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十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十篇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5:34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1

关键词:多层次;实验教学;创新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11日

一、引言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所肩负职能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培养人才关键在教育,要花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国家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而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实验环节的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传统的实验课设置和教学模式中,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之内。同时,实验课程过于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大部分的实验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并且要严格按教学计划安排实验教学,实验管理方式单一。显然,这种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必要改革实验教学的进行模式,以满足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搭建开放性实验平台

传统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遵循既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实验课教学,虽能保证学生学习到基本的技能以及实验操作,但往往由于时间、场地和学生人数的限制,难以为众多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自身想象、依靠自有知识设计实验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了开放性实验教学。

开放性实验使得教师手把手教的传统实验教学向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方式转变,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由被动转换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驾驭整个实验过程,在主动、愉快地实验环境中充分发挥个性,积极思维,大胆探索创新,独立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挑战学科前沿,这有利于养成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要求高校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并将其纳入本科教育评估体系中。

高校应高度重视开放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在保证完成原有教学大纲的实验教学任务外,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开拓思路,大胆革新,搭建多层次的开放性实验平台,满足学生课外实验学习的需要。

(一)优化实验项目设置。在开放性实验的项目设置上,实验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内实验项目基础上自行设计综合性的实验,这些实验项目是实验指导教材上无法找到的,结果也是未知的。目的是利用课内实验所学习的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以解决相对复杂的实验问题。实验步骤由学生自己安排,结果可由老师帮助进行分析,以便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这一系列完全“自主”的过程,参与开放性实验的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及最后总结阶段均独立完成,学生的独立进行实验或者研究的意识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弱化指导教师在开放性实验中的作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一般为准备好实验物品并讲解完毕后由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上交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与此不同的是,在开放性实验中,我们将教师的地位极度弱化。因为实验结果是未知的,教师只负责对学生实验方案的粗略审查和指导仪器的操作,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步骤和方案一般不做指导,实验结果也由学生自行讨论、分析。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无所依赖,几乎所有工作都是由自己完成。实验结果成功的话,学生总结经验,失败的时候自己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或者否定整个实验方案,重新设计进行。每一步的操作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亲自操作,印象极为深刻,学习效果得到巩固,也充分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独立完成小型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型科研项目中的部分工作。科技创新活动是在单个开放性实验的基础上提高和深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南城建学院工商管理系较早开始了学生+导师的联系制度,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组,以使自身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检验,实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训练。许多同学通过承担项目中不同的研究任务,独立完成一个小领域的科研工作,如某个蛋白的分离、新的菌种的鉴定等,这些项目在实验教学的课堂上很难有机会完整地进行下来,在科技创新中作为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加以完成。学生的多项实验技能得到锻炼,在实验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学院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从制度上规范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活动,比照正式科研项目实施管理,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热情,规范了学生科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构建课堂+实验室+研发基地的实验教学链。企事业单位的研发基地是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问题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战场。我们采取挑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选派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研发实验室进行阶段性科研工作,研究生产实践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由于这些学生在学校内部经过实验技能训练,能很快适应研发实验室的工作,也能克服在学校实验室中的“空”的感觉。实践表明,在生产一线研发实验室进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一方面提升了研发实验室的工作水平,自身的实验室工作能力也有极大的提高。

三、小结

总而言之,实验是任何科学创新的源和本。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素质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目前,在开放性实验教学、学生科技创新和研发单位实训方面,还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开放性实验经费的来源及管理、科技创新活动更高效、有序的进行以及研发单位的选择等等方面。因此,只有从实际出发,开拓思路,大胆革新,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给予合理安排,才能切实提高培养学生质量,多培养创新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同志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4.29.

[2]陈至立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6.2.7.

[3]方曼,陈德军.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

[4]朱蕾.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教学模式及管理要求[J].农业网络信息,2007.9.

[5]郑曙明,何利君,吴青等.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

[6]李俊林,高炳军,霍敬愿等.加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18.1.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2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2010年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2009)。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2008)。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一切培养责任完全由高校承担。实际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难以完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高校实践设施不足,制约了人才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养基地等,但大都是基于合作协议开展的,并不是基于共同产权机制。企业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积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三、市场细分视角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理论,是企业根据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把现有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然后依据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并为之服务取得收益的营销理论(朱明侠,2001)。市场细分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集中使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目标市场中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是独有的,是高校树立特色的基础。同样高校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并没有为所有市场需求服务的能力。利用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为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服务,是高校树立特色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表1是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层次、目标要求和培养机构特长设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细分区划,对应于不同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机构优势,树立人才培养特色,可以避免全才式培养模式的弊端。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人才能力可以准确定位。

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国际经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上海商学院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4层次),并进一步规划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侯立玉,2008):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三部分组成的。创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创新;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在培养主体上创新。在内容安排上,针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针对目标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教材体系。体现层次需求、反映时代特点,尤其是实验、社会实践教材应大力开发。二是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将现有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体系拓展为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实践英语。三是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体系;构建专业认识实习、岗位技能实习、调研设计实习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在培养主体上,应建立多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结构设计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对教育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在教育内容创新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实现结构设计创新。

如图1所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可按照某一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该层次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中,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是一致的,但不同层次人才方向模块设计要体现该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和特色。可以设计同一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以及一般技术人才方向。仅就国际贸易业务方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以及创新能力课程可按如下设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wto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法;技能课程包括贸易单证与函电、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外语应开设专业实践英语;实验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实践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实习;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这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五、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优势

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教材建设可以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实践课程的拓展可以提高人才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构建使人才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机制创新,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克服高校教育资源瓶颈障碍。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构建可以解决人才能力趋同所带来的三个问题,即人才能力趋同、人才能力稀释、人才层次不分。人才能力差异化,可以改变人才供给结构,解决一些层次人才饱和而另一些层次人才稀缺问题。分层次设计模块,围绕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构建该层次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所须的课程体系,可以解决人才能力稀释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层次培养人才,可以提高人才针对性,提高人才对各种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最终将提高教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韦霞.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2、江维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罗旭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外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9(4).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3

关键词:旅游;人才培养;ahp;评价体系

一、背景和意义

中国旅游人才数量不足、层次不高。以山东省为例,2008年在省城旅游业从业人员6万余人中,旅游专业毕业的仅占40%,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5%。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快速发展与旅游专业人才的短缺矛盾十分突出。

中国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化旅游院校的缺位,良莠不齐的教学质量,是导致目前旅游市场供求矛盾复杂化的主要原因。作为旅游院校(系)来说,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相脱节,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兼容,旅游院校(系)传授给学生的主要是知识,而不是技能和素质,这使得很多学生毕业后“无用武之地”。

如何保证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各校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对高等学校旅游人才培养的评价是一个综合的、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大多数的因素都是定性的描述。建立客观的旅游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使定性问题定量化,对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本文在近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旅游人才培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以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评价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高低,并找出影响人才质量的关键因素,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人才高素质化的进程。www.133229.Com

二、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理

1.建立层次分析结构图。ahp方法的第一步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本评价体系中,首先以影响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建立层次结构图。建立此结构图的关键是理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哪些是上一级的,哪些是从属的。这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的关键。

2.构造判断矩阵。根据层次结构图中的隶属关系,构造判断矩阵。设某层有n个因素,要比较它们对上一层某指标的影响程度,确定在该层中相对于某一指标所占的比重。即把n个因素对上层某一指标的影响程度排序。此比较是在两因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比较时采用标度法。

三、旅游人才培养质量ahp综合评价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属的类型,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由此形成旅游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图。在本指标体系的设计中,根据应用性、简明性、全面性、可比性原则,同时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经验,从培养条件、培养实施过程、培养效果三个方面来构建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分为目标层、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三级指标四个等级:(1)目标层。本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也称为理想结果层,用来描述评价的目的。本评价体系以旅游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2)一级指标层。对目标层的具体描述和扩展,主要为评价指标和影响评价的因素。本评价体系中,由培养条件、培养实施过程、培养结果作为一级指标层。(3)二级指标层。对一级指标层的细化。(4)三级指标层。对二级指标层中所述各因素的进一步具体化。

2.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权重是以某种数量形式对比,权衡被评价事物总体中诸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确定指标权重是ahp方法中的重要步骤。其确定过程包括两个内容:(1)构造各层判断矩阵。首先,把处于同一层次上的各因素,按其优良程度或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等级,赋以定量值,一般采用前述标度法表示。其次,构造判断矩阵。对某一层次的因素,可以建立一个判断矩阵,矩阵中的数值表示甲因素对乙因素的重要程度的赋值。(2)确定层次权重。(3)确定组合权重。组合权重是计算底层指标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权重。这一计算过程是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逐层进行的。

3.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专家问卷结果构造判断矩阵,一级指标层中的三个指标体系到目标层的判断矩阵计算结果

同理可以构建二级指标层中各指标到一级指标层的判断矩阵,以及三级指标层各指标到二级指标层的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4.对各指标进行排序。根据以上层次分析模型及判断矩阵中的计算结果,对影响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各指标权重进行排序

四、结论

基于ahp方法,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构造了高等学校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从培养条件、培养实施过程、培养效果三个方面对旅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影响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的权重顺序,找出了影响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整关键因素,可使高等学校旅游人才培养趋于规范化、现代化,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芳兵.昆明市松花坝水源区人口容量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

[2]方向阳,莫华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设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之二[j].现代教育管理,2009,(9).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4

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湖北区域培养该专业人才的院校有武汉铁路桥梁学校和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专业各阶段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较好的对接性,只是在课程内容和深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复和断层,需要企业、行业和各层次职业院校共同参与,准确界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各阶段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细化课程标准,实现本专业人才的系统化培养。

二、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

专业系统化人才培养的对策高速铁路建设与维护需要多层次、各类型的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该建立起多层次、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学校发挥主体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要尽快发展起来,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还要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满足行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

(一)多方参与,完善人才系统化培养机制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行业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专业人才系统化培养离不开铁道行业的支持,在人才系统化培养方面更是需要教育部门、铁路企业及中高职院校共同参与完成。当前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专业中职与高职之间难以顺畅衔接,应用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没有启动,根源在于缺乏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这是当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教育部门要根据高速铁路发展实际需要,研究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确定应用本科专业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这是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第二,通过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为各层次职业衔接教育从“入口”创造条件并提供保障。第三,铁道部门需进一步细化各级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引进的依据。铁路企业需根据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引进人才条件,不能随意划杠杠或提高用人门槛,把岗位适用人才挡在门外,造成人才培养和就业准入之间的不匹配。第四,各层次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密切合作并加强与铁路企业之间的沟通,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根据岗位需求确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考核标准。

(二)根据岗位要求,准确定位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专业人才的系统化培养,需要统筹确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各层次院校对其培养的人才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蕴涵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标准。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系统化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前提依据。首先,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必须针对职业,面向岗位,各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充分体现“职业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标准,它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和教育等级,蕴含着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反映着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只有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各层次职业教育才有存在的基础和存在的现实意义,也才能够协调发展。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定要有企业专家、行业人员的参与。通过对企业调研,掌握不同层次岗位所需要人才的具体规格与要求,包含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以及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要求,使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密切吻合,避免脱节。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维护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无论是中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还是今后培养的应用本科生和专业硕士生,他们毕业后都直接面对铁路施工、维护第一线,直接为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服务。其次,各层次职业院校之间要多交流与沟通,共同制定各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业教育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贯通性,统一规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层次院校要明确规定各自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共同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教学内容的相互协调,防止各层次职业教育内容的断层和重复。中职教育定位在有一技之长,强调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应达到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标准;高职的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出高层次性、高技能性,强调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比中职教育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以及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应达到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标准。应用本科目标定位是工程技术型或技术技能型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其中,工程技术型人才中的“工程型”应该侧重于工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核心词汇是“技能型”,即这种人才类型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必须能够具有针对某种岗位群或岗位的技术操作能力,应达到相应的高级工或者是技师的职业资格标准。

(三)注重衔接,开发各阶段系统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开发职业教育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的衔接不是简单的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的相加,而是必须以企业不同层次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将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作为衔接的主线进行课程设置,最终建立起完善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必须联合高速铁路施工及维护企业,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围绕本专业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共同开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以职业和技术为导向,瞄准职业岗位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围绕“课证融通”构建课程体系。把铁路职业岗位要求切实融入课程体系,实现中职课程标准与铁路初级、中级线路工及桥隧工职业岗位标准的对接;高职课程标准与高级线路工,桥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岗位标准的对接。系统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路径为:通过职业岗位分析,通过调研和分析铁路企业高速铁路施工及维护专业不同层次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分别归纳其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分析从事这些工作岗位、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根据不同层次岗位的具体要求统筹教学内容,一体化开发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构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以及评价标准有机衔接和贯通的课程体系。

(四)融合各层次职业岗位标准,制定各阶段系统化的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标准的结构包含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课程实施建议等六部分。其中核心部分是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两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从学习内容、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学业评价等几方面对教学基本要求、课程内容、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教学环节、课程考核、使用的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资料做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学习情境设计部分包含课程具体的学习情境(或教学项目)设计,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时安排以及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等,对教学的指导更加具体。

2.职业岗位标准的结构职业岗位标准是某个职业岗位针对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提出的具体要求,目前主要通过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认证证书来体现。铁路线路工职业岗位标准包含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及比重表四部分。职业概况包括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环境、职业等级及鉴定要求;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设备、工具的使用、维护知识;工作要求包含职业功能、作业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5

[关键词]物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尤其对掌握最先进技术的高技能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其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职教育体系,高校对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高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国家2010-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明确提出了对高职教育的改革要求,即:“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职业教育本科、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及政策引领。本文顺应时代要求,在当前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滞后于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的现实下,主要研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解决当前社会,尤其是山东省内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契合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满足当下智慧物流背景下的一线高技能与高学业水平的应用创新型物流人才,从而适应并推进山东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现阶段,一些专科职业院校一直追求升级为本科层次院校,虽升级成功,但发展思路与办学定位不明确,而只是一味机械效仿普通本科院校的的发展道路,重学术、轻实践,使自身最终偏离了职业教育应有的人才培养方向,不仅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物流业快速发展及市场需求,也使自身因没有鲜明特色而陷入了发展困境。本文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同样有利于推进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及定位的特色发展。

2我国物流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2.1国内现状分析

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相对较快,据统计,当前国内有五百多所本科院校、九百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类专业。尽管国内有至少50万以上的物流类高校在校生将要推向市场,其中,本科层次在校生达到10万以上,但依然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物流人才需求。由于多数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能与企业需求进行很好对接,致使物流人才的供给数量不足、层次不够。物流企业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这恰恰是当前高职物流教育人才培养的短板,因此,大力发展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尤其是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非常必要。尽管当前国内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停留在探索阶段,但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迫在眉睫。

2.2山东省内现状分析

山东省物流业的发展一直稳中有进,产业规模、运行效率、服务水平、信息化和标准化等各方面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截至2018年12月,山东省有347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其中有18家冷链物流企业为国家星级水平,占全国比例的29.5%;同时,有8个部级优秀物流园区;全国第一个“国家智慧物流创新先行区”授予济南国际内陆港。山东口岸物流协同平台于2018年10月在青岛开通运行,大大提高了省内国际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及物流效率,这就要求省内物流人才紧跟行业发展,兼备高技能水平与高创新能力。尽管近几年省内少数高校已经提出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出于培养数目少,实践时间短,目前还看不到明显的社会效益。目前,省内高校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以两层次为主,即高职专科物流专业学生和普通本科(含)以上学历物流专业学生。前者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却因学业水平及自身技能水平受限无法满足高技术、高智能物流岗位的职业需求;后者具备较高的学业水平但缺乏实践应用能力。两种人才均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山东省内物流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兼备的物流人才需求。

3物流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山东省内的职业院校对于培养高技能水平、高学业标准、高创新能力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物流人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目前省内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亟需重视与改革。

3.1山东省内职业高校物流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山东省内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如何准确定位物流人才培养模式。②如何将应用创新能力真正融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物流专业课堂教学体系中,并有效解决以下具体问题:a.教学方法单一,教育过程中不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b.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完全契合省内物流企业对于一线人才的最新能力要求;c.对于不同课程的教材存在部分知识重合的现象,造成学生重复学习,影响学习效率。③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比例不足,分量不够。④部分物流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质水平不能满足实践教学最新需求。⑤缺乏有效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物流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

3.2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物流人才培养未来仍可预见的关键问题

在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物流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就可预见的问题进行总结。①在物流人才培养中,对学生高学业水平与高实践应用创新能力两者之间不能合理平衡。②采取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思路正确,但由于合作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合作方法单一,致使其不能同时兼顾企业与学校的双方利益,从而导致不能长期、深入合作。③积极建立各类校内实训室,却对后续实训室系统的及时更新与维护问题不够重视,使实训系统总跟不上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学生实践能力不能与企业最新需求相匹配。④注重教材改革,鼓励教师编写适合自身专业培养模式的教材,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使其质量得不到保证。⑤在选择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时,如果不够全面,将影响评价效果,不利于人才培养进步。

4物流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6

关键词系统论分级教学应用型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4.005

abstractFromthemodeofrunningaschoolandthedemandoftalentedpersons,gradedteachingisadaptedtothetalentcultivationofindependentcolleges.Basedongeneralsystemtheory,thegoal,unity,differenceandcoordinationandarrangementandstructureprinciple.analysisofcurrentteachingsystemofclassificationinthepresenceofthemainproblems,andinthelightoftheseproblems,itisproposedtoconstructthestrategyofgradingteachingsystemofindependentcollege,realizedtheoptimizationofhierarchicalteachingsystem.

Keywordssystemtheory;gradedteaching;applied;difference

2014年6月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型、①技术技能型高等学校。②针对这一办学定位,独立学院要构建“能力本位”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其根本任务是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和质量。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要根据自身的生源特点、毕业去向、师资队伍状况等个性化特点出发,积极主动地把握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机遇,努力设计适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科学、合理、有效、可操作的教学体系,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地方经济。

1独立学院实施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属于三批本科,学生表现出区别于其他层次学生的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是独立学院的必然趋势。③个性化教学要注重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独立学院实施分级教学有其必要性。

1.1从分级教学模式看,分级教学特点更加突出

分级教学是一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独立学院分级教学的对象为独立学院学生,在此特定背景下,分级教学适应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其特点表现为:“因地制宜”即独立学院依托主体高校专业的优势,开设母体高校强势专业,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开设社会需求量大、有自己学院特色的专业;“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并分层次考核,已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分级教学除了发挥自身分级教学优势外,内容更加充实,突出了独立学院专业品牌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目标。

1.2从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看,分级教学是人才质量的有力保障

校政企合作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拓展和延伸。④目前,专科层次的校政企合作比较广泛和深入,本科阶段的校政企合作还处于探索和实践中。独立学院将采用如校政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办学是必然的趋势。校政企合作教育的内涵是产学研结合,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产学研需要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分级教学将为实现培养行业不同层次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可见,分级教学是有利于全面提升各个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优化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1.3从独立学院人才需求上看,分级教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的要求

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及独立学院学生间的差异,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基层、中层和高层人才培养,⑤分别对应为技能应用型、知识应用型和创新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结构要求变革以往的教学模式,而分级教学是符合人才培养结构的要求。因为不同人才培养层次对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要求不同,对知识应用和科学研究要求不同,对创造和创新能力要求不同,分级教学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可行性。

2系统论视角下独立学院分级教学体系的问题分析

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独立学院积极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分级教学应用于独立学院教学中初见成效,形成了课程的分级教学体系。⑥独立学院分级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含有分级教学结构,还要有组成体系的各课程要素,是两者的有机组合。上世纪40年代,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⑦该理论对于独立学院分级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教学改革中坚持系统论的思想,就是要坚持从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来考虑问题,无论是在分级教学体系构建,还是在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以系统的视角,从目标上、整体上、差异性和协同性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该系统的优化。然而,从系统论方法出发,现行独立学院分级教学体系在目标上、整体上、差异性和协同性存在着诸多问题。

2.1分级教学体系缺乏目标性

系统的目的性是指系统追求有序稳定结构特性,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使系统达到总体优化。独立学院的分级教学体系既要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横向目标,即专业对应与产业间的设置比例,又要强调纵向目标即在同一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层次结构。

在实际教学中,分级教学缺乏横向应对服务产业结构升级的策略,纵向上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分级教学仅限于基础课程,因为同一专业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实施分级教学有着便利管理优势,但是这样的分级教学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为例,⑧教学体系从课程设置来看主要有三大块组成: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从学习时间上看,整个课程结构呈现分段进行、步步深入、由宽泛走向专深的动态特征。分级教学体系缺乏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指导,给对后续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分级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2.2分级教学体系缺乏整体性

整体观念是系统论的核心,每个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学体系是由不同属性和功能的课程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各课程有其自身功能。分级教学体系要以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为载体,实现应用型人才层次培养的新功能。

目前,独立学院根据母体大学的课程体系,在办学过程中进行细枝末节方面的修修改改和局部内容的删减的做法,教学体系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发展的需求,没有体现培养应用人才培养的功能。不同人才培养层次教学体系缺乏整体性,在教学内容上有冗余重复的知识点,缺少“宽基础”素质培养的课程,造成学生重复学习或“营养不足”等现象,缺乏统一梳理和优化;在课程实施中偏重理论课程,缺乏社会实践课程,重专业学科内课程,轻跨学科课程;在教学形式上缺乏对理论课程和社会实践细化分,不同教学形式对不同层次学生适用度不同。

2.3分级教学体系缺乏差异协同性

系统的差异协同性是系统得以发展演化的前提和基础,差异是系统或要素保持个性的状态和趋势,而协同是系统或要素之间保持合作性、集体性的状态和趋势。只有在差异与协同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才能使系统朝着有序的方向演化。

分级教学本身是因学生基础不同,为培养不同层次人才而开展的差异性教学模式,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存在着差异性,但是不同层次间教学并非是完全平行的,没有交集的。现行分级教学结构相对稳定,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主观能动性,各层次教学缺少相应的协同机制,缺乏分级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从基础层次向较高层次晋级,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分级教学只是看重差异性,而忽视协同性将制约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

3独立学院分级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独立学院将教学体系视为一个系统,根据培养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构建分级教学结构,在分析各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建立“分级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达标”的应用型人才的分级教学体系。独立学院分级教学体系构建的策略有以下四个方面。

3.1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毕业生就业去向追踪和反馈机制,改进分级教学模式

从横向上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或地方技术技能型行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的变革,推进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在原有的分级教学体系基础上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制定对应的培养方案,以开设“第二课堂”或增加定向培养课形式,加强学生的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鼓励学生参加专业型硕士研究考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满足产业的升级要求。近年来,独立学院的考研率稳步上升,不断适应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改进后的分级教学将更加有利于更高层次人才培养。

从纵向上看,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校联合企业办学的新模式,由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位一体”⑨的合作办学模式中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和能力要求不同,独立学院要构建毕业生就业去向追踪和反馈机制,包括追踪毕业生就业单位属性和从事职业层次,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的反馈信息,确立分层次人才培养的价值观,科学界定人才定位目标。针对不同层次人才定位,分级教学从理论基础、技术技能、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等方面划清层次界限,分别在三大课程块中实施分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突出应用性。

3.2借签典型专业教育的高校案例,优化分级教学课程体系,完善分级教学结构设计

目前我国的本科职业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早,如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FH培养模式是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其课程结构和培养目标对分级教学有着重要的借签意义。

分级教学课程结构要以人才培养层次目标为原则,分别构建课程块的分级教学,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要与培养目标对应,最大发挥课程块和每一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性作用。从课程内容看,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要具一体化,充分调研课程块中各课程教学内容,坚持课程学习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坚持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坚持理论学习为(下转第22页)(上接第10页)实践技能服务,优化分级教学课程体系;从课程实施看,每一课程块都分为理论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分级教学中要合理设置理论性知识与实用性知识、理论课程学时数与社会实践学时数的比例,如技能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实践教学,而创新型人才培养除了熟练掌握行业技术技能外,还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并且具有创造和创新能力;从教学形式看,理论与实践可以以多种形式教学,如理论授课、讨论或实习,分级教学根据人才培养层次的目标,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基础层次中逐步引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创新顶岗实习等教学形式,旨在强化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学以致用,在较高层次中引入问题驱动教学、集体研讨和创新实践立项等教学形式,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3细化实践教学的差异性,构建不同层次教学的协同性机制,引进分级进出机制

毋庸置疑,社会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实践分级教学体系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要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结合行业实践和职业标准,建设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其次,细化实践分级教学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要根据自身人才定位选择不同类型实践教学内容,采用必修和选修方式或“超市型”的课程设置,⑩完成“分级、分课型和分专项指导”的教学模式。

协同性是推动分级教学体系的主要动力。分级教学中要充分认知到独立学院学生具有职业意识较强、思维创造发散、价值观念现实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分级教学的协同机制。其一,建立分级多元评价机制,根据不同课程属性,合理设置考核中平时成绩、期中测试以及卷面成绩的比例,再根据不同层次考核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分数进行折合,以显示考核的公平性。公平的评价机制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完善层次教学间进出机制,将同类学科的课程组成课程群,按学期在课程群分级教学中引进进出机制,鼓励学生参与更高级别层次学习,同时高层次教学班引入淘汰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分级教学的进出机制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增加分级教学体系的活力。

4结语

总体而言,分级教学既符合独立学院生源的特点,又适应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规律。从系统论视角下,独立学院分级教学体系要从目标上、整体上、差异性和系统性全面提升水平,确保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分级教学的实施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注释

①沈伟峰,郑晓坤.独立学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探索[J].江苏高教,2015(1):114-116.

②何成辉,苏群.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2(3):71-73.

③陈福刚,谢述玲.透视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J].教育理论研究,2012(4):191-192.

④彭长宇,刘晓琴,代显华.校政企合作公育应用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2015(7):225-227.

⑤陈艳霞,王艳.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5):141-144.

⑥董艳,柯艳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研究[J].江苏高教,2014.4:99-101.

⑦L-贝塔兰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m].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⑧张婕,陈光磊.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87-90.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7

关键词:物业管理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物业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及房地产综合开发、土地有偿使用、房屋商品化的推进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尽管物业管理在我国兴起颇晚,但发展很快,并且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物业管理取得长足发展。迄今为止,我国物业管理企业已超过2万多家,物业管理人员达250万人,至2010年将增至400万人。然而,物业管理人员多半为半路转行,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匮乏导致服务水平低是当前我国物业管理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人才成为瓶颈,是物业管理这一朝阳产业所面临的尴尬和困境,因此,我国高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培育物业管理专门人才,是新时期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1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

1.1人才需求的层次性

物业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从房屋设备维修养护到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及物业管理的理论研究都在其范围之内,这就是物业管理对人才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物业管理公司的构架上来看,物业管理公司的用人需求包括二个层次:管理层和操作层。管理层包括管理人才、策划人才和首脑人才;操作层包括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同时,从专业教师培育和学科发展研究角度上看,物业管理人才还需要有学术人才,即理论研究人才和教育人才,这就形成了物业管理的学术层。

1.2实用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通用人才并重

现代物业管理涉及物业的种类繁多,有居住物业、商业物业、工业物业和其他用途的物业。物业管理和服务对象有显著的差异,需要一批熟悉各物业特点,掌握常规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每种物业的管理服务工作都会涉及到房屋设备、公共设施的维修养护,公共区域的治安、环卫、交通等综合管理与经营,需要有一批懂得企业管理与经营、经济分析、公共关系学等复合型通用人才。

1.3物业管理人才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兼备

物业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以人力资源及智力输出为特征,附着情感价值,并对管理服务模式、技能与方法持续动态创新的行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行业的发展速度使得工作中不断涌现新的问题,这就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从具体工作岗位来看,较为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对动手能力要求颇高的技术工作居多,所以有无实践能力也是物业公司招聘人员的重要考察指标。

2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而物业管理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仅有十年的发展历史。尽管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开办较晚,但发展迅速,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高,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热门专业。

2.1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自1996年我国高校中开始设置物业管理高等教育,至今物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初具规模。表现在教育形式上,发展了高等职业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和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在学历层次上,由专科教育发展到本科教育;在学科层面上,专业开设背景和知识前缘不断拓宽。

2.2物业管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进展明显

虽然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处于摸索阶段,专业教育理论发展还不成熟,但物业管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年至2006年共出版物业管理专业教材20多本。物业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也正在探索之中。

2.3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发展有三种:一是以服务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服务理念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与业主交流的技巧,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胜任总体性的管理工作;二是以技术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型以技能教育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能力,但缺乏管理和经营观念;三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吸取前两种模式好的办学经验,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强调技能教育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

3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问题

3.1人力培养层次偏低

物业管理作为新兴行业,对物业管理人员知识化、市场化、信息化、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现代化物业管理营销已进入个性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整合时期,物业管理行业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经验的专业人才,更需要高层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而目前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仍停留在大专层次和自考层次,大部分地区未开设物业管理本科教育,人才培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用人需求。

3.2师资建设滞后

物业管理专业是时代和行业发展起来的新行业,但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还没有开展专门的师资教育,造成我国各高校物业管理教育普遍面临师资不足,缺乏专业教师的发展困难。我国各高校中大部分物业管理专业教师是相关专业改行或聘请物业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教师整体水平偏低。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建设滞后,已不能适应物业管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3.3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面对物业管理市场对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需求,我国普通高校将人才培养定位在技能实用人才的培养,而普通高校都不具备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另一方面,面对物业管理市场对复合型通用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而这类学校也不具备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师资和教学条件。这种只顾及市场需求,而不考虑学校各自的学科和专业背景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势必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3.4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不成熟

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大多按“四板块一环节”的模式设置课程,即公共必修棵、公共选修棵、专业必修棵、专业选修棵和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各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背景不同,教学资源和师资条件不一,在人才培养目标错位的情况下,面对师资不足,往往按“有什么教师开设什么课程”的“量体裁衣”的原则设置课程,造成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存在一定差距。

4我国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

4.1明确物业管理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物业管理专业学科知识综合性的特点和人才需求层次性的要求,物业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必须考虑高校各自的学科和专业背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和准确的定位。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管理层和学术层,以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为主,兼顾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重视师资人才的培养,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在操作层和管理层,以实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兼顾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

4.2构筑物业管理高等教育教学新体系

物业管理的教学体系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能较好地适应了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高级人才和教育人才,其课程设置应偏重于理论研究和宏观管理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可由十大模块组成①基本素质;②综合素质;③物业管理法;④物业管理建筑;⑤物业经营与管理;⑥计算机信息系统;⑦智能化;⑧物管理财务;⑨物业绿化模块;⑩房地产模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人才,其课程设置应偏重于微观管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课程体系可由三大模块组成①基础能力;②专业技能;③职业技能。

4.3加强物业管理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明确师资规划,引进重点课程人才;其次,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环境氛围;第三,人才招聘工作要改变被动、单一的方式,力求主动化、多样化。在师资培养方面需要做的工作是:首先,狠抓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重视学术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其次,加大教师进修力度,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去兄弟院校或国外进修培养;第三,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学校制定政策鼓励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并对本科学历的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督促他们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

4.4提高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层次

根据物业管理人才需求的层次性,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是多层次的,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停留在大专层次和自考层次,普通高校应积极推行物业管理本科教育,对学科基础和专业背景较好的高校,应积极开设物业管理研究生教育。因为只有提高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层次,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对各层次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禤映峰.浅析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力资源素质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5,(6)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8

关键词水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首次将水利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水利要大发展,人才是核心,基础在教育,我国水利高等院校和各高校水里相关专业成为培养水利行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基地。我国水利学科的专业高等教育始于1915年在南京建立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这之前虽已有学校设立有关水利的课程,但都没有将水利作为独立设置的专业。建校9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海大学为国家的国防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水利行业培养了近10万名高层次专门人才。

1水利高等教育的现状

1.1水利高等院校的转型

我国的行业特色高校大多是在建国初期高等院校大调整过程中,由全国高校有关专业组建整合的单科性院校发展起来的,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行业特色高校中的一部分合并为综合性大学,另外的大部分已经逐步发展为行业特色显著的多科性大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行业所属科研院所进行了企业化改革,行业特色高校的隶属关系也受到了划转,如河海大学原隶属于水利部管理,划转后由教育部直接主管。隶属关系的变更,带来了诸多困难与挑战。第一,水利部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机制日渐弱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等方面给予学校的指导和扶持日益减少。由于长期以来行业办学培养行业人才的模式被打破,完全面向市场的人才供需体系尚未完善,导致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第二,由于划归到教育部之后,水利部对学校的支持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出现了大量缩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为所属行业服务能力的发挥和加强,进而制约了其行业特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在原先的管理体制下,水利高校多已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但随着隶属关系的变更,水利高等院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发生了很大变化,打破了我国高等院校原有的圈层结构,加之各种大学评价、排名体系的出现,导致这些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减弱,优势下降,甚至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现象。

1.2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为适应水利发展的新形势,从1998年起,水利高等教育开始了新的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适应治水思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首先,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和西部大开发,工程技术问题越来越复杂,大量的高新技术应用于水利学科。原水利类专业设置过细,毕业生知识面较窄,不能适应基层水利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和发展。因此,目前各水利高校和水利专业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注重了加强专业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根据不同目标改为横向宽广型、不同学科复合型。一些重点大学还着力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培养,为复合型人才以及研究生培养提供可靠的后备队伍,同时逐步建立起培养以工程技术型为主、同时存在资源管理型与学术研究型的多种类型人才的体系。

第二,原专业教学体系中,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传授,而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教育,教学中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水利学科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及理论教学课时过多,实践性教学环节太少,缺乏实用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先进性,教学过程也比较封闭,仅有一个学期的课外实习机会,学生也是以观察为主,少有深入工程一线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利于水利工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水利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是由高等教育与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所推动的。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须适应变革了的经济基础。但办教育不同于办企业,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人才市场是波动的,专业人才培养却是相对稳定的,且人才培养政策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以避免人才培养周期造成的滞后。

1.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点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水利高等院校及高校水利类专业广泛开展了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创新和改革,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河海大学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水利工程领域的特点,强化与行业重点单位的合作,在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外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水利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用“3+2+1”模式,从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等各个方面打通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强化课程学习和实践,突出“大课程、大实践”的理念。通过加大课程量,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和强化知识基础;以应用为导向,加强案例教学和“顶岗实践”,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河海大学与长江水利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等水利单位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依托基地进行实践,在水利、交通等相关行业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水利部下属各大流域机构建设一批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生主要以研究生培养基地的科研技术攻关项目、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承担的生产任务、有关科研课题等为重点进行实践学习,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水利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2水利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2.1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的、多类型的、多面向的、多形式的,并以增强对水利学科专业人才多样性需求的适应性为目,标以水利发展和人才需求为核心,进一步完成办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视野、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根据现代水利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面向、多规格特点,适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重基础、重交叉、重素质、重实践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比较坚实和宽阔的平台上获得知识、技能及后续发展能力。

2.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现代水利是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为目标的资源水利;是统筹部署、综合利用,全方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民生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因此,水利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献身、负责、求实”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较深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以及较扎实的水利工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基础,同时具有把水利问题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综合考虑与协调沟通能力的高层次水利人才。与此相应,水利院校要以此为目标,努力为培养造就适应水利发展需要的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现代管理人才、适用技能人才队伍服务。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推进多种形式的学分制学习、研究式学习、模拟教学等教育教学方法方式,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尤其要围绕现代水利建设客观需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现代水利人才培养方式,更好地为水利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2.3完善产学研合作培养

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概念是从宏观上进行定义的,其中“产”是指产业,这里的产业包括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而并不单指工厂企业;“学”是指高等学校;“研”则是指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最高层次。《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对企业等用人单位接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等实行财税优惠政策。”

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水利行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总体上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宏观的政策环境,还是中观的体制机制、微观的操作层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需要大力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以理论的创新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发展难题,从实践中总结、概括、提炼出科学规律,不断推进实践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2.4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水利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较多的土地、建设及资金上的投入,水利高等院校脱离水利部后,得到的资金支持出现了显著减少,大多数近几年新办的专业也缺少学校和社会的有力支持,办学条件严重不足。为了从数量与质量两方面予以保证,设水利学科专业点的院校除了西部地区不宜再作更多增加,应在改善已设点的办学条件上加大投入。“十二五”期间,政府对水利行业的投资大幅增加,水利事业正处于一个资金充足、发展空间扩大的良好契机,水利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基础,教育是关键,所以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水利高等教育事业中。此外,水利高等院校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核心素质和竞争力,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的重大科技项目、工程,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国家信息中心.“十二五”时期水利建设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J].行业周评,2011.3(12):2-17.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9

1•人才培养的层次性

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对人才需求而显现出差异性,要求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层次进行。目前,国际上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有本科、mBa、博士以及经理人员培训项目四个层次。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卡内基一梅隆大学、德克萨斯大学mcComb商学院以及英国伦敦商学院等名校的经验可以发现:(1)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普遍重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人文教育、社会科学教育、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等,许多高校又把信息技术应用、外语、多元化文化融入其中。(2)mBa教育比本科教育更重视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宗旨在于培养世界上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沃顿商学院则培养在全球商业环境中最有效的管理者,斯坦福大学则提出培养领导者和创造改变世界的理念。(3)不同的商学院基本上把博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培养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学人员和科研工作者。(4)经理人员培训项目更倾向于为企业解决重大管理难题,进而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如:哈佛商学院把经理人员培训项目的宗旨定位于培养标准化、个性化的学习能力,为一流的全球化公司创造竞争优势;斯坦福大学把经理人员培训项目的宗旨定位于提供以研究为基础的,突出解决高级经理每天所面对的组织问题;卡内基—梅隆大学则提出了帮助经理及其组织开发新市场、技术和组织结构,并运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法提供超越期望的问题解决方案。

2•课程设计个性化

各大商学院为满足不同学生需要,课程设计的个性化特点突出。主要有三种倾向:一是选修课程门数增多,占总学分的比重增加;二是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更加灵活;三是体现时代要求的管理类课程增多,如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变革管理、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几乎在所有国外著名商学院中都有所增加。

3•教学方法特色化

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各具特色。工商管理本科生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开放意识、创新能力和商业道德,强调一般的管理实践技能,教学过程更多地体现知识传授的重要性。mBa学生的培养则更多地重视与实际管理工作的近距离,教学过程主要体现管理实践的模拟或再现,进行案例教学。博士生的教育则更多地强调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一流的师资力量是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我国很少有人明确提出不同层次的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一般都笼统地提到管理类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很多学校都认为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营销、旅游和房地产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宗旨,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应专业领域的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如陈孝胜(2000)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重点,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熟练的企业管理和经营能力;强烈的竞争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同时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成熟的心理素质,具备企业家的基本素质。钟苏,牟小俐(2001)对高校在校生的调查表明,大部分人认为工商管理本科应培养中高层管理者,知识和能力结构上应培养理论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需求方面应当既能面向企业,又能面向政府和科研等机构的复合型人才。可见,我国高校自身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是较模糊的,很少有人明确提出本科层次、mBa、博士等层次的具体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欠合理

从美国大学课程结构来看,课程设置是综合化的。国内很多高校课程设计不合理性:第一,课程设计体现出较强的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各地方高校一般都是参考其他院校的教学大纲,并从自身师资状况出发设置课程,因人设课,很少考虑或无法考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内在联系及要求。于是一些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缺失,非核心课程占据了核心课程的位置。第二,专业特色淡化。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与其它经济类专业大同小异,教学管理上过分讲究规范化,强调集中统一,专业特色淡化,制约着工商管理教育特色教学体系的形成和完善。第三,课程设计与市场需求脱节,忽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3•教学方法陈旧

我们一贯的教学方法是单一的填鸭式教学。特别是本科生教育,长期教室里进行。教学方式大都是教师在固定的讲台上,讲述固定的教材,留给学生固定的作业,最后以固定模式的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评。但工商管理教育的教学方法则应是启发式、讨论式。作为实践之浓缩的案例教学已成为工商管理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可是我国组织案例教学的困境在于科学、详实地反映中国企业经营成败的案例太少。

4•师资不足

工商管理教育缺乏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就mBa教育来讲,美国mBa师资选拔标准注重学术水平,必须有pH.D(博士)学位,有研究成果,同时更强调管理经验,即有综合性实际工作能力,既是大学教授,同时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等。为了培养理想的师资队伍,不少管理学院与工商界保持密切联系,鼓励教师经常到企业从事顾问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教学案例。国外著名商学院的教师几乎100%拥有博士学位,国内即使是一些重点院校也很难接近这一比例。很多教师没有系统地学过管理,自身的管理实践经验也很少,很难与国外的教师相比。而在只有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资格的院校,师资缺乏就更为突出,教师学历层次低,经营管理实践经验不足,普遍面临着知识更新的任务。

三、借鉴国际经济,完善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1•正确定位各层次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体现了一所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同一所学校对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应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如卡内基一梅隆大学的工商管理本科、硕士生教育、博士层次教育就具有不同层次培养目标的显著差异以及学术研究深浅程度上的差异,“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显示,该校在2001年本科教育最好的商学院中排名第5位,2002年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排名第18位。因此,国内的工商管理教育应当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实力,确定不同的办学目标,准确定位自身的人才培养规格。特别是学校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也要充分体现质量标准的差异性和毕业生科研能力标准的差异性。另外,不同高校的同一层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也可以体现出差别化,特色化。

2•课程设置系统化、特色化

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系统化同时体现自身特色。即不同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计划,这些教学计划是相互联系的并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具体地:一是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追求人才规格的个性化,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更多的选修课程,甚至鼓励学生跨学科门类选修课程;二是本科、mBa硕士、博士、经理人员培训项目四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应差别化。对本科生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于mBa和经理人员培训项目层次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既要体现更新旧知识和补充新知识,还要注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应注重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指导,重视引领学生站在学术前沿开展前瞻性科学研究活动。

3•灵活多样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综合使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甚至适当地引进自助式教学法。第一,启发式教学。教师按照处理问题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方法。如在介绍企业的仓库、选址问题时依次启发学生。若要选址,提示需要了解及收集的资料,启发学生根据企业现有情况提出方案,并分析其利弊,引导选择方案,提醒学生选定方案后还要做哪些调整、应做哪些预防措施等。第二,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互相启发思考,教师根据得出的结论或结果提出下一步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该方法与启发式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讨论的过程没有一个定式或固定的程序,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千变万化的,该方法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扮演顾客或售货员。第三,案例式教学。提供一个较为复杂的例子,让学生针对例子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一般来说,常引用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办法。第四,自助式教学。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课程、上课时间、作业时间、答疑时间及对案例的讨论时间等。教师则通过网络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问。这种方法不受时空限制,是现代教育系统应推广的教学方式,但对外部的软硬件要求较高。第五,实验和实习。亲身体会管理理论如何运用于真实情景,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

4•改革考试制度

唯有考试制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突破,因此加强考试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工商管理专业考试制度既要考虑到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又要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际,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实际操作能力、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作全面、系统的评价,建立专业成绩和素质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一是考核的重心不要放在知识的简单积累上,而要突出知识的接收转化、学生能力的提高。二是要加大对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比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能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发现讲课、书本或文献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独特见解。三是评价标准以创新为先。创新能力不一定要求学生同意老师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便可评高分。不要强调“滴水不漏”,而要评判创意高分,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造型人才。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篇10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本科专业由北京物资学院于2001年进行首次招生。目前而言,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中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不过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区分和具体的教学安排,各个高校的理解和做法有所不同。“物流工程”专业往往是在理工科背景的高校设置,该专业侧重于用工程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的问题,与生产运作、现代制造技术、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结合较为紧密;而“物流管理”专业一般是在偏重于文理科的大学设置,主要侧重于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规划物流系统。据教育部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年12月9日举办的关于“制定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全国设置“物流管理”或者物流工程的高校有200余所。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有相当一些高校并不是在管理学院中发展或者设置物流类专业,而是在传统的交通学院、机械学院等与物流学科相关的学院中设置物流专业。这些高校的物流学科往往是建立在传统的优势学科基础之上,因此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深刻影响着该校物流学科的发展轨迹和特色,就连教材和课程的设置都有明显的倾向性。如,在电子信息学院设置的物流专业,其方向偏向于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设计、电子商务等;在机械学院设置物流专业的,其方向则偏重于企业生产作业规划,甚至一些带有某些传统学科色彩的管理学院所设置的物流专业,也是偏向于企业供应链管理和设计等物流学科中的某些方面。这种现状必须引起重视,毕竟从现代物流的角度而言,这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还是不足以体现出物流学科的内在要求与特点。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专业定位不明确由于受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现状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虽然有不少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的专业及专业方向,但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对该专业的定位有清楚的认识,人才的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2.2师资力量薄弱,影响整体教学水平目前国内的学历教育现状是,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但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母专业”的依托关系,物流师资力量大多是从经济学、机械工程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数量不足,补充渠道不畅,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

2.3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从目前我国设置物流或相关类专业的学校数目与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可看出,至2007年为止,我国共计200多所院校设置了物流专业,其中有5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工程专业,15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而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为600余万人,到2010年对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的需求将达30万人以上,差距悬殊。而物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物流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2.4课程设置不成体系在物流专业主干学科划分、专业课程设置和核心课程设置上各高校有较大分歧,由于本身的学科历史沿革,导致“物流管理”的课程设置几乎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物流管理概论、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等几门专业课,从而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

3“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构建

本文从培养物流人才社会需求有效途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两个维度研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了系统化的培养体系。

3.1依据物流岗位群、物流人才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界定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审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据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层次、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群等方面来确定,以保证其更具专业针对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目前,物流从业人员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中职层次,节点性、操作性初级管理人才;第二是高职层次,综合性、操作管理人才;第三是本科层次,学科性、物流策划、管理人才;第四是研究生层次,研究人才、学术性高级管理人才。具体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研究型,一种是应用型。大多数人认为研究生教育层次所培养的人才是理论研究型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又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它侧重于具体的岗位技能应用与操作能力的培养。从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近几年就业来看,大多数停留在作业操作岗位,如物料保管员、车辆调度员、货车(叉车)司机等,对高职高专而言,就业岗位及其应用技能的要求可能是明确的,但对本科层次而言,除仓储、采购等岗位外,毕业后就能立即从事主管岗位工作的很少,所以物流管理本专科专业可以分领域设方向,如工业企业方向、电子商务方向、信息管理方向等。因此,根据社会需求设计明确的物流管理岗位以及构建其应用技能,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3.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各高校应该是在物流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物流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必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构建主要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强调课程体系符合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目标;其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相互协调的高素质人才;再者,构建的课程体系不仅满足当前就业的需要,还要着眼持久的发展潜力。每个专业按照技术领域和专业岗位(群)任职要求,遵循上述开发路线进行分析,分解成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然后根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与对应课程响应,最终形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根据知识、技能的渐进教学规律和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划分成三个模块:专业基础模块、职业技术模块、职业拓展模块,模块之间的理论教学构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构成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内部贯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和依托。课程体系构架严密、环环相扣、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

摘要:分析当前高等教育中物流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从培养物流人才的社会需求有效途径、专业课程体系两个维度研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了系统化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