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级经济知识要点十篇中级经济知识要点十篇

中级经济知识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6:50

中级经济知识要点篇1

1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

1.1高级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课程地位高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博士进行经济研究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西方国家常常作为一年级研究生的宏观经济学教程,或结合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作为具有良好数学与经济学背景的高年级本科生课程[1]。在当前的中国,各个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授课安排并不一致。由于讲授该课程对师资水平和生源水平均存在较高要求,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能够为一年级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这门课程,条件一般的学校也尽量将这门课程作为博士学位课的主要内容,而未对该课程引起重视或条件较差的学校则未开设这门课程。相比东部地区高校而言,部分西部地区高校对该课程的重视和准备还略为不足。

1.2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必要性高级宏观经济学在多数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中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许多经济学热点内容也能从中找到模型来解释和衍生,当前的各类经济学学术期刊论文中也常常能见到该课程包含的经济模型与知识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能使西部地区的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宏观经济学研究前沿的内容,在阅读相关文献时能尽快理解其中心思想和关键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带来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加强,能够运用更深入的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方法和更前沿的数学方法演绎与证明经济学命题,针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模型建立、经济学分析、数学推导以及之后的实证分析。

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获得提高的另一个表现是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由于国内外经济学类排名较高、质量较好的期刊往往十分强调理论模型的严格推导与证明,因此学生在对高级宏观经济学进行理论和系统的学习之后,会对当前较新和流行的经济问题、理论模型与数学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容易在较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应学术论文。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开设和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也是对教师自身的一种挑战,能够提升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学习和研究高级宏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学习更多高级宏观经济学内容,了解更多经济学流派的思想与主张,掌握更前沿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对经济学的其他方向进行研究时或许也能触类旁通,有所裨益。

2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当前,西部地区不少高校逐渐向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在开课与授课中也反馈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点。

2.1缺乏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由于长期以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等存在着优势积累[2],经济专业排名靠前的名校大多数位于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高校(考研地区划分的a区)的考研分数线总体而言高过西部地区高校(主要在考研地区划分的B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西部地区经济类研究生生源对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了解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对初级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可能还较为欠缺。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时,教师常常会为了照顾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而调低授课难度,降低讲课速度,并适当回顾复习一些初级、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这导致了高级宏观经济学本身授课课时和难度的欠缺。

2.2缺乏相关数学知识数学是高级宏观经济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及的数学工具主要有动态规划、常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测度和积分、随机过程等,硕士研究生在修习此课时往往会因为相应数学知识不熟悉而难以理解课程内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多数高校经济系专业的本科阶段在开设课程时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类课程在大一、大二就讲授完毕。虽然学生在考研时会重新复习这三门课,但在大一大二的本科学习中可能由于不知道考研科目设置而对上述数学课程不够重视,学习时一知半解,做习题时草草了事,对知识点掌握不够透彻。同时,在大三、大四以及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中可能因为未开设或未选修经济数学方法、随机过程、金融数学等与经济联系度较高的数学课程而导致数学基础薄弱,在接受高级宏观经济学教育时面对复杂的数学工具很难理解和掌握。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高校在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师资力量缺乏[3]。讲授该课程需要较深厚的经济学沉淀和数学功底,同时由于许多参考教材和相关文献资料都是英文文献,需要良好的专业英语水平予以支撑,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并不常见。②存在人才缺口。许多能力很强的教师或博士均由于待遇、福利和机遇等原因选择了东部地区高校就业,导致西部地区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引进不足。③现有教师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由于高级宏观经济学涉及经济学和数学的前沿问题,若未一直关注该方向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则很容易造成知识更新速度较缓,讲授课程内容陈旧、不适用等现象。④授课方式。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包含了大量的经济学模型和数学推导,若不注意授课方式和讲课风格,则容易让听课学生有艰深枯燥之感,难以对该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3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面提到的西部地区高校在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下。

3.1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前置课程知识欠缺以及基础薄弱,针对性的对策有:①各高校经济专业应该在本科教学阶段就有意识地引起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基础和数学功底,在大三、大四阶段广泛开设经济数学方法、中级宏观经济学、金融数学方法等专业选修课,并在大一、大二阶段向学生强调经济学学习和考研科目中数学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学习初、中级宏观经济学和数学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尽量拥有系统的经济学和数学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打下良好的基础。②各高校经济专业在对硕士研究生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同时,应该实际调查选课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情况,做好课程衔接,最好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之前先为有需要的学生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4],并适当地增开与高级宏观经济学对应的数学课程,如动态规划、常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测度和积分、随机过程等。同时,为了增强学生阅读相关外文文献的能力,应该配套地开设专业英语课程。③为了保证学生在接受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及配套课程之后能真正达到课程要求,应该在出勤、课堂表现、习题和考试上适当严格要求,该课程中大量的模型推导必然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来理解、推导和记忆。适当选取考试的方式和考试的难度,使学生在有动力学习的同时又不至于背负太大压力。④学生在学习了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并掌握了其中与自身研究方向相关的内容后,下一步必然是通过写作和发表学术论文或毕业论文的方式来体现出学习到的知识。若缺乏相关培训而导致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欠缺、写作方式不规范,则很难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开设科研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的配套课程与讲座,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也非常重要。

3.2从教师的角度教师的主要问题在于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引进缺口和自身知识更新,针对性的对策有:①设法增强师资力量,引进相关人才,扩充师资队伍。注意有针对性地引进符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讲授条件(即经济学、数学和英语均有较强能力)的人才,为此可以适当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培养专业的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师。原有教师结构知识储备落后,要积极地提高原有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②形成高级宏观经济学研究团队,吸纳能力优秀的教师与学生加入团队,设法增强团队科研能力和合作能力,将教学与科研有机联系[5]。由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大量学习新知识,一个良好的研究团队能使团队中成员对相关知识有更广泛和深刻的了解,共同讨论和研究也能使人受益匪浅。③针对教师知识更新速度问题,西部地区高校的经济专业应该加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派出相关教师与人才赴外学习深造,与国内外名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学习他人长处,弥补不足。同时应该尽量保证学校外文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等更新及时,为教师和学生能及时获得相关学科最新前沿理论提供有力保障。④教师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时,应该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力争讲课能够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知识点要落到实处,模型推导应该根据学生能力来决定详尽程度,布置数量和难度适当的习题并及时讲解,保证学生尽量掌握重要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讲课风格,风趣幽默、娓娓而谈或环环相扣的授课风格往往能使学生更清楚明白地掌握知识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程产生深入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RomeRD.advancedmacroeconomics[m].4thed.newYork:mcGraw-Hill,2012.

[2]席鸿建.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3):147-149.

[3]张凌,冯宗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性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7):54-56.

[4]俞炜华,胡春田.试论“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定位与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46-49.

[5]成新华.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08(5):53-56.

中级经济知识要点篇2

高一政治一经济制度知识点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1.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地位——其表现有二:一、.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二、.

2.国有经济是主导作用——其表现有二:一、对的控制力上,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第二:国有经济要,引导和影响并在.

3.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家庭承包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十六大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观点:

(1)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2)发展规模经营;(3)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1、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2、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3、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

(三)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经济形式或组成部分).

注意一个易错的说法: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

(四)我国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结构)

1.这项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从根本上说是,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多层次性)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

2.十六大提出了两个必须: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一政治一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经济常识专题知识点归纳

2.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3.高一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知识要点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国际贸易趋势对策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之上的经济,它是一种以知识作为发展资本,靠人类智力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既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国际竞争的重点。因此,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的今天,国际贸易的发展表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交易方式网络化和交易市场垄断化。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也有实物产品交易。目前,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2002年全球网上贸易总额高达3490亿美元。网络贸易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领域中一朵鲜艳的奇葩。由于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技术创新的70%-8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90%,因此,在国际交易市场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

第二,交易对象高级化和利益分配两极化。在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逐渐高级化: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的构成中发展十分迅速;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日益高级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普遍重视科技的开发研究,实行科技发展战略,把高科技产业作为制高点。(2)世界技术发明创造与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也是加快国际技术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3)与技术贸易有关的社会条件日益完善,尤其是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努力,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法律环境。(4)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使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依赖进一步加深,国际技术交流更加频繁。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两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即所谓“中心-化”趋势。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中心化”和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中处于不对称地位,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科技发明与创造;在国际贸易分工和产业升级换代中,发达国家也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发展动因知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知识革命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迈向一个以智力资源和知识要素占有、分配、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将代替资本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智力资源的丰缺盈余程度将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禀赋状况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被以知识和技术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所代替,科学技术知识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也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获得的。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贸易对策

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将不可避免,因此,应及时把握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级经济知识要点篇4

关键词:教育经济与管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Boix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设定,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跨学科人才要求,或是侧重于教育学原理,或是侧重于管理学原理。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学院(系、研究院)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基础面,提高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比重,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

根据上述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出,教育学背景的导师占大多数。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本专业出身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的导师很少,就目前看来只有浙江师范大学的杨天平教授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背景的博士。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导师大多从事与教育学相关的领域研究,有经济学、管理学背景的导师较少,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教育经济与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需求的。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加强学科建设,吸引更多管理学、经济学背景的导师,为加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聘请相关学科教授通过定期举行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知识的碰撞,拓宽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关于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2003(1):55―57.

[2]姜海洋.论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J].经济论.~r,2011(7).

[3][关]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36.

[5]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树春.从就业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2008(12):170.

[7]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跨学科系列研究报告之一fR].2011.

中级经济知识要点篇5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是以智能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力系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文章从增强知识即资本的观念、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发展信息产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立法、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具体说明知识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知识经济可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区别与传统经济的转变

知识经济是指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简言之就是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当今世界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升级换代,即由普通机器时代向智能机器时代的跃升。而促成这一质的变革的关键因素是现代科技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方式,使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向高效、优质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对生产力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优化了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知识经济实现了四个转变:(1)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转变。(2)从知识本身的获取向求知能力的开发转变。(3)从重视引进模仿能力向强调创新能力转变。(4)从技术自身的创新向知识生产的基础能力创新转变。

二、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国家的发展

21世纪,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正在转向知识经济。新的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源,成为我们新的消费基础。新的知识观念、知识价值、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转移、知识功能和知识经济爆长,正成为人们注目的重点,知识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使发展中国家更新观念,树立知识即资本的观念,提高科学、民主意识,增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意识。知识经济时化,知识即资本、财富,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更多的主宰权,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土地、金钱,而是科学技术知识。因此,牢固树立知识即资本的观念,进一步提高科学意识观念,明确认识到知识资本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的优势,这才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出路。只有自由、开放、民主的学术生态与人文环境才能促进科学发达、技术进步和激发人的创新精神。

2.促使发展中国家加大力度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视人才,大力发展教育,尽快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科技战略储备。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人力资本是推动生产率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教育落后,人民素质低下,这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入,推行教育改革,注重学生的素质、能力、个性、创造力的培育,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培养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和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目前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不强,与知识经济的要求不符合。因此,在知识经济的促进下,必须加速科技进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国家创新体系。

3.促进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和其他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是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知识经济促使发展中国家采取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使其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的方针政策,在新兴产业领域中迎头赶上。重点发展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4.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立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对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发展中国家意识到新技术、新知识保护的重要性。《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已部分涉及到对知识产权和名优产品的保护,但有的法规尚不健全,特别是关于新技术、新知识的保护,还没有进入法律条目,使执行起来很困难。因此,知识经济促使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科学技术法》、《高科技产业法》等等。

5.促使政府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和调控全社会资金投向知识经济,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政策的倾斜力度,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创立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发展风险投资。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在深化科技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广泛融资,包括银行融资,财政投资,利用外资等。同时,要注意进行金融创新,发展风险投资,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东蕊.知识经济分析.山西科技,2007(3)

2.侯志勇.浅谈知识经济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企业家天地,2007(6)

中级经济知识要点篇6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呈现出高科技、高智力、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它给干部的素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1.知识经济的前沿性特点要求干部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各专业、各领域、各学科的新知识相比过去都是十分先进的,可以说在各个领域独领风骚。尤其是以互联网、微软技术为龙头的信息产业,其发展之快、作用之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之深入,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知识经济的这种前沿性特点,对我们干部队伍的素质问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在尽可能熟悉本专业世界领先水平的前提下,不断钻研新技术,接受新知识,结合本国本地实际,创造出更新的成果来。

2.知识经济的速变性特点要求干部有灵敏的能力素质。在知识经济形态下,知识、技术更新的速度正以3—5年的周期率迅速发展着。在这个时代,天然的资源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关键,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标准是:素质、教育、机制的管理。这充分说明知识经济的这种速变性特征向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能熟悉和掌握现有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有灵敏的应变能力,不断快速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知识经济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干部有广泛的知识素质。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当今时代,尤其是我国,虽说还只是初见端倪,但也完全可以看以,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个行业、某个部门、某个领域,而是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广泛地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就其知识方面看,呈现出三个发展趋势:一是知识商品化,这包括文化商品化、知识物业化、文化知识经济化等等;二是文化知识旅游,它是集知识、商贸、旅游三位一体的经济,是典型的知识经济的理念化;三是知识产业化,它是知识经济的直接成果,也是知识经济的最终目的和最佳模式。随着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质量将越来越高,品位将越来越高,档次将越来越高,综合性的层次也将越来越高。因此,这就要求今天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具有本专业本领域的丰富知识,而且要能真正适应时展的要求,则必须有较为广泛的、综合性的文化科学知识。

二、加强干部素质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关键之举

从干部教育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从目前干部队伍素质和干部教育的现状来看,有计划、有步骤、主动地把干部教育的重点从基础教育、学历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是干部队伍适应时展要求的当务之急,而且也是我们能否主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关键之举。

1.干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知识和能力素质的教育。

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由于所处地位和肩负责任的特殊性,其素质的主要支撑点是政治素质。这是他们与其他类别人员素质最大的区别点。因为,领导者政治素质的好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决策的正确性和对人民群众的致益性,影响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大政方针与发展方向,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我们的干部教育,必须用大的力气在这方面下功夫。而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对政治素质的要求,又不能沿袭以往基础教育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模式,而应侧重于站在时代的高度、全局的高度,较深层次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主动地掌握国际国内政治斗争的最新状态,准确地预测其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政治嗅觉和敏感力,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尤其是重大决策与政治风云变幻联系起来,以增强决策的正确性,减少失误率,促进本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顾名思义,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毫无疑问,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单一地靠拼体力、拼消耗来发展经济,而必须靠科学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软件产业”来发展经济。要实现这一点,作为领导干部首先就必须增加自己的知识存量,不仅要学习和掌握一般的、基本的科技常识,而且必须尽可能多地接受最新科技知识,用国际国内的前沿科技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知识存量中的科技含量与水平。因此,干部素质教育就必须想方设法为干部提高知识素质作贡献。干部教育部门不仅要为干部准备这方面的教材、教员,而且必须为干部获得最新知识提供必要的先进手段和设施。转贴于

干部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在于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因此,干部教育要围绕知识经济对干部在能力方面的新要求,采取多种手段以提高干部运用知识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此,一方面可以运用互联网和其它高科技手段,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收集多种相似地方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来进行对照、比较,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用他山之石来攻本地之玉;另一方面,则可以把本地的多种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经济状态、主观愿望等制作成电子信息,通过互联网来征求各地专家、学者、能人、巧匠们的意见,或者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普求良策。

2.实施干部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干部是我们事业的中坚,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这部分人的素质不提高,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高要求,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就不可能建成。因此,一定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下大功夫抓好干部的素质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它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千秋基业,从方针政策,到具体布置检查落实,扎扎实实地抓下去。

中级经济知识要点篇7

一、通读目录,掌握全书,明确线索

目录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概括了教材的主要内容。阅读课本,首先要看目录,从宏观上感知全书,做到心中有数。目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细心研读,可以掌握逻辑顺序,找到教材线索。例如,八年级下册,分为“权利义务伴我行”“我们的人身权利”“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四个单元,教材从我们国家的性质入手,了解我们国家的人民享有的权利,并要忠实地履行义务。第二、三单元分别介绍了作为我国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人身权利以及文化的权利和经济的权利,通过对权利的介绍、侵权的表现和维权的方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第四单元收尾,对权利的认识和维护是为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样,法律―权利/义务―公平、正义就构成了整册书的基本逻辑

线索。

二、通过目录,把握主旨,将书读“薄”

目录是教材的“眼睛”,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录呈现的是教材的主要知识和重点内容,是我们首先要掌握的部分。先主后次,突出重点,是将书读“薄”的主要方法。例如,八年级上册共有四个单元,主要讨论的是交往和交往的品质。第一单元讲与父母的交往;第二单元讲与老师、同学、朋友的交往;第三单元讲文化的交往与网络的交往;第四单元介绍交往当中应具备的品质。这些重点内容构成了全书的骨架,熟练掌握这些内容,提炼出精髓,有助于我们将书读“薄”。

三、利用目录,归纳整合,形成体系

目录就像一幅行军线路图,标志着每一处重要的制高点。需要我们按图索骥,梳理教材知识,揭示内在联系。例如,七年级下册,分为四个单元,但可以通过整合教材,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青少年应具备的优秀品质;第二模块,青少年要知法、守法、用法。其中,优秀品质包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坚强。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对优秀品质的认识,优秀品质的作用以及如何培养优秀品质,同时还可联系九年级第一单元“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和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让生命之花绽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起作为青少年应具备的各项优秀品质。这样,重整合,挖联系,巧记忆,就充分发挥了教材目录作为知识体系的载体作用。

四、回忆目录,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目录像一个窗口,折射出更为丰富的内容,通过这个敞开的窗口,探视整册课本,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以九年级二、三单元为例,这是中考重点考查单元,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内容涉及广泛,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难免会有疏漏。但通过目录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1.对国情的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国策、战略(三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二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3.五位一体:经济(第三课“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第七课“基本经济制度”,第八课“共同富裕”和第九课“学会合理消费”)、政治(第六课“依法治国,宪法,政治权利”)、文化(第五课“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八课“先进文化”)、社会(第九课“共同理想,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第四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层层深入,形成体系,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考试时,可根据相关知识,迅速翻到书本,找到想要的知识点。

五、扩展目录,丰富完善,将书读“厚”

中级经济知识要点篇8

一、知识经济的特点

1996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提出“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生产增长、产品增值的最重要资源、资本和要素。知识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知识化、全球化和可持续性。知识化是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信息将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将成为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不单指由知识经济引起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而且还指世界各国在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上相互合作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知识经济可持续性是知识经济最具特色的特点。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是由知识经济的知识性特征决定的。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是以知识的不断创新为依托的。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一种时代精神。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经济。”[3]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科技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培养高素质人才依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知识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知识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要求

高等教育质量是发展高等教育的永恒话题。要明白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有什么要求和规定,就必须搞清高等教育质量的一般概念。高等教育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下位概念。《教育大辞典》把“教育质量”定义为“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教育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教育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按照这一解释,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前者所指的是我国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后者指的是依据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高等教育质量,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问题而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确立相应的质量观[4]。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通过国家的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给所有的高等教育毕业生安排工作。在那个时期国家的所有经济运行都是计划好的,高等学校不直接参加到社会经济的运行当中去,树立这样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可以的。但是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高等教育渐渐地走向了市场,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了社会的中心。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经济的知识化特点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更加依赖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复合型的人才。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的特点要求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级专门人才。由于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等学校与经济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的职能,进行科学研究的职能和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将更加充分的体现。这样我们只通过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一个方面来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不全面的,我们要树立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观,我们要综合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三个方面来评价。

由于知识经济是创新的经济,在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尤其注重创造性的品质。什么是创造性呢?我国著名的心理学者林崇德教授给定的定义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5]这个定义既指创造或创新的过程,又指创造或创新的产品,也指创造或创新的个性特征[6]。“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着重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不能简单地讲创造性思维天赋,重要的是看后天培养的结果;不要把创造性仅仅局限于智育,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的整体”[6]。由于创造性人才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而创新或创造又强调新颖和独特的特征。这样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应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因此要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的创新性观。

三、知识经济视野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学生参与

知识经济社会,全面高等教育质量观需要学生参与提供高等教育质量。在知识经济视野下,需要改变传统的精英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精英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的高等政策相适应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传统的精英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已经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在知识经济的视野下,全面的高等教育观要求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个方面综合的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在评价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方面,在知识社会里,评价大学生的创新性是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而根据创新性的定义,新颖和独特是重要的品质。创新性人才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人格组成,而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只有在被教育在自己作为一种体验的经验后才能生成。这样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创新性必须在评价高等教育的创新性时需要大学生参与。只有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创新时,有学生的参与,才更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性人格养成,为大学生的继续创新提供人格保障。在提高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的方面的质量,大学生作为大学中科研的参与者和后备军同样需要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在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方面,在知识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在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活动中的参与度也越来越多,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评价同样也需要大学生的参与。

知识经济社会,创新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需要学生参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创新性质量观的指导下,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需要注重学生参与。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以一切个人已知的信息为起点创造新颖的和新奇的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和个人品质。那么创新性就很强的个人经历性,创新强调学生通过浸润校园文化,学习文化知识,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自己生产自己,这样来培养自己的创新品质。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渐变与突变、渐悟与顿悟统一的过程,一个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体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因此在创新性高等级教育质量观的指导下,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就需要大学生的参与。

结语

知识经济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虽然知识经济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本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探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时,在知识经济的视野下,思考需要学生参与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传统的工业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形式,就在知识经济完成形成的经济体中同样存在农业经济形式和工业经济形式。根据oeCD的理解,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的产生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它在日益壮大的过程中对社会的经济结构乃至分配关系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但这种经济即使居于主导地位也并不意味着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的结束。因为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以这两种经济形态为依托,并以知识渗透其间来实现的。知识经济在否定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时代特征的同时,又提升了它们的内在素质和发展水平[7]。尽管如此,探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时仍然需要考虑学生参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仍然需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大学生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军.高教科研工作要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J].现代教育科学,2010,(1):35-37.

[2]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8):95-101.

[3]杨波.知识经济特点辩析[J].现代哲学,1999,(2):62-66.

[4]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8-13.

[5]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90-328.

[6]林崇德.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0,(6):1-4.

中级经济知识要点篇9

[关键词]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区域竞争力

[分类号]G35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先后出现了关于区域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即通过评价找到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各因素的贡献度。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区域竞争力评价进入了新的研究阶段――知识竞争力评价。

1 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演化

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其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工业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评价阶段。这一时期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主要是以比较各国的经济实力为主,评价指标全部是硬指标,而且指标体系比较庞大,指标间的关系松散,研究对象也主要是工业化国家。代表性的评价体系有1979―1998年间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全球竞争力报告》(GCR)和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wCY)。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1年),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国际(城市)竞争力评价阶段。这一时期区域竞争力评价的范围从工业化国家逐步扩展到包括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经济国家;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测评社会在知识的投入与产出状况及其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创新、知识流通与知识应用。代表性的评价体系有1998年-2001年间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全球竞争力报告》(GCR)和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wCY)及其国际经济组织的知识经济测度体系及国家创新体系。

第三阶段(2002年-),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阶段。这一时期区域竞争力评价的范围涉及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以罗伯特・哈金斯协会提出的“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wKCi)为标志,wKCi首次对全球经济体的知识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度量和分析,是衡量各地区知识容量、能力、可持续性以及将知识转换成经济价值和该地区居民财富程度的整体综合基准。至此,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产生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2 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类型与结构研究

对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80年代学者们对知识经济的理论研究。

198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马克卢普在其著作《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中提出知识经济概念。随后,oeCD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1996年以后,国外出现了一些国际组织机构对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这些指标体系是对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国内外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类型大致分为4个方面:

2.1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

美国是第一个对知识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的国家。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分别于1996年、1998年设计了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知识评价指数”与“美国国家新经济指数”。美国国家科学院认为,近年来世界变化加速,而驱动力来源于技术创新和知识革命。该体系构建了6大指标23个细分指标;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于1998年提出美国国家新经济指数,用以对美国各州在知识经济各项重要指标上的发展状况给予评分并做出排名,总计包括5大类17个细分指标。此后,oeCD、apeC、澳大利亚知识经济机构、新加坡、中国国务院信息办公室分别于1999年、2000年制定了对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

从各国及国际组织机构所构建的知识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知识存量、知识创新、知识应用与转换在区域知识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知识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研究的起点。

2.2国际(城市)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

国际(城市)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外以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每年分别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和《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为代表,这两个竞争力报告自2001年以后,不约而同地加重了对“知识能力”要素的量与质的关注以及对其指标的不断修正,如表1所示。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这些机构对各国竞争力的排名作为评价自身国际地位、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依据。

国内对国际(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是对国际三大竞争力报告的竞争力排名的介绍分析以及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倪鹏飞建立了10多个测评指标用来测量国内城市竞争力并进行排名;此外还有尹玉龙评价体系、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评价体系、王秉安等提出的福建省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肖红叶等的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和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提出的“三位一体”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其他主要的相关研究有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的严于龙以地区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作用、金融活动、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8大类要素作为衡量我国地区竞争力的基本要素,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1980年与1995年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排序;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姚先国教授建立的评价区域竞争力的体系,从地区经济实力、经济国际化程度、基础设施、政府管理、金融环境、企业竞争力、科技和人力资本8个方面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并对各因子的各个指标进行省际间静态和动态的比较分析。吴玉鸣、徐建华、李建霞构建的我国区域信息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王福新对国内33个城市1996―1998年三年间的“城市内部经济竞争力”进行排名。研究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价指数等指标进行比较,但该研究没有清楚交代城市内部经济竞争力的理论内涵、指标体系,仅对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说明与比较。黄宏亮把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逐级分解到10个系统层、31个状态层和103个变量层,从而建立起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各类指标的相应权重,直观地展示了各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分层次竞争力的状况,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构分析与趋势分析。

国际(城市)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的制定与研究为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3国家创新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创新活动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创新活动的组织运作越来越具有国家或全球规模特征。1987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

弗里曼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之后,各国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从国家或区域的层次上研究知识创新的组织结构网络、网络中各种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特定国家生产、传媒和使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

1997年,oeCD推出《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是从国家创新系统这一整体出发研究个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知识与信息的流动,研究的重点已从传统的投入一产出分析转向对创新活动过程的分析。1998年oeCD公布的国家创新系统专题研究报告简本提出了从创新企业网络、产业群、人力资源流动和组织结构关系等4个方面对国家创新系统的运行绩效进行分析和测度的指标体系。为了测评oeCD国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迎接全球化挑战的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表现,1999年,oeCD正式发表《科学、技术和产业计分表:知识经济基准》一文,该文建立了一套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的指标体系,测评的焦点在知识创新、知识流通与知识应用。该指标体系包括12个大项,44个中项指标。

为了评估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度,波特和斯特恩1999年建立的国家创新力指标体系发表在华盛顿国际竞争力会议上。该体系包括4大指标10个细分指标,并使用统计上的回归分析和数学模型,用以辨识那些与国家创新绩效以及相关贡献紧密联系的因素。

2000年,欧盟理事会制定了欧盟创新计分牌(eiS.europeaninnovationScoreboard),目的是关注欧洲企业政策与竞争力,希望能让会员国了解其在创新绩效上的优势与劣势。该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经济的主要动因及数个创新产出指标,共4个大类16个二级指标。eiS指标体系总结了创新绩效的主要方面。根据欧洲理事会提出的“欧洲创新计分牌”大纲设计的这一指标体系,2001年反映创新活动的指标增加到17个。2005年欧盟与联合研究中心(JRC,JointResearchCentre)密切合作,进行了eiS自2000年欧洲理事会首次提出后的第5次修订。通过这次修订,评价总体创新指数(Summaryinnovationindex,Sii)的eiS指标体系经过改良增加到现在的26个,创新指标种类由原来的4类增加为现在的5类,新处理方法通过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允许忽略某几项并增加在新的方面影响创新绩效的数据信息。

国家创新体系侧重对国家创新能力与绩效的测度,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流通与知识应用。国家创新体系强度的评估指标成为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2.4区域知识竞争力测评体系

2002年,英国罗伯特・哈金斯协会(RHa)首次提出了“知识竞争力”的概念,并建立了《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wKCi),通过该指数评价体系对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的知识竞争力进行评价。

RHa的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与weF的全球竞争力指标体系、imD的国家竞争力指标体系在指标设计、评价理论与方法、要素构成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对“知识能力”要素的指标设计方面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约而同地加重了对其量与质的关注以及对其指标的不断修正。可见国际竞争中“知识竞争力”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显。

国内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刚刚开始,除了对RHa的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weF的全球竞争力指标体系、imD的国家竞争力指标体系的介绍与评价外,一些学者在参照罗伯特・哈金斯协会的《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及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报告》和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世界竞争力年鉴》的有关“知识能力”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个别指标进行处理与更换,构建我国的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林善浪,王健(2008年)构建的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共三个一级指标:知识要素层、资源要素层和市场要素层,8个二级指标。

张川蕾(2008年)在构建知识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03―2005年区域知识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分析,采用由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知识资本、地区经济产出和知识的可持续性5个一级指标下的1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

相丽玲等(2008年)在分析国际三大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的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由知识经济产出、人力资本、知识资本、金融资本、基础设施、知识的经济转化能力6个一级指标下的18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

曹如中等(2008年)将城市知识竞争力指标分为与知识资本有关的指标、与知识创新能力有关的指标、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关的指标、与知识基础设施有关的指标、无法归类的其他指标5个一级指标59个二级指标。

3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目前国内外建立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每种评价方法都各有其特点,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主要区别在确定权重上。

一类是主观赋权,所采用的方法是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对象打分,但难以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如weF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将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并给出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类要素相应的权重,如表2所示:

一类是客观赋权,所采用的方法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但往往忽略指标本身的重要程度,有时确定的指标权数与预期不一致,如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在imD的国家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不管每个二级指标所含具体指标数目的多少,imD都赋予其5%的相同权重。imD认为这种赋予相同权重的方法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助于确保与过去评价结果间的高度兼容性。因为统计数据有时会出现误差或过于冗长,固定权重就可以起到如防火墙的功能,防止因权重不同所引起的问题的放大。同时,imD也使用了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两种类型的数据来分别评价定量与定性问题。其中硬性的统计数据在所有测算指标中所占权重将近2/3,而来自年度问卷调查的数据等软性指标占所有指标权重的1/3。

我国现有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方法多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知识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有林善浪,王健构建的知识竞争力层次模型;曹如中等构建的知识竞争力决定因素钻石模型和城市知识竞争力决定因素循环链;相丽玲等构建的知识竞争力模型。

4 结论

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产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知识经济测评体系、国际(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国家创新体系走向归一的必然。

知识经济测评体系的研究是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研究的起点。国际(城市)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的制定与研究为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国家创新系统的制定与研究对国家创新能力与绩效的测度,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流通与知识应用。国家创新体系强度的评估指标成为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为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知识创新能力的测评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目前,国外的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皆出自权威机构,RHa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可谓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代表,其全球知识竞争力排名对许多国家和地区评价自身的国际地位、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级经济知识要点篇10

第一,交易方式网络化和交易市场垄断化。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也有实物产品交易。目前,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2002年全球网上贸易总额高达3490亿美元。网络贸易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领域中一朵鲜艳的奇葩。由于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技术创新的70%-8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90%,因此,在国际交易市场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

第二,交易对象高级化和利益分配两极化。在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逐渐高级化: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的构成中发展十分迅速;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日益高级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普遍重视科技的开发研究,实行科技发展战略,把高科技产业作为制高点。(2)世界技术发明创造与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也是加快国际技术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3)与技术贸易有关的社会条件日益完善,尤其是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努力,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法律环境。(4)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使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依赖进一步加深,国际技术交流更加频繁。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两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即所谓“中心-化”趋势。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中心化”和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中处于不对称地位,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科技发明与创造;在国际贸易分工和产业升级换代中,发达国家也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发展动因知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知识革命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迈向一个以智力资源和知识要素占有、分配、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将代替资本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智力资源的丰缺盈余程度将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禀赋状况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被以知识和技术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所代替,科学技术知识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也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获得的。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贸易对策

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将不可避免,因此,应及时把握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