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十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十篇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7:21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1

关键词:文化公共外交地位

在人类文明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文化就在不同文明之间发展起来,在国家出现之后,文化交流则就具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文化给不同的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带了影响,可以说,从古至今文化在外交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之间主要通过公共外交方式开展外交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国家自身的形象地位以及国际影响,但是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活动的内容还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一、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关系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交流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各个国家有着较为明显的意识,国家之间会在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等领域开展对外外交,有逐渐的拓展了文化外交的方式。所以文化外交以及公共外交在在国家的战略层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文化外交的定义相对较多,个别学者在交流内容的领域对其定义为:国家为了提高国家的自身利益,有效的实现国家的整体战略发展目标,通过文化传播的相识,利用各种文化交流与沟通活动作为主要的方式,采取和平的外交方式,开展相关官方外交活动。这种外交形式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外交形式之外的第四种外交方式。也就是说,文化外交与其他三种外交手段都是一样具有一定外交意义的价值,是一种处理国际关系的有效手段。而在广义上对文化外交进行分析就是指,国家的全部文化交流。

公共外交(publicDiplomacy),又可以称其为公众外交。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edmundGullion提出了“公共外交主要通过处理公众态度对于政府相关外交政策的形成以及实施产生的各种影响,主要包含了超越于传统模式下的国家关系领域;政府对于其他相关国家的舆论开发等。其中公共外交本质就是信息与观点的沟通与传播。”此种观点有着较为明显的传播学内涵,对于大众、组织以及人际传播等内容较为重视。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外交的内涵也在逐渐的改变,但是其本质始终面向的就是国外公众,通过对其他国家公众的影响,进而有效的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图。

所以说,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在有着联系的同时也有着区别。其中文化外交的发展历史相对较长,而公共外交的历史则相对较短。在公共外交与文化外交的自身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公共外交活动的本质并没有脱离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可以将公共外交作为文化外交发展的一种衍生形态。

二、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区别

在公共外交与文化外交关系的角度来说,公共外交是文化外交的发展阶段,也就意味着二者有着一定的差别。

第一,在行为主体的角度来分析,文化外交在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其主体是国家;基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国家的构成还涵盖了国家之外的相关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群体。公共外交在开展相关外交活动的过程中,其主体是国家,国家是公共外交潜在的主体,其中非政府组织以及相关公也可以看作是国家主导之下的外交主体。也就是说,文化与公共外交在行为主体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相同性的。

第二,在行为对象的角度来分析,文化外交的主要对象是另一个具有的国家,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开展的文化外交活动。例如我国与法国公共开展的中法文化年,就是两个政府文化教学活动以及政治关系等综合体现。这种文化与政治活动的开展有效的巩固了双方的政治关系,提高了中方公民与群众对于两国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公共外交活动的开展主要的对象则是其他国家的公众,也就是说,在行为对象的角度来分析,二者的行为对象还是存在一定的重合性。

第三,在行为方式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外交活动具有一定的显性特性,其中国家之间主要通过各种外交政策、协约等方式,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是一种公开的活动模式;而公共外交的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是一种在国家对外政策主导之下,通过政府以及相关委托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形式利用文化交流活动开展与实施的文化输出活动,通过这种形式表现政府的对外传播发展意图。这种在国家主导之下开展的各种文化外交活动,究其本质都是国家政治关系在文化领域的综合体现,文化项目与活动的开展是在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开展的,会对开展相关活动国家的公众产生的一定的影响,提高公众对于合作国家文化的理解与认知程度。公共外交活动是一种间接的、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活动,主要利用各种传媒、教育合作以及文化项目等方式提高对他国公众的整体影响,是一项长期缓慢的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文化与公共外交活动在行为主体以及对象方面是有一定的相同点的,但是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以及开展效果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总的来说,二者都是国家的外交活动方式,都是将国家与政府作为主要外交行为的主体,其主要对象都是针对他国的相关民众与公民,通过获得其他国家的舆论支持,提高自身国家整体的利益的、有效外交政策,在本上行促进自身国家的整体利益。但是相关学者普遍认为,传统的文化外交是现代公共外交活动的一个分支部分,一些西方学者对这一观点较为支持,并将公共外交主要分为了舆情收集与立场表达、文化外交与人员交流以及国际传播几个步骤。我们在这其中可以发现文化外交被列入公共外交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念执行这几个步骤。显然,传统文化外交政策是一种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外交活动的补充行为,起源于信息社会的前期;公共外交活动的开展则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是政治、积极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一种时代产物,是基于这三种形式之外的一种全新的外交策略与政策,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战略效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公共外交活动替代了传统的文化外交活动,但是文化在公共外交重点地位与价值并没有变弱,而是逐渐的强化了,文化外交改变的仅仅是传播的具体方式与手段。

三、文化在公共外交开展文化推广以及国家形象塑造的地位

虽然公共外交活动的开展主要强调的是传播的对象,主要将他国的公共作为主要对象,但是并没有忽略文化自身的价值与地位。在开展公共外交活动过程中,文化仍然处于主体内容,是公共外交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方式与手段。

首先,文化在公共外交开展文化推广的地位。

第一,文化是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公共外交虽然加强对传播对象的重视,但是传播的内容是极其关键的,在公共外交实现目标的角度来说,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公共外交活动开展过程中,文化的推广以及国家形象的构建与塑造都是离不开文化的,文化的推广是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内容不变只是通过各种传播手段的创新,其本质还是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所以说,传播还是文化的传播,只不过是传播的形式与方式进行了改变,在信息时代通过各种具有符号化的形式体现各种文化形式,在最广泛的领域上来说,文化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个社会精神、物质层次的综合体。涵盖了各种艺术与文学、生活方式、权利与价值、传统与信仰等深层含义。例如在美国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过程中,就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的推广与宣传,诸如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饮食习惯,在世界范围内渗透着;各种好莱坞大片在世界领域内存在着,在电影中无不渗透这美国的各种文化内涵与价值体系,这可以说是一种无意识的政治渗透方式。这是一种公共外交政策方式,其主要传播的还是美国的文化,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进行美式民主、自由以及人权价值观的宣传;

第二,各种文化交流合作的开展。通过对外语言教学、交换生以及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国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都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例如,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实施的富布莱特项目,通过美国政府开展的各种教育交流项目,促进外交,现今为止,已有超高100个国家参与了此项目。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三百多所孔子学府,通过文化合作项目,推广汉语的对外学习。

第三,文化贸易活动。在对外传播中,各种商品主要通过电影、录像节目、图书以及杂志等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说,文化贸易是现阶段文化推广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将商品作文文化的载体,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输出,是一种有效的文化贸易活动。各个国家通过文化出版物、电影、电视以及综艺节目等方式进行文化引进,提高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其中,美国就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各种美剧、电影在文化输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次,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的地位。在公共外交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文化有着重要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以文化为内容的外交方式,促进本国本土文化的国际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国家的整体形象。

国家形象就是指国家内部以及外部公众对于国家的整体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与文化等内在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历史与现实的各种行为的整体认知。所以,国家形象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历史发展状况,国家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国家形象是可以塑造与改变的。例如,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主要呈现的是霸权主义形象,通过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干涉、经济制裁、以及文化渗透的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掠夺,但是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通过多种方式改变自身的整体形象,在世界范围内宣传美国的民主与自由,就是在进行国家形象的塑造。在美国的9・11事件之后,美国一直开展霸权主义道路,无视国际社会的舆论与反对,发动了两场战争,给美国的国家形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此,美国为了改变自身的整体国家形象,通过“中东工程”项目,向中东国家传播美国的主要价值观,通过对美国的生活方式以及民主精神的宣传,提高自身的国际形象,在通过政府出资在中东地区建立多间阿拉伯语书籍图书馆等的方式,改善自身的国家形象。同样,我国的近代史无疑是一部屈辱史,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相继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与世博会,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国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在国际中兴起,改变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固有印象。

四、公共外交与国家软实力中文化的地位

所谓的国家软实力就是相对于国家、民族、边界以及领土等硬权力来说的文化、生活形式与状态、国民凝聚力等因素,就是指通过各种吸引力、号召力等方式,对社会公众进行影响与说服。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然实力与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硬实力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说软实力就是文化实力的一种形式,在公共外交活涌展过程中,就是一种将软实力转变为吸引力、号召力的方式。所以说,在公共外交与国家软实力中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柏林墙的坍塌、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都是国家软实力的中和体现。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通过成立自由欧洲电台,利用28种语言进行每周1000多小时的国家广播,像东欧国家阐述自身额民主价值观以及相关制度;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通过自身的自由、民主、人权以及法制观念的宣传,彻底的改变了东欧国家的群众对于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念。这是一种“兵不血刃”文化交流方式。

五、结语

总之,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发展逐渐呈现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也更加频繁,国家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开展外交活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得知在公共外交开展文化推广以及国家形象塑造以及公共外交与国家软实力中文化的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对此在开展公共外交活动过程中,要始终明确文化的重要地位,通过各种方式的跨文化传播途径,有效的实现传播者的各种外交目标。

参考文献:

[1]曲文娜.中国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王海腾.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2

良好的国内、国际大环境,为化解国家争端提供了外交新思路。

关键词:文化外交;中国文化外交;特性;主要形式

“文化外交”一词最早见诸于1934年的《牛津英语大词典》,“英国议会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外交手段,就是致力于海外英语教学。”[1]这个概念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外交”一词是美国历史学家拉尔夫・特纳在其为规划战后美国对外文化关系而起草的备忘录中提出来的,但特纳当时并没有给予文化外交这个崭新的概念以确切的定义。

一、文化外交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外交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分歧。一种观点是从文化先行、文化服务于政治的意义上把握文化外交,前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则从实践的角度对文化外交进行定义:文化外交是围绕国家对外关系的工作格局和部署,为达到特定目的,以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或手段,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对象开展的国家或国际间的公关活动。他还指出,某项活动是否属于文化外交的范畴,可以用四条标准衡量:一、是否具有明确的外交目的;二、实施主体是否是官方或受其支持与鼓励;三、是否在特殊的时间针对特殊的对象;四、是否通过文化表现形式开展的公关活动。[2]另一种观点是从政治先行、文化是目的意义上把握文化外交。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卡明斯教授认为,文化外交是指国家及其人民之间的观念、信息、艺术以及文化的其他方面的交流,以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3]这种观点认为政府推行文化外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外发展本国的文化。不难发现,双方最大的分歧在于对外交的目的不同理解,也就是文化外交的出发点是为了服务本国治利益还是为了对外发展本国文化。文化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部分,与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国家利益密切相联,首先应该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对外文化工作必须根据国家的需要,同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保持一致,配合进行。所以,文化外交的目的就是促进本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被他国公众和舆论理解、认同、支持和赞赏,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能够对受众国的对外政策施加影响,使它们能够朝着有利于增进本国利益的方向演变,实现本国的总体外交目标。但在客观上,文化外交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又是政府发展对外文化关系的一部分,对国际文化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发展对外文化关系是现代国家的义务之一。

综上所述,可以将文化外交定义为:文化外交是以文化传播、交流、沟通为内容展开的国家形象政治,是国家或政府授权的非政府组织利用形式多样的文化形式和手段,使本民族的文化融入到世界主导文化结构中去,从而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实现对外战略意图。文化外交作为一场攻心战,它将国际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文化外交的特性

文化外交作为一种外交方式,既具有政务外交、经济外交等其他外交方式的共同要素,又具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隐蔽性。

文化外交的隐蔽性首先表现在外交目的的隐蔽性,就是以发展对外文化关系的名义,通过文艺表演、人员交流等方式达到战略目的。美国的富布莱特项目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对外文化教育交流项目,其规模、范围和持久性是任何其他西方国家所不能望其项背的。1946年至1996年五十年的时间,全球大约有25万人次受益于富布莱特奖学金,而仅2008-2009年美国从441个学校送出国711位学者,接受了来自不同国家241个学校的589位学者到美国交流。[4]美国的富布莱特项目声称是通过教育和文化的交流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但从长远看却是一种最有前景、一本万利的推销美国思想文化的有效方式,对富布莱特项目的参与者调查显示,参加该项目后99%的学者都能更好的理解美国和它的文化。可见,它的着眼点是长期的“精英教育”,受益于此项目的国外精英学者作为一颗自由的种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传播美国的价值观,这种“和平演变”的文化外交是一场长期的“攻心战”。

第二,思想性

文化外交的着力点在于改变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通过思想上“润物细无声”,以达到本国的战略目的。文化外交通过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心灵的沟通,进而把国际关系推到一个新境界。文化外交既是国家间关系的最基本层次,也是最高层次,让对方国家的人民互相了解并喜欢对方的文化,这样的国际关系就会具有更坚实的民间基础,从而更加牢不可破。战后法德之所以能够实现历史性和解,保持良好的两国关系,除了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真诚合作之外,持续不断的文化和青年交流功不可没,它使和解成为人心所向、不可逆转的潮流。有些国家则充分利用文化外交来控制人的思想,进而实现控制他国政府。曾任美国国务院负责对外文化关系的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在谈到文化和宣传关系时说:“无论是文化交流还是新闻宣传,其任务都是向世界推销美国思想”。[5]

第三,长期性

长期性是指实施文化外交的过程一般十分漫长,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性不仅指文化外交的过程,还指文化外交作用于国家战略实施的效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换言之,文化外交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是间接的,其效应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日本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就明确了要成为世界级大国,最迫切的是提高本国的政治地位。而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不能光靠经济力量,文化上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二战结束初期,派往日本的欧洲记者在发往国内的报道中,通篇充斥着关于日本的种种诟病。但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孜孜不倦的“善待”,这些记者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日本在欧洲人的形象中逐步起色。日本同时欢迎外国留学生赴日学习日本文化,加深对日本的理解、同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国际公众对日的友好态度,赢得了较好的国际舆论。尽管日本由于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但是通过长期的努力,日本改变了欧洲国家对其的不良印象,增加了一些国家国民对其的亲近度。同样,新中国消除旧中国留下的不良影响,通过文化外交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中经历了几代文化外交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取得圆满的结果。

第四,依附性。

文化外交具有一定的依附性。首先,文化外交依附于国家的硬实力。众所周知,文化是一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所以文化在国际关系中一般并不单独出场,它总是与政治、经济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文化的力量,不仅自本身衍生出来,而且也要借助于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其他因素的力量。当然,这种依附性不是绝对的,有时当政务外交陷入困境时,文化外交才体现出威力来。再次,文化外交的实施成败还受到文化外交手段的影响。正如英国的米切尔指出的,(文化外交)也许能被、也可能不被目标国及其公众所察觉,这完全取决于从事时的机敏程度和节制程度。

三、中国文化外交的主要形式

(一)国外办学推广普及中国语言和文化

孔子学院是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004年,第一座孔子学院在韩国的首尔落户,截至2015年12月6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届孔子学院大会,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孔子学院提供各种水平的汉语教师培训,汉语语言水平资格测试和教师辅导。孔子学院一部分由中国政府资助,一部分由国外团体和中国大学经营,中国政府每年花费一千两百万美元用于孔子学院的建设,虽然与西方国家的学院相比,孔子学院的经费很紧张,但是它赢得了很高的公众关注,这也证明,创办孔子学院是成功的。如今,中国政府已经学会使用文化这一软实力吸引世界的关注并扩展自身的影响力。自从建立以来,这些孔子学院传播先进的中国语言和文化并利用国际传媒将中国的影响力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它也逐渐成为沟通中国大学和外国研究机构之间的桥梁。

(二)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

每年中国政府以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和在世界各地举行的新年庆祝等形式举办1300多次文化交流活动,这个数字比十年前多5倍。中国与145个国家签署了文化交流协议和752份执行计划,同时中国还与一千多个国际文化组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双边交流,中国致力于通过国家主导发展经济的新模式,摈弃强调市场作用和私有化民主和公众参与的西方模式。近几年,中国邀请来自越南,巴西和委内瑞拉的精英阶层人士参观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向他们传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鼓励发展影视事业和体育事业来增强软实力。由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明星拍摄的武打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国的影视作品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中国的许多演员和导演也随之成为国际巨星,章子怡和姚明就是这些超级巨星的代表。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武术在2008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目前,武术运动风靡全世界,并在78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

随着文化外交作用凸显,我国愈加重视对文化外交的研究与运用。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充分运用文化外交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用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新形象,开启自信、务实文化外交新形式,文化外交成为我国展现自己特色发展道路、独特价值理念和制度体制的有效方式。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自信、真诚、负责的大国形象,不仅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更为管控、处理国际矛盾和冲突发出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开启了中国外交新时代,用文化自信唤醒了世界对中国更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Franka.ninkovich,U.S.informationpolicyandCulturalDiplomacy,Foreignpolicyassociation,1996.

[2]孟晓驷:文化外交的魅力,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1日第七版.

[3]李智.试论文化外交对国家国际威望树立的作用[J].太平洋学报,2005(3):90-94.

[4]数据自http:///us_scholars/us_awards网站整理得到.

[5]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3

〔关键词〕公共外交,传播方式,传播效用,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2-0078-05

公共外交是政府“大外交”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凸显及其信息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各国已越来越意识到开展公共外交以提升软实力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党的十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大力推进公共外交的发展,将能极大增强中国的政治影响力、经济竞争力、形象亲和力以及道义感召力。近年来,国内学界开始关注西方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本文不惴浅陋,拟对西方公共外交的传播方式及其效用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对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体系的建构有所裨益。

一、西方公共外交的传播方式

在西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角下,公共外交关注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权力政治”,而是将“心灵政治”放在突出的位置,即将建构主义强调的角色、身份、认同的理想付诸实施,非官方人物和机构与其他国家民众之间的交往,获得他国的理解和认同,追求本国信息、知识、文化、价值、观念、法制和道德等“心灵政治”的影响力和主导性。西方公共外交作为凸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和展示平台,以外国民众为传播受众对象、以文化价值观和本国内政外交为传播核心内容、以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塑造“心灵政治”为传播主旨,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

(一)人际传播。西方公共外交的人际传播主要是指通过思想库等舆论精英的人际关系所开展的外交活动。在西方国家的一些科研机构、高校存在着一批被称作智库的非政府机构和个人,他们专注于公共政策尤其是公共外交政策的研究。思想库以其独特的非官方身份,在双边和多边外交事务中努力发挥作用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府外交决策,尤其是在国际冲突或国际争端中,通过非官方的、非正式的外交接触,以达到增进理解、寻求共识、化解矛盾的作用。西方学者将思想库视为除政府外交外的最重要的“第二轨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库凭借自身的学术独立性、批判性、创新性以及学术影响力和舆论影响力,既可以作为政府外交的补充,也可以在发生国际矛盾与冲突时充当双边或多边关系中政府间的调停者。西方国家认为公共外交本质上是一场“思想与心灵之战”,而思想库便是公共外交思想的“孵化基地”和“议程设定者”。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思想库的国内国际平台推动崭新的全方位的公共外交,积极参与预防性外交、解决国际争端,以助推其全球战略目标的实现。在美国,智库广泛影响着美国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被称为“影子内阁”,智库成员与美国政界相互交流,一方面智库精英到政府机构任职;另一方面政府官员退休后加入智库,蓄积人脉资源,充当政府智囊,通过著书立作、学术交流、成为媒体意见领袖等方式引领舆论,为政府公共外交服务。

(二)组织传播。西方公共外交的组织传播主要是指由政府资助组织的科教文化交流等国际项目和由各类非政府机构组织的国际交流活动。国际科教文化交流活动一方面可以使西方国家有机会与他国直接进行思想和信息交流,构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网络;另一方面对项目参与者实施强有力的影响,增强其对西方国家的认同感。教育文化交流和国际信息传播齐行并举、统筹发展,是西方国家开展和实施公共外交的重要经验。美国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富布赖特项目、汉弗莱项目、英语教育和美国研究项目、国际访问者项目、市民交换项目、文化和青年交流项目等。近年来,美国政府还重新启动在外国公共场所建立“美国中心”和“美国角”的计划,直接面向外国公众开展公关宣传活动。德国充分借助歌德学院等作为其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大力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提升对外传播的范围和水平。法国将人文交流作为公共外交的切入点,通过法语教学、文化产业、社会交流和国际广播等渠道,传播法国价值观,进而塑造了法国文化大国的国际形象,并在国际社会发挥了相应的政治影响力。在西方国家,政府部门一般只是公共外交的发起者,各类非政府组织才是公共外交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西方国家在注重国际教育文化交流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种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的民间组织的传播效能,形成了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密切配合的主体多元化的外交格局,政府从宏观上把握公共外交政策并给予财政支持,具体公共外交活动交付民营部门去运作,有的甚至直接委托给宗教团体、公关公司、文化协会和各类基金会等社会团体。

(三)大众传播。西方公共外交的大众传播指通过报纸、期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介以及网络、微博等新媒介形式开展的媒体外交和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产品输出传播。在纸质媒介主流时代,媒体公共外交只局限于新闻记者与外交人员的狭小空间。20世纪20年代前后,短波广播技术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打破国界限制的特征为公共外交提供了崭新且高效的手段。冷战时期是国际广播的黄金时代,当时东西方对峙,双方唯一的交流平台就是国际广播。冷战之后,国际广播又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卫星电视技术的普及使卫星电视广播成为国际广播业新宠。随着卫星电视成为西方国家传播其价值观和文化的主要方式,传媒资源进一步向西方集中,公共外交资源失衡现象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迅速崛起,传统国际大众传媒的垄断性权力开始消解,“互联网外交”、“微博外交”、“电子外交”等新媒体公共外交形式呈现出便捷性、多元化特征,成为各国政府实施公共外交的战略支点。西方国家自21世纪伊始就着眼于加强网络外交能力。2003年10月,美国国务院“网络外交办公室”成立,突出信息技术在外交官素质养成中的作用,改善美国国务院内部及与外部沟通、协调方式,从而加强美国外交政策的落实执行。近年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强势推出基于社交网络技术的“公共外交2.0”战略①,以求在新媒介环境下改善西方国家在全球的国家形象。此外,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传播也是西方公共外交大众传播的重要形式。西方大众文化属于表层文化,输出形式极为隐蔽,其发展、衍生对他国的中层和底层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②,容易引起社会制度与价值观的变化。西方大力实施大众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极大推动了公共外交大众传播的发展。通过电影、电视、音乐和快餐,宣扬自己的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建立和维护西方生活方式、文化娱乐方式和价值观对全球的吸引力。

二、西方公共外交传播方式的效用

西方公共外交在其传播过程中,体现出政府主导并整合各类资源,多元行为体策划执行,官方色彩适时淡化,信息资源的掌控与输出、文化产品的贸易、利益导向的援助合作和人员互派与交流等多管齐下的公共外交传播体系特征,其传播方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强权特征,这就注定了西方公共外交传播方式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一)西方公共外交传播方式的积极作用。西方国家公共外交起步早,传播经验丰富。其传播方式在人才培养、组织建设、人脉积累、决策咨询、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智库为核心的人际传播,在西方国家外交、国防、安全领域发挥着智力支撑的作用,确立了国际传播领域的话语优势。西方国家将智库建设作为政府外交决策主要的智力资源和公共外交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建设,西方国家智库数目众多,研究力量强大,影响范围广泛,目前,在全球排名前50位的安全与防务智库中,美国和欧洲国家占有90%以上〔1〕。西方国家的智库在国家外交、国防、安全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11”事件爆发后,具有保守色彩的重要战略和政策研究机构,素有“强硬路线者之家”和“冷战思想库”之称的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智库审时度势,迅速向布什政府建言献策,并具体提出了应对恐怖主义,实现美国全球战略的七点建议,其要旨是以阿富汗为地缘安全战略的核心,发动反恐战争。后来的事实证明:该智库制定的反恐战略规划与后来布什政府的反恐实践是基本一致的。西方国家智库还凭借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借助国际舆论影响他国内政外交,其常用的国际传播策略主要包括:关注全球范围内或地区热点问题,精准选题,设定国际媒体议题;致力于创办颇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兜售其政策主张和思想观点,影响决策者和意见领袖,形成国际舆论的重要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国际论坛,阐释观点,交流思想,输出价值观念和政策主张。西方国家通过以智库为核心的公共外交人际传播方式建立起了全球话语优势,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受众国的内政外交。有关数据显示,仅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一家智库,一年中被全球媒体引用其观点达四千五百多条之多〔1〕。

2.以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和援助活动为内容的组织传播扩大了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软实力。西方国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有偿或无偿援助项目,这一组织传播的最终目标是在这些国家培育所谓“市民社会”,使代表西方价值观的自由、民主、法治、公平的价值观生根发芽,形成一股推动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最终建立西方式的政治体制。战后,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富布赖特计划”,资助美国学者到其他国家进行学习、交流、教学研究;同时资助来自超过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的学者到美国学习、访问,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增进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外国学生和学者对美国的认同感,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观。欧洲多国注重通过提供发展援助等手段扩大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其提供的发展援助占贫穷国家接受援助额的70%。法国积极推进文化外交,利用法语联合学院、法语国家大学协会、法国驻外使馆文化组、研究及教育机构推广法国文化和法国价值观。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的“创意英国”活动及名目繁多的教育交流项目等都扩大了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国民众对西方文化的亲切感。日本积极开展国际经济援助和技术合作,以动漫和创意产业为依托,塑造国家形象,这些创意产业蕴含相对稳定的价值标准,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日本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国民特性、科技水平和制度优势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日益成为政府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为实现其“政治大国”的目标营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2〕。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及其所取得的成效有助于项目接受方形成对其中所包含的西方主流价值理念的正面评价、认可乃至认同,提高了西方国家的软实力。

3.以媒体、大众文化产品为载体的大众传播配合了西方国家地缘战略的需要,确立了西方大众传播的比较优势。西方国家实施公共外交适应了西方国家地缘战略――争夺“破碎地带”对大众传播的需求。当前,全球“破碎地带”的范围是指从巴尔干半岛经中东、克什米尔地区、喜马拉雅山南麓直到东南亚的一条斜贯欧亚大陆南部的地带。这一地带是世界主要文明交汇与碰撞的地方,处于沟通海陆的战略要地,历来都是世界各大国地缘角逐的重点。西方国家公开和暗地里联合各国非政府组织,资助大众传播开展公共外交,旨在对这些国家的公民社会产生影响力,塑造其“心灵和思想”,增强其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度,确保西方国家的地缘安全。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适应地缘传播的需求,对包括传媒在内的公共外交手段进行了调整:实现了国家转播短波为主向中波为主的转变,世界范围内调频分支机构纷纷建立,将传播受众覆盖面扩展到至中东、中亚和高加索。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了地缘政治博弈的新舞台。近年来,西方国家开始强调公共外交在网络空间的地域布局。西方公共外交大众传播优势明显,全世界90%以上的新闻由西方垄断,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电视节目60%~80%来自西方主流媒体,西方50家媒体、跨国公司占有了世界95%的传媒市场〔3〕。

总之,通过文化大众产品的输出与传播,西方国家的服务贸易顺差规模逐年扩大,标志着西方国家贸易中的新型比较优势――软实力成分的增加,“可口可乐文化”、“迪斯尼文化”、“好莱坞文化”、“nBa文化”享誉全球,渗透各地,借助消费文化这一特殊的公共外交大众传播运行方式,西方悄悄地将全世界的消费方式纳入了自己设计的轨道,确立了西方文化的优势地位,改善了贸易结构。

(二)西方公共外交传播方式的局限性。虽然西方公共外交起步较早,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但受到西方实用主义外交哲学的影响,其公共外交政策的制定与传播方式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

1.理想主义的公共外交与实用主义的总体外交相矛盾限制了西方公共外交的传播效果。作为总体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公共外交应当与总体外交政策相辅相成,但西方国家开展的公共外交却与其总体外交战略相矛盾。西方国家的整体外交战略奉行的是实用主义,依靠以政治、经济、军事等能力构成的国家“硬实力”来确保其国家利益的实现。西方国家外交政策的优先目标就是增强经济、军事实力,追求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的“霸主”地位,鼓吹“霸权稳定论”,在对外交往中实施“先发制人”的预防性进攻战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对非西方国家开展以“软实力”为支撑的理想主义公共外交的同时,却执行“单边主义”色彩浓厚的实用主义总体外交政策,这就使西方国家公共外交具有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进攻性,所作出的努力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他国公众对西方国家的负面情绪及对其国家形象的认可。这就形成了西方外交政策中的一个悖论:在推行公共外交过程中一味宣传民主、人权等体现西方价值观的理想主义,而在总体外交推行过程中推行霸权主义和实用主义。

2.信息传播输出模式与公共外交不适应,文化霸权语境阻碍了跨文化交流,妨碍了国家间的相互认同。公共外交说到底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而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就在于文化差异。公共外交自然要超越自私的国家利益,摒弃“天定命运”的宗教情怀,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但是,西方文化霸权语境有着显著的特征即“唯我独尊”,具体表现为说教式的话语方式、武断随意的话语内容和冲突对抗的话语立场以及利益至上的话语目标。西方国家占有媒体资源优势,通过设定的媒体议程,采取傲慢的、说教式的单向信息传播方式向其他国家灌输,缺少互动,这样的信息输出模式与公共外交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很难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这种霸权语境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第一堵塞了国家社会信息畅通的渠道。由于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性、信息传播议程设置的垄断性和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国际社会公众难以获得公开、透明、全面的信息。第二制约了国际传播报道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西方媒体对符合西方价值观的群体进行美化报道,对于异类文化进行贬损,背离了新闻的客观公正性。第三有悖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潮流,也就限定了西方国家的公共外交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西方公共外交传播方式的启示

西方公共外交传播方式的成熟经验和积极作用无疑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公共外交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但另一方面,其实用主义公共外交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的局限性对中国外交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基于此,当前的中国公共外交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坚持防御性公共外交传播模式,准确把握政府角色。西方学者将公共外交传播模式分为进攻型和防御型两种。中国公共外交的目标是坚持以“和为贵”外交哲学为价值准则的防御性公共外交传播模式,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有利于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在这种公共外交传播模式中,政府要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公共外交实践活动中,政府可以担当行为主体的重要角色,做好顶层设计,配合总体外交,制定好战略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外交人才储备。但政府的作用应当是隐性的,应当让媒体意见领袖、智库精英、民间团体等非政府组织走上前台,要多从民间和公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这是公共外交成功的关键。否则,如果公共外交活动实施过程中官方色彩过于浓厚,外交效果会适得其反。

(二)运用双向传播或多向传播的对话传播方式,转变话语体系,寻求公共外交价值共识。公共外交中的跨文化交流不是寻求本土文化对异质文化的支配地位,而是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相融相通。中国公共外交的核心使命是介绍自己的文化传统、发展现状与内外政策,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向世界传递一个真实的中国,在提高软实力和话语权的同时而不会干涉他国内部事务。公共外交可以划分为独白、对话、合作三个传播层次〔4〕,中国要避免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文化语境和单向传播方式,在进行公共外交的对外文化传播的时候,要转变话语体系,淡化官方色彩,坚持双向传播或多向传播的对话传播方式,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在坚守本国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同时,又要深入了解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准则,在双方互动中搁置争议,寻求共识,尤其重视取得双方战略与策略层面的价值共识。同时,公共外交对外传播要客观、全面,要以事实服人,否则公共外交就会沦为一国政府为本国进行掩盖和粉饰的“政治化妆”〔5〕(p2)。

(三)营造多元化公共外交传播主体格局,培育智库、市民社会以及非政府组织。随着对外交往主体多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整合外交资源,凝聚社会力量,拓宽传播渠道已成为各国推进公共外交的有效途径。中国必须努力在公共外交领域营造起由政府出资、民间组织共同管理和多元参与的局面。2013年4月,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将智库发展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6〕。在人际传播方面,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重视培育智库和市民社会以及非政府组织的经验做法,重点扶持一批公共外交智库,鼓励民间智库的发展,提升公共外交智库的国际影响力;要给予非政府组织更大的发展空间,采取市场化方式选择值得信任、有实力的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开展咨询顾问、委托、项目合作、战略合作等不同形式的合作,努力挖掘、培养一批知华、亲华的国外非政府精英团体,加强中外知名高层智库之间的对话,使其在中外双边或多边关系中发挥影响力,对政府外交起到事先沟通、事后补充、遇到危机事件保留协商对话渠道的作用,实现公共外交的既定目的。

(四)加强公共外交传播平台建设,开展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在组织传播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以国际教育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为平台,加强人文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认知与良性互动,减少国家之间的摩擦和隔阂。要重视针对在华留学生的公共外交,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消除隔阂、促进沟通、建立友谊,培养更多的知华派,为未来国际政治格局奠定友好的人脉基础。要巩固并适度提升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办学规模与教学水平,加大经费投入,充实师资力量,促进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五)创新公共外交传播手段,抢占大众媒体舆论阵地。在大众传播方面,主流媒体要抢占世界舆论的主导权,对接国际话语,全面、客观报道中国,增进外界对中国事务的理解度。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外交所倚重的传媒已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转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在以信息获取为核心的新型公共外交中,西方发达国家享有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优势,纷纷将新媒体作为推进其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手段。中国要不断创新对外文化传播手段,在对外传播领域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重视微博外交、电子外交等新媒体形式,将网络作为传播政策、理念和文化的重要渠道,密切关注网上国内外舆情走向,通过发挥网络新闻议题设置和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为政府外交服务。此外,要通过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创新大众文化传播方式,增进国际受众对中国的理解与认同。

注释:

①美国于2009年后强劲推出基于社交网络技术(web2.0)的“公共外交2.0”战略,旨在在新媒介环境下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增进美国的国家安全。

②按照英国学者泰勒文化分层的观点,文化由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底层文化三部分组成。表层文化侧重大众文化,主要指衣、食、住、行等消费生活理念和方式;中层文化侧重制度文化,主要指风俗习惯、社交礼仪、典章制度、文化艺术等;底层文化侧重哲学文化,主要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

参考文献:

〔1〕吕正韬.美国智库的影响有多大〔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2(12).

〔2〕王星宇.日本创意产业塑造国家形象〔n〕.人民日报,2012-02-13.

〔3〕刘长乐.争夺话语权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前提――在“第11届上海国际电视节”论坛上的讲话〔eB/oL〕.中华传媒网,2005-11-28.

〔4〕王亮.欧盟对中国文化外交的特点〔n〕.中国科学报,2012-08-20.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4

关键词: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合作

一、前言

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存在着文化差异,要是贸易合作畅通、合理,达到合作双方满意双赢的结果,就需要有效的文化交流和沟通。同时,由于商品凝聚着民族文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才能使商品更具有国际性。因此,研究国际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文化及文化交流的内涵

探讨国际贸易中的文化交流问题,首先要对认识国外对文化的理解。国外关于文化的研究主要在社会学和人类学著作中,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这个定义将文化看作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事实上,“文化”这一术语在西方国家社会学和人类学著作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文化”出现的频率仅次于“社会”一词。“文化”在西方国家概念中既包括观念形态,又包括行为方式。文化作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它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由于文化并非源于生物学,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因而文化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罗杰·基辛从广义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了定义,认为“文化是用作为把人类群体与他们的生态结合起来社会地传播着的行为方式(mode)、生活方式(settlementpatterns)、社会群居和政治组织的方式,以及宗教信仰和实践”。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文化是以民族精神和气质(ethos)为核心的属于价值形态,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怀特海认为:“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从1840年雅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是一种畸形的状态,自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向正常化方向发展。当今社会国际贸易日趋频繁,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特点,了解文化的传播,不仅有助于国际贸易的正常化发展,也对文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中外国际贸易中传播中国文化,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由于文化交流在国际贸易中其中重要的作用,要在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交流实践中实现无障碍,就需要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及东西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具体礼仪规范、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三、国际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方式与思考

国际贸易中的人际交流方式是多样的,但主要还是直接交流与谈判。实践证明,国际贸易中的沟通成效除了与谈判者的综合素质和信息解读的保真程度有关,更重的是与文化差异程度和文化交流畅通程度有关。其中,文化交流方式是影响国际贸易中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谈判者个人可能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并且在谈判风格中体现出来。谈判者很可能来自非常不同的文化,亚文化的环境,面对陌生人自然会保持高度的戒心。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容易造成并加深误解,增加交流的难度。文化是多元性的,交融的,超越了国界。沟通中的误解和曲解是难以避免的,问题是如果大家都以自己的文化观念来判断对方的利益和行为,则难以达到平息纷争、实现合作的目标。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虽然大多用英语进行交流,但双方的母语往往又不都是英语,这就增加了交流的难度。加之,不同的国家存在着文化的不同点,国际贸易中存在的跨文化问题主要通过语言、礼仪、禁忌与宗教信仰、谈判风格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尽量了解对方的文化,对方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并且在国际贸易交流中要尽量用简单、清楚、明确的英语,不要用易引起误会的多义词、双关语、俚语、成语,也不要用易引起对方反感的词句。在礼仪方面,健康、必要的礼仪可以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广交朋友,避免隔阂和怨恨。首先,它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严,增强人们的尊严感;其次,它有助于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遵守国际惯例和一定的礼节,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貌。

四、结论

国际贸易活动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当与外国人进行贸易合作时,由于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因此,各自的民族文化、习俗以及礼仪等差别比较悬殊。如果违反礼仪规范,不仅会影响双方融洽关系的形成,而且还会影响对方对自己在修养、身份、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甚至影响国际贸易合作的成效。在国际贸易中,重视并加强懂文化交流,掌握必要的礼节与礼仪,是国际贸易合作的基础。人们之间的交往要符合一定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规范。

参考文献:

[1]李德尚玉.浅谈民族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5

关键词:文化交流;钢琴人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073-02

任何艺术交流的深度都是文化内涵的交流,钢琴艺术的交流不是单一技术层面的交流。钢琴艺术在中国扎根、推广是文化交流的结果,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加强,不断促进我国钢琴艺术人才向着专业化、体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需要文化交流

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在各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如阅读国内外的相关书籍、观摩艺术交流活动、练量的国内外教学体系专业教材等等,通过交流掌握技术手段、开阔艺术视野、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来理解音乐作品,达到完善和提高艺术水平的目的。而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中外相关专业文献中,由于中西方不同文化为各国的专业文献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在对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专业文献学习中,除在技术和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之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其作品呈现的风格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迥异。文化交流就是为钢琴专业人才提供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渠道。钢琴专业人才在各种交流活动中,为了能够理解不同国度的不同文化,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丰富自身的文化涵养,才能理解和感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在钢琴人才发展初期,重视阅读作曲家的传记,看作品的简要介绍,听作品的录音,通过读、看、听可以直接了解弹奏作品的创作理念、意图以及音乐表现的内容和形象,进而可以加强对技巧的掌握。这个时期的文化交流是初步的和萌芽的,重点放在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上。目的在于明确作品风格、接近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完善弹奏技术,能具备刻画音乐形象的基本能力。不同的书籍和音像资料,介绍的文化内容之间会有异同,因此,越全面了解文献资料,形成自己艺术观念的时间就越快,激发二次创作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所以初期的文化交流,是钢琴人才具备发展能力的奠基石。钢琴人才发展的高度,也是由这一时期涉猎文化交流的宽泛度决定。

在钢琴人才发展的中级阶段,钢琴人才对文化交流活动常常处于主动参与状态。这个时期,有些人才已经走向国外,有机会直接接触当地文化,开始融入当地的教育和演奏氛围中,处于不断探索的发展状态中。依然在国内学习的钢琴人才,在地方举办的音乐节、学校主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和一些观摩活动中,也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国内外演奏大师的演奏和教学,通过更多的途径认识国外文化,开始中西方钢琴文化的全面了解。这个时候,钢琴人才得到发展的是文化精粹提炼能力,在了解中不断接受,在思考中不断研究,在演奏活动中不断体验。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有了更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的主动性,基本具备了向深度研究和探索的认识能力。

当钢琴专业人才的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其热衷的活动。其中各种专业比赛,成为钢琴专业人才参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参与比赛,使钢琴专业人才有机会接触各国的大师和同行,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观摩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培育出的,带有不同文化印记的同行和老师的专业演奏、大师班的学习等,都会对钢琴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使其不断提升新认识,以达到对文化艺术层面的理解和提高,可以说,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研究内容和视野更加深入全面。

综上所述,文化交流活动在钢琴专业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钢琴专业的人才,应该重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

二、文化交流在钢琴人才发展中具有推动性作用

(一)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文化交流对于钢琴人才而言是一种由理念和实践共同组成的活动形式,能够激发钢琴人才在学术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步扩展和完善钢琴艺术的新路径,在钢琴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发展策略。

从中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来看,无论在演奏方面,还是在教学方面,都给钢琴专业人才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提供了新的学术研究视角。如:我国的一些高等专业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师,在留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有机会到意大利的专业音乐学院进行访学活动。在此期间,访学者通过观摩音乐会、参加大师班学习、举办和参与音乐会、参加艺术节和国际比赛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钢琴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这种直接的参与和交流,极大地增长了对异国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同,达到了专业人才培养和提高的目的。再如:我国开创“协作钢琴”学科建设系统发展规划的新策略,也是借鉴于国外的学科建设思路。“协作钢琴”(Collaborativepiano)学科作为独立专业,于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创立,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协作钢琴”专业在美国已经非常普遍,意大利大部分学校也都拥有了协作钢琴系。“协作钢琴”作为钢琴演奏艺术的重要表演形式,包括钢琴与器乐、钢琴与声乐伴奏(pianoaccompainment),钢琴与室内乐(pianoChambermusic)等与他人协同合作表演的艺术形式。在意大利“协作钢琴”学科专业中,我们能看到钢琴人才的发展,不再是以钢琴独奏这一单一的表演形式为主导存在,而是以钢琴声乐伴奏、钢琴器乐伴奏和钢琴室内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发展,使钢琴艺术呈现出日益丰富的表演形式,有效的推动了钢琴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复合型钢琴人才的发展规划。由此可见,文化交流所达到的目的不仅是专业人才水平的提高,还能拉动钢琴专业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

(二)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文化交流因为地区和内容的多样化,而呈现出开放的态势。各国文化通过交流,才能在世界传播。音乐作品风格、作品中的创作元素,都折射出了文化的多样性。所以,开放的文化交流态势与开放的人才发展理念是不谋而和的。从中意两国钢琴人才的学术交流来看,首先,双方都需要开放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才能使钢琴人才有机会和平台展示专业技能、学术理论研究等全方面的能力。其次,意大利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和民族性,要求钢琴人才对“意国文化”具备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交流理念。对于意大利钢琴艺术文化的多样性,钢琴人才应本着“求同存异”的艺术发展理念来与其进行文化交流,用开放性的思维与心理来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从而鉴赏和感受“意国风情”带来的多元化的文化魅力。所以,文化交流恰恰推动了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

(三)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文化交流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传播是世界通用的方式,它可以冲破不同国家语言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各国文化不仅深受本国人民喜爱,更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只有借助文化传播才能够扩大其影响。钢琴人才通过文化交流才有机会聆听各国的作品,才有机会进行巡回演出,才有机会让西方的文化、音乐、钢琴演奏大师来到中国,让我们中国的文化、音乐、钢琴作品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对此,我国的对外交流项目,给予了很大力度的资金投入,将文化单位、教育单位都纳入在资助计划之中,使钢琴专业人才的发展有了专属领域。正是在这种文化交流备受重视的政策实施中,才会出现中、外钢琴专家的走出去和请进来,这种讲学交流从另外一个角度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如:意大利钢琴家来京、津两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为双方了解中意文化、音乐作品、钢琴家演奏风格创造了良机。其中大师班的讲座,更是在钢琴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指导和引领的极佳作用,通过文化交流建立了一些合作关系,在实践和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合作。再如:曾在意大利留学的学者以及项目组成员,在学习钢琴声乐伴奏艺术回国后,共同进行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力求集体攻关,拓宽研究层面,丰富研究内容,以达到在教学和实践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中意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只是与世界文化沟通的一个缩影,只有将文化交流和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才能为钢琴音乐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没有文化的音乐作品,没有文化的钢琴演奏人才,就如同空中楼阁,缺乏精神的支柱和心灵的归宿,只有文化交流才能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

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推动钢琴人才发展的重要策略,而日益受到关注。无论是各个层面的讲学活动,举办国内外的专业比赛,还是演出交流等各项活动,都能达到不同文化理念的交流,从而促进钢琴专业人才技术水平和文化理念的提升。此外,在文化交流活动中,明确研究和学习方向,取长补短、增进了解,能够迅速使钢琴人才的能力得到提升。钢琴专业人才通过交流能直观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风格,不同演奏学派的特点,在学习和研究内容中有意识地选用其它国家演奏学派的经典曲目,在演奏中融入这一学派的文化要素,在不同文化的浸润中,深刻理解演奏学派的风格和文化理念。

由此可知,没有文化的交流,就不能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就难以归纳、总结、分析、提炼不同文化的精粹;没有文化的交流,就缺乏作品演奏中音乐层面上的丰富、演奏作品的内涵和音乐文献研究的持续发展。作为融汇文化和音乐的钢琴演奏专业,其发展也就难以保持勃勃生机。所以,钢琴专业人才就要在文化交流中,学习、展示、思考和研究不同的文化艺术作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钢琴艺术人才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于颖.论音乐欣赏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m].时代文学,2009.

[2]宋文里.当代文化心理学的缘起及其教育意义[m].民族教育研究,2010.

[3]李小诺.音乐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

[4]论文化传承视阈下的高师传统音乐教育[m].大舞台,2012.

作者简介:

郝蓉蓉(1981-),女,汉族,内蒙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键盘系讲师,获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艺术教育钢琴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和艺术指导教学。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培养方式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可以被简单理解为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所进行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出国留学、旅行变得更加简单,大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紧密结合,以文化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使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现。从课程设置上看,除英语必修课外,大学中还开设了大量与文化相关的英语专业选修课。如美国历史与文化、英国小说选讲、欧美影视作品赏析等文化氛围浓厚的课程收到更多学生的喜爱,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跨文化交流的无处不在。换言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习外国文化,从文化根源上了解欧美国家的经济政治能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进而降低交际难度。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1.语言教学与文化内容相脱离

相较于大学一、二年级的英语必修课程,文化类英语选修课在课时和内容上都处于劣势地位。部分外语教师过分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将英语课堂变为了语法课堂,这类以语言知识为主线的英语教学内容相对单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部分学生尚未摆脱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模式,将学习重心放在了单词学习、语法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使英语学习成为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非文化内容的学习。

2.部分教师缺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文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了解文化思想内涵来实现外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传递与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让他们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将交际能力应用到生活当中。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文化教学意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局限于书本内容,无法深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思想和分析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从语言学习到文化思想理解的深入学习。过分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同时也使英语学习成为了应试教育的辅助工具。而教师英语跨文化交流意识的缺乏也会从思想上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忽略英语学习的作用和意识,进而削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材内容单一,文化内容陈旧

纵观大学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其中与外国文化紧密结合的部分并不多,且内容主要以锻炼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缺乏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来看,过于贴近日常生活的大学英语教材限制了学生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将学习内容局限在日常生活上,削弱了英语的使用性和文化性。此外,传统教材以词汇学习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行文写作能力,课本内容更新缓慢,大多沿用经典的英语课文,而忽视了新近文化内容与文化现象的收纳。这种情况下的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是脱节的,缺乏特定的教学环境与恰当的教学内容使英语学习无法满足出国交流的各种需要,也使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尽快适应当地的文化氛围,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上的困难。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式英语”是英语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响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简单来说,“中国式英语”的出现源于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的不同,即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为尽量缩短差异,使学生尽快适应日常英语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薛恒的英语思维能力,使他们在理解英语思维的基础上完成学习内容,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语思维定式限制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使他们无法准确把握话语的隐含意义。而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学生站在英语文化的背景下思考问题,省略从汉语翻译为英语这一过程,真正做到用英语思维思考英语文化。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通过加强口语和写作练习来养成新的思维方式,逐步摆脱汉语思维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影响。

2.促进师生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养成

即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观念,将英语从一门工具性的语言转变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媒介,充分发挥英语在文化思想交流中起到的作用。跨文化的语言交流能使学生更好的处理不同场合中发生的不同事件,并更快更好的适应自己在新环境中的新身份,进而更快融入到外国的日常生活当中。教师和学生要改变原有的文化意识,抱着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借鉴的新思想开展跨文化的沟通交流,从而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与文化思想。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多听多看一些英文原声电影、英语新闻,帮助他们了解外国的文化现状及其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同时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拓展,使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生词、语法,进而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了解的同时进行。

3.营造交际范围

应充分发挥外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跨文化交流带来的乐趣,并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语言能力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通过营造恰当的语言环境,学生能更加灵活的应用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现状,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就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入手,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识并坚持锻炼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进而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整体性提升。

参考文献:

[1]贺琳.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途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7

关键词:英语口语交际文化教学

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是将某一文化的思想和内涵直接表达出来的媒介,例如中国的四书五经就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边塞诗歌语言则表达了忠君爱国的思想。因此,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与文化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在高校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口语语言的使用方法,不同于书面语言的语法性规律,口语交际语言更多的是建立在交流情景和文化背景上使用的,比如某一外国人向中国人介绍华盛顿这一城市:“washingtonDCissignificantforamerica.”如果学生不知道华盛顿这座城市是以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名字命名的话,自然无法体会到这一城市对于美国以及美国人民的意义所在。除此之外,由于中西方国家在价值观、生活习惯和交流方式上都存在着诸多差异,比如在中国,龙是吉祥、高贵和尊荣的象征,中华民族常以“龙的传人”自称,但是在西方,龙往往是邪恶和残酷的化身。如果高校学生在与外国人用英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对龙进行夸奖,势必会引起对方的不解甚至反感,从而使文化的交流产生缝隙。

二、文化教学在英语口语交际中的不足

(一)忽视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教学

中西方在文化背景、价值体系和交流礼节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相同的地方,甚至在有些方面两者的观念完全相反。比如在中国,朋友之间有时候会询问彼此的收入水平或家庭生活,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这只是朋友之间的关心或寒暄,但是在西方,如果询问这些方面的信息,即使是很亲密的朋友,也会认为是对隐私的窥探与侵犯,是不礼貌和粗鲁的。但是,一些高校英语教师在讲授英语的相关知识时,过于重视词汇的使用和语法的正确,对于文化背景的介绍则浅浅带过,这不仅会使学生对一些敏感话题常常把握不准,还会导致学生在交流时易使用一些华丽但并不在实际口语交际中使用的词汇,有时这些词汇的使用语境不对或不恰当还会造成交流的误解与偏差。

(二)教学方法创新不够

目前,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英语教师其本身的职业素养并不低,很多教师甚至有留学或访学经历,但是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却不高,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不外于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教学手段不能与时俱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将重心放在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上,而在口语交际教学上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虽然近几年国家、社会和各级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整个口语交际的教学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并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一些教师仍旧习惯于使用老式的教课方式,并没有将文化教学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或者只是将文化教学内容一语带过,学生只是单纯地跟着老师重复一些单词和句子的发音,而对于为什么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和这种表达方式的优势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和认知。除此之外,部分英语教师虽然是英语专业出身,但是在长期没有实际英语口语交际的环境之下,一些英语教师没有注意自身口语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导致口语教学水平不断下降,而这种情况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学生或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或不知道知识点的应用方法,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的应用方法,更无法在实践中有效地使用所学知识。

三、高校英语口语交际文化教学的建议

(一)引导学生积极转变文化观念和交流方式

文化观念和交流方式对于学生培养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国人交流讲究委婉和谦卑,语言方面多采用谦词和敬辞,但是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时,学生就要舍弃汉式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使用标准,这样才能与对方更好地进行交流活动。西方国家偏向以自我为中心,重视自身能力的体现,多使用直接明了的语言,说话直奔主题,给人以干练的感觉,在情感表达方面也表现得比较热烈豪放,并不遮遮掩掩,这与中国含蓄的表达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文化观念还影响着一些文化礼节的使用,中国人在餐桌上进行交际时喜欢劝酒,并且还是一劝再权,以显示自己的热情,但是在西方就是不尊重对方和强迫对方的表现。

(二)丰富、创新文化教学方式与方法

传统的英语口语式教学只是学生跟着老师重复单词和句子的读法,但是要想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师就要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创设口语交际模拟情景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理解对方的文化,还能充分调动视、听、说多个感官来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相关知识的兴趣。教师首先模拟特定的英语文化情景,比如营造出外国餐厅的用餐情景,然后对全班按学号进行分组,要求小组成员在课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国外用餐文化的理解,确定对话内容,最后在课堂结束时对每一个小组的表现做出评价。

(三)加强大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英语口语交际中的文化教学除了教师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之外,学生本身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样很重要。要想加强大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促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留出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支配,并且建议性地提出一些可以进行的项目,比如学生之间交流彼此对于外国文化的所见所闻和理解。在校大学生除了进行必要的专业课程学习,平时有比较充裕的课余时间,为了扩大自身国外文化的视野,学生可以观看一些文化蕴含丰富的电影和阅读一些名著书籍,比如观看《火的战车》,通过主人公――一名犹太血统的运动员在德国统治下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获得金牌的经历,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犹太民族的奋斗精神和他们在二战期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四、结语

英语口语交际中的文化教学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英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加强文化探讨,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魏青.高校英语口语交际的文化教学分析[J].金田,2013(10):199.

[2]张林.高校英语口语交际的文化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2101(6):40-41.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8

当学生们意识到平时彼此间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必要性时,一定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英语对话练习,并努力坚持练习。尤其当了解了中外文化差异、理解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形成了进行英语交流的策略之后,学生之间进行英语交流的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其优势也会凸显。

1.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有利于了解文化差异。随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由主角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将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异同点,让学生不致犯一些容易让外国人误解的错误,或者做出让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表达。

2.学生之间英语的交流有利于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由人类社会的所有共享的产品构成”(Robertson,1981)。文化不仅是指物质的东西,如城市、团体、组织和学校,而且是指非物质的东西,如思想、习俗、家庭形式或语言等。简而言之,文化是指一个群体的整个生活方式,即“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在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些社会科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要旨所在。一方面,没有语言,文化将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影响,它反映着文化。在广义上,语言是一个民族象征性的代表,同时,它包括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

文化与文化是不相同的。每种文化都是独特的。在外语教学中,文化即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由于文化不同,因而语言也不同。文化存在差异,语言也存在差异。不同文化交流时,困难就产生了。一种文化需要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但是理解并不是很简单,它需要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

3.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有利于形成进行英语交流的策略。学好英语不仅指的是掌握发音、单词、习语和语法,而且指的是学习者应该站在将英语作为母语的讲话者的角度,并从那个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和运用英语,同时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学习持英语为母语者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其思想、习惯与群体行为的方式,是学习他们“头脑中的语言”。

(1)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即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行动和步骤。

(2)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与所学的该种语言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需要设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语境,尽量创造较真实的场景,帮助了解外国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意识到中外文化的异同,拓展视野,从而有效地展开对话,培养垮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点点滴滴的英语对话练习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熟悉的词汇。提醒学生不能因为缺乏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而放弃交流。当词汇量不足时,可以通过使用同义词、反义词,或者简单的释义等来帮助表达,让学生相信词汇量是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增多、逐渐累积的。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进行沟通,除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英语课堂,还可以利用其余的时间,如课间、途中等;还可以利用其余的场合,如通电话、一起购物、共同游玩等。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9

 

关键词:旅游 文化传播 目的地 优势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能够将目的地文化传播到客源地,在国际旅游中这种国家间、民族间的文化传播更值得我们重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旅游者在旅游中与当地人交流,通过旅游,旅游者将信息带回本国,传播给其他人群。“一个人旅游的经历及感受会以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方式,以口语形式和文字形式去影响别人。并且他可能在一切适宜的场合完成对他人的宣传,而不论其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接受信息的人会成为信息的再次传播者,遂形成逐次非定向信息扩散。”旅游引起的目的地文化传播是通过旅游者亲临目的地,接受该国或该地文化信息,并将其扩散开来的。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从而将中国文化传播至国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与一般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一样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但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旅游这种方式具有更多优势地传播文化。

   一、文化传播符合旅游者自觉的需要。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一大趋势。许多旅游本身就是把了解目的地文化作为旅游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休闲消遣旅游者即使不是专门为了了解文化而旅游,对目的地的选择也都是建立在兴趣上的。尤其是国际旅游,路途遥远、费用较高,并非随意的选择。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文化必然或多或少的有兴趣,他们至少对目的地文化有着好奇心,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情调,或者希望通过旅游了解一种文化,甚至有的是专家学者的考察。无论怎样,国际游客都希望能够在旅游过程中了解这种异域的文化。根据调查,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资源占前三位的是:山水风光53.4%,文物古迹47.1%,民俗风情27.6%后二者显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中国的山水风光也很少有纯自然的景观,多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观,如泰山、峨眉山、华山、捞山等,虽然自然风光优美,却更以人文景观闻名。同经济、政治、传媒等方式相比,旅游这种交流方式更体现了接受者的自愿性。事实上,经济政治领域的许多交流活动也是属于旅游的范畴,比如外交访问、商务差旅等。我们这里指的是休闲或观光意义上的旅游。由于交流过程的自愿性,旅游者能更主动地、有效地接受与反馈信息。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异和交流者的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误解,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出现后,接受者的主动性越强,消除误解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如果对交流方的文化没有兴趣,只是出于其它利益目的进行交际,甚至双方本来就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可能使双方的误解增大,导致文化交流的失败。

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是带着先人之见,带着他人对有关国家的普遍评价和观念到国外旅游的;他们虽然能获得很多新的感受,但却在其先人之见的影响下来评价解释这些感受,而很少愿意改变以前所形成的观念。旅游者诚然在去目的地之前有“先人之见”,但是,既然旅游者愿意亲自作一次旅行、他们必然希望亲身感受一下当地的文化是否如自己所知。他们不可能是为了证明目的地确实如自己的想象才来旅行,尤其是不可能因为试图验证目的地文化在头脑中的偏见才去做一次旅行。换句话说,由于已形成的印象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使旅游者愿意用这些“先人之见”来评价旅途中的感受,而他们的评判也确实是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作为评价的,但这不可能决定他的感受。真实感受与心理印象的反差越大,越容易引起旅客的注意,更改印象。毕竟“眼见为实”,更易让人信服。如果旅游者不能从旅游中获取新的信息,那旅游还有何意义呢,人们只需要读书、通过他人或大众传媒来了解异域文化,而无需长距离地旅游。事实上,正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吸引了异域的游客来旅游,往往不是“先人之见”影响了他们的感受,而是通过旅游改变了他们的成见。如《美国教授:中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中写的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代表团的四名教授来华访问在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团长诺尔塔先生对记者说:“我们看到的中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喜欢中国,也喜欢北京!”在来华以前的一些担心都证明是不必要的。缺乏交流,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的想象或是道听途说有时与现实相去甚远,旅游正是用亲身经历来改变观念的途径。游客是用实践检验观念是否正确,而不是用观念映证实践。旅游者更多地是以一种平和、主动的心态面对文化交流,接受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信息。

二、旅游能更有效地传播目的地文化

旅游过程中人们是以一种愉悦的心情主动接受文化。文化的传播有和平与非和平两种手段。前者是接受文化群体主动性的接受,而后者则是传播者通过战争等方式强制性传播。当今世界,大部分父化交流的形式都是和平的,但具体文化接受者的主动程度有差别。

旅游是人类的休闲活动,目的是为了放松休息,或是增长见识等。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情较其它正式活动来说更轻松、愉快。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感受性,对知觉、记忆、思维都有影响。相对于其它传播方式,如通常的讲座、书籍等形式,旅游所带来的这种愉悦心理环境使信息接受者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或敌对心理,因而,有利于文化信息的接受。虽然如前所述,由于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矛盾冲突是难免的,但旅游者本身具有交流的意识使传播的阻碍减少,加之旅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使他们在文化冲突发生时能更好的去理解和解决。“旅游跨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的跨文化传播(如培训外国留学生)。这是因为.现代旅游是现代人用以调整、缓解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所造成的心理重负的手段。因此,现代旅游是一种兼具度假、休闲和娱乐特点的消费。这种轻松愉快气氛下的文化传播必然比严肃的说教让人更容易接受。

三、旅游对广大人群更具有现实性

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篇10

【关键词】洋上大学国际交流国际化意识办学理念教学活动运营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068-02

兵库县与广东省于1983年缔结成友好省县以来(日本行政区域划分中“县”与中国的省同级――笔者注),双方交流密切。由兵库县县内各大学的在校学生组成的“大学海上学习会”访问交流团(简称洋上大学)两年一度来访广州与各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交流,到2006年为止已经第十二次。“洋上大学”的经验,对我国高校举办国际交流活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经验。

一、“洋上大学”的经纬

“洋上大学”是由兵库县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一个集教学与国际交流于一身的大型活动。2006年为止已经举办了十二次。每年八月中旬,“洋上大学”访问之船从神户出港,县内大学的学生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访问之旅。参加活动的师生搭乘一艘名叫“藤丸号”,排水量23,235吨的豪华大邮轮在环太平洋海域海上航行,中途访问与兵库县缔结友好关系的太平洋地区的若干国家。如澳大利亚的帕斯、达尔文,新加坡、中国广州等地。在以上各地会安排日本学生入住当地大学生的家庭,体验异域文化;还会邀请访问地的学生上船与日本学生交流,共同体验海上学习生活;邀请访问地的大学老师到船上来给学生们开设讲座,加深日本学生对访问地的了解。

除了十天左右的目的地访问以外,学生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大海上度过的。他们在船上听课,最后还要通过考试才能授予学分。所修学分是兵库县内各大学共同承认的。课余时间还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如赤道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太平洋赤道地区人们的生活;英语节,旨在加强日本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等等。整个洋上大学活动开始时举行开学典礼,结束时举行结业典礼,仪式简单而隆重。

二、“洋上大学”的办学理念

1.多文化共生社会的兵库县

据介绍,在日本也只有兵库县举办“洋上大学”活动,兵库“洋上大学”在日本国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兵库一直致力于此项交流活动,与兵库的历史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兵库县的县府所在地神户早在日本幕府时代末期就已经开港,是一个外国人聚居的港口城市。现在兵库县内居住的外国人来自130多个国家,共计有10万2千人。一直以来,神户与外国的联系频繁,国际意识很强。人们很自觉地主动与外国、外国人交流,努力建造多文化共生社会。下面两表是近几年兵库县外国人数居住统计:[注1]

2.树立年轻一代的国际交流意识

洋上大学的举旨在让年轻一代通过与外国的接触,树立国际化意识,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洋上大学举办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船上上课,修取学分,体验集体生活的同时,加深与被访问国家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和日本有密切关系的亚太地区,加强地区间大学的合作,打破大学的封闭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国际化思想。[注2]

三、“洋上大学”的教学生活

以06年的洋上大学为例,洋上大学开设两门学科的必修课程。每门学科包括五个课程。a、亚太地区的人及其生活方式Ⅰ(四学分);B、亚太地区的人及其生活方式Ⅱ(两学分)。具体有如下的一些课程:法律方面的:“国际婚姻与法”、“交易社会与法”等;建筑学方面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高脚楼住房研究”等;文化研究方面的:“多文化共生时代的人与纽带”、“从身体用语表达看亚洲的健康观”等;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环太平洋地区的饮食环境与健康”、“太平洋地区的新型传染症与对策”等等。最后通过考试,才能取得学分。开设的课程始终把日本定位于亚洲太平洋国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这个区域中更好地与亚洲太平洋各国相处、交流。讲座的开设与洋上大学活动的主旨完全一致。

除了正式上课,航海期间还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英语会话、汉语会话、就职面试指导、赤道节、运动会、舞会、回国手续说明会、告别晚会等,在教辅人员和学生领导的指导下,各项活动安排得细致、出色。此外,日本学生自己也会自发举行一些小型活动,例如对访问地印象的板报,学生交往意向的问卷调查等,生动活泼。

四、“洋上大学”的启示

1.树立年轻一代的国际化意识

整个活动让人感到了主办者着重给青年一代树立一种国际化意识。在日本,接待外国人到日本家庭体验生活;社区举行活动邀请外国人参加,宣传当地文化;各个大学派遣交换留学生到外国学习等等,致力于国际化的努力随处可见。在日本产业战略调整的背景下,“内容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世界到处可见日本动漫产业、影视作品的影响。特别是日本动漫画的主人公形象,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面孔。这点我们可以从日本动漫画大师宫崎骏的多部作品中得到印证。为什么要塑造一副国际化的面孔?除了使产品更好地打进国际市场这个因素外,国际化意识大概已经成为日本国民的共识。树立国际化意识,才能让外国更多地了解本国,对外宣传本国文化。洋上大学的举办,与日本整个国家“国际化”的宗旨是一致的。

2.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型活动

兵库县的县府神户市是日本一个颇具特色的城市。作为一个港口城市与外国交流频繁,市内有不少西式建筑,如以前外国人聚居的别墅区异人馆,市政府的办公大楼都是充满异国情调的西式建筑。现在居住在兵库县的外国人也是全日本最多的,可以说,神户是日本一个汇聚东西文化的港口城市。兵库县国际交流协会策划的各项目都旨在推进县内居民的相互理解,促进县内居民的国际交往能力。经过十多年的辛苦推广,“洋上大学”活动已经成为兵库县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一项活动。

3.打破大学间校与校的疆界,实施学分互认式的教学。

中国的高校在探索教育改革,日本的大学也在不断地探索教育改革。随着日本老年化社会的来临,日本大学也面临新的危机。洋上大学的海上办学形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打破大学校与校的疆界,学分互认式的教学方式,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日本社会富足,但学生的学习意欲低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教师们伤脑筋的问题。当今中国,特别是沿海地区逐渐走向富裕,将来也许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在经济许可的前提下,学生家长们应该乐意让孩子参加这样一次“成长之旅”。

4.促进地区间的民间交流

民间交流从来就是联系两个国家人民感情最好的途径。当洋上大学的学生入住外国学生的家庭,跟着一起喊“爸爸、妈妈”时,这种异国的友谊怎能不生根呢?亲身体验一下外国民众的“平凡的一天”是最好的民间交流方式,能大大地促进对异国的理解。我想参加者会在以后的人生中对外国抱有一种“友好”的心态,而不是“敌意”。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艘满载中国学生的“洋上大学”友好访问之船也会到访外国,带去中国人们的友谊。

〖注释〗