工作任务,四个项目合计25个工作任务。并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制定各任务相应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3.收集《环境监测技术》教材相关资料,依据项目体系,确定教材框架

在明确项目任务之后,针对实施任务所需提供的资讯开展相关资料收集。结合项目教学法的基本过程,确定以学习目标、任务情境、任务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活动(决策、实施)、任务资讯、项目任务书、评价表作为校本教材的编写框架。在教材框架设计上,尽力体现“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行动”过程。但结合考虑教学过程以及教材编写的基本体制,把学习目标、任务情境、任务布置、任务要求置于前部,便于教学中师生明确任务及其要求。学生活动这一环节主要作为学生制订计划和实施任务的过程指导置于任务要求之后。而作为制订和实施任务需要的资讯则放置其后。《项目任务书》这一内容作为附录置于每个任务的资讯之后,评价表作为项目教学过程应用的最后一个环节置于《项目任务书》之后。

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篇9

关键词:高职会计调研分析

经过多年发展,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落实。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会计专业,由于其具有良好而稳定的就业前景,多年来专业报考和招生人数的规模稳中有升,一直是招生和就业领域的热门专业之一。据统计,在百所高职国家示范校中,87所学校开设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会计专业已经成为财经大类专业中覆盖面最广的专业。然而,面对经济转型升级、企业发展创新的需求,迫切要求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要从注重规模向全面提高质量转移。

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来说,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社会环境,主动适应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培养出社会适应力强、社会满意度高的人才,成为会计专业目前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我们开展了会计专业调研工作,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调研方法、内容及对象分析

(一)调研内容及回收情况。本次调研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访谈、在线调研等多种形式,首次尝试利用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工具进行在线调研,大大提高了调研效率。调研内容主要分企业和毕业生两个方面。我们根据调研对象分别设计了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调研问题及回收情况见下页表1。

(二)调研对象分析。

1.企业情况分析。(1)调研企业涉及1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企业25家,占54%,外地企业18家,占比39%,其余3家地域不明。(2)被调研企业中,民营企业比例为46%,国有企业占26%,二者合计达到72%,外资企业占9%,科研、事业单位占7%,社会组织和个体户各占2%。与目前我国经济现状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大体相符。(3)参与调研的企业覆盖了12个行业,包含了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行业比例最高的为信息、计算机和软件行业,占17%,其次为建筑业和金融保险业,各占13%,三者合计比例为43%。(4)调研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偏多,按年营业额指标计算,企业规模集中在1000万元-5亿元之间,比例为63%。比例最高的为2000-5000万元,占17%。(5)从员工人数来看,67%的企业员工规模在300人以下,比例最高的为50人以下,占41%,也基本符合被调研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的情况。(6)被调研单位财务部人数平均13人,最多达到155人,最少2人。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企业数量为43家,占93.48%。使用会计信息化的情况说明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对比较规范。(7)被调研人男性占36.96%,女性占63.04%。年龄结构上,20-30岁年龄段占15.22%,47.83%的被调研人年龄段在30-40岁,40-50岁占23.91%,50-60岁占13.04%。从事会计工作年限平均13年。被调研人大部分入职年限超过10年,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资历。

2.毕业生情况分析。参加调研的毕业生参加工作年限为1-2年的占60.87%,26.09%在2-4年之间。84.79%的毕业生目前有工作,其中有工作且与专业有关的比例达到69.57%。被调研毕业生就业状态比较良好,且专业相关度较高。

二、会计专业发展的职业环境分析

(一)会计职业的经济环境。作为国民经济及企业的基础核算工具,国民经济近年持续高速增长,为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年国家统计局报告,虽然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2003-2011年,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10.7%的年平均增速,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2008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国家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作为市场活动主体的企业总数也呈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尚未公布),2008年末,全国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加193.0万个,增长37.3%,年均增长8.2%;产业活动单位增加204.0万个,增长29.9%,年均增长6.8%;有证照的个体经营增加686.9万户,增长31.4%,年均增长7.1%。企业数量的增长基本和GDp的增长保持同步。国家经济总量和企业数量的持续增长,为作为“经济的商业语言”的会计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环境的支撑。

(二)会计职业的政策基础。作为全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财政部历来高度重视会计和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将会计人才摆在推动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有关主管部门通过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强化会计人员的规范化管理,以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开端,财政部相继出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等规定,将会计人才培养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会计人才培养相关法规、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行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政策基础。

(三)会计职业的发展需求。根据财政部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共有近1400万人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从业人员总数在2010年年末排名前10名的地区与2010年GDp排名前10名的省市大致相同,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3,再次印证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一客观规律。会计职业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历教育、职后培训和职业拓展。

1.学历教育需求。2010年,全国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的会计从业人员已占全国会计从业人员总量的60.55%,较1986年3%的比例有显著提高,也远高于全国人口8.73%受过高等教育的水平。2010年,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长40%,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按照这个目标,会计从业人员总数将达到1960万人的规模,还需新增约560万人,其中80%为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学历。而目前会计人员的学历提升上,按2010年的静态存量数据测算,目前会计从业人员学历提升的缺口高达280万,二者数量合计约700-800万人,年均需求量在70-80万人。会计专业大专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提升空间还比较广阔。

2.职后教育需求。由于会计从业人员基数庞大且逐年增长,经济环境变化迅速,企业业务发展迅速,财经法规、制度更新频繁等原因,会计职业对终生学习的要求非常高,从业人员职业提升的需求不断增长,企业为会计人员能力提升的投入也逐年加大。在本次被调研企业中,96.08%的企业对财会人员有一定的投入,其中9.8%的企业认为投入很高。

目前,会计职业培训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根据搜狐教育《2013教育行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在职业培训的投入上,投入占工资30%以上的受访者的比例达到42%。具体而言,投入5000-8000元以上被调查者的占比45%,仅10%的人投入在3000元以下。按照目前约1400万会计从业人员,人均投资1000元测算,每年的会计职业培训市场将达到140亿元。从相关会计教育企业的财务业绩上,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个趋势。正保国际集团(主体为中华会计网校,主要从事会计职业培训)2010年的营业额为3500万美元,到2013年,营业额快速增加到7136万美元,年均增长30%左右。

庞大的会计在职人员和持续学习的需求,为会计职后教育和培训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院寻找国内会计人力资源提升的市场需求缺口,实施“立足职前,放眼职后”的蓝海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职业拓展需求。会计是经济领域的基础性专业。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职业深度、行业广度上,会计专业具有向经济相关领域包括管理领域拓展的先天条件。

在知识结构上,会计是通用的商业语言,是了解经济现象、分析管理行为的基础工具,任何经济和管理行为都离不开会计。在能力结构上,会计人员所必需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成为最基础、最重要的财经通用素质。而在职业深度上,由于财务是企业的核心部门,控制和掌握企业大部分管理信息,企业的管理信息约70%为财务信息,因而会计职业具有极强的向企业其他岗位,尤其是综合管理岗位拓展的能力。据统计,《财富》500强有35%-40%的Ceo出身于财务主管,会计职业发展的上升空间十分广阔。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行业作为财经类基础专业,能够和其他专业融合产生很多新职业与工作岗位。会计人才经过拓展学习,能实现与审计、税务、商务、法律、市场营销、销售、金融、证券、文秘等泛财经专业的充分融合,成为新经济环境下的财经复合型人才,不断产生新的职业发展动力,这也为会计人员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在本次调研中,高达40.43%的企业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存在“知识面窄,专业拓展能力不够”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应突出专业的拓展能力和宽口径的培养目标。

三、会计专业发展的企业需求分析

会计专业的发展除了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来自于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我们在对企业相关人员和已就业的毕业生开展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需求分析。

(一)学历需求。在“贵单位在招聘财会人员的最低学历要求是?”的问题上,53.19%的企业选择本科以上,27.66%的企业选择高职专科以上,还有6.38%的企业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高职的就业空间受到本科的挤压,社会认可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国务院在2014年2月全国职教会议上提出的“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用人观念的彻底扭转还尚待时日,这种观念给专科层次的高职会计专业的办学带来较大的压力。

(二)职业资格证书需求。在单位招聘财务人员的职业资格的要求上,主要集中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初中级会计师职称证书。77.6%的企业要求具备会计从业资格,42.55%的企业要求具备初级会计师职称,48.94%的企业要求具有会计师职称。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来说,如果就业时能持有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师,将具备较强的就业优势。

(三)企业最看重的要素。关于企业招聘最看重的要素中,我们罗列了19个要素,涵盖了专业、素养、个人形象、其他条件等几大方面。数据显示,企业招聘时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是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其次是(会计)业务能力,第三是沟通能力。见表2。

在对这些要素进行重要性评价时,我们按照“非常重要”、“一般重要”、“重要”、“不重要”、“无所谓”五个等级对重要性进行区分。在选择“非常重要”的各个要素中,80.85%的被调研人选择“职业道德”,其次为“敬业精神”占76.6%,第三为“业务能力”占61.7%。印证了在会计行业中,“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见表3。

(四)毕业生的主要问题。企业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最大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弱,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解决”。其次是“知识面窄,专业拓展能力不够”和“实践及实务经验欠缺,动手能力差”。尤其是后者,给我们的教学也带来一些预警信息,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拓展能力和学生实践经验方面进行改进。见表4。

(五)最需加强的是专业知识。企业在评价“现阶段高职财会类专业毕业生最需加强的是哪几类专业知识?(限选三项)”这个问题上,认为最需要加强的专业知识是“税收核算与申报”及“会计信息化应用”。一方面反映企业对这部分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毕业生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尚有欠缺。见表5。

四、结论及对策

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宏观职业环境和微观企业需求的调研分析,结合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和对策:

(一)高职会计专业发展有良好的宏观环境的支撑。经过调研分析,我们对会计专业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会计专业的学历教育和职后教育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企业的发展需求,会计人员数量持续增加,使会计的职后教育保持较快的增长,这对职业院校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教育领域。如何充分发挥院校的资源和人力优势,适当合理介入职后教育市场,保持高职院校持续发展,成为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会计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能力培养,同时要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通过调研,我们清晰地看到,企业非常看重会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沟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会计人才培养中,在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养成,包括人文素养的教育,教育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前提下,学会做事,追求卓越。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还存在一些不吻合的地方。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背景下,其业务范围、业务内容、处理手段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学体系对企业与经济的发展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职业教育要不断地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四)毕业生的现状与企业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由于市场的发展,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还存在诸多缺陷,需要下一步学校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其次,部分企业受传统学历至上的思维的影响较深,一半以上的被调研企业要求会计学历在本科以上,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接受和理解还有待时日,需要政府大力扶持高职教育,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教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在坚持就业导向和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应该继续发挥示范校的平台效应,推进院内外校校、校企的专业交流和合作,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课程建设上,以精品课程为基础,推动教学模式的进一步转变;凝聚资源,形成战略型教学成果,推进教学成果的教学实践;推进仿真实训环境的进一步改造;在职后教育市场上,抓住机遇,研究并推进职后培训的思路和做法。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巩固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J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分析篇10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商科(类)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65-03

商科类院校是以行业需求为本位,面向行业设置专业,重视知识的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以知识应用、解决问题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理论应用型人才的院校。赵海峰[1]认为商科人才培养应注重行业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唐未兵[2]认为:创新性人才是商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纪宝成[3]认为,商科类人才应培养成高度精明的“儒商”,包括人品的高尚、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和个人生活的充盈和幸福。可见,商科类人才的核心心理素质应包括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精神等。商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应进行人格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注重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培养。

一、商科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商科类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商科类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商科类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特别注重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调适、人际关系等实际应用方面的认知和能力的培养。而目前商科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主要停留在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才进行必要的辅导、咨询和治疗,而对于大多数商科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更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如: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抗挫折能力的提高等。因此,对大多数商科类学生来说,制定符合他们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迫在眉睫。再来看看商科类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概况,目前,商科类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商科类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其他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异;没有针对商科类院校学生制定的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目前,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淡薄,很多高校临阵突击,在大三或大四开展职业生涯短期培训,实为就业指导、就业技能培训。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清、定位不准,仅仅通过短期技能培训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高校负责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多为学生条线的学生工作人员、学生辅导员,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都参差不齐,很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职业测评、职业辅导等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职业生涯辅导的专业性不够,针对性不强。

二、商科类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合的可能性

1.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部2002年4月印发的《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来确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商科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长和成才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对环境的适应、求职择业等方面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意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能力的教育。

俞国良[4]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全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的内涵。

2.教育内容的相互融合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评估(自我分析,包括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自我评估:对自己兴趣、能力、性格等的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定位(在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的定位);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几个方面。其中,对职业生涯的认知、职业自我意识和职业个性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选择。这些内容均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因此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在个体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有诸多融合的地方,职业生涯规划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活动,进行着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的发展,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

3.教育方法上的相通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知环境、进行分析和合理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需要教育者在教学时需要将讲授与实践结合,既要有理论传授又要有实战演练,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团体辅导技术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通过游戏体验、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一系列的活动全面地了解和审视自己,团体辅导是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有效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常用的个体心理咨询可以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更好地进行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上。

三、商科类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整合方法

1.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度整合。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进行适度整合。如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安排如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的学习与测试等内容。

2.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选择。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经过高考的选拔与竞争,大家齐聚大学学堂,一般来说,大一(自我认知)新生对周围环境好奇,对自我和环境认识不清,需进行自我认知和环境探索;大二、大三阶段(自我认知、调整;生涯探索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并了解和初步接触职业;大四阶段(生涯规划阶段)是走上职业生涯前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对自我和环境分析基础上进行合理定位,并最终选择职业的阶段。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应有意识地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开展与大学生的心理和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走“重治疗,轻预防”的路线,引导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发展性问题。

3.教育方法可以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有课堂授课、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方式主要为集中授课,针对性不强。可采用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四、商科类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整合的优势

1.教育目标更为明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容易走形式化路线,重诊治轻发展,而高校大多数学生的问题为发展性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一定会对学校的教育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但从教学质量和学生个人发展来看,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不断探索自我,走在探索职业的路上,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高校就业压力,减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为我们发现,大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多半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了解,不知道自己的人格特质更适合做哪类职业。对职业环境的概念也很模糊,这些必然导致自己在就业和择业时出现困难,也是导致就业后再次失业的一个诱因。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性问题与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相结合,既可以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偏离方向,也可以让职业生涯规划更深入、更具体、更系统、更有趣味性。

2.整合后形式和方法多样,避免了职业生涯大讲堂的枯燥,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深入。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避免出现“谈心理色变”等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了解的状况。

3.整合后更容易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现在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了解,认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学习和了解心理知识”,两者的整合更容易普及心理知识,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普及。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资源和设备可以整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多在教室授课进行,如果两者整合,则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所用的团体辅导教室,通过沙盘演练、心理测试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我,增加了学生了解自我的途径,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化,容易调动学生探索自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赵海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4).

[2]唐未兵.地方商科院校定位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6-06-15.

[3]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4]俞国良.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J].教育研究,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